痞子刘邦VS英雄项羽(最终五篇)

时间:2019-05-13 07:11: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痞子刘邦VS英雄项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痞子刘邦VS英雄项羽》。

第一篇:痞子刘邦VS英雄项羽

痞子刘邦VS英雄项羽

如果按照中国人传统的以成败论英雄的价值观念,刘邦坐上了帝王龙椅,创立了汉家天下,贵为九五之尊,所以他应该是英雄人选。反之,项羽就只能被列入陪衬英雄的跳粱小丑角色,因为他是一个输家,最后落了个兵败被杀的下场,可谓离英雄相差甚远。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刘邦虽然打败了项羽成就了帝王之业,后世人对他的评价却并不是很高,不客气一点的说法就是骂名,背信弃义、玩弄权术、残害忠良„„可以说,刘邦是一个在人格上彻彻底底的失败者,是一个让人不足道的小人,相反,项羽虽然失败了,后世人无论高矮,却都是一律仰着脑袋瓜子看他的。宋时李清照就曾著诗说:“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就是一种典型的英雄主义崇拜情结。

当然,我们不能随便断言说刘邦就是痞子而项羽就是英雄,而要以历史事实来说话。

司马迁在《史计》中关于刘邦的发迹记载多赋神话传说,什么刘邦是他的母亲与蛟龙交配所生,什么刘邦长了一个奇大无比的鼻子等等。但尽管如此,在司马迁的笔下,先帝刘邦的形象却并不高大。刘邦,沛县(今江苏丰县)人,少年时飞鹰走马,偷鸡摸狗,以一副浪人形象闻名乡里.年轻时担任过泗水亭长之职,此公终日不思进取,游手好闲,但心比天高,一心想着飞黄腾达。“多大言,少成事”这是知道他底细的同乡萧何对他的评价。

项羽,下相〔今江苏宿迁,有争议〕人,少年时书无所成,学剑也是半途而终止,用他的话说就是“书足以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跟其叔父项梁学兵法。年轻时,这哥们出落得风流倜傥,一表人才(估计是当时姑娘们心仪的对象),且“力能扛鼎,力气过人。”实话说,这位哥们也不肯老老实实地做他的公子哥儿,也是一心想着富贵荣华,曾对着南巡的始皇发出“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言。后来因其叔父杀人,避难而逃至吴中。

按理说,刘邦项羽都是南方人(楚国人),说得更进一点,他们都是江苏人,同时也都是从刀山矛林中摸爬滚打好不容易混过来的“红色阶级”他们应该惺惺相惜才对,至少不至于互相坼台。但事实并不是这样,他们在争得面红耳赤之后终于宣布拉倒,运转起各自庞大的绞肉机器——军队来,由此不得不得让人对他们刮目相看,对“权力”二字重新定义起来。

其实,在他们撕破脸皮宣布开打之前,二人还是亲密的反秦盟友呢。二人的分歧就在于项羽巨鹿之站时刘邦抓住这个空挡分道扬镳进了关中,顺利地接受了子婴的投降。表面上看,这没有什么,因为这也是战争的需要。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楚怀王曾经有过一句“先入关中者王之”的话(估计是后来刘邦一派造的谣),于是,率先进入的刘邦开始飘飘然起来,他派兵守住函谷关,打算住进秦国华丽的宫舍称帝享福起来(后来在张良,樊哙等人的劝说下不了了之)。项羽不干了,这哥们闻听消息,在打败了王离,章邯之后,立刻督军西行,打破了函谷关之后也急火火地跟着插了近来,把军队驻扎在鸿门,立刻就准备向刘邦动武。于是双方剑拔弩张,矛盾尖锐起来。

那个时候,项羽的力量要比刘邦大得多,鉴于当时的实际情况,刘邦在张良等人的劝说下亲到鸿门向刘邦屈膝求和,言卑说好,以表自己并无私自称帝的胆子,在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事件。其实,鸿门宴上的项羽完全有条件除掉这个他唯一的竞争对手刘邦.也许是受楚文化赏力不赏德,喜欢打硬仗而不太讲究算计的影响之故,项羽却不想阴谋取利,在这个时候加害刘邦,反而对前来保护刘邦的勇士樊哙大加赞赏,赐之以酒肉。完全把会议的主要目的都搞偏了,那个怕得要命,如坐针毡的刘邦,终于借上厕所的机会开溜了。

如果说在鸿门宴上,我们既看不出项羽的英雄气概一面,也看不出刘邦的市井小人一面,我们最多只能说项羽这个人比较大度,刘邦学得了乌龟法,能屈能伸而已的话,那么公元前205年的彭城之战,刘邦的形象就不那么令人乐观了。这一战,汉军被打得哭爹喊娘,满地找牙,刘邦为了逃命,完全不顾部下死活,甚至连自己的儿女孝惠和鲁元都被他从车上推出,充当了楚军的俘虏,项羽追至荥阳,试图用刘邦的父亲作为人质逼迫其就范,此公竟然并不买帐,面无愧色曰: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后来项羽放了刘邦之父).他少年时的泼皮无赖之相开始暴露,人们后来对他反感,估计最大的可能就开始于此。

公元前203年,战争转如相持阶段,项羽基于“丁壮苦军旅,老若罢转饷”的情况,向刘邦提出就他二人于阵前分个高下,见个输赢,免得贻害天下,劳民伤财。但刘邦不干(项羽一巴掌就能把他打成肉饼),非但不干,他反而借此机会大肆散播项羽罪状,说他这样的人跟不值得和自己动手等等。其实,刘邦所陈述的项羽罪状大多子虚乌有,有的是更是空穴来风,说白了,他是在蛊惑人心,在往自己连上贴金,把自己打扮成至美至善的完人,让天下人都对他刘邦顶礼膜拜,跟着他一起来反对项羽这头“混世魔王”。项羽见单打独斗不成,无心再斗的他只好提出讲和,向刘邦提出了划分天下的政治主张。刘邦这人,表面上答应得干脆利落,肚子里却在算计着如何才能集结力量把这个位于他称帝路上的绊脚石彻底搬走.公元前202年,刘邦完全背弃当初的契约,拉拢他的苏北老乡韩信攻打毫无任何戒心的项羽.项羽准备不足,连战失利,被迫退至垓下,汉军将垓下围得铁桶一般,四面唱起楚歌,动摇了项羽军心。项羽夜半惊醒,以为楚军尽为汉军所虏,于是慷慨悲歌,连夜带领八百骑突出重围,天明后渡过怀河,到得乌江边上时,随者已不过数十人,乌江亭长要用船载他过江,被他拒绝,于是乃自刎而死。项羽死后的这一年,刘邦一依秦始皇的惯例,在定陶(山东今县)人模人样地当起皇帝来,建立了西汉王朝。

刘邦的成功除了他工于心计,善于利用民心之外,很大程度上有一种偶然和巧合。据《史记•高祖本纪》载,刘邦一生的战功乏善可陈,所经历的都是一些规模不大的小仗,他西入咸阳之所以一路凯歌高奏,原因就在于那些地方武装实在太菜,不是举手投降就是做鸟售散,如果不是项羽在巨鹿牵制住了秦军的主力,他的兵马可能出不了安徽边界,就会被灰溜溜地赶回他的沛县老巢。如果说这是一种偶遇,可以看做数学上的概率事件来解释,那他在日暮途穷,无路可走之际却能毫发无损,全身而退就很令人费解了。回过头来在一次说彭城之战,当时刘邦的部队被项羽杀得人仰马翻,刘邦随身只剩得十来骑人马,在楚军的层层包围之下,他居然很奇迹地逃了出去,试想,如果骑项羽的三万军队斗志不是很旺盛,那他就抵挡不住当时刘邦的近乎六十万人马并将其一举击溃,但既然连六十万人马都能拿下,为什么就单单拿不下刘邦数十骑呢?想来想去,唯一的可行解释就是刘邦生具“帝王”痞相,项羽的兵士不敢抓他而已,让了一条道把他放了出来。

项羽,这个很讲信用,重感情,有血气的帅哥,输给了一向给人印象极差的刘邦,不得不使后来人为其叹息。当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刘邦的获胜除了他的虚伪狡诈之外,确实与民心的归顺有关,刘邦这个人很会利用民心,很会做秀,在这一点上项羽是无法跟其相提并论的。比方说刘邦发迹之处,打下沛县之后,本来看到沛令一职非他莫属,但他却要装出一副让贤的样子;在打败项羽之后,他本来也是想当然的皇帝,但在登基时他偏要出出洋相,闹闹笑话,让人们觉得这天下少了他刘邦还真不行。刘邦是一个善于伪装的政治野心家,他的狐狸尾巴藏得丝毫不露破绽,以至于聪明的韩信,彭越等人都看走了眼,上了他的大当,最后落得个卖力不讨好的下场(刘邦登基后借口他们谋反,杀了他们)

历史上,人们将项羽的失败大多归结为诸如妒贤嫉能,滥杀无辜,丧失民心等。但,我觉得这种观点很难自圆其说,因为在这些方面,项羽跟刘邦比较其实是小巫见大巫,算不得什么。因为刘邦虽然用贤,但他是用过即扔,当上皇帝之后压根就没有将这一帮曾经的难兄难弟放在眼里,甚至欲图之而后快;同样,在对待老百姓的做法上,刘邦也比项羽更无人道主义精神,他为了得天下,竟然可以置自己的亲身骨肉于不顾;在荥阳城为了逃命,竟让二千多名无辜的小女子代他做牺牲品,这样的人,他是这样得到的民心就不得而知了。当然,项羽的失败也并不是他所说的老天爷不帮他,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骨子里的小农经济意识在作祟,在灭亡了秦朝,烧了秦的宫室之后,这哥们荒唐地认为他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于是把刘邦封为汉王,派往汉中,封秦降将章邯驻守关中,自封西楚霸王往江东炫耀去了“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看得出,这哥们既可爱又可悲。要是他自己亲驻关中,刘邦就是有一百个胆子,估计也不敢翻越秦岭来跟他叫板.但,很可惜,最后左右天下的还是刘邦先生。

当然,评价历史人物决不能信口雌黄,人云亦云,没有必要拉关系套近乎拼命抬举一人或是费尽心思搞臭一人,而应该客观公正以事实说话来阐述。不错,我们知道,刘邦是很小人,他当上皇帝是用了让人冷齿的手段,但项羽不见得不小人。《史记•项羽本纪》中司马迁就对这位公子哥儿作了毫不客气的批评。项羽这人,气量很小,轻狂傲物,加之性子刚烈,勇猛好战,动辄就杀人,甚至屠城。在新安他就坑杀了章邯的降卒二十万人;在北海时“烧夷城郭,宫室,虏其老弱妇女”„„由此看出,项羽也很不是东西,十足一个杀人狂,他的诸般罪行也足可以让人把他打入地狱,至少让人很不欣赏。

但是,所有这些,却并没有妨碍他在人们心中的完美形象,今天的人们对他的评价永比刘邦要高,他不肯过江东,但江东的父老乡亲们并没有忘记他,甚至为他立了牌坊,而同为江苏人的刘邦,虽然当上了皇帝,却不但没有享受到这份额外的美遇,反而遭到了人们的鄙夷,这就不得不让人深思了。

项羽之所以被人们这样不记前嫌地广为传诵,原因可能有二个方面。一是他的血性在起作用,他兵败乌江时完全有条件奔赴江东集结人马重新再来,但他不,“大丈夫输就输了,何必耍赖”。(当然,只身一人前往是一件不很光彩的事情,毕竟当初跟他一块出来打天下的八千子弟兵全部阵亡,即使乡亲们不怪他,他自己也会遭到良心道德的谴责。)他这种死而不惧的豪迈气概,使人们从他身上看到了一般人身上所不具有的亮点;也正因为他不肯过江东,人们才觉得他是一个有血有肉讲情义的种,值得敬仰。第二是他和虞姬那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对他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和虞姬在生命尽头的千古一吻,使得以往人们争相传诵的所有爱情故事顿时为之失色,它把人间爱情的凄艳壮美演绎得淋漓尽致,达到了顶峰,以此为题材的《霸王别姬》更是家喻户晓。这两点,足以使人们怀着同情和钦佩的心思记住了他。

刘邦之所以遭到人们痛斥,概刮起来原因大概有四个方面。一是他少年时浪荡成性,人们对他的这段辉煌历史不怀好感;二是他毫无人性,为了实现“大丈夫当如此”的梦想,不惜以亲人的生命为交换,登基后又忘恩负义,杀害忠良,这可能是后人最不能容忍的一条;三是刘邦登基后得意忘形,无师自通地哼得一句“大风起兮云飞扬”,结果被毫不通融的儒生们判了个不及格,他因为咽不下这口鸟气于是朝儒生们的帽子里尿了一泡引起了公愤;四是刘邦一生生儿育女一大趟到头来却连自己到底有多少儿子都不知道,临死时胡乱指定了一个尚为成年的十六岁少年担任继承人,最后导致大权落入吕后之手,搞得宫内鸡飞狗跳,一团漆黑。诸般种种,他于是被人们毫不客气地乱棍赶入了地狱,成了永世不的翻身的罪人。

客观地说,刘邦创立的大汉王朝,就政治,经济,文化而言,在中国历史上即使排不了第一,但至少也排在前三名。他本人在大汉建立之初也是尽心尽力,对汉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维护边疆稳定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废除了秦朝的苛法,与民休息;总结列代兴亡,推动国家治理。所有这些,足可以证明他是一个贤明的君主,就算他有过不甚光彩的历史,这些功劳也完全可以替他遮羞盖丑,且还大大的有剩余,亦足够他有资格坐下来和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人一较高下。但人们并不买他的帐,硬是朝他身上泼屎把他往粪坑里推,要把他彻底打倒,踏上千万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这就不得不让人抱以遗憾:若刘邦地下有知,不知做何感想!

项羽,也不过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风起云涌的失败者中的沧海一粟,在他之前史无记载,之后却有黄巢,李自成,洪秀全等人。他也只有一对眼睛,两只脚,看上去并没有特别能给人以记住的地方。但古往今来却没有哪一个失败者能像他一样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虽然今天的人们也同样以积极的态度去看待列朝列代的农民革命运动,也或大或小,或多或少为它的领导者们修建了行宫庙宇以示纪念,但对他们的个人评价却不是很高,个别人甚至被打入了淫棍西门庆之列。他之所以这样被人们垂青,就在于他是风云时代的豪杰,因为在他之后汉民族的英雄时代宣告结束,后世人是没有哪一个人能与他相提并论的;他之所以被人们扛上了与西方亚历山大,查理大帝,拿破仑等著名军事家相媲美的高度广为传诵,可能最大的原因亦在于此。

刘邦,项羽这两个身处乱世的风云人物,到底谁是英雄,谁不是英雄,或者说是刘邦是痞子还是项羽是痞子。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历史也有理由不相信历史,相信它,是因为历史是我们对过去唯一的可考资料,不相信它,是因为历史学家往往会臣服于政治权力的高压,于是免不了歪理学说。但不管怎么说,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因为他们是历史改朝换代的真实见证者,虽然有时候也难免失真,但它的主流倾向却是基本无误的。

刘邦,这个很不一般的人在后人眼中之所以进入不了英雄之列,关键就在于他碰上了一个同样很不一般的项羽(后来同样白手起家的朱元璋虽然在登基后也遭到骂名,人们虽然痛斥他的暴行,还是承认他的英雄地位的,因为当时没有人可以与其争锋匹敌。).项羽虽然没有阻挡得住刘邦成就帝王之业,却让他在帝王的光环背后背上了一个沉重的心里包袱,这不是项羽的过错,当然也不是刘邦的过错,因为改朝换代本身就意味着夺权和斗争,斗争就免不了算计和阴谋。

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说,如果从政治方面对刘邦做评价,刘邦是不很了不起的,他甚至是伟大的;但如要从道义和德行上对刘邦做评价,对不起,只好把他列入末流角色,他连三流都排不上。

第二篇:刘邦项羽[范文模版]

2000多年前的乌江边,霸王项羽,怀着壮志未酬的悔恨之情倒了下来。那边的胜者刘邦终于在这一刻结束了楚汉分割天下的局势,打下了这片得之不易的江山。

乌江畔流传着霸王边下的慷慨悲歌。

刘邦与项羽,在历史的烽火台上演绎着可歌可泣的楚汉战争。然而,刘邦为什么最终战胜了项羽?

我想,这绝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的,是在央定在打江山时的那一刻,刘邦、项羽所各自选择的结果。刘邦与项羽在年少时,几乎都可以冠上“不学无术”的名头。刘邦根本不读书,也不肯参加一般的劳动,只是沛县一个小小的亭长,而项氏家族世世为将,却项羽是学文武都无成就。可见一斑的是,刘邦与项羽都是见过秦始皇出巡的场面。项羽当即对叔父梁言:“彼必可取而代也。”而刘邦则长叹:“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强调自己与他人作比较,而刘邦则是感叹自己应也有如此建业。此是两人视野广狭之分。(这句引《秦汉一统山河》)

两人性格也有很大分别,刘邦生性洒脱,貌如长者,善于广纳博众。项羽一喝,人马辟易,不怒自思。项羽个性,韩信曾有过一番评论:项羽发怒的时候,“千人皆废”,但他不能用人,这只是匹夫之勇;项羽又有另一面,有时待人很恭敬慈爱,说话温和,“言语呕呕”,有时还很有同情心,给疾病的人分饮食,但是对有功应封的人却又拿不定主意,这只是妇人之仁,这段话收录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而没有写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说明司马迁认为这段话更能能表现韩信的性格,这段话虽不可尽以为信,但还是归纳出项羽“感性大千理性”的特性,项羽是有些优柔寡断的,与几次绝好除去刘邦的机会失之交臂,最典型的例子当数“鸿门寡”上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而刘邦此人善于把握机会,并能随机应变,识时务者为俊杰。

再者,刘邦手下猛将如云。刘邦自己也说:“吾可用人杰。而项羽却中反间计,气死了谋士范增,失之左膀右臂,项羽危矣!

当然,刘邦也有见奸几次差点便误入歧途,甚至死里逃生。但刘邦毕

竟目光长远,采纳了正确的意见,范增曾对项羽分析:沛公居山东时,贫

财,好色;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宰,此其志不在小。刘邦克服

了致命的缺点,向目标更近一步了。

刘邦甚至民心,入王关中时,便实施“约法三章”,不复秦朝暴政,无为而治,这也是汉朝初期推行的“无为政策”,这是后话次不提。

得到多助,失道寡助,项羽确实会打仗,把“巨鹿”这块硬骨头给啃了下来,项羽引兵渡河作战,渡了河,把船都弄沉了,甚至只留下三天粮食,别的东西都被烧了,以示决心。这点倒是似凯撒。这种“破釜沉舟”的英雄悲壮情怀,相信刘邦是没有的。但这只是将军的勇猛,坐在龙椅上的人只需任用这种所向披靡的将军,而无需自己也去像他这样冲锋陷阵。项羽起事以来,一直用杀人来解决问题。可以想象当时天下的老百姓早已痛恨秦朝杀人的暴政,自是民心所向宽厚的刘邦了。

项羽越战越孤立,到骇下之战,已是四面楚歌。项羽到乌江边的时候身边只剩二十六骑了。当然即使被汉军几十追杀,西楚霸王一行人仍是杀得勇猛,锐不可挡。项羽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愧对江东父老,拒绝渡江,确实死得英雄。只是项羽至死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输给“明明不如自己的刘邦”,高呼:“此天亡我,非战之罪!”这里还有一段小插曲,在骇下,项羽带着从者八百余人突围,本是可以逃脱,但当他们在阴陵迷路的时候,向一个农夫问路,农夫对他说:“左?”他们向左走,左边是大泽,再也没办法快速逃脱了,时间不允许,汉军又追了上来。

一个普通的农夫为什么要欺骗项羽呢?

不管如何,这段历史终已成为过去,关于项羽当时是否该渡乌江,回江东,东山再起?后人有不少说法。

唐朝杜牧经过安徽乌江亭,题了一首绝句: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修忍耻是男儿。

江东干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联系当时亡国之势,也感叹: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不过,相比而言,我更赞同王安石的诗句: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边君王卷土来?

毛泽东曾说过: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民心所背的项羽啊,即使过了江东,在意志消沉,百姓不愿战火再起的时局下,如何不输?!

但毕竟,项羽确是一代霸王,一个气盖世的英雄!

第三篇:《刘邦和项羽》读后感

《刘邦和项羽》读后感(自写)

彭菊花

今天读了《刘邦和项羽》的故事。这本书主要讲了汉朝时期,刘邦和项羽在推翻秦二世以后,争抢天下的历史故事。最后刘邦战胜项羽,被迫杀了虞姬,在乌江率领24人与刘邦百万大军决一死战,自杀而亡。

读了这个历史故事,我十分为项羽感到惋惜——凭项羽的实力,本来可以大胜刘邦,成为一代霸主,可是他却犯了两个致命的错误。

第一就是项羽心太软了,他原本可以在准备万分齐全的“鸿门宴”中杀了刘邦。当时刘邦知道自己的实力是打不过项羽的,非常识时务的把关中王的位置让了出来,说:“我也不知道自己会先进入关中,本应该是你项羽先进入关中。”然后又说起当初他和项羽一起起义的事。项羽听了刘邦的回忆,相信刘邦不会和他争夺天下,一时心软,放了刘邦。可是他却万万没想到的是刘邦会在他与齐军对战之时偷袭自己,毫无准备地展开了他与刘邦的对战。

第二就是项羽不善于发现人才,刚愎自用。原本韩信是投奔项羽而来,可是项羽一点都没有关注,没发现韩信是个大人才,只给他当了个守门官。韩信三番五次劝告他,他都置之不理。最后韩信放弃项羽,被迫投奔了刘邦。韩信在萧何的推荐之下成了大将军,在韩信的帮助之下,刘邦杀了项羽,统一了天下,成为了天下霸主。

要是项羽能早点明白这两点,一定能打败刘邦,统一天下,一改历史。可惜他致死还是没有明白。同样,在我的教学管理之路上也时刻要牢记不能犯这两个错误。

第一、班级管理不能心太软,班级常规要狠抓。由于我担任的是小学教师的工作,小学生年级小,刚上岗位的时候总觉得他们还小,经常性会“有法不依”。因此孩子在低段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到了高年级后习惯很难改正过来。因此,我认为在班级管理上不能心太软,要“严”。

严肃纪律,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需要严格的纪律作保障,有好的纪律,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

首先班级要有健全的规章制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班级公约,公约要设计到各个方面(比如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出勤等),使学生的行为有章可循,从而规范学生的行为。

其次学生要按章办事,班级管理无制度不行,还要有一系列的措施保证制度的执行,因此在管理中制定了一系列的严惩措施来保证班级工作的运行。

第二,班级管理中善于发现人才,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班级建设中来。我记得上次一个信基督的朋友说:每个孩子都是上帝咬过的苹果,因为咬的位置不同,所以有了差异。我想,除了咬掉的部分是缺点,那剩下的部分应该都是优点,但因为我们总是太过于关注知识文化这块,所以往往忽视了其他方面。就这样,我们教师总是在犯项羽犯的这个大毛病,没有发现人才,物尽其用。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我们平时没关注到的某个孩子在音乐方面或者在美术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天赋,某个孩子的自我整理习惯特别突出,或者某个孩子特别会关心别人„„在发现以后,我们的艺术节有了节目,我们的班级图书角有了管理人员,我们班级的卫生角也有了负责人„„作为他们的老师,你轻松了,因为每块都有孩子去管理了;作为班级的一员,他在他喜欢的那块领域成了主角,有了成就感;这样,孩子们的主人翁意识强了,班级荣誉感强了,班级凝聚力强了,你所带的班级更优秀了。因此,学会在班级里发现不同的人才,能让你在班级管理上轻松又有成就感!

第四篇:痞子英雄影评

一部关于人性的电视剧—— 一部关于人性的电视剧—— 痞子&英雄 痞子 英雄
历时 8 个月,耗资 2000 万人民币,建立强大的武术技术团队,由台湾偶像剧之父蔡岳勋执导的台湾首部警 匪题材的偶像剧《痞子英雄》6 月 24 日在华娱卫视进行内地首播,引发了新一轮的狂潮.片中火爆的打斗场面, 枪战的刺激,节奏紧凑的刑侦分析以及男女主人公纠结的情感十足让人大饱眼福,然而,我们看到的是更加深层 次的东西,是关于人性的感悟.

黑与白
这是一个关于光明与黑暗的故事.痞子,原本是大街上的流浪汉,因为偶然的机会,被人拉去改头换面成为警察.他做事随便,胆小怕事,凭 着莫名的直觉,奇怪的线报破案,成为北区分局的破案王.因为自身行为不检被调往南区分局,遇到了他命中的 反义词——英雄.英雄,正义感强,为了破案不惜一切代价,每次追捕不小心就撞车跳楼杀人,是非正义黑白分明,同僚 心目中的英雄,组长级以上长官心中的疯子.“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这是他的人生准则.因 此,他看不得一切的黑暗,他要尽自己的努力去改变一切.就是这样的两个人,给我们诠释了人性的双面性:每个人既是痞子,又是英雄.正如主演之一的周渝 民所说: “表面上看起来你是很光明的,但你常常忽略你身下影子,忽视你的阴暗面.” 痞子代表的是“黑” ,告子曰: “食色,性也.”痞子的性格反映的正是人类的这一本性的显现,胆小怕事正 反应了人类求生欲望的强烈感.嫉妒,仇恨也是人类固有的正常的思维情绪.当痞子的三联会会长儿子的身份被 英雄取代时,他内心充满恐惧,他害怕回到过去,回到蝼蚁般的卑微的生活.因此,他要反抗,他要阻止一切, 所以他违背良心去抓捕无辜被陷害的英雄.但是,另一方面,他也痛恨罪恶,黑暗,面对强大邪恶的组织萨克奇, 他挺身而上;面对友情与自身利益,他选择了朋友,这不是个真正的痞子!英雄,看起来是那么讲原则,嫉恶如仇,但是他身上却也有“痞子气” ,为了查案,他不惜盗取黑帮三联会 办公大楼的 3D 图,偷窃黑帮千金的手机潜入档案室窃取资料..这一切都完全违背了他说的:.“黑就是黑,白就 是白!”的做事原则.同时,每当他追捕罪犯时,不顾他人的利益,弄得人仰马翻.英雄也不是真的英雄,他是 个“痞痞”的英雄!

正义与邪恶
“真正的坏人,反派不是你眼中看到的那样,真正的坏人其实在你看不到的地方.” ——蔡岳勋 这是个黑白颠倒的世界.他们看起来是坏人:小马,老李.但是,小马确实帮助“双喜”组合的一大支柱,是最棒的同盟军.老李是 站在罪恶背后的那双犀利的眼睛,是光明的指引者.然而,因为误会,小马被不公地对待,老李被邪恶势力灭口.他们看起来是好人:南北区分局
的两位局长,国会议长,国防部长.但是,他们却是争权夺利的恶人,悲剧 的制造者,罪恶的执行者.他们将光明遮盖,将道路掩埋,让这个美丽的海滨城市世界变得如此不堪.你认为的光明实际是制造黑暗的来源,然而你认为的黑暗其实是显现光明的地方.看似案件有进展,黑暗却迅速扩散开来,证物的丢失,证人的死亡,全都跟警局的高官有关系,而这与最高 统治者又存在着直接关系.如果没有阳光照耀,就不会有黑暗的地方,这就是世界的真理.

爱与被爱
《礼记礼运》说:“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 爱,做为“七情”之一,是人性必不可少的一个因子.琼瑶说: “因爱而爱谓之人,为爱而爱谓之神.”英雄 爱上了大小姐,大小姐爱上了痞子.看似很俗套的三角关系,实际上,却是人类感性世界的抒发.正如剧中插曲 的歌词所诉: “你对我一点不在乎,我爱的那么不服输,对你的爱我选择了让步...” 如果说爱情是两个人的事,那么另一种爱就是无界限的爱——博爱.何小玫,一个速食店的服务员,因为她小小的善举,改变了一个人的一生.
第一页

“ 在世界上的某一个角落里,生活着这样一群人,他们的生命低贱得连垃圾都不如,没有人会真正关心他们.”痞 子说.就是何小玫的一句问候,一双手套的温暖给流浪汉痞子毕生的难忘.在资本主义社会,贫富差距是既惊人 又残酷的,美国纽约被誉为“穷人的地域,富人的天堂”.虽然统治阶级会采取措施缓解社会矛盾,但是乞丐是 比穷人更为低贱更为悲惨的社会群体,所以小玫能给痞子关怀就是一种大爱.
第二页

第一页


第五篇:刘邦和项羽的人才观

从刘邦与项羽的成败看统帅人才素质

刘、项成败对创业和守成的人才观的启示,二、两人相比较,刘邦得到秦王朝天下这块大奶酪,顺理成章。,1、约束行为,以待天时。,2、约法三章,昭信天下。,3、屈尊揽才,接受忠谏。,4、用人以才,不论出身。,5、能识大体、顾全大局。,6、隐忍屈辱,不乱大谋。,7、大的气量,能容他人。,8、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取,攻必胜,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刘邦的高明在于敢用比自己厉害的人物,能使各种杰出的人才为自己所用,而且有效授权,善于在使用中开发、挖掘、促进人的特长发展,通过使用,在实践中培植、养育、提升人的特长。一首千古绝唱,浓缩了刘邦安邦治国的人才观,猛将良才,谋士贤才,精干清才,人尽其才,才尽用,事业可成,天下可定。听取刘邦的《大风歌》,会使我们树立求才若渴的人才观,唯才是举,才举国兴也。”反观项羽,他夺取天下占有优势,天时,地力,人和,三者皆占,巨鹿之战,项羽已成诸侯上将军,威名远震,诸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他占地九郡,统辖彭城,身边群贤围绕,武有良将,文有谋臣。可他恃武轻才,狂妄自大,听不得别人意见,对身边的人才冷然相待。韩信在他手下,无知无名,得不到任用,一气之下跑到了刘邦那里出力献策,愿效犬马之劳。陈平在他身边默默无闻,投靠刘邦那后,屡建奇谋。彭越走了,英布走了,一个个的谋士良才都相继离他而去,就剩一个范增而不能用,最后偏信刘邦的离间计,赶跑了范增,只剩下孤家寡人。诗人苏辙看得很透,项羽不爱人才爱美人:“布叛增亡国已空,摧残羽翮自令穷。艰难独与虞姬共,谁使西来敌沛公?”项羽的悲剧在于恃武轻才,刚愎自用,不会知人纳谏。“

下载痞子刘邦VS英雄项羽(最终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痞子刘邦VS英雄项羽(最终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刘邦&项羽 《资治通鉴》有感

    这篇文章,围绕刘邦和项羽展开,主要叙述了刘邦、项羽一起夺取关中、项羽称霸、刘邦退居巴蜀...《资治通鉴》里所描写的项羽虽然已经算得上史论里较为客观的了,但总觉得还是莫名......

    假如刘邦项羽做销售

    假如刘邦项羽做销售 2010/7/7/8:18 有一个老板对我说:“能处理好人和人之间的问题,就能做好每一件事,任何一种生意都不是在卖产品、服务。任何一种生意都是人和人之间的生意。......

    读《史记》——刘邦项羽有感

    读《史记》——刘邦项羽有感 一本《史记》,一部经典,道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真正内涵。当年叱咤风云的千古英雄,再一次在我们眼前展现得淋漓尽致,称王称帝也好,英雄末......

    史记导读—项羽刘邦之我见

    项羽刘邦之我见 楚汉之争,这个千年来为人们老生常谈的政治斗争,在经老师讲授和自己阅读之后,我有了一些个人的见解。 常言道“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以铜为镜,可整衣冠;以人为镜,可知得......

    刘邦和项羽的历史故事

    楚汉相争,刘邦战胜项羽,常常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不可思议。因为就家庭背景,集团力量和个人魅力而言,刘邦和项羽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下面是关于他们的历史故事,一起来阅读下吧:陈胜、......

    《英雄项羽》读后感

    英雄、暴君与莽夫的矛盾结合体 ——读《百家讲坛之英雄项羽》有感项羽,一个倍受争议的人物,一个至今无法盖棺定论的人物,一个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人物,由他的一生引发的“是否以成......

    关于项羽与刘邦的读后感[大全5篇]

    偶尔翻到一套司马辽太郎的《项羽与刘邦》的书,正好央视在播《楚汉传奇》,我跟着父母看了半集,我一看有80集,顿时失去了网络看片的信心,于是借春节放假之际,浏览了一遍《项羽与刘邦......

    鸿门宴》关于项羽和刘邦的作文素材

    鸿门宴》关于项羽和刘邦的作文素材 话题1:“悔恨” 项羽,昔日的楚霸王,纵然有盖世神功也无法改变楚国破灭的事实。乌江旁,他已被敌军层层包围,空气中飘荡着象征繁盛的楚歌,悠远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