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Word 文档
《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读一本好书是一种享受,是精神上的饕餮大餐。今年暑假,我花了近两个月读完了《明朝那些事》,感慨颇多,看完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在回味书中的情节。从朱元璋的深谋远虑,永乐大帝的雄才大略,朱祐樘的殷殷求治,到朱祁镇的忠奸不分,朱载垕的无所事事,到朱由校的荒诞不经,从于谦的刚正不阿,徐阶的忍辱负重,张居正的力挽狂澜,到胡惟庸的恣意妄为,严嵩的尸位素餐,耿忠明的卖主求荣,从戚继光的“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胡宗宪的“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到袁崇焕的“死后何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无数的人物一直环绕在我脑海,今日正好借这个机会,一吐为快。
透过纷繁复杂的权利斗争,一个个的人物逐渐清晰。给我印象最深的君主不是朱元璋,不是朱棣,也不是朱赡基,而是明孝宗朱祐樘。朱祐樘是经历了千辛万苦才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他的母亲,一个没人知道姓名的姓纪的女子,是在云南叛乱战争中抓来献进宫的宫女,后来负责保管皇室的仓库。再后来,明宪宗朱见深临幸了她,她就怀上了朱祐樘。当时的后宫,妃嫔们争风吃醋不是放在心里,而是挂在脸上,不但是挂在脸上,而且表现在行动上。明宪宗的宠妃万贵妃可谓是一人独大,其强劲的枕头风无人能敌,如果皇帝宠幸了其她的妃子,她就会怀恨在心,如果哪个妃子怀上了,她就派人把孩子堕掉,大家是敢怒而不敢言。后来,就有太监来了,但是这位太监手软了。再后来,孩子就出生了,又有太监来了。这次孩子被抱走了,但是并没有被溺死,这位太监把他抚养了起来,这位太监叫做张敏。朱祐樘在大家的照料下逐渐长大。这一切,大家都知道,只有两个人不知道,皇上和万贵妃。然而,怀恩清楚,要想让这个孩子的身份得到大家的认可,首先必须让他的父亲认可他的身份。就在朱祐樘五岁那年,张敏把这个秘密告诉了皇上,随后,朱祐樘的母亲神秘的突然死亡,怀恩也吞金自杀。这一切终于换得了他皇太子的地位,六年的艰苦生活熬到了头。后来,成化帝受了万妃枕头风的蛊惑,欲废掉太子,怀恩等人冒死为他求情,他算是挺过了最后一关。
1487年,他正式登基,成为了这个帝国的主人。从险背堕胎的婴儿,安乐堂中的幼童,到险些背废的太子,还不到二十岁的朱祐樘已历尽人间险恶,他没有忘记为他含冤而死的母亲,舍生取义的张敏,刚正不阿的怀恩,以及那些为了他能够活到现在而付出沉重代价的人们。做一个好皇帝吧,改正父亲所有的过错,让这个帝国重新复兴,我才能对得起那些为我付出的人们。
政治上,他一扫他父亲时的乌烟瘴气,什么仙派、后派、春派、混派,一律卷铺盖滚蛋。赶走了该走的人,该请要请的人了。给朱祐樘印象最深的人是王恕,在他爹的那个年代,只要一上朝,似乎就只有这个老头子喋喋不休,烦的他爹一下子把他打发到了南京,但他还是坚持不懈,奏折上个不停,朱见深实在受不了,让他退休了。但朱祐樘不嫌麻烦,亲自请七十三岁高龄的王恕出山。他组建了明朝继 “三杨”内阁之后又一个强大的内阁,他任用马文升,杨一清,刘大厦等贤臣,励精图治,开创了大明王朝又一个盛世。他宵衣旰食,勤政爱民,经常牺牲午休时间阅公文,批奏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皇帝。然而,遗憾总是有的,由于他每天的工作时间太长,他的身体开始吃不消,三十岁头发就快掉光了,然而他不在意这些,只要能对得起那些曾经为他死去的人,也就够了。弘治十八年五月,年仅三十六岁的朱祐樘走到了人生的尽头,面对跪在地上的三人内阁,他回顾自己的一声,他觉得没有留下遗憾,于是,他临终托孤,把贪玩的儿子朱后照托付给了三杨内阁,含笑离开了人世。
历史上的好皇帝很多,但既是好皇帝又是好人的皇帝不多,朱祐樘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有恩必报,他从没有忘记那些为他付出过的人。怀恩因为保护他被贬到凤阳,他登基之后,亲自去迎接还在凤阳吃风喝沙的怀恩,怀恩不敢受此大礼,推辞再三,可是朱祐樘坚持这样做,因为他明白,这是他冒着生命危险,无畏的保护自己换得的荣耀。当他还是一名幼童时,他的身份还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此时他要靠太监和宫女们养活,但太监和宫女们微薄的工资并不足以养活他,此时,因万妃谗言背废的吴皇后站了出来,一力抚养他。他上台后,亲自去迎接吴皇后,把他当自己的母亲对待,这个人老珠黄的吴皇后感动的老泪纵横,也许她当初的动机并不单纯,但对朱祐樘而言,其它的都不重要,而养育之恩才是最重要的。他想到了报恩,却从没想到过报仇,他六岁丧母,不断遭到万妃排挤,历尽人间险恶。他十分清楚自己的母亲是被谁害死的,万妃这个名字就意味着仇恨,当时许多大臣上疏要求抄斩万妃全家,特别是万喜,作为万妃的弟弟,他贪污受贿,败坏朝纲,背关进了监狱,他明白朱祐樘绝非什么善男信女,只等着痛快的挨上一刀,可是过一阵子,他被放了出来,回家种地去。他并非不懂道理,并非不懂仇恨,而是因为面对仇恨,他选择了宽恕。他宽恕了那些曾经伤害过他的人,并不是因为软弱,而是他明白很多那些小人们不懂的道理,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他比朱棣更自信,因为他不需要用暴力来维护自己的统治,他比朱赡基更明智,因为他不但懂得种田老人们的痛苦,更懂得自己敌人的悲哀。他比朱后熜更聪明,他从不需要用权谋,只用仁厚就能征服人心。他是一个好皇帝,更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比其他帝王更像一个人的好人。
然后该说文臣了,要说文臣,就不能不说张居正。他不是一个好人,贪污受贿结党营私公报私仇他都干,要说他是一个坏人,也不像,他一度批阅公文累的吐血,颇有点周总理的风格。他是一个猛人,猛的连皇帝都怕他,他是一个独裁者,独裁到大臣们不敢有任何异议。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大明王朝在黑暗渊薮中越陷越深时,力挽狂澜,把大明王朝扶向正轨。当时,朝政混乱,腐败横生,官吏横正暴敛,税赋种类繁多,什么淋尖踢斛啦,什么火耗啦,搞得民怨四起,到处都是流民。张居正想解决这个问题,但他又深知,这帮朝廷的官员,你若是砸了他们的饭碗,说不定明天就会有人找你拼命。所以,他推出了一条鞭法,就是说每年缴税各种赋税统一折换成银两,只交一次。官员们呢,你们就少贪点,大家该怎么过就怎么过,我也不砸你们的饭碗;农民呢,说好了只挨一刀,这也比以前要好受多了;结果:皆大欢喜。这种改革方法,来源于他多年官场规律的总结,来源于他对社会矛盾的深刻观察和理解。这种看似简单的方法,其实不简单。能够把复杂问题搞简单的人,才是能人。想当初王安石搞个什么“青苗法”、“募役法”一大堆之类的玩意,到最后不还是实施不了。第一,这种变法本身的操作性不强。第二,他触动了一些人的根本利益。没有绝对的权利,就不要干砸掉别人饭碗的事,你砸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阶级。我们再来看一下朱总理的改革,减员增效,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他砸了多少人的饭碗,因此他在退休之后还要专门的保护,无法过正常人的生活,他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没有连任的总理。但是,他的努力换来了经济的发展,体制的改革,人民收入的提高。他不是不懂的这种后果。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这里准备了100口棺材,99口留给贪官,一口留给我自己,无非是一个同归于尽,却换来国家长治稳定发展和老百姓对我们事业的信心。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佩服张居正,佩服他高明的手法,更佩服朱总理,佩服他那必死的决心,佩服他那无论希望多渺茫多始终不放弃的信念。张居正改革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考成法,说白了就是让你写工作计划,到年底检查,如果兑现不了就卷铺盖滚蛋,因为他懂得,要让手下这帮懒人自愿干活,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说白了,考成法还要看实施的人,如果监管的人实施不到位,那它也就失去了意义,但是至少张居正在任时以及以后十几年,它还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的,这方面,张居正功不可没。
下面我们来说一下武将,我最佩服的武将不是常遇春、徐达等不世出之名将,也不是戚继光、俞大猷等抗倭英雄,而是袁崇焕。使袁崇焕一战成名的是天启六年(1626)年的宁远之战,当是时,东林党倒台,阉党魏忠贤得意,辽东总督孙承宗被迫辞职,阉党推荐的辽东经略高第上任,此人上任后二话不说,撤走了孙承宗在关外的所有据点,在山海关内当缩头乌龟。这可是孙承宗辛苦经营四年的全部心血啊!但关键时刻,有一个人没退,这个人就是袁崇焕。
——我是宁前道,誓与宁前共存亡。即使独卧孤城,亦当马革裹尸。
战场上求生者死,求死者生。诚如是也。宁前道着,文官袁崇焕。
听说孙承宗走了,努尔哈赤很是高兴,准备进去再敢一票。1626年,他带着他的全部家当六万,号称二十二万,浩浩荡荡的来了。当他到达宁远时,惊奇的发现这座城市竟然有兵驻守,高傲的努尔哈赤对此不懈:“我带二十万人攻城,此城必破,快点投降,给你们官做。”
回复是:决不投降。
当是时,宁远总兵力只有一万人,要面对六万人的疯狂进攻,他去找高第,不是去搬救兵,而是要高第下一道命令:凡从宁远逃回者,格杀勿论。
所以,袁崇焕有一件特殊的武器,这种武器的名称叫做——信念。我决不后退,即便是站至最后一个人,也要同归于尽,决不后退,这就是我的决心。正月二十四日的那一天,他召集了他所有的部下,在一片惊愕声中,向他们跪拜。他坦白的告诉所有人,不会有援兵,不会有帮手,宁远已经背抛弃,但是我不想放弃。我将坚守在这里,直至最后一刻。然后他咬破中指,郑重地写下了这个誓言。
我不知道当时士兵们的反应,也是从书上看的,在那场战争中,没有害怕,没有懦弱,没有退却,有的只是赤膊的拼杀。先是大炮烘,敌人冲到了就用石头砸,上来了就用刀砍,把他们赶下去,连袁崇焕自己也负伤了。但是,没一个人退却,终于坚持了一天。一天下来,修了一年半的城墙被打成了半成品,被打了好几个大洞,幸好没有塌掉,袁崇焕也已投入了所有的预备队,照这样的速度,第二天宁远很可能失陷,也可能不失陷,但迟早要失陷,只要敌人坚持进攻。以努尔哈赤的操行,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杀戮。袁崇焕绝望的彻夜难眠。
——只要你不放弃自己,上天就不会放弃你。
绝望中的袁崇焕等到了第二天的清晨,他终于没有放弃,于是,他等来了奇迹。
战斗是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开始的,努尔哈赤怀着满腔的愤怒下达了进攻的命令。然而,第一轮进攻被火炮打退之后,以往工作积极性极高的后金士兵不买账了,任凭将领们骂遍十八代祖宗。毕竟死人就在眼前,你当我们白内障看不见啊,我们无非是想来抢点东西,没必要这么卖命吧。努尔哈赤下决定,先把尸体抢回来再说。抢回来的尸体,烧完,接着打,接着被大炮打死,接着再烧,接着再死,死死烧烧无穷溃也,直至那历史性的一炮,轰到了努尔哈赤,后金军集体撤退,纵横天下的努尔哈赤从此消停了。第三天,敌人试着进攻了一下便撤退了,宁远之战以大明的胜利而告终。
纵观这次战役,我们不得不承认,是袁崇焕在危亡时刻以一人之力力挽狂澜,在绝境之中选择了坚守,置之死地而后生,挽救了大明王朝。倘使他选择了放弃,后金军将长驱直入,直达山海关,威胁北京城,是他为大明王朝延续了二十年的寿命。
袁崇焕让我感动的还不止于此。袁崇焕缺乏政治眼光,这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大明王朝的悲剧,这点我们先不谈。他后来被下狱,罪名是通敌,凌迟处死,对此我是很无语的。行刑时,周围的人向他扔石子,吐口水,全然忘了这个人曾经为保护他们不顾性命。最后,他以一首诗结束了自己的性命。: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何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无论时局多么危险,无论希望多么渺茫,我从不放弃,我可以努力,可以为你们拼命,但是请你们理解我支持我,现在连他拼着性命要保护的人民也误解他,他依然义无反顾,我感动的落了泪,这是一个我无法企及的高度,是他人格中最最耀眼的闪光点。
君王、文臣、武将以及千千万万的平民百姓,构成了大明王朝的历史,构成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阅读历史,我们看到的不应仅是那冷冰冰的文字,更要看到那文字之后隐藏的人性的光辉。千年的斗争,争得不过是两个字:权利。从秦朝的李斯,赵高到汉朝的萧何、曹参到后来的东方朔,宋朝的王安石、蔡京,贾似道、文天祥、李廷芝,到明朝的谢晋、李东阳、严嵩、徐阶、魏忠贤,以及后来的历朝历代,在这个权利金字塔上,没有人能永远站在至高点上,否极泰来,盛极必衰,所以也就没有所谓的胜利者与失败者。不过,那历史人物有没有一个评判标准呢?个人看法不同吧,我略微发表一下。我唾弃那些临敌变节者,是他们为了一己私利,把中华民族的利益拱手让人,这些人中比较出名的入吴三桂,汪精卫等。我鄙视那些身居高位却尸位素餐的那些人,严嵩、和珅,以及新中国的那个姓李的总理,我都鄙视他们。我原谅那些为了生活向权势妥协的人们,毕竟人生在世,混口饭吃不容易,我们不能要求所有人都那么高尚。我尊敬那些为中华民族作出卓越贡献的人们,如张居正,林则徐等人。我对那些为了民族的事业至死不渝的人们致以崇高的敬意,这类人很多,早有伯夷,叔齐,包括袁崇焕,以及后来组织义军抵抗后金的黄道周,以及鸦片战争以后千千万万个为中华民族解放而现身的人,无论希望多么渺茫,无论敌人多么强大,但他们从来没有放弃,或许他们的死如飞蛾扑火,微不足道,但他们仍然义无反顾,前赴后继。是他们,用自己的姓名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他们,用性命延续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绵延不断的文明。我常常思考中华民族的优点,可能就在于此吧!
古人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得失,读史使人明智。我本来也认为是这样,可是这本书的作者石悦却又一语道破天机:以史为镜,那是不可能的,所有的事情,都有它发生的原因,一千年前,岳飞会死,六百年前,于谦会死,再过五百年,一千年,他们依然会死。所有的错误,我们都知道,但却改不掉。能改掉的,叫缺点,不能改的,叫弱点。我们人类的弱点,叫做贪欲。问题是找到了,可能改掉么?如果你觉得你自己能改掉,那么恭喜你,你是一个超越历史的人,你是圣人。大部分人都不能改掉这个弱点。我希望我们大家都能记住:贪欲是我们犯错误的根源,希望这句话能办我们一生。
最后,我也想用诗人郭璐生的一首诗《相信未来》结尾。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第二篇:《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读《明朝那些事》有感
花了一个寒假的时间,终于把《明朝那些事》读完了,或许因为语言通俗,读起来并不像阅读古文那样费劲,但它里面的内涵却深深吸引着我。
也许,读完了这本书,并没有让我对明朝的历史有多么详细的了解,但在这本书里,我明白了道理,懂得了真情,更看到了若干世间罕有的高贵品质,并深深为其折服。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一个个嘴脸丑恶的小人,一个个心狠手辣的宦官,一个个见利忘义的奸臣,当然,更看到了舍生取义的勇士,坚守信念的强者,更有独守正道的孤胆英雄。隐藏其后的,还有那复杂又难以捉摸的人性。读完了,看到了好多的改变,人的改变,物的改变,环境的改变......由于利益二字,兄弟反目,父子成仇,将好好的一代王朝搅和的乌烟瘴气。但确有一样东西始终未变,这个东西,叫做天道。借用仙四结局紫英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惟有天道恒在,往复循环,不曾更改……千年的历史,我们不能轻易评说,我们只能从看到的人与事中来自己分析判断,冥冥之中,确有这样一种力量,在左右着历史的轨迹。
明太祖朱元璋丑不丑不重要,他集结了一代名将徐达、常玉春,他们侥敢善战,为成就朱家霸业鞠躬尽瘁。明成祖朱棣决定迁都北京,他正骑着马,是在寻找他的侄儿朱允炆吗?郑和站在船头,看着即将出发的庞大舰队和茫茫的大海,他是在感叹什么吗?嘉靖皇帝不问朝廷大事,最终还是没能炼成长生不老的仙丹。远处传来孤独而清越的鼓声,那是戚继光将军独自在为抗击倭寇的士兵擂鼓。崇祯皇帝他并不想死,更不想成为大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也许每个皇帝的梦想都是朱家的基业世代相传,但现实却是残酷的,不知崇祯死时心里在想些什么,有没有想到他的祖先朱元璋呢?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三百年的明朝不算长,其中的金戈铁马、尔虞我诈、血雨腥风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历史留给我们的不止是记忆,更多的是一种沉淀,是一份宝贵的财产。南京的明孝陵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合葬陵墓,因马皇后有“孝慈”皇后之称,故称“明孝陵”,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被世界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我走在陵园内的神道上,两旁的石兽、文臣武将的造型历经时间的风风雨雨,依然栩栩如生。恰逢国庆长假,来这里的游客很多,老人、小孩,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一种发自内心的幸福。我们生活在新中国这样一个和谐社会中,祖国的强大繁荣是我们幸福的源泉,少年强,则国强,我相信历史会因为我们青年一代而更精彩!
第三篇:明朝那些事读后感范文
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早就听说了《明朝那些事儿》但是一直都没有机会好好地阅。大学才开始读,读完序言,我认为作者想用一种现代人的思维拉进历史和我们之间的联系,试图用一种极通俗的语言把整个大明朝的历史娓娓道来,这也是我喜欢的风格。正如作者所说的:“我想写的是一部极好看的历史。”这部历史从朱元璋的身份开始,采用了档案的形式将人物立体式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朱元璋(朱重八)的童年生活很拮据,没有读过书,古代没有读过书或没有做过官的,名字就是父母年龄相加或者是出生日期的命名。朱重八从一介草民,历经苦难,浴火重生,正要开展一番伟大的事业。这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尤其是今天的大学生来说。
也许正是“灾难”使他的心变得冰冷,但正因此,在经受世人白眼和历尽凄风苦雨后,他才明白了:“只有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在面对生命的尊严和生活的压力下,他开始了乞讨生涯,作者在书中特意强调了:“朱重八和别的乞丐不同,也正是因为不同,他才没有一直当乞丐(请注意这句话)”在讨饭的时候,他仔细研究淮西的风土人情,开拓了视野,丰富了见识,还加入了明教(在倚天屠龙记里的张无忌手下)终于。在经过三年的漂泊生涯后,他发生了一个巨大的转变——转变的关键在于心。从一个不知所措的少年转变成一个有自信战胜一切的人。他是明朝皇帝的典范。
王守仁活跃的时候,正德皇帝就是那个爱玩儿爱胡闹,封自己为大将军朱寿又封镇国公的那个皇帝。不折不扣的昏君。昏到宁王觉得他起兵造反搞定这样一个昏君肯定没问题吧,所以他就造反了。很不幸,当时的江西巡抚正是王守仁。王守仁虽然是个文官,但是后人给的名号却是“大明军神”。跟军神玩儿,军宁王的老巢。再后来在鄱阳湖一举击败宁王,前后只用了三十五天。这时我们的正德皇帝才听说宁王要造反,很开心很激动啊,他又封自己为威武大将军准备御驾亲征。还没有征就听说宁王已经没了,所以他很不爽。当时有个小人江彬图谋不轨,还想让皇帝和宁王再打一仗让皇帝亲自俘获宁王。结果王守仁听说后,为天下苍生着想,各方打点,终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让皇帝在南京象征性的玩了一把“亲自俘获宁王”,把功劳都让给了皇帝,才算平息了此事。能力!气度!手段!好一个王守仁!这就是所谓“致良知”。目的纯正则不妨手段不纯。看一个人物是否棒不能看只他是否爱惜自己的声名,出淤泥而不染只是海瑞那样的初级水平,只能看却不中用;他可以忍辱负重,他可以不择手段,但一定要看他最后是否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当然他所谓的事业一定要是以公众利益为目标的,才谓之“致良知”。王守仁是臣民的典范。特别感悟: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就是拥有强大的内心,在面对苦难与挑战时,不愤世嫉俗,而是把这些转变成磨练自己意志的一种途径,在逆境中寻找成功的法门。
第四篇: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看《明朝那些事》,时而带着消遣,时而带着凝重,时而带着敬仰,终于快看完了,明朝那些事读后感。有时弄点好笑的念给儿子听,他还听得津津有味,每到晚上,“妈妈,你还没给我讲明朝那些事呢!”,这是一篇带着趣味性的写史书,很多人看得下去,也是因为他的趣味性,也影射了当今的很多社会问题(这或许是中国几千年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其实在中国的漫漫历史长河中我真的不太喜欢明朝,因为他们的君主很多都不是明君圣主,好不容易有个朱棣也是威武有余仁柔不足的。要不就是整天烧香炼丹想长生不老,要不就是做木匠活的皇帝,晕死。
虽说不喜欢这个朝代,但不能否认每个朝代都会有贤臣在推动着历史的进程。当我看到于谦,徐阶,张居正,看到杨涟此类的人,不由得心生钦佩之情,看到杨涟冒死上书,被酷刑整死,我留下了几行清泪,那个时候已经是魏忠贤的天下,跟着这个阉党就升官发财,“有房有车有女人(原话)”。否则就会被整死,是去是留不得而知,大多数人都“变节”了,只有少数人坚持着自己的信念,而杨涟,筋骨很多都断,被布袋压身,钉子顶入耳朵,脑门。。他不哼一声,看到这些,除了可怕,更多的还是心里对这样一些人的敬重。。
对于政治,我不懂,但我知道一个人走在权力欲望的道路上,他能自保并克制自己的贪欲为老百姓做点事情,是多么的不容易,这样的人是值得人们敬重的,读后感《明朝那些事读后感》。就怕贪欲充斥自己的内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为了私欲排除异己,不管百姓死活,那么国家还有什么希望?
每当看书看到乱世的年代,看进去了,自己也想走进那茫茫的救国路,常常想着自己,若是生在那个年代,我会怎么做,恨不得自己就是一个男儿身,饱读诗书兵书救国有方,或者就是花木兰从军,真真是愚痴啊。出来了,感觉生在这样没有战乱的年代,是一种幸福,珍惜吧,过自己的小日子吧。唯愿有圣君贤臣,贪一点没事,只要能为老百姓做点实事就好!水至清则无鱼,海瑞太清,最后变成整治别人的工具,若没有徐阶罩着他,他能做什么呀?
对一个国家,我们这些小女子没有多么崇高的信念,但我想,从先人的信念里,我们应该能够自省并受些许感染,坚持自己的内心,一生都坚持完善自我,充实地走在自己的人生旅途。。
第五篇:《明朝那些事》读后感
《明朝那些事》读后感:历史很精彩
大庆新华子弟学校初二(1)班郭君婉
读书是一种自我放松,所以我总是自动跳过一些哲学、社会、人文类的书籍,有时连最喜欢的推理小说都懒得翻阅。但是不知为何,我居然倚在窗前轻轻翻开了这本书———《明朝那些事》。
后来我便意识到我义无反顾地爱上了这本书,开始疯狂地啃噬着。不是因为写得好,而是历史真的很精彩。
翻开书,第一眼竟不是序,活脱脱地有人说话:“写吧,写吧,就像写你们公司老板,那个胖子,写厂子里那个猴儿精小李……”这一段幽默的开场白,使我产生了与作者当年明月一样的感想:历史不是残台断瓦,古庙荒冢,不是发黄的书本,绝对不是!
作者也别出心裁,没有长篇大论起我们听着就想睡的历史,而是介绍朱重八(朱元璋)的家庭档案。“大凡皇帝出世,后来的史书上都会有一些类似怪象记载,比如刮风啊、下暴雨啊、冒香气啊、天上的星星闪啊、到处放红光啊,反正就是要告诉你,这个人和别人不一样。”每当读到这儿时,紧张的心转瞬间就明朗了。任何作家不屑说的他都说了,而这些话也是吸引我的主要原因。在苦涩的历史中,偶尔长出一些甘蔗,这感觉不是很美妙吗?
我的第六感觉告诉我,后面的文章一定会更加精彩。文章也果不负我对他的重望。
朱元璋在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中,大概是唯一的一无所有的贫农,是通过造反才拥有了天下。放牛、乞丐、做和尚、造反、做皇帝,一份十分简单的简历。没受过教育,却是个军事天才,也是个人事管理天才。
朱元璋小时候深受元朝的腐败统治之苦,因此痛恨官员的腐败。做皇帝后,对腐败官员大肆杀戮,却没有止住大明王朝的腐败。
朱元璋有个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靠着这样的逻辑,天下一点一点地被他收入囊中。他是成功的,他的逻辑也被很多人信奉着。朱元璋为了保证天下是自己的,也是他的继承者的,精心、刻意地做了许多的安排,夺兵权、杀异己,却无法保证天下从他的继承者手中被夺走。看来,无论你多么强大、多么精明,你可以将别人的东西巧取豪夺过来,却无法阻止他人又巧取豪夺走。皇帝如此,官员如此,商人如此,所有强者皆如此。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
再后来建立大明朝,然后整顿。对了,还有一件不可丢弃的小趣事,就是出现过犯人审犯人的情境,也算一个幽默感十足的王朝。
啊!意犹未尽啊!我从作者那里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文采,原来就是真心地喜欢。不仅是自己,还有让别人喜欢。
指导教师李大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