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带反思(人教版)

2021-10-10 10:32: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带反思(人教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带反思(人教版)》。

课题

长度单位(厘米)

课型

新授课

上课时间

9-3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形成相应的长度观念。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3.初步学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尝试估测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4.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方法

操作、活动、交流研讨

教具学具

尺子、小棒等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推理能力等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活动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一)故事导入。1.由古时人们遇到一些事情,如何来进行测量的小故事,引入介绍“1庹” “1拃”。

2.教师示范1庹、1拃。

(二)学生测量。

(三)汇报交流。

1.学生汇报测量结果。并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讨论:

(1)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呢?(因为有的同学手大,有的同学手小,所以导致测量的结果不一样。)

(2)当测量相同的物体出现测量结果不一致,那该怎么办呢?

(四)统一长度单位。

在测量物体长度时应该选用相同的长度单位,也就是要统一长度单位(板书:统一长度单位)

二、实践中认识厘米

(一)认识尺子。

平时我们测量物体长度时要使用什么工具啊?结合教师手中清晰的尺子来说明。

1.刻度线。

2.数字。

(1)尺子上的数字中,这里的“0”在尺子上表示什么?(起点)

(2)加以说明,测量时,一般以“0”作为起点开始测量。其他的数字是尺子的刻度,几就表示从0到这个数之间有多少个长度单位。

3.长度单位的表示符号。

厘米尺上的文字“厘米”表示尺子上一个大格的长度是1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这个单位在国际上通用,用英文字母表示为“cm”。(板书:厘米cm)

(二)认识厘米。

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认识厘米。

2.认识1厘米。

(1)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

(2)教师归纳: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

3.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

(1)同桌互相比划1厘米。

(2)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的长度。

(3)比一比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用1厘米比较田字格的宽和图钉的长。

(4)举例说一说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三)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

1.测量纸条的长度。

2.教师演示: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边演示边解释:把刻度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就长几厘米,也就是几个1厘米。

3.动手测量各自手中铅笔的长度,然后指生汇报测量的方法和测量的结果。

三、练习中巩固新知

(一)读物体的长度。(教材第4页“做一做”,适当补充)

1.读铅笔的长度。(0~8厘米)问:铅笔的长度有几个1厘米?

2.读橡皮的长度。(0~4厘米)问:橡皮的长度有几个1厘米?

3.读小刀的长度。(0~5厘米)问:小刀的长度有几个1厘米?

4.读小棒的长度。(3~12厘米)问:小棒的长度有几个1厘米?

(二)估测。(教材第8页第1题)

先让学生估计物体的长度,再进行测量物体的长度。

(三)量一量。(教材第8页第2题)

测量前先让学生估一估各物体的长度,再测量,看估得准不准。

四、小结中谈收获

今天这节课我们在活动中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亲自动手体会“1庹”“1拃”。

学生动手测量课桌长有几拃?指生汇报。

请同学们拿出直尺,仔细观察,你能在直尺上发现什么?

学生汇报找法。(0~1之间、2~3之间、3~4之间……的长度。)

学生想象

用手来比划1厘米

(1)学生讨论交流测量纸条长度的方法。

(2)学生分组测量纸条的长度,教师巡视,纠正不正确的测量方法。

(3)指生说一说是怎样测量的?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动手测量物体的长度

学生小结自己的收获

教后反思

长度单位“厘米”教学反思:

今天用了两节课的时间来认识和学习厘米这个长度单位。

发现的问题:李梓晨对于长度是没感觉的。在认识1厘米的长度时,他是把尺子上的刻度用来做比较的­­——0刻度的长度。这是出乎我意料的问题。

学生问题:李雨烨、张坤宇、李梓晨的课堂倾听能力几乎没有,做小动作比较多。雨烨动作多,但并不影响听讲。其它两人则不行,基本没倾听。需要继续课堂关注。

整体问题:1.课堂调控的节奏需要把握好。

2.课堂倾听能力有一半同学需要提醒后才能做到位。

课堂设计:

主要几点:1.感受需要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对于1厘米的认知。“尺子上找、手比、练习本上画、生活中的”的途径,感知1厘米的长度,建立表象认知,进而抽象出来,形成认知。

3.画量物品的长度。学会量的方法,量准确。

4.用尺子画出固定的长度。比如3厘米,5厘米的长度。学会方法,感知长度。

反思:

整个课堂还有点乱,思维不乱但程序出现偶尔有颠倒现象。比如“尺子的切入”有点早。

课堂的接受能力整体顾及不错,顾及到了每个学生。辅导差生不错。

小组分组,组长负责制减轻了教师的一部分负担,也能顾到所有的学生。继续沿袭此种小组合作方式。但需要给组长分清责任。

课题

长度单位(米)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9-4、5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体会测量时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的重要性,进而体会引入较大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米,认识表示长度单位的符号“m”。初步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3.在实际测量中理解1米=100厘米。

4.通过实际测量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以及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教学难点

理解1米=100厘米

教学方法

操作实践、交流研讨

教具学具

米尺、学生尺、长绳、1米长的绳子等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数感、符号意识、推理能力等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复习提问。

1.测量铅笔的长度需要什么工具?测量数据用什么作单位?

2.用厘米尺测量老师手中铅笔的长度。

教师演示:

“"

(二)引入新课。

1.比赛测量速度。

(1)找一生和教师同时测量黑板的长度。看谁先测量出黑板的长度?(学生测量黑板下沿长度,老师测量上沿长度。)

(2)你们认为这样的测量比赛公平吗?为什么?(老师的尺子长,方便测量。)

2.量较短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尺就行了,但量较长的物体长度,用老师手中的尺子测量方便了,像这样的尺子叫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点明课题:认识米。(板书:认识米)

二、亲历过程,探究新知

(一)认识米。

1.观察米尺,看一看1米有多长。

2.教师为每四人小组准备一根1米长的绳子,让学生拉直感受1米有多长。

3.找身体中的米尺。(小组合作交流)

(1)几个脚的长大约是1米?

(2)几拃的长大约是1米?

(3)从脚底往上,大约到什么位置是1米?

(4)双手侧平举是否大约是1米?(注意学生身高的差异)

通常情况下,我们不可能随身携带尺子,当我们要测量一些物体长度时,可以用身体的尺子去估一估。

4.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米?

5.量哪些物体的长要用米做单位?

6.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板书:米 m)

(二)认识米和厘米的关系。

1.1厘米到底有多长?

2.1米有多长?

3.估测1米有多少厘米。

4.小组合作活动:

(1)活动要求:两名同学拉直小组内1米长的绳子,其他人合作,用厘米尺测量绳长。

(2)经过测量发现:1米有5个20厘米,即:20+20+20+20+20=100(厘米)

5.课件演示测量过程。还可以直接出示米尺放大图,10厘米10厘米的数,得出结论。

6.引导学生归纳米和厘米的进率:1米=100厘米。(板书:1米= 100厘米)

三、尝试练习,应用提升

(一)量一量。(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

拿出准备好的长绳,量出1米,接着量出2米、3米……

(二)量一量,填一填。(教材第8页“练习一”的第3题)

本题需要先量出实物的实际长度,再推算大约多少个这样的实物长1米。推算较难,只要能大概估算出结果即可。

(三)估一估。(教材第8页“练习一”的第4题)

四、全课小结,畅谈收获

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张开双臂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还知道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品,课后同学们可以找一找,量一量。

学生边演示,教师边强调测量时需要注意:把尺的刻度0对准铅笔的左端。

一学生和老师同时测量

小组活动,感知长度

小组合作,交流研讨,定出各自的答案。

生举例说明

生举例说明

生用手势表示1厘米的长度

学生用手示意一下

小组合作

学生进行实际测量

教后反思

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这节课整体教学节奏很缓慢,目的是让学生清晰的感知“1米有多长”,并能判断出什么时候使用“米”作单位。

整体设计:量出每个学生双手张开1米的长度,让每个学生都有认知感。然后用米尺量量教室里常见的黑板的长、门的高,黑板的宽,教室的宽、教室的长,窗户的长等,让学生建立1米、4米、2米、6米等长度的认知。在测量这些物体之前,都是先让其猜一猜,然后对猜测不太合适的探讨一番,体会猜测是建立在一定的道理上的。然后再进行测量。最后出示跳绳、横幅长等,再猜测,同学进行测量,建立什么时候该选择用米做单位的认识感。

教学遗漏:

再教学米和厘米的进率时,只是让学生认识了包含关系,却对于具体的物体叠加没有进行引领。导致布置的作业学生无从下手。如:大约()支铅笔长是1米等内容。留在明天来点拨。

教学管理:

整体课堂感觉:累。课堂上的规矩意识和自控能力不强。说明自己的教学管理上依然存在着问题。思考:如何来管理课堂?如何让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能够集中?改变课堂的单一教学方式,穿插点内容?规矩意识必须建立。分小组、个人进行每天的课堂表扬,然后记录,成为长期的评价方式,引导长远发展和管理体系。

课题

长度单位(认识线段)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9-6、7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观察、实践等活动,学生初步认识线段,会用尺子量线段和按要求画整厘米的线段。

2.让学生在操作中,形象、直观的感受线段的特征。

3.尝试同学互助的学习方式,会用语言正确阐述发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

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欣赏数学中图形的简洁美。

教学重点

感受线段的特征,会用厘米尺量和画整厘米的线段

教学难点

感受线段的特征,会用厘米尺量和画整厘米的线段

教学方法

操作感受、交流研讨等

教具学具

学生每人一根30厘米的绳子,一把尺子(厘米尺)等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数感、数形结合、符号意识等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一)游戏

名称:玩绳子。

规则:将一根绳子摆放出不同的形状。

(二)板书:直的(三)导入新课。这样拉紧的一段绳子,可以看作一条线段。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线段。(板书课题:认识线段)

(四)学生动手拉一拉,说说拉直后是什么?(线段)

强调两手之间直的一段看成线段。

(五)板书:”“

二、创设活动,探究新知

(一)找一找,摸一摸:寻找生活中的线段。

1.小组合作,找一找,摸一摸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的边可以看成线段?

2.全班汇报。(注意纠正学生口头叙述的错误,保证叙述的准确性。)

3.课件依次出现黑板、桌子、书。它们的线段在什么地方?

4.学生边回答,电脑边演示。(抽出线段)

5.教师小结:黑板边、桌子边、书边都可以看成线段。

6.欣赏生活中的线段。(课件演示)

(二)找一找,量一量: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1.出示书第5页的三条线段,它们都是线段,找一找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2.教师板书:都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3.你们真是好眼力。既然线段可以量出长度,请量一量这三条线段的长度。

4.全班汇报。

5.教师小结:量线段时,线段的一端和尺子的“0”刻度线对齐,看线段的另一端对着数字几,线段的长度就是几。

(三)我是小小设计师:画线段

1.在纸上设计一条3厘米的线段。看谁设计的样式多。

2.展示学生的作品,表扬设计好的学生。让他们说说是怎么画的。

”“

3.教师讲解示范后,教师小结。

4.教师小结:画线段时,从尺的刻度0开始画起,画到3厘米的地方。不论横着、竖着、斜着画,只要是直的就是线段。

5.你们还想设计多长的线段,自己画一画。

6.同桌检查,再画一条跟同桌一样的线段。

7.(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画法的错误。)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一)教材第5页的“做一做”第1题。

1.主要从曲和直的特征上去区别线段。

2.要求学生可以口头说明判断的原因。

(二)教材第5页的“做一做”第2题。

1.这题放在图形中,增加做题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学生回答:一共画出了3条线段。画出的是帆船。

3.可以适当地说说这道题渗透的两点之间只能画一条线段的知识。

(三)教材第6页的“做一做”第1题。

1.小组交流,说说解决问题的方法。

2.全班汇报。(先测量出线段的长度,再画出和下面同样长的线段。)

3.动手画一画,说说画时要注意什么?

(四)教材第6页的“做一做”第2题。

”“

1.学生认真审题后,理解题目的意思。

2.画花在距离旗子3厘米的地方。

3.画树在距离旗子5厘米的地方。

4.画气球在距离旗子10厘米的地方。

5.展示学生的作业。

6.结合图形做一些练习:

(1)花在距离气球()厘米的地方。

(2)气球在距离树()厘米的地方。

……

四、总结评价,完善板书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关于线段你有什么了解?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

五、课外延伸

你知道吗?(介绍各种尺子的不同用途,丰富课外知识。)

学生汇报:摆放出绳子的形状,特点。(如果有学生摆出直的,则直接导入新课。如果没有,教师可以直接展示直的,说明这样摆放用的时间最短,而且最简洁。)

学生动手拉一拉

小组合作,找找、摸摸

小组探究,全班交流

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让学生口述量的方法和过程,说说要注意什么

学生自我设计

学生画线段,画完后同桌检查,再互相画线段。

自己判断,和同桌交流自己判断的原因

小组交流研讨

学生小结自我收获

教后反思

学以致用

——《线段的学习》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首先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让学生体验线段是直的。在一系列的找一找、摸一摸、量一量的动手操作中,进一步体验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的特征,为后面的画线段作好铺垫。“我是小小设计师”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欲望,将所学知识与图形有机地结合起来,感受数学美,从而想学、乐学。强调“看成、作为”,注重数学语言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同时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知线段有两个端点。

其次学习生活中的数学,通过找、摸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发现数学与现实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演示从实物中抽出线段进一步深化他们对线段是直的感知,帮助学生从直观事物到抽象数学概念,建立初步的数学模型,尝试站在数学的角度上感知世界。欣赏活动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以便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探究。

再者,学生建立了表象认知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来画线段,学会用尺子来找一些固定的长度,并能准确的画成直直的线段:点好端点,线要直,找开始的0刻度。掌握画线段的方法。使得线段的学习可以学以致用。

课题

长度单位(用米和厘米解决问题)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9-10

教学目标

1.通过推测、比较,学会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2.巩固建立的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表象,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

3.感受测量物体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建立长度观念的意义。

教学重点

会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在明确长度单位过程中学会思考,比较。

教学方法

猜测、操作、推理,实践教学、合作交流法等

教具学具

学生尺(厘米尺),米尺等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数感、符号意识,应用意识等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回顾引入

(一)说一说

前几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厘米和1米有多长?

(二)比一比

(三)揭示课题

大家都认识了厘米和米,生活中你们会用这两位朋友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二、探究新课

(一)引出问题。

1.学生猜测

课件出示旗杆。这是我们学校的旗杆,你知道它有多高吗?

2.提出问题: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

你认为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呢?为什么?

(二)解决问题。

1.交流:

想法一:学生可以通过用手比划1厘米、1拃长等,推断出旗杆的高度不是13厘米。

想法二:利用学生自己的身高和旗杆的高度对比,学生身高1米多,估测旗杆的高度相当于10个小朋友的身高,大约是13米。

想法三:借助身边十几厘米高的物品来比较,旗杆的高度是不是和学生手上用的铅笔、铅笔盒的长度一样,比如,新铅笔都不止13厘米长,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

2.得出结论: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米。(板书)

3.教师小结:有这么多的方法可以来确定答案,以后大家在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时要多思考多比较。

(三)运用新知。

课件出示小美的新房间里有一张漂亮的床。

1.学生思考:这张床的长度是200厘米还是200米呢?

2.同桌交流想法。

3.指名回答,说说选择的理由。

学生可以利用自己或父母的身高来推测,父母的身高一百多厘米,我们睡得床的长度比我们的身高多一些,是200厘米更合适。

三、巩固新知

(一)教材第7页“做一做”。

(二)教材“练习一”第8题

1.课件逐步出示每一小题。学生独立判断,说明理由。

2.师生给予合理评价。

四、本课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在判断选择什么长度单位合适时,我们可以通过用手比划,借助身高、身边物品来估测物体的实际长度,最终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学生用手比划出长度

学生依次用手比划出:2厘米、5厘米、10厘米、50厘米等长度。

学生猜测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说说想法

学生思考,同桌交流

学生独立解答,后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

学生回顾: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后反思

米、厘米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用米和厘米来解决问题,借助于厘米和米的长度感知,借助于尺子、米尺让学生形成长度表象,1厘米的长度、2厘米的长度、5厘米的长度,1米的长度,约2米的门的高度,约4米是黑板的长度……如此的借助实物,表象感知,使得学生对于旗杆的长度能够准确的判断出该使用米来做单位。

整节课中,判断使用什么合适单位不难,难得是学生的语言表述,对于为什么使用“厘米”和“米”也能说出根据,但对于表达“课桌的高”“小鸟的脚印长”“黑板的长度”这些名词却是不易,不能完整的来进行表达。课堂主要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是数学的素养需要:会表达,会判断。

又借助书9页的第8题,让学生判断并能完整的说出自己的判断方法,并清晰的说出修改后的表达。能清晰完整的表达出来是本节课最大的收获。

课题

100以内的加减法(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9-11

教学目标

1.理解100以内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能正确地用竖式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探索活动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运用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教学方法

尝试教学、合作交流等

教具学具

计数器、尺子等。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数感、数形结合、转化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情境导入

(一)创设情境。

今天可真热闹,学校组织二年级的同学参观博物馆,现在他们已经来到博物馆门前,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出示教材11页情境图

2.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二)提出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出示问题。二(3)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二、探索新知

(一)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1.尝试列式,体会加法的意义。

要求一共多少人,需要哪些已知条件?怎样列式?想一想,为什么用加法来计算呢?(板书:加法)

2.交流算法,指名学生说口算的过程。

3.图式结合,探究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1)学生操作画小棒。

学生有37人,用3捆零7根小棒表示;有两名带队老师,用2根小棒表示。

(2)组织学生交流,感悟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为什么要先把7根小棒和2根小棒合起来?(都是表示几个1根小棒)一共是多少根小棒?

(3)在计数器上拨一拨,练习本上画画计数器上的变化过程。

(4)尝试列竖式计算。也就是把计数器上的变化过程用数记录下来。理解笔算加法应注意什么。弄清为什么“7”与“2”对齐?(相同计数单位的数)

(5)全班交流笔算方法,教师板书竖式,进一步明确“个位与个位对齐,先从个位上的数加起”的道理。

4.即时练习。

二(4)班学生和带队老师一共有多少人?

(二)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1.出示例2问题: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2.指名学生列式,教师板书。

3.引导学生试算35+32。

(1)组织学生先画小棒、画计数器(注意观察学生操作。首先正确摆放出35和32,其次正确地将5个1和2个1相加,3个十和3个十相加)帮助学生对笔算加法算理和算法的理解。

(2)学生试着用竖式计算,交流板演算法。

(3)教师追问: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为什么3和3对齐,5和2对齐?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师生小结: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4.即时练习。

出示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1题,巩固笔算加法时的对位和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一)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2题。

(二)教材15页第1题的后三道。

四、课堂总结

(一)突出重点,回顾新课。

笔算两位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二)回顾小结,完善课题。

1.这节课我们利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计算时,每一位上的数相加是否满十?

2.补充课题,板书:不进位

引导学生观察后交流

学生提出问题

自我尝试

交流算法,说说口算的过程

学生画小棒图

小组交流

拨计数器,学生画计数器,感知算理

尝试列竖式计算

交流笔算方法

学生自我练习,全班交流

放手让学生自我进行计算

学生思考问题并进行交流

学生做练习

学生列竖式计算,重点检查学生的对位问题,提醒学生将竖式的结果填在横式的后面

教后反思

理清法才明

这是一节学校的数学教研课。孩子们很聪明,聪明的知道察言观色,看到有老师来听课,整节课的课堂秩序比起所有的上课时候都懂纪律,认真倾听,善于思考,积极回答,效率高。一帮让人不可小瞧的娃们。可见,不是不懂,而是更喜欢自在,想要追求自由放松。

需要扬长处:课堂中的有效性。

一是课前的口算练习。

二是课堂整体的倾听能力。

三是从具体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是整体设计有序,板书工整有序,重点(红粉笔)突出,有利于低年级学生学习。

五是借助于摆小棒、想小棒、画小棒、拨计数器、画计数器等操作,将算理清晰明朗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注重数形结合思想。

六是课堂有的放矢,收放自如,详略得当,重点在于例1的引领,掌握之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例2,。

七是教师语言简洁,关键,在关键处发问、追问,让学生理清法明。

需要避短处:需要提醒横式与竖式的对应顺序,使得竖式的学习顺理成章。其次计数单位的适时渗透,再者就是数形结合数学思想的顺势引领。“把图形用数来表示,就是这样的竖式形式……”一句话的转折即可。

课题

100以内的加减法(进位加)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9-12、13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活动中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

2.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3.在情境中体验加法计算的价值,在探究中培养迁移类比推理的能力。

4.体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与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联系密切,感受数学的统一美。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理解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道理。

教学方法

操作实践、合作交流法等

教具学具

课件、小棒等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数感、符号意识、推理能力等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复习旧知,铺垫导入

(一)复习口算

5+34= 63+7= 9+84= 38+50=

(二)复习笔算

32+6= 5+43= 24+61= 43+37=

(三)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进位)。(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算理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课件呈现主题图,读取主题图中的信息。

2.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学生汇报,提炼问题: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4.列出算式:35+37=

(二)小组合作,探究算法

你想用什么办法算出得数?小组合作来试一试吧!

(三)汇报交流,明确算理

预设一:用小棒摆

1.学生汇报演示。

2.结合学生的操作,重点交流5根加7根得12根,把其中的10根捆成1捆再和原来的6捆相加。

预设二:列竖式计算

1.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你在列竖式计算时,是从哪一位加起的?为什么要从个位算起?

3.讨论:5加7满10后怎么办?在竖式中怎么表示?

(四)归纳总结,理解算理

1.我们今天学的加法与以前学的加法有什么不同?

2.进位加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算?

3.课堂小结:笔算加法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教材第14页“做一做”。

学生列竖式计算,巩固算法。

2.教材第15页第5题。

判断改错,进一步理解算理。

3.教材第15页第3题。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

四、课堂小结

1.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笔算加法时,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口算,并交流算法

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指名板演后交流,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关键把哪个数位对齐?

学生提问题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汇报,明晰算理

学生谈课堂收获,总结竖式计算方法

学生自我练习,全班交流,检查问题,调整纠正。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笔算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后反思

拥有教育智慧,方能有的放矢

本课教学,是基于一年级下册学生已掌握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前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的基础之上。通过在学生熟知的情境中展开探索,在动手操作中理解算理,在知识迁移中体会笔算加法的算法。让学生真正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主要通过“课前复习——合作探究——详细讲解——巩固练习——归纳总结”等环节,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欲望;小组探究,发散思维;算理研究,合理推理;归纳总结,引申练习。使得学生充分发挥个人自主性,激发学习兴趣,进而学好数学。

本节课的问题存在学生的课堂自我管理能力欠缺,导致课堂成效不大,又专门进行了一天的练习课,才算真正的将竖式计算的细节落实到位。也算是教师课堂的疏忽之处。本节课的问题存在学生的课堂自我管理能力欠缺,导致课堂成效不大,又专门进行了一天的练习课,才算真正的将竖式计算的细节落实到位。也算是教师课堂的疏忽之处。思考原因:课堂的关键点在于让学生在交流个位上的数满十时进位时,应该怎么表示。总体感觉费劲。思考费劲的源头是什么?

一是课堂的不安静因素。课堂的不安静影响了老师的心情,在讲课的中间有点被打乱的感觉,管理和调整,使得课堂自我感觉有点乱。

二是课堂上学生的倾听能力。今天课堂的倾听和昨天比起来,大打折扣。认真的倾听,教师基本可以当堂任务当堂顺利完成,学生的出错率也低,课堂有效性高。但倾听能力不足,导致一节课如同对牛弹琴,一切都懵懂状态。练习时费劲纠正。

三是近一半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不太好。如此现象对于这年龄的孩子来说,是常事,但为何有有些孩子的毛病不减反增的感觉。思考:这些孩子的放学状况想要了解一番。有部分孩子是送去辅导班的,辅导班效果好吗?会不会收效不佳,反而养成了不是好习惯的坏习惯呢?

不过,问题的解决不能靠他人,还得从自己的备课上入手,让课堂有吸引力,课堂方法多样化,课堂多些调整休息的小游戏(控制住1分钟之内)设计。从这些方面入手来解决吧。

另外,口算训练的问题也是需要和家长交流的话题。专项训练,口算速度两项要求。

课题

100以内的加减法(不退位减)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9-14

教学目标

1.借助圆片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算理。

2.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3.在情境中体验减法计算的价值,在探究中培养迁移类比推的能力,同时感受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方法

尝试探究,合作交流

教具学具

课件、圆片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数感、符号意识,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等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课件演示“奥运金牌榜”情境图。

1.读懂情境图。

(1)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牌榜前5名的国家分别是谁呀?分别获得多少块金牌呢?

(2)谁获得的金牌数最多啊?(中国)

2.交流情境图。

(二)根据图中信息揭示课题。

1.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

2.提取不退位减法的问题,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课件演示其中的三个不退位减法问题: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美国比德国多多少枚金牌?德国比英国少多少枚金牌?

二、探究算法,明确算理

(一)自选问题,分组探究

1.各组选题,尝试列式。

36—23= 36—16= 19—16=

2.回顾加法,列出竖式

(1)回忆加法笔算方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

(2)尝试列出竖式。

3.利用圆片,探究算理

(1)理解圆片在不同数位上的含义.例如:在个位和十位各摆放四个圆片,说说这个数是几?这两个圆片代表的含义是否一样?如果老师现在在个位划去一个圆片、十位划去两个圆片,一共划去的数是多少?剩下的数是几?

(2)利用圆片摆一摆,算一算。

4.组内交流,全班反馈

(1)各组摆好后,组内分别说一说。

(2)上台板演,交流做法。

5.竖式计算,交流发现

(1)列竖式计算减法应注意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

(2)遇到结果的个位是0时要占位。

(3)遇到结果的十位是0时不用写。

(二)尝试练习,分组比赛

1.教材第18页“做一做”第一题,根据数位上的圆片计算。

2.“做一做”第二题,计算结果中的个位和十位有0时的处理。

三、巩固应用,深化理解

(一)教材第20页练习三的第1题。

让学生理解减法竖式的注意事项。

(二)练习三的第2题。

让学生列竖式计算减法,进一步巩固新知。

(三)练习三的第3题。

图文并茂,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全课总结,个人评价

(一)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二)你对自己这节课的学习表现有什么评价?

学生交流

引导学生提出减法问题

选三名学生上台板演

尝试列车竖式

算理探究

小组合作交流

全班探究

学生自我进行练习

学生练习,交流研讨,解决出现的问题

谈自我收获,进行自我评价

教后反思

请假回来第一天上课,卢老师教了不进位和进位的加法笔算,不知道学生掌握的如何。上课先复习了笔算加法,发现学生对于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掌握都非常好。处理习题的时候,对于简单的推理,不计算判断两个式子的大小有很大的难度。表现为无这方面的意识,或者有几人有意识但表述不出来。

不退位减法的教学,直接给出美国和俄罗斯两个国家的金牌数,让学生提问题,有提加法的,也有提减法的。减法问题保留,多叫了几次,发下有人不会提减法问题,错误多在分不清是多多少还是少多少。

算理的理解上,学生对于课本上呈现的图示认识不足,以至于完成“做一做”的时候又进行了针对性训练。

有关0的写法,十位上是0的时候该不该写,有部分学生写了,得告诉他们不需要写。一般04就写作4。

上课做小动作的人比较多,甚至于北边的挨着个儿地问,老师刚才提了什么问题,问到第7个人才说出来。

课题

100以内的加减法(退位减)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9-20

教学目标

1.借助学具的直观操作,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明白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的道理。掌握计算方法,并会笔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2.能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并会笔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

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明白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的道理。

教学方法

操作实践、合作研讨法等

教具学具

课件、小棒等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数形结合、数感、符号意识、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一)口算。

15-7= 20-8= 17-9= 13-7=

提示:利用小棒来说明理由。

(二)课件出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三名金牌榜”情境图。

代表团

金牌数

中国

美国

俄罗斯

1.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有关减法的什么数学问题吗?

3.学生汇报有关减法的数学问题,收集如下:

(1)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美国比中国少多少枚金牌?)

(2)中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俄罗斯比中国少多少枚金牌?)

(3)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俄罗斯比美国少多少枚金牌?)

4.学生先独立解决问题(3),指定某名学生板演,全班交流,笔算时应该注意到什么?

(板书: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减起)

5.学生根据问题一、问题二列出算式:51-36=,51-23=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尝试练习,制造冲突。

(二)动手操作,建立表象。

1.小组内借助小棒进行探究,教师巡视。

2.汇报交流,理解算理。

预设:①11-6=5,40-30=10,5+10=15

②10-6=4,4+1=5,40-30=10,5+10=15

问:为什么都要拆开一捆啊?

3.课件演示摆小棒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三)明确算理,掌握算法。

1.根据摆小棒的过程,学生列竖式计算,同时指定某名学生板演。

2.全班交流,掌握算法。

(1)个位:当被减数的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该怎么办呢?当被减数的十位上退1后被减数的个位上就是多少?个位上减得的差是多少?它表示什么意思?(提示:几个几)

(2)十位:现在被减数的十位上是多少?十位上减得的差是多少?这时减得的差表什么意思?(提示:几个几)

(3)结合摆小棒的过程,列竖式计算。

(4)学生交流:个位和十位分别怎样算?并形成如下板书:

强调: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退位点记住点。

3.练习巩固。

列竖式计算问题(2):51-23。

(四)运用知识,拓展提高。

1.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

小明到书店买了一本24元的书,付给售货员50元,应找给小明多少元?

2.比较51-36和50-24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五)观察比较,全面认识。

今天学的列竖式计算和前面学的有什么不同?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一)教材第19页的“做一做”。

(二)教材第20页的第5题。

(三)教材第21页的第6题。

课件逐题出示,学生抢答,说明错误的理由,然后强调计算时注意的问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这节课我们在动手操作中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觉得自己学得如何?

五、课后小练笔

教材第20页第4题。

指定某名学生说说口算时是怎样想的学生交流信息,提出问题。

全班交流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全班交流。

1.学生试着口算51-36=

2.尝试列竖式计算,同桌交流遇到的困难

3.指定某名学生汇报,引发冲突:个位上的数不够减

没有小棒的画小棒表示

学生列竖式计算,指定学生板演。全部交流

指定某名学生板演,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列式,并列竖式计算,指定某名学生板演,然后全班反馈,强调:从十位上退“1”后,个位上要算10减3

先让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同时指定某名学生板演,强调:退位点要点

先让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然后全班交流,着重强调:十位上应该怎样算。

教后反思

学生的听课习惯堪忧,昨天上课就发现几个女生一直在用衍纸的小纸条偷偷贴叠东西,没收并批评了她们,今天上课仍然有。上课走神的,抠手的,点名回答问题却磨磨叽叽不肯站起来的,真是让人火大。

这是还没和学生们磨合好。昨天作业少了6本,大课间去教室想办法找出来,叫了几个人都用不动,最后还是我逐个检查有没有刚发下的作业本才找出来。

“做作业是谁的事情?”最先响起的回答是几个人的齐声回答——“老师的”。

再一次明确课堂纪律,上课前准备好课本、练习本、笔;老师提问要马上站起来,大声回答;手放在课桌上,眼睛看着黑板或老师,以保证能认真听讲;当天的作业没完成要利用下课时间完成并送给老师批改;错题补到批改的日期下边……

相对于一次次强调纪律和规定,提醒督促甚至恐吓学生们认真听而言,第二节课练习笔算退位减法时无意中的比一比收到了更好的效果。出题,做完的举手,表扬最先举手的人;然后引导同桌两个互相比,一句简单的“又是你快吧?”“这次是你比同桌快吧?”让学生们的注意力和积极性空前高涨。让我在心里暗叹二年级的小学生真的是容易“哄”。

确立规范和纪律,表扬好的,多利用比一比的话术来规范课堂,是目前应该积极尝试的。

知识方面,退位减法算式51-36=列出来后,学生尝试后,没算出答案的都遇到了减不下的困难,而算有答案都是25。利用加法验证不对后,通过画小棒来理解算理,重点是如何解决减不下的问题,然后用竖式记录刚才减的过程和结果,强调退位点的记法和用法。练习几道题后,前三排学生逐排上讲台板演,规范竖式的写法。两节课,学生初步掌握了笔算退位减法。

课题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会用画图的方法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2.经历观察、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沟通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借助迁移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用画图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方法

画图法,操作实践,合作交流

教具学具

课件、若干个圆片、三角形、小棒等。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模型思想,一一对应,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形结合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游戏导入

(一)摆一摆,说一说。

教师在黑板上粘贴一行○,共6个。

1.要求学生摆一行数量一样多的△。(摆放时指导学生上下行对齐,一一对应。)

2.如果要使△比○多2个,该怎么摆?(让学生上黑板摆,并说一说想法。)

3.圈出△和○同样多的部分,再圈出△比○多的部分,△可以分成哪两个部分?

4.怎样计算△的数量?

(二)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探索新知

(一)探究解决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1.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1)出示教材第23页主题图。

(2)学生交流:哪一列的班级在评比中荣获第一名?你还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3)课件出示例4第(1)小题的条件部分。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理解数量关系。

怎样求出二班得到的小红旗的面数?

(1)根据黑板上的圆片和三角形的对比图,学生模仿着用小棒摆。

(2)同桌互相说一说摆法和算法。

3.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小红旗摆法图,演示画图过程。

(2)学生交流图中数量之间的关系。

(3)学生列式、解答。

4.学生交流。

你还能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能会直接分析出数量关系,也可能运用线段图分析。)

5.引导学生用减法来检验。

二、探究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1.课件出示24页第2小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2. 学生尝试用画图的方法表示三班和一班的数量关系,并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3. 学生汇报解法及解题思路,课件同时演示解答过程。

4. 口答检验方法。

三、应用提升

(一)教材第25页练习四的第1题。

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理解解决问题的关键句,再列式计算。

(二)教材第25页练习四的第2题。

(三)教材第24页“做一做”。

1.课件出示图示,生独立解答。

2.比较这两个问,有何不同?(学生自主交流)

3.教师小结: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时,关键是要找出哪个数量较大,哪个数量较小。

四、畅谈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指导学生体会同样多怎么摆、多几个怎么摆

画并圈出同样多的部分和多出的部分

观察例题主题图,收集数学信息

学生提问题

学生用小棒摆,然后同桌交流

交流图中的数量关系

列式解答

第二小题,学生独立尝试解答

汇报交流

学生练习后再交流

教后反思

上课时通过画不同数量的正方形、圆、三角形来复习同样多和一一对应的方法,把多的图形分成两部分:同样多的和多的部分。

例题先让学生画图,大部分直接就能画出答案。问题在于画的图分不清哪里是一班的,哪里是二班的,都是一串小旗;点出来后发现有个女生标上了一班、二班。

由于先让学生画图表示条件,而没有先提问题,学生通过画图已经知道了二班有15面了,造成提问题环节学生有困难,提了两个问题:(1)一班比二班少几面?这个问题很简单,不需要计算。(2)两班一共有多少面红旗?李晨华张嘴就来:12+12+3。他不计算二班的也能算出来。问题是我给出来的:咱们还是先算一算二班有多少面吧。

对于画图的指导,学生是比葫芦画瓢,亦步亦趋,还得规范强化。比如描述清楚信息,加上问号等。第二问例题,先学生画了以后我又画,学生掌握的情况堪忧。

课题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

课型

练习课

上课时间

9-26

教学目标

1.会用画图的方法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熟练掌握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2.经历观察、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强化画图练习,增强用图意识。

教学重点

强化画图练习,增强用图意识,熟练掌握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

画图练习,用图意识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教具学具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模型思想,数形结合,分析、解决问题意识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复习

1、昨天我们学会解决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来帮助解决的?

2、一班男生有25人,女生比男生多8人,男生有多少人?

二班男生有18人,女生比男生少9人,女生有多少人?

画图列式计算。

二、练习

1、课本24页做一做

A、把题目拆分成两道题,选择合适的条件和问题描述。

B、尝试画图,可用小棒棒代替蛋,也可画圆圈,或者画线段图。

C、对照图形列式计算

D、小结:谁和谁比,求多的,用加法;求少的,用减法。

2、练习第1题

A、理解题意

()和()比,()多()少。

B、尝试画图

C、列式计算。

D、同桌讲算法:东东和西西比,东东多西西少;求西西是求多的,用加法。

3、练习第2题。

画图,同桌交流:去年和今年比,去年比今年少就是去年少,今年多。问去年有多少只,是求少的,用减法。

4、练习第3题。

提问题:注意图中宇航员的信息。

三、作业

完成练习四第1、2题。画图列式计算。

学生尝试画图,列式计算

两个问题,各挑出有用的信息组成新的题。

画图

语言描述,进一步感知算法

练习画图,可用小棒,也可以用画线段图

完成作业

教后反思

昨天学了什么?生:什么时候用加法,什么时候用减法。本意是让学生总结模型,求比一个数多(少)的数,结果学生直接跳到算法上,开始总结算法了。

把“做一做”挑有用的信息组成两道新题,难度很大。一方面是认真思考的人少,一方面也可能是昨天做过了,觉得老师给改对号不需要再考虑了吧。感觉难以进行,只好我板书一个完整的问题,让学生画图解答。第二个问题要求了半天,只有寥寥几人开始挑信息出题做。只得檫黑板重新板书题目让学生做。反复说:挑选有用的信息,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另一个是多余的无用的信息了。

和学生的磨合还得加强。

感觉好点的:第二节课问好后,只有1人课桌上干干净净,其他人都准备好了课本练习本等学习用品;上课时发现程翔的手钻到桌子下边了,讲课时盯着他看了一会儿,手自觉地拿出来了,比起前几天来有进步。

规矩和纪律,还得提醒和强化。

课题

连加、连减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9-27

教学目标

1.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会正确地进行连加、连减的两步式题的计算。

2.通过生活情境的再现,感受连加、连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建构出连加、连减的模型。

3.在对比练习中,优化出算法,同时感受到竖式简便写法的合理性和简洁美。

4.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养成认真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连加、连减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正确计算连加、连减。

教学方法

尝试教学、合作交流等

教具学具

课件,尺子。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数形结合,运算能力,优化思想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一)复习加、减法笔算。

1.出示计算题。

28+15= 94-44=

2.学生独立计算。

3.全班交流。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二)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一)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例1的主题图,谈话引入:秋天到了,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小玲和同学们正热火朝天在农家乐参加劳动呢。你们看他们正在那里干什么呢?(帮李大爷家采摘南瓜)

2.出示表格,收集有关数学的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28个

34个

22个

3.提取有代表性的问题。三个组一共摘了多少个大南瓜?

(二)连加计算。

1.列式:28+34+22=

2.尝试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对计算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

3.交流算法。(课件演示)

4.比较以上三种方法,优化竖式的简便写法。

5.练习。教材第28页“做一做”第一题。

(一)学生在黑板上算和作业本上算同时进行。

(二)集体讲评。

6.小结:用竖式进行连加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三)连减计算。

1.课件出示例2中的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还剩多少个?”)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解答?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

”“

4.全班汇报,优化连减的竖式。(课件演示)

5.练习:教材第28页“做一做”第二题。

6.小结:用竖式进行连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三、运用知识,提高巩固

(一)比比我最棒!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29页练习五第4题。

2.采用开小火车的形式讲评。

(二)小小运动健儿!

1.出示教材第29页练习五第3题。

2.理解题目意思。列式计算,并口答。

3.同桌互改.夸夸自己的同桌。

(三)课堂练习。

教材第29页练习五第1、2题。

四、全课总结

1.今天你收获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

3.学了今天的课,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笔算,回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观察表格,收集数学信息,尝试提出问题。

独立列式计算

交流算法,在对比中感受简便写法

学生练习

学生尝试列式计算,交流算法,体会算法优化的思想。

练习

完成练习。

总结交流

教后反思

连加式子列出来后让学生尝试计算,28+34+22=,李可心和同桌先被叫到黑板上算,看看其他学生的,两种简便写法都有,各挑了一个人去板演。结果后两人写完了,先叫的俩人却还没完。最后可心两人又把改成了简便算法。

遇到没算过的题目,和可心两人表现一样,犹豫不决,没信心的不在少数,你看看我的,我看看你的。最后调查大部分都是简便算法,问你们看书了?看《小鲤鱼跳龙门》了。答非所问,真是愁人的娃呢。

薛中庸和李俊豪连加笔算简便写法掌握最慢,叫到讲台前算,薛中庸会,李俊豪不会。第二节课连减,发现李俊豪退位减法还不会算,说话也听不见。

课题

加减混合运算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9-28

教学目标

1.结合情境,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笔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3.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体会小括号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4.在学生已有连加、连减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学会笔算。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合作探究等

教具学具

课件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分析推理,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复习迁移

课件出示: 60—24—16= 18+27+39=

1.学生独立练习。

2.学生汇报交流。说说连加、连减的顺序和竖式计算的注意要点。

(二)情境感知

课件出示:公交车情境图

1.看情境图说信息。

2.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3.学生汇报:

问题一:现在车上有多少人?(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要求这一问题得先知道什么条件)

问题二:上去的人比下来的人多多少人?

4.揭示课题。

根据学生的问题,适时引出新课,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探究无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1.学生讨论问题一的解决方法。

2.尝试列式:67—25+28

3.汇报每步算式的意思。(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4.独立笔算。(教师巡查)

(1)分步笔算。

(2)简便写法。

5.引导学生说说笔算时的注意事项。(注意运算符号的变化)

6.引导学生探索问题一的其他解决方法。

例如:28—25+67,67+28—25等,若学生用67+(28—25)的算式来解决,教师应予以引导并鼓励,同时可以利用这一课堂生成资源自然的导入下一环节──探究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二)探究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1.课件出示: 67—25+28 72—(47+16)

2.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说说有什么发现。(小括号的出现,运算顺序的不同)

3.尝试笔算第二个算式。

4.重点讨论72—(47+16)有简便写法吗?如果没有,为什么?

三、巩固基础,实践应用

(一)完成“做一做”。

让学生通过基础练习,巩固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二)完成练习五的第6题。

让学生在辨析对错中发现问题,以利于自己在计算中避免类似的错误。

(三)完成练习五的第9题。

这是一道情境题,且有两种解题思路,既可以列出连减算式,又可以列出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式子,让学生自由选择。

四、畅谈收获,总结提升

(一)说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二)谈谈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回顾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竖式的简便写法

看主题图收集数学信息

提数学问题,交流问题

同桌讨论,列式计算

交流笔算的简便写法

总结笔算时的注意事项

鼓励学生用其他方法来解决问题

对比观察,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知道出现小括号会改变运算顺序,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学生练习,巩固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交流收获,总结算法。

教后反思

两步计算时笔算的简便写法,先减后加的可以,先加后减的不能。这一点还得明确。也许得从头理一理两步计算的运算顺序,没小括号的按从左往右的顺序算,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本来是列两个算式,现在可以把有的合并成一个简便算式。先加后减的不能合并。

计算出错率很高,主要错误有:1、抄错题,书上的题抄到本子上,就能把数字抄错,还不少人,提醒了几次,抄完题先核对一下再开始算,就这样陈可心还是抄错两次;2、两步计算只算一步,忘了另一步就写答案了;3、两步都算了,算式等号后边不写答案;4、进位的小1和退位的点不写,或者写了没算;5、20以内的进位加退位减计算出错。

应对,1、复习20以内的口算;2、自己找找每个错误是如何来的,该怎么避免;3、提醒检查、进位退位别忘标记别忘算;

课题

解决问题(连续两问)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9-30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正确解答比较容易的含有连续两个问题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连贯地思考问题,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3.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含有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第一个问题的结果是第二个问题的一个条件。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合作探究等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数形结合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复习准备

(一)尝试补充缺少的条件或问题,再解答。

1.课件出示题目

(1)拍球比赛,小华拍了34个,小强比小华多拍9个,___________?

(2)阅读兴趣小组有男生13人,___________,阅读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2.认真审题,明确每道题需要补充的是条件还是问题。

3.你能将上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吗?

4.指名学生补充条件、问题,再解答。

(二)小结:要解决一个问题,至少需要两个已知的条件。

二、探究新课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自主理解题意。

(1)春暖花开,学校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组织到郊外写生,从图中你了解了什么信息?

(2)学生说说自己发现的数学信息。

2.尝试提出问题

出示:美术兴趣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___________?

(1)学生审题,发现缺少问题。

(2)补充问题。

①男生有多少人?

②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二)深入探究,解决问题。

1.分析问题

(1)要解答第二个问题,需要什么已知条件?(女生和男生的人数)

(2)缺少的已知条件是什么,到哪里去找。

明确解决第二个问题时需要将第一个问题的结果作为第二个问题的一个条件。

2.解决问题

(1)先求男生人数,列式计算:14-5=9(人)

(2)再把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合起来,求出美术兴趣小组的总人数。

列式计算:9+14=23(人)

(3)学生口答:男生有9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23人。

3.检验结果

怎样检验解答是否正确?(方法不唯一)

(1)所求得的男生9人是否比已知的女生少5人。

(2)共有的23人,减去男生的9人,剩下的女生是不是14人。

4.归纳小结

今天学习的连续两个问题的实际问题,要先根据已知的两个条件解决第一个问题,再把第一个问题的结果作为一个条件,和另一个有联系的已知条件结合起来,解决出第二个问题。

三、练习提升

(一)完成教材第32页“做一做”。(课件出示)

1.分析问题,找出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2.解决第一个问题,列式计算:33+4=37(人)

3.学生讨论解决第二个问题:把第一个问题的结果作为另一个条件。

列式计算:33+37=70(人)

4.检验结果:把自己检验的过程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5.学生口答问题。

(二)完成教材第33页练习六的第1题。

1.学生审题,找出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2.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列式计算。

3.学生讨论解决第二个问题,列式计算。

4.引导学生检验结果并口答问题。

四、课堂小结

(一)学生回顾。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二)教师小结:这节课学习的是含有连续两个问题的实际问题,解答第二个问题时需要把第一个问题解答的结果作为第二个问题的一个条件。做题时要先读懂题目,再认真解答。

复习一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明确要求的问题和已知条件的关系,为学习解决连续两问的应用题做准备。

交流自己发现的数学信息

尝试提问

理解题意

明确要解决第二个问题,必须指导第一个问题的答案。

通过画图等方法,尝试解决问题

学生练习,巩固并掌握解决连续两问的问题的解题方法

练习中引导学生学会检验结果,培养学生主动检查的好习惯。

交流收获,提醒注意事项。

教后反思

例题直接让学生开始做,大部分学生能做对。问题出在两问,有人做完后忘了自己算的是什么了。大部分都是一个式子答一下,两个问题答了两次。郭小丫两个式子简单标了算的是什么,受到了表扬,然后是格式。

读题是关键,认为学生知道了、明白了,做完后却不知道该怎么答。多找人复述题意,在复述的过程中理解题目,知道要求的问题是什么,不然每次的练习都是错误百出,答非所问。

课题

整理和复习

课型

练习课

上课时间

10-8

教学目标

通过对100以内加减法算式算法的复习,加深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熟练程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加深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熟练程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教具学具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计算能力,模型思想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整理复习

1、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

点名找学生回答。

交流:笔算加减法要把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算起。加法个位满十的要向十位进一,减法个位不够减的要从十位借一。

提醒:a、别抄错题,抄完题先检查;

b、笔算的时候看清运算符号,别搞错;

c、进位的小1和退位的小点别忘了写,别忘了加上或减去;

d、横式后边的答案不能丢。

2、出示课本第35页第2题。

观察: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你觉得上下一组的答案会相同吗?

独立计算。

连减,先算前两个或者先算后两个,答案不同。

二、巩固练习。

1、练习七第1题。

2、练习七第2题和第3题。

三、作业

练习七第4、5题

交流笔算方法

反思曾经的错误,提醒

观察,计算

计算,错误的找原因

完成作业

教后反思

出错的,让找原因,不少人会说“算错了”,而不去深究是怎么算错的。这一点还得让学生慢下来,帮她们分析,真正找到错误的地方。

做的作业惨不忍睹。格式上胡乱写,前边那张没写完,非得翻一张新的开始;左边写不下,直接写到右边了。第四题错误最多,开始专门画线段图讲了,又简单呈了写的格式,还是愁人,答的不能看,第二问够不够,好多人算剩下多少。

读题,都不知道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

课题

角的初步认识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10-9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能用尺子画角。

2、通过指一指、画一画、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并培养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使学生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操作演示。

教具学具

主题图,剪刀,钟表,三角尺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空间观念,抽象,语言表达能力,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观察导入

请同学观察主题图,你能在图中找到角吗?把你找到的角指出来。

和同桌互相指一指。

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认识角的特征

1、画一画,初步感知角的特征

试着把你指出的角画出来,强调只画一个角。

预设:画实物图;画的线段多,一个图中有两到三个角;

引导学生区分生活中的角。

再画,尽可能把角都画出来,画不完可以分分类,一样的少画几个。

2、全班交流,认识角的特征

A、板画角

抽象出剪刀开口的角;抽象出钟表分针和时针形成的角(分针长,时针短);抽象出三角板的直角;

B、讲解角各部分的名称:顶点,边。学生指出自己画的角的各部分名称。

C、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一个顶点,两条边。

三、活动:折一折

1、咱们认识了三类角,你能动手做一个角吗?

交流:你准备做哪一种角?怎么做?

2、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完成。

3、交流:指出你做的角的顶点、两条边分别在哪。

四、活动:比一比

怎么能比出来角的大小?

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看另一条边的位置。

小组里谁做的角最大?比一比?

四、用尺子画角。

独立尝试,点名交流画的步骤。

五、巩固练习

练习八第1——4题。

六、升华提高

学了这课,你有什么收获?

在主题图中找角,同桌互相指一指。

尝试画角,区分生活中的角。

交流后再画。

板画,指出各部分名称

动手折角

比角的大小

独立画角

教后反思

这节是学校数学组的公开课,课上的比较沉闷,流程上没有缺失,从头走到尾,到画角时下课。前半节找角、画角还能和学生交流,后半节的折角、比角的大小到活动角,基本对着空气在说话,没有学生应答了。失败,水过而地皮亦不湿,到最后活动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灌输也灌不进了。

评课,意识到两点失误。1、概念不清是导致折角、比大小等活动进行不下去的原因。主题图的运用时间上显得仓促,学生只是找到了小旗和小旗下边的足球场边线的角,三角尺、剪刀,没找到单双杠上的角,也没找到身体形成的。如何从实物中抽象出角,课前自己心里没底,只是单纯地认为让学生画找到的角,画一个角,只有一种画法,就能抽象出角来。这里只是告知、讲解,这样的图形叫做角,一个顶点两条边。如此概念不清,导致后续活动困难。

2、和学生的认知基础不接轨,是导致交流无法进行下去,甚至出现小动作、走神的原因。备课除了备教材,还得备学生,学生的想法在哪儿,他们认为的角是什么样子的,又是怎么组成的,画的时候该怎么画,不管不顾,让在学生画表中的角,大部分学生画的还是钟表分针、时针的实物的时候,就该意识到学生还是认为尖尖的东西是角。而这一点,出示剪刀的时候就有不少人认为剪刀的一片尖是角。告知加忽视,没有贴近学生的想法,导致学生听不懂,然后才开始走神、哄哄乱。

充分利用主题图,指一指的活动让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想法,而尝试把这个角画一画的活动,应该是抽象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最困难的过程。这里应该给予重视,学生指着尖尖,那就是一个点,画下来明显不对,角在哪里?又该怎么画?角的组成明显不能只有尖,还应该有边。让学生找,用手比,比出边了再画。单纯告知抽象后的结果,无法让学生直观地形成角的表象,真正认识到角。

课题

认识直角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10-10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2.通过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进学生对数学的亲近感。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直角,会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难点

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否是直角。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教具学具

三角尺等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空间观念,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

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你能说说角有什么特点吗?(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学生用活动角学具做一个角。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3。

1.认识直角。

(1)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角?把你发现的这种角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

学生小组交流、汇报发现。

教师举例:你看,我们黑板的角、国旗的角、数学书封面的角、课桌的角都是直角。

(2)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直角。学生观察教师画的角。

你能在三角尺上找到这样的角吗?

学生寻找,并指出直角。

小结:每个三角尺上都有一个直角,找出直角,同桌互相指一指。

(3)你能制作一个直角吗?学生思考并动手制作直角。

(4)教师指名汇报制作直角的方法。

2.判断直角。

(1)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呢?

小组讨论交流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

(2)学生汇报,并验证方法。

(二)教学例4。

1.画直角。

(1)你还能用三角尺的直角干什么?

(2)指名板演画直角并说说画法。

画直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

2.归纳直角的画法。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直角的画法:直角很特殊,我们画的时候要用三角尺上的直角画,才会准确,画的时候先画顶点,再点对点,过顶点画两条边。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0页“做一做”第1题。

2.完成教材第40页“做一做”第2题。

3.完成教材“练习八”第6题。

找教室里的直角

找三角尺上的直角

尝试折直角

讨论如何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尝试画直角

完成练习

教后反思

直角是一个特殊的角,大小不会变化,首先认识直角后,告诉学生直角的大小是固定不变的,这样学生才容易进行接下来的活动,不论是折直角、判断直角、画直角都有了理论依据。

上课非常费劲儿。认识了直角,也在教室中找到了很多直角。制作直角的活动却卡壳,学生拿着纸折来折去,大多是锐角,偶尔有两个发现撕下来的纸张的角就是直角,可不是自己折出来的。

一个三角尺中只有一个直角,拿着比划了半天,画直角时,发现张子墨还是不会,不认识直角,把一个锐角当作直角来看待。

原因应该是对角的大小还是没有概念。

课题

锐角和钝角的初步认识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10-12

教学目标

学会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教学重点

学会辨认锐角、钝角,知道锐角、钝角的特征

教学难点

直角、锐角和钝角三者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小组合作

教具学具

三角尺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模型思想,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

复习:比一比直角的大小,画一个直角。

设疑:这些角,有的比直角大,有的比直角小,它们是什么角呢?

二、探究新知

1.说说锐角和钝角。

(1)比一比。

看例5中的队旗和红领巾图。

演示比角,说明这个角比直角小。

汇报交流:像这样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板书:锐角 比直角小)

演示比角,说明这个叫比直角大。

像这样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板书:钝角 比直角大)

(2)动手操作。

①拿出活动角,做一个锐角。

同桌互相比一比,锐角的大小一样吗?(锐角的大小不同,但都比直角小。)

②拿出活动角,做一个直角。

同桌互相比一比,直角的大小一样吗?(一样)

③拿出活动角,做一个钝角。

同桌互相比一比,钝角的大小一样吗?(钝角的大小不同,但都比直角大。)

(3)连一连。(教材第41页“做一做”第2题。)

独立尝试完成。

思考:怎样验证?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用三角尺的直角来验证。

小结:根据角的大小可以把角分成三类:以直角为标准,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钝角。

2.再次揭示课题:锐角和钝角。

三、反馈完善

1.认一认。

(1)认真观察你手上的三角尺,刚才我们知道三角尺上有一个角是直角,那剩下的两个角是什么角呢?小组合作,互相拿出角,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

小结:每一个三角尺上都有两个锐角。

(2)完成教材“练习八”第1题。

2.做一做。

出示活动角,用活动角表示出直角、锐角、钝角。

3.完成教材“练习八”第10题。

4.画锐角和钝角。(完成教材“练习八”第11题。)

用手比一个直角,和三角尺的比一比,标准不;

用三角尺画直角

用三角尺量队旗和红领巾的角,看看哪些比直角大,哪些比直角小。

用活动角做指定的角

认识三角尺上的角

完成练习

教后反思

这节课的概念比角简单,都是和直角比大小,大的角是钝角,小的角是锐角。难以接受的还在角如何比大小上。

上课为了让学生对角的大小有个直观的认识,让同桌两人合作拼指定的角,一个人出一支笔做为角的一条边,这样一个学生对概念还有模糊的时候,同桌能纠正一下,有利于快速形成正确的认识。

课题

乘法的初步认识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10-15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经历把相同数相加算式抽象成为乘法算式的 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沟通加法与乘法的联系,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体会乘 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会读、写乘法算式。

2、在初步认识乘法并应用乘法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培养表达能力、推理概括 能力以及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参与热情,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感受探索 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根据要求正确写出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的含义,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引导法、观察法、讨论法等

教具学具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模型思想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观察主题图

你看到了什么?能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认识乘法

1、学生提问题,相机板书:

(1)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

学生列加法算式,认识到这是5个3。

(2)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人?

学生列加法算式,求的是4个6的和。

(3)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

学生列加法算式,这是7个2相加。

2、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都有相同的加数。

3、认识乘法算式

2×7=14 读作:2乘7等于14。

也可以写作:7×2=14 读作:7乘2等于14。

认识乘号,写乘号。

认识各部分名称。

4、尝试写出其他乘法算式。

三、巩固应用

1、气球有几个?

是()个()?加法怎么列?乘法怎么列?

2、画小棒,写加法算式。

4个2 3个4 5个33、完成48页“做一做”。

收集信息并提问

完整提问,先说信息,再提问

列加法算式解决问题

认识读法、写法

练习

教后反思

上课从收集数学信息并提问题入手,学生列加法算式,理解几个几上有困难。尤其是到练习环节,有部分学生3个5和5个3分不清,对加法是把各部分合并的理解有欠缺,导致几个几分不清。

做练习还得提醒学生同桌互相比,这样才能稍微快一点。做一做的3道题还有人没做完,练习九的前3题有人已做完,差别太大。

课题

乘法的初步认识

课型

练习课

上课时间

10-1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已有乘法的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加深对乘法意义的认识,熟记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正确读写乘法算式,并能熟练地用加法算得乘法的积及解决一些相关的数学实际问题。

2、让学生通过类通过合作学习、相互展示、相互交流,体验学习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兴趣,感受数学之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加深乘法的意义理解,能熟练地通过加法算得乘法的积。

教学难点

加深乘法的意义理解。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讲练结合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模型思想,数感,转化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复习乘法的意义

加数相同的加法,才能用乘法表示。

如:3+3+3+3+3的加数相同,都是3,有4个3,求的是4个3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3×4或者4×3。

练习九第10题。

A、直接改写成乘法的算式有5个5相加和4个2相加的式子;

B、哪些能改写成含有乘法的式子?

如:3+3+3+2=3×3+2

独立尝试,然后交流

二、乘法的读法

读法,仍写数字。

练习九第4题,同桌互相读一读。

第9题,点名读一读。

三、练习

1、画图表示5个2,列加法和乘法。

区分2个5,别画成2个5。

2、根据提示写出乘法算式

A、加法改写为乘法的,如6+6+6+6+6

B、语言描述的4个7相加

C、求8个10的和是多少

D、乘数分别是7和9.E、直接给出读法的3、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画图表示乘法算式的意义,完成51页第13题。

尝试计算乘法算式的答案,转化成加法再计算。完成第14题。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相同加数才能改成乘法。

写一写,读一读

画图并列式

尝试画图,改写为加法计算

教后反思

进一步加深乘法意义的理解,对于学生稍有难度的有三点:1、一个加法算式里不仅有相同的加数,如何改为含有乘法的算式。2、画图表示乘法算式的含义,如3×2,需要选择是画3个2还是画2个3。3、尝试计算乘法的答数,需要逆向思考,改写成加法算式再计算。

乘法的意义,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能说出来是几个几或者几个几。这一点还得让学生明确。否则画图表示意义的时候,学生们容易混淆,说不清该选哪种,不确定另一种对不对。

课题

5的乘法口诀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10-17

教学目标

1.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与意义,能熟记5的乘法口诀。

2.熟练运用5的乘法口诀求积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体会学习乘法口诀的意义,感受乘法口诀的简洁美,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编制并熟记5的乘法口诀。理解每句口诀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每句口诀的意义。

教学方法

讲解法,小组合作,讲练结合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模型思想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4×5表示什么?画图表示,并算出答案。

交流:表示4个5或者5个4相加。

转化成加法,算4个5相加的和或者5个4相加的和。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看主题图。

出示一盒福娃,一盒有多少个?(5个。)几个5?(1个5。)

1个5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写作1×5或5×1。因为1个5还是5,所以1乘5(或5乘1)得5。为了今后计算方便,我们可以根据1×5=5或5×1=5编成一句口诀:一五得五。

(2)现在有几盒?(2盒。)几个5?(2个5。)

指名学生说说。

2个5相加得10。谁能写出乘法算式?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5=10;5×2=10。)这表示什么意思?2×5=10或5×2=10表示2个5相加是10,2个5相加可以简单地说成:二五,得数是10,直接说成一十,启发学生编成口诀:二五一十。

(3)学生试编口诀。

(课件分别出示3盒、4盒、5盒福娃。)一共有多少个福娃?用乘法算式怎样写?试着编出他们的口诀。小组内讨论。(指名回答。)

学生回答:3盒福娃,是3个5,乘法算式是3×5或5×3,口诀是:三五十五。

4盒福娃,是4个5,乘法算式是4×5或5×4,口诀是:四五二十。

5盒福娃,是5个5,乘法算式是5×5或5×5,口诀是:五五二十五。

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

1×5=5 一五得五 5×1=5

2×5=10 二五一十 5×2=10

3×5=15 三五十五 5×3=15

4×5=20 四五二十 5×4=20

5×5=25 五五二十五

(4)小结:5的乘法口诀有5句。上面的1×5、2×5、3×5……可以用这些口诀来计算。

2.识记口诀。

3.熟记口诀。

学生自由读背、全班背、指名背、开火车背。

三、反馈完善

1.师生对口令游戏。

2.完成教材第52页“做一做”第2题。

先看清图意,用一句话说出图意,再写乘法算式。

3.把口诀填完整。(完成教材“练习十”第1题。)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指名填写。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知道乘法口诀的作用

尝试编口诀

识记口诀

完成练习

教后反思

学生尝试背诵口诀,对什么时候有“得”字,什么时候没有“得”字,不少人比较模糊,口诀中有没有“十”,也有不少人会掉。对于口诀的背诵,正着会背,倒着有人就不会了,上课让学生尝试背诵,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检查,总有人的声音听不见。

课题

5的乘法口诀

课型

练习课

上课时间

10-18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5的乘法口诀,学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2.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用口诀计算。

教学重点

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用口诀计算。

教学难点

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用口诀计算。

教学方法

练习法、讲练结合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数感、计算能力、模型思想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

1.师生对口诀。

一五()()()()一十 四五()()

三五()()()()二十五 二五()()

2.开火车。(完成教材第53页第4、5题。)

第4题:开火车背出5的乘法口诀。再抽背。

第5题: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再抽背。

二、师生互动

1.填口诀。

完成教材第53页第1题。

2.写乘法算式。

我们学过“正”字,这个字一共几笔?(写一个“正”字5笔。)

正 正

()×()=()

正 正 正

()×()=()

正 正 正 正

()×()=()

3.看图写算式。

△△△ △△△ △△△ △△△

一共有几个三角形,你是怎么列式的?

4.用口诀写算式。

三五十五

二五一十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小结:根据一句口诀可以列两道乘法算式,五五二十五只能列一道算式。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53页第2题。

看图列出乘法算式。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2.完成教材第53页第3题。

大象运木头。

指导学生先看懂题目。

口头回答:每头大象运2根木头,5头大象运()根木头。

3.完成教材第53页第6题——小兔拔萝卜。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对口诀

检查背诵口诀

说答案,用了哪句口诀

完成练习

一个口诀写两个乘法算式

完成练习

教后反思

练习课,学生对于乘法的意义和口诀的有了进一步认识,至于口诀的运用,仍有人不是太明确。

乘法可以改写成加法,在学习乘法口诀以前计算乘法,需要改成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形式来计算,学生在这一点上能体会到口诀的简便。

口诀薛中庸、李俊熙、孙雨辰不会背。

课题

2、3、4的乘法口诀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10-19

教学目标

1.经历2、3、4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理解这些口诀的意义和结构。

2.初步掌握乘法口诀的编写方法,记忆这些乘法口诀并会用它们来计算有关的乘法计算题。

3.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乘法计算。

4.进一步明确乘法口诀的含义和来源,沟通与加法的联系。

教学重点

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

进一步明确乘法口诀的含义和来源,沟通与加法的联系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讲解法、自主探究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模型思想、计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

开火车对口令:5的乘法口诀。

一五 三五 五五

二五 四五

指名学生上台出题,其他学生对口令。

引入: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学习2的乘法口诀)

(出示乒乓球拍图。)

这是一副乒乓球拍,每副有几个?(2个。)一副表示几个2?(1个2。)

用乘法怎样列式?(1×2或2×1。)

你能编出口诀吗?(一二得二。)

两副乒乓球拍有几个?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你能编出口诀吗?

让学生自己试编口诀,教师板书。(2个2相加,2×2,二二得四。)

再让学生齐读口诀,记忆口诀。

2.教学例3。(学习3的乘法口诀)

(出示气球图。)这里每束气球有几个?(3束。)应该用几个几表示?怎样列乘法算式?怎样编口诀?(让学生自己列式,试编口诀。)

1束气球:1×3=3,一三得三。

2束气球:2×3=6或3×2=6,二三的六。

3束呢?小组合作编出3的乘法口诀。

3×3=9,三三得九。

3.完成教材第54页“做一做”第1~2题。

(1)第1题。

提出要求:计算并写出口诀。

学生写得数,并说出口诀。

(2)第2题。

看图,说说是几个几相加,用乘法怎样列式,用的是哪句口诀。(学生自主列式,说出口诀。)

4.让学生自主学习例4。

(出示豆沙汤圆图。)说说豆沙汤圆是怎样排列的,自己对照图形写出乘法算式,编写出4的乘法口诀。把书上的算式和口诀补充完整。

出示4

学生编写口诀,教师板书。提醒:积是十几时把“得”字去掉。

5.小结:1~4乘法口诀。

(2)观察黑板上1、2、3、4的乘法口诀,你有什么发现?

是几的口诀就有几句,都从一几开始。

(3)尝试背诵口诀。

先让学生按顺序背,再同桌互相背。

三、反馈完善

1.开火车。

(1)对口令。

(2)板写乘法算式,快速说出得数和口诀,学生反复练习。

2.完成教材第56页“做一做”第2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对口令

继续经历编口诀的过程

编制3的口诀

自主编制4的口诀

明确口诀中什么时候有“得”字

尝试背诵口诀

集体练习

教后反思

经历了编制2、3、4的乘法口诀,学生们都明确了什么时候该有得字,什么时候不需要。2和3的口诀少,学生当堂掌握的情况比较好,4的口诀不尽人意,需要课下再背诵。

有什么收获,不少学生会说学习了几句口诀,疑问提不出来。

课题

2、3、4的乘法口诀

课型

练习课

上课时间

10-22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熟练巩固并掌握1~5的乘法口诀。

2.熟练掌握1~5的乘法口诀。

3.掌握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1~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1~5的乘法口诀,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数感、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

1.开火车口算,直接口算并说口诀。(完成教材第56页第3题。)

2.完成教材第56页第1题。

跟着小动物边画边说口诀。

二、熟记口诀

1.同桌互相背诵口诀,正着背、倒着背。

2.同桌接力背诵。

3.默写口诀。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57页第6题。

出示花朵。把得数写在花瓣上,并说出口诀。

2.完成教材第57页第7题。

让学生先写出得数,再说出每道题的口诀。

3.完成教材第57页第8题。

让学生观察图上提供了什么信息和问题,想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引导:1个秋千坐2人,2个秋千是几个2?(2个2相加,是2乘2,得4。)

4.拓展练习。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完成练习

同桌督促背诵口诀

默写口诀

完成练习

教后反思

乘法口诀需要熟练背诵,李俊熙背诵情况不好,非常慢;薛中庸的背诵也很困难;郭小丫会背,上课检查的时候却张不开嘴。

口诀的默写也比较困难,有几个爱做小动作、磨蹭的人,别人默写完了他还是一半儿都没完成。要让学生们知道时间不能浪费,什么时候该干什么,都赶紧儿的干完才好,这样后边的时间才不会被挤占。

课题

乘加、乘减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10-23

教学目标

1.学会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2.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

3.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讲解法、谈话法、讲练结合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模型思想、计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把下边的式子改写乘含有乘法的算式:

4+4+4+5

3+5+5+5

6+6+6+6+6-4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1)观察课本例5主题图

收集有用的数学信息和问题,点名用语言描述。

旋转木马上有4组木马,3组木马上坐了3个人,还有1组是2个人。一共坐了多少人?

(2)尝试独立解决。

(3)汇报交流。

方法1:根据每匹小木马上的人数,用连加计算,列式:3+3+3+2=11(个)。

方法2:前面3匹的人数一样,可以列成乘法算式,加上另外2个。列式:3×3+2=11(个)。

方法3:假设每匹小木马上的人数是3人,那就是4个3,我们在假设时多加了一个人。因此,算完后要把这一个人拿走。列式:3×4-1=11(个)

(3)引导观察算式。

教师指出:像3×3+2,3×4-1这样的算式有乘又有加减的,我们把它们称为乘加、乘减。

这两个算式怎么算呢?

思考:3×3+2中,在3×3下面划一横线,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还要加2?

3×4-1中,在3×4下面划一横线求的是什么?为什么减1?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乘加、乘减的算式都是先算乘法,然后再算加减法。

2.58页“做一做”第2题。

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完成教材第58页“做一做”第1题。

根据小猴子摆的桃子,帮它算算一共有几个桃子?

在引导学生看清图意后,列出不同的算式,明确运算的顺序。

反馈交流,指名学生回答:4×3+1=13(个),4×3表示什么?加1表示什么?

5×3-2=13(个),5×3表示什么?减2表示什么?

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引导学生小结:乘加、乘减都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或减。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练习十二”第1题。

2.完成教材“练习十二”第4题。

3.完成教材“练习十二”第5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改写含有乘法的式子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收集到的数学信息

尝试描述清楚

交流自己的算法

明确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算式,应该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

先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教后反思

乘加、乘减解决问题的时候,乘加的算式学生容易理解,乘减的算式学生理解难度很大,3×4-1,学生会问:4在哪来?数出4个3,最后一个木马上明明不够3,要按3来数来算,学生感到困难。

两种方法都要求掌握,对学生来说要求过高了,应该是会一种方法,能顺利解决问题就行。

课题

6的乘法口诀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10-23

教学目标

借助已有知识和经验编出6的乘法口诀,知道口诀的来源,熟记口诀,比较熟练地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编出6的乘法口诀,并应用口诀进行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探索发现口诀的内在规律。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谈话法、讲解法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模型思想、数感、计算能力、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

对口令:2~5的乘法口诀。

过渡: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6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6。

(1)看课本主题图:这是6个豆荚,每个豆荚里面有6颗逗,小组合作完成下面的表格:

豆荚个数

豆子颗数

先指导学生看懂表格,再填写。

交流反馈,说说为什么1下面填6,2下面填12……

(2)小组活动,探究口诀。

根据上面的表格你能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乘法口诀吗?

学生自主探究,编出口诀。

汇报交流,教师板书:

1×6=6 一六得六 6×1=6

2×6=12 二六十二 6×2=12

3×6=18 三六十八 6×3=18

4×6=24 四六二十四 6×4=24

5×6=30 五六三十 6×5=30

6×6=36 六六三十六

让学生说说每句口诀的含义。

(3)读记口诀,哪一句口诀记得最牢?哪一句记不住容易忘?你想怎样记住它?

想一想相邻的口诀相差几?(相邻的两句口诀相差6。)

(4)熟读口诀。

①熟读口诀,自己试背口诀。

②指名背,两人互相背。

③师生对口令。

2.完成教材第60页“做一做”第1题。

你能用一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吗?

3.算一算。

60页“做一做”第2题的杯子图。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1题。

2.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面两组题目。

3.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2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对口令、一列学生同时接受老师的检查

认识表格

完成表格

小组合作尝试编制口诀

尝试记忆6的口诀

背诵口诀

完成练习

教后反思

学生前边编制口诀有了一定的基础,经历了5的口诀编制和2、3、4的乘法口诀编制,6的口诀,在学生完成课本表格的基础上,学生们就能顺利完成了。

口诀的背诵和记忆是个难关,仅仅依靠课堂上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

课题

例7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10-25

教学目标

1.明确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要用乘法计算,不同加数相加用加法计算。

2.会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乘法或加法算式。

教学重点

区别用乘法和加法解决的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解决问题意识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

1.列式计算。

根据加法算式来写乘法算式。

3+3+3+3 4+4+4 2+2+2+2+3

2.直接列式。

5个3相加是多少?

一个加数是3,另一个加数是5,和是多少?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7。

(1)把题目写到黑板上,学生读题。

①有4排桌子,每排5张,一共有多少张?

②有2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一共有多少张?

认真观察,这两道题目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题意。

独立尝试解决问题。

(2)汇报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第(1)小题里的4表示有4排,每一排是5,表示4个5,我们用图形表示,你能画出4个5吗?

学生合作,用图形表示出4个5.列式:5×4=20(张)或4×5=20(张)

第(2)小题也请你用这样的方法画出来,再思考解决的办法。

学生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交流:

列式:5+4=9(张)

(3)我的解答正确吗?

先检查图画得对不对,再看看算式是不是正确地表示图的意思。

学生自行检验,师生共同交流,说说想法。

2.对比小结。

观察这两道题目的解决方法,为什么第(1)小题用乘法计算,第(2)小题用加法计算?

学生互相交流。

三、反馈完善

练习十四1、2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改写算式

学生读题,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尝试画图

根据题意想想还原信息,检查和画图是否相符,用图来验证解决问题的正误

完成练习

教后反思

学生学会了乘法,知道求几个几用乘法,却忘了加法。例题的第2问,让学生算了半天,又画图确认自己的对不对,要不是不会画图,要么是弄成了乘减,2×5-1。感觉思路是打开了,可解决问题却搞得太麻烦,加法一步就能解决。

课题

整理和复习

课型

复习课

上课时间

10-29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1~6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熟悉口诀、熟记口诀。

2.通过研究口诀表的排列规律,发展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复习有关用口诀解决问题的内容巩固对乘法意义的认识,进一步发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整理1~6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熟悉口诀、熟记口诀。

教学难点

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小组合作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数感、模型思想、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

这一单元学习了乘法,看看都学了哪些知识?

自己回想一下,同桌交流。

二、师生互动

1.整理乘法口诀表。

(1)同桌互相提、背诵口诀。

(2)完成课本上空白的乘法口诀表。

引导学生从各个方向朗读乘法口诀表来加深记忆。

竖着:第一列都是求1个几的口诀,按一一、一二、一三……的顺序排列,每相邻的两句口诀的积相差1;第二列都是求2个几的口诀,接二二、二三、二四……的顺序排列,每相邻的两句口诀的积相差2……

横着:第一行是1的乘法口诀;第二行是2的乘法口诀;……第几行就是几的乘法口诀。

斜着:从上往下依次是一一、二二、三三等相同的两个数的乘法口诀。

(3)引导学生从各个方向背诵乘法口诀表,尝试默写。

2.计算练习。

(1)完成教材第67页第1题。

定时3分钟,让学生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完成教材第67页第2题。

乘加、乘减,让学生独立计算,写在教材上,交流时说说计算顺序。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67页第3题。

2.完成教材第67页第4题。

3.完成教材第67页第5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回想关于乘法的知识。

引导学生竖着看、横着看,为默写做铺垫

背诵并默写

完成习题,全班比赛

完成练习

教后反思

完成练习,做了以后让做到作业本上,学生完成情况不好。书写的格式和正确率都比较差。这种每道题中有多个问题的,学生答的时候容易出错,还会有学生把两个问题搞混淆,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哪个问题。

纯文字描述的有多个问题的题目,学生解决起来感到吃力。

课题

观察物体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11-9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并能根据观察到的形状确定观察位置。

教学难点

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并能根据观察到的形状确定观察位置。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小组合作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空间观念,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

从不同的地方看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图像一样吗?

二、探究新知

1.本位观察。

小组长把本组的数学书收起来,叠放到一起,竖着放到课桌上。每个人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画出自己看到的形状。

交流,他画出来的是他所在的位置看到的吗?

四个人看到的一样吗?

2.换位观察。

提出要求:听老师口令,全体起立。请每组同学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教师做手势表示)走到本组的下一张位子上去。你们现在看到的课本的形状和刚才一样吗?你现在看到了这摞书的哪一面?

引导:为什么大家现在看到的和刚才不一样了呢?这是怎么回事?(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这是因为同学们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观察的角度也就不同了,所以看到熊猫的形状也不一样了。

3.连一连:例题1,把人和图连起来。

4.连一连(完成教材第68页“做一做”)

小组交流,注意车头的方向,区分左侧面和右侧面。

三、练习

1.说一说。(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第1题。)

小猴看到了正面,小鸟看到了上面,袋鼠看到了侧面,小熊看到了后面。

2.连一连。(完成教材第3题)

3.猜一猜。(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第2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思考,猜测

画出自己看到的对比不同位置看到的图像是否一样

换位验证,不同位置看到的图像不一样

观察小熊,连线

观察卡车,连线

完成练习十六1、2、3题

教后反思

上课后发现两处地方和预想的不一样,第一,课本立不起来。四个人的课本摞在一起,立起来比较困难,总是倒,学生观察的时候描述起来也比较困难,因为看到的不是正面,四本书立在四人中间,每个人都能看到三个面了,这样无形中提高了难度,于是没有要求学生再画。第二,左侧面和右侧面是个难点,这是课前忽略的地方,上课时感觉有点儿混乱。如卡车的观察,人在卡车的左面或是右面,看到的车头方向不一致,这时候观测点又移到了观测者身上,卡车左边的人看到的车头在自己的左边,而右边的人看到的车头在自己的右边。这个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的支撑,对于空间想象力弱的人困难很大。

调整,先在课本上把每个人看到的车的哪一部分标人的旁边,车左右的两人,标清车头在他的那边。

混乱的地方就在于车左右的两人指的不是图中左右的两人,图中左边是车头的前方,车左边的人是离我们最近的人。

现在想来,不需要那么麻烦,只需要说清楚每个人看到的是车的哪部分就行。如图中左边的人看到的是车的头部;图中下边的人看到的是车的左面,车头在他的左边即可。不然真的把学生也闹迷糊了。

课题

观察立体图形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11-12

教学目标

1.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形状摆成的物体。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讲解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空间观念、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图像可能不同。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2。

1.小组合作探究。

把长方体摆放在桌子的中间,再分别从正面、上面、侧面进行观察,说一说:站在什么位置看到了什么样的图形。

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是什么图形。

2.看课本主题图

提问:小刚、小强和小英也在观察长方体,从他们的角度,你能说说,这几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

第一幅图是小英看到的,第二幅图是小刚看到的,第三幅图是小强看到的。

通过刚才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3.观察正方体。

小组合作,从积木中拿出正方体,正放在桌子中间,认真观察,说说你看到的是什么图形?

看到的都是正方形。

为什么看到的都是正方形?(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

4.小结。

观察物体时,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

5.观察圆柱体。

照样子,观察圆柱,你有什么发现?

上面是圆形,从侧面和正面看,都是长方形。

照样子,观察球,你有什么发现?

不论从哪个位置观察,看到的面都一样。

二、教学例3。

1.猜猜看。

老师从一个方向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这个立体图形是我们学过的,它可能是什么?

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猜测,并说出理由。

小结:可能是正方体,因为正方体的每一个面都是正方形。还可能是长方体,因为有的长方体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

我们单凭一个面能不能确定这是什么物体?(不能,要从整体上进行观察。)

2.汇报交流。

小结: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方向、全方位地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这样得出的结论才能比较准确。

三、反馈完善

1.完成“练习十六”第4题。

2.完成“练习十六”第5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固定三个观察位置进行观察

理解正面指的是面对我们的那一面

看课本主题图

观察正方体

小结,理解可能的意思

观察圆柱

观察球

小组合作,猜测

交流猜测结果

完成练习

教后反思

观察学具盒,当作长方体,画了个表格,从正面、侧面、上面三面进行观察,一起填了正面和侧面,然后每组发了一个学具盒,让学生小组一起观察并填表。

正面

侧面

上面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体

虽然有不少组都是独自拿一个学具在观察填表,但我发现学生完全有能力完成。

学生们通过画图的方式来填表,圆柱正面和侧面观察有不少人问,发现有人画透视图,他看到什么就画什么,原来是他看到了上面和侧面两个面。原来是对从正面观察的理解有偏差。

把活动交给学生来完成,比单纯的讲解要透彻点儿。交流的时候还是有人走神儿。

课题

7的乘法口诀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11-13

教学目标

1.经历推导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并熟记7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计算7的乘法。

2.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认识7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培养初步的推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7的乘法口诀,并正确计算7的乘法。

教学难点

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并熟记7的乘法口诀。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讲解法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数感、模型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一、复习导入

对于乘法,我们学过了什么?

同桌互相背诵1到6的乘法口诀,横着背,竖着背。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看课本主题图,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表格中需要填的是什么?

图案个数

拼板块数

学生完成表格。

(3)学生尝试编制7的乘法口诀

1个7 一七得七 1×7=7

2个7相加 二七十四 2×7=14

3个7相加 三七二十一 3×7=21

4个7相加 四七二十八 4×7=28

5个7相加 五七三十五 5×7=35

6个7相加 六七四十二 6×7=42

7个7相加 七七四十九 7×7=49

(4)齐读口诀。

学生齐读7的乘法口诀。

2.交流编口诀的方法。

这么简练的口诀,你是怎么编的?(学生交流汇报。)

每句口诀的第一个字依次是“一、二、三、四、五、六、七”;

第二个数字都是“七”;

从上往下看,得数依次多7,从下往上看,得数依次少7,反映了“是几的口诀相邻之间的积就相差几”的规律。

3.熟记口诀。

4.完成教材第72页“做一做”。

学生说出得数。

追问“你用的是哪句口诀?

三、练习

1.完成练习十七1、2、3题

2.游戏

每人做1到7七张卡片,同桌两人玩74页的数学游戏。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回顾乘法的意义

背诵学过的口诀

填表格

尝试编制口诀

齐读口诀

观察口诀的特点

背诵口诀

尝试应用

完成练习

教后反思

7的乘法口诀,学生有了前边学习1到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很容易就能编制出来。个别的是错误的,计算七巧板的个数不对。也许是加错了,也许是数错了。

口诀的记忆,新的口诀越来越多,如何快速记忆并保持准确度是个难题。今天利用游戏让他们用卡片来帮助记忆,发现上课的时候顺着背背的挺顺溜,一旦打乱,用卡片随机出就麻烦了,同桌两人还得想半天才有结果。

今天布置了带扑克,只带1到7 的28张。希望能对乘法口诀的记忆起点作用。

课题

8的乘法口诀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11-15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过程,能自主编制并记忆8的乘法口诀。

2.会用8的乘法口诀进行有关的表内乘法计算。

教学重点

自主编制并记忆8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自主编制并记忆8的乘法口诀。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 讲练结合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数感,模型思想,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

1.乘法口诀有哪些特点?背诵7的乘法口诀。

2.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8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看课本情境图。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乐队在训练,站成了8排,每排有8人。)

(2)完成小狗跳的线段图。

(3)尝试编口诀。

学生完成教材第75页填空。

教师巡回检查。

2.寻找口诀内部规律,帮助记忆。

(1)学生齐读8的口诀。

(2)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8的乘法口诀?仔细观察有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找规律:

①第一个乘数:按1~8的顺序排列;

②第二个乘数:都是8;

③每个积都比前一个多8;

④积的个位数是按:8、6、4、2、0、8、6、4排列的。

教师板书9×8,追问:接下去编的话,积的个位会是几呢?积是多少?怎么得来的?10×8呢?

3.识记口诀。

4.完成教材第75页“做一做”。

三、反馈完善

1.同桌两个指着做一做第2题,互相检查用的是哪句口诀,反复练习。

2.完成教材练习十八第1题。

3.完成练习十八2~6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回顾7的口诀,总结乘法口诀的特点,为编制8的口诀做铺垫

完成小狗跳的加法计算

尝试编口诀

找口诀的规律

记忆口诀

应用口诀练习

教后反思

口诀从哪里来的,是几个相同的8求和加出来的,虽然先计算了小狗跳的线段图填空,还是有部分学生不理解,不知道计算的结果就是口诀里对应的积。八的口诀有八句,明显比前边的记忆困难了,做作业时发现不少人会背错口诀,看来口诀要背熟并能准确运用,需要一定的时间。

扑克牌的游戏练习,要求同桌两个人不看牌,喊一二后同时把一张牌翻到课桌上,谁最先说出乘法口诀算谁嬴,同时拿走对方的扑克。规则的建立比较困难,有人每次拿着自己的扑克从里边挑,有人虽然不看,但每次总要洗牌,或者翻开牌了,盯着对方的看,却把自己的捂着不舍得松手。游戏的效率太低。

课题

例3 解决问题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11-19

教学目标

明确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要用乘法计算,学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会列乘法算式解答。

教学重点

掌握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讲练结合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1.将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3+3+3+3 4+4+4 2+2+2+2+3

2.直接列式。

5个3相加是多少?

2个4相加是多少?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3。

(1)看课本例3主题图,认真观察,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看图说出图上的信息。

明明给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买3个文具盒,一共多少钱?”)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1个文具盒多少钱。)

(根据问题,寻找有用的信息。)

点名,让学生完整地叙述题意。

独立尝试解决问题。

(2)汇报交流。

引导:文具盒一个8元,3个文具盒,可以用括线图这样表示:

列式:8×3=24(元)。

教师追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呢?

(3)想一想:买7块橡皮,一共要多少元?

学生列式计算。

(4)看图:你还能提出其他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吗?

让学生看图,提出数学问题,让其他同学解答,说说解答的方法和理由。

2.完成教材“练习十九”第1题。

同桌互相用语言描述题意,然后列式计算。

3.比较总结。

这几道题有什么共同点?(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小结:只要是求几个几的和的实际问题,都可以用乘法计算。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练习十九”第3题。

2.完成教材“练习十九”第4题。

3.完成教材“练习十九”第5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将加法改写成乘法算式

用语言描述找到的数学信息

完整叙述题意。

明确:单价×数量=总价

先用语言描述,再做题。

完成练习。

教后反思

文具盒买3个,求的是3个8还是8个3,还有不少人说是8个3。不思考不听讲还是真的不会?

完整地复述题意,上课时要求挑出有用的信息,同时加上标点符号,说出来,逗号、句号、问号。从文具盒的购买,到橡皮的购买,再到自己提问题描述题意,学生们经历了多次完整描述题意的练习,做作业时提高了要求,练习十九的第四题的第二问:还能提出其他乘法问题并解答,要求提一个加法问题、一个乘法问题,比以前写得好多了。只有个别的念不通顺,忘写问号。

课题

9的乘法口诀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11-20

教学目标

1.理解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初步掌握9的乘法口诀。

2.会用9的口诀进行计算,掌握乘法竖式计算。

教学重点

掌握9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掌握9的乘法口诀。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讲解,谈话,小组合作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数感,运算能力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9的乘法口诀。

你知道9的乘法口诀的哪些知识?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1)交流尝试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方法

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9的口诀应该有几句?

交流:第一个字应该是从一到九,第二个字都是九,后边的不一样。

积可以通过求几个九的和算出来。

(2)运用类推,独立编出口诀,写到练习本上。

(3)小组交流,互相检查印证。

(4)全班交流。

1×9=9 一九得九 9×1=9

2×9=18 二九十八 9×2=18

3×9=27 三九二十七 9×3=27

4×9=36 四九三十六 9×4=36

5×9=45 五九四十五 9×5=45

6×9=54 六九五十四 9×6=54

7×9=63 七九六十三 9×7=63

8×9=72 八九七十二 9×8=72

9×9=81 九九八十一

(5)把课本80页上的口诀和算式补充完整。

2.找规律,记口诀。

(1)尝试背口诀。

(2)游戏

用扑克记忆口诀。同桌两人拿1到9的扑克,每次随机抽取一张,都和9相乘,看谁先背出乘法口诀,后背出或者背诵错误的把口诀快速背三遍,然后再翻下一张扑克。

(3)师生对口令,检查学生的记忆情况。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80页“做一做”。

学生说得数,并说出口诀。

2.完成教材“练习二十”第1、2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交流编制的方法,理解该怎么编

独立尝试编制口诀

小组互相检查

全班交流

把课本补充完整

背口诀

同桌互相游戏

快速完成乘法计算

教后反思

上课复习后就要求学生开始编9的口诀,不看课本,会背的凭记忆,不会的用加法。编完后再用连加笔算的形式检查编的口诀是否准确。发现梁浩天完全听不懂,编的口诀是错的,几个9相加也不会,最后叫到讲台上才顺利完成。

扑克仍有部分学生没有带。

对于新学的口诀的记忆,上课时尝试让学生用扑克来辅助记忆,拿一副扑克单练9的口诀,随机背诵9的乘法口诀,背错或者背不出来的把重复背几遍。在教室一组一组地查看督促,发现不少问题,最大的问题还是规则讲过后好多人不明白,游戏慢,背诵的效率低。

课题

9的乘法口诀

课型

练习课

上课时间

11-21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9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运用计算。

2.应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9的乘法口诀,并应用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9的乘法口诀,并应用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讲练结合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数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1、同桌两人利用扑克游戏背诵9的口诀。

2、用扑克随机点名检查9的口诀背诵情况。

二、练习

1、背诵并默写口诀:从一七得七到九九八十一。

2、练习二十第4题,圈出9的乘法口诀的积,观察。

3、练习二十第7题

先用完整的语言说出题,然后列式填到课本上。

4、练习二十第8题

算的是几个5米?你是数出来的还是算出来的?

5、练习二十第11题

规律: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每次多9。

6、练习二十第12题

两个问题,答的时候每个问题都需要答,不能丢了。

三、数学游戏

看课本83页“数学游戏”内容,试试看。

四、作业

扑克游戏,熟记9的口诀

默写口诀

练习完整描述题意

找规律填数

教后反思

9的口诀学习的第二天,利用扑克练习了一节课。同桌两人抽查其中的一个,大部分能流利地背出口诀,快的翻一张就能背出一句口诀,翻的速度跟不上背的速度。郭志勇、薛中庸、程翔、史紫轩四人错误较多。

学生们编题仍有困难,张紫墨积极举手,但说不准确。第7题计算的是多少个小三角形,上课时当成了七巧板。第2小题小正方体拼成的是大长方体,学生们描述起来比较困难,不少学生认为拼成的是大正方体。薛中庸、李俊熙的作业交过来光有式子没有题。

课题

解决问题 例5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11-21

教学目标

1.综合应用乘法解决“两种数量相比,够不够”的数学问题。

2.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将所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具体的问题中,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将所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具体的问题中,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讲练结合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解决问题的能力,数感,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1.课本83页第11题,感受规律的多样性。

规律1:从前往后依次加9。

规律2:10-0=10,20-1=19,30-2=28……

2.列式计算

(1)二年级(1)班有50个小朋友,老师准备了42本笔记本,每人发一本,够吗?(不够。)

(2)1号厅有60个座位能坐得下吗?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

我们要比较两种数量,首先要知道它们的数量分别是多少。这节课,我们继续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1)看课本例5。

A、读题,你知道了什么?点名回答

已知条件:有2名教师和30名学生,租下面的客车。

设疑:知道了2名教师和30名学生,你能求“租这辆车能不能坐下”这个问题吗?(不能。)

缺少什么条件?(客车有多少个座位?)

客车座位和总人数进行比较,就知道能不能坐得下。

B、观察座位示意图。

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让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

C、交流反馈。

方法一:前面每排4个座位,最后一排有5个,一共有33个座位。

4×7=28(个)28+5=33(个)

方法二:分别算出左边和右边各有多少个座位,再加上最后一排的座位。

2×7=14(个)2×7=14(个)14+14+5=33(个)

……

D、比较:32个<33个,能坐得下。

(2)完成教材第84页“做一做”。

根据鸡蛋图,你能求出多少个鸡蛋吗?用什么方法计算?

学生列式解答:

方法一:4×6=24(个)2×5=10(个)24+10=34(个)

方法二:5×6=30(个)30+4=34(个)

现在你能回答这个问题了吗?(不够吃。)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一”第4题。

2.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一”第3题。

3.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一”第6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找规律,描述规律,感受思维的多样性

感受比较的两个量

明确谁和谁比,分别计算出比较的两个量

交流计算座位的不同思路,感受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性

用不同方法完成做一做

完成练习

教后反思

今天的解决问题比较简单,前边单独练习过画图后用不同的乘加、乘减算式来计算同一副图,所以学生计算例题的座位数比较顺利。但积极举手发言的情况不容乐观,总是张紫墨、李雨萌、郭宸瑜等几人抢着发言,其他人在发呆。

利用扑克练习了9的口诀,基本都能准确而熟练地说出口诀,又练习7和8的口诀,发现速度明显慢了下来,并且有出错的现象。虽然下午活动拍篮球时,大都能按顺序背诵口诀拍篮球,但用扑克打乱顺序后就又不会或者不熟练了。

课题

整理和复习

课型

复习课

上课时间

11-23

教学目标

1.对乘法口诀进行归纳整理,列出乘法口诀,找出规律。

2.熟练地掌握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1到9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乘法口诀表的结构和规律。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小组合作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数感,模型思想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1.默写1到6的乘法口诀表

2.尝试把7、8、9的乘法口诀加上去。

3.我们学习的乘法口诀在我国两千多年前就有了。读一读“你知道吗?”

二、师生互动

(一)根据口诀找规律。

1.观察整理好的乘法口诀表,找规律。

横着看你发现了什么?竖着看你发现了什么?斜着看你发现了什么?

横着看:第几横行就是几的乘法口诀;几的口诀就是几句;第一句都是从1开始的;几的口诀到几为止。

竖着看:从第一竖行到第九竖行的口诀句数是按1~9的顺序出现的;第一竖行是“一个几”;第二竖行是“两个几”……;第几竖行就是从“几”开始;每一竖行都是到“9”为止。

斜着看:第一斜行斜着看,也就是“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九九八十一”每句口诀的两个乘数一样。

2.找一找,哪些口诀的得数相同?请把它圈出来读一读。

比如:4:6:8:12:18:24: 36:

(二)背诵并默写口诀。

三、练习

1.完成教材第87页第1题。

2.完成教材第87页第2题。

3.完成教材第87页第3题。

独立完成并观察,你能发现什么?

4.完成教材第87页第5题。

引导学生看懂价目表,并解决第(1)(2)小题。

小结:求两个不同数的和,用加法:8+6=14(元)。

求几个相同数的和,用乘法:6×8=48(元)。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背诵并默写口诀

观察口诀表,找规律

找得数相同的口诀

完成练习

教后反思

课题

量一量,比一比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11-27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实际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巩固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体会测量的实质,能选择合适的标准,用不同的方式表示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长度观念和数感。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

对“量”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建立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选择合适的测量“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数感,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1.回顾长度单位。

A、说说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厘米、米)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和1米的长度。

B、你知道1拃有多长吗?一步有多长呢?(一拃长约15厘米,一步长约40厘米)

C、除了这些,你还想知道什么物体的长度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用测量长度的工具量一量身边的物体吧。

二、分组合作活动

1.小组合作,实际测量。

A、全班交流,认识测量方法。

请学生介绍每种测量工具、测量的方法以及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B、观察图片,了解测量的内容。

看课本主题图,交流图中的孩子们在测量什么。

(有测量桌子高度的、也有测量讲桌长度的……)

C、合作测量,体验测量的方法。

D、分组活动,做好测量数据的记录。

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确定对象后开展测量活动。

②汇报测量结果并板书。

重点讨论身高和两臂展开的长度比1米长一些时怎么记录。如()米()厘米。

2、变换形式,建立所测物体长度的表象。

①闭眼想:教师读板书中物体的长度或高度,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物体的实际长度。

②用手比:学生比划测量物体的长度。

③比长短:如,课桌要比肩宽长一些,身高比课桌要高得多等。

3.选择“单位”,描述长度。

A、用合适的方式描述“鳄鱼身长6米”这个长度。

①直观感知“6米”的长度。

请两名学生用卷尺拉出6米的长度,让学生们直观感受一下长短。

②借助熟悉的标准描述“6米”的长度。

猜一猜:如果同学们肩并肩站着,要多少个同学才能达到6米长?

比一比:请同学们上台肩并肩站一站,看看猜得对吗?

预设:20个人并排站着和鳄鱼差不多长。

试一试:如果是同学们手拉手两臂展开呢,几个同学就够了呢?

说一说:你是怎么比的?还能用其他的方式来描述鳄鱼的长度吗?

B、自主选择活动素材描述其长度。

①看教材第89页表格。

②让学生按照描述鳄鱼长度的方式,选择合适的测量“单位”描述表格中的物体长度。

三、综合应用

1、估一估,写出两个你身体的某些部位的长度或高度,再量一量。

2、估一估,写出两样学习用品的长度,再量一量。

四、反思

这节活动课,你有哪些收获?

教后反思

一节课,从复习长度单位开始,比一米一厘米的长度,到复习测量的方法,记录的方法,测量并记录了自己的一搾大约有多长,用时10分钟左右。新课,认识自己的带的卷尺或软尺,找0刻度在哪儿,大部分学生买的新卷尺,没标0刻度,但也不在卷尺的最顶端,大约3cm的地方开始画刻度,一少部分的是从最顶端开始算0刻度的。通过课本了解测量的内容和方法后,大约20分钟。学生开始测量,发现了问题,大多不会配合,两人互相量一庹的时候,不能完成,这时候最少需要3个人,一人待测,一人对准0刻度,另一人在另一边看刻度;测量身高的时候,头顶的读数大多不准;肩宽的测量,有人把尺子紧紧贴着衣服,两端都是弯的了。记录,有人把一庹的长度记到了肩宽上。

一课时,仅仅完成了身体部分的测量。后续再测量教室的物品,用合适方式描述物体的长度,至少还需要一课时。

测量的本质:用标准去量或者比,需要进一步体会和明确。

课题

认识时间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11-28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知道分针是怎样计时的;知道1时=60分;会读、写几时几分。

2.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认读时间的具体方法。

教学难点

分针是怎样计时的,理解时与分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小组合作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在钟面上拨出指定的整时。

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时间。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

1.认识钟面刻度——大格、小格及几分。

同学们,拿出桌面上的钟面模型,说说钟面上都有些什么?

那么分针怎样走表示1分呢?

分针走1小格是1分。

让学生在钟面模具上拨出1分。同桌互相检查。

3.拨一拨,认识几分。

教师拨时间,学生说出几分。

A、分针从12走到3,是几个小格?是几分?你是怎么算的?

B、分针从12走到6,是几个小格?是几分?

30分也可以说半小时。

C、分针从12走到11,是几个小格?是几分?

4.认识“1时=60分”。

继续拨分针。

讨论:分针从12走到12,走了1圈,是几个小格?是几分?

学生动手拨一拨,说一说。

小结:分针走1圈(60分),时针正好走1大格(1时),他们经过的时间是一样的,所以1时=60分。

(二)教学例2。

1.认读时。

A、刚才我们认读了分,分针对着钟面上的第几小格就是几分。你还记得怎样读时吗?看哪根针?(时针。)

教师拨时针,学生说出几时。

B、练一练。

教师分别拨出时针在3和4之间,7和8之间,11和12之间让学生说出是几时。

2.认读几时几分。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几时”和“几分”的读法了,下面这些钟面上的时间你能读出来吗?

看例2钟面图。

A、第1个钟面上的时间是多少?(4:05 4时5分)

B、分针继续往前走,学生根据分针的走动边走边数,4时10分,4时15分,4时20分,4时25分,4时30分,第二个时钟显示时间为4时30分(4:30),也称为4时半。

C、分针继续往前走,分针走到45分,时间快接近5时了,现在是几时几分?(4:45 4时45分)

3.完成教材第91页“做一做”。

先拨一拨,再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写一写。

4.师生共同总结读时间的方法。

要读出一个时间,要根据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来共同确定。先看时针刚走过数几就是几时,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这时钟面上的时刻就是几时几分。

三、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三”第1题。

2.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三”第2题。

3.小游戏:我说你拨。

同桌互拨。一人说,一人拨。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复习学过的整时

认识钟面

认识刻度

认识读时间

练习读时、写时

完成练习

教后反思

布置了带表,上课时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表,甚至一小组也凑不够一个表。周五布置作业说过,也在微信群里给家长说过,可就这么几个,课该怎么上?是让家长往学校送,还是……虽然满心恼火,最后决定还是打印表的图片来用。

利用教具认识了大格、小格、分针、时针后,拨表的环节也出现了很大的困难,纸上打印的表盘,配分针和时针实在是困难,让学生卷个小纸卷做分针时针,那速度真是让人无语。

时间的认识,快整时和整时过一点儿难度很大,还需要努力训练。

课题

时间推算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11-29

教学目标

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合情推理,让学生在确定的一个时间段内,推算出比较合适的时间。

教学重点

掌握合情推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合情推理的方法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讲练结合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数感、语音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1.出示钟面,教师拨时间,学生说出时刻。

2.拨出指定的时间。

这节课我们学习如何推算时间。

二、探究新知

1.看课本例题3情境图。

明明和红红是一对好朋友,今天他们一起到公园游玩,这是什么时间,他们在说什么?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完整地说一说过程吗?

明明和红红7:15在锻炼身体,他们说做完作业才能去踢球,10:30还要一起去看木偶剧,9:00明明做完了作业。

2.提出问题:明明可能在下面哪个时间去踢球?

读一读,三个钟面分别表示什么时间?

7:45 9:15 10:50

你能推算出明明去踢球的时间是上面三个钟面中的哪一个吗?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3.汇报交流。

9:00 ? 10:30

做完作业 踢球 看木偶剧

你是怎样解答的?(指名回答。)

4.检验。

我们的解答正确吗?把所选的答案10:30代到题目中看看是否合理。

学生自己尝试检验。

三、反馈完善

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三”第4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练习认识时间

在自己的时钟上拨出指定的时间

理解题意,尝试用完整的话描述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尝试检验

练习

教后反思

时间的认知有部分学生没有感觉,哪个时刻在前,哪个时刻在后,10分钟、20分钟大概有多长,时间观念弱的人对于这类推理的题目感到困难。

课题

搭配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12-3

教学目标

通过两种不同事物的简单搭配,探索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初步感受排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推理活动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的特征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有序思考,模型思想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问题:一条直线上有4个点,一共有多少条线段?

有序思考,才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将问题抄到黑板上,你知道了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明确,11不符合题意。个位数和十位数一样了。

(2)独立尝试。

(3)汇报交流。

有意识地找几个:不够有遗漏的;没顺序有重复的;

怎样才能保证既不遗漏,也不重复呢?

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比较好。这样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

明确:先固定十位或者个位,按顺序写全。

(4)再次有序操作。

让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排列,重新摆数,再同桌交流。

小结:搭配数的时候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摆,这样不会遗漏也不会重复了。你能用刚才学到的方法来完成小精灵给你的又一个任务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完成教材第97页“做一做”。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练习二十四”第1题。

2.完成教材“练习二十四”第2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回顾前边讲的数线段的方法和顺序。

理解题意

尝试搭配组合感悟如何才能不重不漏

同桌交流

完成练习

教后反思

上课将题目抄在黑板上,明确了题目的要求后让学生独立尝试。发现了三类:少的,有重复的,完全写出来的就两人。各挑了1人写到黑板上简单交流后,聚焦问题:如何才能不重复不漏掉呢?顺势提出有序思考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有序思考写全所有的两位数。

模型的建立,例题和97页的做一做容易对应,红黄蓝三色就是例题里的1、2、3三个数,北城是十位,南城是个位。练习二十四的1、2题和组成两位数的模型对应就有一定的难度。三个人就是三个数字,三个人的坐法就可以用三个数字组成三位数来表示,固定百位,看有几种坐法,看看有几个百位的变化,一共就有几个几种坐法。而送书的,三本书就是三个数,两个人分别是十位和百位。

一节课的容量太小,模型不够清晰,还得再引导学生认识。

课题

搭配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12-4

教学目标

经历对几个事物进行搭配的过程,感受与顺序无关的搭配——组合,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表示这种搭配方法。

教学重点

根据已知条件通过活动判断出结论,感受简单排列和组合的不同。

教学难点

根据已知条件通过活动判断出结论,感受简单排列和组合的不同。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讲练结合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数感、模型思想、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用5、6、7、8、9组成两位数,十位数和个位数不一样,能组成多少个两位数?

有序思考,尝试计算。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抄题到黑板上,说说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

(2)独立尝试。

从3个数5、7、9中任意选其中2个求和,得数有几种可能?这一道题和前面的求法是不是一样呢?

(3)汇报交流。学生说教师板书:

方法一:用表格表示。

加数

加数

两个数求和与顺序无关,两个数交换位置和还是一样的,因此只填一种。

方法二:画线法。

7 9

得数有3种可能。

(4)深入探究。

老师现在有一个疑问,排数字卡片时用3个数摆两位数可以摆出6个数,但求和的时候只有3种可能,为什么出现的结果会不一样呢?(学生交流、讨论。)

明确:两个数的和与顺序没关系。

2.完成教材第98页“做一做”。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练习二十四”第3题。

2.完成教材“练习二十四”第4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复习,不列出所有的而算出来

读题,理解题意

独立尝试

汇报交流

思考问题

完成练习

教后反思

独立尝试解决例题的时候,没有人用表格的形式来分析,要么列式算,要么画连线的图。交流环节让学生又看看课本,尝试用表格来整理。

和例1进行对比的时候,描述起来有点儿绕口。三个数组成两位数,挑选的两个数放在十位和放在个位,交换位置还能算一个新的两位数;而三位数任取两个求和,挑选的两个数不分前后顺序,得数都是一样的只能算一种情况。一个重复算,一个重复了不算。

课题

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12-6

教学目标

1.复习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计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估算。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讲练结合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数感、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1.完成教材第101页第1题。

2.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

从今天起,我们要把学过的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比一比看哪些同学学得好。

今天这节课就来复习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板书课题。)

二、梳理知识

1.复习笔算。

(1)让学生回顾,小组讨论“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这个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

笔算加法、笔算减法,笔算加减混合。

(2)笔算加、减法应注意什么?

教师板书: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算起;

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不够减,从个位退1当十再减。

2.练一练。

三、综合练习

1.检查刚算的第1题的笔算,进位的1写了没,退位的小点有没有。

2.完成教材第103页第2题。

(1)说说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计算。

(2)说说计算53-9-37和53-(9+37)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得数一样吗?为什么?

小结:连加、连减、加减混合都是从左往右计算,遇上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

3.完成教材第103页第3题。

(1)出示题目,先让学生读懂已知条件。

解决问题:花面神仙鱼有多少条?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知道什么?哪句话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花面神仙鱼比黄金神仙鱼多9条。)

两种神仙鱼共有多少条?这里指的是哪两种?题目里的已知条件都告诉我们了吗?怎样列式?

(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笔算练习

回顾笔算方法

同桌互相检查

同桌互相说一说计算顺序,独立计算,能用简便写法的用简便写法。

描述:谁和谁比,谁多谁少,求的是多的还是少的,多的用加法,少的用减法

教后反思

笔算问题比较大,能完全计算正确的凤毛麟角。

个位上的进位加法还有人出错。写法上不写进位1而计算了的,往写退位点的的,看来有学生遗忘的很彻底。

梁浩天进位的1写在两个加数中间;朱冰洁、李静怡分不清什么时候不能用简便的笔算写法,先加后减也用。

课题

复习表内乘法

课型

复习课

上课时间

12-7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及各部分名称,应用乘法解决问题。

2.进一步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熟记乘法口诀表,并能熟练地利用乘法口诀表示积,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熟记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求积。

教学难点

熟记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求积。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讲练结合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数感、模型思想、计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6×5= 8×2= 7×3=

7×4= 4×9= 3×6=

5×9= 4×5+5= 6×3-7=

2.揭示课题。

本节课将复习“表内乘法”。

二、复习旧知

1.完成教材第101页第2题。

看课本表格。

(1)仔细阅读题目,看懂填写这张表达的要求。

(2)任意指一个积,让学生说出所用的乘法口诀。

(3)思考表中从左上角到右下角这一斜行的数,看看它们有什么排列规律。

提示:这条线两边对应方格里的数是相等的,也就是一句口诀表示的两个算式的积是相等的。

(4)将表格填写完整,观察每行或者每列数,你能发现什么规律?根据规律,填写教材第(3)小题的表格。

2.齐背乘法口诀表。

(1)完成教材第102页第4题。

引导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运算符号,然后独立完成。

引导学生看图,从图中你获得哪些信息?

解决问题:南瓜有几个?已知条件是什么?(每筐2个,有4筐。)

列式:2×4=8(个)

冬瓜比南瓜多个,冬瓜几个?

列式:8+5=13(个)

你还能提出其他属性问题并解答吗?

三、巩固提升

1.完成103页4、5题

2.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第104页第7题。

(2)完成教材第104页第8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听算式写答案

先观察,再填表格

独立计算

练习

教后反思

学生疏漏和遗忘的:乘法算式的读法,大部分人不会写了。

仍需要加强练习的:解决问题,如辨析加法和乘法的问题,如乘加和乘减的问题,如提问题并解答。

课题

复习长度单位、角的认识

课型

复习课

上课时间

12-10

教学目标

1.复习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形成“米”和“厘米”的表象,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能估计和测量长度,会画线段。

2.复习角,巩固对直角、锐角、钝角的认识,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画各种角。

教学重点

巩固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加强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

正确地画角。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讲练结合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数感,解决问题能力,画图能力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梳理知识

1.让学生自主回顾,同桌讨论“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这两个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

2.教师引导学生梳理:

米和厘米 1米=100厘米

线段 角的认识

直角、锐角、钝角 画角

二、复习旧知

1.体验1米和1厘米的长度。

(1)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大约长1米?哪些物体大约长1厘米?

(2)完成教材第102页第5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

(1)1米等于多少厘米?(1米=100厘米)

(2)1米=()厘米 500厘米=()米

4米=()厘米 800厘米=()米

3.角的认识。

(1)什么叫角?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2)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①怎样才能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②怎样画一个直角?

(3)什么样的角是锐角,什么样的角是钝角?

(4)完成教材第102页第6题。

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请同学们画一画,然后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小结:把直线画在钝角处,上面增加了一个直角,下面增加了2个直角,一共增加了3个直角。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104页第9题。

2.完成教材第105页第10题。

3.完成教材第105页第11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回顾、梳理知识点

用手比一比1米、1厘米的长度

练习转换单位

画角练习

固定一条边水平方向

完成练习

教后反思

单位的选择需要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定的认知。练习中出现的错误:一条河宽约36cm。

画角,要求学生固定一条边水平方向,并标出直角符号和圆弧。

仍有人画的图难看,描的线有重影,不直或者画不到给定的点上。

课题

复习观察物体、认识时间

课型

复习课

上课时间

12-14

教学目标

1.正确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不同。

2.复习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借助动手操作,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复习进一步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的区别;学会认读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

通过复习进一步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的区别;学会认读几时几分。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讲练结合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揭示课题

揭示本节课的复习内容,板书课题。

二、复习旧知

1.回顾观察物体。

完成教材第102页第7题。

(1)出示小猪储蓄罐:这是什么?

(2)出示4张储蓄罐图片(前面、后面、左侧面、右侧面)。

请你想一想,这4张图片分别的站在哪个位置看到的?

小结:从不同位置区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3)说一说。

请小组一个成员将自己的文具盒摆放在桌子上,再请每一位同学从自己的所在位置介绍看到的情况。

2.回顾认识时间。

课件出示教材第101页第3题的钟面画。

你能读出钟面上表示的时间吗?你是怎么想的?

三、拓展练习

1.完成教材第105页第13题。

2.完成教材第105页第12题。

3.完成教材第105页第14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观察并连线

观察文具盒,说出自己所看到的形状

标出时间

教后反思

从三个方向观察物体几何图形没问题,连线都能做对。但从四周观察实物的连线,发现不少学生分不清前后两个方向上看到的图形。这一点费了好大的劲儿去练习。

这次练习,固定观察实物时候的位置,物体正对着我们的方向叫前,对应的面叫后,不以物体为观测点说前后左右。这样,观察者在物体的前面,和我们看到的图形一致,后面正好左右相反。

学生代入位置去想象的时候,空间观念弱的人还是会出错。

下载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带反思(人教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带反思(人教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二年级艺术上册全册教案带反思

    二年级艺术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第一课 哈,醒来了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人文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小鸟在清晨醒来时的愉快情景;通过欣赏法国绘画大师莫奈的《日出·印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带反思)

    提高小学生学习能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第一单元 解决问题(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带反思

    2015—2016年三年级一班上学期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时分秒 单元教学内容:教材第2—8页的内容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生第三次接触时间,学生已经认识了几时几分,而本单元主要......

    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反思1 一、通过营造贴近实际的氛围,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在进行《统计》的教学准备的过程中,我始终觉得统计的概念对于学......

    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反思1 《长度单位》是二年级数学教学的第一单元,因为这一部分的知识和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生活中的经验积累非常重要。上完......

    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及反思

    人教课标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美丽的秋天 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61个生字,会写42个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够背诵《秋天的图画》、《植物妈妈有办法......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带反思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米、厘米量,认识线段 量、画线段。 教学目标: 知识点: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

    人教三年级数学下全册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教科书 三年级数学教案 第一课时 下册教学内容:P4/例1、例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