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伪道德和文官集团
伪道德与文官集团
2013044122 刘志泓
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
-----题记
作者在结余中写到“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失败?为什么会失败?这值得我们深思。在封建主义表现的最充分的明朝,社会已经被所谓的道德所绑架,潜移默化之间社会形成一种惯性,一切事物的前进都会沿着这种惯性前进,单凭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左右的,即使他是所谓的天子----皇帝。
在明朝,程朱理学和八股文是当时青年学子的立身之本。在明代,大小官员多为科举出身。程朱理学,一方面深入社会生活,成了一般思想世界普遍接受的知识原则;另一方面,它超越了法律制度,成为了一种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程朱理学所渗透的浓浓腐朽气息的道德观对当时的文官集团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即使这种“道德”的荒谬性在我们看来是显而易见的。
在《明朝那些事儿》中,作者曾风趣的评价过万历,“万历的皇帝生涯一直就在做两件事,加强集权,和搞臭张居正,也可以说这两件是同一件事。”在不少人看来,是万历皇帝毁了明朝。但是,我觉得真正毁了大明王朝,毁了万历皇帝朱翊钧的是这个畸形的社会,这个被伪道德所束缚的时代!“国家为解决问题而设立文官,但国家的最大问题也就是文官。”文官集团,一个庞大的政治与利益集团,他们用所谓的道德来绑架任何人,包括皇帝。万历皇帝开始是一个勤勉聪颖,想要励精图治的好皇帝。他认为只要按照他的母后,他的恩师,他的“忠心的臣子们”就可以做个为百姓造福的好皇帝!但慢慢长大后,他发现,自己却只是被文官集团囚禁在紫禁城的一个囚徒。他无论做什么,都要被限制在既定的道德框架内。文官无时无刻不压在他自己的头上,自己无时无刻不受到文官们的管制,他不能给他心爱的女人一个真正合适的名分,不能给他和他心爱的女人所生的孩子一个真正的地位,甚至死后都不能跟他真正爱着的人葬在一起,这着实是一个悲剧。他想到了反抗,但他的反抗也只能是通过无为来表现。他开始逃避和放纵,成为一个“活着的祖宗”。
整个万历年间,最权倾朝野的首辅就是张居正,他是一个强势的聪明人,他看清了社会的百端弊态,他知道社会的毒瘤在于庞大的文官集团。社会要发展,就要先进行改革,改革的最大阻力来自于文官集团,所以,对于文官集团,他采取了强硬的手段,他把所有的文官摆在他个人的严格监视之下,并且凭个人的标准加以升迁或是贬黜,这也严重威胁了文官们的安全感。然而,这个强势的首辅却在离成功还很遥远的时候与世长辞。压在身上的石头没了,文官们积压长久的怨气一下子就开始爆发了出来,开始诋毁自己曾经的仇人——张居正,他们用所谓的道德标准把曾经的首辅贬的一文不值。但他们成功了,成功地搞臭了张居正。张居正一生为国任劳任怨的功德,最终换来的却是家族子孙的大难。神宗于是下令抄居正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还差点开棺戮尸。他的家属饿死的饿死,自杀的自杀,流放的流放,逃亡的逃亡,一代能相之家竟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场。
在文官猖狂,而且是极度猖狂的时候,申时行成为了内阁首辅。申时行也是一个有梦想的人,他梦想着国富民强,但他也看透了大明文官的特质,深知这些以骂人为生的人的“厉害”,所以他吸取前任张居正的教训,在现实的逼迫下,他不得不采取一个折中的方案。他决心做和事老,坚持调剂折衷的原则,在他申时行八年半的首辅生涯中,做的最多的事,就是平衡言官和皇帝之间的关系。他自始至终没有否定过文官们的伪道德,但也没有肯定过,他知道,他自己也被限制在伪道德的框架内,他没有前任的强势,他无法彻底改变这一切,他所能做的就只是在皇帝和文官中来回奔波,使这个风雨飘摇的帝国大厦不至于立刻倒塌。国家在危机时,是急需一个强势人物来力挽狂澜,可惜,此时的明朝已经没有了这个机会,难怪黄老老先生感叹“世间再无张居正”。
海瑞,书中用“古怪的模范官僚”做题,我觉得很是恰当,他对于四书五经过分地执着了,他已经被其蒙住了眼睛,心里已经超神了,他清廉的太过清廉,正直的过分正直了,他跟其他官员格格不入,甚至跟皇帝也格格不入,他入的只有他心中的“良心”,所以他的行为很是不为其他官员理解,但是他做的又都对,没有一件是错的,因为那都是书上教授的,也因此没人敢反对他的做法,他对于其他官员甚至包括皇帝都确实是一个模范,但又不是榜样,因为他离现实太远了。海瑞一直力图恢复洪武皇帝拟定的制度与道德,但他殊不知,200年间,文官的数量从8000人增加到了2万人,文官集团已经成熟,他们已经把曾经的道德扭曲化,使之成为了自己威胁他人的工具。也许,正如书中所说“海瑞的一生经历,就是这种制度的产物。其结果是,个人道德之长,仍不能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
还有戚继光,之前我没有读过他的传记,只知道他抗击倭寇,剩下的对他一无所知。黄老的这本书,让我对他有个初步的认识。他虽然具有极高的军事才能,但是万恶腐朽的文官机制却肆意的扼杀了他展示才能,捍卫祖国的机会。文官们用自己的固有思维去理解武官,用自己所宣传的道德去评价武官,这是一种悲哀。
黄老在结余中说到:“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岁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得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这是一部失败的总记录。这种情形,断非个人的原因所得以解释,而是当日时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
以史为鉴,中国不能以道德去代替法律,去造成中国政治一系列的弊端。我们要做到真正的依法治国,任人唯贤,切莫让这段历史仅仅成为遗憾,这篇精悍粹美的文字成为我们茶余饭后的一段消遣,我们要让他透过黄老的笔触奏成一段振聋发聩的警钟!
第二篇: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伪道德和文官集团
伪道德与文官集团
2013044122刘志泓
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
-----题记
作者在结余中写到“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失败?为什
么会失败?这值得我们深思。在封建主义表现的最充分的明朝,社会已经被所谓的道德所绑
架,潜移默化之间社会形成一种惯性,一切事物的前进都会沿着这种惯性前进,单凭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左右的,即使他是所谓的天子----皇帝。
在明朝,程朱理学和八股文是当时青年学子的立身之本。在明代,大小官员多为科举出
身。程朱理学,一方面深入社会生活,成了一般思想世界普遍接受的知识原则;另一方面,它超越了法律制度,成为了一种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程朱理学所渗透的浓浓腐朽气息的道德观对当时的文官集团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即使这种“道德”的荒谬性在我们看来是
显而易见的。
在《明朝那些事儿》中,作者曾风趣的评价过万历,“万历的皇帝生涯一直就在做两件
事,加强集权,和搞臭张居正,也可以说这两件是同一件事。”在不少人看来,是万历皇帝
毁了明朝。但是,我觉得真正毁了大明王朝,毁了万历皇帝朱翊钧的是这个畸形的社会,这
个被伪道德所束缚的时代!
“国家为解决问题而设立文官,但国家的最大问题也就是文官。”文官集团,一个庞大的政治与利益集团,他们用所谓的道德来绑架任何人,包括皇帝。万历皇帝开始是一个勤勉
聪颖,想要励精图治的好皇帝。他认为只要按照他的母后,他的恩师,他的“忠心的臣子们”
就可以做个为百姓造福的好皇帝!但慢慢长大后,他发现,自己却只是被文官集团囚禁在紫
禁城的一个囚徒。他无论做什么,都要被限制在既定的道德框架内。文官无时无刻不压在他
自己的头上,自己无时无刻不受到文官们的管制,他不能给他心爱的女人一个真正合适的名
分,不能给他和他心爱的女人所生的孩子一个真正的地位,甚至死后都不能跟他真正爱着的人葬在一起,这着实是一个悲剧。他想到了反抗,但他的反抗也只能是通过无为来表现。他
开始逃避和放纵,成为一个“活着的祖宗”。
整个万历年间,最权倾朝野的首辅就是张居正,他是一个强势的聪明人,他看清了社会的百端弊态,他知道社会的毒瘤在于庞大的文官集团。社会要发展,就要先进行改革,改革的最大阻力来自于文官集团,所以,对于文官集团,他采取了强硬的手段,他把所有的文官
摆在他个人的严格监视之下,并且凭个人的标准加以升迁或是贬黜,这也严重威胁了文官们的安全感。然而,这个强势的首辅却在离成功还很遥远的时候与世长辞。压在身上的石头没
了,文官们积压长久的怨气一下子就开始爆发了出来,开始诋毁自己曾经的仇人——张居正,他们用所谓的道德标准把曾经的首辅贬的一文不值。但他们成功了,成功地搞臭了张居正。张居正一生为国任劳任怨的功德,最终换来的却是家族子孙的大难。神宗于是下令抄居正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还差点开棺戮尸。他的家属
饿死的饿死,自杀的自杀,流放的流放,逃亡的逃亡,一代能相之家竟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场。在文官猖狂,而且是极度猖狂的时候,申时行成为了内阁首辅。申时行也是一个有梦想的人,他梦想着国富民强,但他也看透了大明文官的特质,深知这些以骂人为生的人的“厉
害”,所以他吸取前任张居正的教训,在现实的逼迫下,他不得不采取一个折中的方案。他
决心做和事老,坚持调剂折衷的原则,在他申时行八年半的首辅生涯中,做的最多的事,就
是平衡言官和皇帝之间的关系。他自始至终没有否定过文官们的伪道德,但也没有肯定过,他知道,他自己也被限制在伪道德的框架内,他没有前任的强势,他无法彻底改变这一切,他所能做的就只是在皇帝和文官中来回奔波,使这个风雨飘摇的帝国大厦不至于立刻倒塌。
国家在危机时,是急需一个强势人物来力挽狂澜,可惜,此时的明朝已经没有了这个机会,难怪黄老老先生感叹“世间再无张居正”。
海瑞,书中用“古怪的模范官僚”做题,我觉得很是恰当,他对于四书五经过分地执着了,他已经被其蒙住了眼睛,心里已经超神了,他清廉的太过清廉,正直的过分正直了,他跟其他官员格格不入,甚至跟皇帝也格格不入,他入的只有他心中的“良心”,所以他的行为很是不为其他官员理解,但是他做的又都对,没有一件是错的,因为那都是书上教授的,也因此没人敢反对他的做法,他对于其他官员甚至包括皇帝都确实是一个模范,但又不是榜样,因为他离现实太远了。海瑞一直力图恢复洪武皇帝拟定的制度与道德,但他殊不知,200年间,文官的数量从8000人增加到了2万人,文官集团已经成熟,他们已经把曾经的道德扭曲化,使之成为了自己威胁他人的工具。也许,正如书中所说“海瑞的一生经历,就是这种制度的产物。其结果是,个人道德之长,仍不能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
还有戚继光,之前我没有读过他的传记,只知道他抗击倭寇,剩下的对他一无所知。黄老的这本书,让我对他有个初步的认识。他虽然具有极高的军事才能,但是万恶腐朽的文官机制却肆意的扼杀了他展示才能,捍卫祖国的机会。文官们用自己的固有思维去理解武官,用自己所宣传的道德去评价武官,这是一种悲哀。
黄老在结余中说到:“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岁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得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这是一部失败的总记录。这种情形,断非个人的原因所得以解释,而是当日时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
以史为鉴,中国不能以道德去代替法律,去造成中国政治一系列的弊端。我们要做到真正的依法治国,任人唯贤,切莫让这段历史仅仅成为遗憾,这篇精悍粹美的文字成为我们茶余饭后的一段消遣,我们要让他透过黄老的笔触奏成一段振聋发聩的警钟!
第三篇: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于无声处听惊雷
近期,在同事的推荐下,我阅读了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受益颇深。此书内容丰富,涉及明代政治、经济、社会多个方面,作者从万历十五年这一年的几个事件作为中心点展开叙述,从国家政治制度、决策方式、知识分子等,层层加以剖析,将他们置身于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进行评述,冷静客观地探讨他们的功过是非,指出种种做法对将来的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作者看似随意着笔,实际上分析了晚明种种问题的症结,即以道德代替法制,整个国家发展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明清的衰落也成为历史的必然。《万历十五年》英文版原名直译为《1587, 无关紧要的一年》。黄仁宇这样概述“无关紧要”:“1587, 是为万历十五年, 次岁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 无事可记, 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这一结论, 作者是通过一系列事件解读出来的:皇帝的怠政、张居正的独断、申时行的中庸、海瑞的固执、李贽的无奈、戚继光的自强,这些人或身败或名裂或郁郁而终, 无不作为牺牲品遭殃受害。透过一个个人物的命运, 作者梳理的是大明王朝的体制和政治状况。事实上,黄仁宇的笔触并未局限于 1587 年, 而是纵览了整个明朝,乃至可以透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王朝的政治与经济体制, 追寻其衰落的必然原因。《万历十五年》的章节安排几乎都以人物命名,万历皇帝属于最高统治者,而张居正、申时行是志在改进文官系统的皇帝顾问,海瑞是倡导复兴传统道德的地方官,戚继光是志在强军的武官代表,李贽则是一个思想的“离经叛道”者。显然,人物的选择具有典型性,把人物与制度的故事放大来看,就出现了如下图景:万历皇帝独处权威的顶峰,但更大意义上却是皇帝制度的一种象征,受着道德治理规则的种种约束——祖宗成法、道德礼仪及文官系统的运作机理,这些约束不仅使他丧失了发挥个性创造力的机会,也剥夺了他作为一个常人的权利,所谓“专制、无能、贪婪”也可视为万历在自我意志屡屡受挫之后的“消极怠工”。张居正和申时行官居首辅,张居正10年新政,最终只能在文官们的道德责骂声中草草收场。由此可见,人物的悲剧实际上是一种与制度互动过程中无所作为的悲哀,无论是万历皇帝,还是张居正、申时行、海瑞与戚继光都不能以自己的行动分别使皇帝制度、文官制度(包括经济和法律制度)及军事制度得到改观。我们渐渐了解了作者的历史观,从小处看,1587确实是平凡的一年,然而从这小处看开去,我们将视线扩大到前后几百年,无论政治家张居正还是申时行,军事家戚继光还是思想家李贽,不管他们做出怎样的努力,明朝的衰落已经无可避免,而究其原因,则是明朝开国以来的各种制度和举措造成的,是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造成了整个中国近代以来的落后。这种状态从黄仁宇对张居正新政的评价中可见一斑:在下层行政单位间许多实际问题尚未解决以前,行政效率的增进,只会造成文官系统内部利益的纠纷,但这些实际问题不能引起技术的改进而只会被升级为道德问题加以解决,即用大而无当的抽象道德原则来掩盖问题和恢复平衡的状态。概言之,人物和制度的悲剧都源于一种“无法突破僵局”的悲哀。
在作者看来道德绝非万能,我们需要技术与法律这种方式来解决一些不需要道德出面解决的问题,道德的目的应是远大的,它是作为一个指引而非硬性的规定。如果将道德作为一种硬性的规定,则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缺乏变化与活力丧失发展的机遇,二是对道德的挑战,这不仅不能使政策一以贯彻和实现,也会给社会造成动荡与不安。黄先生以史为鉴,警示今人,这也是他站在全球的角度以宏观的视角来审视历史,也正如富路特先生在英文版中的序言所言:“历史学家检讨过去的错误,以作为将来的警戒但同时也要忠告读者,保全有价值的事物。”
《万历十五年》像一扇窗子, 打开了我们的视野, 他教给我们看待历史的一种方法。黄仁宇先生在谈到自己写作的《万历十五年》时曾说:“不仅可把历史看作一个链条, 也可把它当作一个鸡蛋来剖开。”透过 1587 年这个历史横断面, 我们不仅看清它的细节, 更可以把握历史的主脉;不仅可以了解它的外观, 更可发现它的深层结构。从中, 我们可以看到黄仁宇倡导的“大历史观”的端睨。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读《万历十五年》,或许能启发我们换一个视角看问题,观察世界,回顾历史,透视人物,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样,或许会有许多真切的感受,或许有许多独到的发现。
当前我们身处中华民族的巨大转型时期,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会越来越强大,这是我们每个人有目共睹的,也是非常值得我们骄傲的事情。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只有牢固树立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为追求在经济繁荣、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社会和谐等各方面的共同理想,才能切实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才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实践中积极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奉献智慧和才华。
第四篇: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的评价很高,作者是黄仁宇。它的重要在于,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具有颠覆意义的叙述历史的新方式。在此之前,国人的历史写作,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是政治宣传的一部分。几乎所有的历史书都是一种模式,一种口吻,一种角度,只提供了一种画面。黄仁宇的这本书,简直是给我们开放了另一个世界,每一位阅读这本书的大陆人都会震惊,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原来历史是如此的有趣、复杂、丰富,原来历史人物并不像我们的教科书上讲的那样单调、格式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就像一道匕首,撕开了由意识形态统治历史写作的铁幕。
谈到这本书先说说黄仁宇先生其人。黄仁宇,湖南长沙人,曾经学过工科,在报社工作过,当过兵,后来又在美国攻读历史。丰富的人生经历使他对历史有了自己独特的思考。看完《万历十五年》之后的感觉就是佩服作者对历史的所用观察视角。通常一般的作家,不管是哪类作家写历史总要从整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来找这个朝代的衰落过程,然后再从这些研究结果来证明这个朝代的各式人物或成或败的原因。但是黄仁宇老先生却不同,他是反着来。他是从各式的人物命运的起落中梳理出当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脉络,是以是一种以小见大的研究方法。并且以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各式人物(如张居正、戚继光、海瑞等)的悲剧结局来推导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且里面引经据典,用的都是在史料中有真实记载的文献资料作为本书的大部分内容,这就保证了它的可靠性和学术性和来源。
《万历十五年》的英文名直译过来就是“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这正是这本书的独到所在,本书也正是紧紧围绕万历十五年发生的一些事一些人对从前和将来的发展展开详细,独到的诉述。一般来说,记载、研究历史的书籍都大凡枯燥乏味,但此书却不同,黄仁宇老先生的妙笔,读起来既又不枯燥也不乏味,反而读起来像侦探小说一样一气呵成,让人深入其中。本书中最有趣的莫过于那些例子,这些例子不但闻所未闻,而且完全颠覆了我们一般在影视作品或者文学作品当中所见到的历史。在这里历史总是很有趣甚至是幽默甚至是不可能,根本不像是真的历史,倒像是作者杜撰的小说。比如戚继光也会向张居正行贿,万历皇帝和当时的朝臣是对立的两派,最惊讶的莫过于当时倭寇的入侵并非单纯的外敌入侵,而是由于万历皇帝关闭了当时的海关大门,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致使原来沿海经贸比较发达的对外贸易关系受到重创,农民不堪其苦便纷纷联合海盗里应外合反抗朝廷,万历皇帝的这一举措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导致了本来已经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又被消灭了。这些都跟一般历史书上的记载和坊间流传的完全相反,但从作者对这些看似小说里才会出现的例子的中又可以让我们找到史料上的出处,这些例子的确都是有文献的真实史料,而非作者杜撰或者臆造的。作者认为,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写作本书的目的,也重在说明这一看法。为了使历史专题的研究大众化,因而本书采取了传记体的铺叙方式,共分七章,每章的标题分别为万历皇帝、首辅申时行、世间已无张居正、活着的祖宗、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戚继光——孤独的将领、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作者在文末总结,“1587年,是为万历15年,岁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晏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实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书中所叙,不妨称为一个大失败的总记录。其中叙及的主要人物,有万历皇帝朱翊钧,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以知府身分挂冠而去的名士李贽,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这种情形,断非个人的原因所得以解释,而是当日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作者自序)此书重点描述了几个的人物:万历皇帝,首辅张居正,申时行,模范官僚——海瑞,将领——戚继光,哲学家——李贽。万历皇帝少年是一个有为的君主,他曾经励精图治,打算开创一个“万历中兴”,但由于一件件事的不能决断,他终于无法忍受。而立储之事就成了他的一个爆发。他终于在这件事上开始怠政。而一个王朝也由于君主的怠政而渐渐走向没落的深渊。
在书中我看到了世态炎凉,做一个好官特别是做好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是多么的困难。由于万历皇帝继位时非常年幼,张居正又当老师,教育培养小皇帝,又为了国家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大力改革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饬朝纲,巩固国防,推行一条鞭法,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勃勃生机。但由于居官高位,独揽大权,有时候也难免有一些错误和问题。但这些个人的私欲,缺点引起的问题在张居正死后被朝中大臣利用,翻出各种证据使皇帝无法容忍,张居正一生为国任劳任怨的功德,换来的竟是家族子孙的大难。神宗于是下令抄居正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还差点开棺戮尸。他的家属饿死的饿死,自杀的自杀,流放的流放,逃亡的逃亡,一代能相之家竟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场。人亡而政息,居正在位时所用一批官员有的削职,有的弃市。而朝廷所施之政,也一一恢复以前弊端丛生的旧观。致使刚刚中兴的明朝,又走开下坡路。整个神宗一朝,没有人敢为居正呼冤。然而国衰而思良臣。直到天启二年(1622年),明熹宗为激励臣下,才想起昔日的大功臣张居正,予以复官复荫。然一切俱已晚矣,世间已无张居正!作者在书中末段指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作者一语点出我们这个庞大的帝国王朝的症结所在也是我们大明王朝乃至我们所有的封建王朝的晚期所需要改革的地方
第五篇: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我是个喜欢历史的人,但是《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一直没有去看过,以为它写的是万历年间十五个年头的事。看过书后才知道只是写万历十五年那一年,即1587年。我不得不对黄仁宇先生感到由衷的敬佩,能将一年中发生的小事与大明帝国或者说整个中华封建制度走向崩溃联系起来。这种历史研究角度确实是令人耳目一新,比起一读就“中华上下五千年”来得更有意思。
“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至其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写作本书的目的,也重在说明这一看法。”黄仁宇先生明确的指出了这本书的主要观点。从万历皇帝、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申时行等人各自悲剧的人生来展现以儒家道德为基础的文官封建体制腐朽,来充分说明以道德来代替法制是行不通的。这是个神奇的体制,就算是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也是为之感到无奈的。万历皇帝本来具有远大抱负,准备好好干一番事业,然而却在繁重的礼节与所谓道德中消磨了自己的意志,最终消极待命。不是没有绝对的权威,而是在这个体制中很多事你是没法做的,只能无奈叹息,无论你是皇帝。
作为臣子的张居正、海瑞他们更是无奈了。在儒家的道德里,什么都提倡“高尚”,表面上什么都可以做得很好,做官可以做得很清廉、做皇帝可以做得很爱民、做人可以做得“忠、义、孝、悌、信„”但是在这的背后却是贪污腐败、背信弃义。张居正的命运与王安石惊人的相似,他们都想改变现状,但是无奈既得利益者根基太深,无法撼动。海瑞更是刚正不阿,为官清廉,但他所做的与这个体制格格不入,最终不免悲剧命运。
在这样一个以伪道德维系的体制中,很多人不知不觉的被卷入潜规则中去。因为这种体制所要求得道德近乎完美,但是这只有圣人所能做到,大部分人都是凡人。是凡人必有人类所固有的那种本性:利己。当“高尚”的道德要求与自己所能做的相差甚远时,那么大多数人只能选择放弃“道德”,或者明里做一套,暗里做一套,这是道德便成了伪道德。但在,文官封建体制中,以道德代替法制的情况下,道德被高高挂起,那么人们的行为便变的更为“两面派”。
中国封建社会的那种循环怪圈也是由此而来的,一个朝代开始时,每个人都严守儒家的道德,君主爱民,官员也不敢太过放肆,于是出现一时的所谓“盛世”,而然,当他继续延续下去时,道德变得越来越虚假,于是这个朝代倒下了,另一
个又吸取所谓经验,再次崛起。如此循环往复,走不出去。当西方列强用大炮打开古老中国大门时,我们才慢慢意识到,用所谓儒家道德来代替法制是不行的,人的行为必须要有制度的约束,即使一个人再高尚。
在424年后的今天我们发现,当初发生的事在今天的中国仍旧能找到影子,我们现在的体制也似乎近似神奇,我们国家总理的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发言也曾被媒体“和谐”。当“小悦悦”事件发生后,在深刻反思道德的缺失,当然道德的缺失是一方面的原因,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人们会那么不信任彼此?“彭宇案”给了我们答案,是法制的不完善,导致了不公正的判决,从加深了人们彼此的不信任。
我们的政府在反腐败的工作中反复提倡官员要提高道德,固然提高道德很重要,但是权力必须要有制度的制约,这是硬性的要求,不然,道德就变成了伪道德,那么这个神奇的体制就会不断的循环下去,中华民族就无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我们不妨吸取历史教训,建立以法律为基础,同时强调道德的制度,打破这个神奇的体制,让权力有制约、道德变成真道德,那就再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