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读后感

时间:2019-05-14 16:25: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学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学读后感》。

第一篇:文学读后感

《飘》读后感——外国文学作品赏析

读《飘》的时候,总免不了一份对未来的憧憬,对现实的淡淡哀愁。那样一种情愫,在我心底百般思索,却如何不得其解。在这里,我取用第一次读她时选用的中文译名。郝思嘉到底有没有做错呢,我该不该去纠结这个问题呢?白瑞德得到了那么多人的喜欢,财富,美貌,能干,坚强,是个不折不扣的好男人。在思嘉和瑞德的爱情中,我们仿佛可以不拘现实桎梏。在《飘》中,此外,又有多少让我为之感动的呢?

倔强任性,美丽小姐,不择手段,当这些字眼出现在思嘉身上时,思嘉的形象已经很鲜明了。少女时代,对邻家少年卫西礼的朦胧爱慕,即便一次次的遭到拒绝,还是努力去爱,明明是爱得痛彻心扉,还要坚持下去。直到媚兰,那个柔弱的不受思嘉喜欢的女人死后,思嘉的第一个梦彻底破灭了。有人说,她爱的不是希礼,是希礼的影子!是春华的梦!我想,我应该珍惜这一切,倘若成了真,世界就变得简单了,为何一定要有那么多的生死踟蹰?对思嘉,我是深深的喜欢,喜欢她的爱恋,喜欢她的疯狂,喜欢她会说话的眼睛。若说到喜欢,又哪来的对与错呢,感情就是最好的答案了。

白瑞德,是优秀男人的模板。在与思嘉的爱恋中,有过狂热,亦有割舍。也许到了很多年后的今天,至死不渝的爱已然不再那么被看重,而冥冥中我却有那么一份坚持,爱她就应该乡空气一样,从亘古到未来,仿似不存在却从未离开。我无权评论瑞德对思嘉好与不好,他们不需要更不在乎我们的评定。初读《飘》,我想到徐志摩的一句话:“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容不得恋爱,容不得恋爱!”那时候没经历过爱情的我,以为思嘉对希礼的爱恋就是爱情了,为这份没有成功的爱抑郁良久。在我眼里,思嘉当是男人眼中的宠儿,女人当中的王者,而希礼偏偏把她当妹妹看,娶了沉默大多数中的媚兰。这是多么的不可理喻!

到后来,思嘉对媚兰的不喜欢,甚至巴不得她死。媚兰却一如既往的相信思嘉,带着圣母般的微笑。那是一颗怎样的心?她值得所有人去爱,去尊敬!书末,瑞德和思嘉的爱反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对媚兰的敬意却使我大为感动。

这儿,我想起了黑妈妈,想到了大个子黑奴。黑妈妈的喋喋不休中,我看到的是长辈的叮咛,大个子黑奴的朴实中,我看到的是最纯洁的心灵。后来,莫名的对黑人有一种好感了。也许,这也是我读《飘》的最大获益吧!

最近一次读《飘》已经是数月前的事情了,然而那些记忆却历历在目。所谓生活,就是要认真的过,无悔的付出,这样才有机会感到幸福。这一年,我遇到了心爱的女孩,我记得她的味道,分担她的忧伤,分享她的快乐,免不了彷徨,却愿意真心的付出。玛格丽特说,tomorrow is another day!明天会是什么样子,谁又能断言呢?相信誓死不渝的爱和无怨无悔的付出才是幸福的保证吧。

写完这一切,蓦地发现,这不是论文了,似乎有悖我的初衷,但这确是我的感受,任思绪流淌在笔尖,这样才真吧。而她的身影,在我心底,亦是愈发的清晰。是的,我爱她。篇二:我与文学经典读后感 我与文学经典读后感—《漂亮朋友》(莫泊桑)《漂亮朋友》中有着漂亮外表的杜洛伊是一个不择手段向上爬的无耻之徒,他依仗自己漂亮的外貌和取悦女人的手段,专门勾引上流社会的女子,并以此为跳板,走上飞黄腾达的道路。最后他拐走了报馆老板的女儿,迫使老板把女儿嫁给他,自己便成为该报的总编辑。小说结尾还暗示他即将当上参议员和内阁部长,前程还远大着呢。

它是一部揭露性很强的小说,小说通过塑造这些现代冒险家的典型以刻画资产阶级政客的丑恶灵魂,深刻地揭示了法国第三共和国的政治、经济的复杂现象,是十九世纪末的一幅历史画卷。首先,在《漂亮朋友》中揭示了上流社会的空虚、荒淫、堕落,展现了资产阶级政客的厚颜无耻,揭露了政治界、新闻界黑暗的内幕,对黑暗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有力地批判。在小说中,报纸是操纵在财阀和政客手中的工具,《法兰西生活报》的后台老板是一批众议员,被称为“瓦尔特帮”。瓦尔特是一个实力雄厚的南方犹太富商,身为众议院议员,他在议院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他是金融家,善于利用政治进行投机。他深谙报纸的作用,创办了《法兰西生活报》。用他的话来说,他的报纸是半官方性质的。他巧妙地让这份报纸容纳各种思想,让包括天主教等思想同时并存。并非他没有任何政治主张,他只是以此来掩盖自己的真正目的。他创办这份报纸,是为了支持他的投机事业和他的各种企业。由于他手段高明,消息灵通,使《法兰西生活报》身价大增,巴黎和外省的所有报纸都对它刮目相看,从它那里寻找消息,引用它的文章,它最后成了内阁的喉舌。小说生动地描写了“瓦尔特帮”如何利用这份报纸操纵政局:为了让他们当中的重要成员拉罗舍—马蒂厄上台,瓦尔特利用报纸制造舆论,实现撂倒阁阴谋,让拉罗舍—马蒂厄当上了外交部长。这个人物是典型的政客,他既没有胆略,也没有真才实学,表面拥护共和,其实是个自由主义分子,做事不择手段。事实上,他只是瓦尔特帮在政治上出头露面的代表而已,一旦他的生活丑闻暴露以后,瓦尔特便不留情面地一脚把他踢开。由财阀操纵报纸,在政界和投机事业上大显身手,这就是《漂亮朋友》所揭示的第三共和国的报界黑幕。小说的揭露内容之二是针对当时法国政府的殖民地政策。从1880-1885年,法国公众对殖民地问题十分关注,因为在1881-1883年,法国政府在非洲和亚洲地区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尤其是于勒·费里对突尼斯的干预最引人注目。费里借口克卢米尔部族在阿尔及利亚东部边境骚扰,而突尼斯政府却给他们提供了栖身处所,于是蓄意挑衅,采取军事行动。紧接着在1881年4月1日,他向众议院提出阿尔及利亚的边境问题,要求“惩罚不顺从的居民”,终于迫使突尼斯的贝伊签订了巴尔多条约,将突尼斯置于法国的保护之下。在这些政治和军事行动的背后,是尖锐的经济问题在起作用。突尼斯的经济情况一直不佳,无法清偿法国的债务。1883年至1884年间,两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斡旋活动。1884年5 月27日,贝伊以法令形式批准了利息为四厘的一亿四千二百五十五万法郎的新借贷。在这期间,巴黎交易所的行情出现极大波动,由此引发的财政投机异常活跃。这些投机活动与政客、政府成员、参议员或众议员密切相关。

小说揭露内容之三在于塑造了一个现代冒险家的典型。这个冒险家不是在东方的殖民地进行投机活动的人物,而是不择手段爬上去,在短时期内飞黄腾达,获得巨额财产和令人注目的社会地位的无耻之徒:杜洛瓦在北非的殖民军里待过,练就了残酷杀人的硬心肠。同时他又是一个机灵鬼、一个能随机应变的人。残忍而邪恶的经验与他狡黠的个性相结合,在巴黎这个冒险家的乐园里,便滋生出这样的野心家。

杜洛瓦的如愿以偿,在于他抓住了两个机会。第一个机会在报馆。然而,他在报馆的青云直上还得益于和女人的关系。利用女人发迹是杜洛瓦的第二个、也是最具有特色的手段。他的本钱是有一副漂亮的外表,在女人眼中,他是个“漂亮朋友”。他敏感地发现病入膏肓的福雷斯蒂埃的妻子玛德莱娜与政界人物交往频繁,文笔老练,抓住她便可在报馆站稳脚跟,于是他大胆地向她表示,他愿意在她丈夫死后取而代之,他果然如愿以偿,当上了政治版主笔,成为新闻界的知名人物。与此同时,瓦尔特的妻子成了他的情妇,他在瓦尔特身边有了一个人替他说好话。接着,由于倒阁成功,他获得十字勋章,他的姓氏变成了有贵族标记的杜·洛瓦。但当他得知瓦尔特和拉罗舍—马蒂厄发了大财,自己只分得一点残羹以

后,顿时勃然大怒,一个计划在他心里酝酿成熟了。他毅然地抛弃了瓦尔特的妻子。随后他侦察到自己妻子的诡秘行动,导演了一场捉奸的闹剧,一下子把拉罗舍—马蒂厄打倒了,又与妻子离了婚。最后,他一步步接近瓦尔特的小女儿苏珊,把她拐跑,威逼瓦尔特夫妇同意他娶苏珊。老奸巨猾的瓦尔特虽然气恼,但头脑是清醒的。他认识到杜洛瓦并非等闲之辈,此人将来一定能当上议员和部长;他感到不如息事宁人,顺从杜洛瓦的意愿。因此不顾妻子的坚决反对,应允了杜洛瓦提出的要求。在杜洛瓦盛大的婚宴上,教士用近乎谄媚的辞句向他祝福:“你们是世间最幸福的人,你们最为富有,也最受尊敬。特别是您,先生,您才华超群,并通过您的道德文章而给芸芸众生以指点和启迪,成为民众的引路人。您身上肩负着伟大的使命,您要给他们做出表率来??”教士的话代表社会、官方对这个流氓恶棍式的冒险家的成功表示赞许,但从中也透露出作者无情的、辛辣的讽刺与抨击!篇三:经典文学作品读后感 经典文学作品读后感 近段时间一直在拧一些乱乱的文字,看得乱流突袭,开始发觉在生活中讲话都失去语感。于是产生了懒惰情绪,不愿意再在艰涩晦深的问题中继续停留,转而回身读一些小时候所看的东西。第一本看的,便是《简爱》。《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传世之作,它成功地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中第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独立自主的积极进取态度和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对于《简爱》,早先我是完全被它的语言所打倒。如痴如醉,魂牵梦萦,有段时间张口闭口都在学那种英国式优雅的口吻。小时候图个好玩,没对情节具体参悟,在心目中这就是一部完美华丽的诗歌。是记忆花园中最后的秘藏。但是重新读过一遍之后,语言的流丽依旧,却在情节与构思中发现了一些别的。

大凡喜爱外国文学作品的女性,都喜欢读夏洛蒂的《简爱》。假如我们认为夏洛蒂仅仅只为写这段缠绵的爱情而写《简爱》。我想,错了。作者也是一位女性,生活在波动变化着的英国19世纪中叶,那时思想有着一个崭新的开始。而在《简爱》里渗透最多的也就是这种思想——女性的独立意识。让我们试想一下,假如简爱的独立,早已被扼杀在寄人篱下的童年生活里;假如她没有那份独立,她早已和有妻女的罗切斯特生活在一起,开始有金钱,有地位的新生活;假如她没有那份纯洁,我们现在手中的《简爱》也不再是令人感动的流泪的经典。所以,我开始去想,为什么《简爱》让我们感动,爱不释手

——就是她独立的性格,令人心动的人格魅力。

然而,我们不禁要问,仅这一步就能独立吗?我认为,不会的。究竟女性的独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种彻底的勇气,就像简爱当年毅然离开罗切斯特一样,需要“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土一去兮不复返”的豪迈和胆量。我想,这应该才是最要害的一步,也应该是走向独立的决定性的一步。而夏洛蒂笔下的简爱却把她倔强的性格,独立的个性留给我们一个感动。所以她是成功的,幸福的女性。简爱已作为独立女性的经典,我希望阳光下,鲜花里有更多的简爱走出来,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不管是美貌,还是相貌平庸,都有美好的心灵和充实的心胸,都能以独立的人格和坚强的个性生活。有没有人在寄人篱下时为追求平等与尊重,竟向长辈们挣扎反抗;而那时她仅仅是个寄宿于贵族亲戚家的穷孩子;有没有人在监狱般不见天日的寄宿学校里练就内柔外刚、独立冷静的处事风格,而非胆怯地服从;有没有人在家材万贯的贵族主人面前以一位贫困、微不足道的家庭教师身份昂然而立,吐露道:“难道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吗???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

有这样一独立、叛逆、不羁、渴望尊重的女性,她正是夏.勃朗特笔下的主人翁简爱!简爱的物质生活并不富裕,要不然她不会沦落到寄宿学校过着饥寒交迫的非人的日子;她不会来去只有几套洗的泛白的粗布衣裳,不会差点潦倒在沼泽地上因身无分文近乎晕厥。但她的精神生活从不因此而贫乏,相反,她的学识、才艺甚至超越了某些上流社会的公子小姐。她的思想因外界的阻挠而断流,她的独立平等自由的追求从不因身份地位悬殊或宗教礼节而就此放弃,她的锐利、睿智、大胆的目光总是穿越对方的心灵。《简爱》被万众所热爱的,大约是其作者的自尊与平凡——或者说,是夏洛特的自尊与平凡。那是一个灵魂炽热而外表简单的女子。这一形象无疑是不朽的经典。可是与其夫罗切斯特一样,这个形象始终在用一种类似于自傲的口吻言论,他们对于他人的鄙薄,多多少少,曾经使我快慰,现在却令我不安。夏洛特托身于简爱,这是我所知道的。但我所感觉到的是:她对于高层贵族的鄙薄与一种近乎敌视的态度,有些刻意了。反过来说,我从中读到了自卑的情绪。

简爱是个敏感而容易受伤的女子。开头用了太长的篇幅来叙述她幼时的情景。但是我感觉到的是,在叙述简爱这个人物时,夏洛特不曾将自己离开这个躯壳,所以她也没有用全知角度叙述。如此一来,她所描述的差不多可以认定是她的意见。那么,我在简爱中,看到的是某种情绪化的自卑,而后是近乎于传奇的爱情——惟其传奇性,昭示了某种不真实与幻想性——和最后一个几乎有点硬凑的结尾。她遇到了john rivers。虽然前头有笔,但还不是那么自然。夏洛特对于

简爱的处理,开头非常真实,中间段非常精彩,但是隐伏着不安,到了结尾,则几乎归于俗套——一个我料到的俗套。最后无疑是皆大欢喜,带一点感伤。她的铺垫和衔接很完美,几感觉不到瑕疵。但是我隐约间感到的是,这是一个人间女子编造的故事。它已经缺少了令我战栗的小说结构——更多的时候,我读到了简爱离开山庄,就没再读下去。如果我是夏洛特,或许我就会在那里结束。因为之后的一切,在我看来,比之于前,是很拙劣的。

比较于《呼啸》的急风暴雨,《简爱》的安静,其实倒象是装出来的。夏洛特和爱米利一样,其实是内心很tough的人。她们的心必须在疾风中飞扬,因为过于容易受伤。爱米利一飞冲天,写下了真正浩荡的文字。而《简爱》,则在某种内在情绪的矛盾下,写出了一个自己在不断斗争的故事。这一方面,有些象雨果同样自我斗争的《九三年》。

通信信号学院

宁波地铁信号1001班 朱晓阳

联系方式:***篇四:儿童文学读后感 《儿童文学》读后感

上派初级中学七(4)班 应健玮

望着书架上那一本本整齐罗列着的儿童文学,我的脸上挂满了笑容,陷入了无限的遐想中?? 暑假中,父母见我整日无所事事,于是,准备为我订购《儿童文学》这本杂志,补充我的课外阅读量。起先,我极力反对,因为我不喜欢被人逼迫做事,可是,“父命难违”啊!当第一本《儿童文学》递到我的手中时,我粗略地浏览了一下,觉得那些内容我一点儿也不感兴趣。随着一本本的到来,渐渐地,我对《儿童文学》这本杂志产生了兴趣,那些富有奇异想象力的童话;那一篇篇,一件件感人的故事;那一个个有趣的小说,令人回味无穷。从此,我便喜欢上了阅读,书桌前每天都出现了我的身影,我捧着书,快乐地阅读着,时而捧腹大笑,时而眉头紧锁,时而泪润双眼,??深深陶醉于其中?? 《儿童文学》向我展现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这本书使我就像一株忘忧草,整天没有了忧愁,沉浸在快乐之中。它的出现填补了我心灵的空虚与寂寞,给予我心灵的抚慰,给予我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它就像是我的朋友,我的导师,敞开知识的大门,让我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到达成功的彼岸。

第二篇:文学经典读后感

文学经典读后感

——《牛虻》读后感

不管我活着

还是我死去

我都是一只牛虻

快乐地飞来飞去

这首小诗,是牛虻最后的字迹,写完它,他就上了行刑场,然后他死了,文学经典读后感。

他死得很艰难,因为给他行刑的士兵,都是那么爱戴他,他们拿枪的手在颤抖,他们的泪在脸上淌,可他们还是必须杀死他,那是工作。在无数发子弹声后,牛虻还是死了,全身都中了弹,可是死得那么坚强,那么灿烂。

蒙泰尼里看着自己的儿子死去,是他亲手杀死了他,是他,在上帝和儿子之间,毅然选择了虚假的慈悲的上帝,而放弃了自己那么可怜又那么需要爱的儿子。他注定为自己的选择而后悔,他注定被自己逼疯,最后,伟大的红衣主教还是疯了,还是死了,上帝不是慈悲的,上帝没有因为他的忠诚而对他忠诚。

亚瑟是可怜的,琼玛的一个巴掌把他从意大利打到了南美,多少年的苦难,他全忍了下来,终于,他又回到了意大利,他又见到了琼玛,他们相爱,却得不到永远。他死了,她哭了,他痛苦的所有时间,她也痛苦着。而正当她知道他还活着,她可以释然,她可以渐渐忘记自己曾经的错误时,他又一次活生生地死在了她的面前。

亚瑟在17岁时,明白了上帝只不过是一尊用榔头就可以敲烂的泥塑,他最亲爱的padre骗了他,上帝不是慈悲的,人能依靠的,只有自己。亚瑟在苦难中成了一个彻底的无神论者,他憎恨那些虚伪的祷告,憎恨所有的神父,可是他知道,无论如何,他还是爱padre,他不恨他,只要padre能够在余生好好爱他,他就会满足,他就会得到幸福。可是蒙泰尼里没有这样做,他哭了,哭得很伤心,可是他的选择依然是上帝,只有上帝……

作为伟大的红衣主教,选择上帝是理所当然的,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他注定是慈悲的,他注定可以接受所有人的忏悔,而他能做的,也仅仅是接受忏悔而已。他并不能为人们做什么,他不能,他救不了蒙泰尼里,更救不了亚瑟。可是蒙泰尼里不懂,一直都不懂,他这样对待自己的儿子,是多么得不公平,可是他却不了解,他被上帝所迷惑,他的心里只有那个空洞的上帝。

而当蒙泰尼里终于醒悟,而真的必须面对天堂抑或地狱里的那个上帝时,他又会说什么,他还爱上帝吗?还坚持自己的信仰吗?他会后悔,一定会。他会明白,并把上帝砸成碎片,他会把上帝从心里扔掉,他真心爱的,是自己的儿子。可是这一切已经晚了,天堂是无限高的,地狱是无底深的,他永远也找不到自己心爱的儿子了……

再次忏悔吗?

于是无补……

【扩展阅读篇】

读后感,顾名思义,要先有“读”,而后才有“感”可言,它将阅读与写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阅读了一篇文章、一本书、一首诗 而后将自己的感受、心得、体会写下来形成文字,就是读后感。

注意点:

1、吃透文义。写读后感之前,索要写的对象文章或者书籍要读透,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如果读不透,写的时候就会东一句,西一句,不知所云。

2、是自己在写读后感,是自己的感受或者感悟。千万不要说教别人,令人味同嚼蜡。我看过一个孩子的读后感,从头到尾除了概括引用原文之外,就是在对别人指手画脚,搞了很多名言名句镶嵌其中,满以为光彩夺目,实则堆砌材料。让人不愿意读下去。这是很多孩子写作的共性。

一、首先了解“经典式”读后感的结构模式

读后感也离不开“读”--对原文的引述、概括、评价等等,离不开“感”--自己的感想、观点、看法,“读”与“感”之间,还要有“感点”前后衔接。因此,读后感的中心一般结构模式可以如下图所示:

述读(前提)

发感(论证)

感点(桥梁)

结感(升华)

在这个结构模式中,“感点”是关键,没有了感点,读后感也就失去了灵魂,也就无所谓“读后感”,读后感《文学经典读后感》。感点,就是你读后最有感受的地方或者点。

在整篇文章中,感点在“述读”与“发感”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是结构全文的纽带。“感点”承接“述读”。读后感的写作,必须是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读”是“感”的前提和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结果。“感点”也领起“发感”,它是发感的依据。发感必须围绕感点展开论述,对感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感受,以议论为主,突出一个“感”字。“结感”收束全篇,升华感点,是“感”的归宿。

注意:很多孩子的读后感,复述完故事内容,就开始写感,翻来覆去,就几句话,就是多写一点,也是不着边际,一盘散沙,主要是缺乏“感点”这个桥梁,显得很突兀,过度不自然,不顺畅。

二、掌握“经典式”读后感的写法

第一步:拟主标题,这一部很重要。很多孩子直接写《 xx》读后感,别人读的时候就引不起兴趣,会想到这样没有主题的读后感会不会浪费时间呢?如果有了一个非常醒目的标题,就会让人有一种乐于阅读的心思。所以,虽然也可以不要主标题,但是我还是建议拟主标题。过江龙进来的文章都学会了拟主标题,如:《爱是战胜邪恶的天然屏障--读《哈里.波特与魔法石》有感 》、《拥有一颗平常心--读《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有感》、《谦虚功的基石-读《谦以行善,金榜提名》有感 》等等。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眼睛醒目,就像一个人拥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一样,先是好看了三分呢。

注意点:标题一定要高度浓缩你的感悟心要。不要泛泛而写,一定要结合感点,否则会弄巧成拙,贻笑大方。

第二步:述读--引

讲述:在通常情况下,要围绕感点,引述材料。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地简述原文相关内容。写这部分内容就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

注意点:

1、在述读这一部分,引述原文要精简,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籍、文章的具体内容。

2、对于原文的述读,材料精短的,可以全文引述;

3、篇幅较长的,只能够是简述与感点有直接关系的部分,而与感点无关紧要的部分只能是忍痛割爱了。

4、“述读”材料要精简、准确、有针对性,这是读后感成功的第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5、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了一半。这一部分如果拖沓冗长或者与主题不相符,就会让人反感。

第三步:感点--议

议,就是紧承前一段“述读”所引述的材料,针对材料进行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深入剖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也就是中心论点。

注意点:感点的提出,要有与之相关的所读材料。如果没有述读的这部分材料,感点就是无源之水,流而不远;感点也只能是空发议论,泛泛而谈。所以,不管述读在感点之前,还是在感点之后,首先要有述读的存在,其后才能有感点的成立

第四步:发感--联

“发感”就是对“感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这一部分是读后感的主体部分,是对感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感点的正确性,或正面论、反面证证明感点的合理性。

注意点:

1、所摆的事实、所讲的道理都要围绕感点来展开,而不能游离于感点之外。也就是你选的例子和所讲的道理和感点要有共鸣,不能另立一个论点。否则,就会不知所云,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有一些孩子在联系实际的时候,所选的题材和 感点貌似相似,仔细一对比,表达的思想不一样,这样就让读者看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了,切忌。

2、发感还要联系实际,深入论证。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有时候还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

3、联系实际,要有针对性,必须紧扣感点,而不能泛泛而谈,不能脱离感点随意联想,不着边际。

第五步:结感--结

结感就是收束全文,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

注意点:

1、不管怎样结尾,都要与前面的几个部分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不能是横空出世,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表决心式的结尾也行,但是容易落入俗套,有虎头蛇尾的感觉。

2、要结得自然,顺理成章收束全篇。或发人深思,或气势磅礴,或首尾呼应,暗合标题,都不失精彩。

第三篇:文学经典读后感

文学经典读后感

(一)《经典诵读》是一本非常好的书,里面包含了许多诗人在作诗时所流露出的丰富感情,还有很容易理解的诗意……我觉得《经典诵读》是一本能让不爱学习的孩子记得清清楚楚的一本书,每个诗意和注释都很通俗易懂,能让我们较容易记住。

《经典诵读》里的诗有的是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有的是让我们惜时如金,有的是教会我们要做一个有高尚道德品质、懂礼貌的好孩子……而且在有时背诗背累了还可以阅读《经典诵读》里的成语故事,这样既能让人放松放松,同时也能学到广泛的知识和道理。

在《经典诵读》里面的《独坐敬亭山》中,作者李白写出了他孤独的思想感情。“众鸟高飞尽”这句诗描写了敬亭山的景色,描述了鸟儿们已经高飞远去;“孤云独去闲”这句诗中的“孤”字写出了作者孤独、孤单的心境,仿佛作者就是天上的那一朵云彩十分自在,慢悠悠地越飘越远;“相看两不厌”这里是指现在只剩下我和敬亭山了,我们俩都彼此相望互不满足,谁能理解我此时的心情?“只有敬亭山”大概只有这座和我相望着的高大的敬亭山吧!此时,我也己陶醉其中,仿佛我就是作者正在与敬亭山相互对望着……我觉得作者写诗的主要意图就是要写出自己的孤独,从而赞美敬亭山。每次我背书时就会有一种快乐,既可以自我模拟一下,又学到了知识,这样不是很有趣吗?真是一举两得……

我现在已经成为了一名背诗爱好者了,我也希望自己能写出几篇自己的诗歌和散文,最好还能在各种征文中获奖!

文学经典读后感

(二)近段时间一直在拧一些乱乱的文字,看得乱流突袭,开始发觉在生活中讲话都失去语感。于是产生了懒惰情绪,不愿意再在艰涩晦深的问题中继续停留,转而回身读一些小时候所看的东西。第一本看的,便是《简爱》。

《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传世之作,它成功地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中第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独立自主的积极进取态度和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对于《简爱》,早先我是完全被它的语言所打倒。如痴如醉,魂牵梦萦,有段时间张口闭口都在学那种英国式优雅的口吻。小时候图个好玩,没对情节具体参悟,在心目中这就是一部完美华丽的诗歌。是记忆花园中最后的秘藏。但是重新读过一遍之后,语言的流丽依旧,却在情节与构思中发现了一些别的。

大凡喜爱外国文学作品的女性,都喜欢读夏洛蒂的《简爱》。假如我们认为夏洛蒂仅仅只为写这段缠绵的爱情而写《简爱》。我想,错了。作者也是一位女性,生活在波动变化着的英国19世纪中叶,那时思想有着一个崭新的开始。而在《简爱》里渗透最多的也就是这种思想——女性的独立意识。让我们试想一下,假如简爱的独立,早已被扼杀在寄人篱下的童年生活里;假如她没有那份独立,她早已和有妻女的罗切斯特生活在一起,开始有金钱,有地位的新生活;假如她没有那份纯洁,我们现在手中的《简爱》也不再是令人感动的流泪的经典。

文学经典读后感

(三)经典名著读后感——《文化“苦”旅》

黄同学

四下里一片漆黑,手边一本《文化苦旅》,青绿的书皮很沉稳,幽深如碧玉一般。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这段话出现在《黄州突围》里,是感叹苏东坡被贬黄州得到的升华。我特地用彩笔划下,反复玩味,一遍遍地感叹余秋雨的哲思与文气,也赞叹苏东坡人生转折后的一篇篇力作,字里行间,苏东坡的苦难使我也为他喊冤,然而对他来说,那段经历却不仅是苦涩,更是磨砺。

读完全书,再细细斟酌这段文字,突然发现这何尝不是《文化苦旅》的苦难辉煌?《新版小叙》里余秋雨也吐露它“一路伤痕斑斑,而身心犹健”.“文章憎命达”,作者用旅程修饰笔下的文字,用时间磨砺人生的沧桑,用回忆勾勒华美的篇章。千里跋涉,日日耕耘,终于将文化的精华浓缩在这本书里。旅行的苦被一笑置之,而文化的苦却渗进读者心灵深处,更有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述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真的,《文化苦旅》也成熟了,“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所以,磨难有时不是命运的恶作剧,而是上苍的厚爱。是福是祸,完全取决于你的态度。逃避、退缩就是在浪费升华自己的机会,为了更好的自己,有什么理由畏惧?如此看来,一次考试的失误,一次竞赛的落选,都不应该使自己对学习升出哪怕一点点厌倦。感谢《文化苦旅》!

文学经典读后感

(四)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父母、老师常常教育我们: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自从我读了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写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才更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写了海伦对光明那热切的渴望和对人生的感慨,让读过这本书的人和她一起分享海伦人生中的酸甜苦辣。书字里行间,无不洋溢海伦·凯勒对生活的热爱,她用热情的态度劝戒世人应该珍惜享有的一切。她希望拥有三天的光明去看尽世界的一切景观。海伦·凯勒想看的事物实在是太多太多了,然而这只不过是一个梦。

“要是人把活着的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那就更能显示出生命的价值,然而人利用时间和享受时间却是有限的”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充分利用每一天的话,那这将会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啊!三天光明,对于常人来说只是人生中的短暂的一刻。对于双目失明的海伦来说,却是可想而不可及的。三天光明,对于那些碌碌无为的人,无非是在漫无目的地游玩着,他们追求的生活还不如那些乞丐,至少还知道去要饭。而目前青少年学生中也有这么一些人,拥有舒适的生活环境,良好的学习条件。但他们不是去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而是吃不得半点苦,把学习当成一大苦差,无心向学。对于学习,他们总是不屑一顾,不是以积极的态度去勤奋学习,努力拼搏,而是哀叹命运对于自己的不公,责怨上天没有赋予他们聪颖的天资、超人的智慧,让他们能一举成名天下知。现在的社会是靠知识才能生存的社会,没有知识的人是不可能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如果我们可以好好学习,让学问把大脑给占据的话,就可以为以后的道路铺上一层石头了!

同学们就应该从初中甚至小学开始多多提高自己的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这样不仅能够增加自己的阅历,而且这样好的阅读习惯对自己学习,特别是语文作文能力能够有很大的提高。

文学经典读后感

(五)读完了这部小说,使我知道了:葛朗台他是个贪婪、狡猾、吝啬的人,金钱是他唯一崇拜的上帝,独自观摩金子成了他的癖好,为了钱,他可以六亲不认:克扣妻子的费用;要女儿吃请水面包;弟弟破产无动于衷;侄儿求他置之不理。直到他知道可以花费小笔资金解决弟弟破产的事情,同时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后,才肯出这笔钱,甚至临终前也不忘吩咐女儿看住他的钱。虽然,他是个守财奴却与别人不相同。他不仅热衷守财,还善于发财,精明计算,平时不动声色,看准时机果断出击。索漠城里,都尝过他的厉害,反倒佩服他,把他当成索漠城的光荣。

通过葛朗台使我明白了:金钱在当时社会具有无边的影响力,同时也揭露了当时资产阶级社会活动中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而欧也妮,葛朗台的女儿,天真美丽的她喜欢上了破产的表弟夏尔,为了资助夏尔,她把父亲给的金币赠给他,这样的举动激怒了爱财如命的葛郎台,父女发生激烈的冲突,而她的母亲却因此一病不起,但最终欧也妮等到的却是个发了财的负心汉。与此同时,在她的身边围绕着许多金钱的奴隶。为了得到她的钱,拼命地在她的身边包围着。

使我同情她,为什么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金钱”这东西的怨恨是那么深,那么重。

每个人都觉得她是一个吝啬鬼,因为她同她的父亲一样省吃俭用,精打细算。但是,一个个虔诚的机构,一所养老院,几所教会小学……却给了责备她爱财的人一记有力的耳光。

从这本书中使我明白了:当时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就如上帝一般,让所有人侵倒,甚至六亲不认,但有的看似吝啬的人却不是一个吝啬鬼而是一个慈善的人。让我知道,看人不能只看外表,要多看人内心的世界……

第四篇:文学类书籍读后感

1.《做最好的自己》有感

正如开复先生所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而不同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人的一生。我诘问自己,我到底有没有自己的价值观?我茫然,我无法用自己的语言明确地表达出我的价值观,我甚至有理由相信,有千千万万的学子们和我一样,说不清自己的价值观,所以,我们这一代人才显得如此迷茫。开复先生为我们提了醒,他提倡人应以诚信为价值观。我们的先辈们,其实早就为我们得出了结论——仁义道德是人最基本的品质,而这也更应该成为我们心中的价值观,这不是迂腐的表现,我们的老祖宗经过几千年的实践得出这一结论,是绝对经得起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考验的。我认为仁义道德是我们每个人心中应有的价值观。

使我重新认识的,不仅仅是我的价值观,还有成功的定义。不仅是我,还有许许多多的人,走入了思维的误区,把成功看得过于简单化,一元化。在校的大学生常以比尔·盖茨陈天桥为自己的目标,还在苦苦奋斗的高中生们则成天想着能跨过高考这座独木桥,挤进清华北大这类名校,可鲜有人知道我们为什么非要考上大学,我们将来要做什么,只有考上名样,获得学位才是学业上的成功还是像比尔,陈天桥一样年纪轻轻就成为亿万富翁才是事业上的成功。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使我们分不清自己的方向,说不清什么才是成功,尤其是我们这些中学生,只是一味地遵循自己父母的期望。不过我现在体会到了,真正的成功不是名、权、势、利,而是快乐,充实地生活,从自己内心觉得活得有意义。当然,要想成功活得充实就得有目标,我领悟我们心中最根本的目标是自己。战胜自己,提高自己,才能让自己活得充实,快乐,这才是人生的根本目标。

“做最好的自己!”李开复先生谈到:成功是多元化的,多元化成功并不要求每一个人都去刻意重复别人的成功之路,或者用别人的标准来评价和衡量自己,但它要求我们重视诚信的价值观,拥有完整、均衡的人生态度,善于用智慧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并能不断地追寻自己的理想和兴趣、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妥善地处理好身边人际和沟通问题……如果从这些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的每一天都能有新的收获和新的提高,那么,无论能否取得了预期的结果,这努力本身就是最可嘉许的成功了。所以说:“做最好的自己”是通向多元化成功的必然途径;只有一元化的成功才会强迫人们复制他人的成功模式。如果每一个人都做最好的自己,那么我们没有理由不成功。我们为了追求人生的理想,总是用许多座右铭来要求自己,用许多实现理想的社会意义、人生意义、生活意义来激励自己,总是为了实现理想而把超越古今名人作为奋斗的目标。但是,这些好像离我们的实际太远,每一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同,发展潜力不同,做最好的自己是最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目标。

除此之外,读过此书,我学会了从另一个角度看清学习的本质。一直以来,在我的心里,学习是枯燥无味的,甚至可以说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我不知道学习的真正目的何在。现在我从另一个角度,更高的层次上看清了学习的本质。学习不光是学知识,学文化,还要学方法,学经验,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做人。换而言之,学习是为了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战胜自己。学习不应以名利为目的,而应以实现理想,提高自己为根本目标,正像开复先生说得一样,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让我更新加高兴的是我通过开复先生的描述,看到了许多大公司的工作实例,看到了这些公司员工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品质。我感到我身上的许多优点都被自己摒弃了,我沾染了一些不好的习惯,误把自己的一些优点当成了过时的,为人所厌烦的东西抛弃了,我终于发现我是幼稚的,可笑的。我总是以别人的习惯为自己的习惯,以别人的目标为自己的目标,反而在这种模仿中失去了自己。原来,一个人的个性是如此重要,一个人的品质是最大的财富。学会做人,才能在今后的事业中有所作为。

因此,作为新一代青年我们应该努力成为这样的人: 一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人; 一个既有勇气又有胸怀,既有理智又有激情,既有自信又谦虚,既智慧又善于表达的人; 一个追寻理想和兴趣,终身学习和执行,深谙与人相处之道的人;

一个能够从思考中认识自我,从学习中寻求真理,从独立中体验自主,从计划中把握时间,从表达中锻炼口才,从交友中品味成熟,从实践中赢得价值,从兴趣中攫取快乐,从追求中获得力量的人;

一个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不同的人;

一个“拥有选择的智慧”,并用智慧选择成功的人; 一个融会中西的国际化人才; 一个最好的自己。

2.《人性的弱点》

读了戴尔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我深深地感受到,卡耐基的思维太广阔了,善良的他就像坐在你的面前对你不倦地讲述一个一个身边发生的故事一样。在他说描述的人际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一切能够发生的事,无论是平常的问好、直接的冲突、公事的交涉都简单化、巧妙化,都可以在人均收益的情况下排解,而且不受死板的规则所约束。我想,如果都能如卡耐基所说的去处理你的人生,那简直太完美了。

《人性的弱点》是戴尔卡内基先生思想与事业的精髓,全书通过栩栩如生的故事和通俗易懂的原则,从人性本质的角度,挖掘出潜藏在人体内的60大弱点,一个只有认识自己,不断改造自己才能有所长进,直至成功!卡耐基先生对这些生活和工作的深刻思考,为我打开了一片智慧的天空,使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也使我感到自身的不足——其实人生哲理往往隐藏在日常生活中。这让我想起了人们对卡耐基先生的赞美:“世界并不会因为失去卡耐基而停止转动,却因为有了他而转的更好”。卡耐基先生以他对人生的洞见,利用个普通人不断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通过他的演讲和书,唤起无数陷入迷惘者的斗志,激励着我们后人不断的走向成功。

《人性的弱点》这本书中的提示与建议有着极强的可操作性,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认清人性中的弱点,就会了解人性的本质,从而事半功倍,顺利成功。这弱点,既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他人的。了解了这些“弱点”,可以是自己扬长避短,凸现自己的优势,从而建立美好的人生。

我们必须敢于表现真实的自我,把超越自己的成果展现出来。

真实自然的自己,才会有个性魅力。当你出现在别人面前时,首先想到的是“我应该怎样表现,装出什么样子,才能让别人认可和满意?”还是“我本来就是这个样子,我就要真实自然地表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识将决定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是否自由平等,也反映出我们是否具有个性魅力。

电视连续剧《京都纪事》里有一个很不重要的角色,引起了我的注意。她在剧中的名字叫张薇。我对她有好感是因为我觉得她表现自然,洒脱自如。作为经理的女秘书,是情人却不轻浮,也不避讳;作为商场上的谈判代表,沉稳精明却不油滑,也从不烦怨。这种不卑不亢、毫不矫饰造做的表现虽然不能说完美,但她却独具魅力,令人喜爱,尽管她不是主角,却让人觉得她很成功。

超越自我表现,建立自信,克服自卑并敢于表现自我获得成功是有着重要前提的。那就是:我们必须积累必要的知识:基本知识、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我们必须掌握生活、工作应当掌握的基本知识体系,又要熟知我们所从事的职业必须掌握的专门知识,并要了解与职业相关的一些常识。

在生活中,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居安思危,要不断的提高和充实自己,而《人性的弱点》中关于处理生活中、工作中各种关系的深刻哲理,尤使我获益良多:

第一、与人相处的技巧。卡耐基先生告诉我们:“尽量去了解别人,而不要用责问的方式;尽量设身处地去想,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比起批评责怪要有益、有趣的多,而且让人心生同情、忍耐和仁慈。”细细品读,不直觉间豁然开朗。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是人最优良的品质之一,是生活中交到真心朋友的必要条件,一个人只有懂得换位思考,才能取得别人的认可和尊重。生活如此,工作亦然。

第二、如何更好的工作。如何才能更好的工作?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但是卡耐基先生告诉我们:“个人迈向成熟的第一步应该是敢于承担责任”。确实,为人处事就要面对社会中的许多责任、要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工作中则更需要责任,一个人能力或许有高有低,但是如果是一个认真负责的人,最起码也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反之,一个不负责任的人,纵使天子卓越,也会对团队和集体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正所谓:“责任字字重千斤”。同时,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人,也会得到团队和集体的认可,是获得友谊的最佳方法。

第三,快乐的生活。当今社会,瞬息万变,面对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疲劳是每个人都肯定会有的。面对层层重压,我们如何才能快乐的生活?卡耐基先生说: “能够分享的生活才是丰富多彩的”。找个适当的机会,约上几个要好的朋友,去健健身,游游泳,放松自己,使自己的身心全部都得到放松,这是焕发活力的好办法。确实,与他人一起分享生活的乐趣,这样也许你会从中得到更多的快乐。我想,年轻人的最大优势,就是在于活力,永葆活力,激情无限。

卡耐基先生的智慧无疑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认知的大门,这不仅仅是对生活哲理的阐述,更是对人性的细细剖析。认清人性的弱点,正视人性的弱点,我们才能更好的完善自己。或许古人所谓的:“知耻而后勇”,就是这个道理吧。

3.《文化苦旅》有感

匆匆地读过一遍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心情有些沉重。余秋雨先生说:“如果说人生是一条一划而成的线,那么具有留存价值的只能是一些点。”是的,人生无非是漫长历史的一个缩影。历史从古代走到今天,还要继续走下去。历史的足迹却成了无数人一生的执著追求。历史的魅力便在于它的足迹总是隐藏在山水之间,难于寻找。所以没有博大的历史情怀,深厚的文化内涵的人是永远不会找到这些无价之宝的。无疑,余秋雨教授是“探宝”的胜利者,他的收获便是这本《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带领着我在历史长河中漫游。我们面前出现曾在历史舞台上演出过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活剧,一个个伟在大的人物出现了,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良知和高尚的人格,但他们中的多数还是逃脱不掉那悲剧性的结局。我的心被打碎了!但这破碎的心却真的读懂了中国文化。当莫高窟出土了大批极具研究价值的敦煌文物时,人们在为历史喝彩。然而历史却上演了一幕极其荒诞的闹剧,让外国人大摇大摆地将一本本一箱箱的珍贵文物搬到了他们的博物馆里。或许历史是要故意磨砺一下那些过于执著的历史学家们,让他们只能凭借外国博物馆提供的微缩胶卷来研究生长在中国的敦煌学。啼笑皆非的同时,我们不得不反问历史,这种磨砺的代价是否太大了?当然,这部历史更多地留给我的是对人生的思索。

“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到引发出人生沦桑感。”这是作者的感叹,也是对读者的启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历史。人生之路是弯弯曲曲;回头看一眼留下的足迹,自豪的同时难免感到一丝惆怅。因为无论你拥有多么辉煌的成功,却总会留下这样或那样的遗憾。作者在山水之间跋涉是为了录求历史的足迹,文化的灵魂;我们在生活中跋涉则是为了录求人生的真谛。

手棒一本《文化苦旅》,随着作者的笔触在字里行间中游历了大半个中国。旅行结束,本应陶醉于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然而我却无法使自己陶醉,心头莫名地涌出一种苦涩的感觉。我一直对《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百思不知其义,起初认为无非是指旅行的劳苦,现在才发觉这实在过于幼稚的理解。其实,苦于身无所谓苦,苦于心才实为苦。作者曾感慨:“文人似乎注定要与苦旅连在一起。”我以为,这乃是文人最大的财富。苦涩过后总会留下一丝回味——对历史的感悟,对文化的理解,对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这苦涩后的回味中了。

秋雨先生说:“如果说人生是一条一划而成的线,那么具有留存价值的只能是一些点。”是的,人生无非是漫长历史的一个缩影。历史从古代走到今天,还要继续走下去。历史的足迹却成了无数人一生的执著追求。历史的魅力便在于它的足迹总是隐藏在山水之间,难于寻找。所以没有博大的历史情怀,深厚的文化内涵的人是永远不会找到这些无价之宝的。无疑,余秋雨教授是“探宝”的胜利者,他的收获便是这本《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带领着我在历史长河中漫游。我们面前出现曾在历史舞台上演出过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活剧,一个个伟在大的人物出现了,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良知和高尚的人格,但他们中的多数还是逃脱不掉那悲剧性的结局。我的心被打碎了!但这破碎的心却真的读懂了中国文化。当莫高窟出土了大批极具研究价值的敦煌文物时,人们在为历史喝彩。然而历史却上演了一幕极其荒诞的闹剧,让外国人大摇大摆地将一本本一箱箱的珍贵文物搬到了他们的博物馆里。或许历史是要故意磨砺一下那些过于执著的历史学家们,让他们只能凭借外国博物馆提供的微缩胶卷来研究生长在中国的敦煌学。啼笑皆非的同时,我们不得不反问历史,这种磨砺的代价是否太大了?当然,这部历史更多地留给我的是对人生的思索。

“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到引发出人生沦桑感。”这是作者的感叹,也是对读者的启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历史。人生之路是弯弯曲曲;回头看一眼留下的足迹,自豪的同时难免感到一丝惆怅。因为无论你拥有多么辉煌的成功,却总会留下这样或那样的遗憾。作者在山水之间跋涉是为了录求历史的足迹,文化的灵魂;我们在生活中跋涉则是为了录求人生的真谛。

书中散发出现代人文精神。中国的传统知识分子,历来有很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说的都是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也许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导致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官本位”和“热衷政治”的弊病。其实,现代人文精神,更强调的是人心灵的自由与“漂泊感”——这种“漂泊感”仍然首先是以自由思考、个性解放为前提的。在《文化苦旅》的字里行间中,我们感受到的并不是一个被时代抛弃的旧知识分子的愤懑不平与思古之情,而是一个现代的甚至是超越时代的读书人的自由心灵。这心灵,既对历史的文化进行反思,更对现代文明加以评述。余先生是这样评价自己的旅行的,“既然是漂泊旅程,那么,每一次留驻都不会否定新的出发。”他还说:“我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想一想我们自己所曾经经历过的旅行,是不是也常常有着如余先生的感受,自由、漂泊、年轻,还有幸福。

4.《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有感

在一定的意义上,《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可以称作一个终有一死的人的心灵自传。一个人预先置身于墓中,从死出发来回顾自己的一生,他就会具备一种根本的诚实,因为这时他面对的是自己和上帝。人只有在面对他人时才需要掩饰或撒谎,自欺者所面对的也不是真正的自己,而是自己在他人面前扮演的角色。在写这《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时,作者始终设想自己是站在全知全能的上帝面前,对于他的所作所为乃至最隐秘的心思,上帝全都知道,也全都能够理解,所以隐瞒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作者对人性的了解已经足以使他在一定程度上跳出小我来看自己,坦然面对自己的全部经历,甚至不羞于说出一般人眼中的隐私。一个终有一死的人的心灵自传,不羞于道出一般人眼中的隐私,唯求给心中的上帝一个坦诚的交待。

通过这本书,我学习到的是种生活态度。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问问自己,内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不要高谈阔论,先照顾好自己的合理需求,真正的履行使命从自己开始。“我的一生实际上都是在与这两种危险作斗争,在色和空之间寻找一个安全的中间地带”,寻找到了那将进入另一个境界,也不是要可以要把自己摆到什么地方,纯粹是对自己好。作者探讨的话题是围绕人性展开的,这正是我们这些迷茫的人困惑的地方,因此容易引起共鸣。这就是哲学,他用哲学去解决自己的问题,顺道也解决我们的问题。若没有过去的经历,就不会是今天的我。“生命短促,来不及老”,既定的生活态度,不会感觉有多大变化,我依然是 我。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这话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一个人一旦精神觉醒,有了自己的精神结构,他的一生的处世方式大致也就决定了。在《岁月与性情》中,周国平把自己的经历按时间顺序分成了四个部分:儿时记忆,北大岁月,农村十年,走在路上。其中北大岁月花费的笔墨最多,因为在那时,郭世英出现在他的生命中,并影响了他的精神追求。所以,在以后的岁月里,周国平大多的时间是在读书,写作,满足于自己一个人的内心的家园。对于内心,我偏向于用“家园”一词形容而不是“世界”,因为我发觉家园的温馨更能体现心灵的丰富和敏锐。其实,人生中的每一件事都对人的内心产生强烈的冲击,即使旁人观之鸡毛蒜皮,在其本人却惊涛骇浪。然而无论在怎样的处境中,周国平都安静地守着自己的内心的家园。就是在他的作品之中,也有一部命名为《安静》。安静!安静!可知有多少人祈求一世而不可得,而周国平却似信手拈来当作了自己的书名。这是与他的心灵境界有关的。

关于人生性情:我从小不留恋闹市尘嚣,心中怕得不是寂寞,而是自己被贫乏的环境同化……我并不完全排斥热闹,热闹也可以是有内容的,但是热闹总归是外部活动的特征,而倘若任何外部活动没有一种精神的追求动力,没有一种精神价值为目标,那么,不管表面上多么轰轰烈烈,有声有色,本质上必定是贫乏和空虚的莎士比亚对生命的嘲讽“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我最渴求的是书与人,我对人生的要求只剩下这两样,只要有充足的书籍和才智相当的同伴,我可以在任何地方生活。可是在这里两者皆缺,我担心长此以往,没有精神上的激励,既没有作用力也没有反作用力,我会变得平庸而愚笨。一些在基层的大学生的确如此,人类广阔的生活世界和知识领域都永远与他们无关了,他们只想像眼前这样生活下去。希望,然后失望,然后希望,最后连曾经有过的失望也忘掉了,麻木的度过余生,这岂不是许多人的生活轨迹?这对于我是一个警告,我不能容忍寂寞,但更不能容忍庸俗。我对自己说,可怕的不是呆在小地方,而是以小地方标准要求自己。

关于人格灵魂:人必须有人格上独立。你必然不能脱离社会和他人生活,但你不能一味的攀援在社会建筑物和他人身上。你要在自己生命的土壤中扎根。你要在自己人生的大海上抛下自己的锚。一个人如果把自己仅仅依附于身外的事物,即使是极其美好的事物,顺利时也许看不出他得内在空虚,缺乏根基,一旦起了风浪,就会一蹶不振到精神崩溃爱默生“他早已是一只漂流的破船,后来起的这一阵风不过向他自己暴露出他流浪的状态”。“一颗清明宁静而非常关切的灵魂”,即使我在世上遭遇最悲惨的灾难和失败,只要我识得返回它的途径,我就不会全军覆没,它是我的守护神,为我守护着一个任何风雨都侵袭不到也损坏不了的家园,使我在最风雨飘摇的日子里也不致无家可归。真正的救世主就在我们每个人身上,便是那个清明宁静的自我。这个自我即是我们身上的神性,只要我们能守住它,就差不多可以说上帝与我们同在了。受不住它,一味沉沦于世界,我们便会浑浑噩噩,世界也将沸沸扬扬,永不得救的希望。一个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人格和灵魂独立,内心足够强大才能更好的自渡和拥有属于自己的内心世界)

把生活中复杂的问题浅显话,同时又能教会我们更清新明朗的看待生活中不是问题的问题,让一切迷惑回归简单。

5.《狼图腾》有感

《狼图腾》向我们展示了曾经漂亮的蒙古大草原和草原人、草原狼艰难、丰富而又让我们觉得新奇的生活。让我了解到了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差异,在人与自然、人性与狼性、狼道与天道之间似乎存在着追求关注和焦点。

阅读此书,将是我们这个时代享用不尽的关于狼图腾的精神盛宴。因为它的厚重,因为它的不可再现。因为任由蒙古铁骑和蒙古狼群纵横驰骋的游牧草原正在或者已经消失,所有那些有关狼的传说和故事正在从我们的记忆中退化,而取而代之的则是人们对狼的误解。

这部以狼为叙事主体的史诗般的小说,给我们展示了在宽广、辽阔、深沉、静谧的蒙古大草原上,蒙古游牧民族对狼图腾的崇拜,演绎了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价值,也从新的角度给我们探讨了狼性和羊性以至国民性的深刻哲理。

在环环相扣的“狼故事”的紧张氛围中,蒙古狼卓越的智慧、机警的作战、坚强的意志、忘我的忠义、浓厚的亲情历历在目,还有以毕利格老人为代表的蒙古草原的游牧文化也是文明悠长。主人公陈阵养的小狼活灵活现,把狼性的热爱生命与顽强的忍耐力更刻画的栩栩如生:在对待食物上,小狼对喜爱的食物居然可以先观察在偷袭;对烈日的暴晒,小狼能想出用挖洞的方法隐藏身体;对脱离家园的迁移小狼可以一次次宁死不屈的和牛马车抗争也不妥协。

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也是合作的社会,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把工作做好的。所以我们得像狼一样有团队意识,充分的信任工作伙伴,各司其职而又互相帮助,这样才能取得最大的利益。在我看来,我们人类应该将狼性与羊性很好的结合才能够在有限的能力的条件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准。所以我们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千万要记得不能像羊一样任人宰割,也不能像狼一样贪得无厌,我们要学会羊一样平和稳定的性格,也要学会狼一样积极拼搏,团结合作的行为方式。将二者好好的结合在一起,才能成功

从中我们还可以得到一些成功的策略:

首先熟悉自己的四周环境。只有像狼一样熟悉草原,熟悉草原的声音,才能因势利导地运用各种战术来捕捉自己的猎物,躲避敌人的攻击。狼能利用大雪窝围捕黄羊群,能借白毛风的势全歼军马群,能利用地形给小狼崽选择最安全的洞穴,这些无不是建立在它们对草原环境极其熟悉的基础上。而做事情也必须先沉下心来好好熟悉自己的四周环境,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假如对工作环境都不熟悉,那即使你能力再强,也只能“龙游浅滩遭虾戏”了。

其次讲究策略。《狼图腾》很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它向我们展示了草原狼丰富多彩的杀敌方法。开篇就是一个草原狼围捕黄羊的大战争,波澜壮阔,纵横捭阖,动静结合,一气呵成。真正的作战时间不过十几分钟,但作战前狼群耐心的伏击、精妙的设围、细致的观察,营造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抑、紧张而又亢奋的氛围;而作战时的迅雷不及掩耳、放掉还有战斗力的黄羊而击其余部的聪明、颇有些卑鄙却极其实用的狼抓黄羊的绝招,又让我们拍案叫绝,赞叹不已。这动静之间,却将草原狼卓越的聪明、耐性、组织性和纪律性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人不是狼,狼的种种策略也是在艰苦的斗争中磨炼出来的,但我们的确可以从狼身上借鉴很多东西,但学习草原狼也不能拘泥于具体的战术,而是要锻炼自己勤于思考、善于应用策略的能力。主动的去观察和学习,积极的思考,在面对不同的情况时采用不同的方式,在实战中磨炼自己。

再者危机意识。狼的本领狼的聪明也不是从来就有的,它们也是在几千年艰苦的草原生活中磨炼出来的。变幻莫测的草原气候、恶劣的草原环境、各种动物的逃生本能还有来自人的巨大威胁,使得狼始终生活在险境之中,随时都处在被饿死、冻死、打死的境遇中。

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只要你有丝毫的放松,就可能会被社会淘汰,这很像狼群生活的大草原,公平而又残忍。所以我们也得有狼的危机意识,严格要求自己时时给自己加压,正如张瑞敏所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往往不利的形势更能激发一个人的潜能。“背水一战”,“破釜沉舟”,正是这个道理。

最后是勇气和血性。当狼逃生时,它甚至可以咬断伤腿,刮骨疗毒是治伤,而狼是自伤,颇有壮士断腕的壮烈。当狼袭击马群时,它甚至可以选择最残忍的自杀式打法。当搬迁时,小狼宁愿被勒死也不屈从,让人感慨训老虎易,训小狼难。狼与生俱来的血性和傲气,帮助它们在恶劣的草原环境中生存下来。

《狼图腾》借狼告知了人们生态学与生存学的道理,而草原人与狼的关系不过是人类与自然、人类与自身关系中的一个典型代表。《狼图腾》将这些关系说得真切,说得生动,说得深刻,说得催人泪下,说得令人警醒。

6.《白鹿原》有感

此书讲述了发生在白鹿原这片土地上从清朝末年到解放后很多年的许多沧桑沉浮,讲述了白、鹿这两大原上实力派家族的世故变迁,更讲述了白、鹿两家的弟子们各自不同的人生沉浮。

《白鹿原》给我带来的最大震撼莫过于作者对于小说中人物生命轨迹的塑造。一个堂堂的白家长子、族长继承人可以变为一个频临死亡的乞丐,又可以起死回生般的成为国民党的县保安团营长,并出任共产党人民政府的首任县长;而一个放牛娃,可以加入共产党搞‘农协’,亦可以变为土匪抢恩主,但同时他也可以成为为一名读书人搞起义当副县长,而最终却被枪毙。生命的轨迹在陈忠实的笔下显得是那样的捉摸不定,以至于谁都无法预知一个“烂人”在今后是会继续腐烂还是会有机会发达,谁也都无法知晓一个好人最终是否会得到好的结局。白氏家族在白嘉轩的操掌下秉持着“耕读传家”的家训,因此总是顺利的逃过一劫又一劫,并最终在白鹿精灵的辟佑下得到了圆满;而鹿子霖的小花招和小动作太多了,因此终落得门庭冷落,自己也疯颠而死;朱先生心怀天下,悲悯苍生,因此在仙逝后送葬队伍能够绵延五十里。所有的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的。

最难忘的是白嘉轩豁达的心胸和以德报怨的行为,以及他那处变不惊的从容与镇静。最难忘的是田小娥那么漂亮的女人死后却化为一股恶臭,人人难以接受。最难忘的是朱先生对鹿兆谦说过的一段话:“读书原为修身,正己才能正人正世;不修身不正己而去正人正世者,无一不是盗名欺世;你把念过的书能用上十之一二,就是很了不得的人了。白鹿村,这个以白、鹿两姓为主的村庄,历经北伐、国共合作、解放战争、新中国建立,后面还稍带提了下文革时期。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人的那些本性,那些人性深处的东西,不管过了多久,不管是怎样的时代变化,全都不变。许多人为爱而疯狂,许多人为面子拼了个你死我活,许多人为了钱财走火入魔。报复心、嫉妒心、贪心,这些似乎真的成了全人类的枷锁,却不知道到底如何才能做到解放全人类。”

《白鹿原》中不得不提的是白家族长的姐夫,朱先生。此人精通文史,儒学高深,是当地的名人,对于历史能有所总结的人总是更具成熟的思考,长远的目光,闪现理性的光辉。“无论是三民主义,还是共产主义,要是能够实现,对老百姓都是好事。”一语直击要害,说出这样的话是达到认识上的高峰,他已经脱离了纯粹的主义问题,而是把目光投向社会最本质的基础。当人们高喊口号的同时,不要忘了做些基础的,实际的事。对于百姓来说,哪里能过好日子,哪里才是好地方

现在想想,人这一辈子,特别是平民百姓,忙忙碌碌一生是为了什么呢?大多父母,但凡有条件的,不仅想将子女安排好,甚至连孙字辈的也想安排好,穷尽一生为家族做贡献。美国人每一代都忙着照顾自己;中国人每一代都忙着照顾下一代,不管哪种,都是社会总体平衡。如此看来,我们这个社会就需要加强责任教育。可喜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呼吁感恩。

白鹿原》的内容在我读来,它主要是叙述了宗法制乡村社会如何在20世纪的革命历程中一步步风雨飘摇直至土崩瓦解,真可谓波澜壮阔。宗法制乡土社会的恬静、有序、德、义、礼,乃至文化,通过书中的族长白嘉轩、文人朱先生极为精准地再现。小说的一条明线是白鹿两家三代人的明争暗斗,鹿子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如果套用马克斯·韦伯的观点,我觉得可以不大精准的描述为,这是一个“世俗人”的代表。而他的对手,白嘉轩,一个遵循儒家教义维护社会秩序的长者,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乡绅的一切道德、礼教、尊严、责任的美好和不美好形象。鹿白二人的较劲,跌宕起伏,很有点资本主义兴起以来世俗社会与宗教社会的对抗较量的意味。

对宗法制乡土社会的缅怀几乎是《白鹿原》的一种情感基调。小说绝大多数篇幅都在讲述革命,无论这革命是姓国还是姓共,虽然最后尘埃落定步入了正统。但在革命的交错并行中,我分明只看到了一条线,那便是革命对宗法制乡土社会的摧古拉朽式扫荡,无论是哪家的革命。革命渗入乡村,并不仅仅只是打垮几个地主、平均田地这样的形式冲击,它的魔力直接渗入人心。于是神圣庄严的宗族祠堂变成了杀人竞技场,何以仁义礼智孝的乡民,眨眼间变得如此的疯狂与魔障?

《白鹿原》之轰轰烈烈,如此恢宏壮阔的历史画面,读完全书,我始终感觉小说在内在里,欠缺了那么一点点心灵内部的东西,或者说,人性深处的关照。它固然是写出了我们民族的诸如文化、道德、社会秩序、形态等等方方面面。

时代是车轮,有的人被碾得粉碎,有的人却登上了舞台,更有人爬到了顶峰。人要做命运的强者。即便一个人被疾病与贫穷缠身,仍应不失希望。书中有很多人沉沉浮浮,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命运,学会生活,使生命放出光彩。

7.《流血的仕途—— 李斯与秦帝国》有感

曹昇所著的长篇《流血的仕途—— 李斯与秦帝国》一书,讲述了李斯的故事。李斯的一生,从战国末年延续至秦帝国。这一时代,上接春秋,下开汉唐,是中国历史的关键转折期。

李斯,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幕后推手,千古第一丞相,彻底破除封建社会,进而配合始皇帝缔造了一个新的制度——君主集权制。从他的时代一直到公元1911年,在这两千多年的时空中,后世的那些所谓的雄主猛臣,无非是在李斯和赢政划的圈子里修修补补而已,多么伟大的千古一相!

最先接触李斯,是历史教科书里面的他的形象,那是一副画像,容颜坚硬,沧桑严肃,一看注解,法家的代表人物,秦朝第一丞相!再看那画像,那么严肃的面孔,还真象是严酷的法家。那以后对李斯逐渐了解的多了,但是却从来没有一篇文章,一本书能象曹三公子的书这般刻画李斯,这般的深入李斯的精神世界,深入一个从小人物到大人物的内心世界。

从仓鼠到厕鼠,有的人为此得出李斯心理阴暗的结论,但是曹三公子却让我从这开始,对李斯的形象大为赞叹:人,难道不就是要和命运抗争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样的口号太过激情,而生活版的激进不就是仓鼠和厕鼠的境遇么?

在书的开头部分,我甚至不觉得那是在为李斯写传记,而是在为每一个读此书的人进行人生择业指南,这个择业指南,非为具体的从事某一个职业,而是曹三公子用清晰的文字激荡我们心中的那颗或许沉睡,又或许半醒的脆弱的心灵。

向李斯学习,象英雄的李斯学习,靠自己的奋斗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

“大丈夫立于时间,有两个问题必须要问自己:活着时怎样站着,死去时怎样躺着?”我未曾想过我怎样躺着死,甚至连怎样站着活也忘记了想,读书,就业,工作,按部就班,死气沉沉。读到曹三这样的语句,无异平地起惊雷,惊得我学习李斯的生气!

“无论如何,我一定要去试一试,就算我不能证明我可以,那也要证明我不可以。”多么质朴无华的话,但是我却喜欢。

一直看到书的结尾,李斯都是用别人的鲜血在为他自的仕途铺路。一个小人物,凭借过人的才华,依靠坚强的精神,无所不能,战无不胜,一个精神强大到已经完全脱离肉体的时候,我不知道有什么不能战胜的。

事实上,无论是看帖子,还是看出版的书,我都有这样的一个感受,那就是这本书其实是两个部分,其一是李斯的奋斗,其二是情感的蹂躏。按说,李斯这样的男人,有的是妻子对自己死心塌地的爱,过的是平淡的日子,感受的是平淡的夫妻感情。那些花儿一般艳丽的情感,和李斯是扯不上关系的,既然扯不上关系,那么硬要在李斯的传记里增添感情的场景,那应该是不伦不类的,可是当我再一次读完〈流血的仕途〉的时候,我却没有那样的感受,相反我甚至觉得感情的色彩在这书千万不能少,一点都不能少。

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短暂得如同你我的初恋,开放于刹那,凋谢于无涯。”在这个书里,我看见了一个个和肉欲交织在一起的情感,那些情感是真挚的吗?哪怕那些情感是交易,是勾当,是在最黑暗的角落里呜咽之后的表达,但是作者却总能在污浊的纷繁芜杂的男女关系之中向我们展现男女之间的藕断丝连,表达男人和女人之间最惬意又是最真挚的情怀,每当我读到这样的地方的时候,我总有个感觉,那就是作者不仅仅是在写书的人物,而是在书写自己的情感,也许,曾几何时,又或者……因为,那是一些怎样撼动我们心灵的句子啊?“我们彼此经过,又互相折磨,往事种种,或快乐或痛苦,且一笑而过。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世事皆如此,爱情何得脱?天地犹在,与君永绝。这不是最好的结局,却已是最终的结局。虽然你已不在意,然后我还是要选择忘记。人生何事不可怜,更哪堪回首,当日初见。”

“究竟,我们有多少情感遗忘在路上,我们有多少心绪丢弃于时光?”

我不相信书里的那些人物在对情爱的时候会做出如此的绝妙感慨,而只有当写书的人,经历过,痛过,甚至哭过,才能写出如此动人心弦的话语来。而为什么我,以及看书的我们会这么喜欢这些句子,我决不相信是因为这是每日一句,而是因为作者写到我们心里去了,而是因为作者的语句触动了我们内心的某根弦!

在历史中徜徉,看懂了李斯,也读懂了在中国历史中很重要的这段时期,通过读这本书的阅读可以领悟很多,在我们的工作中也会遇到困难,也会遇到瓶颈,我们很多人选择了逃避,而李斯永远都有选择面对,因为他心中有梦,有正确的方向,有着极强的信念,“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仓鼠哲学之下,是一颗志向远大的勃勃雄心。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也有自己的一个梦想,或许也曾努力过却不尽如人意。但是我们依然要心存致远,做追梦的人,做一直努力的人!

8.《用好时间做对事》有感

《用好时间做对事》这本书突破传统模式,首次明确指出时间管理的根本就是对价值观的管理、对状态的管理和对习惯的管理,并创造性地将时间管理上升到生命管理的高度,很好地阐述了“用好时间”和“做对事”之间的关系。

首先,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没有明确的价值观,传统的时间管理几乎毫无价值。很多人耗尽毕生的时间,每天忙忙碌碌,而忘记了停下脚步,认真地规划一下自己的人生。研究发现,约93%的人不清楚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他们不知道自己忙来忙去究竟要到哪里去,如同水面上的浮萍,糊里糊涂地过了一生。这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忙、盲、茫”,这些人忘记了真正该怎样去活。这本书让我真正意识到了时间是什么?时间就是人生。管理时间,就是管理自己的人生。明确了人生的目标,才能更好地实现时间的管理,才能不南辕北辙,背道而驰,获得时间管理的最佳状态。由此,我想到,不管是一个人、一个家庭、还是一个学校、一个企业,缺乏了对未来愿景的规划,没有清晰的奋斗目标,时间管理就是一纸空文,永远不会取得巨大的成就。

其次,这本书教给了我管理时间、管理生命的方法,这也是这本书最值得一读的地方。1.管理自己的心理状态。许多人肯定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制定了详细的计划,也知道有很多事情要做,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心情低落、身心疲惫、提不起劲,什么都不想去做,只能对着一大堆事望而兴叹。而时间就在你身心疲惫和惶惶终日中悄悄溜走……怎么办?《用好时间做对事》这本书介绍了三种简便易行的方法——改变储存资料法、假装法和提问法。这三种方法能尽快的转变一个人的心理状态,由沮丧不堪立刻变得生龙活虎、精神抖擞、活力四射、心智敏锐。这样的你将无所不能。

2.循序渐进,持续改善。大家都曾经惊讶于二战后的“日本奇迹”。这归功于戴明博士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这套制度的核心就是:要想让产品占领市场,企业必须要每天都致力于品质的持续不断的改善。难能可贵的是日本企业完全深信此观念并彻底实行。他们经常把“改善”挂在嘴边:他们在业务方面改善,在生产方面改善,在管理方面改善,在教育方面改善,力求每天都有进步,哪怕是很微小的进步。正是这小小的“改善”,创造了“日本奇迹”。这也印证了中国人的那句老话,“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贵在持之以恒。由此我想到了沈阳虹桥中学的“每天比自己多做好一点点”,想到我们四十四中,三年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也是在遵循这个成功法则,相信我们按着自己的信念持续不断地努力下去,更大的成功就一定会向我们招手。书中还介绍了一个简单易行但威力巨大的方法:你只要付出0.5%,就可以获得不可思议的力量。意思是每天拿出时间的0.5%,也就是5分钟,用在你需要改善的领域上,每周5天,只需一年,你就会取得300%的进步。这个方法产生巨大威力的关键是坚持,再坚持。

3.永久消除拖延。很多人都知道青蛙效应。其实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关于拖延及其危害的例子。几乎每个人都知道拖延不是好习惯,可大家依然在拖延,就是不知如何改变。本书在分析造成拖延的原因后,给我们提供了消除拖延的绝好办法——“痛苦—快乐”原则。这来源于弗洛伊德提出的“痛苦—快乐”理论。他指出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一个主要的推动力量,这就是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是在追求快乐或逃避痛苦。所以,我们要根除某些坏习惯,就要把坏习惯的不改变和痛苦连接起来,把坏习惯的改变和快乐连接起来。想想拖延在工作、家人、人际关系、健康、收入等方面给自己带来的危害,你就会严肃地对待拖延,从即刻,马上改变。做到这个原则,我们就能永久消除拖延这个无形杀手。

4.消除压力。在当今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压力。对压力的疏于管理带来的精神、生理、人际关系、能力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已经是困扰许多人的严重问题。这本书通过分析高压下的情绪和行为信号,告诉我们首先要了解压力,觉察超负荷压力的外在表现,而后提出正确的问题帮助我们将压力源视为挑战。实现了这个重要的心理转变,压力就成了帮助你达成目标的朋友。还要通过调整睡眠、运动、饮食等生活方式,学会几种简单有趣的放松方法,释放压力,形成习惯,从而快速恢复自己的状态,充分运用时间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

5.预设地图。经常听到某人这样说:“真后悔开始的时候没有怎样怎样,要是再来一次……”这就是所谓的“后悔”吧。针对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作者精辟的给出一个结论:“没有计划就是在计划失败”。可见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制定一个非常好的实施计划,是多么重要。使用“预设地图”,是一个简便易行的计划工具。审慎地预设地图可以有效地避免后悔,实现时间管理的价值最大化。最后,作者还给我们推荐了成功案例——“迪斯尼法”。

读完这本书,我彻底明白了 “知识并非是力量,只有被应用时才是力量”这句话。这本书的珍贵就在于它不只是说教,作者还把时间管理、改变习惯、改善人生、实现人生价值融为一体,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更重要的是重在实践,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9.《孙子兵法》有感

《孙子兵法》是一部经典的兵法著作,书中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他在后世被应用被实践,并且让实践者获得成功。在《孙子兵法》出现过后的几千年中,历史历经了多少场战争,又有多少猛将锐兵借用《孙子兵法》中的战略战术大获全胜。《孙子兵法》古人用之于战,现代人亦可用之,用之于生活。

何为道?道乃明政。古时的战争需要人力,更需要人心。君主应当同民众一样有必胜的目标,有保家卫国的理想,意志统一,共同生死。古之用兵需要有严明的政治,今之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身处和平年代,没有战争,却又灾难。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需要“道”的存在。这不禁又将我的记忆带回那段痛苦的时光,那段自豪的时光。我们,经历了雪灾地震。但是种种不幸并没有打到我们,我们的领导人和祖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抗灾的场景令人感动。这样的上下一心不就是兵法中“道”最好的体现吗?或许那段往事不堪回首,但是那段往事让人难忘。

何为天,何为地?天乃天时,地乃地利。古时用兵作战不仅要靠军队实力,除了之前所说“道”之所用带来的人和之外,还需依靠天时地利。如若不是江面大雾弥漫,或许诸葛亮便会因为自己定下的三天之内造十万支军箭的军令状而丧命了吧;如若不是东南风的吹拂,或许火烧赤壁中周瑜只会烧伤自己了吧;如若荆州不是军事要地,又怎会成就其兵家必争的美名呢。天时地利在战时很重要,在现在的生活当中同样很重要。为什么商人会在情人节将玫瑰花精美包装然后卖出,为什么大雨天总会有人撑着一把伞外出卖伞,为什么经营者会挑选店面位置?这些不都是人们在生存和竞争中对天时地利理解过后的运用和实践吗?

何为将?将乃明将。战时拥有一个贤明的大将是福,现在拥有一个贤明的领导人同样是福。我们同样期盼自己的领导富有才华,赏罚有信,对下属关爱有加;我们也同样期待着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勇敢果断受人尊重的领导。《孙子兵法》中的“将”告诉了我们领导之方,告诉了我们成功管理的方法。

何为法?法乃军法。古时战争中军法严明是众所周知的,只有拥有严明的纪律才会有严明的军队,只有严明的军队才会取得战争的胜利。古之军法,现之律法。在现代这样一个法治社会,我们需要懂法更需要守法。只有在有规有矩的社会中,我们才能够自由发展,良好发展。试想一个没有法律的国家将会是怎样,那将会是没有管制,没有保护,没有人权的混乱世界。

另外关于此书还有:

首先,孙子兵法提出的是:慎战,其中对于析战分析很多如:道,天,地,将,法。对于必要性的考虑,我觉得很有道理,包括与人的建交,交往,应酬,以及其他许多许多,尤其是与人过过招,切磋切磋,这里很有必要分析他的必要性,因为须知玩火者弄不好要引火烧身,这就是江湖传说的玩火自焚也。

再次,对于慎战还有一个解读,那就是对与战事的算计,实力,资源的调用与利用。

当然,这里还有一样东西,就是情报,这不仅仅是战前才使用的,对于和平时期也要注意收集。所谓“知人者智,知己者明,知天地者博”知人很多时候靠的就是情报。

其次,孙子兵法提出了:战时

战时,他的第一个观点是:凡善战者,先为不可胜,而待敌之可胜。这里不可胜的是条件,可胜(等待)的是时机,战机。(这个观点在文中多次被提到)战时他提出的另一个观点是:以战养战,取粮于敌。;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思想,也就是博弈论里提出的:为对手做减法,为自己做加法!所以他后面提出的优待战俘也有这里的因素。

同时,他还提出了一个观点: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对于伐谋我一直不太明白,伐交倒是有些理解:政治高压,经济制裁,甚至还有舆论攻势。伐兵是怎么回事也不太明白,攻城还可以理解。

另外,他也提出了一些诸如:地形,变!等等 ;孙子兵法提出了一个观点: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他的意思就是说:用政治思想教育士卒,用法令来约束士兵,这种观点在毛主席时期的解放中国是运用的最为贴切,设立的政委就是负责“令之以文”。现在很多企业的企业文化也就是出于这个目的。

另外,孙子兵法提出: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在孙子兵法中多次提到治,法。《孙子兵法》是兵书,指导军队在战争中获得胜利;《孙子兵法》也是生存指南之书,指引我们在生活中走向成功。

10.《谁动了我的奶酪》有感

美国作家斯宾塞·约翰逊的《谁动了我的奶酪》红的发紫,书中阐明了一个国人都知道的再浅显不过的道理,可为何要人手一本,奉之为经典,值得思考。全球销量超过2000万册,不敢怠慢,买来捧读,觉得很不划算,随便一本劣等的硕士论文也差不多有4万字。但又觉得划算,中国人此时此刻确实需要放慢脚步,让自己的感官清醒一点,深悟并掌握书中的道理,拿镀过金的“国粹”当鞭子抽自己一个激灵,从东方一直抽到西方。概括起来,书中不厌其烦、罗哩罗嗦阐明的,无外乎四点:第一,变化是不可避免的;第二,面对变化时要积极行动,不能坐以待毙;第三,手里有“奶酪”的时候,对未来的环境变化(或没有“奶酪”的时候)要有一定的敏感性和预见性,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第四,面对或追求变化时要克服恐惧感,一是对未知领域的恐惧,二是对放弃已有习惯的恐惧。

这本书以一个美好的童话故事揭示了要想吃到属于自己的奶酪,必须先学会寻找奶酪这一深刻的道理,教育了人们不能用静止的眼光看待变化的的事物。在奶酪区里,嗅嗅、匆匆、哼哼、唧唧一出发去寻找奶酪,当他们在奶酪C站找到自己需要的奶酪后便在那里定居下来,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奶酪也逐渐被他们消耗光。嗅嗅、匆匆这两只小老鼠早已察觉到他们的食物已经为数不多了,便开始每天在奶酪区继续寻找吃喝。直到有一天,唧唧提出再去寻找奶酪,可被哼哼回绝了。唧唧只有单枪匹马独自去寻找奶酪了。当他在奶酪N站找到奶酪时,两只小老鼠早已在那儿定居了,而哼哼仍旧没有来。

奶酪”和“迷宫”在这里自然是个比喻,它们分别代表我们生命中的任何最想得到的东西,它可以是好成绩、好工作,也可以是好人缘、好心情等等。迷宫就是自己所处的环境,可以是学校、工作单位,也可以是家庭、社区等。

非常喜欢里面的一句话:“经常闻一闻你的奶酪,以便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开始变质。”突然有种想要把它当做座右铭的冲动,于是在心里默念了好几遍。是啊,变化总是不断发生的,这是我们无法预料也很难去控制的。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冷静下来,学会去找出变化的根源,而不是毫无意义的惊慌失措和悲天悯人。只是,找到根源就算了么?别忘了,我们要做的是迅速地改变自己来适应种种变化。

生活真的像个迷宫一样,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找到各自的“奶酪”。当然了,这里的“奶酪”并不是我们平时想奢侈的时候吃的那种东东,它就分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代表了我们生命中的任何最想得到的有实质的一份工作或者金钱,也有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经营的爱情、幸福、健康或心灵的安宁等等。“奶酪”其实就在就在前方,你是否用心去发现了?即使是发现了,你是否努力去得到?若是得到了,你是否正在美滋滋地享用?倘若享用完了,我们又该怎么办?突然觉得,自己也是那害怕改变而否认和拒绝变化的“哼哼”,思维老是停滞不前,遇到困难总是选择逃避。然而,在这样一个快速、多变和危机的时代,如果依旧不懂得改变自己的话总有一天会被社会淘汰。是时候学学那些懂得及时调整自己去适应变化的“唧唧”了,相信自己,也相信大家都可以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走的更远更好。

一个人不能总坐在井底,不能只看到头上的一点天空!知识如同海洋一般无边无际,要想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就必须开的更高更远!要给自己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做更好。不断变化,你才能取得跟高的成绩!要相信自己,变化会使你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争得一席之地。

我喜欢这本书,因为它是一个可爱的故事,轻松愉快地便澄明了混沌的生活。当一位被变化所困惑的人坐在一面肮脏的镜子前,希望看清自己的真面目而不得时,《谁动了我的奶酪?》就像一位智者,用一条白毛巾从容不迫地擦去镜子上的污迹,让困惑者真正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

生活在这样一个快速、多变和竞争激烈的时代,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着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境遇,我们时常会感到自己的“奶酪”在变化。各种外在的强烈变化和内心的冲突相互作用,使人们在各种变化中茫然无措,先是追问——到底是谁动了“我的奶酪”?然后对新的生活状况无所适从,不能正确应对并陷入困惑之中难以自拔。如果在各种突如其来的变化中,总耽于“失去”的痛苦、“决定”的两难、“失望”的无奈……那么生活本身就会成为一种障碍。生活的迷宫很大,你会滞留在其中一角听天由命,久了,年纪渐长,就“懒得变动”,或者是“没有勇气和力量”再去变动和追寻。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不能不承认它的变化属性,无论是精神层面的情感,还是物质层面的哲理。有句歌词这么唱: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个世界变化快。然而,出于人的本性,我们都渴望能永远生活在安逸、温暖的环境里,没有风吹草动的惊吓,没有辛苦劳顿的痛楚,这样,我们就会少些感受世事无常、生离死别的折磨,但问题是,事物总是在或明或暗地发生着变化。有了变化,我们知道父母会老而尽孝,知道亲情、友情和成功需要付出汗水来培植,知道要取得自己所要的成绩是要靠自己的努力。

11.《大学究竟读什么》有感

今天,我读了覃彪喜的《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这本书,读完之后,沉默良久、回味良久、反思良久。

来到这里,一切都没准备好、什么都没考虑到就匆匆忙忙踏上了征途,而生命中某些不可或缺的东西却仿佛一点一点从脑海中淡出了······

翻者一张又一张的书页,读着作者朗朗上口的观点,感受着他那不可获得的风趣幽默,你会发现大学的生活是如此的复杂,它的每一道工序像是上天特意安排的,但又是变幻莫测的.大学的每一个角落都沉淀着不同的心境,或稍纵即逝,或天长地久,但无论如何,我们的愿望是相同的,那就是把握现在,不断探索,让梦寐以求的理想绽放幸福之花.幽静的校园里一对对情侣亲密的牵手走过,喧闹的网吧中一只只网虫沉浸在虚拟世界中,空荡的教室里总会有孤单苦读的身影,寂静的图书馆中总是座无虚席,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大学究竟会教会我们什么?

走进大学并不是幸福生活的开始,我们虽然成为了大学生,但还只是复杂多变社会中的一个普通人。如果颓废的度过四年,一样会被社会抛弃,在走出校门后一无所有,草木可以在校园年复一年地生长,而我们却注定要很快被另外一群人替代。只有永不懈怠的学习才会无愧于那些逝去的青春,只有目标坚定的努力才会为日后的辉煌奠定基础!

站在人生的分岔路口,我们该如何抉择!该怎样规划日后的学习与生活!大学不是技校,我们要学习的不仅仅是一门专业,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我们不能再拘泥书本,而是要经过系统的思维训练,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积累丰富的理论知识,在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才会不再单纯从简单记忆或者机械模仿的角度来考虑,而是站在更高的高度来分析、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与非大学生区别开来,才不愧为一名大学生!

专业无冷热,学校无高低。不怕专业冷门,只怕学艺不精。不管你的专业是什么,只要你在这个领域确实学有所成,你就一定能利用你在这个领域的知识成就一番事业。也许我们只是被调剂到这个专业,但我们一样可以在学习中了解、喜欢、热爱这个专业,一样可以让它成为你成功的桥梁!

世界上有多少事等着我们去做,我们为什么偏偏选择了堕落,明明在午夜梦回时空虚得无以复加,却还是在清晨醒来的时候带上面具开始新一天那自欺欺人的生活······我们能够依赖父母的时日不多了、能够如此单纯平静地生活的时日不多了、能够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学习的时日不多了······当我们收拾行装准备踏入社会的时候,我们的羽翼是否已经丰满,我们是否能够在无垠的天地间自由的翱翔。浙江大学郑强教授在一次讲座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孩子如同商品,从幼儿园开始生产,走过小学、初中、高中到了大学,这商品早就已经坏掉了。你以为中国男足换个教练就能够将乾坤扭转吗?不可能了,同学们······”下面哄堂大笑——我笑不出来,我想哭,我觉得,我也坏掉了。

如果我用寂寞难耐来形容大学生活的话可能不太现实,但大学是无聊的下身、相信不少同学都会认同.大学的无聊促使了许多学生逃课,这一点作者也作了一定的阐述,他认为“不逃课的学生不是好学生”,但逃课是有选择的,自己不感兴趣的课是可以逃的,但假如逃课是为了上网打游戏,或是只专注于勤工检学的话,那还是不逃的好吧.我想网络并不是游戏一种功能吧,勤工检学也不是开源节流,自食其力的唯一方法吧.用逃出来的时间不断为自己充电,学习自己喜欢的课程,何乐而不为呢? 爱情是不期而至的,可以期待,但不可以制造,越是寂寞,越要警惕爱情,因为它可能是摧毁你一生的致命杀手.在大学里谈恋爱已成家常便饭,有些人会信手拈来.的确,爱情不是虚荣的象征,但理性的爱情是难能可贵的,但又有几个呢?假如我们把谈恋爱的时间放在做人上,把人脉决定胜败做为自身信念,去开拓自己的交际圈.,我想我们收获的远比爱情多的多吧.在大学里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不要羡慕他人的富贵,那不过是在父母庇护下昙花一现的幸福,不要盲目的追随他人的步伐,也许考研并不是我们的出路,走自己的路,在不懈的努力中,在孤单的拼搏中,我们终将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令人瞩目的成就!

读大学,要读出一种气质,塑造适于自己的性格!读大学,要读出一种气度,打造忠于自己的人气!读大学,要读出一种气概,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

大一的生活也许有些新奇,但我们已懂得四年应如何度过;也许有些忙碌,但我们已懂得在大学应学些什么;也许还不太适应,但我们已懂得应如何对待生活!

读大学,要读出的内涵很多!让我们在书中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生活!读大学,要读出其中的真谛!让我们在书中读出属于自己的成功人生!

12.《鬼谷子》有感

《鬼谷子》是一部研究古代社会政治斗争谋略与权术的经典之作。其实我本来对它也不怎么了解,但我在书店一看到这本书就让我感到与众不同。当我翻开第一页就让我爱不释手。

其中最让我深受感发的就是第二篇《反应术》。“未见形圆以道之,即见形方见事之。”这句话最让我映象深刻。

鬼谷分为 捭阖

反应 内楗 抵戏 飞箝 忤合 揣篇 摩篇 权篇 谋篇 决篇 符言 转丸(缺)却乱(缺)由于后两章的缺失,我们就没能一睹完整的鬼谷风采了。

鬼谷子,姓王名诩,又名王禅,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乃先秦诸子之一,有《鬼谷子》一书传世。据传,战国时期军事家孙膑、庞涓,外交家苏秦、张仪等皆出自鬼谷子门下。接下来我就谈谈这位伟大着作吧。

捭阖,就是开与闭,这样说让人很不解。但其实它就是指事物都有两方面,正与反,张与弛,阴与阳……捭阖,只是一种乏称,它在不同的事情、事物上有不同的意义,如一件事情有好与坏之分,天地有阴阳之分,别人的话也有真与假之分……

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事皆有内楗,素结本始。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或结以采色。用其意,欲入则入,欲出则出;欲亲则亲,欲疏则疏;欲就则就;欲去则去;欲求则求,欲思则思。若蚨母之从子也;出无间,入无朕。独往独来,莫之能止。

人世间最大事情莫过于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识。鬼谷子-王诩参透了人与人之间关联的真谛,化学上有化学键,原子之间的联系也是依靠键的力量来建立平衡,人与人之间也有“内楗”。这个“楗”是木头的“楗”,不是强力结合的金属键,在五行中属于“木”。“事皆有内楗,素结本始。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或结以采色”。上述的结合都是“楗”处理好楗的问题,就可以达到“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的人生最高的境界了。处理不好的原因是对“故远而亲者,有阴德也。近而疏者,志不合也。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

还有这部书中比较详细的分析了各个学家流派的思想和主张,让我对这个时代的流行学识有了一个总括 的了解。但是就个人的情感而言,我特别喜欢的人有:商鞅,庞涓(这个我确实还是蛮喜欢的),孙膑,张仪,申不害(韩国的20年变法和后来新郑的守城之战,和庞涓僵持了近三月,死保了韩国,真是看的叫人心惊胆战确又感叹之至,当初如果没有这场突如其来的灭国之战,又能再得20年的太平空间,焉知韩国后来不能与秦国一争高下),荀况(这人的出场不多,不过两次出场都让我觉得这人着实可爱的紧)对于鬼谷子,我一直是很羡慕的,在乱世独创一派,又教导出颇多厉害的弟子,可以说是个全才,我还不是太懂,如果有机会,我会再去仔细的研读的。

鬼谷子的弟子中,孙膑、庞涓、苏秦、张仪、毛遂、徐福等春秋战国的旷世奇才,学成后走出云梦山,或成为率领千军万马的军事家,或成为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或成为合纵连横的外交家,在动荡不迭的大舞台上斗智斗勇,共同演绎了“鬼谷三卷隐匡天下,兵家七国才出一门”的历史话剧。相传鬼谷子门下弟子最多时达到3000人。

战国军庠设的教育内容十分广泛,自然有姜太公兵法、孙武子兵法。军校姓军,习武为本,但鬼谷子并非只囿于此,还开设了周易学和纵横学。鬼谷子在对《周易》进行了深入探讨后,活学活用了其宇宙观、方法论,创立了“捭阂”论,主要强调用捭(分开)阂(关闭)方法了解事物生存和死亡的规律,预测事物发展的过程,通晓人们思想变化的状况,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征兆,进而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自古以来,军事并不孤立存在,它与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的战略相关性和互相依存性是十分紧密的。鬼谷子似乎早就敏锐地发现和把握了这个问题,从他安排的教学内容看,重点在于军事和外交,纵横术即兴于此。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此为鬼谷子教育思想的精髓。

13.《百年孤独》有感

《百年孤独》被称为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这部小说内容复杂人物众多情节离奇手法新颖。作者马尔克斯在书中溶汇了南美洲特有的五彩缤纷的文化。他通过描写小镇马孔多的产生、兴盛到衰落、消亡表现了拉丁美洲令人惊异的疯狂历史。小说以“汇集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荣获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

小说描写的布恩蒂亚家族一代一代“他们尽管相貌各异肤色不同脾性、个子各有差异但从他们的眼神中一眼便可辨认出那种这一家族特有的、绝对不会弄错的孤独眼神。”每个人都无法逃脱被孤独所折磨的命运。乌苏娜在冗长的雨季中漫漫腐烂。阿玛兰塔一刻不停地缝自己和自己仇视了一生的女人——雷贝卡的裹尸布。雷贝卡足不出户疯疯癫癫地过了后半生。青年时激进热血的奥雷良诺上校晚年开始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做起了金属金鱼但是他每做到二十条就熔掉他们重做。这象征着他父亲所开创的马贡多乃至整个拉美的近代史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循环的怪圈中。

让我印象很深的还有霍·布恩蒂亚第二和奥雷良诺第二这对孪生兄弟。继承了父辈的名字却表现出了完全相反的性格——霍·布恩蒂亚第二像奥雷良诺上校那样深沉而奥雷良诺第二则像霍·布恩蒂亚那样不羁——以至于乌苏娜常常怀疑他们是否是在幼年时交换了名字。难道名字一定要和性格一样吗?这是一个深深的讽刺。而最后两兄弟死去时又搞错了墓穴仿佛这样才是正确的归属。这个家族的循环的命运再一次显露了出来。

然而依然有人逃脱了这个命运那就是俏姑娘蕾麦戴丝。她长得漂亮但这漂亮并没有让她沦为男人的玩物;她接受了所有的命运因此命运没有愚弄她。她会满不在乎的穿着宽大的袍子在家里走来走去即使有男人在屋顶偷看她洗澡她的态度也不卑不亢。最后作者给她安排了一个近乎神话的结局——她牵着白色的床单飘向天空。白色的床单也许象征着高尚的灵魂。她摆脱了布恩蒂亚家族的孤独而莫名其妙的“升天”恐怕是寓意如此美丽而又纯洁的圣女在现实世界的尘世间是不存在的。

这是一部描写家族的小说和中国的《红楼梦》有些相似。但这是形似而神不似。《红楼梦》的矛盾来自于家族内部是封建的等级制度毁了大观园;而《百年孤独》的矛盾来自外

部科技、政治、战争、商业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马贡多小镇。开篇的吉普塞人带来了科技令霍·阿·布恩蒂亚发现了“地球是圆的像橙子。”然后随着政治的介入。本来马贡多是个幸福的村庄“至今还没死过人”是他们骄傲的宣言。然后随着政治的介入镇长的出现两党派的斗争都让这个和平的小镇渐渐变质:士兵为非作歹学生向往战场。而垄断资本主义的进入又让小镇得到了虚伪的繁华并且迅速地在这泡沫经济中衰败。

《百年孤独》是让你意识到人性孤独的宿命。

无论是在战斗中情绪激烈的狂热首领还是沉沦于淫靡的声色之徒;无论是执迷科学文明探索的学者还是勤勉安分生活的妇人;无论是为娶世上最优雅女子的跋山涉水者还是对世事不屑一顾的最美女人;无论是为爱情牺牲生命,不择手断者还是无情无义的走马观花者等等,无论你是什么职业地位,无论什么欲望追求,原来,尘埃落定都难逃孤独二字。

《百年孤独》中每一个人物都是现实生活中一种人生的代表。

结尾处,面对飓风卷走的那些百年七代生活过的痕迹,画音静止,无声无息地消散,承载太多重量的历史灰飞烟灭。那种心境不是武侠世界高手谢幕时的荡气回肠,不是穆斯林葬礼孑然身影的喟然叹息,也不是余秋雨笔下历史文迹毁失时的憾恨。而是对理应如此,也只有如此这样时的平静,是如果再重来一次,也改变不了的结局。

怪不得古时会有“誓为知已者死”,能够驱逐心之孤独,是何等巨大的解救力量。

那么,遇到知音,孤独就可以用来享受,是这样吗?加西亚,是这样吗?子期伯牙,是这样吗?郎情妾意的人们,是这样吗?

人类的所有追求,最终都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享受。悲观时,我曾经戏谑地对朋友说,将来教育子女,一定不会让其读太多的古典唯美作品。好像唯美的东西少一点,现实的东西就多一点,精神的洁癖就少一点,知音的可能也就多了一点。不追求完美,就容易满足。

所以追求完美的人都是不易相处的,甚至有名记就告诫过无论何时都要离追求完美的人一米开外。

14.《瓦尔登湖》有感

人们常以为梭罗在瓦尔登湖的生活是寂寞的。然而,他却从不觉得寂寞,也一点也不受寂寞之感的压迫。相反地,他却因为这一份寂寞,享受着陶醉于大自然的乐趣,获得了诚恳的生活态度,并满足了他对于思想的热爱,当然,也在这寂寞的生活中写下了宁静、恬淡、充满智慧的《瓦尔登湖》,为世人留下了纯净的精神礼物。我欣赏他,因为,寂寞,在人们眼中似乎并不是件好事,似乎没有人不怕寂寞,但在梭罗的心里,一个人的生活却是种享受,在这种享受中达到精神和心灵的升华。他的生活信条是人们应当尽可能的降低物质欲望,而将精神追求作为第一要义。甚至人们因此将他奉为“隐者”,然而,我不认为称他为“隐者”是恰当的,因为他仅仅是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罢了,而这恰恰又是人们所做不到的,也便成了“稀奇”。难道这种坦然不羁的生活态度不值得被称为幸福的寂寞吗?

梭罗说:“什么也不能正当地使单纯而勇敢的人产生庸俗的伤感。”我愣了愣,却想到自己并不单纯,也不勇敢。尽管自己并没有那般高尚,但只要浸润在大自然的恩泽下,眼中心中全是美的享受,即使一个人,又怎样?寂寞也是种幸福啊!想象同梭罗一样,自己的地平线全给森林包围起来,专供自己享受,拥有自己的太阳﹑月亮和星星,拥有一个完全属于自我的世界。这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活在都市里的我们,不正是日夜想着能有一方属于自己的田地吗?我们在这充满是非的社会里摸爬滚打,不就是为了追寻那个心中的理想世界吗?我羡慕梭罗可以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并且可以那样地确信自己对这种生活的热爱。我向往他的这一份寂寞。仿佛是人类中的第一个或最后一个人,从没有一个人在夜里叩响他的门,难道这是可悲的吗,我不以为然,就好像这世界的开端或终结,多么神圣啊,而我就仿佛正是这个幸运的人,见证着这一切,这份寂寞对于我来说就是种幸福。而梭罗,应当就是那个敢于选择生活的第一人,他的寂寞孤独,我不能想象,但我想当他得知因为自己而有更多人敢于面对自己的生活时,他应当是倍感幸福的吧!

一个人真正的生活必需品到底是什么?有人抱怨买不起房子,梭罗用28美元盖起了一座使用的小木屋。有人解决不了温饱,梭罗每周用少量时间种植农作物,既填饱肚子有补贴家用。其实,一个人真正的必需品少之又少,只要通过简单的劳动就可以轻易获得。人类虽然在不断进步,但是一个人生活的必需品却没有变化。食物只要填饱肚子,房子只要让人栖息。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已经有一套三室两厅的房子了,他为了更舒适地生活,换一栋别墅,拼命地工作,而忘却了身边美好的事物,这不是因小失大吗?有些人是金钱的奴隶,天天守着它,为它工作,金钱不成了他的累赘了吗?这些人在社会中占了大多数,他们满足不了自己的欲望,有了还想要。他们一辈子都被欲望指使,生活在种种劳苦与不幸之中,他死后,这些又有什么用呢?相反,抛开这些名利,脱去这些华丽的外衣,做一个最真实的自己,无忧无虑,尽情地生活,有什么不好呢? 无知的人们,快点觉醒吧!你现在做的,就是自掘坟墓,抛开名利,去郊外呼吸新鲜空气,找到最真实自己,让城市不在被继续污染,使它变得干净而又美好。让自己丢掉种种负担,最自由的最自在地生活才是真!

当下的社会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快节奏、物质化的趋势,空气中的浮躁,使得我们往往不能心平气和。郁闷、烦恼、焦虑等负面情绪阻碍了心灵的交流。其实,我们并不需要很多,我们只需要一颗质朴纯真的心——梭罗的《瓦尔登湖》恰好告诉了我们这些。

“一个人的富裕程度如何,就看他能放得开多少东西。”梭罗隐居瓦尔登湖时正值第一次工业革命,很多人正在金钱的旋涡中挣扎。而他却抽身离去,哼着小调,拿着斧子,在瓦尔登湖畔建起了自己隐居的小木屋,在那儿幽居了三年光阴。渔猎、耕耘、沉思、写作,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怡然自得。他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除了追求物质外,还有另外一种生活,就是无比快乐的简朴生活!我们现在有很多人拼命地赚钱,聚敛财富。因为他们认为金钱是万能的。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成了赚钱的工具,成了金钱的奴隶。但是,金钱真的能买来幸福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不能解释为什么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创造财富的能力和速度日新月异,但人们的幸福程度并没有随之增加。梭罗在书中写道:“不要给我爱,不要给我钱,不要给我名誉,给我真实就行了。”梭罗用朴素的文字向金钱社会进行讨伐,呼吁人们追求自然平和的生活。《瓦尔登湖》宣扬的是一种平和、自然、真实、心灵。这恰恰是很多人所缺少的。

在那片湛蓝的湖水中,梭罗找到了心灵的归属。他沉思并发现着,他发现周遭的社会中“大多数人过着忍气吞声的绝望生活。所谓听天由命无非就是一种习以为常的绝望”,“甚至在人类所谓游戏和消遣的背后也隐藏着一种模式化而不为人所察觉的绝望。在这类游戏中无娱乐可言”,他明确表示“须知不做绝望的事才是智慧的特征”,他提出“到底什么是人的主要目标”。其实,梭罗的本质主要还不在其对“返归自然”的倡导,而在其对“人的完整性”的崇尚。现代化社会中的人们大多整天忙于奔波,却无暇顾及自己真实的需求,往往觉得身心疲惫。所以在这个物质和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我们更需要静谧、平和的心灵。

“湖是风景中最美丽、最富于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观看着它的人也可衡量自身天性的深度。”瓦尔登湖带给梭罗更为强壮的体魄,更为健全的思想,它同样也给我带来了很多。每每读它,总会让我的心沉静下来,所谓的心灵净化就是指这个吧!我想,尽管我们不可能像梭罗一样隐居山间,但这并不防碍我们在自己的内心里拥有一泓湛蓝色的清水,纯净而透澈。(彭宇灏)梭罗的《瓦尔登湖》,以春、夏、秋、冬四季为线,串联起他在瓦尔登湖畔进行经济实验的始末,留给读者无尽的想像和羡慕。张爱玲曾经在介绍梭罗的生平与作品时说,梭罗所以在瓦尔登湖进行经济实验,是要证明一项理论:人可以活地更简单,更从容,不必为着追求物质文明的发达,而丧失了人是万物之灵的崇高地位。作者在《瓦尔登湖》中,以瓦尔登湖为中心,辐射到周围众多地方,描写了他“以兽为邻”,在“豆田”耕种,与“村子”中的人交往等诸多生活细节,最后作者又以“春”结尾,为我们开启了崭新生活的篇章。梭罗的目的达到了,他在“结束语”一篇中,这样说到:“我很高兴认识了我的方位……”。梭罗的散文清新淡雅,像春天吹过的清风,拂绿了我们干渴的心田。梭罗生活的地方是瓦尔登湖及其周遭地区,但他细腻精致的笔调,却把我们带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他谈“瓦尔登湖周围的鸟”,谈“更高的规律”——他认为,从一个特殊的意义上说,他们(渔夫、猎人还有其他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他从个人的农事劳作中提升到更高的人类法则,令我们视野开阔,高屋建瓴。在《瓦尔登湖》中,许多段落值得一品再品,让人陶醉。他在描写“湖”时这样写到:“湖是一道风景中最美丽、最富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中。湖边长在水中的树木犹如纤细的睫毛,是湖岸的饰边。而四周郁郁葱葱的群山和悬崖是他垂悬的眉毛。”如此富有诗意和浪漫的描述,令我们读者也情不自禁地喜爱上了瓦尔登湖。

徐迟说:“这是一本寂寞的书,恬静的书,智慧的书。”让我们暂且避开闹市、远离尘嚣,追随着梭罗的足迹,去品位寂寞,感受恬静,聆听大师的哲音。

15.《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有感

读它时心情很压抑,米兰昆德拉就像张爱玲,笔锋直指人类最原始的欲望,直接、犀利。可人们却不得不承认,这些欲望的真实和无德。我想米兰要说的是:无德为轻,轻让人们无法负载在生命的轨道上。

书里的一个情节:特雷莎的妈妈年轻时很漂亮,她有九个追求者。第一个最英俊,第二个最机智,第三个最富有,第四个最健康,第五个最高贵,第六个最会背诗,第七个曾周游世界,第八个会拉小提琴,第九个最有男子气概。特雷莎的妈妈最终嫁给了第九个,不是因为她爱他,而是因为她和他不小心有了特雷莎。她不爱特雷莎,她一直在想另外八个都比第九个好。她在想她还没有追求过别人,于是,她离开了最有男子气概的男人,追求一个没有男子气概,犯过几次罪,有两次离婚时的男人。她嫁给了他,从此,她开始沦落,渐渐失去美貌,变成泼妇。

这段我印象最深刻。米兰把九种特质分配到九个人身上,特雷莎的妈妈只能从中选一个。她谁都想要,因为她不知道自己最需要什么。她的贪婪让她来到一个一无所有的人身边。她开始失去,失去美貌,失去生活品质,失去灵魂。当特雷莎把门锁上,要求自己最基本权利的时候,作为妈妈的她暴跳如雷,她才意识到一切在离她而去,她在用最后母亲的身份,几乎是要挟她女儿留下。可这些都是徒劳的,因为她从没有承担过生命中的责任,无论是对社会、对家庭、还是对亲人。她死掉也只是轻轻地一闭眼,不会有任何重量,她失掉了灵魂。

另一方面,我在考虑米兰要传达的爱情观。“爱情”总是玄而又玄。我曾经以为,爱情是纯感性的东西,如果你用太多理性思维去思维它,那么爱情将不纯正。现在这种观点几乎完全被颠覆。爱情需要条件,需要理性的思考。你要清楚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找个可以满足自己需要的人,然后包容他的其他缺点,履行自己对对方的责任,这才是爱情。米兰说“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实存在。”大概伴责任走过的爱情才是真实存在的爱情。写到这里,我才发现执着地追寻一个自己想象的人是多么愚蠢,爱情是在特别的时段遇到特别的人。

作者用讥讽幽默而冷静的笔调,剖开人类生命的外衣,探索灵魂的秘密,揭开人性深处隐秘的真相,展示了社会动荡和命运沉浮的人生图景,揭露了人类“媚俗”的天性。读罢掩卷,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现代主义的三维立体图画:破败的城市、游行的人群、缠绵的肉体、忧伤的眼神……这一切杂乱地交织重叠成灰色的梦境,而这一切梦境的背后,则隐约可见无比温馨静谧的遥远的山村图景,那里斜阳暖暖,牧歌悠然。

这的确是一部值得反复读的作品。它就像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以我浅陋的理解和愚拙的笔触,如果勉强能触摸到它的三两片辉煌的树叶,也算很侥幸的了!

“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得以无限重复,我们就会像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一样被钉死在永恒上。这一想法是残酷的。在永恒轮回的世界里,一举一动都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责任重负,这就是尼采说永恒轮回的想法是最沉重的负担的缘故吧。

作家在小说开头第一章,便以一个哲学家高深莫测的姿态,抛出了尼采的“永恒轮回”说,并以大段的哲理思辨使我不得不陷入关于重和轻的凝重思索。

“重便真的残酷,而轻便是真的美丽?”

“最沉重的负担压迫着我们,让我们屈服于它,把我们压到地上。但在历代的爱情诗中,女人总渴望承受一个男性身体的重量,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就变得自由而没有任何意义。

那么,到底该选择什么?重还是轻?”

是的,究竟该选择什么?重还是轻?直到小说结尾,这个问题依然悬而未决……或许这是个连作家本身也尚未找到答案的人生谜题吧?我只能试图从作品的主人公身上,寻找作者思想的蛛丝马迹。

“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正确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如果生命的初次排练就已经是生命本身,那么生命到底会有什么价值?正因为这样生命才总是一张草图。但“草图”这个词还不确切,因为一张草图是某件事物的雏形,比如一幅画的草稿,而我们的生命却不是任何东西的草稿,它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

小说主人公的悲剧,不仅是他们所属的那个时代的悲剧,同时也是我们许多现代人的悲剧。或许,作者正是在托马斯他们的身上,寄托了自己对人生无限未知可能性的探索吧。当看到小说结尾,我已经不能轻松地微笑,一缕深切的悲凉从遥远的天际袭来。

正如作家所感慨的那样,生命的初次排练便已经是生命本身,生命永远是一张成不了画的草图!生命之画图是如此的潦草,还未来得及修正,也根本没有机会修正,就画完了匆匆的那一笔。也许一切的结果,无论暗淡还是辉煌,都不值得追悔或者赞叹,一切的抉择也没有什么正确和错误的区别,那只是一道生命的轨迹,因为对于我们所选择的道路,我们根本没有机会比较其优劣!而使我们必须这样走的理由,便是无数偶然表象下的必然,是你命中注定的“非如此不可”。“这非如此不可”是加载在我们身上的一道命运的符咒,那或许就是你最想要而不能得到的部分,是你内心真正的渴望。我们总是会在一个地方反复犯着相同的错误,反复重演着同样的悲剧,我们正是从这反复重演的悲剧中,看到了自己生命的潦草画图,看到了自己的本性。它无关道德,只来自人心。

第五篇:《文学回忆录》读后感

《文学回忆录》读后感

《文学回忆录》本来是讲文学史的,但看了这本书后,才知道文学史可以用他这样的方式来讲,和一般学院派的文学史截然不同。他讲的文学史完全是自己的观点,是自己对文学史上杰出的作者及他们的作品的理解和看法。虽然他讲的课带有浓重的个人观点,但正是因为这样,才使得他的观点更加鲜明,更有味道。其实,对文学作品及作者的理解和看法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何止是文学作品,对所以的社会现象也应该是这样。

这本书对文学史实的罗列用了最为精简的语言,而这正是和其它文学史最大的区别,大量的篇幅是在阐述作者的精彩见解和对文学深沉的热爱。书中最为精彩的是作者时不时迸发出的对人生和艺术的独到见解,真是妙语连珠,处处看到作者思想的闪光点,读起来让人时不时发出会心一笑,时不时又陷入深深的思考,读这样的书真是一种享受。《文学回忆录》与其说是在讲文学史,还不如说是在讲人生哲学,书中处处渗透着作者的人生哲学,书中的精彩警句随处可见,其观点之鲜明,见解之深刻让人佩服。

木心的一生有一定的传奇色彩。他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使他选择过着非同常人的生活,他一生没有结婚,而是选择和艺术为伴,并陶醉其中。他的一生虽然坎坷,但我相信他一定觉得生活得很幸福。书中用了福楼拜的一句话:“艺术广大已极,足以占有一个人。”,这句话是对木心先生一生最好的概括。书中的一些句子很经典,陈丹青在后记中说:“真的,这本书,不是世界文学史,而是,那么多文学家,渐次围拢,照亮了那个照亮他们的人。”这本书映照了木心的一生,一个恳切的生命用一生所感受到的。在对世界文学作品的研读过程中,木心在艺术的陪伴下度过了他的一生,从艺术中获得生命的救赎。对于宇宙而言,生命可能没有意义,生命是脆弱的,短暂的,或是瞬间的。对于一个人的自身,生命是个人全部意义的依托。

木心讲:“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这是最后一课中的一句话,现实中为艺术的牺牲更加沉重一些。真理就在那里,无法实现。或如书里所述:真理不存在,宇宙虚空。看到最后几课,特别是后记,充满悲情、怜惜和感动。木心像一种植物,在宇宙中静静的生动开放。想他的一生是圆满的,他认真的对待自己,毕生与艺术为伴,如此虔诚,如此纯粹,有所得,有所乐。艺术家必须真诚的面对艺术。如果一个人追求真,自然能多看清一些事,少上一些当,多识破些骗局,少受些迷惑。无论对错,我赞同认识真,真的东西有意义,假的东西没有意义,宅人出现的原因之一是外面的世界没有太多的意义,现实中说真话的朋友极少,人们不愿意谈论思想,观点,目标,理想,梦想。木心提到“后门通,前门不通”。这是这个时代的悲哀。木心逃到自己的世界里。

木心提倡做“文艺复兴的个体户”。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认真对待自己,心存希望,不枉此行。我想世界上有无数的木心,至少在人生的一些阶段。

下载文学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学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原创文学 呐喊 读后感

    《呐喊》读后感 “圈点一些人,照进整个社会”这句话是我读完整本书后的总结。鲁迅先生不愧是笔锋似箭的文化领导者,他塑造的人物就是那个旧社会的缩影,可怜、可悲、亦可恨。哪......

    俄罗斯文学 读后感范文

    学号:0102861姓名:吴梦西班号:A05邮箱地址:442782976@qq.com 其实不在远方 ——《跳来跳去的女人》读后感 这是一个跳来跳去的女人,奥莉加。意志漂浮不定,情感错综复杂,她有教养、......

    美国文学读后感

    About WritingExperience and thinking makes a great writer is what I learned from the book "History and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Traveling and adventure......

    《冰心文学集》读后感大全

    《冰心文学集》读后感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冰心文学集》读后感,欢......

    经典文学著作读后感(5篇模版)

    经典文学著作读后感(精选8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经典文学著作读后感(精......

    我与文学经典读后感

    我与文学经典读后感—《漂亮朋友》(莫泊桑)《漂亮朋友》中有着漂亮外表的杜洛伊是一个不择手段向上爬的无耻之徒,他依仗自己漂亮的外貌和取悦女人的手段,专门勾引上流社会的女子......

    世说新语_文学篇·读后感

    阅读《世说新语·文学篇》,更多的感触是古人的那种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学习氛围。其中让我感触颇深的一段记载是说郑玄的故事。 “郑玄家奴婢皆读书。尝使一婢,不称旨,......

    世说新语 文学篇·读后感

    《世说新语·文学篇》读后感阅读《世说新语·文学篇》,更多的感触是古人的那种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学习氛围。其中让我感触颇深的一段记载是说郑玄的故事。 “郑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