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三节定向观察与随机观察
第三节定向观察与随机观察
观察分有目的和无目的。有目的的观察叫定向观察,没有目的的观察叫随机观察。有时候,我们要进行有目的的观察,有时候,我们虽然没有想到要观察的目标,但是遇到了一件非常感兴趣的事儿,那当然也要观察了,可不能放过一次积累写作材料的好机会啊!
定向观察
观察要有目的,有目的的观察就有方向。定向观察就是在预先确定好的对象上观察。定向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观察。
金点子
定向观察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选准观察的目标。
2、要按一定的顺序来观察。
3、观察时要抓住重点,仔细专注。
4、要认真思考观察的现象,多想几个为什么。
5、要注意多种观察方法综合运用。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见过蚂蚁吗?你仔细地观察过蚂蚁吗?请看下面的定向观察的例文:
观察佳作
蚂蚁活动与天气变化
(定向观察)
蚂蚁生活有规律
好长时间没下场大雨了,天气晴朗,气候干燥。我们气象小组根据对观测场内的几窝蚂级的长期观察,得出这样的结论:近日来天气晴朗,蚂蚁总是6一7点“起床”,7一8点“清扫”,8一9点正式“上班工作”,下午5一6点“收工”。可见,只要天气正常,蚂蚁的生活是很有规律的。
蚂蚁的反常现象
早晨5点半,我们按时上班观察蚂蚁的活动情况。按照往常情况,这时候还不到蚂蚁“起床”的时间,可今天它们却提前“出工”了,到了晚上还迟迟不肯“收工睡觉”。我们只好耐心地用手电筒照明坚持观察,一直看到夜间11点多,它们才慢慢地停止活动。
蚂蚁在干什么
今天,蚂蚁仍然像昨天一样,5点钟以前就“出工上班”了,晚上还是忙到11点多。它们加班加点,到底在忙什么呢?我们细心观察,只见一只只蚂级嘴里衔着一颗颗小土粒从洞里爬出来,堆在洞口封住,这才算是结束了这一天的工作。辅导员王老师告诉我们:这是蚂蚁在街上“筑坝”,这种现象预示着明天将要下雨。我们听了都半信半疑。
老天果然下雨了
今天我们4点半就起床了。今天蚂蚁没有提前“出工”。这时天空阴沉沉的,西北天边乌黑一片。5点半我们观察,洞口仍旧被土粒盖得严严的。6点半,洞口仍旧原样。吃过早饭,8点钟左右,老天果然下起雨来了,雨还下得不小呢!从上午8点开始下,一直下到下午4点,好一场中雨,基本上解决了旱情。
蚂蚊的假象
昨天,我们发现蚂蚁又在“筑坝”。根据“蚂蚁筑坝,不阴就下”经验,又根据蚂蚁筑的坝的大小,我们发布了今天天气“阴,小雨”的气象预报。可是到了下午5点了,天空仍然那么晴朗,没有一丝云彩,根本没有下雨的迹象。为什么今天预报不灵了呢?我们又跑到蚂蚁窝跟前仔细观察,见到蚂蚁仍在出出进进,个别的仍衔着土粒“筑坝”。
我们捡起几粒蚂蚁用来“筑坝”的土粒,用手指捻了捻,怪事怎么用劲捻也捻不碎?它们把它与泥土比较了一下,啊原来这些蚂蚁用“筑坝的”的东西,像土不是土粒。蚂蚁“筑坝”已经连续两天了。特别是今天10点左右,大小蚂蚁倾巢出动,全力以赴忙“筑坝”,这次筑的“坝”比以往更宽更高。我们接受上次受骗的教训,细心观察,确实不是假象。“蚂蚁垒窝,大雨成河”,综合这种现象分析,预计今天下午或明天将有大到暴雨。
暴风雨来了
中午12点了,天空还朗,一丝风也没有,十分闷热。到这时候,为什么还没有动静呢?难道又预了?我们又跑到蚂蚁洞前观察。洞口仍旧封得严严的。时近下午1点,突然一阵北风吹来,一片乌云从北部天边急涌过来,还伴随着一道道闪电,一阵阵雷声。刹那间,狂风大作,乌云布满了天空,紧接着豆大雨点从天空中跌落下来,打得窗户“叭叭”直响。又是一个霹雳,震耳欲聋。一霎间,雨点连成了线,“哗”的一声,大雨铺天盖地倾泻下来。
“暴风雨来了!暴风雨来了!”我们高兴得连蹦带跳。真想不到,这小小的蚂蚁预报天气还真灵呢!
评点:这是一篇定向观察的观察日记。通过时蚂蚁的生活的观察与天气变化现象进行有目的联系分析,最后得出了科学的结论:蚂蚁可以预报天气。这组观察文章,每篇之间的内容是紧密相关的,所以大大增强了可读性。
随机观察
随机观察与定向观察正好相反,它是预先没有确定观察的对象和范围,而是偶然遇到而又引起自己注意的一种观察。
随机观察又叫“随意观察”,就是无准备、无目的、无计划,随时随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它用在闲暇散步,或者办其他事情时,对感兴趣的风光景色引人场面、民情风俗、举止言谈、衣着摆设等的即兴观察。这种观察,从兴趣开始,出自感受,自始至终都处在自然、新奇和兴趣之中。
比如你在上学的路上,遇到一件突然发生的事情,你就可以进行观察。再如你到公园里去玩,遇到一件自己十分感兴趣的事情,你也可以进行观察;再如你准备到好朋友家里去玩,突然发生了一件事情很新颖,你也可以去观察;再如你到大街上去买东西,遇到一件突然发生的事情,你也可以观察„„总之,随机观察,是观察突然发生的事情。原先没想到观察,而又突然发现某一件事情很有意义,自己来了兴趣,那你就观察吧,观察了之后,你写作文就有话可说了。
随机观察例文
大街上
星期天上午,我吃完早饭,向妈妈要了钱上街去买本子。
街上的人真多呀!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因为今天是星期天,买东西的多,卖东西的也多。
我正走着,忽然从卖熟面的那边传来一阵吵嚷声。我平时最爱凑热闹,现在又听到有人在吵,少不了要去瞧瞧。我快步走过去,摊子边已经围满了人。我凭着个儿小,从边上钻了进去。只见一位吃完了面的乡下打扮的老大爷,把身上的每一个口袋都搜遍了,结果还是没有找到钱,急得满头大汗。旁边围观的人,有的说这乡巴佬可能是来混面吃的;有的说他可能没带钱就说钱丢了;也有的安慰他不要着急,慢慢找找。那摊主说:“你到底是没钱还是不想出钱?”那位乡下老大爷说:“我不是不想出钱。我今天确实带了十元钱出来,准备给我那快满一岁的小孙孙买些衣物。早上没吃饭,就到这里来吃碗面,谁知钱丢了。连碗面钱也没有了,这可怎么办呀?”
围观的人这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大家就你一元,他几角地拿钱给那位老大爷,那位摊主也说:“大爷,既然是这样,那面钱我就不收你的了,算我送给你吃的。”说完又拿出两元钱给老大爷。那位大爷感激地说:“谢谢大家,谢谢!”说着热泪忍不住地流了下来。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现在的人真的变了,变得比过去强多了。
评点:本文的小作者本来是到大街上买本子的,结果突然遇到了一件意想不到事情。于是就观察了记下来——开始,人们对出不起面款的老大爷态度各不相同,老大爷解释后,人们了解了原因,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大家都纷纷拿钱老大爷。摊主也非常慷慨,不但不收面钱,还拿了两元钱给老大爷。文章赞扬了一人有难众人帮助的新风尚。结尾写感想,点明了中心,深化了主题。
武老师讲课
只要你是生活的有心人,生活会赠送给你无穷无尽的写作材料。只要你能注意到了随机观察,你就可以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新材料。
运用“随机观察法”观察时,要格外注意:
1.由于事前缺乏目的性、计划性,观察开始于新奇感、兴趣感,所以要加强有意性,变无意为有意,集中注意力,以便使观察收到较好的效果。
2.要尽力捕捉那些最引人、最感新奇、最感兴趣的事物,如独特的风光、建筑、民情风俗、举止言谈、衣着摆设等等。
3.如果时间允许,要尽量与询问、采访相结合,以便更好地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避免想当然的主观臆断。并尽可能做些简要的记录。
4,观察后,对许多重要的情节要尽量在头脑中过过电影,想一想当时究竟是怎么样的,强化记忆,使观察的结果更具体化、形象化、条理化。对于那些饶有风趣,而又特别容易忽视的地方,尤其是重点细节,如果有机会,要尽量再去有意识地观察。
思考与练习:
1、什么叫定向观察?
2、什么叫随机观察?
3、怎样进行定向观察?
4、怎样进行随机观察?
第二篇:托班个案(随机)观察记录
托班个案观察记录
观察现象:
1、每到集体活动时,她总是缺乏积极性,懒懒散散,拖拖拉拉在最后一个,注意力不集中,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2、从家中带来的食物或玩具从来不与其她小朋友分享,存在一定的自私心理。
3、有时犯了错还不准别人批评指正。即使勉强认错,也是昙花一现,没有多长时间该怎样做还怎样做。教育措施:
1、找一位平时在班中较积极认真的小朋友和她做朋友,每到集体活动时(例如:列对做操)都让这位小朋友和她一起进行,增强集体意识;
2、针对蒋雨芮语言丰富这一优点,平时可以请她为别的小朋友讲故事,说儿歌,树立她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使她感到她是这个集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多找机会与伙伴合作,去共同完成一件事情,让她感受和体验到与别人共同合作和分享成功的快乐 效果分析:
1、和好朋友相处了几天,蒋雨芮每到集体活动时不再拖到最后,也感觉到自己应该和其她小朋友一样以集体为中心,树立集体荣誉感。
2、与同伴共同分享一件物品时,有时仍表现出不情愿,但比以前已有了很大进步。发展状况:喜欢看图书,和同伴玩。
立案目的:该幼儿进餐速度慢,观察其进餐表现,查找原因,对症下药,使其有所改变。观察记录:
今天的午餐是白米饭、西红柿炒鸡蛋、糖醋肉和豆腐汤。饭刚分好,他吃了一口米饭、一口醋肉,刚吃了三口,就和同桌的小朋友说起了悄悄话。发现老师在注意他,就又吃了一口饭,含在嘴里,坐着发呆,约两分钟后,再慢吞吞地喝一口汤,吃一口饭,菜几乎没动。后来有点急了,就用手帮忙把米饭放进汤里,连汤带水慢条斯理地吃着。这顿饭他足足吃了五十六分钟。分析与措施:
该幼儿自理能力较差,动作发展缓慢,虽然已经3岁了,但是上下楼梯还要拉着老师的手一步一步的慢慢走。注意力常常不能集中。
第三篇:观察与表达
观察与表达
【活动目的】
观察和表达能力训练。
【活动材料】
玩具或一些观察力考验图(可由教师或者学生自行购买)等。
【适用范围】
小学一至三年级。
【活动步骤】
1、教师将班上学生分为4~6个小组,选取一批能够考察观察力的材料由易到难排列,在班上展开竞赛。如:找出玩具上的不同颜色;观察两组数字有何不同;观察多组数字,让学生标出相同与两组的组号;比较图形的异同;比较字母或符号的异同。竞赛规则以小组用时短为胜。教师视情况自定题目的数量。
2、赛后进行组间评比,让成绩最好的小组交流他们观察的技巧。
3、一般来说,竞赛成绩较好的学生,其观察方法也是有章法和技巧的。在小组向全班交流经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说话的完整性和条理性。
4、对竞赛胜利的小组和表达优秀的小组,教师可给予适当的精神奖励,如小红花等。
5、最后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养成细心观察好习惯的期望结束本活动。
【活动过程及注意事项】
培养观察力是开发智力的重要方面,小学生在机体发育、各种教学、日常生活、专门训练等条件和因素的影响下,观察力将稳步提高。但良好的观察力不是靠一次、两次的观察训练就能培养的,这种训练可以让学生之间或其家长帮助长期训练。交流时要让学生借鉴自己观察时采用的方法,有顺序的表达:什么先说,接着说什么,什么最后说。为强化学生观察和表达的能力,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记观察日记。教会学生如何写观察日记,并且要求他们养成记日记的习惯。
第四篇:观察与写作
第一章《写作的多样性与独特性》教案1 第一节 写出自己的个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白个性化在写作中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写作的个性化追求;
2、重点培养学生在抒写情感、写作思维两个方面的个性化特点。教学设计:
通过理论分析和例文探讨的方法,使学生明白什么是写作的个性化,进而了解个性化对于写作的重大意义;在此基础上,通过片段训练和整篇习作,从而将理论知识和写作实践相结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个性化习作能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三课时(其中写作指导1课时,训练1课时,习作讲评1课时)
一、导入:
1、考场作文雷同现象分析导入;
2、同题作文分析导入
二、作文个性化探究:
1、什么是文章的个性化:
个性化指的是抒写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具有创新思维、选材和语言都具有独到之处的文章。
2、个性化作文的基本要求。
简单地说,个性化作文要求学生能自主写作,写出的文章真实、有创新,同时还应该健康。“自主”、“真实”、”创新”、“健康”是作文个性化的基本内涵。
(1)自主。即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选出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不受外部的过多干扰。重视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自主写作反对的是要求过于具体,过于死板,没有可以选择的灵活性;反对的是简单套袭;反对的是只准歌颂不准批评。因此要求确定的题目要有一定的宽度,不把写作内容规定得过于具体。(2)真实。即写自己真实的想法和看法,不是胡编乱造。真话、实话不仅要求心里怎样想,就怎样说,怎样写,还要求有个客观的标准,即准确性。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要“求诚”,即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假若有所表白,这应是有关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乎事理的实际,切乎生活的实况;假若有所感兴,当是不吐不快的,本自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这种要求可以称为“求诚”。
(3)创新。即言别人之未言,发别人之未发,想别人之未想,写别人之未写,要不断追求新鲜的东西。作文所阐述的观点,往往是自己独出心裁的见解,是所发现的新颖的、独到的、有价值的东西。开发创新意识,就是鼓励学生思考问题能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由已知导向未知,发现新事物,发现别人未觉察、不易觉察的东西,并从中求新、求异。与此同时,又要引导学生善于对思维过程中取得的种种信息进行判断,提炼,概括,推理,比较,使之朝一个方向集中,取得最正确的最有价值的看法。
因此在作文中要有所创新就是要敢于突破旧的条条框框;就是要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就是要善于采用新的表现手法,具有新的风格,同时有意识地发表新的见解。
(4)健康。所谓健康就是要追求品位,追求格调。在个性化作文中,仅有了前面的三点要求还不够,个性化作文还要求健康。如果说自主是解决个性化作文的动力,真实是对作文的材料要求,创新讲究的是多样性,那么,健康就是要追求品位,追求格调。真实的内容也许是恶的、丑的,而多样性也并不仅仅是图个五光十色。前面这三个特征还必须有健康这一条来约束。否则,个性倒是突出了,可写出的东西为人不齿,令人作呕。比如,1999年的高考作文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有的作文说把鲁迅的记忆移植给牛,编辑部就找牛约稿,把狗的记忆移植给麻雀,麻雀就叫狗为妈妈。此类文章确实与众不同,显示了文章的个性,但这种“个性”发展下去不仅是对写作,就是对学生的人格修养也是有弊无益,这样的个性化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综上所论,我认为个性化作文就是要做到自主,真实,创新,健康。要做到这四项必须具备如下条件:感受的个性化;思维的个性化;题材的个性化;表达的个性化。这几者的关系是互相制约的,作文有无个性归根到底取决于思想有无个性。
3、例文分析: 之一 一— 真情流露
我的外公外婆 陈吉
我在外公外婆家住了将近十年。外公外婆是一对非常刻板的老人,很少见他们俩说话,我是指两人之间的悄悄话.就像现在的年轻人。每天只是简单不变的台词:“吃饭了。”“该把衣服收回来了。”„„包办的婚姻,哪儿有幸福?不过,他们也有浪漫的时候,每天早上四点多,全城还在梦乡之中,他俩已悄悄爬起,去“压马路”。虽从不手拉着手,而且总是一前一后。但在寂静的晨雾中,光是那种默契,已让人觉得有点味道——外公走在前面,可他从来不用回头,就知道该走多快,他能用心感受外婆的脚步,于是她快他也快,她慢他也慢,从没出过错。
有一次,外公去单位领退休金,回来得晚了,而外婆因做饭需要盐,又找不上人帮忙,便独自去买。这本是我的工作,可惜那天染了小恙,外婆心疼,没让我去。大约五点多,外公回来从邻居那儿借盐做好了饭,左等右等就是不见外婆回来,这下外公急了,说什么也不肯先吃。我没法了,只好陪着等。外公在家里等得着急,竟跑出门,站在路口张望,终于,我俩从街头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见到外婆的身影,外公迎了上去。我到现在也没看出,外婆是怎样将手中盐袋交给外公,仿佛已排练了千百次,外公那样自然地从外婆手中接过包。我第一次见外公与外婆并肩走路。当晚,第一次听到外公对外婆发火,还对她进行管制:“以后没人陪,不许一个人去办事。”当时没在意,现在回想起来,总觉得被一丝不易察觉的什么东西感动着。
大午夜,吃过了年夜饭,孩子们围着电视机,大人们忙着收拾碗筷。我走过去,对外公说:“外公,说说你与外婆当年的事吧。这也算是传家宝呀!我听说过,外婆当年是全村的大美人!”一句话,将孩子们全部移离电视机,围坐在外公周围。外公看看我们,又看看外婆,不紧不慢地拉开话匣:“你们的外婆呀,当年可是全村的大美人呀!我和她呀„„”这时,外婆正收拾桌子,听到这里,狠狠地瞪外公一眼,又用手掐了外公一把。外公虽痛,却哈哈大笑,直笑得我们一家人大眼瞪小眼,外婆也脸红起来。其实我问的那句话,每年都会有人问,但每年都会被外婆打断。所以每年的“她呀”后面,只有无尽的省略号。但我想这省略号后面的内容只属于外公外婆两个人,我无从得知,也不必知道,虽然我每年都会问。因为这时,是外公外婆最温馨的一幕。
前年,外婆因胃癌去世了,巨大的悲痛几乎击倒了外公。外公有一段时间什么也不做,只是整日守着外婆的遗像发呆,嘴里也不知呢喃些什么。吃饭,睡觉,一点也不规律,人瘦得只剩下八十几斤。我们小辈都很害怕,怕外公再有个三长两短。还是二舅妈有见识:“时间一长,老人什么都会淡忘的,这阵子我们多照顾点,过两个月就行了。”半年后,外公真的没事了,他又开始晨练,只是很奇怪,原来两个人时,走得不快不慢,现在一个人了,应该好走些,可反而走不好,一会儿快,一会儿慢,一会儿又停下等半天。大年夜,没人再提那个话题,大家似乎忘了,可没想到外公自己先说了:“你们外婆呀„„”这回被舅妈们打断了:“爸,来,试试这件新衣服。”被打断了,外公没笑,表情好像很伤心。又是一年过去了,我们怕外公太寂寞,又没人照顾,决定再给他找一个老伴。起先没让他知道,只是告诉他去见个人。那天是冬至,上午八点。
我们先出门,可好一会儿也不见外公出来,我去叫他。外公房间门关着,我透过玻璃窗,发现外公正摩挲着外婆的遗像:“今天气温下降很多,我加了衣服,不冷,你那边冷吗?别忘了加衣。”一滴泪珠滴在相片上。我顿时颤栗,无言。外公没去见那个人,我自作主张,拉外公去玩了一天,虽被父母骂得要死,但我不怕,我知道父母同我一样爱着外公。果然,他们听说此事,一样无言。从此,没人再提要外公再婚的事,大家都知道外公与天堂的那个人有约,我们不信神,但我们希望有来世。
外婆去世四年了,外公一直想念她,我为回忆中的事情感动。外公外婆之间话是不多,就算外婆仍在世,或下辈子外公仍牵外婆的手,我想他们之间的话还是不会太多。有人问我为什么,其实——
大爱本无言!
——从真实、真情、真感受方面进行点评 之二 ——创新思维
英雄所见 沈 栖
大凡英雄有谋有略,有胆有识,他们的“所见”常会“不谋而合”。不是吗?韩信为兴汉灭楚设“暗渡陈仓”之计策,当初张良建议烧毁栈道的时候,也曾向刘邦预先说过。刘邦见自己麾下这两位英雄先后所定的计策,竟然完全一样,高兴地说:“英雄所见,毕竟略同!”在赤壁之战的打法上,周瑜和诸葛亮都主张用火攻,这也是“英雄所见略同”的一例。古今中外,“英雄所见略同”的事例不胜枚举。
然而,“英雄所见”未必全都“略同”。英雄毕竟有独立人格,其见解睿智常有独到之处,因此“所见略异”在所难免。鲁迅和郭沫若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两位巨匠,但他们对文学运动和文学流派的“所见”多有“略异”,彼此进行过多次论争。由于两位英雄“大战斗却都为着同一的目标”,“决不日夜记个人的恩怨”,虽有“笔墨相讥”,但还是牢牢把握着斗争的大方向,始终把斗争的矛头直指共同的敌人,不失为一位革命家和一位无产阶级文化战士的风度。
从辩证法的观点来分析,“同”是相对的,“异”才是绝对的。人类正是在“同”与“异”的比较和较量中不断向更理智、更科学的方向发展,日臻高度文明的境界。如何对待“所见略异”?英雄们会有不同的答案。纵观这些答案,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党同伐异。或利用权势,或利用势众,或利用权术,一方英雄无情讨伐另一方“所见略异”的英雄,直至置其死地而后快。二是求同存异。不视“异”为“异端邪说”,而是在求大同的前提下允许“存小异”,这多少有点民主意识。三是敬贤纳异。出于对英雄贤士的尊重,尽管有“异”,但能采纳其合理内核以滋补自己的学识,完善自己的理论,共同尽力于文明建设。由此可见,“求同存异”和“敬贤纳异”在政治生活和学术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倘若舍此,那么,政治生活将是“一言堂”的专制统治,而学术研究则是“万马齐喑”的颓败境况。
英雄所见“略同”者,有之,“略异”者,有之,甚或“略反”者亦有之。王安石和苏东坡是宋朝文坛上颇有成就的人物,同时也是政治上非常著名的活动家。这两位英雄在文学上的“所见”可谓“略同”(同列为“唐宋八大家”),但在政见方面,尤其是改革方面,两位却“所见略反”,矛盾尖锐,在朝廷上常为具体的改革方案(如“青苗法”等)而唇枪舌剑,苏东坡甚至上书反对王安石变法。但是,由于两位英雄都是以利民兴国为出发点,而不以个人的得失来“暗算”对方,因此,“所见”虽然“略反”,但并不影响两人之间的关系,也不有碍共同竭其心力来利民兴国。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所见略同”,英雄们和睦相处,这固然是件好事。那么,“所见略异”,甚至“略反”呢,也应有宽容和忍让的态度(当然并不排除必要的“争辩”),这可要有一种坦荡荡的政治襟怀呵。
——从求异思维的角度进行点评
三、学生阅读教材“例文借鉴”中的三篇文章,讨论分析三篇例文在个性化方面的具体体现。
四、写作训练:(1课时)
1、片段训练:
①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或感受,写一个记叙描写性的片段,体现“回报”或“活着”的话,不少于120字。
②名人名言、警句成语,都有一定哲理性,旷日持久,人们习以为常,往往容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即对观点或事物产生一种“从来如此”的固定看法。但是不少成语警句往往是就某一点、某一个角度而言的,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更新。请就下列名言、成语,运用逆向思维,提出新的观点,写一个议论性片段,不少于100字。
艺高人胆大 人言可畏 欲速则不达 出头椽子先烂 班门弄斧 异想天开 知足常乐 开卷有益 识时务者为俊杰
2、整篇作文训练:
请以“感受生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题材自选。
五、片段、整篇讲评建议:(1课时)
结合学生习作实际情况(投影典型习作),从真实感受、创新思维两个方面对学生习作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以便巩固和加深学生对个性化写作的直观感受和理解。
★教学后记:
第五篇:观察比较归纳
观察比较归纳 —浅谈初中英语语法教学
彭江辉
学好一门外语是较困难的,是需要坚强的毅力,刻苦的精神.但是学习外语也有其捷径可以探索, 如在词汇上花功夫,扩大词汇, 扫除阅读等方面的障碍, 也可采取集中学习语法的方法,通过英语的语法现象的分析, 进一步达到迅速掌握英语。我个人认为认真学习语法掌握语法规则是学习外语的有效途径。对于老师来说如何去上上好语法课就非常重要了。下面我就个人的教学谈一点英语语法教学的体会:
一、明确地给出观察目标, 区分语法现象
讲述语法的时候,应该让学生多观察, 通过学生个体的多方面的语法现象感受, 由学生通过大量的事例, 得出较为共同的语法规则。上语法课时, 我常常引导学生观察所给例句的目标, 比如,我讲“BE”动词的正确形式时, 有如下例句供学生观察, 给出的观察目标是BE动词前面的主语: I am a student.They are my classmates.He is a wonderful singer.The cat is lovely.通过学生观察,使学生明白主语的不同, BE动词的形式就不同, 在何种情况下,BE动词使用其相应的形式,进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主语的不同会影响BE动词的变化? 在何种情况下使用BE动词的三种不同形式?
观察目标的确定是学生能够自我寻找规律,从表面的现象到深入的思考, 进而得出语法规律。但是观察是有深度的, 应该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思考。观察目标可以是多个,给观察者多个目标去观察去思考,这几个目标可以是有直接联系的,也可以是间接联系的。比如以下就动词的时态变化形式以及时态标志的例句: Tom often helps his mother do some cooking.I went to the park yesterday.They are singing in the classroom now.Jim has already done his homework.以上例句观察的目的是了解时态的概念和与时态有关连的标记部分.学生通过观察会发觉不同的标志句子中的谓语动词使用不同的形式。观察活动中,我们可以进行简单的观察,同时可以利用观察目标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二.积极比较,发现规律
通过观察使学生发现语法现象,使学生对语法的感知现象而真实。学生观察之后,教师应进一步提高要求,让学生积极思考对比,进而发现规律。比较是在观察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要求,但比较的对象彼此应该是被观察的部分,请看以下例句: Tom likes English.They like English.He likes English.She likes English.We like English
He and she like English.这是“一般现在时”动词形式的观察比较例句,要求学生在观察的同时对主语和动词形式进行比较,他们就会提炼出主语Tom, They, We, He, She, He and she 以及动词like, likes„ 进行比较,进而认真思考。
比较的原则是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积极思考。比较的面应该尽量全面,例句充足富有代表性,可以说明问题。三.普遍归纳,得出规律
大量的例句通过学生的观察和比较,学生对语法现象有了充分的感知,同时也积极进行思考,这时候,要让他们大胆归纳,基本上得出这一现象的规律。归纳可以是从部分到部分,然后适用普遍,象如下例句:
The desk is made of wood.I was sent to America.Machines are made by workers.第一步归纳的结果可能是:被动语态的结构为BE+动词的过去分词 第二步归纳的结果可能是:当主语是谓语动词动作的承受者时,谓语动词使用被动语态结构BE+动词的过去分词。归纳之后应该得出较为通用的规律,然后通过得出的规律进行实际练习就简单得多了。
总之,在观察对比归纳在语法教学中的作用可以这样加以概括,观察是前提,对比是过程,归纳是结果,但三者之间又有内在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过程,最好少采用演绎的方法,而培养成学生积极思考,善于归纳的能力。
1999/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