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故事新编》之《采薇》

时间:2019-05-14 16:58: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鲁迅与《故事新编》之《采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鲁迅与《故事新编》之《采薇》》。

第一篇:鲁迅与《故事新编》之《采薇》

鲁迅与《故事新编》之《采薇》

物理学院顾秋月

101120038 摘要:

鲁迅《故事新编》中的《采薇》一篇叙述了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的故事,通过这一古老的故事引申出新的内涵,阐明了所谓“王道”本质,从而呼吁人们不要妥协于日本侵略者,而要奋起反抗。关键词:

鲁迅故事新编采薇王道 正文: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字豫才,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在中学时代我们就已经学习过他的《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纪念刘和珍君》、《阿长与山海经》等作品,他是为我们所熟识的中国现代作家。

鲁迅先生青年时代曾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早年,他立志学医,希望能够济世救人,后逐渐意识到,治病救人治的只是人们的身体,只能解除人们一时的苦痛,而要帮助人们彻底脱离痛苦的泥淖,则是要医治人们的心理,即改变国民性。于是,他毅然弃医从文,以笔为枪,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精神。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他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故事新编》是鲁迅先生晚年所完成的小说集,它以荒诞的手法表现严肃的主题,创立了一种完全新型的历史小说写法,正如鲁迅在《序言》中所写:“叙事有时也有一点旧书上的根据,有时却不过信口开河。而且因为自己的对于古人,不及对于今人的诚敬,所以仍不免时有油滑之处”。

《故事新编》共有《理水》、《采薇》、《铸剑》、《非攻》、《奔月》、《出关》、《补天》、《起死》8篇。《补天》可以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创世纪”,在鲁迅的观念中,真正体现中华民族根本精神的不是那些古圣先贤和帝王将相,而是创造了中华中华民族的女娲,她是中华民族的源泉和象征;《奔月》写的是古代英雄的悲剧,羿射掉九日,拯救了人类,但那些自私狭隘的世人并不想继承、发扬他的英雄精神,只是利用他实现自己自私狭隘的目的,他被自己的学生所暗算,被他的妻子所抛弃;《铸剑》表现的是被压迫者向压迫者复仇的主题;《理水》、《非攻》歌颂了中国古代那些身体力行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禹和墨翟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式人物。孔子、老子、庄子、伯夷、叔齐这些历史人物也在鲁迅的笔下成了有些可爱但仍不失可爱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下面,就专门针对《故事新编》中的《采薇》一篇作具体分析。

《采薇》是《故事新编》中的第四篇,写于1935年12月,是鲁迅后期历史小说中的杰作。《史记•卷六十一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陷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兮。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采薇》即讲的是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义不侍周的故事。

《采薇》一篇不同于《故事新编》中其余的篇章,作者用了洋洋洒洒一万多字,几乎原封不动地叙述了这一古老的故事,就连其中的小丙君、阿金姐都有据可考,甚至在行文过程中像《补天》、《奔月》等历史小说不时出现的象征性、隐喻性的暗示也很难找到,这发生在向来惜字如金的鲁迅身上,确实是令人费解。而之于《采薇》本身,鲁迅究竟在其中寄予了怎样的思想与感情,人们也都是各执一词,很难达成一致意见。

据了解,以往论者对《采薇》深层意蕴的理解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第一,认为它是对国民党、反动派及其走狗的揭露。这种观点更多地着眼于作品中负面人物周王发、小丙君、阿金姐等对伯夷、叔齐的攻讦和羞辱。第二,认为它是对封建王道虚伪性的揭露。这种观点认为伯夷、叔齐正是践行王道的仁和孝,被这种虚伪的王道害死。第三,认为它是批判隐士对现实斗争的逃避。这种观点着眼于伯夷兄弟放弃对国家和人民的重任而隐蔽山林的消极态度。第四,认为它是对传统文化中封建道德观念自身对立性的揭示。

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的故事本身赞扬的是他们的仁义节气,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鲁迅作为中国新旧社会强烈碰撞时期的作家,具有与古人完全不同的眼光,自然不可能只着眼于此。

鲁迅在《采薇》中写道:“‘不料竟全改了文王的规矩……你瞧罢,不但不孝,也不仁……这样看来,这里的饭是吃不得了。’”这是叔齐对伯夷所说的话,阐明了他们离开养老院,前往首阳山的原因。他们认为周武王坏了文王的规矩,父亲尸骨未寒却行征战,是为不孝;身为臣子却讨伐君主,是为不仁,此不仁不孝,不能为王道。可以说,是对王道的虔诚,使得他们“义不食周粟”。

那么,何为王道?“王道”一词,最早出自孟子的学说。儒家认为:圣人成了君王,其统治即是王道,故也可说成“圣人之道”。“王道”是说君主以仁义治天下,以德政安抚臣民的统治方法,常与“霸道”相对称。在撰写《采薇》的将近两年之前,鲁迅就曾在《且介亭杂文·关于中国的两三事》中这样评论过周武王所创建的“王道”统治,“虽是那王道的祖师而且专家的周朝,当讨伐之初,也有伯夷和叔齐扣马而谏,非拖开不可;纣的军队也加反抗,非使他们血流到漂柞不可”,因此,“在中国,其实是彻底的未曾有过王道”。在我理解来,鲁迅对于周武王“王道”统治的评论,跟他在《采薇》中对于伯夷、叔齐口中“王道”和周武王“王道”统治的描写,可说是完全一致的。

在中国社会,无论是奴隶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对人民施行王道统治,其根本目的均不是为了人民更好地生活,而是通过对下层人民施以恩德,使人民臣服,从而更加有效地维护和加强其统治。在这一层面上,《采薇》揭示了孔孟以及儒家后学所赞颂的周朝的“王道”,是一种并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吹嘘,它跟伯夷、叔齐所崇拜的“先王之道”一样,都是将残暴的本质隐藏于美丽的辞藻之后,实则与“霸道”并无二义,深刻地揭示了奴隶、封建统治的剥削本质。

但是,我们还必须注意到当时的社会背景,才能获得对《采薇》一文更深层次的理解。在1931年,当时的一个日本作家中里介山在《给支那及支那国民的信》中主张,应该渴望和讴歌侵略者,只要他们能够施行安定国家和保护民生的“王道”;他还将周、汉都当成侵略者,列举周朝以后数代的事实为例说明了这一点,因而愤慨于当今的中国人竟不要这样的“王道”。而1933年3月,胡适于北平对新闻记者发表谈话说,“日本军阀在中国的暴行所造成之仇恨,到今日以颇难消除”,“而日本决不能用暴力征服中国”,“日本只有一个方法可以征服中国,即悬崖勒马,彻底停止侵略中国,反过来征服中华民族的心”,建议和呼吁日本侵略者施行“以德服人”的“王道”。此后,在1938年,日本也即提出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邦联制战略构想和政治号召,试图以“大东亚共荣圈”为整体,以日本、东亚与东南亚以“共存共荣的新秩序”作为建设目标为意义的政治体系。

纵观这一段历史,我们便会发现,日本侵略者打出“王道”这一旗号,无非是想借此“反过来征服中华民族的心”,以期更快地征服中国,统治中国,其本身绝不是为中华民族之发展富强着想。然而,面对战场上节节败退,大片土地落入日本侵略者之手,相当一部分人民已经由一开始的羞辱、奋起反抗转而期冀日本侵略者之“王道”。胡适作为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曾在“五四”前后,为了民族的觉醒从事过思想启蒙工作,然而,却在反动思想的无形影响下退却和妥协了,“王道”思想对中国人民的荼毒之深可见一斑。

鲁迅通过《采薇》一文,毫不留情地打破了人们期冀日本侵略者施行“王道”的幻想,告诉人们,要想真正获得自由,摆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可悲状况,唯有奋起反抗,给了当时妥协退让派的当头棒喝。正如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所说:“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参考文献:

1.鲁迅.故事新编 [M].北京市: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2.林非.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鲁迅 [M].陕西省: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9 3.向诤.生命价值的重审 [N].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9,5(3):117-121 4.刘铭章.论《采薇》

第二篇:鲁迅 采薇的浅析

鲁迅小说《采薇》之浅析

《采薇》出自鲁迅先生的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小说取材于伯夷叔齐义不食周栗,采薇于首阳山,最后饿死山中的故事,在忠实于史料的基础上,加以大胆的想象生发,讲述了一个富于浪漫、幽默气息又带有悲剧色彩的故事。关于本篇小说的思想内涵,众学者说法不一。有揭露国民党走狗说,有揭露封建王道虚伪说,还有批判隐士逃避说等。

在反复读过这篇小说和参考相关资料后,我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当然就认识的准确性和深度来讲,是无法与学者相比的。在此我只是谈谈自己读过本篇小说后的一些粗浅的感受。

一、与史料的异同

自古以来,伯夷叔齐一直被视为忠义守节的典型,他们不屈于时,忠于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以品格、气节著称。韩兆琦先生在《中国古代的隐士》一书中将其称为节士型的隐士。

他们的事迹,在司马迁的《史记·伯夷列传》中有详细的记载,此处摘录其主要部分:“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陷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兮。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其后,司马迁对伯夷叔齐的事迹发表了议论,对其遭遇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同时又对积仁好学者不得善终,而操行不轨者富厚累世的现实发出了感叹。

就情节而言,鲁迅先生的《采薇》与《伯夷列传》中的记载是无二的。不同在于小说《采薇》的篇幅达一万多字,远远超出司马迁的原作。在史料的基础上,鲁迅先生加以浪漫的想象和大胆地创新,以现代人的视角,增加了大量具有现代气息的语言和情节,给小说赋予了新的内涵。“小穷奇打劫”、“吃松针面”以及“小丙君阿金姐”等情节的增加,以及“展览会”等现代语的插入,使故事内容更加充实,增加了趣味性和诙谐感,同时也易于现代读者的理解和接受。

就叙事手法而言,《史记·伯夷列传》采用的是正叙,而《采薇》还增加了插叙,比如关于伯夷兄弟二人的身世叙述,就是采用了插叙的手法。这样的叙事手法既使故事情节显得灵活合理,又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性和可读性。最后就作者的情感而言,司马迁对伯夷叔齐的遭遇致以了深切的同情,而鲁迅先生则不同。故事虽然具有悲剧色彩,但在文中却感受不出作者的同情;相反的是一种有节制的调侃和诙谐。

总之,《采薇》的创作,正如鲁迅先生在《故事新编》的序言中所写:“叙事有时也有一点旧书上的根据,有时却不过信口开河。而且因为自己的对于古人,不及对于今人的诚敬,所以仍不免时有油滑之处”。

二、《采薇》的思想内涵

我认为,要解读《采薇》的思想内涵,不能局限于文本本身,而是应结合整部《故事新编》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写作背景来探讨。

《故事新编》这部集子出版于一九三六年一月,创作时间前后长达十六年,属新历史小说。整部作品共收录了八篇小说,均作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其中《采薇》、《出关》、《起死》创作时间最晚。

在整部作品中,鲁迅先生既重塑了女娲、墨翟、大禹这样的英雄人物形象,描绘了他们的艰辛动人的事迹,歌颂了他们英勇牺牲的精神。同时也塑造了小丈夫、逢蒙这样的奸邪之徒,讽刺了那些卫道士和小人的丑恶嘴脸。而鲁迅先生本人就是中国的脊梁和社会的良心,他看得透、看得深,对国民有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他热爱祖国和人民,同时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渴望用自己的努力唤醒国人,期待着有人能为中国人找出一条出路,走出甘做奴隶或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而这时候的中国,正处在内忧外患的灾难之中。由此可看,《故事新编》中的这些英雄人物身上是寄托着鲁迅先生渴望救国救民的崇高情感的。

如果说前几篇小说是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而创作时间较晚的《采薇》、《出关》、《起死》则表现了鲁迅先生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这三篇小说写于1935年,距离作者去世仅有一年的时间。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霜雪雨后,此时的作者一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对社会、人生、历史定会有着不一样的思考和认识。

而无论是崇高的爱国情感,还是对社会人生历史的思考,都将对他的创作造成影响。结合这样的背景和思考,再回归文本,我想《采薇》一文的思想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除旧布新的历史更迭中,人应该如何坚持自己理想和选择自己的人生。从伯夷叔齐的故事中,我能明显感受到一种喜剧色彩,甚至是一种调侃式的幽默语调,但是没有到滑稽绝顶,令人嘲弄的地步。也就是说,对于伯夷和叔齐的做法,作者虽没有像古人那样给予高度的同情和赞扬,但是也没有对其进行讽刺和批判,没有说伯夷叔齐因循守旧、冥顽不化。作者的态度是客观的又是深刻的,正如李怡老师在《存在的哲学——对现实生命的残酷背弃》一文中所写的:“对于一种个人的生存理想的抉择,无论是伯夷、叔齐,还是老子、庄子,都有他们绝对的自由。新时代有着新的人生观的人们并没有嘲笑讥弄他们的权利。但是,如果用这些个人的存在哲学来指导世界,校正、统一全社会的思想,那就是荒谬绝伦的,也就应该受到新时代有着新的人生观的人们的唾弃”。在这里鲁迅先生给我们指出了一条路:在历史的潮流中,人可以坚持自己的人生理想,但是不能用其去统一社会思想。因为很多时候,二者虽都合乎常理,却又无法相容。因此,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否则,就难以在历史大潮中生存。

第二,承认革命的合理性,但反对暴力革命。伯夷和叔齐一开始是在养老堂中明哲保身。对武王伐纣之事,虽有过拦驾死谏的举动;但在武王灭了商之后,二老还是在养老堂中度日。最终把他们逼上山野的不是周灭商这一“大逆不道”的事实,而是有关周武王惨绝人寰的传闻。是“王道乐土的瑰丽想象和血流成河的巨大反差、矛盾,给伯夷叔齐当头一击,破坏了他们固有的心理平衡”。从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本人对暴力革命是持否定态度的。他认为,革命的目的是叫人活,而不是叫人去死。这是反革命政变以后,鲁迅先生思想上的一种转变。

第三,批判那些道貌岸然和绝人后路的小人。伯夷叔齐到首阳山采薇为食,虽说日子日渐艰难,但并没有到走投无路的地步。物质上的匮乏固然会导致生存的艰难,但我认为,加速他们灭亡的是精神上的打击。他们上山不久,便引来了大批看客,自此他们每天不仅要解决生计,还需谦虚应酬。如果说人人都只是看客,那也罢了,毕竟这样可以打发时间,不至于孤独寂寞。可是在这些看客中间,偏偏有些无耻小人。一个是小丙君,他自命清高,打着“温柔敦厚才是诗”的旗号,对伯夷叔齐的人格和文学进行大肆批评。当有人请他为伯夷叔齐写碑文是,他更是大发议论,把死者批得体无完肤。这种人厚颜无耻、狂妄粗暴,打着道德的幌子,对弱者作威作福。实际上,这样的人才是真正迂腐、冥顽不化的卫道者。另一个是小丙君的丫鬟阿金姐,我认为她是杀害伯夷叔齐的罪魁祸首。她的尖酸刻薄,直接导致了伯夷叔齐兄弟的死亡。她对伯夷叔齐的奚落,从精神上给兄弟二人以致命的打击,扑灭了他们最后的希望。虽然她只是一个帮凶,因为她所说的一番话原本是出自她的老爷之口;但如果她有点良知,不那么刻薄,或许伯夷叔齐还会有生存的希望。更为可怕的是,她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丝毫不以为然,反而变本加厉,对死者进行污蔑,大说风凉话。有这样的人存在,伯夷叔齐怎能不死?我想,鲁迅先生塑造这些形象,就是为了抨击批评那个时代的“小丙君”、“阿金姐”之徒;同时也为那些被迫害致死的人予以深深的同情。

第三篇:故事新编之鲁迅思想分析

故事新编《铸剑》篇之我见

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学大师。他由于家道中落而深知底层人民的苦难和悲哀;他对革命和革命者的深刻观察亦使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革命的意义的深刻思考和感悟;他是那个黑暗时代里通宵不眠的守夜人,是专作恶声的猫头鹰;他将绝望看做革命的动力,将包围自己的黑暗和死亡看做革命道路上的铺路石。这样的思考凝聚在他的作品中,形成了一声声振聋发聩的呐喊,为新文化运动吹响了嘹亮的号角。而在这篇选自《故事新编》的小说《铸剑》中,鲁迅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复仇思想。以及富创造力的写作方式展现的淋漓尽致。

鲁迅将自身化作“黑色人”带领身负杀父之仇的少年眉间尺复仇,最终“黑色人”牺牲自己和少年一同完成了复仇大业。

这大大体现了鲁迅“要英俊出于中国”,“甘愿做人梯,让别人踏着他的肩背攀登向上。”的精神。

鲁迅曾加入左联,愿为这些激进的青年所利用。虽然在他的私人信件中已经能看出,他早已看清这些少年人“皆茄花色”却仍然“知其不可而为之。”

这与《铸剑》中所描写的眉间尺和“黑色人”的关系极为相似。

他们的相似点在于共同的目的——“复仇”。鲁迅是主张复仇的,他认为“报复不是同级之间的斗争,而是建立在过去曾有恃强凌弱的前提下,弱者对强者的报复。”他在遗嘱中写道:“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他还补充说:“记得在发热时,又曾想到欧洲人临死时,往往有一种仪式是请别人宽恕自己,也宽恕了别人,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一个也不原谅。’”

这种复仇所体现的反抗精神恰恰就是千年来被儒家礼让文化所主导的中国所缺失的。对这些沉睡着的庸众,这些被打了左脸还要把右脸伸过去,分明是不敢反抗却要高声嚷着“儿子打老子”的阿Q们,鲁迅先生以“黑色人”的身份一剑刺破了他们自我安慰的谎言。即使将所有的痛苦置之不理,而专注于写好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圆。阿Q被杀头的事实还是没有被改变。倒不如像“黑色人”和眉间尺一般,削了自己的脑袋,紧紧咬住皇帝的头颈,和强暴势力同归于尽。

而当时还有些学者以“仗义,同情”来反对报复,反对革命,反对激进主义,则为鲁迅所不齿。他托“黑色人”之口这样说道:“‘唉,孩子,你再不要提这些受了侮辱的名称。’他言冷的说:‘仗义,同情,那些东西,先前曾经干净过,现在却都成了放鬼债的资本,我心里全没有你所谓的那些,我只不过要给你报仇。” 鲁迅向来对主张空谈反对实践的学者们没有好感,《治水》中满口昏话而趋炎附势的鸟头先生和《起死》中满口仁义道德却因怕麻烦而又借仁义道德逃脱的一干二净的庄子等都是鲁迅先生所刻画的无用学者们的典型形象。

而仅仅有了复仇的热情是不够的,鲁迅先生以“黑色人”和眉间尺的对比表现了在革命的复仇道路上,智慧往往比热情更加重要。

眉间尺充满了复仇的热情却性情优柔,小说里是这样描写的:“他决心要想并无心事一般,倒头便睡,清晨醒来毫不改变常态,从容地去寻他不共戴天的仇雠。”这里写出了眉间尺虽然努力装出了大人的样子却依旧难掩幼稚。空有革命的热情却缺乏谋划革命的智慧和冷静。他几乎无法平静自己——“但他醒着,他翻来覆去,总想起来,他听到的母亲失望的长叹,他听到最初的鸡鸣,他知道已交子时,自己是上了十六岁了。”

而就在眉间尺在城中遇到了无赖少年,这个柔软的少年几乎要在复仇途中放弃的时候,“黑色人”出现了。

他的出现使得眉间尺从“他不觉一冷,但又立刻灼烧起来,像是猛火焚烧着。”、“这样地经过了煮熟一锅小米的时光,眉间尺早已焦躁的浑身发火。”的状态里解脱出来。给了眉间尺以继续复仇的信心。

“黑色人”与眉间尺相比明显革命的态度更加坚决却更加能够冷静的思考。他不像眉间尺那样思前想后,左右徘徊,他一心想的只有复仇“你信我,我便去,你不信,我便住。”这样坚定的信念亦给了眉间尺极大的希望,因而,在“黑色人”明确提出了复仇计划要求眉间尺牺牲时。眉间尺亦不再迟疑,利落地交出了自己的宝剑和生命。

而最终“黑色人”亦没有辜负眉间尺的信任。他将眉间尺的头放在鼎中舞蹈,引得皇帝低头细看时,“黑色人”削下了皇帝的脑袋,而在眉间尺与皇帝的斗争中,眉间尺几乎要落败之时,“黑色人”大义凛然的削下了自己的脑袋,与皇帝的脑袋同归于尽。

最后“黑色人”和眉间尺的脑袋由于和皇帝的脑袋一同被煮化而不得不合葬。“三首一王”的结局大大嘲弄了依附于强大的恶势力的所谓“义民”们。这结果,无疑是对“黑色人”和眉间尺复仇结果的最佳赞誉。

在这里,鲁迅实际上是借“黑色人”和眉间尺的配合复仇,为当时青年们的革命指明了一条方向。即和有经验的革命者配合,用自己革命的热情配合以老一辈革命者总结出的革命智慧和经验教训,一同努力,为中华民族的黎明而奋勇向前。

行10级文秘(3)班

陈明佳

第四篇:鲁迅《故事新编》读书笔记

从《故事新编》看鲁迅

吴霖灵 《故事新编》——鲁迅先生自己认为,这是一部“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的总集。

初读这本作品集时,会对其荒诞的描写和剧情极其不适应,熟悉的一个个神话人物、历史传说,在鲁迅的笔下,将流传千古的故事走出了另一番奇异的滋味——创世的女娲居然变成了人们争权夺利的工具;为民除害的后羿,遭到的竟是冷遇与背叛;使民众免于战祸的墨子在回程中被勒索、作弄,寒风淋雨中进不了城门;胼手胝足、朴实节俭的大禹也穿上朝服称老爷,正被官僚机制腐化……总之,陌生、诡异、荒诞、滑稽——这便是我对《故事新编》的第一印象。

联系一下写作的时代(《故事新编》里面8篇有5篇写于鲁迅生命的最后时期)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在鲁迅的眼里,中国的广大群众依然是没有改变冷漠麻木的旧模样,而鲁迅先生却正面临死亡的威胁,处于身心交瘁的状态之中,《故事新编》整体的风格或许正是他用笔墨对现实注射的最后一支强效药。

例如在《起死》中的庄子,出场不凡,神情潇洒,态度超然,哲思深远,在道路上遇到骸骨,突发奇想,想解生死之谜,于是,在念叨完了一串结合了千字文、百家姓的诡异的咒语后,古老的鬼魂复活了。但是,被复活的汉子不但不感激老子的救生,反而纠缠着要衣服和包裹!面对执拗的汉子,清高的哲学立刻显现出它的无用。方才还很灵光的招魂术,现在却毫无作用,无奈的庄子只能请巡警解围。(与开头他的美好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结局十分滑稽)从庄子的言行中可以看出,当观念与现实发生冲突时,庄子的哲学在这个现实社会中毫无用处,起死的狼狈遭遇,报复了迂腐的哲学,思想与现实的真实碰撞,使庄子在《新编》的故事中,无法面对现实的逻辑,最后只能向统治者的强权求救,宣布了庄子哲学在现实生活面前的彻底破产。“起死”实际是普通灵魂的起死,死而复生面临的是连一件衣服都没有,庄子碰到他相当于“秀才遇到兵”,一个是实实在在的普通人,一个是满口“齐生死”、“无是非”的玄学学者,这正是现实与观念的冲突。他的古典情操和礼仪风范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在这个利欲熏心的社会,老子的言行显得那么滑稽和可笑,而在这个社会,如果老子不改变自己,放弃自己的道德原则,到最后也只能出关了。

在《故事新编》的所有篇章之中,到也有一篇改动得很小,在这本整体画风奇特的作品集中反倒显得有那么一些突兀——这便是《非攻》。从头至尾,《非攻》大体上都如旧故事中那样发展,墨子运用他的智慧,阻止了一场战争,挽救了一个宋国……当然,这件大事自带了一个幽默的结尾(这可能是鲁迅先生只改编了它的一小部分的原因之一吧)——墨翟十分疲惫地踏上了归途,恰恰在路过宋国时,下起了大雨。他到一个门檐下躲雨,但看门的人连门檐底下也不让他进。宋国不认识他,冷漠地推拒了这位救宋国于危难之中的大恩人,而且推到大雨之下,“从此鼻子塞了十多天”。这篇文章在表现墨子的思想的同时,也是从另一面反映出鲁迅所遵循的精神——鲁迅不喜战争,他见不得百姓生活在战乱中,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他希望在这个时代站出像墨子这样的人,能够为民请命,扶危济贫,他就像一个孤独的战斗者,感受着这个民族所受的欺辱与凋零,却永远不会对侵略者、对恶势力低头。或许,在鲁迅看来,世界正是由像墨子这样的侠客所铸就的,他们是“中国的脊梁”,但是,这种中国的脊梁的境遇如何?鲁迅似乎缺乏信心,从故事结局来看,阻止了战争的墨子并没有受到英雄般的待遇,反而受到勒索,陷入无名的困境。这不得不说是这个冷漠的社会造成的,联想到鲁迅生活的时代,英雄不受优待反遭遗弃和陷害的也比比皆是……

如同在刻画鲁迅自己的革命之途,充满了个体在这个时代的深刻的孤独感,在对个人的深刻体验中清醒的认识了人的孤独本质,像墨子一样的当一名独行侠客,在某些文化进行批评的同时,也在寻找着一种可以带领人们通往新道路、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独立意识,这是一条艰难的道路,但是鲁迅走的却是那么义无反顾。

第五篇:鲁迅故事新编读后感

《故事新编》读后感:

若不是老师推荐我们去看《故事新编》,我还真不知道以笔为刀枪与旧社会抗争的鲁迅一向行文严肃,竟然会有如此有趣的作品。

《奔月》的男主人公后羿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大英雄,他射日的史绩至今被人传诵,他和嫦娥的爱情故事也是人间最美丽的传说,我们总相信英雄会被人永远记住,后羿和嫦娥虽然是悲剧二人应该相互思念,至死不渝。然而在鲁迅先生的《奔月》中,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英雄,不一样的嫦娥奔月。我们看到,当九个太阳被射落后,英雄并没有想象中的风光,他得到的是没有人崇拜,没有人关心。他的天生神力,它的精妙的箭法都没了用武之地。此时的他早已不是什么人人敬仰的天神,它只是一个拥有大庄园,拥有表面上的风光,而实际上为油盐酱醋而烦恼的普通人。如果他的从前还有留给他什么,那就是回忆,还有人们对于射日英雄的潜意识中的崇拜。但那崇拜是对天神的,不是对他的,人们早已忘记了天神的真正身份。我们的英雄不见了,因为我们不再需要这位英雄,那些他曾应以为傲的一切都没有了用处,有些甚至成了他现在生活的阻碍。他的箭是他寻求食物的工具而非英雄的象征,可是后来就连寻求食物的工具也变得勉强。他的弓太强,箭头太大,所以将麻雀射碎了;他的箭法太准,百发百中,以至于漫山遍野的飞禽走兽都被他打完了。我们的英雄迷茫了。

这样的后羿,让我想起了某些国家体育运动员。许多国家体育运动员都是红极一时的冠军,曾经他们不仅给自己带来的荣耀,也为国家增添了光芒,他们是普通民众口中的英雄。特别是体操运动员,他们在五六岁的时候就被送去进行体操训练,由于忙于训练,许多运动员都没有像普通孩子一样接受过系统的文化教育,所以他们的文化程度很低。十多二十几岁的时候,是他们体育事业最辉煌的时候,但是对于体操运动员来说,二十多岁已经算是老运动员而要选择退役了。由于我们国家对于运动员退役的保障还不是很完整,很多运动员退役后就等于失业了。有些运动员由于文化程度不高,普通的公司不可能录用他们,所以出现了前几年的曾经的世界冠军,如今沦落为行窃小偷的新闻事件。故事中的后羿,和这些运动员的经历,没啥不同。所以,我认为,我们要时刻跟进时代的脚步,我们在一生中,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学习新技能,这样不仅是为自己谋得生存的技能,更可以充实自己的生活,提升自己的灵魂。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要老是沉沦于记忆,沉沦于过去的辉煌。即使你再拥有以前的金牌,即使你再拥有无敌的射箭技术,没有了比赛的场地,没有了漫天遍野的禽兽,你的金牌,你的箭术也就失去了光环或用武之地。

嫦娥偷吃了梳妆盒的仙丹奔了月,这形成了对后羿的背叛。上古神话里端庄美丽的倾城美人嫦娥,不复见她的孤傲清冷,而她自然也没有奔月后的幽怨与无奈,我们眼里看到的,在这故事中,嫦娥成了现实的市井小民,她不满足的现实生活,只是一个喜欢抱怨、很世俗、一点也不温柔体贴、贪图享受的普通女人。故事中,我们很明显地领会到,没有物质为基础的爱情,最终还是抵不过面包。这则故事,不知道是鲁迅先生的个人想法,还是只是把这种社会现象以借喻的手法列举,让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究竟是爱情重要,还是面包重要,我想若这两者都能兼顾,那么幸福美满不在话下。

看完了这篇文章,其实我还不是很懂鲁迅先生为什么要编写这样的故事,是因为没素材可以写而发挥所谓的想象力吗?查了一些背景资料,才知道,先生还是以前那位先生,喜欢讲这话说那理。后羿被遗忘以后,或者说落寞之后,乃至遭到嫦娥的遗弃之后,他的复杂的精神状态。而这样一种精神状态又与厦门时期的鲁迅的心境产生了某种应和。实际上作品中后羿与逢蒙的对话,还有嫦娥、使女的议论很多都直接呈现了鲁迅当时所受到的攻击。因而鲁迅正是以这种油滑表达了对于现实与落寞的嘲弄。

小小的一篇故事,在人生观能给到我些许的启发,使我进一步了解了鲁迅先生。

下载鲁迅与《故事新编》之《采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鲁迅与《故事新编》之《采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鲁迅故事新编[推荐五篇]

    浅析《鲁迅新编》的儒道墨家思想 摘要:《故事新编》自1936年问世以来,便以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受到众人的赞叹,全书收录8个故事,每个故事以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或历史小故事作......

    毕业论文 论鲁迅故事新编

    创作就是关注现实 ——论鲁迅《故事新编》 《故事新编》在一九三六年一月出版,全书一共有八篇小故事,都是对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小故事以及神话传说进行重新加工,赋予它新的意......

    《诗经二首》之《采薇》教案

    《采薇》教案 高一语文组薛为民 2011.11.15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注意本文中的难读的字和不容易写的字),疏通文意,鉴赏课文的思想内容。2.简析重章叠唱及借景抒情(乐景衬哀情......

    采薇教案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又饥又渴;边关渐远,乡关渐近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

    《采薇》教案

    《采薇》教案 学习目标: 1、 疏通课文,鉴赏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 2、 了解《诗经》的艺术特点,深入理解诗歌中反映的社会生活和作品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 3、了解家园之......

    《采薇》教案

    《采薇》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进一步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以此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 2、研习文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

    《采薇》教案

    采薇教学设计:张飞【教学目标】熟读成诵,归纳诗歌的章法特点、表现手法等方面的艺术特色以及本诗深刻的思想内容【教学重点】疏通课文,鉴赏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教学难点......

    《采薇》读后感

    《采薇》读后感 附《采薇》全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