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班音乐游戏青蛙历险记
大班音乐游戏活动设计
《青蛙历险记》
一、设计理念:
《指南》指出:“幼儿欣赏艺术作品时会产生相应的联想和情绪反应。我们应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独特感受,理解他们欣赏时的行为。”大班幼儿的创造欲望比较强烈,越来越喜欢那些能满足想象和创造欲望的活动。在活动中,幼儿的表现与表达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与同伴合作的意识也逐渐增强。
基于对理念的认识和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选择青蛙、蛇、鳄鱼等个性鲜明的形象充当游戏主角,根据音乐的形象和情绪,以故事为游戏线索,让幼儿在音乐中快乐游戏。
二、活动目标
1、在故事情节引导下,跟随音乐玩“青蛙历险记”游戏。
2、根据音乐形象和情绪,创编游戏动作。并在游戏中,用“我要吃掉你„”、“我不怕、我不怕、我的秘诀是xx”对话来展开游戏。
3、在充满趣味的游戏中,体验音乐的想象,感受不同角色情感,享受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故事《青蛙历险记》、剪辑音乐《钟表店+瑞典狂想曲》、已有击鼓传花游戏经验。
三、活动过程
1、回忆故事主要情节,感受音乐形象,进入游戏。①教师出示图片引入故事第一段。
师:小青蛙在森林里散步,森林里真美呀。那我们一起听着音乐跟着小青蛙去散步吧!
②播放第一段音乐,引导幼儿倾听,教师随音乐示范青蛙走等动作、语言,引发幼儿观察、反馈和模仿。
③带领幼儿练习,进入游戏。
2、感受音乐形象变化,幼儿随情境展开游戏。①回忆故事第二段。
师:突然出现一条蛇要来吃小青蛙,在这个时候„„师提问:想想青蛙爷爷的第一个秘诀是什么?帮助幼儿回忆并说出“我不怕、我不怕、我的秘诀是“勇敢”。
②幼儿听第二段音乐(紧张)一起练习、自然启动,并跟随音乐节奏和动作加入语言。
③教师扮“蛇”,引发“小青蛙”逃到灌木丛(座位上),让幼儿了解当蛇要来吃小青蛙时,进行角色间“我要吃掉你,我要吃掉你”,“我不怕,我不怕,我的秘诀是勇敢”的交流及动作练习。
④帮助幼儿梳理第二段游戏内容,进一步了解游戏内容及规则。⑤完整进行第二段游戏。
3、理解音乐形象,带领幼儿创编第三段游戏。①回忆故事第三段。
师:刚才小青蛙们真勇敢,蛇都被你们给赶跑了,小青蛙开心的又出来散步,这时又出现一只鳄鱼要来吃小青蛙,在这个时候,想想青蛙爷爷说的第二个秘诀是什么?帮助幼儿回忆并说出"我不怕、我不怕、我的秘诀是机智"。
②迁移第二段游戏经验,继续使用第二段音乐,将“蛇”替换,引导幼儿创编青蛙遇到鳄鱼时机智躲避(如装死、躲藏或悄悄离开)的动作。
③完整进行第三段游戏。
4、理解音乐形象,升级游戏、创编第四段游戏。
①迁移第二、三段游戏经验,依据故事情节,引导幼儿体验当故事情节发生变化后而带来游戏规则的变化。
师:小青蛙的机智躲避了“鳄鱼”,又开始很开心的散步了,突然出现了一只怪兽,躲也躲不掉了。
师提问:如果你们是小青蛙,你们还会害怕吗?你们会准备怎样打败怪兽?(引导幼儿能大胆用语言和动作来表现。)
②完整进行第四段游戏。
师:刚才你们是怎么样打败怪兽的?引导幼儿说出“团结”,其实青蛙爷爷要告诉你们第三个秘诀就是(团结)。③怪兽被打败了,小青蛙又开心的在林间散步了。回顾第一段音乐,游戏。
5、完整游戏,体验音乐的整体形象,感受连贯游戏带来的愉悦。(1)伴随音乐,将三段游戏连起来,完整游戏,鼓励幼儿运用多种肢体语言大胆表现。
(2)梳理三个秘诀,让幼儿对第三个秘诀进行发散。
6、角色传递再次进行游戏。
(1)教师悄悄的指定一名幼儿扮演“蛇”的角色,然后由这名幼儿进行角色传递。(根据幼儿的兴趣进行游戏1-2遍)
(2)完整游戏,鼓励幼儿运用多种肢体语言大胆表现。
7、结束活动
师:怪兽被打败了,你们开心吗?我们一起去庆祝吧!教师带领幼儿在音乐中离开。
第二篇:音乐游戏《大青蛙》教案 文档
音乐游戏《大青蛙》(小班)
活动目标:
1·跟节奏一拍一拍的进行动作。2·跟音乐与同伴友好愉快的游戏。准备:
1·知道蚊子的天敌是青蛙。2·明确搭档。2·学习《全家乐》
音乐游戏《鱼儿好朋友、找朋友、挠痒痒》(整理进盘)4·配乐apeel(整理进盘)
5·图片(青蛙、牛、乌龟、鱼、蚊子)(整理进盘)一·开始部分
1·复习手指游戏学习《全家乐》。
2·音乐游戏《鱼儿好朋友、找朋友、挠痒痒》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蚊子的图片。
2·蚊子平时都是怎么飞得?蚊子都发出什么声音?请幼儿模仿。3·教师总结。
4·现在陈老师要用小手来做一只蚊子,大拇指和食指捏住表示蚊子的嘴巴,其它的中指、无名指、小拇指翘起来,当蚊子的翅膀。5·来我们一起来做做,叮一下你的搭档。哎呦喂···好疼啊!6·我们请其它的小动物来帮忙吧,蚊子叮的人好疼啊!7·请谁来帮忙(青蛙、牛、乌龟、鱼)
8·好!青蛙就去抓了,我们一起往上“抓一下”,抓住了,青蛙们真棒。
9·好!下面请仔细看,陈老师做的游戏。请你猜猜哪只是青蛙,是上面的小手,还是下面的小手?
10·总结:在游戏刚刚开始的时候,青蛙是不出来的,到了最后“啊呜”的时候下面的那只手就是“青蛙”了,哪是青蛙抓住了,哪只青蛙就赢了,如果没抓住,蚊子就赢了,青蛙就输了。三·结束部分 1·跟着念、做两遍 2·跟着音乐来一遍。3·找到搭档跟着音乐一遍
4·情境允许的环节:发挥“快点快点”部分可以快一点。
第三篇:作文 青蛙历险记
[作文 青蛙历险记] 我是一只青蛙,我过腻了井里一成不变的安逸生活,决心出去闯世界,作文 青蛙历险记。
趁着下雨,我跳出了井口。啊,外面的世界与我的想象完全不一样,黄沙漫天飞舞,塑料袋像一只只白色的幽灵在空中飘荡,河水奇臭无比。我决定找一个干净的地方落脚。
我误打误撞地进了一家餐馆,里面人潮如水,我差点在人的大脚下丧命。我连滚带爬地逃窜,不料却闯进了厨房。忙乱之中,我一眼就看见了闪着寒光的菜刀,菜刀下,我的同类正在砧板上瑟瑟发抖。天哪,太可怕了!我按捺住内心的狂跳,悄悄地蹭到了厨房的排水沟里。
然而我并没有找到出口,而是进入了餐馆的仓库。无数的小动物被关在这里,一只大雁蹲在笼子里,泪水长流,她那有力的翅膀已经被枪打断了,伤口还在往外渗血;两只猴子无力地拥抱在一起,仿佛在做最后的告别,小学四年级作文《作文 青蛙历险记》。◆分享好文◆我甚至看到了一条大大的眼镜蛇,连动物界这么威风的它也没有逃脱被抓捕的噩运。
小青蛙,你怎么到这里来了,快走!大雁心痛地说,我们马上就要被杀了,变成人类口中的食物!
你看见我肚子上的枪眼了吗?如果你出去能看见我的孩子们,请你叫它们离开这个地方,走得越远越好!猴子声泪俱下,焦急地说。
我不能再在这个地方呆了,想到我未来可能面对的遭遇,我不禁毛骨悚然&&
我狼狈地逃出了餐馆。天下着雨,神智不清的我已经忘记了回家的路线,我该到哪里寻求保护,我能活过明天吗? 四年级:无
第四篇:小青蛙历险记
小青蛙历险记
大家好!我是一只可爱的小青蛙,墨绿色的外衣和修长的后腿衬托出我的美丽。我有时住在蔚蓝的湖水里,有时住在碧绿的田野里。我的捉虫本领可高了,生活得自由自在,无比快乐。
一天,我吃得饱饱的,十分高兴,为什么?因为我为庄稼消灭了许多害虫。晚上,我们在水塘中无忧无虑地唱着歌,谁知有一双黑手向我伸来,危险也在向我们步步逼近。突然,有一道强光刺痛了我的眼睛,身体便动不了了。一个坏蛋捉住了我,把我放进网兜里。我一看,网兜中有许多同胞,里面拥挤得很,闷得我喘不过气来。坏蛋捉完同胞,就背着我们朝市场走去,到了市场,坏蛋抓住一只小青蛙,只听“咔嚓”一声,同伴的头和身子分离了,坏蛋用沾满鲜血的手残忍地把同伴的皮剥了。当场鲜血四溅,我看了之后,心惊胆战。突然,坏蛋把我抓到刀板上,这下我完蛋了,正在千钧一发之际,只听有人喊:“警察来了!”坏蛋连忙扔下我,逃之夭夭了。警察叔叔把我和同伴们放回了水里,劫后余生,这多亏了警察相救。
人类啊!我们是你们的朋友,我们在田野里捉害虫,避免农作物被害虫侵害,还没有副作用,比农药要好上不知好多倍,你们为什么要捕杀我们呢?要知道,保护动物就是保护自己!
第五篇:大班音乐游戏
大班音乐游戏
一、《快乐椅子舞》
目标:
1.学习踵趾小步跑,能随音乐完整地跳舞,感受活动的快乐。
2.尝试听音乐自由创编舞蹈,并学会与他人合作创编舞蹈,提高动作协调性。玩法:
首先完整欣赏音乐,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自由创编舞蹈《快乐椅子操》,创编围着小椅子开心跳舞的动作和用小椅子和同伴捉迷藏的动作。
二、《喜洋洋》
目标:
1.感知乐曲ABA三段体结构,感受乐曲表现的喜气洋洋的气氛。2.能根据音乐节奏首脑一致、身体协调地进行节奏练习。玩法:
幼儿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气氛,并用动作感受乐曲的节奏。幼儿根据音乐性质选择合适的乐器,跟着音乐的节奏首脑一致、身体协调地进行演奏。
三、《苹果丰收》
目标:
1.能用拍手、跺脚等方式表现音乐的节奏型,并能看指挥协调一致地演奏。2.尝试根据图谱设计配器方案。
3.感受乐器音色的不同,体验合作演奏的乐趣。玩法:
幼儿随音乐《苹果丰收》做律动入场,用拍手方式表现乐曲的节奏型,并看指挥协调一致地演奏。引导幼儿根据图谱设计配器新方案,幼儿分声部演奏乐器。
四、《捏面人》
目标:
1.掌握歌曲的节奏,熟练地演唱歌曲。
2.能即兴在念白部分创编“捏一个…干什么”的歌词。3.感受歌曲的韵味以及说唱的乐趣。玩法:
幼儿欣赏歌曲《捏面人》,熟悉旋律,初步表演说唱部分。再即兴念白部分创编“捏一个…干什么”的歌词,感受乐曲的韵味以及说唱的乐趣。
五、《吃西瓜》
目标:
创编动作表演《吃西瓜》的律动,体会其中的滑稽、幽默。玩法:
幼儿倾听《吃西瓜》音乐,并能和同伴一起主动地学唱歌曲。幼儿创编切西瓜、吃西瓜等动作,并且边唱边表演。
六、《幸福拍手歌》
目标:
从游戏入手,通过口念、手打达到动作、舞蹈、语言与音乐的紧密结合,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乐感和对音乐的兴趣。玩法:
(1)熟悉歌曲,掌握弱起后的强拍。
(2)幼儿跟随教师学唱歌曲,并按照在休止节拍处拍手两下。
(3)创编歌词并表演。“如果感到幸福还能做什么?”,引导幼儿说一说,唱一唱,并在休止街拍处用动作做出来。如拍拍肩、跺跺脚等。
七、《看谁拍得好》
目标:
在幼儿熟悉掌握乐曲旋律、节奏的基础上,尝试创编各种节奏型来进行演奏。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体验创作活动的快乐。玩法:
(1)老师出示几张节奏型卡片。如xxx xxx xx x | 要求幼儿看卡片用拍手、拍腿或跺脚动作正确地拍出来。(2)出示 x xx |x xx | x x | x —|的节奏卡片,引导幼儿编出与该节奏型相符合的语言节奏来。如:小蜜蜂|花蝴蝶|飞来|了—|,长鼻子|长鼻子|卷起|来—|
八、《拉拉勾》
目标:
1.感受歌曲中人物情绪的变化,学习用两种不同的唱法来演唱歌曲前后两部分。2.探索在歌表演中运用眼神、动作、表情与他人交往。3.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玩法:
幼儿离开座位找朋友,边唱歌曲边即兴表演,让幼儿在自由、轻松、活泼的氛围中通过自编的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加深情感的体验。吵架时:你也生气了,我也生气了。不理不睬,不理不睬。小嘴巴往上翘呀、小嘴巴往上翘呀。和好时:你伸小指头,我伸小指头。拉拉勾,拉拉勾,拉拉勾。我们又做好朋友呀,我们又做好朋友呀。
九、《挤奶》
目标:
1.掌握硬肩、硬腕、挤奶、等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动作。能合拍地做动作。2.让幼儿进一步感受蒙古族舞蹈的风格。玩法:
全班幼儿坐在椅子上,注意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启发幼儿较好较快地掌握动作,同时能通过动作、体态、表情表现出内心自豪、喜悦的心情。
(1)左手叉腰,右臂稍曲肘,右手手心向外,由胸前向右侧打开。(2)右手不动,左手动作同上右手,方向相反。(3)两手叉腰头向左右侧轻轻摆动四次(表示高兴)。
(4)左手聚在左前方(手臂弯曲手心向外)。右手手心向下,从胸前向右下方移动,做抚摸牛的动作两次。
(5)向左、右做卷袖动作一次。
(6)上体右前倾,两手手心相对,手腕向中间摆动两下做挤奶动作(一拍一下)。(7)两手轮流由上往下捏挤(先右后左,一拍一次)。(8)动作同上,方向相反。
(9)两手在体前做挤奶动作四下(先右后左)。(10)拍手三下。
十、《谁是小熊》
目标:
根据音乐的快慢做出不同的动作,听音乐按时迅速找到座位坐下,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玩法:
将椅子摆成圆圈,数量比参与游戏的幼儿数少一把,幼儿围着椅子站成圆形。
(1)幼儿面向圈心唱歌,边唱边表演。
(2)幼儿随音乐绕着椅子跑,音乐停止立即找到一把椅子坐下。
(3)教师问幼儿:“小熊是谁呀?”坐下的幼儿用手指着没有找到椅子的幼儿说“小熊就是他”
(4)没有找到座位的幼儿搬走一把椅子,游戏重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