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地理论文B汇总

时间:2019-05-14 16:47: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物地理论文B汇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物地理论文B汇总》。

第一篇:生物地理论文B汇总

海南师范大学园林绿化植物应用研究

摘要

生物多样性保护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联合行动,具有药用价值的一类植物 自然而然地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最新的资料表明具有药用价值 的植物种类已达到120(刃种以上,药用植物的使用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都 占有重的地位,所以药用植 物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显得格外重要。

关键词:千里香、三角梅、剑麻、榕树、蒲葵、油棕

1.1 千里香

千里香,又称:七里香,万里香,九秋香,九树香,过山香,黄金桂,青木香,月橘。

1.11 资源分布

千里香生长于低丘陵或海拔高的山地疏林或密林中;石灰岩地区较常见,花岗岩地区也有,有时为小面积范围内的单优种。

1.12 植物学特征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旱,不耐寒。最适年平均温度15~18℃,最高月平均温度27~29℃,最低月平均温度1~2℃,能耐极端最低温度-7℃,年降雨量1000~1600mm为宜。九里香属芸香科常绿灌木,有时可长成小乔木样。株姿优美,枝叶秀丽,花香浓郁。盆栽株高 1 米至 2 米,多分枝,直立向上生长。干皮灰色或淡褐色,常有纵裂。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 3 枚至 9 枚,互生,卵形、匙状倒卵形或近菱形,全缘,浓绿色有光泽。聚伞花序,花白色,径约 4 厘米,花期 7 月至 10 月。浆果近球形,肉质红色,果熟期 10 月至翌年 2 月。

1986 年,毕培曦等[3]对国产芸香科九里香属植物进行了化学分类研究,把本属分为九里香组和棕茎组,认为前者茎和根皮稻杆黄带白色或淡黄白色,果红色,花瓣大,长 1~2cm,包括翼叶九里香、九里香和千里香;后者根和茎皮污棕色果紫黑色,花辨短,长 4~7mm,包括豆叶九里香、调料九里香、广西九里香和小叶九里香。

1.13 主要药理作用

千里香以叶和带叶嫩枝入药,药材名九里香,考证出自《岭南采药录》。

性味功效:味辛;微苦;性温;小毒。行气活血;散瘀止痛;解毒消肿。根、叶用作草药。味微辛,苦而麻辣。性温,一说有小毒,通经络,行气,活血,散瘀,止痛,镇惊,消肿,解毒。治感冒、头痛、胃痛、牙痛、风湿骨痛、跌打肿痛等症。生于疏林中或干燥的坡地,分布于广东、福建、海南及广西、湖南、贵州、云南四省、自治区南部。

药用部位:以植物的干燥叶和带叶嫩枝入药。此外,它还有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其树姿优美,枝叶秀丽,四季常青,开花时花浓香而持久,果实红艳,花色洁白而美丽,果实红艳。南方暖地可作绿篱栽植.或植于建筑物周罔,也可作为盆栽供室内观赏;食用价值:作调味料,可去异味,增香辛。用于配制各种卤汤及供制卤牛肉、羊肉之用。

九里香有行气止痛、活血散瘀、祛风除湿、麻醉镇惊等功能。

年代,九里香在临床上曾用于局部麻醉[12-13]、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14]、破伤风[15]、急慢性肾炎等[16]。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九里香具有抗生育和终止妊娠、抗菌消炎、抗甲状腺、降血糖、麻醉镇静以及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2]1.3.1 抗生育作用九里香对抗早孕和中期妊娠引产都有明显效果[17-18],研究表明。抗生育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糖蛋白或蛋白多糖和月橘烯碱[19-22]。

1.13.1 抗甲状腺功能

九里香中的香豆素具明显的抗甲状腺功能作用[23]。

1.13.2 抗菌消炎作用九里香中所含的丁香酚对多种细菌及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24],九里香叶提取物有明显的抗菌消炎解热作用[25-29]。

1.13.3 增强免疫功能

九里香多糖蛋白能明显增加致敏动物血清中的半数溶血值(HC50),具有明显增强免疫的功能。九里香蛋白多糖具有一定的抗凝血作用,可能对防治血栓有意义。

1.13.4 其他功能 九里香还具有解痉、镇静[30],降血糖[31],局部麻醉[32]等作用。1.2 三角梅

(1)三角梅

又名叶子花、似光叶子花。藤本,叶片大,茎与叶有褐色细毛,叶片先端圆钝,苞片椭圆状卵形,腋生刺在顶端显著外弯,开花时会落叶;花多簇生成球于枝的顶端。其品种有白色三角梅、红苞三角梅、砖红三角梅、朱锦三角梅、艳红三角梅、艳紫斑叶三角梅、金黄三角梅、紫红重瓣三角梅、双色三角梅等。(2)光叶三角梅

攀援灌木,茎粗壮,分枝下垂,幼枝与嫩叶初有微毛,不久即光滑无毛。有腋生直刺,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急尖或渐尖,上面无毛,花多散生在枝上。其品种有橙苞三角梅、白色三角梅、亮叶三角梅、鸳鸯三角梅、艳紫三角梅、斑叶三角梅、光叶斑叶三角梅、茄色三角梅、艳紫重瓣三角梅、柠檬黄色三角梅等。(3)杂交三角梅

为光叶三角梅和和秘鲁三角梅的杂交种,是三角梅中的珍品。花苞集生于枝条先端,原有的花萼和雄蕊退化,变成与花苞同色的薄片,小而重叠似绣球,花期长。其品种有怡红三角梅、怡锦三角梅、黄锦三角梅、西施三角梅、紫凤三角梅、紫鹃三角梅、橙红三角梅、黄金三角梅、红锦三角梅、皱叶花繁,花色丰富,颜色艳丽,花型特征显著,植株高度适中等特点。

1.2.1 资源分布 抗性和适应性三角梅原产巴西,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排水良好、含矿物质丰富的粘重土壤中也生长良好,耐贫瘠、耐碱、耐干旱,忌积水。除了对温度要求过高,喜阳光充裕外,三角梅的极强适应性,使其可以作为城市绿化中的材料,给人们带来不同层次的视觉

1.2.2 植物学特征

其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喜充足光照。茎粗壮,枝下垂,无毛或疏生柔毛;叶片纸质,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花顶生枝端的3个苞片内,花梗与苞片中脉贴生,每个苞片上生一朵花;苞片叶状,紫色或洋红色,长圆形或椭圆形,花柱侧生,线形,边缘扩展成薄片状,柱头尖;花盘基部合生呈环状,上部撕裂状。花期冬春间(广州、海南、昆明),北方温室栽培3-7月开花。

1.2.3 主要药理作用

药用:中国发现三角梅还是一味中药,叶可作药用,捣烂敷患处,有散淤消肿的效果,活 血调经,化湿止带。治血瘀经闭、月经不调、赤白带下。三角梅的茎有毒,吃12-20片可导致腹泻、血便等。

1.2.4 其他用途

观赏:三角花苞片大,色彩鲜艳如花,且持续时间长,宜庭园种植或盆栽观赏。还可作盆景、绿篱及修剪造型。三角梅观赏价值很高,在中国南方用作围墙的攀援花卉栽培。每逢新春佳节,绿叶衬托着鲜红色片,仿佛孔雀开屏,格外璀璨夺目。北方盆栽,置于门廊、庭院和厅堂入口处,十分醒目。

1.3 榕树

别称:细叶榕、万年青、榕树须

榕树是桑科榕属(Ficus)植物的总称。榕属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南亚热带地区 ,它是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最大的木本属种之一 ,1.3.1 生态学特征

榕树是大乔木,高达15-25米,胸径达50厘米,冠幅广展;老树常有锈褐色气根。树皮深灰色。叶薄革质,狭椭圆形,长4-8厘米,宽3-4厘米,先端钝尖,基部楔形,表面深绿色,干后深褐色,有光泽,全缘,基生叶脉延长,侧脉3-10对;叶柄长5-10毫米,无毛;托叶小,披针形,长约8毫米。

榕果成对腋生或生于已落叶枝叶腋,成熟时黄或微红色,扁球形,直径6-8毫米,无总梗,基生苞片3,广卵形,宿存;雄花、雌花、瘿花同生于一榕果内,花间有少许短刚毛;雄花无柄或具柄,散生内壁,花丝与花药等长;雌花与瘿花相似,花被片3,广卵形,花柱近侧生,柱头短,棒形。瘦果卵圆形。花期5-6月。榕树的适应性强,喜疏松肥沃的酸性土,在瘠薄的沙质土中也能生长,在碱土中叶片黄化。不耐早,较耐水湿,短时间水涝不会烂根。在干燥的气候条件下生长不良,在潮湿的空气中能发生大气生根,使观赏价值大大提高。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除华南地区外多作盆栽。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微酸和微碱性土中均能生长,怕烈日曝晒。1.3.2 主要药理作用

榕树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榕树的树皮可提取单宁 ,如对叶榕和歪叶榕;也可用作纤维纺绳 ,如高山榕和垂叶榕。厚皮榕的树干笔直 ,材质较好可用作板材。据中国林科院资源昆虫所研究 ,聚果榕种子萌发力强 ,幼树生长快 ,具有较强耐虫力 ,固虫量可达有效枝条的 60 % ~ 70 % ,是紫胶虫的一种优良寄主树种[9]。多种榕树的嫩枝叶可作为蔬菜 ,主要有木瓜榕、厚皮榕高榕的芽苞和聚果榕等。榕树的根、树皮、叶和树浆可入药 ,治疗多种疾病 ,如感冒、腹泻、咽喉肿痛、风湿等[10],主要有对叶榕、斜叶榕、琴叶榕等。

药用:气根(榕须):苦、涩,平。祛风清热.,活血解毒。用于感冒,顿咳,麻疹不透,乳蛾,跌打损伤。

叶(榕树叶):淡,凉。清热利湿,活血散瘀。用于咳嗽,痢疾,泄泻。

树皮(榕树皮):用于泄泻,疥癣,痔疮。果实(榕树果):用于臁疮。树胶汁(榕树胶汁):用于目翳,目赤,瘰疬,牛皮癣。【壮药】古榕(柳城语)肛尖(峨语))拉姑西(安语)美累(林语)美雷钱(坡语)小叶榕(平语)气生根用于月经不调,治风湿,筋脉不舒,跌打,骨折;树皮治跌打肿痛;叶治咳嗽,骨折《桂药编》。

【畲药】避暑树,榕树须:叶治夜啼,慢性气管炎,细菌性痢疾;气生根治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果治疖肿《畲医药》。【侗药】尚龙修,尚龙枫根及叶主治挡朗(折)给冻榜(痢)侗医学》。

【瑶药】迥索单(秀语)气生根治阳痿,不孕症,治跌打,骨折《桂药编》。榕树须(神仙须:气根用于脑动脉硬化,脉管炎,肾炎水肿,阳痿及不育症;外用治腰肌劳损,跌打伤,骨折,烧伤。

1.3.3 其他功能

经济价值:可作行道树。树皮纤维可制鱼网和人造棉。气根、树皮和叶芽作清热解表药。

实用价值:榕树的果实产量相当高 ,因此 ,榕树果实的利用很早就受到人们的重视。从古代 ,人们就有种植无花果 作为水果食用的习惯[ 8]。至今 ,经过选育改良的无花果作为水果得到大面积的种植。地中海沿岸的很多国家 ,榕果是穷人的主要水果。如在阿尔及利亚的一个普通家庭年均消费榕果 1 500磅;在意大利的 Lecce省,一个五口之家每年消费干榕果 300 ~ 500磅[9]。在西双版纳 ,人们也采摘一些榕果当野生水果 ,如鸡嗉果榕、木瓜榕、苹果榕。可生食的榕果很多 ,还有珍珠榕、棒果榕、尖叶榕的榕果[1];极具经济价值的冷饮食品爱玉冰的原料即是爱玉的雌果。薜荔的果实可制成凉粉 ,为夏季优良饮料。榕果也用作饲料喂猪喂牛 ,因其富含矿质元素 ,常作为饲料添加剂 ,其价值和大麦相当[9]。

观赏价值:在华南和西南等亚热带地区可用榕树来美化庭园,露地栽培,从树冠上垂挂下来的气生根能为园林环境创造出热带雨林的自然景观。大型盆栽植株通过造型可装饰厅、堂、馆、舍,也可在小型古典式园林中摆放;树桩盆景可用来布置家庭居室、办公室及茶室,也可常年在公共场所陈设,不需要精心管理和养护。榕树可被制作成盆景,装饰庭院、卧室,亦可作为孤植树观赏之用。1.4 蒲葵

别称:扇叶葵、葵树蒲 葵,棕 搁 科 常 绿乔 木,高可达拓15一10 米,单 秆直立,叶集生于顶部。叶大,叶片阔肾状扇形,长达1.2 一 注.5 米,基部30一40厘米,以上开裂成多数的裂片,每裂片的前端又深裂为2片,狭渐尖,下垂;叶柄长约1一1.2 米 或 更长,边缘有刺,长0.8 一 1.0 厘米。园谁花序由叶丛中抽出,具长柄,分枝多;花小,两 性,佛 焰 苞多数,管状;花尊3 裂,长王.6 毫米;花瓣3裂,略长于 尊 片;雌蕊6,花药 椭 圆 形或 心形;子房 倒卵状,由3个近于分离的心皮组成,花 柱 短;胚珠单生,基生。果卵形至长椭圆形,两 端浑圆,长生.6一2.5厘 米,核 果,暗 绿 色至 紫 蓝色。

1.4.1 生态学特征

蒲 葵 为热带 和 南亚热带 树 种,喜 高 温 多湿的气 候,亦 能稍 耐D ℃ 左 右的 低温。性 喜 阳 光 而又 耐 庇 阴。若 作 为工 艺 经 济树种 栽 培,应 保 证 每 个 树 株 都能 获 得较 充 足的 阳 光。但作 为 庭 园 树 和 行道树,亦 可栽 植于 荫 蔽下,作为 其 它 树 的 下 木 也 能 正 常 生长。蒲葵 无主 根,但 侧 根异常发达,密集丛生,具有很强的抗 风 能 力,能 在 沿海地 区 生长,很 少 遭受 风害,在 强 台风 袭击 之 下,仍能 岿 然不 动。当 栽 植 在江河 堤岸 和 塘 坝 上,能起显著的防风、破 浪、保 土作 用。性 喜 湿润、肥 沃、有 机 质 丰 富 的 粘 壤土,能 耐 一定 的 水 湿,以 在水 分充 足 的平地为 最 适 宜;在土 层 深 厚 的丘 陵 山 坡地、山 窝地、也 能壮 旺地 生长。总 之,在 水 肥充 足 的条 件 下,蒲葵 就 较 丰 产。蒲 葵 对 二氧 化硫 和 氯 气 的抗 性 强,对 氯化 氢的 抗 性 也 较 强,作 为 厂 矿 地 区 绿 化 树一种,可 以 有 一定的环 境 保 护 作 用。

1.4.2 主要药理作用

种子:抗癌。用于食道癌、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白血病。根:止痛。制成注射剂治疗各种疼痛。【用法用量】 种子1~2两。叶 功效

收敛止血;止汗 科属分类 棕榈科 主治 咳血;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自汗;盗汗各家论述论蒲葵叶灰止血,利小便功同蒲黄:张石顽:“蒲灰止血、利小便与蒲黄不异。汗即血之液,放取多曾沾汗之旧扇烧灰,主治睡汗,同气相求之妙。”(《张氏医通》)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剪下叶片,切碎晒干。性味味甘;涩;性平药材基源:棕榈科植物蒲葵的叶。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或煅存性研末,3-6g。外用:适量,煅存性研末撒。出处《中华本草》

1.4.3 其他用途

工艺价值:蒲 葵的 主要 产 品 是 葵 叶,一 般 用 来 制 成原 扇 和 织 扇,并 可 进 一 步加 工 成 精 美 的 画扇、绣 扇等。葵 叶 和 叶 柄 表皮 可 加 工 蓑 衣、-席 子、船篷 和 房 屋遮 盖 物 等。葵叶还 可 编 织成 花 篮、通 帽 等。制 扇 所 余 的 葵 骨(叶脉)可 作 牙 签,其 他脚 料 可 作燃料。此 外,蒲 葵树干 外部 坚密 而 有 条 斑,可作杖、柱 等。苞毛 可 制绳 索,但 比 不 上 棕 皮。

园林绿化:蒲葵大量盆栽常用于大厅或会客厅陈设。在半阴树下置于大门口及其它场地,应避免中午阳光直射。叶片常用来作蒲扇,凉席,花篮。蒲葵属对SO2等有毒气体具有普遍抗性。1.5 油棕

油棕俗称油椰子,属单子叶植物纲棕摘科常绿多年生乔木,雌雄同体异序,果实为核果。

1.5.1 生态学特征

直立乔木状,高达10米或更高,直径达50厘米,叶多,羽状全裂,簇生于茎顶,长3-4.5米,羽片外向折叠,线状披针形,长70-80厘米,宽2-4厘米,下部的退化成针刺状;叶柄宽。花雌雄同株异序,雄花序由多个指状的穗状花序组成,穗状花序长7-12厘米,直径1厘米,上面着生密集的花朵,穗轴顶端呈突出的尖头状,苞片长圆形,顶端为刺状小尖头;雄花萼片与花瓣长圆形,长4毫米,宽1毫米,顶端急尖;雌花序近头状,密集,长20-30厘米,苞片大,长2厘米,顶端的刺长7-30厘米;雌花萼片与花瓣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5毫米,宽2.5毫米;子房长约8毫米。果实卵球形或倒卵球形,长4-5厘米,直径3厘米,熟时橙红色。种子近球形或卵球形。花期6月,果期9月。油棕喜高温、湿润、强光照环境和肥沃的土壤。年平均温度24~27℃,年降雨量2000~3000毫米,分布均匀,每天日照5小时以上的地区最为理想。年平均温度23℃以上,月平均温22~30℃的月份有7~8个月以上,年降雨量1500毫米以上

1.5.2 药用价值 药名:油棕 功效:消肿祛瘀

主治: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经闭腹痛、症瘕积聚。性味归经:苦、凉。入肝、肺二经。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一9克。外用:适量。考证:始载于《中国种于植物科属辞典》。1.5.3 其他价值

经济价值:主要产品是棕油和棕仁油。棕油精炼后是营养价值极高的食用油脂,但价格便宜。可制造人造奶油;棕油主要用来制造肥皂、润滑油、化妆品等,也是纺织业、制革业、铁皮镀锡的辅助剂等,由于油量高,方便面面饼也用油棕的油炸。棕仁油味美,除直接食用和制造人造奶油外,还用于制造高级肥皂、香皂和各种化妆品。此外,棕仁粕是很好的饲料和肥料。果壳可制活性炭,用作脱色剂和吸毒剂。脱果后的空果穗可制牛皮纸,作肥料、燃料和培养草菇等。未成熟的花序割开后流出的汁液,可酿酒、制糖和做饮料。油棕果含油量高达50%以上,有“世界油王”之称。一株油棕每年可产油30-40千克,每亩产油可达100-200千克,采用优良品种,小面积一亩产油可高达600多千克。油棕亩产油量是椰子的2-3倍,是花生亩油量的7-8倍,所以被人们誉为“世界油王”。由于油棕的油脂产量特高,且用途比较广泛,所以,近百年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竞相引种,中国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也于1926年开始种植油棕。

油棕的主要产品是从油棕果果皮中压榨出的棕榈油(Palm Oil)和从果仁压榨出的棕仁油(Palm Kernel Oil);前者在食品、化工及生物能源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棕榈油在制造生物柴油的方面有着很高的价值,在工业原料方面也有很大应用,因而被人们誉为“工业味精”;同时棕榈油也是植物油的一种,它在生物学方面具有的某些功能特性能顶替其他油脂(包括动物和植物),如猪油、牛油等动物油脂,以及椰子油、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等植物油脂。目前,棕榈油在全世界的油脂国际贸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油棕果中棕祸油的提取工艺也相对比较简单。首先,油棕果经初榨可以得到毛棕榈油和毛棕仁油,然后毛棕榈油和毛棕仁油又送至精炼厂进行分离精炼,最后提取得到棕榈油产品。精炼的棕榈油色泽金黄透明,且其味道清淡;在烹炸时品质稳定,而且油烟极少;而且烹调后任然不会留下难闻的气味,尤其是在反复使用后也不会形成聚合物、胶粘残渔。此外棕搁油对人体健康也是非常有益的,它揚为人体消化系统消化吸收。因此,棕榈油是非常理想的食用油。1.6 银杏

银杏,为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银杏出现在几亿年前,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现存活在世的银杏稀少而分散,上百岁的老树已不多见,和它同纲的所有其他植物皆已灭绝,所以银杏又有活化石的美称。变种及品种有:黄叶银杏、塔状银杏、裂银杏、垂枝银杏、斑叶银杏等26种。银杏树的果实俗称白果,因此银杏又名白果树。银杏树生长较慢,寿命极长,自然条件下从栽种到结银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又有人把它称作“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是树中的老寿星,具有观赏,经济,药用价值。

1.6.1 生态学特征

银杏为落叶大乔木,胸径可达4米,幼树树皮近平滑,浅灰色,大树之皮灰褐色,不规则纵裂,粗糙;有长枝与生长缓慢的距状短枝。银杏为中生代孑遗的稀有树种,系中国特产,仅浙江天目山有野生状态的树木,生于海拔500-1000米、酸性(pH值5~5.5)黄壤、排水良好地带的天然林中,常与柳杉、榧树、蓝果树等针阔叶树种混生,生长旺盛。银杏为阳性树,喜适当湿润而排水良好的深厚壤土,适于生长在水热条件比较优越的亚热带季风区。在酸性土(pH4.5)、石灰性土(pH8.0)中均可生长良好,而以中性或微酸土最适宜,不耐积水之地,较能耐旱,单在过于干燥处及多石山坡或低湿之地生长不良。初期生长较慢,蒙蘖性强。雌株一般20年左右开始结实,500年生的大树仍能正常结实。一般3月下旬至4月上旬萌动展叶,4月上旬至中旬开花,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种子成熟,10月下旬至11月落叶。1.6.2 药理作用 银 杏 果的药 理 作 用

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银 杏 … 气薄、味 厚,性 涩 而 收,益 肺 气,定咳 嗽,缩小便,又 能 杀虫 消 毒”的 记 载.王 素英 等 l 3 [指 出 白 果平喘 膏 有似 日 受 体 兴 奋 和 抗 胆 硷能 药 的作 用,降 低 机体 敏 感性,抑制 组 织胺 等 介 质的 释 放,使平滑 肌 松 弛 而平喘,使 肺 功 能明 显改善;银 杏 种仁对 延 缓动物机体衰 老(so D 活 力 下 降)具 有 一 定的 效 果。魏 国 勤 等 1 4 1 在 研 究 了 白果提 取 液 对 小自鼠 心 脑 脂 褐质水平和 SO D 活 性 影 响时,也发 现白果 在抗 衰 老方面有 一 定 的 作用;银 杏中含有 数 种 抗 菌成分,对 多种 革 兰氏 阳 性 和 革 兰 氏 阴 性细 菌,葡 萄球 菌、链球菌、白喉 杆菌、伤寒 杆 菌 等均 有 不同程 度 的 抑制 作 用,对 结 核杆 菌 的 抑制作 用不 受 加 热 影响,对常 见 的致病性皮肤真菌亦有 不 同 程 度 的 抑制作 用。银 杏叶 的 药 理 作 用

日 前 银 杏 叶活 性 成分的 药 理 研 究 和开 发 利 用,国 内 外 主 要 集 中 在 银 杏 叶 黄 酮、银 杏 叶内醋、银 杏 叶 多 糖 等,尤 其 是 银 杏叶 提取 物 及 其 各 种制剂。银 杏 叶提取 物

银 杏 叶 内 酷具 有 独 特 的 C 2 0 结构使 其 成 为强抗 血 小 板活 化 因子(PA)F拮抗 剂, 而队 F 是 血小 板 和 多 种炎 症细 胞 产 生 和 分 泌 的 一 种内 源 性磷 脂,也 是迄 今 为 止 发 现 的最 有效 的 血 小 板 聚集诱 导 剂。临床 研 究 表 明银 杏 叶 提 取 物 是 三 种 血 管(动脉、静 脉和 毛 细 血 管)的 有 效 调 节剂,能 治 疗 心 血 管系 统疾病、急性 脑梗 死、单 纯 性 糖 尿病视 网 膜病变。银 杏的根

银 杏 的根 也 可 入 药, 据记 载 ,银 杏 根 性味甘、平,可 益 气 补虚。蒋 剑 波等 l 6 [ 研 究 发 现,银 杏根中含 有黄 酮 类 化 合 物(栅 皮 素含量 较高),不 含 山 奈 酚、异 鼠 李素等物质,提 取 物中 的其它 黄 酮物 质 有 待 进 一 步 研 究。这 些 使 一 向作 为烧 柴 乃 至 废 物 的 银 杏根 派 上 了 新的 用 场,成 为药 物原料。

1.6.3 其他价值 美容价值

1、美白方面:银杏可以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减少雀斑,润泽肌肤,美丽容颜。银杏叶中所含有的黄酮成分可以阻碍色素在真皮层的形成与沉着,达到美白肌肤与防治色素斑块的作用。除了黄酮之外,银杏叶中的锌、锰、钼等微量元素,亦能清除氧自由基及抑制黑色素生长。

2、除皱方面:银杏叶中的黄酮甙与黄酮醇都是自由基的清道夫,能保护真皮层细胞,改善血液循环,防止细胞被氧化产生皱纹。3、3、清除自由基:银杏是具有抗活性基因能力的草药之一,银杏在保护脂质(细胞膜的组成部分)免受自由基伤害方面很有效。在保护细胞(特别是脑细胞)的过程中,银杏扮演着多重角色。首先,它促进血液循环,以及对细胞的氧气和葡萄糖的输送;其次,在自由基威胁细胞时,银杏可以保护细胞免受伤害,并将自由基清除出体外。

第二篇:地理生物学习心得

地理、生物学习方法与心得

这次的期中考试,我的成绩还算满意,其中我地理和生物的成绩最为突出。

我这两科的成绩之所以好,其实也没什么,只是抓住了学习上的几个要点。首先,当然是上课认真听讲了。我发现初中的每一科目,只要两节课没有听讲或不理解,那么,你这科目的成绩就会一落千丈,因为前一节课的内容后面一节的基础。所以,认真听讲是必不可少的。其次,要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为的是了解这节课的内容和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

想要学好地理,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有的人说地理很难,是的,一开始老师没有把后面的知识点讲完,因为是相关联的,所以会觉得很难。可是当老师把所有的知识讲完之后,自己仔细地品味一下,你会觉得地理来来去去都是那几个知识点,只是出题人围绕着这几个方面转一下弯,但总不会脱离所学的范围。学习地理也要学会思考,因为我觉得地理这科目,仅仅靠老师的讲解和书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不思考,永远不会知道这题原来是这样的,也不会理解这件东西的原理。正如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我这次生物成绩是碰巧得了高分,其实我觉得生物学这门学科非常的难,学导练上的难题一次次地打击了我对生物学的信心。但是,我越觉得困难,我越要努力地去学。在考试前,我不断地复习书本上的内容,还利用周末的时间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的途径获取知识。我现在看来,生物也不太难,他跟地理一样,只围绕着几个知识要点出题。就算我觉得难我也要怀着“我难,别人也难”的心态面对考试。我学好生物的十四字:多写多记多积累,其他途径获知识。

在初中的试题里,难免会有几道题是没有遇见过的,自己又百思不得其解,这时就要靠

有根据性的运气做题:首先要有一条思路,顺着这条思路向前走,不断地挖掘答案,例如在选择题时利用排除法,想一想这样做合不合理。实在不会做时,就想着你的第一想法是什么,考这一想法去蒙,所以要靠运气。

这是我积累做题的经验,我每次都要靠“七分实力三分运气”做题,真的很有效!

第三篇:课外地理生物

利比亚: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The Great Socialist People's Libyan Arab Jamahiriya)简称利比亚,是北非的一个国家。位于地中海南岸,与埃及、苏丹、乍得、尼日尔、阿尔及利亚跟突尼西亚相邻。除沿海地区及南部山区外,利国大部分均为沙漠。利比亚战略位置重要,并为产石油国,曾使它成为欧洲各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但因该国政府反对西方霸权主义,使其在政治上被西方国家排斥。从2003年起,利比亚积极与欧美各国改善关系,也达成许多的重大共识,目前联合国对利国的制裁已经解除。

中文名称: 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

英文名称: The Great Socialist People's Libyan Arab Jamahiriy

简称: 利比亚

所属洲: 非洲

首都: 的黎波里

主要城市: 的黎波里、班加西、苏尔特

国庆日: 1951年12月24日

国歌: 《真主最伟大》

国家代码: 00218

官方语言: 阿拉伯语

政治体制: 总统制共和制

国家领袖: 奥马尔·穆阿迈尔·卡扎菲

人口数量: 609万(2005年)

主要民族: 阿拉伯人

主要宗教: 伊斯兰教

全国土地日: 6月25日是第16个“全国土地日”。今年“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是:“依法合理用地,促进科学发展。”

利比亚沙漠:利比亚沙漠位于撒哈拉沙漠的东北部。包括埃及中、西部和利比亚东部。利比亚沙漠为自南向北倾斜的高原。

日本地震是由于太平洋板块对欧亚板块的不断挤压造成的。

2008年汶川地震是由于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导致地震。北京奥运会2008年08月08日第29届奥运会口号是“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

2010年上海世博会时间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中国上海市举行。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世界无烟日: 2011年5月3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第24个世界无烟日。本次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口号是“烟草致命如水火无情,控烟履约可挽救生命”。

创建无烟环境

口号:创建无烟环境,构建和谐社会

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拒绝”香烟”

世界地球日:2011年世界地球日-2011 年世界地球日个世界地球日,2011 年世界地球日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

2011年6月5日 星期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每年6月5日选择一个成员国举行“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201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2011年世界水日主题是:“城市水资源管理”(water for city);

2011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严格管理水资源、推进水利新跨越”。

第四篇:生物论文

找好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作为高新一中初中校区生物组教师们来说,面对兴趣广泛、思维活跃,对世界充满好奇的13、14岁少年们,他们更能理解这句话的内涵,在他们看来,真正好的教学方法一定是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教学中我们注重研究课程标准,只有透彻的理解了课程标准才能有的放矢、张弛有度。”赵鹰和黄艳华两位老师接受采访时说。近年来,教研组在课标的指导下依靠教材而不依赖教材,始终进行符合学校校情的教材整合,面向全体学生“寻找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打造“开放式”课堂,课前5分钟给学生搭建展现个人风采的平台;课堂上大胆创新实验,不仅完成课程中所有实验,还主动增加实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物学科的实验基础地位;不仅如此,在生物课上,经常会有物理、化学、地理、体育、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我们也会做足功课、融会贯通,从课堂上尽量打破”学科本位“局限性,关注学生的全面认知均衡性发展。

当谈到具体做法时,孙丽老师介绍说,为了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吸引兴趣,打开学生了解生命、研究生命的多方位视角,他们首先利用学校开设的生命奇迹DV社团普及科学DV的知识,让学生用影像记录生活、记录研究的过程,极大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其次,将手绘与生物课堂结合,引导学生利用线条、图形、简笔画制作个性的属于自己的“人体手册”,帮助学生形象学习人体知识的同时,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健康生活的基本知识储备。另外,鼓励有潜质的、有探究欲望的同学组成研究小组,开展实践活动。

让学生从“愿学”到“爱学”

生动直观有趣的教学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热爱生物学科的兴趣。课堂上记者看到了诸多的创新方法,例如,在笑声中掌握知识:在讲授运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时,赵老师幽默的当场表演因为下巴脱臼而笑得“合不拢嘴”的情形,让学生在笑声中理解关节的结构和功能;在沉思中情感升华:在讲授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时,赵老师讲述了英国谚语下渡渡鸟(Dodo)灭绝的悲剧,使学生保护动物的情感得以升华;让动物们走进课堂:老师让家鸽、兔子、甚至牛蛙、小白鼠等动物们走进课堂,瞬间引爆课堂气氛,在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征时,让孩子们用手感受家鸽的体温高、心跳快的特征,感受鸟扇动翅膀时掀起的“大风”,孩子们的思维因为家鸽进课堂而变得活跃和开阔了;用实验小白鼠来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学生们惊奇地发现,小白鼠的行为发生了异常变化,他们认真讨论,积极思考后提出了全新的解释。

孙丽老师和赵鹰老师还说:“我们每一节生物课的教学设计,除了非常完善的各个环节之外,最大的特色就是‘教具展示’和‘活动体验’,教具的展示能够刺激学生的形象感官和直观印象,并引导学生一起制作教具,既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又深化了知识的理解。“活动体验”是设定一定的情景,让学生来感受知识和原理的普遍性,感知情感发生的过程,每一节课的活动体验也是学生最兴奋的时刻,这种体验活动可以将生物课的趣味性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学生非常喜欢。

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都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教师则可以运用学生的这个心理特征结合教学内容构建一定的生活情境,进而让学生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产生求知欲,从而进行自主或者小组合作式探究。生活是一切的源泉,生物作为一门学科,其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而一些生物原理、概念都是学者从生活中探究、总结得出的。因此,教师应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背景,来有意识地创造某种氛围,引导学生将生物知识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生物知识。如:在学习《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教学内容时,我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来选取信息构建教学情境,即:当你吃咸菜、咸味瓜子等比较咸的东西时候,你的嘴唇以及口腔是不是会感觉到干涩?在拌韭菜馅包饺子或者包子时候,放入盐、油等一些调味品之后,不加水、酱油等东西,过一段时间为什么会出现很多水?还有炒白菜的时候不用添水,只需要放盐,菜就不会干锅,而且炒好后锅里会出现很多菜汤。还有一些买菜的商贩为什么老是往青菜上洒水,而洒水的青菜都显得硬挺?在移植花木或者蔬菜时候总是要剪掉一部分枝叶,想想这都是为什么?以学生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现象来构建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开展探究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学生记忆能力论文

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综合培养。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它与思维、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它本身又有一定的规律。几年来在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方面做了一点探索,浅谈如下。

一、只有深刻的理解,才能记得扎实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既有与其他自然科学相同的地方,又有与其他自然科学不同的地方。有很多生物学理论要记忆。生物又不能教成“死物”,因此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师必须千方百计让学生把知识理解透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复杂的问题进行加工整理,把知识变成便于记忆的层次清楚的简单形式,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基础知识,而且学会了记忆方法,记住的知识才能记得扎实。例如:在我以前教过的学生中,学习自由组合规律时,判断、书写配子的基因型时,容易出现错误。所以在讲这部分知识之前,先进行了“铺路”,复习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又通过挂图,讲清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作等位基因等概念,再引导学生把知识进行加工整理,让学生抓住自由组合规章的实质就是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再给同学们举实例,反复进行练习,不断加深理解,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记得就比较扎实。

二、只有引起学生的兴趣,才能记得深刻长期的教学工作,我深深体会到: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愿意学,而且学得较好。某种事物形象生动,感染力强,学生容易记祝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时,要注意这一点,在备课时,要设计一个好的“开场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讲伴性遗传时,以英国”皇族脖趣闻作为引言:“历史上最著名的血友病的携带者是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皇。她有四个儿女,长子黑奥波德患血友病早亡,另一个儿子爱德华七世健康正常,英国的皇世是由他传下的。女皇的两个女儿都是血友病的携带者。因此,她的一个外孙女与尼古拉二世结婚,其独生子也是血友病患者。另一个外孙女嫁到西班牙也给那儿带去了血友玻从此,俄国的罗曼诺夫家族和西班牙的巴本家族中因娶了维多利亚的外孙女造成了这两个家族的血友脖。趣闻讲完了,教者接着提出问题:为什么同是维多利亚的儿子有表现型正常的,有患血友病的?为什么英皇族的血友病会传到俄国的罗曼诺夫家族和西班牙的巴本家族?这样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接着老师不失时机地引入伴性遗传的有关知识,学生注意力集中感兴趣,产生了好的效果。讲究伴性遗传的知识,学生对前边所提的问题自己就能解释了,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只有形式简练,才能记得迅速高中生物学理论起点高、难度大,记起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我们把其变换一下形式,根据知识之间关系,进行一下加工整理。我常常这样想:从生物学这个角度来讲,一个人体,如果有了骨架,再附以肌肉,外被皮肤,人体也就基本完整了。对于要学生记住的一个问题,首先是给学生一个“骨架”,再提示学生填上“肌肉”和“皮肤”。我讲基因的分离规律时,就是先让学生记住三个要点,就是三个分离即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分离;杂合体后代性状分离。学生很快就记住了。在掌握要点的基础上,完整的基因规律很容易就记住了。

四、只有联系实际,才能记得主动生物课的教学是不能脱离实际的,我们学校的条件又很有限,怎么办呢?我就联系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实际现象给学生讲解问题,定学生一接触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就可以用学过的生物学知识进行解释,也就加深了要掌握的知识的印象。如在讲生长素的时候,就向学生讲,盆栽的花的茎总是弯向光源,为什么呢?这和生长素的分布有关。生长素的分布受日尤照射的影响。向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很少,背光的一侧生长素分布得多;生长素分布得多,生长得快,反之则慢。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对生长素的生理功能也就记得比较生动了。以上是关于培养学生记忆能力方面的一点体会,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还有许多问题要进一步探讨,如何把生物课讲得妙趣横生有待于自己向他人学习和探索。

认知结构在学习中的作用

奥苏伯尔(D.P.Ausubel)是当代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他于1963年提出了认知结构同化论,用以阐明认

知结构在学习中的作用。目前,这一理论已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熟悉并认同。本文拟就这一理论在中学生物学教

学中的应用谈点认识和体会。

一、认知结构同化论的基本内容

认知结构同化论认为,学生从事新的有意义的学习时,必须有适于新知识学习的原有的认知结构,学生学习就是一个同化和发展自身认知结构的过程。同化的实质是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它既是新知识习得的心理机

制,也是新知识被保持的心理机制。

奥苏伯尔根据新知识与认知结构原有知识(观念)的概括和包容水平不同,提出了三个不同的新旧知识相

互作用模式。

①上位学习。

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在概括和包容水平上低于要学习的新观念。例如,根据已知的小麦、水稻、玉米等

植物的特征,从中概括出单子叶植物的概念的学习。新旧观念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习得新的上位观念。

②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

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概括和包容水平高于要学习的新观念。例如,已知单子叶植物的概念,并已知水稻、玉米、小麦是单子叶植物的实例,现在要进行高粱是单子叶植物的新例证的学习。

③并列学习。

要学习的新观念与原有观念无上位、下位关系,但在横向上有彼此吻合的关系(图1C)。例如,通过呼吸

作用与已知的光合作用的关系的比较,知道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联系与区别的学习。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

结果是产生一种新的联合的意义。

二、认知结构同化论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过程,就是一个认知结构的转换与建构的过程,也是认知结构的同化过程。因此,教师

必须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

1.根据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教学

奥苏伯尔有句名言:“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唯一 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并且指出,要“根据学生原有知识进行教学。”可以说,这是运

用同化理论指导生物学教学的最基本的原则。在教学中,了解学生、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都必

须遵循这一条原则。

(1)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状况。在上课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情况,尤其是与新知识有密切关

系的已有概念和原理掌握的情况,这是教学设计时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的依据。同时,由于学生的认知

方式、学习风格、个性特征的差异,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感受也不会完全相同,这就使学生建构的认知结构具

有多样性或特异性。因此,教学设计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认知结构的个体差异性,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

法和教学策略,促使学生顺利地实现认知结构的同化学习。在教学中,一般可以通过课前提问、诊断性测试等

方式了解学生原有知识状况,也可以通过日常观察、心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认知方式和学习风格。

(2)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教学中要善于从已有的知识过渡到新知识,讲清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的内在联系与

区别,以利于学生进行同化学习。

首先,在设计引言时,不仅要考虑到能否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采用温故知新 的方法引入。例如,学习呼吸作用时,可以设问,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成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

能,而植物的生命活动无时无刻都离不开能量的供应。那么,有机物中贮存的化学能又是怎样被释放出来,供

给植物生命活动的呢?由此引入呼吸作用。这样既总结了所学旧知识又引出新知识,承上启下,易于学生理解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之间的联系。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对比方法,充分揭示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以旧促新,以新带旧,帮助学

生掌握和理解知识,例如,高中生物“细胞”一节中描述了叶绿体与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但较抽象笼统,而

在后继的“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中则着重讲述了与之相关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

抓住新旧知识间的密切联系,在前面的学习中让学生重点掌握叶绿体和线粒体中酶和色素的分布和结构特点,而后面学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时,先用一定时间复习旧知识,从而使新旧知识两相结合,使学生更易于掌握

诸如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以及有氧呼吸的场所等知识,更易于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生物学的基本

原理。

(3)选择建构化教学模式

如果说学生的学习就是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同化新知识,建构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那么教师的教学就应

该遵循认知结构建构化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基本思路是,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找到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的有关

知识,经过分析、推理等思维过程,使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建立联系,进而概括出新的规律性知识并重建新的

认知结构,然后通过运用新规律,进一步检验、巩固新知识,并实现知识的迁移。

运用此模式的前提是学生必须具有大量相关的原有知识。另外,知识的内化或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是一个

复杂的思维活动,只有通过对知识的分析、综合、推理、重组等思维加工过程,才能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

系,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进而通过知识的应用实现知识的迁移。比如,学习基因的遗传规律时,一旦学生

认知结构中有了有关减数分裂、基因的分离规律等知识,就可以用于同化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和伴性遗传等知

识,学生再通过运用遗传规律解遗传习题,就可以进一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设计先行组织者

先行组织者是奥苏伯尔提出并倡导的一种教学策略。其核心是,在课堂教学中讲授新知识之前,首先为学

生设计一个能把握所授知识的本质,对新知识具有引导性、起同化作用的知识结构——组织者,并将其内化为

学生的认知结构。因为组织者必须在正式教授新知识之前呈现给学生,因此称为“先行组织者”。

其实,设计先行组织者,就是对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提炼概括、拓宽引伸。例如,在根吸收矿质元素过

程的教学中,通过分析植物细胞膜的结构以及相关的物理、化学知识(学生已有的),引导学生得出如下“先

行组织者”(学生原有)认知结构:(1)植物细胞具有呼吸作用;(2)植物细胞膜带有电荷,能吸附带相反电荷 的离子;(3)植物细胞膜上有运输离子的载体,能将离子进行跨膜运输等。一旦学生建立起这一先行组织者,教

学过程即可按上述(图2)的认知结构建构化教学模式展开。

2.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

所谓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中内化的知识的组织,也就是学生头脑里内化了的知识结构。衡量学生学习

质量的重要标志就在于学生头脑中是否建立了良好的认知结构,即学生到底掌握了多少知识,这些知识是否构

成了良好的组织结构。因此,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那么,如何才能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呢?

(1)重视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的匹配

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的建立,取决于教学中是否能为学生呈示良好的知识结构。因此,生物学教学必须重

视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的匹配。教学中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坚持按知识结构进行教学的原则。

进行知识结构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分析教科书,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内在规律,把各章节的

中心内容及与之有联系的知识串联起来,按单元或章节的知识结构进行教学设计、组织教材、板书提纲,使学

生能提纲挈领地掌握学习内容,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第二,科学地设计知识结构网络。

要根据各单元知识的内在联系,首先确定核心知识点(最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在课堂教学中,时时都要

围绕这个核心知识点,通过知识的纵横联系,建立知识结构网络,学生只有通过这种知识结构网络的学习与内

化,才可能构建高层次的认知结构。

(2)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的原则

奥苏伯尔认为,新旧知识相互作用,必须遵循渐进分化和综合贯通原则,才能促进知识的组织,从而促进

良好的认知结构的建构。

①渐进分化,建立深层次的认知结构。

奥苏伯尔指出:“个人在一特殊学科的教学内容的组织是由其头脑中的一个层级构成的。而在这个层级结

构中,最概括的概念占据了结构的顶端位置,它们下面是较低概括水平的概念,比较高度分化的从属概念和具

体材料。”可见,渐进分化指认知结构上位、下位知识之间或一般与个别知识之间的组织。生物学教学中必须

按照这一原则呈示教材,才能促使学生的认知结构由浅层向深层转化。比如,在讲述新陈代谢时,先讲新陈代

谢的一般概念,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新陈代谢的工具——酶;新陈代谢与ATP等。再讲植物的新陈代谢(水分代谢、矿质代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动物的新陈代谢(物质代谢、能量代谢)等。这样渐进分化,使学生对新陈代谢的概念的认知不断深化。

②综合贯通,建立整体化的认知结构。

综合贯通是指相互并列的知识之间的横向组织,如概念与概念之间、原理与原理之间乃至章节之间的横向

联系,亦即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因此,综合贯通一般出现在上位学习和并列学习中。

在生物学教学特别是复习教学中,要通过抓住知识的中心与要领,统揽全局,打破知识的章节界限和原来 的知识结构,对所学的知识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重建新的知识结构网络。比如,在复习减数分裂、DNA和基因

等内容时,按照染色体—DNA—基因这条主线,将相关的遗传、变异等知识与这条线串起来,就形成了复杂的有

关遗传与变异的知识结构网络。通过这样的重新组合、综合贯通,使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整体化,有利于学

生建立整体化的高层次的认知结构,从而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智能。

生物学教学中的语言优化

无论采取哪种形式的课堂教学,都离不开教师的讲课,教师把枯燥抽象的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既取决于教师对内容的把握和理解,也取决于对语言的优化。教师语言的优化,应做到:

1、表达的思路要非常清晰

2、语言要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不含糊不清,3、语言要生动、形象。生动的教学语言,能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化难为易,变枯燥为有趣,并对教学内容产生“海绵”作用。

例如,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基因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我用了如下的语言进行描述:

如果将整个细胞比喻为一个大工厂,则细胞核相当于这个工厂的指挥总部,基因就存在于这个总部中,核糖体相当于生产车间,蛋白质就在这个“车间”里合成。基因是如何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的呢?

总部(细胞核中的DNA)发出的指令到“生产车间”(核糖体)后,开始进行生产(合成蛋白质),这其中需要一个通讯员(mRNA)将“总部”的指令准确无误地传达到“生产车间”。

“通讯员”(mRNA)到达“生产车间”(核糖体)后,“搬运工”(tRNA)则把细胞中各种“原材料”

(游离的氨基酸)运输到“生产车间”并连接起来。但是,氨基酸在核糖体上接合的顺序是非常严格的,怎样才能确保氨基酸按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呢?——当“搬运工”(tRNA)把氨基酸运到核糖体上时,首先要和“通讯员”(mRNA)对“暗号”(碱基配对),如果“暗号”正确,氨基酸就在这个位置上“安家落户”,否则,这个氨基酸就要到其它能够与它对上“暗号”的位置去。氨基酸就按照一定的顺序被固定下来,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链,最终形成蛋白质。

那么,“通讯员”(mRNA)是怎样接受并传达“指令”(遗传信息)的呢?“搬运工”(tRNA)与“通讯员”(mRNA)之间又是怎样对“暗号”的呢?这是我们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教学表明,这种生动的讲解既有效地帮助了学生理解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兴趣盎然,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无论从事哪个学科教学的教师,都应具有驾驽语言的高超技艺。不仅将自己的教学语言作为根据教学内容,清楚、准确地传授知识的工具,而且应该达到生动形象、化难为易、化无形似有物、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优化课堂教学,远非上述的三两点,它涉及到方方面面,既有教师自身的因素,也有学生方面的影响,还有各种教学环境的制约。作为一个教师,应当不断地学习和反思,不断地探索和改进,一步一步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一步一步地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

生物学教学中的媒体优化

媒体的优化。媒体的优化,就是在最需要媒体的时候,使用最恰当的媒体发挥其最大功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不是越多越好,也并非简单地罗列重复,而是既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又要防止媒体的“狂轰烂炸”,让学生无所适从。

在学习“血液”时,为了能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其组成,我采取实物观察的方法,而在学习三种血细胞时,由于较微观,我让学生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教师通过显微投影与学生共同分析血细胞的形态结构,为了弥补显微镜下没有观察到的血小板,我利用挂图指导学生学习;最后,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血细胞的认识,我播放了一段有关血细胞的视频,并通过表格对三种血细胞进行归纳总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媒体多而不杂,恰如其分地发挥作用,使学生对三种血细胞的结构有了一个全面具体的了解,有效地辅助了教师的教学。

培养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兴趣能够让学生自主的去探索所不清楚的东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增强学生对生物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在学生对知识富有兴趣的情况下,教师所做出的教学才能够事半功倍.因此,教师欲要将自己的教学效率提升,培养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兴趣是一个不错的途径.具体已下3点:进行直观的教学.生物课堂和其他的科目有本质上的区别,它具有极大的抽象性特征,这种抽象性也是造成生物课堂中不好教学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直观的教学思路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措施;注重生物情感教学.高中学生的内心的感情比较丰富,他们更需要教师的注意,想要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进行适当的表扬和情感教育是有一定必要的;开展第二课堂.一个好的老师不仅是在课堂上生动的教学,在课下时,也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辅导和指导,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让学生自主的学习,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生物的水平、能力.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如何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生物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不断获取和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自学能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会学。然而,在当前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不是被忽视就是束手无策。那么,如何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下面就把我在这方面的一些探索介绍如下,以抛砖引玉。

1.掌握方法,增强自学效果

自学的主要形式是阅读。阅读有预习阅读、课中阅读、复习阅读和课外阅读等形式,不论哪种形式的阅读,教师都必须在方法上给予正确指导,才能收到良好的自学效果。

预习阅读是学生在教师未授课时事先阅读相关课文。产了提高预习阅读的有效性,我都是先拟好预习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指定的课文,并要求阅读后作出解答和提出疑难。如“伴性遗传”一课,我设计下列预习提纲:①什么叫伴性遗传?②写出男女正常色觉的基因型,男女色盲的基因型,女性携带者的基因型。③一对夫妇中,如果有一方患色盲,其后代色觉遗传现象如何?④为什么色盲总是男性多于女性?⑤为什么近亲结婚危害子孙后代和国家民族?阅读提纲要力求启发性、悬念性,以激发学生积极地独立探求知识的兴趣和欲望。我指导学生在预习阅读中,要先根据预习提纲纵览全文,了解梗概。然后再精读细读,对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用笔圈点勾画,并运用批注法在课文空白处批注提纲要点和感想,做到重点落实。

课中阅读是教师随教学进程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一个或几个重点的相关段落。为了使学生对所阅读的重点段落做到字斟句酌,我常变换形式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思考。如阅读减数分裂概念时,我提出的问题是:①进行减数分裂的生物对象是什么?②什么数被减?③数被减了多少?④在第几次分裂发生减数?⑤全过程染色体数的变化规律是什么?我指导学生在阅读容易混淆的概念时,要运用对比法加以区分,找出异同点,从而掌握概念的实质。如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DNA和RNA,无籽西瓜和无籽番茄等。

复习阅读是在教师投完一个单元或全部课程后,要求学生进行系统的阅读。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强化记忆,我指导学生运用分析综合法进行专题阅读,对不同章节出现的同类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组合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如在复习高中《生物》时,我要求以染色体为线索,整理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①染色体的形态、数目;②染色体的化学成分——染色体与DNA的关系;③染色体的存在部位及存在形态;④染色体的复制(时期与方式);⑤染色体的传递规律:有丝分裂的传递与减数分裂的传递的比较;⑥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行为与3个遗传规律的关系;⑦染色体变异与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

课外阅读通常是学生在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实践中,为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去查阅课外参考书。由于生物学课外参考书种类很多,为了遵循可读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原则,我都主动帮助学生选好课外书。我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做到:①有所侧重;②弃粗取精;③做好笔记。为了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外读,我要求每位学生每学期根据自己课外科技活动实践写一篇生物小论文。我还利用与生物有关的节日(如植树节、爱鸟周和环境日等),要求每位学生紧扣节日主题摘编一份生物学小报。课外阅读不仅扩大学生的知识眼界、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还加深对课内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检查评价,激发自学热情

不论是让学生阅读还是让学生参加实践,单有布置而没有检查无法落实,而有检查没有评价无法激发自学热情。我的做法是:每节新课前,都要利用预习提纲中的问题先提问学生。在教学进程中,对一些较易混淆的概念和较难懂的问题先让学生讨论,再由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回答。对学生的作答,我都是当场给予评价,肯定正确,指出错误,对回答好的打成绩予以鼓励。对学生的生物学小论文和生物学小报,组织全教研组教师进行评选。对优秀小论文给予列榜公布并发给获奖证书,对优秀生物学小报采用在全校展览并选登在学校的《生物园地》上。以上做法使学生感受到获得自学成就的喜悦,进而增强自学的信心。

3.养成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无数事实证明,大凡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都掌握了较好的自学方法和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因此,我在平时教学中就有意培养学生以下4种自学习惯:

1)养成不先预习不听课、不先复习不做作业的自学习惯。课前预习可使学生对新课有了大概了解,哪些难懂的地方需要在课堂上问老师也心中有数,这既提高了学生听课的效率,也提高了教师授课的针对性。课后及时复习不仅有利于对新知识的消化吸收和强化记忆,也有利于提高完成作业的效率。

2)养成勤查工具书的自学习惯。中学生物学教材中涉及到许多生物学理论、学说和定律,生物学现象,动植物和微生物名称、名词,生物学著作和生物学家等知识,由于在教材中没有做详细的注解,学生在自学中必然会遇到许多疑惑不解的名词术语,那么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查阅工具书。生物学工具书有《辞海》、《词典》、《百科全书》和《教学参考书》等,我鼓励学生购置备用。坚持使用工具书不仅能丰富生物学知识,还能克服不求甚解的毛病。

3)养成爱思考、爱质疑的自学习惯。“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我启发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疑点,敢于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教会学生质疑不仅可调动学生自学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智慧潜力。边阅读边思考也有利于知识迁移。

4)养成博览群书的自学习惯。中学生单从课本中获取知识是很有限的,因此我引导学生要多读一些与生物科学有关的报刊和课外书籍,通过摘录、剪贴建立自己的“生物学资料库”。这不仅可扩大学生的科学视野,还能吸取更多的课外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几年来,我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当作教学目标狠抓落实,使学生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科技活动成果屡屡在省、市获奖。即使学生今后走向社会,这把金钥匙仍会发挥其作用。

初中生物中的思维训练

初中生物实验课中的思维训练

生物科学实验是以认识生命运动的本质和规律为目标的实践。它不是盲目的行为,而是在理性指导下的变

革现实的实践活动。在每一个实验的过程中,从实验意念的产生到实验方案的设计,从实验结果的分析到实验报告的完成,每一步都有思维活动,每一步都是思维的结果。所以,生物科学实验有利于把学生带入发现问题 的情境,使学生在分析实验问题之中和在解决实验问题中锻炼思维能力。

科学的思维能力是科学素质的重要方面,而科学素质的培养又是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

初中生物实验关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启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兴趣是思维活性的触发剂,求知的需要是学习动机的基础。当学生对某个问题发生兴趣时,就会围绕着这

个问题积极地思考起来。但是,单纯由“实验”表面的“魅力”所引起的,只是直接的兴趣,如果没有更深层

次内涵的吸引,维持不了多久。要想保持学生持久的兴趣,就要善于“创造”种种诱因。比如,从生产实际和

学生生活实际引出实验课题,不断明确实验目的意义,不断提出有趣而又有思考性的问题引起学生思考,等等。通过这些手段,及时地把学生的直接兴趣发展为间接兴趣。

思维总是在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当一个人产生必须排除困难的需要,或要了解某一问题时,思维就活跃起来。实践证明,有意识地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好方法。我们要善于利用实验中的[观察与思考]、[讨论]等栏目中的问题,以及在辅导实验的教学中用有启发性的问题巧妙地引导和

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二、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科学思维方法的首要问题是明确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即解决问题的程序。

例如,〈观察鼠妇活动〉的实验设计思路。

首先,通过观察发现问题。为什么在花盆下、石块下等处容易找到鼠妇?这些地方有什么特点?

其次,提出假设(对发现的问题大胆提出猜测和解释)。

1.鼠妇的活动可能与光照条件有关。

2.鼠妇的活动还可能和水分,以及其它外界因素有关,等等。

第三步,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在这个阶段,实验的目的任务、方法、材料、装置等等都是根据假设来确

定的。所以,实验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假设(当然还有赖于学生对有关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1.先检验“光照”对鼠妇活动有无影响。

2.为了消除无关变量的干扰,突出自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因果联系,必须创造一个除“光照”以

外其它条件均相同的、只有明暗两处相通的场所。把一定数量的鼠妇放在其中,观察鼠妇在明暗两处的数量分布情况。

第四步,分析、讨论实验结果,推导结论验证假设的真伪。

通过“鼠妇实验”,要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问题→假设→实验→结论。初中所有的生物实验几乎都体现了这条思路,这里不再重复。

需要说明一点,科学的“假设”绝不是无根据的凭空捏造,而是要有科学根据的。这种根据来源于头脑中

已有的知识,或者来源于别人的研究成果,或者来源于对客观实际的观察。例如,在研究“消化”的实验里所

提出的假设:“细胞膜只能透过小分子物质,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必须先变成小分子物质才能透过细胞膜。”

这个假设的理论根据是:①人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②生活的细胞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③营养物质

是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里的;④人和动物的营养物质来源于食物;⑤食物营养成分中有大分子物质。通过生物

实验使学生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经过反复训练,完全可以把这种思考问题的程序内化为学生的思维习惯。

三、训练学生的思维操作技能

思维操作技能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等几个步骤。在生物实验中要实现对某生命现象的本质

和规律的认识,就要对实验中的感性材料进行一系列的思维操作才能实现。

首先,是对要研究的事物进行分析。根据系统论的观点,任何一个生命体或一种生命现象都是由部分、层

次、要素组成的开放的有序整体。对于这样一个整体如果囫囵吞枣地研究是无法进行的。只有将其分解,才能一部分一部分地研究,深入其内部,发现其本质。在头脑中把整体分解为部分而进行逐个研究的过程就是分析

。比如,在研究“影响鼠妇活动的外部条件”时,必须先把“外部条件”分析成光、水、化学物等单个因子,然后逐一考查和鼠妇活动的关系;在研究“光合作用”时,也是将其分解为原料、条件、产物几部分,而这每一部分又是由次一级的成分组成。为了便于研究还须进行更深层次的分解。所有的科学实验都离不开分析。

综合,在头脑中把生命体的各部分,把生命现象的各个方面和属性联合起来,形成对生命体和生命现象整

体的认识,这就是综合。比如在了解了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器、细胞核等构造之后,再把它们联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活的细胞的概念。分析和综合是相反相成、紧密联系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是思维活动的 基础。

比较,是把生物各部分构造、功能和某些属性加以对比,并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点。这就为进一步认识生

命的本质和规律、进行抽象和概括打下基础。例如,比较各种细胞在形态构造、功能等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各种种子的构造,比较淀粉酶在不同条件下对淀粉的作用情况,等等,这些都是比较的过程。

抽象和概括,是找出各种生物体或各种生命现象中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或找出各部分构造之间,功能与构

造之间,生物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而抛开次要的、非本质属性和非因果的偶然联系。并且,把抽象出来的本质属性,必然联系加以综合形成概念和判断,达到对生物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比如,在研究了植

物的各种花之后,舍去颜色,形状等次要属性而抽取出都有“花蕊”及担负“有性繁殖”功能这两个最本质的

特征,形成花的一般概念,这就是对花的抽象和概括。

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等在同一次思维活动中都是共同参与,紧密结合。一般说来,分析、比较、综合是抽象和概括的基础,而抽象和概括是思维的核心。只有通过抽象和概括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形成概念和原理,从而达到对事物理性的认识。

四、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思维的逻辑性主要指能正确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进行思维和表达思维的结果。在实验过程中,学

生通过观察获得大量具体的、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对这些材料经过思维,抽象和概括出各种生命现象的本质属性和必然联系,再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表达出来或贮存起来。生物学中的各种基本概念、规律、原理

等都是概念、判断、推理的具体体现。这些就构成了生物学的知识体系。

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概念体系是生物科学知识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但是,应该

让学生自己通过“劳动”取得这些概念,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思考形成这些概念,并且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把它们表达出来。坚持让学生给概念下定义,让学生推导实验的结论,实际上是训练了学生思维的逻辑能力。

生物实验中经常用到的推理方法主要有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归纳法是从个别事例概括出一般原理的思维形式。它一般又分为完全归纳、简单枚举法和因果归纳。简单

枚举法在中学生物实验中是普遍存在的。比如,一个鼠妇喜暗怕光,二个鼠妇喜暗怕光,„„,从多数的鼠妇

喜暗怕光,归纳出所有的鼠妇都喜暗怕光。再比如,花、种子等许多生物学概念均是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结果。

因果归纳可有求同法、求异法和剩余法等多种形式。这些方法在设计生物实验时都有所应用。例如在光合

作用实验中就应用了求异法。求异法是研究现象(a)和条件(A)的因果联系。如果当A存在的场合a现象也出

现,当A不存在时a也不出现,则可归纳出a与A有因果联系。光合作用和“光照”条件的关系推理如下表:

处理

光(A)

其它条件(B)

光合作用(a)

①光照

②遮光

×

×

结论

光合作用与光照条件有关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原理到特殊事例的推理。它有三种类型,其中以“三段论”应用最为广泛。比如,检

验光合作用产物之一——淀粉就应用了“三段论”的思维形式。

大前提

所有遇碘变蓝的物质都是淀粉,小前提

如果光合作用产物之一遇碘变蓝,结论

那末,光合作用产物之一就是淀粉。

演绎和归纳是科学研究的两种基本方法。在同一次科学探索中,二者是相辅相成地紧密联系着的。但是,二者又有区别:①归纳是始于观察提出假设,演绎是始于假设提出推断;②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演绎是从一般到特殊;③归纳是发现,演绎是证实。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充分开发生物实验中的有利因素,明确目标,坚持训练,训练要得法,教会思维

方法,化成能力,注重实效。

要提高学习效率,谈学生学习的几点建议

中学时代是人生的春天,是青少年长身体、长知识、形成人生观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段。明确为什么学习,怎样学习,是每一个中学生必须认清和学会的问题。

知识像海洋那样辽阔,像海洋那样浩瀚。一个人无论天资多高,精力多么充沛,毅力多么顽强,学习条件多么优越,也不可能把所有知识学到手。有的同学总想学到一切,要蔷薇也要雪。他们希望在一串串熟了的葡萄旁边又开放着朵朵鲜花,可是,知识大海的守门老人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的呀!

知识时常需要更新,随着时间的流逝,知识又可能遗忘,但获取知识的方法却不会被丢失。相传有一个人,巧遇一仙翁,仙翁点石成金送给他,但他不要金子,而要仙翁点石成金的指头。这个人为什么要指头呢?因为他懂得,不管送自己多少金子,金子总是有限的,但如果有了点石成金的指头,那就可以随心所欲了。古人说:“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也就是这个道理。毛泽东同志说过:“学习是学习,学习的学习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学习方法是学习时采用的手段、方式和途径。学法是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和运用的。掌握良好的方法是很重要的事,但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付出的艰苦努力,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只有每天坚持不懈,日久天长,学习才可能成为自觉的行为,从而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所以,学习方法并不是什么捷径,它只是踏踏实实、刻苦学习的程序以及在这个学习过程中的各项具体措施。

王国维有段为世人常常引用的名言: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雕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景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景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景也。”第一景说的是要有信心,“独上高楼”,非信心不可;第二景说的是要有决心,“终不悔”实在是最大之决心了。第三景说的是要有恒心,“众里寻他千百度”,没有恒心,如何达得到?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遇则废。”智力相同的两个学生有无学习计划,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科学地利用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有计划地学习,这是科学学习方法的一条重要原则。所以学习缺乏计划性是成绩难以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要提高学习效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做学习的主人,应把握几个步骤:

第一步就是抓好课前预习。

在预习过程中,边看、边想、边写,在书上适当勾画和写点批注。看完书后,最好能合上课本,独立回忆一遍,及时检查预习的效果,强化记忆。同时,可以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找出重点和不理解的问题,尝试作笔记,把预习笔记作为课堂笔记的基础。

我国古代军事家孙子有一句名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是指对自己和自己的对手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才可能有充分的准备,也才可能克敌制胜。预习就是“知己知彼”的准备工作,就好像赛跑的枪声。虽然赛跑规则中不允许抢跑,但是在学习中却没有这一规定,不但允许抢跑,而且鼓励抢跑。做好预习学习,就是要抢在时间的前面,使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简言之,预习就是上课前的自学,也就是在老师讲课前,自己先独立地学习新课内容,使自己对新课有初步理解和掌握的过程。预习抓得扎实,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步是掌握听讲的正确方法。处理好听讲与作笔记的关系,重视课堂讨论,不断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学生必须上好课、听好课,首先做好课前准备,包括心理上的准备、知识上的准备、物质上的准备、身体上的准备等;其次要专心听讲,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参与课堂内的全部学习活动,始终集中注意力;第三要学会科学地思考问题,重理解,不要只背结论,要及时弄清教材思路和教师讲课的条理,要大胆设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善于多角度验证答案;第四学生还要及时做好各种标记、批语,有选择地记好笔记。

上课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基本形式,学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一个学生在中学上课的总数大约有二万多节。把每节课四十五分钟积累起来这将是多么惊人的时间数字啊!学习成绩的优劣,固然取决于多种因素,但如何对待每一堂课则是关键。要取得较好的成绩,首先就必须利用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提高听课效率。

听课时应做到以下四点:

1、带着问题听课;

2、把握住老师讲课的思路、条理;

3、养成边听讲、边思考、边总结、边记忆的习惯,力争当堂消化、巩固知识;

4、踊跃回答老师提问。

这样基本上掌握了听课的要求。

第三步是课后复习应及时。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复习,真正达到排疑解难、巩固提高的目的。

课后要复习教科书,抓住知识的基本内容和要点;尝试回忆,独立地把教师上课内容回想一便,养成勤思考的好习惯;同时整理笔记,进行知识的加工和补充;课后还要看参考书,使知识的掌握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

复习是预习和上课的继续,它将完成预习和上课所没有完成的任务,这就是在复习过程中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掌握,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运用的技能技巧,进而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使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并且通过归纳、整理达到系统化,使知识真正消化吸收,成为自己知识链条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复习过程中,既调动了大脑的活动,又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也在理解的基础上得到巩固记忆。从某种意义上讲,知识掌握如何,由复习效果而定。

第四步是正确对待作业。独立思考、认真作业、理解提高是学生对待作业的正确态度。

首先要做好作业的准备工作,把预习、上课、课后复习衔接起来;其次要审好作业题、善于分析和分解题目;第三要理清解题的思路,准确表达,独立完成作业;第四要学会检查,掌握对各学科作业进行自我订正的方法。

托尔斯泰说过:“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思维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无论学哪一门功课,课堂上老师讲的,笔记本上记的,课外阅读的„„等等,都是书本上的知识,要把他们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使自己能够自如地运用,就必须通过作业实践来转化。

究竟为什么要做作业呢?作业的作用主要有:

1、检查学习效果;

2、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提高思维能力;

4、为复习积累资料;

在作业时,“审题”是非常重要的。怎样审题呢?

1、要看得(理解)准确。失之一厘,差之千里。

2、要善于解剖。深刻领会其中的含义。

3、要把握联系。运用相关知识解析之。

第五步是课外学习。

要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规律,包括打好基础,循序渐进,温故知新;搞好课外学习,包括主动进行课外阅读,参加课外实践活动;要掌握正确的课外学习方法,如泛读法、精读法、深思法;要掌握读书要求,如博专结合、读思结合、学用结合、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等。

课外学习能有效地使课内所学知识与社会生产实践、生活实际密切地联系起来,帮助同学们加深对课内所学知识的理解,扩大文化科学知识的眼界,拓宽思路,激发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与习惯,增长工作才干。这也就是常说的:“课内打基础,课外出人才”。

总之,课前要抓好预习,课中听讲要领悟学法,课后完成作业要巩固学法,课外学习要运用手法,还要不断总结优化学法,努力探索适合自己个性的学习方法,为培养创造才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复习课教学之我见

复习课一直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由于复习课所涉及的内容是学生熟悉的,无新意,因此,学生常常对重复和机械记忆感到索然无趣,课堂气氛沉闷,枯燥无味,学生的复习积极性不高。那么,如何在复习课教学中,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提高复习实效,就是我们教师所要面临的问题。下面就介绍本人在复习课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以及一些体会。

一、树立板块意识,做到充分备课。

很多老师在上复习课时,往往将教材的基础知识从头到尾重新讲一遍,不加选择地再把所有内容都拿来反复练几遍,其实这些内容大部分学生已经是耳熟能详,所以感到乏味,提不起精神。因此,教师要建立“板块意识”,通过比较、提炼,对重要知识在综合的基础上进行“压缩”,把精华的东西集中到课堂上来,让45分钟物超所值。同时,复习教学的侧重点绝非只是整理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老师备课时,应在充分掌握学生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拟定复习的重点和补救的措施、办法,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应在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的同时,使学生把握各部分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让全体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高。由此可见,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复习课应该比新授课的意义还要重大,如果我们做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复习课的领域、风景应该说是格外的精彩。所以我们老师要充分的重视复习课所具有的效果,课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备课。

二、搭建知识网络,尽量做到旧课新上。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建构的过程,知识的建构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建构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识结构中,使认知结构发生变革和重组,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根据布鲁纳提出的观点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我认为复习课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搭建知识网络,形成知识体系。因此,在课前教师要认真梳理教过的内容,提取主干知识,根据知识点前后的关系,把一个一个知识点连接起来,形成知识的链接,横成串,竖成链。课中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同时,教师要抓住生长点,适当拓展知识、深化知识,让学生觉得有新意,有新的收获。教学实践证明,在复习过程中,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才有利于知识的迁移,有利于能力提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能有意识地组织学生整理已有的知识,集结成网,使学生对知识有全面的系统的认识与理解,做到举一反

三、融会贯通。

三、凸现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课堂观察,我也发现复习中让学生自己去画一画、议一议、动手做一做,组织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开展生生互评等都不失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尤其是在课堂上让学生当小老师,让台下的学生提问,台上的“小老师”答疑,讲出自己的思路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台上台下的学生知识水平相当,思维方式相近,课堂质疑的声音就多起来,问题的解决方法也就多了起来,课堂的交流和思维碰撞得到充分调动,课堂气氛就比较活跃,课堂效果就比较好。

在实际教学中,经常每一章节上完后,我都要上一堂复习课,而课前我都会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将课本中知识点串联起来,可以以图表、实物或其他各种形式将课本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对各种创意进行评比,设立最佳创意新人奖,目的是强调建立学生主体课堂,促进学生在完成复习任务的过程中体验、领会教学内容,并提高归纳,总结和应用能力,同时为学习者提供交流互动和协商机会,培养自主性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进行创意展示时,注意对学生的创意持肯定的态度,鼓励的话语、肯定的眼神、手势、欣赏的表情等我也从不吝啬,因为这些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培养复习兴趣,增强复习动机,更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提高复习效率。

四、提高学生技能,精心设计复习例题。

精准有效的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能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复习课教学的重要一环。教材因受篇幅的限制,同时也为体现复习方法的灵活与优化,采取各种不同的呈现形式给出复习的知识点。因此复习时,教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钻研教材,讲究复习策略上,教师要有意识的精心选择或另外设计补充一些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的实例让学生精练,并在导和练上体现因材施教,确保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因此,设计练习时,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重视基础性。

例题设计要有利于抓准基础知识。高中生物知识点多、面广,分散在各章节中。复习中的例题,就必须围绕和包含这些知识点来精心设计例题,做到数量少、覆盖面广、启发性强,否则就会顾此失彼。

2、突出针对性。

复习中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薄弱环节,对一些易混、易错的知识应设计针对比性练习,让学生从比较中区分掌握知识。

3、体现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反映了思维活动,在选择角度、运用方法、展开过程诸方面的灵活程度。复习中设计一些具有灵活运用知识和方法解答的练习,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问题,拓宽解题思路,培养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

4、加强系统性。

例题设计要有利于知识间的比较。复习教学,只有通过前后知识之间和邻近知识之间的比较,才能引导学生加深对各部分知识的理解程度,才能使学生完整的结构,因此,复习选例要兼顾知识之间的比较,以收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以上仅仅是我在具体教学实施中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和尝试,当然,真正要想将复习课上好,还需要我们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在探究中不断地总结。

浅谈初中生物课堂的提问教学

内容提要:在生物教学中,课堂提问是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使学生产生疑问,积极思维。但要取得有效的思维成果,就必须给学生思维的动力,充实思维的材料,且要善于引导、疏通思路,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提高驾驭知识的能力,为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铺路架桥。

问题具有启动学生思维和引导学生思维开展方向的重要作用,教师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意味着学生有选择地注意某一方面的信息,为了启动学生的思维,需要有效地运用提问。以下是我在工作中总结的几点看法:

善于对待学生发问的教师,就好象对待撞钟一样,如果学生问的是小问题就从小处回答,如果学生问的大问题就从大处回答。让学生从容领会,透彻理解,才算结束。比如,《我们周围的生物》一节中先提容易的问题:坐在教室里,我们所看见的有哪些生物?(人、树、小鸟、蜜蜂等)哪些是非生物?(桌子、黑板、讲台、空气等),从学生熟悉的问题着手,启动思维,然后提问:珊瑚是生物吗?请说明理由。对于珊瑚相对没有那么熟悉,有些学生很容易将珊瑚和珊瑚虫混淆,激发学生的思维,最后,让学生观察大量的植物、动物的图片,提出问题: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总结归纳出生物的共同特征。从教师的角度而言,掌握提问的技巧,在教学中能够“善问”和“善待问”,并从多角度、多层次展开进行,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很有好处的。

二、对所提问题的要求

(1)问题要适当

教师应对学生的水平有清楚的了解和正确的估计,提出的问题应适合学生思维的发展水平,质量高的问题应该即使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压力,又使学生感到有解决的信心。一般来说,教师在课堂所提的问题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事实的问题,另一种是思考的问题。事实的问题强调的是对具体的事实或信息的回忆,只需要用“是”或“否”来回答,比如,这位同学回答得对不对?草履虫是一个细胞构成的吗?等等。而思考的问题往往包括想象、判断、评价、推理等复杂的心理过程以及知识的重新组合等,比如,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有什么异同?为什么一般陆生植物的叶子上表皮比下表皮绿?为什么要将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处理得薄而透明?请你用教师提供的词语描述呼吸作用的过程吧?花的结构中哪部分最重要?为什么?等等问题都需要学生或判断、或归纳、或比较、或推理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一项研究发现,教师在课堂上喜欢针对有关具体事实或知识细节的问题和仅仅只有一种答案的问题发问,关注的是让学生回忆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是什么、是谁等等书本上有明确答案的具体信息,而很少提出鼓励学生思考、推断的问题,很少提出书本上没有明确答案、需要对许多相关的知识进行综合、联系、概括才能回答的问题。教师经常提问一些不需要深入思考、直接从书本上找答案的问题,容易使学生习惯于对细枝末节的东西感兴趣,而较少把注意的重点放到知识的概括和结构化上,久而久之,养成一种不愿主动动脑、不爱深入思考、不会从整体的联系中考虑问题的不良思维习惯。这是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必须注意避免的行为和后果。

(2)问题需结合学生的实际

每一个不同的问题,选择哪些学生进行回答,教师应事先有一个大概的意向。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发展水平之间存在一个适宜度的问题。选取思维发展水平高的学生回答太容易的问题与选取思维发展水平低的学生回答太难的问题一样,都不能达到提问的良好效果。另外,教师还需要考虑提问时问题的辐射面和提问对象的辐射面,不能总是提问难度过高或过低的问题,也不能总是提问少数的几个学生,对于那些胆小羞怯、反应不是很积极的学生,尤其需要注意引导。

(3)让问题具有可持续性

在一个提问所创设的特定情境中,学生的思维要“能够充分地从一点到另一点作连续的活动”,只有这样的提问,才能带领学生进入真正的、深刻的、有效的思维活动中。否则,如果问题本身不具备连续性和一定的深度,就会打断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影响思维向深度发展,使思维一方面陷入在紊乱无序的境地,另一方面又如浮光掠影,不能深入。例如,在《茎的输导功能》一节中,关于水分的运输途径这一部分内容,教师让学生观察了红墨水使枝条的叶脉变红的实验后提问:水是通过什么途径跑到叶片中的?促使学生要了解茎的结构,对茎的结构作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使学生的思维能够持续下去。

(4)对学生应答问题之后作反馈

在课堂提问中,学生在大庭广众之下接受教师的评价,大多数心情比较紧张,教师应始终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勇于回答和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对回答错误的学生给予鼓励,一定要注意避免当众羞辱、嘲讽和挖苦学生。

三、教学中提问的方式

(1)就知识本身展开提问

就知识本身进行提问的方式,具有简洁,明了,直奔主题的特点,这样使学生的思维一步到位,适合于比较简单,学生有基础的知识。例如,在《植物的开花和结果》一节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见过许多不同的花的开放了,哪怎样才是开花呢?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不同花的绽放过程,学生的思维也就结合所观察的直接思考,描述花的开放。

(2)使用反问展开提问。使用反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比如:在《植物种子的萌发》一节中,学生在探究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之后,知道了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教师提出:具备这些外界条件,种子就能萌发了吗?通过反问,使学生的思维有反思的过程。

(3)结合实际展开提问。探究性学习往往贯穿于新教材的全部文字和设置的各个栏目之中的,因此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施,教师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在第二节《探索生命的方法》一课中,引导学生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先提出问题“蚯蚓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身体结构有什么特征?”引起学生观察思考,再引导学生将蚯蚓放置在硬纸板、玻璃板等不同的物体上进行实验。让学生自己分析得出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结论。

四、设置问题:

⑴准确性。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用词准确,语言清楚,切忌颠三倒四,含糊不清,不合逻辑,使学生无法领会教师给出的学习信息,给学生的思维设置不必要的障碍。

⑵具体性。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具体,不可模棱两可,容纳的概念太多。

(3)启发性。提出的问题应是要求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分析、判断和推理才能回答的问题。

(4)趣味性。教师提出的问题最好有趣、有味。有趣,才能使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产生兴致;有味,才能使学生觉得教师提出的问题内容精湛,值得品味。

教师设置的问题英具有一定的难度,即需要学生深思熟虑,而又是力所能及的问题。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自发地产生探索问题、寻求答案的内心需要。教师设置的问题要集中,能抓住关键,扣准重点。问题之间应有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使之环环相扣,学生的思维才能通畅如流。教师设置的问题要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易而难,层层递进,步步深入。

总之,一切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的提问方法都应该提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设计问题的有效利用,在教师的讲授和学生能动的思考行为之间拉起了纽带,调动和拓展开学生的思维,在组织好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中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微课制作对生物科学性的要求

1.选题要准确。并不是每一节课都需要制作微课,微课的选题要得当,要具有针对性,避免“黑板搬家”现象。选题应围绕日常教学或学习中有代表性的问题,或者课堂教学过程中难以用传统方式解决的问题进行设计。

2.目标明确、主题突出。微课主要是为了解决课堂教学中不易解决的某个知识点而进行设计的,所以首先考虑要有讲的价值,再根据微课的要求选定所讲内容。其次真正地要为学生着想,特别要注重基础知识和微小的知识点,哪怕是最基本的知识,也不能忽略。

3.短小精悍。微课的主要资源是视频教学片断。根据视觉驻留规律和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视频片段一般控制在8分钟左右为宜,不要超过10分钟,因为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时间太长,注意力很难保持,学习效果也就无法保证。

4.要具有吸引力。在微课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要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体验,投其所好,将微课设计得幽默有趣,具有吸引力,才能把学生吸引过来,使其乐意反复观看。

5.微课要浅显易懂。微课就是要把抽象、微观性内容制作成直观、具体、生动的视频画面,使学生更容易看懂、理解,以节省更多的学习时间。

微课能有效辅助传统的中学生物学科教学,与传统的教学相辅相成,它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实践以及专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微课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惑”方法和对课本知识拓展的途径。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将其应用到中学生物教学实践中,如何充分地挖掘课程资源,精心设计和有效实施,并与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境相整合,进而真正促进学生利用零碎化的时间进行学习,提高高中生物教学效率;怎样使微课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变得更加人性化、智能化、高效化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不断地总结和探索。

微课制作对生物学科语言的要求

生物知识信息的传播,主要是以语言的方式进行的。生物课堂教学无论用什么形式和方法,生物教师都必须运用生动而准确的语言。首先,讲课要符合语法,合乎逻辑,语句完整简洁,没有语病,普通话尽可能流利。其次,必须用自己的语言上课,并形成富有独特感情色彩的语言。教师上课时只有在教材中融入自己的感情,并能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才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第三,授课时语言要快慢适度,疏密相间,张弛结合,抑扬顿挫,起伏跌宕,使学生能够边听边思考,能听清要点,记下要点,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授课过程中教师的表情、姿态等构成的体态语言对教学语言的表达起着一定的辅助作用。它可以使教师的表情达意更加准确,更加丰富,更加容易为学生理解和接受。教师在课堂上处于学生注意的中心位置,其一个眼神,一举一动,都能给学生传递信息,都会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对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绝大多数学生希望老师风趣幽默,并且这一特质成为众多学生的首选。学生认为风趣幽默的老师讲课比较生动,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能把枯燥乏味的知识讲得生动有趣,能充分调动课堂学习的积极性。风趣幽默不仅使得教师的教学不会显得呆板,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变得浓厚,课堂学习不会有太大压力,学习效率也会提高。

生物教学中很多内容适合用微课教学,多数人认为微课就是随便让一个老师讲个短小的课,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不是所有的教师都适合作为微课的主讲教师,主讲教师的选择也是微课成功的重要环节,微课的主讲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来选择,一些教学过程中的教学难点的讲授和答疑,学校可以请一些名师主教,或者由学校有经验的教师主讲,例如必修

一、蛋白质脱水缩合的过程、有丝分裂过程,必修二:减数分裂,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中心法则,育种方法.必修三: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光合作用,遗传(细胞分裂,遗传定律),神经免疫调节等等知识点.而作为课前预习的微课可以由一些幽默风趣的教师主讲,主讲教师讲课生动形象,机智诙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笑声中得到知识的启迪,获得能力的训练,实验型微课由条理清晰,思维严谨的教师主讲,教师讲课深入浅出,条理清楚,严格控制实验教学过程,让学生能掌握科学实验的态度和方法.不同内容的微课由不同风格的教师主讲,大家分工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同的教师各有所长,如有的老师对遗传规律内容比较擅长,而有的教师对基因工程内容研究比较透彻,这样让不同的老师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微课内容,制成微课让学生选择,这样可以使学生得到最好的学习指导,也可以供其他老师取长补短。此外,教师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又有一个对教材进行再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能有新的领悟,一个新的想法或思路,这样可以促进教师的再学习、再思考,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微课制作对生物学科内容的要求

生物学科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关注学科知识在生产、生活、科技中的应用。

生物学科内容的选择,是制作微课成功的第一个环节,不是所有的生物知识都适合用微课教学.首先这个知识点可以是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并且教师已经找到了合适的解决方法,也可以是一些教学环节的学习活动,例如学生没有条件做的实验,做完效果较差的实验;其次微课要使用多媒体表达,因此选择的授课内容要适合加入丰富的图形图像、精彩的动画、声色兼有的视频资料的内容.中学生物学科中适合用微课教学的知识点很多,例如必修一中《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就是以分泌蛋白为例讲解各种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必修二中《基因的表达》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又适合加入转录和翻译的视屏知识,相对于传统教学中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而言,微课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例如必修一中《渗透作用》《光合作用发现的经典实验》《有丝分裂的实验》必修二中《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DNA的半保留复制的实验》等实验内容.至于学生能够通过自己阅读教材就可以理解的内容不需要浪费时间制作微课,知识体系连贯的也不适合用微课教学.目前,中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科基础知识,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移动终端,因此微课制作应该突出生物学科内容的基本要求。:

1.展示精彩的微观世界,培养微观想象力。生物学科内容具有抽象性、微观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学生普遍认为生物学科抽象的概念多,微观知识多,基本原理多,记忆知识也多.如细胞的结构、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基因工程等,而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熟练地操作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智能终端。因此,生物教学内容中适当地使用微课,有助于学生认识精彩的生物微观世界,有助于培养其微观想象力。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新的学习理念。传统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盯着黑板,学习细胞的分裂、生物的进化等,使得不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不浓,更有部分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学习动力明显不足。微课引入生物学科教学后,使教材内容更加丰富、充实、科学和直观、形象、生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微课可以充分利用零碎化的课后时间,强化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从而培养学生利用零碎化时间学习的理念。

3.启迪学生思维,补充课堂中对抽象内容的理解。生物学科内容中包含有大量的科学方法和实例,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实物模型、挂图以及在黑板上用粉笔进行简笔画和语言描述来帮助学生理解,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微课为中学生物学科的抽象内容提供了非常好的视频学习资源。学生可以通过智能终端观看微课进行知识的预习或课前、课后的自主学习,也可以用于知识的复习,对课堂上教师讲解不清楚或者自己没有理解的内容进行补充学习。微课将抽象的生物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得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进行自主学习。

第五篇:生物论文

关键词:诱导不同品种同一祖先的口育鱼杂交试验物种爆发原因生物多样性

论文内容摘要:由雌性口育鱼可以根据雄口育鱼臀鳍上的卵斑而避免与其他鱼类交配,设计了一个通过卵斑迷惑,在人工诱导的条件下使不同品种同一祖先的口育鱼杂交试验。此试验浅层含义是创造了新物种,实则模拟了自然界新物种的出现。以丽鱼及其丛属的隆头鱼亚目多种其他鱼类为例探讨了物种爆发有可能是由于物种间错误杂而造成的。并且此试验对当代也有很多启发,如生物多样性与濒危物种保护等问题。最后根据实验结果畅想了一些高科技技术,如新型捕鱼器,生物杀害虫器。

(一)引言:

雄性口育鱼臀鳍上犹如真卵的卵斑,让人产生如梦如幻的感觉,似乎是在对雌鱼说“跟我来吧!”这是一个验证性选择在自然选择中的一个很好的实例。或许在远古时期,口育鱼的祖先尾部只是有珍珠般的斑点,而那些较大的斑点比较吸引雌鱼,随着自然选择,卵斑演变的越来越大,犹如真卵。

一位生物学家曾从两个不同湖湾捉来的雄性腹纹丽鱼的卵斑时发现两个湖的鱼儿卵斑大小差别很大。而这两种腹纹丽鱼是由同一个祖先演变而来的。由此他猜想两个湖湾本是一样的,但由于两湖湾的雌鱼对卵斑大小的喜好不同最终形成了两个物种。

我想到了一个可以创造新物种的试验。我们可以利用不同口育鱼对卵斑的喜好不同,通过人工诱导使它们杂交。当然有很多困难要克服,比如在求偶活动的性质和顺序,呈现的气味,声音,色彩图案以及其他在同种成员起交流作用的信号等等。

(二)试验:

1.准备工作:(1)要求这两种口育鱼品种相近以消除部分信号。关于口育鱼的选择,参考了书籍,感觉丽鱼比较好,因为它们品种很多,基因相似度极高。同时所选的鱼都要处于将要交配阶段。(2)关于气味,需要人工研究并加一些屏蔽剂。对屏蔽剂要求很高,它可以屏蔽鱼类种群间的气味,但是鱼类相通的气味要绝对保留,不能失真。(3)声音也可人工制造,这需要高精密的仪器先去测量再去仿造。只有这样才可以最终可起到控制变量的目标,即只有色彩图案起主要作用,雌鱼只能通过卵斑来判断是否可以交配。(4)关于卵斑,需人工改造使其大小符合试验中雌鱼喜好的大小。事先要做大量的观察与记录。为了增大试验的成功率,卵斑的大小必须十分精确。在雄鱼身上的卵斑要选取合适的材料,要求不伤害试验鱼,与试验鱼鱼鳞可以长期结合,其组成成分不能散发出化学气味等等,以免影响交配。(5)

环境是个不容忽略的问题。书里有描写到在交配时,雄鱼一般都有巢,雌鱼会在交配季节在巢前转悠。所以在人工条件下,我们要模拟好巢以及一切环境因素。

2.试验过程:其中一种丽鱼只有雌鱼,另一种只有雄鱼,将它们放于同一适宜环境中,并适当加一些促交配试剂。在试验过程中要防止鱼儿吃卵现象。还有一些雌口育鱼在产好卵后怕卵被盗走,在受精前即把卵吞了,所以我们要人工控制好。

3.试验鱼培育:在此期间需二十四小时监控,以防发生意外。待受精卵孵化出了小鱼苗,控制好水中环境。需注意水温,水中含氧量,供给食物适量等等。我想在此期间会有一些鱼苗死亡,要及时处理。那些生命力顽强的小鱼苗要细心培育,待其长大。

4.试验研究:研究此物种的一些父母本所没有的新特性。(1)一些可以通过观察即可得出的变化,如外表,饮食,习性等等。(2)需要高科技的帮忙,对其基因进行研究。可以得出基因与其父母本的差异,可以考虑这种反常杂交是否会使基因突变频率变高而出现新的基因。也可以探讨,它们与父母本相同的基因但由于反常杂交使其表达出现奇怪的现象。(3)更广泛还可以研究它们的蛋白质组分是否发生了变化,是否可以造福于人类。

(三)含义

1.表层含义:这种方法是除了常用的人工体外受精获得杂交品种的另一种方法。当然不得不承认局限性很大,因为这种方法的条件比较苛刻,同时物种也比较相近,培育出的新品种似乎也没有什么很大益处。最主要的是不知道试验是否可操作,是否会成功。

2.深层含义:但最重要的是以上不是我做此次试验的目的所在。我想这是一种思想,是为了探究生物进化的。其实我是模拟了在自然界中,一些品种的迅速辐射。它们中很多环境等多种因素,由于识别错误而杂交。就如本次试验中雌鱼,由于只有卵斑这一个信号可识别而错误杂交产生新的后代。这些后代如果可以繁殖,那么又是一个新的物种了。这样,我们就不难想像,杂交后代中不乏一些高级品种。

(四)举例探究:

就如丽鱼及其丛属的隆头鱼亚目多种其他鱼类,不仅有一般的一组正常颚之外,喉咙还有一组神奇的颚。鱼物种的丰富多样与此不无关系,关系不在于它们有咽颚(鱼有咽颚是普遍现象)的事实,而在于颚如何悬挂于肌肉之上。布满牙齿的咽颚能处理长有正常颚的鱼类无法企及的食物。那么,我就想通过此次探究而猜想这些咽喉长有颚的鱼是不是它们的祖先在性选择中误打误撞而产生的绝妙“错误”。这样猜想是因为首先文献已经记载这些丽鱼的基因是很相似的,即来自与同一个祖先。那么你也许会说这是有可能是因为基因突变啊,当

然我没有充分的理由去反对这个经典不衰的自然现象。在此,我只是想论证一下我的观点。我们来注意一个细节,就是我上面引用的那句话“丽鱼及其丛属的隆头鱼亚目多种其他鱼类„„鱼物种的丰富多样与此不无关系”仔细品味这句话有很多信息。1.这种现象不是单个存在的,而是丽鱼的一些种类。2.这些特殊种类还不止一种。我是由此推理的,既然这种鱼将颚悬挂于肌肉之上很特殊但也有很多种类拥有。倘若是基因突变,应该是个体,就算有后代继续突变,那么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种类上都达不到文献中所说的“物种的丰富多样与此不无关系”。但如果是由于“错误杂交”,那么就相对好解释了。由于在交配给卵受精时会有很多受精卵,它们应该都能算是新物种吧,这样第一代具有此特殊特征的变异高级品种诞生了。此时你或许又会反驳我,它们只是比基因突变占了数量上的优势,品种上应该也差不多吧。下面我就要说“错误杂交”一更大优点,那就是发生频率比基因突变高很多,这个因素可不能小看。我再来给你引一段话来验证吧。[一些生殖障碍均为生态性,他们并不固定。如果由于出境出现混乱,不同物种的分布开始出现重叠,那么生殖障碍就消失了。杂交机制就始消失,除非别的隔离机制开始生效。摘自泰斯.戈尔德斯密特《达尔文的梦幻池塘—维多利亚湖上的悲剧》]

(五)现实意义:

研究相似品种杂交得新物种,正如泰斯.戈尔德斯密特这位伟大的生物学家在文章中所说:我想爆炸性辐射之谜的谜底已经被揭开。在此我想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如果只是单单解释这个谜底,那么我么也只是知道了一个谜的答案。我们必须从中挖掘出有利于我们人类的现实意义。

首先我联想到了生物多样性问题。由于“错误杂交”所产生的新物种会不会对其他物种产生毁灭性的破坏。说白一点它们会不会成为隐形的“生物入侵者”呢?我了解的也不是很多,照常理相似物种应该不会变异出什么可怕的品种。只是猜想万一变异出一些长有特殊功能的利器,就算不会导致平衡失调,也有可能会使它们的竞争对手没吃的了,而造成了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如果是,那么这项研究真的很有意义。我们可以通过人工诱导使它们“错误杂交”,预测一些新物种的产生,并研究它们的生理结构,防止一些可怕物种的出现造成损害。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做试验,测试并比较不同相似品种杂交后产生后代的性状。寻找那些可得到优良品种的母本。但是这没有基因工程科学与推广,但是鉴于它操作比较方便可以先为基因工程做铺垫,找到合适的母本。

最后我觉得此次试验还可以帮助濒临灭绝的动物。还记得尖吻鲈让世界上最大的热带湖泊维多利亚湖生态系统崩溃吗?期间至少有两百多个本土鱼种灭绝。其中就有弗鲁鱼,导致它现在所剩品种剧减。但是在泰斯.戈尔德斯密特游历维多利亚湖时居然在本不该它出现的地方发现了它。他猜测一些顽强的弗鲁鱼为了生存逃到了其他水域,并与那儿的鱼杂交产生了新物种,一种可以在尖吻鲈恶爪下生存的品种。由此我想那些濒危物种是否可以和它们的近亲杂交呢?虽然产生的物种并非它,但是这样可以保留它的部分基因。

同时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是在我们通过人工创造出的物种可以让它们也进入生物圈这个大家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就是濒临灭绝物种的替代品。我感觉这样可以防止由于濒临灭绝物种的消失造成的损失。

(六)新技术的遐想

1.由“错误诱导”这种思想,我猜想是否可以设计一种新型捕鱼器,它的模样很像雌鱼或雄鱼喜好的对象。再加上我们人工对此捕鱼器进行一些生物特性之类的处理,使之不仅是形态上,其余很多方面都很像。大家或与会感觉这么麻烦去设计一个捕鱼器,不如直接用鱼钩来的快。但是我们设计的捕鱼器有一大特点就是定向性。一些很难的鱼种在海洋内由于种种危险我们不能总是下海去找,此时我想我们就可以制出专门钓此类类鱼的“鱼钩”了。

2.还有我由“雌性口育鱼可以根据雄口育鱼臀鳍上的卵斑而避免与其他鱼类交配”设想了一种生物杀害虫器。大自然在某种现象上应该是相近的,所以其他一些生物应该也有通过识别一些特殊的识别特征再交配。联想到了我们人类极厌恶的害虫。这种杀虫器里有那些害虫配偶身上的味道,当然里面还混有它们识别不出的毒药。这似乎与农药差不多,但我的创新之处在于它只需喷洒在少数用来吸引害虫的农作物或其他物体上即可,避免了大面积农作物受农药喷洒的危害。但我又不得不承认这种生物杀害虫器只能在繁殖期使用,并且它太具有专一性,这样也不太好。所以它适合用来对付“蝗虫成风”这种恐怖的情况。所以还是有研究价值的。

3.试验中所做的是“不同品种同一祖先的口育鱼杂交试验”。因为基因相近使它们杂交成为可能,但试验常常不尽人意。那我们是否可以发明一种高科技来使这种杂交成功率大大提高?我们知道不同物种杂交在大自然界中是很少发生的,由于它的生殖隔离。生殖隔离通俗的来说就是一道道阻碍交配的屏障,那我们就顺这打破阻碍这条思路来思考。用仪器作用于生物是不太可行的,因为这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我们想获得的它们的后代。所以我想到了这种仪器可以使通过不改变物种自身但改变它们的感知能力,使它们产生幻觉以为是同一个

物种。这种高科技我只能提出这种思想,因为具体生物情况不太一样。试验中通过改变卵斑来诱导杂交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以上便是我对不同品种同一祖先的口育鱼杂交试验的感悟与想法。由于知识面限制,很多都是猜想,是否准确需要科学的探究。

参考文献:

〔1〕泰斯.戈尔德斯密特《达尔文的梦幻池塘—维多利亚湖上的悲剧》

〔2〕张惟杰《生命科学导论(第2版)》

下载生物地理论文B汇总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物地理论文B汇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地理论文

    浅谈时事材料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滦平县第八中学段桂香 时事材料往往具有时代气息浓、与生活密切相关、反映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等特点,在当今世界乃至我们生活的城市中,许多......

    地理论文

    善待环境 低碳生活 我们居住在一个被大气所包围的星球,那就是地球。地球本是一个美丽的星球,可是如今已经虚弱不堪,一天一天地消瘦下去。 透过历史的层层迷雾,先让我们回眸二百......

    地理论文

    凉山彝族服饰与自然地理环境关系浅析 美姑中学(西昌校区) 王国明 摘要: 长期以来对凉山彝族服饰从地理学的角度研究较为薄弱。本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浅析凉山彝族服饰文化与自......

    地理论文

    雷州聚落的起源与发展 陈欣祥 (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 周一10光信3班) 内容摘要:通过调查和了解雷州聚落的起源与发展,认识聚落的形态及其演变,分析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

    地理论文

    地理新教材中活动内容的探究 内容摘要: 地理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就其内容而言,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在每课后面都安排了一个“活动”。从形式上看,这些“活动”虽然放在每节课......

    地理论文

    我们身边的地理——青岛地理 青岛是座有山有海的城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山险峰秀的海上仙山——崂山,这里的山灵水秀也酿造了甘醇芬芳的青岛啤酒,正是这几乎与世纪同龄的......

    地理论文

    地理论文 节日是生活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一些节日源于传统习俗,如中国的春节、中秋节、清明节、重阳节等。在这些传统节日里,放鞭炮已经成为一种习俗。一方面显得喜庆,另一方......

    生物、政治、地理测试题

    生物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鲨鱼捕食C、玉米种子萌发 B、钟乳石慢慢长大 D、含羞草遇到刺激叶子合拢起来 2、下列生物没有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