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推荐)
2017年呼和浩特市中考试卷
语
文
注意事项:
1.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涂在试卷和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2.考生必须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3.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9分)1.请读下面的语句,解释画线的词语,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1)人类的作品飞上了太空,打开了一个个微观世界,于是人类沾沾自喜,以为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可是,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zhǐ()尺之间而已,就如同鲲鹏看待斥鴳一般,只是蓬蒿()之间罢了。.(2)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地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tuí()废,就好了。2.请给下面句子空缺处选择恰当的词语。(2分)我常为现在我院中的那两只大呆鸟感到难过,它们似乎已经没有了日升飞出日落飞回的习惯,大白天都蹲在城里
(A.一事无成B.无所事事),而且也不敢
(A.肆无忌惮
B.司空见惯)地大叫,老鸹不老呱了,怪可怜的。3.请选出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A.人们都喜爱观赏日出,而对日落,却很少有人去流连把玩、吟咏描绘。B.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C.据统计,我国现有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左右,传统剧目数以万计。D.随着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视,使我们都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4.名著阅读。(4分)(1)“对于一切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 “他分赠我们的是一股勇气,一种奋斗的欢乐。”
“他”是,这是作者 对“他”一生的评论和总结。
(2)“我正在这样做的时候,敌人就放了几千枝箭,有许多枝射中了我的手和脸。这时我不但感到箭创疼痛,工作也大大受到干扰。我最怕伤了眼睛,如果不是那时我忽然想到了应急的办法,难免弄得双目失明。”
这是小说《格列佛游记》中的一段话,请问格列佛的“应急办法”是什么?请概括作答。5.默写。将相关诗文名句用正楷字写在答题卡上面的田字格中。(7分)(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周敦颐《爱莲说》)(2),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郦道元《三峡》)(3)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表现诗人满怀豪情,凌云壮志的诗句是:“。”
(4)在《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和思亲之情,即所谓“,”。
二、综合性学习(6分)6.龙华中学语文组举办中华传统文化竞赛活动,你是参赛选手。这次活动有三道竞赛题,设置两个奖项。第一题: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是近体诗的高峰,近体诗包括和。(1分)第二题:认真阅读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根据要求答题。(4分)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1)下面四项对诗歌的评价,哪一项与诗人的想法相距甚远?(1分)A.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地点是在“黄四娘家”的小路上。“蹊”是小路。
B.第二句“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形容花的数量之多。“压枝低”,形象地描绘了花儿密密层层,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
C.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是说花枝上彩蝶蹁跹起舞,这才是最动人的景致。如果没有彩蝶起舞,花也就没有什么看头。D.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表面上好像完全在描写娇莺清脆悦耳的鸣叫声,其实,这是一种衬托手法,主要是在表现黄四娘家花的美丽与魅力。
(2)你认为诗中的“留连戏蝶时时舞”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能够表现出黄四娘家花怎样的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第三题:下面是拆乱了的与中华文化有关的一副对联,请你运用学过的对联知识,重组成一副完整的对联。(1分)传统的精华
学习
里
经典
继承
之
中
国学
三、文言文阅读(14分)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7—11题。(14分)[一]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二]济阴之贾人①,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②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③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④吕梁⑤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⑥?”渔者曰:“是许金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
【注释】①贾人:商人。②浮苴:水中浮草。③巨室:世家大族。④浮:泛舟。⑤吕梁:地名。⑥盍救诸:为什么不去救他呢?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1)渡河而亡其舟(2)今亡亦死 ..(3)予尔百金(4)是许金不酬者也 ..8.下列各句中的“而”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
A.贾人浮吕梁而下 B.足肤皲裂而不知 C.佣者笑而应曰 D.未至,道渴而死
9.请参照示例,分别用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不要改变它在句中的意思),另写一个词或一句话。[示例:有渔者以舟往救之 救死扶.伤(或救护)](2分)(1)辍耕之垄上 .(2)舟薄于石又覆 .10.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2)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11.读了选段[二],你有何感想?请简要写下来。(2分)
四、现代文阅读(31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6题。(14分)
三颗枸杞豆(节选)
程海
星期日到了。我在村子里玩了整整一上午,觉得腻味透了。我多么想念我的小树林啊!多么想念我的可敬的三叔啊!下午的小树林静悄悄的,各种花儿、草儿,连那些爱吵闹的小山雀,也仿佛午睡了,一点儿声息也没有。他果然又在里边,斜躺在一堆野草上,显出十分衰弱的样子。
他忽然站起来,走到我的身边,大大的眼睛闪露出笑意。我跟着他走到他刚才躺过的地方,坐了下来,忽然发现脚前的泥土上画满了各种各样奇怪的画儿:一座歪歪斜斜的塔,一堆松松散散的书,一株弯弯扭扭的树。这些画儿下面画了三个圆圆的“○”,好像滚动的铁环。
“三叔,你画的是什么?” “画的都是三叔。” “可一点儿也不像你呀?”
“像,很像!”他凄然一笑,指着塔说,“我小时想做一个建筑师,但又讨厌建筑学上那些个复杂的公式,就放弃了。这一摞书,是我第二个理想,想当一名著作等身的作家,写了几篇稿子,寄出去被退回来了,我又灰心丧气,不干这伤脑筋的事儿了。这一棵树,是我第三个理想,想当一名生物学家,后来又觉得生命的起源、遗传和变异、蛋白质的人工合成等问题竟是那么复杂和渺茫,我又沮丧了。第四个理想还没有建立,命运忽然对我说:‘算了吧,你该回老家了!’”
“那些铁环是什么意思?”我悲伤地问。“这是我一生的成绩:三个○。” “那老师一定会批评你了。”
“没有老师来批评我的。”他微微一笑,又说,“只有这些树叶、小草,还有那朵紫豆角花,好像在批评我,说我以前太粗心大意了,太不了解它们了。”
我沉默了,抬头望他,不知为什么,他眼眶里滴下几滴泪水。
这时,太阳快要西沉。透过林隙,我看见它像一个红色的车轮,就要滚进西边的山沟里去了。身边的三叔忽然喊道:“太阳!”接着,两只枯瘦的手向前伸去,仿佛要捉住它似的。
“太阳能捉住吗?”我天真地问道。
“能!能呀!我以前老是忘记了去捉它,让它在我头顶上溜走了几千次,上万次,我仍没有想到要捉住它!” “太阳里有火,一定很烫手吧?”我说。
“是呵,有点烫手,还得费点力气。但一把它捉到手,就变了,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里面放满了五彩的宝石。太阳的光芒都是从这些五彩的宝石上放射出来的,所以才这么亮。”
他忽然俯下身,用手捏住我的脸蛋。我疼得差点儿叫起来,他一点儿没有觉察到我的痛楚,口里喃喃地说:“这也是太阳?这也是太阳!”
我一下站起来,逃跑了。
秋天又来到了山沟,小树林的叶子变得殷红殷红,好像里边藏着一个发出红光的太阳。那位三叔像寻找太阳而不幸失败的夸父,已经躺在病床上不能起来了。临死时,好多亲友都去探望他,我的父亲和母亲也去了。我没有去,我怕再看见他那张凄楚、苍白的脸。
但他似乎没有忘记我,托父亲给我捎回一件临别的赠礼———三颗红色枸杞豆,这也许是三叔留给我的最后一个谜语。但我这回把它猜出来了。
它是生命告终的句号!是三个遗憾的“○”!但“○”也是一切事物的起点。
于是,我从这三个“○”出发,勤奋地去追寻一,二,三……以至更复杂、更艰深的学问。
当我成为植物学家后,爸爸以为这是他拳头惩罚的功劳。他的口头禅是:“猪羊怕杀,人怕打!”其实,他的拳头只能伤及我的皮肉,真正征服我的,是那三颗启示生命意义的枸杞豆。
12.请根据选文内容,概括“三叔”在“我”心目中的形象。(4分)13.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表达方式是 和。(2分)14.仔细阅读品味“我”与“三叔”关于“太阳”的对话,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理想是人生的太阳,在生命赋予人的无数次机会中,抓住它,就是抓住了一个金盘子,人生会变得光明无比。B.抓住“太阳”,需要人对生命意义的觉悟,还需要费点力气。这是“三叔”对自己人生反省的收获。
C.“这也是太阳?这也是太阳!”是“三叔”在人生困境中矛盾心理的体现,他巴不得自己同“我”一样。所以忘情地“捏住我的脸蛋”,全然不顾“我的痛楚”。
D.“三叔”与“我”的对话,不仅有他对自己人生的懊悔遗憾,更是深深寄予着他对“我”的殷殷期盼。15.“但‘○’也是一切事物的起点。”作者对它在文中的结构安排别具匠心,请你说说这样安排的好处。(4分)16.“三颗枸杞豆”使你对自己现今的学习生活有怎样的思考和启迪?将你的真情感悟简要写下来。(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8分)
丝路明珠———喀什
刘小方
①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远离海洋、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的喀什,是内陆干旱和极端干旱的典型区域,热浪里孤独的行者身影、茫茫戈壁中蜿蜒远去的碛道等的确是前往喀什的常见景观;但事实上,绿意盎然的林木、波光粼粼的湖泊、水鸟栖息芦苇丛生的湿地、奔腾交错的河流同样也是喀什的风貌。
②越是靠近人烟密集的市镇,绿的面积与浓度就越大越高。喀什噶尔河自帕米尔高原而来,从西南向东穿越喀什境内,平均河宽40米,滋润和哺育了乌恰、疏勒、伽师等多个绿洲。叶尔羌河从东北的喀喇昆仑山山口而来,向西流经喀什并形成许多分支,浇灌出全疆最大的叶尔羌绿洲群。除此之外,还有提孜那甫河、克孜勒河、盖孜河、库山河、吐曼河等十余条大大小小的河流在喀什大地上纵横流淌,区域内河水年径流量相当于黄河流量的六分之一。喀什,这个丝路上曾经最重要的国际商埠,正是因为诸水的环绕,才能延续千年的文明与传奇,并将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中华丽转身,成为联通中亚、沟通世界的桥头堡。...③有水就有生命,冰川融雪所成之河在喀什干涸的大地上蜿蜒流淌。聪慧的先民们用淋洗土壤的方式排除戈壁盐碱地的盐碱,他们用砍土镘(维吾尔族地区用来锄地、挖土的工具)、箩筐等简陋农具,肩挑背扛地在盐碱地上开挖数百千米的排灌系统,用数年时间将盐碱地开垦成数万亩耕地,形成连片绿洲。
④100多年前,来到喀什的英国人斯坦因就曾惊叹于喀什人利用河水开垦浇灌出的大片绿洲:“因为气候干燥,所有这些沙漠田地之上的形态都呈现出一种显著的整齐性,无论在任何地带,行人到处可以看到同样的小麦、玉米和棉田,微呈台状以便灌溉,同样的园亭或者果圃,出产和欧洲相同的丰富果品,足以诱致行人。”现在,没过人头的玉米田、齐腰深的棉花地、望也望不到边的西瓜田在高山冰雪融水的滋润下更加宽广。但要知道的是,与内地河流相比,喀什的河流有枯、洪期差异较大的来水特点,每年6~9月洪水期的径流量占到年径流量的60%~80%,此时水位涨落急剧,昼夜变化明显,水势凶猛难以驾驭,经常发生冲溃堤坝、冲毁农田的洪灾。干渴缺水的同时还得防洪抗洪,听上去匪夷所思,但这正是喀什人千百年来与水共生的真实写照。
⑤就此,斯坦因认为,“在那种分外干燥的区域里,因为气候的情形,只容许比较大的团体靠着组织极严密的灌溉制度才能生存,这种依靠秩序统治的定居民族特别适宜吸收和传达从远东以及西方来的文化力量”。原来,在这个干旱的大地角落,对水的利用不仅是城市灵动之景,还关乎生存,更关乎文明的存续。17.喀什成为“丝路明珠”的原因是什么?(2分)18.②段中的加点词是喻体,它的本体是什么?这样的修辞在句中有何作用?(2分)19.④段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结合本段相关内容,说说它的作用。(2分)20.把下面的语句放回到文章中,最恰当的位置是(2分)烈日当空,在喀什郊外的绿洲行进,随时都能与甜美的瓜果相遇:西瓜个大味美,哈密瓜皮薄肉厚,桃子肥大多汁。干涩的环境里孕育出如此香甜的瓜果,不能不让人慨叹造物主的神奇,不能不让人感恩于这高山流水赋予的智慧与灵性。A.①段后 B.②段后 C.③段后 D.④段后(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1—25题。(9分)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九月二十五日
21.文章第一段三次说“是事实”,用意何在?用文中的短语概括这一段论证的内容。(2分)22.本文在论证中心论点之外,还明示了民族自信力于当时的作用,请你在文中找到并摘抄下来。(1分)23.依照文中画线句子的逻辑关系,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A.只要……就…… B.只有……才…… C.即使……也…… D.虽然……也……
24.文中加点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说说它的作用。(2分)25.请你选取一个体现当代中国富有自信力的事例并加以概述。(集体、个人皆可,2分。)
五、作文(50分)26.小作文(10分)春天的一个下午,毛毛雨下个不停。这时,张老师推门进来了,大家不约而同地抬起了头。“某某”,张老师忽然叫我的名字,我心里怦怦直跳,站了起来。…………
我回到教室,雨停了,窗外小树上的叶子泛着宁静的绿意。要求:
(1)依照给出的情境展开联想、想象,进行合情合理的续写;
(2)文中如需出现校名、班名、人名,请用“某校”“某班”“某某”代替;(3)150字左右。27.大作文(40分)题目:(1)我心目中的内蒙古(2)我心目中的呼和浩特 要求:
①在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用你最擅长的文体,写一篇作文(诗歌除外);
②如果写记叙文,要以真实而具体的人、事、物、景写出你心目中内蒙古或呼和浩特的特点; ③思想感情要健康向上; ④至少运用两种表达方式;
⑤至少运用下列修辞方法中的两种:比喻、拟人、排比、对偶、设问(或反问); ⑥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⑦不少于600字,字要写得规范,保持卷面整洁; ⑧不得抄袭。
第二篇: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12年中考语文试题
贵州张宗明整理上传(jiaohuazhe)
2012年呼和浩特市中考试卷 语
文 注意事项:
1.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涂在试卷和答题纸的规定位置。
2.考生要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
题纸一并交回。
3.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恪尽职守(ke)
戛然而止(jia)
剽悍(piao)
拂晓(fo)
B.深恶痛疾(wu)
锲而不舍(qi)
阴霾(mai)
胆怯(qie)
C.鳞次栉比(zhi)
销声匿迹(ni)
狡黠(jie)
澎湃(pai)
D.孜孜不倦(Zi)
惟妙惟肖(xiao)颤栗(zhan)炽热(ch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玲珑剔透
黯然失色
无人问津
断壁残垣
B.相提并论
顾名思义
根深蒂固
恃材放旷
C.尽态极妍
锋芒必露
眼花缭乱
正襟危坐
D.翻来覆去
重峦叠嶂
五彩斑澜
前仆后继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大面积从新学年开始使用。B.微笑着面对生活的人,失去的只是白己的烦恼,赢得的则是整个世界。
C.哈达小区有一半住房甲醛超标,而引发甲醛超标最主要的原因是屠民不合适的装
修造成的。
D.阿尔寨石窟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西北部阿尔巴斯山中,是我国元代目
前保存最好的石窟。
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4.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西游记》中铁扇公主之所以不借芭蕉扇给孙悟空,是因为孙悟空收服了牛魔王,她
怀恨在心。
B.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武圣”,这位英雄是关云长。
C.《童年》中对阿廖沙影响最大的人是外祖母,她经常给阿廖沙讲一些怜悯弱者、歌颂
光明的民间故事。
D.《水浒》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塑造了一群豪侠仗义的英雄形象。5.默写(8分)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2)曾子日:“,任重而道远。”(《论语》十则)
(3)白头搔更短。(杜甫《春望》)
(4)__ __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蒹葭苍苍,白露为霜。,__
__。(《诗经·蒹葭》)
(6)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后主提出的最核心的一条建议是:“__
__;__
_。
二、综合性学习(9分)6.最近,班里开展了一次以“走近草原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其申,完成 下列任务。(9分)活动一:认识草原文化。
(1)阅读下面文字,给“草原文化”下定义。(3分)
草原文化是一种地域的、民族的特有文化。同黄河文化、长江文化、海洋文化、雪域文 化一样,是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的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和 进步产生过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和影响。是中国北方温带半干旱区域,旱生或半旱生草 原植物群落生长的草原上,活动生息的、阿尔泰语系的游牧或半游牧族群在数千年以来共 同创造而成,并不断传承和发展的文化。
草原文化是
一种地域的、民族的特有文化。活动二:吟唱草
原牧歌。
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不少歌颂草原的诗歌。金代大诗人元好问有一首诗,赞美一首 草原牧歌。阅读元好问的诗歌,回答问题。慷慨歌谣传不绝,穹庐一曲本天然。
中州万古英雄气,也到阴山土默川。
(2)诗中说的这首“慷慨歌谣”指的是()(2分)
A.白居易《观刈麦》
B.北朝民歌《敕勒歌》
C.王维《使至塞上》
D.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3)对元好问这首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诗歌热情赞美了中州的英雄气概。
B.诗歌评价这首“慷慨歌谣”:慷慨、质朴天然、有英雄气概。
C.诗歌描绘了一幅中国北方草原的天然图景,展现了草原的独特魅力。
D.诗歌表现了热爱草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活动三:赞颂草原英雄。
(4)“草原文化”具有崇尚英雄的精神风貌,她是一种英雄文化。“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 雄竞折腰”。请你从下面几位草原英雄中,任选一位,用一句话向同学介绍。(2分)
拓拔畦
成吉思汗
忽必烈
嘎达梅林
乌兰夫 答: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7-11题。(12分)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日:“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日:“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通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 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日:“令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日:“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
1、。
1、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
1、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日“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日:“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节选白《史记·陈涉世家》)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会天大雨
会:
(2)为天下唱
唱:
8.下面语句中与“辍耕之垄上”中“之”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怅恨久之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D.先天下之忧而忧 9.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佣者笑而应日/足肤皲裂而不知
B.项燕为楚将,数有功/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既克,公问其故
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0.把文中面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天下苦秦久矣。
译文:
(2)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译文:
11.文中陈胜、吴广为了鼓动人心、树立威信,做了哪两件事?请用四字短语分别概括。(2分)
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
四、现代文阅读(33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6题。(14分)水饭 阿成
说来有趣儿。昔年的伏日,满世界通亮。小崽时的我,随母亲过那个街肆,见了那个 中年哥哥的凉粉担子,心里一下子就没了本分,说:“妈,我饿。”
“什么?”
母亲厉起了眼睛。我立即改口,说“我热”。母亲说,好宝,妈傍晚给你淘水饭吃。
母亲对我们一干儿女是很爱的。但爱得很原则,眼睛是容不得没有分寸的孩子的。
路上,母亲就对我讲:“六子,给妈早些长大,长成大小伙子,拉煤,伐木,放山,挣了钱,请妈妈好好吃顿凉粉儿,让妈也阔一回。行吗?”
我说,行呀行呀。
妈脸上幸福得不行,使劲摩挲我的头,笑着说:“儿呀,好大的口气吆!傻小子,到时 候,怕你媳妇舍不得给妈花这份闲钱啦。”
水饭,大约为东北所独有。南方庶民消夏的主食是怎样?吃茶泡饭吗?或是吃凉粉? 实在在脑子星揣不出个模样来的。
东北的水饭,于我,只吃过两种。一种是小米水饭,一种是高粱米水饭。偶然还听说 过,有大米水饭。这一宗,我却不敢说,大米在当时的东北,是很珍贵的,每人每月只配给二斤。用它来做水饭,吃了不心疼吗?平日里吃了它,年节又吃什么?
水饭的做法,均是把米煮好(但不要煮过了。太烂,粉了。那样的水饭,男人要责骂的),然后,摇上一桶乍凉乍凉的井水(那时没人知道自来水),在簸筐里,反反复复地淘,直冰得两手通红,再兑上适量的井水,水饭便成了。
吃水饭,菜要特殊些。平日里的炖豆腐呀,烀土豆呀,就不能做。也不对路。倘真要摆到饭桌上,男人的脸就看不得了,话骂得很难听。吃水饭,总要有一碟稀酱。这种酱,是黄豆腌成的酱,喷香,是自家腌的,一家一缸,家家的妇女都暗里使巧。等酱成了,王家李家,张嫂刘嫂,比一比!谁家的味道最好,女人的脸上就多几分wǔ mèi_ ___,几分怡情。吃水饭,要有葱。需是新葱。水洗了它,顺着齐了刀,码在碟里(有道是:大葱zhàn大酱,越吃越白胖)。还有一种东北人称“生菜”的东西,天生水质,隔夜不成。还要有几碟咸菜,成黄瓜呀,芥菜丝呀,蒜茄子呀(蒜茄子最棒了。儿女们的筷子上要有出息。蒜茄子多是给父辈佐酒的)。
钣桌,院子里,浓阴下,摆正了。一桌锦绣!
父亲上座。有烧酒一壶。吃哎吃哎。父亲糙手一挥,一干儿女,勾头便造。乍凉乍凉的水饭,竟然出满额的汗。
日头优美地落下去了。
三十年过去。母亲早已辞世了。当年的小崽,成了父一辈了。没有去拉煤,没有去伐木,反倒弄成了可怜的写手。
母亲的祭日,我备好多种米,做了水饭。恐其凉度不够,又在冰箱里降了温,饭桌上潇潇洒洒摆妥。新潮的女儿便问:“爸,这是什么?”“水饭。”“水饭?!上帝,太原始了——”
女儿早早地下了桌,只有老婆一旁讪讪地陪着,奇怪地瞅着我。世界一下子局促得不行。
我慢慢地吃着水饭,直到昔年的那轮金透透的大月,饱饱地升了起来。
12.根据拼音,写出文中应填人的词语。(2分)
wǔ mèi
zhàn
13.本文以
为线索,由开头的“我”想吃凉粉引出水饭,接着写,再写
,最后写
。(4分)14.根据语境,解释面线句子的含义。(2分)
儿女们的筷子上要有出息。
答:
15.简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分)
饭桌,院子里,浓阴下,摆正了。一桌锦绣
答:
16.本文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性?胡适先生在《我的母亲》-文中,表现了胡适先生的母
亲怎样的品性?(4分)
(1)本文母亲的品性:
(2)胡适先生母亲的品性: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10分)神秘的运动常数
①鸟儿在空中飞翔时,翅膀每分钟拍几次?每次幅度有多大?鱼儿在水里游动时,尾巴每分钟摆几回?每回幅度又是多少?这些问题看上去似乎没什么意义,难道空中的飞鸟和水里的游鱼不是完全自由的吗?它们的运动不是完全无拘无柬的吗?
②答案真是出乎我们的意料。看上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它们的运动似乎恰恰遵循着严格的规律。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实验,发现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的运动过程中存在着一个神秘的常数,那就是它们的翅膀和尾巴的振动频率、振幅以及运动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振动频率乘以振幅再除以运动速度,计算得到的数值总是落在0.2~0.4之间。
③比如,世界上最小的鸟类——蜂乌,其双翅展开仅有10厘米左右,飞翔时振幅大约是20厘米。蜂鸟飞行速度非常快,大约能达到 50米/秒。而科学家们以往观察到的蜂鸟飞行时双翅振动频率在50~70赫兹之间,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来的蜂鸟的运动常数就落 在0.2~0.4之间。④与蜂鸟形体相差悬殊的海豚也是科学家们观察的一个对象。成年海豚的体长一般在3米左右,在大海里游劫时,海豚尾巴摆动的振幅大约是1米,频率每分钟30次左右,游动速度是每小时100公里。根据公式计算出来的海豚的运动常数是0.3,也落在0.2~ 0.4之间。
⑤这不仅仅是巧合,研究者们做了大量的试验,发现几乎所用的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的运动机制中都存在着这个神秘的常数。事实上,只有当这一运动常数的值处于0.2~ 0.4之间,动物们才能达到最佳的运动状态。
⑥虽然目前科学家们还不清楚为什么会存在这个运动常数,它的值又为什么恰恰落在0.2~0.4之间,但这一神奇常数似乎像物理学中著名的光速不变原理那样放之四海而 皆准,也像光速一样神秘。它能够帮助生物学家们根据动物化石的身体构造,判断出那些早已灭绝了的动物曾经具有怎样的运动速度。甚至,不能排除,这一常数很可能对外星生物也同样适用。很多科学家都表示:“如果在其他星球上真的存在飞行生物或游水生物的话,我们相信,它们的运动也遵循着同样的规律。”
⑦此外,这一常数还能够帮助军方研制出各种高性能的飞行器。比如说,一个翼长15厘米、翼振振幅为10厘米的机械间谍如果要做有效飞行的话,其最佳翼振频率应该是 30次/秒左右。目前美国军方已经着手研制类似于飞鸟的有翼飞行器,在酤备上微型摄像机之后,这样的机械鸟可能渗入敌方的任何机密要塞进行刺探。当然,他们最感兴趣的还是能够研制出体积更小、无孔不入的机械昆虫,相信这一天的到来也为时不晚。1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A.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是按照逻辑顺序说明的。
B.科学研究表明,空中的飞鸟和水中的游鱼的运动并不完全是白由的。
C.海豚的形体要比蜂鸟大得多,但它们的运动常数却都落在0.2~0.4之间。
D.美国军方研制m的机械鸟可能渗入敌方的机密要塞进行刺探。
18.第③④两段运用
、____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4分)19.第⑤段中加点词“不仅仅”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答:
20.神秘的“运动常数”在目前的科学研究中,具有怎样的用途?(2分)答: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1--24题。(9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①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格言本身,也是真理。
②人们总是很尊敬发现真理的人,认为只有天才才能发现真理。其实,要发现真理,说难也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真理常常就在你身边,能不能发现它,就看你有没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有没有一个善于思考的脑子,有没有坚持探求真理的勇气。
③综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追根求源,终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④就拿洗澡来说吧,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然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系主任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旋涡,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方向旋转,而美国处于北半球,便使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北半球的台风之所以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其道理与洗澡水的旋涡是一样的。他还断言:如果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旋涡____
;在赤道,则
。他的这种见解,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是完全正确。
⑤无独有偶。在六十多年前,一位名叫密卡尔逊的生物学家,发现美国东海岸和欧洲西海岸同纬度的地区都有一种蚯蚓,而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这是为什么?这个疑问,引起了当时正在研究大陆和海洋起源问题的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魏格纳认为,那小小的蚯蚓,活动能力有限,无法跨越大洋,它的这种分布情况,正好说明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形成了两大洲。他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为例证之一,写进了他的名著《大陆和海洋的起源》-书。
⑥最有趣的是一位奥地利医生。他看到儿子睡觉时,眼珠子突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奇怪,连忙叫醒儿子,儿子说他刚才儆了个梦。这位医生想,眼珠子的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呢?于是他以儿子、妻子和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写成论文,指出:当人的眼珠子转动时,表示睡者正在做梦。如今,人们研究梦的生理学,便用眼珠子转动次数和转动的时间,测量人做梦的次数、梦的长短。
⑦洗澡水的旋涡、蚯蚓的分布、睡觉时眼珠子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那些科学家们却从中发现了真理。由此可见,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人,就能从平常的事情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⑧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岂止三个?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那么,当你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必能发现真理。
(文章有删改)
2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分)
22.第③段中画线句中和“?”号指,“!”指
。(2分)23.谢皮罗教授发现洗澡水的漩涡与地球的白转有关,他断言:“如果在南半球,洗澡水的 漩涡
;在赤道,则
。”(2分)
24.文章第⑤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答:
五、作文(50分)
25.题目:我们家的星期天
要求:①文体白选(诗歌除外);
②不少于600字;
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④不得抄袭。
2012年呼和浩特市中考试卷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共16分)1.D 2.A 3.B 4.A(每小题跋分,共同声明分)5.(1)水何澹澹
(2)士不可以不弘毅(3)浑欲不胜簪(4)曲径通幽处
(5)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6)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丧也(8分,每句1分,有错漏不给分)
二、综合性学习(共9分)
6.(1)摹文化是中国北方温带半干旱区域,旱生或半旱生草原植物群落生长的草原上,活动生息的、阿尔泰语系的游牧或半游牧族群在数千年以来共同创造而成,并不断传承和发展的一种地域的、民族的特有文化。(答案包括“中国北方温带半干旱区域”“ 生或半旱生草原植物群落生长的草原”“、阿尔泰语系的游牧或半游牧族群”三年信息点)(3分)(2)B(2分)(3)B(2分)
(4)北魏开国皇帝拓拔珪 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
统一蒙古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争取自由解放的民族英雄嘎达梅林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乌兰夫
三、文言文阅读(共12分)7.(1)会:适逢,恰巧遇到
(2)唱L同:“倡”,首发或倡导(2分)8.C 9.C 10.(1)全国百姓苦于秦朝统治已经很久了。(关键词“天下”“苦”(2分)(2)士兵们(或:士兵中)到处谈论(晚上发生的事情),都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陈胜(或: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关键词“往往”“指目”)(2分)
11.第一件事:鱼腹藏书(或:丹书鱼腹)第二件事:篝火狐鸣(2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33分)
(一)(共14分)
12.妩媚
蘸
(2分)
13.水饭 怎样做水饭
一家人吃水饭
“我”用水饭祭奠母亲
(4分)
14.儿女们要懂道理,守规矩,好菜要先让父亲吃,不能自己先抢着吃
(2分)
15.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吃水饭时饭菜的丰盛,表现了一家人吃水饭时喜悦的心情。(2分)16.(1)本文母亲的品性:勤劳俭朴、善于持家、爱儿女但爱得有原则。(2分)
(2)胡适先生母亲的性格:严师慈母;宽容、温和、善良;“刚气”。(2分)
(二)(共10分)17.D(2分)
18.举例子
列数字
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的运动过程中存在着一个神秘的常数。(4分)19.不能。因为“不仅仅”说明不是唯一,表明运动常数落在0.2-0.4之间是有规律的,去掉了就成了巧合,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分)
20.它能够帮助生物学家们根据动物化石的身体构造判断其曾经具有的运动速度;还能够帮助军方研制出各种高性能的飞行器。(2分)
(三)(共9分)
21.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就能有所发现、发明、创造、前进。(2分)22.疑难问题
答案(真理)(2分)
23.将向顺时针方向旋转
不会形成漩涡(意思对即可得分)(2分)
24.运用了举例论证(例证法),举生物学家密卡尔逊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大都善于从平常事情中看出问题,追究根求源,找到真理。(3分)
五、作文(50分)略
第三篇: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呼和浩特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涂在试卷和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2.考生必须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3.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请选出下列句中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2分)
A.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从最高处发源,立下鸿鹄(hú)之志,遇险阻,愤激奔滕;经平沙,浅唱低吟。
B.他长到最茂盛的中年,伸展出他如盖的浓荫,来荫(yìn)庇树下的幽花芳草。
C.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nán)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而应推敲细思,有价值的部分则需咀嚼消化。D.它们带着劳动与痛苦所给(gěi)予的残酷痕迹:嘴巴被衔铁靳得变了形,腹侧留下一道道的疮痍。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2分)
A.在曹文轩系列“成长小说”中,来自生活的素材与独特的艺术手法相得益彰。.... B.书卷气来自孜孜不倦地读书,在幽幽书香日积月累地熏陶下,浊俗可以变为清雅。.... C.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 D.山中夜晚,月明风清,树木姿态各异,徜徉其间,人们舍不得打破这山间的静谧。....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
A.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B.我们家乡美丽而富饶,这里土地肥沃,特别适宜种植果树、马铃薯和莜麦,此外,还适宜栽种梨树和杏树。
C.全厂职工讨论和听取了厂长关于“引进专业人才,改善经营管理”的报告。D.昨天,许多代表在休息室里热情地同他交谈,鼓励他勇于面对眼前的困境。
4.名著阅读。(5分)
(1)请你结合下面选自《二十四孝图》的文段,说说作者借“阿长”这个人物表达了怎样的主题。(3分)
“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地讲出这一段的事迹。”
(2)下列选项是与《贝多芬传》一书相关的内容,请你选出有错误的两项。(2分)
A.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创作于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当时的欧洲社会躁动不安,弥漫着腐败的风气。
B.在表现贝多芬与歌德一起散步遇到皇族的情景时,作者运用动作、语言描写,塑造了贝多芬高傲、倔强的形象。
C.贝多芬一生历经磨难,失聪的痛苦,爱情的失意折磨着他的心灵。临终前,他的“儿子”韦格勒也没有陪在他身边。
D.德国音乐家贝多芬的伟大,不仅在于他是最杰出的音乐家,而且是因为他的音乐给苦难的人们带来了勇气和力量。
5.默写。将相关诗文用正楷字写在答题卡上面的田字格中。(7分)
(1)《诸葛亮集》中“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与《出师表》中的“,”意思一致。
(2)常恐秋节至。(《乐府诗集·长歌行》)
(3)王维《使至塞上》的颔联是:。
(4)《与朱元思书》中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水流速度快的句子是:。
二、综合性学习(6分)
6.校刊在建设校园文化的同时,也是全校师生展示才华的舞台。新华中学拟出版校刊——《学苑》,请你参加编辑工作。
(1)校刊要依据内容设置栏目。栏目的名称应轻松、活泼、灵动,充分考虑学生的阅读心理。比如:“好人写真”就比“好人好事”灵动、新鲜。《学苑》将设置
“校长讲话”、“青春风景线”、“读写沙龙”三个栏目,其中哪个栏目的名称不恰当?如何修改?(2分)
(2)校刊每一期内容往往有所侧重,刊物才有个性和特点。《学苑》下期新设“读懂诗人心声,感受家国情怀”专题,向全校同学征集对联宣传。下面是一位同学的来稿,他只写出了上联,请你对出下联,并回答这副对联“读懂”了哪位诗人的心声。(3分)
上联:写现实刺积弊举世称圣 下联:。
(3)校刊的质量取决于稿件的质量。为提高《学苑》编辑的写作水平,激发本校文学社成员的写作热情,编辑部将举办“读写的味道”座谈会。请你校对通知稿。(指出错误即可,1分)
通知
《学苑》编辑及文学社成员:
2018年4月23日上午在学校三楼举办“读写的味道”座谈会,请准时参加。
《学苑》编辑部
2018年4月16日
三、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7-12题。(14分)
[一]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二]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三]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四]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了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1)空谷传响,哀转久绝(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斗折蛇行,明灭可见(4)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则素湍绿潭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B.遂用之 遂迷,不复得路 .. C.战则请从 请从吏夜归 .. D.虽席地不容间也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9.下面四个选项哪一项的“之”是代词,指人的?它指的是文中的哪个人?(2分)A.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B.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C.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 D.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10.把文中画线句了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2)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翻译时必须译出“午”的姓名。)1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运用的表达方式是。(2分)12.你怎样评价文章中的祁黄羊?(2分)
四、现代文阅读(3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题。(提示:认真阅读注解,特别要注意其中的年代及与年代有关的历史背景。)(15分)
一 面 阿累
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英商汽车公司当卖票的。
一天中午,我去接班,天空正飞着牛毛细雨,离接班的时间还有半个钟头。我心想:到内山书店去吧,在那里躲一会儿雨,顺便歇歇也好。
店里没有一个顾客,只有后面柜台旁边的两个人在谈笑。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我站在书架前,开始翻书。
门外,细雨烟似的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忽然,我看见架上横排着一列中文的《毁灭》。《毁灭》?我记得一本什么杂志上介绍过,说是一本好书。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我先看后记,但是看完第一面就翻不开了:书没有切边。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先生,这本书多少钱?”对于同情中国的内山老板,我总是带着儿分敬意叫“先生”的。
他殷勤地点头,接过书翻了翻底页:“一块四。”
我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摸摸里衫上的衣袋,袋里只剩一块多钱,那是我和一个同住的失业工友那几天的饭费。我有些懊悔自己的莽撞了,红了脸说:“贵了。”
他没有注意到我的窘相,用粗短的手指捻着那张灰绿色厚布纹纸的封面:“哪里贵?你看这纸„„”
厚实的纸张,清晰的字迹,相当厚的一大本书,拿在手里,有一种怪舒服的感觉。
“你买一本吧,这书是很好的。”
我真踌躇起来了:饭是不能不吃的,然而书也太好了,买一本放在床头,交班回来,带着那种软绵绵的疲倦躺着看这么几十页,该多好!我摩挲着那本书,舍不得放下,不说买,也不说不买。
内山老板大概看出点什么苗头,就笑着回头对里面说了一句日语,原先和内山说话的那个老人咬着烟嘴走了出来。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了。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你要买这本书?”他看了我一眼。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目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的抚摩似的。
“是的。”我低低地说。
他从架上扳下一本书来,版式纸张和《毁灭》一模一样,只是厚一点点,封面上印着两个字:铁流。
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
他是谁?对我这样一个平日被人轻视的工人进行那样诚恳的劝告?我一进门的时候就有点疑惑,现在更加疑惑了;虽然猜不出是谁,但自己断定: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
我一翻那定价:一元八角!
“先生,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我的话低得连自己都听不见了,我不知道怎样才好。
“一块钱你有没有?一块钱!” “有!”我抬起头,顿时恢复了勇气。
“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
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哦!您,您就是——”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
他微笑,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着要说的,他已经统统知道了一样。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他带着奖励似的微笑,指着《铁流》对我说明:“这书本来可以不要钱的,但是是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寒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
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虐待,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我总是昂着头。我对自己说:
“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这样我就更加坚强起来。
现在,先生是死了!我们不愿恣情地悲痛,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我们也不愿计算我们的损失,这是难于计算的。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我们只有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
在前进中,我不能自己,写下了上面的话。
1936年10月
(选自《鲁迅回忆录》,有删改)
【注解】①阿累(1909-1987),原名朱一苇,1932年8月考进上海英商公共汽车公司当售票员,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曾因参加工人罢工,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②《毁灭》的作者是法捷耶夫,翻译者是鲁迅,并且是自费印刷出版。《毁灭》描写的是苏联内战时期一支由工人、农民和革命知识分子组成的游击队,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同反革命匪帮进行战斗的故事。在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军事“围剿”的时候,这部宣传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文学作品,对于我们浴血奋战的革命战士,真好比“雪中送炭”。③内山完造(1885-1959),日本冈山人,鲁迅与内山结交约在1927年底,两人友谊甚深。内山书店曾经是鲁迅躲避国民党反动派通缉的秘密住所。④《铁流》的作者是绥拉菲摩维奇,翻译者是曹靖华。它和《毁灭》两部小说都是反映苏联国内革命战争的作品。
13.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一面”,你认为“一面”是什么意思?文章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二部分讲述“一面”对“我”的影响和激励。请你写出第一部分最后一个句子。(2分)14.文章写鲁迅的外貌浓墨重彩,给人“一面”胜似数而之感。请你从“我”观察的角度入手,说说对这些外貌描写的材料,“我”作了怎样的安排。(2分)
15.“‘哦!您,您就是——’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
结合文章的背景,请你说说作者在这段话中包含了哪几层意思。(5分)
(提示:可以从这三个层面考虑,为什么说“结结巴巴”?为什么说“一定是”?又为什么说“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
16.在《一面》这篇文章中作者为什么说鲁迅是朋友,父亲,师傅?请你对这三个称呼各作简要分析。(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7分)
在河南省濮阳市博物馆里,陈列着—条用贝壳砌成的龙。别看它造型粗犷,样子像是蜥蜴,也没有艳丽的色彩,然而却是—件极其珍贵的文物。它是从当地一座五千年前原始社会的墓葬中发掘出来的,考古学家称它为“中华第一龙”。
“中华第一龙”说明中华民族在形成初期,就把龙作为自己的图腾。图腾,是—个民族认定的标志。古时候,各个民族都会选取某种动物或某种植物作为图腾,以它作为自己民族的象征和希望。
作为中华民族图腾的龙,并不是一种实有的动物,而是一种艺术形象,是我们的祖先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
古时候,人们对大自然的许多现象无法作出科学的解释,更没有控制自然的能力。比如,群山连绵,惊涛骇浪,电闪雷鸣,暴风骤雨,都使他们震惊和崇拜。于是,我们的祖先便希望自己的图腾具有风雨雷电那样的力量,群山大河那样的雄姿,让它像鸟一样能自由飞翔,像鱼一样可以在水中游弋,像马一样可以飞快奔跑„„因此将许多动物的特点都集中到龙的身上,渐渐形成了驼头、鹿角、蛇颈、龟眼、鱼鳞、虎掌、鹰爪、牛耳的样子。这种复合结构,意味着龙是万能之兽、万能之神。
龙在我们民族的心目中,代表着吉祥,象征着神圣,又是力量的化身。至今,不少建筑物和生活用品,都以龙作为装饰,人们把它雕在房椽上、桥梁上、舟船上,刻在胡琴上、拐杖上、刀剑上。节日里或庆典上,舞龙是最隆重的活动。父母希望孩子有所作为也被称作“望子成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像“生龙活虎”“龙马精神”“龙凤呈祥”等带有“龙”字的词语,都表示赞颂或祝福。“古老的东方有—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条河,它的名字就叫黄河”,我们民族的壮志豪情在世代咏唱。
“中华第一龙”的发现,再次证明中国是龙的故乡,中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国 人是龙的传人。
17.请你为文章加上标题。(1分)
18.文中所写的“中华第一龙”是从哪里发掘出来的?请你用最简练的词语说明它的特点。(3分)19.请你写出我们祖先在自己的图腾龙的身上寄托着怎样的希望。(不超过10个字,2分)20.第5自然段列举生活中的事例说明龙在我们民族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在说明。(1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1-25题。(10分)
杂文这一体裁,属于散文一类,古已有之,历代文学大家的名篇佳构,至今仍被亿万人诵读,并从中获得启迪。然而,不知自何时起,杂文却变得名声不佳,被一些人称作“发牢骚”“骂文”,许多作者因文惹祸,以致令人谈“杂”色变。
杂文之所以背负如此“恶名”,大概是因其体裁使然。从古至今,可以归于杂文名下的文章,或是委婉含蓄地讽喻劝诫,或是慷慨激昂地指斥弊端,总之皆具有批评或批判性。而幽默讽刺、嬉笑怒骂,又是许多优秀杂文所具有的特点。若仅是涉及人生世态,或陈腐观念,人们倒是可以读后付之一笑;若是针砭时弊,抑或矛头明显有所指,就会有人为之动怒,为之生恨。这些动怒生恨者,有的找作者的麻烦,赠他一双可以磨练脚掌的小鞋,或赐他一条冷板凳,让他一直坐到光荣退休;有的则会立规设禁,令“匕首投枪”统统入库,读者能看到的,也就只剩下浮皮挠痒的“老头乐”。
其实,从古至今,杂文虽为某些人所不喜,却一直是颇受大众欢迎的文学样式。其原因有二:
若论“文艺为人民服务”,杂文这一体裁堪称最为直接。它虽不像小说那样,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展现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但它可以对种种社会弊端、种种阻碍社会进步的陈腐观念、黑暗势力,给予深刻地揭示和有力地批判。优秀的杂文家,无不时时关心人民疾苦、倾听民声,具有促进社会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尽管对于杂文家个体而言,他的声音是微弱的,但作为—个群体,则如同由千百人共同上演的多声部大合唱,具有振聋发聩的效果。而诸多杂文汇集起来,则可以对种种社会痫疾起到聚焦的作用,令人警醒,促人反思,同时可以“引起疗救的注意”。不同时期的杂文汇集起来,则可以折射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反映出社会的变革。
若论“传递正能量”,杂文更是当之无愧的文学体裁之一。人们通常认为,基调为讴歌一类的文艺作品才是传递正能量,才是“主旋律”,而杂文则着力于批判假恶丑,是在向读者传递“负能量”。其实,前者是通过讴歌颂扬人与事,引导人们应该这么做,后者是揭露批判错误的事物或丑恶现象,警示人们不应该这么做。批判是对歌颂所缺乏的功能起补充的作用。批评如镜子,能使人照见自己脸上的污点而思洗涤。杂文正是这样的一面镜子,它可以助人识美丑,知善恶,使良知未泯者积极疗病祛疾。有思想、有识见的杂文佳作,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对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对于真假美丑善恶的识别能力。这,难道不是传递正能量?
(题目《杂文与“正能量”》,选自《人民日报》,有删减)
21.这篇文章认为杂文与散文是什么关系?“谈‘杂’色变”,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2分)22.文章中“赐他一条冷板凳”,“令‘匕首投枪’统统入库„„”这些话用的都是比喻的修辞方法。其中“令‘匕首投枪’统统入库”指的是什么?(2分)
23.“其实,从古至今,杂文虽为某些人所不喜,却一直是颇受大众欢迎的文学样式。”对这句话中“某些人”与“大众”的含义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某些人”指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人,“大众”指普通的老百姓。B.“某些人”指当官的,“大众”指文化程度较低的人。
C.“某些人”指有一定权势而又行为不端的人,“大众”指人民群众。D.“某些人”指贪官污吏,“大众”指少部分有文化的群众。24.请用最简练的话写出“杂文颇受大众欢迎”的两个原因。(2分)25.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认为具有鲜明杂文语言色彩的一句是(2分)A.牛:我像一个不多言不多语的老好人,始终埋头苦干,任劳任怨。B.羊:我们是温顺、友好的代名词,也有人评价我们不思反抗。C.鸡:能随得主人一起升天,我们的经验是高声汇报“个个大”。D.鼠:我们特有的外形和习性,导致了和鼠相关的成语多为贬义。
五、作文(50分)26.小作文(10分)
缩写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或《皇帝的新装》
(提示:《卖火柴的小女孩》写一个乖巧的小女孩的悲惨遭遇;《皇帝的新装》写一个愚蠢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
要求:
(1)缩写时,要写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与重要情节;
(2)不能出现“提示”中的原句,否则扣除2分;
(3)150字左右。27.大作文(40分)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仅六句经典古诗,却牵动着无数人对故乡的绵绵情思,这是经典古诗的魅力之一。
你一定学过不少经典古诗,它们各自的魅力体现在哪里?请就其中最使你感动的一首诗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题目自拟:
(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注意写出所选文体的特点;
(3)如果是短诗,文章中就要出现感动你的那首诗;如果诗较长,则既要概述诗的主要内容,还要引用其中的诗句;
(4)用现代白话文写作,不得用文言文;
(5)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6)字数不少于600字,字要写得规范,保持卷面整洁;
(7)不得抄袭。
语文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共14分)
1(2分)B 2(2分)B 3(2分)D 4(2)(各1分)B、C 8(2分)C 23(2分)C 25(2分)C 第二部分:(106分)
一、积累与运用(10分)4.(3分)
(1)阿长对《一十四孝图》的“图画”津津乐道,对其中“孝子”的故事赞许、推崇,她是深受封建孝道流毒影响的人。作者借阿长这个人物,表达反封建孝道的主题。5.默写(7分)
(1)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
(2)焜黄华叶衰
(3)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4)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
二、综合性学习(6分)
6.(1)(2分)校长讲话改为校长寄请(或校长心语等)。
(2)(3分)忧国难体民苦真情赋诗 杜甫
(3)(1分)正文没有具体时间、地点。
三、文言文阅读(12分)7.(2分)
(1)回声(2)目光短浅
(3)像北斗星(4)可以 9.(2分)D解狐
10.(4分)
(1)(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仗。
(2)(晋)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了吗?” 11.(2分)记叙 描写
12.(2分)
祁黄羊唯才是举的品质(或精神)值得赞扬。(或祁黄羊举贤没有私心。)
四、现代文阅读(28分)
(一)记叙文阅读(15分)13.(2分)
“我”与鲁迅见了一次面。
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14.(2分)远处,略写鲁迅外貌:近处,详写鲁迅外貌。
15.(5分)
作者突然发现站在身边的就是鲁迅先生时,表现出来的激动,难以用语言表达;作者相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站在自己面前的就是鲁迅先生,表现作者对鲁迅的崇敬与热爱;反映出当时社会环境的险恶,作者强压自己的感情,竭力保护鲁迅。
16.(6分)
朋友:鲁迅先生诚恳劝告作者买《铁流》,只要一块钱书费,体谅作者的难处,顾及作者的尊严。用“朋友”称呼,体现作者与鲁迅先生就像朋友般亲切。(或当作者强忍住不说出鲁迅先生的名字时,他微笑点头,就像朋友般默契、亲密无间。)
父亲:鲁迅先生目光正直而慈祥,让作者感到了父亲的严肃和慈爱,用“父亲”称呼,体现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爱。
师傅:鲁迅先生翻译革命文学《毁灭》并送书给作者,向作者推荐《铁流》,体现出他对革命青年的关心、教育、引导。因此作者称鲁迅先生为师傅。
(二)说明文阅读(7分)17.(1分)中华第一龙
18.(3分)从河南省濮阳市一座五千年前原始社会的墓葬中发掘出来的。
用贝壳砌成 造型粗犷 没有艳丽的色彩 历史悠久 19.(2分)希望自己是万能的。20.(1分)我们的民族在传承龙的文化
(三)议论文阅读(6分)
21.(2分)杂文属于散文。(或散文包含杂文。)
害怕“因文惹祸”。22.(2分)不准写杂文
24.(2分)最直接地为人民服务。
五、作文(50分)26.小作文(10分)
略
27.大作文(40分)
略
传递正能量。
第四篇:中考语文试卷和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6页,共120分,其中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o。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25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关关雎鸠,▲。(《诗经·关雎》)
(2)人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4)海内存知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其一)》)
(6)▲,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7)▲,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8)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
(9)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破阵子》)
(10)奥运会即将在京举办,这是举国欢庆的盛事。我们可以用《<论语>十则》中
▲,▲ 来表达对全世界朋友的欢迎之情。
班级开展人间有爱的专题活动,请你参与,完成26题。
【爱心抒怀】
2.下面是小军写的一段演讲稿,请按要求答题。(6分)
汶川,这个陌生的名字,连带着崩裂的山体
▲
倒tā(▲)的房屋和被废墟掩埋的躯体,猝(▲)然刺痛了我们的神经!灾难中的土地,我们为你心痛如割彻夜难眠
▲
灾难中的同胞,我们为你神情悲恸双目噙泪。我们愿棒出一颗颗炽(▲)热的心,伸出一双双热情的手,与你们心手相连,bó(▲)击风雨!
(1)给加点字注音,按拼音写汉字。
(2)依次在方框中填人所缺的标点。
【爱心奉献】
3.小勇搜集到以下材料,请为其补充一两句议论性文字。(2分)
汶川一震,举国悲痛。各界人士都在第一时间伸出了援助之手。
飞人刘翔两次共捐出了350万元,还想着为灾区人民再做些实事。主持人倪萍捐出了100万元,还在带动更多的人去募捐。火炬手金晶捐献了6000元,她只是刚刚找到了一份正式的工作。有个路人给了一位卖艺人100元钱,那位艺人道谢之后,转身就将钱投入了不远的赈灾捐款箱。100元不算多,但也许已是那位街头艺人平时好几天的收入
有捐款,就有数额;有数额,就有高低。此高彼低,你厚我薄,难免会有些议论。其实大可不必,因为 ▲
4.介绍右边这一幅赈灾活动宣传画的内容与含义。(3分)
内容: ▲
含义: ▲
【爱心寄语】
5.仿照示例,以灾区一个孩子的口吻给失踪的母亲写两句话。(2分)
示例:妈妈 妈妈
我深信你还活着 我深信你还活着
深信地震只能 深信地震只能
击碎钢筋水泥 ▲
击不碎你坚强的心 ▲
6.四川绵竹地震灾区一位受伤学生转院来南京治疗,你和小丽打算前去探望。小丽准备送他一本《繁星·春水》,并在书的扉言写下了一段赠言:
这本书会让你看到冰心奶奶所营造的爱的海洋。真爱的伟大、童真的圣洁、自然的美好,会让你微笑着面对未来,快乐生活。
你准备赠送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也在扉页写上一段赠言:(2分)
▲
二(42分)
(一)阅读下面古文,完成712题。(12分)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度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
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①,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② 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坐钓月矶③,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④,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⑤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
([明]李流芳《游虎丘小记》,有删改)
[注]①虎丘:苏州名胜。②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③钩月矶:在虎丘山顶。④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⑤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
7.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月色人户 木兰当户织
B.然终不若山空人静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时闻风铎 隔簋竹,闻水声
D.生平过虎丘才两度 道不通,度已失期
8.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和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中的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B.万钟于我何加焉
C.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D.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9.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 ▲
10.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
不 复 饮 酒 亦 不 复 谈 以 静 意 对 之
11.用自己的话说说苏轼是怎样描写承天寺夜色的。(2分)
答: ▲
12.承天寺的夜色与虎丘的夜色有哪些共同特点?(2分)
答: ▲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重3一17厘。(4分)
古诗词中的色彩美
①诗中有画,诗歌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语言的描写表情达意,唤起读者相应的联想和体验,展示出一幅幅多彩的画卷。
②许多诗人写诗在运用色彩上往往追求复色搭配之荚。用色时,或组合,或对比,方法多样。
③诗人通过多种色彩的组合给诗歌带来了浓郁的画意。两个黄鹂呜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垠的空间延伸。这里,明丽的色彩组合,绘出了诗人舒展开阔的心境。
④诗人爱用鲜明的色彩对比,来增加感情的浓度。白居易回忆江南春色之荚:日出江花红胜火,春采江水绿如蓝。杨万里赞美西湖荷花风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些佳句都是用鲜明的对比色,使画面显得十分绚丽,使情感表现得明朗而热烈。这种着色的情感,具有绘画的鲜明性和直观感,增强了诗歌意境的感染力,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⑤诗人还善用色彩的暗地对比,初看似不觉得,一加玩味,就感到富有含蓄的画意荚。杜甫的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李贺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都是先用大块黑色,用暗色调作底色,又用亮光点染,色调明暗差别很大,构成一幅色调分明的画面。
⑥诗人用色有时还不局限于一句一联,所写诗词全篇用色,色彩更加丰富,诗的境界更为开阅。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开始使出人意料地用洁白的梨花比喻落在树上的积雪,生动地勾画出塞外八月飞雪的奇景。接着又以空旷荒凉的塞外、乌云沉沉的天空、纷纷扬扬的白雪构成了送别的背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在一片银白的世界中,诗人特弗1描绘了那面鲜艳的红旗。在整个背景和个别事物的映衬上,在色彩的调配上,是那么美丽而又和谐,真是独树一帜。全诗展现出一幅色彩鲜明、奇异壮伟的边塞图景。.
⑦有时诗人不用复色搭配,而是追求单一色调深浅浓淡的变化之荚。这样也能浸润情感,收到很好的抒情效果。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淡黄深黄相互对衬,蝴蝶和花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
⑧还有的诗不用直接表示色彩的词语,各种景物巧妙组合,形成色调之荚。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苍天、草原、牛羊,这些具有不同色彩的形象构成了一幅苍茫的画面。
⑨诗歌中的色彩饱蘸着感情,在诗人笔下可以产生神奇的魅力。它已经超越了客观的写景效果,而成为独特的抒情手段。从色彩荚的角度来欣赏诗歌,我们对诗歌的荚便有了更深层的认识。
13.阅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3分)
14.说说④小节中着色的情感的含义。(2分)
答: ▲
15.④、⑤两小节都是介绍运用色彩的对比表现画意美,能否调换它们的顺序?为什么?(3分)
答: ▲
16.结合本文,请你也从色彩美的角度,对下面的诗句作一点赏析。(3分)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答: ▲
17.不仅诗歌讲究色彩的画意美,园林设计常常也着眼于此。下面《苏州园林》中的一段文字,与本文在巧用色彩创造美感方面,有哪些道理是相通的?(3分)
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村。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限。
答: ▲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16分)
田野上的白发
刘益善
①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采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②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
③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④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珊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丁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丁下采,脸上溢着慈祥的微
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⑤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珊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谊享一事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
⑥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⑦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到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⑧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
⑨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予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进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
⑩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1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
18.简要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3分)
答: ▲
19.母亲的白发,让我感到心痛。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4分)
答:(1)▲
(2)▲
20.结合语境,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4分)
(1)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
答: ▲
(2)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量,艰难地爬行。
答: ▲
2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段中后来满头芦花一句用乡村常见的芦花来形容母亲的,白发,突出母亲头发斑白的特征,切合母亲农妇的身份。
B.③段中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一句看似闲笔,实则为后文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
C.④段中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一句,既写出了老鼠的猖獗,又侧面表现出母亲的辛劳。
D.
段中以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一句结束全文,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地 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22.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3分)
答: ▲
三(50分)
23.寻,就是寻找、探求。寻幽探胜,饱览美丽的风景;寻根究底,探求科学的奥秘。异乡寻梦,故园寻根。寻找发展机会,寻求人间真情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请以寻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书写(3分)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25分)
1.(10分)(1)在河之洲(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3)采菊东篱下(4)天涯若比邻(5)直挂云帆济沧海(6)无可奈何花落去(?)醉翁之意不在酒(8)千里共婵娟(9)赢得生前身后名(10)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每句1分,有错漏添倒,本句不得分)
2.(6分)(1)cù chì 塌 搏(2)前一处为、,后一处为;或。
3.(2分)答案示例一:其他东西可以明码标价,爱却无法以价格衡量;捐款的数额不可能一样,但每一笔捐款背后的那份对灾区人民的关爱之心,却是一样的。示例二:大灾无情,人间有情;捐款有价,爱心无价。(言之成理即可)
4.(3分)内容:一颗大的心中有一幅中国地图;这幅中国地图由许多颗小的心组成。
含义: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奉献爱心,支援灾区人民。(意思对即可)
5.(2分)答案示例,摧毁房屋桥梁,摧不毁你顽强的意志。(意思对即可)
6.(2分)答案示例:奥斯特洛夫斯基塑造的保尔勇敢坚强,虽然历经战场上的搏杀、生活中的苦难、伤病的折磨,但他从不屈服。愿你像保尔一样选择坚强,战胜困难。(言之成理即可)
二(42分)
(一)7.(2分)D
8.(2分)A
9。(2分)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10.(2分)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每处1分)
11.(2分)用比喻来描写夜色。积水喻月光,藻荇交横喻月下竹柏影。
12.(2分)月色美好;幽静。(意思对即可)
(--)
13.(3分)(1)单一色调的变化之美(2)全篇用色(3)多色组合14.(2分)诗歌中表达色彩的词语寄托了诗人的情感。(意思对即可)
15.(3分)不能。因为前者明显,直观,后者需稍加玩味。这样的顺序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意思对即可)
16.(3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不用直接表示色彩的词语,各种景物巧妙组合,形成色调之美。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橘红色的夕阳辉映着闪着白光的河水,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意思对即可)
17.(3分)①追求单一色调深浅浓淡的变化之美 ②运用多种色彩的组合 ③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意思对即可)
(三)18.(3分)吃苦耐劳、坚强、乐观、慈祥(意思对即可)
19.(4分)(1)母亲深夜敲盆赶鼠(2)母亲跪在田中插秧(意思对即可)
20.(4分)(1)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水田中的秧苗之美,赞美了母亲的劳动成果。
或:立起来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秧苗的动态之美,而一行行整齐匀称则突出了母亲此时体力不支和劳累,表现了母亲的坚强。(意思对即可)
21.(2分)D
22.(3分)白发是全文叙事线索;白发是母亲的形象特征,作者着力描写这一特征,突出了母亲的辛劳,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怀念。(意思对即可)
三(50分)
(一)作文评分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
1.基础等级:从内容、表达、结构这三方面评定作文类别。
2.发展等级:从主题深刻、选材精当、有一定文采、有一点创新等四个方面评定。以上四方
面具备一条即可得发展分。发展等级分不超过7分。
3.评分程序:综合评定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二)作文评分常规要求
1.错别字每三个扣1分,重现的不计,最多扣2分。
2.标点符号错误较严重者,酌情扣12分。
3.字数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2分。
4.作文总分不得超过50分。
书写(3分)
书写要求:字迹清楚(1分);书写工整(1分);书写美观(1分)。
第五篇:2018年呼和浩特市中考思想品德试卷
2018年呼和浩特市中考思想品德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法律,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A.其具有规范作用
B.与纪律相比,其更具有强制性 C.其具有保护作用
D.所有的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社会责任 【答案】D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法律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根据所学,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与纪律、道德等规则相比,法律更具有强制性。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和保护作用,ABC观点正确,D观点错误,所有的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不是社会责任。此题属于反向选择题,所以正确答案选D。
2.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制定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①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②为了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 ③为了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法 ④为了界定未成年人行为是否违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认识,此题属于因果关系题。《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制定,是为了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品行,①②符合题意,③不是原因,是目的;④观点错误,界定未成年人是否违法,是看未成年人是否履行了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有没有做出法律禁止的行为,所以正确答案选A。
3.老张有父无母有一叔,膝下两子,中年丧偶。后老张意外身故,未留遗嘱,留有遗产 15 万,不考虑其它因素,按照法定继承方式、均等分配原则,张父可继承的金额 A.大于五万
B.等于五万
C.小于五万
D.不确定 【答案】B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法定继承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按照法定继承的方式继承遗产,法定继承开始后,先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父母、配偶、子女。所以老张的遗产应该由老张的父亲、两个儿子继承,15万遗产三个人均分,所以张父可以继承5万元遗产,ACD不正确,正确答案选B。
4.小王欲购一部手机。去商场的路上,钱包被偷。在商场的柜台前,小王喜欢甲乙两款手 机,个人更倾向于购买甲手机。售货员详细介绍了两款手机的性能、价格等,建议小王 购买乙手机。斟酌再三,小王最终决定购买乙手机,并扫码支付。这一过程,商场 A.没有侵权
B.侵犯了小王的一项权利 C.侵犯了小王的两项权利 D.侵犯了小王的三项权利 【答案】A
5.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合法权益受损,正当、合法的解决问题的途径是 ①向有关行政部门提起诉讼 ②向人民法院投诉 ③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消费者维权途径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根据所学,当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与经营者协商、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相关部门申诉、请仲裁机构仲裁,或者到人民法院起诉等,所以①③观点错误,②④观点正确,正确答案选C。6.下列选项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是 ①邓小平理论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道路
③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⑤科学发展观 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①③④⑤
B.①②⑤⑥
C.②③④⑥
D.①③⑤⑥ 【答案】D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根据所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包括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中国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所以①③⑤⑥观点正确,②④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D。
7.党制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启示我们 ①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 ②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③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根据所学,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①②观点正确,③④观点虽然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选A。
8.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因为 ①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②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造成的浪费和损失严重 ③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④我们树立了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认识,此题属于因果关系题,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基于我国资源环境的国情而制定的,是为了促进资源、环境、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所以①②③观点正确,④与题干不是因果关系,所以正确答案选A。9.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我国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③在我国已经形成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④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是我们每一位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权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少数民族问题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区,聚居不是居住,①观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我国形成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②③观点正确;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不是权利,④错误,所以正确答案选C。10.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关系是
①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强国 ②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 ③实现共产主义,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④人类社会终将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根据所学,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最高理想是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所以②③观点正确,①④观点虽然正确,但不是二者之间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选B。
二、判断正误(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6 分。正确的涂 A、错误的涂 B)11.根据违反法律的程度,将违法行为分为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 【答案】B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违法行为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根据所学,根据违反的法律不同,将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所以题文中的观点是错误的。12.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是法律 【答案】A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维权方式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根据所学,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武器是法律,所以题文中的观点是正确的。13.义务教育产业化是教育发展的趋向 【答案】B
14.互惠的合作,必然是公平的合作 【答案】B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合作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根据所学,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公平的合作必然是互惠的合作,所以题文中的观点是错误的。15.国有经济,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公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 【答案】B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国有经济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根据所学,国有经济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题文中混淆了公民和人民的概念,所以观点错误。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答案】B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根据所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所以题文中的观点是错误的。
三、简要回答问题(本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 分)
17.王某用自己的合法收入购买一套住房,把此套住房租给赵某,按照双方签订的合同,赵某每年向王某付租金若干,租期为五年。租期期满后,王某准备把该住房出售,要求赵某搬离,但赵某以种种理由推脱。该案例中,直接与王某经济利益相联系的是一种什么民事权利?为维护其合法权益,王某可采取的最权威手段和常用手段分别是什么? 【答案】财产所有权
前者是诉讼手段;后者是非诉讼手段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公民权利和维权手段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文中王某用自己的合法收入购买房屋,属于王某自己的合法财产,王某享有对房屋的财产所有权。王某在租期期满后有权要求赵某搬离,赵某推脱不搬的行为侵犯了王某的财产所有权。根据所学,诉讼手段是公民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非诉讼手段是公民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最常用的手段。所以前者是诉讼手段、后者是非诉讼手段。
18.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 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 性明显增强,正确的思想和错误的思想相互交织,进步的观念和落后的观念相互影 响。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只有大力加强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才能使全国各族人民始终保持昂扬 向上的精神状态。
我们应该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答案】①立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②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③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面对我国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我们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面对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的相互交织,进步观念和落后观念的相互影响”,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等方面回答,紧扣材料,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 8 分)
19.材料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 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强国。
材料二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 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中国梦、少年梦、我的梦。青少年 承载着伟大的梦想,肩负着伟大的使命。为了实现梦想、不负使命,青少年必 须先融入社会。
联系学习、生活实际,九年级学生如何融入社会?请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角度分 别加以说明。【答案】①政治角度:参与政治生活,我或我们或中学生怎么办; ②经济角度:关注经济生活,我或我们或中学生怎么办; ③文化角度:投身精神文明建设,我或我们或中学生怎么办。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学生怎样融入社会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按照设问要求,政治的角度,从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增强主人翁意识,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建言献策;经济的角度,从关注经济生活,学会理财和合理消费等;文化的角度,从投身建设文明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先进文化等方面回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