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唐代诗人绰号和各自的代表作
唐代诗人绰号和各自的代表作
代是诗人辈出、诗风百花齐放的时代。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众所周知。除此之外,还有诗佛、诗鬼、诗魔、诗狂,甚至诗囚、诗奴„„这些称号,与他们的诗歌风格以及作诗的态度举止密切相关。让我们来认识他们,了解他们的代表作。
诗杰--王勃(约650-约676)。诗歌壮阔明朗,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代表作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安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诗骨--陈子昂(约659-约700)。诗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代表作《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狂--贺知章(659-约744)。为人秉性放达,诗风豪放旷达,人称“诗狂”。代表作《回乡偶书》“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家天子--王昌龄(698-756)。意境开阔,纵横古今,被举为“诗家天子”(或称“诗家夫子”)。七绝尤其傲视诗坛,被称为“七绝圣手”。代表作《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佛--王维(701-761)。诗歌中有浓厚佛教禅宗意味,以禅入诗。代表作《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诗仙--李白(701-762)。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代表作《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
诗圣--杜甫(712-770)。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诗雄-岑参(cénshēn,约715-770)。气势雄伟,想象奔放。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逢入京使》“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五言长城--刘长卿(约726-约786)。擅长五言诗,占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七八。代表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诗囚--孟郊(751-814)。作诗苦心孤诣,惨淡经营,称之为“诗囚”。代表作《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诗奴--贾岛(779-843)。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代表作《剑客》“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诗豪--刘禹锡(约772-约842)。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赠他“诗豪”美誉。代表作《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杨柳枝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诗魔--白居易(772-846)。作诗非常刻苦,“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人称“诗魔”。代表作有《长恨歌》“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
诗鬼--李贺(约791-约817)。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璀璨多彩的形象,也经常描写鬼魅世界。代表作《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致酒行》“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唱天下白。”
七律圣手--李商隐(约813-约858)。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代表作《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锦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第二篇:唐代诗人李白简介及代表作
唐代诗人李白简介及代表作
唐代诗人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1],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2]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3]。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唐代诗人李白代表作
《将进酒》
《静夜思》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行路难·其一》
《三五七言》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渡荆门送别》
《春夜洛城闻笛》
《送友人》
《望庐山瀑布》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望天门山》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从军行·百战沙场碎铁衣》
《长相思·其一》
《赠汪伦》
《客中行》
《峨眉山月歌》
《独坐敬亭山》
《早发白帝城》
《夏日山中》
《清平调·其一》
《赤壁歌送别》
《子夜吴歌·秋歌》
《关山月》
《怨情·美人卷珠帘》
《古朗月行》
《侠客行·赵客缦胡缨》
《蜀道难》
《月下独酌四首》
《飞龙引二首·其二》
《侠客行·赵客缦胡缨》
《飞龙引二首·其一》
《忆秦娥·箫声咽》
《妾薄命·汉帝重阿娇》
《短歌行》
《寻雍尊师隐居》
《登金陵凤凰台》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
《梦游天姥吟留别》
第三篇:唐代诗人白居易简介及代表作
唐代诗人白居易简介及代表作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1]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2]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白居易代表作
《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忆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直中书省》《长相思》《题岳阳楼》《观刈麦》《宫词》《问刘十九》《买花》《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等
白居易人物评价
旧唐书
臣观元之制策,白之奏议,极文章之壶奥,尽治乱之根荄。非徒谣颂之片言,盘盂之小说。就文观行,居易为优。放心于自得之场,置器于必安之地。优游卒岁,不亦贤乎!
赞曰:文章新体,建安、永明。沈、谢既往,元、白挺生。但留金石,长有茎英。不习孙吴,焉知用兵?
新唐书
观居易始以直道奋,在天子前争安危,冀以立功。虽中被斥,晚益不衰。当宗闵时,权势震赫,终不附离为进取计,完节自高。而稹中道徼险得宰相,名望漼然。呜呼!居易其贤哉!
唐才子传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赏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拨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五集,及所撰古今事实,为《六帖》,及述作诗格法,欲自除其病,名《白氏金针集》三卷,并行于世。
第四篇:唐代诗人雅号集锦
古代诗人雅号集锦
唐代诗人雅号:
诗仙(李白)诗豪(刘禹锡)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囚(孟郊)
诗鬼(李贺)诗魂(杜牧)诗僧(齐已)诗魔(白居易)五言长城(刘长卿)
五言宗师(王维)七绝圣手(王昌龄)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古代文人雅称:
东皋子(唐.王绩)青莲居士(唐.李白)六一居士(宋.欧阳修)姑溪居士(宋.李之仪)幽忧子(唐.卢照邻)东坡居士(宋.苏轼)柳泉居士(清.蒲松龄)香山居士(唐.白居易)已斋臾(元.关汉卿)淮海居士(宋.秦观)幽栖居士(宋.朱淑贞)衡山居士(明.文征明)江东生(唐.罗隐)石湖居士(宋.范成大)易安居士(宋.李清照)芹溪居士(清.曹雪芹)天随子(唐.陆龟蒙)更生居士(清.洪亮吉)随园老人(清.袁枚)遗山山人(金.元好问)齐东野人(元.张养浩)倚松老人(宋.陆游)明道先生(宋.程颢)四明狂客(唐.贺知章)煮石山农(元.王冕)半山老人(宋.王安石)九华山人(唐.杜荀鹤)少陵野老(唐.杜甫)梅妻鹤子(宋.林逋)射阳山人(明.吴成恩)湖海散人(元.罗贯中)红杏尚书(宋.宋祁)渔洋山人(清.王士祯)烟波钓徒(唐.张志和)古代著名圣人:
书圣(王羲之)草圣(张旭)武圣(关羽)词圣(苏轼)医圣(张仲景)史圣(司马迁)棋圣(黄龙士)诗圣(杜甫)至圣(孔子)亚圣(孟轲)画圣(吴道子)曲圣(关汉卿)文圣(欧阳修)茶圣(陆羽)酒圣(杜康)兵圣(孙武)药圣(李时珍)乐圣(李龟年)
诗骨陈子昂,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诗杰王勃,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
诗狂贺知章,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诗家天子王昌龄,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举为“诗家天子”。
诗仙李白,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诗圣杜甫,其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人称为“诗圣”。诗魔 白居易指酷爱做诗的人好像着了魔一般;也指做诗的癖好、兴致。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曾说:“知我者以为诗仙,不知我者以为诗魔。” 诗佛 王维。
诗囚孟郊,作诗苦心孤诣,惨淡经营,无好问,曾称之为“诗囚”。诗奴贾岛,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
诗豪刘禹锡,其诗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赠他“诗豪”的美誉。
五言长城 刘长卿,擅长五言诗,他的五言诗作是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称其为“五言长城”。
诗鬼 李贺的诗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璀璨多彩的鲜明形象,故称其为“诗鬼”。
杜紫薇杜牧,曾写过《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誉,人称其为“杜紫薇”。温八叉温庭筠才思敏捷,每次入试,八叉手即成八韵,人称他为“温八叉”。郑鹧鸪郑谷以《鹧鸪诗》而闻名,故有“郑鹧鸪”之称。崔鸳鸯崔珏,赋《鸳鸯诗》,别具一格,人称“崔鸳鸯”。
第五篇:唐代诗人雅号集锦
古代诗人雅号集锦
唐代诗人雅号:
诗仙(李白)诗豪(刘禹锡)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囚(孟郊)诗鬼(李贺)诗魂(杜牧)诗僧(齐已)诗魔(白居易)诗骨(陈子昂)诗杰(王勃)诗狂(贺知章)诗奴(贾岛)
五言长城(刘长卿)杜紫薇(杜牧)温八叉(温庭筠)郑鹧鸪(郑谷)崔鸳鸯(崔珏)
五言宗师(王维)七绝圣手(王昌龄)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古代文人雅称:
青莲居士(唐.李白)六一居士(宋.欧阳修)姑溪居士(宋.李之仪)东坡居士(宋.苏轼)柳泉居士(清.蒲松龄)香山居士(唐.白居易)石湖居士(宋.范成大)易安居士(宋.李清照)芹溪居士(清.曹雪芹)随园老人(清.袁枚)遗山山人(金.元好问)齐东野人(元.张养浩)倚松老人(宋.陆游)四明狂客(唐.贺知章)煮石山农(元.王冕)半山老人(宋.王安石)少陵野老(唐.杜甫)梅妻鹤子(宋.林逋)射阳山人(明.吴成恩)湖海散人(元.罗贯中)红杏尚书(宋.宋祁)
古代著名圣人:
书圣(王羲之)草圣(张旭)武圣(关羽)词圣(苏轼)医圣(张仲景)史圣(司马迁)
棋圣(黄龙士)诗圣(杜甫)至圣(孔子)亚圣(孟轲)画圣(吴道子)曲圣(关汉卿)
文圣(欧阳修)茶圣(陆羽)酒圣(杜康)兵圣(孙武)药圣(李时珍)乐圣(李龟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