第一篇:假如刘邦项羽做销售
假如刘邦项羽做销售
2010/7/7/8:18 有一个老板对我说:“能处理好人和人之间的问题,就能做好每一件事,任何一种生意都不是在卖产品、服务。任何一种生意都是人和人之间的生意。能做人、就能做好每一件事、就能把任何生意的尺度把握好。”
成王败寇,汉高祖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的楚汉相争,有很多人分析他们的得失。我们在此以用人的角度来帮他们把把脉。
刘邦是流氓气十足的混混儿。不擅政治、不晓军事、无缚鸡之力、缺谋略之材。项羽出身贵族,又是十足的盖世英雄,勇冠三军、会打仗、文学基础又不错。他们两个都很了解自己。
刘邦知道自己的缺点,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就必须借助其他人的能力,比方说他觉得自己的人才不够,就不断地吸收各类人才。汉初名将很多,除了三杰的韩信、张良和萧何之外,有宰狗的樊哙,赶车的夏侯婴,帮人做丧事的周勃。还有陈平、英布等,人才济济。而且,刘邦和他们相处得都不错。刘邦懂得什么叫TeamWork(团队精神),脸皮厚,懂得哄他的手下帮他拚命,手下们帮刘邦是因为他不爱金钱、不惜封赏。著名的垓下之战,刘邦就是利用张良的计策,告诉韩信、彭越、英布,你们只要帮我,封地封王你们自己说吧!结局我们都知道了,垓下一战,刘邦胜利了。是一个团队对一个单人的胜利,而不是刘邦和项羽之间单对单的胜利。
和刘邦一样,项羽也了解自己,但是项羽知道自己的优点,知道自己有什么好、但是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不好,他自作聪明、不肯服输,自我感觉很好,老子天下第一,认为谁的本事都不如自己,容不下其他英雄,打来打去,都是靠自己一个人。只知道用自己一个人的智与力,而不能用别人的智与力。而且生性多疑,连一个范增都留不了。虽然项羽有英雄的气概,但还是敌不过刘邦。
销售工作只是一家公司中一个部分,当然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一个销售的成攻需要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需要由Marketing的市场推广,需要由Customer service的客户售后服务支援,所以销售是一种团队工作,销售人员能够有很好的销售额当然很好,但是正因为他销售得好,其他相关的支援人员却因为他的销售业绩好,而做的多了,收入却未必能因此而上升。如果此时换作刘邦,他定会将利益和其他的团队人员分享。
香港有一家电讯公司,有一个很好的销售人员,把自己的佣金收入的一半拿出来,分给其他的支援同事,利字当头,其他同事因为他的慷慨,很喜欢帮他做事,他的生意做到全公司生意额的一半。后来这个销售人员自己出来开公司,原来的团队都跟着他出来打江山。如果是一个好的体制,一套好的销售系统,佣金制度不应只是为了销售人员而定,而是为了整个团队而定。如果你是项羽,你大概会认为,销售是销售人员一个人努力的结果,销售人员如果自己讲究个人英雄主义,那么注定要失败的。一个好的销售人员,需要像刘邦一样,知道自己有什么不行,然后用其他人的专长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只要客户、同事的关系能相处得融洽,通常头一年需要努力,接着的几年生意自然而然的就会自己来了。
假如刘邦项羽来做销售,项羽还是会遭遇垓下之败。
第二篇:刘邦项羽[范文模版]
2000多年前的乌江边,霸王项羽,怀着壮志未酬的悔恨之情倒了下来。那边的胜者刘邦终于在这一刻结束了楚汉分割天下的局势,打下了这片得之不易的江山。
乌江畔流传着霸王边下的慷慨悲歌。
刘邦与项羽,在历史的烽火台上演绎着可歌可泣的楚汉战争。然而,刘邦为什么最终战胜了项羽?
我想,这绝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的,是在央定在打江山时的那一刻,刘邦、项羽所各自选择的结果。刘邦与项羽在年少时,几乎都可以冠上“不学无术”的名头。刘邦根本不读书,也不肯参加一般的劳动,只是沛县一个小小的亭长,而项氏家族世世为将,却项羽是学文武都无成就。可见一斑的是,刘邦与项羽都是见过秦始皇出巡的场面。项羽当即对叔父梁言:“彼必可取而代也。”而刘邦则长叹:“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强调自己与他人作比较,而刘邦则是感叹自己应也有如此建业。此是两人视野广狭之分。(这句引《秦汉一统山河》)
两人性格也有很大分别,刘邦生性洒脱,貌如长者,善于广纳博众。项羽一喝,人马辟易,不怒自思。项羽个性,韩信曾有过一番评论:项羽发怒的时候,“千人皆废”,但他不能用人,这只是匹夫之勇;项羽又有另一面,有时待人很恭敬慈爱,说话温和,“言语呕呕”,有时还很有同情心,给疾病的人分饮食,但是对有功应封的人却又拿不定主意,这只是妇人之仁,这段话收录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而没有写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说明司马迁认为这段话更能能表现韩信的性格,这段话虽不可尽以为信,但还是归纳出项羽“感性大千理性”的特性,项羽是有些优柔寡断的,与几次绝好除去刘邦的机会失之交臂,最典型的例子当数“鸿门寡”上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而刘邦此人善于把握机会,并能随机应变,识时务者为俊杰。
再者,刘邦手下猛将如云。刘邦自己也说:“吾可用人杰。而项羽却中反间计,气死了谋士范增,失之左膀右臂,项羽危矣!
当然,刘邦也有见奸几次差点便误入歧途,甚至死里逃生。但刘邦毕
竟目光长远,采纳了正确的意见,范增曾对项羽分析:沛公居山东时,贫
财,好色;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宰,此其志不在小。刘邦克服
了致命的缺点,向目标更近一步了。
刘邦甚至民心,入王关中时,便实施“约法三章”,不复秦朝暴政,无为而治,这也是汉朝初期推行的“无为政策”,这是后话次不提。
得到多助,失道寡助,项羽确实会打仗,把“巨鹿”这块硬骨头给啃了下来,项羽引兵渡河作战,渡了河,把船都弄沉了,甚至只留下三天粮食,别的东西都被烧了,以示决心。这点倒是似凯撒。这种“破釜沉舟”的英雄悲壮情怀,相信刘邦是没有的。但这只是将军的勇猛,坐在龙椅上的人只需任用这种所向披靡的将军,而无需自己也去像他这样冲锋陷阵。项羽起事以来,一直用杀人来解决问题。可以想象当时天下的老百姓早已痛恨秦朝杀人的暴政,自是民心所向宽厚的刘邦了。
项羽越战越孤立,到骇下之战,已是四面楚歌。项羽到乌江边的时候身边只剩二十六骑了。当然即使被汉军几十追杀,西楚霸王一行人仍是杀得勇猛,锐不可挡。项羽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愧对江东父老,拒绝渡江,确实死得英雄。只是项羽至死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输给“明明不如自己的刘邦”,高呼:“此天亡我,非战之罪!”这里还有一段小插曲,在骇下,项羽带着从者八百余人突围,本是可以逃脱,但当他们在阴陵迷路的时候,向一个农夫问路,农夫对他说:“左?”他们向左走,左边是大泽,再也没办法快速逃脱了,时间不允许,汉军又追了上来。
一个普通的农夫为什么要欺骗项羽呢?
不管如何,这段历史终已成为过去,关于项羽当时是否该渡乌江,回江东,东山再起?后人有不少说法。
唐朝杜牧经过安徽乌江亭,题了一首绝句: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修忍耻是男儿。
江东干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联系当时亡国之势,也感叹: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不过,相比而言,我更赞同王安石的诗句: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边君王卷土来?
毛泽东曾说过: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民心所背的项羽啊,即使过了江东,在意志消沉,百姓不愿战火再起的时局下,如何不输?!
但毕竟,项羽确是一代霸王,一个气盖世的英雄!
第三篇:《刘邦和项羽》读后感
《刘邦和项羽》读后感(自写)
彭菊花
今天读了《刘邦和项羽》的故事。这本书主要讲了汉朝时期,刘邦和项羽在推翻秦二世以后,争抢天下的历史故事。最后刘邦战胜项羽,被迫杀了虞姬,在乌江率领24人与刘邦百万大军决一死战,自杀而亡。
读了这个历史故事,我十分为项羽感到惋惜——凭项羽的实力,本来可以大胜刘邦,成为一代霸主,可是他却犯了两个致命的错误。
第一就是项羽心太软了,他原本可以在准备万分齐全的“鸿门宴”中杀了刘邦。当时刘邦知道自己的实力是打不过项羽的,非常识时务的把关中王的位置让了出来,说:“我也不知道自己会先进入关中,本应该是你项羽先进入关中。”然后又说起当初他和项羽一起起义的事。项羽听了刘邦的回忆,相信刘邦不会和他争夺天下,一时心软,放了刘邦。可是他却万万没想到的是刘邦会在他与齐军对战之时偷袭自己,毫无准备地展开了他与刘邦的对战。
第二就是项羽不善于发现人才,刚愎自用。原本韩信是投奔项羽而来,可是项羽一点都没有关注,没发现韩信是个大人才,只给他当了个守门官。韩信三番五次劝告他,他都置之不理。最后韩信放弃项羽,被迫投奔了刘邦。韩信在萧何的推荐之下成了大将军,在韩信的帮助之下,刘邦杀了项羽,统一了天下,成为了天下霸主。
要是项羽能早点明白这两点,一定能打败刘邦,统一天下,一改历史。可惜他致死还是没有明白。同样,在我的教学管理之路上也时刻要牢记不能犯这两个错误。
第一、班级管理不能心太软,班级常规要狠抓。由于我担任的是小学教师的工作,小学生年级小,刚上岗位的时候总觉得他们还小,经常性会“有法不依”。因此孩子在低段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到了高年级后习惯很难改正过来。因此,我认为在班级管理上不能心太软,要“严”。
严肃纪律,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需要严格的纪律作保障,有好的纪律,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
首先班级要有健全的规章制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班级公约,公约要设计到各个方面(比如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出勤等),使学生的行为有章可循,从而规范学生的行为。
其次学生要按章办事,班级管理无制度不行,还要有一系列的措施保证制度的执行,因此在管理中制定了一系列的严惩措施来保证班级工作的运行。
第二,班级管理中善于发现人才,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班级建设中来。我记得上次一个信基督的朋友说:每个孩子都是上帝咬过的苹果,因为咬的位置不同,所以有了差异。我想,除了咬掉的部分是缺点,那剩下的部分应该都是优点,但因为我们总是太过于关注知识文化这块,所以往往忽视了其他方面。就这样,我们教师总是在犯项羽犯的这个大毛病,没有发现人才,物尽其用。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我们平时没关注到的某个孩子在音乐方面或者在美术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天赋,某个孩子的自我整理习惯特别突出,或者某个孩子特别会关心别人„„在发现以后,我们的艺术节有了节目,我们的班级图书角有了管理人员,我们班级的卫生角也有了负责人„„作为他们的老师,你轻松了,因为每块都有孩子去管理了;作为班级的一员,他在他喜欢的那块领域成了主角,有了成就感;这样,孩子们的主人翁意识强了,班级荣誉感强了,班级凝聚力强了,你所带的班级更优秀了。因此,学会在班级里发现不同的人才,能让你在班级管理上轻松又有成就感!
第四篇:刘邦和项羽的人才观
从刘邦与项羽的成败看统帅人才素质
刘、项成败对创业和守成的人才观的启示,二、两人相比较,刘邦得到秦王朝天下这块大奶酪,顺理成章。,1、约束行为,以待天时。,2、约法三章,昭信天下。,3、屈尊揽才,接受忠谏。,4、用人以才,不论出身。,5、能识大体、顾全大局。,6、隐忍屈辱,不乱大谋。,7、大的气量,能容他人。,8、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取,攻必胜,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刘邦的高明在于敢用比自己厉害的人物,能使各种杰出的人才为自己所用,而且有效授权,善于在使用中开发、挖掘、促进人的特长发展,通过使用,在实践中培植、养育、提升人的特长。一首千古绝唱,浓缩了刘邦安邦治国的人才观,猛将良才,谋士贤才,精干清才,人尽其才,才尽用,事业可成,天下可定。听取刘邦的《大风歌》,会使我们树立求才若渴的人才观,唯才是举,才举国兴也。”反观项羽,他夺取天下占有优势,天时,地力,人和,三者皆占,巨鹿之战,项羽已成诸侯上将军,威名远震,诸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他占地九郡,统辖彭城,身边群贤围绕,武有良将,文有谋臣。可他恃武轻才,狂妄自大,听不得别人意见,对身边的人才冷然相待。韩信在他手下,无知无名,得不到任用,一气之下跑到了刘邦那里出力献策,愿效犬马之劳。陈平在他身边默默无闻,投靠刘邦那后,屡建奇谋。彭越走了,英布走了,一个个的谋士良才都相继离他而去,就剩一个范增而不能用,最后偏信刘邦的离间计,赶跑了范增,只剩下孤家寡人。诗人苏辙看得很透,项羽不爱人才爱美人:“布叛增亡国已空,摧残羽翮自令穷。艰难独与虞姬共,谁使西来敌沛公?”项羽的悲剧在于恃武轻才,刚愎自用,不会知人纳谏。“
第五篇:刘邦&项羽 《资治通鉴》有感
<汉纪—太祖高皇帝上之元年>这篇文章,围绕刘邦和项羽展开,主要叙述了刘邦、项羽一起夺取关中、项羽称霸、刘邦退居巴蜀...《资治通鉴》里所描写的项羽虽然已经算得上史论里较为客观的了,但总觉得还是莫名的就被带上了一些作者的个人感情,亦或者是受中国的传统思想影响,正所谓“成者王侯败者寇”,历史总是自然而然地为胜者找理由,项羽因为最终失败,人们才把他在鸿门宴上的表现贬得一钱不值;设想一下,假如楚汉战争的最终胜利者是项羽,人们又将作何感想呢?
项羽在古史中大抵被贴上性格残暴、缺少谋略…的标签。虽然也有李清照那样能慧眼识珠的,留下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千古绝唱。但总的来说项羽在历史上仍然是一个失败者,至今还有那么一部分人在为司马迁是否应该把项羽写进《史记》而争论。但在我看来,项羽是一代枭雄,即使人们对他的印象一般都停留在“霸王别姬”、“自刎江东”的典例上,但不得不说相较之刘邦,项羽更具“人性”,在他的身上,我才能看到人之为人的缩影。
《资治通鉴》里鸿门宴上的刘邦差点见了阎罗王,但是刘邦所处的危难却并非项羽本意。在刘邦抄小道回军营后,项羽也没有其他行动,《资治通鉴》里仅仅用“项羽则受壁,置之坐上”一笔带过。反而是亚父范增的反应比较大,“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将军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从《资治通鉴》的描写我们不难看出,项羽是个有血有肉的人。刘邦先入主关中却自愿退出关中成全项羽的西楚霸王之业,想必这已经在项羽的心中留下了一个很好的印象。项羽就是这样一个性情中人,所以即便身边的谋臣竞相劝阻,他也还是没能杀了刘邦,遗憾的是这成了他自刎江东的一个致命点。
接着我们再把目光投向刘邦,他本是一介匹夫,出生农家。我一直都很相信阶级学说。一个人的出身背景或许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但是潜移默化中一定会造成影响。刘邦的阶级属性也是逐渐表现在他的一生中。他生性多疑,见识短浅,而且也并没有像史学家所说的那般虚怀纳谏。在刘邦击败秦军入驻关中时,《资治通鉴》里有这么一段描写:沛公见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曰:“沛公欲有天下耶,将为富家翁耶?凡此奢丽之物,皆秦所以亡也,沛公何用焉!愿急还霸上,无留宫中!”沛公不听。张良曰:“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所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这段话大概意思就是说刘邦看到秦王宫的奢华就想留下来居住,在樊哙和张良的反复劝说下才作罢。其实从这些小细节中我们就不难看出刘邦的为人,要是没有张良、韩信、萧何等人的辅佐,刘邦的千秋霸业有怎么可能这么容易促成?
当然,刘邦自为高祖,自然有其原由所在,但是对之于刘邦而言,我更愿意相信“时势造英雄”这个说法。而项羽一直以来就是我所敬佩的大英雄,坦坦荡荡,即使是乌江边的自刎,在我看来那也是英雄之笔,挥洒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