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刘邦和项羽的领导力分析
刘邦和项羽的性格和领导力分析
一本《史记》,浓缩了三千年的历史,项羽、刘邦作为争夺天下的两位英雄,其性格对战争的结果有何影响、对其领导能力有何影响、对于当今企业的管理有何启示,都是值得分析的。
我们来分析一下刘邦和项羽的相同点。
第一、作为一个领导者,两人都胸怀大志。秦始皇巡游天下,经沛县,刘邦叹息:“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一个好酒及色、不事生产的汉子说出这话实在令人刮目。到了楚地时,项羽观看时候说了一句“彼可取而代之!”作为一个领导者,首先要有高成就导向,这是一个领导者成功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内激因素。只有具备强烈的动机,才能激励一个管理者不断向前进,寻求突破。
第二、两人都不甘平凡,但同时又有点高傲。当年进攻秦都的两路义军同时出发,刘邦先入关,但“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作为对比,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姓名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由此观之,二人皆不甘平凡,胸怀大志。
第三、两人都过分自信,反过来在逆境中又过分自卑。刘邦在几次打败之后欲自尽了事,都是左右劝谏而止,而项羽最后放弃了回归江东,东山再起的机会,选择了自刎而终,“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而两者在性格上及处事的差异则更为明显。
第一、项羽刚愎自用,拙于应变。反观刘邦,则是能忍能退,随机应变。陈平用反间计,项羽就对范增生出疑心,《史记》载“汉王患之,乃用陈平计间项王。在鸿门宴上面对刘邦被项羽的进攻的质问,项羽出卖了自己的亲信曹无伤,《史记》载“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后来“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项羽一句话断送了自己的眼线。而刘邦任泗水亭长时,曾押送服劳役的犯人到骊山去,一路上开小差的人不少。于是刘邦干脆把犯人的绳子统统解开,《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可见刘邦并没把什么职衔放在眼里,也没把什么王法放在眼里,更不会因为要保住亭长的差使就什么出格的事都不敢干。后来又在势单力薄的情况下忍辱负重,亲赴鸿门宴,委曲求全。
第二、项羽用人唯亲,致使谋臣不能施其谋,将士不能效其力。刘邦则知人善任,谋臣能从容定计,将士能见危受命。项羽虽能与士兵同吃同睡,帐下不缺乏人才和谋士,但独信亚父范增之言。韩信原从项羽,但不能人尽其才,而后归于汉王刘邦;陈平原亦为项羽谋士,终不为所用转而投汉王。刘邦则相反,手下什么人都有:张良是贵族,陈平是游士,萧何是县吏,韩信是平民,樊哙是狗屠,灌婴是布贩,娄敬是车夫,彭越是强盗,周勃是吹鼓手,刘邦都能一视同仁,各尽所长。《史记》载高祖曰:“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刘邦有自知之明,在整个灭秦和楚汉战争中,没有一座城池是刘邦攻下来的,没有一个计谋是刘邦策划的,没有一场战争是刘邦指挥的,刘邦的本事只有充分信任部下的能力并且正确地发挥他们的才干。
第三、项羽目光短浅、缺少政治家的战略眼光;刘邦目光长远、胸有城府。如入关后,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有人劝项羽都关中,关中地势险要,土地肥沃,“可都以霸”。他却要满足自己那浅薄的虚荣心,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更要命的是,将关中拱手让给刘邦,这使他失去了极好的战略后方。刘邦虽然“不事生产,好酒及色”,是街头无赖形象,却能为了大业舍小求大。“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第四、项羽赏罚不明,吝啬财物官职,将士多有不满。而刘邦赏功罚过,将士甘效死命。项羽定鼎关中后,分封天下诸侯,不以功劳大小分封,而是以亲疏论功封王,诸侯多有怨气。纪律方面,项伯为一己私利,将进攻刘邦的军事秘密告以刘邦,项羽知之后却不杀之以正军心。反观刘邦,帐下大将各得其所,功过赏罚分明,并不吝啬财物官职,立功便财务官职加封,有过则贬斥,进军过程中将士士气高昂。同时刘邦还善于处理内部人员的不平情绪,如萧何被评居功第一时,许多武将不服,但刘邦一言以安抚之。
总的来说,项羽有勇无谋、为人自负、目光短浅、任人唯亲、赏罚不明,可以说是一个真性情的莽夫英雄。而刘邦则是城府极深、能伸能屈、知人善用、赏罚分明,是诡计多端的政治家。
最后说说两者领导能力的差异和结果。
二者最大的差异在于用人。两者对人才的激励模式不同,是导致人才能否归附的根本原因。刘邦可以说是知人善任,而项羽在这方面的差距就太大了。刘邦首先有自知之明,其次有识人之明,更重要的是,他能够放权,发挥人才的最大作用,从而使之辅佐自己取得成功。因此,在他身边聚集了象张良、萧何、韩信这样一大批杰出的人才为其服务,这是刘邦成功的保证。反观项羽,不但偏倚亲信,还对范增的才能见识不能善加利用,最终导致范增愤而辞职,这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项羽原来的盟友、下属、如黥布、彭越、田荣等,到最后都全部反叛他,可见他在用人、控制上比刘邦存在着极大的差距。作为领导,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带队伍,不能识人用人,不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
其次,作为一个领导者,如何决策也很重要。比较刘邦、项羽两个人,在这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同。作为项羽,可以称之为好名而无断,最关键的鸿门宴,如果项羽能够听从范增的建议干掉刘邦,历史就会改写。再看刘邦,在逃跑时能将自己的子女三次推下车,面对老父在敌人手里,竟能说出“则幸分我一杯羹”。我们都会认为刘邦这家伙没有人味,但从另一方面也可以说,刘邦这人目标明确,决策果断,为了目标不惜牺牲。项伯的一句话很能说明问题,“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这可以解释为何刘邦能够做出如此绝情的决策。第二个方面,决策时有舍才有得。从项羽攻破关中后对于定都关中的态度和刘邦截然不同,也可以看出而人的成败是必然的。项羽对于关中这个“可都以霸”的形胜之地的态度是,“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而刘邦在过沛做大风歌时,真情流露,“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 由此可见,二人都有严重的故乡情结,但是二者的高下就比较出来了。刘邦为了江山社稷,可以放弃对故乡的思念,而项羽只顾追求舒适和显要,却放弃了称霸的机会。所以做出决策的时候,需要仔细权衡,分析利弊,目标明确,有舍有得,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其三,从二人称霸后面临诸侯的反叛时所应对的比较来看,也是存在较大差距的。项羽面对反叛,经常是忽左忽右,按下葫芦起来瓢,这边刚镇压,那边又起事。再看刘邦,首先是稳固后院,然后稳扎稳打,把对方灭掉才完事,决不允许死灰复燃的事情。从这方面来看,刘邦的组织和决策能力都超过了项羽。所以说,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每临大事有静气,才能做出合理的决策,要避免激情决策。
最后,项羽的匹夫之勇和刘邦的百折不挠,也是二人领导力方面差别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从项羽来看,极具个人英雄主义,破釜沉舟成为其胜利的经典。最后垓下被围,项羽率二十八骑冲突敌营,斩将夺旗,是个典型的英雄。但是,其人过于简单粗暴,经常出现屠城、坑杀的事情,这样就造成了很多的被动。当有机会过江东时,如果能够忍一时之辱,未必不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所以说,过钢易折。而刘邦,可以说屡战屡败,父母妻子落入敌手都不放弃。约法三章收关中人心,明修栈道安度陈仓以击楚,最后终于成就了霸业。所以,作为一个领导者,不能有太大的个人英雄主义情节,要依靠团队的力量做事,要不怕失败,百折不挠,努力去实现最终的目标。
刘邦和项羽,或许都是乱世英雄,但是作为一个领导者,显然刘邦更合格。
第二篇:《刘邦和项羽》读后感
《刘邦和项羽》读后感(自写)
彭菊花
今天读了《刘邦和项羽》的故事。这本书主要讲了汉朝时期,刘邦和项羽在推翻秦二世以后,争抢天下的历史故事。最后刘邦战胜项羽,被迫杀了虞姬,在乌江率领24人与刘邦百万大军决一死战,自杀而亡。
读了这个历史故事,我十分为项羽感到惋惜——凭项羽的实力,本来可以大胜刘邦,成为一代霸主,可是他却犯了两个致命的错误。
第一就是项羽心太软了,他原本可以在准备万分齐全的“鸿门宴”中杀了刘邦。当时刘邦知道自己的实力是打不过项羽的,非常识时务的把关中王的位置让了出来,说:“我也不知道自己会先进入关中,本应该是你项羽先进入关中。”然后又说起当初他和项羽一起起义的事。项羽听了刘邦的回忆,相信刘邦不会和他争夺天下,一时心软,放了刘邦。可是他却万万没想到的是刘邦会在他与齐军对战之时偷袭自己,毫无准备地展开了他与刘邦的对战。
第二就是项羽不善于发现人才,刚愎自用。原本韩信是投奔项羽而来,可是项羽一点都没有关注,没发现韩信是个大人才,只给他当了个守门官。韩信三番五次劝告他,他都置之不理。最后韩信放弃项羽,被迫投奔了刘邦。韩信在萧何的推荐之下成了大将军,在韩信的帮助之下,刘邦杀了项羽,统一了天下,成为了天下霸主。
要是项羽能早点明白这两点,一定能打败刘邦,统一天下,一改历史。可惜他致死还是没有明白。同样,在我的教学管理之路上也时刻要牢记不能犯这两个错误。
第一、班级管理不能心太软,班级常规要狠抓。由于我担任的是小学教师的工作,小学生年级小,刚上岗位的时候总觉得他们还小,经常性会“有法不依”。因此孩子在低段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到了高年级后习惯很难改正过来。因此,我认为在班级管理上不能心太软,要“严”。
严肃纪律,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需要严格的纪律作保障,有好的纪律,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
首先班级要有健全的规章制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班级公约,公约要设计到各个方面(比如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出勤等),使学生的行为有章可循,从而规范学生的行为。
其次学生要按章办事,班级管理无制度不行,还要有一系列的措施保证制度的执行,因此在管理中制定了一系列的严惩措施来保证班级工作的运行。
第二,班级管理中善于发现人才,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班级建设中来。我记得上次一个信基督的朋友说:每个孩子都是上帝咬过的苹果,因为咬的位置不同,所以有了差异。我想,除了咬掉的部分是缺点,那剩下的部分应该都是优点,但因为我们总是太过于关注知识文化这块,所以往往忽视了其他方面。就这样,我们教师总是在犯项羽犯的这个大毛病,没有发现人才,物尽其用。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我们平时没关注到的某个孩子在音乐方面或者在美术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天赋,某个孩子的自我整理习惯特别突出,或者某个孩子特别会关心别人„„在发现以后,我们的艺术节有了节目,我们的班级图书角有了管理人员,我们班级的卫生角也有了负责人„„作为他们的老师,你轻松了,因为每块都有孩子去管理了;作为班级的一员,他在他喜欢的那块领域成了主角,有了成就感;这样,孩子们的主人翁意识强了,班级荣誉感强了,班级凝聚力强了,你所带的班级更优秀了。因此,学会在班级里发现不同的人才,能让你在班级管理上轻松又有成就感!
第三篇:刘邦和项羽的人才观
从刘邦与项羽的成败看统帅人才素质
刘、项成败对创业和守成的人才观的启示,二、两人相比较,刘邦得到秦王朝天下这块大奶酪,顺理成章。,1、约束行为,以待天时。,2、约法三章,昭信天下。,3、屈尊揽才,接受忠谏。,4、用人以才,不论出身。,5、能识大体、顾全大局。,6、隐忍屈辱,不乱大谋。,7、大的气量,能容他人。,8、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取,攻必胜,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刘邦的高明在于敢用比自己厉害的人物,能使各种杰出的人才为自己所用,而且有效授权,善于在使用中开发、挖掘、促进人的特长发展,通过使用,在实践中培植、养育、提升人的特长。一首千古绝唱,浓缩了刘邦安邦治国的人才观,猛将良才,谋士贤才,精干清才,人尽其才,才尽用,事业可成,天下可定。听取刘邦的《大风歌》,会使我们树立求才若渴的人才观,唯才是举,才举国兴也。”反观项羽,他夺取天下占有优势,天时,地力,人和,三者皆占,巨鹿之战,项羽已成诸侯上将军,威名远震,诸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他占地九郡,统辖彭城,身边群贤围绕,武有良将,文有谋臣。可他恃武轻才,狂妄自大,听不得别人意见,对身边的人才冷然相待。韩信在他手下,无知无名,得不到任用,一气之下跑到了刘邦那里出力献策,愿效犬马之劳。陈平在他身边默默无闻,投靠刘邦那后,屡建奇谋。彭越走了,英布走了,一个个的谋士良才都相继离他而去,就剩一个范增而不能用,最后偏信刘邦的离间计,赶跑了范增,只剩下孤家寡人。诗人苏辙看得很透,项羽不爱人才爱美人:“布叛增亡国已空,摧残羽翮自令穷。艰难独与虞姬共,谁使西来敌沛公?”项羽的悲剧在于恃武轻才,刚愎自用,不会知人纳谏。“
第四篇:刘邦和项羽的历史故事
楚汉相争,刘邦战胜项羽,常常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不可思议。因为就家庭背景,集团力量和个人魅力而言,刘邦和项羽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下面是关于他们的历史故事,一起来阅读下吧:
陈胜、吴广发动农民起义以后,各地的百姓纷纷杀了官吏,响应起义。没有多久,农民起义的风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
陈胜派兵遣将分头去接应各地起义,他们节节胜利,占领了大批地方。但是因为战线长,号令不统一,有的地方被六国旧贵族占了去。起义不到三个月,赵、齐、燕、魏等地方都有人打着恢复六国的旗号,自立为王。
陈胜派出周文率领的起义军向西进攻,很快攻进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地区),逼近秦朝都城咸阳。秦二世惊慌失措,赶快派大将章邯(音hán)把在骊山做苦役的囚犯、奴隶放了出来,编成一支军队,向起义军反扑。原来的六国贵族各自占据自己的地盘,谁也不去支援起义军。周文的起义军孤军作战,终于失败。吴广在荥阳被部下杀死。起义后的第六个月,陈胜在撤退的路上被叛徒杀害了。
陈胜、吴广虽然死了,可是由他们点燃起来的反抗秦朝的那把火正在到处燃烧。在南方的会稽郡(治所在今江苏苏州)声势更大。
在会稽郡起兵的是项梁和他的侄儿项羽。项梁是楚国大将项燕的儿子。楚国被奏国大将王翦攻灭的时候,项燕兵败自杀。项梁老想恢复楚国。他的侄儿项羽身材魁梧,又挺聪明,项梁亲自教他念书识字。可是项羽才学了几天,就不愿学下去。项梁又教他学剑,项羽学了一阵子,也扔下了。
项梁很生气,可项羽满不在乎地说:“念书识字有什么用处?学会了,不过记记自己的名字;剑学好了,也只能跟几个人对杀,没什么了不起。要学,就要学打大仗的本领。”
项梁听他的口气不小,就把祖传的兵书拿出来,给他学。项羽一听就懂,可是略略懂得个大意,又不肯深入钻下去了。项梁本是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因为跟人结了冤仇,避到会稽郡吴中来。吴中的年青人见他能文能武,都很佩服他,把他当老大哥看待。项梁也教他们学兵法,练本领。
这回儿,他们听到陈胜起义,觉得是个好机会,就杀了会稽郡守,占领了会稽郡。不到几天,拉起了一支八千人的队伍。因为这支队伍里大都是当地的青年,所以称为“子弟兵”。
项梁、项羽带着八千子弟兵渡过江,很快打下了广陵(郡名,治所在今江苏扬州市),接着又渡过淮河,继续进军。一路上又有各地方的起义队伍来投奔项梁,和他们联合起来。
第二年,有一支一百多人的队伍,由刘邦带领,来投靠项梁。
刘邦本来是沛县(今江苏沛县)人,在秦朝统治下,做过一名亭长(秦朝十里是一亭,亭长是管理十里以内的小官)。
有一次,上司要他押送一批民伕到骊山去做苦工。他们一天天赶路,每天总有几个民伕开小差逃走,刘邦要管也管不住。但是这样下去,到了骊山也不好交差。
有一天,他和民伕们一起坐在地上休息。他对大家说:“你们到骊山去做苦工,不是累死也是被打死;就算不死,也不知道哪年哪月才能回乡。我现在把你们放了,你们自己去找活路吧!”
民伕们感激得直流眼泪,说:“那您怎么办呢?”
刘邦说:“反正我也不能回去,逃到哪儿是哪儿。”
当时,就有十几个民伕情愿跟着他一起找活路。刘邦同十几个民伕逃到芒砀(音mángAdàng)山躲了起来。过了几天,聚集了一百多人。
沛县县里的文书萧何和监狱官曹参(音shēn)知道刘邦是个好汉,很同情他,暗暗地跟他们来往。
赶到陈胜打下了陈县,萧何和沛县城里的百姓杀了县官,派人到芒砀山把刘邦接了回来,请他当沛县的首领。大家称他沛公。
刘邦在沛县起兵以后,又招集了两三千人,攻占了自己的家乡丰乡。
接着他带了一部分队伍攻打别的县城,不料留在丰乡的部下叛变。刘邦得到这个消息,要回去攻打丰乡,可是自己的兵力不足,只好往别处去借兵。
他到了留城(今江苏沛县东南),正好张良也带着一百多人想投奔起义军。两人遇在一起,很谈得来。他们一商量,觉得附近的起义队伍中,只有项梁声势最大,决定去投奔项梁。
项梁见刘邦也是一个人才,就拨给他人马,帮助他收回丰乡。从此,刘邦、张良都成了项梁的部下。
陈胜、吴广等主要起义领袖死了以后,由于各地起义的领导权都落在旧六国贵族手里,彼此争夺地盘,闹得四分五裂。秦国的大将章邯、李由,想趁机会把起义军一个个击破。
在这个紧要关头,项梁在薛城召开了会议,决心把起义军整顿一下。为了扩大号召,项梁听了谋士范增的意见,把流落在民间的楚怀王的孙子(名叫心)找了来,立为楚王。因为楚国人对当年楚怀王受骗死在秦国,一直为他抱不平。为了提高号召力,大家把他的孙子仍称作楚怀王。
第五篇:刘邦项羽[范文模版]
2000多年前的乌江边,霸王项羽,怀着壮志未酬的悔恨之情倒了下来。那边的胜者刘邦终于在这一刻结束了楚汉分割天下的局势,打下了这片得之不易的江山。
乌江畔流传着霸王边下的慷慨悲歌。
刘邦与项羽,在历史的烽火台上演绎着可歌可泣的楚汉战争。然而,刘邦为什么最终战胜了项羽?
我想,这绝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的,是在央定在打江山时的那一刻,刘邦、项羽所各自选择的结果。刘邦与项羽在年少时,几乎都可以冠上“不学无术”的名头。刘邦根本不读书,也不肯参加一般的劳动,只是沛县一个小小的亭长,而项氏家族世世为将,却项羽是学文武都无成就。可见一斑的是,刘邦与项羽都是见过秦始皇出巡的场面。项羽当即对叔父梁言:“彼必可取而代也。”而刘邦则长叹:“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强调自己与他人作比较,而刘邦则是感叹自己应也有如此建业。此是两人视野广狭之分。(这句引《秦汉一统山河》)
两人性格也有很大分别,刘邦生性洒脱,貌如长者,善于广纳博众。项羽一喝,人马辟易,不怒自思。项羽个性,韩信曾有过一番评论:项羽发怒的时候,“千人皆废”,但他不能用人,这只是匹夫之勇;项羽又有另一面,有时待人很恭敬慈爱,说话温和,“言语呕呕”,有时还很有同情心,给疾病的人分饮食,但是对有功应封的人却又拿不定主意,这只是妇人之仁,这段话收录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而没有写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说明司马迁认为这段话更能能表现韩信的性格,这段话虽不可尽以为信,但还是归纳出项羽“感性大千理性”的特性,项羽是有些优柔寡断的,与几次绝好除去刘邦的机会失之交臂,最典型的例子当数“鸿门寡”上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而刘邦此人善于把握机会,并能随机应变,识时务者为俊杰。
再者,刘邦手下猛将如云。刘邦自己也说:“吾可用人杰。而项羽却中反间计,气死了谋士范增,失之左膀右臂,项羽危矣!
当然,刘邦也有见奸几次差点便误入歧途,甚至死里逃生。但刘邦毕
竟目光长远,采纳了正确的意见,范增曾对项羽分析:沛公居山东时,贫
财,好色;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宰,此其志不在小。刘邦克服
了致命的缺点,向目标更近一步了。
刘邦甚至民心,入王关中时,便实施“约法三章”,不复秦朝暴政,无为而治,这也是汉朝初期推行的“无为政策”,这是后话次不提。
得到多助,失道寡助,项羽确实会打仗,把“巨鹿”这块硬骨头给啃了下来,项羽引兵渡河作战,渡了河,把船都弄沉了,甚至只留下三天粮食,别的东西都被烧了,以示决心。这点倒是似凯撒。这种“破釜沉舟”的英雄悲壮情怀,相信刘邦是没有的。但这只是将军的勇猛,坐在龙椅上的人只需任用这种所向披靡的将军,而无需自己也去像他这样冲锋陷阵。项羽起事以来,一直用杀人来解决问题。可以想象当时天下的老百姓早已痛恨秦朝杀人的暴政,自是民心所向宽厚的刘邦了。
项羽越战越孤立,到骇下之战,已是四面楚歌。项羽到乌江边的时候身边只剩二十六骑了。当然即使被汉军几十追杀,西楚霸王一行人仍是杀得勇猛,锐不可挡。项羽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愧对江东父老,拒绝渡江,确实死得英雄。只是项羽至死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输给“明明不如自己的刘邦”,高呼:“此天亡我,非战之罪!”这里还有一段小插曲,在骇下,项羽带着从者八百余人突围,本是可以逃脱,但当他们在阴陵迷路的时候,向一个农夫问路,农夫对他说:“左?”他们向左走,左边是大泽,再也没办法快速逃脱了,时间不允许,汉军又追了上来。
一个普通的农夫为什么要欺骗项羽呢?
不管如何,这段历史终已成为过去,关于项羽当时是否该渡乌江,回江东,东山再起?后人有不少说法。
唐朝杜牧经过安徽乌江亭,题了一首绝句: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修忍耻是男儿。
江东干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联系当时亡国之势,也感叹: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不过,相比而言,我更赞同王安石的诗句: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边君王卷土来?
毛泽东曾说过: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民心所背的项羽啊,即使过了江东,在意志消沉,百姓不愿战火再起的时局下,如何不输?!
但毕竟,项羽确是一代霸王,一个气盖世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