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昆曲《思凡》看昆曲京剧的异同和观赏性
从昆曲《思凡》看昆曲京剧的异同和观赏性
金融1402 陈熙元 201401212
《思凡》是昆曲剧目《孽海记》中仅存的两折之一,不仅受明清百姓喜爱,一些颇有人气的现代艺术,灵感来源便是这出戏,因此该戏有一定代表性,通过观摩有利于剧种间的比较,抓住观赏点。
听闻昆曲为百戏之祖,京剧乃昆曲最佳继承者,两者自然有很多共同点。昆曲与京剧一样,在舞台上都鲜明体现了虚拟性,通过有限的道具表现世间千奇百态。《思凡》开场不过一桌二椅,上面铺了红布,放两个烛台,一个香台,便营造了寺庙的环境。随后整场戏的场景并没有变动,但通过演员表演实现了从屋中、回廊、山下等不同空间的转移。还有两者都运用了心理活动的外化,将现实中不可能听见看见的心理表现在舞台上。《思凡》中色空心怀郁闷,散步回廊时看到众罗汉也在念她、笑她、愁她,其实这都只是她心中所想。此外两者都主要使用韵白,较少的行当会使用当地白话。《思凡》中色空使用的也是韵白。
昆曲与京剧当然有些明显的区别。声腔上,昆曲更为婉转,有“水磨腔”之称,《思凡》中也是多数一句话要唱半天,首观实有昏昏欲睡之感。京剧则更利落,节奏较缓、情绪哀伤的唱段也比较有力。唱词念白上,昆曲更为文雅,京剧虽吸收昆曲的雅处,但其通俗易懂是受百姓欢迎的重要原因。《思凡》是昆曲中较接地气的,也不忘吟诗一首,如“削发为尼实可怜,蝉灯一盏伴奴眠。光阴易过催人老,辜负青春美少年。”表演上,昆曲无歌不舞,京剧则不全讲究动作和演唱的配合。《思凡》出名的原因之一就是演员需要在台上独自一人、一刻不停地做动作,对表演功力要求极高。
于我而言,昆曲和京剧的吸引力,其一在于能够观赏平日鲜见的服饰。《思凡》里的尼姑造型、《雁荡山》里武生扎的大靠都是我喜欢的装束。其二在于能够了解传统文化民俗。如《思凡》《拾玉镯》里对女性的压抑、《四郎探母》里行的大礼都是古代传统在戏曲中的遗留。其三在于有机会接触传统音乐。作为从小接受西方音乐教育、浸淫于流行音乐氛围的大众之一,极少有机会听到相对纯正地道的传统音乐,而戏曲成套保留了传统词曲、唱法、配乐,是学习和挖掘中华古典音乐的宝库。其四在于能听到拿腔拿调的韵白及各地代表方言。戏曲中的发音颇有讲究,有一定滞古,底蕴非凡,是汉语言的活化石,是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的排头兵。其五在于享受情节、唱词、表演的趣味性。《雁荡山》里高超的武艺令人喊爽,《拾玉镯》里的刘媒婆引人大笑,《思凡》里的小尼姑活泼可爱,“念几声南无佛,恨一声媒婆”,叫人好不欢喜。
第二篇:从艺术手法和美学角度分析昆曲《牡丹亭》
从艺术手法和美学角度分析昆曲《牡丹亭》
《牡丹亭》是明代戏剧大师汤显祖的代表作品,现如今已登上了戏曲舞台,成为家喻户晓的舞台艺术作品;舞台中绚丽的服装、优美的乐曲、栩栩如生的人物表情,程式化的动作,受到越来越多的戏曲爱好者以及艺术界人士的一致好评;当我第一次走近剧院,亲身观感后我为《牡丹亭》的美而震惊。艺术的美是无处不在的,无论从音乐的节奏,乐曲的基调,人物的举止,程式化的动作都透露出一种优雅平缓、温文尔雅的气息。正如汤显祖所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毫无疑问,《牡丹亭》代表了汤显祖戏剧的最高成就。
《牡丹亭》是一部爱情剧。少女杜丽娘长期深居闺阁中,接受封建教伦理道德的熏陶,但仍免不了思春之情,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后因情而死,死后与柳梦梅结婚,并最终还魂复生,与柳在人间结成夫妇。
故事美——它讲述了一个在明媚的春天里开始的故事:南安太守杜宝家的后花园是一片姹紫嫣红,但是他的独生女儿杜丽娘被牢牢地关在闺房里。姹紫嫣红的后花园作为《牡丹亭》的基本背景,主人公杜丽娘在百花争艳、春心荡漾的季节里接受一个六十多岁、咳嗽多病的老学究陈最良关于《诗经》的讲议,灌注贤达、风化的教义。不妨说,在《牡丹亭》的开头作者扳开了封建礼教的重闸,放进一丝新鲜的气流,然而让我们可怜的女主角倾刻间迷醉和眩晕了。哪个少女不善怀春?她竟然吃惊地发现《诗经》中还有坦率表达男女恋情的诗句,她竟然在每日囚禁着自己的闺房后面看到了袒露得不加任何掩饰的春光!因此,丽娘虽长期深居闺阁中,接受封建教伦理道德的熏陶,却仍免不了思春之情,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后因情而死,死后与柳梦梅结婚,并最终还魂复生,与柳在人间结成夫妇。我国明代就有如此浪漫爱情故事,可见当时的文明程度。汉民族的含蓄和年轻人追求爱情的勇敢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放到现在都堪称典范!当我们现代人还在讨论清朝留下的封建礼教的时候,从元代的年轻人张生和莺莺到明代青年柳梦梅和杜丽娘已经实践着现代年轻人的生活了!
唱词、唱腔、台词美——曲词,与昆曲唱腔的婉转、柔美珠联璧合、相得益彰,配合现代感台词仿佛柳梦梅和杜丽娘的故事就在我们身边,痴情的柳梦梅对丽娘的呼唤,好像喊出的是我们曾经的呼唤!“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满园春色,丽娘作为一个大家闺秀所具有的内敛、含蓄、腼腆的特性没有遗漏的展示在了我们眼前,而她作为一名养在深闺的少女所拥有的伤春的神态更是迷乱了我们的双眼。“似这等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待打并香魂一片,阴雨梅天,守的个梅根相见。”如此凄美的唱词道出了柳梦梅与杜丽娘之间的苦恋。阴阳相隔,柳、杜二人无可奈何,丽娘便许下了“梅根相见”的诺言。配上婉转、柔美的唱腔,二人凄美却又神圣的爱情被展示的淋漓尽致。
舞台、服装美——整个舞台布景、灯光非常简洁,十分古典,背后的水墨山水、淡雅的牡丹,写意传情、含蓄悠远。服装设计全是古色古香、水墨淡雅的风格,服装随着剧情时而靓丽夺目,时而淡雅飘逸,还是一个字“美”!
舞蹈美——印象中传统戏剧除了武生的打戏之外,舞蹈动作应该相对较少,青春版的《牡丹亭》似乎融合了现代舞蹈、京剧动作为一体。同时,演员的舞蹈动作与舞美、灯光、服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机地配合剧情的发展,让整个舞台变大了,戏剧更美了。
主题美——剧中的青年男女为了爱情,出生入死,除了浓厚浪漫主义色彩之外,更重要的是赋予了爱情能战胜一切,超越生死的巨大力量。主人公杜丽娘不同于比她早几百年的刘兰芝和崔莺莺,也不同于比她晚一百多年的林黛玉。她并不像崔莺莺那样,不满包办婚姻,要求郎才女貌的结合;不像林黛玉那样,要求男女双方思想、道德、感情一致的婚姻;也不像刘兰芝那样以死而殉情。她对爱情的理解很简单,就是要求女人应当得到自己的权力,即对男性的需要,换言之,就是认为女人天生要有爱的权力。杜丽娘告诉我们,情爱决不仅仅是要一个称心如意的丈夫。她之所以爱柳梦梅,是因为两个人对人的本性有共同的追求。《牡丹亭》所写的爱情,远远超出了爱情的范围,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
《牡丹亭》除了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外,其艺术成就也是非常卓越的。一是把浪漫主义手法引入传奇创作。首先,贯穿整个作品的是杜丽娘对理想的强烈追求。其次,艺术构思具有离奇跌宕的幻想色彩,使情节离奇,曲折多变。再次,从“情”的理想高度来观察生活和表现人物。二是在人物塑造方面注重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发掘人物内心幽微细密的情感,使之形神毕露,从而赋予人物形象以鲜明的性格特征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三是语言浓丽华艳,意境深远。全剧采用抒情诗,倾泻人物的情感。另一方面,具有奇巧、尖新、陡峭、纤细的语言风格。这些特点向来深受肯定。一些唱词直至今日,仍然脍炙人口。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准。从内容来说,《牡丹亭》表现的还是古老的“爱欲与文明的冲突”这一主题,不过,在《牡丹亭》里,“文明”具有特殊的内涵,那就是明代官方所极力宣扬的理学、礼教。杜丽娘对爱情的向往是天生的,尽管她被长期看管,但仍然免不了强烈的思春之情,并最终获得了爱情。《牡丹亭》的爱情描述,具有过去一些爱情剧所无法比拟的思想高度和时代特色。明确地把这种叛逆爱情当作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的一个突破口来表现,不再是停留在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一狭隘含义之内。剧中的青年男女为了爱情,出生入死,除了浓厚浪漫主义色彩之外,更重要的是赋予了爱情能战胜一切,超越生死的巨大力量。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不渝的爱情,歌颂了男女青年在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上所作的不屈不挠的斗争,表达了挣脱封建牢笼、粉碎宋明理学枷锁,追求个性解放、向往理想生活的朦胧愿望。
第三篇:从京剧《四郎探母》看人性光辉
从京剧《四郎探母》看人性光辉
陈熙元 201401212 金融1402
《四郎探母》是京剧中极为经典的作品,百余年来常演不衰。一个原因是行当丰富,如老生杨四郎、花衫铁镜公主与萧太后、小生杨宗保、老旦佘太君、文丑二国舅等,如此一出戏可以集合多位重量级演员,吸引观众。而更重要的是,这出戏抓住了老百姓看重的忠孝仁义、骨肉亲情,集中展现了人性的美好。
杨四郎他乡作婿十五载,闻得老母来前线,再难也要去见上一面,甚至不惜将自己的身世向铁镜公主和盘托出,冒死出关,这是他对孝道的坚守。短短几个时辰的相见,如何解得了十五年的思念,但杨四郎仍信守诺言,按时回营,这是他对忠义的坚守。
铁镜公主为成全杨四郎,斗胆向萧太后骗得令箭,四郎临斩时又为其求情,十五年的夫妻孕育了信任与勇气。
佘太君念及萧太后的恩德、铁镜公主的情义,纵使再不舍也任四郎回转,何等的明理,何等的宽容。
萧太后最终选择维护家庭,饶恕了这个潜伏十五年的敌将,她是英明的太后,也是仁慈的丈母。
支撑他们的,是亲情。
他们可不是平常人家呀!四郎要抉择的不仅是忠孝,还有两个家庭,甚至两个国家。在战火之下,无论他如何选择,都是对另一方的背叛。他一个都不肯放,结果两边都面临毁灭。出关,是背叛,进关,又是背叛,可是他得到了双方的谅解,因为所有人都受到了爱的鼓舞,放下了战争和敌意。
战火可以毁灭人体,却毁灭不了人性。铁镜公主对杨家的敬佩和对丈夫的信任,佘太君对萧太后和铁镜的感恩,萧太后对四郎和铁镜的宽恕,全都冲破了民族和国家的禁锢。这种人性赋予的力量,让人类挽回一个又一个悲剧。
老百姓当然爱看,他们一定感受到了这股力量。
第四篇:从鬼文化看中西文化异同
作者简介:周佩君,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12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摘 要:中西方文化因为民族性格等原因在各个方面都有巨大的差异,但是对“鬼(ghost)”却表现出基本一直的认知。究其原因,原始人类对自然万物的淳朴观念和敬畏之心是相同的。但是由于文明的发展,受到宗教、民族习惯的影响,由“鬼文化”引发的丧葬制度和鬼节在中西方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关键词:“鬼文化”ghost;丧葬制度;鬼节;中西文化异同
中国和西方因为历史、政治、地理等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文化特色。一直以来,大多数人致力于研究中西方民族性格的差异。如含蓄内敛与开朗外放,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等各种相反的特点。然而,在对“鬼文化”的认识上,中西方却形成了基本一致的看法。
(一)中国的“鬼文化”
“鬼”是指人类死后所化作的灵体。我们可以从中国传统文献典籍中认识到中国人对“鬼”的认识:
《礼记?祭义》载:“众生必死,死必归士,此之谓鬼。”①
《说文解字》曰:“人所归为鬼。从人,象鬼?。鬼?气?害,从厶。凡鬼之属皆从鬼。,古文从示。居伟切。、,古文鬼。”②
而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进一步说明了什么是鬼:
“人所归为鬼。以叠韵为训。释言曰。鬼之为言归也。郭注引尸子。古者谓死人为归人。左传。子产曰。鬼有所归。乃不为厉。礼运曰。气归於天。形魄归於地。从儿、?象鬼头。自儿而归於鬼也。从厶。二字今补。厶读如私。鬼阴气贼害、故从厶。阴当作?。此说从厶之意也。神阳鬼阴。阳公阴私。居伟切。十五部。凡鬼之属皆从鬼。”③
也就是说“鬼”字是一个象形字,表现出古代中国先民对于鬼魂的形状想象:下面是人,上面是个奇怪可怕的脑袋。
鬼虽为人死后所化,但是却比人多了很多强大的力量。我们从各种文学作品或者影视作品中都可以看到:鬼可以飞,可以穿墙,可以隐身,会法术,甚至也可以附身到活人的身上。但是鬼属阴,《说文解字》曰:“鬼,阴气”,民间以阳气为人,阴气为鬼。所以鬼一般在晚上才出来,不能见光,遇见阳光就会灰飞烟灭。虽然人鬼殊途,但是中国自古的传说、话本小说中,却经常出现“人鬼情未了”的桥段,如《聊斋志异》中最常被改编成影视剧的《聂小倩》就是讲一个叫宁采臣的书生和女鬼聂小倩相爱的故事。
后来佛教传入中国,丰富了地狱和转世投胎的观念。即是说,人死之后,魂魄会进入地狱,若生前善事做的多,则可以转世投胎重新做人。而若坏事做多了,则会根据罪恶程度要么投入畜生道,来世做牛做马;要么会在十八层地狱受刑,永世不得超生。并且,转世投胎,会根据前世的恩怨纠葛,有债还债。中国人常说,“孩子是父母前世欠的债”,父母骂不争气的小孩时,也会说“你这个讨债鬼”。
同时受到道教的影响,鬼亦可修道成仙,造成人、鬼、神混杂的局面。并且道士逐渐取代了巫师的位置,实行招魂、超度、驱鬼等活动。
发展到今天,除了原本的意义外,“鬼”也有了很多其他的意思。《新华字典》关于“鬼”字的词条有6个:(1)迷信的人以为人死之后有灵魂,叫鬼;(2)阴险,不光明:鬼话,心怀鬼胎;(3)机灵(多指小孩子):这孩子真鬼;(4)对小孩儿的爱称:小鬼;(5)对人蔑称或憎称:酒鬼,吸血鬼;(6)星宿名,二十八星宿之一。可以看出,“鬼”字的使用多数是带有贬义色彩的,“鬼话连篇”“赌鬼”“人不人鬼不鬼”等。偶尔,会变成带有褒义色彩的词汇,比如有时候用于小孩子身上的“小鬼”“鬼灵精”就是带有宠溺口味的爱称;还有情人夫妻之间,女人称呼男人“死鬼”也是听着不好听,但带有爱意的称呼。
(二)西方的“ghost”
在西方的文学、影视作品中,我们所常见的“鬼”也基本是人死之后的灵魂。苍白的脸颊、飘忽的身影,在阴暗的古堡徘徊,夜晚出来作恶,神出鬼没。
(三)中西“鬼文化”相似的原因。
从鬼的含义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中华民族还是西方民族,古代先民将鬼看成非常可怕的东西。这是因为,在原始时期,人们的生产力水平及其低下,科学知识匮乏,非常的蒙昧无知。当原始先民面对疾病和死亡的威胁时,他们没有办法做出合理的解释,便自然而然的认为这些是由一种非常神秘而强大的力量控制的。
从梦境中和昏迷时,人们经常可以看见一些日常生活和人,甚至是一些死去的人,醒来之后又一切如常,仿若不曾见过。碍于低下思维能力和贫乏的科学知识,人们猜想,人是有肉体和灵魂之分的。并且,从可以见到死去的人这一点上,再推断出灵魂不死的观念。原始先民认为,死去的祖先和亲友可以来到梦中活动,便是灵魂之说最好的铁证。而古代常说的“托梦”也是此观念的表现。死去的人若有心愿未了,或者思念亲人,便会托梦,到在世之人的梦中告知和相见。对于原始先民的灵魂观念是从梦境中产生的问题,恩格斯曾说:“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亡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从这个时候起,人们不得不思考这种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既然灵魂在人死时离开肉体而继续活着,那么久没有任何理由去设想它本身还会死亡。这样,就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 除此之外,影子也是原始先民相信灵魂观念的依据。影子是紧紧跟随人类的一种东西,并且是黑色,人类对于黑色有一种本能的未知恐惧。他们认为影子是人生命的终于组成部分,也就是灵魂的象征。中国的一些少数民族相信,如果踩着影子,或者伤害影子,那么就会真的伤害到人的躯体;如果没有了影子,那么人也就会死去。时至今日,有些地方小孩子依然会玩“踩影子”的游戏,虽然已经没有了禁忌,但是依然会通过这种方式来“伤害”对方。这也印证了人们认为影子是身体的一部分的观念。后来,古代人们就将这脱离了肉体的不死灵魂称之为“鬼”。
(四)中西“鬼文化”的风俗比较
由“鬼文化”直接引发的就是丧葬制度和鬼节。虽然对“鬼”的认识基本一致,但是在这两点上中西方则开始形成比较大的差异。因为对“鬼”的敬畏,人们都比较重视丧葬仪式,并且中西方都产生了鬼节。但是因为宗教和民族习惯等各方面的影响,在丧葬习俗和鬼节上,中西方明显不同。
4.1丧葬习俗
西方受基督教影响,崇尚灵魂升华而轻视肉体,认为死亡是灵魂回到上帝的怀抱。葬礼比较肃穆,人们一般祈祷死者能够洗净罪孽,早日升上天堂。并且,基督教认为上帝面前“灵魂平等”,所以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实行简丧薄葬。在葬礼上人们一般会穿黑色,或者带黑纱,为死者献上鲜花以示哀悼。
而中国因为孝道文化和祖先崇拜的影响,对丧葬仪式十分重视,讲究“厚葬”。并且在仪式上受到儒家和道教的影响。丧葬仪式有一系列非常复杂的程序和讲究:棺材的选择,丧服“披麻戴孝”,烧纸扎、头七礼等等。最重要的就是陵墓,特别是皇宫贵族,陵墓拥有非常庞大的规模,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和财物。最早的时候贵族流行以活人(通常是奴隶)、牲畜殉葬。后世文明发达一点之后,觉得此法太过残忍,改为以陶俑代替活人,著名的有秦始皇陵的兵马俑。除此以外,还有大量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陪葬。除了陪葬品众多之外,墓葬还非常讲究风水,人们认为必须给祖先找一个好的风水宝地,祖先的灵魂才能福泽子孙,否则亡灵不得安息,会有祸患。
除此之外,与西方葬礼肃穆的氛围不同,中国的葬礼都很热闹。虽然很多地方有自己的习俗,但基本都很喧哗,如哭丧,敲锣打鼓的送葬队伍等。甚至会有有些地方娱乐节目,如四川地区有些丧礼上守灵的人们会在灵棚内打麻将。
但中西方在丧葬仪式上也有相同之处,比如基本都实行火葬和土葬。(中国少数民族有自己的风俗除外)特别是到了现代,为了环保等方面的考虑,中国和西方都开始从土葬改为火葬,将骨灰安置在公墓。
4.2鬼节
中国的鬼节其实并没有一个强制性的规定,但是在民间流传,并且受到儒释道三教的影响,形成很多不统一的风俗。俗话说,“七月半,鬼门开”。虽然道教是过“中元节”,佛教叫做“盂兰节”,但是日期都是一致的,都是在农历的七月十五日。除了有宗教信仰的人,一般的百姓在这一天主要就是祭祀祖先,放贡品,烧纸钱。并且,传说这一天“鬼门开”,所有鬼魂都会到人间来,所以除了在家祭祖以外,人们还会在路边或湖边烧纸钱,供奉给所有孤魂野鬼。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在人的本能上都是一样的。不仅是原始人类对鬼的认识,还是一些神话传说的相似性,都说明人类在一些基本观念上是相同的。但是随着文明的发展,民族文化受到宗教、历史、经济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才产生出巨大的差异。求同存异,才能让世界各种不同的文明共同发展。
第五篇:从送别诗看王昌龄李白七绝的异同
从送别诗看王昌龄李白七绝的异同
学号:1109280117姓名:刘柯
【摘要】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送别诗抒写离情别绪,是分离时迸发的情感火花。要把这种情感火花表达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对此深有体会:“凡作诗,写景易,言情难。何也?景从外来,目之所触,留心便得;情从心出,非有一种芬芳悱恻之怀,便不能哀感顽艳。”
【关键词】 送别诗
艺术构思
艺术表现
感情基调
王昌龄李白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在七绝方面都有过人之处,特别是送别诗的感情都带一个“真“字,王昌龄是仁而真,“得罪由己招,本性易然诺”,殷蟠也说他“奈何晚节不矜细行,谤议沸腾,再历遐荒,使知者叹惜。’可谓“一片冰心”。李白是狂而真,狂即本于道家、侠客纵横家的狂放而“平交王侯”,他对友朋之真则及于市井百姓,略无一点架子与心机。被认为是“不矜细行”,共同之处在情感真挚,不同之处则有其各自妙处。
一、艺术构思
从艺术创作构思来看,胡应麟认为:“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着。少伯深厚有余,优柔不迫,怨而不怒,丽而不淫”。陆时雍论曰:“王昌龄绝句,难中之难;李青莲绝句,易中之易”。指李白的七绝多是喷薄而出,一挥而就,没有经过太多的雕琢;而王昌龄的七绝则是精心构思,苦心经营。这在他们的七绝送别诗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先看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此诗写在欲行未行的一刻,诗人面对汪伦对自己的厚意和踏歌送行的深情,心中定然非常激动,不觉诗情喷薄而出,随口吟到: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纯属叙事,没有丝毫雕琢之意。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第三句写景时已暗将水深与情深相连,收以景托情之效,结句进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情谊。前三句都是信口而成,妙在末句“不及”二字,不用比喻而用比物,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构思巧妙,情景兼容,全诗便神气毕现,自然而又情真,朴实而有余味。桃花潭水的比拟和夸张是诗人就眼前风光的随随意阐发,不假思索,触目而生,信口而成。确乎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易中之易”。再看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第一次被谪到岭南,后被赦回到长安,改任江宁丞。他对这个职务并不满意,实际上他的一些好友,如岑参,都认为这个外放有似于再度被谪。写的是早晨在江边与辛渐离别的情景,写了别情,也向洛阳亲友表白心迹。要在如此短的篇幅中写出那么丰富的意蕴,诗人在构思非常巧妙:
一、二两句制造了情绪和气氛,第一句的舟行于寒雨连江之夜,透露了道图的艰难和诗人不安的心态,从而表明他对于前途的关心。他这次被谪到南方来任职,是使他相当失望的。眼前他的好友辛渐告别北上,孤苦心情可想而知,二句空间处理凄凉而又空旷,恰好是诗人此时送别心情的写照。先描绘了一幅天水相连、浩淼迷茫的吴江夜雨图,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连”字与“入”字是诗人对江雨悄然而来与自身情感的有机结合点,动静互相照应,体察细致入微,可以想象出诗人因为离情别续而夜不成眠的情景。次句融叙事、写景、抒情与一体。曲折地刻画出别后诗人孤寂落寞的境况。“孤”字又自然牵出了后两句的临别叮咛之词: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陆时雍在《唐诗镜》中表述贴切“炼格最高,“孤”字自作一语,后二句别有深情”。诗人以冰心玉壶自喻,表明自己光明磊落、冰清玉洁的品格,并告慰洛阳亲友。这个比喻取用了鲍照《白头吟》的典故,又能做到贴切和谐,确是“难中之难”。全诗难中求易,蕴意深厚含蓄,极尽锤炼之能事而无雕琢之痕迹。构思精巧,蕴意深婉,而又浑然不着痕迹,意境也清幸明撤,当是古代送别诗中的极品。宋顾乐的“唐人多送别妙作,少伯诸送别诗俱情极深,味极永,调极高,悠然不尽,使人无限留连”很有见地。胡应麟的“李作故极自然,„„尽谢锤炼之迹”确可谓一语破的。
殷燔在《河岳英灵集》中说王昌龄诗“惊耳骇目”,辛文房在《新唐书•王昌龄传》中说其诗“缜密而思清”。着意构思,苦心立意,才能保证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王昌龄的七绝送别诗确实是讲究构思,超凡脱俗的。而李白的则讲究自然,突出本性,“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才是李白诗歌艺术构思的基本点。
二、艺术表现
王李的七绝送别诗在表现方式上也各有千秋,都能选用自己的独特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离别情感。先看王昌龄的诗“摇枻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兼葭空水云。”这首《巴陵送李十二》是开元二十七年诗人自岭南贬所遇赦北归,秋至巴陵邂逅李白旋即分手的送别之作。此诗不算王送别诗中最著名的作品,但却情景交融,情深意长,最能表现王氏七绝送别诗特点的佳作。诗前二句叙事写景,景中寓情,“清江”与“便风”意象表现两人情意的美好与真挚。后二句纯粹写景;山脉绵长遮住了友人所要去的充满秋色的巴陵城,暮色里只见遍地的兼葭与迷茫无边的水气云烟。秋日易生悲,况又临日暮断肠时景物又是满目的兼蔑苇絮与茫茫云水,别友的怅惘之情借时令与景物烘染得十分深沉婉曲且“兼葭”既写实景又暗用“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之典,诗情显得更为深婉渊雅。诗的意象绵密,用语流丽而自然,用语优柔婉转,内涵深刻而又韵味无穷。再看李白的送别七绝,其《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是李白为送孟浩然去广陵写的一首送别诗,首句以平朴之语叙事点题,次句亦叙事,“三月下扬州”是朴实的白话,但诗人巧妙地将烟花与三月相连,烟花三月之美景最宜与朋友流连相聚,而眼下却要分离,有反衬之效;在美景中下扬州,亦含有对朋友的劝慰。如此一来便显得文字绮丽,意境优美,韵味悠长。末二句写景叙事兼抒情:帆孤对人单,帆远人亦远甚而流至天际,别情也如长江流水那般悠悠无尽。亦以景托情,但拟喻夸张偏多而意象偏少,语言俊爽自然。在平淡叙述中表达出诗人的依依难别之情。浅中含深,寓意俊永,余味无穷,故成千古绝唱。
王昌龄的七绝送别诗注重外在环境的氛围营造,表达委婉含蓄,故“言情造极”。而李白的七绝送别诗注重借景生情,通过外在的环境描写直抒胸臆,故“写景入神”。
三、感情基调
李白的诗歌感情基调壮大奔放而又高扬清亮,没有悲凉的调子,没有萎靡的情绪,没有缠绵的愁思,没有超尘恬静的韵味,即使在送别诗的离情别绪中也时时流露出高扬的情感态度。他写离情别绪,往往带着令人向往的情思;感情浓郁真挚,惜别而不哀怨,留恋而不缠绵。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末两句通过目送归舟远去,不见帆影,只见长江奔流浩荡奔向天际,感情真挚而又透露出豪迈,作者并没有因为朋友的离别而情调低沉,却通过典型环境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深沉离别之情。“帆影尽则目力已极,江水则离思无涯,怅望之情,俱在言外”(唐汝询《唐诗解》卷二五)。虽然不直接言情,而深情自现,但更能让人感觉到的是一种豪情,一种李白特有的高情壮思。王昌龄送别诗的感情基调,慷慨旷达,气格高尚,自有一种特别的爽朗大气,如《送柴侍御》:“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自古以来,都是“暗然销魂者,惟别而已”,但诗人表现了送别朋友一点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后两句借景抒情,巧妙作答。沅水之波,悠悠不尽,情真意切;青山隐隐,千里迢迢,满目生辉;云雨生风,晦明变幻,友情长存;皓月朗照,清辉四射,千里可共。两乡虽远却心心相通,这种遥而不远,离而不别的心意通过青山明月、江河云雨被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人以明月朗朗作结,光华灿烂。如此送别,不见凄风苦雨,而见青山明月,不见愁丝别苦,反见高洁旷达,真可谓写得高迈超群,气度不凡!
综上,可以看出二人送别七绝的特点,即都显得情意深长,都讲究情景交融,都重意境的创造。不同处在王诗常以景来烘染,多不点明情字,意多而喻少,语言含蓄婉丽;把早期儒家的刚健与仁爱之情相兼,重风骨与中和美的结合,诗歌显清雄清婉清峻清幽的总体艺术特征,显清雄清婉的特色。李诗亦以景托情,但拟喻夸张偏多而意象偏少,语言俊爽自然,重气重自我,儒家的正气、道家的逸气、纵横家的胆气与游侠的侠气兼而有之,形成豪放飘逸,壮浪纵态,抹去拘束的总体艺术特征,多了几分自然流利。他们都讲究意境的完美,意象的精心构造,字锻句炼,严于声律,意蕴含蓄悠长。用自己的方式拓展了送别诗的内涵,丰富了七绝的表现手法,为唐诗的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