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txt看一个人的的心术,要看他的眼神;看一个人的身价,要看他的对手;看一个人的底牌,要看他的朋友。明天是世上增值最快的一块土地,因它充满了希望。中国历史的、现实的所有制度现象、所有问题是不是只由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外围、内患所决定?中国创造的古代文明是否真的如我们所公认的那样伟大而没有隐患?当今的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是否都已西洋化而脱离了传统?我们究竟该怎么看待自身,又该怎样看待学术问题?我们又该读什么样的著作、怎样看待历史著作?„„
这一系列时而相关、时而无关的问题常常萦绕在我心间,直到看完华裔美籍学者黄仁宇先生的力作《万历十五年》之后,才眼前为之一亮,心胸豁然开朗!
《万历十五年》在我的书架上已经稳居数载,前后不知道被我翻阅过多少次,光读书笔记就作了近百页。每每读来,都有重温真理、迷途识津之感。好书不厌百回读,一百次阅读,就有一百次收获,每次都有新发现,每次都有大震撼。
但我毕竟还没有读够一百遍,毛泽东说“《红楼梦》要读五遍才有发言权”,我在此仅能凭借自己粗浅的阅读感受谈一些想法。
一、我之名著观
究竟什么样的书才能算得上是名著?
一提到名著,首先浮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中国四大古典小说名著,再想一想,也许还有几部外国作品。但想来想去,都跳不出文学作品的小圈子。“著”即著作,所以并未言及一定就是文学著作或是科学著作。名著当中有一大类便是史学著作,有的兼有文学性,如《史记》;有的兼有文化性与思想性,如《万历十五年》。读史使人明智,我是个有历史情结的人,因而是不能错过《万历十五年》的。
名著是否一定要古人所著?
未必!古人也有年少时,古人也曾是今人,古人所著之名著,在著作之时并未被意识到。与其说古人是老先生,还不如说古人是小孩子,因为后人所知道的历史一定比古人多,从这个程度上讲,我们反倒是古人的老先生。中国人讲“盖棺定论”,确实是越后来的历史评析,就越全面而深刻。
衡量名著的标准首先可以看发行量。《万历十五年》自刊行之日起,仅三联书店和中华书局两家在中国大陆的印数就已经超过了五十万,在全世界上,它的读者已经超过一千万,而且这个数目还在增长!衡量名著更要看它的影响与意义。时下诸如韩寒、郭敬明之流的单部著作发行量虽然也创下新高,但其影响却不能与《万历十五年》同日而语,读了一本下来未必再想读第二遍,对于《万历十五年》而言,它却是一部享誉海内外的优秀史学著作,研究它、喜爱它的不乏其人,比如我。
名著的评判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我认为二者兼而有之。世上流行的说法必然有它的道理,这是客观的。但它只是一个普遍的一般道理,要因人而异。对于个人,“名著”之“名”,是给个人以影响,我认为,凡是对我有好的影响的著作皆是我的名著,凡是对我没有影响的,都是他人的名著。
这是个个性化时代,对于名著的评判也要有个性!
二、我之良史观
所谓良史,可以客观全面展示史实,可以深刻挖掘时代内涵,也可以有个人独到见解,写他人之无法写,言他人之不能言。
中国的二十四史,公认的良史是前四史,即《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后学之作,虽有大文豪欧阳修主笔的《新唐书》,又有重臣张廷玉参编的《明史》,但其价值都无法与前四史相提并论。正如杰里.巴勒克拉夫所言,“最有推动力作用的那些史学著作恰恰是由历史学家个人独立完成的”。因为历史学家的个人著作是其学术研究的集中体现,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虽然可能偏激,但也无妨,因为“真理往往是偏激的”(鲁迅语)。为了说明一个问题,作者可以通过夸张的、极端的语言加以描述,这是思想的力量,而不是一群人妥协的结果。
好的史书也未必事无巨细地叙述史实,在读者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后,我们更需要《万历十五年》这样的“大历史”。这种“大历史”不纠缠于历史的细枝末节,而是将历史高度抽象,从而上升为理性的思考,更加深刻地分析历史、分析当今。我们学习研究历史,不是为了历史而历史,“观今宜见古,无古不成今”,历史的作用是指导人们正确地看待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最终的目的是人的关怀,而《万历十五年》便是这样一部史书。
当然,像《万历十五年》这种个人优秀著作,其中有些理论还有待考证,但它给我们的却是另一种思维方式,另一种视角和态度,也许它将开启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虽然它不能用作高校教材,但它比那些北大的学院和清华的研究所的合编教材更具启示作用。
良史当如《万历十五年》!
三、我之学术观
学术为何而存在?这是一个指导我们学术研究的根本性问题。
学术是学者研究的,但绝不应该由学者所独有,一来他们没有这个权利,二来这也不是学术研究的根本目的。自然科学是为了让社会科技水平更加发展,社会科学是为了给社会制定更加完善的制度,而人文科学则是为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但不管什么科学,都是为全体人民服务,因而也应该被全体人民所掌握。
学术应当如何存在?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不亚于第一个问题,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
学术如果停留在学者、学生和高校的小范围内,它便是我们所说的“精英文化”,虽然很高深、很高尚,但这毕竟与学术存在的目的相悖,学术必须与一般读者相结合,才是它的根本目的之体现,才能使学术自身发挥其应有的价值。这就要在学术上有所分工,有人研究,有人传播。
研究学术的人,可以按以前的道理继续下去,要做大师;而传播学术的人,则要做一个平易近人的、语言直白的、生动活泼的布道者。只有这样,学术才能生存下去,学术才能发扬光大。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写作方法决然不同于前的历史著作。它的语言极其生动,有时还带有调侃;结构上没有明显的痕迹,像讲故事的小说,又像抒情的散文,还像讽刺的杂文——总之,不是干巴巴的“历史文”;对一个重要问题的阐释,也不厌其烦地前后从几个角度反复分析,将一个普遍真理掰开了了、揉碎了,然后融入读者的观念当中。
这也许就是《万历十五年》不能用作教材的原因,也是它受广大读者欢迎的原因,更是它对学术传播与普及所做的特殊贡献。
将这个观念推而广之,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便是近几年来被热炒的《百家讲坛》。以易中天学长为首的一批中国优秀学者纷纷上坛讲学,虽然与精英文化的步调不相合拍,但却是践行学术普及的一支先行军。
四、我之国史观
中国古代政治的最鲜明特点是观念治国。
早在国人历史早期,古人便凭借想象将世界和自身进行描述和理解。这倒也不稀奇,几乎所有文明的早期都有这个特点。但将想象充分赋予到政治中的,中国却是为数不多的。最好的例子是周公旦分封诸侯国。周公同几乎所有的古人一样,不能科学地理解天下的构成;他同时认为周王贵为天子,万民理应万世顺从,但后来的事实表明,并非如此。周朝人力图使政治体制顺应自然,但由于知识的局限,实际是让自然顺应了他们的意志,这便造成了政府行为自上而下的惯例,而中国人的性格在周朝初年最终形成,后世之人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这一观念,改都改不了。
再到后来,观念由对天的感性过渡到对儒家思想的理性。历朝历代的首要任务与其说是治国,莫不如说是对儒家思想的推广和执行;皇帝及中央政府的最重要责任与其说是推布政令,莫不如说是身先士卒,践行儒家礼仪,与万民做表率。至此,儒家思想也可以称之为儒教了。
造成这一现象的是中国的自然环境和政治传统。中国地域太大,自古而然,技术发展的限制迫使从周公起的统治者以观念规划全国,形成一套独有的政治体制。这种体制的特点是上端细致入微,下端粗糙肥大。上端的统治者一是看不清下端复杂多变的实情,二是实在没有能力去处理数以千万计的分散在各地的小自耕农集团。为了统治的便利,只有靠观念,即后来的儒家道德。这种道德一来可以统一文官观念,让他们即使分散在各地,与中央隔绝,也能力解当地的疑难;二来可以规范百姓,使他们各自安分守己,少为国家制造麻烦。道德的产生是因技术的无奈,而实战的结果表明,道德的力量远远超过行政和司法,这就是我们反复强调“以德治国”的原因。
这种德治方式在起初是有利的,最有力的证据就是秦汉、隋唐创造的盛世王朝。然而时代在发展,我们永远也找不到放诸四海而皆准道理,永远也找不到一劳永逸的创造。这种制度的优越性到了明清时期再也无法维持下去,中国在历史的坐标系中开始走下坡路,这也许就是黄仁宇先生创作《万历十五年》的缘故。
《万历十五年》并非只写万历十五年这一年的故事,也并非只写万历年间的故事,他写的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优越的终结,是对“以德治国”的深刻剖析。取名“万历十五年”也许只是个象征,也许只是因为音韵的和谐。
中国古代德治政治的优越性结束了,形式也结束了,但它的流毒却远未终结。儒教的本本没有多少人再学习了,儒教的精华没有多少人再记得了,但儒教的糟粕却深
深扎根在现代人的心灵深处,因为中国处于封建社会几千年,而进入现代社会还不到一百年。这种扎根的结果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人的劣根性,这就是现代中国人还存在的诸多毛病。即便是年轻人,任你穿的很“哈韩”,吃的很“欧美”,唱的很“港台”,但骨子仍未脱离中国人的“奴性”以及其他任何“恶劣性”!儒教讲究“仁”,二“人”即为“仁”,中国人是研究人的人,最擅长“玩人”、“治人”、“整人”,因而任何朝代的任何一级组织的任何一次改革与反改革、革命与反革命,始终绕不开人事的问题,最终的落脚点都是对人的整肃。这也是中国当今政治改革的根本阻力之所在!
一本《万历十五年》读完了,但我们要读的书还很多,要走的路还很长„„
第二篇:《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近日拜读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此书英文名为“1587,AYearofNoSignificance”,可直译为“平淡的1587年”。黄仁宇先生并非如传统史记般琐碎地描写该年事记,而是以1587年为支点,将明后期的历史支撑开来,更大的意图在于从人性角度阐释中国文明史。我不是学历史的,所谓“门内看行道,门外看热闹”,在热闹之余,渐觉历史大潮从心中涌过,一时感慨万分,以求一吐为快。
一历史
历史本无所谓错与对,但人们在讨论历史的时候总爱如此评论:“如果当年韩信在汉中自立为王……”,“假如元朝大军向日本进发不遇到海难……”,这些言论无法改变已过去的事实,有意义的在于总结经验,以改造未来。昆德拉所言“永远隆起的硬块”意亦如此。
历史是欲望推动的,众多的欲望组成之合力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力量之源。人类开始住在树上,想到地面生活更好,就到了地面。先是打猎为生,后觉得植物也不错,于是开始了种植。当然,这其中固然有很多冲突和矛盾,比如在有的人想从树上跑下来的时候,其他的强烈反对,“野兽来了怎么办?”“在地上怎么睡啊?……,这些反对和赞成冲突融合,推动了人类的进步。
最初的人类公社,是人类最团结的时刻,因为那时人常常挨饿,用马斯洛的理论来说,就是人的需求还处于最低层——生理需求。要吃饱饭这统一的欲望就是团结的基石,同一团队的人必须要相互配合才能猎取到食物。但通常这仅局限于内部,在部落与部落之间,如何获得更多的食物就不再是能靠协作解决的问题,资源争斗(抢地盘)则成了更能解决问题的手段,战争和掠夺由此而生。
在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更高层次需求相应而生。得到尊重变成了理所当然的追求。由于得到尊重的主体必然是个人的,这种欲望彻底破坏了团结,成员之间相互冲突,出现了社会等级。
二道德
等级制度的确立并没有彻底解决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欲望的冲突,这种用暴力或者其他强制性力量对冲突进行缓冲,这种冲突急迫地需要解决,同时胜利者希望自己的地位能够长久保持,因而道德呼之而出。
道德实际上就是对欲望的抑制,是对欲望冲突最有效的协调中和。
道德是神秘主义的法律,法律则意味着工具性,这种神秘主义色彩和工具性相互矛盾的两大特性同存。神秘主义是人类思维的黑洞,是超越人类理性思维之外的东西,中间蕴涵着最强大的能量,这就是道德这个工具难以控制的根源。希特勒从这个黑洞里舀了一点能量出来便世界大乱,拉登沾了一点就能制造“9.11“。
道德自然而然地成为抑制人的欲望的工具,道德本身的神秘主义特点就意味着对道德的理解的多样性。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对如何吃面包都做了严格的规定,这让今天的我们感到好笑;伊斯兰教的妇女们个个是蒙面大侠,让汉人望而生畏;纵欲主义和禁欲主义的争论今天依然激烈,这说明了道德由于其神秘主义特性,无力完成对欲望的彻底控制,道德只是神秘主义的法律,而不是单纯的法律,有时相反成了欲望冲突中的武器工具。
事实上中华帝国从古到今,道德都成为了最美妙的工具,自大汉王朝开始,就以道德为根基建构社会制度,但德治始终是美丽的梦想,当管理体系中的大多数成员都把道德当成有效手段,整个社会呈两幅画面,一方面,道德追求是人人挂在口头的目标,然而私下大家都非常默契对追求自己的私欲。出了清官就是楷模——楷模本身就意味着稀有罕见,然后大家都怀着万分景仰的心态仰望海瑞,心中却想着自己的勾当,却谁也不肯去做海瑞,这就是中国政界的现状。这也是中国整个社会状况的缩影,绝大多数人都将仁义道德披上,穿上这件漂亮绚烂的衣服,以高尚的名义,行苟且之事。
总结:当道德变成谎言的时候,对欲望的抑制无能为力的时候,何不撕掉这层厚厚的包袱,以获新生?欲望是动力,过分地抑制欲望,也让一切都变得死气沉沉,自春秋战国之后,中国从此败落,盖为此。
第三篇: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近日拜读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此书英文名为“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可直译为“平淡的1587年”。黄仁宇先生并非如传统史记般琐碎地描写该年事记,而是以1587年为支点,将明后期的历史支撑开来,更大的意图在于从人性角度阐释中国文明史。我不是学历史的,所谓“门内看行道,门外看热闹”,在热闹之余,渐觉历史大潮从心中涌过,一时感慨万分,以求一吐为快。
一、历史
历史本无所谓错与对,但人们在讨论历史的时候总爱如此评论:“如果当年韩信在汉中自立为王……”,“假如元朝大军向日本进发不遇到海难……”,这些言论无法改变已过去的事实,有意义的在于总结经验,以改造未来。昆德拉所言“永远隆起的硬块”意亦如此。
历史是欲望推动的,众多的欲望组成之合力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力量之源。人类开始住在树上,想到地面生活更好,就到了地面。先是打猎为生,后觉得植物也不错,于是开始了种植。当然,这其中固然有很多冲突和矛盾,比如在有的人想从树上跑下来的时候,其他的强烈反对,“野兽来了怎么办?”“在地上怎么睡啊?……,这些反对和赞成冲突融合,推动了人类的进步。
最初的人类公社,是人类最团结的时刻,因为那时人常常挨饿,用马斯洛的理论来说,就是人的需求还处于最低层——生理需求。要吃饱饭这统一的欲望就是团结的基石,同一团队的人必须要相互配合才能猎取到食物。但通常这仅局限于内部,在部落与部落之间,如何获得更多的食物就不再是能靠协作解决的问题,资源争斗(抢地盘)则成了更能解决问题的手段,战争和掠夺由此而生。
在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更高层次需求相应而生。得到尊重变成了理所当然的追求。由于得到尊重的主体必然是个人的,这种欲望彻底破坏了团结,成员之间相互冲突,出现了社会等级。
二、道德
等级制度的确立并没有彻底解决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欲望的冲突,这种用暴力或者其他强制性力量对冲突进行缓冲,这种冲突急迫地需要解决,同时胜利者希望自己的地位能够长久保持,因而道德呼之而出。
道德实际上就是对欲望的抑制,是对欲望冲突最有效的协调中和。
道德是神秘主义的法律,法律则意味着工具性,这种神秘主义色彩和工具性相互矛盾的两大特性同存。神秘主义是人类思维的黑洞,是超越人类理性思维之外的东西,中间蕴涵着最强大的能量,这就是道德这个工具难以控制的根源。希特勒从这个黑洞里舀了一点能量出来便世界大乱,拉登沾了一点就能制造“9.11“。
道德自然而然地成为抑制人的欲望的工具,道德本身的神秘主义特点就意味着对道德的理解的多样性。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对如何吃面包都做了严格的规定,这让今天的我们感到好笑;伊斯兰教的妇女们个个是蒙面大侠,让汉人望而生畏;纵欲主义和禁欲主义的争论今天依然激烈,这说明了道德由于其神秘主义特性,无力完成对欲望的彻底控制,道德只是神秘主义的法律,而不是单纯的法律,有时相反成了欲望冲突中的武器工具。
事实上中华帝国从古到今,道德都成为了最美妙的工具,自大汉王朝开始,就以道德为根基建构社会制度,但德治始终是美丽的梦想,当管理体系中的大多数成员都把道德当成有效手段,整个社会呈两幅画面,一方面,道德追求是人人挂在口头的目标,然而私下大家都非常默契对追求自己的私欲。出了清官就是楷模——楷模本身就意味着稀有罕见,然后大家都怀着万分景仰的心态仰望海瑞,心中却想着自己的勾当,却谁也不肯去做海瑞,这就是中国政界的现状。这也是中国整个社会状况的缩影,绝大多数人都将仁义道德披上,穿上这件漂亮绚烂的衣服,以高尚的名义,行苟且之事。
中国古代的德治,毕竟是种境界,全民景仰,只因无法实现而不去要求自己的生活,然而现在的情况是,以国家的名义公然撒谎,在大家都知道是谎言的情况下,搞政治教育,三个代表,事实上连统治者自己也知道是个谎言,公然推行与所言不符之政策,此实为世界奇观之最。
总结:当道德变成谎言的时候,对欲望的抑制无能为力的时候,何不撕掉这层厚厚的包袱,以获新生?欲望是动力,过分地抑制欲望,也让一切都变得死气沉沉,自春秋战国之后,中国从此败落,盖为此。
第四篇: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我是个喜欢历史的人,但是《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一直没有去看过,以为它写的是万历年间十五个年头的事。看过书后才知道只是写万历十五年那一年,即1587年。我不得不对黄仁宇先生感到由衷的敬佩,能将一年中发生的小事与大明帝国或者说整个中华封建制度走向崩溃联系起来。这种历史研究角度确实是令人耳目一新,比起一读就“中华上下五千年”来得更有意思。
“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至其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写作本书的目的,也重在说明这一看法。”黄仁宇先生明确的指出了这本书的主要观点。从万历皇帝、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申时行等人各自悲剧的人生来展现以儒家道德为基础的文官封建体制腐朽,来充分说明以道德来代替法制是行不通的。这是个神奇的体制,就算是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也是为之感到无奈的。万历皇帝本来具有远大抱负,准备好好干一番事业,然而却在繁重的礼节与所谓道德中消磨了自己的意志,最终消极待命。不是没有绝对的权威,而是在这个体制中很多事你是没法做的,只能无奈叹息,无论你是皇帝。
作为臣子的张居正、海瑞他们更是无奈了。在儒家的道德里,什么都提倡“高尚”,表面上什么都可以做得很好,做官可以做得很清廉、做皇帝可以做得很爱民、做人可以做得“忠、义、孝、悌、信„”但是在这的背后却是贪污腐败、背信弃义。张居正的命运与王安石惊人的相似,他们都想改变现状,但是无奈既得利益者根基太深,无法撼动。海瑞更是刚正不阿,为官清廉,但他所做的与这个体制格格不入,最终不免悲剧命运。
在这样一个以伪道德维系的体制中,很多人不知不觉的被卷入潜规则中去。因为这种体制所要求得道德近乎完美,但是这只有圣人所能做到,大部分人都是凡人。是凡人必有人类所固有的那种本性:利己。当“高尚”的道德要求与自己所能做的相差甚远时,那么大多数人只能选择放弃“道德”,或者明里做一套,暗里做一套,这是道德便成了伪道德。但在,文官封建体制中,以道德代替法制的情况下,道德被高高挂起,那么人们的行为便变的更为“两面派”。
中国封建社会的那种循环怪圈也是由此而来的,一个朝代开始时,每个人都严守儒家的道德,君主爱民,官员也不敢太过放肆,于是出现一时的所谓“盛世”,而然,当他继续延续下去时,道德变得越来越虚假,于是这个朝代倒下了,另一
个又吸取所谓经验,再次崛起。如此循环往复,走不出去。当西方列强用大炮打开古老中国大门时,我们才慢慢意识到,用所谓儒家道德来代替法制是不行的,人的行为必须要有制度的约束,即使一个人再高尚。
在424年后的今天我们发现,当初发生的事在今天的中国仍旧能找到影子,我们现在的体制也似乎近似神奇,我们国家总理的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发言也曾被媒体“和谐”。当“小悦悦”事件发生后,在深刻反思道德的缺失,当然道德的缺失是一方面的原因,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人们会那么不信任彼此?“彭宇案”给了我们答案,是法制的不完善,导致了不公正的判决,从加深了人们彼此的不信任。
我们的政府在反腐败的工作中反复提倡官员要提高道德,固然提高道德很重要,但是权力必须要有制度的制约,这是硬性的要求,不然,道德就变成了伪道德,那么这个神奇的体制就会不断的循环下去,中华民族就无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我们不妨吸取历史教训,建立以法律为基础,同时强调道德的制度,打破这个神奇的体制,让权力有制约、道德变成真道德,那就再好不过了。
第五篇:《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这几天一直在家看黄仁宇老先生的《万历十五年》,希望对明史有更深刻的理解!但是书到现在还没读完!差不多还有二三十页!但现在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这根本就不是什么明史的研究著作!根本就是一本垃圾书中的战斗机!一坨狗屎!
开篇第一章是万历皇帝!但是第一句竟然是“万历皇帝是一个失败的皇帝”!我真是无语了!我不知道作者从哪里得来的结论!之后又是对儒家思想体系进行攻击!我们来看看他最后的观点!“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不知大家看懂了没有!其实说白了就一句话!那就是中国进入十六世纪后,在明万历时期社会的发展就已经停滞不前了!所以中国不能向西方那样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不会产生思想启蒙!
这不是瞎扯么!!到底作者有没有仔细深入客观的研究万历时期的社会各个方面!在这里对以上两点进行批判!因为他的错误实在他多了!写起来太累了!第一对于万历的评价!到底他是不是一个失败的皇帝呢!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对于一个封建帝王的评价无非是从文治和武功来说!先看文治,我不想太多!让洋人来说!这是利玛窦所著的书籍中的记载!我们摘几条看看!“ p47
中国土地的肥沃、美丽,富有和中国人的智识与能力,真是卓越异常,太高太大了。如把他详细写出,那就需要几大册
„„在中国,人们虽俭于消费,但穿丝绸很是普遍的。此外也有麻类及其他东西制成的衣服,也是我们一般所没有的,他们用高粱与米酿成的各种酒类;因此,即使很穷的人,买五毛钱的酒,也可足一天之用,而不习于喝水。”“p50
这不能不算是一个最幸福的土地,物产丰富,盛产各种金银与各种宝石,河流纵横,湖泊密布、果树百花到处都有;所以这土地上的人既不相信,也不希望伊甸园,他们视自己现世所有的土地就是人间天堂了。”“中国土地是很清洁健康的,记得在那里没有发生过瘟疫和传染病,所以充满各处的是白发老人,虽然这事我们可以归功给良好的政府;也有些人可能整天企图在浪费金钱,彼此拜访,相互宴请,饮酒作乐,„„人们都很爱好吃喝声色之乐,且有专门书籍,„„正年有舞蹈和音乐、还有作乐的处所、钓鱼的池塘,和其他消遣的处所等。”可以这么说吧!是路不拾遗一点都不过分!
再看武功那就更不用说!现在就不得不提万历三大征的胜利!提到这里让我们国人无不为之自豪的是万历抗倭援朝战争!这场在朝鲜历时七年以前后不过十万之兵竟然将丰臣秀吉这个在日本吹的神乎其神的日本历时三杰之一倾全国之力凑齐的二十万日寇杀的七零八落!真是大扬我中华国威!就是对明朝多加诋毁的满清统治者面对这也不得不说一句“东洋大捷,万世之功也”有兴趣的童鞋可以看看高拙音的《龙战三千里》!大家都学过中国近现代史!对满清的甲午战争!可谓是刻骨铭心!你拿来比一比!同样是帝国的没落!同样是朝中主战主和争论不休!同样是小日本不宣而战!为什么大明确赢了,满清确败了!一个在午门监斩小鬼子六十一人并宣读平倭诏书!一个却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其中我不细说了!大家都明白的!就凭这一点万历皇帝就足以同秦皇汉武并列!扬名万世!请问这样的皇帝竟然是最失败的皇帝么!真是无知!!
其实还有很多很多!我实在是不想多写了!!大家明白就行!不要再看拖着猪尾巴的辫子戏了!不要再误读明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