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及反思

时间:2019-05-14 16:18: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及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及反思》。

第一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及反思

人教课标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美丽的秋天

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61个生字,会写42个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够背诵《秋天的图画》、《植物妈妈有办法》、《古诗两首》和《黄山奇石》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4.激发学生收集词语、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喜欢背诵古诗的兴趣。

5.通过学习使学生喜欢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识字一

教学目标:

1、学认11个生字,会写“宜、实”等10个字。

2、能主动积累有关秋天的词语,培养生动积累的良好习惯。

3、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词。

2、感受词语描绘的景象,感悟秋天的美。

教学方法: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放大的教学挂图,或幻灯、投影片、CAI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秋天来了,秋天的景色真美呀!就像一幅幅多彩的画面,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秋天吧!

二、看图识字。

1.出示课件,课本插图。

认真看图,图上画了什么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把“秋天来了,”这句话说具体。

(根据学生介绍,随机出示词语。)2.交流学生收集的画面。

(l)把你收集到的秋天的画面介绍给大家。

(2)指名介绍自己观察到的秋天,相机出示词语。3.看图读词。

三、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宜、层„„

这些生字你都会认吗?自由试读。

2、出示带拼音的字,自由试读。

3、去掉拼音小帽子,你们还认识吗?谁愿意当小老师教大家。

4、小组合作识字。(互相交流识字的方法。)

5、组词练习:我会读。

6、袖卡片,认读词语。

四、朗读词语。

1、范读词语,读出词的韵味。

2、自由练读词语,指名读。

3、想象词语描绘的景象。

4、生自由选择词语想象说话。

(引导学生这样说:我读到“瓜果飘香”时好像看到果园里梨子黄澄澄的,苹果红通通的,一串串水灵灵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

5、齐读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开火车认读生宇和词语。

2.改动词语顺序,指名认读。课件出示:

金秋时节 景色宜人

层林尽染 叠翠流金

天高云淡 大雁南飞

秋高气爽 山河壮美

五谷丰登 瓜果飘香

春华秋实 秋收冬藏

二、指导写字。

1、抽卡片认读“宜、实、色、华、谷、金、尽、层、丰、壮”。

2、观察字的结构,说一说。

3、师示范写,生观察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4、生练习书写,评议选优秀作品在全班展示。

5、练习写字。

三、积累词语。

1、读一读,背一背本课所学的词语。

2、小组对抗赛。比比哪一组说出的有关秋天的词语多。

四、扩展活动。

秋天的景色美吗?把你看到的美丽景色画下来。

板书设计:

识字一

层林尽染 叠翠流金

金秋 天高云淡 大雁南飞

五谷丰登 瓜果飘香 课后反思:

在教学时,我注重采用多种方法复习生字,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边读边想象画面,了解词语的意思。

这是我给这个班上的第一堂课,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很多的词语还是一知半解,上课不认真听,字迹比较潦草,没有人积极回答问题。但我相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能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读书习惯和兴趣。

1、秋天的图画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喜欢秋天,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课文内容。教学准备:

字卡、词卡、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1、演示课件:演示课件或出示相关内容的风光图片:看图说说这是什么季节?你看到了什么?教师板书:秋天的图画。

2、启发谈话。秋姑娘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你们找到她了吗?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秋天的景象。就让我们在这迷人的景象中走进《秋天的图画》吧!(板书课题)自读

1、自由读课文。标出课文共有几句话?

2、指名分句朗读,读后评议。

3、小组合作读,要求读正确。识字

1、出示生字卡片,自由认读。

2、借助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读。

3、小老师领读。愿意当教师的同学到前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带同学认读。

4、交流识字经验。把自己好的识字记字方法讲给同学听。

5、多方式检查读。朗读

1、小组内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2、寻找自己喜欢的学习小伙伴,读喜欢的句子。

3、比赛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丽、灯、波、浪。学生认读。

2、观察生字特点,交流写时注意的地方。

3、教师示范,学生评价。

4、学生练习,同桌互相评价。

第二课时

复习

1、开火车读生字。

2、选择喜欢的生字组词并造句。精读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体会教师在朗读中表达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

2、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秋天的图画。

3、小组内选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读,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4、挑战读,向你认为读得好的同学挑战,看看谁读得更好。诵读

5、课件出示秋天的画面,启发学生谈感受。

6、师引读课文:(随即指导朗读)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梨树„„苹果„„稻海„„高粱„„谁使秋天这样美丽„„

3、同桌互相提示背诵。

4、背诵展示。比一比谁背得有感情。练习

1、出示课后“我会读”,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练习读。

2、说说句子描写的画面。拓展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们也搞一个“颂秋天”作品展,可以像学习伙伴那样画秋天,用落叶做书签,还可以写句子、儿歌、小诗赞美秋天,等等。在班会上我们上台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作、字、劳、苹。学生认读。

2、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3、学生练习,同桌评价。板书设计: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

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

1秋天的图画 勤劳的人们

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

高梁举起燃烧的火把 课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我着力突出了以下三个要点:

1.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上课伊始,通过帖画的出示,引出给画面配音朗读的任务,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主动读书的积极性。

2.强化语文教学以读为本的理念。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由读、想像读、评价读、加动作读、齐读、为画面配音等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在读中学会读,同时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

3.积极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注意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形成的设计。另外,在引导学生进行学法探究方面,突出了读文想像的方法指导。

4、通过让学生想象的说、练,让学生学会语言、运用语言。

2、黄山奇石

教学目的: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 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创造力。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1、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弄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们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练习有感情读文。教学难点:

1、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作者从几方面介绍黄山奇石的,在了解的基础上发挥想像创造性地练习说话。

2、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一、激趣导人

1、出示黄山风景图片:黄山的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小作者去欣赏黄山的奇石吧。

2、师范读,小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奇石?板书: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谈琴。

二、采取自主、合作的方法探究黄山奇石的神奇

1、先自主学习,要求 : a.选择一块自己最喜欢的奇石,找一找课文哪一段写了这块奇石,并读一读.b ,图文对照,说说这块奇石的“神奇”之处,并用“——”划出描写巨石样子的句子。

2、再合作学习,四人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随机学习课文。图展示猴子观海的样子:

(1)这块奇石叫什么名字?谁研究这块奇石?指名汇报(2)演一演,评议。

(3)还有什么补充吗?如:“陡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在陡峭的山峰上?为什么是翻滚的云海?

(4)想象说话:几年来,这只神奇的石猴为什么一动不动呢?它仿佛在想什么?

(5)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你们喜欢吗?齐读 图展示仙人指路:

(1)谁研究这块奇石?指名汇报,板书:站 伸 指(2)想象说话:这位仙人仿佛会说什么?

(3)课文并列地写了“猴子观海”和“仙人指路”两个内容。我们说一段话里,有时并列地写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容,这样的段式叫()。那么文中用什么句子把这两个内容连接起来的呢?请用“~~~”划出连接句。(4)指名说(5)朗读第二段,一生读“猴子观海”,一生读“仙人指路”,其余齐读连接句。

仙桃石:

1、指名汇报,插问:这里的“恰好”是什么意思?“落”还可换成什么词?哪个更好?

2、想象这个大桃子是怎么来的? 图展示金鸡叫天都:

1、哪里是天都,哪里是金鸡?

2、它奇特在哪里?指名说

3、课文第三段并列地写了哪两个内容?同桌分读——男女分读

三、拓展思维,在延伸训练中领会黄山的神奇风光

1、课文哪一段介绍了“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读读比一比,这段的写法与前面几段相比有什么不同?(样子 名字)

2、“奇形怪状”是什么意思?你搜集了哪些奇石?

3、你能把这些奇 石介绍给大家吗?

4、选择一块奇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画一画,或模仿课文写一写,也可以给收集到的奇石图片取名字,当小导游演一演------。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今天黄山之行愉快吗?你有什么感受?黄山四绝今天我们欣赏了奇石,还有奇松、温泉、云海等,收集资料感受其秀丽神奇。

板书设计:

黄山奇石

猴 子 观 海 抱 蹲 望 仙 人 指 路 站 伸 指 仙 桃 石 飞 落

金鸡叫天都 伸 对 叫 天狗望月 仙女弹琴 狮子抢球------教学反思:

学习《黄山奇石》一课,这篇文章对于学生来讲比较单调。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使出了浑身招数,谈话激趣,自读自悟,比赛朗读等形式。当“小导游”们介绍完“金鸡叫天都”后,就要比赛读出奇石的有趣。第五小组的一名代表信心十足的站起来,当读到“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他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的啼叫„”这句时,只听我班最调皮的张成用课本挡着嘴巴,正“喔喔喔”地小声叫个不停,一时间,教室里听到的小朋友都在窃喜,好不容易营造的氛围被这只“大公鸡”轻松的破坏了。我心里生气极了,本想劈头盖脑的批评一顿,可转念一想,他这个小家伙,不仅理解了课文中“不住的啼叫”等词,而且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只不过,他用的方式不好。于是我就对他说:“你真是一个细心读书的好孩子,是不是已经看到了那只金光闪闪的大公鸡?我们读书的时候也要像张成一样,眼中有物!”几句简单的话语,不仅传递给学生新的读书方法,而且提醒了他,鼓励了他,此后,他读书更认真了,发言也更积极了,我深感欣慰。试想,假如,当时我没有控制自己,只是从扰乱课堂单方面去批评他,那一定会大大打击他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中,我们应该善待学生的错误,多点赞赏,少点指责,多点肯定,少点否定,学生一定会懂得了自律,也能让他们在成长的旅途中变得快乐而自信。

3、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2、识字写字。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网站、演示课件或相关的挂图,生字卡片。

2、学生了解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的知识。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1、谈话引入:小朋友,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板书课题。

2、课件演示:播放蒲公英、苍耳等植物传播种子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今天《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要告诉我们植物传播种子的巧妙办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板书课题。感知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互相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交流。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小组读书的收获。识字

1、自己练读生字。引导学生可同桌之间接龙读生字。

2、小黑板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指读。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给生字找朋友,用词语说话。赏读

1、小组合作读课文,看谁读得美。

2、选读。选自己喜欢的一节练读,再展示。

3、通读全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如、已、娃、纷、好。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交流书写注意的地方。

3、教师示范,指导重点笔画。如“已”要半封口,不能写成自己的“己”等。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第二课时

导入

挑苹果游戏:(将生字卡片做成苹果形写上编号)你选择第几号苹果,读出上面的生字,再组词造句。诵读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语气。引导学生评一评老师哪读得好,哪读得不好。

2、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3、朗读比赛。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节,比一比看谁读得好。演读

1、教师引读,学生尝试背诵课文。

2、学生自由练背。

3、课文表演。边背边加上动作。也可让学生进行想象发挥,进行小型课本剧表演。讨论

1、“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

2、“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它? 练习

1、出示课后“读读抄抄”中的词语,引导学生多方式读词。

2、扩展仿说词语。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快来与同学交流。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甲、洼、豆、识、经。学生认读。

2、自己练写,小组评议。

3、教师小结,指导重点。

4、学生再练写。种子传播的奥秘

种子的传播方式大致有四种:风传播、动物传播、弹射传播、水传播。如:春天,柳絮四处飞扬。你知道春天柳絮飞扬的奥秘吗?抓一团柳絮仔细观察,会发现里面有些小颗粒,那就是柳树的种子。柳树就是靠柳絮的飞扬,把种子传播到四面八方的。

凤仙花妈妈的办法跟豌豆妈妈的办法差不多,凤仙花果实成熟后炸裂,凤仙花妈妈用这种办法把种子送到四面八方。

板书设计:

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 风

苍 耳 靠 动物 传播种子

豌 豆 弹力

„„ 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

课后反思: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诗歌,运用了拟人的写法,讲述了蒲公英、苍耳、石榴、豌豆传播种子的办法。本课训练学生读懂句子,把句子连起来了解节的内容。本课主要培养学生理解、概括、默读、朗读和收集使用信息的能力。

为了帮助理解重难点,首先让学生自读自悟,然后引导,借助一些媒体加深理解。蒲公英传播种子是用录象展现过程的,让学生知道蒲公英靠风传播种子;苍耳传播种子是通过投影演示的;石榴传播种子是通过图片;豌豆传播种子是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理解句子,然后同桌交换意见,再利用录像,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豌豆蹦跳着离开妈妈,也就是靠弹力传播种子。

4、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1、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2、收集作者资料以及其它相关的诗句。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诵诗导入。同学们,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谁能背几首给大家听呀?(学生背诵古诗)古诗为我们呈现出美的意境,让我们获得美的感受。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看看诗中写了哪些内容?

(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欣赏他人的学习劳动成果,也会起到促进的作用,激发了学习古诗的兴趣。)

2、看图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图中都画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那么诗中所写的内容与你看到的,想到的一样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两首》(板题)

(借助美妙的图画吸引住学生,在感受画面后,启发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话平台 初读

1、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

2、同桌互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合作学习,轮读交流自己的理解。研读

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想像画面。

2、出示多课件展示诗中描绘画面,重点引导学生弄清“擎雨盖、傲霜枝”的意思。

3、自由读,边读边看插图,理解诗意。

4、汇报交流诗意。

5、多种方式朗读。诵读

1、出示图画,指名配乐朗读。

2、学生自由练读。

3、赛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首、刘、枝、记,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字形,交流怎样书写。

3、教师示范,学生评价。

4、学生练习。小组展示,欣赏评价。拓展

你喜欢哪个季节,说说为什么?

第二课时

复习

1、多种方式认读古诗

(一)中的生字。

2、挑战背诵古诗

(一)。自学

1、出示《山行》,引导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来学习。

2、按自己的喜欢的方法来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说说学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4、师生合作解决问题。细读

1、学生自由练读,想像画面。

2、指名读,读后评价。

3、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学生评点。

4、学生找学习伙伴一起练读。诵读

1、出示课件,让学生感受枫叶满山的美丽情景。

2、挑战读。比一比谁读得最有感情。

3、观看插图,练习背诵。

4、背诵展示。写字

1、出示生字:枫、于。学生认读,2、观察字形,说说怎样识记和书写。

3、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如“枫”字的“木”字旁的捺变成点等。

4、学生练习。小组点评。练习与拓展

1、出示课后“我会填”,引导学生填写。

2、诵诗会。学习伙伴还会背别的古诗,你们也一定行!把自己积累的古诗有感情地背给同学们听。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放,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上独具一格。

杜牧(803—852):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杜牧的诗文集《樊川文集》共二十卷,他的诗豪放、旷达、俊逸。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板书设计:

赠刘景文 山 行 荷尽/已无/擎雨盖,远上/寒山/石径斜,菊残/犹有/傲需技。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年/好景/君须记,停车/坐爱/枫林晚,正是/橙黄/橘绿时。霜叶/红于/二月花。

教学反思:

苏轼的《赠刘景文》并不常见,我采用了板画形式让学生们理解这首诗,学生们熟读此诗后,不懂的问题就自主地提出来。教学第二首诗感到非常轻松。因为课前先给学生较充分的自学时间,学第一首诗后师生讨论得出了一个预习计划:

1、读、涂、注;(边读边涂出生字,在易读错的字上注音)

2、再读;(读准、读流利、读美)

3、讨论。(查字典理解词义,再小组同学说说诗意)。新课教学基本按照事先设计的环节进行,其中自学成果展示精彩不断,学生们纷纷主动上台读诗、背诗,还有的同学通过查词语手册加上自己的理解,已能基本读懂诗的意思。

语文园地一

教学要求:

L、引导学生发现、探究“减一减”的识字方法,激发自立识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

2、积累词语,激发学生读诗歌,背诗歌的兴趣。

3、口语交际训练。

4、培养仔细观察,在生活中学知识的好习惯。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读读小伙伴说的话。

二、探索“减一减”识字法。

1、出示第一组字。

jiāo zhī lóng

郊——交(立交桥)枝——支(一支歌)笼——龙(龙灯)

2、读一读,辨一群每组中两个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指名说一说。

(前一个字去掉一部分就是后一个字,字的读音差不多。)

4、归纳。我们把这种识字方法叫“减一减”。

5、用同样的方法5!导学生学习第H组中的生字。

三、学习“我会认’”。

1、指名学生读一读,正音。

2、齐读,注意读准字音。

四、学习“我会写”。

1、读读这组字,发现有什么规律?(每组字都有相同的地方)

2、你还认识哪些有相同地方的字,写一写。

第二课时

一、学习“我会读”。

1、教师领读。

2、自由读词语。读准字音。

3、自由选词说句子。

如:奇形怪状一一爸从北京回来时,给我带回了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子。

二、学习“读读背背”。

1.老师范读,读出丰收的喜悦之情,学生认真听。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教师领读,读出停顿,重音。

4.读了诗歌后你知道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让秋天到处都充满了丰收的欢乐。)

5.学生自由诵读诗歌,试背。6.学生互相检查背诵,比比谁会背。

第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秋天多么美呀!同学们,你们想去秋游吗?(想)可去哪儿呢,老师想听听同学们的建议。

二、准备交流。

l.启发:建议要说清楚哪些内容?

(到哪儿去,干什么,做哪些准备)2小组交流。

你想去哪儿,干什么,做哪些准备,想清楚后,各抒己见。把自己的建议告诉小组的伙伴,让他们来分析分析哪个主意好?分析之后保留几个比较好的在班上交流。

三、全班交流。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同学们认真听,看哪个组的建议好。

四、评比。

1.教师指名评议,说说哪个建议最好。

2.教师小结,肯定一个最好的,给予表扬。

第四课时

一、谈话激趣。

秋天是个多么美丽的季节呀,同学们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也有很多收获。今天咱们就来看一看,评一评,看谁的作品最棒。

二、作品交流。

1.在课桌上摆好自己的作品。2.自由下位互相看看。

三、评一评。

引导学生评价自己喜欢的作品,这样说:

我最喜欢的作品,我觉得

四、总结。

今天的展示台上的作品真是棒极了,看来我们班上的每一个同学都是心灵手巧的孩子,让我们一起齐说:“我们很棒,我们真的很棒!”

单元后记: 本组教材以“秋天”这一线索来编排的课文,其中《黄山奇石》、《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两篇课文,让学生通过朗读、学习使他们深切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和伟大,从而激起学生去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本组教材内容十分丰富,以秋天为线索,又不局限于秋天的景色。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秋天的美好,体会美好的生活是勤劳的人们创造的,领略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教学本组教材时,我激发了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秋天景物和气候的特点,知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注意积累词汇;引导学生自己画秋天、写秋天,并动手利用树叶等制作书签、贺卡等。并注意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预习的习惯和认真读书的习惯。

第二单元:丰富多彩学校生活

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57个生字,会写46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够背诵《一株紫丁香》。

4.通过学习使学生喜欢积累词语,体会词语的节奏感。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感。建立自信心,懂得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我,懂得应当为别人服务。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5.留心观察校园生活,体验课余生活的多彩与乐趣。

识字2 教学要求:

1、会认“棋、弹”等11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会写“胡、戏”等8个生宇。

3、了解学校丰富多彩的生活,培养正当的兴趣爱好。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学方法:合作识字,自主、合作朗读。

课前准备:放大的教学挂图或投影片或CAI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齐读导语。

同学之间、课堂内外发生过许多难忘的事,学校生活多么丰富多彩呀!

2.出示课本插图。图上的小同学在干什么?

这些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我们在识字2中,都能找出来。(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找出与图中相对应的词语,画上横线,帮助理解。2.同桌互相读一读,仔细听一听读得是否正确。

三、识记生字。

1.指名读,正音。2.小组比赛读。

3.互相交流识记生宇的方法。

熟字加一部分:棋,钢。

偏旁联想记:弹、钢、喂、鸽、航、模。

(想想偏旁跟字义有什么关系。)

分解部件记:胡、戏、琴。

(古—月一胡、又一戈—-戏、王—王一令—琴、又一见—观)4.抽卡片认读词语。5.组词练习。

京戏 唱戏 航模 航行 钢琴 琴声

钢笔 钢铁 弹琴 弹力 养鱼 喂养 6.会用学会的词组句。

四、摘果子比赛。检查学习效果。

出示识字卡片,词语卡片,学生比赛读,读得又对又好的同学可以摘到一枚“智慧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开火车认读生字和词语。

2.用卡片检查认读生字、词语情况。

二、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抽卡片认读“胡、戏、棋、钢、观、弹、琴、养”。2.按结构分类,再说说你准备怎样记住这些字。

找出左右结构的宇:胡、戏;棋、钢、观、弹。

找出上下结构的字:琴、养。3.指导书写。

胡、戏、棋、钢、观、弹要写得左窄右宽。“戏”字不要漏写点。

琴、养上宽下窄,撇捺要展开。4.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5.评论。

选个别同学写字练习评评,看是否规范。6.完成“我会写”。

学生在田字格里写一写,注意写规范。

三、扩展活动。

除了书上写的活动外,你还开展过哪些活动,用三字词语把它写下来。

板书设计:

识字2 胡、戏、棋、钢、观、弹、琴、养

京戏 唱戏 航模 航行 钢琴 琴声

钢笔 钢铁 弹琴 弹力 养鱼 喂养

教后反思:

本课的词语表现的是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读起来感到亲切、有趣。但学生的兴趣爱好有所不同,有的喜爱琴棋书画,有的喜爱吹拉弹唱,也有的喜爱栽花种草。学习时,可充分发挥学生不同的优势,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特长,有利于弥补体验不到的一些乐趣。学生在表达时,有的没把心理话说清楚。学生在谈话时引导他们说准普通话,想好了再说。

5、一株紫丁香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

3、树立起尊敬老师的心愿。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朗读体会课文。

教学方法:合作识字,自主、合作朗读。课前准备:

1、课文范读录音带,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课文及图片)

2、收集赞美老师的诗句,抄写下来。

3、回忆一件老师关心爱护自己的事。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1、谈话:小朋友们,当春天来临,百花齐放时,你就喜欢什么花?(出示紫丁香图片)这是什么花,你们喜欢吗?有一群小朋友非常喜欢它,用它作为了礼物送给了老师,这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板书课题)

2、课件演示:出示多媒体课件(或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都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想知道老师窗前的紫丁香是谁送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株紫丁香》。(板书)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全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四人小组进行轮读,找出不明白的地方,共同研究。

3、交流。读了课文后你了解了什么? 识字

1、学生拿出自己的生字卡片,自主认读。

2、同桌交流读,互听,并正音。

3、开火车检查生字读音。去掉拼音再来一遍。

4、汇报记忆方法。把你记生字的好办法说给同学听。

5、出示一段顺口溜检查识记效果。(踮起脚尖,走进小院,放下书包,给树除草。牵牵小手,唱唱儿歌,笑声甜甜,不觉疲倦。)朗读

1、教师范读,听后说说感受。

2、小组练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3、分小节检查朗读情况。

4、赛读。通读全诗,看谁读得正确、流利。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休、伸、甜、院、除、息、困”。读字音,认字形。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字形特点,教师提示书写注意事项。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习。教师检查学生的写字姿势和写字效果。

5、同桌互相欣赏,提出建议。

第二课时

导入

“开汽车”游戏。(教师手拿生字卡片随机抽出一张指给学生)师:汽车汽车开起来。生:汽车开到我这里。我为汽车加点油。(给教师出示的生字组词,造句。)精读

1、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谈感受。

2、学生练读,指导学生读出对老师的尊敬之情。

3、教师引读。(在于为学生奠定感情基调,更好体会师生间的真势感情。)

4、学生选读。喜欢哪个小节就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哪个小节。

5、配乐朗读全诗。把对老师的爱表现出来。品读

1、小组内再读读课文,想一想,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一株紫丁香?

2、指读第三小节。引导学生:“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这一句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或者联想到什么。

3、如果让你去陪老师你会为老师做点什么?(让学生充分回答)背诵

1、说出你想对老师说的话。(学习自由说)现在就让紫丁香为我们做这一切吧!

2、观看课件画面自己练习背诵。

3、小组表演背诵。

4、全班汇报。练习

出示课后“我会读”中的词语。

1、同桌互相读一读,要读正确。

2、全班开火车读。

3、学习伙伴说这些词语会写的她都要写一写,你们会写哪些也写一写吧。写后同桌展示一下。写字

1、出示“甜、歌、牵、困”四个字。读字音,认字形。

2、观察教师范写,点评。

3、学生练习。同桌展示。互提建议。拓展

交流自己积累的赞美老师的词语、名言、诗句等.板书设计:

5、一株紫丁香

踮起脚尖,走进小院,放下书包,给树除草。

牵牵小手,唱唱儿歌,笑声甜甜,不觉疲倦

课后反思:

1、课文中的紫丁香,是学生送给老师的一份珍贵礼物,代表学生热爱老师的那颗真挚的童心。这一点,教学时引导了学生读中感悟。

2、默读课堂中还是第1次出现,学生没达到要求。

6我选我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员、青”等10个生字,认识“委、补、室、宁、愣、切、集、掌”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理解重点句子。2.明白王宁为什么要选自己。教学方法合作识字,自主、合作朗读。课前准备:课文录音。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我选我。

2.齐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我”是谁?他选自己干什么?他为什么要选自己?)

二、初读课文。

1.带着上面的疑问,借助汉语拼音自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读音,把每句话读通顺,画出不懂药词句。2.交流。

(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一些什么?)

三、学习生字。

1.出示卡片,组织各种形式的认读。2.读音指导。3.小组合作识字。4.扩词,帮助记忆。5.指导书写。

补:左右结构。衣字旁,不是“ ”字旁。

切:左半部分笔顺为一七。

集:上面四横,注意不要写漏。

四、巩固练习。

1.同桌互相当小老师,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2.齐读这些字在文中组成的词。3.完成“我会写”。看清这些字在方格里的布置情况,写规范。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生字。

2、标出自然段序号。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二、学习第1它然段。

1、指名读。

2、读后交流:你从文章中知道了什么?

3、学句子。比较句子有什么不同。

李小青是我们班的劳动委员。

我们班的劳动委员是李小青。仿例写句:

刘爽是我的好朋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导朗读,齐读这一段。

三、学习第2自然段。1.指名读,师生评议。2.指导朗读。

“选谁呢?”读出思考的语气。

“我选我。”读出坚定的语气。3.质疑,有没有不懂的词句。

四、学习第3自然段。1.自由读。

2.读后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3.表演“愣住了”。

(当王宁说:“我选我”时,为什么大家都愣住了?)4.比较句子,有什么不同。

林老师说:“王宁,你为什么选自己?”

林老师亲切地说:“王宁,你为什么选自己?” 5.练习用“亲切”说话。6.理解王宁的话。

①一边读一边用“——-”画出王宁说的话。

②读一读,想想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③齐读,你认为王宁的想法对不对,为什么?你能做到吗?

④读出有信心、坚定的语气。

五、学习第4自然段。l.齐读。

2.从“一片掌声”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同学们信任王宁,对王宁勇于展示自我、热爱集体的品格表示赞许。)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l.听录音朗读。2.分角色朗读。

七、扩展思维。·

你参加过班干部竞选吗?你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 板书设计 : 我 选 我

热爱劳动

王 宁 大方自信

关心集体

课后反思:

班级选小干部是一件孩子们都关心的事,学生很容易将课文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对课文的理解就更容易了。在教学过程中,在引导学生朗读感悟的同时,要培养学生做事有自信心,适当地表现自我,更要有一颗为他人服务的心。在学了课文之后,对学生进行我选我的口语训练及小练笔都收到较好的效果。

7一分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欠、元、包”等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钟、零”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知道时间是不等人的,我们应珍惜时间的道理。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知道时间是不等人的,学会珍惜时间。教学方法:合作识字,自主、合作朗读。课前准备: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感知一分钟。

同学们默读课文一分钟,老师来把握时间。

二、初读课文。

l.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圈出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2.又同桌互读课文,纠正读音。

3.指名分自然段读,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生字词。

1.认读生字,读音指导。

2.小组合作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叹、哈:都是四字旁。

钟、迟、闹:都可以用熟字加部件来记。3.扩词,帮助识字。4.认清字形,指导书写。

元、欠:上窄下宽。

包:将“巳”写在“勺”内,写紧凑。

钟、叹,哈:都为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迟:半包围结构,第四笔为点。

闹:半包围结构,“门”里是“市”字,写时里面部分要写得紧凑。

四、巩固练习。

1.抽生字卡片,指名读。2.完成“找找说说”,看谁组的字最多。

钅十中=钟 门十口=问 口十欠=吹 口十合=哈 井十辶=进 门十市二闹 尺十辶=迟)

3.教师指名学生读读自己组的字,并用这个字组个词,加深记忆。

第二课时

一、复习。

l.指名读生字卡片。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二、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闹钟将元元喊醒后,元元想再睡一分钟。)

(板书:再睡一分钟)2.齐读第1自然段。

重读“一分钟”,表现出一分钟的无足轻重。

三、学习第2自然段。1.自由读这一自然段。

(元元在路上遇到了什么事?)2他是怎么说的?

(板书: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3.元元可能会想些什么? 4.分组轮读第2自然段。

遇到红灯了会怎么样,我们继续学习。

四、学习第3、4自然段。

1.指名读你从这个自然中读懂了什么? 2.学生交流。

(l)元元等了好一会儿,才走过十字路口。

这说明因为迟了一分钟,碰上了红灯,元元耽误了不少时间。(相机理解“才”,说明时间等的长。)

(2)要是早一分钟,元元就能赶上公共汽车,他感到很后悔,又叹了摩一因气。

(3)元元又等了很久,一直都等不到汽车,决定走到学校去。

(相机理解:“一直”,说明等的时间很长。)3.指导朗读,读出元元焦急、后悔的心情。

五、学习第5自然段。1.齐读第5然段。

2.学习句子,元元为什么红着脸,低着头?从这段中你读懂了什么?认真体会1分钟和20分钟的概念。3.板书:迟到了20分钟。

六、学习第6自然段。1.齐读。

2元元非常后悔,他可能会想些什么?

(时间不等人,我真不该多睡那一分钟,以后我一定要珍惜时间。)

七、自由读课文,总结。

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惜时如金)

课后反思:

许多孩子都有睡懒觉的经历,有的起床后还磨磨蹭蹭的,所以也有迟到的经历。但是现在的孩子往往不用自己乘公交车,不用独自上学,快迟到了,自有父母替他们着急,甚至有父母为他们的迟到说情。为此,在教学时应该让学生回忆自己上学时那紧张的情景,在课堂上进行多向交流,让学生认识到一分钟的重要性。朗读时抓住一些提示语认真地读,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时间的重要性的认识。

8难忘的一天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13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邓爷爷对少年儿童的关心,树立为祖国的科技事业而勤奋学习的理想。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新词。

2了解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关心、重视少年儿童,并支持、鼓励下一代学习现代科学技术。

教学方法:合作识字,自主、合作朗读。课前准备:2生率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l.你最难忘的日子是哪一天?为什么难忘?

2小作者最难忘的日子又是哪一天呢?什么事让他难忘?学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难读的字要多读几遍。2.圈出生字、新词。

3.标出课文的自然段序号。

4.说一说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检查学生初读情况。

1.多种方式认读生字,口头组词。2.认读新词和课后“我会读”的词语。

3.把这些词在课文的句子中找出来,每个句子读两遍,看能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正音。然后说说文章主要讲的是什么?

四、指导写字。1.认读生字。

2.说说这些字的结构特点。

3.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练习。4.练写生字,完成“我会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卡片,口头组词。2.说说文章主要写的是什么?

二、引导学习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①自由读,说说知道些什么?

②齐读。

2.学习第2自然段。

①指名读。

②想到就要见到邓小平爷爷了,“我”当时的。动情是怎样的?

③说一说为什么“紧张”、“激动”?指导朗读写作者心情的句子,读出小作者当时紧张又激动的心清。3学习第3自然段。

①自由读,思考:“我”紧张的心情为什么平静下来?你是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的?

②比较句子:

他向我走来。

他带着慈祥的微笑向我走来。

看着邓爷爷的样子,我紧张的心情一下子就平静了下来。

看着邓爷爷和蔼可亲的样子,我紧张的心情一下子就平静了下来。

比一比,哪句好?好在哪里?

③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4学习第4自然段。

①自由读,说说这自然段主要写什么?

②观察图画,理解“沉着”的含义。

从“沉着”、“顺利”这两个词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③理解“仔细地”。从邓爷爷“仔细地看”可以看出什么?

用“仔细地”说一句话。

④看到“我”操纵计算机那样熟练;邓爷爷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可能想些什么呢?

⑤齐读第4自然段。5.学习第5自然段。

①指名读。

②理解“赞许”。

③用“——”画出邓爷爷的话。读邓爷爷说的话,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邓爷爷关心我们学计算机的情况„„,可以联系上下文体会国家领导人对青少年从小学习现代技术的关心和重视。)

④指导朗读。

6.学习第6自然段。①齐读。然后说说“我’的心情。

比较句子:

a.我兴奋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b.我兴奋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天,仿佛格外的蓝;阳光,仿佛更加灿烂。

哪一句好?好在哪里?

②说说我的肩上的责任是什么?

③指导朗读。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板书设计:

难忘的一天 1984年2月16日

邓小平爷爷 看

计算机表演

我 做 课后反思:

为国家领导人做计算机表演,小学生不仅没有这样的体验,也难以体会这样的事,因此,在教学前要搜集有关当年邓小平视察深圳的史实。把一些图片放大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及感情的升华也会有一定的障碍。因此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关于计算机的知识。

语文园地二

教学要求

1.学习“加一加”的识字方法,归纳带提手旁字的共同特点,培养识字能力,激发识字兴趣。

2.积累音近字、形近字,学习部首查字法。3.口语交际“我的想法”。

4.展示学生课外生活中的收获。学重难点

学习“加一加”的识字方法;归纳带提手旁字的共同特点;学习部首查字法。教学方法 合作识字,自主、合作朗读。课前准备

1.师生每人准备一本字典。

2.学生准备一个课外活动中的拿手节目准备露一手。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导比较,发现。

1.板书或贴生字卡片。

白——柏 己——纪 方——纺

只——织 尤一一优 生——胜

弯——湾 立一一粒

2自由认读。读了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熟字加偏旁的识字方法。)

二、小组合作,自立识字。

三、探究“我会读”。

1.板书生词,自由认读。2.你发现了什么?。j(带点的字都有提手旁,表示的都是与手有关的动作。)3.拓展:

你还发现有哪些字有共同的特点。

第二课时

一、读读比比。

1.板书词语,比一比,两组词中带点的字有什么区别。2.学生合作识字。

二、读读记记。

1.学生自由读,说说读记的内容是什么? 2.比一比,看谁记得快。3.指名边背边写。

三、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1.复习音序查字法。2.音序查字法可以帮我们认识许多生字,可是如果看书看报时看到了一个字,我们不认识该怎么办呢?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部首查字法。3.自由读“学习查字典”,用“——”画出查字典的发现。4交流方法。师出示儿歌:

遇到生字不用怕,我用字典把字查。

先数部首有几画,部首目录去找它。

部首右边是页码,翻看检字表要靠它。

再数生字剩几笔,检字表中仔细查。

查到生字记页码,翻看正文就会啦!5.比一比,看谁查得快。完成课后练习。6.为优胜者发奖。

第三课时

一、口语交际练习。

1、复习回顾课文《我选我》。

回答:王宁为什么要选自己?

2、提出要求。

(l)分组讨论时,每位同学按顺序发表自己的观点。

发表观点时要有条理、通顺、连贯。看谁说得好,语言是否准确。)(2)听别人说话时要专注地听,不插话,不抢话。

3、分组讨论、交流。

(与同学讨论时,要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说说你遇到这样的事时,你会怎么做。)

二、“展示台”。

1.学生自由展示自己在课外活动中的收获。2.评一评,谁表现得最出色。

3.说一说,我们以后会怎样丰富自己的课外生活。

单元后记: 学校生活是多姿多彩、充满情趣的。在教室里读书、画画、做作业,在操场上奔跑、呐喊、做游戏,在音乐教室唱歌、跳舞、练乐器,在植物园赏花、浇水、追蝴蝶......本组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学时应注意结合学生的课内、课外活动进行教学,并注意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指导学生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陶冶美好的情操。

教学时,我指导学生先读一读导语,然后再进入识字、课文的学习;教学中举行了主题班会,谈谈自己的感受。在教学学生学习部首查字法时,我先在教学本组生字时引导学生按部首给汉字归类认识部首,然后再实践学习查字典。

第三单元:热爱祖国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64个生字,会写44个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欢庆》和《北京》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4.能够感受到祖国的伟大,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有热爱祖国的意识和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5.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

识字3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

3、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重点: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感知三字经的语言形式,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热爱祖国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语言形式感兴趣。教学方法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神州大地,山河壮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团结奋斗,开拓创新。一艘满载着13亿炎黄子孙的大船,正迎着新世纪的大潮,扬帆远航。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孩子,我们都爱自已的祖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祖国的各种风土人情吧!

2、板书:识字三,边板书边让学生书空。

二、自主探究,学习生字。

1、利用拼音,自由小声读出字词,不会读的找同学帮忙。

2、去掉拼音读词语。

3、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识字。比如,各地学生可以结合当地地名认识“州(广州、兰州、苏州)、川(四川、银川)、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峡(三峡、刘家峡)”。再如,通过“江泽民、人民路、人民公园、人民小学”等人名、路名,公园、学校名,认识“民”字。

4、“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中有五个生字,可让学生在读这一句时集中认读和识记。

5、让学生通过生字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如,申—神、勇—涌、鸟—岛、夹—峡、写—与、眠—民、旅—族。“州、川”的意思可通过对“神州、山川”的大致了解来理解。

6、根据课文内容自编韵语,巩固识字。如:

神州大地,山川壮丽;黄河长江,奔涌不息;宝岛台湾,隔海相望;中华民族,奋发图强。

7、教师抽查学生自学情况:

换偏旁:伸——神勇――涌 减一减:写――与

眠――民

加一加:夹――峡

猜谜语:海中一座山鸟儿好家园

三、写字指导。

(1)巩固音、形。

本课要写的字中涉及平翘舌音的较多,如川(chuān)、州(zhōu)、争(zhēng)、族(zú)。建议写字前引导学生再次认读这些字,巩固读音。“与”字是三笔写成,“族”字是左右结构,这些都要提醒学生注意。(2)观察发现。

相似的字:川、州。

难写的字:民、族。(3)重点讲解。

夕:撇不宜长,“”的横要短,撇要长。

川:撇要写成“竖撇”,中竖应稍短,右竖要长。

民:字形特点上窄下宽,竖提要直,斜钩要呈弓形,尽量舒展。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把自已收集到的祖国各地的风光,及知识拿来给同学们看一看,小组交流。

2、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的祖国。

二、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朗读本课,可以诵读为主。让学生以洪亮的声音,自豪的语气,奋发的姿态,反复诵读。读第三句“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可用低缓、深情的声音,表现宝岛未归的遗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愿。

3、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小组讨论解答。小组解答不了的,由组长向全班提出。

4、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我们的祖国为什么又称为“神州、华夏、中华”?(2)“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在哪儿?是什么样的?(3)台湾在哪儿?为什么说台湾和大陆是一家?(4)“各民族”指哪些民族?我们自己是什么民族的? 以上这些问题你最想了解哪个,你打算怎么解决呢?

5、选取你最感兴趣的问题回家利用多种途径找答案。明天开一个祖国知识讨论会:“我来说说我们的祖国”。

在理解和感悟“各民族”时,可结合课后“读读认认”中的图画和词语,让学生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

三、实践活动

少数民族知识知多少

搜集少数民族的服饰、房屋、节日、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图片或文字资料,然后在班上交流。可以按民族把同学们搜集的资料分类整理,在学习园地或板报上办个专栏。

板书设计:

识字3

黄河 长江 珠峰 可入画 相似的字:川、州。

台湾

大陆 是一家 难写的字:民、族。

教学反思:

《识字3》是一篇识字课文,类似三字经,三字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这篇课文虽然只有短短的48个字,但容量非常大,祖国的山川大地,黄河汹涌澎湃,长江一泻千里,珠峰高耸入云,台湾隔海相望,祖国渴望统一,小朋友应该努力学习,兴我中华。需要很多的课外知识,才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本文生字也非常的多,有12个是新认识的字。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祖国的伟大,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我请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生字,想一想,你是怎样记住生字的。最好编儿歌来记。小朋友编出了“两个小人立在大耳朵上(耸)、大鸟住在小山上(岛)”等记生字的方法。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有机结合。“教”体现的是教师对学生“学”的主导作用,表现为提出学习的目标、要求,指导学习的方法等。这种主导作用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才能实现。生字词的学习通过学生喜欢的方法来学习,让他们自主的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始,我以为农村的孩子思路不开阔,可能编不出儿歌。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让他们编。结果,他们积极的开动脑筋,编出了字谜,而且有几个同学编得相当好。

9欢庆 教学要求

1.会认带拼音的7个生字,会写“亿、洁、欢”等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朗读、背诵课文。2.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方法: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文录音带、小黑板。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课欢庆的是什么吗?(想)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听课文录音,要求听准字音,把不认识、不会读的字注上拼音。3.自由试读课文,读准字音。4.小组比赛读,互相评价。

5.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吗?

三、识记生字。

1.出示卡片,学生认读。

2.出示小黑板上的词语,学生认读。3.交流识字方法。

4.组词练习,巩固识字。5.学生齐读,“开火车”读,小组赛读。

四、指导书写。

1.重点指导不容易写好的字。

洁:左窄右宽右边是“士”,不是“土”。

祖:偏旁为“示”字旁。

旗:左窄有宽,右边有顶小帽子。2.练习“我会写”。

先描红,再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开火车读生字词语。

二、理解课文。

1.教师介绍背景,激发兴趣。

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以后每年的十月一日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节,全国各族人民以各种方式庆祝。

2.指名读,思考:

谁在欢庆?怎样欢庆?

(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大海奏起欢乐的乐曲。十三亿孩子载歌载舞。)3.师示范读,提问:你想到了什么?

(祖国到处都是一派繁荣富强的景象,人民过着幸福安康的日子。)4.指导朗读,说说我们读时要读出什么样感情?

(欢乐地心情,热爱祖国妈妈的感情。)

5.指名读,闭上眼睛想一想,课文描绘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 6.你还想到了哪些欢庆的画面?

(小朋友们举着气球欢快地奔跑,大哥哥们身着节目的盛装在放声歌唱,大街上到处都飘荡着鲜艳的五星红旗„„)

三、拓展练习。

1.把你想象的欢庆画面画下来。

2.收集欢庆国庆的图片。

板书设计:

9、欢庆

——祖国妈妈的生日

田野(图)献上 果实

枫林(图)举起 旗帜

蓝天(图)飞着 鸽子

大海(图)奏起 乐曲

课后反思:

在朗读中我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有个人朗读,小组朗读,接口朗读,示范表演朗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阅读的基本要求“注重情感体验”,教师应做到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我在教中注意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激起情感的共鸣,这样一来学生的言语能力得到发展,同时培养学生的言语智慧。

特级教师薛法根曾经说过:“培养学生的言语智慧,理应培育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其次是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去进行言语实践,并在这样的言语实践中领悟生活的哲理与文学的浪漫,言语表达与人文素养兼得。

10北京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和6个新词,会写10个生字。能用部分词语说话。2.使学生知道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激发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的情感。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词、学句,背诵课文,体会北京的美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对北京的名胜古迹和现代建筑,很多学生缺乏实际生活的体验,这对他们理解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增加了难度,成为教学的难点。教学方法: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图片或CAI课件。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你去过北京吗?你心中的北京是什么样子的?

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去北京看一看。

二、自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2.画出带生字的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3.这篇课文分为几个自然段?每一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内容?在每自然段前面标上序号。

4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北京的什么?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这篇课文分几个自然段?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北京的什么?

四、指导学习生字新词。1.认读13个生字。2.认读6个新词。

用图片或CAI课件帮助学生理解“绿树成阴、鲜花盛开、风景优美、来来往往、高楼大厦、名胜古迹”等词。

3.把含有新词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4.你认为哪些字最难认,你是怎么记住的? 5.重点指导。

矗、似、厦的读音。

6.你认为@隆字最难写?

重点指导:

央:第三笔为长横。

优:右半部分为尤。

城:左半部分为土字旁。7.指导写字。

(l)看清每个字的结构及它们在田字格中的布局。

(2)练习写字,完成“我会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率、词。

2说说北京是怎样的一座城市。

二、引导学习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l)齐读第1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中讲了一些什么?“首都”是什么意思? 2.学习第2自然段。

(l)指名读第2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向我们介绍了北京您哪些建筑物?画出描写这些建筑物的词语。

(3)出示“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图片,结合理解“庄严”、“宽阔”、“矗立”等词语。相机简介天安门和人民英雄纪念碑。

(4)指导朗读。

读下面较长的句子,读出对天安门的赞美。

天安门前面店打宽阔的广场。

广场中间/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3.学习第3自然段。

(l)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

(3)比较句子,把句子中不同的地方画出来。

北京有柏油马路。

北京有许多又宽又长的柏油马路。

(4)“许多”、“又宽又长”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说明北京马路多,街道宽阔平坦,北京很大,交通很方便。)

(5)课文中是怎样描写马路两旁的?(理解:绿树成阴,鲜花盛开。)(6)课文是怎样描写立交桥和它四周的景物?

(理解:“绿毯似的草坪”、“拼成图案的花坛”、“川流不息”等词语。)(7)看插图结合学习词语,让北京美丽的市容在学生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印象。

(8)这一自然段主要是写北京的什么美?

(9)指导朗读。

①读出赞美之情。

(许多、又宽又长、绿树成阴、鲜花盛开、绿毯似的、图案、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等词语要重点读。)

②注意读好较长的句子。

北京/有许多又宽又长的/柏油马路。立交桥的四周/有绿毯似的草坪/和拼成图案的/花坛。

(10)小结:这一自然段写了北京的市容美。4.学习第4自然段。

(1)齐读第4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每一句话讲的是什么?

(3)你知道哪些关于北京的名胜古迹和优美的公园?

(4)出示有关的名胜古迹、公园和高大建筑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风景优美”、“高楼大厦”、“许多”“有„„还有„„”。

(5)指导朗读。

(6)小结:这一自然段写了北京的风光美。5.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l)齐读。

(2)这一自然段中的两个感叹号说明了什么?“真”说明了什么?

(3)读最后一自然段课文,读出对北京的赞叹和热爱。

(4)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6.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美丽的北京,你爱北京吗?请同学们听课文配乐朗读,进一步感受北京的美。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抽读13个生字,给生字组词。

2.抽读10个会写字,说说在课文中的词语。3.抽读6个新词。

4.从哪些地方看出北京美?你喜欢北京吗?为什么?

二、指导用“读读记记”中的词语说话。1.读一读词在课文中的句子。

2.仿照词在课文中的用法自由说话。3.指名说、评议、订正。

三、分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后评议。

四、齐读全文。说一说五自然段的先后顺序。

五、指导背诵第3、4自然段。1.自由小声朗读。2.同桌互背互评。

3.指名背诵、背后评议。4.集体背诵。

六、课外延伸。

课外收集北京的图片或照片,举办一次图画展览。板书设计:

北京(热爱)

天安门———庄严

广 场———宽阔

纪念碑———矗立

柏油路———多、宽、长、美

立交桥———多、美

名胜古迹——多

公 园———优美

高楼大厦——多 课后反思:

这一课真的好难讲,处于小城市的孩子怎么也无法感觉到北京的现代化气息,以及大都市的美丽。再加上学生因为放假,提前的读书准备不好,所以在读起来好犯难。本来的计划是这样的,让学生看两副图并找出相关的段落来读。可是学生就是读不好,速度比平时要慢几倍,就是平时读得好的学生也是嗑嗑巴巴的,我有点生气了。可是怎么办呢,读不好,就学不下去了,如果直接学生字,好像又不扎实。只好让学生在自己读,读给同桌听,在小组里评优秀推荐给全班,全班同学再评一下由谁来领读。最后一步是让小组成员帮助本小组一位读得较弱的同学读好课文。我觉得这本应该是课前的功夫如今全用到课上来了,所以课进行的很慢,不能按正常的进度进行。也可能正是因为反复的读,反复的读,学生要认的字掌握的非常的好。由此我想到两点:一,课前准备一定要有。让学生把课文读熟,并把已经会认的字划出来。其实这是一个小技巧,因为学生的好胜心理,他们会想办法在课前多认几个字,这样既能增强他们认字的主动性,又能让课堂轻松一些。二,只有在课文中识字或者说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学生才能更容易记得住。平日这句话只是一句理论,通过今天的读我深深的体会到了。

11我们成功了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 10个生字及由生率组成的词语。会认 14个生字。2.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识记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是想象申奥成功那一刻中国人民欢呼、庆祝的热烈情景。

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简介奥运会,激发学习兴趣。

奥运会每四年举行一届。奥运会上各国人民关注比赛情况,甚至通宵达旦观看比赛实况。奥运会不仅是世界性的体育竞技比赛,而且促进了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推动了世界的和平、友谊和进步。奥运会会旗中五环相连,象征五大洲的团结和各国运动员以公正的比赛、友好的精神在运动会上相见。

二、初读课文。

1.师范读课文。生听后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生自读课文,圈出文中的生字,并把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多读几遍。3.指名当小老师领读词语。4.指导读准字音。

平舌音:泽 翘舌音:传、申 后鼻音:京 5.小组合作学习,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6.汇报。分小组派代表汇报识字方法。

记笔顺:申、匹、互、京

熟字加偏旁:目→泪 羊→洋

用→拥 包→抱

目→相

熟宇换偏旁:杨→扬

三、指导写字。

1.分析字形,看清田字格里的生字的间架结构,重点指导:

互: 匹: 2.指名在黑板上书写,集体评议。3.完成“我会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2.齐读。

二、感悟课文。

1.板书课题:我们成功了。

“我们成功了”是指我们干什么成功了?成功之后怎么样了?

(我们申办奥运会成功了,成功之后人们非常兴奋,非常激动。)2.学习第1自然段。

(l)读一读,画一画。用你喜欢的符号画出表现人们非常兴奋,非常激动的句子。

(2)学生交流。

喜讯传来,人们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①“不约而同”是什么意思?你从中看出了什么?

(事先没有商量,但人们都涌上了街头。从中可以看出人们都有同样的心清,都非常兴奋,非常激动。)

②“变成了欢乐的海洋”是什么意思?

(把北京城比作了海洋,这海洋里装满了欢乐,指北京城里每一个人都非常高兴。)

3.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

(2)理解句子。

①天安门广场聚集了几十万群众。(说明来的人非常多。)

②人们挥舞着国旗,在欢庆的锣鼓声中一遍遍高呼:“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

a.闭上眼睛,想象画面,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

么?

b.齐读,把你所体会到的感情读出来。4.学习第3自然段。

(l)指名有感情地读这一段。

(2)学生交流。

①中华世纪坛人如海,歌如潮。

②人们相互击掌,相互拥抱任激动的泪水尽情流淌。

③江泽民主席等国家领导人来到欢乐的人群中,与大家同欢呼,共歌唱,把庆祝活动推向高潮。

5.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

(l)齐读这一段。

(2)从中读懂了什么?

(3)你从中体会到了人民群众什么样的感情。

(为申办奥运会成功而高兴,为祖国的伟大而自豪。)(4)再读,读出无比自豪办心情。

三、指导阅读。

1.朗读对感情要饱满,要读出为祖国的伟大而兴奋、激动的情感。2.自由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

四、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我们成功了

几十万群众 天安门广场 挥舞国旗

一遍遍欢呼

人如海

中华世纪坛 歌如潮

击掌、拥抱、泪水流淌

(激动自豪)课后反思:

在教学中,我把读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本文虽短小但感情充沛,令人振奋。基于这点考虑,在教学中我既充分发挥范读与指导读的作用,又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在第二自然段教学中,根据句式特点,设计了引读、接读的朗读方式。“登山则情满于山,看海则意溢于海。” 在老师饱满热情的感召下,全班学生振臂高呼:“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 此时此刻,他们仿佛就是人海歌潮中的一分子,与其说他们在朗读,不如说他们在用心感受。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中,学生们对课文的感悟得到提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实现有机的整合。

这篇课文文字虽少,但所呈现出来的场面是恢宏的,气势是磅礴的。在学生从真正意义上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之后,我适时向同学推荐适合描写这个情境的成语:欢声雷动 欣喜若狂 载歌载舞 灯火辉煌

这种独具匠心的设计把课程标准中关于积累的目标落到了实处。

12看雪

教学要求:

1.学会8个生字,及由生学组成的词语,会认“省、店”等10个生字。2.读懂课文,知道台湾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了解台湾儿童向往北京,北京儿童渴望同台湾儿童在北京相聚的美好愿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生字卡、词语卡、地图。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讲台湾省的小朋友看雪的故事。

二、出示地图。

了解台湾省的位置,介绍台湾省的有关历史情况,知道台湾虽然现在没有回到祖**亲的怀抱,但它仍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

三、自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要求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2.画出带生字的词,多读几遍。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4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四、检查自读情况。

1.这篇文章分几自然段? 2.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3.说说文章主要讲的是什么?

五、指导学习生字词。

1.认读生字并给生字组词。

学会字: 讲 打 指 接 惊 故 候 奇

会认字: 省 店 橱 指 接 讲 铺 毯 银 仗 2你认为哪些字难认?想什么办法记住的?

“惊、省”是后鼻音。

“银”是前鼻音。

3.你认为哪些字难写?

故:右边是反文旁,不是折文旁“文”。

候:不要忘了中间的一小竖。4.指导写字。

(l)看清每个字的结构及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练习写字,完成“我会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语。

2.说说文章主要讲什么?

二、引导学习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l)齐读。说说主要讲什么?

(2)这里为什么很难看到雪呢?简介台湾省的气候特点。2.学习第2自然段。

(l)自由读,然后说说台湾省的孩子们在台湾看到的雪景是怎么样的?

(2)想一想,说一说橱窗里的雪景。3学习第3~10自然队

(l)自由读。读后说说知道了什么?

(台湾的小朋友向往到北京去看真的雪。老师的故乡是北京。老师童年玩雪的情景很有趣。)

(2)指导读四个问句。A.您看见过真的雪吗? B.您是在哪儿见过的? C.北京离这儿很远吗?

D.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要读出问话的语气,AB、C还要读出好奇的语气,D则还要读出对北京的无限向往。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3)指名读写老师童年在北京玩雪的情景的句子。“雪毯”、“银装”分别指的是什么?

(4)分角色读第3~10自然段。4学习第11自然段。

(l)范读。

“那里”指什么地方?“你们”、“他们”分别指谁?

(2)齐读。

读了这一自然段后你体会到什么?

(北京的小朋友盼望台湾回归祖国。)

(3)小结。

(台湾回归祖国是我们每个小朋友的共同心愿,台湾回归祖国,台湾的每个小朋友就可以到北京看到美丽的真的雪。)5.朗读全文。

三、指导完成“我会连”。1.读一读,连线。2.同桌互查。

3.齐凌连好的词组。板书设计:

看雪

台湾

北京

盼着

教学反思:

上完课,劳苦和疲惫九霄云外,惊讶和欣喜让我激动不已。我真佩服这些孩子,他们会读书,会思考,会发现,会表达。而作为老师,关注他们,尊重他们,信任他们,学会倾听他们的心声,学会欣赏他们的言行,学会领悟他们的深情是何等重要啊!

学生是最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而语文课程是随“具体的儿童”来的,它将“具体的儿童”引入教育殿堂,只有关注“具体的儿童”的人才会有真正的课程意识。那就应该以学生为出发点,在开发的过程中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因为学生自身就是最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如果教师真正做到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会倾听,学会发现,学会激励,学会鼓舞,学会组织,学会引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依据自己独特的体验方式建构知识,形成能力,掌握方法,健全人格,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那么,他们的求知欲望、表达热情让你吃惊,他们发挥出的巨大的潜能令你震惊。

放开手,学生会走得更好。以前,我们对学生不敢放手,更不会放手。教师“前怕狼,后怕虎”,结果学生胆小怕事,不敢跃雷池半步。如今,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而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传统师者形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从传统的一包到底的角色中解脱出来,已经成为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的无形资产,然而教师不可能完全理解学生的思维,甚至不可能覆盖他们的知识面。这种角色的变化,的确对教师在教学的组织、引导有着更专业化的要求,但绝对不是通才、全才的要求。这个时候,就请所有的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吧!”这是我们在课改中最响亮的声音。

我坚信,学生就是最可利用的课堂资源,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充分利用来自课堂的、来自学生的资源吧!真正实现由“老师教我学语文”转变为“我们一起学语文”。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认识反义词。2.积累词句,朗读诗歌。

3.通过口语交际练习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通过“展示台对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展示作品。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习“我的发现”。1.读读小伙伴的话。2.自读词语。

3.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词义相反或相对。)

师:这种词义相反或相对的词语我们称它们为一组反义词。4.分男、女生对说反义词。

5.合作识记生宇,交流识字方法。

二、学习“日积月累”。1.“我会选”。

(l)读一读四个词,明确:要选的是近义词。

(2)独立选一选。

(3)评一评。2“读读说说”。

(l)齐读句子。

(2)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3)指名说。

(4)独立填写。3.“我会读”。

(1)自由读。把诗歌读正确、读流利。

(2)小组合作读。互相帮助读正确,读流利。

(3)交流,你读懂了什么?(4)比赛读。

三、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天我们一起组成一个旅游团,出去游览一下。

二、“导游”招聘。

读愿意当导游给大家介绍你知道的名胜古迹?

三、准备交流。1.启发。

你准备怎样介绍?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怎样介绍? 3.介绍64A注意:

(l)有条理,刘顺序,把话说连贯。

(2)口齿清楚,普通话标准,态度大方。·

四、旅游。

“导游”给大家介绍自己知道的名胜古迹,游客随时间“导游”提问题,导游要难心解答。

五、评比最佳“导游”。

互相提名评,说说好在哪里。

第三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有很多同学爱在课外读书看报,在课外认识了很多字,现在请他们把自己认识的字读给大家听。

学生拿课外书报用实物投影显示,当场读,读后大家拍掌鼓励。

2.有些同学把自己认识的字写出来了,也请他在实物展示台上给大家读一读。3.交流识字的方法。

4.你以后还准备怎样识字?

二、“图片展示台”。

1.将学生收集的图片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学生下位观赏。2.请同学们讲讲自己的图片内容,说说为什么收集这张图片。3.对有意义的图片给予表扬。

三、课外兴趣“露一手”。

1.请同学们上台表演在课外学会的歌曲、舞蹈等。2.对表演好的给予表扬。3.请同学谈谈自己的收获。

单元后记: 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是我们赖以生存和成长的摇篮。革命战争年代,祖国的优秀儿女们为了拯救母亲,浴血奋战,勇于献身。新中国一成立,多少流亡海外的专家学者、爱国人士历尽艰难,投入祖国的怀抱。如今我们的国家一天天强大起来,我们可以自豪的说“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本组教材围绕“热爱祖国”这一专题,从识字、课文到语文园地,都突出了歌颂祖国的悠久历史、大好河山、灿烂文化和民族精神,培植学生爱祖国、爱首都、爱中华民族的情感这一主旨。其中有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相结合的三字经,有展现隆重、热烈的国庆场面的《欢庆》,有反映我国在新世纪之初的重大国际竞争中显示实力的《我们成功了》,也有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看雪》。学生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由此对我们的祖国,对我们的首都,对我国灿烂的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有较深的印象,爱国情感会得到提升。

教学时我多让学生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蕴涵的思想感情,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搜集有关资料,加深了对祖国的了解。

第四单元:怎样看问题、想问题

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53个生字,会写50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表演课文。

3.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4.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5.能从成语、寓言和故事中体会到课文所要阐述的道理。

识字 4 教学要求:

1.学会8个生字,12个成语,会认9个生字。

2.能借助成语小故事理解成语的意思,并从中受到启发。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及新词。2.理解成语的意思。

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卡片。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一些词语和故事能使我们受到启发,让我们认真读一读“识字4”吧!

二、交待学习内容。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轻声读课文,把生字做上记号。2.读准字音,看清字形。3.指名读、正音。

4.重点指导“寸、益、彰、豹”的读音。“寸”(平舌音)“益”(第四声)“彰”(后鼻音)

“豹”(声母为b)

5.同桌讨论识字方法。

如“卜”加一加就变成“补”。“耳”加一加就变成“取”。6.师范读词语,领读词语。

7采用多种形式反复练读词语,读到正确流利。

四、理解词语意思。

1.指名读词语,讲一讲关于这些词语的小故事。2.说一说这些新词的意思,它们告诉了我们什么?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比喻平平常常的人和事物。也会有他的长处。

取长补短: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好处。

管中窥豹:比喻从观察到的部分,可以推测全貌。

坐井观天:比喻眼光狭小,看到的有限。

五、指导写字。

1.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老师范写,学生仿写。完成“我会写”中的部分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前6个成语。

2.说说从成语中受到什么启发。

二、自学后6个成语及生字。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成语,读准生字的音。2.读准字音,看清字形。3.同桌讨论识字方法。4.师范读词语,领读词语。

5.采用多种形式练读词语,要求流利、正确。

四、理解词语意思。

1.指名读词语,讲一讲关于这些词的小故事。

说说这些新词的意思,它们告诉了我们什么?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事物的全貌;或问题的本质。

拔苗助长: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徒劳无功:白白劳苦一番,并未得到收获。

瓜熟蒂落:瓜在成熟时,瓜的蒂就会断,说明到了成熟之期。

水到渠成: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

五、指导写字。

1.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老师范写,学生仿写,完成课后“我会写”。板书设计:(略)课后反思:

成语是我国汉语宝库中的精华。“识字4”有三组成语。第一组是说人应该“取长补短”;第二组是说看事物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第三组是说做事应该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三组成语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我 课后,我应该鼓励学生再去找一些成语故事来读一读,然后举行一次“成语故事会”,那么教学就没有局限于书本知识了。

13.坐井观天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8个新词。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比喻的是什么。并从中受 到启发。

3.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1.生字新词和小鸟与青蛙的三次对话。

2.揭示寓意,理解成语“坐井观天”的意思。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解题。l.“观”是什么意思? 2.“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坐在井底看天)

3.谁坐在井里看天?它看到的天是什么样的?它的看法对不对?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读生字、词语。

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听准生字的读音,看看课文分几个自然段?在每一自然段的前面标上序号。

3.分段指名读课文,正音。

4.这是发生在谁和谁之间的故事?它们为一件什么事争论?谁的意见对?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1.读第1自然段。

第1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井沿”是指哪里?(看图理解井沿。)

2.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说说从他们的对话中你知道些什么?

指导朗读课文第一次对话。“你从哪儿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我从天上来„„”要用叙述的语气读,语调要平缓。3.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二次对话。“大话”是什么意思?课文里的“大话”是指什么?青蛙认为“天”只有多大?

4“弄错”是什么意思?小鸟说谁“弄错”了?“弄错”了什么?“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小鸟为什么会说天是“无边无际”的?(因为小鸟飞了一百多里。)

5.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朋友,别说大话了!„··有那么远吗?”要读出劝告的语气,第二句要读出反问的语气。“你弄错了„„”要读出肯定的语气。6.读青蛙与小鸟的第三次对话。

7.青蛙为什么笑?(它认为自己的意见对,是小鸟错了。)

8.小鸟笑什么?它为什么劝青蛙出井口看一看?(小鸟笑青蛙的确是弄错了,还自以为是。因为青蛙整天坐在井里,看到天的范围只有井口那么大,看不到井范围以外的天,这就是它看错的根本原因。如果青蛙能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就能看到天到底有多大。)

9.指导朗读第三次对话。表现出青蛙很自信的语气,小鸟耐心劝告的语气。

四、朗读全文,思考:青蛙和小鸟为天的大小发生争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认为对方错了,你认为谁对谁错呢?为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卡。2.《坐井观天》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二、熟读课文,理解成语。1.分角色朗读全文。

2.青蛙和小鸟为天的大小发生了争论,它们各自的看法是怎样的?找出最能代表它们各自看法的一句话读一读。

(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小马认为“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3.青蛙和小鸟它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找出课文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青蛙:“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看见了天。”小鸟:“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

4.它们的看法谁对?为什么? 5.揭示寓意,理解成语。

(l)课文中讲的“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

(2)“坐井观天”是个成语。人们通常用它来比喻那些像井底之蛙的人,批评他们所见有限,还固执己见的态度。

(3)如果青蛙听了小鸟的劝告,跳出井口,它看到的天会是怎样的?想一想,它还会怎么说?

6.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它是通过一个短小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从中受到启迪。你读了这篇寓言,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呢?

(这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要眼界开阔,要全面,不要受已有经验的局限,要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不能自以为是。)

三、识记字形,指导写字。1.重点指导:

沿:第五画是横折弯,不是横折弯钩。

答: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合”。

蛙:右边是两个土。

2.练习写字,完成课后“我会写”。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它以短小、简单、浅显的故事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带着问题,从自己的角度,有重点、有难点、有目的地去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积极地引导学生释疑,点燃思维火花,促使学生多思 苦思。通过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理解井沿即井口的边,并在黑板上张贴了小鸟和青蛙所处的位置;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大话就是吹牛、不实在的话;联系句子和上下文,通过读找小鸟说的话: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理解无边无际就是非常大,大得没有边际,并扩展思维,除了天无边无际,哪些事物也能说无边无际?学生很快地说出了很多答案:沙漠、宇宙、大地、草原„„老师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出小鸟赞叹天很大的语气。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尤其是让生生之间进行赏析性的评价,这使被评价的孩子得到激励,感受成功的喜悦;孩子在赞赏别人的优点时,也是在主动学习,积极接受。当然,赏析性评价还可以是学生自我进行评价,例如,孩子这样自我评价:“我觉得我读‘我天天坐在井里,不会弄错的。’读得好,我特别注意读出‘天天’,可以看出青蛙是多么自信。”这同样可以激起孩子们的自我反思。学生通过质疑引读,在思考后自己解开了心中的疑问,思维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14.我要的是葫芦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6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

3.学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1.种葫芦的人只盯着葫芦、不管叶子上的蚜虫是教学的重点。2.了解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是教学的难点。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

放大的教学挂图或幻灯投影片,或CAI课件一葫芦的实物标本。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出示实物标本或CAI课Pte-一葫芦,形象生动地描绘葫芦,简介故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指导看图。

1.课文共有几幅图?

2.按顺序观察每幅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图上有几个人?在干什么? 3.想一想这两幅图说了一件什么事?

三、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3.课文分为几自然段?在每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找出与两幅图相对应的段落。

4.范读课文,听准字音。看看课文是怎样表达图意的。5.分段指名读课文,正音,并说说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6.重点指导:

四、分析字形。1.重点指导:

芦:上下结构,下边是“户”。

挂:右边的“圭”由两个“土”字组成。

邻:左右结构,左边是“令”,不是“今”。

居:认识“尸”(尸字旁)。半包围结构。

感:上下结构。

2.练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

2.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图文对照,学习课文。

1.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说说第1自然段描绘的是哪幅图的内容? 2.第1自然段写了几句话?每句话写了什么内容? 3.这棵葫芦长得好吗?画出写葫芦长得好的句子。4“长满”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为什么用“挂”,不用“结”?(出示第一幅放大的挂图或CAI课件,对照课文观察葫芦的长势,凭借图理解“挂”的含意。)

5.句一中的“葫芦”和句三中的“葫芦”各指什么? 6.比较句子,你认为哪种说法好?为什么?

葫芦藤上长了叶子,开了小花。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色的叶子,开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可爱的小葫芦。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7.指导朗读:读出小葫芦长势很好和种葫芦的人特别喜爱小葫芦的语气来。8.这一自然段主要写这棵葫芦长得很好。

三、学习第2.3自然段。1.读第2.3自然段。

2.葫芦的叶子有什么变化?种葫芦的人对待叶子和葫芦的态度是怎样的?把有关的句子做上记号。

3.比较句子,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体会反问句、感叹句,表达的情感比陈述句要强烈些。)4.理解:“自言自语、赛过、邻居、光、盯着”几个词语。

5.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中“怕什么!”要读出不在乎的语气。“我的小葫芦,快长啊„„”读BIP音要轻,要表达出喜爱、期盼的语气来。第3自然段中的对话“你光盯着葫芦„、·快治一治吧!”要读出规劝的语气。“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要读出奇怪的语气。

6.种葫芦的人不管叶子,只要葫芦,他要到了没有?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看图,比较一下第一、二幅图,看看这棵葫芦有什么变化,种葫芦的人神态又有什么变化? 2.读第4自然段。

3.小葫芦为什么落了?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

(种葫芦的人不懂得叶子和果实是有联系的,他又不虚心听邻居的劝告,不去治虫,所以葫芦都落了。)

4.看到葫芦都落了,那人会怎样想? 5.读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五、理清文脉。1.齐读全文。

2.说一说葫芦先长得怎样,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结果怎样?

板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

叶子(长满)

葫芦(可爱)

长虫───────→落了

长虫───────→落了

课后反思: 作为成年人,我们知道 植物生长一般要经过这样一个过程: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前一环节直接影响着后一环节,要想得到好果实,就得细心呵护植物个部分的生长,不能只注意结果。做任何事都得注意事务之间的联系。而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有点难以理解。于是,教学前我让学生查了资料,教学中以“可爱的葫芦为什么会落?”作为突破口,引领学生学习,贯穿整篇课文,并穿插同类的成语与谚语。最后,让学生说说道理.这样的流程下来,似乎蛮顺道。但是,在第二天的复习中,我发现一部分学生并不能把自己心中的所想用语言描述出来。原因有二:

1、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说话你训练面还不够广;

2、本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强,还需要进一步的训练。措施:

1、开展课前一分钟讲演活动;

2、课后多开展表述类活动。

15.小柳树和小枣树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

2.会写“院子、树枝、浅绿色”等8个词语。

3.朗读课文,体会文中小枣树宽广的胸怀,谦虚的品格。教学重难点:识记生字,会写词语,是重点。

难点是体会小枣树宽广的胸怀,谦和的品格。教学方法: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放大的教学挂图或CAI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院子里有一棵小柳树和一棵小枣树,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将生字画上记号,看拼音多读几遍,记住字音。2.指名当小老师领读生字、文中生字组成的词和读读抄抄中的词语。3.同桌互相检查认读生字的情况和朗读情况。

4.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讲了小柳树和小枣树的什么故事?

三、识记生字。1.“我读你找”。师读生字,生在“我会认”中迅速找出这个字。读准枣、忍、虽、乘、思。

2.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3.开火车认读生字。4.选自己熟悉的字组词。

四、自读课文。

1.学生高声朗读课文。2.相互交流读懂了什么?

3.找出与插图相应的段落,有感情地读一读。

五、指导写字。

1.学生自主观察书上的范字,说说字形特点。2.教师范写,重点指导。

穿:上下结构,上部分为“穴”字头,下半部是“牙”。

弯:第四笔是竖,不是竖钩。

3.学生描红临写,完成“读读抄抄”。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l~4自然段。1.自由读。

2.说说读后知道了什么?

3.引导学生看图,理解“弯弯曲曲,浅绿色的衣服、光秃秃、又细又长”。4.指导朗读,小黑板或课件出示。

小柳树说:“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

小柳树说:“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

(读出骄傲、得意、瞧不起别人的语气。)5.引导想象。

面对小柳树的骄傲,小枣树可能会怎么想? 6.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二、学习第5、6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知道了什么?

2.比较小枣树和小柳树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3.从“过了一天又一天”“实在忍不住了”可以看出什么? 4.再读读第5、6自然段。

三、学习第八8自然段。

1.指名读,比较小柳树和小枣树有什么不同的表现?

2.理解“温和”的意思,指名用温和的语气读小枣树的话。3.你从中看出了小枣树的什么品格? 4.小柳树听了,不好意思地笑了。”此时,他可能会想些什么?

四、朗读全文。

l.接力读,其余同学在听的过程中,找出还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师生共同解答。

2.赏读。你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然后小组同学在一起开展比赛,看谁读得好听。

五、总结全文

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板书设计 ; 15.小柳树和小枣树

小柳树 小枣树

外形: 腰细、枝绿 弯弯曲曲

浅绿、真美 光秃秃

第二篇:二年级艺术上册全册教案带反思

二年级艺术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第一课 哈,醒来了(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人文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小鸟在清晨醒来时的愉快情景;通过欣赏法国绘画大师莫奈的《日出·印象》和学生表现早晨的绘画作品,增强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与鉴赏能力。2.艺术目标

通过绘画教学,培养学生对绘画艺术的热爱;通过参与音乐表演和歌词创编活动,学会运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创造的乐趣。(二)教学准备

《小鸟醒来了》、《健康歌》歌曲磁带,有关早晨的音像资料,如《人猿泰山》的片断,清晨森林、街道上的景象等相关绘画作品。彩笔、水粉颜料等。(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创景激趣

播放清晨景象的音像资料,如:清晨森林中动物们醒来的情景,电影《人猿泰山》中泰山醒来时的片段,清晨大街上忙碌的人们等等。(提示:本活动意在让学生从视觉上直观感受早晨的美好,创设情景,为后面的想像表演做铺垫。)2.描述感受

你看到的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候?请大胆描述自己对早晨的印象。(快乐、忙碌„„)3.聆听、欣赏

听,早晨,在大森林里,小鸟儿醒来了,它们在快乐地歌唱。播放歌曲《小鸟醒来了》(本处教师可以配上森林中鸟儿鸣叫、飞翔等音像画面)。(1)节奏练习

播放歌曲,教师引导学生随歌曲一起击掌打节奏。(2)熟悉、哼唱

再次播放歌曲,跟录音哼唱,进一步熟悉歌曲的旋律。4.情感体验

聆听《小鸟醒来了》,感受歌曲意境。(根据这首歌展开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鸟醒来时的情景,或者讲一个小鸟醒来了的小故事。然后用体验到的心情去唱这首歌。)5.启发、想像

清晨,人们从梦中醒来,小鸟在森林中醒来,还有谁会醒来?他们醒来时的样子是怎样的?醒来后他们会做什么?(引导学生回答)6.模仿表演

根据想像,用动作和声音模仿表演小青蛙、小兔、大象、小鸭和小鸡醒来时的动作和声音。7.创编歌词

尝试一下把《小鸟醒来了》的歌词改编成其它小动物,再相互唱唱听听。邀请部分学生上台表演。8.评价

(1)自我评价。(所参与的活动是否主动或有兴趣?)(2)同学评价。(是否能和大家和谐相处,主动与人合作?)(3)教师评价。(是否达到了教学目的,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反映在什么地方,应该如何改进?)(4)师生相互评价。(在艺术课中你学到了些什么?)

第二课时

1.激发兴趣

播放另一首表现早晨的歌曲《健康歌》。

(早晨,人们醒来呼吸新鲜空气,锻炼身体,用健康充沛的精力去迎接新一天的工作和生活。)2.欣赏、分析

(1)欣赏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日出·印象》。

{1} 描述:从这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日出、河水、晨雾、港口、船舶„„尽量引导学生详细、准确地描述。){2} 比较:教师出示一幅其他画家表现早晨的作品,例如希什金的《森林的早晨》,比较这幅画和其他的画在风格上有什么不同?(《森林的早晨》在绘画风格上属于写实的。《日出·印象》近看模模糊糊,远看却形象生动。)(2)分析:莫奈创作的《日出·印象》这幅也许看上去不怎么精致的油画,却曾在一百多年前令整个世界的画坛为之震惊,因为在它诞生之前,画家们都是用十分严谨的造型笔法来表现,他追求的是神似效果,有点像我们中国画的写意韵味。你知道为什么近看凌乱不堪,远看有条有理? 3.讨论

我们也可以像大师那样,大胆自由地表现你对早晨的感觉和印象。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两幅学生作品进行欣赏评价,让学生建立自信。(1)《阳光小鸟》,作者宋沛阳。小画家用油画棒大胆地选取早晨的太阳、树、鸟三种景物,运用粗犷的线条、丰富的色彩进行表现;画面饱满,形象表达自由,富有个性。

(2)《大公鸡早早起》则主要抓住早晨富有代表性的动物———公鸡来刻画,公鸡占满整个画面,形象鲜明,主题突出。4.表现

学生自由发挥想像进行绘画,可以运用彩色笔、油画棒等来表现画的内容。教师巡视辅导,鼓励学生大胆表现。5.评价

(1)对名家名作有哪些了解?

(2)自己的演唱是否表达了歌曲的情感。

(3)在参与艺术活动时,能否做到积极主动,有哪些收获?(4)讨论、交流时的语言是否流畅,具有感染力。

6.小结:请用一句话来描述对早晨的印象,并结束我们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四)其他选择

1.可以补充其它表现早晨的音乐作品,如:口笛独奏《苗岭的早晨》和钢琴曲《晓风之舞》等。

2.在创编歌词时,针对中间的一小节节奏进行动物象声词的创编:如小鸭子———嘎嘎、嘎嘎、嘎嘎地唱着。

教学反思

本课以早晨为主题,运用多媒体等电教手段,通过各种音像、绘画、摄影资料,向学生传递美好的生活信息。采取聆听歌曲、赏析名画、用肢体即兴模仿表演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日常生活;在艺术活动中加深对生活的认识,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

我来做早操(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人文目标

引导学生初步了解陕西合阳的“花馍”———面花的特点和相关文化,激发学生探究饮食文化的兴趣。用简单的图文形式记录归纳早点文化的信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艺术目标

学习泥塑造型中的搓、揉、压、捏等技法,掌握立体造型的基本方法。在参与表演的过程中,体验劳动的艰辛。(二)教学准备

《卖汤圆》歌曲磁带。有关早点文化的音像资料,如西餐、广东的早茶等相关早点图片。学生课前收集的各地早点文化资料、橡皮泥等。(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导入

教师:同学们,今天你们都吃了早餐吗?(教育学生要坚持吃早餐,让他们认识到吃早餐有利于健康和学习。)你的早餐一般是在哪里吃?谁做的?你最喜欢的早餐是什么? 2.创设情景

教师:你们知道吗?吃早餐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说法。例如:在武汉叫过早,在广东叫喝早茶。不同的地方吃的早餐内容也不一样。(播放几处不同地方吃早餐的录像和图片资料,开阔学生的饮食文化视野。欣赏:日本的料理,西方的糕点、汉堡包、披萨等;中国南方的汤圆、汤包等。)3.欣赏

在我国陕西的合阳民间,有一种风俗礼馍———面花,它选料考究,制作精巧,用色鲜丽。巧妙地将面粉和食用色素组合,既有能吃的实用性,又有可看的观赏性,被称作“秦艺六绝”,成为民间手工艺品,也被称为视觉盛宴。引导学生边欣赏边思考:

(1)找找教科书中的面花上表现了什么?(2)它主要有哪些颜色?

(3)猜猜它是用哪些工具制作出来的?(4)在制作工艺上你有什么感受?

小结:这个面花上有龙、凤,有花、鸟,颜色以红、绿、黄、紫等对比色为主,鲜艳夺目,形象简洁、生动夸张。这么精致的工艺是民间妇女们用剪刀、镊子、铁丝、木梳、锯条、笔套等极其普通的工具制作的,令人为之惊叹。4.介绍

你还知道哪些好吃的早点?小组内学生自己介绍收集的资料和信息。5.分析

根据自己小组的信息资料,教师帮助学生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1)风俗不同:如一些民族的食物禁忌。

(2)口味不同:上海浙江一带的人喜欢吃甜食,四川、湖南人喜欢吃辣椒等。

(3)地域不同:因为地域的原因,有的地方盛产什么农作物,就以什么为食。例如南方以稻米为主,北方以面食为主。6.归纳整理

请你根据我们的分析,小组合作,制定一个早点小吃文化一览表,内容形式如下: 各地早点小吃一览表

地点 早点名称 图片(或者画出早点)特点 7.聆听

完整聆听歌曲《卖汤圆》,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体会劳动的艰辛。8.评价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我国饮食文化的了解有多少,这节课获得了哪些知识。鼓励学生将收集的资料拿出来交流,师生之间相互评价。教学反思:

本课将吃早点作为切入点,教学中主要尝试通过收集和查阅资料———交流分享———体验实践等环节,了解我国的饮食文化。通过欣赏反映饮食文化的歌曲和参与制作早点的活动,充分感受中华民族的艺术品位、风俗习惯、审美意识,以及中国人的聪明智慧和对生活的热爱。在艺术与生活的关联中,培养对艺术课的学习兴趣,从而增添生活的乐趣,提高生活的品位。本课教学需两课时。

第二课时

1.欣赏

欣赏教材中学生的作品,并讲述其制作方法。2.示范技法

教师示范用彩泥搓、捏、揉、团的要领,学生学着做一做。3.表现

学生动手用橡皮泥制作各式早点:如小笼包、面条、荷包蛋、馒头、饺子等。教师巡视辅导,鼓励学生大胆制作。

做好早点,组织学生一起来玩个“你买我卖”的游戏,推销自己制作的早点。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自由模仿见过或听过的叫卖声,并创编叫卖词,参考教材中小朋友的表演;另一种是根据《卖汤圆》的曲调填词。比如将汤圆改成“卖包子,卖包子,小二哥的包子是大又圆,一个包子三角钱哪,买个包子尝一尝呀„„”(学生自由准备,上台表演或者组内表演)4.展示

厨艺大比拼:将同学们的作品集中,办一个班级早点博览会。5.评价

对学生的制作和表演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四)其他选择

1.让学生向妈妈学习做简单的早点,体会为家人服务的快乐。相互交流在家学习做早点的体会。2.为自己制作的早点巧取名称。

3.讲述自己所了解的名菜、名点心的故事和来历。

教学反思

《卖汤圆》是一首风趣幽默的台湾民歌,轻快的节奏和滑稽的叫卖音调,配以浓郁的地方语言,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民间叫卖的情景。同时,学习此歌也是对我国美食文化的一种了解。

歌曲为五声羽调式,其曲式为乐段体结构。全曲除前奏和尾声以外,共有20个小节,由起、承、转、合四个较为长大的乐句组成。第一、二乐句是起句和承句,各为四小节,属于方整性结构;旋律平稳流畅,紧紧围绕属音和主音在中音区进行,音乐具有一种平和与亲切感;第二乐句本身也是一个重复结构,而且结束音终止在下属音上,由于其不稳定性推动了音乐的进一步展开。第三乐句为转句,旋律仍围绕属音与主音,但在中低音区进行,音乐在亲切柔和的基调上明显带有较强的叙述性。第四乐句共有八个小节,开始是两小节的衬词,接着变化重复了第三乐句的音调,最后主音在四拍的长音中结束全曲。

第三课 催我早早起(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人文目标

通过制作欣赏小闹钟,初步了解有关钟表的历史文化以及相关的科学知识,感受不同时期钟的造型美,激发学生对艺术与科学的兴趣。2.通过参与表演游戏,感受各种钟表发出的不同声响。通过设计制作各式钟表,学习纸的平面设计制作技法。锻炼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二)教学准备

《这是什么》歌曲磁带;各种造型的钟表图片;三角铁、双响筒、碰铃等打击乐器。(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激趣导入

教师播放闹钟的声音,并提问有关闹钟的知识和闹钟的作用。2.模仿

学生自由模仿闹钟发出的声音。3.聆听、学唱

教师的导入语:小闹钟就像我们忠实的伙伴,每天帮我们记住时间,按时学习、休息。每天早晨,它能准时叫我们起床。

(1)感受《小闹钟》的快慢节奏,并随“滴答、滴答、滴答,当———当”的节奏一起拍手,进行节奏模仿。

(2)用衬词“嗯”、“得”轻轻哼唱,熟悉歌曲《这是什么》的旋律。然后用听唱法学习此歌,教师主要指导1—4小节的唱法。4.表现

小组合作,用打击乐器模仿钟表的声音与节奏,为歌曲《这是什么》伴奏,共同享受合作的乐趣。5.创编

根据书上的节奏,让学生自己为小闹钟设计一种闹铃声,并用这个节奏进行表演。6.观察

教师拆开一个钟表的外壳,让学生仔细观察闹钟内机芯的工作状况,从而了解它们主要靠齿轮转动而工作。7.启发

教师:如果你们还想知道得更详细,可以回家找一个废弃的钟表,和爸爸一起仔细研究研究,找到更精确的答案。8.拓展

教师用课件播放钟的简要发展历史:钟表是近百年来,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计时器。计时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早在3000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发明了“水滴漏”、“沙漏”,和利用太阳光的变化制作的计时工具———“日晷”。后来,又出现了航海钟、落地钟、电子钟、石英钟等。教学反思

大家一起为歌曲《这是什么》配上乐器伴奏,边打击边演唱。(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教师要及时渗透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的思想教育。)

第二课时

1.激趣

课件播放各种钟表的造型,每播放一种,发出一种不同的时钟音响,让学生聆听、辨别。2.辨音

(1)引导学生辨别不同时钟发出的声音(秒针:滴答滴答;报时:当———当、布谷布谷等)。

(2)提问:你是怎么分辨出来的?(秒针走得最快,所以是滴答滴答,而且为了不吵人,秒针的声音还很小。报时的声音响而长,是为了提醒人们。)3.模仿

(1)分给各小组三角铁、碰铃、双响筒,随意模仿各种时钟的声音。(2)思考:怎样选择不同的乐器恰当表现时钟的声音?(3)小组合作,根据教师提供的节奏,用乐器进行表演。4.欣赏

小结学生的演奏情况,鼓励学生大胆模仿。出示各式钟表,进行欣赏分析:

(1)这些闹钟是由什么材料做成的(彩色卡纸、图钉等)?(2)你喜欢这些造型各异的时钟吗? 5.探究

(1)观察后探讨:怎样才能制作出这么精美的小闹钟?(2)教师总结:

①画出外形,确定钟面大小和位置; ②制作钟面,可以用剪贴和绘制的方法; ③安装时钟。6.制作

自由制作各种小闹钟,教师辅导:(1)注意加强卫生教育。(2)钟的外形与钟面的比例。(3)安全使用图钉。7.展示 在组内展示自己的小闹钟。8.拓展

钟表除了可以计时,还有什么作用?(因为它制作工艺精密,成为一种特殊的工艺品,具有收藏价值。)9.评价

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大胆自信地参与表现。对学生的新想法和有创造性的思维给以肯定。(四)其他选择

1.可以让学生聆听一些其他有关歌曲,如:《时间像小马车》,李玟的《滴答滴》片断,让学生感受其它不同的节奏。2.用打击乐器自由合奏《钟表店里的钟响了》。3.展示时,可以采取开办钟表店的方式进行。

教学反思

闹钟是学生们十分熟悉的日常用品。它虽然普通,但在人们的生活中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如列车运行,航班的起飞降落;大人们的上下班,学生上学、放学等。本课的教学,首先从学生熟悉的闹钟声音引入课题;通过开展相关的音乐活动,并用打击乐器模仿闹钟的声音效果,感受声音的高低与长短,明亮与沉闷。同时,让学生观察钟表的内部构造,初步了解它的工作原理及相关的历史知识,启发学生科学探究的欲望。

第四课 上学路上(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人文目标

通过回顾自己上学路上发生的一些有趣的故事,感受上学的乐趣。通过看、说自己家所在地区的上学路线,学会看地图,懂得基本的生活常识。2.艺术目标

学习运用绘画的形式,将自己的所想、所看,有选择性地表现出来。(二)教学准备

《上学的路上》歌曲磁带; 绘画工具:彩笔、油画棒等; 所在地区的交通图等。(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导入

以学生齐唱《上学歌》导入新课。请同学谈一谈自己每天上学时的经历。(教师肯定:能自己独立上学的同学真了不起)2.创设情景

观看录像描述故事情景:

你们看,有一个叫小华的小朋友也是自己背着书包上学。(教师播放一位小学生背着书包,唱着《上学的路上》的歌,蹦蹦跳跳上学时的情景录像。)问:小华上学时心情是怎样的?你知道他唱的是什么歌吗?教师小结:小朋友唱着歌儿上学,多高兴啊!想想还有好多孩子不能上学,我们今天能学习是件非常幸福的事。(强调学生要珍惜学习时光)接着一起来听听小华唱的歌(播放歌曲《上学的路上》),并提出思考问题。3.复听

了解歌曲内容之后,让学生再一次完整聆听;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绪,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4.表演

(1)继续观看录像:小华在上学路上发生了什么事?(2)说一说,你在上学的路上也发生过有趣的事吗?

(3)演一演:邀请几位同学和你一起,把你在上学路上发生的事表演出来。

(4)大家一起对同学们的表演进行评价。5.探究

(1)继续观看小华上学的录像。

(2)思考回答:小华上学走的路线是怎样的?(3)你能清楚地说出自己的上学路线吗?

(4)教师出示本地区道路交通图,让学生在地图上指出自己的上学路线,引导学生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掌握基本的生活常识。(5)谈谈如何遵守交通规则和注意上学路上的安全等问题。

第二课时

1.激趣

教师讲述自己从家到校路上发生的有趣的事,以拉近师生的情感距离。2.欣赏、分析

在我们上学路上会发生许多有趣的事,如果我们用绘画的形式把它们记录下来,存进我们的艺术档案夹,会是多么美好的回忆!先来欣赏其他小朋友们的作品吧:(1)《我又上学了》这幅作品从上学的心情入手,表现了农村小朋友在失学后,又背起书包上学的高兴心情,画面是一群小朋友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走在玉米地里,小鸟也高兴地跟在他们身边。(2)《不要进游戏机室》表现的是城市小朋友在上学路上的故事。画面反映的地点是在街道上,两位小朋友阻止另一位同学进游戏机室,告诉我们上学路上不能受不良诱惑的影响。(提示:欣赏时,采取看、说、评结合的方法进行)3.回忆

让学生回忆叙说自己上学路上发生的印象最深刻的事,筛选其中的场景,进行绘画构思。4.表现

学生自由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视帮助选材,提炼指导。5.评价

(1)教师点评几幅优秀作业,指出共性问题。(2)将学生作品展示,让学生观看,相互评价。

(3)发现闪光点,及时对学生进行肯定,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和表现。(四)其他选择

1.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上学的经历,用简单的线条表述自己的上学路线,以锻炼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

2.研究地图时,可以尝试让学生研究几种上学路线,比如怎样走更近,更节约时间。

3.除了表现上学路上发生的事,也可以表现上学路上的景物,引导学生选取主要景物来表现,不要面面俱到。4.进行交通规则和安全方面的教育。5.进行交通标识的绘画设计。

教学反思

上学的路,学生每天要行走多次,路上每一处景物,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一个动人的故事,都值得我们去发现它的美。本课在教学中,首先通过观看与上学有关的音像资料,以录像中主人公小华的上学故事为主线,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进行艺术与生活的探索和学习,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绘画创作上,主要通过欣赏、回忆、交流、表现等环节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本课教学需两课时。

第二单元 第一课 在农场里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人文目标

通过音乐、美术等艺术活动,使学生乐于探寻声音的奥秘,感受声音的奇妙;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2.艺术目标

围绕“农场里各种动物发出的声音”这一主题,引导学生认识四分休止符;能自然、有表情地歌唱;通过体态律动、模仿、创编象声词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能用线条、色彩等基本美术语言,表达对农场的喜爱之情。(二)教学准备

1.有关农场的图片、音乐磁带。

2.小羊、小鸡、小狗等动物的头饰或道具,唐老伯的装扮材料(草帽、烟斗、胡子等)。(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教学导入(1)教师展示几幅关于农场的图片或照片,让学生猜出这是什么地方。(2)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和思考,讨论农场都有哪些动物、景象。2.歌曲教学

(1)初听歌曲。不看书本,用耳朵听出《在农场里》这首歌中都唱到了哪些动物?

(说明:如果看书本,学生很容易受视觉注意刺激,而忽略了听觉注意。因此,让学生不看书本认真听,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集中听觉注意力,听辨各动物的叫声,养成聚精会神听音乐的习惯。)(2)复听歌曲。

(说明: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总是急于知道对与错,在这种热切情绪的支配下,他们总是能对照书本非常认真仔细地寻找答案,教师对学生的这种积极性应予以鼓励。)(3)听唱学歌。采用听唱法学习《在农场里》这首歌曲。

(4)认识四分休止符。初步认识“0”在歌曲中代表休止、停顿一拍,感受它在表现歌曲内容上起的作用。

(说明:将四分休止符知识的学习游离于音乐作品之外,肯定枯燥乏味,学生难以接受。因此,在已经会唱整首歌曲的基础上,插入对四分休止符的学习,是为了借助他们对歌曲的新鲜感,将乐理的学习渗透在歌曲的演唱和表现活动当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音乐基础知识。)3.表演拓展

让学生边唱边跟着音乐做歌词中唱到的小动物的动作。

(说明:活泼好动是学生的天性,儿童最喜欢模仿各种小动物,边唱边动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快乐有趣的学习氛围中。)4.自评互评

在本课结束前,让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表现作出评价。如:(1)自评:“我觉得我的表演„„”(2)互评:“×××,我认为你的表演„„”

建议:当学生进行互评时,“请你们在讲述你们对某同学表演的感受时用‘你’字,不要用‘他’字”。

(说明:学生的表达、社交等能力需要不断地得到培养,我们一定要鼓励学生突破自我,学会审视他人,对同学的学习负责,对同学的评价负责;同时要体现互评的真诚性———即是一次心与心的互动,而非凡事都要下意识地观察师长的眼光,由老师拿主意。)(提醒:由于学生知识面窄、缺乏经验,他们的评价常常片面或不准确。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阔学生的视野,以评促教。)

第二课时

1.为《在农场里》的旋律创编歌词。(1)准备阶段

复习歌曲《在农场里》。根据歌曲内容,教师以游戏的口吻告诉学生:农场里又来了几个新朋友,你们看看都有谁?出示小羊、小狗、公鸡的教具,让学生讨论:如果小羊、小狗、公鸡在农场里,歌词应该如何改?

(说明:为创编新的歌词内容做准备。)(2)模仿阶段

启发学生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和动作,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跟随音乐编唱出新的歌词。(3)练习阶段

请几个学生戴上新编歌词中动物的头饰到前面分别领唱。领唱的小朋友只唱每个乐句的前两小节,后两小节全班同学唱。2.欣赏歌曲《唐老伯有个小农场》。

(1)“同学们,唐老伯也有个小农场,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吧!你能从歌曲中听出农场里都有哪些动物吗?”(说明:以此歌为载体,认识更多的动物,感受更多的声音。)(2)欣赏学生作品三幅,参观唐老伯的小农场。介绍农场的有关知识。教师将自己装扮成“唐老伯”,向学生介绍农场里的各种动物以及它们的生活习性。

3.在歌声中进行体态律动表演。4.画一幅农场的画。

(1)欣赏课本中的相关美术作品。

(2)用水彩笔画出你心目中最美丽的农场。(将歌曲《在农场里》、《唐老伯有个小农场》做绘画背景音乐播放)5.比一比,谁画的农场最美丽。

可将学生完成的画贴在展示板上,让他们自己评议:谁的画你最喜欢?鼓励学生说出喜欢的原因。(四)其他选择

教师头戴象征“四分休止符”的头饰,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四分休止符”,感受歌曲中“四分休止符”的停顿作用。

可进行情景表演:将整个教室作为一个农场,让学生分别扮演唐老伯和唐老伯饲养的各种动物,学生在音乐中表演唐老伯与各种动物的快乐生活:如模仿动物吃食、睡觉、下蛋等动作;惟妙惟肖地模仿动物的叫声;扮演农场中的花、草、树木等。通过表演,老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大自然各种生物和谐共存的重要性。

绘画时,可让学生为自己画的农场命名,并当众表达自己的心声。学生除用水彩笔外,还可以因地制宜地用蜡笔、铅笔等简单工具作画。如果时间紧,对画的要求可以简单一些,抓住农场或动物的大致特征即可。

教学反思

农场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各种动物在这里悠然自得地生活。将歌唱、体态律动、绘画、创编歌词等学生喜爱的活动融入《在农场里》这首歌曲的教学中,旨在通过学生对农场里各种声音的模仿、想像与创造,使学生的听觉、观察力、模仿力、创造力等诸多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还能使学生逐步认识到人不只是创造了美好的生活,而且还创造了美妙的声音艺术。应通过关注声音来热爱生活,创造生活。

第二课时

1.欣赏

欣赏书中的图片。思考:(1)你能从作品里找出声音吗?(2)请试着找一找,画家画了哪些声音?(3)画家用了什么方法画声音? 2.感受

(1)教师放两首不同风格的音乐,让学生猜猜哪一首符合蒙德里安的《第十三号即兴曲》的特点,为什么?

(2)细心观察,蒙德里安的《第十三进行曲》这张作品用了哪几种线条和哪一些颜色? 3.模仿

(1)请几个学生到讲台前,模仿吴冠中《舞》中的动作,想像一下群鹤扇动翅膀的声音是怎样的?找找画家用了哪些点、线、面,这些点、线、面是怎样排列的?

(2)齐白石画的《蛙声十里出山泉》中有什么声音呢?找一找,并模仿一下找到的声音。6.评价

可以小组互评,也可以随机评价。教学反思

1.第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做一个主题性的作业。例如选择《上课了》这一主题,学生按顺序寻找声音:铃声;同学们杂乱的脚步声;拉桌子凳子的声音;翻书包拿书的声音;拿笔盒的声音;老师进门的声音;向老师的问好声等等。让同学们用点、线、形按美的规律画下来。

所定的主题要跟学生的学习生活相关,例如:《上学去》、《早晨》、《郊游》等等。

2.第二课时,可以完全采取抽象画的形式,给学生听多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并根据音乐画出自己的感受。

第二单元 第三课 鸭子拌嘴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人文目标

通过欣赏、制作等综合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会在生活中与人和睦相处,友好交往。2.艺术目标

通过音乐与戏剧、舞蹈、美术等多方面的综合,使学生在说、听、画、演、奏、做等艺术学习活动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受到艺术美的熏陶。(二)教学准备

各色折纸、头饰、打击乐器等。(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创设情景

教师围绕“鸭子拌嘴”这一主题给学生讲一段简短的故事,创设出“鸭子拌嘴”的情景:

清晨,一群活泼可爱的鸭子来到了小河边,它们三三两两地跳进小河寻找食物。不知怎么的,有两只鸭子发生了误会,它们争吵起来„„ 2.听音乐片断

听两段音乐,想像鸭子在干什么?感受音乐中“散板、有板眼”塑造的两种音乐形象。(1)散板———拌嘴(2)有板眼———走路 3.猜图谱

学生根据听赏的感受,将听觉感受转化为视觉感受,猜出课本中表示“拌嘴”和“走路”的图谱,并说出理由。4.听全曲

(1)听第一遍。按照音乐的发展,用简单的笔画初步勾勒出图形谱。(教师在黑板上与学生一起画,同时给学生一些提示。)(2)听第二遍。把“拌嘴”的图谱转换成动作,当听出“鸭子拌嘴”音乐时,与老师一起做“拌嘴”的动作,可在座位上做,亦可下座位做。设问:“小鸭子一共有几次拌嘴?”

(3)听第三遍。教师引导学生尝试为不是表现“拌嘴”情景的音乐编配动作,如鸭子走路、梳理羽毛、找食物等。5.小舞鞋

(1)根据音乐创编故事。

教师可以设立一些问题,让学生根据音乐的情绪和形象,创编完整的“鸭子拌嘴”的故事。

如:“鸭子从哪里走来,到哪里去?”“因为一件什么事情,两只鸭子吵起来了?”“为什么一大群鸭子都加入到争吵的行列里来了呢?”“最后,是什么让它们结束了争吵呢?”等等。(2)根据故事分角色表演。

请最擅长表演的两位同学扮演最初拌嘴的两只鸭子,将全班其他同学分为两部分,各支持其中的一只鸭子。教师可以扮演鸭妈妈,或者扮演其他调解矛盾的角色。

(3)根据音乐一同来表演《鸭子拌嘴》的哑剧。

(说明:学生碰上自由表演时,常常是热情高涨,兴奋的叫喊声不绝于耳。表演哑剧,目的在于让学生控制自己过于激动的情绪,让音乐来做导演、做指挥,使学生在表演的同时专注地听音乐。)6.小乐手

分小组利用打击乐器(没有条件的可利用身边的材料,如笔盒、座椅等)按“出门”、“嬉戏”、“吵嘴”、“和解”四部分设计、表演四段即兴演奏(长短不限)。

第二课时

1.学做纸小鸭。

(1)教师教学生按课本图示步骤折纸小鸭。(2)学生给自己做的纸小鸭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2.在《鸭子拌嘴》的音乐中,与同桌同学用纸小鸭来表演鸭子走路和拌嘴的情景。3.学习课本小诗歌。(1)朗读诗歌。(2)讨论:

“聪明的小朋友请你想一想,与人拌嘴吵架好吗?碰上问题我们要如何解决呢?”

引导学生认识:拌嘴不是解决矛盾的最佳途径,学会与人和睦相处。4.根据《小鸭子》诗歌的内容,用纸鸭子演出一场“讲文明、懂礼貌”的短剧。(1)理解诗歌内容,创编剧情。

(2)分角色进行排练。(小鸭用折纸,其他动物用头饰或其他饰物代替。)(3)分组展示。

(建议:教师为学生准备一些背景音乐,伴随着学生的表演随时对音量进行控制,基本原则是:有对白时,音量要小,无对白时,音量要大;开始时音量渐强,结束时音量渐弱。)5.评价、表演。

(1)让学生自己评选出“最佳表演奖”、“最佳编剧奖”、“最佳主角奖”、“最佳配角奖”,学生也可以根据表演的实际情况自己设立奖项。(2)选出表演最精彩的一组,全班在该组剧情、表演的基础上继续发挥、完善,最后师生一起尽情表演。(四)其他选择

1.小组进行“鸭子拌嘴”的即兴创编时,形式可以多样化。如除用鸭子声音来表现外,还可以用动作、语言等多种方式进行。

2.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给小鸭折纸画上眼睛、添上美丽的翅膀,比一比谁折的小鸭最漂亮。

教学反思

鸭子是学生喜欢的小动物,让学生欣赏、模仿鸭子拌嘴时的动作和声音,符合学生的审美需求。通过对《鸭子拌嘴》音乐的听赏和表演,让学生尝试对音响进行探索和辨析,这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听觉能力,手、眼、耳各方面的协调能力,还能促进他们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通过本课的学习,又能使学生学会妥善解决生活中发生的问题和矛盾,培养人际交往技巧,提高与人和睦相处的能力。

第二单元 第四课 风铃声声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人文目标

通过欣赏、歌唱、制作等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生活、欣赏生活、美化生活、热爱生活。2.艺术目标

通过欣赏风铃的造型、聆听风铃的声音及制作各式风铃,培养学生观察、创造声音艺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二)教学准备

实物风铃及各种风铃的图片;彩色水笔;废旧物品、色纸、剪刀、线、双面胶;音乐磁带《蓝色的多瑙河》;录音机等。(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猜谜导入

老师用布遮住风铃,让学生摸一摸,并闭着眼睛听一听,猜猜是什么。(说明: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激起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兴趣是上好课的关键。摸一摸,是为了让学生感知材料;而闭着眼睛听一听,是为了感受风铃带来的悦耳的声音。这两点,恰巧是本课所要解决的两个着重点。学生在摸风铃的时候,只是接触到风铃的局部,他们或许还猜不出是什么,当闭着眼睛听的时候,基本上就能猜出来了。这份成功感会大大激发孩子们继续探究学习的欲望。)2.欣赏模仿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欣赏课本中的图片,看看书本上的风铃有怎样的造型,使用了什么材料;想像、描述和模仿不同材料的风铃会发出怎样的声音。

(说明:本环节可以分四人或六人小组进行。教师应事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欣赏。最后每个小组选派一个代表把讨论结果向全班汇报,也可以以组为单位进行竞赛。)参考问题:

问题1:书本上的风铃的造型有多少种?你觉得它们像什么? 问题2:书本上的风铃用了哪些材料?为什么要用这些材料? 问题3:你最喜欢哪串风铃?为什么? 问题4:请试着用语言描述一下风铃的声音。

问题5:请试着模仿其中一个风铃的声音。说说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声音? 3.学习探究

师生共同了解风铃的悠久历史及其作用。

(说明:教师要避免进行枯燥的讲解。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大家都知道,悬挂风铃是为了欣赏它们美丽的造型和好听的声音,但在古代风铃可是有其它作用的哟!你们先猜猜是什么作用呢?当学生进行一番海阔天空的自由想像之后,教师再进行适当的解说,同时要注意学生的想像力。)4.绘画表现

每位学生画一个自己想像的风铃。教师把《风铃之歌》作为背景音乐循环播放。

(说明:学生画风铃是为下节课的手工制作做准备,只需画出自己喜欢的造型即可,设计是制作的第一个程序。)5.展示评价

看谁画的风铃造型最美。

(说明:四人小组评出一个造型最美的全班展示,并说明原因。)6.师生齐唱《风铃之歌》

(说明:学生画画时,《风铃之歌》作为背景音乐反复播放,故有在不知不觉中耳熟能详的效果,教师在引导学生跟录音学唱时,帮助学生理顺歌词就行了。)7.家庭作业

寻找身边的音源,每人按自己的喜好准备下节课制作风铃的材料。

第二课时

1.提问

“风铃为什么能发出声音?” “你喜欢哪一种风铃发出的声音?”

(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材料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并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制作材料,为下面的教学环节做铺垫)2.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课本图片,讨论风铃的制作过程。3.描述

把同学们带来的废弃材料集中,分组选择材料,说明选择这种材料的理由。4.制作

(1)分组制作风铃。注意装饰时的色彩搭配。让学生尝试同种材料、不同造型等等的搭配。

(2)用心体会不同风铃发出的声音,并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学。(说明:教师演示风铃的制作过程时,着重解决相同材质、相同形状,在大小、体积不同时会出现怎样的声音的变化———音高、音色均会不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5.评价

让学生把制作好的风铃悬挂在课室里(教师事先拉好绳子)引导学生进行欣赏、评价。评价标准:(1)造型美观(2)色彩搭配和谐(3)声音动听(四)其他选择

1.可以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在家上网搜集有关风铃的资料、相关图片,在课堂上与同学共享,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2.鼓励学生大胆使用材料。

教学反思

风铃是生活中常见的装饰品,它既有悦耳清脆的声音,又有多姿多彩的造型。“悦耳的声音”与音乐相关联,丰富多彩的造型、制作,同美术的联系又是那么的密切。要怎样制作它才能发出悦耳的声音呢?显然这又与科学紧密关联着。相同材质、相同形状,若大小、体积不同,就会导致音高和音色的不同。本课教学,就是通过用身边的材料制作风铃,来开发学生的听觉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注意环保、美化生活、创造生活的品质。

第三单元 第一课 小小画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人文目标

引导学生细心观察,不可粗心大意,并结合歌曲及儿童音乐剧,激发学生热爱画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2.艺术目标

(1)风趣而幽默地演唱歌曲《粗心的小画家》,感受2/4拍的音乐节奏,能为歌曲编配适当的打击乐伴奏。

(2)欣赏名家及少儿绘画作品,欣赏有趣味的儿童音乐作品;能用彩笔自由地表现自己喜爱的动物,用身体语言表现歌曲的音乐形象。(二)教学准备

音乐磁带、打击乐器、彩色笔(油画棒)及多媒体设备等。(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师生问好,激趣热身。

随着《粗心的小画家》的伴奏音乐进教室,师生音乐问好。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小画家,他叫丁丁。(扮演丁丁的小男孩上场)他给大家带来了他画的画儿,咱们一起来看看吧!3.欣赏四幅画作,发现问题(学生哈哈大笑)。螃蟹———四条腿,鸭子———小尖嘴,兔子———圆耳朵,马儿———没尾巴。

教师:他是个什么样的小画家呀?

4.揭示课题,按节奏朗读儿歌。师生一起律动朗读儿歌。(师)丁丁说他是小画家,彩色铅笔一大把;他对别人把口夸,什么东西都会画。(生)画只螃蟹四条腿,画只鸭子小尖嘴,画只小兔圆耳朵,画只大马没尾巴。咦!?哈哈哈哈哈哈哈!5.听辨、比较有附点与无附点节奏的异同。

师:老师用两种方法读,你们听听有什么不同?哪一种更好听,为什么?

2/4 ×× ××| ×× × 2/4 ×.× ××| ×× ×

6.学生创编律动读节奏(拍手、跺脚等)。7.律动表演读儿歌。8.学习新歌

(1)完整聆听,感受情绪。(2)随音乐慢速哼唱。(3)解决结尾句的唱法难点。(4)律动唱歌曲。(5)有感情随琴表演唱。9.歌曲处理与创造。

(1)学生分两组:一组唱主旋律,另一组在乐句末尾地方加上伴唱。如:丁丁说他是小画家(哦?!),画只螃蟹四条腿(四条腿)等。(2)选用打击乐器伴奏表演。(3)趣味游戏:

{1} 边唱边用彩笔改正丁丁画错的画。{2}猜尾巴。

{3}分组在音乐声中选择喜欢的方式玩一玩。(画、唱、敲、演、创编歌词等)10.展示表演,集体评价。

第二课时

1.导入

以欣赏踢踏舞片段激趣导入。2.复习新歌

《粗心的小画家》———律动表演唱。3.欣赏与表现(1)简介《赶快画》

教师:《赶快画》是儿童歌舞剧《小小画家》里的选曲,小画家在这里跟邻居家的小伙伴一边对唱一边画画,画出了许多可爱的小动物。(2)听听歌曲

(3)欣赏优秀画作———名家及儿童画作品欣赏。学生谈观后感。(4)学生分组,听音乐画画、表演、创作。(5)汇报展示,交流评价。4.教学评价

小组拉歌表演,比比谁的歌最多。(四)其他选择

尝试为歌曲填词。(可把画家变成歌唱家、演说家等,告诉学生粗心大意的恶果)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讲述一位粗心的小画家错画动物的故事,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动手实践,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的兴趣;通过启发和引导,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大胆表现他们所喜爱的动物,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第三单元 第二课 线条魔术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人文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体验用丰富多彩的线条表现生活的快乐。2.艺术目标

通过观察、表述、绘画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基本掌握线条的多种使用技巧及不同表现效果。(二)教学准备 磁带、美术作品等。(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认识线条

(1)请大家看一看,老师在黑板上画的是什么?(一条直线。)(2)你能画一条跟老师不一样的线条吗?

(3)你还知道有哪些形状不同的线条?画一画。(直线、曲线、波浪线、螺旋线„„)2.欣赏

(1)用各种不同的线条进行组合,可以画出很多美丽的图画。接下来,请学生欣赏米罗爷爷的两幅绘画作品。

{1}你在米罗爷爷的作品中看到了什么?(多种不同的线条、金鱼、恐龙、蝌蚪、星星、小鸟„„){2}米罗爷爷的这两幅作品虽然只用了各种不同的线条,却可以让我们产生丰富的想像,这就是线条的魅力。

(2)除了绘画作品中有各种不同的线条以外,你在生活中见过线条吗?请看一看教材上的三张照片。梯田

{1}你知道图中所画的是什么地方吗?

{2}你在图中看到了什么?(长短不同的曲线、水、山、树等。){3}为什么梯田会出现这么多的曲线呢?(山坡造田、保持水土以利于庄稼生长。)图2:斜拉索桥

{1}大桥的线条与梯田的线条有什么不同?(以直线为主。){2}除了图上的斜拉索大桥外,还有一种垂直拉索大桥,你见过吗? {3}人类利用直线拉索技术居然能建造出如此雄伟的大桥。大家要好好学习,将来发明更多更好的技术来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图3:竖琴

{1}你认识这种乐器吗?

{2}请学生观察竖琴的琴弦,你看到了什么?(多根长短不一的平行直线。){3}演奏家拨弄琴弦,竖琴便会发出悦耳动听的乐音。(竖琴音乐片断欣赏。)(3)除了书上的三张照片,你在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不同的线条?(自由发言。)3.听音乐画旋律线

(1)请学生跟老师一起做练习:当你听到高低不同的音时,在纸上高低不同的位置画一个小圆点,然后将点连起来,你会看到什么?(一条曲线。)(2)这就是音乐家经常说的旋律线。不同的旋律线条可以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

(3)师生共同尝试画出《长江之歌》前两个乐句的旋律线条,体会长江水的波浪起伏与旋律线条的曲线之间的关系,初步感受作曲的奥妙所在。

(4)听一听歌曲《鹰》,并随着录音哼唱,体会旋律音的高低变化。(5)请学生再听一遍,并画出歌曲《鹰》的旋律线条。

(6)重复播放录音,学生相互交换所画的旋律线条图,并说出自己的看法。

4.画自己喜爱的音乐,并相互交流。5.请学生课后收集各种不同线条的图片。

第二课时

1.复习

(1)你还记得上一节课我们欣赏过的一些线条图片吗?(2)请将你收集到的表现线条的图片展示给大家看一看。2.学生绘画作品欣赏

教材里有很多学生的绘画作品,选一幅你最喜欢的作品进行观察,然后回答问题:

(1)作品用了哪几种线条?(2)你从作品中看到了什么?(毛线、花瓶、蜜蜂、树叶、花朵„„)(3)作品《三只蜘蛛》看起来最漂亮,为什么?(多种线条的组合运用、丰富的色彩变化、合理的版面布局、夸张的蜘蛛形象„„)3.线条能画出我们喜爱的景物,一起试试看。(1)学生自由创作,老师巡回指导。(2)学生作品展示,师生共同评价。4.教学评价(1)学生互评。

(2)将自己的作品存入“艺术学习记录夹”。(四)其他建议

让学生寻找或观察身边和生活中常常见到的线。谈谈线在生活中的作用。认识线与生活和艺术的关系。

教学反思

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和美术作品中丰富多彩的各种线型以及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旋律线条,让学生获得美术的基本语言———线条,并尝试利用线条进行简单的绘画创作。

第三单元 第三课 神笔的故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人文目标 引导学生用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2.艺术目标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如唱歌、听赏配乐故事、绘画、创编、表演等,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能力。(二)教学准备

故事磁带、多媒体设备等。(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学唱歌曲《蜜蜂蝴蝶你找啥》

(1)在你欣赏过的绘画作品中,你最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2)有一个小朋友的绘画作品非常精彩,他的作品有什么特殊之处呢?请大家听一首歌曲《蜜蜂蝴蝶你找啥》。

(3)朗读一遍歌词并讨论:蜜蜂、蝴蝶为什么会飞到“我的家”?(因为我画的牡丹花太漂亮,蜜蜂、蝴蝶都以为是一朵盛开的真牡丹花呢!)(4)跟着录音哼唱一遍,熟悉旋律。(5)轻声演唱歌词。

(6)全班齐唱歌曲,老师钢琴伴奏。

(7)角色表演:请4位同学分别扮演蜜蜂、蝴蝶、“我”、牡丹花,根据歌词提示进行角色表演。2.听赏《神笔马良》配乐故事

教师:你们听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吗?想知道这个故事吗?(1)学生畅所欲言。

(2)简介《神笔马良》的情节。(3)听赏配乐故事《神笔马良》。(4)谈听后感。教师:听完这个美丽的神话故事,你想说点什么?(学生答)你喜欢马良吗?你认为马良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生讨论后回答)3.评价

举行复述故事比赛。

第二课时

1.欣赏《神笔马良》连环画 2.表演

(1)以猜人物身份的形式导入,激发学生模仿与表演的兴趣。具体做法:教师表演人物形象,学生根据教师的表演猜人物的身份。例如:小红帽、老巫婆、小白兔等等。猜对了就一起进行表演。(2)回顾《神笔马良》的故事,大胆述说自己的表演构思。(3)自由交流自己的创作感想,相互评价。(4)分组准备,分角色表演故事及结局。(5)评价交流。3.创编

(1)请讨论并回答:马良用神笔惩罚了坏皇帝以后,到底干什么去了?(2)教材里有一幅学生绘画作品,他画的马良在干什么?你喜欢这幅作品吗?为什么?(马良用神笔画的航天飞机飞上了天,小鸟、小兔也在欢呼。)(3)你能为马良设计一个不同的结局吗?请画出来。(4)学生自由绘画。(5)评价。

学生作品展示,相互评价。(四)其他选择

1.以神奇的画笔为题,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想像画,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画自己熟悉和喜欢的题材。)2.举办学生绘画比赛,展示艺术风采。教学反思

“假如我是马良,我会到哪里去呢?我会做些什么呢?”在《神笔马良》这一课教学中,通过一系列极具趣味性和游戏性的活动,特别是讲述那扣人心弦的神话故事,令学生心旷神怡,在他们心里激起情感变化的涟漪。这一设计旨在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既掌握一定的知识,又受到美的熏陶。

第三单元 第四课 我们的画展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人文目标

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分享合作的快乐,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2.艺术目标

通过绘画、举办画展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初步了解举办画展的方法。(二)教学准备

磁带、展板(每组一张大白纸)、胶水等。(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回顾

本单元我们已经学了哪几首关于小画家的歌曲?一起唱一唱。(《粗心的小画家》、《蜜蜂蝴蝶你找啥》)2.歌曲欣赏

(1)请同学们再来聆听一首关于小画家的歌曲《谁是小画家》。(2)请同学们朗读歌词,并跟着录音唱一遍。

(3)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歌曲中说的是哪一个小画家? {1}谁在画?(小鸡、小狗){2} 在什么地方画?(雪地上){3}用什么工具画?(脚){4} 谁画得好? 3.学生绘画作品欣赏

教材里有两幅学生绘画作品,请选择一幅你最喜欢的作品进行欣赏,并回答问题:

(1)两幅作品分别画了什么内容? 图1:同学们在操场上锻炼身体。

图2:主人出门后,几只小猫在家里“大闹天宫”。(2)谈一谈你喜欢这幅作品的理由?

(鲜艳明亮的色彩;喜爱的体育运动;家具、地毯、沙发、窗帘的细腻描绘,小猫的不同动作„„)4.你也来试着画一张吧?

(1)指导学生选好绘画主题和绘画内容,注意画面布局,色彩搭配等。(2)学生自由作画,教师巡回指导。(3)教学评价。

教师和学生评价相结合。

5.下一节课我们将举办班级画展,请同学们收集好在本单元所画的绘画作品。

第二课时

1.请同学们讨论:如何才能成功举办一次班级画展?

(收集作品;准备展板;并做好摆放设计;根据绘画主题给画展取名称„„)2.老师给每一个小组准备了一张大白纸作为展板,请同学们分组将作品摆放到展板上,适当调整后进行粘贴。

3.师生共同设计展览名称,老师协助学生将名称书写到展板适当位置。

4.分组将粘贴好的展板依次摆放到教室外面的走廊,全体学生自由观看展览。5.活动评价

观看结束,回到教室,请同学们对画展以及画展中最喜爱的作品进行评述。

可采取“群众评价”方式,人人参与,给自己认为好的作品贴上“小红花”,看谁得的“小红花”多。6.其他选择

有条件的地方,可将画展拍成照片存入“艺术学习记录夹”。

教学反思

《我们的画展》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本课旨在通过总结性的教学活动———举办班级画展,发展每一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共同分享合作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同时,通过举办班级画展,让学生初步了解举办画展的方式和方法。

第四单元 第一课 小蜜蜂采蜜忙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人文目标

在唱歌、绘画等艺术活动中,让孩子们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感受蜜蜂劳动的艰辛与丰收的喜悦。2.艺术目标

采用情景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以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蜜蜂飞》,并以唱游(歌舞)的方式来感受音乐的情绪。(二)教学准备

钢琴,磁带,打击乐;头饰(花、草、树、蜜蜂),绘画纸,彩笔。(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播放歌曲《蜜蜂飞》的伴奏音乐,师生共同布置树林、鲜花场景。教师提问: 你们喜欢小昆虫吗? 你见过哪些小昆虫?

有谁知道昆虫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在哪里? 你是怎么对待昆虫的? 小昆虫给你带来的是什么?

(教师以设问引导学生入课,应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体验,注意教学的生成性。)2.交流

谈一谈你所了解的小蜜蜂。3.熟悉歌曲(播放伴奏音乐)(1)教师边用lu哼唱,边将手中的蜜蜂随音乐飞舞。(2)师生共同用lu哼唱。(3)闭上眼睛,想像画面。

教师评价学生想像的画面,并用优美的语言再一次将学生带入美的意境中去。

(4)边唱边做简单游戏。4.学唱歌曲

(1)教师提示,让学生发现旋律的流畅与优美来自于民族性。(2)学生自学歌曲。

方法:学生以小组方式自学,教师给以指导。5.演唱歌曲

(1)教师做指挥,师生按乐句轮流唱。(2)请一位同学也来做做小指挥。6.歌曲处理

师生共同用快乐的情绪演唱歌曲。7.打击乐练习

(1)你听到的声音是哪一件打击乐器演奏的?(2)选择你喜爱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8.情境剧创作 小蜜蜂的一天 歌表演

(1)学生自己选择道具(打击乐器,花、草、树、蜜蜂等的头饰,口琴等)。

(2)学生讨论并进行角色表演。

(3)创设场景,师生共做邀请小蜜蜂采蜜的游戏。

第二课时

1.欣赏管弦乐《野蜂飞舞》(1)感受

完整听赏乐曲,初步感受乐曲的旋律、节奏、速度及乐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2)交流

①听到这首乐曲,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②与歌曲《蜜蜂飞》比较,你觉得两首音乐作品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③你曾经看到过野蜂飞舞的画面吗?(生活、动画片等)2.表现

用口哨模仿音乐,以力度变化表现野蜂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的飞翔情景。

请同学们像小蜜蜂一样,随着音乐飞起来吧!(用动作即兴表演。)3.作品介绍

《野蜂飞舞》是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歌剧《萨尔丹沙皇的故事》中的幕间曲。音乐描写的是王子变成了一只野蜂,不停地飞舞,追叮他所厌恶的人。由于此曲的非凡表现力和所具有的简捷明快的节奏,也常作为音乐会的独立曲目,并有多种形式的改编曲。4.教材图片欣赏 蜜蜂的家园

(1)同学们都有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园,小蜜蜂的家园是什么样子的?(森林、鲜花、蜂房等。)(2)同学们见过蜜蜂的房子吗?

(3)为什么有人称它们是伟大的“建筑师”?(蜜蜂能建造非常规则的六边形房子,准确而精密。)5.绘画表现

(1)教师:书上小朋友画的小蜜蜂漂亮吗?

(2)教师:小蜜蜂的房子是最有特点的,展开你想像的翅膀,给可爱的小蜜蜂设计一个美丽有趣的楼房吧!(学生自由作画,工具、材料不限。)6.展示交流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做自我评价。

(教师提示:将你的作品存入“艺术成长记录夹”。)(四)其他选择

让学生收集有关蜜蜂的故事在全班交流。教学反思

本课从小蜜蜂的生活习性入手,通过歌曲演唱、绘画等艺术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感受蜜蜂劳动的艰辛与丰收的喜悦。

第四单元 第二课 花蝴蝶真漂亮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人文目标

学生通过学剪蝴蝶剪纸、欣赏蝴蝶邮票、音乐剧表演等教学过程,认识蝴蝶是美丽的化身,是大自然带给人类的礼物,从而亲近昆虫、热爱大自然。2.艺术目标

在学习剪纸的过程中掌握什么是对称图形,了解民间艺术,同时感受到艺术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二)教学准备

各种彩色纸、剪刀、蝴蝶邮票等,有关音乐剧的头饰及音响资料。(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1)教师形象生动地讲述世界上第一枚蝴蝶邮票的故事。

(2)教师通过故事引导并告诉学生邮票上的图案都是有意义的,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2.邮票欣赏

(1)欣赏教材中有着蝴蝶图案的邮票,感受邮票中蝴蝶的美丽,激发学生的艺术审美情趣。

(2)学生分组介绍自己最喜欢的那一张邮票,让他们在交谈中自得其乐,用语言表达自己体会的美。3.歌曲欣赏

听一听:你能听出音乐是怎样表现蝴蝶飞舞的吗? 唱一唱:跟着音乐轻轻哼唱。4.音乐剧表演 草丛里的模特大赛

(1)学生朗读教材中的儿歌。

(2)谈谈怎样表现蝴蝶那轻盈优美的飞舞动作。

(3)让学生各自想像自己是花丛里的一个什么角色,然后设计表演(自选音乐与舞蹈)。

(4)自编情节,以小组为单位推荐“模特”参加“花丛里的模特大赛”。5.评价

(1)教师鼓励学生用大胆、充满想像的动作表现蝴蝶。(2)对有创造性表现的学生进行及时鼓励。6.教学延伸

(1)启发学生当小邮票设计家,自己设计与蝴蝶有关的蝴蝶邮票。(2)擅长绘画的同学也可用绘画方式表现蝴蝶。

第二课时

1.导入

师生共同游戏:

学生将自己收集的蝴蝶剪纸作品,作为美化自己的衣服的饰品,装饰在自己的衣服上,比一比谁的衣服最美? 2.自然知识讲述 蝴蝶美丽的一生

(1)通过游戏,让学生了解蝴蝶的美丽。那又有谁知道蝴蝶的一生是怎样变化的呢?(2)学生看教材图片。

(如果条件允许,配合视频资料效果会更好。)(3)讲述蝴蝶整个生长的过程。

通过让学生了解蝴蝶的一生,激发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让他们认识到因为有了大自然带来的诸般美丽,世界才如此可爱而富有生气。3.学习剪纸

(1)欣赏教材中民间艺人的照片及剪纸蝴蝶作品,了解民间艺术。(2)分小组观察教材中的步骤图,自学剪蝴蝶或撕纸蝴蝶。

(3)师生讨论出现的问题:为什么有些同学剪、撕出的蝴蝶只有一半呢?

(4)讲解美术知识:对称图形。

(5)学生再试剪、撕蝴蝶。(此时要求学生按自己的创意美化自己的蝴蝶;可扩展一些剪纸纹样知识。)4.展示性评价

(1)用你收集或制作的蝴蝶作品办一个蝴蝶展。(2)将你得意的蝴蝶作品存入“艺术成长记录夹”。(四)其他建议

1.可将剪出的各式各样的蝴蝶剪纸用来美化教室,把教室装饰得更有生命活力。

2.可请生物老师配合教学做一次《昆虫》讲座。3.有条件的地方,可带学生去博物馆参观蝴蝶标本展。4.观看有关昆虫的科教影片。教学反思

通过让学生欣赏美丽的蝴蝶邮票,了解蝴蝶是美丽的化身,是草丛里的模特。通过自己学剪蝴蝶,做一幅漂亮的蝴蝶剪纸,掌握蝴蝶的形状是对称图形的美术知识。最后在音乐剧表演中聆听描写蝴蝶的美妙音乐,体验蝴蝶那轻盈的舞姿,感受大自然里的蝴蝶仙子给我们带来的诸多快乐。

第四单元 第三课 知了知了为啥叫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人文目标

在多种艺术活动中,让学生感受知了带来的夏天的热情,体会“螳螂捕蝉”的生活哲理,体验与同学合作表演的乐趣。2.艺术目标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好奇心,让学生积累基本的音乐、美术、戏剧等艺术知识。(二)教学准备

音乐磁带、表演头饰、表演服饰等。(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

(1)夏天来了,谁知道哪种昆虫最能表现夏天的热情?(2)知了是用怎样的叫声告诉我们夏天来了?(3)谁能学学知了的叫声? 2.唱歌(1)运用前面的模仿叫声:“知———了”,唱练声曲。(2)用反复听唱的形式学习歌曲。

(3)听第一遍后,学生感受音乐中描写的夏天像一幅美丽的画面,知了的叫声给我们带来了快乐。

(4)第二遍听歌曲,引导学生注意:第三乐句的“知了”叫声的表现。设问:如果你是一只可爱的昆虫,你会用怎样的叫声告诉人们夏天的到来?

(5)再复听歌曲,加深歌曲情感的表现。3.欣赏

(1)欣赏教材中的小知了照片,观察小知了的身体结构。(2)讨论:谈谈相关的自然知识。4.表现

(1)欣赏齐白石画中的知了:齐白石爷爷用国画写意的手法画出的知了多么生动!

(2)学生创作:你能画出更生动的小知了吗?试着画一画。

第二课时

1.导入

(1)教师按节奏朗读《知了歌》。(2)请个别学生跟着教师读一读。

谁知道这首儿歌中蕴涵的小故事?让我们一起再读一遍,一边读一边想。

(3)按节奏读儿歌。

(4)设问:这小知了只会唱一个调:“知———了!知———了!”它说它什么都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先生呢? 2.讲述故事

总结出故事的名字叫:《螳螂捕蝉》。(谁的知识最渊博,把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1)学生讲故事。

(2)教师总结故事基本情节:

花园中有只蝉,它爬在树梢上,一边吃着露水,一边唱着歌。但它却没有发现有只螳螂正在向它靠近。螳螂只顾捕食鸣蝉美餐一顿,可哪知道旁边逼近的黄雀正要扑向自己。

(3)分析故事角色,为后面的表演环节做准备。角色:可爱的小知了 得意的螳螂 聪明的黄雀

(4)分小组讨论怎样表现角色。(5)师生互动参与,自由创编动作。(配合适当的故事配乐效果更好)3.戏剧表演

(1)先请一组同学登台,教师也参与表演。

学生佩戴教师准备的头饰、穿上表演的服饰,进行表演。(2)表演后,教师请学生点评。(3)欣赏教材中的演出剧照。

(4)为加强故事的情趣,增加相应的表现环境的角色,如大树、蝴蝶及其他的小动物,让学生在童话般的环境中,快乐表演。4.讨论

你从故事中体会到了什么人生哲理呢? 学生总结,教师补充:

在今后的生活中吸取螳螂捕蝉的教训,不做盲目自大、好吹牛皮的人。5.评价

(1)教师组织学生互评。

(2)表扬在表演中动作创编新颖的学生。(四)其他选择 收集有关知了的图片与诗文,办一期专栏(黑板报)。

教学反思

谈到知了,人们马上会想到炎热的夏天里知了独特的吟唱声以及螳螂捕蝉的故事。本课从这几条素材入手,让学生在歌曲演唱中感受夏天的气息,在戏剧表演中获得一个生活的哲理并接触简单的戏剧要素(如:角色、语言、声调等);在绘画摄影作品的欣赏过程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好奇心。

第四单元 第四课 萤火虫放光亮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人文目标

在加深学生对昆虫的热爱之情的同时,引导学生了解萤火虫“于黑夜为世界照明”的美好的象征意义,做一个有奉献精神的人。2.艺术目标

尝试用简易连环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对萤火虫的赞美之情。(二)教学准备

故事磁带、彩色笔、音乐磁带等。(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聆听(1)让学生随《萤火虫》的音乐自由活动,初步感受《萤火虫》音乐的旋律及其节奏特点。(2)学生跟着音乐哼唱。

(3)师生还可随音乐边唱边跳,模仿萤火虫的动作。2.讨论

(1)这首歌曲是音乐家写来赞美萤火虫的。(讨论:萤火虫有什么值得我们赞美的呢?)(讨论后总结:萤火虫是“光明使者”的代名词,在人类需要帮助的时候带来过光明。)(2)萤火虫是什么样子?谈谈你了解的萤火虫。(自然科学知识:萤火虫是靠它身体的腹部发光的。)3.欣赏

在前面聆听歌曲《萤火虫》和谈论萤火虫后,让学生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品《活灯笼》(连环画故事)。4.学画萤火虫

(1)欣赏了学生作品中的萤火虫,教师请个别同学到讲台的黑板上画一画“心目中想像的萤火虫”。(2)学生绘画。5.教学拓展

除绘画形式以外,还可运用剪贴、捏橡皮泥等制作形式更加丰富地表现。6.评价

师生共同评价,随时鼓励大胆讲述的学生,夸奖课外知识丰富的学生。

第二课时

1.欣赏

(1)欣赏连环画《活灯笼》。

(2)此连环画讲述了人类、小动物(小兔)及昆虫之间相互帮助的故事,

第三篇:二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二年级上册《音乐》

教 者:陈燕

2018年秋期

第一课 问 声 好

教学目标:

1.通过听唱学习歌曲《早上好》,《小麻雀》体验歌曲变拍子的不同感受,让学生体会歌曲抒情、活泼的音乐情绪,2.通过歌表演的学习与表演,体验乌干达人民真挚、友善的情感和爽朗明快的性格。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用听唱法学唱歌曲《早上好》,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的情绪演唱歌曲,表达热爱生活的情绪。

教具准备 :音乐播放器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听唱学习歌曲《早上好》,体验歌曲变拍子的不同感受.2.通过歌表演的学习与表演,让学生体会歌曲抒情、活泼的音乐情绪,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用听唱法学唱歌曲《早上好》,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的情绪演唱歌曲,表达热爱生活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较有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3. 复习课本小知识:小图标的表示作用。4.节奏练习:读儿歌《早上好》

要求:完全自由地读出儿歌的节奏,随意但应固定自己的节奏型。

二、新课学习:

1.小练习:随音乐拍手:(二、三节拍子转换练习)歌曲《早上好》旋律熟悉。2.歌曲学习:1)教师范唱歌曲,引导学生手指书视谱;

2)学生模唱学习歌曲。(二、三拍子转换处要示教师引导一下)

3)通过分句唱熟练歌曲的演唱。

3.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早上好》要求自创运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4.歌表演《早上好》

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森林水车》,引导学生动手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2.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用听唱法学唱歌曲《小麻雀》,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的情绪演唱歌曲,表达热爱生活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通过聆听《森林水车》,引导学生动手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二、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要求自创,较有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3.复习节奏练习(上一课时内容)二:新课学习:

1.欣赏乐《森林水车》

1)初听,(完整听全曲)。

2)谈谈感想:歌曲唱了哪些内容(水车声、流水声、鸟叫声与太阳初升的感觉。)

3)复听:自由活动:随乐曲《森林水车》自由地进行选择用笔或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时间充许的话,应在最大的程度内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创编能力。)2.小练习:随歌曲《小麻雀》拍手:(节拍练习与旋律熟悉)3.歌曲学习:(出示投影片)

1)录音范唱,引导学生轻声哼唱歌曲。2)教师范唱歌曲,学生小声跟唱。

3)教师弹琴,学生边唱边看书,后教师唱创编部份,但把要求学生编的部份改为只弹不唱。让学生自己进行创编。

4)学生创编整理,(固定歌词内容)

4.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小麻雀》要求自创运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教后记:

第二课 幸福的歌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歌唱,感受音乐所表达的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参与活动的快乐,了解音乐所描绘的钟表形象,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每一天。2.拓宽眼界,了解时钟的种类及演变过程,主动探索生活中的各种音响,发现声音有长短、高低、强弱等不同的奥秘。

3、用清脆的声音演唱《彝家娃娃真幸福》。

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歌唱,感受音乐所表达的轻松愉快的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每一天

教学难点:

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中有一个一字多音处“起”的音准;歌曲中带附点的节奏以及顿音记号处的演唱方法。

教学准备:歌曲录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歌唱,感受音乐所表达的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参与活动的快乐,了解音乐所描绘的钟表形象,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每一天。2.拓宽眼界,了解时钟的种类及演变过程,主动探索生活中的各种音响,发现声音有长短、高低、强弱等不同的奥秘。

3、用清脆的声音演唱《彝家娃娃真幸福》。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歌唱,感受音乐所表达的轻松愉快的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每一天。

教学难点:

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中有一个一字多音处“起”的音准;歌曲中带附点的节奏以及顿音记号处的演唱方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略

二、导入新课: 老师让学生猜谜语:今天老师想给你们出一个谜语(出一个谜底是钟表的谜语让学生猜。

三、学唱歌曲《早上好》:

1、听歌曲录音范唱,并说说歌中唱的是什么东西?

2、出示歌词,指导学生读歌词,并用自己的话说说歌词内容。

3、老师范唱歌曲,让学生看歌词听老师范唱。

4、听歌曲录音范唱,学生跟着录音轻声跟唱。

5、师生接唱练习。

6、解决难点: 老师示范,让学生学唱并练习,指导学生掌握“什么时候起”中的“起”的音准以及歌曲中的几个附点节奏。

7、老师弹琴,学生跟琴齐唱。

8、让学生边唱边看书中图,并记忆歌词。

9、指导学生像唱歌词一样地唱歌谱。

四、欣赏乐曲《在钟表店里》:

1、出示师生搜集到的各种钟表实物或图像,简单讨论:你们看这是什么?(让学生观察后随意说说各种钟表有什么特点?)

2、老师介绍乐曲《在钟表店里》的创作背景:以前的人们都梦想着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表,那个时候钟表是非常昂贵的东西,穷人家根本买不起,表坏了他们会想方设法修好它,于是修表店的生意就特别好。你们想知道修表店里是什么样子的吗?下面我们就来听一首描绘钟表店里修表工人的乐曲。

3、让学生初听乐曲回答:从乐曲中你听到什么声音了?

4、再听乐曲,边听边让学生随音乐做律动或即兴表演。

5、老师提问:乐曲是怎样用高低、长短、强弱的音响来表示大小钟表的?引导学生判断乐曲中描述的音响与现实生活中的音响有什么异同? 指导学生在书中做连线练习。

教学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感想?时间有什么特点?我们应该怎样做?(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歌唱、思考和创编活动等一系列关于“时间的歌”的音乐教学过程,感受音乐所表达的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参与活动的快乐,了解音乐所描绘的钟表形象,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每一天。

2、拓宽眼界,了解时钟的种类及演变过程,主动探索生活中的各种音响,发现声音有长短、高低、强弱等不同的奥秘。运用想象力,尝试设计一个新型的现代化时钟。

3、即兴创编动作,节奏和创造活动,体验创造的快乐,分享成功的喜悦。

4、用清脆的声音演唱《乃哟乃》和《彝家娃娃真幸福》。

教学重点:准确掌握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教学难点:歌曲的歌词不易唱清楚,容易咬字不清。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复习音乐课常规

二、复习歌曲《早上好》《小麻雀》

1、听歌曲录音,让学生边听边跟唱。

2、老师伴奏,学生跟琴演唱歌曲,老师指导学生演唱技巧。

3、指名独唱歌曲,全班评议。

三、导入新课:老师编讲一个小故事解释时间像小马车的含义。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力,说说时间像什么?(使学生懂得时间一去不复返,理解时间对我们的重要、珍贵,教育学生爱惜时间。)

四、学习歌曲《乃哟乃》:

1、听歌曲录音范唱,提问学生:歌中唱了什么内容?你从歌中听到了什么?

2、学习歌词:按照书中的形式出示歌词,指导学生解决生字生词,熟读歌词,并反复练习,帮助记忆。

3、老师范唱歌曲,学生轻声跟唱。

4、放慢速度教学生学唱歌曲(师唱一句,生唱一句,指导学生唱准。)

5、老师慢速伴奏,学生跟琴轻唱,老师指导学生准确掌握歌曲并咬字清晰:提醒学生运用舌尖轻轻弹动,唱得轻快而富有弹性。

二、处理歌曲《乃哟乃》:

1、老师指导学生演唱歌曲时要注意运用力度表现歌曲情绪:

2、让学生为歌曲伴奏。

3、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研究:用自己的方法表现歌曲(用乐器为歌曲伴奏、用动作表现歌曲、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演唱歌曲。)

教学小结: 说说你在哪里都见到过什么样的钟表?

教后记:

第三课

音乐会

教学目标: 1.通过听《百鸟朝凤》、《小乐队》,唱《快乐的音乐会》和《唢呐配喇叭》,理解人与自然的主题,感受民族乐器唢呐的音色,以及歌曲《小乐队》的趣味性。2.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3.能为歌曲创编动作,用字母谱创编旋律,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内容:

聆听《百鸟朝凤》、《小乐队》

表演《快乐的音乐会》、《唢呐配喇叭》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1、表演《快乐的音乐会》

2、用活泼欢快的情绪唱《快乐的音乐会》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新歌教学

1、导入:今天,森林里可热闹了,小狗、小猫、小熊、小猴可忙坏了,你们想知道它们在干什么吗?下面请小朋友们听一首歌曲,听了就知道了。

2、听范唱录音,学生拍手 提示:歌曲中唱了那些内容? 听后回答 师:原来是动物王国的小动物们在开音乐会。他们开音乐会时有哪些乐器?是什么样子的? 生自由回答

课件或图片出示:小胡琴、小喇叭、小铜鼓 师:小胡琴会发出什么声音? 生:自由模仿

师:小喇叭会发出什么声音? 生:自由模仿

师:那小铜鼓又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生:自由模仿,敲一敲

师:你会用动作模仿这些乐器演奏吗?

生:边听音乐边模仿拉小胡琴、吹小喇叭、敲小铜鼓的动作 师:再来一边好吗?

生:放音乐,学生随音乐徒手模仿乐器演奏 师:如果边唱歌边做动作就更开心了。今天我们就来唱一首新歌《快乐的音乐会》

3、学唱新歌 放范唱录音,学生轻声唱歌词两边

师:你最喜欢唱哪一句?你能唱一唱吗? 你认为还有哪一句不会唱,我们一起来唱。重点练唱: 3 5 6 ∣ 3 5 3 2 ∣ 1 1 0 2 ∣ 1 0∣

扭 扭

扭 扭

得儿 喂 八分休止处要唱好,唱准“得儿” 师生接唱(一句一唱)连唱

师:你觉得歌曲怎样?是欢快的还是优美的? 你会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吗?

生:指名唱,评价一下,谁能比他唱得更好? 一起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一边。

师:小动物们唱、拉、敲得多高兴呀!我们一起来参加它们的音乐会好吗?请小朋友分组分段唱歌,徒手做演奏动作,并讨论喜欢唱哪一段、表演哪一段,自己选择练习,然后分组表演:看哪一组唱、奏得好。

4、分组展示

其余学生评价,表演好的一组给予掌声鼓励。

三、小结,师生再见。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

1、用明亮、柔和的声音演唱《唢呐配喇叭》

2、表演《唢呐配喇叭》]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快乐的音乐会》 边唱边表演

三、新歌教学

1、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件乐器(出示幻灯:唢呐和喇叭)你们知道它们的名字吗?

老师介绍:唢呐、喇叭

师:小朋友看看这两件乐器有什么特点? 生:唢呐长,喇叭短

师:你会做吹喇叭的动作吗? 还有其它的动作吗? 生:自由做动作

师:请小朋友合着音乐做动作。

2、放音乐,学生做吹喇叭的动作。出示图,师:你会学图上的小朋友的动作做一做吗?放音乐,跟着老师一起上身前倾做小后腿踢步四次。两个学生对着吹跟着音乐跳。师:如果边唱歌曲边吹喇叭就更开心了。今天我们就来学唱一首《唢呐配喇叭》。

3、跟着范唱录音轻唱两边

师:你最喜欢唱哪一句,你唱一唱好吗? 你还有哪一句不会唱,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师:你觉得歌曲怎样?是欢快的还是优美的?你能唱一唱吗?师生一起随音乐边唱边表演。

4、用打击乐器伴奏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徒手按课本上的标记做打击乐器敲击动作,边唱边做。选几个学生用打击乐伴奏,注意打击乐的合奏效果 提示:学生倾听与演唱合作得是否协调 分组表演

5、创设舞台

一部分学生唱,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一部分学生表演 学生按小组展示,评价

6、(拓展

听唢呐演奏的《百鸟朝凤》

师:小朋友想听听唢呐的声音吗?

听后说说乐曲表现了什么景象?使你想到了什么? 复听:唢呐模仿了多少种鸟的叫声》?你能学一学吗 生:随着音乐自由模仿。)

四、小结,师生再见。

第 三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快乐的音乐会》 边唱边表演

复习《唢呐配喇叭》 边唱边表演

三、聆听《百鸟朝凤》

1、出示图片(唢呐)

师: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唢呐,并听了它的音色,今天我们来听一听由唢呐演奏的乐曲

2、初听

师:乐曲表现了什么景象?使你想到了什么? 听后学生说一说

出示图

3、复听:唢呐模仿了多少种鸟的叫声》?你能学一学吗 生:随着音乐自由模仿。

四、聆听《小乐队》

1、看乐曲图,认识乐器

(单簧管、小提琴、小号、定音鼓、圆号)

2、听一听每样乐器的音色

(《苗岭的早晨》小提琴;

《那不勒斯舞曲》小号; 《电闪雷鸣波尔卡》定音鼓)

听音乐片段

3、初听乐曲

师:歌中唱出了几种乐器?(大鼓、小提琴、小号、圆号、单簧管)听后师生讨论

4、复听

五、编创与活动

1、出示节奏:

Ⅹ Ⅹ ∣Ⅹ Ⅹ

Ⅹ∣

5 1 3 2 Ⅹ

∣Ⅹ Ⅹ

Ⅹ∣ Ⅹ Ⅹ

ⅩⅩ∣Ⅹ

—∣

2、拍打节奏,学生拍打

3、教师范作

4、分组编创

5、唱一唱,听谁的旋律好听

6、学生评出唱准的学生,教师在其课本上画上红五角星

六、小结,师生再见。

教后记:

第四课

咯咯哒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表演,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认识铃鼓和响板,并通过探索式的学习掌握其演奏方法。3.能够自编动作参与表演。

教学难点:

1.完整地聆听音声合唱,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2.复听歌曲,自编动作表现出对小鸡的喜爱。

3.随着歌曲录音用自编的动作表演。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2.通过聆听、表演,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认识铃鼓和响板,并通过探索式的学习掌握其演奏方法。3.能够自编动作参与表演。

教学难点:

1.完整地聆听音声合唱,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2.复听歌曲,自编动作表现出对小鸡的喜爱。

3.随着歌曲录音用自编的动作表演。教学内容:

课前游戏:

一、组织教学,调适学生心理。

1、唱《师生问好歌》,上课。

2、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做了一个游戏,大家快乐吗?老师能从你们的眼睛里看到快乐吗?嗯,眼睛特别明亮,脸上挂着微笑。老师看到了你们心中的快乐。(教师边讲边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微笑的娃娃头)

二、设计教学情景,创设“快乐”气氛。

(一)第一个节目 超级模仿秀。——巩固所学节奏时值

(二)请学生模仿表演动作、叫声,并随机给学生颁发头饰。

(三)请全班同学合作表演。要求:节奏清楚,音量中弱,速度中速稍慢,一边模仿声音,一边表演动作。

(四)第二个节目:游戏“听听、走走、跑跑。”——巩固节奏,培养聆听音色与节奏型的反应能力。

要求:感受节奏,并变换动作。

1.学自由选择节奏如: 公鸡: ||: X X | X X :||(走 走)

母鸡: ||:X X X X | X X X X :||(跑 跑)2.教师用小鼓区别节奏型。学生聆听表演。适时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3.通过聆听、表演,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认识铃鼓和响板,并通过探索式的学习掌握其演奏方法。3.能够自编动作参与表演。

教学难点:

1.完整地聆听音声合唱,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2.复听歌曲,自编动作表现出对小鸡的喜爱。

3.随着歌曲录音用自编的动作表演。

教学内容:

一、第一个节目:小小音乐家——复习巩固歌曲,创编歌词,培养创作能力。

师:刚才,同学们用惟妙惟肖的模仿,表演了一支动物交响曲。全班齐唱音乐会主题歌《公鸡,母鸡》。

二、复习巩固歌曲:

1.(放录音范唱)全班齐唱。

要求:用快乐、活泼的情绪演唱。创编歌词,展示比赛,培养创作能力: 2.学生分小组,自由创编歌词,并小组集体编动作表演。(教师巡回指导、鼓励)3.小小音乐家展示比赛。

(学生分小组展示,学生互评。)

要求:情绪快乐、活泼,加动物、乐器表演。

三、综合表演:《公鸡,母鸡》 选择学生创作的新编《快乐的音乐会》,让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动起来,用歌声伴奏表演》。(放录音范唱)

四、教师表演快板。

五、下课小结: 同学们,我们大家一起开动脑筋,创作了很多动物声音,自编了歌曲,还作了有趣的游戏。向尊贵的客人,表达了我们的敬意。现在我宣布快乐的音乐会结束。(鼓掌,唱师生问候歌下课)

教后记:

第五课 童趣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和表演,体验与本课主题童趣相关的音乐内容,感受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

2.能在音乐实践中编创适当的歌词,表现歌曲。3.能用线条、点表示自己听到的音乐。

教学内容:

聆听《小狗圆舞曲》和《跳圆舞曲的小猫》

教学基本要求 :

1.完整地聆听。引导学生体会乐曲活泼、有趣、快乐的音乐情绪。

2.复听乐曲,试着让学生说出音乐中有哪些特殊的声音,在听到乐曲中模仿鸟儿的叫声用手势表示出来。

3.听着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表演或模仿敲击某种乐器。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打花巴掌》

教学重难点: 通过聆听和表演,体验与本课主题童趣相关的音乐内容,感受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

教学准备:音乐播放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二、新课教学 :

(1)完整地听歌曲范唱,第二遍提示学生拍击节拍,随着歌曲准确地轻轻地拍击。

(2)说一说歌曲唱出了什么内容?你听到了什么?简短地叙述歌曲内容。

(3)听范唱录音,轻声有感情地朗读歌词。(4)随录音填唱歌词。

(5)分小组演唱,比一比哪一组歌儿学的快。

(6)学生之间展开评价,找出不足。

(7)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学生讨论。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蜗牛与黄鹂鸟》;聆听《小狗圆舞曲》

教学重难点: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

教学准备:音乐播放器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表演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1)结合歌曲《蜗牛与黄鹂鸟》安排好一个参与歌表现的练习,教师可提示学生在歌中哪几处比较合适。

(2)分组演唱,请一名同学,试一试演唱好。(3)选择出最合适的一种方法完整地演唱。

(4)结合歌曲提示学生

2、编创与活动:

(1)可分小组处理成有一定力度变化,可表现各种情绪的。

(2)分小组设计,并表演给大家看。

三、结束部分:

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蜗牛与黄鹂鸟》,聆听《跳圆舞曲的小猫》

教学重难点:准确地读出带词的节奏。能够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复习柯尔文手势。

3、复习歌曲。

二、基本部分:

1、表演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1)结合歌曲《蜗牛与黄鹂鸟》安排好一个参与歌曲表现的练习,教师可提示学生在歌中哪几处比较合适。(2)分组演唱,请一名同学,试一试演唱好。

(3)选择出最合适的一种方法完整地演唱。

(4)结合歌曲提示学生

2、编创与活动:

(1)、可分小组处理成有一定力度变化,可表现各种情绪的。(2)、分小组设计,并表演给大家看。

三、聆听《出发》

1.完整地聆听第一乐章。引导学生体会乐曲活泼、有趣、快乐的音乐情绪。2.复听乐曲,试着让学生说出音乐中有哪些特殊的声音,在听到乐曲中模仿鸟儿的叫声用手势表示出来。

3.听着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表演或模仿敲击某种乐器。

四、结束部分: 小结。

教后记:

第六课

跳起舞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学会唱《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小红帽》童话色彩的音乐和歌曲,感受体验乐曲轻快活泼的情绪。

2.主动参与创编动作表现歌曲,填唱名;选择打击节拍音乐实践活动。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创作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培

养创造意识。

教学准备 :音乐播放器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学会唱《小红帽》欢快色彩的音乐和歌曲,感受体验乐曲轻快活泼的情绪。

2.主动参与创编动作表现歌曲,填唱名;选择打击节拍音乐实践活动。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创作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培

养创造意识。

教学过程:

一、聆听《小天鹅舞曲》

1.初听前可结合画片或幻灯,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天鹅湖》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分辨乐曲的情绪。

提示:听到音乐,你感觉小天鹅怎样舞蹈?

2.复听时,让学生扮演小天鹅即兴舞蹈。提示:看谁的动作轻盈,合上音乐。

3.引导学生选择一两件打击乐器合着音乐敲击。

提示:请你用耳朵仔细听,敲击声音的强弱是否与音乐相适合?使学生注意乐感,培养合作的意识。

4.在适当的时机简单介绍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

二、演唱《小红帽》

1.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本童话书,你们将会亲眼看到很多童话人物。先请你们说说你最喜欢哪些“童话故事”“童话人物”……现在老师喜欢的童话人物就要出场了,我请大家猜猜他是谁?

2、用听唱法学唱歌曲。从感受入手,多听录音或范唱。

3、在学生跟唱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可指导学生边唱边表演。可以看课本上的图做动作。还可以启发学生创编与课本不相同的动作表演,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5、还可以启发学生根据童话故事《小红帽》改编歌词,加入情节表演,可制做道具配合表演。形成唱歌——表演——唱歌。

6、《小红帽》的两种基本舞步

(1)脚尖原地走步。踮起脚尖走步。

(2)踏点步。左脚向左踏一步,右脚紧靠左脚旁用前脚掌点地一次,两拍

一步。然后出右脚,动作相反做。基本动作以动胯为主。

动作说明

1-4小节,左脚开始做动胯挥帽,一拍一下,挥帽8次。

5-8小节,做踏点动胯,先右后左,做4个踏点步。

9-12小节,同1-4小节。动胯挥帽。

13-16小节,同5-8小节,踏点动胯。

17-20小节,做动胯挥帽,动胯先左后右8次。

21-24小节,做动胯挥手,双手挥动,一手挥帽,先左后右动胯8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学会唱《《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童话色彩的音乐和歌曲,感受体验乐曲轻快活泼的情绪。

2.主动参与创编动作表现歌曲,填唱名;选择打击节拍音乐实践活动。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创作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培

养创造意识。

教学过程:

一、聆听《糖果仙人舞曲》

1.初听音乐,教师可不讲剧情,让学生静静地感受音乐的梦幻色彩

提示:在音乐中听到什么奇特的声音了?请你用动作表示。(指钢弦琴的声音)音乐使你想到了什么?

2.复听音乐前,教师可讲述《胡桃夹子》的小故事,引起学生兴趣。

提示:请你想像剧中人的形象,边听音乐边表演。

二、表演《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1、提示:哪两句是一样的?有几处相同的?

2、3、注意弱起的第一个音不要“吃”掉,“紫”一字两音,高音do要唱得肯定。如do不准,下行la最不易唱准,请老师注意学生的音准。用模唱解决。

4.学会歌曲后,分角色表演歌曲。

提示:想一想怎样表演?

注意: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情况安排教学方法。

5.选出优胜组为大家表演。

二、编创与活动:填格子

要求:用d、r、m填入空格中,形成三音组。学生可以自由地填写、再奏一奏,唱一唱。

1.可在地上或黑板上画出九个圆点的格。选出一组学生操作。2.其他学生在自己课本上填写字母谱形成三音组。

…………………………………………

查看全文。。

提示:想一想这三个字母谱怎样填写更合适? 唱一唱,想办法让它的重复的少一些? 比一比,看谁唱出的旋律多?

教后记:

第七课

大海的歌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学会唱《彝家娃娃真幸福》民族色彩的音乐和歌曲,感受体验乐曲轻快活泼的情绪。

2.主动参打击节拍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创作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培

养创造意识。

教学准备:音乐播放器及音乐视频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学会唱《彝家娃娃真幸福》欢乐色彩的音乐和歌曲,感受体验乐曲轻快活泼的情绪。

2.主动参打击节拍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创作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培

养创造意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新歌教学

1.导入:

教师边唱边舞

请小朋友说说唱的是什么地方的歌,跳的是什么地方的舞? 师:老师带同学们到西藏走一走看一看。

多媒体出示西藏风景,教师解说(服饰、风俗)。2.播发西藏舞蹈,学会上跳一跳,记住一两个动作。3.放歌曲录音,学生跳一跳

教师可教一个踢踏步和三步一靠动作 放歌曲录音,学生跟着跳一跳 4.听一听歌曲是一二还一二三? 随音乐划拍 5.朗读歌词

要求:读出欢快、热烈的情绪。6.学唱歌曲

随录音轻声用“LU”哼唱,注意自己的音色。轻唱歌词 跟录音唱

再跟教师唱一唱,找出难唱处共同解决。

重点:衬词“扎拉羊卓拉”用微笑的感觉唱,既连贯,又要唱足,唱满时值。连唱,用高兴的心情,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

7、尝试用踢踏步和三步一靠动作跟着歌曲录音跳一跳。边唱边跳。

8、分组编创动作表演

学生汇报表演 互相评价。

四、小结,师生再见。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聆听《在北京的金山上》、《雪莲献北京》

2、听着鼓声走和停。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要求:边唱边舞。

三、聆听《在北京的金山上》 1.导入:

师:刚才小朋友唱了一首西藏歌曲,下面请你们听一首西藏民歌。2.初听歌曲

学生随音乐轻轻拍手,听后歌曲情绪。3.学生谈感受

师:那你觉得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演? 学生随着音乐自由跳一跳

教师将好的动作组合起来大家一起学一学。4.复听歌曲

师生一起合着音乐跳一跳。

四、聆听《雪莲先北京》

1、导入: 师:请小朋友们听一首歌曲听后说说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

2、初听歌曲,听后讨论

3、复听歌曲

看图,请小朋友说说选择哪一种动作边听边表演。试着做动作,师生共同设计 边听歌曲边表演。

五、游戏

1.出示走、跑、停的图形谱,讲清区分的方法。2.讲清游戏规则:

学生听教师的鼓声走或停、跑。

鼓声响起之前,教师给速度一二一起,听到Х Х Х Х 走,听到 ХХ ХХ ХХ ХХ 换成小跑步,当鼓声停止时,学生心理数一、二

四 可做点头,拍手,挥手、等动作,当时嘴里不能有声音。3.鼓声起,按上面方法走或跑。

4、分里、外两圈反方向走,比一比哪一组同学的动作准确率高,在游戏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同学要表演节目。

六、小结,师生再见。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复习《彝家娃娃真幸福》 2.表演《我的家在日喀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彝家娃娃真幸福》 齐唱一边 边唱边表演

三、新歌教学 1.导入:

师:小朋友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你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吗?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全国各地走一走看一看,喜欢吗? A、(多媒体出示)看,来到了什么地方?(内蒙古)

内蒙古在辽阔的大草原上,那里牛羊成群,蒙古人民更是能歌善舞,你回表演蒙古舞吗?谁来表演你个动作? 我们一起来表演吧!

放录音表演《草原就是我的家》

B、告别了辽阔的大草原,看,来到了?(新疆)

新疆以出产()出名,你会跳新疆舞吗?谁来表演你个动作? 我们一起来好吗?

放录音,表演《颂祖国》。

C、下面请小朋友听一首歌,猜一猜,我们又到了哪里? 2.范唱听录音,多媒体出示

介绍西藏,西藏有“白色的雪山”“千里草原”、“青葱的森林” “布达拉宫”介绍男女穿着

师:西藏人民更是能歌善舞,你会跳西藏舞吗? 放多媒体,学生模仿动作。

3.放录音《我的家在日喀则》,学生跟着歌曲跳一跳 4.揭题,介绍日喀则 5.学唱歌曲 跟着录音轻唱

找出难唱的地方共同练唱 练唱:衬词、连唱

学生唱后谈感受,你觉得这首歌曲怎样?应该怎样演唱。学生情绪饱满,用轻快的声音连唱。6.边唱边表演(分组)先分后合,教师讲解示范

7、表演展示

部分学生演唱,一部分学生表演,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

18、拓展,欣赏《青藏高原》

四、小结,师生再见。

教后记:

第八课 过新年

教 学 目 标:

1.通过听《窗花舞》、《晚会》,唱《小拜年》、《过新年》感受音乐所表达的过新年的热烈氛围,感受不同地域的民歌风,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积极参与编创旋律,用打击乐表现过新年的气氛、自编动作等音乐实践活动。

教 学 内 容:

表演《小拜年》、《过新年》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聆听《窗花舞》、《晚会》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聆听《窗花舞》

1、导入:讲故事《白毛女》

2、初听,听后说说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你觉得喜儿是个什么样的人? 听后学生讨论

3、复听

师:你会剪窗花吗?

生:边听音乐边剪窗花,撕纸花 听后谈感受

4、再听,自编动作表演贴窗花 跳自编的窗花舞。

三、聆听《晚会》

1、初听,听后说说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 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听后学生讨论

2、简单介绍贺绿汀(1903--1997)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教师进行弹奏片段,哼唱几句

3、复听音乐,学生随着音乐做动作 你会跳秧歌舞吗?指名学生跳

四、编创与活动

1、出示打击乐

师:你会用这些打击乐创造出过新年的热烈气氛吗? 教师先示范,然指名学生敲一敲

2、分小组编创

3、展示每个小组的合奏效果 学生评价

五、小结,师生再见。

第 二 课 时

教学要求:

1、表演《过新年》

2、用打击乐伴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新歌教学

1、复习歌曲《龙咚锵》 边唱边表演

2、过新年了开心吗?你是否注意到在过年时家门上贴的对联?你喜欢哪一幅?抄在课本上,读给同学们听(课前布置)

3、学生读对联放《过新年》音乐

4、放《过新年》VCD,看后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

“咚咚咚咚呛”是什么声音?你会用动作模仿吗? 放歌曲录音学生徒手模仿打击乐器的动作

5、学唱歌曲: 轻声跟录音哼唱 你最喜欢哪一句?

哪一句你还不会唱?谁来唱给他听一听? 重点练唱:

6 5 3︱2 2 3 5︱ 6 —︱ 幸 福的生 活 甜呀

甜有

︱5 3 0 ︱ 5 6︱1 0 ︱ 咚 呛 咚 呛

咚 咚 呛

唱好休止处和反复记号处,让学生听录音后说说唱几边? 再采用A、连唱B、师生接唱C、生生接唱的方法练唱 指名学生唱,其他学生评价

6、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师:选择哪些打击乐为歌曲伴奏比较叫合适? 生:自由选择

听录音边徒手模仿打击乐的敲打动作 分组编创伴奏 分组展示

选一组同学为歌曲伴奏,其他同学唱歌 学生评价

三、创编

师:哪些节日也是很开心呢?学生创编 为新年晚会对歌

出示1 2 3 4 5 学生唱一唱

分小组编创,唱给大家听,音唱不准是教师可以用琴伴奏提示 听一听,比一比,谁编的旋律好听。

四、小结,师生再见。

第 三 课 时

教学要求:

1、表演《小拜年》

2、用打击乐伴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歌曲《过新年》 完整地唱一遍,边唱边表演。

三、新歌教学 1.导入:同学们喜欢过新年吗?你们知道湖南人民是以怎样的方式过新年的吗? 师:简单介绍湖南人民欢度新年的风俗

2.听录音,学生轻轻随着歌声拍手,感受节拍 3.师:你会模仿舞龙灯、狮子灯吗? 学生边听音乐边舞龙灯、狮子灯 听着音乐再来一边

4.跟着老师的琴声默唱歌曲 5.朗读歌词

跟着老师的琴声读歌词 6.学唱歌词

轻声跟录音唱词(2边)

找出喜欢唱的乐句和不会唱的地方

重点练唱:第一句

3︱6 1︱3 6 3︱1 6︱ 正月里

好耍

狮 子

灯 呀 1 1 3 5 6 1︱6 3 1 6︱5 —︱ 耍起

那个 狮 子灯

拜个

年 逐句练唱 连唱

你觉得这首歌曲怎样? 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分男女个唱一段

指名学生演唱,其他同学评价

7、听音乐分小组编创动作 学生展示,评价 边唱边跳

8、用打击乐伴奏

徒手敲锣打鼓

用锣鼓锸等为歌曲伴奏

一部分学生唱,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四、小结,师生再见。

第四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语文S版

二年级上册教案

陈云安

语文S版第三册(二年级下册)整体教材分析

全册教材由识字、课文、语文百花园三部分组成。本着“建华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的编排原则,按专题将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分为8个单元。单元主题依次为:“热爱祖国、革命传统、爱心、明理、爱科学、保护环境、可爱的小动物、优秀品格、快乐的冬天、中外优秀传统文化”。在每个单元中,安排和单元主题相关的课文4篇(第五单元安排5篇课文),课文前面是单元导语,用简明的几句话点明本单元的专题。每单元后面安排一次语文百花园活动,活动的内容都围绕单元主题进行安排。

1、单元导入

单元导入安排在每一单元课文之前,包括导语和情景图两部分。导语通过简明的几句话,以学习伙伴的口吻点明本单元的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景图采取生生对话的形式,模拟学生自主学习情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2、课文

全册教材共编排课文33篇,其中5篇为儿童诗,2篇为古诗,1篇为课本剧,1篇为神话故事,其余皆为童话或故事。选文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富于童心童趣,折射出儿童的经验世界、情感世界和想象世界,同时注意培养儿童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语文百花园

教材安排“语文百花园”8次。内容包括字词句(语海畅游)、读读背背、口语交际(能说会道)、写话、自主积累(我的采集本)和综合性学习(语文大课堂)等六个方面的学习活动。

课时安排

识字

10课时 课文

99课时 语文百花园

33课时 总计

142课时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包括导语,《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秋天》《古诗两首》、《日月潭》四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一。认识52个生字,书写28个汉字。

单元主题:这一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以“爱祖国,爱自然”为主题而选编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单元的导语:我们的祖国真美呀!草原牛羊成群,田野稻谷飘香;庐山瀑布飞溅,日月潭碧波荡漾。。。我们热爱伟大的祖国!教材以优美的文字,琅琅上口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几幅祖国美丽的风景图。应该说这里的“爱祖国,爱自然”,是建立在以前所学的一些分散的有关于爱国的课文之上的,也可以说是一个主题整合的学习。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已学的知识和学习体会展开进一步的学习,使学生在平时对祖国的了解和接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展现的是天安门广场上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秋天》展示的是美丽动人、生机勃勃的丰收景象。《古诗两首》描绘的是敕勒川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和庐山瀑布的磅礴气势。《日月潭》则描写了台湾著名风景区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本单元课文教学以读为主,要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加强朗读和背诵。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升旗仪式的庄严,从而激发学上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

背诵积累语言,培养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学习汉字不必对汉字的音形义讲解,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认识。对课文的感悟理解,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不搞一刀切,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注重自学方法的交流。开展多项实践活动,进行课文内容的拓展与延伸。

教学设想

1、注重收集资料,作好课前布置。

2、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3、围绕重点,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学习目标

1、认识52个字,会写28个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爱祖国的情感。、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教学目标:

1、认识“旗、旦、京”等13个生字,会写“广、严、曲”等7个字及以下词语:元旦、北京、乐曲。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升旗时的庄严隆重,进而加深学生热爱国旗、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体会升旗的庄严隆重。教学过程:

一.以图激趣,导入新课

出示国旗图片,教师激情导入:五星红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免征,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骄傲.自从一九四九年,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后,这鲜艳的旗帜就永远飘扬在祖国大地上.每天清晨,在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都会和太阳一同升起.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再读课文,认读生字.1.一边读课文,一边勾画出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2.分小组汇报自己在预习中都记住了哪些字,是怎样记住的.(教师提示方法)

3.全班汇报生字识记掌握情况.(1)我会记.当小老师,向大家介绍识记方法.(2)我会读.“开火车”读字卡.(3)用扩词或抽字卡的方法巩固识记.4.指定学生分段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在学生识记生字的基础上,教师提出朗读要求:不落字,不添字,注意标点符号.)四.读文感悟,体会感情.1.朗读课文,勾出不懂的字词,集体探讨解决.(可借助图片理解“礼服”“绶带”,借助动作理解“擎”“正步”“注目”等)此环节可以使学生有深刻的体会

2.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从哪些词语和句子中能够看出升旗仪式的庄严隆重.可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读.思.议.画.小组讨论后,各小组进行汇报交流.3.可安排学生观看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录像,加深对课文内容的体验.五.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六.拓展练习

每个同学都参加过升旗仪式,当时是怎样的情景,你有什么感受.七.指导学生书写生字..2、秋天

教学目标:

1、认识“凉、纷、扬”等13个生字,会写“汽、阵、纷”等7个字及以下词语:汽车、秋天、苹果、公路、季节。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丰收美,引导学生会发现生活中的美。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感受秋天的美丽和丰收的喜悦。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大地妈妈有四个女儿,他们分别是春夏秋冬.每个孩子的到来总会给妈妈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瞧,现在秋姑娘又来到了人间,大地发生了什么变化?(展示秋天美景的图片)二.初读感悟,认记生字.1.自由读全文,看看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2识记生字.(1)在文中找出本课的生字,并勾画出这个字所在的词语,句子,读给大家听.(2)把生字做成字卡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自主识记生字,识记方法提示:用部件组合(三个部件组合在一起)或编顺口溜的方法(“有”要坐车随“耳”去)识记“随”字;利用形近字识记“扬”字.先出示熟字“杨”,换不同的偏旁组成新的字.三.精读课文,感悟理解 1.用读来展示秋天的美.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练读,读后让学生在班里自主交流读书体会,把自己的理解通过读民展示出来.读中休会词语的意思.可指导学生结合图理解.如:“铺了一地金子”“洁白的笑脸”“咧开了嘴”是怎样的情景?学生展开想像进行描述.2.教师范读,学生想像课文中描述的秋天的景象,把喜欢的语句或段落记在心里.(可写在词语积累本上)

四.复习生字词.1.抽字卡轮读.2.小组比赛进行会写字扩词训练

3.指导书写本课的七个生字.五.展示台(以下学习活动教师可以选择其中一两项)1.粘帖自己画的秋景图.2.朗诵有关秋天的诗歌.3.讲述自己发现的秋天来到时,周围景物的变化.4.摘记课文中的叠词,看谁摘记得多.3、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认识“诗、首、川”等12个生字,会写“川、尺、首”等7个字,学习型偏旁火字旁。

2、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朗读、背诵课文和掌握生字词。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两幅.小黑板.字卡.二.激趣导入.1.谈话激趣:同学们,在开展学习活动之前,我们先庐山浏览一番,欣赏一下庐山风光吧.2.请学生观看庐山风光片,欣赏庐山秀美的风光.3.请学生谈一下对庐山的印象.4.导入新课:庐山风光秀丽,不知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前来观赏,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三.知诗人,解诗 1.介绍李白

2.解题.“望”能换成“看”吗? 四.抓字眼.明诗意.1.自由朗读全诗,有哪些词不明白.2.同学之间互相解答.3.挂图突破理解难点.(1)理解“生紫烟”中的“生”的意境.(2)为什么说是“挂”前川?体会作者是把这情景看成是画中的美景.(3)理解“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体会夸张在这里的作用.(4)作者为什么把“瀑布”比做“银河”? 五.想意境,悟诗意.1.教师用激昂的情绪朗读全诗,同学小声吟诵体会诗人的情感.2.指导朗诵,想象意境,体会诗情.3.背诵诗文.六.认字写字.1认字

(1)可分类记忆:

(艹)字头的字:苍.茫

左右结构的字:诗.银.野.疑.炉 独体字:川.首.尺

形声字:苍.茫.笼.炉.紫.银„„(2)可根据构字规律识记。

“笼”为什么是竹字头?“炉”字为什么是火字旁?“盖”为什么是皿字底? 2指导写字

4、日月潭

学习目标: 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 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体会日月潭的美。课前准备: 台湾地形图。日月潭清晨、中午、下雨时的风光图片。6 生字生词卡片、适合朗读的轻柔音乐。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出示台湾地形图和日月潭风景图)

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祖国的宝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想知道课文是怎么写日月潭的吗?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和你喜欢的词语。(老师巡视指导)

三.识记生字。

A. 都用生字卡片检查绳子认读情况。(注意读准)B. 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记生字。(如: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记)C. 学互相交流记字的方法。

四.再朗读课文,这次要比刚才读得更好更好、更流利、更有感情。(可对感受深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完之后同桌交流读后的感受。

再读质疑

五.学生默读课文,提出问题。如: D. 日月潭为什么会在高山上?

E. 日月潭周围有哪些名F. 胜古迹? 六.全班交流,合作释疑。七.积累词语

全班交流自己喜欢的词语,学生一边说,老师一边板书,请学生当小老师带同学读。指导书写 八.指导书写 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出示生字生词卡片,认读生字.2.指名分段读课文.二.细读课文,感悟重点

1.同学们愿意怎样来学习这篇课文?(朗读比赛当小导游^)按同学提的建议来学习课文.2.指名学生当导游,带着大家去日月潭观光游览.(1)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读懂,抓住重点准备B.做介绍.(2)思考:导游是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日月潭的?(指名答,并书写:位置.名字由来.美景.清晨.中午.下雨)(3)同学对小导游的介绍进行点评.(4)再请一位小导游做介绍.(5)同F.学对导游作介绍.3.通过导游的介绍,我们知道了日月谈风光秀丽,景色宜人,它象一个爱美的小姑娘,在不同的季节换上不同的新装,呈现不同的景色.同学们想不想用自己的朗读把日月潭的美表达出来? 4.选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并试着背一背(1)自由背

(2)同学互背互听.(3)指名背喜欢的部分.三.巩固识字,完成课后练习1.用游戏巩固识字.2.读课后读读记忆中的词语.用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抄写其中会写的词语.总结课文,发散思维

3.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4.课本上的学习伙伴知道台湾有美丽的阿里山,你知道台湾有哪些著名的景点? 板书设计:

4.日月潭

位置

名字由来

日月潭

清晨

隐隐约约

景美

中午

清晰

下雨

朦胧

语文百花园一

一.学习查字典.1.告诉学生要学会用部首查字典.2.教师写一些生字在黑板上,按部首查字法一步步教学生查.并写下步骤.3.让学生把剩下的字按部首查字法查出,小组内检查.4.教师检查.二.读一读.比一比.1.师读,要引导学生注意读章节时的准确性,认识读准字音,说好普通话的重要性.2.抽生读,全班跟读.3.生齐读.三.背一背.1.让学生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2,学生读.3.让学生说说这首诗的意境.4.老师总结.四.读一读.1.抽生读.2.愿意读的生站起来读.3.全班齐读, 4.老师和学生比赛读.五.我的采集本.1.学生先读一读.让他们知道这是我们国家的四个之最.2.让生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中国之最.3.布置课后作业,让生查阅中国之最.六,能说会道.1.激起学生说话的兴趣:同学们,你们刚度过了一个漫长的暑假,你们有什么有趣的事对老师和同学们说吗.2分小组说说.3.请每组的学生推出一个说的好的同学全班交流.4.师生共同评一评.指导学生把说的写下来.5.师把写得好的念给全班听,让其它同学借签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安排了四篇阅读课文、一篇识字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二”。

这一单元是围绕“革命传统、爱心”的主题编排的。儿童诗歌《窗前一株紫丁香》以丰富的想象力,表达出少年儿童对老师深深地爱和赞美之情。课文《阳光》以朴实的语言,饱含深情地赞扬了佳子关心亲人,为他人着想的好品质。《朱德的扁担》和《吃水不忘挖井人》是发生在革命战争时期的真实故事。革命前辈关心这战士、关心乡亲、身体力行的高尚品质,是向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识字课《保护庄稼好卫兵》通过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教育学生要爱护青蛙,同时引导学生识记一组声旁相同的形近字。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革命前辈的高尚品质,激发学生敬爱革命前辈、继承革命传统的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要求掌握会认字58个,会写字37个。

5、窗前一株紫丁香

教学目标:

1、认识“株、浓”等13个生字,会写“师、伸”等6个字及以下词语:伸进、老师、绿色、又香又甜。学习新偏旁舌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师生间深厚的情意。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字词、朗读、背诵课文,体会师生间深厚情意。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二创设情境,整体感知.学生一边听教师配乐朗读,一边看和课文内容配套的图片.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勾出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记生字.2.交流识字方法.(1)熟字加偏旁识记.如:农+氵为浓,皮+疒为疲,等.(2)组词识字,如:栽树.帮助.牵挂.(3)做动作识字.让学生做眨眼睛的动作,体会“眨”字跟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4)编儿歌识字.如:自心息,林夕梦.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读通句子,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四.有感情朗读,感悟理解 1.教师有感情范读.2.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把自己理解朗读读出来.3.学生互相评价.发挥朗读评价的诊断和激励功能,在评价中完善和修正自己的朗读,感悟浓浓的师生情.4.配乐朗诵.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1.说一说,这些小朋友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下一棵紫丁香? 2.写一写:你想对你心中的老师说什么呢,把它写在课后的绿叶上.请学生们诵读,并评选“紫丁香”奖.六.巩固生字.指导书写.1.读生字卡片.2.书写生字.(1).自主观察.A.学生独立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看相同结构的字有几个,书写时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B.教师范写,学生观察.注意笔顺,间架结构.(2).体验观察.临写

评价:看一看,比一比,自己写的字和田字格中的字一样棒吗? 3.练习给生字组词.6、阳光

教学目标:

1、认识“茵、坪、射”等13个生字,会写“乌、作、却”等8个字及以下词语:乌黑、作为、怀里、房门、闪闪发亮。学习新偏旁单耳刀、户字头和包字头。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3、体会佳子为什么要把阳光作为礼物送给奶奶,理解“阳光跑到我心里去了”的含义,教育学生关心长辈,为他人着想。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字词,朗读、背诵课文,体会亲情之爱。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教师在优美的乐曲声中描述:清晨,小鸟在天空中叽叽喳喳地叫着,绿茵茵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啊,多好的天气,多美的景色,是阳光给我们带来了这个美丽的世界,就在这个阳光灿烂的早晨,发生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或学生配乐朗读课文,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播放根据课文内容及插图制作的配乐配音动画片的多媒体课件.2.学生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三.再读课文,识记生字.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把圈出的生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2.出示本课的认读生字,学生自主识记后,交流汇报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3.总结提示识字方法.(1)比较字音识字.如:平____坪.兰_____烂.查_____喳.(2)比较字形识字.如:住_____佳.社_____礼.4.在识记生字的基础上,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四.感情朗读,加深体会.1.学生自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2.教师组织学生将问题进行梳理.归类.同学间能相互解决的尽量解决,然后重点引导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展开讨论:(1)佳子为什么要把阳光作为礼物送给奶奶.(2)跑到奶奶心里的阳光指的是什么?

3.尝试进行背诵.五.巩固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及句子,学生认读.2.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按结构进行归类.3.教师示范,学生描红,临写.六.实践活动.7、吃水不忘挖井人

教学目标:

1、认识“主、席、领、导”等12个生字,会写“士、主、领”等8个字及以下词语:领导、革命、工具。学习新偏旁页字旁和寸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毛主席关心人民、为人民排忧解难的作风,激发学生对革命领袖的敬爱之情。教学重难点:

了解毛主席关心人民、为人民排忧解难的作风,激发学生对革命领袖的敬爱之情。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都喜欢听歌吗,现在我们就来听一首好吗? 说说你听到了什么,你知道毛主席是什么人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毛主席的文章。二.自读.1.借助汉语拼音带问题通读全文.同步思考:挖井人指的是谁.立碑的又是谁? 2.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为自然段做出标记.三.识字.1.在生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2.出示儿歌,指导学生用儿歌中的方法边读边画,自主识字.3.让学生主动介绍自己的识记方法,检测.4.扮演小老师领读生字,并说说读.记这些字时应该注意什么? 5.出示“我会读”中的生词,开火车认读.四.朗读.1.调皮的生字宝宝跑回到课文中去了,你还认识他吗?请大家练习读读课文.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3.自由朗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五.写字.1.出示要写的字“井,面,乡”,读准字音,认清字形.2.指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写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说一说怎么写好看.3.教师范写生字,指导学生写好“乡”字,注意第二个“横撇”的位置.4.学生练习,组内评议,教师对写得好的学生进行肯定和表扬.第二课时 一复习

教师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的生字宝宝现在要和大家照镜子,我们来比谁照镜子的速度最快.1.教师拿出生字卡片和全体学生“照镜子” 2.同桌同学互相“照镜子.二.精读.1.朗读接力赛.开火车一人读一句,做到四不(不错字,不漏字,不加字,不重复字),读对了,下一位接着下一句读.读错了,下一位接着重复读.2.指导朗读.3.看文中插图,指导学生读好对话.4.配乐朗读全文,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三.讨论.1.这口井和一般的井有什么不同.2.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有谁关心和帮助过你吗.你又是怎样看待他们对你的帮助.四.拓展.1.根据课文内容,分组合作,试着给课文配上插图.2.了解有关毛主席的故事,利用班会进行故事比赛.评出故事大王.8、朱德的扁担

教学目标:

1,会认18个生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课文,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教学重点:

1,会认18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1,按笔顺规则书写8个字.2,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教学时数:

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谜语,想猜一猜吗请听:生在树上,落在肩上, 干活躺下,休息靠墙.(这是扁担)板书:扁担.现在我国的农村,有的地方山路崎岖,还有很多东西如水,粮等需要用扁担来挑.在科技不发达的旧中国,更是离不开肩挑手提.说起扁担,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呢!

2,板书课题:6,朱德的扁担

3,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相机简要介绍朱德及其课文背景.(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一部他南昌起义和湘南暴动的队伍,来到井冈山, 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后,国民党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视为眼中钉, 肉中刺,千方百计想拔掉它.他们在军事上的一,二次”会剿“失败后,又实行经济封锁,妄图把红军饿死,冻死,困死.为了准备第三次反”会剿“,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地主党组织极积动员群众为山上送.挑粮上山也成了红军的一项经常性工作.那年,朱德军长已是40多岁了,但他经常亲自带领战士们下山挑.)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将不认识的字作上记号,在有疑问的地方划上问号.2,听教师范读课文,通过听,你认识了哪些字,记住了哪些字

3,把这篇课文读给同桌听,和同桌一起讨论识记生字,解决疑问,标出自然段.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互听互评,纠正字音.5,质疑:初步理解以下词语

坳:山间平地.围剿:包围起来消灭掉.经济封锁:用强制的力量使跟外界经济联系断绝.绵延:连续不断.(三)集中识字.1,在本课中,你找出了哪些生字

根据学生回答,贴出生字卡片:

朱担粮绝军令禁锁井冈坪战士脱肩浩荡戴

2,这一课的生字这么多,你能记住吗有什么好办法

3,将生字按难易分类,把容易识记的字卡拿出来指名认读.如:担战士军令井冈山粮食

指出”担“是个多音字,本课读dàn 担子,扁担,还有一个读音是什么(dān 担心)

指导学生读好后鼻音:令粮

4,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记住形声字:粮禁坪浩荡

5,多种形式认读生字:同桌互读,小老师带读,指名读.(四)巩固练习.1,游戏:识字大餐.将学生分成两大组,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老师念出本课生字,学生指相对应的生字卡片,看谁指得又快又准确.指得快又对的为优胜.2,再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你能把课文准确地读出来吗指名朗读课文,集体纠正发音.(五)作业设计.将本课的生字和课文读给家人听.第二课时

复习检查

1,开火车认读生字,词语.2,指名朗读课文.围绕”藏“和”找“学习课文.1,过渡:我们上节课读过了这篇课文,课题是:朱德的扁担齐读课题.朱德用这根扁担干什么用(挑粮上山.)为什么需要挑粮上山(因为井冈山生产的粮食不多,不够山上的战士吃.如果粮食不够吃,战士们就会饿肚子.战士们吃不饱,就没力气打仗了.)你瞧,朱德正挑着担子从远处走来呢!

2,(出示投影)说说你看到的朱德.回答后出示书中的句子:他头戴斗笠,挑着满满的一担稻谷和年轻的战士们一起走在崎岖的山路上.从”满满“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么满的一担粮食肯定很重.朱德爷爷肯定要用上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挑起这么满的一担粮食.这么重的一担粮食会把朱德爷爷的肩膀都压红了.可能还会流出血来.朱德爷爷可能是硬坚持住的.)

3,既然挑粮上山这么重要,为什么战士们还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呢好好读读课文,想一想.(因为朱德同志工作很忙,还要挑粮上山,太累了.大家想,把扁担藏起来,朱德就不用挑了,这样就可以让他轻松点.如果朱德不挑粮,可以更加专心研究国家大事.战士们希望朱德不要过度疲劳.4,挑粮上山到底累在哪里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一找.如:从井冈山到毛坪,有五,六十里路,路很远,而且山高路陡,十分难走.尤其挑着粮食就更吃力了.什么是”山高路陡“ 什么是”崎岖“ 引导学生看图想象挑粮的困难.(山很高,路也不平.路上有很多石头,不像我们现在的水泥路.而且路很窄.下山时,石头一绊很容易跌倒.如果下过雨,战士们挑粮上山就更困难,路很滑,但是他们挑着担子,不能用手帮忙.走一步,又会滑两步.)

5,刚才通过大家的想像,把挑粮的困难再现到了我们的面前.现在,你能用读表现出来

吗指名读第三自然段.6,过渡:是呀,这些就是战士们藏扁担的原因所在.一个”藏“字,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呢(从”藏“字,我体会到战士们非常关心朱德军长,从”藏“字,我也知道大家非常敬爱朱德.这种体贴和关心,其实也是一种爱戴.)真是”藏中见真情“哪!

7,战士们这种情有没有实现呢从哪个词看出来(”没想到“)也就是战士们没有如愿以偿.出示课文中的句子:朱德又找来毛竹,亲自动手削了一根新扁担,还在扁担上写了八个醒目的大字:”朱德扁担,不准乱拿“.朱德的找扁担又让你体会到了什么(朱德做事不怕困难.朱德做事有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我觉得朱德作为军长,带头挑粮,非常负责.朱德很爱战士们,很爱部队,很乐意为部队做事.)

是的,朱德愿意与同事们同甘共苦.这就让大家更加敬爱朱德同志了.朱德的一个”找“,也让我们看见了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1,读到这里,你明白第一自然段这首歌谣的含义了吗

2,指名读歌谣,说说自己的理解.这首歌谣表现了老百姓对朱德的爱戴和信任,有了像朱德这样和战士同甘共苦的首长,一定可以粉碎敌人的围剿.总结补充.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了什么想法

2,你还想知道更多关于朱德的故事吗请阅读《朱德的故事》等课外书.第三课时

(一)检查复习.1,朗读课文.2,检查认字情况.(1)抽读生字卡片:

朱担粮绝军令禁锁井冈坪战士脱肩浩荡戴

(2)找朋友:给生字口头组词.(二)指导写字.1,出示要写字卡片:朱担粮军井战士肩

指名认读这几个字,明确这八个字是要求能认会写的.2,合作学习,识记字形.跟同桌讨论学习,读字音看字形,看看可以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的音形.指名汇报自学情况,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识记方法.如加偏旁:”未“字加一撇变成”朱“;”车“字戴帽子变成”军“;

用比较的方法记住:旦——担良——粮站——战

开——井土——士房——肩

3,指导书写.指名书空,强调字的笔顺.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说说在书写时该注意什么.朱:第一笔”撇“,要写得短一点,不要连在第二横上.军:上面部分是”秃宝盖“,不是”宝盖头“,最后一笔是”竖“.士:下面一横要写得比上面一横短.肩:下面不要写成”月“,而是要把”月“的第一笔变成”竖“.4,学生练写两个,教师巡视,提醒学生写字和执笔的姿势.(三)巩固练习.1,随堂听写本课生字:朱担粮军井战士肩 2,给生字组词.粮()军()井()肩()战()士()担()板书设计: 战士们藏扁担

朱德找扁担(以身作则,同甘共苦)

识字一.保护庄稼好卫兵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及以下词语:保护、事情、眼睛。学习新偏旁广字旁、目字旁。

2、正确、流利的朗读儿歌。

3、培养爱护下动物的意识和情感。教学重难点:

培养爱护下动物的意识和情感。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猜测一下,谁是保护庄稼的好卫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赞美小青蛙的儿歌.二.读中识字.1.教师范读.2.学生自由练读.画出儿歌中的生字.3.同桌对读,在读中学习生字.4.教师抽查学生朗读情况,指导学生读准课本生字的读音.特别强调:以”青“为声旁的一组字应读为后鼻音.”庄稼“的”稼“应读轻声.5.加动作表演读.三.归类突破

1.小组合作,去发现儿歌中有几个以”青“为声旁组成的字.借助拼音.认一认,记一记.2.借助课后第二题比一比,认一认,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怎样记住这个字,并试着编顺口溜来识字

3.教师加以指导,完善顺口溜.有水方说清,日出天气晴.有言去邀请,有心情意浓.有目是眼睛,有虫是蜻蜓.换偏旁识字,你我都能行.4.集体边说顺口溜,边拍手打节拍,加深对生字的记忆.5.以熟字加偏旁的方法去识记”稼,护“这两个字.6.多媒体出示图片,看图识记”卫兵.庄稼.眼睛“这三个词

四.指导书写8个要求会写的字, 五.巩固识字.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在活动中巩固.2.师生交叉读儿歌,在读中巩固.3.用生字扩词,在积累词语中巩固.4.完成课后第四题”我会写“,在写中巩固.语文百花园二.一.汉字真有趣.1.生读.2.师提问:这些字有什么相同之处.3.生回答老师提的问题.4.总结,第一组字都是”女“旁.第二组字都是”虫“旁,第三组字都是”扌“旁,第四组是反犬旁.让生再说一说还有哪些字是同偏旁的.二.读词语,说一说.1.生读词语.2.让学生想想第一个字都是代表什么什么样的词.3.师总结,都是代表动作的词.4.请学生说说这样的词, 三.读句子,选一个带点的词造句.1.学生读句子, 2.抽生造句,用带点的词, 3.同桌之间说说.四.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1.生自己加.2.老师订正,并说明理由.五.背一背.1.师范读.2.生读.3.告诉生此诗的大意.4.生试着背背.5.师生比赛背.六.读读背背.1.抽生读.2.生评.3.师范读.4.生齐读.七.看图说话写话.1.让生试着说说画面所反映的内容:”小朋友是在想怎样救小鸟.“ 2.让生试着说一说.3.抽生说.4.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将说的写下来.要求写完整写具体.八.能说会道.1.自我尝试说:'认真观察图画,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内容,让你想到了什么.2.小组交流互相说,说说你曾经关心过谁,是怎样做的.3.全班汇报评说:每个学习小组可指代表汇报本小组的交流讨论情况,组内同学也可自由汇报.全班同学都来当裁判,评一评谁做的好.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明理、团结”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其中一篇是寓言诗,三篇是童话故事。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寓言和童话世界里得到愉快地享受,受到深刻的教育。

《天鹅、大虾和梭鱼》是寓言诗,讲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征友启示》告诉我们在与人交往时,既要考虑自己的需要,也要考虑别人的实际情况。《小猫刮胡子》告诉我们做事要多动脑筋,不能盲目学着做。《小马过河》使我们懂得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亲自试一试。

课文前导语用几个有趣的问题来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情境图中几个学生在兴致勃勃地提出问题或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通过导语和情境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设想

1、注重收集资料,做好课前布置

课前要注意让学生收集与课文有关的故事和资料,读读“资料袋”的内容,为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做准备,充分教学内容,开发课文中蕴含的人文内涵。

2、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每篇课文都要精心创设情景,使学生在入情入境的学文中,领悟深刻的主题思想,愿意与人交往、合作,在生活中遇到事情能多动脑筋,勇于实践。

3、围绕重点,适当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习目标

1、认识“棚、匹”等13个生字。会写“切、伯”等8个字及以下词语:亲切、做事、麦子。

2、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老马对小马说的话的意思。

3、能从小马过河的故事中受到启发,懂得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开动脑筋,勇于实践,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9、天鹅、大虾和梭鱼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7个字及以下词语:如果、大虾。学习新偏旁虫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合作的重要性,学习与人合作。教学重难点:

知道合作的重要性,学习与人合作。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动物了,对吗?你们都喜欢什么动物?它们有什么本领?

生:我喜欢小狗,它能看家。生:我喜欢小猫,它能捉老鼠。生:我喜欢„„

2、你们对动物的了解真不少!(出示图片)这三种动物中,你了解哪种,它有什么本领?

生:我知道天鹅,它会飞。(师板书:天鹅)生:我知道梭鱼,它会游泳。(师板书:梭鱼 点出梭字)请跟我读。(学生认读,注意平舌音。)生:我知道大虾,它也会游泳。

3、师: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世界著名的寓言故事。(板书课题)

二、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画生字认。

2、小组学习,交流识字。

3、汇报所学生字。(师帖字卡,生汇报)

4、齐读生字。(组词、造句等多种形式读。)

三、理解课文

1、初读课文,划分小节;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标小节序号。(读准字音)

(2)、图文结合,边读课文边思考:本文主要讲的是什么事?在第几小节?

生: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天鹅、大虾和梭鱼它们合伙拉车,但是到最后大车还是在原地一动不动。

生:主要在第二小节上。

2、理解课文,感情朗读。

(1)、学习第二小节。

图文对照,自读理解。

边读边想:天鹅、大虾和梭鱼都给自己上了套,什么是上了套?

(看书图)他们拼命地拉呀,拉呀,为什么大车一动不动呢?他们是怎样拉的?画出有关的句子。

生:天鹅、大虾和梭鱼他们把绳子一头绑在大车上,一头绑在自己的腰上,这就叫上了套。

生:天鹅拼命地往天上飞,大虾弓着腰使劲往后靠,梭鱼一心想往水里跳,所以大车一动不动。

实验理解,未动原因。

师:小组内合作实验,想一想天鹅、大虾和梭鱼他们三个是怎样用力拉车的?

生:我们组用的是文具盒做的实验。文具盒当大车,三个同学扮演天鹅、大虾和梭鱼,然后向三个不同方向推,结果文具盒一动不动。

生:我们组用的是桌子做的实验。„„

师小结:天鹅、大虾和梭鱼他们虽然合伙一起拉车,也都很用力,但是劲没往一处使,所以大车一动不动。

(2)感情朗读第二小节。(自读,指读,评读。)

过渡:按理说是 ”人多力量大“,天鹅、大虾和梭鱼他们合伙一起拉车怎么还没把大车拉动呢? 齐读第一小节。

(3)学习第一小节。齐读后指生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合伙的人如果不是心一条,就什么事情也办不好。

生:我读懂了大家要想做好一件事情,必须要一条心。

师:”人多力量大“只是表面现象,关键要看合伙人是否有真正的合作。

只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会合作成功、愉快,不自寻烦恼。

(4)朗读全文 那么,就请你们选自己的好朋友合作读全文,看看哪个组合作得好,课文读得精彩。

(学生有的分小节读,有的加动作读。)

四、延伸拓展

师:谁有好办法,让大车跑起来?

生:他们都应该往前方使劲拉,这样大车就能跑起来了。

师: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有很多事情要与别人合作,我们该如何与别人合作呢?(学生练习说话,引导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师总结:同学们,时代呼唤有创意,有活力,全面发展,善于合作的人才!让我们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吧!

五、书写生字。学生分析记忆字形后,师指导写 ”步“字。

10、征友启事

教学目标:

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自主积累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明白在生活中应该如何交朋友。懂得与人交往时,在考虑自己的需要时,也要考虑别人的实际情况。

教学重点:

认识14个字的音与形,正确书写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感悟本文揭示的道理,明白在生活中应该如何交朋友,与人交往时,在考虑自己的需要时,也要考虑别人的实际情况。

领悟“征友启事”因内容的不同引起不同的结果。教学准备:

生字卡、投影仪,录音机,小黑板及各种动物的头饰。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朋友吗?他们都是谁啊?有朋友的感觉怎么样?

是啊,有朋友的感觉真好。有一头小牛,它也想有个朋友,它写了一个“征友启事”,板书课题:征友启事。

随课题识字:你怎么记住“征”和“启”的?

明确:学生自由说,指名读,齐读。

二、除读课文,随文识字。

你们平时是怎样把课文读熟的?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句子读不通怎么办?

学生回答预想一:有空闲的时间就会多读课文。

学生回答预想二:不认识的字我会查字典。会在理解句子意思的情况下读通句子。学生自由汇报,教师小结学习方法。按照你们刚才所说的方法自由读课文。师范读课文。

同桌互相读,读的好的,夸夸他。读不好的,帮帮他。

三、检查反馈,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生字宝宝从课文里面跑出来了,小朋友们你们好认识它们吗 明确:这一部分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认读,如开火车,指名读,去掉拼音直接读。游戏巩固。

(1)给动物挂牌:出示小牛、猎狗、马,花猫的图片,指名上台在图片下贴上相对应的生字卡片。

(2)猜字游戏:老师和学生互相出字谜。

四、朗读课文。

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你在读课文中学会了哪些词语?找出来和同桌一起读一读。第二课时

一、通读课文,互相质疑。昨天我们初读了课文,这个小牛到底有没有找到朋友呢?是怎样找到朋友的呢?小组同学分工再读课文。

明确:一个同学读,其余同学认真听并思考。你懂得了什么,用你读懂的考考别的同学,还有什么问题提出来?

引导学生提问,相互答疑。

补充:启事—为了说明某事而登在报刊上或贴在墙壁上的文字。

三、知道朗读,边读边悟。

1、谁找朋友?为什么要找朋友?文中怎么说?

学生回答预想一:小牛要找朋友,因为小牛很孤单。

学生回答预想二:小牛很孤单,一心想找个朋友。

明确:指导朗读第一句。理解孤单,并说一句话。

2、为什么这两次的征友启事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呢?

明确:比较两次征友启事的内容,出示小黑板,左右各一个启事。(1)指名学生分别读两则征友启事。(2)说说两则启事有什么不同之处。

学生回答预想一:一个是做到‘以上几点,一个是做到其中一点;还有或者。(3)你是怎么理解这两则启事的?

(4)在读中引导理解词语:朝夕相处

兴致勃勃

闷闷不乐 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小动物看到第一则启事,有什么反应?他们看启事后是怎么想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你能试着把这种心情读出来吗?

学生回答预想:它们兴致勃勃的来,闷闷不乐的离开。

四、情境表演,加深感悟,拓展延伸。分小组合作表演。

通过两次征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预想:我们交朋友的时候,不能对朋友要求太多,条件太高,否则,我们就交不到朋友。

板书设计:

征友启事

第一次

第二次

„„以上几点

„„其中一点 垂头丧气

闷闷不乐

兴高采烈 没有朋友

和大家玩起来

11、小猫刮胡子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及以下词语:刮胡子、晚上、干干净净、头破血流。学习新偏旁月字旁和石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明白“不能见到什么学什么,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的道理。教学重难点:

明白“不能见到什么学什么,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的道理。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题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猫是老鼠的天敌。即使在黑漆漆的夜里,猫也总是能准确的抓住老鼠。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只淘气的小花猫,它不仅没有捉住老鼠,还碰的头破血流。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吗?我们一起来学习《小猫刮胡子》。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看拼音读准字音,找出要求会认、会写的字做上记号,看拼音多读几遍。

2.分小组互助读书,把课文读通读顺。

3.出示易读错音的字,并反复认读。如:

平舌音:皂。翘舌音:肿。后鼻韵母:净、镜。

韵母是ei的“肥”,是ai的“袋”和“耐”。

4.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生字。如:

熟字加偏旁:净、狡、猾、肿、耐。

看实物识字:肥皂、镜子。

看偏旁想字意:刮—立刀旁,袋—衣子旁,捕—提手旁。

多音字识记:干、血。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评价。

2.从评价老师的范读中,明确朗读要求,要读出小花猫的天真无知,猫妈妈对小花猫的关心。

3.学生读自己喜欢的句段。

4.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看图学文

1.出示有关课文插图的图片,说说对应课文的哪几段文字。

2.指名读前四个自然段,然后交流从中读懂了什么。随机引导理解“聚精会神”,并重点知道朗读以下两句话:

(1)小花猫在旁边翘着脑袋,碧绿碧绿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主人刮胡子。“翘着脑袋”“碧绿碧绿的”“一眨不眨地”要重读,要从语气上感觉出这是一只调皮的、好奇的小花猫。

(2)小花猫觉得自己的胡子老长老长的,太难看,就学着主人的样子,也把胡子刮的干干净净的。

“老长老长的”“也”“干干净净”这三个词在朗读时语调要拉长一些。

二、直奔重点

1.小组讨论学习猫妈妈的话,弄清楚这段话所揭示的道理。2.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好这段话呢?

3.读时要特别注意哪些词?4.指名读。5.学生交流。

从这段话中了解到了什么?悟出了什么道理?

三、扩展训练

1.听了猫妈妈的话,小花猫会怎么想,怎么说?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分小组讨论发言。

2.根据讨论意见,一人扮猫妈妈,一人扮小花猫,表演小花猫与猫妈妈的对话。

(四)指导写字

12、小马过河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14个,读准多音字“为”,理解词语18个。

2.能按要求把句子的意思说清楚;能给指定的句子加上冒号和引号。3.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说小马第一次来到河边过不了河的经过。

4.背诵、默写老马教育小马的话,从中体会故事的寓意;懂得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多动脑筋,亲自尝实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画,给学生最直接的视觉感受,然后引导学生讨论;我们从中可以学到什么东西?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理清课文先后顺序,按顺序复述小马过河的过程。

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读课文和体味文章蕴涵的深刻含义。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动画引入

1、看《小马过河》的连环画,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借助拼音朗读课文,做到读准读通,对课文内容有初步了解。

二、逐段讲解,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第1段(1、2节)

(1)什么事使小马高兴的连蹦带跳?(2)怎样读才能表现出小马当时的心情?

2、第2段(3、4、5、6节)

(1)一条河挡住了小马的去路,什么事使小马为难了?理解“为难”的意思,并用“为难”的语气读小马心里想的话。

(2)小马问牛伯伯的话应该用什么语气?(3)老牛回答用什么语气?

(4)小松鼠拦住小马喊什么?用什么语气?

(5)小马轻信别人的话,不动脑筋,连忙收住脚步,理解“连忙”。

3、第3段(第7小节)

(1)小马回家后怎样回答妈妈的问话的? 让学生理解“难为情”:害羞、难过或惭愧的意思。(2)在小马的两次答语中都出现了省略号,这里的省略号不表示省略,而是表示心里很为难,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的。

(3)老马是怎样教育小马的?

4、第4段(第8小节)

小马听了老马的话后小心地趟过了河,要注意读出小马自信、不怕困难的语气。

三、布置作业

识记生字词,反复诵读课文。第二课时

一、重点讲解,读段识篇 《小马过河》的第7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该段中妈妈教育小马的一段话是这篇童话的重难点所在,教学本段可采用以下方法:

1、突出重点词句,启发学生找出重点词句。小马和妈妈说话时的神态怎样?有什么动作? 老牛和松鼠说过哪些话呢?

2、联系全文,明白道理。

“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这是全文的中心句。对这一重点句子要引导学生联系全文,逐步加深体会。可提出以下问题来帮助理解。

(1)老牛说水很浅,松鼠说水很深,它们谁说的对?为什么?(2)光听别人说为什么不对?(3)应该怎样做才对?

(4)小马听了妈妈的话,懂得了什么?

3、练习分角色朗读。

4、分析生字的字形,指导学生书写。

二、拓展延伸,开放问题

假如河水很深,小马不能走过去,请学生思考还有什么办法帮助小马过河?

三、布置作业

1、写生字词、默写生字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小马过河

小马驮麦子到磨房

老牛说水很浅

松鼠说水深

妈妈说自己试一试

小马过河(水不深不浅)

语文百花园三

一、我会写

本项训练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培养写字基本功。共安排了三个左中右结构的字:“做、哪、啊”。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观察,找出这几个字都是左中右结构的规律,再复习从左到右的笔顺规则,然后看范字,注意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最后描红和临写。写的时候要提醒学生左中右结构的字三个部分要写的紧凑些,还要鼓励学生把字写的匀称、美观。

二、读词语,辨字音

本项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读词语,学习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分辨多音多义字。本题有4个多音字。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读,不会读的字教师可在字上注音,让学生看拼音读,然后让学生根据对话框中的提示进行思考,体会出:汉字里有许多多音字,它们的自形相同,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三、读一读,比一比,写一写

本项训练的目的是认识和分辨数量词的不同表现形式。

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读书上的四组词语,染根据对话框中的提示思考。让学生从实际中了解数量词的两种表现形式,体会到重叠的数量词表示多的意思。

四、背一背

本项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积累语言,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这次安排背诵的古诗是《长歌行(节选)》,其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已成为千古流传的佳句。教学时不要过多讲解,只要求读一读、背一背。

五、读一读

本项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语言。本题安排了读短文《特殊的考试》。教学中,可让学生自己读短文,读后,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共同讨论,引导学生在自渎自悟中明白要讲公共卫生的道理。

六、学写日记

本项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写日记,通过写日记,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勤于动脑、动笔的习惯,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七、我的采集本

本项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积累词语。教学时,可通过让学生读原句和去掉象声词的句子,边读边比较,体会出用上象声词,句子显得生动。除了让学生积累书上的四个句子以外,还要鼓励学生从课内外的读物、电视、广播等中积累带有象声词的词语或句子。

八、能说会道

(一)教材说明

本次口语交际的题目是《我们来帮他想办法 》。教材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图画,图意是明明在动物园里玩,一不小心和妈妈走散了,明明急得要哭了起来。另一部分是本次口语交际的提示和要求。

(二)教学目标

1、讨论时能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倾听他人的发言。

2、培养学生解决意外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建议

1、创设情景,导入学习。

2、小组间互相交流、评价。

3、还可以组织分角色表演。

4、教师总结。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由四篇课文,一课识字课《读读词语识汉字》和“语文百花园四”组成,这一组课文以“爱科学”为主题。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本单元的课文富科学知识于生动有趣的童话、诗歌、故事中,要利用丰富的朗读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组课文中有以童话形式介绍人造卫星及其作用的;有科学短文,通过拟人手法介绍水在自然界中的形态,变化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厉害关系的;有以诗歌形式介绍植物用什么方法来传播种子的常识性短文;有介绍邮票上的齿孔来历的.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阅读的兴趣,感受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科学热爱的情感.

二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文字基础,能够借助汉语拼音完成对课文内容的阅读,在对语言比较浅显的文章理解上,有了一定的能力.这组课文中的《星星的新朋友》全文语言简洁,采用童话的形式,介绍了几种人造地球卫星及其作用,孩子能够通过阅读,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增强对科学热爱的情感.《我是什么》和《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两篇课文用拟人的手法,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变化过程和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内容贴近生活,语言生动形象,能引起学生阅读兴趣.《邮票上的齿孔》向学生介绍了邮票上齿孔的来历,课文内容充满童真童趣,非常适合儿童阅读.《读读词语识汉字》将生活中常见的树木,花,蔬菜,水果等名词汇在一起,编成了生动上口的词串,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祖国语言好的乐趣.

教学设想:

1、收集资料,精心准备.

课前准备收集有关的科学信息及实物标本,做到课前准备充分.也可以制作相关就是课件进行展示,引发学生兴趣,培养他们爱科学的情感.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本单元中的课文内容都充满了童真童趣,在课前精心设计情境,使学生能够入情入境的学习,领悟课文内容.

3、围绕重点,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指导. 学习目标:

1、认识68个生字,会写3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13、星星的新朋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认识两种新笔画;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过程与方法

观察法、激发想象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科技发展的新成就,激励学生从小刻苦学习,将来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

2、学习生字 教学准备:识字卡片 教学设计: 激发动机,入情

出示课文插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板书课题)现在你知道是什么了吗?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题。感悟形象,动情

课文描写的那些陌生的星星都是什么样的星星?它们有哪些种类?有哪些作用?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让学生体会这些人造卫星自豪的神情。

简介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背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诵读1~5自然段。拓展延伸,抒情

引导学生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拓展延伸。

收集回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有关消息,观看当时的实况录象,激发同学们的自豪感。

收集并阅读有关我国航天科技方面的最新资料,当一回小主编,介绍给其他同学听。阅读我国航天科技的有关资料,写写体会,抒发情感。注意下列字的字型及读音

星星 怎么 夜空 闪烁 预报 广播 转播 介绍 营救 陌生 爆发 组织讨论

你知道侦察卫星和营救卫星是做什么用的吗?让学生自由发言,老师点评。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星星的新朋友 气象卫星

地球资源卫星————科技突飞猛进 侦察卫星

导航卫星

营救卫星

14、我是什么

教学目标

能正确地读、写要求掌握地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雹子和雪;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

教育学生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

过程与方法 直观演示法。

通过生生互动演示、师生互动演示,发挥学生各种感官功能,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中参与训练,激活思维,读懂课文的词句。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诱发学生爱护水资源、保护水资源。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水的三态变化。难点:水对人类的益处与危害。教学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音乐、反映水的变化的录象片和课件。师生课前搜集水与人类有关的录象资料。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悬念激趣,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我是谁吗?请你介绍一下你是谁。有一位小朋友不知道自己是谁。你们能帮忙猜一猜吗?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让学生边听边猜“我”是谁。(板书课题)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将你最感兴趣的自然段多读几遍。读书交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识字写字训练

利用生字卡片,出示“我会认”重的12个字和三个词语,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指认,并交流识字方法。

请同学来当小老师,带领同学们读生字词语。

分组开火车读字词比赛,评出优秀小组,读不准的,请组内的同学帮助纠正。出示“我会写”的7个字。让学生观察字的特点,找出自己认为难写的字。教师范写,边写边强调重点。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习。第二课时

默写上节课重点朗读和临写的字词,复习巩固。学习全文,利用电教媒体导思释疑

利用课件激发兴趣。课件展现由“汽”变“云”的过程。然后请学生回答: 水汽是怎样变成云的?你所看见的“云”有几种颜色?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这些云在空中飘来飘去,如果碰到冷风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利用课件揭示谜底。

学生讨论云变成雨、雹子的过程后,通过电脑课件演示雨、雹子形成的过程,给学生直观性的认识。

讨论什么是雪,雪什么时候才会出现?是怎样形成的? 揭示谜底。

3、利用插图认识水的样子。

(1)出示插图,请学生观察水在不同的地方出现的不同样子,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2)找出描写水的样子的小节并读出声来。理解该节中睡觉、散步、舞蹈、唱歌、开

大会的意思。

4、自由讨论,揭示水的利与弊。

(1)水在人类生活中的利弊,再现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把画面内容和课文内容联系起来。

(2)联系实际讨论:你还知道哪些水的作用和危害?(3)课文中是怎样说水的利和弊的?

三、趣味表演、激情情商、寓教于乐

课文结束时,教师让学生分别戴上水、汽、云、雨、雹子、雪的头饰表演课文内容。孩子们在充满情趣的表演中,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他们艺术表演的胆识。

板书设计: 我是什么

形态:汽 云 雨 雹子 雪 水

状态:静 动 性格:温和 暴躁

15、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目标

会认读1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知道植物妈妈有多种不同的方法传播种子,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体会独立生活的乐趣。

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诗歌。

收集植物传播种子的资料。了解更多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认会写文中的重点词语,了解蒲公英、苍耳、石榴和豆荚传播种子的方法。难点:练习有感情的朗读。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网站资料、课件或相关的挂图、生字卡片。学生了解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的知识。第一课时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引入:小朋友,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小组内互相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诗里讲了哪几位植物妈妈送孩子出去旅行,用“——”标出。

交流。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小组读书的收获。赏读课文。

小组合作读课文,看谁读得美。

选读。选出自己喜欢的一节练读,再展示。

通读全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识字写字练习识字练习。自己练读生字。

小黑板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指读。

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给生字找朋友,用词语说话。写字练习。出示要写的字。

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交流书写注意的地方。教师示范,指导重点笔画。学生练习,教师巡视。第二课时 复习生字

检查生字读音、部分难掌握的字形。尝试听写生字。

听写后,学生各自校对。练习朗读

提出要求,鼓励学生各自主动积极地练习朗读。朗读汇报,互相交流。

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自己最爱读的一段课文,练习朗读。以学生汇报朗读的方式,指导学生朗读,分自然段进行。细读,理解课文诗句 学习第一节诗。

学生边看课文边思考:这一自然段给大家提出了什么问题?

启发提问“谁读懂了”四海为家“这个词语?学生结合上下文说说自己的看法。练读问句:植物靠的啥办法? 学习第二节诗

我们先看蒲公英妈妈是怎样将孩子送出门的,让学生自由读第二节诗。蒲公英妈妈给孩子准备的是什么呢?用“——”标出来。(出示幻灯片)你们看到一多多的降落伞了吗?光有降落伞行吗?还得有什么?哪怕是微微的、轻轻的风。

这首诗怎么读呢?

(描述)风婆婆过来了,她轻轻地吹着,孩子们怎么样了呢?能不能再用一个词说说你刚才看到的景象?

“纷纷”是什么意思? 试背。

这时的孩子们多么自豪啊,他们长大了,终于可以离开妈妈独立生活了,他们在蔚蓝的天空中飞呀飞呀,他们会飞到什么地方呢?试试你能不能用“蒲公英娃娃飞呀飞呀,飞到(),()就是它的家”这样的句式说话。

蒲公英妈妈请风婆婆帮忙把孩子送到了他们想去的地方,你觉得蒲公英妈妈怎么样?你喜欢蒲公英妈妈吗?

让我们来想象当时的情景,夸夸蒲公英妈妈。让学生自己读读这节诗,看看能不能加上动作读。

蒲公英妈妈借助了谁的力量把孩子送去旅行? 学习第3、4节诗。

像蒲公英妈妈这样的植物妈妈还有很多很多,她们一样聪明,一样无私,一样伟大,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苍耳妈妈和豌豆妈妈是怎样送孩子出去旅行的,读读第3、4节,并和同桌说一说。

你知道他们的办法了吗? 谁来说说苍耳妈妈的办法?

知道铠甲吗?这带刺的铠甲有什么妙用呢? 这节诗怎么读?能不能不看书读?教师抽背。苍耳妈妈又借助了谁的力量?

豌豆妈妈的办法是什么?谁来说一说。豌豆,妈妈为娃娃准备了什么,又借助了谁的力量?

蹦到哪儿„„跳到哪儿„„他们也“四海为家”。我们来读读这节诗,你想怎么读? 学习第5节诗。学生齐读。

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植物旅行的办法也很多,我们小朋友只要仔仔细细的观察就能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

拓展延伸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你知道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了吗?他们传播方法还有好听的名字呢,蒲公英妈妈的方法叫风传播;苍耳妈妈的办法叫动物传播;豌豆妈妈的方法叫弹射传播。

看,这里有这样一些植物,你知道他们传播种子的方法吗?分四人小组讨论,可以猜一猜,也可以大胆地推测。

你喜欢哪位植物妈妈的办法?我们一起来表演表演,你愿意演什么角色? 最后,一起来把这首既有趣又好听的诗读一读,把它读的美一点,好吗? 板书设计: 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

苍耳

动物

传播种子 豌豆

弹力

16、邮票上的齿孔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教学重点

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难点: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的好习惯。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出示不带齿孔的最早的邮票问:这是什么?

2、出示带齿孔的邮票问:两张有什么区别?

3、揭题;邮票上的齿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三、识字

1、出示要求认识的生字,看看哪些字已经认识了,讲讲是怎么认识的?

2、借助汉字特点识字。

3、运用多种方式巩固识字。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词语

二、朗读感悟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顺

2、学习第一段 1)、自渎 2)、想一想: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3)、齐读

3、学习第二、三、四自然段

1)以“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为突破口。

问:那个人做了什么样的举动,以至于阿切尔被他吸引住?理解“吸引”一词,使学生感受到阿切尔能细心观察生活的细节。然后齐读此句。

2)、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那个人和阿切尔都很善于动脑筋?指导朗读。3)、理解“立即”一词,通过这个词你知道了什么? 4)、理解“仍然”一词,从这个词中你又知道了什么,指导朗读。

识字

二、读读词语识汉字

教学目标

认识14个生字,会写7各字及以下词语:红枫、大叶杨、山茶花、卷心菜。正确认读词语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谈话:植物是一个大家族,我们平常看到的花、草、树、木、吃的蔬菜、水果都是植物,我们今天的识字课中的词语都是一些植物的名称。

揭示课题 学生读词语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注意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指导词语中的轻声词语的朗读。识字教学

划出本课的生字,同桌互相多读几遍。教师用生字卡以开火车的形式检查认读。识记字形。

引导学生观察本课生字特点,进行分类识记。草字头的字:菊、茶、菠、萝、葡、萄;

木字旁的字:梧、桐、枫、杏、橘、柿; 其他偏旁的字:语、卷。结合课后第二题,引导学生比较草字头的字与木字旁的字的异同,发现规律,掌握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语、卷”两个字引导学生利用汉字的造字规律或熟悉的部件进行识记。写字教学

语文百花园四

一汉字真有趣 此题以“门”为基本部件,通过顺口溜的的形式,进行识字。目的时提高学生识字兴趣,为学生自主识字提示方法。教学此题时,要先让学生读一读,弄清楚每一句为什么这样说,然后按按提示接下去。

二、熟读成语

本题安排了六个成语,这些成语学生有的熟悉,有的陌生。教学时,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对学生生疏的成语,教师可用学生易接受的方式简单说明,便于学生理解、积累。

三、读一读、比一比

本题是要求学生比较“把字句”和“被字句”。教学时先让学生读一读每组的两个句子,引导学生讨论:每组中两个句子的意思变化了没有?说法有什么变化?初步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结构。

四、背一背

本题的内容是《三字经》中的两句话,让学生反复朗读,熟读成诵,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感,在反复的朗读和背诵中培养语感,增加语言积累。

五、读一读

这篇短文没有全文注音,是学生由注音课文逐渐走向纯汉字文章的过渡。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试着读一读,然后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练习朗读,达到正确、流利的朗读。

六、看图说话写话 说明

本题的题目是《我喜欢它》。图画表现的内容是在一座森林里,孔雀、小狗、大象、海狮、小猴、小熊等动物分别在表演自己的绝活,它们一个个表情生动、动作协调、神态逼真,画面色彩鲜艳,动物形象栩栩如生,易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说话写话的欲望。

本节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把观察所得加上合理的想象,比较有条理的说出来。教学目标

能把自己观察到的,想到得比较有条理地说出来。激发学生说话写话地兴趣,培养说话写话地能力。教学过程

激发兴趣,引导看图

明确目标,重点观察,看图说话。指导写话。

七、我的采集本

本次“采集本”的内容是展示从不同地方搜集的有关邮票的知识。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同一方面的信息,可以从不同途径、用不同方法取得,并使学生初步掌握信息分类的能力。

八、能说会道

本次口语交际课的主题是《买文具》。通过引导学生认真看图,启发合理想象,加强口

语训练,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是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目标

能在创设的情景中进行口语交流。与人交流要有礼貌,态度要大方。教学过程

揭示话题,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要求。引导看图,合理想象。创设情景,分角色表演。创设情景,拓展练习。引导总结。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保护环境,可爱的小动物”为主题,安排了5篇课文,《我真希望》用生动的诗句,真挚地表达了人们希望治理烟尘、整治污水、净化空气、还我蓝天的愿望。《清清的溪水》则通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教育学生要保护植被。《一封奇怪的信》用五岁半小姑娘给西北地区寄槐树籽的感人故事,教育学生关心祖国绿化。《不用嘴巴的歌手》和《动物过冬》介绍了一些小动物的发声趣事和不同过冬方式,本组课文有诗歌、有故事、有童话,生动有趣,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唤起学生环保意识,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大自然的奥妙,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处于理解和阅读形成的最初阶段,这一组课文中,有诗歌、故事、童话,内容浅显,生动有趣,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教学时,可通过朗读感悟,情境化表演和课文内容相关的实践活动等,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又可理性说教。另外,学生还可通过信息技术,了解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教学设想

1、注重课前积累,做好课前布置

课前要注意让学生收集与课文有关的故事和资料,为阅读和口语交际做准备,充分教学内容,开发课文中蕴含的人文内涵。

2、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3、每篇课文都要精心创设情景,使学生在入情入境的学文中,领悟深刻的思想内涵,激发学生环保意识和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学习目标

1、本组课文要求学生认识64个字,会写3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17、我真希望

一、教学目标:

1、思想目标: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逐步树立环境保护意识,鼓励学生积极付诸行动。

2、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文中省略号的作用。

3、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词句的方法,从而了解句子意思的能力。

(2)培养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课文的内容,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渗透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入手体会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渗透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四、教学辅助手段:

黑板画、电脑课件、电脑、投影

五、教学步骤与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步骤 设计意图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导入新课交流课前社会调查 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激发学习兴趣,1、五一期间我们大家进行了一项社会调查,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调查结果。学生交流调查情况

整体感知 通过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理清文章的思路。(1)、这是一篇诗歌,请同学们自己小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完后在书上标出小节号。

2、师检查文中字词的读音。(1)、学生小声读课文,读准字音,标出小节号。(2)、指名检查读字词、句子。投影:烟囱、轻盈洁白、清澈晶莹、沁人肺腑、芬芳(3)、汇报文章节数

局部感悟,体会课文内容。(1)、教师导语:课文讲述了一个孩子内心最美好的希望,我们看一看他的希望是什么?自己读课文,看看他有几个美好的希望?(2)、他的希望也许正是你心中的美好愿望,学生自读课文指名汇报。

3、结合自己的实际选择课文内容和小组同学一起课文,说一说你的想法。小组学习:(1)、读相关的文章内容(2)、说一说为什么这是你的希望,你是怎么想的?可以结合你查到的相关资料(3)、在小组内读一读

教学第2~5自然段 全班汇报学习成果 学生分小组汇报汇报时抓住重点词语“轻盈洁白的云彩、清澈晶莹的泉水、沁人肺腑的芬芳、树更绿、花更红”以及这些和人类的关系

总结全文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通过这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环境和我们人类的紧密关系,更清楚的认识到环境的好坏和我们的所作所为息息相关,环境的发展取决于人类对它的保护,请你结合现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学生分小组讨论。指名汇报

18、清清的溪水

教 学 设 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学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溪和树木的关系。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语言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教育学生保护环境、树立环保意识。

(四)美育渗透点

1、通过读文,让学生知道保护树木的重要性。

2、感悟到美丽的大自然是需要每一个人去保护的。

二、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溪水又清了,想到保护环保的重要性,从而树立环保意识。

第一课时

一、导言揭题,激发兴趣。

在小兔家门前胡一条清清的小溪,可是,有一次,一场大雨过后,溪水突然变黄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0课《清清的溪水》。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听课文录音,边听边看课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围绕自学题,自学课文.a、自由小声读课文,给自然段标出序号。

b、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3、检查自学情况。

①指名回答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②分组分段朗读课文。

③自由说说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5、小结:同学们知道的内容真多,课文主要围绕着几种小动物的表现来写?(三种:野猪、大象和小兔)。

三、创设情境、理解课文

1、演示:野猪和大象在小溪比谁的力气大,看谁谁拔树大的画面。

2、演示:野猪和大象种树、浇树的画面。

3、尝试:选一幅图说一说树旁边的溪水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4、指名回答,并相应出示动画:水土流失情景。

5、对比两幅画聪明的小朋友你明白了什么?

6、野猪和大象有这么大的转变,这是谁的功劳?(小兔)

(1)小兔可真了不起,能说服大象和野猪,请大家把小兔和野猪、大象的对话找出来读一读。

(2)课件出示:读一读,填一填。小兔跑过去,(大声)喊:“喂,别拔啦!你们为什么拔树哇?”大象和野猪停下来,说:“这两天我们在比赛谁有力气,还没分出胜负呢。”小兔(气愤)地说:“比力气!你们毁掉了树林,也毁了小溪。”大象和野猪(不懈)地说:“这和小溪有什么关系?”小兔(生气)地说:“这么多树被你们拔掉了,雨水把泥土都冲进小溪里啦!不信,你们去看看。”

(3)根据你对提示语的理解,自由朗读句子。

(4)同桌分角色对读,一个读小兔说的话,一个读大象和野猪说的话.(5)理解提示语的意思,进行情境体验。

四、总结全文,进行环保教育。

1、读了小兔、野猪和大象的对话之后,说一说你喜欢谁?为什么?

2、谈一谈:联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树木?

3、资料交流:保护环境,除了保护树木外,还要注意什么?

五、朗读课文,质疑问难。

六、布置作业,巩固知识。

把故事讲给家里人听,并向家人宣传环保小知识.19、一封奇怪的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和会写本课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儿童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绿化的美好情感。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寄过信吗?有一个小女孩不是寄信而是寄了一包种子,这是为什么呢?

二、揭示课题 一封奇怪的信

三、初读课文

老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认真听,学生可以小声跟读,注意课文中生字的读音。

四、学习生字

1、出示要求认识的生字,让学生看看哪些字已经认识了,讲讲是怎么认识的。

2、借助汉字特点识字。

3、运用多种方式巩固识字。

五、学生感知课文

1、朗读课文,讨论问题

小姑娘为什么要邮寄槐树粒?

你觉得小姑娘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从课文那些地方看出来?

讨论方式:学生先自己读书感悟,在小组交流,然后各组派代表全班交流,老师可以适时评价。

2、再读课文,升华情感 你喜欢小姑娘吗?为什么?

3、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指导写字

20、不用嗓子的歌手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八个生字以及词语:合唱队、又尖又细、老远、仔细、声音

2、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课文。

3、了解小动物奇妙的发声方式,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唱歌吗?谁能给老师唱两句?

老师发现刚才这位孩子用的嗓子再唱歌,而且他的声音很动听。

2、有些小动物也很喜欢唱歌,而且他们不用嗓子唱歌,那它们是怎样唱歌的呢?

3、揭题:不用嗓子的歌手

二、初读感知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朗读时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

三、自主识字

1、学生先自学生字,也可以小组合作学习。

2、教师出示本课生字,检查自学情况。

注意:后鼻音

嗓 莺 蜂 洪

翘舌音

织 振 蝉 查

3、仔细观察生字的字形特点,运用多种方法巩固识字。

四、指导写字

1、仔细观察要写生字的字形特点,并练习用生字组词。

2、重点指导“找”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本课生字词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学生认读。

2、请生在黑板上按笔顺书写生字。

二、朗读感悟

1、整体感知全文

看图听老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想:不用嘴巴的歌手是谁?他们用什么来唱歌呢?

2、借助插图逐段读课文,先自己读,再小组合作读,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3、赛读。

各小组派一名代表读一段课文,比赛谁读得最好。

4、品读

用“----------”勾画出最能表现歌手不用嘴巴唱歌的句子,再自渎,互读,看谁读得好。

5、分角色读。

课文的第二、三段是以对话的形式,写了小黄莺寻找歌手的过程的。指导分角色朗读,要先分清有哪些角色,再从朗读中明白小黄莺在听到小蜜蜂“嗡嗡嗡”、小青蛙“呱呱呱”的动听歌声时,是由衷地称赞它们的嗓子好,而青蛙和蜜蜂耐心的告诉小黄莺,他们不用嗓子唱歌,而是有特殊的发声器官和方法,要读出这种情态。

三、实践活动

1、自选伙伴,编排童话剧,再演一演。

2、收集资料:了解动物界中还有哪些动物有奇怪的发声方法。

四、布置作业

文中的第四自然段讲蝉唱歌时采取的叙述的方式,教师引导学生模仿、学习第二、三段的写法,改编为对话的方式,进行语言实践。

21、小动物过冬

教材分析

《小动物过冬》这篇课文极富童趣,贴近儿童的生活。这是一篇拟人体的童话,学生喜欢学,爱读书。这课的重点在于了解小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

学生分析

我们班的小学生对朗读都非常有兴趣,并能在朗读中提出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感受。喜欢模仿各种语气、神态、动作进行朗读和表演。低年级的学生对新奇的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也很喜欢小动物,所以本课的内容很适合学生。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学,“演”中悟。

2、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充分肯定每一个学生的进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要求: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会本课十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八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动物过冬的有关知识,懂得对好朋友要关心.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课文三至七自然段,了解小动物的不同过冬方式,体会小动物之间的互相关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师: 老师常常夸奖你们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又聪明,又爱学习,所以今天我要和你们一同来学习一篇童话。学童话之前,请猜个谜语吧。“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风花盛开,千变万化六个瓣,飘呀飘呀落下来。”“这是什么呢?”“雪花!”“雪花来临时,什么季节到了呢?”“冬天!”“对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9课《小动物过冬》。”

(从学生感兴趣或较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课堂导入不露痕迹,引导学生畅谈感受,又为后面的课文阅读埋下伏笔。)

板书课题。齐读。

师: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课文写了哪几种小动物?

生: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呢?

这也正是老师心中的疑问,咱们一起在课文里找找答案吧。

二 初读

初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

师: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怎么读都行,然后把你的收获讲给组内的小朋友听,好吗?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应该把选择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感悟、比较、体验。)

生:读完课文,我知道这篇课文有10个自然段,我想找几个好朋友给大家读一读。

(指名谁读哪几个自然段。)

生1:我想对××说:你的课文读得真熟练,声音也响亮,如果速度慢一点就更好了。

生2:我想对××说:你的声音真美,字音读得也很准,我要向你学习。

生3:××,我想和你比一比。

(生3读课文)

师:同学们不但课文读得好,而且听得也认真,点评得更恰当。

(反复的朗读与评议,学生不仅可以感悟到文章内容,而且相互交流,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逐渐由评他转为评己。)

三 精读课文精读 一、二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谁找到了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小动物们都是谁?

生:小燕子、青蛙、小蜜蜂

(在黑板上出示小燕子、青蛙、小蜜蜂的图片。)

师:它们是什么关系呢?

生:小燕子、青蛙、小蜜蜂是好朋友。

师:你从那段能看出来小燕子、青蛙、小蜜蜂是好朋友?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师:你还从那些地方能看出来小燕子、青蛙、小蜜蜂是好朋友?

生:从“常常,快乐”这几个词能看出来。

师:谁能仿照第一段说说你和你好朋友的生活。

生:我和翟鹤是好朋友,我们常常在一起唱歌做游戏,日子过的很快乐。

生:我和魏老师是好朋友,我们常常在一起唱歌学习,日子过的很快乐。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谁还想谈谈你的收获?

生:我想读读第二段。

师:你的“渐渐”读得特别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生:这样读是因为秋天是慢慢变凉的。

出示插图

师:图上画了什么?

生:秋天到了,小动物们在商量过冬的事情。

指名试读。指导。齐读。精读第二部分三至七段

过渡: 它们是怎么商量的,请小朋友们自读3-7自然段。

他们是怎样过冬的?大家讨论讨论。

师:谁想谈谈你的收获?)生:我知道了燕子到南方去过冬。

板书:飞到南方过冬

师:那么,它们为什么要到南方过冬呢?

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燕子的话念起来。

有的学生答,因为它们的毛薄,有的答因为北方太冷了。学生说春天飞回北方,冬天飞到南方的就是候鸟。我补充说,它们都是候鸟,是随着气侯变化而迁徙的鸟。

(让学生从燕子的话中体会冬天天气严寒,它们寻找食物很困难,会影响它们的生存。)

生:因为南方暖和,还有许多虫子。

理解“暖和”“很多虫子 ”

说的好,读的更好,你现在就是小燕子,谁能把你独特的过冬方式介绍给大家。

指名试读。齐读。

2)小青蛙是怎么过冬的呢?

请同学们先读一读,再说一说。读一读小燕子怎样问的,小青蛙又是怎样回答的。请读4,5自然段。

出示句子。

燕子接着问小青蛙:“青蛙哥哥,你不是也吃虫子吗?可你不会飞,怎么到南方去了?”

指名读。指导体会小动物之间的互相关心。

燕子怎么称呼小青蛙的?说明什么?

指名读。同桌读。

青蛙怎么回答的?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板书:钻到泥土里

出示句子:小青蛙说:“我不到南方去,就在这里过冬。我准备吃得饱饱的,过两天钻到泥土里去,好好睡上一大觉。等到来年春天,再出来找虫子吃。”

指名读。

师:青蛙为什么要冬眠?

生:因为青蛙是两栖动物,它的身体表面很光滑,(学生争着说没有毛和羽毛),它是变温动物,身体体温调节能力很差,随着气温变化而变化,如果它不冬眠,它就会冻死的。冬眠时,它就降低新陈代谢,尽量用已有的养分来生活,不吃也不喝。到了春天再醒过来。

(真的为这些小小的孩子惊奇,思维这么活跃,知识也非常全面,令人惊叹。)

指导。“吃得饱饱的”是什么样子?谁能再读一读。

“来年冬天”,相机理解“来年”

师:青蛙要睡多长时间?

齐读第五段。

师生合作读。

男女生合作读。)说一说,小蜜蜂是怎样过冬的?板书:躲到蜂巢里

指名读第七段。

小蜜蜂为什么这样过冬呢?

生:我想到了一年级学的《蚂蚁和蝈蝈》这一课。蚂蚁也是储备食物过冬,我们还学过一个成语“有备无患,防范未然”,就是说这种情况的。

分角色朗读。

[这个环节重在使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并把自己的理解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来。] 精读第三部分

他们商量好之后,还有了一个什么约定?

齐读第八段。

师:不要这一段行不行?为什么?

生:这样才说明它们是真正的好朋友。

四 针对课文特点,入情激趣。练习分角色朗读。这么有趣的故事!大家想不想把它演出来?要想演好,就要用你的身体 把动作演出来,用你的小脸蛋把表情带出来,用你的小嘴巴把他们的话说出来。

1. 小组先讨论讨论,在分角色演一演。

2. 试演,表演后对“演员”的表演一分为二地提出意见。(对照课文中的词语推敲)

3. 默读课文,思考:那些地方该怎样演?

小组上台演,台下观众共同评议,老师发“最佳表演奖”。

[这一环节的设计,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动口动脑,让他们自己看一看,说一说,读一

读,演一演,评一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渗透思想教育。]

五 拓展练习

师:你现在就是小燕子、青蛙、小蜜蜂,你想对人类说什么?

生:有一首歌就是唱我们小燕子的,“小燕子,穿花衣„„”(拍手齐唱),我们小燕子多么可爱,希望小朋友们都来爱护我们。

生:我们青蛙是保护庄稼的益虫,请人类不要再吃我们了!

生:人人都说小蜜蜂很勤劳,其实我们是在为过冬准备粮食呢!

六 交流汇报

动物过冬有各种方式,你们还知道哪些?给大家说一说。

生:松鼠和野兔都要把窝垫暖了,找到松塔啊、榛子啊、橡子什么的储备食物,它们冬天都不冬眠。还有,它们还要换毛,冬天要换上与夏天不一样的毛。

生:蛇是集体冬眠的,它们互相搂抱在一起,一起冬眠,春天再醒来那样可以取暖,提高温度。如果单独过冬会冻死的,它和青蛙一样也是变温动物,聚在一起可以减少死亡率。熊冬眠是因为冬天不容易找到食物,到了秋天它们就大吃特吃,使自己长胖,冬天就靠脂肪来提供养料。但是,冬眠时,它们还会醒过来的。”

生:你们愿意听故事吗?1782年的一天法国巴黎郊外采石场的一位工人敲开一块大石头,竟发现有四只活着的蟾蜍。蟾蜍是怎么钻进石头的呢?原来当时那里都是泥啊,水啊,草啊,蟾蜍冬天就挖了洞在那儿过冬,可是气温一直很低,它们就没有醒过来。过了一百万年,它们泥都变成石头了,等到工人把它们救出来,它们才醒过来。你们看,蟾蜍这一觉睡了多久啊!足足有一百万年!

七、升华总结

师:同学们,自然界还有很多秘密等着我们去探索,只要我们努力学习,一定会成为小小科学家。

板书: 小动物 过冬

小燕子 飞到南方去(迁徙)

小青蛙 钻到泥土里(冬眠)

小蜜蜂 躲到蜂巢里(备粮)

语文百花园五

一、读一读,看谁读得好

本题出示了八个词,每个词的第二个音节都读轻声。安排此项练习,是为了通过实践,读好轻声。训练时,要先让学生观察音节的特点,既第二个音节没标声调,这时告诉学生这些音节读轻声,读时又轻又短。

二、汉字真有趣

这一题是汉字中表人民币值的对照认识。目的是使学生认识汉字的多样性,认识人民币面额数字。本题安排了元、角、分的认识。本题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练习时,要先指导学生对照下面的小写数字认读,知道表示数字的汉字的多样性,有大、小写之分,再举

例说明什么情况下使用大写数字,什么情况下使用小写数字。

三、选字组词语

第三题是同音形近字的辨别。练习时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每组字都是同音形近,再通过选字组词,在实际抄写中正确用汉字。

四、熟记成语

这题是积累成语熟记的练习。六个成语分为三组:“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是形容景色宜人的,“欢声笑语、喜气洋洋”是形容精神面貌的;“生机勃勃、气象万千”是形容蓬勃向上的气象的。

五、读一读

读短文《尖尖的草帽》,重点是通过朗读,体会情趣,体会人与动物和睦相处的情感。文章浅显生动,学生容易理解,要求在朗读中读出感情。

六、我的采集本

本题是积累练习,积累民间语言——俗语。

教学时,让学生先读读对话框里的话,想想“我”究竟采集了王大爷的哪些风趣的话,使学生产生急于采集的兴趣。再读读王大爷的风趣话,边读边想,每句话风趣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意思。然后记下来,也可抄在采集本上。

七、语文大课堂 内容:办小小手抄报

教材分情景图和文字提示两部分。情景图反映的是同学分小组办小小手抄报的情景。文字提示提出了本次活动的内容和要求。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发挥各自的长处,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体验合作的快乐

2、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有四篇阅读课文、一篇识字课文及“语文百花园六”组成。围绕主题“优秀品格”选编了四篇课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讲的是小男孩雄日面对皇帝的诱惑,果断的选择了诚实,得到了国王的赏识。《九色鹿》讲的是那个被九色鹿救起的人,为了得到赏金,竟然忘恩负义,最终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孟母断织劝学》的故事激励孩子们学习、做事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否则将半途而废。几篇课文寓诚信、勤勉于生动的故事之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苏雅的画》则通过一个小故事,讲了只要开动脑筋,坏事就有可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本单元识字任务较重,要求会认的字62个,会写的字36个。应注重自主识字,尊重学生发现的规律或独到的识字方法,也可帮助学生编口诀、说儿歌、组词语、说句子准确识字。要让学生明白:有许多字词同音而不同义。

22、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教学目标:

1、认识“捧、盆、选、继、承”等13个生字,会写“位、吗、呢、都”等8个字及以下词语:一位、鲜花、怎么、国王。学习新偏旁鱼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诚实是一种美德,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教学重难点:

懂得诚实是一种美德,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师:小朋友,你们好!

生:许老师好!

师:你们喜欢绵阳,了解绵阳吗?咱们绵阳山清水秀,就像天然的大花园,如果大家有机会到绵阳,还可以„„说心里话。

一、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从前有个国王,将根据种花的情况来挑选国王,三个月过去后,有的孩子种出了五颜六色的鲜花,可是有一个孩子却抱着一个空花盆来见国王,到底谁当上了未来的国王呢?让我们继续走进这个故事„„

师: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老师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空,提示“捧”写法。注意孩子的“子”字旁,读课题。老师在黑板上贴出空花盆)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师:咱们自己来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长句子。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生字大家都认识吗?请小朋友在生字表中互相指认生字。(学生读生字)

师:你们读懂了吗?

生:读懂了。

师:你读懂了,老师还没有读呢,小朋友们教教老师好吗?(学生教读,老师提示“种”、等字,将“聚集”“挑选”贴在黑板上。

师:把难认的词语贴在这里,多看几遍就能认识。

师:咱们来做个游戏好不好?

(花盆中出现生字,请学生朗读。)

师:哇!你们太厉害啦!生字字音已经没有问题了。请一个小朋友给大家讲故事,如果他有读错的地方,请大家帮助他。

(生读第一段,纠正“籽”的读音,齐读。生读第二段,纠正“据”的读音。生读第三段,纠正“一起”。)

师:下面这段课文比较长,谁来读?(一生读)喔,他那个字读错了?

生:“籽”。

生:忽然的“忽”。

师: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师:(生齐读第五段)大家读得不错,老师挑不出毛病来,我们继续朗读课文。

生读。

师:故事讲完了,那大家知道最后国王挑选了哪个孩子做了国王?咱们直接来读读这个段落。

学生朗读课文。

三、细节探究、朗读感悟重点段落

师:第三段用“有的说???_______有的说???_______有的说???_______”的句式,说说

师:你捧着这么美丽的花,心情怎么样?该怎么说?

生:有的说我的花„„

师:现在再来读一读这段话,想象那份手捧鲜花的心情,咱们再来读一读这段话。

生读。

师:就在他们高兴的时候,国王来了,请大家读一读。

(投影出示自然段)

师:有没有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谁来说一说?

生:为什么他一句话也不说?

师:是啊,为什么他一句话也不说,国王在想什么?

生:他想他们不诚实。

出示:第一句

他想:()

师:所以„„(生:所以)

师:再读,如果加上动作能够更好地帮助大家理解课文。

生读。

师:来,把你的动作做出来,来,“国王„„”

生读。

师:还有没有不清楚的地方?

生:他为什么捧着一个空花盆?

师:它可能怎么想?

生:有可能他在想自己可能当不上国王。

生:为什么别人种的花开了,自己种的没有开,国王是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自己却得不到。

生:怕别人嘲笑。

生:自己是不是没有认真种。

师:咱们读一读这段话,可能就明白了,来,自己读一读。

生读。

师:你觉得他为什么难过?

生:没种出花。

师:是啊,三个月付出了多少劳动啊!别人种出了,他没有种出,能不伤心难过吗?现在,大家就想象一下,假如自己就是那个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来,读一读课文。

生读。

师:当小男孩最伤心最难过的时候,为什么国王却高兴了?

生:开始国王认为找不到自己的接班人,现在找到了,所以高兴了。

师:国王高兴地笑起来,哈哈,范读。就这样,把你的笑声加进自己的朗读。

生读。

师:咱们站起来,高兴地读一读。

生起立朗读,教师引读,“国王高兴地笑起来(学生笑)说(学生齐读)”

师:对了,为什么国王说要找这样的孩子?

生:因为国王给孩子们的是煮过的花籽。

师: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

生:课文中写了。

师:咱们读一读这段话。

师:孩子知道吗?三个月以来,孩子都在做同一件事,可花籽却怎么也不发芽,再读,更能体会到孩子是诚实的。

教师引读。

师:咱们读课文就应该像今天这样读,会把故事读好。刚才没有读好的几个字,现在再读,“聚集”“据”“籽”

四、总结。

师:今天咱们读了课文,虽然课文中这个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没有种出鲜艳的花朵,但是他却是一个诚实的孩子。板书:诚实。读一读,让我们把这个词读到自己的心里去!

生读。

师:让我们认真地写一写这些生字。

师: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一些精彩的故事。

师分发短文。

23、九色鹿

一、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湖、救”等16个生字,会写“义、求”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感悟意境、积累语言。

3.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讲信用、守信用的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信守诺言,不能见利忘义。

二、内容分析

这是一篇神话故事。讲的是一只九色鹿把一个掉进湖里快要淹死了的人救上了岸,并要求他回去以后不要跟任何人提起看见过它。被救的人回去后却在金钱的引诱下,不讲信用,不遵守诺言,亲自带国王去捉九色鹿。国王被九色鹿的好心肠感动了,放了九色鹿,并下令谁也不许伤害它,那个忘恩负义的家伙惭愧地躲到大山里,独自生活去了。

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会认“湖、救”等16个生字,会写“义、求”等8个生字。难点: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讲信用、守信用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昨天,我梦见了一只鹿,它的身上有九种颜色,美丽极了!你们能猜出它叫什么名字吗?

2、今天,我们就和书中的九色鹿交个朋友。

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

2、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那就请同学们再回头读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3、同桌互读课文,如果发现有读得不够正确的地方或有不认识的字,你就教教他,也可以向其他同学请教。

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识字。(范读时放慢语速,重读课文中的生字。)

5、指导识字。

(1)教师点击课件出示带音节的生字词,学生开火车读。

(2)小老师领读。

(3)全班读。

6、请同学们把生字宝宝送回课文中,再读一遍课文,看看还认不认识它,要是认识了就擦去生字上的圈。

三、指导写字,培养习惯

1、同学们的识字本领真大!老师相信你们写字本领也很大!(出示“义”、“求”、“并”、“任”等八个生字。)

2、同学们再用你们明亮的眼睛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3、说说怎样才能把它们写漂亮,再看看老师在田字格中怎么写,记住笔顺。

4、请在书上描一个,写两个。

5、对照课本,同桌伙伴互相评评,哪个字写得好,就用铅笔打个”/"。没写好的就互相指点一下。

四、读通课文,感知内容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通顺、流利。

2、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后评价。

3、感知内容,相互交流,九色鹿把那人救上了岸;后来那个人是怎样对待九色鹿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改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感悟文意

1、同学们的字不但记得好,写得好,课文也一定能读出感情来。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读一遍课文。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一至第四自然段,分别用“——”和“~~~~”分别标出九色鹿的话和那个人的话。仔细读读,看看你想对九色鹿说些什么?

3、四人小组互相读他们的对话,并说说自己想对九色鹿说的话。通过各抒己见,学生们把自己的理解,感受说出来,大家对九色鹿的好心肠,产生共鸣。

4、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配乐读等形式朗读九色鹿和被救的那个人的对话。

5、聪明的孩子,请你们读读第五至七自然段看看你又知道一些什么?

(1)学生说出自己的体会后,并让他找出相关的句子,训练怎样读好这些句子;重在通过自由读、同桌读、挑战读等形式指导朗读好第六自然段,让学生从读中体会到被救的那个人为了贪图富贵、享乐,不讲信用。

三、指导积累,拓展延伸

1、同学们读得真有感情,现在请把你喜欢的词语标出来,摘录到《词语花篮》中去。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怎样做一个讲信用的好孩子。

24、孟母断织劝学(剧本)

教学目标

1、认识八个生字,会写七个生字以及词语:眼泪

孩子

改过

吓呆了

念书

2、分角色朗读课文,再演一演

3、懂得学习、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教学重难点:

懂得学习、做事都要持之以恒,否则将一事无成。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老师讲述“孟母断织劝学”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边读边想,你有什么发现?(启发学生发现本文的表现形式与我们以前学的课文不一样,初步感知剧本的特点。)

三、认字写字

1、学生自主识字,小组合作学习。

2、根据字形特点,识记生字。

比一比:

党-----堂

稚------推------准

继------断

桃------逃 加一加:

前-----剪

子------孟

口------呆

3、写字

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母”是独体字,要仔细观察每一笔的占格位置,还要写对笔顺。特别是:母,拿的笔顺。

四、再读课文,从人物的对话中理解课文内容。重点讨论:

1、孟母听了孟子的话,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

2、孟子听了母亲的话,心里想什么?说了些什么?他以后会怎样做?

五、指导分角色朗读

1、放课文朗读录音磁带。

2、指导学生进行对话练习。

3、同桌练习分角色表情朗读。

六、分角色表演课本剧。

25、苏雅的画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七个生字及以下词语:但是、变成、评比、全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就有可能变成好事的道理。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就有可能变成好事的道理。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板书课题并引读,说说:你想知道什么?你从这个课题中知道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会认字

1、请生自渎课文,注意把课文读得流利,正确。想一想:文中的主人公都有谁,写了一件什么事?

2、画弄脏后,苏雅和爸爸有什么样的表现?请生读一读。

3、从文中勾画出你喜欢的词语,或不懂的地方,把你喜欢的词语读给同桌听听。

4、交流生字词语。

端详

楼梯

参加

客厅

弄脏

卧下

但是

评比

懂事

变成 全班

满意

比赛

道理

坏事

5、采用多种方法识字。

三、初步理解文中蕴含的道理。

1、抽学生分角色读一读。

2、同学思考:文中苏雅懂得了什么道理?

四、练读课文

要求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五、熟读课文,有情有味。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导入新课

二、研读课文,把握苏雅心理的变化。

1、朗读1---3小节,苏雅忙着干什么?此时她的心情怎样?

2、范读4---6小节(读出语气,感情),并让学生思考:发生了一件什么意想不到的事?苏雅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3、假如你遇到了这样一件意想不到的事,你的心情会怎样?你会怎么办?

4、学习6--10小节,思考

1、)爸爸是如何使苏雅破涕为笑的?

2、)苏雅的心情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能用一个词形容吗?从什么地方看出来?

3、)从这件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

5、集体朗读11----15小节。

1、)苏雅的画在评比会上会受到怎样的评价?

2、)此时苏雅的心情怎样?

三、再读课文,深入领会文章主旨。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深入领会文章所要传达的道理。

2、拓展延伸。

四、指导写字。

识字

三、“枇杷”和“琵琶”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流利课文。

2、认识13个生字,会写9个字。

二、内容分析

本篇课文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这个故事讲了明朝的一位财主送了一筐枇杷给袁知县,却因为识字少,把“枇杷”写成了“琵琶”,闹了笑话的事。重点难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枇杷”和

“琵琶”》。齐读课题。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一想:题目中的两个词语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呢?

2、让学生说说“枇杷”和“琵琶”这两个词语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二、读故事,认生字

1、学生一边读故事,一边圈出生字词语,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拼几次。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做小老师,帮同学纠正读得不准确的读音。

3、认读生字。

(1)小组内交流:你自己认识了课文中的哪些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大家记住这些字?

(2)汇报成果。(教师根据学生所说相机让学生当小老师带大家认读。)

(3)你还教同学认识了哪些生字?

(4)开火车认读生字。

(5)出示带有生字的生词,先自由读,再齐读。

三、读课文,熟悉故事内容

1、读课文,要求不添字,不丢字。

2、指名读故事,学生互评。

四、讲故事,内化语言

1、在小组内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故事讲一讲,再互相评一评。

2、推选代表讲这个故事。

3、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游戏复习认字

1、“找朋友”认字:让学生把带有本课生字部件的卡片拿出来,自由找伙伴组合认字。

2、把字卡拿出来,老师读一个,学生摆一个在桌面上。(学生跟着边读边摆)

3、给生字找“家”;黑板上贴上写有“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的“小房子”卡片,让学生按结构将字归类。

二、组词说句

1、挑选自己最喜欢的生字,用它来组几个词,看谁说得又多又好。

2、小组内交流组词情况。

3、全班交流组词情况。

4、用“枇杷”、“琵琶”、“特别”这三个词语分别练习说话。

三、指导写字

1、观察要写的字,找出共同点,说说还有什么发现。

2、半扶半放指导写字,特别是写好“候”、“县”这两个字。

3、学生描红,并练写一个。

4、展示学生写的字,师生共同评议。

5、评议后继续练写。

四、完成课后练习2、3题

1、练习课后第2题。

2、让学生读一读,然后比一比“人身”、“人参”以及“珍惜”、“珍稀”这两组词语的异同。

3、举例说说还知道哪些词语是读音一样但意义完全不同的词。

4、全班交流。

5、练习课后第3题。

语文百花园六

一、我会写

本次写字练习中四个会写字都是上中下结构。在书写指导时,要让学生先观察田字格中例字的结构,再描红,然后再描写。要注意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在执笔方法和书写的姿势上要予以强调。

二、认一认,读一读

本题是认词,读词的训练。这些词都是表示动物的,配了相应的图,这样就把识字和认识事物结合了起来。图中的小男孩提示:在读词时你发现了什么?提示了读时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这些词中有的字属“虫”旁,有的字属“鸟”旁,而且大部分是形声字,这个发现可帮助学生归类识记生字,加深印象,提高识字效率。

三、读一读,比一比

本题每组三句话,一句比一句写得形象具体。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了启发学生说话、写话要学会形象地表达所要描述的事物。练习时先以第一组为例,读后比较三句话的异同。相同的是三句话的主要意思一样,都是写小鸟在天上飞。不同的是读了第二句,由于有了自由自在,读后就能使人感受到小鸟飞翔时的状态。第三句又加上了叽叽喳喳,就不仅有了鸟形,还使人感受到了鸟语。这就是形象具体。要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体会到这样表达的优势所在。

四、背一背

本题是背对对歌。事物之间是相对的,对对子时,可以反对,可以同类对,形式是多样的。现在积累这些语句,为将来写对联、识对联打下基础。在背诵对对歌时,也会积累许多语句。教师不要只要求学生死背,不明白的要加以讲解。

五、读一读

本题是读短文《上学的小路》。这篇短文的内容紧密配合本单元主题:为了明天,抓紧今天,永不止步,攀登知识的高峰。指导学生读时,展开想象,读出语气。

六、说话写话

本次说话写话的话题是:我喜欢的照片。如家中没有合适的照片,也可选用喜欢的照片。完成此题时,要在家里选好自己喜欢的照片或图片,带到学校。明确说话要求:1)说说图片上有什么,你为什么喜欢它。2)把说的话写下来。

七、能说会道

1、说明

本次口语交际主题“看望生病的伙伴”

图意:小熊生病了,躺在床上。小鹿拿了一束鲜花,小白兔抱着一个红萝卜,小猴捧着一个又红又大的桃子前来看望,表示对小熊的关心与慰问。

2、教学目标

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表达自己对别人的问候

说话态度大方,有礼貌。听话注意力集中,听后能作出恰当的回答。通过情景表演,学会关心和问候他人。

第五篇:二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阿里里》

2、在聆听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时,能感受到云南彝族人民欢庆节日时欢歌竞舞的热闹情景,并随音乐律动

教学重点:

1、学唱歌曲《阿里里》

2、听《阿细跳月》

教学难点:感受乐曲的不同节奏

教学过程:

一、情景定向听歌曲进教室

二、歌曲学习

1、学习歌词

(1)你们去过云南吗?(2)就象同学们说的,云南的少数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

(3)你们听纳西族的小朋友来欢迎你们咯!(4)听歌曲一遍

(5)你们喜欢听吗?(6)播放歌曲

(7)你们再跟他们演唱一次吧!(8)你们想学吗?我们一起来唱!

2、学习旋律

(1)你听到歌中唱得最多的是那句词?(2)(阿里里,撒小秧)

(3)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4)我们一起来对唱(师生互动)(5)你们觉得哪句最容易唱

(6)教师边用手划出旋律线边教唱旋律(7)学生随课件一起演唱

3、学唱歌词

(1)纳西族的小朋友还喜欢边唱边跳!

(2)老师示范声势

(3)学生模仿(4)学生分句接唱

(5)自由交换动作演唱(6)集体演唱

三:课堂小结

阿里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阿里里》

2、在聆听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时,能感受到云南彝族人民欢庆节日时欢歌竞 舞的热闹情景,并随音乐律动

教学重点:

1、学唱歌曲《阿里里》

2、听《阿细跳月》

教学难点:感受乐曲的不同节奏 教学过程:

一、欣赏《阿西跳月》

(1)同学们,目的地到了,你们闭上眼睛看我们到了哪儿?(2)(课件播放音乐)

(3)你们睁开眼睛,我们刚才听到了什么?

(4)对了,我们听到了很欢快的热闹的声音,是吗?在哪儿可以听到呀?(5)出示课题

二、学习主题音乐

(1)彝族的小朋友最喜欢围着篝火在月色下起舞了!

(2)我们在来听听!(3)(课件播放)《阿西跳月》(4)读节奏,用身体动作来表现

(5)你们听到这首音乐也想跳舞吗?(6)我们一起来吧!

(7)你们听到最多的是哪三个音?(8)课件出示521(9)学生模唱

三、参与表现

(1)请小朋友听音乐,然后来动一动(2)把你的想象画面描绘出来

四、全班分四组表现

(1)声音:嘿嘿(2)拍手跺脚(3)伴奏乐器

五、综合表现

(1)完整的听一遍,全班小朋友拿上道具一起表演(2)自由评价(3)课堂小结

金色的秋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自信、有表情的演唱歌曲《金铃铛》;

2、能大胆地上台表演律动《摘果子》;

3、欣赏丹麦民歌《丰收之歌》,并能用轻快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1、能自信地演唱歌曲《金铃铛》;

2、欣赏丹麦民歌《丰收之歌》

教学难点:

1、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2、律动《摘果子》 教学用具:钢琴、磁带、录音机、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基础训练

1、发声练习1=C—1=F 3/4 1 3 5 6 | 5— — |1 6 6 6 6 | 1 5 5 5 5 | 6 4 3 2 1 || 秋风在 唱 歌,gulu lulu lu gulu lulu lu gulu lulu lu.小河在 唱 歌,la la lala la lala lala la lala lala la.2、节奏训练

2/4 X XX | X X | X X X X | X X | X XX | X X | X X X X | X —|| 要求:拍准十六分音符

2/4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 要求:拍准八分音符,掌握节奏 2/4 X X X X |X X X | X X | X —||

三、新课教学

(出示课件——多媒体展示果园情景)师: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瞧,果园里传来一首欢乐的歌,咱们去听听吧!

1、师范唱;

2、带学生朗读歌词;

3、带唱歌曲;

4、全班齐唱。

四、参与表现 师:下面啊,我们来一个摘果子比赛。

1、教唱《摘果子》;

2、律动《摘果子》。

五、总结下课

1、师:美丽的秋天,丰收的果园,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

2、师生再见,听音乐出教室

金色的秋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自信、有表情的演唱歌曲《金铃铛》;

2、能大胆地上台表演律动《摘果子》;

3、欣赏丹麦民歌《丰收之歌》,并能用轻快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1、能自信地演唱歌曲《金铃铛》;

2、欣赏丹麦民歌《丰收之歌》

教学难点:

1、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2、律动《摘果子》

教学用具:钢琴、磁带、录音机、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会了一首《金铃铛》,那是描写什么景色呢?—对了,是秋天大丰收的景色。今天啊,我们再来听一首《丰收之歌》。

三、新课教学

1、初听全曲

A、听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B、它表现了什么样的场景?

2、再听全曲

A、哼唱它的主旋律

1=C 2/4 1 5 3 | 1 3 5 | 1 3 5 | 1 1 | 4 6 6 6 | 3 5 5 5 | 2 4 3 2| 1 — || B、说说它是几拍子的歌曲 C、简单介绍歌曲

《丰收之歌》是一首丹麦民歌,它描写秋天田野上的庄稼都已收割,果园里的水果也已摘完,勤劳的人们获得了丰收,同时,也不忘记帮助别人,表现了劳动人民丰收后,到处都是欢歌笑语的热烈欢腾的场面。

四、参与表现

师:丰收的时候是一个热闹喜庆的时候,为了庆祝丰收的节日,农村里的劳动人民喜欢敲锣打鼓来庆祝,我们就用打击乐器来庆祝吧!

1、教学生用铃鼓、沙锤和碰铃,用轻快的节奏给乐曲伴奏;

2、请同学上来用乐器伴奏。

五、总结下课

阿凡提骑毛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歌曲《小毛驴》,掌握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节奏。

2、能力目标:学会用欢快、幽默的情绪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毛驴》,能用轻快、诙谐、风趣的声音表现我骑驴赶集的有趣情景,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培养学生感知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聆听音乐中,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形象,用动作表现歌曲所表现的动物形象,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教学重点: 学会用欢快、幽默的情绪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毛驴》

教学难点: 引导掌握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的节奏以及吐准字音 教学准备: 电子琴、课件、音乐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渲染气氛

1、律动激趣。播放音乐《大风车》,师生律动。【设计意图:以游动画城为主题线索拉开有序的音乐课堂,建立良好的音乐氛围,律动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训练节奏。播放课件,出现一扇大门,门上有一首节奏。X X X X X X | X X X X | X

大钟小钟一起响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用平稳的声音、饱满的时值和准确的音高演唱歌曲。

2、初步学习轮唱技巧。

3、能正确认识五线谱的五线、四间。教学重、难点: 五线谱的线、间位置

教学用具: 电子琴、录音机、多媒体资料、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活动,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带你们坐火车去旅游,你们知道应该到哪里去坐火车吗?” 伴随着歌曲《火车开啦》,幼儿和老师一起开火车进入教室。当音乐画面结束时,我和幼儿在教室中央站好。师:火车站到了,我们坐的火车还没有来,我们坐下来等一会。这时老师将幼儿安排到圆圈里面。幼儿全部坐好后,继续以情境作为引导:进火车站是你们都看见了什么呢?听到了什么呢?引导幼儿回答和火车相关的知识。

(二)、熟悉歌词,听辨歌曲节奏。

1、再次欣赏歌曲,熟悉歌词。

听!又有一列小火车唱着歌儿,向我们飞奔而来。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火车开的声音是怎么样的?谁在开火车?帮助幼儿熟悉歌词,掌握歌曲节奏。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幼儿跟唱。

2、一边拍手一边清唱。

3、一边唱,一边学小火车开动的样子。

(四)、游戏:火车开啦

1、教师介绍游戏方法及规则。

2、教师做火车头与幼儿一起开火车。

3、请一名幼儿做火车头与幼儿一起开火车。鼓励幼儿自己摸索出开好火车的方法,4、请三名幼儿分别做火车头与幼儿一起开火车。在游戏过程中,教育幼儿在游戏中学会遵守纪律,互相谦让、团结友爱。

(五)、结束活动

音乐声中,老师带着三列小火车在教室里自由行驶,到处参观游览。

过新年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窗花舞》

2、学唱歌曲《过新年》

3、表演歌曲《过新年》

教学目标:

1、通过听《窗花舞》,引导学生通过动作来表达乐曲轻盈活泼、欢快 的情绪,并通过动作体验音乐作品“剪窗花”的形象与“喜儿”的期盼“爹爹”回家过年的喜悦心情。

2、听唱法学习歌曲《过新年》,引导用轻快的声音、真挚的情感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体验过新年的热烈气氛。

3、通过游戏和创编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模仿“打击乐器”演奏动作的创编,提高学生音乐实践能力。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1: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3:节奏练习

2/4XXXX|XX|XXXX|X0| XXXX|XXX|XXXX|XXX|| 二:新课学习:

(一)聆听歌曲《窗花舞》

1、导言(简明扼要地介绍“白毛女“剧情;让以后让学生明白“剪窗花、贴门神”对于贫苦家庭是唯一洋溢着过年气氛的含义。)

2、初听设问:这段音乐的情绪是什么?(欢快、活泼)

3、复听让学生自编动作(模拟“剪、贴窗花”动作)表演对歌曲的理解。

(二)学唱歌曲《过新年》 2:教师范唱歌曲《过新年》;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歌后谈谈对歌曲的理解;明白“咚咚咚咚锵”是什么乐器的声音?)3:提示式学习歌谱,(结合节奏练习模仿学习歌曲旋律)活跃课堂气氛。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5:通过自编动作表演歌曲《过新年》

1)动作创编;模拟打击乐器“锣、鼓、镲的动作;

2)按句创编动作;然后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歌表演进行表演 3)录音、歌表演结合起来表演

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过新年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窗花舞》

2、学唱歌曲《过新年》

3、表演歌曲《过新年》

教学目标:

1、通过听《窗花舞》,引导学生通过动作来表达乐曲轻盈活泼、欢快的情绪,并通过动作体验音乐作品“剪窗花”的形象与“喜儿”的期盼“爹爹”回家过年的喜悦心情。

2、听唱法学习歌曲《过新年》,引导用轻快的声音、真挚的情感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体验过新年的热烈气氛。

3、通过游戏和创编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模仿“打击乐器”演奏动作的创编,提高学生音乐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一)学唱歌曲《过新年》 2:教师范唱歌曲《过新年》;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歌后谈谈对歌曲的理解;明白“咚咚咚咚锵”是什么乐器的声音?)3:提示式学习歌谱,(结合节奏练习模仿学习歌曲旋律)活跃课堂气氛。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5:通过自编动作表演歌曲《过新年》

1)动作创编;模拟打击乐器“锣、鼓、镲的动作;

2)按句创编动作;然后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歌表演进行表演 3)录音、歌表演结合起来表演

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蒙古小夜曲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演奏串铃、三角铁、蛙鸣筒、舞板这四种打击乐器,能分辨其音色,说出其名称。

2.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与本课四种打击乐器相仿的简易节奏乐器并参与演奏,体验探索与创造的愉悦。

3.能用优美悦耳的声音演唱歌曲《蒙古小夜曲》,并用打击乐器或自制乐器为其伴奏。

教学重点:了解并掌握各种打击乐器的音色及演奏方法。教学难点:用歌声和打击乐器参与表现歌曲的意境。教学方法:听唱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

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若干(舞板、串铃、蛙鸣筒、三角铁)学具准备:

1.两块竹板或两把竹筷子

2.一串废弃的钥匙或啤酒瓶盖 3.一把梳子或带波纹的尺子 4.两把铁勺或两根铁筷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老师在琴上弹一串小音符,发挥你的想象力,想象一下,它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情景?(教师刮奏下行音阶)学生:像滑滑梯,还像下楼梯。教师:现在,老师请你把你的凳子当做滑梯,伴随着老师的演奏,咱们一起来表演一下,好不好?但有一点,千万别让你的滑梯发出声音来。准备——听音乐!(教师再次刮奏下行音阶,学生参与表演)

教师:好,别动!接着再听一段旋律,听听它又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情境?把你想到的跟随老师的演奏表现出来,好不好?(学生随乐慢慢起来)教师:老师弹得越来越高,越来越慢,说明我在干什么? 学生:爬山。

二、熟悉歌曲旋律

1.初听旋律,并画出旋律线

1、认识七声音阶的唱名。(多媒体课件出示)

2、跟钢琴唱一唱七声音阶的音高并了解其的关系。(由低到高的关系)

3、学唱歌曲《音阶歌》。

教学过程:

(1)初步聆听和感受。

(2)师范唱一遍之后用钢琴教学生唱。

(3)生基本学会歌曲后,可将学生分为两大组,一组唱一句,形成一唱一和、一问一答的形式。

(4)指导学生唱准歌曲中出现的三个前八后十六分音符节奏型。

1、“找朋友”。出示音符卡1、2、3、4、5、6、7,学习七声音阶。游戏规则:学生每人胸前贴上不同的唱名卡片,随歌曲节奏拍手做找朋友的动作,当听到“在这里、在这里,我的朋友就是你”时,戴同样唱名卡片的小朋友手拉手并举起手来。

2、在听、看、唱的活动中认识音高i。

3、“画旋律”。游戏规

则:在黑板上贴着1——i各2个音符磁铁石。逐句出示《音阶歌》的旋律,让学生移动音符磁铁石“画”出旋律。(以《音阶歌》作为背景音乐。)教师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给予学生鼓励和期望。一边听着欢快的音乐一边跟着老师进行互动。认真听讲。学生乐于接受并饶有兴致地学唱歌曲。

小部分学生对唱准前八后十六分音符觉得有些难度。兴致勃勃,学习积极性高,积极参加音乐活动。学生进行二次记忆自己本课所学到的知识内容。创设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要学习的内容。了解七声音阶是一种由低到高的关系。

通过音乐活动来学习和巩固七声音阶的唱名和音高。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集体协作的良好习惯 让本堂课的教学更具完整性。板书设计

《音 阶 歌》

七声音阶:1 2 3 4 5 6 7 唱名:do re mi fa sol la xi

DO RE MI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准确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重点:准确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 准确、有层次地轮唱歌曲。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六、教学步骤:

(一)激情引趣

1、律动:在《嘀哩嘀哩》歌声中开始音乐课,走进美丽的春天。

2、聆听小鸟的声音,猜猜是谁。(鸽子)

3、声音练习,模仿鸽子的声音。

(1)师:“谁能够学学这只可爱的小鸟歌唱?”-----(咕咕咕咕),老师引导轻声地模仿。

(2)引导学生在老师手势指挥下生动的模仿白鸽歌唱。

4、感受旋律:师生共同在歌曲的伴奏音乐中感受旋律的高低走向,感受乐句。

5、视唱旋律:老师带领同学们慢速的认唱音符,在跟琴视唱旋律。

(二)欣赏歌曲:揭示课题,同时引导学生欣赏歌曲,了解歌曲的内容。

(三)学习新歌

1、轻声地用“咕”哼唱歌曲旋律。

2、轻声地唱歌曲,再自然演唱。

3、纠正不当之处后再次演唱歌曲。

4、老师通过范唱引导学生进一步处理歌曲,更好的演唱。

6、完整的演唱并跟上伴奏音乐。

DO RE MI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准确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重点:准确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 准确、有层次地轮唱歌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六、教学步骤:

(一)歌曲轮唱与提高

1、老师和学生配合尝试演唱,并发现这种不同的演唱方式。

2、让学生们来尝试,通过多练习更好的完成歌曲、表现歌曲。

(二)欣赏

1、欣赏来自西班牙的民歌《鸽子》,感受另一首以鸽子为主题歌曲的风格。

2、欣赏舞蹈片断《和平鸽》,学习其中简单的动作,并将这些动作运用到今天学习的歌曲《白鸽》之中。

3、歌表演《白鸽》

(六)总结

贝壳之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贝壳之歌 教学目标:

1、在学习新内容时,让学生在感受三拍子音乐的流动中,充分发展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歌曲演唱的音乐创作。

2、巩固时所学附点二分音符的认识。

3、用乐器为歌曲伴奏,掌握不同节奏型的表现。

教学重点:在老师的指挥下,学生能随音乐伴奏准确的为歌曲伴奏。教学难点:掌握3|4拍子的节奏,能准确的用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拍手进教室,唱问好歌。

动双臂侧平向下,可以适当动手腕,也可以身体移动重心一次。手臂上下飞舞一次。

3.复习歌曲。

五、听琴声辨别音的高低。

1.根据书上小鸟的插图,听辩音的高低。2.听到高音站起来,听到低音坐下去

六、复习与小结

七、师生告别,下课

小拜年

教学目标 :

通过学唱歌曲《小拜年》,使学生了解我国民间欢度春节的习俗。并指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歌唱。

重点、难点:学唱歌曲,歌曲中附点八分音符的时值。欢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喜庆热闹气氛的表现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锣鼓打击乐、电子琴。

教学过程

| 随着《春节序曲》的音乐,教师带学生扭秧歌,感受喜庆的气氛。

一、情景导入 |(1)谈话导入,同学们,听着这欢快的音乐、扭着秧歌,你们觉得什么日子要到了?学生回答:过年、国庆、„

(2)你们喜欢过年吗?过年都有哪些风俗习惯? 学生回答:喜欢。风俗习惯有:包饺子、放鞭炮、„

(3)过年的风俗习惯真是丰富多彩,特别是拜年,很有意思,很热闹。你们听,湖南的小朋友来给我们大家拜年了,请同学们仔细听,他们是如何拜年的。学生听音乐。

(4)你感受到了什么气氛?谁来说说,他们是如何拜年的?

学生回答:热烈、欢快、活泼的气氛。他们拜年有耍狮子、舞龙灯„

二、寓教于乐

1、同学们讲的很好,他们过年还敲锣打鼓呢!今天老师也带来了锣和鼓,想敲吗? 学生敲一敲,感受一下。

2、同学们敲的很高兴,但如果有节奏的敲就更好了!下面听老师有节奏的敲一敲,你们来模仿。

咚 咚呛 咚咚呛 咚咚呛呛 咚咚呛 学生练习,再用锣和鼓敲一敲。

3、学唱歌曲

4、同学们敲的很好,下面我们能不能用歌声把这首歌曲里欢快的情绪表现出来呢?

学生回答:能。

5、请同学们跟着音乐自己学唱这首歌曲,看哪位同学学的最快。(幻灯6)学生跟音乐学唱歌曲。

6、下面,我们不跟音乐,自己练习唱,遇到不会的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学生练习唱

7、刚才,有的同学唱的很好,但有的唱的还不够准确,下面我们跟着音乐再练习一次。

学生随音乐唱。

8、会唱了吗?请哪位同学来试试。部分同学唱。教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9、请同学们完整的跟琴唱一唱。

10、同学们学的真快,要是把拜年时的高兴心情表现出来就更好了,想一想,怎样才能唱得更好?

学生回答:应欢快的唱,用有弹性的声音唱``````` 学生有感情的演唱。

(15)我们能不能跟着音乐,唱卡拉ok呢?(16)跟伴奏音乐唱。

三、创造表现

1、唱的真好,我们还可以运用哪些方法,更好的表现这首歌,使拜年的气氛更热烈?

学生回答:锣鼓伴奏、舞蹈表演、、、、、2、现在我们分组合作表演。

学生分成舞蹈、唱歌、锣鼓伴奏三组自己创作表演。

3、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唱起来、敲起来、跳起来吧!学生随音乐表演。

四、完美结课 最后让我们在欢乐的音乐声中结束这节课吧!

欢乐的小雪花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歌唱《欢乐的小雪花》,唱出在冬天里渴望锻 炼的美好心愿。

2、通过学唱歌曲,感受歌曲三拍子的韵律。

3、通过听听、动动、唱唱、演演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与音 乐表现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歌唱《欢乐的小雪花》

2、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雪花图片若干 圣诞树 教学过程:、一、组织阶段

1.画面:雪景。有圣诞树、圣诞老人及雪人、雪花。设计意图:在上课之前营造一种冬天的氛围,好象身临在雪中一般。

2、歌曲《雪绒花》(放动画)。师生共同边唱边跳。

二、导入新课 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幼教开学准备小学教师教案小学教师工作计...初中教师教案初中教师工作计...导言:一首优美的雪绒花带我们走进了音乐课堂。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季节 来临了吗?(冬季)冬天里有些什么景色和活动?那么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雪中去玩一玩儿。

二、新授歌曲《欢乐的小雪花》

1、初听歌曲的录音范唱 师:雪花是“冬天的使者”,雪花使冬季也变得很美,今天老师请你们听一首关于小雪花的歌曲,请听听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是几拍子的?

2、揭示课题:《欢乐的小雪花》(全体学生跟读)

3、学拍出歌曲的节奏:全体统一用简单动作表现三拍子。(第一拍拍手一下,第二、三拍拍腿两下)

4、复听歌曲, 感受三拍子的韵律后,跟着音乐完整拍一遍.5、师范唱后按节奏领读歌词

6、课件讲解雪花的形成,帮助学生理解歌词。

7、学唱歌曲(1)完整用 “lu” 模唱旋律(2)轻声跟唱歌词第一段(3)生齐唱第一段歌词(4)学生找好朋友跟课件学唱第二段歌词(5)指导学生用优美、柔和声音歌唱。(6)部分学生展示,互相评价(在展示之前提示:他们唱得对不对,唱出优美抒情的感觉了吗?)(7)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四、学生即兴歌表演

1、学生拿出老师课前准备好的小雪花即兴模仿雪花飞舞(放歌曲伴奏音乐)。师:你喜欢歌曲里的小雪花吗?把它拿出来给大家看一看好吗?

2、师指导学生将小雪花贴到黑板上

3、老师和学生一起模仿雪花舞动。

五、拓展

1、启发:冬天的哪些运动可以用三拍的旋律伴奏?

2、教师点拨,请学生欣赏《溜冰圆舞曲》、《雪橇》边听边运动,所做的运动必须符合三拍的旋律特点。

六、小结,结束 雪花飞舞 教学目标

1、欣赏《雪花飞舞》,使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并能用舒展的动作表现雪花飞舞的情景。

2、复习歌曲《雪花》

3、创设情景,学生自主表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雪花飞舞》感受音乐意境,同时引导学生在结合已学的歌曲《雪花》用肢体语言表现下雪的景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

知识能力:欣赏乐曲《雪花飞舞》

过程与方法:通过表演、朗诵、歌唱等多种活动,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并能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集体创编动作并表演

教学重点: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

教学难点:创设情景,欣赏乐曲《雪花飞舞》,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教具准备:课件、雪花头饰、沙巾、雪人、手饰 课时安排:1课时

教法与学法: 情景教学法、导入法、直观感受、讨论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阶段目标: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听音乐进教室

教师操作:放歌曲《雪花》伴奏 学生活动:听音乐进教室 提出评价标准 教师导语:刚才我们听了欢快的音乐进教室,谁来说说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歌曲啊? 学生回答:《雪花》„„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让我们一起(用欢快的情绪歌唱雪花吧!)唱起来,跳起来!

教师操作:播放课件。

学生活动:师生一起舞歌唱。

一、欣赏《雪花飞舞》 阶段目标:

1、欣赏乐曲《雪花飞舞》感受大自然的美

2、通过肢体语言表现雪花在空中飞舞时轻盈、纯洁的形象

1、初听2分半

师:刚才同学们唱的这么欢快,动作这么可爱,真棒!那么今天我们 来欣赏一首关于雪花的乐曲,名字叫《雪花飞舞》。请你听一听这首乐曲和歌曲雪花情绪上有什么不同?你听到音乐后心里有什么感受? 教师操作:播放乐曲《雪花飞舞》 学生活动:初听乐曲,感受音乐情绪。教师评价:学生每组的情况 教师提问:哪位同学来说说你心里的感受?

学生可能有的回答:安静、优美、漫漫的飘下来„„

2、再听2分半

师:小雪花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请同学们再次欣赏乐曲,你仿佛看到了小雪花怎样在空中飘落下来?

教师操作:播放乐曲《雪花飞舞》

学生活动:听音乐想象雪花飞舞的样子。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评价:学生每组的情况

3、三听——音乐片段(截一段)1分钟

l 师:小雪花这么可爱!假如你是一片小雪花,你会怎样从空中飘下来?谁 来说一说,做一做?

学生活动:学生集体讨论雪花飘舞的样子。师:刚才同学们模仿出这么多雪花飘舞的样子,现在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来表演小雪花。教师操作:播放乐曲《雪花飞舞》

学生活动:听音乐自由表演

教师评价学生的表演,可请表演好的同学来演示。

师:大家想一想音乐中表现的小雪花是什么样的?我们模仿雪花的动作也应该是„„速度„„力度„„ 学生回答:慢的、轻的。

师:让我们再表演一次,看看谁真的象小雪花? l 再次表演1分钟 师:你们想变成小雪花吗?看看你的座位后边有什么?看哪个组能最快的把自己变成小雪花? 教师评价各组

师:让我们跟随音乐一起飞舞吧!

教师操作:戴头饰听音乐和学生一起表演

学生活动:戴头饰听音乐表演

阶段目标:小组讨论表演顺序,培养学生自信的音乐表演能力及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听音乐想象情节 l 评价学生表演

师:刚才小雪花们舞姿真美,我也情不自禁的和你们一起变成了小雪花。听音乐想象情节初听

师:小雪花有的飘到了房檐上,有的飘到了树上静静的看着小朋友们,那小朋友们在做什么哪?让我们听一段以前欣赏过的音乐,请同学们来表演一下小朋友们在做什么?

教师操作:播放音乐。学生活动:音乐表演

2、音乐表演 师:今天我们复习了欢快的歌曲《雪花》,欣赏了一首美妙乐曲《雪花飞舞》,还表演了一段非常优美的音乐,请同学们分组讨论用这三段音乐串联起来给大家表演个小故事。

教师操作:到学生中巡视,辅导。学生活动:分组讨论,编排表演。组先来?

教师操作:按学生表演顺序播放课件。学生活动:分组表演。

二、课堂小结

师:谁来说说今天的收获?

师:哪

下载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及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及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范文

    《会变的线条》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不同种线条带给人的美感。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能用不同种线条组织一幅画面,表现出一定的美感。 2、通过对作品的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教案

    课题:流动的颜色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两种颜色调和后会产生第三种颜色。 2、吹画后产开想象,并添画成一副完整的作品。 教学重点:了解三原色,发挥想象力。 教学难点:如何......

    二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汇编)

    第一课 问声好 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 一、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二、动脑为歌曲编创歌词、动作。 三、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

    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反思1 《长度单位》是二年级数学教学的第一单元,因为这一部分的知识和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生活中的经验积累非常重要。上完......

    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反思1 一、通过营造贴近实际的氛围,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在进行《统计》的教学准备的过程中,我始终觉得统计的概念对于学......

    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带反思(人教版)

    课题 长度单位(厘米)课型新授课上课时间9-3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问题,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形成相应的长度观念。2.认识长度......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大全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

    小学二年级上册全册安全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全册安全教案 第一章饮食安全与卫生防病 一、教学目标: 1、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指导方针,营造安全、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 2、通过教学生增强安全防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