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书信的别称
书信的别称
(六)手书 家信 使函 寸简
信件还可分为许多种类,如公函、私信、便函、手书、家信、情书等等。现将手书、家信、短信、便函的别称略加介绍。
1.手书
手书是亲手写的信。相对含有重视、真实非假冒等意味在内,所以常区别于一般书信别称。如《汉书·薛宣传》:“冯翊敬重令,又念十金法重,不忍相暴章。故密以手书相晓,欲君自图进退。”“暴章”即揭露。
“手书还称“亲笔信”、“手札”、“手翰”、“手启”、“手柬”、“手笔”、“手记”、“手帖”、“尺墨”等等。举例如下:
手札:白居易《宿香山寺酬广陵牛相公见寄》诗:“手礼八行诗一篇,无由相见但依然。”
手翰:韩愈《与鄂州柳中丞书》:“是以前状,辄述鄙诚,眷惠手翰还答,益增欣悚”
手启:《三国演义》第三十六:“(程昱)待徐母如亲母,时常馈送物件,必具手启。徐母亦作手启答之。”
手柬:明代沈德符《野获编·台省·房心宇侍御》:“房念众咻不止,其势且孤,乃尽出二给事先后托请诸手柬呈上览。”
尺墨:《翰苑新书·戴象麓(上赣州周府判启)》:“编摩尺墨,披沥寸丹。”
手笔:亲手写的或画的东西叫手笔。因此亲笔信也叫手笔。刘禹锡《上杜司徒启》:“近本州徐使君至,奉手书一函。”
手记、手帖:亲自写的文章、书信之类称“手帖”;亲笔写的笔记、日记、书信称“手记”。如明代张居正《与蓟镇督抚书》:“昨偶因赵帅,以李自馨手帖见寄。”鲁迅小说《伤逝》副题为“涓生手记”。
2.家信
指家里来的信或外出后寄给家里的信。家信也称“家书”、“家禀”、“家问”、“家报”、“乡书”、“乡信”、“竹报平安”、“锦字”、“锦书”、“锦文”、“锦中书”、“锦字书”、“黄犬音”、“大书”等等。“家票”在前文郭沫若的信中已经举过,其余举例如下:
家书:宋赵抃(bian音变)《闻岭外寇梗》诗:“家书万倍金难得,远梦干回路不知。”
家问:《周书·晋荡公护传》:“不期今日,得通家问,伏纸呜咽,言不宣心。”
家报:李渔《蜃中楼·传书》:“奴家还有一封家报,你可差个的当的差役,投到洞庭龙官。”
乡书:孙道乾《小螺庵病榻忆语题词·哭舍妹》:“乡书甫启读末终,涕泪藉嫌素中。”
乡信:指家乡人或家人的来信,但多指后者。唐刘长卿《同诸公登楼》诗:“北望无乡信,车游滞客行。”
竹报平安:唐代段成式《酉阳杂组续集·支植下》说:“卫公(即唐代宰相李德裕)言北都(即太原)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即主管寺内事务的僧人)每日竹报平安。”后来,就以“竹报平安”代称平安家信,也简称“竹报”。如宋人韩元吉《水调歌头·席上次韵王德和》词:“无客问生死,有竹报平安。”
锦字:即用锦织成的字,源于一个凄惋的故事。《晋书·窦滔妻苏氏传》载:“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惠,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放)流沙(沙漠),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凡三百四十字,文多不录。”后来就把妻子寄给丈夫的信称“锦字”。如范成大《道中》诗:“客愁无锦字,乡信有灯花。”锦字也称“锦字书”、“锦文”、“锦书”、“锦中书”。
锦字书:李白《久别离》诗:“别来几春末还家,玉窗又见樱桃花。况有锦字书,开缄使人磋。
锦文:冯梦龙《挂枝儿·耐心》:“锦文织就,薄幸回颜。”薄幸,犹冤家,旧时女子对意中人的呢称。
锦书:唐人刘兼《征妇怨》诗:“曾寄锦书无限意,塞鸿何事不归来
锦中书:唐耿湋(wei音围)《古意》诗:“叶下统窗银烛冷,含啼自草锦中书。”
黄犬音:典故出《晋书·陆机传》。西晋文学家陆机是吴郡吴县(今上海松江)人。养有一个很好的狗,取名黄耳,他曾在当时的首都洛阳羁留,很久没有得到家信,十分惦念,一日他笑着对狗说:“我家绝无书信,你能送信不能?”黄耳摇尾作声,表示可以。于是陆机写信用竹简装,系到狗颈上。狗向南寻路到家,取了回信又送回洛阳。后来就用“黄耳”或“黄犬”代指信使,用“黄犬音”借指家信。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二折:“不用黄犬音,难传红叶诗。”
黄犬音也称“犬书”。如李贺《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待:“犬书曾去洛,鹤病悔游秦。”“鹤病“即妻子生病。
3.便函
便函是机关团体发出的形式比较简便、非正式公文的信件,从前也叫“札字”。如《儒林外史》第五十三回:“陈木南写了个札字,叫长随拿到国公府向徐九公子借了二百两银子。”
4.寸简
寸简就是简短的信,也称为“寸笺”、“寸纸”、“寸楮”、“寸札”、“寸函”、“片札”。有时还用这些代称,谦指自己发出的书信。兹举几例:
寸简:夏曾佑《送汪毅白》诗:“千古心期凭寸简,九州容易入斜曛。”“心期”指期望、心愿。“曛”(xun音熏)意为昏黑。
寸笺:鲁迅《书信集·致高良富子》:“特上寸笺,以申谢悃。”悃(kun音捆),即真心诚意。
寸纸:秋瑾《念奴娇·寄闺珵妹》词:“别绪千丝,离恨万缕,寸纸应难剖。
寸楮:太平天国罗大纲《致英使书》:“今藉羽便,特修寸楮。
寸札:清人吴下阿蒙《断袖篇·琴书》:“倘得机缘,寸札相招。
寸函:鲁迅《书信集·致黎烈文》:“晚间曾寄寸函,夜里又做一篇。
书信的别称
(二)书信是传播信息的重要工具,在没有电报、电话等现代化通讯工具之前,更加显得重要。“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诗),“忽得远书看百遍,眼昏自起剔残灯”(宋代诗人刘克庄《和仲弟二绝》诗)。这些诗句道出了人们对书信的重视程度。因此,在文人墨客的如椽大笔挥洒之下,众多的书信别称,应运而生。
书 信 函
书信:现代一般叫信或信件,但古时更多的称之为“书”。古代的“信”指信使,即送信的人,书才是信件。因此用“书”字组成的书信的别称要比信字多得多。
书问:“问”字有音信、问候、告诉等含义。所以“书问”就是书信。如鲁迅《致许寿裳》的信写道:“在京各公,弟虽多旧识,但久不通书问,殊无可托也。”
书邮:宋代范成大诗云:“堆案书邮少,登门刺字稀。”
书呈:《水游传》第二回:“写了一封书呈,却使高俅送去。”
书记:书记现代多指政党或团体中各级组织负责人,但在古时多指从事公文、书信工作的人员或书信、文字等。宋代人曾巩《福州回曾侍中状》:“虽有心诚向往之勤,而无书记候问之礼。”
八行、八行书:古时信笺每页多为八行,所以称书信为“八行”或“八行书”。李渔《意中缘·悟诈》:“八行代我传心事。”北齐人邢邰《齐韦道逊晚春宴》诗囚:“谁能干里外,独寄八行书。”
书筒:书筒本指藏书信的邮筒,被用来代指书信。如宋代人赵蕃《呈季承》诗云:“但恐衡阳无过雁,书筒不至费人思。”
书题:“题”也作书牍讲。《释名·释书契》说:“书牍称题。”所以书题就是书信。如《南史·周山图传》:“(周山图》于书题甚拙,谨直少言,不尝说人缺长。”
书子:这是书信的口头称呼。如《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那日贾政的家人回家,呈上书子。”
青鸟书:青乌是传说中的神鸟。《山海经·西山经》中说,三危之山上住着三只青鸟,它们的主要任务是为西王母取食和送信。《艺文类聚》引旧题班固《汉武故事》说:“七月七日,上(指汉武帝)于承华殿斋,正中,忽有一青鸟从西方来,集殿前。上问东方朔,朔曰:'此西王母欲来也’。有顷,王母至,有两青鸟如乌,侠侍王母旁。”后人就称信使为“青鸟”或“青鸟使”,书信为“青鸟书”。如王实甫《四块玉》套曲:“又不见青鸟书来,黄犬音乖。每日家病恹恹懒去傍妆台。”李商隐更有“青鸟殷勤为探看”的名句。
函:函本指封套,一封信叫一函。—套书也叫一函。后来就用函指书信。如晋代傅玄《傅于》:“(曹操)授晔(即刘晔)以心腹之任。每有疑事,辄以函问晔,至一夜数十耳。”
函片:也指信件。如孙中山《致王子匡函》:“得读致蘅兄函片,敬悉一切。”
信函、函书、书函:这三个书信别称一目了然,不用多说。
简札族柬
简:本指战国至魏晋时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或木板。竹片叫简,木板叫札或牍,统称为简。这些都用作书信的称呼,后来书写材料虽有变化,而这些称呼却沿用下来,如柳宗元《答贡士元公瑾论仕进书》:“辱致来简,受赐无量。”
此外还有“信简”、“书简”、“简书”、“简牍”、“简札”、“简贴”、“手简”、“手毕”、“书牍”、“竿牍”、“函牍”、“信札”、“函札”、“书札”、“柬帖”、“函柬”等,也都是书信的称呼。
信简:柯岩《奇异的书简》:“因此我就养成了这种爱好:读信。读自己以及社会允许我读的一切信简。”
简书、书简:此二者泛指文书、信札。如萧乾的《未带地图的女人》:“有从延安或从敌后寄来的文章,也有报告行踪的作家书简。
简牍:如鲁迅《致李秉中》信:“来信令我作书再催并介绍,今写则写矣,附上,但即令见面,恐其不得要领,仍又与未见无异,„„况我不善简牍,不能做宛转动听之言哉!”
简帖:苏轼《与张元明书》:“适在院中得王郎简帖如此,今封呈,切告辍忙一往。”
手筒、手毕:陆游《老学庵笔记》说:“予淳熙末还朝,则朝士乃以小纸高四五寸,阔尺余相往来,谓之手简。”手简也叫手毕,如《尔雅·释器》云:“简,谓之毕。”明代方以智所著《通雅》说:“宋子京以手简为手毕。”后来泛称书信为手简或手毕。如鲁迅《致许寿裳》书写道:“得三月二日手毕,发读忻尉。”“忻”意思同“欣”,“尉”是“慰”的古字。
书牍:如《梁书·范云传》:“及居选官,任守隆重,书椟盈案,宾客满门,云应答如流,无所壅滞。”
竿牍:竿指竹简。宋代朱彧《萍州可谈》:“阳翟田望,勤于竿牍,„„日发数十函不倦。”(阳翟,地名。田望,人名)
函牍:如鲁迅《致李秉中》信说:“致于款项,倘其借之他人,则函牍往反,而且往反再三,而终于不得要领,必与卖稿无异。”
书札:如《三国志·蜀志·谯周传》:“精研六经,尤善书札。”
信札:茅盾《三人行》中说:“他走到书桌边,打开一个小巧的木匣子,中间满贮着信札。”
函札:如朱自清《白采》中写道:“但平伯因转信的关系,却和他常通函札。”
柬:“柬”通“简”,是信札、名帖的统称。如书柬、请柬等。如元杂剧《百花集》:“昨日央王小二将着一柬寄与王郎。”
柬帖:泛指信札、帖子等。如《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一个后生像个远方来的走到面前,对着陆氏叩了一个头,口称道:'郑官人有书拜上娘子’,递过一封柬帖来。”
函束:即信件。如孙中山《答谢武汉各团体布告》中说:“尚有函柬相邀,而以时间迫促,末获一一领教者,有负众望,实在歉甚,尚希鉴谅为盼。”
翰素笺缄启
翰:本指山鸡或鸟羽,因古人用羽毛为笔,所以代称毛笔,进而引申为笔写的书面文字,亦多指书信。如宋代人叶适《赠徐灵渊》诗:“今日观来翰,如亲见古人。”用翰字组成的书信别称还有:
书翰:书翰泛指文墨书札,后多用来指书信。
札翰:《魏书·夏侯道迁传》:“道迁虽学不渊洽,而历览书史,闲习尺牍,札翰往还,甚有意理。”渊洽指广博。
筒翰:唐代李吉甫《编次郑钦悦辨大同古铭论》:“使至,忽辱简翰,用浣襟怀。”辱,谦词,在此句中作承蒙赐与讲。浣,涤除、宽解意。
翰扎:宋人文莹《玉壶清话》:“(李建中)善翰札,行笔尤工。”
素:与简相似,都是书写材料。素是白色的生绢,古人用它写东西,所以它就成为书籍和信件的代称。用素字组成的书信别称有:
素书:杜甫《暮秋遣兴呈苏涣侍御》诗:“久客多枉友朋书,素书—月凡一束。”
书素:唐代权德舆《九华观宴饯崔十七叔》诗:“记室有门人,因君达书素。”
素札:唐代韦应物《答崔都水》诗:“常缄素札去,适枉华章还。”枉,谦词,指使对方受屈。
简素:朱自清《陶诗的深度》:“'检素’,即'简素’,就是书信。”
笺:以前供题诗或写信用的精美的小幅纸张称为笺。如唐代女诗人薛涛自制深红小彩笺写诗,当时人称“薛涛笺”。现代一般信纸也称信笺。因为用笺写信,所以也称书信为笺。如鲁迅《书信集·致吴渤》:“附上一笺,请持此笺前往一取为幸。”
用笺字领头的书信别称还有:
笺札:清人叶廷琯《吹网录》:“余因胡心耘得交季言,笺札常通,终未一面。”
笺书:如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郡县民庶,竞修笺书,朝夕辐辏(fú còu音福凑),几案盈积。”辐辏,即聚集。
笺简:清人缪良所写《珠江名花小传》:“数日复贻笺简。”
笺缯:缯与素、帛等都是丝织品,笺缯也指书信。如南朝人徐陵《与李那书》:“脱惠笺缯,慰其翘想。”翘想即悬念。
缄、启:都是书信的别称。如鲁迅《书信集·致李秉中》:“十日以来,几于日以发缄更正为事,亦可悲矣。”宋代人沈作哲《寓简》:“秦熺状元及第,汪彦章以启贺会之。”(秦熺、汪彦章、会之皆人名)由缄、启构成的书信别称还有:
缄札:李商隐《春雨》诗:“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玉珰指玉制耳饰。云罗本指如网罗一样遍布上空的阴云,这里借指整个天空。
缄素:明人张羽《怀友》诗:“携赏邈难期,庶望遗缄素。”
书缄:《水济传》第四十七回:“李应教请门馆先生来商议,修了一封书缄。”
缄书:杜甫《奉汉中王手札》诗:“前后缄书报,分明馔玉恩。”
缄翰:唐李匡义《资暇集》:“四方缄翰,日满阍者之袖。”(阍者指守门人)
缄题:本指信函的封题,但亦指书信。如白居易诗句:“缄题重叠语殷勤”。
缄封:既指封闭、封口,也指信函。如苏轼《谢孙舍人启》:“不遗衰朽,过辱缄封,永敦为好之怀,深负难酬之作。
书启:古代专指下级对上级的信件,欧阳修《与陈员外书》中曾说:“下吏以私自达于其属长,而有所候问请谢者,则曰笺记书启。”后来也用为信札的通称。如《剪灯新话·翠翠传》:“书启堆案,元人裁答。”
尺书
音信
在书信异名的词语中,除了常用书、简等以上几个字外,还有尺和音。如“尺书”、“书尺”、“尺牍”、“赤牍”、“尺一”、“尺一书”、“尺翰”、“尺笺”、“尺函”、“尺素”、“尺帛”、“尺纸”、“尺楮”、“尺题”、“简尺”、“音书”、“音邮”、“音信”、“音讯”、“音问”等,兹举例如下:
尺书:《汉书·韩信传》:“奉咫尺之书以使燕。”唐代颜师古注解说:“八寸曰咫,咫尺者言其简牍或长咫,或长尺,喻轻率也。今俗言尺书,或言尺牍,盖其遗语耳。”这是说“尺书”、“尺牍”的来历。古代书牍有一定规格,如汉代民间大约一尺左右(约合23厘米)。可见尺是指书简的长度,后成为书信名称中常见字。如骆宾王《军中行路难》诗:“雁门迢递尺书稀,鸳被相思双带缓。”
书尺:宋代韩驹《送范叔器次路公弼韵》:“小驻鄱阳末宜远,欲凭书尺问寒温。”
尺牍、赤牍:如鲁迅《花边文学·一思而行》:“买袁中郎尺牍半本,作小品一卷。”赤通尺,所以赤牍亦指书信,如明代人臧懋循《与茅伯康书》:“足下不远千里,而赐不佞翰贶,溢美之言盈于赤牍。”
尺一书、尺一:尺一书本是古代诏版的代称,后来也作为书信的代称。如《喻世明言·赵伯升荣肆遇仁宗》:“多谢贵人修尺一,西川制置径相投。”又如《聊斋志异·甄后》:“郎试作尺一书,我能邮致之。”
尺翰:如《陈书·蔡景历传》答陈霸先书:“尺翰驰而聊城下,清谈奋而赢军却。”
尺笺:如宋代岳珂《真宝斋法书赞·汪彦章誉望求贤荐书》:“古道之存,存乎尺笺。”
尺函:如《真宝斋法书赞·晁无咎金山诗帖跋》:“所托访求之士友,以尺函至。”
尺素:如唐代张九龄《当涂行界寄裴宣州》诗:“委曲**事,难为尺素传。”
尺帛:明朝何景明《塘上行》诗:“安得云中雁,尺帛寄离愁。”
尺纸:如《宋书。沈璞传》:“聊因尺纸,使卿等具知厥心。”厥,代词,即其。
尺楮:楮本树名,树皮可以造纸,后就成为纸的代称,尺楮同尺纸是一个意思。如《好逑传》:“今过老先生乃不得已,只得修尺楮并不腆之意,以代伐柯。”腆(tian 音添四主),丰厚的意思,伐柯指媒人。
尺题:宋朝梅尧臣《得福州蔡君谟密学书并茶》诗:“尺题寄我怜衰翁,刮青茗笼藤缠封。
简尺:末代邵雍所作《首尾吟》诗之九十一:“简尺每称林下士,过从或着道家衣。”林下士即隐士。
音书:如唐朝宋之间《渡汉江》诗:“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音邮:南朝陈徐陵所写《又为贞阳侯答王太尉书》中云:“临江总辔,企望音邮。”总留,停驻之意。
音信:如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诗曰:“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
音讯:元稹作《酬乐天早春游西湖》诗曰:“故交音讯少,归梦往来频。”
音问:唐代刘长卿《石梁湖有寄》诗么:“烟波日已远,音问日已绝。”
书信的别称
(三)鳞鸿 雁鱼
古时认为鱼和雁都可以传递书信,所以鱼雁便成为书信的代称,而且这一类的书信别称,在书信家族中是人丁兴旺的一支,下边分类来谈。
第一类,以雁足为代表。
雁足、雁足书:《汉书·苏武传》中记载: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扣,苏武英勇不屈,被送至北海(即俄国贝加尔湖)牧羊。汉昭帝时,匈奴与汉和亲,汉朝使者要求放回苏武,匈奴诡言苏武已死。后来汉使又至匈奴,苏武的随行部下常惠于夜间找到汉朝使节,他让汉朝使节对匈奴单于说:汉帝在上林苑中射得一雁,雁足系有帛书,帛书上说苏武等人在某泽中。使者照此责备匈奴单于,单于大惊,赶快谢罪,承认苏武等人仍在,乃放苏武等回朝。后来就以“雁足书”或“雁足”称书信。如唐代李绅的诗中说:“鱼肠雁足望缄封,地远三江岭万重。”又如南朝梁人王僧儒《捣衣》诗:“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唐代诗人权德舆《寄李衡州》诗:“主人千骑东方远,唯望衡阳雁足书。”
雁足书的起因是常惠捏造的,属于子虚乌有,但相传还真有这类事。据明人张萱所著《疑耀》卷二说:元世祖中统年间,派郝经以宣慰副使的身分使宋,被扣于真州,十六年不还,郝经养一雁,十分驯服。一日经写诗于尺帛曰:“露冷风高恣所如,归期回首是春初。上林天子援缴弓,穷海累臣有帛书。”(累臣,指被囚禁的臣子)系于雁足而纵雁北去。雁为打猎人所获,献与元主,元主恻然。遂向南进军。二年后,宋亡,可见雁足传书,实有其事。
从雁足书演变而成的书信别称还有:“雁帛”、“雁书”、“雁锦”、“雁帖”、“雁封”、“鸿”、“鸿雁”、“片鸿”“雁鸿”、“鸿书”、“鸿信”、“金鸿”等等。下边举出一些例子,说明这些别称的应用。
雁帛:元人柳贯《舟中睡起》诗:“江驿比来无雁帛,水乡随处有鱼罾。”
雁书:清李渔《唇中楼·传书》:“雁书寄到君前,我倩谁伶。”
雁锦:明人谢谠《四喜记·泥金报捷》:“定应是虎榜高标,怎不见雁锦遥传。”“锦”字的含义详见后文。
雁帖:元代李唐宾《梧桐叶》第一折:“一旦恩情成断绝,烽火相连,雁帖鱼书谁与传。”
雁封:《事物异名录·书籍·书柬》:“王瑳诗:‘雁封归飞断,鲤索还流绝。’按,谓书也。”
鸿、鸿雁、片鸿:鸿和鸿雁都是大雁。大的叫鸿,小的叫雁。由于《汉书·苏武传》中有大雁传书的故事,所以鸿、片鸿和鸿雁都被用为书信的代称。如清代孙枝蔚《得方尔止越中消息》诗:“游吴曾有约,不谓滞钱塘。屡月无鸿雁,沿途半虎狼。”明代张煌言《祭建国公郑羽长鸿达文》:“千里片鸿,经年尺鲤。”
鸿稀鳞绝、鸿消鲤息、鱼沉鸿断、雁杳鱼沉、鱼沉雁杳、鱼沉雁静、鱼沉雁落:都是说书信绝少或断绝。
鸿雁:指书信、音讯。如明代高明《琵琶记·拐儿绐误》:“只怕豺狼纷扰路途间,鸿雁伯不到家乡。”
鸿书:清代袁枚《奉和李雨村观察见寄原韵》:“访君恨乏葛陂龙,接得鸿书笑启封。”
鸿信:清人二石生《十洲春语》:“兄妹无恩鸿信阻,年年风雨走关梁。”关梁指关口和桥梁,引申为水陆交通必经之处。
金鸿:金鸿本指秋雁,与鸿雁—样,成为书信的代称,但用得较少。如清人陈维崧《还京乐·送叙彝上人北游》词:“怕他年,又红鲤无书,金鸿少使。”
羽、羽书、羽翰:“羽”是鸟的代称,所以“羽”、“羽书”、“羽翰”也代指书信。如明代张煌言《与某书》:“发羽忽次,率勒上报。”郭沫若《纪念孙中山》诗之二:“天高风净雁声远,寄语台澎托羽翰。”
鸾翰、鸾书:亦为书信代称。
第二篇:音乐家别称
音樂之父-巴哈
音樂之母-韓德爾
音樂之王.音樂教會之父-帕勒斯替那
音樂神童-莫札特
音樂詩人-蕭邦
鋼琴之王.鍵盤魔王-李斯特
協奏曲之父.古協奏曲之父-韋瓦第
樂聖-貝多芬
交響曲之父.弦樂四重奏之父-海頓
管絃樂之父.交響詩人.法國浪漫派的先驅-白遼士
歌曲之王-舒伯特
神劇之父-韓德爾
天才作曲家.幸福的音樂家-孟德爾頌
德國音樂之父-舒次
俄國音樂之父-葛令卡
捷克音樂之父-史麥塔那
樂劇的宗師-華格納
悲觀音樂家-柴可夫斯基
小提琴魔鬼-帕格尼尼
圓舞曲之父-大約翰史特勞斯
圓舞曲之王-小約翰史特勞斯
圓舞曲之祖-蘭納 和聲學理論始祖-拉摩
音樂變色龍-史特拉汶斯基
歌劇巨匠-威爾第
歌劇改革者-葛魯克
浪漫樂派的先驅-韋伯
十二音列創始者-荀白克
大鍵琴之父-史卡拉第
民謠採集家-巴爾托克
歌劇作家-羅西尼
印象樂派的鼻祖-德布西
輕歌劇鼻祖-奧芬巴赫
偉大的變奏音樂家-雷格
寫實音樂主義創始人-楊納傑克
藍調音樂之父-漢弟
進行曲之王-蘇沙
音樂的先知者-布拉姆斯
快筆作曲家-羅西尼
外国音乐家的称号
乐圣
贝多芬 德国
音乐之父、十二平均律之父
巴赫 德国
清唱剧大师
亨德尔 德国
音乐诗人
舒曼 德国
乐剧巨匠
瓦格纳 德国
艺术歌曲之王
舒伯特 奥地利
指挥界帝王
卡拉扬 奥地利
圆舞曲之王
约翰-施特劳斯 奥地利
交响曲之父、四重奏之父
海顿 奥地利
音乐神童
莫扎特 奥地利
歌剧之王
威尔第 意大利
男高音歌王
卡鲁索 意大利
高音之王
帕瓦洛蒂 意大利
钢琴诗人
肖邦 波兰
小提琴之王
帕格尼尼 意大利
歌剧界女王 卡拉斯 美国
钢琴之王
李斯特 匈牙利
标题音乐之父、现代管弦乐之父
柏辽兹 法国
印象派大师
德彪西 法国
法国音乐之父
保尔-莫里亚 法国
俄罗斯音乐之父
格林卡 俄国
神弓
海菲兹 俄国
音乐绘画大师
穆索尔斯基 俄国
捷克音乐之父
德沃夏克 捷克
新捷克音乐之父
斯美塔那 捷克
民族乐派奠基者、芬兰第一公民
西贝柳斯 芬兰
民族乐派大师
格里格 挪威
当代钢琴泰斗
鲁宾斯坦 波兰
第三篇:端午节别称
端午节别称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纪念屈原的节日!
端阳节
据《荆楚岁时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重午节
午,属十二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天中节
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时,阳重人中天,故称这一天为“天中节”。
浴兰节
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解粽节
古人端午吃粽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女儿节
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端礼节
在湘南地区沿古俗,于在在夏日来临之时的“五月初五”,在门上挂艾叶,用艾叶洗澡驱蚊的一个洗礼。人们认为经过洗礼,可以驱走疟疾,能够安全的渡过这个夏日多蚊的季节。菖蒲节
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第四篇:中国古代诗人别称
已用:阅读与写作第19期第3版
中国古代诗人别称
诗仙: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色彩。唐代诗人贺知章叹赏李白的诗,把他比作天上下凡的“仙人”。后贡的人便把李白称为“诗仙”。
诗圣: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气势雄浑、绚丽含蓄,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历代的许多诗人都把他的诗奉为学习的典范,尊称他为“诗圣”。
诗魔:唐代诗人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过份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
诗鬼:唐代多才而短命的诗人李贺的诗大都构思奇特,意境怪诞,迷离恍惚,变幻莫测。宋魏庆之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故其有“诗鬼”之称。
张三影:宋代词人张先善写小令。一次,一位客人称赞他:人们都叫你‘张三中’哩!因为你的《行香子》写出了‘心中事,眼中景,意中人’的佳句。”张先不以为然地说:“那倒不如叫我‘张三影’吧!”客人不解其意,张解释道:“‘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飞絮无影’,这三个‘影’字是我平生最得意的呵!”于是,“张三影”便传开了!
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宋代宋祁的《玉楼春》把早春景色写活了,尤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最为传神,时人因此称之为“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
贺梅子:宋代贺方回有首《青玉案》词,结句“梅子黄时雨”,人皆服其工,士大夫谓之“贺梅子”。
郑鹧鸪:唐代诗人郑谷以《鹧鸪诗》而闻名,故有郑鹧鸪之称。
崔鸳鸯:唐代诗人崔珏因赋《鸳鸯诗》别具一格,人称崔鸳鸯。
诗家天子:唐代诗人王昌龄七绝写得“深情幽怨音旨微花”,而被举为“诗家天子”。
寒酸夫子:孟郊一生坎坷,际遇凄凉,被称为“寒酸夫子”。
长爪郎:唐代名诗人李贺因手指奇而长,被时人称为“长爪郎”。
杜紫薇:杜牧曾写过《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誉,人称其为“杜紫薇”。
温八叉:温庭筠才思敏捷,每次入试,八叉手即成八韵,人呼他为“温八叉”。
五言长城:刘长卿擅长五言诗,他的五言诗作占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称他为“五言长城”。
米颠:米芾性格孤傲,行踪怪痴,有浑号“米颠”。
贺鬼头:诗人贺铸,体长七尺,面铁色,眉目耸拔,人家叫他“贺鬼头”。
梅河豚:宋代诗人梅尧臣以《河豚诗》而得名,人称“梅河豚”。
鲍孤雁:宋代诗人鲍当以《孤雁诗》而得此名。
张孤雁:宋代诗人张炎以《解连环•孤雁》词扬名,人称“张孤雁”。
谢蝴蝶:宋代谢学士吟咏《蝴蝶诗》三百首,时称“谢蝴蝶”。
袁白燕:明代诗人袁凯以《白燕诗》出名,人称他为“袁白燕”。
祁鱼虾:清代祁珊洲,因有“一夜东风吹雨过,满江新水长鱼虾”的诗句,被诗人王渔洋称为“祁鱼虾”。
第五篇:中国古代年龄别称
中国古代年龄别称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初度:指初生之时。《楚辞?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后来也称人的生日为初度。《元史?顺帝纪八》:“朕初度之日,群臣勿贺。”
襁褓:本意是婴儿的被子。如《论语?子路》:“则四方之民襁褓负其子而至矣。”后来以此来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
黄口:本意是雏鸟的嘴,指代婴儿。
垂髫:幼童,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髫:儿童垂下的头发,因此称儿童或童年为垂髫;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始龀(chèn):又称为龆(tiáo)龀。龀,儿童换牙,即脱去乳牙长出恒牙。按生理常规,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时换牙,始龀便成了童年的代称。
束发:古代男孩成童,将头发束成一髻。因此用束发代指成童,当指十五岁左右的儿童,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总角:总,聚束;角,小髻,意为收发结之。古代男女末成年前束发为两髻,形状如角,故称总角。《诗经?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豆蔻年华:豆蔻,一种多年生植物。豆蔻年华喻指十三四岁的姑娘。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笄(jī)年:古代女于十五岁就把头发梳拢来,挽一个髻,插上叫做笄的首饰,叫笄礼。加笄后就表示她已成年,所以女子到了成年,叫“笄年”,又称“及笄”。《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弱冠:《礼记?曲礼上》中将男子二十岁称“弱”,到这个年龄就可举行冠礼。其时身体尚弱,故称弱冠。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结发:初成年。《汉书?施仇传》:“结发事师数十年,贺不能及。”后称元配为结发。曹植《种葛篇》:“与君初婚时,结发恩义深。”
而立:《论语?为政篇》:“子曰:君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后来因此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
不惑:人到四十称“不惑之年”。意思是人到此时已掌握知识,能明辨事理,而不致迷惑。《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
知命、知天命:本意指认识天命。《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后因以知命为五十岁之代称。
艾:指五十岁。老年头发苍白如艾。《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
花甲:六十岁称为“花甲之年”。古人用天干和地支相配来纪年,天干地支顺次组合为六十个纪序年号,故称六十甲子,也称花甲子或花甲。
耆(qí):六十岁。《礼记?曲礼上》:“六十曰耆。”《荀子?致士》:“耆艾而信,可以为师。”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古稀:七十岁的代称,亦作“古希”。唐杜甫《曲江二首》之二:“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mào)耋(dié):指八十、九十岁。《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六十以上曰耋。后来用“耄耋”泛指年寿高。
下寿、中寿、上寿:古人以六十为下寿,七十为中寿,九十为上寿。
黄发:指长寿老人。老人头发由白转黄。《诗经?鲁颂》:“黄发台背。”曹植《赠白马王彪》:“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鲐背:指长寿老人。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诗经?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尔雅?释诂》:“鲐背,寿也。”
期(jī)颐:称百岁之人。百岁为人生年数之极,故曰期。此时起居生活待人养护,故曰颐。《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苏轼《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