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近年来我国改善民生的主要举措和成就
近年来我国改善民生的主要举措和成就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加快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在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政策,投入了一笔笔紧系人民福祉的真金白银,启动了一个个温暖人心的民生工程。这一项项民生政策,一笔笔民生投入,一个个民生工程,既是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民生情怀的充分反映,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充分体现,既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及时之举,更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长久之策,不仅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也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提供了强大支撑。
一、加大民生投入力度,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
近年来,国家财政加大了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领域的投入。从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到支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从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到支持廉租住房、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再到及时保障汶川、玉树地震等抗灾救灾资金需要……国家财政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越来越大。当国际金融危机来袭时,国家更是将一揽子计划的重点锁定民生领域,2008年末确定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中,民生部分接近7000亿元。
据财政部统计数据,2003-2007年,全国财政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等方面的支出累计达到2.43万亿元、6294亿元、1.95万亿元和3104亿元,分别比上一个五年增长1.26倍、1.27倍、1.41倍和1.3倍。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累计达到1.6万亿元。2010年,全国财政支出89575亿元。其中,重点加大了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同时,还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力度,支出增幅都在20%左右,高的甚至超过30%。从各地区的情况看,2010年全国许多地方,如海南、云南、陕西、山东、新疆等地以及很多市县对民生的投入都超过50%,不少地方还达到70%以上。2006年至2010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29624亿元,年均增长23.6%;全国财政教育支出从5464亿元增加到12450亿元;医疗卫生支出从1421亿元增加到4745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从4394亿元增加到9081亿元;文化体育支出从685亿元增加到1528亿元。2007年以来,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补助力度,补助资金从2007年的5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811亿元。2008年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方面的民生支出合计5603.64亿元,增长29.2%;2009年合计7426.48亿元,增长31.8%;2010年,中央财政民生支出预算安排合计8077.82亿元,增加651.34亿元,增长8.8%。
二、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近年来,国家为增加城乡居民尤其是低收入居民收入,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这些政策措施让老百姓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增加城乡居民尤其是低收入居民收入。“十一五”期间,我国在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通过提高工资水平,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力度,支持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城乡低保对象、企业退休人员和优抚对象等群体的补助水平等措施,保持了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比2009年增长1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比2005年增长82.1%,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比2009年增长14.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比2005年增长81.8%,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9%。特别值得指出的是,2010年我国城乡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较快。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速度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快3.1个百分点,这是1985年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也是1998年以来农村居民收入实际增速第一次超过城镇。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9年的3.33:1缩小为2010年的3.23:1。
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近年来。国家出台了政策力度大、群众受惠面广的促进家电、汽车、节能产品消费等一揽子政策措施,如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暂减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实施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以及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完善相关操作办法,提高财政补贴使用效益,等等。这些政策措施,对推动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持续增长,改善人民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3471元,比2005年增长了69.6%,年均增长11.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382元,比2005年增长71.5%,年均增长11.4%。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向发展性和享受性方向转变。一是食品支出比重持续下降。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中食品比重为35.7%和41.1%,分别比2005年降低了1.0和4.4个百分点。二是交通通讯支出大幅增加。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用于交通通讯的支出为1984元,比2005年增长99.0%,年均增长14.8%;农村居民人均用于交通通讯的支出为461元,比2005年增长88.2%,年均增长13.5%。三是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成倍增长。2010年底,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13.1辆,比2005年底增长2.9倍;拥有移动电话188.9部,增长37.9%;拥有家用电脑71.2台,增长71.6%;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电冰箱45.2台,增长1.1倍;拥有移动电话136.5部,增长1.3倍;拥有家用计算机10.4台,增长3.2倍。2010年,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86.5部/百人,比2005年提高51.2%。据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互联网上网人数4.57亿人,其中宽带上网人数4.50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4.3%,全年国内出游人数达21.0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6%。
三、加快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不断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大力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十一五”期间,我国全面实行真正免费的义务教育,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2005年,我国开始启动免费义务教育,当年政府免除国家重点贫困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2006年,这一政策推进到西部农村和部分中部农村地区。2007年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全国农村开始实施免费义务教育。2008年,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试点的基础上,从当年秋季起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至此,全国城乡义务教育进入真正的免费时代。同时,将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国家资助政策体系,高校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由每生每年2000元提高到3000元。据国家统计局资料,“十一五”期间,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从8.5年增加到9年以上。职业教育快速发展,2010年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868.1万人,在校生2231.8万人,毕业生659.2万人,比2005年分别增加212.4、631.8和241万人。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进一步提高,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661.8万人,在校生2231.8万人,毕业生575.4万人,比2005年分别增加157.3、670.0和268.6万人。
进一步加强文化事业。“十一五”期间,党和政府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10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860个,比2005年底增加98个;文化馆3258个,增加479个;有线电视用户18730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8798万户,增加5858和8401万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6.8%,提高2.3个百分点;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6%,提高1.8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异军突起,各项指标均位居世界前列。2010年共生产电视剧436部14685集,动画电视221456分钟;生产故事影片526部,科教、纪录、动画和特种影片95部;出版各类报纸448亿份,各类期刊32亿册,图书74亿册(张)。2010年,政府支持实施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向社会免费开放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达到1743家。
稳步推进公共卫生事业。“十一五”期间,政府加快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在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09年4月,新一轮医改大幕拉开,提出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从2009年开始,我国逐步向城乡居民统一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010年,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覆盖到60%以上的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年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2006年的40元提高到2010年的120元。2010年底,全国共有卫生机构93.9万个,比2005年底增加5.7万个。全国共有卫生技术人员584万人,比2005年底增加了127.6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37万人,注册护士205万人,分别增加32.8万人和70.0万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437万张,增加100万张。
四、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让百姓生活得更踏实
就业是民生之本。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出台了一系列就业扶持措施,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就业政策体系日渐完善。“十一五”期间,我国城乡就业人数从2005年末的75825万人增加到2009年末的77995万人,增加了2170万人,年均增加54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从27331万人增加到31120万人,增加了3789万人,年均增加947万人;乡村就业人员从48494万人减少到46875万人,减少了1619万人,年均减少405万人。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城镇就业增长持续高于全国,其就业人员占全国的比重从2005年末的36.0%增加到2009年末的39.9%。城镇就业岗位快速增加,新增就业人数持续保持在1100万人以上,越来越多的人喜捧“新饭碗”。大量乡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2010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4223万人。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十一五”期间,我国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基本确立,城乡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五年来,城镇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水平年年上调,目前平均达到 1200元以上,全国 4000多万退休老人受益。基本医疗保险从制度上实现了“全覆盖”,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稳步实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启动,“医改”迈出坚实步伐。2006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范围占全国50.7%的县,2007年扩大到86%的县,参合农民也从4.1亿人,增加到7.3亿人,合作医疗的推进受到了农民的广泛拥护。经过几年的试点,200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国农村开始全面推行,并提高补助标准。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人均80元提高到120元,参保人数分别达到8.35亿人和1.88亿人,人们对早日告别“看病难、看病贵”充满期待。2009年,新农保试点启动,我国农民在 60岁后首次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保障。2010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扩大到23%左右的县。目前,试点地区年满60岁的老人均已领到每人每月55元的基础养老金。农民在实现“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后,又实现了“养老不犯愁”。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5673万人,比2005年末增加8185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43206万人,增加2942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13376万人,增加2728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16173万人,增加7695万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12306万人,增加6898万人。2010年,2678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6.3%;全国列入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地区参保人数10277万人。
安居是民生之愿。近年来,我国政府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大力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抑制投机性购房,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为更多人实现“住有所居”的梦想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从2009年12月的“国四条”,到2010年1月的“国十一条”、4月的“国十条”,以及9月底多部委联合调控房地产……短短一年之内,从中央政府到各职能部委、金融机构、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几乎没有停歇。2011年“国八条”的出台,再次掀起了房地产调控的高潮。在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同时,政府着眼于建立住房保障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税费政策,支持廉租房、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少数民族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切实解决城乡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2008年末,中国政府出台的应对金融危机四万亿投资计划中,有4000亿投向了保障性安居工程,主要用于廉租房、林区、垦区、煤矿棚户区改造。在中国农村,政府也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农村危房改造和游牧民定居。而大规模起步的公共租赁房,也圆了不少“夹心层”家庭的安居梦。2010年全国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320万套,改造各类棚户区265万户,改造农村危房120万户,力度为历年之最。“十一五”期间,通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解决了1500万户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目前,我国多数地区已经通过廉租房制度,实现了对住房困难的低保家庭“应保尽保”。
五、关注困难群众疾苦,加强民生建设的薄弱环节
民间疾苦,枝叶关情。近年来,党和政府把更多关注的目光投向困难群众,大力加强民生建设的薄弱环节。
无论是身在城市,还是农村,困难群众都能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2005年,针对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政府第一次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6年,全国有1509万农民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7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3400多万农村居民纳入财政保障范围。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0年末,有2311.1万城市居民和5228.4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有5228.4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有554.9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五保救济。
从清欠到制定养老保险办法,农民工权益逐步得到全面的保障。工作在城里,过节回农村;年轻在工厂,养老在农村;贡献在城市,保障在农村——这是农民工群体长期以来的生活状态。而最近几年,农民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全国开始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2006年党和政府提出要研究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办法。2006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这份 9000多字的文件,涉及农民工工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权益保护等方方面面,通篇贯穿着一条原则:“公平对待,一视同仁”。从“简陋工棚”到“阳光公寓”,从“流动的花朵”到“进得去,读得起,学得好”,从暂住证、务工证到选民证、医保卡、工会会员证,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歧视性规定逐渐消除。2007年明确要求重点推进农民工工伤和大病医疗保障工作。2008年政府提出了包括制定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积极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等一系列措施。到2010年 6月底,全国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保险人数分别为 2950万人、4475万人、1811万人、5876万人。
无论汶川、玉树地震灾区,还是雨雪冰冻、干旱灾区,灾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力保障。回望“十一五”,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巨灾多发。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特大地震、西南旱灾、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据统计,共有22.2亿人次遭受各类自然灾害影响,因灾死亡、失踪10.4万人,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5万亿元。在大灾大难面前,国家先后投入救灾卫生防疫投入近12.5亿元,自然灾害救济资金近850亿元,在汶川地震后抢救生还者8.4万余人,在玉树地震后抢救人员2000余人,在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后解救1243人。更值得称道的是,汶川地震灾区2年就基本完成恢复重建,为我国赢得了广泛赞誉。近年来,国家救灾补助政策不断完善,每次灾害发生后,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都能得到及时有效保障。在“十五”期间已有的应急救助、倒房重建、冬春救助等基础上,国家在“十一五”时期新增了旱灾救助、过渡期生活救助、遇难人员家庭抚慰、“三孤”人员安置救助等项目。中央救灾补助标准也大幅提高,紧急转移安置补助由“十五”期间人均100元提高到150元,台风灾害单列为人均70元,倒房补助由每间补助300元提高到户均补助1万元,高寒地区达到户均1.4万元,冬春生活补助由人均30元提高到50元。
不论是农村地区、贫困地区,还是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2006年,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结束了持续了2600年的种田交税历史,每年减轻农民负担达1250亿元,拉开了之后 5年为数亿农民减负增收的大幕。“十一五”时期,国家不断完善农民种粮补贴制度,增加补贴规模,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加强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多予、少取、放活”,好政策如同和煦的春风,催生了大地的活力。从2006年到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3587元增长到5153元,年均实际增长8.3%,比“十五”的平均增速加快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也由 2005年的 45.5%下降到2009年的41.0%。“十一五”期间,我国全部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并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两免一补”,让至少1.5亿农村家庭受益,平均每个小学生年减负140元、初中生减负180元,贫困寄宿生减负500多元,还使大量辍学学生重返课堂。“十一五”期间,我国贫困地区百姓的生活日益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而全面落实艾滋病防治“四免一关怀”等措施,更体现出政府执政为民、对人民负责的精神。
近年来,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出台了大量富有成效的重大举措。除上述几方面政策措施外,还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改善人民生活环境质量,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建立健全民生保障机制等方面,都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另需强调的是,我们既要看到党和政府在国际金融危机、重大自然灾害和困难面前作出保障和改善民生举措的艰难,也要看到这些重大举措取得的可喜成绩,还要看到民生领域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保障和改善民生仍任重道远。艰辛成就伟业,奋斗创造辉煌。极不容易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举措,极不平凡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成就,极大地激发了全体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必将激励党和政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征途上奋勇前进。
第二篇:关于如何改善基层社会民生的几个举措
关于如何改善基层社会民生的几个举措
民生,这个事关全体人类基本生活的工程。从广义上讲:是同人民生活相关的所有事项,从政治、经济、社会到文化、观念、体制各个方面,无所不包,但是这个广义的概念包含了太大的范围,反而不容易把握和操作,冲淡了人们对于民生问题的直观关注和理性判断;从狭义上讲:民生是从社会层面直接着手的关于人民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事项。狭义的概念基本吻合了现实的生活状况。所以,我们所说的民生基本上是狭义的民生。
(一)民生问题的起源和发展
自古以来,有众多的思想家关注民生,提出了许多关于民生的主张。就道家学派而言,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主张“无为”,主张顺应自然,反对统治者对人民的侵扰。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就是对民生问题的极大包含,其主张爱民、和平,为人民谋得福祉;就儒家学派而言,孔子提出“仁”的思想,要求统治者关心和爱护百姓;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减轻对人民的剥削,轻徭薄赋;他还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
在汉代,刘氏家族十分重视劝课农桑,鼓励农人自给自足;同时开展文化革新,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让全国的文字和语言全面统一;而且刘氏家族对于税费的减免十分大方,在水利、农业、文化、交通等等各个方面都让利于民。
在唐代,唐太宗对君民关系有很深刻的认识,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此,非常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多次颁布减免租赋的诏令。由此才得以打造流传千古的“贞观之治”。
在近代孙中山先生提出了“民生”主张,但是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状,民生问题并未得到解决。
直到新中国的成立,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民生问题的地位也得到一步步提高,30年的改革开放使得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为改善民生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也使社会主义具体制度得到不断完善,未改善民生提供了制度保障;依法治国的方略更是为改善民生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目前基层社会存在的民生问题
中国社会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世界闻名的“四大发明”和现世瞩目的灿烂文化。然而,任何社会的进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在当代社会的基层,各个方面的原因导致一系列的民生问题不得解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发展不平衡,民生问题日益凸显。中国正处于复杂的转型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民生问题亟待解决,成为社会探讨的焦点问题之一。民生问题是一个事关党和国家前途与命运的大问题,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了社会的进步程度。
第二,经济结构不合理,贫富差距继续拉大。我国经过 3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瞻目的成就,不仅基本解决了亿万人民的温饱问题,而且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但是,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及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也在不断出现,民生问题日益凸显。中国现在是一个金字塔型的社会分层结构,很不正常。当前全国居民低收入者以及中低收入者约占全部居民的80%多,中等收入者只占全部居民的10%~15%。这样的社会结构不是健康的结构,不可能形成一种和谐安全的社会局面。
第三,民生结构设计不理性,体制空缺严重。我国社会结构的发展目标应该是橄榄型的结构,重视并改善民生是当前我国促进“橄榄型”结构的形成有效方式。通过改善民生,可以满足民众的基本需求,保证其基本生活水准的持续提升,从而有效保障民众有尊严的生存。在保障民众生存权的基础上,通过保障充分的就业,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医疗机会、就业机会、住房机会等等,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维护民众继续发展的权利。而现在造成的现状是体制的空缺十分严重,民生结构不合理,导致上学、就业、医疗等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缺乏统一有力的调配。
(三)改善民生的几点措施
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从自身的体会出发,感觉基层社会的民生工程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造福人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领导干部为官一任,最大的政绩是造福一方百姓,干任何事情都要想着为老百姓带来好处,从人们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切实关心群众疾苦,解决好关系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尤其是着重解决好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看病、子女上学、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这样一些人们最关心、最急迫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要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理顺群众的情绪,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同时,也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条件和承受能力,量力而行。
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转变政府职能。保障和改善民生,关键在于政府职能的科学定位和加快转变。不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来,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就将受到很大制约,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目标就将大打折扣。因此,我们要加快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的行政体制改革,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要更加注重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在政府机构设置、职能明确、资源配置等方面,强化公共服务,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这既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具体体现,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
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在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更加积极地支持创业的同时,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强调政府在再分配中的调控作用的同时,重视政府对初次分配的调节作用,加大规范市场行为的力度,促进劳动关系和谐。
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加大社会保障推进力度,进一步扩大覆盖面,逐步提高保障水平。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发展很快,今后要进一步加大投入,使基本社会保障实现城乡全覆盖,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亿万人民。要下大力气抓好事关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的工程项目,民生建设的投资无论是增长速度还是在经济建设投入中所占的比例,都应当有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我国基层社会的民生问题还是一个大难题,存在很多的缺陷,不论制度上还是实际操作上都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而从基层改善社会民生,纵向贯穿,横向扩展,对于社会民生的改善,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第三篇:改善民生
改善民生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证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改善民生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问题。
(一)教育问题
教育是民生之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
(二)就业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三)收入分配问题
分配是民生之源。合理的收入分配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身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深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护劳动所得。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四)社会保障问题
社保是民生之依。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五)医疗问题
医疗是民生之需。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基本药物制度,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改革和完善食品和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
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活、生产和生命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权益,使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生活。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水平,是最终衡量党和政府工作的根本标准,也是评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准。
第四篇:改善民生
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看我国加强民生建设的现实意义
王彬吉
2008081128
电气084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对此作了明确部署: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是我们党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我们要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这一重要精神。
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面临内忧外患,只能走内向积累型的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其发展路径侧重于高积累低消费,依靠高积累优先发展重工业,迅速建立起自己的工业体系和国防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和谐发展与和平发展,这一发展路径在初期侧重于加快经济建设,夯实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到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阶段后,就应侧重于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将人民的幸福作为执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程度地让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尽可能给百姓带来更多的实惠。
改善民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所包含的本质内涵之一就是社会公正,使社会成员各得其所、各得其乐。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本质决定了其执政目标与人民利益高度一致,党执政兴国的理念立足于民生,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着眼于民生,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根本途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直接的就是改善民生。党的十七大把民生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对于更好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确保“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民生状况的快速和持续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目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矛盾的凸显期。改革带来了社会利益结构多元化,但是社会体制改革滞后,还没有形成相对合理的机制来调节利益关系。贫富差距扩大,上学难、看病难、就业难问题等比较突出。今天中国的稳定已不再是由单方面的政府供给和控制来实现,而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民众生活的稳定,来自于社会自我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来自于民生的改善。要从根本上实现社会稳定,构建社会和谐,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化解矛盾,构建和谐。因此,当今中国的发展路径的侧重点开始立足改善民生,是真正实现社会稳定构建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
改善民生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需要。科学发展观继承并发展了邓小平的民生思想和共同富裕的社会公正目标,把改善民生和实现社会公正统一起来,这不仅是民生思想和社会公正理论的进步,也是发展观的升华。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追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它把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作为目标,追求有利于人民的发展,其基础是让全体人民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根本目的就在于更好地让人民从发展中受益。改善民生,就是从根本上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民生问题解决得好不好,民生“五有”目标实现得如何,是衡量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程度的重要标志。
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新概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这一科学和精辟的论述,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既要求大大发展生产力,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又要求不断完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使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每一步都把经济发展的目标同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社会进步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作出统一部署。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活、生产和生命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部署,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
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抓住机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离开发展,一切无从谈起。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兼顾和协调好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抓住了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抓住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影响社会和谐安定问题的关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同时又是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其基本要求,就是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是要扩大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理顺分配关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就是要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样,才能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万众一心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十六大以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面临不少问题,突出的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同时,人民群众在新的发展阶段,期待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生活环境以及个人全面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社会的公共需求快速增长,也更加需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要完成这样的历史任务,就必须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很难实现建成全面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五篇:改善民生
改善民生问题是社会建设的重点,当前,就业难、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等成为改善民生中最迫切的问题。请谈谈这些问题的意义和途径。
以人为本必须具体化,最终就是落实在改善民生上,把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作为再分配政策的重要内容。把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作为再分配政策的重中之重。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基础性建设。把直接关系民生的住房、医疗、教育等问题作为重点调控对象。
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战略根本。
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社会保障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底线保证,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社会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健康和千家万户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医药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以保障人民健康为中心,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法律、制度、体制、机制、能力建设,完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