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带反思

时间:2019-05-13 01:45: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带反思》。

第一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带反思

2015—2016年三年级一班上学期数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时分秒

单元教学内容:教材第2—8页的内容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学生第三次接触时间,学生已经认识了几时几分,而本单元主要在这些基础上来认识“秒”,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教材在编排上具有如下特点: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

2、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3、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单元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单元课时安排:约5课时。

第一课时:秒的认识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第五册P2-3 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较小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教学难点: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时钟

学具准备:每人准备一个时钟、口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

师: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刚才,象我们进行倒计时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

二、新授

(一)认识钟面上的秒

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学生反馈:

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法进一步类推。

3、体验1秒钟

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④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 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4、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5、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

(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学生反馈。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三)练习:体验1分钟

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

2、师:1分钟能做什么呢?让学生分组画画、写字、做口算、摸脉搏体验1分钟实际的长短。

3、让学生举例,说说1分钟可以做什么事。

(四)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识时间单位——秒)有了秒针,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一:补充:①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②小明跑100米要用19()。

2、跑步比赛:让我们一起到紧张激烈的运动场上去看看。50米决赛刚结束,你能通过钟表的显示,说出运动员的成绩吗?从这张成绩表中,你能看出什么?

3、活动:下课铃声响了,请大家安静,迅速地将课桌上的学习用品整理到书包里,看看需要多少时间。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学生整理,教师报时)相信大家今后每时每刻都能这样珍惜分分秒秒,做时间的主人。

四、布置作业

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如练习一第3题)秒的认识 1时=60分 1分=60秒

教学反思:当学生产生探索欲望和兴趣之后,教师所要考虑的应是如何提供适当的条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去探索知识。在教学中,我通过七个环节:认识秒针和1秒、体验1秒的长短、1秒的价值、教学1分=60秒、体验1分的长短、小结。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已有的数学感知,激励学生再课堂上认真思考,同时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个性,学生通过观察,经历了认识角的过程。

第二课时时间的计算

一、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2时=()分

教师: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3)反馈:a、60+60=120分b、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

(4)教师小结。

2、让学生做P4的“做一做”中的题目1和补充题:3时=()分 2分=()秒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3、教学例2:(1)教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说图意: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a、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b、45-30=15,是15分钟。

4、小结(略)

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5“做一做”,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

2、填空:(1)50分比1时少()分,1时比45分多()分。(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时。

3、竞赛: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

四、全课总结,回归评价: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教材练习一第2、3、4题。时间的计算

例1:2时=(120)分60+60=120 例2:3个大格是15分。45-30=15,是15分。

教学反思:在让学生理解时与分、分与秒的关系时,又用媒体向学生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一圈,从而揭示时与分、分与秒的内在联系。为进行时间的换算和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打下基础。这节课自始至终都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学习数学,应用数学。

第三课时:时、分、秒的巩固练习

教学内容:练习一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

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2、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教学重点:充分体验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间单位间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教学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过程:1.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比较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只要说得有道理就行。第3题,读读书上的三个例子,并要求学生收集类似的信息 3.第4、5题,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让他们借助钟面模型加以演示、理解,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

4.第6题,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

5.第7题,事先让学生找几个自己感兴趣的节目,想办法把它们开始和结束的时刻都记录下来。

6.第8题。利用学生的作息表进行时间的综合应用。单元完成,集体订正。

第(1)、(2)小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第(3)小题跟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第(4)小题提出问题并解答。

第9题。联系自己的作息时间填一下,然后汇报讨论,看看谁填得更合理,教育学生合理地安排生活。

第10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操场上实际测一测50米跑的成绩,使学生知道一般在短跑中运用比秒更小的单位,只要学生能通过时间的比较知道谁比谁跑得更快就可以了,至于这个单位是60进制之类的知识,不要求学生掌握。

二、补充题目。1、1分=()秒 4时=()分 5分=()秒 9分○9秒 36分○2时

150秒○2分 400分○4时 10分○1时

2、电影《神奇的宇宙》从2:05开始,到2:50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多长时间?

3、你会提问题让同学们算经过的时间吗?

三、课后作业

一、填一填。

(1)、有些钟表上有()跟针,走得最快的是()针,秒针走1大格是()秒,走1 小格是()秒,走一圈是()秒,也就是()分钟。(2)、分针走大格,秒针正好走()圈。(3)、你1分钟能()。

(4)、8时=()分 5分=()秒 时间的计算的练习课

教学反思:学习数学知识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从中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中,我让学生欣赏秒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更深刻地感受秒这一时间单位应用的广泛性。练习中,我加入了我们生活中的例子。实际是综合考察了学生对时间单位的应用能力。

第四课时:填一填 说一说

教学内容:P6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巩固时间的认识和计算,养成从小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2、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逐渐培养学生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巩固时间的认识和计算,逐渐培养学生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解决与时间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时钟模型、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制作作息时间表

1、师:说一说什么时候上早仔自习,什么时候出早操,什么时候上第一节课?像这样比较固定的事情发生的时间就可成为作息时间。

2、出示课程表的结构:学生回忆自己每天要做哪些固定的事情,一般在什么时候做

3、仿照课程表的设计思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作息时间表。

4、引导学生互相交流、比较,看看别人的作息时间表中有哪些比自己合理的地方。

(如是不是自己睡觉太晚了,起床太晚了,是不是有很多时间白白浪费了等等)

5、学生进一步休整自己的作息时间表:你们都会制定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表了,但严格地遵守自己制定的作息时间表更为重要。希望你们能督促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合理、有效地安排和利用时间。

二、以小组为单位,统计完成某些共同事件所需的时间。

1、统计小组成员完成家庭作业所需的时间。列出统计表后,对表中的数据进一步分析和讨论,如有的同学用的时间少很少,而有的同学花很长时间,原因是什么?请作业做得又快又好的同学介绍一下经验。

2、统计每位同学的睡眠时间。并说一说计算睡眠时间的方法。根据统计结果看看谁的睡眠时间最长,谁的最短,大家的睡眠时间是否够。请大家课后想办法去查一查。

3、统计同学们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和看电视、看书的时间。小结:一寸光阴一寸金,请你们生活中要合理地安排学习、锻炼、娱乐、休息的时间。

三、巩固练习。练习一第8、9、10题。填一填,说一说

教学反思:通过交流评价引导学生愉快地交流活动中的感受和经验,交换意见与看法,一方面可将每一个成功的经验收获转化成为大家共同的财富,成为影响其他同学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要不时对照目标要求,形成自我反馈机制。在小组交流中认识自我,也学会评价他人的学习。

第五课时:整理和复习

时、分、秒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时、分、秒的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

2、通过对时、分、秒的整理和复习,使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3、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会归纳、整理和应用。教学重点:对各知识点的知识的整理与复习。

教学难点:通过对时、分、秒的整理和复习,使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教学过程:

一、回忆梳理构建网络激趣:你们知道奥运会是什么时候吗?还有几天呢?可把他累坏了,大家愿不愿意帮老师算一下呢?不过在帮之前,他想先了解一下同学们第五单元都学了哪些知识?

师:四人小组讨论,交流。(1)小组交流(2)汇报:展示学生所写的,并引导说板书:

师:第五单元学了哪些知识呢?(板书:时分秒的整理和复习)师:时分秒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呢? 知识结构网络:秒的认识 时间的计算 时分秒的整理和复习1分=60秒 1时=60分

时间的应用(比较大小及解决应 用题)师:你能用你所学的知识,解决下列问题吗

二、典型例题沟通联系

1、在()里填上“〉”“<”或”“=”

9分()90秒 3时()100分 5时()500分 150秒()2分

结合学生的回答,师讲解。

2、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1)一节课的时间是35().(2)看一场电影要2().(3)小明跑100米要用16().(4)工人叔叔每天要工作8().(5)张勤洗两块手帕要用10().(6)李勇做50道口算题要用5()

三、知识应用能力拓展

一、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题2分)1.分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60秒.()2.时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12小时.()

3.妈妈上午7:30上班,11:30下班,她上午工作了4小时.()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1.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 A.1分钟 B.5分钟 C.1小时 2.秒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 A.1秒 B.1分 C.1小时

3.小红1分钟写5个字,6分钟可以写()个字. A.6 B。5 C. 30

三、解决问题

1、.广播电台播讲小说的时间是在下午4:00到4:30,播讲了()分钟.

2、.从上海乘火车到无锡需要2小时,火车上午9时从上海站开出,上午()时到无锡.

四、小结质疑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谁再来说说刚才我们都复习了哪些内容。

第五单元整理复习教学反思:

课堂上提问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几个人。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凡是学 生能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到的,我决不设计包办代替。努力设计到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地思维。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巩固与提高。一方面通过口算和笔算,复习了数和计算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的数与计算起了铺垫的作用。本单元让学生在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中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受计算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算 法的多样化。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设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单元教学重、难点:

1.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单元课时安排:约6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 1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 加、减法的估算„„„„„„„„„„„„„„„ 1课时 几百几十的加、减综合练习„„„„„„„„„„„ 1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10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重点:

1.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法的口算。

2.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或一位数。6+30 48+20 49-20 56+3 28-9 24+9 35-20 46-7 98-90 78+9

二、探究新知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口算方法。(1)观察教材第9页的主题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消息?学生汇报。(一至五年级参加“世博会”的各班人数)(2)出示问题: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3)提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求一共多少张车票就是求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一年级一班35人,二班34人,用加法计算,列式:35+34。(4)这个算是如何计算?互相交流算法。师: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通过观察我们知道35+34中的两个加数没有一个是整十数或一位数,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习过的加法然后进行计算呢?如果可以怎么计算?生: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加数拆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比如34可以看成30+4,先算35+30=65,再算65+4=69。师: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有别的方法吗?生1:还可以拆分另一个加数35,把35看成30+5,先算30+34=64,再算 64+5=69。生2:除此之外,同时把这两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加一位数,然后进行计算也很简便,34看成30+4,35看成30+5,先算30+30=60,4+5=9,再算60+9=69。

2.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口算方法。(1)出示问题: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2)列式计算:39+44(3)学生尝试计算39+44,并说说算法。(4)经学生自由讨论,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A.39+40=79 79+4=83 B.30+44=74 74+9=83 C.30+40=70 9+4=13 70+13=83 3.比较算式,发现规律。

师:对比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相同点: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同点:前者个位数相加不进位,后者个位数相加进位。

三、巩固练习

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54+21= 15+55= 61+39= 35+66= 23+28= 32+46= 53+36= 37+54= 15+65= 18+26= 41+56= 13+29= 2.春节小明用压岁钱买一个玩具汽车39元,买一个天线宝宝75元,问他一共用去多少钱?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并在小组内互检。

四、课堂小结

1.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它们的计算方法,我们要利用这个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计算。2.你还有哪些疑问的地方?

教学反思:这节课学生掌握的不错,课堂上积极发言,练习题做对的机率很高,只有少部分的人由于马虎写错。第2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页及练习二6、7题。教学目标:

1.能正确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

2.经历探索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3.增强学生讲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及创新意识。4.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学会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口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口算。

26+41= 19+41= 56+28= 83+12= 75+11= 75+21= 67+21= 72+15= 45+24= 58+42= 57+17= 48+37= 2.谈一谈你是怎样算的。

35-20= 35-2= 36-8=

二、探究新知

1.获取信息,理解题意。谈话: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1页的例2内容,说一说从图文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专线大巴票价:48元,普通快客票价:65元,动车票价:54元)提问: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1)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元?(2)专线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元? 2.尝试解决,探究算法。(1)两位数的不退位减。

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该怎么列式呢? 生:用减法计算,列式65-34.师: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这道题中的减数既不是整十数,又不是一位数,应该怎么计算呢?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汇报。生1:先算65-50=15,再算15-4=11。生2:也可以先算65-4=61,再算61-50=11。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两种方法都是把减数54分成50和4两部分,然后从被减数65中先后去掉50和4,在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2)两位数的退位减。师:怎么解决第二个问题呢? 生:列式65-48 师:请根据刚刚的口算经验,尝试算一算65-48是多少,并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然后尝试填写下列():先算65-()=()再算()○()=()生:把48拆分成40和8两部分,从65里分别去掉40和8。可以先算65-40=25,然后再算25-8=17,也可以先算65-8=57,然后再算57-40=17。学生根据讨论填空。(3)比较算式。

师:观察上边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是两位数减去两位数。

不同点:前者不退位,计算时直接个位数减个位数,十位数减十位数;后者退位,计算时不能直接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第6题。以开火车的方式完成计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2.完成“练习二”第7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思考后填空。(2)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接力赛。老师给每一组的第一个同学一个数字,后面的同学每人给一个运算符号和一个数字,第一个同学把数字告诉第二个同学,第二个同学根据第一个同学的数进行计算,然后告诉下一个同学结果,以此类推完成接力赛。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讲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一般把减数看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从被减数里依次减去整十数和一位数。教学反思:该节课由于之前学习了加法,所以更利于减法的学习,学生上课积极,掌握程度较好。第3课时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页及练习三第1、2、3题。教学目标:

1.学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正确进行计算,掌握笔算方法。2.培养学生迁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点:

1.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及计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算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口算。

53+6= 85-5= 67+9= 72-6= 20+40+3000= 900-700+80= 300+20+60= 80-60+200= 100+400+50= 900-300-200= 2.口答。

(1)6个百和7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67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2)540是由几个百和几个十组成的?540是由多少个十组成的? 3.拆数游戏。

(1)把下列各数拆成整百和整十数。360 480 520 790 210(2)把下列各数拆成整百和一百几十的数。720 270 450 840 910

二、探究新知

1.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

(1)出示教材例3的第(1)问题。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2)列式计算:380+550(3)探究算法。(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算法1:38+55=93,所以380+550=930。

算法2:300+500=800 80+50=130 800+100+30=930 算法3:因为38个十加55个十等于93个十,所以380+550=930。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计算方法,很厉害,实际上除了用口算的方法计算之外,还有一种笔算的方法,可以更加简便地计算出结果,我们一起来看看。师板书笔算竖式: 百 十 个 3 8 0 + 5 5 0 9 3 0 在竖式计算加法时各数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提问:A.竖式中的十位为什么写3呢?

B.为什么百位上不是8?(百位上3+5=8,还要加上从十位进上来的1,所以是9 注意:为了不遗漏加上满十进上来的一,通常情况下会在相应的数位上标上一个小一点的“

1”,如十位相加为13,十位上写3,向百位进一,在百位上写一个小一点的1,百位相加为

8,再加上进上来的1,百位写9。2.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

(1)出示教材例3的第(2)问题,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2)列式:550-380(3)探究算法。(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算法1:55-38=17,所以550—380=170。算法2:55个十减38个十等于17个十。

师:同样的,这样的问题除了口算外还可以列竖式进行计算。师板书笔算竖式: 百 十 个 5 5 0

370 十位数相加满十,就向百位进1;十位数相减810 570 不够减,就从百位退1。

师生小结: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満十,就向它的前一位进一;哪一位上的数相减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1.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17页练习三第5题。学生先独立计算,再以开火车的方式汇报评价。

(2)独立完成教材第18页练习三的第9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把结果直接填在书上,然后集体交流评价。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17页练习三第7题。

①要求学生认真看图、读题。说一说题中说的是什么?怎样列式? ②讨论交流后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完成练习三第13题。①让学生独立估算。②学生估算结果后,引导学生对估算的结果进行分析,预测冷饮店叔叔第二天两种冷饮的进货情况。如,矿泉水比冰棍卖得多,第二天矿泉水要多进一些。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整。1.看谁算得对(用竖式计算)

360+180= 630-270= 510+370= 280-160= 2火眼金睛辩对错。

四、归纳小结,拓展延伸。

通过这一节课的练习,是不是感觉计算比以前熟练了,互相说说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

教学反思:学生感知粗略造成的。比如:题目是132却写成123,减号抄成加号,上下两行题串在一起等。这些都是因为学生的心理成熟度造成的,他们感知事物还比较笼统、粗略、不具体,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看不出事物的联系及特征,因而对算式在头脑中的印象缺乏整体性。遇到相似或相近的数字、符号,往往还没有看清楚就动笔算。第6课时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9、20页。教学目标:

1.通过梳理知识点一级具体的题目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

2.通过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估算的方法和意义,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

3.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难点:能够进行合理的估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1)提问:怎么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小结:两位数加两位数,可以把其中一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与另一个加数依次相加,这样口算更加快捷。(2)提问:怎么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

小结:两位数减两位数,可以把减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从被减数中依次减去,这样口算比较便捷。2.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

提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需要注意什么? 小结:列竖式时,数位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从个位加(减)起,哪一位上满十向前进一(哪一位上不够减向前一位退一当十),主要不要漏加进来的一(不要漏减走的一.3.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1)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可以用两位数的加减法进行口算。如650+340其实就是65个十减34个十,等于31个十。

(2)方式虽然不同,一个口算,一个笔算,但是运算的算理一样,都是满十进一,退一当十。(给学生自由发言,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

二、基本练习。1.口算。

52+35= 86-34= 47+33= 36+20= 23+69= 62-18= 70-26= 65-15=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说说口算思路。提问:口算时要注意什么?哪些地方容易出错? 2.计算。

650+340= 370+480= 390+250= 520+300= 840-560= 750-540= 440-150= 600-240= 分组活动,看哪一组最快最准做完?然后各组委派一人汇报结果。可以选择口算的方法,也可以选择列竖式的方法。3.估算。

(1)出示教材第19页第2题课件,组织学生读题,从中获取信息。思考:如何列式计算?

(2)学生交流后板书:632-441(3)提问:这个和我们例4中的估算有什么不一样?如何进行估算呢?

(4)学生讨论估算的方法,然后交流算法。

算法一:632大约是600,441大约是400,600-400=200,大约多200个座位。

算法二:把632看成620,441看成440,620-440=180,大约多180个座位。

估算的方法不局限于一种,只要学生回答的合情合理,均给予肯定。并比较这些估算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哪种更合理。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四”的第1题两人一组,轮流出题计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快又准,互相之间评一评。

2.完成“练习四”的第2题。比较每一题的大小。此题不能直接进行比较,需先进行加、减法的计算,得出结果后才能把左右两边进行比较。

3.完成“练习四”的第3题。仔细观察图文,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地进行估算。并想一想,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梳理了哪些知识?本单元的知识中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学生发言,教师点评,解疑答惑。

教学反思:在本单元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一是因记忆错漏造成的。比如,在连续退位减法中忘了退1,本来做减法题,做到百位时却按加法计算。这是因为多位数的计算中,计算环节比较多,中间得数需要进行短时记忆,而小学生由于急躁、抢时间、怕麻烦,使得储存的信息部分消失或暂时中断,造成“记忆性错漏”。二是情绪不稳造成的。一方面,算式简单则麻痹轻视,比如:510-246,把个位计算成,另一方面,计算复杂,又表现出厌烦、畏难情绪、导致错误。再有就是下课铃声响过后做的题正确率明显不如之前做的。克服粗心,在教学中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强化审题训练,准确感知算式。要求学生先观察、议论,再动手计算,最后交流运算方法,评讲哪种方法较为合理,灵活。培养学生感知算式特点的意识和能力,为后面正确计算打好基础。

2、坚持口算训练,培养记忆能力。熟练的口算是正确笔算的基础,口算和笔算都离不开瞬时或短时记忆。口算是训练学生短时记忆能力的最好形式,因此口算训练必须经常化。

3、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要求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据和运算符号,每算一步要上下、左右纵横检查,抄写数据和符号准确无误;算草书写也要整齐清晰,便于查对。不能口算的题一定要清晰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束后要自觉地检查计算过程是否合理,计算方法是否简便,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培养学生验算的习惯。其次,还要让学生对粗心的危害有足够的认识。让他们认识到:将来我们要面对的并不是可以订正的作业题,有可能成为飞机制造者、楼房设计者、高架桥的工程师等等,而这些行业需要的并不是反复的订正,而是一落笔就要正确的。如果一旦粗心成自然,那么,总会在某方面出点小差错,到时候可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粗心是最不可原谅的错误。最后要家校配合,齐抓共管。家长的观点对孩子的影响很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家长也要注意培养孩子认真细心的良好的意志品质。一旦教育者对一现象加强关注,孩子也会引起重视。

第三单元 测量

第1课时 毫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建立较为准确的“1毫米”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米尺;学生准备书、直尺一把、一枚1分硬币、一张银行借记卡、小棒等。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复习米和厘米,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长。

2、估计数学书的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动手测量验证。

3、组织交流测量结果,引出毫米产生的意义。

4、揭示课题“毫米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建立“1毫米”的表象。

①毫米可以用字母mm来表示。设疑:关于毫米,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学生思考、交流)

②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重点探讨“1毫米”有多长,请学生在尺上相互指指,从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再请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向全班汇报、交流。

揭示:为了看得更清楚些,我们把尺子用放大镜放大,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任何一份也就是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边介绍边用课件演示)

然后,请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再指一指1毫米有多长。

③思考:现在你觉得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1厘米=10毫米

④请学生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教师准备1分硬币、电话卡和银行借记卡,请学生量一量厚度,加深对“1毫米”的体验。)

⑤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毫米有多长,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⑥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毫米”作单位。(学生举例,教师提供一些资料)

⑦学生填写数学书的厚和宽并反馈。

2、画线段。(3厘米7毫米长的线段。)

提问:用直尺画线段时需要注意什么?如何画出3厘米7毫米长的线段?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画法:

A、利用刻度尺先画出3厘米的线段,再接着画出7毫米。B、在刻度尺上输出37毫米(3厘米=30毫米),然后画线段。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引导,注意线段从“0”刻度开始画和不从“0”刻度开始画的画法区别。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学生根据本课的新内容完成“做一做”第1、2题。

第1题让学生根据图示读出刻度尺所测量的物体长度。明确先1厘米1厘米地鼠,不满1厘米的再1毫米1毫米地数,这样的方法更加的快捷方便。学生读数,再指名汇报。

第2题让学生先估算,再测量,然后集体订正,指名说说理由。

2、完成“练习五”第2题。

以毫米为单位测量出每条边的长度,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请你用手势表示1毫米大约有多长。

米不是最大的长度单位,毫米也不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如果你们有兴趣,希望你们到书中或网上查查看。

教学反思:米不是最大的长度单位,毫米也不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如果你们有兴趣,希望你们到书中或网上查查看。第二课时 分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要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分米的长度观念,并学会用其量物体的长度。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2、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

3、让学生在学习中能主动求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并在学习中获得自信。

教学重点: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教学难点:掌握用分米量的方法,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教学准备:课件、直尺、米尺、纸条。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师:谁来说说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练习:请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课件出示)

一只蚂蚁长约5(毫米)一只长颈鹿高约2(米)一只小花猫高约40(厘米)一头大灰狼长约8()质疑:一头大灰狼长约8(),学过的长度单位都不能用。8米太长,8厘米太短了。

师:当长度一个比1米小而又比10厘米大。用什么单位来计量最好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分米。

谈话:你怎么知道的?大家知道为什么叫分米吗?

讲述:是的,用米表示太长,用厘米表示太短,于是人们创造了长度单位“分米”。人们把10厘米看作1分米。请小朋友拿出直尺,找出10厘米,这一段长度就是1分米。1分米有多长?用手势表示一下。(黑板上贴出1分米长的纸条)提问:分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1分米等于10厘米。(板书)

2、寻找生活模型,建立“1分米”的表象。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3、认识几分米。谈话:拿出1米长的线,估一估,取出其中一部分,表示1分米。用手中的线段与直尺比一比,相差远的再调整一下。交流:用线表示出2分米、5分米。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米和分米的进率。以分米为单位测测长为1米的木条,数一数1米中有几个1分米,猜想米与分米之间的进率。质疑:米与分米之间是什么关系?1米等于10分米。(板书)

小结:到现在为止我们一共认识了四种长度单位,你知道它们之间各有什么关系吗?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毫米 1分米=100毫米

5、实践活动。

(1)现在同位合作,借助手中工具测量我们课桌的长、宽、高,比一比谁测量得准确。(2)指名汇报交流。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5题。让学生先估计再测量,最后集体反馈订正。

2、完成“练习五”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说说是怎么画的,画线段时要注意什么。

3、完成“练习五”第7题。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组织交流。

四、课堂总结

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回家也做个小小测量员,任选几样自己喜欢的物品,先估一估它的长度,再实际测量一下.教学反思:首先,我拿出准备好的粉笔、铅笔,让学生先估计一下它们的长短,然后实际测量一下,看谁估计得准确。接下来我拿出10厘米长的硬纸条,让学生先估计,再测量,从而引出“1分米”的概念。认识了“1分米”之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找一找”的活动,看谁能发现身边“1分米”长的东西。孩子参与测量活动的热情特别高,并且在活动中学会了深入地思考问题。第3课时 长度单位的换算 教学目标:

1、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理解已学过的长度单位中相邻单之间的换算方法。

2、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简单推理的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教学重点: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教学难点:能说出换算时的思考过程。教学准备:课件、口算卡片。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知

1、复习长度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

(2)提问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是什么。把这些长度单位按照从小到达的顺序进行排列。

2、学生口答下列问题。

1厘米=()毫米 10毫米=()厘米 1分米=()厘米 10厘米=()分米 1米=()分米 10分米=()米

3、思考后回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1)2个1厘米里面有几个1毫米?(2)5个10厘米里面有几个1分米?

4、谈话:刚才我们复习了前面学习的知识,接着就来看一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单位之间的换算)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

31、厘米和毫米之间的换算。出示教材5角硬币的图片。提问:从图中我们知道一个5角硬币的直径长度是多少?(板书:2厘米)

如果换成用毫米作单位又是多少呢?(板书:2厘米=()毫米)我们可以怎样想?根据提示讨论。(1)1厘米是()毫米?(2)2厘米是()个10毫米?

(3)就是()毫米?让学生讨论,并指名回答。(让同学连起来说一说。)

(4)(4)学生回答2厘米就是2个10毫米,即20毫米厚,组织学生动手量一量,验证2厘米与20毫米的长度关系。

小结:当我们要把以厘米为单位的长度换算成以毫米微单位的长度时,我们根据1厘米等于10毫米,想几厘米就是几个十毫米,也就是几十毫米就可以了。

2、厘米与分米之间的换算。

出示教材课桌图片。

谈话:从图中我们知道了课桌的高度是80厘米,它以厘米为单位,这样的长度如果以分米为单位,是几分米?你们能按照刚才换算厘米和毫米的步骤来说一说80厘米=()分米吗?学生独立思考后,讨论交流,教师提问:

(1)10厘米是1分米,80厘米有()个10厘米?(2)()个10厘米就是()分米?(3)80厘米等于()分米?(4)在学生回答了80厘米里面有8个10厘米,即8分米后,组织学生动手量一量,验证80厘米与8分米之间的长度关系。小结:当我们要把以厘米为单位的长度换算成以分米为单位的长度时,我们根据10厘米等于1分米,想几十厘米里面有几个10厘米,也就是几分米。

思考:把分米换算成米,该怎么想呢?

3、组织练习。

50毫米=()厘米 20分米=()米 40毫米=()厘米 300厘米=()米 20厘米3毫米=()毫米 80厘米+8分米=()分米

(同桌交流,选一题说说自己的想法,相互作出评价,全班交流)。

4、归纳总结。

提问:比较刚刚学习的厘米换算成毫米与厘米换算成分米的情况,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点?你发现了什么?

(1)它们之间的进率都是10。

(2)厘米换算成毫米,是将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计量,换算时乘以单位间的进率。

(3)厘米换算成分米,是将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计量,换算时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4题。

先说一说这些题目与教材中的例3有什么不同?应该怎么想?请同学分2人小组讨论,把结果填在书本上。然后指名学生回答。

2、完成“练习五”第8题。

请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以不同长度单位计量的长度应该怎么比较大小,教师提示应该先统一长度单位。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认真听。

3、完成“练习五”第10题。

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1)绳子对折再对折,将绳子平均分成了几份?(4份)

(2)求每段绳子多长,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4分米÷4=1分米)

(3)如果这根绳子长2分米,你知道怎么算吗?

四、课堂小结

1、刚才我们学习的是长度单位的简单换算,在进行长度单位换算时,要先想换算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再根据进率来推算结果。

2、你还有那些疑惑或不明白的地方?

教学反思:量一量、说一说、算一算、议一议,使学生建立学生分米、厘米、毫米的表象,丰富了自己对长度单位的感性认识,为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积累实践经验。第4课时 千米的认识、换算和估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等于1000米。

2、掌握千米和米的换算方法。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4、渗透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以及距离的估测。

教学难点: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以及距离的估测。

教学准备:课前领学生到操场里走100米的路1次,并计下所需的时间及步数。

教学步骤:

一、导入,初步感知:

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1米、1厘米。

2、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

(1)测量铅笔的长度。

(2)测量硬币的厚度。

(3)测量课桌的高度。

(4)测量教室的长。

(5)测量佛山到广州的路程。

师:如果要测量佛山到广州的路程,我们可以选用哪个长度单位来测量呢?

3、揭示课题:用米测量太麻烦了。佛山到广州的距离比较远,我们需要用更大的长度单位来测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边说边板书)

二、学习新知

(一)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千米”,(教学例4)如:

(1)出示四张画片,学生观察讨论,说标记的意思。

图1:火车已经行驶了180千米。

图2:公路上汽车限速每小时60千米。

图3;离南京还有98 千米。

图4:地图上的1厘米、2厘米、3厘米分别表示实际长度16千米、32千米、48千米。

(2)师: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过“千米”?(让生答)

(3)小结: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千米又叫做公里,可以用“km”表示。(板书:(公里km))

(二)新课展开:

1、联系生活,初步建立“千米”观念:

1千米有多长呢?昨天老师带领大家走了100米的路程,想一想,1000米要走多少个100米?(10个)对,就是像我们昨天那样走10次,5个来回。10个100米是10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我们可以写成1千米=1000米 全班齐读一次。(指导学生朗读:用不同的停顿来区分)追问:2千米=()米(让学生说想法,如:2千米里有2个1千米,就是2000米)4千米=()米 3000米=()千米

9千米=()米 6000米=()千米

2、再次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1千米到底有多长?

(1)出示学校操场:这是我们小学的操场,一圈是400米,沿着它跑几圈是1千米?

(2)星期天,老师进行了一次实地测量,从我们熟悉的学校出发一直往东走,到工商银行大约是1千米。

从学校出发一直往西走到天桥底大约是1千米。

现在你脑子里有1千米长度的概念了吗?闭上眼睛,想象1千米的长度。

(3)你能从生活中找出1千米吗?

三、实际运用

1千米在你们头脑中已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老师带大家到智慧宫去闯一闯,愿意吗?

1、第一关(练习六第4题)

(1)让学生独立尝试,通过画一画,算一算,加深对千米的认识。(把算式写在本子上)

(2)交流反馈,鼓励学生在图中找出不同的路线表示出1千米。

2、第二关(练习六第8题)

一圈400米,5圈几千米?如何列式计算,先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3、第三关(练习六第14题)

(1)学生先读题,然后理清思路,他们选择什么方式去比较合适,关键是看出发地点与目的地点的距离,根据距离的长短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

(2)再了解一下,这些交通工具的速度分别是多少,根据距离,估测一下大概需要多长时间长能到达他们想去的地方。

4、第四关:改一改:

(课件出示)小明的日记 2012星期六

今天早晨7点钟,我从2厘米的床上起来。用了3小时很快刷了牙、洗了脸,然后喝了一杯牛奶和吃了一根长约20分米的油条。然后和爸爸妈妈走了200千米来到公共汽车站,一看手表,哇!才走了3分钟。路上碰到体重50克的小胖子丁丁,丁丁问:“小明,上哪儿去?”我说:“去七一广场放风筝。” 丁丁说:“七一广场离这里很近,才1米呀!

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里的一个新成员:千米。你们有什么收获吗?(了解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简单换算,并了解了它的实际用途。)

五、课后延伸:

1、实地走一走1千米的路。

2、写一篇数学日记:《我心目中的千米》 年

9月

日 教学反思:让学生走出教室,亲自去测量了操场的长度,让学生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换算单位的问题较难,在解决问题的题中学生的问题更是很多,应加强练习与指导。第5课时 吨的认识和换算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的简单换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猜测、推理及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目标:使学生真正感知数学取之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学会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教学难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老师的体重。教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体重,猜完后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在猜老师的体重时都用了同一个质量单位——千克,你们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

2、师: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课件出示蓝鲸及有关资料的介绍。)

师:蓝鲸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板书:吨的认识)。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吗?

3、课件出示一些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及其相应质量。

教师提问: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教师指出: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计量比较重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1、初步认识吨。

教师用课件出示课本第31页主题图。

(1)提问:从图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集装箱的货物重2吨,货物列车载重60吨)

(2)思考:我们知道“吨”是用来计量较重物体的质量单位,那么1吨有多重呢?“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

(3)谈话:在了解1吨有多重之前,我们先来解决一个问题,一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列式:100×10=1000(千克)1000千克是一个很重的质量,数学上规定用1吨来表示1000千克,即1吨=1000千克。

(4)提问:1吨里面有几个1千克?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体验1吨有多重。

(1)学生尝试抬起教师事先准备好的一袋重10千克的豆子感受1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用力提一提豆子,感受10千克豆子有

第二篇:人教三年级数学下全册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教科书

三年级数学教案

第一课时

下册

教学内容:P4/例

1、例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 :引入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组织学生提问并对简单地问题直接解答。(2)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通过补充条件,继续提问。

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等等。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提示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条件的补充。

二、新授

1.小组4人对黑板上的题目进行分配解答。

引导学生对黑板上的问题进行解答,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算。2.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教师巡视并对学生的叙述进行指导。

3.全班汇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并且互相补充,注意每步表示的意义的叙述。(1)71-44+85

=27+85

=113(人)

71-44表示中午44人离去后还剩多少人,再加后到来的85人,就是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2)987÷3×6

6÷3×987

=329×6

=2×987 =1974(人)

=1974(人)

第一种方法中,987÷3算出了1天“冰雪天地”接待的人数,再乘6算出6天接待的总人数。(实际上就是原来学习的乘除混合应用题,不知道单一量的情况下求总量,一般都是乘除混合应用题。)

第二种方法,因为是照这样计算,那么每天接待的人数可以看作是一样多的,就可以先算出6天是3天的几倍,6天接待的总人数也是3天接待的总人数的几倍。就可以直接用3天的987人数去乘算出来的2倍。等等。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

强调:可用线段图帮助理解。教师要注意这种方法的叙述,方法不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主要掌握运算顺序。4.巩固练习

(1)根据老师提供的情景编题。A、加减混合乘车时的上下车问题,图书馆的借书还书问题,B、速度、单价、工作效率 小组合作,减少重复练习。(先个人编题,再两人交换。)

(2)P5/做一做1、2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报选择性地板书。(尤其是关于运算顺序的)运算顺序为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进行回忆概括。

四、作业

P8/1—4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

(一)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 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72-44+85

(1)987÷3×6

(2)6÷3×987

=27+85

=329×6

=2×987

=113(人)

=1974(人)

=1974(人)

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

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反思:学生通过学习,基本掌握同级运算中两种情形的运算规则,准确率也较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P6/例3 P10/例4(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新授

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例3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1)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问题。

(2)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3)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一)24+24+24÷2

= 24+24+12

= 48+12

= 60(元)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

(二)24×2+24÷2

=48+12

=60(元)

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再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学生总结运算顺序。

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等等。

出示例4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小组讨论,独立完成。

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

(1)270÷30-180÷30

=9-6

=3(名)

270÷30算出上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180÷30算出下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然后再用减法计算出下午比上午需要多派几名保洁员。(2)(270-180)÷30

=90÷30

=3(名)

270-180算出下午比上午多出游人多少人,再除以30就算出了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算式的不同点,以及运算顺序的不同。学生进行小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进行板书。

三、巩固练习P7/做一做1、2 P11/做一做(完成书上的后,可以变化条件,如“买2副手套”等等。)教师在练习的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关键语言进行知识的巩固。

四、作业 P8—9/5—9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

(二)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1)24+24+24÷2(2)24×2+24÷2

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24+24+12

=48+12

(1)270÷30-180÷30(2)(270-180)÷30

=48+12

=60(元)

=9-6

=90÷30

=60(元)

=3(名)

=3(名)

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运算顺序: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 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面的。课后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P11/例5(强化小括号的作用)、归纳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2.在学生的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

3.在练习中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回忆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学习过的四则运算顺序。

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不同的四则运算,你们还记得吗?谁能说说你在前面都学会了哪些四则运算顺序?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二、新授 出示例5(1)42+6×(12-4)(2)42+6×12-4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画出顺序线)两名学生板演。全班学生进行检验。

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为什么两题的计算结果却不一样? 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说“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学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板书)

谁能把我们学习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帮我们大家来总结一下? 学生自由回答。

三、巩固练习P12/做一做1、2 P14/4 教师巡视纠正。

四、作业

P14—15/2、3、5—7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

(三)(1)42+6×(12-4)

(2)42+6×12-4

运算顺序:

=42+6×8

=42+72-4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

=42+48

=114-4

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

=90

=110

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

号里面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课后小结: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P13/例6(0的运算)教学目的:

使学生掌握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学重、难点:

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教学过程:

一、口算引入 快速口算 出示:

(1)100+0=(2)0+568=(3)0×78=(4)154-0=

(5)0÷23=(6)128-128=(7)0÷76=(8)235+0=(9)99-0=

(10)49-49=(11)0+319=(12)0×29=

二、新授

将上面的口算进行分类,请你们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学生分类后进行概括总结关于0的运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关于0的运算你还有什么想问的或想说的吗?学生提出0是否可以做除数。小组讨论:0能否做除数?全班辩论。各自讲明自己的理由。

教师小结:0不能做除数。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三、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四、作业

P15—16/8—13 板书设计:

关于“0”的运算

100+0=100 235+0=235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0能否做除数? 0+319=319 0+568=568

0不能做除数。99-0=99 154-0=154

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

0×29=0 0×78=0

一个数乘0或0乘一个数,还得0。0÷76=0 0÷23=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49-49=0 128-128=0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课后小结:

反思:学生通过学习,基本掌握四则运算中各种情形的运算规则,准确率也较高。

不足之处是计算时易漏掉进退位

位置与方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

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

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教学过程: 设置情景

如果你是赛手,你将从大本营向什么方向行进?你是怎样确定方向的? 小组讨论:

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得到大致方向。

① 训练加方向标的意识:加个方向标有什么好处?

②突出以大本营为观测点:为什么把方向标画在大本营? 探究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质疑:

1、知道吐鲁番在大本营的东北方向就可以出发了吗?

2、如果这时就出发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

小组讨论:沿什么方向走就能保证赛手更准确、更快的找到目的地。研究时,可以用上你手头的工具。吐鲁番在大本营东偏北30度 练一练:你说我摆,为小动物安家。(课前剪好小图片,课上动手操作。)

例:我把熊猫的家安在偏

,的方向上。

例:我把熊猫的家安在西偏北30度的方向上,熊猫摆

在哪?

讨论:为什么猴子的家在西偏南30度,而小兔家在南偏西30度的方向? 解决问题,寻找得出距离的方法。如果你的赛车每小时行进200千米,你要走几小时能到达考察地? 图上没有直接标距离,你有什么办法解决它呢? 仔细观察地图,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试一试解决。吐鲁番在大本营东偏北30度 练习:

1、以雷达站为观测点,填一填。

护卫舰的位置是

度,距离雷达站

千米。巡洋舰的位置是

度,距离雷达站

千米。鱼雷艇的位置是

度,距离雷达站

千米。

2、以电视塔为观测点,按要求填空。

文化广场在电视塔西偏南45度的方向;体育场在电视塔东偏南30度的方向;博物馆在电视塔东偏南60度的方向;动物园在电视塔北偏西40度的方向。

课后延伸:

游乐场要新建两个游乐项目:一个在观览车西偏北40º方向上,约200米处新添一个“登月舱”,另一个“天外来客”在观览车南偏东20º方向上,约150米处。请你在平面图上标出这个新项目的位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绘制平面示意图,通过制作平面图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2)通过绘制平面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 识和能力。

(3)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意识。教学目的

一、复习引入合作绘图、练习巩固

目的是通过看图回答问题,复习、巩固有关图上方向、角度、距离等知识,为下面自己绘制平面图作准备。(1)停车场在广场的方向,距离大约是

米。小红家在广场的偏

方向,距离大约是

米。(2)地铁站在广场东偏南45度方向,距离广场100米。你能在图上标出地铁站的位置吗?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1、出示学校的录相或图片

问:学校中有哪些建筑?现在有一些数据,能根据这些数据将这些建筑物在平面图上标出来吗?出示数据:教学楼在校门的正北方向150米处。图书馆在校门的北偏东35度方向150米处。体育馆在校门的西偏北40度方向200米处。活动角在校门的东偏北15度方向50米处。

2、小组讨论:你们打算怎么完成任务?有什么问题要解决吗?

3、小组汇报完成平面图绘制的计划,教师进行梳理:(1)绘制平面图的方法: 先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再确定各建筑物的距离。如果学生没有说道,老师可以进行引导:你们打算怎样在图上表示出150米,200米和50米?从而帮助学生确定比例尺,和图上距离。

(2)小组合作完成,可以怎样分工,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又好又快地完成任务。

4、小组活动,绘制平面图。

5、展示各组绘制的平面图,集体进行评议。

(1)评价绘制的正确性,如果平面图有问题,说一说问题是什么,应该怎样确定位置。订正后交流:你们组认为在确定这点在图上的位置时,应注意什么?怎样确定? 教师小结:绘制平面图时,一般先确定角度,再确定图上的距离。(2)比较各个平面图,为什么有的图大,有的图小?

小结:1厘米表示的大小不同,图的大小也不同。练习:

1、完成书上习题21页3、4题并订正。

二、在纸上设计小区,并说明各个建建筑的位置。

老师提供给学生一些建筑物的图片:如医院、学校、商店、银行、邮局、药店等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判断方向。

2在学生学会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3“做一做”呈现了两名学生合作判断对方所在方向的活动情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教学重点:为什么在描述两个城市位置关系的时候会有两种方式。教学难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教学内容:第22页例3和做一做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观察书上插图

小组讨论(1)用自己已有的方位知识说一说这些城市的位置关系。(2)讨论后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在班内汇报。

2、汇报讨论结果

(1)首先找到北京和上海在地图上的位置。(2)确定以谁为观测点。

(3)用语言描述北京和上海的具体位置。

(以北京为观测点,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度的方向上。以上海为观测点,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度的方向上。)3答疑解难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解答,能在组内解决的在小组内解决,努内解决不了的老师解答。)二 复习巩固

1、完成做一做

(1)组织学生做游戏(可两人一组也可四人一组)

(2)让每个学生充分参与到活动中来,人人开口说一说。三 复习反馈

1、完成练习第1、2两题

2、当堂汇报

(北京在哈尔滨的南偏西的方向上,哈尔滨在北京的备偏东的方向上。)(学校在我家的南偏西的方向上,距离约是900米。)(小刚)(你家在学校的北偏西的方向上。)(小芳)

反思:学生通过学习,基本掌握四大正方向,八大方向的辨别和描述。准确率也较高。但对正偏某一方向类的问题,个别学生搞错主方向。

第四课时

已有基础:

1、能够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2、能够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绘出物体的位置。

3、已能体会到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教学目标:

1、能用语言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2、在合作交流中能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3、体会路线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重点:体会定向运动行走过程中的观测点在不断变化。

教学难点:根据观测点的变化来重新确定方向标观察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每个(小组)学生一个越野路线图,每人一张白纸(绘图用)教学过程:

一、山地越野:描述行走路线小组讨论:

1、作为越野队员我们将怎样确定越野路线?

2、我们是怎样确定方向和路程的?

3.描述行走路线为什么要到达一个目标就重新画出方向标?

描述行走路线一个越野车队,四个赛段的时间分别是15分钟、5分钟、35分钟、5分钟,他们走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10千米 描述行走路线讨论:

为什么第一赛段的路程与第三赛段路程长短差不多,时间却相差一倍多?车坏了、路是上 坡、路上障碍物多、路上休息了一些时间„„

二、沙漠驱车越野:绘制简单路线图 根据所给信息画出越野路线

1、在起点的东偏北40°方向距离350千米的地方是点1

2、在点1的西偏北25°方向距离200千米的地方是点2

3、终点在点2的西偏南20 °方向距离它300千米的地方

(1)点1的西北方是

,终点在起点的方向,点2在起点的方向。(2)说出具体路线:

从起点出发,先向

度方向走

km到点1,再向

度方向走

km到点2,最后向

偏度方向走

km到终点。

开放题:公园游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P28/例1(加法交换律)P29/例2(加法结合律)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等等。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

二、新授

练习本上用自己的方法列出综合算式,解答黑板上问题。教师巡视,找出课堂上需要的答案,找学生板演。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发现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组算式,总结出:40+56=56+40 试着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发现规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板书。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加法交换律吗?板书:a+b=b+a 学生用多种形式表示。符号表示:△+☆=☆+△ 引导学生观察第二组算式,总结出:(88+104+96)=88+(104+96)学生观察第二组算式,发现特点。

学生继续观察几组算式。出示(69+172)+28 69+(172+28)155+(145+207)(155+145)+207 通过上面的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总结观察到的规律。

教师板书: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叫法结合律。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结合律。符号表示:(△+☆)+○=△+(☆+○)教师板书:(a+b)+c=a+(b+c)学生根据这两个运算定律,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三、巩固练习

P28/做一做

P31/

4、1

四、小结: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加法的运算定律。今天这节课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你能把这些运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吗?

五、作业:P31/3 板书设计:

加法的运算定律

(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

88+104+96

104+96+88

=192+96

=200+88

=288(千米)

=288(千米)

40+56=56+40

(88+104)+96=88+(104+96)

┆(学生举例)

(69+172)+28=69+(172+28)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155+(145+207)=(155+145)+207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a+b=b+a

(a+b)+c=a+(b+c)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P30/例3(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教学目标:

1.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关于加法的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2)加法结合律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二、新授

出示:例5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第四天 城市A→B

A→B 115千米 第五天 城市B→C

B→C 132千米 第六天 城市C→D

C→D 118千米 第七天 城市D→E

D→E 85千米

根据上面的条件,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性地将问题板书。请你们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解答黑板上的问题。汇报自己的答案,并说明理由。重点引导学生对最后一个问题(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进行汇报。学生可能对括号问题有异议,教师可以正确引导,加法中为了更清楚地体现运算顺序,所以要加小括号。既用到了加法交换律,也用到了加法结合律。这道题我们运用了加法中的什么运算定律?通常在简便计算中,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是同时使用的。

三、巩固练习

P30/做一做

四、小结 学生汇报学习的内容,以及自己的收获?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P32/5—7

板书设计: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 115+132+118+85

=115+85+132+118

←加法交换律

=(115+85)+(132+118)←加法结合律

=200+250

=450(千米)课后小结:

反思:学生通过学习,基本掌握加法运算定律所描述的内容。准确率也较高。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加法运算定律应用的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能熟练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1.口答:

(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46+()=75+()

24+19=()+()()+38=()+59

a+57=()+()

要求学生说出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数。

(2)根据每组第一个算式直接说出第二个算式的结果。

632+85=717

85+632=()

304+215=519 215+304=()(3)下面各式那些符合加法交换律。

140+250=260+130

260+450=460+250 20+70+30=70+30+20

a+400=400+a 通过上面的几道题,你们能小结一下我们都复习了什么内容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学生小结。

练习本独立完成:

(1)一列火车从北京过天津开往济南,北京到天津的铁路长137千米,天津到济南的铁路长357千米。北京到济南的铁路场多少千米?

(2)玉门县要修一条公路,已经修了400千米,还有260千米没有修,这条公路有多少千米? 求:(1)画出线段图。(2)列式计算。

比较两题在应用运算定律方面有什么不同。在比较重视学生明确,第1题只应用了加法结合律,而第2题先用加法交换律把75和480交换位置,再应用加法结合律把325和75相加才能使计算简便。师生共同订正。(简单说明线段图应该怎样画,做简要规范。)(3)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369+258+147=369+(□+147)(23+47)+56=23+(□+□)654+(97+a)=(654+□)+□

(4)下面哪些等式符合加法结合律? a+(20+9)=(a+20)+9 15+(7+b)=(20+2)+b(10+20)+30+40=10+(20+30)+40(5)用简便方法计算:

91+89+11

78+46+154 168+250+32

85+41+15+59 480+325+75

325+480+75

二、小结

学生谈收获。课后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P34/例1(乘法交换律)

例2(乘法结合律)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适当板书。

二、新授

引导学生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报。

(1)4×25=100(人)

25×4=100(人)

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教师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你们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

板书: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学生汇报字母表示:a×b=b×a 我们在原来的学习中用过乘法交换律吗?在验算乘法时,可以用交换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就是用了乘法交换律。

根据前面的加法结合律的方法,你们能试着自己学习乘法中的另一个规律吗? 教师巡视,适时指导。(2)(25×5)×2 25×(5×2)

=125×2

=10×25

=250(桶)

=250(桶)小组合作学习。

①这组算式发现了什么? ②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③用语言表述规律,并起名字。④字母表示。小组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整理。

三、巩固练习P35/做一做1、2

四、小结

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整节课的学习要点。完善板书。

五、作业:P37/2—4 板书设计: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25×4=100(人)

4×25=100(人)

(25×5)×2 25×(5×2)

25×4=4×25

=125×2

=10×25

┆(学生举例)

=250(桶)

=250(桶)(25×5)×2=25×(5×2)

┆(学生举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a×b=b×a

(a×b)×c=a×(b×c)课后小结: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50×2=100

50×20=1000 25×4=100 25×8=200

25×12=300

25×40=1000 125×8=1000

125×16=200 125×24=3000 125×80=10000

通过刚才的口算,你们很快就算出结果,你们知道在乘法运算中有三对好朋友,它们分别是谁?板书:5×2 25×4 125×8(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30×6×7=30×(□×□)125×8×40=(□×□)×□(3)计算:43×25×4

25×43×4 比较两道题,在运用乘法运算定律时有什么不同?在讨论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总结出:第1题只应用乘法结合律把后两个数相乘,就可以使计算简便;第2题要先用乘法交换律把4放在前面,使25与4相乘,或把25放在43的后面,使25与4相乘,然后再用乘法结合律,使计算简便。

小结: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单独运用乘法结合律使计算简便,一种是两个运算定律结合使用,使计算简便。关键要掌握运算定律的内容,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

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加以区分。

(4)师生比赛,看谁直接说出结果速度快。25×42×4

68×125×8 4×39×25(5)对比练习:4×25+16×25

(25+15)×4

46×25 4×25×16×25

(25×15)×4

(40+6)×25 49×49+49×51

(68+32)×5 49×99+49

68+32×5 学生小组分工后独立完成,再进行小组内交流。汇报。

二、小结:学生谈收获。课后小结: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P36/例3(乘法分配律)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埋伏

思考问题:在学习乘法的运算定律时,我们观察了一幅主题图,有的同学还提出了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二、新授

小组讨论,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教师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学生汇报自己的解法。引导学生说明不同算法的理由。(1)(4+2)×25

=6×25

=150(人)

4+2是每组一共有多少人,在乘25就算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了。(2)4×25+2×25

=100+50

=150(人)

4×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个人负责挖坑、种树,2×25表示2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负责抬水、浇树。再把它们加起来就是一共有多少人了。小组合作:

(1)两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2)两组算式有什么不同点?(3)两组算式有什么联系? 汇报。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汇报,灵活地进行引导,总结出要点。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几组算式吗?学生举例。根据学生举例板书。到底我们举的例子是不是符合这样的规律呢?请学生验证。请学生用语言表述出发现的规律。

板书: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b+a×c 你有什么好方法帮助我们大家记住乘法分配律?简记为:和与一个数相乘=积相加

三、巩固练习

P36/做一做

P38/5 在练习小结中,帮助学生记忆乘法分配律。

四、小结

学生汇报自己的收获。教师引导小结,相应完善板书。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1)(4+2)×25

(2)4×25+2×25

=6×25

=100+50

=150(人)

=150(人)

(4+2)×25=4×25+2×25

┆(学生举例)(a+b)×c=a×c+b×c a×(b+c)=a×b+a×c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 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课后小结: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出示:1.口算:73+27

138×100

100-64

64×1

8×9×125

(4+40)×25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302=300+□

(300+2)×43=300×□+2×□

2003=2000+□

(2000+3)×14=2000×□+□×□

二、新授

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分配律,今天继续研究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出示102×(),学生任意填上一个两位数。老师迅速说出它的得数,而不用笔算。出示:计算102×43小组讨论完成。学生可能出现:(1)(100+2)×43

(2)102×(40+3)

在对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题目的特点,以及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从而使学生 明确: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与一个数的和,再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小练:(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3001×84=□×84+□×84 92×203=92×(200+□)

=92×200+92×□(2)计算102×24 出示:9×37+9×63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1)9×37+9×63

(2)9×37+9×63

=333+567

=9×(37+63)

=900

=9×100

=900 找出不同的方法,进行板演。引导学生对比两种方法,重点理解、说明第二种方法。小结:这类题目的结构形式的特点是算式的运算符号一般是×、+、×的形式,也就是两个积的和。在两个乘法算式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也就是两个数的和要乘那个数。另外两个不同的因数,一般是两个能凑成整

十、整百、整千的数。小练:(80+8)×25

35×37+65×37

32×(200+3)

38×29+38 讨论:这个题目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结构形式吗?你能把它转化成乘法分配律的形式吗?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订正时,说明怎样运用运算定律简算的。

引导学生小结:我们运用乘法分配律间算时,一定要认真审题,观察算式的特点,有的不能直接简算,只要将题型稍加改变,就能进行简算。

三、巩固练习

1.师生对出题。我们运用刚才学过的知识对出题,你出一个乘法算式,我出一个乘法算式,但这两个算式合起来要能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2.根据乘法分配律把相等的算式用“=”连接起来。

23×12+23×88

(35+45)×12

(11×25)×4

25×(4+40)讨论:

2、3题为什么不相等?要使等号两边的算式相等,符合乘法分配律的形式,应该怎么改? 3.P38/5

四、小结:谈收获。

五、作业:P38/6—8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计算102×43

9×37+9×63

9×37+9×63

38×29+38

102×43

=333+567

=9×(37+63)

=38×(29+1)

=(100+2)×43

=900

=9×100

=38×40

=100×43+2×43

=900

=1520

=4300+86

=4386 课后小结:

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乘法运算定律的复习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能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知识点的复习:回忆《乘法的运算定律》这一小节的学习内容。教师引导回忆,并相应板书。

二、联系实际复习

1.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有关乘法的运算定律的相应知识。

2.学生汇报课前自己根据乘法运算定律自编的题目或搜集的题目。教师把符合要求的题目贴上黑板。学生根据前面的知识点的复习,进行题目的独立解答。

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教师巡视,加以必要的指导。有必要的题目可以让学生练习画线段图。

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

三、小结:学生谈收获 课后小结:

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 P39/例1(减法性质)P43/例3(除法性质)

教学目标:1.知道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或除以两个数,可以改为减去两个数的和或除以两个数的积。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探索、研究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一个数连续减去或除以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或除以两个数的积。

教学难点:学生自己探索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改为除以两个数的积。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购物:一个电脑桌497元,一种电脑椅203元,另一种电脑椅235元。带1035元买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还剩多少钱?学生自己选择条件,独立解答。汇报:(1)1035-235-497

(2)1035-(497+235)(3)1035-497-203(4)1035-(497+203)

1035-497-235

1035-203-497

二、新授

板书:1035-235-497

1035-(497+235)

1035-497-203

1035-(497+203)观察两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你还能举出这样的几组算式吗?

教师板书。学生发现规律,并相应进行语言描述,初步总结减法性质。观察这几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板书: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谁能试着用字母表示?板书:a-b-c=a-(b+c)小练:(1)一本书一共有234页,我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汇报时对比不同的解法,找出最优解法。在其他的运算中是否也有这样的规律呢? a+b+c= a+(b-c)a×b×c= a×(b÷c)a÷b÷c=a÷(b×c)究竟哪个是对的呢?请小组合作验证。小组合作验证;可以采用代入数字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举实例的方法等等。小组选择自己认为可能的规律进行验证。最后验证出第三个是正确的。小练:(1)填空:436-236-150=436-(□+□)480-(268+132)=480〇268〇132 1000-159-□=1000〇(□+441)□-(217+443)=895-□-□ 16÷2÷4=16÷(□〇□)

210÷(7×6)=210〇(7〇6)□÷(25×7)=350〇(□〇□)

(2)判断:638-(438+57=638-438+57 901-109-91= 901-(109+91)113-36-64= 133-(36+64)

3456-(481+519)= 3456-481-519 35÷14 = 350÷2÷7 3000÷4÷25= 3000÷(4+25)

三、巩固练习:P39/做一做1、2 简算:(1)1245-(245+673)(2)1275-(164+36)(3)480-82-18

(4)673-84-71-45(5)81÷3÷3

(6)210÷(7×6)

四、小结 : 学生谈收获,以及本节课的重点和做题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五、作业:P41/2—

4、P47/6 板书设计:

连加、连除算式中的简算

(1)1035-235-497

(1)1035-497-203

a+b+c= a+(b-c)1035-497-235

1035-203-497

a×b×c= a×(b÷c)(2)1035-(497+235)

(2)1035-(497+203)

1035-235-497 =1035-(497+235)

1035-497-203 =1035-(497+203)

┆(学生举例)

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从一个数里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

可以除以这两个数的积。a-b-c=a-(b+c)

a÷b÷c=a÷(b×c)课后小结:

第十课时:

教学内容: P40/例2(综合运用加碱计算的实践问题)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观察主题图,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出示主题图。

二、新授

1.观察图

(一)中的条件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图

(一),小组合作讨论问题

(一)的解决方法,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方法多?小组讨论。(教材提示了两种算法。一种是把每三本书的价钱相加。采用这种方法,学生遇到的困难是,四本书取三本共有几种情况?这是一个组合问题,回答这个问题,如果直接从四本书中每次取三本,要做到不重不漏,思考难度较大。如果反过来思考,四本取三本,也就是从四本书中每次去掉一本,就很容易得出共有四种情况。这种反过来思考的间接思路,用于计算三本书总价,就是教材提示的第二种算法。)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整理板书。2.观察图

(二)的条件问题。小组讨论。汇报。

三、小结 :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完善板书。

四、作业:P42/5—7

课后小结: 第十一课时:

教学内容: P44/例4(两个数相乘的乘法中的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把一个数乘两位数,改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的简便算法。

2.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优意识。教学重点:简便算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把一个两位数改成两个合适的一位数相乘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口算12×30

18×20

24×40

15×40 15=()×()

24=()×()

30=()×()

36=()×()

二、新授

出示

例4主题图

什么是“一打”?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一打”表示12个。观察主题图,独立解决题目中的问题。找三个代表性的解题方法进行板演。板演:(1)25×12=300(元)

(2)25×12

(3)12×25

=25×(3×4)

=12×(100÷4)

=(25×4)×3

=12×100÷4

=100×3

=1200÷4

=300(元)

=300(元)第1种直接计算。第2种把其中的一个两位数的因数改成了两个一位数相乘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三个算式及解决方法。

你喜欢哪种方法?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你能应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吗?第三种把其中的一个因数改成了两个数相除的形式,然后变成乘除混合运算,可以任意交换位置进行简便计算。

根据主题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教师选择性地板书。小组合作分工完成黑板上的题目。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教师要注意学生在简算过程中,是否正确地采用了简便计算的方法。

三、小结

学生谈收获,小结重点及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师完善板书。

四、巩固练习

P47/

4、5 板书设计:

乘法中的简便计算

12×25=300(元)

12×25

12×25

=(3×4)×25

=12×(100÷4)

=3×(4×25)

=12×100÷4

=3×100

=1200÷4

=300(元)

=300(元)

课后小结:

第十二课时:

教学内容:P45/例5(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1.进一步熟练学生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

2.能熟练运用简便方法解决实际中的问题。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二、新授

请你们根据图中的条件与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看看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巡视指导。汇报:

(1)31×2+30×2+26

(2)7×21+1

=(31+30)×2+26

=147+1

=61×2+26

=148(天)

=122+26

=148(天)

在按月计算的过程中,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按周计算的思路不难理解,但计数一共有多少周比较容易出错。可以让同桌互相指着月历边点、边数,也可以请能正确计数的同学介绍自己是怎样数的。

根据主题图的数据你们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根据条件问题提问。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板书。

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独立解答。

解答后小组互相交流。说说自己完成的是哪个问题,怎样解决的?有没有用到运算定律,怎样运用的?

三、小结

学生谈收获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谈谈在今天的学习后,你对运算定律的应用又有了什么样的认识和感受。

四、巩固练习

P46—47/1、3、7、8

五、作业:准备实践活动《营养午餐》 板书设计:

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

(1)31×2+30×2+26

(2)7×21+1

=(31+30)×2+26

=147+1

=61×2+26

=148(天)

=122+26

=148(天)课后小结:

四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教学目的:(一)知识方面

1.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2.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3.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二)能力方面

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力。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三)德育方面

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观点、实践第一的观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抽象小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抽象小数的意义。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直尺。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填空(投影出示)(1)0.1是()分之一。

0.7里有()个0.1。(2)10个0.1是()。

10个0.01是()。(3)写成小数是()。

写成小数是()。(4)1米=()分米=()厘米=()毫米。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板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2.教学小数的产生

(1)引导学生动手量课桌的宽度,发现了什么?(2)请同学们口答下面的题:(用整数表示结果)1000÷10=

100÷10=

10÷10=

1÷10=(3)总结: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也常用小数表示。由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从而产生了小数。3.教学小数的意义(1)填写

①投影出示:在图中填出分数和小数。

学生填完结果并订正

②启发学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3份呢?

③引导学生口述:1分米是10分之1米,还可写成0.1米?(板书:

④总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板书:一位小数)(2)出示米尺教具

这是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根据以上学习你能知道什么?学生以小组方式讨论,然后找同学回答,教师板书:

[学生由于对一位小数有了一定的理解,在两位小数的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发言,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知道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3)问: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长是多少?

学生在尺上找出1毫米,而后出示(投影)1厘米的放大图

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出1毫米,并说明理由。启发学生明确:1毫米

提问: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板书:三位小数)

(4)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

①把1米看成一个整体,如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多少的分数表示?引导学生答出可以用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样的分数表示。

这样的分数写成小数时,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③什么叫小数?引导学生讨论。④师生共同概括: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投影出示)。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⑤完成“做一做”。

(5)教学小数的计数单位。

①学习阅读教科书,学习小数的计算单位。

②出示0.457,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几个几分之一?

三、巩固发展 1.填表格:

2.判断:

(1)0.40里面有4个0.01()(2)35克=0.35千克()3.把小数改写成分数

0.9

0.09

0.0359

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独立作业:

六、板书设计

小数的读写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52~53页小数的读写法,完成做一做题目和练习九的第6~7题。教学目的

使学生会读、写小数,并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教学重点:使学生会读、写小数。教具准备: 幻灯、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1、0.2是()位小数,表示()分之(); 0.15是()位小数,表示()分之(); 0.008是()位小数,表示()分之()。2、0.4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0.07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0.138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二、新课

1、教学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谁能举出一些小数的例子?(0.2

0.05

0.005

0.01„„)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小数点左边的数都是0)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其他的小数吗?谁能举出一些例子?(1.5

40.6

3.134

6.8„„)这些小数的小数点的左边还是0吗? 观察一下:小数可以分为几部分? 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比1小?

谁还记得整数的数位顺序?每个数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相邻的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学生边回答边在黑板上板书整数数位顺序表。

接着提问:0.2表示什么?(表示两个十分之一)十分之一是它的计数单位;0.05表示什么?(表示百分之五,有五个百分之一)百分之一是它的计数单位。0.006表示千分之六,有六个千分之一,千分之一是它的计数单位。

十分之

一、百分之

一、千分之

一、万分之一等都是小数的计数单位。这些小数的计数单位那个最大?

多少个十分之一是整数1? 多少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 多少个千分之一是百分之一?

这些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10)

这和整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一样的,因此,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可以用小数点与整数部分隔开,排在整数部分的右边,向整数一样计数。10个十分之一是整数1,整数个位的右边应该是什么位?

多少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十分位右边应该是哪一位?百分位右边应该是哪一位呢?再往下还有万份位、十万份位等,所以我们在数位表上用„„

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多少?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位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多少? 指出345.679整数部分中的每一位分别是什么位?

再指出小数部分的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上分别是多少?

2、教学小数的读法

出示最大古钱币的相关数据:高:0.58米、厚:3.5厘米、重:41.47千克 问:你会读出古钱币的有关数据吗? 谁能总结一下小数的读法?

强调: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读几个0。完成做一做:读出下面小数

3、教学小数的写法

(1)例3:据国内外专家实验研究预测:到2100年,与1900年相比,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一点四至五点八摄氏度,平均海平面将上升零点零九至零点八八米。你会写出上面这段话中的小数吗?(2)做一做:写出下面的小数。

零点零七

五点零六

十点零零二 三百点七一

零点零一四

十五点五零三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0.9里面有()个0.1 0.07里面有()个0.01 4个()是0.04

2、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位,第四位是()位,第一位是(),第三位是()。

3、说出24.375 每个小数位上的数各是几个几分之一?

4、读出下面各数

(1)南江长江大桥全长6.772千米。(2)土星绕太阳转一周需要29.46年。

(3)1千瓦时的电量可以使电车行驶0.84千米。

小数的性质 教材简析

小数的性质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化简小数,也可以不改变小数的大小,在小数末尾添上一个或几个“0”,或者把整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教学时,要通过比较、辨析、抽象、概括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教学目的:

1利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通过直观推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2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学重点: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 教学难点: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1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去商场、超市观察商品的标价签,并记录1-2种商品的价格,请谁来汇报一下?

生:2.00元,师:是多少钱呢?生:2元。生:3.50元。师:是多少钱? 生:3元5角

师:夏天的时候同学们都爱吃冷饮,老师了解到校门口左边的商店可爱多标价是2.5元,右边一家则是2.50元,那你们去买的时候会选择哪一家呢?为什么?

师:为什么2.5元末尾添个0大小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几个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2找等量关系。

教师首先板书三个“1”,让学生判断是相等的,接着在第二个1后面添写上一个0,在第三个1的后面添写上两个0,板书写成:1、10、100,提问:这三个数相等吗?(不相等)你能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回答可以添上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或“分米、厘米、毫米”就相等了。板书写成:1分米=10厘米=100毫米。3思考探索。

(1)你能把它们改用“米”作单位表示吗?

(2)改写成用米作单位表示后,实际长度有没有变化?(没有变化)说明什么?(三个数量相等)板书如下:

(3)按箭头所指的方向观察三个小数有什么变化? 生:小数的末尾(后面)添零,它的大小不变。生:小数的末尾(后面)去掉零,它的大小不变。师: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小数的末尾添零或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二、探索新知

验证猜想 为了验证我们的这个结论,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1出示做一做:比较0.30与0.3的大小

师:你认为这两个数的大小怎样?(让学生先应用结论猜一猜)

2师:想一下你用什么办法来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想的办法越多越好,老师提供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一张数位顺序表)

3生1:在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较。

A左图把1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B右图把同样的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C从左图到右图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份数变了,正方形的大小和阴影面积的大小没变)

4师:0.30与0.3相等,证明刚才这个结论是对的。

5生2:从数位顺序表上可以看出,在小数的末尾添零或是去零,其余的数所在数位不变,所以小数的大小也就不变。

师:小数中间的零能不能去掉?能不能在小数中间添零?

生:不能,因为这样做,其余的数所在数位都变了,所以小数大小也就变了。师:那整数有这个性质吗?(要强调出小数与整数的区别)

问:小数由0.3到0.30,你看出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平均分的份数变了,即小数的计数单位变了,而阴影部分的大小没有变,得出0.3=0.30。)6提醒注意:性质中的“末尾”跟一般说的“后面”是不同的。7判断练习。

下面的数中,那些“0”可以去掉? 3.9

0.300

1.8000

500 5.780

0.0040

102.020

60.06

三、联系生活

灵活运用

1.教师结合板书内容讲解性质的运用。

(1)根据小数的性质,当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侯,例如,0.30,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0.30=0.3)化简下面各小数:

0.40

1.850

2.900

0.50600 0.090

10.830

12.000

0.070(2)师:有时根据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例如:0.3→0.30)

还可以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 0,把整数写成小数的形式。比如:我们在商场里看到的2元=2.00元,2.5元=2.50元

出示: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怎样改写? 让学生同桌两人议论后答出。

提醒:把整数改写成小数形式,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

四、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1学校小卖部进了一批冷饮,你能帮忙设计一下价格标签吗? 盐水棒冰每支5角 随便 每支1元5角 可爱多每支2元5角 2选择题。(在正确答案下面的圈内涂上黑色)化简102.020的结果是()

12.212.02

102.0200

102.02 ○

○ 要求学生回答:化简的依据是什么? 3.判断题。(打“√”,错的打“×”)(1)0.080=0.8

()(2)4.01=4.100

()(3)6角=0.60元

()(4)30=30.00

()

(5)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让学生按顺序回答,并说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4.下面的每组数中,一共可以去掉多少个“0”?这些0都在什么位置?(1)3.09

0.300

1.8000

5.00(2)0.000

412.002

60.06

500(3)0.090

12.0000

10.50605060 30.0 要求学生思考后,按顺序回答。5.(1)改写。原数0.7770 改写成一位小数 改写成两位小数 改写成三位小数

(2)连线。把相等的数用直线连起来。

10.01

20.1

44.800

50.00

1.60 50

10.010

16.0

4.0

4.8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抽查评讲,检查全班练习效果。5.做游戏。

(1)智力游戏。谁能只动两笔,就可以在5、50、500之间划上等号。(50变成5.0,500变成5.00)

(2)贴数游戏。让自愿参加的十位学生,每人拿一个数(卡片),教师板书“50.3”,要求学生在“50.3”的下面贴上与它相等的数,不相等的贴在旁边。50.0

35.30

5.3

50.300 50.30

503

五十又十分之三 500.3

五、课堂作业

六、课堂小结:

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

1、结合“货比三家”的具体情境,经历比较小数大小及与同伴交流的过程。

2、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发展数感。

3、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新学期开始了,同学们都需要买一些文具,今天老师就给你们介绍三家文具店——“奇 奇文具店”、“丁丁文具店”、“豆豆文具店”。现在我们就请三家文具店的售货员分别给我们介绍商品的价钱,请同学们注意听,看看你们能发现什么?(由三个同学扮演售货员,分别介绍商品的价钱。)师:听完售货员的介绍,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三家商店都有卖橡皮的,但价钱不一样。

生2:我发现到“丁丁文具店”卖的书包会便宜一些。

生3:我发现同样的铅笔盒在“奇奇文具店”与“丁丁文具店”卖的价钱不一样。师:由这些发现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1:同样的商品在不同的商店卖的价钱可能不一样,我们买东西时要进行比较后再买。生2:我们应该到价钱比较低的商店买东西。

师:在生活中,我们喜欢到物品价钱比较低的商店去买东西,我们的这种做法可以用一个词来描述——“货比三家”。师出示课题:货比三家。

二、学习新知。

1、探索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师:大家都知道买东西应该“货比三家”。如果我要买铅笔盒到哪家文具店买便宜呢? 生:到“奇奇文具”店买便宜。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奇奇文具店”的铅笔盒是4.9元,“丁丁文具店”的铅笔盒是5.1元,只要比较4.9元与5.1元的大小就知道了。

师:怎样比较4.9元与5.1元的大小呢?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一个小组的同学想出的办法最多。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策略一:

4.9元=4元9角

5.1元=5元1角

5元1角大于4元9角 策略二:

5.1元比5元多,4.9元比5元少。策略三:

先比较小数点前面的数,小数点前面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小数点前面的数相同就比较小数点后面的第一位上的数,小数点后面的第一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师小结: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关于比较小数大小的办法,真棒。

2、提出关于比较小数大小的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有关比较小数的大小的问题,你们能根据情境图提出这样的数学问题吗?下面请同学们轮流在小组里提出问题,请小组的同学来回答。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全班交流。

师: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来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请一个同学来回答。生1:我要买一个书包到哪一个文具店买便宜呢? 生2:到哪家买橡皮便宜?

(解决这个问题涉及三个小数的大小比较,要让学生来说一说怎样比较这三个小数的大小。)生3:“奇奇文具店”的什么东西最贵? 生4::“丁丁文具店”的什么东西最便宜?

三、拓展运用。

1、游戏——抓珠子。(1)介绍游戏规则:

师:下面我们要进行一个很在意思的活动——抓珠子游戏,这盒子里有红珠子和蓝珠子和绿珠子,一个红珠子代表1元钱,一个蓝珠子代表1角钱,一个绿珠子代表1分钱。你们任意从里面抓出一把珠子,看看可能会得到多少钱?(2)老师示范。(3)小组活动。师:每个小组都有一个这样的盒子,小组同学轮流从里面抓一把珠子,并填写在统计表中。填完统计表之后,在小组里比一比谁抓出的钱多。

红珠子几个蓝珠子几个绿珠子几个共几元几角用小数表示(几元)3元2角1分3.21元

(4)师:请各小组抓出的钱最多的同学向大家汇报自己抓了多少钱,我们最后来比一比全班的冠军是谁?

(5)小结:想一想,抓到多少钱跟什么有关?

2、完成书上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互相说一说比较的方法和过程。

四、回顾总结。师: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真好,上完这节课之后,你有什么收获、你最喜欢哪一个活动呢?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 教学目的:

1、使学生通过探究理解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使学生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与反思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教学过程

一、反馈预习

通过前面的学习了我们知道了在小数末尾添上或去掉0可以改变原小数的计数单位,但并不能改变它的大小。这是什么知识? 课前思考题:“在数字不变的情况下,要想改变68.32的大小可以怎么办?”谁说说你们的想法?

反馈:

1、改变数字的顺序。

2、不改变数字顺序,可以移动小数点的位置。板书:小数点位置的移动

在数字不变的情况下,要想改变68.32的大小有几种办法? 今天就来研究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关于这个内容你想了解什么?

“移动的方向、小数大小怎样的变化、移动与变化的关系。”(教师板书:35.67

3.567

356.7

3567比较大小.

订正后提问,这四个数有什么相同特点?(数字及排列顺序一样.)有什么不同?(小数点位置不同,大小不同.)教师小结:可见小数点的位置直接影响到小数的大小.那么,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怎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一起研究. 板书课题: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

二、探究规律

1、我们先来研究小数点移动的方向。小组合作:

1、移动小数点的位置改变原小数的大小,并将移动的方向和得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2、说说小数点移动的方向与原小数大小变化有什么关系? 反馈:

(一)点右移

68.32~

683.2 :

扩大 点右移

68.32~

6832 :

扩大。点左移

68.32~ 6.832 : 缩小。点左移

68.32~

0.6832 : 缩小。(二)

小数点向右移动,原小数扩大。小数点向左移动,原小数缩小。评价一下哪组写得好? 再说说发现的规律 板书:

原数

小数点

原数 缩小

左移

.右移

扩大

我们通过动手操作,研究出了小数点移动的方向与原小数大小变化关系? 小练:能根据要求手势表示小数点移动的方向吗? 左移、右移

原数(扩大、缩小、缩小、扩大、)看老师手势说说原数变化:

原数扩大、原数缩小、哪组来给其它组出手势,同学判断。

2、把0.009扩大,手势表示? 知道原数扩大后可能是多少吗? 0.09、0.9、9、你们得出的三个数一样吗?

都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却得到了不同的三个数,有什么想法吗? 右移一位、右移两位、右移三位、你们又有什么发现了?

移动的位数不一样,原小数大小变化也不一样。

原小数的大小变化既与小数点移动方向有关还与小数点移动位数的多少有关,我们继续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

可以借助什么单位研究? 米

各组有这样一组等式和刚才填写在数位表下的数两种学具,请你们组选择一种学具 研究:小数点向右移动的位数与原小数扩大的倍数有什么关系,小数点左移? 反馈:

1、填空

0.005米=(5)毫米 0.05米=(50)毫米 0.5米=(500)毫米 5米=(5000)毫米

反馈:

右移一位~扩大10倍

50毫米是5毫米的10倍 右移两位~扩大100倍

500毫米是5毫米的100倍 右移三位~扩大1000倍

5000毫米是5毫米的100倍

谁再说说小数点右移的原数的变化规律?补充左移规律并举例 板书:

原数

小数点

原数 缩小

左移

.右移

扩大 1/10

一位

10倍 1/100

两位

100倍 1/1000

三位

1000倍 有用数位表研究的吗?

演示说明:当小数点右移一位时原数数字所在位置都向左移一位,所以原小数扩大10倍。他们组用数位表不仅发现规律还说明了原因。

能说说我们用计数单位和计量单位两种学过的知识发现的这个规律吗? 还有问题吗?

原数扩大还是缩小由什么决定?

移动的方向 移动的位数决定什么?

倍数。

三、巩练:

1、填表

原数分别扩大10倍扩大100倍缩小到它的1/10和缩小到它的1/100 47.28 11.2

2、填空

(1)把6.2扩大

倍是62。(2)把59缩小到它的()是0.59。(3)0.28去掉小数点得(),原数扩大了()倍。(4)73.21变为0.7321,原数就()。

3、判断 1、0.8的小数点向右移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到了它的1/1000()2、3.69扩大1000倍是36.9。

()

3、把一个数缩小到它的1/10,就要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4、观察三个数,你能发现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吗? 3.8

0.038 看来今天你们收获不小,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收获。知识、方法操作、旧知识、你对今天的学习满意吗?能给自己打个分吗?

生活中的小数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名数、单名数和复名数,会利用单位间的进率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的名数。

2、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教学重点:

会进行名数的改写。教学难点:

会进行名数的改写。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千米=()米

1千克=()克 1米=()厘米

1吨=()千克 1时=()分

1分=()秒 1平方米=()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二、新课:

1、把你收集到的生活中的小数说给小组同学听,找一组同学汇报他们收集的数据。

2、我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小数,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水果糖的质量是0.5千克 小明的身高是1.35米 小红体操得分是9.25分 小丽的体温是38.5度

3、像这样我们把量得的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 把哪两部分合起来叫名数?你能举出一些名数的例子吗? 3分钟、7千米、6时15分、78平方米、4吨50千克 5米6分米

20平方厘米

9年

5千米60米

4、什么叫单名数?什么叫复名数?从刚才举出的例子中你能找出哪些是单名数哪些是复名数吗?

5、小组活动:

请你按高矮顺序,给下面的小朋友排排队 80厘米、1米45厘米、0.95米、1.32米 又有米又有厘米怎么比较它们的大小?

师:要想直接比较它们的大小可以把它们改成相同计量单位的数。

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进行改写。问:又有米又有厘米要想直接比现在你有什么想法? 生:把它们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

把它们改写成以厘米为单位的数

6、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任选其一进行改写

(1)教学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1)0.95米=()厘米

你们会做吗?谁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1米等于100厘米,0.95米=0.95乘100厘米。可以直接把0.95的小数点向右移两位。)

1.32米=()厘米是米这个单位大些还是厘米这个单位大些?我们把较大的单位叫做高级单位,而把较小的单位叫做低级单位。这道题就是把高级单位“米”作单位的名数改称低级单位“厘米”作单位的名数。请同学们接着做一做:

3.7吨=()千克

0.86平方米=()平方分米 0.3千克=()克

2.63千米 =()米 怎样把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呢? 小组讨论后,汇报(用高级单位量得的数去乘进率)(2)教学低级单位的名数改称高级单位的名数。80厘米=()米 谁能说说你的想法?

(因为1米=100厘米,80厘米=80/100米)用这种改写方法改写下面各题

9020千克

=()吨

7450米=()千米

23分米=()米

1350克=()千克

像一想怎样把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用低级单位量的的数去除以进率)

能用这种方法解答1米45厘米是多少米吗?小组讨论一下?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说出:45厘米=0.45米,0.45米和1米合起来是1.45米)

三、巩固练习1、71页6题

2、()分米=1.5米

()千克=4.08吨

510米=()千米

516厘米=()米

4700克=()千克

3在括号里填上﹤﹥或﹦

3.61米()362厘米

284克()0.284千克

1480米()1.5千米

532厘米()5.3米 4、72页10题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能正确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难点:怎样准确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生活中有许多小数的信息,你收集到了吗?(此处安排收集资料。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到近似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体会近似数的应用价值)

生:汇报,教师按准确数和近似数把学生提供的信息中的小数分成两种写在黑板上。师:谁注意到了老师为什么把同学提供的这些小数分成两种写在黑板上呢?(生通过观察回答)

师: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不必说出小数的准确数,只要说出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同学们看一看自己收集到的信息中有这样的情况吗?(生汇报和小数近似数有关的信息。)

师:听了同学们的汇报,你有什么感受呢?小数的近似数在生活中应用的这么广泛,怎么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师板书课题。(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卡片出示)98653

4587431200 50047

398010

14870 2.下面的□里可以填上哪些数字?

32□645≈32万

47□05≈47万 学生填完后,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以上复习内容重点抓住了整数取近似值的方法让学生回忆练习,通过复习唤起学生印象,为求小数的近似值打下基础]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我们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在实际应用小数时,往往也没有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要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如:如豆豆的身高0.984米,平常不需要说得那么精确,那么如

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板书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二、新授

师:豆豆的身高0.984米,我们一般怎么表述豆豆的身高? 你是怎样得出豆豆身高的进似数的?

师:你们能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求出这个小数在不同情况下的近似数吗?

生:自己练习在练习本上做一做,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看一看有没有争议的地方。并引导学生按顺序进行汇报。生:(1)学生汇报保留两位小数求近似数的思维过程,并再找一名同学进行汇报,加深对方法的理解。

(2)保留一位小数,有争议吗?找同学汇报自己的想法。学生讨论近似数是1.0还是1。教师出示线段图,看一看给学生带来什么启示。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使学生明确保留一位小数是1.0,原来的长度在0.95与1.04之间。保留整数为1,原来的准确长度在1.4与1.0之间,所以1.0比1精确的程度高一些。也就是小数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的程度越高。

师:总结出尽管两个数的大小相等,但表示的精确程度不同,同学们认为哪个答案是正确的呢?求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零不能去掉。

(3)保留整数部分应怎样思考,注意什么问题呢?

师:请同学们回忆求0.984近似数的过程,你能发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同学们利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也就是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的方法来求小数的近似数,希望同学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求课前同学们提供的这些小数的近似数。(保留到十分位)

(4)小结:

问: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应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知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注意两点:

①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值,如果保留整数,就看十分位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

②取近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0应当保留,不能丢掉。

三、练习

(1)师:最后一个信息谁提供的,你能把这个信息用小数近似数的形式)表示出来吗? 生评价(改后的信息叙述也要准确)。

学生自己修改自己手中的信息,汇报后,再同桌之间交流。

(2师:老师也收集到了一些小数的信息,这些信息能用小数近似数的形式表述吗?能请你表示出来,不能,请说明理由)

(3)师:同学们还记得自己的身高大约是多少吗?想知道老师的身高吗?教师提示:身高大约是1.6米,老师的实际身高是两位小数,猜一猜老师的实际身高是多少米?老师的身高是用四舍法得到的,再来猜一猜。

(4)出示食物的价格,判断小明带12元钱够吗?学生自由发言,说明自己的理由。(5)出示租车说明,判断租多少辆车去出游?

师:看来我们不仅要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还要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才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全课小结:教师明确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与整数的近似数相似。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位数。要注意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以及根据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 掌握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教学难点: 根据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将下面的数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一个人的头发约有80000到90000根。人造卫星每分钟约行472000千米。师: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把一个以个为单位数写成以万位单位的数 不同点:整万的数可以直接改写成一万位单位的数

不是整万的数先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数。

二、新课:

1像这样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一个多位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我们知道整万或整亿的数能够直接改写成以万或亿位单位的数,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怎么改写成用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2木星的直径是142800千米,它离太阳的距离是778330000千米。它的直径是多少万千米?它离太阳的距离是多少亿千米?

小组研究:

尝试把上面两个数改写成以万或以亿为单位的数 说明你是怎么想的? 3小结:

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加上万字。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8位,加上亿字。4练习:

把248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把34528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5像这样把34528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3.4528亿,小数点后有4位,小数位数太多,往往实际又没有用,这时就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如这道题保留两位小数应该是多少?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练习:

1把下面个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并保留两位小数 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面积35990平方千米。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面积34000平方千米。2、2003年我国在校小学生116897000人,改写成用亿人作单位的数并保留一位小数。

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难点、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求出小数近似数。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来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以及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把较大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并能按要求求出小数的近似数。

二、复习小数的意义

1、做期末复习第8题(1)、(2)、(3)。

(1)学生在书上填写,集体订正。说一说0.5、0.023的意义。(2)说一说小数的意义是什么? 问: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各表示几分之几的数?

2、(1)在小数里,小数部分最高位是哪一位?从小数点起,向右依次有哪些数位?每个数位上计数单位是什么?(2)填空。

0.1里面有()个0.01。10个0.001是()。10个0.1是()。0.1里有()个0.01。

三、复习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的大小比较

1、练习。

(1)把下面小数化简。

4.700 16.0100 8.7100 14.00(2)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的数写成两位小数。4.2

13.1

①学生做,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②问:做题时是根据什么来做的?什么是小数的性质?

2、做期末复习第9题,第1竖行两题。(1)学生在书上做,指名板演,集体订正。(2)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3、做期末复习第10题。

(1)先把这些数排列起来,找出最大、最小数,并和其他数一起,写好序号。0.1 0.012 0.102 0.12

0.021(2)按要求从小到大排列。

四、复习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1、做期末复习第8题(4)、(5)。

(1)小数点向右移动,原来的数就扩大,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数有什么变化?小数点向左移动,原来的数就缩小,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数有什么变化? 问:要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应怎样移动?(2)学生练习,指名回答。

2、练习。

(1)把1.8扩大100倍是()。()扩大1000倍是6.21。(2)把()缩小100倍是0.021。()缩小1000倍是6.21。

五、复习求小数的近似数和整数的改写

1、把下面小数精确到百分位。0.834 2.786 3.895(1)学生做,指名板演。

(2)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1)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

486700

521000(2)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460000000 7189600000 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指名板演,说一说怎样把一个较大数改写 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3、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并保留一位小数。67100

209500(1)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指名板演。

(2)比较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要注意什么?

4、做期末复习第9题剩下的两题。

(1)比较25万和0.25亿大小,可以把25扩大10000倍,0.25扩大1亿倍。得到两个整数再比较大小。

(2)学生练习,集体订正。

(3)小结:把一个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在“万”位或“亿”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去掉小数点后面的0,再在后面添上“万”字或“亿”字,反过来,一个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要改写成原来的整数,只要把它扩大1万倍或1亿倍就可以 了。

5、做期末复习第11题。

学生在书上做,并说明理由。

六、全课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怎样的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小数的性质是什么?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有什么规律?我们可以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作业设计】 1、0.45表示()。

2、把6.956 6.965 6.659 9.665 5.669 按从小到大排列是()。

3、把6712098600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是()万,保留一位小数是()万;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是()亿,保留一位小数是()亿。

4、在○里填“>”、“<”或“=”。16.36○16.63 0.36万○3600 0.97○1.01 0.23亿○2100万 5、100千克稻谷可出大米76千克,平均每千克稻谷出大米多少千克? 10000千克稻谷可出大米多少千克?

五单元

三角形 三角形的认识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经历度量三角形边长的实践活动,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

3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让学生树立几何知识源于客观实际,用于实际的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重点:

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难点;

懂得判断三角形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用于解决有关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或表面是三角形?请收集和拍摄这类的图片。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的。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三角形的图片 2播放录像

师:接下来来看老师收集的到的一组有关三角形的录像资料。3导入新课。

师:我们大家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看起来简单,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处,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三角形还有些什么奥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三、师生互动引导探索

(一)三角形的意义: 1活动。要求:(1)每个小组利用教师事先为其准备的三根小棒,把小棒看成一条线段,利用这三条线段摆一个三角形。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做得最快!(提供的小棒有一组摆不成的。)

2学生拼图时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请同学一起来观看做得有代表性和做得有特色的图案(展示学生所摆的图)请同学们一起做裁判,看看哪些是三角形?[学生会认为(1)、(2)、(3)(4)为三角形,但对(2)、(3)(4)有争议] 师:那你认为怎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到底这几个图是不是三角形呢?同学们可以从书上找到答案!请学生阅读课本的内容。板书:三条线段围城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因此判断图案(2)(3)(4)不是三角形。

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

3.教师问:除了三角形概念,书中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1)三角形的边、角、顶点(2)三角形表示法;(3)三角形的高和底

(二)三角形的特性:

1课件出示自行车、屋檐、吊架等三角形的图片,为什么这些部位要用三角形? 2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先做个试验:

出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教具,让学生试拉它们,并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3要使平行四边形不变形,应怎么办?试试看。

4那些物体中用到三角形,你知道为什么了吗?三角形的这种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今后学习数学的时候,我们应该多想想,怎样把数学中的有关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1师:在我们围三角形的时候,有一组同学的三条线段围不成三角形,看来不是任意三个小棒就可以围成三角形,这里面也有奥秘。

这与它三条线段的长短有关。现在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到底组成三角形的这三条线段有什么特点? 2学生小组活动:(时间约6分钟)。

下列每组数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学生每回答一题后就利用电脑动画进行演示:三条线段是否能组成三角形)

(1)6,7,8;

(2)5,4,9;

(3)3,6,10; 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探讨结束后让学生代表发言,总结归纳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学生代表可结合教具演示。

教师问:我们是否要把三条线段中的每两条线段都相加后才能作出判断?有没有快捷的方法?(用较小的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线段的大小关系来检验)。4得到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电脑显示)。

教师问: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么,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与第三边有何关系呢? 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下课继续研究。

5巩固练习:为了营造更美的城市,许多城市加强了绿化建设。这些绿化地带是不允许踩的。(电脑动画演示有人斜穿草地的实践问题)。他运用了我们学习过的什么知识? 6(1)有人说自己步子大,一步能走两米多,你相信吗?为什么?

(由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然后电脑演示篮球明星姚明的身高及腿长,以此来判断步幅应有多大?)

7有两根长度分别为2cm和5cm的木棒

(1)用长度为3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2)用长度为1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3)在能摆成三角形,第三边能用的木棒的长度范围是

四、反思回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认识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特性:稳定性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分类 教学目的:

1.通过动手操作,会按角的特征及边的特征给三角形进行分类。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会按角的特征及边的特征给三角形进行分类。教学难点:会按角的特征及边的特征给三角形进行分类。教学用具:量角器、直尺。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有什么特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按照三角形的特征对三角形进行分类.怎样分?

二、新课: 1小组活动:

(1)出示小片子,观察每个三角形.可以动手量一量,分工合作。根据你发现的特点将三角形分类。

2按角分的情况 引导学生明确:相同点是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不同点是还有一个角分别是锐角、钝角和直角.

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不同进行分类(1)分类.

根据上边三个三角形三个角的特点的分析,可以把三角形分成三类. 图①,三个角都是锐角,它就叫锐角三角形.(板书)提问:图②、图③只有两个锐角,能叫锐角三角形吗?(不能)引导学生根据另一个角来区分.图②还有一个角是直角,它就叫直角三角形,图③还有一个钝角,它就叫钝角三角形.

请同学再概括一下,根据三角形角的特征可以把三角形分成几类?分别叫做什么三角形? 教师板书:

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2)三角形的关系.

我们可以用集合图表示这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把所有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用一个圆圈表示.(画圆圈)好像是一个大家庭,因为三角形分成三类,就好象是包含三个小家庭.(边说边把集合图补充完整.)每种三角形就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反过来说,这三种三角形正好组成了所有的三角形.(3)三角形中至少要有两个锐角,所以判断三角形的类型,应看它最大的内角.„„ 问:还有没有其他的分法? 3按边分的情况:

(1)我发现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还有三条边都相等的。

(2)师:我们把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腰,另外一条边叫底。

(3)师:把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

(4)分别量一量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各个角,你有什么发现?

(5)从红领巾、三角板、慢行标志中找一找哪里有这两种特殊的三角形? 三巩固练习: 1.判断题.

(1)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2)锐角三角形中最大的角一定小于90°.

(3)看到三角形中一个锐角,可以断定这是一个锐角三角形.(4)三角形中能有两个直角吗?为什么? 2.87页7题猜一猜小组同学模仿练习(四)作业 板书设计

按角分类

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学内容 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学要求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2.能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分析推理能力。教学重点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规律。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

教学用具 每个学生准备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纸片各一张,量角器。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三角形按角的不同可以分成哪几类?

2.一个平角是多少度?1个平角等于几个直角?

3.如图,已知∠1=35°,∠2=75°,求∠3的度数。

二、教学新课

1.投影出示一组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三角形有几个角?老师指出:三角形的这三个角,就叫做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板书:内角)2.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叫做三角形的内角和。(板书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有什么规律。

3.以小组为单位先画4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利用手中的工具分别计算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各是多少度?

4.指名学生汇报各组度量和计算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5.大家算出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接近180°,那么,三角形的内角和与180°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实验研究,我们一定能弄清这个问题的。

6.刚才我们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先测量每个角的度数再相加的。在量每个内角度数时只要有一点误差,内角和就有误差了。我们能不能换一种方法,减少度量的次数呢? 提示学生,可以把三个内角拼成一个角,就只需测量一次了。

7.请拿出桌上的直角三角形纸片,想一想,怎样折可以把三个角拼在一起,试一试。8.三个角拼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什么角?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9.拿一个锐角三角形纸片试试看,折的方法一样。再拿钝角三角形折折看,你发现了什么?(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

10.那么,我们能不能说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为什么?(能,因为这三种三角形就包括了所有三角形)11.老师板书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12.一个三角形中如果知道了两个内角的度数,你能求出另一个角是多少度吗?怎样求? 13.出示教材85页做一做。让学生试做。

14.指名汇报怎样列式计算的。两种方法均可。∠2=180°-140°-25°=15° ∠2=180°(140°+25°)=15°

三、巩固练习1.88页第9题

这一题是不是只知道一个角的度数?另一个角是多少度,从哪看出来的?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锐角还可以怎样算? 2、88页第10题

①等腰三角形有什么特点?(两底角相等)②列式计算 180°-70°-70°=40°或 180°-(70°×2)=40° 2.88页第10题

①连接长方形、正方形一组对角顶点,把长方形、正方形分成两个什么图形? ②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两个三角形呢?

四、布置作业

图形的拼组

1小组同学合作,用三角形拼四边形 让学生明确:

(1)不是任意两个三角形就能拼成四边形(2)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四边形(3)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能拼成长方形

(4)两个相同的锐角或钝角三角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5)用三个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了梯形 2用三角形拼出美丽的图案

六单元

统计 折线统计图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2、读懂折线统计图,届时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体验折线统计图的作用,感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体验制作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114页第4题的病人体温记录折线图:

1学生分组观察讨论: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2汇报:刚进医院时病人正发着高烧。病人体温最高时是39.5度,最低时是36.8度。„„ 师:这也是一种统计图,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折线统计图

二、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

1课前布置收集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请把收集到的折线统计图拿出来,说说你是从哪里收集到的,图中表示什么内容?

2展示交流:每个组推荐一份较好的在全班交流展示。

三、制作折线统计图

同学们,你们刚才从报纸上、网站上、课外读物等收集到了许多折线统计图,这说明折线统计图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那你不想动手制作一幅折线统计图呢?

(一)制作步骤

1看一看:一幅完整的折线统计图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2比一比: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相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3议一议:折线统计图中的这条折线应该怎样画? 学生讨论

小结:定宽度、描点、连线、标数量

(二)小组合作动手制作

老师也在生活中去调查收集了许多资料。1北京地区近六年来的年降水量统计表 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降水量 1900 1850 1630 1400 1720 1200

2北京2003年各季度旅游人数统计 季度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2003 70 260 240 200 3北京2004年各季度旅游人数统计 季度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2004 90 45 300 320 请从三组资料中选择一组,制成折线统计图

评一评:在小组内会轩昂评一评看谁制作的折线统计图最正确、美观 想一想:你制作的折线统计图中,能向别人传递哪些信息?

(三)全班展示、评价

预测:从2003年和2004年的旅游人数统计图中,你能预计一下,再即将到来的2005年的第二季度游客将达到多少万人?

四、预测身高

在书上完成例2,并根据数据进行合理的推测。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第95~ 97页例1、2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教学重点:计算方法。教学难点:退位减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准备题:先计算,再说说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754+3826

2000-493

2、引入: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今天学习小数加法。

二、教授新课

1、创设情景:2004年雅典奥运会跳水比赛中,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中,中国的劳丽诗和李婷夺得冠军。

2、劳丽诗和李婷是如何夺得冠军的呢,现在我们就把当时的情景回放一下。通过这个表,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现在你又得到了什么信息? 小组合作:

(1)根据上面表格中的信息,你了解到了什么?(2)你是怎样知道的,说说你的方法。

(3)你为什么这么计算,说说具体的计算过程。汇报:重点是计算过程

3、小组尝试总结:小数加减法需要注意什么? 汇报:

(1)小数点对齐

42(2)数位对齐

(3)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注意:上面数据中并没有去掉0是为了统计分数的时候能够方便比较。

生活中还有的时候也不需要把0去掉,谁能举例?(价签上)

4、小结: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

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得数里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三、复习巩固:

1、口算下面各题:

0.7+0.9

4.7-0.5

0.56-0.45

1.2+0.8

1-0.4 0.39+0.15

7.7+0.6

3.6-0.8

4.8-3

1.7-0.3

2、算一算:

10.52+3.48

15.24-3.84

9.9+10.11

100-0.27

3、培红小学师生自己粉刷墙壁,节约了1118.32元;自己修桌椅,又节约了120.8元。一共节约了多少元?

4、一箱钉子,连箱共重52.5千克,箱重2.5千克,钉子净重多少千克?

四、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法 小数加减法的方法:(略)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小数加减法的复习。课

型:练习课 教学要求:

1、巩固小数加减法的法则,加减法关系并掌握小数加减法应用题。

2、提高解题能力。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法则,加减法关系。教学难点:运用法则进行准确计算。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小数加减法的方法是什么?

2、口算下列各题

0.7+0.9

4.7-0.5

0.56-0.46

1.2+0.8

1-0.4

0.39+0.15

7.7+0.6

3.6-0.8

4.8-3

5.7+0.2

3.6-1.6

7+2.3

3、板演下面各题并演算

8.02+15.28

108.5-35.05

25-16.07 提问:小数加减法如何计算呢?

二、笔算练习

1、完成下表,并说说你了解到什么信息。(单位 元)

2、根据信息说说你了解到什么?

3、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

三、解决问题

1、王叔叔一天卖菜的收入如下表。

(1)白菜比萝卜多卖多少钱?(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班里要买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

问题:可以怎样买?需要付多少钱?

四、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 课后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第100页例3。课

型:新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加减

法法混合运算。

2、在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教具准备: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0.2+0.3

3.5+2.4

8.7-4.5

1-0.6

0.9-0.5

2.3+5.4

4.9+1

8.6-5.5 0.7+0.8

6.7+1.1

5+6.5

9.7-7 2.、先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在计算.7325-714+146-89

10000-(981-326)+148

3、导入: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二、新课:

1、创设情景解决问题。

(1)环城自行车赛段资料如下表。

(2)今天第2赛段的比赛已经结束了,要完成比赛,自行车运动员还要骑多少千米?

2、小组合作要求:

(1)先确定有几种方法可以解决问题。(2)分工合作,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说说解答时你都用到了什么旧知识。

3、汇报。

(1)483.4―(39.5+98.8)

= 483.4―138.3= 345.1(千米)(2)165+80.7+99.4

= 245.7+99.4

= 345.1(千米)(3)483.4―39.5―98.8

= 443.9―98.8

= 345.1(千米)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 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185.07-15.3+94.3-4.309

9.26-〔8.9-(3.96+1.3)〕

22.8+5.23-9.125+14.75

32.5-(5.07+6.13)+8.25

2、解决问题:

(1)根据下图,请你说说肖红跳过了多少米?

(2)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多少亿平方千米?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课后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第104页例5和例6。课

型:新授课 教学要求:

1、在学习掌握小数加减法基础上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简算。

2、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点:判断小数加减法是否可以简算。教学难点:正确的进行简算。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口算:(投影片或口卡)0.35+0.5

0.26-0.16

0.25+0.17

5-2.5

7.2+6.8

8.5-5

3.6-1.6

2.1+7.9

13.5-2.4

6.7-2.3

4.8-2.8

7.1-4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并说根据什么?

48+25+52+175

120-75-25

430-121-79 36+11+64+89

85-(15+64)

3、引入:我们运用加减法的定律和性质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简算。

二、授新课

1、创设情景:你都知到了哪些信息? 班里这四名男生的50米跑成绩最好,他们参加4×50米接力赛,可能的总成绩是多少呢?

2、小组合作完成

(1)根据题目确定解答方法

(2)写出解答过程,并说说理由

3、汇报:

(1)8.42+8.46+8.54+8.58

= 16.88+8.54+8.58

= 25.42+8.58

= 34(秒)

(2)8.42+8.46+8.54+8.58

=(8.42+8.58)+(8.46+8.54)

= 17+17

= 34(秒)

4、比较: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怎么算比较简便?根据什么?

5、小结:整数加减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减法运算性质,对于小数加、减法同样适用。

三、复习巩固

1、练一练

4.36+14.8+5.64+5.2

38.2-7.09-20.6-2.31 ⑴要求:独立完成,组内交流思路.⑵指名汇报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2+2.5+1.8

0.5+1.5+1.5+0.5

5.26+3+1.74

0.25+0.15+0.75+0.85

27.85-(7.85+3.4)要求:比赛完成,同学间互相介绍好的经验、方法。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板书设计

8.42+8.46+8.54+8.58

8.42+8.46+8.54+8.5 = 16.88+8.54+8.58

=(8.42+8.58)+(8.46+8.54)

= 25.42+8.58

= 17+17 = 34(秒)

= 34(秒)课后小结: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第105页练习十八 课

型:练习课 教学要求:

1、巩固小数的简算,并能判断哪些能用简便方法计算。

2、培养学生进行简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进行简算的能力。教学重点:运用定律进行简算。教学难点:准确的进行简算。教学过程:

一、口算

0.4+0.6+5

7.5+3.1+2.5

10-2.5-2.5

21-7.7-2.3 8-2.5

9+3.6

10-2.4

8-1.6

二、简算练习

1、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在○里填上“+”或“-”。3.85+10.06=□+3.85

10.24+8.2+1.8=10.24+(□○□)

18.76-(3.76+0.53)=18.76-□○□

32.17-0.46-4.54=32.17-(□○□)

2、下面各题能用简算的就用简便方法计算。(比赛完成)1.25+3.7+0.75

5.6-0.18-1.2

7.08+16+8.2 10+0.009+0.191

3.75-0.75-1.25

80-19.4-8.09-3.51 5.6+0.5-5.6+0.5

7.2+5.6-2.8

34.5-(17.2+4.5)

三、解决问题

1、P105 4 2004年春季运动会 田径 思念机组男子4×50米接力赛选手情况:

(见书)

提问:⑴你能知道那些信息?

⑵你能根据信息解决什么问题?

⑶这道题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⑷独立完成⑸怎么算的快?

2、P106 5提问:⑴你能知道那些信息?

⑵你能根据信息解决什么问题?

⑶这道题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⑷独立完成⑸怎么算的快?

3、P106 7(按以下步骤组内交流完成)

⑴你能知道那些信息?

⑵你能根据信息解决什么问题?

⑶这道题要求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⑷独立完成⑸怎么算的快?

4、P106 8 ⑴ 通过观察图、计算,你知道2003年全世界的人口总数使多少? ⑵通过计算你还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5、P106 9

完成表格。说说每轮动作后,这三对选手的的分及排名情况

四、作业:第134页7题

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 课后小结: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小数加减法.课型

:复习课.教学目的:

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法则和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运算.2、能够对一些能简算的题简算.3、进一步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灵活解题能力.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1、口算: 2.6+0.4

0.375+0.625

5.8+2

5-0.2

0.48+0.29

4.3-1.6

0.74-6.4

1-0.89

3-2.3 2.计算: 4.2+15.6

24.8-18.2

13+7.1

10-9.05

3.96+6.04

4.03-1.97 提问: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什么? 什么样的题可以简算?根据是什么? 练习: 1.计算: 2-0.35-0.275+0.4

4.36-(2.01+2.29)+0.48 21.3+108.75-(100-0.07)选择正确答案.写在等号后边:

(1).9.26-3.96+8.905=

(14.475

14.205

13.809)(2).9.09+11.1-19=

(20

1.1

1.19)(3).40-9.05-(3.8+6.02)=

(21.13

33.35

20.95)先观察数字特点.能用简便算法计算的用简便算法计算.4.9+0.1-4.9+0.1

34.02+13.5+0.98

5.6+2.7-4.4 5.17-1.8-3.2

9.95-(4.95+3.14)

8.43+2.87+0.57+0.13 列式计算:(1).27.8减去19.3的差.再加上24.5,和是多少?(2).23.64加18.9的和.再减去37.82.得多少? 解决问题:

1、一只驼鸟每小时跑54.3千米,一辆卡车每小时行45.7千米.鸵鸟的速度比卡车快多少千米?

2、锦华水泥厂原计划全年生产水泥13.58万吨,结果上半年生产7.96万吨,下半年比上半年多生产0.04万吨,全年超过计划多少万吨?

3、有两个粮食仓库 ,第一个仓库里有粮食57.5吨,第二个仓库里有50吨,后来从第一个仓库里运走粮食9.9吨,这时第一个仓库的粮食比第二个仓库少多少吨?

4、专业队用三个月挖了一条9.5千米的水渠,第一个月挖了2.75千米,第二个月比第一个月多挖了0.65千米.第三个月挖了多少千米?

第七单元

统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书P108~10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具准备:未完成的统计图、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这是一幅‘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你们能根据相关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吗?

(师出示统计表)

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

00 01 02 03 人数(万人)3 4 6 8 8 10

二、动手制作条形统计图 1.学生独立完成条形统计图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内的数据,独立完成‘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条形统计图’。

制作前先让学生说说每格表示几个单位然后再制作统计图。

2.小组交流作品,复习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相关信息“制作步骤、特点” A学生根据条形统计图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 B学生小组评价优秀作品; C全班交流优秀作品。

三、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师演示“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折线统计图”,学生观察。师:这个统计图是怎样完成的?

师和生一起分析折线统计图,教师演示其中的一个数据的画法,让生知道是这张统计图是如何画的。

师:你们对比这两个统计图,看看它们有什么异同?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2.小结: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把两种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板书出来。3.认识折线统计图,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师:你能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哪些信息?有什么感想?

引导学生观察参加科技发展人数的变化情况,并谈自己的感想,培养学生关心周围事物的兴趣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四、巩固练习

1.完成书中P109的问题解答;

2.完成书中P112练习十九第一小题的问题解答;

五、小结评价。

六、作业:新学案。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书P110~11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2.使学生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制成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具准备:未完成的统计图、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明的妈妈记录了小明0~10的身高,如下表(师出示P110例2的统计表)

引导学生看到统计表想提什么问题,激发学生绘制折线统计图的兴趣。

二、动手制作折线统计图 1.学生独立完成折线统计图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小明0~10的身高统计表’内的数据,独立完成‘小明0~10的身高统计表折线统计图’。

教师先演示其中一个数据的画法,然后再让学生动手画。

分为两个层次动手实践:第一层次为学生练习2分钟,教师将巡视发现的问题组织学生分析,再推进第二个层次的练习。师指导个别学生。

2.小组交流作品,欣赏折线统计图

A学生根据折线统计图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

解决以下问题:小明几岁到几岁长得最快?(师小结:折线中线段最长的那条就是长得最快的那段时间,也可以通过计算所有差值得出结果。)长了多少厘米?是怎么发现的? 小明115厘米时几岁?

5岁半时小明身高大约多少?

师引导学生从前几年身高的增长情况来猜测小明5岁半时的身高。B学生小组评价优秀作品; C全班交流优秀作品。

3.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合理推测:小明身高的发展趋势。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中P111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师组织学生进行评析、交流。2.完成书中P112练习十九第二小题的问题解答;

五、小结评价。

六、作业:完成书中P113练习十九第3小题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书P114~116 教学目标: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使学生能熟练制成折线统计图,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科学预测。教学过程:

一、练习

1.完成书中P114的第4小题:

A学生先观察体温变化,交流对人体温的了解信息; B对照正常值发现信息 C回答书中的5个问题

师组织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统计图,然后再回答。让学生仔细观察,明确横轴数据表示的含义。

2.完成书中P115的第6小题:学生独立完成,师组织学生进行评析、交流,结合环保教育,提高学生的价值发现。

3.完成书中P116练习十九第9小题的问题解答;

让学生根据张浩家这几年旅游消费情况的统计表,独立完成折线统计图,同时能从统计中发现问题,并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再次认识统计的作用。

二、实践活动

结合书中第7.8题的练习,开展实践活动。

课前参与:1.学生提前根据书中第7.8题的练习的要求,开展调查活动;2.应用书后的练习纸,进行绘制折线统计图。

课中交流:学生分成学习小组交流作品

课后延伸:组织学生从统计图中预测信息,提出科学建议,布置在学校走廊上。

三、作业:完成书中P115的第5小题: 教学后记: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时数:4课时

第1节 数学广角-植树的学问

(一)教学内容:117页例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理解有些数学问题只计算不一定对,要考虑它的合理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用画线段图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正确解答实际生活问题。教学难点:正确解答实际生活问题。教具准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春天到了,阳光明媚正是植树好季节。美化环境,造福人类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但你们可知道,在植树活动中还有不少有趣的数学问题呢!

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第三篇: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带反思(人教版)

课题

长度单位(厘米)

课型

新授课

上课时间

9-3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形成相应的长度观念。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3.初步学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尝试估测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4.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方法

操作、活动、交流研讨

教具学具

尺子、小棒等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推理能力等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活动中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一)故事导入。1.由古时人们遇到一些事情,如何来进行测量的小故事,引入介绍“1庹” “1拃”。

2.教师示范1庹、1拃。

(二)学生测量。

(三)汇报交流。

1.学生汇报测量结果。并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讨论:

(1)量的都是课桌的长,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呢?(因为有的同学手大,有的同学手小,所以导致测量的结果不一样。)

(2)当测量相同的物体出现测量结果不一致,那该怎么办呢?

(四)统一长度单位。

在测量物体长度时应该选用相同的长度单位,也就是要统一长度单位(板书:统一长度单位)

二、实践中认识厘米

(一)认识尺子。

平时我们测量物体长度时要使用什么工具啊?结合教师手中清晰的尺子来说明。

1.刻度线。

2.数字。

(1)尺子上的数字中,这里的“0”在尺子上表示什么?(起点)

(2)加以说明,测量时,一般以“0”作为起点开始测量。其他的数字是尺子的刻度,几就表示从0到这个数之间有多少个长度单位。

3.长度单位的表示符号。

厘米尺上的文字“厘米”表示尺子上一个大格的长度是1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这个单位在国际上通用,用英文字母表示为“cm”。(板书:厘米cm)

(二)认识厘米。

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认识厘米。

2.认识1厘米。

(1)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

(2)教师归纳: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

3.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

(1)同桌互相比划1厘米。

(2)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的长度。

(3)比一比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用1厘米比较田字格的宽和图钉的长。

(4)举例说一说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三)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

1.测量纸条的长度。

2.教师演示: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边演示边解释:把刻度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就长几厘米,也就是几个1厘米。

3.动手测量各自手中铅笔的长度,然后指生汇报测量的方法和测量的结果。

三、练习中巩固新知

(一)读物体的长度。(教材第4页“做一做”,适当补充)

1.读铅笔的长度。(0~8厘米)问:铅笔的长度有几个1厘米?

2.读橡皮的长度。(0~4厘米)问:橡皮的长度有几个1厘米?

3.读小刀的长度。(0~5厘米)问:小刀的长度有几个1厘米?

4.读小棒的长度。(3~12厘米)问:小棒的长度有几个1厘米?

(二)估测。(教材第8页第1题)

先让学生估计物体的长度,再进行测量物体的长度。

(三)量一量。(教材第8页第2题)

测量前先让学生估一估各物体的长度,再测量,看估得准不准。

四、小结中谈收获

今天这节课我们在活动中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亲自动手体会“1庹”“1拃”。

学生动手测量课桌长有几拃?指生汇报。

请同学们拿出直尺,仔细观察,你能在直尺上发现什么?

学生汇报找法。(0~1之间、2~3之间、3~4之间……的长度。)

学生想象

用手来比划1厘米

(1)学生讨论交流测量纸条长度的方法。

(2)学生分组测量纸条的长度,教师巡视,纠正不正确的测量方法。

(3)指生说一说是怎样测量的?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动手测量物体的长度

学生小结自己的收获

教后反思

长度单位“厘米”教学反思:

今天用了两节课的时间来认识和学习厘米这个长度单位。

发现的问题:李梓晨对于长度是没感觉的。在认识1厘米的长度时,他是把尺子上的刻度用来做比较的­­——0刻度的长度。这是出乎我意料的问题。

学生问题:李雨烨、张坤宇、李梓晨的课堂倾听能力几乎没有,做小动作比较多。雨烨动作多,但并不影响听讲。其它两人则不行,基本没倾听。需要继续课堂关注。

整体问题:1.课堂调控的节奏需要把握好。

2.课堂倾听能力有一半同学需要提醒后才能做到位。

课堂设计:

主要几点:1.感受需要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对于1厘米的认知。“尺子上找、手比、练习本上画、生活中的”的途径,感知1厘米的长度,建立表象认知,进而抽象出来,形成认知。

3.画量物品的长度。学会量的方法,量准确。

4.用尺子画出固定的长度。比如3厘米,5厘米的长度。学会方法,感知长度。

反思:

整个课堂还有点乱,思维不乱但程序出现偶尔有颠倒现象。比如“尺子的切入”有点早。

课堂的接受能力整体顾及不错,顾及到了每个学生。辅导差生不错。

小组分组,组长负责制减轻了教师的一部分负担,也能顾到所有的学生。继续沿袭此种小组合作方式。但需要给组长分清责任。

课题

长度单位(米)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9-4、5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体会测量时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的重要性,进而体会引入较大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单位米,认识表示长度单位的符号“m”。初步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3.在实际测量中理解1米=100厘米。

4.通过实际测量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以及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

教学难点

理解1米=100厘米

教学方法

操作实践、交流研讨

教具学具

米尺、学生尺、长绳、1米长的绳子等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数感、符号意识、推理能力等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复习提问。

1.测量铅笔的长度需要什么工具?测量数据用什么作单位?

2.用厘米尺测量老师手中铅笔的长度。

教师演示:

“"

(二)引入新课。

1.比赛测量速度。

(1)找一生和教师同时测量黑板的长度。看谁先测量出黑板的长度?(学生测量黑板下沿长度,老师测量上沿长度。)

(2)你们认为这样的测量比赛公平吗?为什么?(老师的尺子长,方便测量。)

2.量较短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尺就行了,但量较长的物体长度,用老师手中的尺子测量方便了,像这样的尺子叫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点明课题:认识米。(板书:认识米)

二、亲历过程,探究新知

(一)认识米。

1.观察米尺,看一看1米有多长。

2.教师为每四人小组准备一根1米长的绳子,让学生拉直感受1米有多长。

3.找身体中的米尺。(小组合作交流)

(1)几个脚的长大约是1米?

(2)几拃的长大约是1米?

(3)从脚底往上,大约到什么位置是1米?

(4)双手侧平举是否大约是1米?(注意学生身高的差异)

通常情况下,我们不可能随身携带尺子,当我们要测量一些物体长度时,可以用身体的尺子去估一估。

4.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米?

5.量哪些物体的长要用米做单位?

6.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板书:米 m)

(二)认识米和厘米的关系。

1.1厘米到底有多长?

2.1米有多长?

3.估测1米有多少厘米。

4.小组合作活动:

(1)活动要求:两名同学拉直小组内1米长的绳子,其他人合作,用厘米尺测量绳长。

(2)经过测量发现:1米有5个20厘米,即:20+20+20+20+20=100(厘米)

5.课件演示测量过程。还可以直接出示米尺放大图,10厘米10厘米的数,得出结论。

6.引导学生归纳米和厘米的进率:1米=100厘米。(板书:1米= 100厘米)

三、尝试练习,应用提升

(一)量一量。(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

拿出准备好的长绳,量出1米,接着量出2米、3米……

(二)量一量,填一填。(教材第8页“练习一”的第3题)

本题需要先量出实物的实际长度,再推算大约多少个这样的实物长1米。推算较难,只要能大概估算出结果即可。

(三)估一估。(教材第8页“练习一”的第4题)

四、全课小结,畅谈收获

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张开双臂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还知道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品,课后同学们可以找一找,量一量。

学生边演示,教师边强调测量时需要注意:把尺的刻度0对准铅笔的左端。

一学生和老师同时测量

小组活动,感知长度

小组合作,交流研讨,定出各自的答案。

生举例说明

生举例说明

生用手势表示1厘米的长度

学生用手示意一下

小组合作

学生进行实际测量

教后反思

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这节课整体教学节奏很缓慢,目的是让学生清晰的感知“1米有多长”,并能判断出什么时候使用“米”作单位。

整体设计:量出每个学生双手张开1米的长度,让每个学生都有认知感。然后用米尺量量教室里常见的黑板的长、门的高,黑板的宽,教室的宽、教室的长,窗户的长等,让学生建立1米、4米、2米、6米等长度的认知。在测量这些物体之前,都是先让其猜一猜,然后对猜测不太合适的探讨一番,体会猜测是建立在一定的道理上的。然后再进行测量。最后出示跳绳、横幅长等,再猜测,同学进行测量,建立什么时候该选择用米做单位的认识感。

教学遗漏:

再教学米和厘米的进率时,只是让学生认识了包含关系,却对于具体的物体叠加没有进行引领。导致布置的作业学生无从下手。如:大约()支铅笔长是1米等内容。留在明天来点拨。

教学管理:

整体课堂感觉:累。课堂上的规矩意识和自控能力不强。说明自己的教学管理上依然存在着问题。思考:如何来管理课堂?如何让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能够集中?改变课堂的单一教学方式,穿插点内容?规矩意识必须建立。分小组、个人进行每天的课堂表扬,然后记录,成为长期的评价方式,引导长远发展和管理体系。

课题

长度单位(认识线段)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9-6、7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观察、实践等活动,学生初步认识线段,会用尺子量线段和按要求画整厘米的线段。

2.让学生在操作中,形象、直观的感受线段的特征。

3.尝试同学互助的学习方式,会用语言正确阐述发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

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欣赏数学中图形的简洁美。

教学重点

感受线段的特征,会用厘米尺量和画整厘米的线段

教学难点

感受线段的特征,会用厘米尺量和画整厘米的线段

教学方法

操作感受、交流研讨等

教具学具

学生每人一根30厘米的绳子,一把尺子(厘米尺)等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数感、数形结合、符号意识等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一)游戏

名称:玩绳子。

规则:将一根绳子摆放出不同的形状。

(二)板书:直的(三)导入新课。这样拉紧的一段绳子,可以看作一条线段。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线段。(板书课题:认识线段)

(四)学生动手拉一拉,说说拉直后是什么?(线段)

强调两手之间直的一段看成线段。

(五)板书:”“

二、创设活动,探究新知

(一)找一找,摸一摸:寻找生活中的线段。

1.小组合作,找一找,摸一摸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的边可以看成线段?

2.全班汇报。(注意纠正学生口头叙述的错误,保证叙述的准确性。)

3.课件依次出现黑板、桌子、书。它们的线段在什么地方?

4.学生边回答,电脑边演示。(抽出线段)

5.教师小结:黑板边、桌子边、书边都可以看成线段。

6.欣赏生活中的线段。(课件演示)

(二)找一找,量一量: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1.出示书第5页的三条线段,它们都是线段,找一找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2.教师板书:都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3.你们真是好眼力。既然线段可以量出长度,请量一量这三条线段的长度。

4.全班汇报。

5.教师小结:量线段时,线段的一端和尺子的“0”刻度线对齐,看线段的另一端对着数字几,线段的长度就是几。

(三)我是小小设计师:画线段

1.在纸上设计一条3厘米的线段。看谁设计的样式多。

2.展示学生的作品,表扬设计好的学生。让他们说说是怎么画的。

”“

3.教师讲解示范后,教师小结。

4.教师小结:画线段时,从尺的刻度0开始画起,画到3厘米的地方。不论横着、竖着、斜着画,只要是直的就是线段。

5.你们还想设计多长的线段,自己画一画。

6.同桌检查,再画一条跟同桌一样的线段。

7.(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画法的错误。)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一)教材第5页的“做一做”第1题。

1.主要从曲和直的特征上去区别线段。

2.要求学生可以口头说明判断的原因。

(二)教材第5页的“做一做”第2题。

1.这题放在图形中,增加做题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学生回答:一共画出了3条线段。画出的是帆船。

3.可以适当地说说这道题渗透的两点之间只能画一条线段的知识。

(三)教材第6页的“做一做”第1题。

1.小组交流,说说解决问题的方法。

2.全班汇报。(先测量出线段的长度,再画出和下面同样长的线段。)

3.动手画一画,说说画时要注意什么?

(四)教材第6页的“做一做”第2题。

”“

1.学生认真审题后,理解题目的意思。

2.画花在距离旗子3厘米的地方。

3.画树在距离旗子5厘米的地方。

4.画气球在距离旗子10厘米的地方。

5.展示学生的作业。

6.结合图形做一些练习:

(1)花在距离气球()厘米的地方。

(2)气球在距离树()厘米的地方。

……

四、总结评价,完善板书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关于线段你有什么了解?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

五、课外延伸

你知道吗?(介绍各种尺子的不同用途,丰富课外知识。)

学生汇报:摆放出绳子的形状,特点。(如果有学生摆出直的,则直接导入新课。如果没有,教师可以直接展示直的,说明这样摆放用的时间最短,而且最简洁。)

学生动手拉一拉

小组合作,找找、摸摸

小组探究,全班交流

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让学生口述量的方法和过程,说说要注意什么

学生自我设计

学生画线段,画完后同桌检查,再互相画线段。

自己判断,和同桌交流自己判断的原因

小组交流研讨

学生小结自我收获

教后反思

学以致用

——《线段的学习》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首先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让学生体验线段是直的。在一系列的找一找、摸一摸、量一量的动手操作中,进一步体验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的特征,为后面的画线段作好铺垫。“我是小小设计师”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欲望,将所学知识与图形有机地结合起来,感受数学美,从而想学、乐学。强调“看成、作为”,注重数学语言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同时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知线段有两个端点。

其次学习生活中的数学,通过找、摸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发现数学与现实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演示从实物中抽出线段进一步深化他们对线段是直的感知,帮助学生从直观事物到抽象数学概念,建立初步的数学模型,尝试站在数学的角度上感知世界。欣赏活动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以便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探究。

再者,学生建立了表象认知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来画线段,学会用尺子来找一些固定的长度,并能准确的画成直直的线段:点好端点,线要直,找开始的0刻度。掌握画线段的方法。使得线段的学习可以学以致用。

课题

长度单位(用米和厘米解决问题)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9-10

教学目标

1.通过推测、比较,学会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2.巩固建立的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表象,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

3.感受测量物体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建立长度观念的意义。

教学重点

会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在明确长度单位过程中学会思考,比较。

教学方法

猜测、操作、推理,实践教学、合作交流法等

教具学具

学生尺(厘米尺),米尺等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数感、符号意识,应用意识等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回顾引入

(一)说一说

前几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厘米和1米有多长?

(二)比一比

(三)揭示课题

大家都认识了厘米和米,生活中你们会用这两位朋友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二、探究新课

(一)引出问题。

1.学生猜测

课件出示旗杆。这是我们学校的旗杆,你知道它有多高吗?

2.提出问题: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

你认为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呢?为什么?

(二)解决问题。

1.交流:

想法一:学生可以通过用手比划1厘米、1拃长等,推断出旗杆的高度不是13厘米。

想法二:利用学生自己的身高和旗杆的高度对比,学生身高1米多,估测旗杆的高度相当于10个小朋友的身高,大约是13米。

想法三:借助身边十几厘米高的物品来比较,旗杆的高度是不是和学生手上用的铅笔、铅笔盒的长度一样,比如,新铅笔都不止13厘米长,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

2.得出结论: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米。(板书)

3.教师小结:有这么多的方法可以来确定答案,以后大家在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时要多思考多比较。

(三)运用新知。

课件出示小美的新房间里有一张漂亮的床。

1.学生思考:这张床的长度是200厘米还是200米呢?

2.同桌交流想法。

3.指名回答,说说选择的理由。

学生可以利用自己或父母的身高来推测,父母的身高一百多厘米,我们睡得床的长度比我们的身高多一些,是200厘米更合适。

三、巩固新知

(一)教材第7页“做一做”。

(二)教材“练习一”第8题

1.课件逐步出示每一小题。学生独立判断,说明理由。

2.师生给予合理评价。

四、本课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在判断选择什么长度单位合适时,我们可以通过用手比划,借助身高、身边物品来估测物体的实际长度,最终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学生用手比划出长度

学生依次用手比划出:2厘米、5厘米、10厘米、50厘米等长度。

学生猜测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说说想法

学生思考,同桌交流

学生独立解答,后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

学生回顾: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后反思

米、厘米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用米和厘米来解决问题,借助于厘米和米的长度感知,借助于尺子、米尺让学生形成长度表象,1厘米的长度、2厘米的长度、5厘米的长度,1米的长度,约2米的门的高度,约4米是黑板的长度……如此的借助实物,表象感知,使得学生对于旗杆的长度能够准确的判断出该使用米来做单位。

整节课中,判断使用什么合适单位不难,难得是学生的语言表述,对于为什么使用“厘米”和“米”也能说出根据,但对于表达“课桌的高”“小鸟的脚印长”“黑板的长度”这些名词却是不易,不能完整的来进行表达。课堂主要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是数学的素养需要:会表达,会判断。

又借助书9页的第8题,让学生判断并能完整的说出自己的判断方法,并清晰的说出修改后的表达。能清晰完整的表达出来是本节课最大的收获。

课题

100以内的加减法(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9-11

教学目标

1.理解100以内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能正确地用竖式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探索活动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运用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教学方法

尝试教学、合作交流等

教具学具

计数器、尺子等。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数感、数形结合、转化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情境导入

(一)创设情境。

今天可真热闹,学校组织二年级的同学参观博物馆,现在他们已经来到博物馆门前,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出示教材11页情境图

2.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二)提出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出示问题。二(3)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二、探索新知

(一)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1.尝试列式,体会加法的意义。

要求一共多少人,需要哪些已知条件?怎样列式?想一想,为什么用加法来计算呢?(板书:加法)

2.交流算法,指名学生说口算的过程。

3.图式结合,探究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1)学生操作画小棒。

学生有37人,用3捆零7根小棒表示;有两名带队老师,用2根小棒表示。

(2)组织学生交流,感悟笔算的算理和算法。

为什么要先把7根小棒和2根小棒合起来?(都是表示几个1根小棒)一共是多少根小棒?

(3)在计数器上拨一拨,练习本上画画计数器上的变化过程。

(4)尝试列竖式计算。也就是把计数器上的变化过程用数记录下来。理解笔算加法应注意什么。弄清为什么“7”与“2”对齐?(相同计数单位的数)

(5)全班交流笔算方法,教师板书竖式,进一步明确“个位与个位对齐,先从个位上的数加起”的道理。

4.即时练习。

二(4)班学生和带队老师一共有多少人?

(二)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1.出示例2问题: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2.指名学生列式,教师板书。

3.引导学生试算35+32。

(1)组织学生先画小棒、画计数器(注意观察学生操作。首先正确摆放出35和32,其次正确地将5个1和2个1相加,3个十和3个十相加)帮助学生对笔算加法算理和算法的理解。

(2)学生试着用竖式计算,交流板演算法。

(3)教师追问: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为什么3和3对齐,5和2对齐?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师生小结: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4.即时练习。

出示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1题,巩固笔算加法时的对位和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一)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2题。

(二)教材15页第1题的后三道。

四、课堂总结

(一)突出重点,回顾新课。

笔算两位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二)回顾小结,完善课题。

1.这节课我们利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计算时,每一位上的数相加是否满十?

2.补充课题,板书:不进位

引导学生观察后交流

学生提出问题

自我尝试

交流算法,说说口算的过程

学生画小棒图

小组交流

拨计数器,学生画计数器,感知算理

尝试列竖式计算

交流笔算方法

学生自我练习,全班交流

放手让学生自我进行计算

学生思考问题并进行交流

学生做练习

学生列竖式计算,重点检查学生的对位问题,提醒学生将竖式的结果填在横式的后面

教后反思

理清法才明

这是一节学校的数学教研课。孩子们很聪明,聪明的知道察言观色,看到有老师来听课,整节课的课堂秩序比起所有的上课时候都懂纪律,认真倾听,善于思考,积极回答,效率高。一帮让人不可小瞧的娃们。可见,不是不懂,而是更喜欢自在,想要追求自由放松。

需要扬长处:课堂中的有效性。

一是课前的口算练习。

二是课堂整体的倾听能力。

三是从具体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是整体设计有序,板书工整有序,重点(红粉笔)突出,有利于低年级学生学习。

五是借助于摆小棒、想小棒、画小棒、拨计数器、画计数器等操作,将算理清晰明朗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注重数形结合思想。

六是课堂有的放矢,收放自如,详略得当,重点在于例1的引领,掌握之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例2,。

七是教师语言简洁,关键,在关键处发问、追问,让学生理清法明。

需要避短处:需要提醒横式与竖式的对应顺序,使得竖式的学习顺理成章。其次计数单位的适时渗透,再者就是数形结合数学思想的顺势引领。“把图形用数来表示,就是这样的竖式形式……”一句话的转折即可。

课题

100以内的加减法(进位加)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9-12、13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活动中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

2.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3.在情境中体验加法计算的价值,在探究中培养迁移类比推理的能力。

4.体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与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联系密切,感受数学的统一美。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理解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道理。

教学方法

操作实践、合作交流法等

教具学具

课件、小棒等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数感、符号意识、推理能力等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复习旧知,铺垫导入

(一)复习口算

5+34= 63+7= 9+84= 38+50=

(二)复习笔算

32+6= 5+43= 24+61= 43+37=

(三)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进位)。(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算理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课件呈现主题图,读取主题图中的信息。

2.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学生汇报,提炼问题: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4.列出算式:35+37=

(二)小组合作,探究算法

你想用什么办法算出得数?小组合作来试一试吧!

(三)汇报交流,明确算理

预设一:用小棒摆

1.学生汇报演示。

2.结合学生的操作,重点交流5根加7根得12根,把其中的10根捆成1捆再和原来的6捆相加。

预设二:列竖式计算

1.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你在列竖式计算时,是从哪一位加起的?为什么要从个位算起?

3.讨论:5加7满10后怎么办?在竖式中怎么表示?

(四)归纳总结,理解算理

1.我们今天学的加法与以前学的加法有什么不同?

2.进位加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算?

3.课堂小结:笔算加法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教材第14页“做一做”。

学生列竖式计算,巩固算法。

2.教材第15页第5题。

判断改错,进一步理解算理。

3.教材第15页第3题。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

四、课堂小结

1.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笔算加法时,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口算,并交流算法

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指名板演后交流,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关键把哪个数位对齐?

学生提问题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汇报,明晰算理

学生谈课堂收获,总结竖式计算方法

学生自我练习,全班交流,检查问题,调整纠正。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笔算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后反思

拥有教育智慧,方能有的放矢

本课教学,是基于一年级下册学生已掌握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前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的基础之上。通过在学生熟知的情境中展开探索,在动手操作中理解算理,在知识迁移中体会笔算加法的算法。让学生真正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主要通过“课前复习——合作探究——详细讲解——巩固练习——归纳总结”等环节,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欲望;小组探究,发散思维;算理研究,合理推理;归纳总结,引申练习。使得学生充分发挥个人自主性,激发学习兴趣,进而学好数学。

本节课的问题存在学生的课堂自我管理能力欠缺,导致课堂成效不大,又专门进行了一天的练习课,才算真正的将竖式计算的细节落实到位。也算是教师课堂的疏忽之处。本节课的问题存在学生的课堂自我管理能力欠缺,导致课堂成效不大,又专门进行了一天的练习课,才算真正的将竖式计算的细节落实到位。也算是教师课堂的疏忽之处。思考原因:课堂的关键点在于让学生在交流个位上的数满十时进位时,应该怎么表示。总体感觉费劲。思考费劲的源头是什么?

一是课堂的不安静因素。课堂的不安静影响了老师的心情,在讲课的中间有点被打乱的感觉,管理和调整,使得课堂自我感觉有点乱。

二是课堂上学生的倾听能力。今天课堂的倾听和昨天比起来,大打折扣。认真的倾听,教师基本可以当堂任务当堂顺利完成,学生的出错率也低,课堂有效性高。但倾听能力不足,导致一节课如同对牛弹琴,一切都懵懂状态。练习时费劲纠正。

三是近一半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不太好。如此现象对于这年龄的孩子来说,是常事,但为何有有些孩子的毛病不减反增的感觉。思考:这些孩子的放学状况想要了解一番。有部分孩子是送去辅导班的,辅导班效果好吗?会不会收效不佳,反而养成了不是好习惯的坏习惯呢?

不过,问题的解决不能靠他人,还得从自己的备课上入手,让课堂有吸引力,课堂方法多样化,课堂多些调整休息的小游戏(控制住1分钟之内)设计。从这些方面入手来解决吧。

另外,口算训练的问题也是需要和家长交流的话题。专项训练,口算速度两项要求。

课题

100以内的加减法(不退位减)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9-14

教学目标

1.借助圆片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算理。

2.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3.在情境中体验减法计算的价值,在探究中培养迁移类比推的能力,同时感受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方法

尝试探究,合作交流

教具学具

课件、圆片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数感、符号意识,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等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课件演示“奥运金牌榜”情境图。

1.读懂情境图。

(1)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牌榜前5名的国家分别是谁呀?分别获得多少块金牌呢?

(2)谁获得的金牌数最多啊?(中国)

2.交流情境图。

(二)根据图中信息揭示课题。

1.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

2.提取不退位减法的问题,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课件演示其中的三个不退位减法问题: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美国比德国多多少枚金牌?德国比英国少多少枚金牌?

二、探究算法,明确算理

(一)自选问题,分组探究

1.各组选题,尝试列式。

36—23= 36—16= 19—16=

2.回顾加法,列出竖式

(1)回忆加法笔算方法。(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

(2)尝试列出竖式。

3.利用圆片,探究算理

(1)理解圆片在不同数位上的含义.例如:在个位和十位各摆放四个圆片,说说这个数是几?这两个圆片代表的含义是否一样?如果老师现在在个位划去一个圆片、十位划去两个圆片,一共划去的数是多少?剩下的数是几?

(2)利用圆片摆一摆,算一算。

4.组内交流,全班反馈

(1)各组摆好后,组内分别说一说。

(2)上台板演,交流做法。

5.竖式计算,交流发现

(1)列竖式计算减法应注意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

(2)遇到结果的个位是0时要占位。

(3)遇到结果的十位是0时不用写。

(二)尝试练习,分组比赛

1.教材第18页“做一做”第一题,根据数位上的圆片计算。

2.“做一做”第二题,计算结果中的个位和十位有0时的处理。

三、巩固应用,深化理解

(一)教材第20页练习三的第1题。

让学生理解减法竖式的注意事项。

(二)练习三的第2题。

让学生列竖式计算减法,进一步巩固新知。

(三)练习三的第3题。

图文并茂,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全课总结,个人评价

(一)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二)你对自己这节课的学习表现有什么评价?

学生交流

引导学生提出减法问题

选三名学生上台板演

尝试列车竖式

算理探究

小组合作交流

全班探究

学生自我进行练习

学生练习,交流研讨,解决出现的问题

谈自我收获,进行自我评价

教后反思

请假回来第一天上课,卢老师教了不进位和进位的加法笔算,不知道学生掌握的如何。上课先复习了笔算加法,发现学生对于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掌握都非常好。处理习题的时候,对于简单的推理,不计算判断两个式子的大小有很大的难度。表现为无这方面的意识,或者有几人有意识但表述不出来。

不退位减法的教学,直接给出美国和俄罗斯两个国家的金牌数,让学生提问题,有提加法的,也有提减法的。减法问题保留,多叫了几次,发下有人不会提减法问题,错误多在分不清是多多少还是少多少。

算理的理解上,学生对于课本上呈现的图示认识不足,以至于完成“做一做”的时候又进行了针对性训练。

有关0的写法,十位上是0的时候该不该写,有部分学生写了,得告诉他们不需要写。一般04就写作4。

上课做小动作的人比较多,甚至于北边的挨着个儿地问,老师刚才提了什么问题,问到第7个人才说出来。

课题

100以内的加减法(退位减)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9-20

教学目标

1.借助学具的直观操作,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明白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的道理。掌握计算方法,并会笔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2.能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并会笔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

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明白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的道理。

教学方法

操作实践、合作研讨法等

教具学具

课件、小棒等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数形结合、数感、符号意识、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一)口算。

15-7= 20-8= 17-9= 13-7=

提示:利用小棒来说明理由。

(二)课件出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三名金牌榜”情境图。

代表团

金牌数

中国

美国

俄罗斯

1.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有关减法的什么数学问题吗?

3.学生汇报有关减法的数学问题,收集如下:

(1)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美国比中国少多少枚金牌?)

(2)中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俄罗斯比中国少多少枚金牌?)

(3)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俄罗斯比美国少多少枚金牌?)

4.学生先独立解决问题(3),指定某名学生板演,全班交流,笔算时应该注意到什么?

(板书: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减起)

5.学生根据问题一、问题二列出算式:51-36=,51-23=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尝试练习,制造冲突。

(二)动手操作,建立表象。

1.小组内借助小棒进行探究,教师巡视。

2.汇报交流,理解算理。

预设:①11-6=5,40-30=10,5+10=15

②10-6=4,4+1=5,40-30=10,5+10=15

问:为什么都要拆开一捆啊?

3.课件演示摆小棒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三)明确算理,掌握算法。

1.根据摆小棒的过程,学生列竖式计算,同时指定某名学生板演。

2.全班交流,掌握算法。

(1)个位:当被减数的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该怎么办呢?当被减数的十位上退1后被减数的个位上就是多少?个位上减得的差是多少?它表示什么意思?(提示:几个几)

(2)十位:现在被减数的十位上是多少?十位上减得的差是多少?这时减得的差表什么意思?(提示:几个几)

(3)结合摆小棒的过程,列竖式计算。

(4)学生交流:个位和十位分别怎样算?并形成如下板书:

强调: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退位点记住点。

3.练习巩固。

列竖式计算问题(2):51-23。

(四)运用知识,拓展提高。

1.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

小明到书店买了一本24元的书,付给售货员50元,应找给小明多少元?

2.比较51-36和50-24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五)观察比较,全面认识。

今天学的列竖式计算和前面学的有什么不同?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一)教材第19页的“做一做”。

(二)教材第20页的第5题。

(三)教材第21页的第6题。

课件逐题出示,学生抢答,说明错误的理由,然后强调计算时注意的问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这节课我们在动手操作中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觉得自己学得如何?

五、课后小练笔

教材第20页第4题。

指定某名学生说说口算时是怎样想的学生交流信息,提出问题。

全班交流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全班交流。

1.学生试着口算51-36=

2.尝试列竖式计算,同桌交流遇到的困难

3.指定某名学生汇报,引发冲突:个位上的数不够减

没有小棒的画小棒表示

学生列竖式计算,指定学生板演。全部交流

指定某名学生板演,然后全班交流。

学生列式,并列竖式计算,指定某名学生板演,然后全班反馈,强调:从十位上退“1”后,个位上要算10减3

先让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同时指定某名学生板演,强调:退位点要点

先让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然后全班交流,着重强调:十位上应该怎样算。

教后反思

学生的听课习惯堪忧,昨天上课就发现几个女生一直在用衍纸的小纸条偷偷贴叠东西,没收并批评了她们,今天上课仍然有。上课走神的,抠手的,点名回答问题却磨磨叽叽不肯站起来的,真是让人火大。

这是还没和学生们磨合好。昨天作业少了6本,大课间去教室想办法找出来,叫了几个人都用不动,最后还是我逐个检查有没有刚发下的作业本才找出来。

“做作业是谁的事情?”最先响起的回答是几个人的齐声回答——“老师的”。

再一次明确课堂纪律,上课前准备好课本、练习本、笔;老师提问要马上站起来,大声回答;手放在课桌上,眼睛看着黑板或老师,以保证能认真听讲;当天的作业没完成要利用下课时间完成并送给老师批改;错题补到批改的日期下边……

相对于一次次强调纪律和规定,提醒督促甚至恐吓学生们认真听而言,第二节课练习笔算退位减法时无意中的比一比收到了更好的效果。出题,做完的举手,表扬最先举手的人;然后引导同桌两个互相比,一句简单的“又是你快吧?”“这次是你比同桌快吧?”让学生们的注意力和积极性空前高涨。让我在心里暗叹二年级的小学生真的是容易“哄”。

确立规范和纪律,表扬好的,多利用比一比的话术来规范课堂,是目前应该积极尝试的。

知识方面,退位减法算式51-36=列出来后,学生尝试后,没算出答案的都遇到了减不下的困难,而算有答案都是25。利用加法验证不对后,通过画小棒来理解算理,重点是如何解决减不下的问题,然后用竖式记录刚才减的过程和结果,强调退位点的记法和用法。练习几道题后,前三排学生逐排上讲台板演,规范竖式的写法。两节课,学生初步掌握了笔算退位减法。

课题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会用画图的方法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2.经历观察、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沟通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借助迁移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用画图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方法

画图法,操作实践,合作交流

教具学具

课件、若干个圆片、三角形、小棒等。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模型思想,一一对应,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形结合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游戏导入

(一)摆一摆,说一说。

教师在黑板上粘贴一行○,共6个。

1.要求学生摆一行数量一样多的△。(摆放时指导学生上下行对齐,一一对应。)

2.如果要使△比○多2个,该怎么摆?(让学生上黑板摆,并说一说想法。)

3.圈出△和○同样多的部分,再圈出△比○多的部分,△可以分成哪两个部分?

4.怎样计算△的数量?

(二)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探索新知

(一)探究解决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1.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1)出示教材第23页主题图。

(2)学生交流:哪一列的班级在评比中荣获第一名?你还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3)课件出示例4第(1)小题的条件部分。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理解数量关系。

怎样求出二班得到的小红旗的面数?

(1)根据黑板上的圆片和三角形的对比图,学生模仿着用小棒摆。

(2)同桌互相说一说摆法和算法。

3.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23页小红旗摆法图,演示画图过程。

(2)学生交流图中数量之间的关系。

(3)学生列式、解答。

4.学生交流。

你还能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能会直接分析出数量关系,也可能运用线段图分析。)

5.引导学生用减法来检验。

二、探究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1.课件出示24页第2小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2. 学生尝试用画图的方法表示三班和一班的数量关系,并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3. 学生汇报解法及解题思路,课件同时演示解答过程。

4. 口答检验方法。

三、应用提升

(一)教材第25页练习四的第1题。

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理解解决问题的关键句,再列式计算。

(二)教材第25页练习四的第2题。

(三)教材第24页“做一做”。

1.课件出示图示,生独立解答。

2.比较这两个问,有何不同?(学生自主交流)

3.教师小结: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时,关键是要找出哪个数量较大,哪个数量较小。

四、畅谈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指导学生体会同样多怎么摆、多几个怎么摆

画并圈出同样多的部分和多出的部分

观察例题主题图,收集数学信息

学生提问题

学生用小棒摆,然后同桌交流

交流图中的数量关系

列式解答

第二小题,学生独立尝试解答

汇报交流

学生练习后再交流

教后反思

上课时通过画不同数量的正方形、圆、三角形来复习同样多和一一对应的方法,把多的图形分成两部分:同样多的和多的部分。

例题先让学生画图,大部分直接就能画出答案。问题在于画的图分不清哪里是一班的,哪里是二班的,都是一串小旗;点出来后发现有个女生标上了一班、二班。

由于先让学生画图表示条件,而没有先提问题,学生通过画图已经知道了二班有15面了,造成提问题环节学生有困难,提了两个问题:(1)一班比二班少几面?这个问题很简单,不需要计算。(2)两班一共有多少面红旗?李晨华张嘴就来:12+12+3。他不计算二班的也能算出来。问题是我给出来的:咱们还是先算一算二班有多少面吧。

对于画图的指导,学生是比葫芦画瓢,亦步亦趋,还得规范强化。比如描述清楚信息,加上问号等。第二问例题,先学生画了以后我又画,学生掌握的情况堪忧。

课题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

课型

练习课

上课时间

9-26

教学目标

1.会用画图的方法分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熟练掌握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2.经历观察、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强化画图练习,增强用图意识。

教学重点

强化画图练习,增强用图意识,熟练掌握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

画图练习,用图意识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教具学具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模型思想,数形结合,分析、解决问题意识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复习

1、昨天我们学会解决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来帮助解决的?

2、一班男生有25人,女生比男生多8人,男生有多少人?

二班男生有18人,女生比男生少9人,女生有多少人?

画图列式计算。

二、练习

1、课本24页做一做

A、把题目拆分成两道题,选择合适的条件和问题描述。

B、尝试画图,可用小棒棒代替蛋,也可画圆圈,或者画线段图。

C、对照图形列式计算

D、小结:谁和谁比,求多的,用加法;求少的,用减法。

2、练习第1题

A、理解题意

()和()比,()多()少。

B、尝试画图

C、列式计算。

D、同桌讲算法:东东和西西比,东东多西西少;求西西是求多的,用加法。

3、练习第2题。

画图,同桌交流:去年和今年比,去年比今年少就是去年少,今年多。问去年有多少只,是求少的,用减法。

4、练习第3题。

提问题:注意图中宇航员的信息。

三、作业

完成练习四第1、2题。画图列式计算。

学生尝试画图,列式计算

两个问题,各挑出有用的信息组成新的题。

画图

语言描述,进一步感知算法

练习画图,可用小棒,也可以用画线段图

完成作业

教后反思

昨天学了什么?生:什么时候用加法,什么时候用减法。本意是让学生总结模型,求比一个数多(少)的数,结果学生直接跳到算法上,开始总结算法了。

把“做一做”挑有用的信息组成两道新题,难度很大。一方面是认真思考的人少,一方面也可能是昨天做过了,觉得老师给改对号不需要再考虑了吧。感觉难以进行,只好我板书一个完整的问题,让学生画图解答。第二个问题要求了半天,只有寥寥几人开始挑信息出题做。只得檫黑板重新板书题目让学生做。反复说:挑选有用的信息,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另一个是多余的无用的信息了。

和学生的磨合还得加强。

感觉好点的:第二节课问好后,只有1人课桌上干干净净,其他人都准备好了课本练习本等学习用品;上课时发现程翔的手钻到桌子下边了,讲课时盯着他看了一会儿,手自觉地拿出来了,比起前几天来有进步。

规矩和纪律,还得提醒和强化。

课题

连加、连减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9-27

教学目标

1.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会正确地进行连加、连减的两步式题的计算。

2.通过生活情境的再现,感受连加、连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建构出连加、连减的模型。

3.在对比练习中,优化出算法,同时感受到竖式简便写法的合理性和简洁美。

4.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养成认真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连加、连减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正确计算连加、连减。

教学方法

尝试教学、合作交流等

教具学具

课件,尺子。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数形结合,运算能力,优化思想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一)复习加、减法笔算。

1.出示计算题。

28+15= 94-44=

2.学生独立计算。

3.全班交流。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二)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一)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例1的主题图,谈话引入:秋天到了,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小玲和同学们正热火朝天在农家乐参加劳动呢。你们看他们正在那里干什么呢?(帮李大爷家采摘南瓜)

2.出示表格,收集有关数学的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28个

34个

22个

3.提取有代表性的问题。三个组一共摘了多少个大南瓜?

(二)连加计算。

1.列式:28+34+22=

2.尝试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对计算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

3.交流算法。(课件演示)

4.比较以上三种方法,优化竖式的简便写法。

5.练习。教材第28页“做一做”第一题。

(一)学生在黑板上算和作业本上算同时进行。

(二)集体讲评。

6.小结:用竖式进行连加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三)连减计算。

1.课件出示例2中的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还剩多少个?”)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解答?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

”“

4.全班汇报,优化连减的竖式。(课件演示)

5.练习:教材第28页“做一做”第二题。

6.小结:用竖式进行连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三、运用知识,提高巩固

(一)比比我最棒!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29页练习五第4题。

2.采用开小火车的形式讲评。

(二)小小运动健儿!

1.出示教材第29页练习五第3题。

2.理解题目意思。列式计算,并口答。

3.同桌互改.夸夸自己的同桌。

(三)课堂练习。

教材第29页练习五第1、2题。

四、全课总结

1.今天你收获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

3.学了今天的课,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笔算,回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观察表格,收集数学信息,尝试提出问题。

独立列式计算

交流算法,在对比中感受简便写法

学生练习

学生尝试列式计算,交流算法,体会算法优化的思想。

练习

完成练习。

总结交流

教后反思

连加式子列出来后让学生尝试计算,28+34+22=,李可心和同桌先被叫到黑板上算,看看其他学生的,两种简便写法都有,各挑了一个人去板演。结果后两人写完了,先叫的俩人却还没完。最后可心两人又把改成了简便算法。

遇到没算过的题目,和可心两人表现一样,犹豫不决,没信心的不在少数,你看看我的,我看看你的。最后调查大部分都是简便算法,问你们看书了?看《小鲤鱼跳龙门》了。答非所问,真是愁人的娃呢。

薛中庸和李俊豪连加笔算简便写法掌握最慢,叫到讲台前算,薛中庸会,李俊豪不会。第二节课连减,发现李俊豪退位减法还不会算,说话也听不见。

课题

加减混合运算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9-28

教学目标

1.结合情境,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笔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3.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体会小括号在加减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4.在学生已有连加、连减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学会笔算。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合作探究等

教具学具

课件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分析推理,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复习迁移

课件出示: 60—24—16= 18+27+39=

1.学生独立练习。

2.学生汇报交流。说说连加、连减的顺序和竖式计算的注意要点。

(二)情境感知

课件出示:公交车情境图

1.看情境图说信息。

2.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3.学生汇报:

问题一:现在车上有多少人?(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要求这一问题得先知道什么条件)

问题二:上去的人比下来的人多多少人?

4.揭示课题。

根据学生的问题,适时引出新课,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探究无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1.学生讨论问题一的解决方法。

2.尝试列式:67—25+28

3.汇报每步算式的意思。(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4.独立笔算。(教师巡查)

(1)分步笔算。

(2)简便写法。

5.引导学生说说笔算时的注意事项。(注意运算符号的变化)

6.引导学生探索问题一的其他解决方法。

例如:28—25+67,67+28—25等,若学生用67+(28—25)的算式来解决,教师应予以引导并鼓励,同时可以利用这一课堂生成资源自然的导入下一环节──探究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二)探究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1.课件出示: 67—25+28 72—(47+16)

2.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说说有什么发现。(小括号的出现,运算顺序的不同)

3.尝试笔算第二个算式。

4.重点讨论72—(47+16)有简便写法吗?如果没有,为什么?

三、巩固基础,实践应用

(一)完成“做一做”。

让学生通过基础练习,巩固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二)完成练习五的第6题。

让学生在辨析对错中发现问题,以利于自己在计算中避免类似的错误。

(三)完成练习五的第9题。

这是一道情境题,且有两种解题思路,既可以列出连减算式,又可以列出含小括号的加减混合式子,让学生自由选择。

四、畅谈收获,总结提升

(一)说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二)谈谈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回顾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竖式的简便写法

看主题图收集数学信息

提数学问题,交流问题

同桌讨论,列式计算

交流笔算的简便写法

总结笔算时的注意事项

鼓励学生用其他方法来解决问题

对比观察,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知道出现小括号会改变运算顺序,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学生练习,巩固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交流收获,总结算法。

教后反思

两步计算时笔算的简便写法,先减后加的可以,先加后减的不能。这一点还得明确。也许得从头理一理两步计算的运算顺序,没小括号的按从左往右的顺序算,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本来是列两个算式,现在可以把有的合并成一个简便算式。先加后减的不能合并。

计算出错率很高,主要错误有:1、抄错题,书上的题抄到本子上,就能把数字抄错,还不少人,提醒了几次,抄完题先核对一下再开始算,就这样陈可心还是抄错两次;2、两步计算只算一步,忘了另一步就写答案了;3、两步都算了,算式等号后边不写答案;4、进位的小1和退位的点不写,或者写了没算;5、20以内的进位加退位减计算出错。

应对,1、复习20以内的口算;2、自己找找每个错误是如何来的,该怎么避免;3、提醒检查、进位退位别忘标记别忘算;

课题

解决问题(连续两问)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9-30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结构,学会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正确解答比较容易的含有连续两个问题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连贯地思考问题,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3.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含有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第一个问题的结果是第二个问题的一个条件。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合作探究等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数形结合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复习准备

(一)尝试补充缺少的条件或问题,再解答。

1.课件出示题目

(1)拍球比赛,小华拍了34个,小强比小华多拍9个,___________?

(2)阅读兴趣小组有男生13人,___________,阅读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2.认真审题,明确每道题需要补充的是条件还是问题。

3.你能将上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吗?

4.指名学生补充条件、问题,再解答。

(二)小结:要解决一个问题,至少需要两个已知的条件。

二、探究新课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自主理解题意。

(1)春暖花开,学校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组织到郊外写生,从图中你了解了什么信息?

(2)学生说说自己发现的数学信息。

2.尝试提出问题

出示:美术兴趣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___________?

(1)学生审题,发现缺少问题。

(2)补充问题。

①男生有多少人?

②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二)深入探究,解决问题。

1.分析问题

(1)要解答第二个问题,需要什么已知条件?(女生和男生的人数)

(2)缺少的已知条件是什么,到哪里去找。

明确解决第二个问题时需要将第一个问题的结果作为第二个问题的一个条件。

2.解决问题

(1)先求男生人数,列式计算:14-5=9(人)

(2)再把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合起来,求出美术兴趣小组的总人数。

列式计算:9+14=23(人)

(3)学生口答:男生有9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23人。

3.检验结果

怎样检验解答是否正确?(方法不唯一)

(1)所求得的男生9人是否比已知的女生少5人。

(2)共有的23人,减去男生的9人,剩下的女生是不是14人。

4.归纳小结

今天学习的连续两个问题的实际问题,要先根据已知的两个条件解决第一个问题,再把第一个问题的结果作为一个条件,和另一个有联系的已知条件结合起来,解决出第二个问题。

三、练习提升

(一)完成教材第32页“做一做”。(课件出示)

1.分析问题,找出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2.解决第一个问题,列式计算:33+4=37(人)

3.学生讨论解决第二个问题:把第一个问题的结果作为另一个条件。

列式计算:33+37=70(人)

4.检验结果:把自己检验的过程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5.学生口答问题。

(二)完成教材第33页练习六的第1题。

1.学生审题,找出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2.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列式计算。

3.学生讨论解决第二个问题,列式计算。

4.引导学生检验结果并口答问题。

四、课堂小结

(一)学生回顾。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二)教师小结:这节课学习的是含有连续两个问题的实际问题,解答第二个问题时需要把第一个问题解答的结果作为第二个问题的一个条件。做题时要先读懂题目,再认真解答。

复习一步计算解决的问题,明确要求的问题和已知条件的关系,为学习解决连续两问的应用题做准备。

交流自己发现的数学信息

尝试提问

理解题意

明确要解决第二个问题,必须指导第一个问题的答案。

通过画图等方法,尝试解决问题

学生练习,巩固并掌握解决连续两问的问题的解题方法

练习中引导学生学会检验结果,培养学生主动检查的好习惯。

交流收获,提醒注意事项。

教后反思

例题直接让学生开始做,大部分学生能做对。问题出在两问,有人做完后忘了自己算的是什么了。大部分都是一个式子答一下,两个问题答了两次。郭小丫两个式子简单标了算的是什么,受到了表扬,然后是格式。

读题是关键,认为学生知道了、明白了,做完后却不知道该怎么答。多找人复述题意,在复述的过程中理解题目,知道要求的问题是什么,不然每次的练习都是错误百出,答非所问。

课题

整理和复习

课型

练习课

上课时间

10-8

教学目标

通过对100以内加减法算式算法的复习,加深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熟练程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加深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熟练程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教具学具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计算能力,模型思想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整理复习

1、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

点名找学生回答。

交流:笔算加减法要把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算起。加法个位满十的要向十位进一,减法个位不够减的要从十位借一。

提醒:a、别抄错题,抄完题先检查;

b、笔算的时候看清运算符号,别搞错;

c、进位的小1和退位的小点别忘了写,别忘了加上或减去;

d、横式后边的答案不能丢。

2、出示课本第35页第2题。

观察: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你觉得上下一组的答案会相同吗?

独立计算。

连减,先算前两个或者先算后两个,答案不同。

二、巩固练习。

1、练习七第1题。

2、练习七第2题和第3题。

三、作业

练习七第4、5题

交流笔算方法

反思曾经的错误,提醒

观察,计算

计算,错误的找原因

完成作业

教后反思

出错的,让找原因,不少人会说“算错了”,而不去深究是怎么算错的。这一点还得让学生慢下来,帮她们分析,真正找到错误的地方。

做的作业惨不忍睹。格式上胡乱写,前边那张没写完,非得翻一张新的开始;左边写不下,直接写到右边了。第四题错误最多,开始专门画线段图讲了,又简单呈了写的格式,还是愁人,答的不能看,第二问够不够,好多人算剩下多少。

读题,都不知道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

课题

角的初步认识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10-9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能用尺子画角。

2、通过指一指、画一画、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并培养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使学生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操作演示。

教具学具

主题图,剪刀,钟表,三角尺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空间观念,抽象,语言表达能力,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观察导入

请同学观察主题图,你能在图中找到角吗?把你找到的角指出来。

和同桌互相指一指。

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认识角的特征

1、画一画,初步感知角的特征

试着把你指出的角画出来,强调只画一个角。

预设:画实物图;画的线段多,一个图中有两到三个角;

引导学生区分生活中的角。

再画,尽可能把角都画出来,画不完可以分分类,一样的少画几个。

2、全班交流,认识角的特征

A、板画角

抽象出剪刀开口的角;抽象出钟表分针和时针形成的角(分针长,时针短);抽象出三角板的直角;

B、讲解角各部分的名称:顶点,边。学生指出自己画的角的各部分名称。

C、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一个顶点,两条边。

三、活动:折一折

1、咱们认识了三类角,你能动手做一个角吗?

交流:你准备做哪一种角?怎么做?

2、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完成。

3、交流:指出你做的角的顶点、两条边分别在哪。

四、活动:比一比

怎么能比出来角的大小?

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看另一条边的位置。

小组里谁做的角最大?比一比?

四、用尺子画角。

独立尝试,点名交流画的步骤。

五、巩固练习

练习八第1——4题。

六、升华提高

学了这课,你有什么收获?

在主题图中找角,同桌互相指一指。

尝试画角,区分生活中的角。

交流后再画。

板画,指出各部分名称

动手折角

比角的大小

独立画角

教后反思

这节是学校数学组的公开课,课上的比较沉闷,流程上没有缺失,从头走到尾,到画角时下课。前半节找角、画角还能和学生交流,后半节的折角、比角的大小到活动角,基本对着空气在说话,没有学生应答了。失败,水过而地皮亦不湿,到最后活动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灌输也灌不进了。

评课,意识到两点失误。1、概念不清是导致折角、比大小等活动进行不下去的原因。主题图的运用时间上显得仓促,学生只是找到了小旗和小旗下边的足球场边线的角,三角尺、剪刀,没找到单双杠上的角,也没找到身体形成的。如何从实物中抽象出角,课前自己心里没底,只是单纯地认为让学生画找到的角,画一个角,只有一种画法,就能抽象出角来。这里只是告知、讲解,这样的图形叫做角,一个顶点两条边。如此概念不清,导致后续活动困难。

2、和学生的认知基础不接轨,是导致交流无法进行下去,甚至出现小动作、走神的原因。备课除了备教材,还得备学生,学生的想法在哪儿,他们认为的角是什么样子的,又是怎么组成的,画的时候该怎么画,不管不顾,让在学生画表中的角,大部分学生画的还是钟表分针、时针的实物的时候,就该意识到学生还是认为尖尖的东西是角。而这一点,出示剪刀的时候就有不少人认为剪刀的一片尖是角。告知加忽视,没有贴近学生的想法,导致学生听不懂,然后才开始走神、哄哄乱。

充分利用主题图,指一指的活动让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想法,而尝试把这个角画一画的活动,应该是抽象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最困难的过程。这里应该给予重视,学生指着尖尖,那就是一个点,画下来明显不对,角在哪里?又该怎么画?角的组成明显不能只有尖,还应该有边。让学生找,用手比,比出边了再画。单纯告知抽象后的结果,无法让学生直观地形成角的表象,真正认识到角。

课题

认识直角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10-10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2.通过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进学生对数学的亲近感。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直角,会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难点

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否是直角。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教具学具

三角尺等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空间观念,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

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你能说说角有什么特点吗?(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学生用活动角学具做一个角。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3。

1.认识直角。

(1)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角?把你发现的这种角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

学生小组交流、汇报发现。

教师举例:你看,我们黑板的角、国旗的角、数学书封面的角、课桌的角都是直角。

(2)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直角。学生观察教师画的角。

你能在三角尺上找到这样的角吗?

学生寻找,并指出直角。

小结:每个三角尺上都有一个直角,找出直角,同桌互相指一指。

(3)你能制作一个直角吗?学生思考并动手制作直角。

(4)教师指名汇报制作直角的方法。

2.判断直角。

(1)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呢?

小组讨论交流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

(2)学生汇报,并验证方法。

(二)教学例4。

1.画直角。

(1)你还能用三角尺的直角干什么?

(2)指名板演画直角并说说画法。

画直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

2.归纳直角的画法。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直角的画法:直角很特殊,我们画的时候要用三角尺上的直角画,才会准确,画的时候先画顶点,再点对点,过顶点画两条边。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0页“做一做”第1题。

2.完成教材第40页“做一做”第2题。

3.完成教材“练习八”第6题。

找教室里的直角

找三角尺上的直角

尝试折直角

讨论如何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尝试画直角

完成练习

教后反思

直角是一个特殊的角,大小不会变化,首先认识直角后,告诉学生直角的大小是固定不变的,这样学生才容易进行接下来的活动,不论是折直角、判断直角、画直角都有了理论依据。

上课非常费劲儿。认识了直角,也在教室中找到了很多直角。制作直角的活动却卡壳,学生拿着纸折来折去,大多是锐角,偶尔有两个发现撕下来的纸张的角就是直角,可不是自己折出来的。

一个三角尺中只有一个直角,拿着比划了半天,画直角时,发现张子墨还是不会,不认识直角,把一个锐角当作直角来看待。

原因应该是对角的大小还是没有概念。

课题

锐角和钝角的初步认识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10-12

教学目标

学会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教学重点

学会辨认锐角、钝角,知道锐角、钝角的特征

教学难点

直角、锐角和钝角三者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小组合作

教具学具

三角尺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模型思想,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

复习:比一比直角的大小,画一个直角。

设疑:这些角,有的比直角大,有的比直角小,它们是什么角呢?

二、探究新知

1.说说锐角和钝角。

(1)比一比。

看例5中的队旗和红领巾图。

演示比角,说明这个角比直角小。

汇报交流:像这样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板书:锐角 比直角小)

演示比角,说明这个叫比直角大。

像这样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板书:钝角 比直角大)

(2)动手操作。

①拿出活动角,做一个锐角。

同桌互相比一比,锐角的大小一样吗?(锐角的大小不同,但都比直角小。)

②拿出活动角,做一个直角。

同桌互相比一比,直角的大小一样吗?(一样)

③拿出活动角,做一个钝角。

同桌互相比一比,钝角的大小一样吗?(钝角的大小不同,但都比直角大。)

(3)连一连。(教材第41页“做一做”第2题。)

独立尝试完成。

思考:怎样验证?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用三角尺的直角来验证。

小结:根据角的大小可以把角分成三类:以直角为标准,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钝角。

2.再次揭示课题:锐角和钝角。

三、反馈完善

1.认一认。

(1)认真观察你手上的三角尺,刚才我们知道三角尺上有一个角是直角,那剩下的两个角是什么角呢?小组合作,互相拿出角,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

小结:每一个三角尺上都有两个锐角。

(2)完成教材“练习八”第1题。

2.做一做。

出示活动角,用活动角表示出直角、锐角、钝角。

3.完成教材“练习八”第10题。

4.画锐角和钝角。(完成教材“练习八”第11题。)

用手比一个直角,和三角尺的比一比,标准不;

用三角尺画直角

用三角尺量队旗和红领巾的角,看看哪些比直角大,哪些比直角小。

用活动角做指定的角

认识三角尺上的角

完成练习

教后反思

这节课的概念比角简单,都是和直角比大小,大的角是钝角,小的角是锐角。难以接受的还在角如何比大小上。

上课为了让学生对角的大小有个直观的认识,让同桌两人合作拼指定的角,一个人出一支笔做为角的一条边,这样一个学生对概念还有模糊的时候,同桌能纠正一下,有利于快速形成正确的认识。

课题

乘法的初步认识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10-15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经历把相同数相加算式抽象成为乘法算式的 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沟通加法与乘法的联系,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体会乘 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会读、写乘法算式。

2、在初步认识乘法并应用乘法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培养表达能力、推理概括 能力以及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参与热情,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感受探索 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根据要求正确写出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的含义,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引导法、观察法、讨论法等

教具学具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模型思想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观察主题图

你看到了什么?能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认识乘法

1、学生提问题,相机板书:

(1)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

学生列加法算式,认识到这是5个3。

(2)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人?

学生列加法算式,求的是4个6的和。

(3)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

学生列加法算式,这是7个2相加。

2、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都有相同的加数。

3、认识乘法算式

2×7=14 读作:2乘7等于14。

也可以写作:7×2=14 读作:7乘2等于14。

认识乘号,写乘号。

认识各部分名称。

4、尝试写出其他乘法算式。

三、巩固应用

1、气球有几个?

是()个()?加法怎么列?乘法怎么列?

2、画小棒,写加法算式。

4个2 3个4 5个33、完成48页“做一做”。

收集信息并提问

完整提问,先说信息,再提问

列加法算式解决问题

认识读法、写法

练习

教后反思

上课从收集数学信息并提问题入手,学生列加法算式,理解几个几上有困难。尤其是到练习环节,有部分学生3个5和5个3分不清,对加法是把各部分合并的理解有欠缺,导致几个几分不清。

做练习还得提醒学生同桌互相比,这样才能稍微快一点。做一做的3道题还有人没做完,练习九的前3题有人已做完,差别太大。

课题

乘法的初步认识

课型

练习课

上课时间

10-1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已有乘法的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加深对乘法意义的认识,熟记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正确读写乘法算式,并能熟练地用加法算得乘法的积及解决一些相关的数学实际问题。

2、让学生通过类通过合作学习、相互展示、相互交流,体验学习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兴趣,感受数学之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加深乘法的意义理解,能熟练地通过加法算得乘法的积。

教学难点

加深乘法的意义理解。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讲练结合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模型思想,数感,转化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复习乘法的意义

加数相同的加法,才能用乘法表示。

如:3+3+3+3+3的加数相同,都是3,有4个3,求的是4个3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3×4或者4×3。

练习九第10题。

A、直接改写成乘法的算式有5个5相加和4个2相加的式子;

B、哪些能改写成含有乘法的式子?

如:3+3+3+2=3×3+2

独立尝试,然后交流

二、乘法的读法

读法,仍写数字。

练习九第4题,同桌互相读一读。

第9题,点名读一读。

三、练习

1、画图表示5个2,列加法和乘法。

区分2个5,别画成2个5。

2、根据提示写出乘法算式

A、加法改写为乘法的,如6+6+6+6+6

B、语言描述的4个7相加

C、求8个10的和是多少

D、乘数分别是7和9.E、直接给出读法的3、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画图表示乘法算式的意义,完成51页第13题。

尝试计算乘法算式的答案,转化成加法再计算。完成第14题。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相同加数才能改成乘法。

写一写,读一读

画图并列式

尝试画图,改写为加法计算

教后反思

进一步加深乘法意义的理解,对于学生稍有难度的有三点:1、一个加法算式里不仅有相同的加数,如何改为含有乘法的算式。2、画图表示乘法算式的含义,如3×2,需要选择是画3个2还是画2个3。3、尝试计算乘法的答数,需要逆向思考,改写成加法算式再计算。

乘法的意义,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能说出来是几个几或者几个几。这一点还得让学生明确。否则画图表示意义的时候,学生们容易混淆,说不清该选哪种,不确定另一种对不对。

课题

5的乘法口诀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10-17

教学目标

1.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与意义,能熟记5的乘法口诀。

2.熟练运用5的乘法口诀求积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体会学习乘法口诀的意义,感受乘法口诀的简洁美,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编制并熟记5的乘法口诀。理解每句口诀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每句口诀的意义。

教学方法

讲解法,小组合作,讲练结合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模型思想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4×5表示什么?画图表示,并算出答案。

交流:表示4个5或者5个4相加。

转化成加法,算4个5相加的和或者5个4相加的和。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看主题图。

出示一盒福娃,一盒有多少个?(5个。)几个5?(1个5。)

1个5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写作1×5或5×1。因为1个5还是5,所以1乘5(或5乘1)得5。为了今后计算方便,我们可以根据1×5=5或5×1=5编成一句口诀:一五得五。

(2)现在有几盒?(2盒。)几个5?(2个5。)

指名学生说说。

2个5相加得10。谁能写出乘法算式?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5=10;5×2=10。)这表示什么意思?2×5=10或5×2=10表示2个5相加是10,2个5相加可以简单地说成:二五,得数是10,直接说成一十,启发学生编成口诀:二五一十。

(3)学生试编口诀。

(课件分别出示3盒、4盒、5盒福娃。)一共有多少个福娃?用乘法算式怎样写?试着编出他们的口诀。小组内讨论。(指名回答。)

学生回答:3盒福娃,是3个5,乘法算式是3×5或5×3,口诀是:三五十五。

4盒福娃,是4个5,乘法算式是4×5或5×4,口诀是:四五二十。

5盒福娃,是5个5,乘法算式是5×5或5×5,口诀是:五五二十五。

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

1×5=5 一五得五 5×1=5

2×5=10 二五一十 5×2=10

3×5=15 三五十五 5×3=15

4×5=20 四五二十 5×4=20

5×5=25 五五二十五

(4)小结:5的乘法口诀有5句。上面的1×5、2×5、3×5……可以用这些口诀来计算。

2.识记口诀。

3.熟记口诀。

学生自由读背、全班背、指名背、开火车背。

三、反馈完善

1.师生对口令游戏。

2.完成教材第52页“做一做”第2题。

先看清图意,用一句话说出图意,再写乘法算式。

3.把口诀填完整。(完成教材“练习十”第1题。)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指名填写。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知道乘法口诀的作用

尝试编口诀

识记口诀

完成练习

教后反思

学生尝试背诵口诀,对什么时候有“得”字,什么时候没有“得”字,不少人比较模糊,口诀中有没有“十”,也有不少人会掉。对于口诀的背诵,正着会背,倒着有人就不会了,上课让学生尝试背诵,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检查,总有人的声音听不见。

课题

5的乘法口诀

课型

练习课

上课时间

10-18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5的乘法口诀,学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2.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用口诀计算。

教学重点

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用口诀计算。

教学难点

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用口诀计算。

教学方法

练习法、讲练结合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数感、计算能力、模型思想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

1.师生对口诀。

一五()()()()一十 四五()()

三五()()()()二十五 二五()()

2.开火车。(完成教材第53页第4、5题。)

第4题:开火车背出5的乘法口诀。再抽背。

第5题: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再抽背。

二、师生互动

1.填口诀。

完成教材第53页第1题。

2.写乘法算式。

我们学过“正”字,这个字一共几笔?(写一个“正”字5笔。)

正 正

()×()=()

正 正 正

()×()=()

正 正 正 正

()×()=()

3.看图写算式。

△△△ △△△ △△△ △△△

一共有几个三角形,你是怎么列式的?

4.用口诀写算式。

三五十五

二五一十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小结:根据一句口诀可以列两道乘法算式,五五二十五只能列一道算式。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53页第2题。

看图列出乘法算式。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2.完成教材第53页第3题。

大象运木头。

指导学生先看懂题目。

口头回答:每头大象运2根木头,5头大象运()根木头。

3.完成教材第53页第6题——小兔拔萝卜。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对口诀

检查背诵口诀

说答案,用了哪句口诀

完成练习

一个口诀写两个乘法算式

完成练习

教后反思

练习课,学生对于乘法的意义和口诀的有了进一步认识,至于口诀的运用,仍有人不是太明确。

乘法可以改写成加法,在学习乘法口诀以前计算乘法,需要改成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形式来计算,学生在这一点上能体会到口诀的简便。

口诀薛中庸、李俊熙、孙雨辰不会背。

课题

2、3、4的乘法口诀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10-19

教学目标

1.经历2、3、4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理解这些口诀的意义和结构。

2.初步掌握乘法口诀的编写方法,记忆这些乘法口诀并会用它们来计算有关的乘法计算题。

3.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乘法计算。

4.进一步明确乘法口诀的含义和来源,沟通与加法的联系。

教学重点

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

进一步明确乘法口诀的含义和来源,沟通与加法的联系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讲解法、自主探究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模型思想、计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

开火车对口令:5的乘法口诀。

一五 三五 五五

二五 四五

指名学生上台出题,其他学生对口令。

引入: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学习2的乘法口诀)

(出示乒乓球拍图。)

这是一副乒乓球拍,每副有几个?(2个。)一副表示几个2?(1个2。)

用乘法怎样列式?(1×2或2×1。)

你能编出口诀吗?(一二得二。)

两副乒乓球拍有几个?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你能编出口诀吗?

让学生自己试编口诀,教师板书。(2个2相加,2×2,二二得四。)

再让学生齐读口诀,记忆口诀。

2.教学例3。(学习3的乘法口诀)

(出示气球图。)这里每束气球有几个?(3束。)应该用几个几表示?怎样列乘法算式?怎样编口诀?(让学生自己列式,试编口诀。)

1束气球:1×3=3,一三得三。

2束气球:2×3=6或3×2=6,二三的六。

3束呢?小组合作编出3的乘法口诀。

3×3=9,三三得九。

3.完成教材第54页“做一做”第1~2题。

(1)第1题。

提出要求:计算并写出口诀。

学生写得数,并说出口诀。

(2)第2题。

看图,说说是几个几相加,用乘法怎样列式,用的是哪句口诀。(学生自主列式,说出口诀。)

4.让学生自主学习例4。

(出示豆沙汤圆图。)说说豆沙汤圆是怎样排列的,自己对照图形写出乘法算式,编写出4的乘法口诀。把书上的算式和口诀补充完整。

出示4

学生编写口诀,教师板书。提醒:积是十几时把“得”字去掉。

5.小结:1~4乘法口诀。

(2)观察黑板上1、2、3、4的乘法口诀,你有什么发现?

是几的口诀就有几句,都从一几开始。

(3)尝试背诵口诀。

先让学生按顺序背,再同桌互相背。

三、反馈完善

1.开火车。

(1)对口令。

(2)板写乘法算式,快速说出得数和口诀,学生反复练习。

2.完成教材第56页“做一做”第2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对口令

继续经历编口诀的过程

编制3的口诀

自主编制4的口诀

明确口诀中什么时候有“得”字

尝试背诵口诀

集体练习

教后反思

经历了编制2、3、4的乘法口诀,学生们都明确了什么时候该有得字,什么时候不需要。2和3的口诀少,学生当堂掌握的情况比较好,4的口诀不尽人意,需要课下再背诵。

有什么收获,不少学生会说学习了几句口诀,疑问提不出来。

课题

2、3、4的乘法口诀

课型

练习课

上课时间

10-22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熟练巩固并掌握1~5的乘法口诀。

2.熟练掌握1~5的乘法口诀。

3.掌握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1~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1~5的乘法口诀,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数感、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

1.开火车口算,直接口算并说口诀。(完成教材第56页第3题。)

2.完成教材第56页第1题。

跟着小动物边画边说口诀。

二、熟记口诀

1.同桌互相背诵口诀,正着背、倒着背。

2.同桌接力背诵。

3.默写口诀。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57页第6题。

出示花朵。把得数写在花瓣上,并说出口诀。

2.完成教材第57页第7题。

让学生先写出得数,再说出每道题的口诀。

3.完成教材第57页第8题。

让学生观察图上提供了什么信息和问题,想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引导:1个秋千坐2人,2个秋千是几个2?(2个2相加,是2乘2,得4。)

4.拓展练习。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完成练习

同桌督促背诵口诀

默写口诀

完成练习

教后反思

乘法口诀需要熟练背诵,李俊熙背诵情况不好,非常慢;薛中庸的背诵也很困难;郭小丫会背,上课检查的时候却张不开嘴。

口诀的默写也比较困难,有几个爱做小动作、磨蹭的人,别人默写完了他还是一半儿都没完成。要让学生们知道时间不能浪费,什么时候该干什么,都赶紧儿的干完才好,这样后边的时间才不会被挤占。

课题

乘加、乘减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10-23

教学目标

1.学会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2.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

3.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讲解法、谈话法、讲练结合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模型思想、计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把下边的式子改写乘含有乘法的算式:

4+4+4+5

3+5+5+5

6+6+6+6+6-4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1)观察课本例5主题图

收集有用的数学信息和问题,点名用语言描述。

旋转木马上有4组木马,3组木马上坐了3个人,还有1组是2个人。一共坐了多少人?

(2)尝试独立解决。

(3)汇报交流。

方法1:根据每匹小木马上的人数,用连加计算,列式:3+3+3+2=11(个)。

方法2:前面3匹的人数一样,可以列成乘法算式,加上另外2个。列式:3×3+2=11(个)。

方法3:假设每匹小木马上的人数是3人,那就是4个3,我们在假设时多加了一个人。因此,算完后要把这一个人拿走。列式:3×4-1=11(个)

(3)引导观察算式。

教师指出:像3×3+2,3×4-1这样的算式有乘又有加减的,我们把它们称为乘加、乘减。

这两个算式怎么算呢?

思考:3×3+2中,在3×3下面划一横线,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还要加2?

3×4-1中,在3×4下面划一横线求的是什么?为什么减1?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乘加、乘减的算式都是先算乘法,然后再算加减法。

2.58页“做一做”第2题。

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完成教材第58页“做一做”第1题。

根据小猴子摆的桃子,帮它算算一共有几个桃子?

在引导学生看清图意后,列出不同的算式,明确运算的顺序。

反馈交流,指名学生回答:4×3+1=13(个),4×3表示什么?加1表示什么?

5×3-2=13(个),5×3表示什么?减2表示什么?

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引导学生小结:乘加、乘减都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或减。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练习十二”第1题。

2.完成教材“练习十二”第4题。

3.完成教材“练习十二”第5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改写含有乘法的式子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收集到的数学信息

尝试描述清楚

交流自己的算法

明确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算式,应该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

先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教后反思

乘加、乘减解决问题的时候,乘加的算式学生容易理解,乘减的算式学生理解难度很大,3×4-1,学生会问:4在哪来?数出4个3,最后一个木马上明明不够3,要按3来数来算,学生感到困难。

两种方法都要求掌握,对学生来说要求过高了,应该是会一种方法,能顺利解决问题就行。

课题

6的乘法口诀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10-23

教学目标

借助已有知识和经验编出6的乘法口诀,知道口诀的来源,熟记口诀,比较熟练地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编出6的乘法口诀,并应用口诀进行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探索发现口诀的内在规律。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谈话法、讲解法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模型思想、数感、计算能力、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

对口令:2~5的乘法口诀。

过渡: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6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6。

(1)看课本主题图:这是6个豆荚,每个豆荚里面有6颗逗,小组合作完成下面的表格:

豆荚个数

豆子颗数

先指导学生看懂表格,再填写。

交流反馈,说说为什么1下面填6,2下面填12……

(2)小组活动,探究口诀。

根据上面的表格你能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乘法口诀吗?

学生自主探究,编出口诀。

汇报交流,教师板书:

1×6=6 一六得六 6×1=6

2×6=12 二六十二 6×2=12

3×6=18 三六十八 6×3=18

4×6=24 四六二十四 6×4=24

5×6=30 五六三十 6×5=30

6×6=36 六六三十六

让学生说说每句口诀的含义。

(3)读记口诀,哪一句口诀记得最牢?哪一句记不住容易忘?你想怎样记住它?

想一想相邻的口诀相差几?(相邻的两句口诀相差6。)

(4)熟读口诀。

①熟读口诀,自己试背口诀。

②指名背,两人互相背。

③师生对口令。

2.完成教材第60页“做一做”第1题。

你能用一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吗?

3.算一算。

60页“做一做”第2题的杯子图。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1题。

2.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面两组题目。

3.完成教材“练习十三”第2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对口令、一列学生同时接受老师的检查

认识表格

完成表格

小组合作尝试编制口诀

尝试记忆6的口诀

背诵口诀

完成练习

教后反思

学生前边编制口诀有了一定的基础,经历了5的口诀编制和2、3、4的乘法口诀编制,6的口诀,在学生完成课本表格的基础上,学生们就能顺利完成了。

口诀的背诵和记忆是个难关,仅仅依靠课堂上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

课题

例7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10-25

教学目标

1.明确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要用乘法计算,不同加数相加用加法计算。

2.会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乘法或加法算式。

教学重点

区别用乘法和加法解决的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解决问题意识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

1.列式计算。

根据加法算式来写乘法算式。

3+3+3+3 4+4+4 2+2+2+2+3

2.直接列式。

5个3相加是多少?

一个加数是3,另一个加数是5,和是多少?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7。

(1)把题目写到黑板上,学生读题。

①有4排桌子,每排5张,一共有多少张?

②有2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一共有多少张?

认真观察,这两道题目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题意。

独立尝试解决问题。

(2)汇报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第(1)小题里的4表示有4排,每一排是5,表示4个5,我们用图形表示,你能画出4个5吗?

学生合作,用图形表示出4个5.列式:5×4=20(张)或4×5=20(张)

第(2)小题也请你用这样的方法画出来,再思考解决的办法。

学生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交流:

列式:5+4=9(张)

(3)我的解答正确吗?

先检查图画得对不对,再看看算式是不是正确地表示图的意思。

学生自行检验,师生共同交流,说说想法。

2.对比小结。

观察这两道题目的解决方法,为什么第(1)小题用乘法计算,第(2)小题用加法计算?

学生互相交流。

三、反馈完善

练习十四1、2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改写算式

学生读题,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尝试画图

根据题意想想还原信息,检查和画图是否相符,用图来验证解决问题的正误

完成练习

教后反思

学生学会了乘法,知道求几个几用乘法,却忘了加法。例题的第2问,让学生算了半天,又画图确认自己的对不对,要不是不会画图,要么是弄成了乘减,2×5-1。感觉思路是打开了,可解决问题却搞得太麻烦,加法一步就能解决。

课题

整理和复习

课型

复习课

上课时间

10-29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1~6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熟悉口诀、熟记口诀。

2.通过研究口诀表的排列规律,发展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复习有关用口诀解决问题的内容巩固对乘法意义的认识,进一步发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整理1~6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熟悉口诀、熟记口诀。

教学难点

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小组合作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数感、模型思想、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

这一单元学习了乘法,看看都学了哪些知识?

自己回想一下,同桌交流。

二、师生互动

1.整理乘法口诀表。

(1)同桌互相提、背诵口诀。

(2)完成课本上空白的乘法口诀表。

引导学生从各个方向朗读乘法口诀表来加深记忆。

竖着:第一列都是求1个几的口诀,按一一、一二、一三……的顺序排列,每相邻的两句口诀的积相差1;第二列都是求2个几的口诀,接二二、二三、二四……的顺序排列,每相邻的两句口诀的积相差2……

横着:第一行是1的乘法口诀;第二行是2的乘法口诀;……第几行就是几的乘法口诀。

斜着:从上往下依次是一一、二二、三三等相同的两个数的乘法口诀。

(3)引导学生从各个方向背诵乘法口诀表,尝试默写。

2.计算练习。

(1)完成教材第67页第1题。

定时3分钟,让学生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完成教材第67页第2题。

乘加、乘减,让学生独立计算,写在教材上,交流时说说计算顺序。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67页第3题。

2.完成教材第67页第4题。

3.完成教材第67页第5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回想关于乘法的知识。

引导学生竖着看、横着看,为默写做铺垫

背诵并默写

完成习题,全班比赛

完成练习

教后反思

完成练习,做了以后让做到作业本上,学生完成情况不好。书写的格式和正确率都比较差。这种每道题中有多个问题的,学生答的时候容易出错,还会有学生把两个问题搞混淆,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哪个问题。

纯文字描述的有多个问题的题目,学生解决起来感到吃力。

课题

观察物体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11-9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并能根据观察到的形状确定观察位置。

教学难点

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并能根据观察到的形状确定观察位置。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小组合作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空间观念,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

从不同的地方看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图像一样吗?

二、探究新知

1.本位观察。

小组长把本组的数学书收起来,叠放到一起,竖着放到课桌上。每个人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画出自己看到的形状。

交流,他画出来的是他所在的位置看到的吗?

四个人看到的一样吗?

2.换位观察。

提出要求:听老师口令,全体起立。请每组同学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教师做手势表示)走到本组的下一张位子上去。你们现在看到的课本的形状和刚才一样吗?你现在看到了这摞书的哪一面?

引导:为什么大家现在看到的和刚才不一样了呢?这是怎么回事?(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这是因为同学们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观察的角度也就不同了,所以看到熊猫的形状也不一样了。

3.连一连:例题1,把人和图连起来。

4.连一连(完成教材第68页“做一做”)

小组交流,注意车头的方向,区分左侧面和右侧面。

三、练习

1.说一说。(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第1题。)

小猴看到了正面,小鸟看到了上面,袋鼠看到了侧面,小熊看到了后面。

2.连一连。(完成教材第3题)

3.猜一猜。(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第2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思考,猜测

画出自己看到的对比不同位置看到的图像是否一样

换位验证,不同位置看到的图像不一样

观察小熊,连线

观察卡车,连线

完成练习十六1、2、3题

教后反思

上课后发现两处地方和预想的不一样,第一,课本立不起来。四个人的课本摞在一起,立起来比较困难,总是倒,学生观察的时候描述起来也比较困难,因为看到的不是正面,四本书立在四人中间,每个人都能看到三个面了,这样无形中提高了难度,于是没有要求学生再画。第二,左侧面和右侧面是个难点,这是课前忽略的地方,上课时感觉有点儿混乱。如卡车的观察,人在卡车的左面或是右面,看到的车头方向不一致,这时候观测点又移到了观测者身上,卡车左边的人看到的车头在自己的左边,而右边的人看到的车头在自己的右边。这个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的支撑,对于空间想象力弱的人困难很大。

调整,先在课本上把每个人看到的车的哪一部分标人的旁边,车左右的两人,标清车头在他的那边。

混乱的地方就在于车左右的两人指的不是图中左右的两人,图中左边是车头的前方,车左边的人是离我们最近的人。

现在想来,不需要那么麻烦,只需要说清楚每个人看到的是车的哪部分就行。如图中左边的人看到的是车的头部;图中下边的人看到的是车的左面,车头在他的左边即可。不然真的把学生也闹迷糊了。

课题

观察立体图形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11-12

教学目标

1.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形状摆成的物体。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讲解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空间观念、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图像可能不同。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2。

1.小组合作探究。

把长方体摆放在桌子的中间,再分别从正面、上面、侧面进行观察,说一说:站在什么位置看到了什么样的图形。

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是什么图形。

2.看课本主题图

提问:小刚、小强和小英也在观察长方体,从他们的角度,你能说说,这几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

第一幅图是小英看到的,第二幅图是小刚看到的,第三幅图是小强看到的。

通过刚才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3.观察正方体。

小组合作,从积木中拿出正方体,正放在桌子中间,认真观察,说说你看到的是什么图形?

看到的都是正方形。

为什么看到的都是正方形?(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

4.小结。

观察物体时,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

5.观察圆柱体。

照样子,观察圆柱,你有什么发现?

上面是圆形,从侧面和正面看,都是长方形。

照样子,观察球,你有什么发现?

不论从哪个位置观察,看到的面都一样。

二、教学例3。

1.猜猜看。

老师从一个方向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这个立体图形是我们学过的,它可能是什么?

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猜测,并说出理由。

小结:可能是正方体,因为正方体的每一个面都是正方形。还可能是长方体,因为有的长方体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

我们单凭一个面能不能确定这是什么物体?(不能,要从整体上进行观察。)

2.汇报交流。

小结: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方向、全方位地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这样得出的结论才能比较准确。

三、反馈完善

1.完成“练习十六”第4题。

2.完成“练习十六”第5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固定三个观察位置进行观察

理解正面指的是面对我们的那一面

看课本主题图

观察正方体

小结,理解可能的意思

观察圆柱

观察球

小组合作,猜测

交流猜测结果

完成练习

教后反思

观察学具盒,当作长方体,画了个表格,从正面、侧面、上面三面进行观察,一起填了正面和侧面,然后每组发了一个学具盒,让学生小组一起观察并填表。

正面

侧面

上面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体

虽然有不少组都是独自拿一个学具在观察填表,但我发现学生完全有能力完成。

学生们通过画图的方式来填表,圆柱正面和侧面观察有不少人问,发现有人画透视图,他看到什么就画什么,原来是他看到了上面和侧面两个面。原来是对从正面观察的理解有偏差。

把活动交给学生来完成,比单纯的讲解要透彻点儿。交流的时候还是有人走神儿。

课题

7的乘法口诀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11-13

教学目标

1.经历推导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并熟记7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计算7的乘法。

2.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认识7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培养初步的推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7的乘法口诀,并正确计算7的乘法。

教学难点

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并熟记7的乘法口诀。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讲解法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数感、模型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一、复习导入

对于乘法,我们学过了什么?

同桌互相背诵1到6的乘法口诀,横着背,竖着背。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看课本主题图,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表格中需要填的是什么?

图案个数

拼板块数

学生完成表格。

(3)学生尝试编制7的乘法口诀

1个7 一七得七 1×7=7

2个7相加 二七十四 2×7=14

3个7相加 三七二十一 3×7=21

4个7相加 四七二十八 4×7=28

5个7相加 五七三十五 5×7=35

6个7相加 六七四十二 6×7=42

7个7相加 七七四十九 7×7=49

(4)齐读口诀。

学生齐读7的乘法口诀。

2.交流编口诀的方法。

这么简练的口诀,你是怎么编的?(学生交流汇报。)

每句口诀的第一个字依次是“一、二、三、四、五、六、七”;

第二个数字都是“七”;

从上往下看,得数依次多7,从下往上看,得数依次少7,反映了“是几的口诀相邻之间的积就相差几”的规律。

3.熟记口诀。

4.完成教材第72页“做一做”。

学生说出得数。

追问“你用的是哪句口诀?

三、练习

1.完成练习十七1、2、3题

2.游戏

每人做1到7七张卡片,同桌两人玩74页的数学游戏。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回顾乘法的意义

背诵学过的口诀

填表格

尝试编制口诀

齐读口诀

观察口诀的特点

背诵口诀

尝试应用

完成练习

教后反思

7的乘法口诀,学生有了前边学习1到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很容易就能编制出来。个别的是错误的,计算七巧板的个数不对。也许是加错了,也许是数错了。

口诀的记忆,新的口诀越来越多,如何快速记忆并保持准确度是个难题。今天利用游戏让他们用卡片来帮助记忆,发现上课的时候顺着背背的挺顺溜,一旦打乱,用卡片随机出就麻烦了,同桌两人还得想半天才有结果。

今天布置了带扑克,只带1到7 的28张。希望能对乘法口诀的记忆起点作用。

课题

8的乘法口诀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11-15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过程,能自主编制并记忆8的乘法口诀。

2.会用8的乘法口诀进行有关的表内乘法计算。

教学重点

自主编制并记忆8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自主编制并记忆8的乘法口诀。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 讲练结合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数感,模型思想,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

1.乘法口诀有哪些特点?背诵7的乘法口诀。

2.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8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看课本情境图。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乐队在训练,站成了8排,每排有8人。)

(2)完成小狗跳的线段图。

(3)尝试编口诀。

学生完成教材第75页填空。

教师巡回检查。

2.寻找口诀内部规律,帮助记忆。

(1)学生齐读8的口诀。

(2)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8的乘法口诀?仔细观察有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找规律:

①第一个乘数:按1~8的顺序排列;

②第二个乘数:都是8;

③每个积都比前一个多8;

④积的个位数是按:8、6、4、2、0、8、6、4排列的。

教师板书9×8,追问:接下去编的话,积的个位会是几呢?积是多少?怎么得来的?10×8呢?

3.识记口诀。

4.完成教材第75页“做一做”。

三、反馈完善

1.同桌两个指着做一做第2题,互相检查用的是哪句口诀,反复练习。

2.完成教材练习十八第1题。

3.完成练习十八2~6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回顾7的口诀,总结乘法口诀的特点,为编制8的口诀做铺垫

完成小狗跳的加法计算

尝试编口诀

找口诀的规律

记忆口诀

应用口诀练习

教后反思

口诀从哪里来的,是几个相同的8求和加出来的,虽然先计算了小狗跳的线段图填空,还是有部分学生不理解,不知道计算的结果就是口诀里对应的积。八的口诀有八句,明显比前边的记忆困难了,做作业时发现不少人会背错口诀,看来口诀要背熟并能准确运用,需要一定的时间。

扑克牌的游戏练习,要求同桌两个人不看牌,喊一二后同时把一张牌翻到课桌上,谁最先说出乘法口诀算谁嬴,同时拿走对方的扑克。规则的建立比较困难,有人每次拿着自己的扑克从里边挑,有人虽然不看,但每次总要洗牌,或者翻开牌了,盯着对方的看,却把自己的捂着不舍得松手。游戏的效率太低。

课题

例3 解决问题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11-19

教学目标

明确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要用乘法计算,学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会列乘法算式解答。

教学重点

掌握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讲练结合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1.将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3+3+3+3 4+4+4 2+2+2+2+3

2.直接列式。

5个3相加是多少?

2个4相加是多少?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3。

(1)看课本例3主题图,认真观察,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看图说出图上的信息。

明明给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买3个文具盒,一共多少钱?”)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1个文具盒多少钱。)

(根据问题,寻找有用的信息。)

点名,让学生完整地叙述题意。

独立尝试解决问题。

(2)汇报交流。

引导:文具盒一个8元,3个文具盒,可以用括线图这样表示:

列式:8×3=24(元)。

教师追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呢?

(3)想一想:买7块橡皮,一共要多少元?

学生列式计算。

(4)看图:你还能提出其他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吗?

让学生看图,提出数学问题,让其他同学解答,说说解答的方法和理由。

2.完成教材“练习十九”第1题。

同桌互相用语言描述题意,然后列式计算。

3.比较总结。

这几道题有什么共同点?(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小结:只要是求几个几的和的实际问题,都可以用乘法计算。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练习十九”第3题。

2.完成教材“练习十九”第4题。

3.完成教材“练习十九”第5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将加法改写成乘法算式

用语言描述找到的数学信息

完整叙述题意。

明确:单价×数量=总价

先用语言描述,再做题。

完成练习。

教后反思

文具盒买3个,求的是3个8还是8个3,还有不少人说是8个3。不思考不听讲还是真的不会?

完整地复述题意,上课时要求挑出有用的信息,同时加上标点符号,说出来,逗号、句号、问号。从文具盒的购买,到橡皮的购买,再到自己提问题描述题意,学生们经历了多次完整描述题意的练习,做作业时提高了要求,练习十九的第四题的第二问:还能提出其他乘法问题并解答,要求提一个加法问题、一个乘法问题,比以前写得好多了。只有个别的念不通顺,忘写问号。

课题

9的乘法口诀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11-20

教学目标

1.理解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初步掌握9的乘法口诀。

2.会用9的口诀进行计算,掌握乘法竖式计算。

教学重点

掌握9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掌握9的乘法口诀。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讲解,谈话,小组合作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数感,运算能力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9的乘法口诀。

你知道9的乘法口诀的哪些知识?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1)交流尝试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方法

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9的口诀应该有几句?

交流:第一个字应该是从一到九,第二个字都是九,后边的不一样。

积可以通过求几个九的和算出来。

(2)运用类推,独立编出口诀,写到练习本上。

(3)小组交流,互相检查印证。

(4)全班交流。

1×9=9 一九得九 9×1=9

2×9=18 二九十八 9×2=18

3×9=27 三九二十七 9×3=27

4×9=36 四九三十六 9×4=36

5×9=45 五九四十五 9×5=45

6×9=54 六九五十四 9×6=54

7×9=63 七九六十三 9×7=63

8×9=72 八九七十二 9×8=72

9×9=81 九九八十一

(5)把课本80页上的口诀和算式补充完整。

2.找规律,记口诀。

(1)尝试背口诀。

(2)游戏

用扑克记忆口诀。同桌两人拿1到9的扑克,每次随机抽取一张,都和9相乘,看谁先背出乘法口诀,后背出或者背诵错误的把口诀快速背三遍,然后再翻下一张扑克。

(3)师生对口令,检查学生的记忆情况。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80页“做一做”。

学生说得数,并说出口诀。

2.完成教材“练习二十”第1、2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交流编制的方法,理解该怎么编

独立尝试编制口诀

小组互相检查

全班交流

把课本补充完整

背口诀

同桌互相游戏

快速完成乘法计算

教后反思

上课复习后就要求学生开始编9的口诀,不看课本,会背的凭记忆,不会的用加法。编完后再用连加笔算的形式检查编的口诀是否准确。发现梁浩天完全听不懂,编的口诀是错的,几个9相加也不会,最后叫到讲台上才顺利完成。

扑克仍有部分学生没有带。

对于新学的口诀的记忆,上课时尝试让学生用扑克来辅助记忆,拿一副扑克单练9的口诀,随机背诵9的乘法口诀,背错或者背不出来的把重复背几遍。在教室一组一组地查看督促,发现不少问题,最大的问题还是规则讲过后好多人不明白,游戏慢,背诵的效率低。

课题

9的乘法口诀

课型

练习课

上课时间

11-21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9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运用计算。

2.应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9的乘法口诀,并应用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9的乘法口诀,并应用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讲练结合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数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1、同桌两人利用扑克游戏背诵9的口诀。

2、用扑克随机点名检查9的口诀背诵情况。

二、练习

1、背诵并默写口诀:从一七得七到九九八十一。

2、练习二十第4题,圈出9的乘法口诀的积,观察。

3、练习二十第7题

先用完整的语言说出题,然后列式填到课本上。

4、练习二十第8题

算的是几个5米?你是数出来的还是算出来的?

5、练习二十第11题

规律: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每次多9。

6、练习二十第12题

两个问题,答的时候每个问题都需要答,不能丢了。

三、数学游戏

看课本83页“数学游戏”内容,试试看。

四、作业

扑克游戏,熟记9的口诀

默写口诀

练习完整描述题意

找规律填数

教后反思

9的口诀学习的第二天,利用扑克练习了一节课。同桌两人抽查其中的一个,大部分能流利地背出口诀,快的翻一张就能背出一句口诀,翻的速度跟不上背的速度。郭志勇、薛中庸、程翔、史紫轩四人错误较多。

学生们编题仍有困难,张紫墨积极举手,但说不准确。第7题计算的是多少个小三角形,上课时当成了七巧板。第2小题小正方体拼成的是大长方体,学生们描述起来比较困难,不少学生认为拼成的是大正方体。薛中庸、李俊熙的作业交过来光有式子没有题。

课题

解决问题 例5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11-21

教学目标

1.综合应用乘法解决“两种数量相比,够不够”的数学问题。

2.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将所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具体的问题中,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将所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具体的问题中,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讲练结合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解决问题的能力,数感,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1.课本83页第11题,感受规律的多样性。

规律1:从前往后依次加9。

规律2:10-0=10,20-1=19,30-2=28……

2.列式计算

(1)二年级(1)班有50个小朋友,老师准备了42本笔记本,每人发一本,够吗?(不够。)

(2)1号厅有60个座位能坐得下吗?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

我们要比较两种数量,首先要知道它们的数量分别是多少。这节课,我们继续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1)看课本例5。

A、读题,你知道了什么?点名回答

已知条件:有2名教师和30名学生,租下面的客车。

设疑:知道了2名教师和30名学生,你能求“租这辆车能不能坐下”这个问题吗?(不能。)

缺少什么条件?(客车有多少个座位?)

客车座位和总人数进行比较,就知道能不能坐得下。

B、观察座位示意图。

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让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

C、交流反馈。

方法一:前面每排4个座位,最后一排有5个,一共有33个座位。

4×7=28(个)28+5=33(个)

方法二:分别算出左边和右边各有多少个座位,再加上最后一排的座位。

2×7=14(个)2×7=14(个)14+14+5=33(个)

……

D、比较:32个<33个,能坐得下。

(2)完成教材第84页“做一做”。

根据鸡蛋图,你能求出多少个鸡蛋吗?用什么方法计算?

学生列式解答:

方法一:4×6=24(个)2×5=10(个)24+10=34(个)

方法二:5×6=30(个)30+4=34(个)

现在你能回答这个问题了吗?(不够吃。)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一”第4题。

2.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一”第3题。

3.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一”第6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找规律,描述规律,感受思维的多样性

感受比较的两个量

明确谁和谁比,分别计算出比较的两个量

交流计算座位的不同思路,感受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性

用不同方法完成做一做

完成练习

教后反思

今天的解决问题比较简单,前边单独练习过画图后用不同的乘加、乘减算式来计算同一副图,所以学生计算例题的座位数比较顺利。但积极举手发言的情况不容乐观,总是张紫墨、李雨萌、郭宸瑜等几人抢着发言,其他人在发呆。

利用扑克练习了9的口诀,基本都能准确而熟练地说出口诀,又练习7和8的口诀,发现速度明显慢了下来,并且有出错的现象。虽然下午活动拍篮球时,大都能按顺序背诵口诀拍篮球,但用扑克打乱顺序后就又不会或者不熟练了。

课题

整理和复习

课型

复习课

上课时间

11-23

教学目标

1.对乘法口诀进行归纳整理,列出乘法口诀,找出规律。

2.熟练地掌握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1到9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乘法口诀表的结构和规律。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小组合作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数感,模型思想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1.默写1到6的乘法口诀表

2.尝试把7、8、9的乘法口诀加上去。

3.我们学习的乘法口诀在我国两千多年前就有了。读一读“你知道吗?”

二、师生互动

(一)根据口诀找规律。

1.观察整理好的乘法口诀表,找规律。

横着看你发现了什么?竖着看你发现了什么?斜着看你发现了什么?

横着看:第几横行就是几的乘法口诀;几的口诀就是几句;第一句都是从1开始的;几的口诀到几为止。

竖着看:从第一竖行到第九竖行的口诀句数是按1~9的顺序出现的;第一竖行是“一个几”;第二竖行是“两个几”……;第几竖行就是从“几”开始;每一竖行都是到“9”为止。

斜着看:第一斜行斜着看,也就是“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九九八十一”每句口诀的两个乘数一样。

2.找一找,哪些口诀的得数相同?请把它圈出来读一读。

比如:4:6:8:12:18:24: 36:

(二)背诵并默写口诀。

三、练习

1.完成教材第87页第1题。

2.完成教材第87页第2题。

3.完成教材第87页第3题。

独立完成并观察,你能发现什么?

4.完成教材第87页第5题。

引导学生看懂价目表,并解决第(1)(2)小题。

小结:求两个不同数的和,用加法:8+6=14(元)。

求几个相同数的和,用乘法:6×8=48(元)。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背诵并默写口诀

观察口诀表,找规律

找得数相同的口诀

完成练习

教后反思

课题

量一量,比一比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11-27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实际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巩固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体会测量的实质,能选择合适的标准,用不同的方式表示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长度观念和数感。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

对“量”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建立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选择合适的测量“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数感,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1.回顾长度单位。

A、说说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厘米、米)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和1米的长度。

B、你知道1拃有多长吗?一步有多长呢?(一拃长约15厘米,一步长约40厘米)

C、除了这些,你还想知道什么物体的长度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用测量长度的工具量一量身边的物体吧。

二、分组合作活动

1.小组合作,实际测量。

A、全班交流,认识测量方法。

请学生介绍每种测量工具、测量的方法以及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B、观察图片,了解测量的内容。

看课本主题图,交流图中的孩子们在测量什么。

(有测量桌子高度的、也有测量讲桌长度的……)

C、合作测量,体验测量的方法。

D、分组活动,做好测量数据的记录。

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确定对象后开展测量活动。

②汇报测量结果并板书。

重点讨论身高和两臂展开的长度比1米长一些时怎么记录。如()米()厘米。

2、变换形式,建立所测物体长度的表象。

①闭眼想:教师读板书中物体的长度或高度,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物体的实际长度。

②用手比:学生比划测量物体的长度。

③比长短:如,课桌要比肩宽长一些,身高比课桌要高得多等。

3.选择“单位”,描述长度。

A、用合适的方式描述“鳄鱼身长6米”这个长度。

①直观感知“6米”的长度。

请两名学生用卷尺拉出6米的长度,让学生们直观感受一下长短。

②借助熟悉的标准描述“6米”的长度。

猜一猜:如果同学们肩并肩站着,要多少个同学才能达到6米长?

比一比:请同学们上台肩并肩站一站,看看猜得对吗?

预设:20个人并排站着和鳄鱼差不多长。

试一试:如果是同学们手拉手两臂展开呢,几个同学就够了呢?

说一说:你是怎么比的?还能用其他的方式来描述鳄鱼的长度吗?

B、自主选择活动素材描述其长度。

①看教材第89页表格。

②让学生按照描述鳄鱼长度的方式,选择合适的测量“单位”描述表格中的物体长度。

三、综合应用

1、估一估,写出两个你身体的某些部位的长度或高度,再量一量。

2、估一估,写出两样学习用品的长度,再量一量。

四、反思

这节活动课,你有哪些收获?

教后反思

一节课,从复习长度单位开始,比一米一厘米的长度,到复习测量的方法,记录的方法,测量并记录了自己的一搾大约有多长,用时10分钟左右。新课,认识自己的带的卷尺或软尺,找0刻度在哪儿,大部分学生买的新卷尺,没标0刻度,但也不在卷尺的最顶端,大约3cm的地方开始画刻度,一少部分的是从最顶端开始算0刻度的。通过课本了解测量的内容和方法后,大约20分钟。学生开始测量,发现了问题,大多不会配合,两人互相量一庹的时候,不能完成,这时候最少需要3个人,一人待测,一人对准0刻度,另一人在另一边看刻度;测量身高的时候,头顶的读数大多不准;肩宽的测量,有人把尺子紧紧贴着衣服,两端都是弯的了。记录,有人把一庹的长度记到了肩宽上。

一课时,仅仅完成了身体部分的测量。后续再测量教室的物品,用合适方式描述物体的长度,至少还需要一课时。

测量的本质:用标准去量或者比,需要进一步体会和明确。

课题

认识时间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11-28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知道分针是怎样计时的;知道1时=60分;会读、写几时几分。

2.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认读时间的具体方法。

教学难点

分针是怎样计时的,理解时与分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小组合作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在钟面上拨出指定的整时。

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时间。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

1.认识钟面刻度——大格、小格及几分。

同学们,拿出桌面上的钟面模型,说说钟面上都有些什么?

那么分针怎样走表示1分呢?

分针走1小格是1分。

让学生在钟面模具上拨出1分。同桌互相检查。

3.拨一拨,认识几分。

教师拨时间,学生说出几分。

A、分针从12走到3,是几个小格?是几分?你是怎么算的?

B、分针从12走到6,是几个小格?是几分?

30分也可以说半小时。

C、分针从12走到11,是几个小格?是几分?

4.认识“1时=60分”。

继续拨分针。

讨论:分针从12走到12,走了1圈,是几个小格?是几分?

学生动手拨一拨,说一说。

小结:分针走1圈(60分),时针正好走1大格(1时),他们经过的时间是一样的,所以1时=60分。

(二)教学例2。

1.认读时。

A、刚才我们认读了分,分针对着钟面上的第几小格就是几分。你还记得怎样读时吗?看哪根针?(时针。)

教师拨时针,学生说出几时。

B、练一练。

教师分别拨出时针在3和4之间,7和8之间,11和12之间让学生说出是几时。

2.认读几时几分。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几时”和“几分”的读法了,下面这些钟面上的时间你能读出来吗?

看例2钟面图。

A、第1个钟面上的时间是多少?(4:05 4时5分)

B、分针继续往前走,学生根据分针的走动边走边数,4时10分,4时15分,4时20分,4时25分,4时30分,第二个时钟显示时间为4时30分(4:30),也称为4时半。

C、分针继续往前走,分针走到45分,时间快接近5时了,现在是几时几分?(4:45 4时45分)

3.完成教材第91页“做一做”。

先拨一拨,再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写一写。

4.师生共同总结读时间的方法。

要读出一个时间,要根据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来共同确定。先看时针刚走过数几就是几时,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这时钟面上的时刻就是几时几分。

三、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三”第1题。

2.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三”第2题。

3.小游戏:我说你拨。

同桌互拨。一人说,一人拨。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复习学过的整时

认识钟面

认识刻度

认识读时间

练习读时、写时

完成练习

教后反思

布置了带表,上课时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表,甚至一小组也凑不够一个表。周五布置作业说过,也在微信群里给家长说过,可就这么几个,课该怎么上?是让家长往学校送,还是……虽然满心恼火,最后决定还是打印表的图片来用。

利用教具认识了大格、小格、分针、时针后,拨表的环节也出现了很大的困难,纸上打印的表盘,配分针和时针实在是困难,让学生卷个小纸卷做分针时针,那速度真是让人无语。

时间的认识,快整时和整时过一点儿难度很大,还需要努力训练。

课题

时间推算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11-29

教学目标

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合情推理,让学生在确定的一个时间段内,推算出比较合适的时间。

教学重点

掌握合情推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合情推理的方法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讲练结合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数感、语音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1.出示钟面,教师拨时间,学生说出时刻。

2.拨出指定的时间。

这节课我们学习如何推算时间。

二、探究新知

1.看课本例题3情境图。

明明和红红是一对好朋友,今天他们一起到公园游玩,这是什么时间,他们在说什么?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完整地说一说过程吗?

明明和红红7:15在锻炼身体,他们说做完作业才能去踢球,10:30还要一起去看木偶剧,9:00明明做完了作业。

2.提出问题:明明可能在下面哪个时间去踢球?

读一读,三个钟面分别表示什么时间?

7:45 9:15 10:50

你能推算出明明去踢球的时间是上面三个钟面中的哪一个吗?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3.汇报交流。

9:00 ? 10:30

做完作业 踢球 看木偶剧

你是怎样解答的?(指名回答。)

4.检验。

我们的解答正确吗?把所选的答案10:30代到题目中看看是否合理。

学生自己尝试检验。

三、反馈完善

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三”第4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练习认识时间

在自己的时钟上拨出指定的时间

理解题意,尝试用完整的话描述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尝试检验

练习

教后反思

时间的认知有部分学生没有感觉,哪个时刻在前,哪个时刻在后,10分钟、20分钟大概有多长,时间观念弱的人对于这类推理的题目感到困难。

课题

搭配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12-3

教学目标

通过两种不同事物的简单搭配,探索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初步感受排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推理活动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的特征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有序思考,模型思想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问题:一条直线上有4个点,一共有多少条线段?

有序思考,才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将问题抄到黑板上,你知道了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明确,11不符合题意。个位数和十位数一样了。

(2)独立尝试。

(3)汇报交流。

有意识地找几个:不够有遗漏的;没顺序有重复的;

怎样才能保证既不遗漏,也不重复呢?

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比较好。这样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

明确:先固定十位或者个位,按顺序写全。

(4)再次有序操作。

让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排列,重新摆数,再同桌交流。

小结:搭配数的时候要按一定的顺序来摆,这样不会遗漏也不会重复了。你能用刚才学到的方法来完成小精灵给你的又一个任务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完成教材第97页“做一做”。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练习二十四”第1题。

2.完成教材“练习二十四”第2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回顾前边讲的数线段的方法和顺序。

理解题意

尝试搭配组合感悟如何才能不重不漏

同桌交流

完成练习

教后反思

上课将题目抄在黑板上,明确了题目的要求后让学生独立尝试。发现了三类:少的,有重复的,完全写出来的就两人。各挑了1人写到黑板上简单交流后,聚焦问题:如何才能不重复不漏掉呢?顺势提出有序思考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有序思考写全所有的两位数。

模型的建立,例题和97页的做一做容易对应,红黄蓝三色就是例题里的1、2、3三个数,北城是十位,南城是个位。练习二十四的1、2题和组成两位数的模型对应就有一定的难度。三个人就是三个数字,三个人的坐法就可以用三个数字组成三位数来表示,固定百位,看有几种坐法,看看有几个百位的变化,一共就有几个几种坐法。而送书的,三本书就是三个数,两个人分别是十位和百位。

一节课的容量太小,模型不够清晰,还得再引导学生认识。

课题

搭配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12-4

教学目标

经历对几个事物进行搭配的过程,感受与顺序无关的搭配——组合,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表示这种搭配方法。

教学重点

根据已知条件通过活动判断出结论,感受简单排列和组合的不同。

教学难点

根据已知条件通过活动判断出结论,感受简单排列和组合的不同。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讲练结合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数感、模型思想、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用5、6、7、8、9组成两位数,十位数和个位数不一样,能组成多少个两位数?

有序思考,尝试计算。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抄题到黑板上,说说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

(2)独立尝试。

从3个数5、7、9中任意选其中2个求和,得数有几种可能?这一道题和前面的求法是不是一样呢?

(3)汇报交流。学生说教师板书:

方法一:用表格表示。

加数

加数

两个数求和与顺序无关,两个数交换位置和还是一样的,因此只填一种。

方法二:画线法。

7 9

得数有3种可能。

(4)深入探究。

老师现在有一个疑问,排数字卡片时用3个数摆两位数可以摆出6个数,但求和的时候只有3种可能,为什么出现的结果会不一样呢?(学生交流、讨论。)

明确:两个数的和与顺序没关系。

2.完成教材第98页“做一做”。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练习二十四”第3题。

2.完成教材“练习二十四”第4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复习,不列出所有的而算出来

读题,理解题意

独立尝试

汇报交流

思考问题

完成练习

教后反思

独立尝试解决例题的时候,没有人用表格的形式来分析,要么列式算,要么画连线的图。交流环节让学生又看看课本,尝试用表格来整理。

和例1进行对比的时候,描述起来有点儿绕口。三个数组成两位数,挑选的两个数放在十位和放在个位,交换位置还能算一个新的两位数;而三位数任取两个求和,挑选的两个数不分前后顺序,得数都是一样的只能算一种情况。一个重复算,一个重复了不算。

课题

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

课型

新授 课

上课时间

12-6

教学目标

1.复习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计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估算。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讲练结合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数感、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1.完成教材第101页第1题。

2.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

从今天起,我们要把学过的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比一比看哪些同学学得好。

今天这节课就来复习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板书课题。)

二、梳理知识

1.复习笔算。

(1)让学生回顾,小组讨论“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这个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

笔算加法、笔算减法,笔算加减混合。

(2)笔算加、减法应注意什么?

教师板书: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算起;

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不够减,从个位退1当十再减。

2.练一练。

三、综合练习

1.检查刚算的第1题的笔算,进位的1写了没,退位的小点有没有。

2.完成教材第103页第2题。

(1)说说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计算。

(2)说说计算53-9-37和53-(9+37)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得数一样吗?为什么?

小结:连加、连减、加减混合都是从左往右计算,遇上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

3.完成教材第103页第3题。

(1)出示题目,先让学生读懂已知条件。

解决问题:花面神仙鱼有多少条?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知道什么?哪句话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花面神仙鱼比黄金神仙鱼多9条。)

两种神仙鱼共有多少条?这里指的是哪两种?题目里的已知条件都告诉我们了吗?怎样列式?

(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笔算练习

回顾笔算方法

同桌互相检查

同桌互相说一说计算顺序,独立计算,能用简便写法的用简便写法。

描述:谁和谁比,谁多谁少,求的是多的还是少的,多的用加法,少的用减法

教后反思

笔算问题比较大,能完全计算正确的凤毛麟角。

个位上的进位加法还有人出错。写法上不写进位1而计算了的,往写退位点的的,看来有学生遗忘的很彻底。

梁浩天进位的1写在两个加数中间;朱冰洁、李静怡分不清什么时候不能用简便的笔算写法,先加后减也用。

课题

复习表内乘法

课型

复习课

上课时间

12-7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及各部分名称,应用乘法解决问题。

2.进一步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熟记乘法口诀表,并能熟练地利用乘法口诀表示积,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熟记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求积。

教学难点

熟记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求积。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讲练结合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数感、模型思想、计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6×5= 8×2= 7×3=

7×4= 4×9= 3×6=

5×9= 4×5+5= 6×3-7=

2.揭示课题。

本节课将复习“表内乘法”。

二、复习旧知

1.完成教材第101页第2题。

看课本表格。

(1)仔细阅读题目,看懂填写这张表达的要求。

(2)任意指一个积,让学生说出所用的乘法口诀。

(3)思考表中从左上角到右下角这一斜行的数,看看它们有什么排列规律。

提示:这条线两边对应方格里的数是相等的,也就是一句口诀表示的两个算式的积是相等的。

(4)将表格填写完整,观察每行或者每列数,你能发现什么规律?根据规律,填写教材第(3)小题的表格。

2.齐背乘法口诀表。

(1)完成教材第102页第4题。

引导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运算符号,然后独立完成。

引导学生看图,从图中你获得哪些信息?

解决问题:南瓜有几个?已知条件是什么?(每筐2个,有4筐。)

列式:2×4=8(个)

冬瓜比南瓜多个,冬瓜几个?

列式:8+5=13(个)

你还能提出其他属性问题并解答吗?

三、巩固提升

1.完成103页4、5题

2.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第104页第7题。

(2)完成教材第104页第8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听算式写答案

先观察,再填表格

独立计算

练习

教后反思

学生疏漏和遗忘的:乘法算式的读法,大部分人不会写了。

仍需要加强练习的:解决问题,如辨析加法和乘法的问题,如乘加和乘减的问题,如提问题并解答。

课题

复习长度单位、角的认识

课型

复习课

上课时间

12-10

教学目标

1.复习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形成“米”和“厘米”的表象,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能估计和测量长度,会画线段。

2.复习角,巩固对直角、锐角、钝角的认识,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画各种角。

教学重点

巩固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加强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

正确地画角。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讲练结合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数感,解决问题能力,画图能力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梳理知识

1.让学生自主回顾,同桌讨论“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这两个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

2.教师引导学生梳理:

米和厘米 1米=100厘米

线段 角的认识

直角、锐角、钝角 画角

二、复习旧知

1.体验1米和1厘米的长度。

(1)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大约长1米?哪些物体大约长1厘米?

(2)完成教材第102页第5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

(1)1米等于多少厘米?(1米=100厘米)

(2)1米=()厘米 500厘米=()米

4米=()厘米 800厘米=()米

3.角的认识。

(1)什么叫角?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2)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①怎样才能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②怎样画一个直角?

(3)什么样的角是锐角,什么样的角是钝角?

(4)完成教材第102页第6题。

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请同学们画一画,然后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小结:把直线画在钝角处,上面增加了一个直角,下面增加了2个直角,一共增加了3个直角。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104页第9题。

2.完成教材第105页第10题。

3.完成教材第105页第11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回顾、梳理知识点

用手比一比1米、1厘米的长度

练习转换单位

画角练习

固定一条边水平方向

完成练习

教后反思

单位的选择需要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定的认知。练习中出现的错误:一条河宽约36cm。

画角,要求学生固定一条边水平方向,并标出直角符号和圆弧。

仍有人画的图难看,描的线有重影,不直或者画不到给定的点上。

课题

复习观察物体、认识时间

课型

复习课

上课时间

12-14

教学目标

1.正确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不同。

2.复习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借助动手操作,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复习进一步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的区别;学会认读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

通过复习进一步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的区别;学会认读几时几分。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讲练结合

数学思想核心素养

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揭示课题

揭示本节课的复习内容,板书课题。

二、复习旧知

1.回顾观察物体。

完成教材第102页第7题。

(1)出示小猪储蓄罐:这是什么?

(2)出示4张储蓄罐图片(前面、后面、左侧面、右侧面)。

请你想一想,这4张图片分别的站在哪个位置看到的?

小结:从不同位置区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3)说一说。

请小组一个成员将自己的文具盒摆放在桌子上,再请每一位同学从自己的所在位置介绍看到的情况。

2.回顾认识时间。

课件出示教材第101页第3题的钟面画。

你能读出钟面上表示的时间吗?你是怎么想的?

三、拓展练习

1.完成教材第105页第13题。

2.完成教材第105页第12题。

3.完成教材第105页第14题。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观察并连线

观察文具盒,说出自己所看到的形状

标出时间

教后反思

从三个方向观察物体几何图形没问题,连线都能做对。但从四周观察实物的连线,发现不少学生分不清前后两个方向上看到的图形。这一点费了好大的劲儿去练习。

这次练习,固定观察实物时候的位置,物体正对着我们的方向叫前,对应的面叫后,不以物体为观测点说前后左右。这样,观察者在物体的前面,和我们看到的图形一致,后面正好左右相反。

学生代入位置去想象的时候,空间观念弱的人还是会出错。

第四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全册)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全册)

篇一

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开始新增设的一个内容,涉及的重复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

本节课上,我尝试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亲身感知集合的思想,并使他们亲身体验集合图的产生过程,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集合的思想,感悟重叠,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数学化过程,从而获得数学学习经验。接着,创设了让学生自己设计图。当学生汇报自己独特的表示方法时,进而引导学生借助一种图(集合图)来理解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经历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并充分感知体验集合图的作用。通过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学”、在解决问题中“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表现意识,使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思维也更加活跃。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思维的严密性,特别是在解读集合图时,让学生充分理解

“参加……的,只参加……的,既参加……又参加……的”的含义。在解读集合图的过程中,我很注重学生表述各个部分的意思。红色圈是表示“参加跳绳兴趣小组”和蓝色圈使表示“参加踢毽子兴趣小组”,而去掉了都参加的部分后是“只参加跳绳兴趣小组的人数”,“只参加踢毽子兴趣小组”,多了一个字“只”,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意思完全不一样。还有“既参加跳绳又参加踢毽子”让学生明白这是2个小组都参加的。因此在比较“8+9-3”和“5+6+3”中的“+3”和“-3”时,大部分学生都已理解。在这两个过程中,我都重视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使枯燥的文字转化为图形。并对这个图形作了重点解读:如:你认为红色圈表示的是什么?一共有几人?蓝色圈表示的是什么?一共有几人?这绿色部分表示的是什么?一共有几人?那黄色中的5个人表示的是什么?这蓝色中的6个人表示的是什么?

“杨明、刘洪、李芳”

这3个人表示的是什么?从中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读懂了图意,知道了韦恩图丰富的内涵。并正确选择相关信息进行解题,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解题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篇二

大半个学期很快过去了,回顾一下自己的课堂教学,有许多值得深思的地方,现就自己面对几种现实反思如下:

小学三年级,正是过渡时节。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良的学习氛围。但是,要想让学生一堂课40分钟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就算是好同学也很难做到。老师讲课的时候必须让他们把焦点放在老师身上。

对于优生有的要想抓住他们的思维给他留有悬念,而且还得不要让他们处在胜利之中。由于他们的不细心,很少全做对。所以我就用这点来教育他们不要总认为自己聪明就可以不虚心学习,所以对于优生上课也应该多关注一些。

对于中等生,他们不扰乱课堂纪律。有时你把他叫起来。他根本不知道你讲哪啦。对他们来说心不在焉。要不断提醒他们注意听,多组织课堂教学。

而对于后进生,首先给他们订的目标就不要太高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这样不止他们自己觉得有希望,尝到成功的喜悦。只要他们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要适时的表扬。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希望的。用爱心温暖他们,让他们体验到爱。并且要想他们成功就得在课下时间多帮助他们。本身他们基础不好很容易坚持不住所以多给他们讲一些非常简单的知识,让他们一点一点的进步。除了这些之外,作为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说话要和声细语。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讲课时不管你多生气,多着急,在给学生讲课时都要忍住,要耐心的讲解。永远记住: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他喜欢你才会愿意学这门学科。

除了这些我觉得有一种方法对任何学生都实用那就是————竞赛。竞赛可以使参赛者加足马力,镖着劲儿去争、去夺,可以加快速度、提高效率,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争强好胜本来是青少年的天性,所以我就广泛开展多种多样的竞赛活动,通过这些竞赛活动让差生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在多种尝试中寻求到自己的“对应点”,一旦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表现突出,因此而被别人尊重,便产生了上进心,以这种上进心为契机,从而达到进步的目的。但将竞赛法运用于差生的转化一定要巧妙灵活一些。争强好胜本来是青少年的天性,但由于差生也“好脸儿”、“爱面子”,如果觉得自己没有取胜的机会,便自动退出了竞赛,这就达不到激励其志的目的了。但要对症下药,针对他们的优点展开各式各样的活动。

在教学中,我长期细心观察了学习吃力、成绩始终不能有较大进步的学生,我发现他们没有真正意识到学习是一个努力、尝试、多次失败的过程。优越感使他们养成怕麻烦--急于求成,想一步到位得出答案;怕失败,不敢面对失败的心理。但学习处处有困难,在多次面对失败之后心中的天平失衡,学习的热情、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在学心上就不见进步。基于此,在教学中我试着运用了失败教育法,有效的克服了这一问题。学生的意志、毅力也得到培养、提高。

对学生厌学现象的反思:任小学低年级数学,最挠头的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这里的原因是多样的,也是复杂的,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数学学科特殊性之外,教师授课方式、水平、内容安排等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教学一些课时,用不同的方法就取得了不同的效果。本学期在设计一些课时,我抛开了书中的例课,为学生创设了一些现实的情境,学生们顿时兴趣盎然。这样处理的好处不仅解决了课的重点而且节约了教学时间。大家又一次进入了学习的高潮之中。尽管要通过多个情境解决几个知识点,这么大的容量,由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熟悉和感兴趣往往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这些让我反思,在平日的教学中,创造性使用教材,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太少了,常常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教学,围绕书本讲书本,围绕例题解例题,所以缺乏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长此以往,学生感到厌烦在所难免,厌学的症结所在。

对学生的两极化现象的反思:新课改的理念中倡导突出教学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在学生的实际是随着年级的增高,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以所在任教的三年级六班为例,数学的各项成绩在历次抽测和考核中均在两班前列,但从口算到应用题,每一项都有几个待及的学生。我就想,为什么待及的学生越教越多呢?于此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大多数同学热火朝天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的只是鸭子叫雷的角色,不仅提不出问题,甚至记不住常见的计算公式,而对于这部分学生,常规的处理方法是忽略不计的,日积月累,错过的东西越来越多,与大家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对数学的兴趣也越来越淡,所以我觉得,我们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但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更要因人而宜,我们也不能用公开课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学生,我认为我们可以吸取公开课的思想,但不能照搬公开课的方法。

教学中,我明显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课堂开放过度,合作流于形式等。在今后教学中,我一定要真正让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

篇三

《测量》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学习毫米和分米。《数学课程标准》

中明确提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

为了给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思考空间,敢于放手让他们实践,培养创造性思维,因此,本节课教学中我创造性地安排了一些让学生量一量活动。

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开展推理和想象,使他们体会到

分米和

毫米有多长,引导学生总结出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拿出准备好的粉笔、铅笔,让学生先估计一下它们的长短,然后实际测量一下,看谁估计得准确。

接下来我拿出

厘米长的硬纸条,让学生先估计,再测量,从而引出“1

分米”的概念。

认识了“1

分米”

之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找一找”的活动,看谁能发现身边“1

分米”

长的东西。

孩子参与测量活动的热情特别高,并且在活动中学会了深入地思考问题。通过今天的这节课,我还充分体验到了“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自始至终,学生都在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学生的兴致很浓。在一节课中,比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活动”,是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经历、体验、感受”,在某种程度上要比单纯知识的学习重要得多,“知识易忘,能力永存”;“学生”

应当在教师心目中占第一位,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培养,应当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

我想,“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时间单位时、分、秒,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学以致用。

《秒的认识》

这一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了时间单位:

时、分的基础上学习的,这部分内容是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时间计算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时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节课根据学生实际和新课标精神,创造性使用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感觉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几点:

教学方法:

1、设疑激情:

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问题意识,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

在导入时我利用新年到,大家欢天喜地,喜迎午夜新年到了的场景,通过学生们的倒记时导入新课,在旧知和生活经验的影响下,由学生自己引出“秒”,学生初步感受到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揭示课题“秒的认识”

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来。

2、引导探索:

当学生产生探索欲望和兴趣之后,教师所要考虑的应是如何提供适当的条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去探索知识。

在教学中,我通过七个环节:

认识秒针和

秒、体验

秒的长短、1

秒的价值、教学1

分=60

秒、体验

分的长短、小结。

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已有的数学感知,激励学生再课堂上认真思考,同时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个性,学生通过观察,经历了认识角的过程。

正是因为有了教师的放手,才有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学生真正会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自主探索秒针的走动情况;

组织学生体验

秒与

秒,观察分针走动情况,让学生知道

分=60

秒;

通过集体活动、合作活动、小组活动形式,多角度感受秒的持续时间。

3、应用提高:

学习数学知识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从中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中,我让学生欣赏秒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更深刻地感受秒这一时间单位应用的广泛性。练习中,我加入了我们生活中的例子。

如:

阅读短文《小宇的一天》

帮助学生理解,实际是综合考察了学生对时间单位的应用能力。

4、交流评价:

通过交流评价引导学生愉快地交流活动中的感受和经验,交换意见与看法,一方面可将每一个成功的经验收获转化成为大家共同的财富,成为影响其他同学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要不时对照目标要求,形成自我反馈机制。

在小组交流中认识自我,也学会评价他人的学习。

学生学习方法:

1、观察的方法,通过观察钟面,认识秒针与分针、时针的区别;

观察分针和秒针的走动,抽象出

分=60

秒。

2、活动实践的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体验秒。

为了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会用各种方式估测活动的时间,集体活动时我用钟表记时,来看看学生

秒能做些什么事情,加强学生对

分=60

秒的认识,从而感知

秒。

3、独立思考的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把积极思维、独立思考的方法教给学生,最重要的是给学生创设积极思维、独立思考的机会。

如:

教学中,认识秒针和1

秒、体验

秒的长短、1

秒的价值、教学

分=60

秒、体验

分的长短、小结,每一次的教学活动都给学生留出时间想一想,然后再与同桌学生交流,最后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说出来。

4、指导学生倾听的方法:

我的做法是:

课堂上提问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几个人。

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

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

学生往往认为自己的就是正确的,就是最好的,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总想辩解。

这时,我就会对学生说:

“比一比,看谁最懂得尊敬别人,能安静地听完别人的发言。”

这样不仅使急于辩解的同学静下来听,更促进提出不同见解的同学要把自己的想法说具体,说完整。

同时,让学生明白并不是所有的意见都是正确的。

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

并重,相互促进。

当在课堂上意见有分歧的时候,我们常常常会留给学生们讨论的时间和空间,有时候会用“大家想不想听听老师的想法”

来平息他们之间没有结果的争论。

这时候学生往往听得最认真。从整个教学设计来看,我能做到:

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到的,我决不设计包办代替。

努力设计到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地思维。

《四边形》

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就会自觉自愿的参与到学习中去,从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我在教学《四边形》时,出示“喜羊羊开店”的情境,这样的导入设计,对于学生来说很有趣,有效地吸引学生倾听,使全体同学都参与其中,真正意义上作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也就自然愿意倾听了。

课堂中我始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童话世界出发,选择身边感兴趣的事情,提出相关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习兴趣。

2、这节课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的大胆猜测及自主探索,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培养学]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可能性》

教学反思

上《可能性》

这课之后,有个孩子天真地说了一句:

“老师,我觉得今天的课不像数学课?

令我哭笑不得,但更让我深思:数学课要“生活味”,更要“数学味”

.《可能性》

是《数学课程标准》

新增加领“概率与统计“中的内容.课前,我对三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对区分“可能性“知识的感知还是比较丰富的,只是有些零散、杂乱,大都建立在经验上,带有缺陷,数学化的程度较低.因而,本节课我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整合,把认识“随机现象“和“可能性大小“同时纳入到第一课时进行教学,并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贯穿全过程,创设生动、直观、有趣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通过“猜想一实验一统计一验证一推理“,给学生提供充分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将丰富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让他们的数学思考得到更好的发展,品味浓浓的数学味.〈吨的认识〉

教学反思

吨的重量是非常抽象的。

如何让学生准确感知

吨的重量,一向是教师们冥思苦想的一个问题。

而引导学生建立

吨重的质量观念恰恰是本节课的重点。

于是我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联系生活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回忆复习以前学过的重量单位:

克和千克。

接着让学生开展互相背一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根据平均体重

千克,估估大约多少个同学合起来的体重是

吨,问:

全班同学合起来的体重够

吨了吗?

让学生充分感受、估计、想象和整理,在探索中体验,在体验中理解,进而对

吨的概念有更深刻的认识,提高了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这部分教材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故事,引出关于吨的话题,抓住学生“童心”

激发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情绪高昂,在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主动积极地参加到学习的过程中。

围绕“能同时过桥吗”

在解决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出“吨”的概念、吨和千克的关系。

在学生掌握了吨和千克的关系后再让学生回头解决一下主题图中提出的问题。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

吨的质量观念。

除了教材上的例子以外,还可以说说其他的例子,如学生说钢铁的重量,汽车的载重量都以吨为单位等等。也学生想想

吨大米有多少(每袋

千克),让学生借助熟悉的物体的体积来建立1

吨的质量观念。

学生在认识了吨之后,利用新知帮助小动物过桥,学生显得尤其兴奋,也体验到帮助他人的乐趣。

《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反思

本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中,笔者力图使计算教学从传授知识转向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学生实践模式。

从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自主提供新知识的探索材料到让学生尝试解答新知识、自己交流归纳算理、总结计算方法,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1、较好地把握了计算教学的目标。

本节课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在注重知识技能的目标的同时,更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

在价值目标取向上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算理算法,会运用法则正确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一个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倡导算法的多样化,同时考虑到后继学习的需要,让学生逐渐体会到用竖式计算的优越性。

2、重组教材,渗透系统论思想。

布鲁纳在其《教育过程》

中曾经指出:“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整的结构把它连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

一连串不连贯的知识在记忆中仅有短得可怜的寿命。”

教材把进位乘法分为一次进位、隔位进位、连续进位三课时编写,考虑到这几块内容有着共同的知识基础,也有共同的重点——解决进位问题。

因此在具体把握教材时,笔者把这前两部分内容(不进位与进位)

统一起来,合并在一堂课内进行教学,希望通过这样的安排,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与不进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使学生构建的知识形成“链”,而不是堆砌的“知识山”,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意识到认识事物可以从整体入手,再去认识整体中的各个部分。

教学实践证明,教材的重新组合,不仅能达到预定教学目的,而且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建构。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以

12×3、18×3

为研究重点,通过尝试、讨论、交流,使学生初步掌握笔算乘法的原理。

再让经过有针对性地练习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进位乘法的算理算法。

整节课与原教材相比,虽然内容增加了,但学生照样学得很轻松。

3、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

要培养学生

创新精神,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思想。

因为知识的内化,必须是学生个体针对问题对现有材料和已有知识加以分析,展开思维,才产生迁移的过程。

即使是同一教学内容,由于不同的个体知识背景和思维方法等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思维过程。

本堂课在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如何解答一个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式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勇于说说自己探索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共同分析讨论思维的正误。

同时鼓励和尊重学生多样性的独立思维方式,提倡多样化的数学学习方式。

在计算一个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时,允许学生既可从高位乘起,也可从低位乘起,让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即进位)

时,自己领悟哪一种计算顺序更简便。

教师努力做到尊重学生,民主教学,认真倾听他们之间不同的意见,给他们发表自己想法的权利和机会,使他们在无恐惧的情景下自我检查、反省、逐步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4、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学的情境的设计历来被广大教师所重视,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都会精心设计情境,将旧知与新旧,巩固与运用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学习,本课的设计在情境的设计上没有花过多的时间,呈现的方式也缺乏变化,这对于三年级小学生来说,是缺乏趣味性的,计算的应用性也难以得到更进一步的体现。

《秒的认识》

教学反思: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要认真地观察,反复地比较、猜测,独立地思考、归纳、分析和整理。

这一切都需要时间作保证。“以高效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实效发展“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和追求的目标。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创设有利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大胆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要全心全意的,创造性地给他们营造发挥自主性、能动性的环境和条件,创设充分展示创造思维的机会和舞台。在学生借助自己的钟表体验

秒时,我让学生听、看自己的钟表

秒钟是怎么表示的,然后全班交流,通过这个有趣的过程,学生不知不觉的体验了

秒钟的时间,接下来设计一个动作表示

秒,更强化了

秒钟的时间观念……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处在有趣的活动中,但这个活动始终为教学目标服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学生始终是主动的。

这样,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真正的发展。

《测量复习课》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复习课。

复习课通常给人的感觉是没意思、无新意,学生也对复习旧知识不太感兴趣,但就这一节课,我个人认为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1.课堂“活而不乱”。

平时教学中我与学生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在课堂上发言要有序,即使有不同的意见也要等到别人说完了再说,不在课堂上说与课堂无关的话题等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我真切地感受到学生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尊重,注意力集中,学习有较强的目标性。

我想一个形式上有秩序而内容上突显个性、追求思维发展的课堂,才是我想要的真正的课堂。

2.学生真正“动”

了起来,思维“活”

了起来。

这节课中我力求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在“操作”

中明方法,在“悟”

中见真知。

虽然是复习课,但我希望给学生新的感觉、新的收获,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认识也进一步提高。

例如,对单位的认识,有的学生还局限于抽象思维来理解,通过复习交流,认识得到提高。

让学生真正对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有一定的理解,能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我觉得学生们还真的不简单,当他们自己解决了一个问题,并且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时,我感到震惊,巧填单位和等量代换及互化问题一直是我们教学的重难点,可这些三年级的学生竟然自己解决了,我觉得学生的思维真的“活”

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真实的,课堂因“我”

而精彩。

所以,在课堂上,我努力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研究者、发现者、欣赏者和参与者,引导学生去生活中寻找数学、研究数学,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

在“算法多样化”“归类整理活动”

中我看到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和算法的多样性。

我觉得每个学生在数学面前都是自信的,他们已经认识到数学是精彩的,他们每一个人的存在都使课堂更加精彩。当然,这堂课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还应当多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多给他们上台展示的机会。

另外,趣味性还可以设计的更浓厚些!一堂课过去了,但是还是有些东西值得我去回味和反思。

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得到真正提高;

只有这样,我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

也只有这样,我才能更清楚地看到真实的自我!

回首过去,展望明天。

我已经踏上了“星光”

这一艘巨轮,随时准备扬帆起航,乘风破浪,冲向胜利的终点。

《万以内加法和减法(二)》

教学反思

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加、减法的难点。

几节课下来,我就有点发愁了,计算错误五花八门,而且速度很慢,很多孩子20

以内的加减法还不够熟练,也有个别孩子得不停地掰着手指。

总体感受,效率很差。

而后的几节课,我在教学设计上又下了功夫,针对计算难点,容易混淆的地方,特别作了个详细的对比并进行了重点强调。

对计算的注意点,每节课伊始都让学生反复强调。

整个单元上完,经过考查,还是让我大失所望。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计算教学这么失败呢?

认真地回忆、细细地分析,我想可能应该归因于以下三方面吧。

其一,练习的量不够。

计算毕竟是一种技能,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我觉得还是应该通过大量的练习。

新教材的计算教学全部是贯穿于解决问题中进行的,每节课的巩固练习最多只安排

道题目。

再加上配套的作业题难度偏大,得由老师在课堂上扶着做,因此,每天光课本和导与练上的作业都弄得师生筋疲力尽,课外也就没有时间好好地补充一些练习,一二年级不布置书写作业,这样,仅仅靠课本和作业本上少得可怜的几道练习题,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学生的计算不熟练,导致了在计算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错误。

其二,缺少良好的计算习惯。

我们天天要求自己要“授之以渔”,而实际上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还是很不够的。

刚入学,我就非常注重学生作业书写的习惯,要求他们把字写端正,列竖式要用尺划直等,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在这方面还是做得比较好的。

但读题的习惯还存在问题。

有的孩子对解决问题的题目只读一遍就匆匆动笔,导致方法错误。

有的孩子拿到题目就列竖式,导致抄错数字的现象相当严重。再如,对加减法的验算,虽然教师一再强调验算的目的与方法,可绝大部分的孩子还是为了验算而验算,所以验算结果与原题目中的数不同也不会察觉。

另外,做完作业后不会检查也是导致计算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三,对学困生的指导还不够。

孩子毕竟是有差异的,课堂上老师讲的方法、同学讲的方法,其实有些孩子是听得一知半解,但在课堂上能运用最多只能算一种正迁移,一种短时记忆。

于是,例题后的几道对应练习,他们还马马虎虎能应付过去,而在独立练习中,各种题目混为一体,量又相对较多,他们就乱了手脚。

虽然孩子经常在强调“相同数位要对齐,连续进位加法不要忘了加进上来的1,计算减法时,个位不够减就要从十位借,别忘了点退位点。

十位计算时得减去退掉的1”

等等。但在实际练习中,部分学困生往往不能与强调的联系起来,一不注意就问题百出。看来,为学生开小灶是不可避免的,有时教师的提醒还是会起到一定的作用的,可矛盾的是:

时间哪儿找?

《千米的认识》

教学反思

《千米的认识》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千米这一度量单位,建立千米的概念,难点是将千米这一概念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形成正确的认知观。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一直在担心,因为米、分米、厘米、毫米可以让学生用手比划,学生也可以用眼睛去看。

那千米怎么办呢?

学生既不能用手比划,也不能用眼睛来看。

苦于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所以就一直拖着没有上。

最后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我决定在上这节课时注意做到以下两点:

1、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学习

我们的教学楼到校门口一个来回刚好

米的距离,我就让每一个学生从教学楼走到校门口再走回来,体验

米有多远,再想象一千米就是走

米那么远。学生听说要走路,高兴的都举起了小手,生怕老师把自己遗忘,当得知每个人都要体验时,有学生条件反射性的一跃而起,看到学生们笑容灿烂的面孔,我知道我这样安排是正确的。

学生只有对这件事真正的感兴趣了,才会用心的去学习它。

走路这个环节取得了成功,学生把自己走的步数记下,很快的就算出了

1000

米要走多少步。

从而建立起

千米的长度观念。

2、用“抢做小老师”的游戏方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这节课在学生明白了“1

千米=1000

米”

这个单位换算的基础上进行巩固练习,为了不让学生机械地做题,我们全班一起来做“抢做小老师”的游戏。(到黑板上做题的同学,如果有错误的地方,其他同学就可以主动来抢改。)

一经公布,下面立刻沸腾起来,每个人都想做小老师来给别人修改错误,被点到做题的学生也憋着一股劲,我就是不让你们来改错。

这样一来,课堂就很活跃,学生也在游戏中巩固了“1

千米=1000

米”

这个单位换算。

回顾整节课的教学,学生的参与是比较积极的,参与面也是比较广泛的。

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难点也基本克服了。

学生也觉得比以往有趣多了。

从作业情况来看,正确率也是可以的。

但是,整节课各部分的衔接,内容的过渡等等存在许多不足。

在这方面我将会进一步的加强与提高。

《长方形的周长》

教学反思

今年送完一届毕业生后,我又从三年级教起。

学生人数

人,比上学期六年级的44

人少了一半有余,自己感觉“轻车熟路”。

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

时,我才认识到自己的感觉是错误的。

在和学生共同探讨认识了“什么是物体的周长后”,我出示了一个长方形,引导学生开始了如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学生们开始分组探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也很投入。

不一会儿,一双双小手纷纷举起。

我让小组选代表汇报合作探究的成果:

“8+4+8+4=24(厘米)!”

“8+4+8+4=24(厘米)

!”

……

没有出现我的预设效果。

我只好进一步鼓励说:

“谁有更好的方法?

“8+8+4+4=24(厘米)

!”

课代表王凡站起来发言。

我心里有点失望,可是还鼓励说:

“不错!

谁还有更好的方法!”没有同学再举手了。

我说:

“汇报的同学说说你们是怎样计算的?

“我测量了长方形的长和宽,然后两条长加两条宽。

就得到了它的周长。”

几乎每个同学都如是说。

看来学生自己不会归纳出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的。

我只好硬往公式上引:

我说:“长方形两条,那么

8+8

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

8×2。

宽用乘法算式表示为

4×2。

所以,长方形的周长可以用这样一个公式表示:

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接下来是课堂练习,我出示了四个长方形让学生计算周长。

全班

人,用我的公式方法计算的仅有

人!

其他同学全是用加法做的。

这堂课上我完全陷入了沉思:

以往自己是怎样教的?

好像是先告诉学生公式,再引导学生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现在提倡学生自主探讨知识,如果硬让他们死记公式是背离新课改要求的。

也许让学生先记公式再学计算周长,就学习成绩而言可能会高点,可是长此以往,学生学到的是死知识,他们的思维永远被禁锢在老师的讲解之下。

对这些三年级小学生来说,难道学生自己得出的长方形周长=长+长+宽+宽,不是更直观、更明白的公式吗?!

既然学生心里没有公式,教师就不能把一些刻板、抽象的数学知识强加于他们,只要他们的算法有道理,教师就要鼓励,新课改提倡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课本上不是也没有像以前那样注明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吗?

今天他们自己总结出最好记、最好用的计算方法,不久的将来他们在数学上会有颇丰的收获!

《四边形》

教学反思

我所执教的这一课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四边形》

这一单元的起始课《认识四边形》。

本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

使学生直观的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

通过涂一涂、找一找、分一分、画一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

标: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于教师适时的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1、课前准备(游戏:

复习图形知识)

2、导入新课(创设情境,观察主题图)

3、涂一涂(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初步感知四边形)

4、总结四边形特点(4

条直边,4

个角)

5、反馈练习(快速抢答)

6、找一找(找生活中的四边形)

7、分一分(根据四边形边和角的特点分类)

8、巩固练习(走四边形的迷宫、画四边形)

本节课中我做的比较好的有以下三点:

一、力求体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在本节课中,我由光明小学校园场景图引入,既使学生感觉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和亲切感。

在学生对四边形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我又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

通过学生找生活中的四边形,进一步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一理念。

二、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点明今天研究四边形之后,我设计了涂一涂的环节,先让学生把心目中的四边形涂上颜色。

学生们兴致勃勃的动起手来,虽然这时候他们并不十分清楚什么是四边形,只是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在涂。

涂完之后再交流为什么有的不涂?

接着在老师的引导之下,他们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探索逐步概括出了四边形的特点。

在认识了四边形之后,我安排的教学环节是将四边形分分类。

学生独立分类之后再和其他同学交流为什么这么分。

在这里,学生的思维被充分的展开了,出现了许多情况。

书中例

展示了两种分类方法,教学参考给出了三种,而学生们互相启发、勇于探索,出现了四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有按角分的,也有按边分的。

而且每种理由表述的都比较清楚。

这说明独立探索、合作交流为孩子们打开了思维的大门。

在交流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表达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注意倾听的好习惯。

三、针对不同的学生和回答给予多元的评价

对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

不仅要关注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是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本节课中,我尽量对每位同学的回答都有一个恰当的评价,例如:

你的反应真快!你的思维真敏捷。

这次回答比上一次的有很大的进步。

你的声音真响亮。

你回答对了,如果能把话说完整就更好了。

你的回答对大家进一步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等等。本节课中,我感觉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例如在认识了四边形之后,如果能给学生准备一些小棒,让学生亲自去摆一摆四边形,或者准备一些钉子板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围一围,就更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四边形有

条直边和

个角的理解。

《平行四边形》

教学反思

认识“平行四边形”

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

按照新课改的理念,我在教学这一知识时,重点调整了师生之间的课堂角色,当好向导,尽量让孩子自己去操作、发现、归纳、表达,整堂课学生学习热情高涨,生动活泼,充满童趣。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不仅参与面广,热情高,而且培养了学生独立探讨问题的能力和全面观察问题的思维方式。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的精彩之处在于有效地引导了学生在活动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1、在自主活动中享受学习的乐趣,喜欢数学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自己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让他们了解到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有观察、操作、分析、思考的机会,提供给学生一个广泛的、自由的活动空间。

当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在探索中初步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产生一种直觉而又朦胧的感性认识时,我引导学生说一说他们的发现,把自己的发现用语言表达出来。

如提问引导“拉一拉、看一看,这个长方形框架发生了什么变化?

”。

学生发现了长方形框架的形状、角、名称都有了变化。这些发现,对于小学生来说则是他们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在独立操作、独立观察、测量、思考以及相互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的“新发现”,这就是他们的创造。

教学到这里,我接着引导他们去验证,对

“全新发现”

作出积极的评价。

通过说一说,让学生不仅深刻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而且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研究的欲望,通过大胆尝试、探索,感受数学的乐趣,激起学习的热情。

2、在探索发现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拥有自信

本节课的教学,我力图通过适当的引导,启发学生自己去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在此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知识的自信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是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探索和发现获得的,而不是我教给他们的。

我先让学生“拉一拉——看一看——说一说”

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然后以一句提问“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有这样的特征呢?

为学生创设了继续探索的空间,接着,学生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去发现平行四边形边角的关系,通过“画一画、剪一剪”

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特征的理解。

纵观这堂课,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成就感和自信心得到良好的培养。让学生快乐地学数学,自信地学数学,是每个小学数学教师的光荣使命!

也是一项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教学任务!

我应该为此继续努力!

《时、分、秒》

教学反思

本单元要求学生掌握钟面的基础知识,会认钟面上的时间,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及求经过时间等等。

对于缺乏知识经验的二年级孩子来说,学习起来的确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我们在教学的时,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例如在认识钟面的时候,通过实物展示和课件的操作,让学生数出钟面上有

12个大格和

个小格,时针和分针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又向他们介绍了秒针。

时针走一大格是

时,走一圈是

时;

分针走一小格是

分,走一大格是

分,走一圈是

分,也就是

时;

秒针走一小格是

秒,走一大格是

5秒,走一圈是

秒,也就是

分…以上概念在一边拿钟面进行实际操作一边提问时,孩子们尚能回答,可是让他们在独立做的时候,就很容易混淆。

在教学求经过时间时,则感觉更加困难。

例如求从

点--4

点经过了几时,答案就五花八门。

有的孩子用

4,有的在钟面上数,却数成了从

11的格数,而且在数格的时候,他们往往数的不是几个格,而是几个数字。

还有诸如“2:

45--3:20

经过了()

分”

这样的题目,也是比较难理解的。

我给孩子们讲了几种方法,第一种是最直观的方法,在钟面上数格子;

还可以先算

2:

3:

00

分,再算

3:

00

3:

分,合起来是

分;

另外还可以把这样的题目当作减法来做,用后面的数减前面的数,20

不够减,拿出一个小时当作

分,和

合在一起是

分,再减

就可以得到

分。

对于这几种方法,我没有要求孩子们全部掌握,而是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或可以理解的方法。

对于一些理解能力稍弱的孩子,他们能在钟面上把经过的时间数出来,我也觉得他们挺棒的。经过一段时间不断地讲解、练习及个别指导,取得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大部分同学对以上知识都能基本掌握,可以说每个孩子都比以前有了提高。

但是对这一部分知识的教学,能不能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还是这些知识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的确过于难了,仍然是让我们感到比较困惑的…

《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反思

本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中,笔者力图使计算教学从传授知识转向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学生实践模式。

从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自主提供新知识的探索材料到让学生尝试解答新知识、自己交流归纳算理、总结计算方法,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1、较好地把握了计算教学的目标。

本节课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在注重知识技能的目标的同时,更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

在价值目标取向上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算理算法,会运用法则正确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一个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倡导算法的多样化,同时考虑到后继学习的需要,让学生逐渐体会到用竖式计算的优越性。

2、重组教材,渗透系统论思想。

布鲁纳在其《教育过程》

中曾经指出:“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整的结构把它连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

一连串不连贯的知识在记忆中仅有短得可怜的寿命。”

教材把进位乘法分为一次进位、隔位进位、连续进位 三课时编写,考虑到这几块内容有着共同的知识基础,也有共同的重点——解决进位问题。

因此在具体把握教材时,笔者把这前两部分内容(不进位与进位)统一起来,合并在一堂课内进行教学,希望通过这样的安排,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与不进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使学生构建的知识形成“链”,而不是堆砌的“知识山”,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意识到认识事物可以从整体入手,再去认识整体中的各个部分。

教学实践证明,教材的重新组合,不仅能达到预定教学目的,而且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建构。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以

12×3、18×3

为研究重点,通过尝试、讨论、交流,使学生初步掌握笔算乘法的原理。

再让经过有针对性地练习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进位乘法的算理算法。

整节课与原教材相比,虽然内容增加了,但学生照样学得很轻松。

3、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

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思想。

因为知识的内化,必须是学生个体针对问题对现有材料和已有知识加以分析,展开思维,才产生迁移的过程。

即使是同一教学内容,由于不同的个体知识背景和思维方法等

第五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全册)

《平行四边形》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平行四边形是几何图形中,学生即将认识一个新朋友,怎样学生学会简单辨认平行四边形呢?通过复习长方形,对长方形特征的复习,再拉一拉,让学生观察什么变了?什么不变?再给这种新图形命名,我认为还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接着让量一量书上的平行四边形的边和角,概括出平行四边形的特点。然后,学生示范围一围,画一画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的认知。其次,对比拉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得出不稳定性。最后通过观察例举,猜一猜巩固认知。

不足之处:因为我担心学生不能备好学具,于是一手操办。学具准备不充分,在课堂上学生只能通过观察,利用对长方形旧知的迁移,认识平行四边形及其特点。围一围的操作范围小,马上进入画一画环节。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就开始画长方形,并没有把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区分开来。于是“没有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成了学生画图的要求,但是在要求之后,部分学生都排除了水平画法和垂直画法,都在方格纸上画倾斜的平行四边形,这样难度大幅度增加了。疑惑:这是在哪里出了岔子了?幸好在说你是怎么画的?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怎样简便的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同时鼓励能正确得画出倾斜的平行四边形。但是,又多占据了一些课堂时间。总缺乏课堂练习。

重新设计应该注意的地方: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围平行四边形的活动中,在学生画平行四边形之前,应让学生说说画时应注意的地方,同时在学生画时出现不规则的地方让学生展开讨论。预设出学生画时可能出现的错误,先画两条与方格重合的现,再画两条斜边。画完后总结最佳画法:先把直边画对了,斜边再连线就可以了。

《测量》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学习毫米和分米。《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为了给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思考空间,敢于放手让他们实践,培养创造性思维,因此,本节课教学中我创造性地安排了一些让学生量一量活动。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开展推理和想象,使他们体会到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引导学生总结出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首先,我拿出准备好的粉笔、铅笔,让学生先估计一下它们的长短,然后实际测量一下,看谁估计得准确。接下来我拿出10厘米长的硬纸条,让学生先估计,再测量,从而引出“1分米”的概念。认识了“1分米”之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找一找”的活动,看谁能发现身边“1分米”长的东西。孩子参与测量活动的热情特别高,并且在活动中学会了深入地思考问题。

通过今天的这节课,我还充分体验到了“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自始至终,学生都在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学生的兴致很浓。

在一节课中,比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活动”,是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经历、体验、感受”,在某种程度上要比单纯知识的学习重要得多,“知识易忘,能力永存”;“学生”应当在教师心目中占第一位,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培养,应当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我想,“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有余数的除法是以表内除法知识作为基础来进行学习的,它的内涵发生了新的变化,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因此,为了使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注意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理解表内除法的含义,来沟通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关系,在具体情境中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同时加强学生观察、猜测、想像、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做数学”(摆五辨花、探索规律)中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知道具体情境中的“余数表示什么”,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在教学中比较注重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平台,从表内除法的引入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的算理,都安排了符合逻辑的活动和思考空间,通过创设的问题情境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能主动参与、独立思考。从整节课的效果来看,学生学的还不错,但在“发现余数比除数小”这个规律时,我是指名学生板书连续的算式,原先是想这样会缩短时间,由于学生在板书过程中没有把各数对齐,使学生没能很快的观察出这个规律,反而花的时间更多,如果由老帅自己来板书可能效果会更好。

《秒的认识》 教学反思

教学重点: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教学难点:正确区分时间单位时、分、秒,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学以致用。

《秒的认识》这一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了时间单位:时、分的基础上学习的,这部分内容是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时间计算的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时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节课根据学生实际和新课标精神,创造性使用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感觉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几点: 教学方法:

1、设疑激情: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问题意识,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在导入时我利用新年到,大家欢天喜地,喜迎午夜新年到了的场景,通过学生们的倒记时导入新课,在旧知和生活经验的影响下,由学生自己引出“秒”,学生初步感受到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揭示课题“秒的认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来。

2、引导探索:当学生产生探索欲望和兴趣之后,教师所要考虑的应是如何提供适当的条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去探索知识。在教学中,我通过七个环节:认识秒针和1秒、体验1秒的长短、1秒的价值、教学

1分=60秒、体验1分的长短、小结。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已有的数学感知,激励学生再课堂上认真思考,同时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个性,学生通过观察,经历了认识角的过程。正是因为有了教师的放手,才有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学生真正会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让学生自主探索秒针的走动情况;组织学生体验1秒与60秒,观察分针走动情况,让学生知道1分=60秒;通过集体活动、合作活动、小组活动形式,多角度感受秒的持续时间。

3、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知识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从中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中,我让学生欣赏秒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更深刻地感受秒这一时间单位应用的广泛性。练习中,我加入了我们生活中的例子。如:阅读短文《小宇的一天》帮助学生理解,实际是综合考察了学生对时间单位的应用能力。

4、交流评价:通过交流评价引导学生愉快地交流活动中的感受和经验,交换意见与看法,一方面可将每一个成功的经验收获转化成为大家共同的财富,成为影响其他同学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要不时对照目标要求,形成自我反馈机制。在小组交流中认识自我,也学会评价他人的学习。学生学习方法:

1、观察的方法,通过观察钟面,认识秒针与分针、时针的区别;观察分针和秒针的走动,抽象出1分=60秒。

2、活动实践的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体验秒。为了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会用各种方式估测活动的时间,集体活动时我用钟表记时,来看看学生60秒能做些什么事情,加强学生对1分=60秒的认识,从而感知60秒。

3、独立思考的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把积极思维、独立思考的方法教给学生,最重要的是给学生创设积极思维、独立思考的机会。如:教学中,认识秒针和1秒、体验1秒的长短、1秒的价值、教学1分=60秒、体验1分的长短、小结,每一次的教学活动都给学生留出时间想一想,然后再与同桌学生交流,最后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说出来。

4、指导学生倾听的方法:我的做法是:课堂上提问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几个人。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学生往往认为自己的就是正确的,就是最好的,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总想辩解。这时,我就会对学生说:“比一比,看谁最懂得尊敬别人,能安静地听完别人的发言。”这样不仅使急于辩解的同学静下来听,更促进提出不同见解的同学要把自己的想法说具体,说完整。同时,让学生明白并不是所有的意见都是正确的。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当在课堂上意见有分歧的时候,我们常常常会留给学生们讨论的时间和空间,有时候会用“大家想不想听听老师的想法”来平息他们之间没有结果的争论。这时候学生往往听得最认真。

从整个教学设计来看,我能做到: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到的,我决不设计包办代替。努力设计到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地思维。

《四边形》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就会自觉自愿的参与到学习中去,从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我在教学《四边形》时,出示“喜羊羊开店”的情境,这样的导入设计,对于学生来说很有趣,有效地吸引学生倾听,使全体同学都参与其中,真正意义上作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也就自然愿意倾听了。课堂中我始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童话世界出发,选择身边感兴趣的事情,提出相关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习兴趣。

2、这节课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的大胆猜测及自主探索,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可能性》教学反思

上《可能性》这课之后,有个孩子天真地说了一句:“老师,我觉得今天的课不像数学课?令我哭笑不得,但更让我深思:数学课要“生活味”,更要“数学味”.《可能性》是《数学课程标准》新增加领域“概率与统计”中的内容.课前,我对三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对区分“可能性”知识的感知还是比较丰富的,只是有些零散、杂乱,大都建立在经验上,带有缺陷,数学化的程度较低.因而,本节课我对教材进

行了大胆的整合,把认识“随机现象”和“可能性大小”同时纳入到第一课时进行教学,并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贯穿全过程,创设生动、直观、有趣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通过“猜想一实验一统计一验证一推理”,给学生提供充分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将丰富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让他们的数学思考得到更好的发展,品味浓浓的数学味.《数学广角——搭配》教学反思

一、活用教材,内容生活化

《数学广角》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教材中的主情境是“配衣服”,后来,在教导主任和年级组成员的共同商讨下,把例题与习题交换,觉得这样更符合孩子的生活实际。这样,把例题、做一做、课后练习题整理成一个情境串,学生从开始到结束,把知识不知不觉地体现,学得自然新鲜。内容取材于生活,如衣服的搭配、早餐的搭配、电话号码的选择、寻找生活中“0”在前面的数字排列,寓教于乐于生活实际,学生学得轻松有趣。

二、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

早餐的搭配、衣服的搭配、电话号码是学生身边经常接触到的,通过这几个活动,不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意义,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给学生充足的探究空间

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摆一摆”、“连一连”、“写一写”、“画一画”、“猜一猜”等数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协调合作,感悟了新知,发展了数感,体验了成功,获取了数学活动经验,真正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总之,我想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理解搭配的思想方法。然而,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节课的教学实践中,也存在着问题:

首先就是目标的把握,还是有点没拿准,比如,要不要引导学生计算一共有几种搭配的方法。当初在研讨的过程中,我们与主任[内容来于斐-斐_课-件_园 FFKJ.Net]也探讨过这个问题,如果要学生掌握算法的话,那么就要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然后再总结算法。但是这样在时间安排上就得调整,难度也会提高,估计一部分学生会有困难。

其次,在教学例1的时候,虽然我一直在有意识地强调要先确定一种事物,但实践中,孩子还是没有很好地建立起这个有序的思考过程,所以在做题的过程中,仍有学生不按顺序搭配,出现遗漏和重复的现象。造成这个后果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因为公开课,特别是操作课,课堂气氛很热烈,优生会抢着演示、发言,有意注意差一些的孩子就成了观众和听众。我班的刘宇桐同学就是,当我说到:“••为她准备了丰富的早餐•“时,他也不听•我下面的要求了,就东张西望地找。所以,让学生踏实地上好一节课,也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吨的认识〉教学反思

1吨的重量是非常抽象的。如何让学生准确感知1吨的重量,一向是教师们冥思苦想的一个问题。而引导学生建立1吨重的质量观念恰恰是本节课的重点。于是我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联系生活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回忆复习以前学过的重量单位:克和千克。接着让学生开展互相背一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根据平均体重25千克,估估大约多少个同学合起来的体重是1吨,问:全班同学合起来的体重够1吨了吗?让学生充分感受、估计、想象和整理,在探索中体验,在体验中理解,进而对1吨的概念有更深刻的认识,提高了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部分教材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故事,引出关于吨的话题, 抓住学生“童心”激发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情绪高昂,在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主动积极地参加到学习的过程中。围绕“能同时过桥吗” 在解决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出“吨”的概念、吨和千克的关系。在学生掌握了吨和千克的关系后再让学生回头解决一下主题图中提出的问题。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除了教材上的例子以外,还可以说说其他的例子,如学生说钢铁的重量,汽车的载重量都以吨为单位等等。也学生想想1吨大米有多少(每袋25千克),让学生借助熟悉的物体的体积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学生在认识了吨之后,利用新知帮助小动物过桥,学生显得尤其兴奋,也体验到帮助他人的乐趣。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本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学中,笔者力图使计算教学从传授知识转向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学生实践模式。从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自主提供新知识的探索材料到让学生尝试解答新知识、自己交流归纳算理、总结计算方法,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1、较好地把握了计算教学的目标。

本节课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在注重知识技能的目标的同时,更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在价值目标取向上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算理算法,会运用法则正确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一个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倡导算法的多样化,同时考虑到后继学习的需要,让学生逐渐体会到用竖式计算的优越性。

2、重组教材,渗透系统论思想。

布鲁纳在其《教育过程》中曾经指出:“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整的结构把它连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一连串不连贯的知识在记忆中仅有短得可怜的寿命。”教材把进位乘法分为一次进位、隔位进位、连续进位三课时编写,考虑到这几块内容有着共同的知识基础,也有共同的重点——解决进位问题。因此在具体把握教材时,笔者把这前两部分内容(不进位与进位)统一起来,合并在一堂课内进行教学,希望通过这样的安排,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与不进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使学生构建的知识形成“链”,而不是堆砌的“知识山”,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意识到认识事物可以从整体入手,再去认识整体中的各个部分。教学实践证明,教材的重新组合,不仅能达到预定教学目的,而且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建构。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以12×3、18×3为研究重点,通过尝试、讨论、交流,使学生初步掌握笔算乘法的原理。再让经过有针对性地练习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进位乘法的算理算法。整节课与原教材相比,虽然内容增加了,但学生照样学得很轻松。

3、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

要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创新精神,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思想。因为知识的内化,必须是学生个体针对问题对现有材料和已有知识加以分析,展开思维,才产生迁移的过程。即使是同一教学内容,由于不同的个体知识背景和思维方法等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思维过程。本堂课在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如何解答一个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式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勇于说说自己探索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共同分析讨论思维的正误。同时鼓励和尊重学生多样性的独立思维方式,提倡多样化的数学学习方式。在计算一个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时,允许学生既可从高位乘起,也可从低位乘起,让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即进位)时,自己领悟哪一种计算顺序更简便。教师努力做到尊重学生,民主教学,认真倾听他们之间不同的意见,给他们发表自己想法的权利和机会,使他们在无恐惧的情景下自我检查、反省、逐步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4、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学的情境的设计历来被广大教师所重视,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都会精心设计情境,将旧知与新旧,巩固与运用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学习,本课的设计在情境的设计上没有花过多的时间,呈现的方式也缺乏变化,这对于三年级小学生来说,是缺乏趣味性的,计算的应用性也难以得到更进一步的体现。《秒的认识》教学反思: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要认真地观察,反复地比较、猜测,独立地思考、归纳、分析和整理。这一切都需要时间作保证。“以高效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实效发展“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和追求的目标。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创设有利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大胆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全心全意的,创造性地给他们营造发挥自主性、能动性的环境和条件,创设充分展示创造思维的机会和舞台。

在学生借助自己的钟表体验1秒时,我让学生听、看自己的钟表1秒钟是怎么表示的,然后全班交流,通过这个有趣的过程,学生不知不觉的体验了1秒钟的时间,接下来设计一个动作表示1秒,更强化了1秒钟的时间观念„„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处在有趣的活动中,但这个活动始终为教学目标服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学生始终是主动的。这样,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真正的发展。《测量复习课》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复习课。复习课通常给人的感觉是没意思、无新意,学生也对复习旧知识不太感兴趣,但就这一节课,我个人认为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1.课堂“活而不乱”。平时教学中我与学生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在课堂上发言要有序,即使有不同的意见也要等到别人说完了再说,不在课堂上说与课堂无关的话题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我真切地感受到学生学会了倾听,学会了尊重,注意力集中,学习有较强的目标性。我想一个形式上有秩序而内容上突显个性、追求思维发展的课堂,才是我想要的真正的课堂。

2.学生真正“动” 了起来,思维“活” 了起来。这节课中我力求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在“操作”中明方法,在“悟”中见真知。虽然是复习课,但我希望给学生新的感觉、新的收获,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认识也进一步提高。例如,对单位的认识,有的学生还局限于抽象思维来理解,通过复习交流,认识得到提高。让学生真正对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有一定的理解,能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我觉得学生们还真的不简单,当他们自己解决了一个问题,并且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时,我感到震惊,巧填单位和等量代换及互化问题一直是我们教学的重难点,可这些三年级的学生竟然自己解决了,我觉得学生的思维真的“活”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真实的,课堂因“我”而精彩。所以,在课堂上,我努力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研究者、发现者、欣赏者和参与者,引导学生去生活中寻找数学、研究数学,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在“算法多样化”“归类整理活动”中我看到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和算法的多样性。我觉得每个学生在数学面前都是自信的,他们已经认识到数学是精彩的,他们每一个人的存在都使课堂更加精彩。

当然,这堂课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还应当多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多给他们上台展示的机会。另外,趣味性还可以设计的更浓厚些!

一堂课过去了,但是还是有些东西值得我去回味和反思。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得到真正提高;只有这样,我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也只有这样,我才能更清楚地看到真实的自我!回首过去,展望明天。我已经踏上了“星光”这一艘巨轮,随时准备扬帆起航,乘风破浪,冲向胜利的终点。《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有余数的除法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在建立余数概念的过程中教师要循序渐进,凸显有余数的除法的现实意义,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有余数的意义,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本课的教学我是以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来开展的。小组合作与交流的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部分学生能主动地表达了自己的见解。但部分差生还不能理解余数必须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教师需加强指导。

《秒的认识》教学反思。

《秒的认识》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时间比较抽象,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但是时间又时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因此,教学中我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分和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有关时间的知识。《万以内加法和减法

(二)》教学反思

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加、减法的难点。几节课下来,我就有点发愁了,计算错误五花八门,而且速度很慢,很多孩子20以内的加减法还不够熟练,也有个别孩子得不停地掰着手指。总体感受,效率很差。而后的几节课,我在教学设计上又下了功夫,针对计算难点,容易混淆的地方,特别作了个详细的对比并进行了重点强调。对计算的注意点,每节课伊始都让学生反复强调。整个单元上完,经过考查,还是让我大失所望。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计算教学这么失败呢?认真地回忆、细细地分析,我想可能应该归因于以下三方面吧。

其一,练习的量不够。计算毕竟是一种技能,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我觉得还是应该通过大量的练习。新教材的计算教学全部是贯穿于解决问题中进行的,每节课的巩固练习最多只安排2至4道题目。再加上配套的作业题难度偏大,得由老师在课堂上扶着做,因此,每天光课本和导与练上的作业都弄得师生筋疲力尽,课外也就没有时间好好地补充一些练习,一二年级不布置书写作业,这样,仅仅靠课本和作业本上少得可怜的几道练习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学生的计算不熟练,导致了在计算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错误。

其二,缺少良好的计算习惯。我们天天要求自己要“授之以渔”,而实际上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还是很不够的。刚入学,我就非常注重学生作业书写的习惯,要求他们把字写端正,列竖式要用尺划直等,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在这方面还是做得比较好的。但读题的习惯还存在问题。有的孩子对解决问题的题目只读一遍就匆匆动笔,导致方法错误。有的孩子拿到题目就列竖式,导致抄错数字的现象相当严重。再如,对加减法的验算,虽然教师一再强调验算的目的与方法,可绝大部分的孩子还是为了验算而验算,所以验算结果与原题目中的数不同也不会察觉。另外,做完作业后不会检查也是导致计算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三,对学困生的指导还不够。孩子毕竟是有差异的,课堂上老师讲的方法、同学讲的方法,其实有些孩子是听得一知半解,但在课堂上能运用最多只能算一种正迁移,一种短时记忆。于是,例题后的几道对应练习,他们还马马虎虎能应付过去,而在独立练习中,各种题目混为一体,量又相对较多,他们就乱了手脚。虽然孩子经常在强调“相同数位要对齐,连续进位加法不要忘了加进上来的1,计算减法时,个位不够减就要从十位借,别忘了点退位点。十位计算时得减去退掉的1”等等。但在实际练习中,部分学困生往往不能与强调的联系起来,一不注意就问题百出。看来,为学生开小灶是不可避免的,有时教师的提醒还是会起到一定的作用的,可矛盾的是:时间哪儿找? 《千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千米的认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千米这一度量单位,建立千米的概念,难点是将千米这一概念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形成正确的认知观。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一直在担心,因为米、分米、厘米、毫米可以让学生用手比划,学生也可以用眼睛去看。那千米怎么办呢?学生既不能用手比划,也不能用眼睛来看。苦于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所以就一直拖着没有上。最后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我决定在上这节课时注意做到以下两点:

1、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学习

我们的教学楼到校门口一个来回刚好100米的距离,我就让每一个学生从教学楼走到校门口再走回来,体验100米有多远,再想象一千米就是走10个100米那么远。学生听说要走路,高兴的都举起了小手,生怕老师把自己遗忘,当得知每个人都要体验时,有学生条件反射性的一跃而起,看到学生们笑容灿烂的面孔,我知道我这样安排是正确的。学生只有对这件事真正的感兴趣了,才会用心的去学习它。走路这个环节取得了成功,学生把自己走的步数记下,很快的就算出了1000米要走多少步。从而建立起1千米的长度观念。

2、用“抢做小老师”的游戏方式,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这节课在学生明白了“1千米=1000米”这个单位换算的基础上进行巩固练习,为了不让学生机械地做题,我们全班一起来做“抢做小老师”的游戏。(到黑板上做题的同学,如果有错误的地方,其他同学就可以主动来抢改。)一经公布,下面立刻沸腾起来,每个人都想做小老师来给别人修改错误,被点到做题的学生也憋着一股劲,我就是不让你们来改错。这样一来,课堂就很活跃,学生也在游戏中巩固了“1千米=1000米” 这个单位换算。回顾整节课的教学,学生的参与是比较积极的,参与面也是比较广泛的。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难点也基本克服了。学生也觉得比以往有趣多了。从作业情况来看,正确率也是可以的。但是,整节课各部分的衔接,内容的过渡等等存在许多不足。在这方面我将会进一步的加强与提高。《长方形的周长》教学反思

今年送完一届毕业生后,我又从三年级教起。学生人数19人,比上学期六年级的44人少了一半有余,自己感觉“轻车熟路”。

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我才认识到自己的感觉是错误的。在和学生共同探讨认识了“什么是物体的周长后”,我出示了一个长方形,引导学生开始了如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学生们开始分组探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也很投入。不一会儿,一双双小手纷纷举起。我让小组选代表汇报合作探究的成果: “8+4+8+4=24(厘米)!”

“8+4+8+4=24(厘米)!” „„

没有出现我的预设效果。我只好进一步鼓励说:“谁有更好的方法?” “8+8+4+4=24(厘米)!” 课代表王凡站起来发言。我心里有点失望,可是还鼓励说:“不错!谁还有更好的方法!”

没有同学再举手了。

我说:“汇报的同学说说你们是怎样计算的?”

“我测量了长方形的长和宽,然后两条长加两条宽。就得到了它的周长。”几乎每个同学都如是说。看来学生自己不会归纳出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我只好硬往公式上引:我说:“长方形两条,那么8+8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8×2。宽用乘法算式表示为4×2。所以,长方形的周长可以用这样一个公式表示: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

接下来是课堂练习,我出示了四个长方形让学生计算周长。全班19人,用我的公式方法计算的仅有2人!其他同学全是用加法做的。

这堂课上我完全陷入了沉思:以往自己是怎样教的?好像是先告诉学生公式,再引导学生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周长。现在提倡学生自主探讨知识,如果硬让他们死记公式是背离新课改要求的。也许让学生先记公式再学计算周长,就学习成绩而言可能会高点,可是长此以往,学生学到的是死知识,他们的思维永远被禁锢在老师的讲解之下。对这些三年级小学生来说,难道学生自己得出的长方形周长=长+长+宽+宽,不是更直观、更明白的公式吗?!

既然学生心里没有公式,教师就不能把一些刻板、抽象的数学知识强加于他们,只要他们的算法有道理,教师就要鼓励,新课改提倡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课本上不是也没有像以前那样注明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吗?今天他们自己总结出最好记、最好用的计算方法,不久的将来他们在数学上会有颇丰的收获!《四边形》教学反思

我所执教的这一课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四边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认识四边形》。

本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是:使学生直观的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通过涂一涂、找一找、分一分、画一画等活动,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于教师适时的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1、课前准备(游戏:复习图形知识)

2、导入新课(创设情境,观察主题图)

3、涂一涂(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初步感知四边形)

4、总结四边形特点(4条直边,4个角)

5、反馈练习(快速抢答)

6、找一找(找生活中的四边形)

7、分一分(根据四边形边和角的特点分类)

8、巩固练习(走四边形的迷宫、画四边形)本节课中我做的比较好的有以下三点:

一、力求体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在本节课中,我由光明小学校园场景图引入,既使学生感觉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和亲切感。

在学生对四边形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我又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通过学生找生活中的四边形,进一步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一理念。

二、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点明今天研究四边形之后,我设计了涂一涂的环节,先让学生把心目中的四边形涂上颜色。学生们兴致勃勃的动起手来,虽然这时候他们并不十分清楚什么是四边形,只是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在涂。涂完之后再交流为什么有的不涂?接着在老师的引导之下,他们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探索逐步概括出了四边形的特点。

在认识了四边形之后,我安排的教学环节是将四边形分分类。学生独立分类之后再和其他同学交流为什么这么分。在这里,学生的思维被充分的展开了,出现了许多情况。书中例2展示了两种分类方法,教学参考给出了三种,而学生们互相启发、勇于探索,出现了四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有按角分的,也有按边分的。而且每种理由表述的都比较清楚。这说明独立探索、合作交流为孩子们打开了思维的大门。在交流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表达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注意倾听的好习惯。

三、针对不同的学生和回答给予多元的评价

对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不仅要关注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是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本节课中,我尽量对每位同学的回答都有一个恰当的评价,例如:你的反应真快!你的思维真敏捷。这次回答比上一次的有很大的进步。你的声音真响亮。你回答对了,如果能把话说完整就更好了。你的回答对大家进一步学习有很大的帮助。等等。

本节课中,我感觉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例如在认识了四边形之后,如果能给学生准备一些小棒,让学生亲自去摆一摆四边形,或者准备一些钉子板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围一围,就更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四边形有4条直边和4个角的理解。

三年级数学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

我上了《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本节课是表内除法的延伸,属下位学习,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余数,认识余数。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具展示、学具操作、游戏、自我探究等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给学生以成就感。恰如其分地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同时课堂中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整节课多数是让学生在动手中认识余数,得出结论。这节课刚开始时是小组平均分小棒,在学生动手操作分完所给的小棒后,教师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格,把分的几种情况进行比较,并分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每组把小棒平均分后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没有剩余,一种是有剩余。学生从“小棒开始初步感知了“剩余”,到形成结论得出概念,突出了“剩余”的概念,培养了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和比较能力。为下面进一步学习余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认识余数后引出除数比余数大时,不是我告诉学生这规律,而也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动手圈。在圈一圈,猜一猜的过程中学生总结出了除数比余数大的规律。整节课学生动手、动嘴、动脑,真正参与了活动的全过程,借助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在自主、合作、讨论中学生自己去交流、去沟通、去互动、去思考,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余数”概念的表象支撑,为抽象出“余数”概念打下了基础。

但是这节课在实际教学的过程时,对比教案来讲,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由于在某些环节中用的时间过多,致使一些应该有的教学环节没有进行。如:数手指的游戏、有趣的思考题等很有特色的教学设计,均由于时间的关系没有进行,比较遗憾。因此,这次的教学活动,是给我敲了一个很及时的警钟,鞭策我在今后的备课乃至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要本着认真、虚心的态度,塌实朴实地搞好教学工作,是自我驾驭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更进一步。《平行四边形》教学反思

认识“平行四边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按照新课改的理念,我在教学这一知识时,重点调整了师生之间的课堂角色,当好向导,尽量让孩子自己去操作、发现、归纳、表达,整堂课学生学习热情高涨,生动活泼,充满童趣。

在整个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不仅参与面广,热情高,而且培养了学生独立探讨问题的能力和全面观察问题的思维方式。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我认为教学的精彩之处在于有效地引导了学生在活动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1、在自主活动中享受学习的乐趣,喜欢数学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自己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让他们了解到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有观察、操作、分析、思考的机会,提供给学生一个广泛的、自由的活动空间。当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在探索中初步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产生一种直觉而又朦胧的感性认识时,我引导学生说一说他们的发现,把自己的发现用语言表达出来。如提问引导“拉一拉、看一看,这个长方形框架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发现了长方形框架的形状、角、名称都有了变化。这些发现,对于小学生来说则是他们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在独立操作、独立观察、测量、思考以及相互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的“新发现”,这就是他们的创造。教学到这里,我接着引导他们去验证,对 “全新发现”作出积极的评价。通过说一说,让学生不仅深刻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而且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研究的欲望,通过大胆尝试、探索,感受数学的乐趣,激起学习的热情。

2、在探索发现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拥有自信

本节课的教学,我力图通过适当的引导,启发学生自己去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在此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知识的自信心。在整个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是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探索和发现获得的,而不是我教给他们的。我先让学生“拉一拉——看一看——说一说”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然后以一句提问“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有这样的特征呢?”为学生创设了继续探索的空间,接着,学生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去发现平行四边形边角的关系,通过“画一画、剪一剪”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特征的理解。纵观这堂课,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成就感和自信心得到良好的培养。

让学生快乐地学数学,自信地学数学,是每个小学数学教师的光荣使命!也是一项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教学任务!我应该为此继续努力!《时、分、秒》教学反思

在第三册数学教材中,第六单元《时、分、秒》是一个难点。本单元要求学生掌握钟面的基础知识,会认钟面上的时间,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及求经过时间等等。对于缺乏知识经验的二年级孩子来说,学习起来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在教学的时候,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

例如在认识钟面的时候,通过实物展示和课件的操作,让学生数出钟面上有12个大格和60个小格,时针和分针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又向他们介绍了秒针。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走一圈是12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走一大格是5分,走一圈是60分,也就是1时;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走一大格是5秒,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以上概念在一边拿钟面进行实际操作一边提问时,孩子们尚能回答,可是让他们在独立做的时候,就很容易混淆。

在教学求经过时间时,则感觉更加困难。例如求从11点--4点经过了几时,答案就五花八门。有的孩子用11减4,有的在钟面上数,却数成了从4到11的格数,而且在数格的时候,他们往往数的不是几个格,而是几个数字。还有诸如“2:45--3:20经过了()分”这样的题目,也是比较难理解的。我给孩子们讲了几种方法,第一种是最直观的方法,在钟面上数格子;还可以先算2:45到3:00是15分,再算3:00到3:20是20分,合起来是35分;另外还可以把这样的题目当作减法来做,用后面的数减前面的数,20减45不够减,拿出一个小时当作60分,和20合在一起是80分,再减45就可以得到35分。对于这几种方法,我没有要求孩子们全部掌握,而是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或可以理解的方法。对于一些理解能力稍弱的孩子,他们能在钟面上把经过的时间数出来,我也觉得他们挺棒的。

经过一段时间不断地讲解、练习及个别指导,取得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大部分同学对以上知识都能基本掌握,可以说每个孩子都比以前有了提高。但是对这一部分知识的教学,能不能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还是这些知识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的确过于难了,仍然是让我们感到比较困惑的„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本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学中,笔者力图使计算教学从传授知识转向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学生实践模式。从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自主提供新知识的探索材料到让学生尝试解答新知识、自己交流归纳算理、总结计算方法,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1、较好地把握了计算教学的目标。

本节课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在注重知识技能的目标的同时,更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在价值目标取向上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算理算法,会运用法则正确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一个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倡导算法的多样化,同时考虑到后继学习的需要,让学生逐渐体会到用竖式计算的优越性。

2、重组教材,渗透系统论思想。

布鲁纳在其《教育过程》中曾经指出:“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整的结构把它连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一连串不连贯的知识在记忆中仅有短得可怜的寿命。”教材把进位乘法分为一次进位、隔位进位、连续进位此文转自斐.斐课件.园 FFKJ.Net三课时编写,考虑到这几块内容有着共同的知识基础,也有共同的重点——解决进位问题。因此在具体把握教材时,笔者把这前两部分内容(不进位与进位)统一起来,合并在一堂课内进行教学,希望通过这样的安排,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与不进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使学生构建的知识形成“链”,而不是堆砌的“知识山”,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意识到认识事物可以从整体入手,再去认识整体中的各个部分。教学实践证明,教材的重新组合,不仅能达到预定教学目的,而且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建构。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以12×3、18×3为研究重点,通过尝试、讨论、交流,使学生初步掌握笔算乘法的原理。再让经过有针对性地练习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进位乘法的算理算法。整节课与原教材相比,虽然内容增加了,但学生照样学得很轻松。

3、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

要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创新精神,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思想。因为知识的内化,必须是学生个体针对问题对现有材料和已有知识加以分析,展开思维,才产生迁移的过程。即使是同一教学内容,由于不同的个体知识背景和思维方法等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思维过程。本堂课在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如何解答一个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式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勇于说说自己探索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共同分析讨论思维的正误。同时鼓励和尊重学生多样性的独立思维方式,提倡多样化的数学学习方式。在计算一个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时,允许学生既可从高位乘起,也可从低位乘起,让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即进位)时,自己领悟哪一种计算顺序更简便。教师努力做到尊重学生,民主教学,认真倾听他们之间不同的意见,给他们发表自己想法的权利和机会,使他们在无恐惧的情景下自我检查、反省、逐步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4、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学的情境的设计历来被广大教师所重视,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都会精心设计情境,将旧知与新旧,巩固与运用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学习,本课的设计在情境的设计上没有花过多的时间,呈现的方式也缺乏变化,这对于三年级小学生来说,是缺乏趣味性的,计算的应用性也难以得到更进一步的体现。《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主要是解决笔算过程中从哪一位乘起、怎么进位和竖式的书写格式问题。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笔算乘法的开始,是在学生会做表内乘法,整

十、整百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加两步混合运算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的例题教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个位与十位的积都要进位、十位积加进上来的数又要进位,也就是连续两次进位的题目。在进位乘法中,进位叠加的乘法难度最大,学生既要记住进上来的数,又要做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稍有疏忽,就会产生错误。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在课中安排了口算,在板演题中又要求学生说说计算过程,(先算个位„„再算十位„„,教学例题和试一试时又在黑板上把过程板书出来,让学生了解到笔算乘法其实可以拆分成一个表内乘法算式和一到两个乘加算式来进行计算,再通过口答进行强化,化难为易,一步步进行突破。从学生的当堂作业上来看,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学生都能熟练说出算理,笔算正确率也较高。练习中还准备了挑战题,但因为是家常课,所以处理为机动,待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后,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拓展。《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计:做到“目中有人”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应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既需要心中有教材,更需要目中有学生。《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的设计,我关注了学习者的“初始状态”,对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式的选择都以适合学生的“初始状态”为原则。

上课伊始,我以学生喜欢看《西游记》的故事导入:唐僧师傅给悟空和八戒分月饼,怎样分才让悟空和八戒没意见,引出“平均分”。4个月饼好分,2个月饼也好分,1个月饼怎样分呢?每人分得多少呢?用手势表示。在学生“山穷水尽”时,点燃探究的欲望,引发学生思维。

二、教学方法:做到:“朴实有效”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我进行了多次的试讲,老师们给我提出了很多的宝贵意见。在认识二分之一时,我利用了月饼实物图片在黑板上进行了现场操作,加上老师的体态语和手势语以及有效的提问,让学生初步理解了“二分之一”的含义,再让学生动手操作:折一折“二分之一”,并说“二分之一”的含义,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二分之一”的含义。学生由“不会”到“会”的效果非常明显。我认为课件取代了教师的演示,课件取代了学生的操作,这样的课堂不一定高效。

三、教师的主导性: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

教师在课堂中不再是绝对的权威,唯一的主宰者,而更多地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和共同学习的角色。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是由原来的“保姆式”变成“放羊式”。我认为教师还是要适时地点拨、讲解和有效的提问,因为教师有组织、调控的责任和义务。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停步不前时,我们教师该出手时要出手。这样,我们的教学活动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扎实有效的数学课堂需要教师苦练数学教学基本功。用朴实的教学,在真实的课堂中,一样能开出鲜艳的“花朵”。

《可能性》教学反思

本节课作得较好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数学概念

我在教学中重组教材,从大家感兴趣的“猜球”游戏入手,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一定”、“可能”和“不可能”等数学概念。一下子抓住了学生学习的兴致。使“可能性”等抽象的数学概念易于被学生接受。

(二)、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在这节课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形式,让学生明白了“可能性”的几种情况以及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事实。通过合作与交流,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三)、课堂气氛和谐,学生心情愉快。

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游戏中自主合作学习,教师既是学生的指导者又是他们的合作者,学生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心情愉快,愿学、乐学,尝到成功的快乐,建立了自信心。本节课尚需改进的方面:

初次体验“猜球”和再次体验 “摸球”这两环节因为小组合作和师生互动,学生热情高涨导致活动时间过长,从而使整节课在时间的把握上有点头重脚轻,第一个环节小组合作意义不大可以和第二环节合并改为师生互动,作为只是让学生初步感知可能性的几种情况,不是教学重难点,时间安排上还可以紧凑些、如果能把更多时间放在了解生活中的“可能性”和探究“可能性”大小这两个环节将会更为科学合理。

下载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反思 《秒的认识》教学反思: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要认真地观察,反复地比较、猜测,独立地思考、归纳、分析和整理。这一切都需要时间作保证。“以高效的......

    最新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带目录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目录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1、我们的民族小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

    人教新版英语小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

    Lesson 1 Teaching aims:1、能够在情景中理解会说Hello! Hi! I’m „ ,并能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初步运用. 2、能够听、说、认、读单词: cat monkey3、学唱歌曲Hello, 巩固本......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全册教案

    1、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教学要求:1、经历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的探索过程,能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商为整十数),会笔......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教学三年级数学,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个别学生思维比较灵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较浓,但也有个别学生懒散,接受力......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高效课堂模式】 实验附小备课集团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苏教版教材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第......

    二年级艺术上册全册教案带反思

    二年级艺术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第一课 哈,醒来了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人文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小鸟在清晨醒来时的愉快情景;通过欣赏法国绘画大师莫奈的《日出·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