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刘邦和项羽》读后感
《刘邦和项羽》读后感(自写)
彭菊花
今天读了《刘邦和项羽》的故事。这本书主要讲了汉朝时期,刘邦和项羽在推翻秦二世以后,争抢天下的历史故事。最后刘邦战胜项羽,被迫杀了虞姬,在乌江率领24人与刘邦百万大军决一死战,自杀而亡。
读了这个历史故事,我十分为项羽感到惋惜——凭项羽的实力,本来可以大胜刘邦,成为一代霸主,可是他却犯了两个致命的错误。
第一就是项羽心太软了,他原本可以在准备万分齐全的“鸿门宴”中杀了刘邦。当时刘邦知道自己的实力是打不过项羽的,非常识时务的把关中王的位置让了出来,说:“我也不知道自己会先进入关中,本应该是你项羽先进入关中。”然后又说起当初他和项羽一起起义的事。项羽听了刘邦的回忆,相信刘邦不会和他争夺天下,一时心软,放了刘邦。可是他却万万没想到的是刘邦会在他与齐军对战之时偷袭自己,毫无准备地展开了他与刘邦的对战。
第二就是项羽不善于发现人才,刚愎自用。原本韩信是投奔项羽而来,可是项羽一点都没有关注,没发现韩信是个大人才,只给他当了个守门官。韩信三番五次劝告他,他都置之不理。最后韩信放弃项羽,被迫投奔了刘邦。韩信在萧何的推荐之下成了大将军,在韩信的帮助之下,刘邦杀了项羽,统一了天下,成为了天下霸主。
要是项羽能早点明白这两点,一定能打败刘邦,统一天下,一改历史。可惜他致死还是没有明白。同样,在我的教学管理之路上也时刻要牢记不能犯这两个错误。
第一、班级管理不能心太软,班级常规要狠抓。由于我担任的是小学教师的工作,小学生年级小,刚上岗位的时候总觉得他们还小,经常性会“有法不依”。因此孩子在低段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到了高年级后习惯很难改正过来。因此,我认为在班级管理上不能心太软,要“严”。
严肃纪律,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需要严格的纪律作保障,有好的纪律,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
首先班级要有健全的规章制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班级公约,公约要设计到各个方面(比如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出勤等),使学生的行为有章可循,从而规范学生的行为。
其次学生要按章办事,班级管理无制度不行,还要有一系列的措施保证制度的执行,因此在管理中制定了一系列的严惩措施来保证班级工作的运行。
第二,班级管理中善于发现人才,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班级建设中来。我记得上次一个信基督的朋友说:每个孩子都是上帝咬过的苹果,因为咬的位置不同,所以有了差异。我想,除了咬掉的部分是缺点,那剩下的部分应该都是优点,但因为我们总是太过于关注知识文化这块,所以往往忽视了其他方面。就这样,我们教师总是在犯项羽犯的这个大毛病,没有发现人才,物尽其用。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我们平时没关注到的某个孩子在音乐方面或者在美术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天赋,某个孩子的自我整理习惯特别突出,或者某个孩子特别会关心别人„„在发现以后,我们的艺术节有了节目,我们的班级图书角有了管理人员,我们班级的卫生角也有了负责人„„作为他们的老师,你轻松了,因为每块都有孩子去管理了;作为班级的一员,他在他喜欢的那块领域成了主角,有了成就感;这样,孩子们的主人翁意识强了,班级荣誉感强了,班级凝聚力强了,你所带的班级更优秀了。因此,学会在班级里发现不同的人才,能让你在班级管理上轻松又有成就感!
第二篇:刘邦项羽[范文模版]
2000多年前的乌江边,霸王项羽,怀着壮志未酬的悔恨之情倒了下来。那边的胜者刘邦终于在这一刻结束了楚汉分割天下的局势,打下了这片得之不易的江山。
乌江畔流传着霸王边下的慷慨悲歌。
刘邦与项羽,在历史的烽火台上演绎着可歌可泣的楚汉战争。然而,刘邦为什么最终战胜了项羽?
我想,这绝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的,是在央定在打江山时的那一刻,刘邦、项羽所各自选择的结果。刘邦与项羽在年少时,几乎都可以冠上“不学无术”的名头。刘邦根本不读书,也不肯参加一般的劳动,只是沛县一个小小的亭长,而项氏家族世世为将,却项羽是学文武都无成就。可见一斑的是,刘邦与项羽都是见过秦始皇出巡的场面。项羽当即对叔父梁言:“彼必可取而代也。”而刘邦则长叹:“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强调自己与他人作比较,而刘邦则是感叹自己应也有如此建业。此是两人视野广狭之分。(这句引《秦汉一统山河》)
两人性格也有很大分别,刘邦生性洒脱,貌如长者,善于广纳博众。项羽一喝,人马辟易,不怒自思。项羽个性,韩信曾有过一番评论:项羽发怒的时候,“千人皆废”,但他不能用人,这只是匹夫之勇;项羽又有另一面,有时待人很恭敬慈爱,说话温和,“言语呕呕”,有时还很有同情心,给疾病的人分饮食,但是对有功应封的人却又拿不定主意,这只是妇人之仁,这段话收录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而没有写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说明司马迁认为这段话更能能表现韩信的性格,这段话虽不可尽以为信,但还是归纳出项羽“感性大千理性”的特性,项羽是有些优柔寡断的,与几次绝好除去刘邦的机会失之交臂,最典型的例子当数“鸿门寡”上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而刘邦此人善于把握机会,并能随机应变,识时务者为俊杰。
再者,刘邦手下猛将如云。刘邦自己也说:“吾可用人杰。而项羽却中反间计,气死了谋士范增,失之左膀右臂,项羽危矣!
当然,刘邦也有见奸几次差点便误入歧途,甚至死里逃生。但刘邦毕
竟目光长远,采纳了正确的意见,范增曾对项羽分析:沛公居山东时,贫
财,好色;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宰,此其志不在小。刘邦克服
了致命的缺点,向目标更近一步了。
刘邦甚至民心,入王关中时,便实施“约法三章”,不复秦朝暴政,无为而治,这也是汉朝初期推行的“无为政策”,这是后话次不提。
得到多助,失道寡助,项羽确实会打仗,把“巨鹿”这块硬骨头给啃了下来,项羽引兵渡河作战,渡了河,把船都弄沉了,甚至只留下三天粮食,别的东西都被烧了,以示决心。这点倒是似凯撒。这种“破釜沉舟”的英雄悲壮情怀,相信刘邦是没有的。但这只是将军的勇猛,坐在龙椅上的人只需任用这种所向披靡的将军,而无需自己也去像他这样冲锋陷阵。项羽起事以来,一直用杀人来解决问题。可以想象当时天下的老百姓早已痛恨秦朝杀人的暴政,自是民心所向宽厚的刘邦了。
项羽越战越孤立,到骇下之战,已是四面楚歌。项羽到乌江边的时候身边只剩二十六骑了。当然即使被汉军几十追杀,西楚霸王一行人仍是杀得勇猛,锐不可挡。项羽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愧对江东父老,拒绝渡江,确实死得英雄。只是项羽至死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输给“明明不如自己的刘邦”,高呼:“此天亡我,非战之罪!”这里还有一段小插曲,在骇下,项羽带着从者八百余人突围,本是可以逃脱,但当他们在阴陵迷路的时候,向一个农夫问路,农夫对他说:“左?”他们向左走,左边是大泽,再也没办法快速逃脱了,时间不允许,汉军又追了上来。
一个普通的农夫为什么要欺骗项羽呢?
不管如何,这段历史终已成为过去,关于项羽当时是否该渡乌江,回江东,东山再起?后人有不少说法。
唐朝杜牧经过安徽乌江亭,题了一首绝句: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修忍耻是男儿。
江东干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联系当时亡国之势,也感叹: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不过,相比而言,我更赞同王安石的诗句: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边君王卷土来?
毛泽东曾说过: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民心所背的项羽啊,即使过了江东,在意志消沉,百姓不愿战火再起的时局下,如何不输?!
但毕竟,项羽确是一代霸王,一个气盖世的英雄!
第三篇:关于项羽与刘邦的读后感
偶尔翻到一套司马辽太郎的《项羽与刘邦》的书,正好央视在播《楚汉传奇》,我跟着父母看了半集,我一看有80集,顿时失去了网络看片的信心,于是借春节放假之际,浏览了一遍《项羽与刘邦》,正所谓书非借不能读呀,很快看完,觉得是本好书,写点自己的读后感。
一是司马辽太郎其人,原名福田定一,生于1923年的大阪,卒于1996,百度评价他是日本右派作家,对此我觉得有点莫名其妙。司马辽太郎从小酷爱司马迁的《史记》而更名为“司马辽太郎”,他自称是取“远不及司马迁之太郎”之意,我觉得这个名字有向司马迁学习致敬之意。他自幼博览群书,崇尚英雄人物,1943年毕业于大阪外语学院蒙语系,1946年入京都新日本新闻社,两年后任产经新闻社记者,同时发表作品。1961年开始专业作家的生活。司马辽太郎的小说,习惯从高空俯瞰大时代,把历史上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的伟大人物放在革新与守旧势力尖锐斗争的环境中,从各方面来歌颂他们的“励精图治”和“文治武功”。他一生著作汗牛充栋,也获得很多文学奖。
二是《项羽与刘邦》一书在日本出版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从日本人的角度研究清末汉初的历史及人物,该书1977年发表于日本杂志的重镇《小说新潮》,原题为“汉风楚雨”。小说刊载后,立即引起轰动,读者无数,连载了两年四个月后推出单行本,更是好评如潮,很快成为日本家喻户晓的巨著,并成为日本史上最畅销的小说。
三是楚汉相争的传奇性。项羽与刘邦,一个是百战百胜,所向披靡的西楚霸王;一个是屡败屡战、打不过就跑的汉代枭雄。中国历史上,可能再没有比这更富戏剧性、更具有传奇色彩的双雄对诀!司马辽太郎笔下的“楚汉传奇”,既是一部双雄争斗的历史,也是一场韩信、张良、萧何、陈平、范增、项梁等风云人物权智对决的精彩大戏!
四是人物刻画深刻,在小说中,项羽一世英雄,所向披靡,何以最后兵败垓下?刘邦以一介布衣,百战百败,缘何最终屌丝逆袭,成为汉代开国皇帝?贫士韩信因何脱离项羽转投刘邦?张良运气辟谷,如何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们看到陈平的连番毒计、纪信的悲壮赴死、虞姬的温婉凄美;我们也看到赵高的变态欲望、章邯的无奈倒戈,项梁的薄命无后;即便是侯生、蒯通、郦食其、陆贾等儒士英勇无畏的行为和胆略也跃然纸上。书中人世的善与恶、人情的义与欲、人心的险与弱,随着笔下一个个鲜活人物的进场与退场,刚强与阴柔,勇猛与狡黠,引领我经历一次次心灵的震撼。最终结局,乌江之畔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拒绝乌江亭长过渡,绝地反击而被五人分尸,小说在结尾处迎来高潮,如弦断般戛然而止,发人深思,引人入胜。
五是刘邦其人,刘邦是枭雄,虽是无赖出身并无显著特长,但司马辽太郎认为这恰恰就是他的特长:因为他并不在行,但有领袖气质,能让一大帮子英雄好汉跟随其后就是高超的本领,他的手下可以充分发挥自己才干,譬如萧何的后勤,韩信的战争,张良和陈平的谋略。正因为刘邦对什么都不是很专业,所以刘邦往往能从谏如流、用人得当,虽然也有错误的建议和经常性的失败。由于刘邦的不够强势,所以他能擢拔韩信、周苛,容忍韩信当齐王,能重用反复的彭越,默许陈平的贪污。刘邦出身草莽,能平等对待天下之士,当然也包括混饭吃的“士”。刘邦出身市井,所以他能经受失败,屡败屡战,关键时刻能够服软,也能出手,鸿门宴的退让避免了全军覆没,修武从韩信中夺权就体现出他的果敢与气魄。掩卷长思,刘邦还真是一个运气极佳的人,屡次在罹难中恢复过来,这除了坚韧的意志力以外,不能不说天助其人呀。
六是项羽其人,司马辽太郎认为,项羽的优势则是战神,平原战争力扫千夫,天下无敌。项羽斩杀宋义,击败章邯,陈兵关中慑服刘邦,讨伐齐国大获全胜,回身救彭城一战击溃刘邦大军;兵围荥阳,刘邦只得诈降;一天击垮彭越大军;广武山射伤刘邦;固陵城在人困马乏的前提下,依然大败刘邦,从此刘邦不敢再追;乌江岸边二十八骑依然不败,真可谓百战百胜。项羽的士兵都崇敬项羽,只要项羽在,士兵就充满激情充满信心。项羽对自己人都非常友好,而且非常真诚。项羽只要对手诚服就满意,非一定要赶尽杀绝,其对吕后、刘邦之父就是例子。项羽重视“义”,项伯明明在帮刘邦,但项羽并不为之所动。但对受降敌军的坑埋,对兵卒的掠夺,对谋士不重视,也鲜明体现了他只能作为战争的主帅,而不是王者。从精神层面上讲,项羽非常具有人格魅力,“气拔山兮气盖世”,高大威猛伟岸善战柔情,符合人民心中英雄人物的所有特征,几千年的历史并不用“成王败寇”评价项羽就说明了这些,但时不利兮奈若何。
七是楚汉结局的必然性,在秦末群雄并起的混乱年代,项羽和刘邦都是身先士卒,虽然项羽总是高歌猛进;刘邦一直撤退。但项羽由于单纯所以易受离间,范增的离去、周殷的背叛就是例子。项羽由于总是胜利,所以不重视外交工作,不重视拉拢同盟军,因为他不需要。同样由于常胜,项羽不重视团队的力量,不能形成集群作战,导致项羽出马的战争必胜而没有项羽的战争则很难胜利,这一点与刘邦恰好相反。同样由于常胜,为人骄傲,承受不了失败,乌江之畔的小船,项羽如果像刘邦一样,退一步,渡过长江,休养生息,徐图备战,天下未必就是刘邦的,但项羽不能接受,只是简单的认为“这是天意”。项羽为人冲动,做事不考虑后果,坑杀秦降卒、杀秦王子婴以及诛杀怀王熊心,则失掉了民心。
深夜看完,大脑还在高速运转,作为一本史诗般小说,《项羽与刘邦》精准地解读了双雄胜败的缘由,从内心深处解读了这对历史上最著名的最伟大的对手,从一个日本人的角度看待这段历史,行文中对于一些地名、人物发展脉络给予了特别说明,读起来非常轻松流畅,给我们提供了多元看待楚汉相争这一独特历史事件的独特角度,非常值得一读。
第四篇:刘邦和项羽的人才观
从刘邦与项羽的成败看统帅人才素质
刘、项成败对创业和守成的人才观的启示,二、两人相比较,刘邦得到秦王朝天下这块大奶酪,顺理成章。,1、约束行为,以待天时。,2、约法三章,昭信天下。,3、屈尊揽才,接受忠谏。,4、用人以才,不论出身。,5、能识大体、顾全大局。,6、隐忍屈辱,不乱大谋。,7、大的气量,能容他人。,8、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取,攻必胜,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刘邦的高明在于敢用比自己厉害的人物,能使各种杰出的人才为自己所用,而且有效授权,善于在使用中开发、挖掘、促进人的特长发展,通过使用,在实践中培植、养育、提升人的特长。一首千古绝唱,浓缩了刘邦安邦治国的人才观,猛将良才,谋士贤才,精干清才,人尽其才,才尽用,事业可成,天下可定。听取刘邦的《大风歌》,会使我们树立求才若渴的人才观,唯才是举,才举国兴也。”反观项羽,他夺取天下占有优势,天时,地力,人和,三者皆占,巨鹿之战,项羽已成诸侯上将军,威名远震,诸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他占地九郡,统辖彭城,身边群贤围绕,武有良将,文有谋臣。可他恃武轻才,狂妄自大,听不得别人意见,对身边的人才冷然相待。韩信在他手下,无知无名,得不到任用,一气之下跑到了刘邦那里出力献策,愿效犬马之劳。陈平在他身边默默无闻,投靠刘邦那后,屡建奇谋。彭越走了,英布走了,一个个的谋士良才都相继离他而去,就剩一个范增而不能用,最后偏信刘邦的离间计,赶跑了范增,只剩下孤家寡人。诗人苏辙看得很透,项羽不爱人才爱美人:“布叛增亡国已空,摧残羽翮自令穷。艰难独与虞姬共,谁使西来敌沛公?”项羽的悲剧在于恃武轻才,刚愎自用,不会知人纳谏。“
第五篇:刘邦&项羽 《资治通鉴》有感
<汉纪—太祖高皇帝上之元年>这篇文章,围绕刘邦和项羽展开,主要叙述了刘邦、项羽一起夺取关中、项羽称霸、刘邦退居巴蜀...《资治通鉴》里所描写的项羽虽然已经算得上史论里较为客观的了,但总觉得还是莫名的就被带上了一些作者的个人感情,亦或者是受中国的传统思想影响,正所谓“成者王侯败者寇”,历史总是自然而然地为胜者找理由,项羽因为最终失败,人们才把他在鸿门宴上的表现贬得一钱不值;设想一下,假如楚汉战争的最终胜利者是项羽,人们又将作何感想呢?
项羽在古史中大抵被贴上性格残暴、缺少谋略…的标签。虽然也有李清照那样能慧眼识珠的,留下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千古绝唱。但总的来说项羽在历史上仍然是一个失败者,至今还有那么一部分人在为司马迁是否应该把项羽写进《史记》而争论。但在我看来,项羽是一代枭雄,即使人们对他的印象一般都停留在“霸王别姬”、“自刎江东”的典例上,但不得不说相较之刘邦,项羽更具“人性”,在他的身上,我才能看到人之为人的缩影。
《资治通鉴》里鸿门宴上的刘邦差点见了阎罗王,但是刘邦所处的危难却并非项羽本意。在刘邦抄小道回军营后,项羽也没有其他行动,《资治通鉴》里仅仅用“项羽则受壁,置之坐上”一笔带过。反而是亚父范增的反应比较大,“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将军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从《资治通鉴》的描写我们不难看出,项羽是个有血有肉的人。刘邦先入主关中却自愿退出关中成全项羽的西楚霸王之业,想必这已经在项羽的心中留下了一个很好的印象。项羽就是这样一个性情中人,所以即便身边的谋臣竞相劝阻,他也还是没能杀了刘邦,遗憾的是这成了他自刎江东的一个致命点。
接着我们再把目光投向刘邦,他本是一介匹夫,出生农家。我一直都很相信阶级学说。一个人的出身背景或许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但是潜移默化中一定会造成影响。刘邦的阶级属性也是逐渐表现在他的一生中。他生性多疑,见识短浅,而且也并没有像史学家所说的那般虚怀纳谏。在刘邦击败秦军入驻关中时,《资治通鉴》里有这么一段描写:沛公见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曰:“沛公欲有天下耶,将为富家翁耶?凡此奢丽之物,皆秦所以亡也,沛公何用焉!愿急还霸上,无留宫中!”沛公不听。张良曰:“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所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这段话大概意思就是说刘邦看到秦王宫的奢华就想留下来居住,在樊哙和张良的反复劝说下才作罢。其实从这些小细节中我们就不难看出刘邦的为人,要是没有张良、韩信、萧何等人的辅佐,刘邦的千秋霸业有怎么可能这么容易促成?
当然,刘邦自为高祖,自然有其原由所在,但是对之于刘邦而言,我更愿意相信“时势造英雄”这个说法。而项羽一直以来就是我所敬佩的大英雄,坦坦荡荡,即使是乌江边的自刎,在我看来那也是英雄之笔,挥洒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