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地评课稿

时间:2019-05-14 17:05: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盘古开天地评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盘古开天地评课稿》。

第一篇:盘古开天地评课稿

《盘古开天地》评课稿

《盘古开天地》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听了陈老师的课之后,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抓住重点词句,以点带面,理解课文。

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中心句,接着找出中心词“创造”,引出 本课学习重点“盘古是怎样进行他的创造之路的?”“从哪里看出盘古开天地的艰难?”“盘古对人类的贡献有哪些,他的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一步一步深入,带领学生由浅到深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目的比较明确。

二、重视语言的积累与训练

本课教学中,陈老师比较注重学生的语文积累。如在课文第二段中出现的意思相反的词和意思相近的词,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带着喜悦之情来收获自己发现的成果,培养学生对好词佳句的敏感。第四段中,让学生找出优美的词组,通过“他的,变成了 的。”的句式练习,让学生边说边想象画面。不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拓展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并及时积累了句子,从而也给了学生一次说话的训练。达到语言运用的效果。

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授之以“渔”

在教学过程中,陈老师都始终穿插着一些学习方法的指导:“爱读书的人,不一定会读书;会读书的人能把文章读成一句话。”让学生在读课文时能够学生自己归纳中心,找出重点词句。在理解课文时,又说:读书的另外一个境界,就是把一句话读成一幅画面。让学生边朗读第四自然段边想象画面,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最后还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归纳总结。使课堂教学具有整体性。

一点小建议:由于课堂训练点比较多,学生朗读的时间就偏少了。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应该多给学生一些个性朗读,让他们在朗读中体会出盘古开辟天地时的艰辛。体会盘古对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篇二:盘古开天地评课稿(晓芬)《盘古开天地》评课稿

罗阳二小 林晓芬

今天听了夏老师执教的《盘古开天地》一课,教学活动中,夏老师十分注重学生主体能力的培养,语文知识点落实到位,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和谐的统一,课堂中不少精彩片段令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传说,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夏教师在教学时就紧紧抓住神话故事的特点,以“盘古是怎样创造美丽的宇宙?”为主线展开教学,在引读、想象、体验中感受盘古这一神话人物那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和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领略神话故事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精彩片段一:教学方法和手段灵活多样。我们知道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夏老师依据三(1)班孩子们的特点,灵活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构建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注重学法的指导,教给学生多种学习方法。例如:在词语的积累这个方面,教师用了知识迁移法,先让学生把书中偏正式的词语结构弄明白,如再让学生按照这样的结构说词语,从而积累到更多词语,这样一直训练下去,积累下来,同学们的写作水平准能提高。精彩片段二:抓住重点,创设情景。

在这堂课上,“以读代讲”贯穿始终,读得充分,读得多样。课文第二自然段主要讲了盘古分开天地。在教学时,教师让学生通过抓住“抡起”与“拿起”、“猛劈和猛砍”这两组词的对比,并加上自己的动作,让学生感受这些词语用的所妙之处。课文描写天地变化时用了这段话“清而轻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应用了大量的反义词,教师让学生在学习生字词的时候,在反复朗读中发现这个现象,并找出来,体会作者用这些词语所妙之处,同时也降低了教学的难度,使更多的学生参与了训练。精彩片段三:结合文本,展开想象

给学生广阔的空间,学生的想象会让你惊叹不已。在教学第四自然段“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变成什么”这里时,夏老师采用了引读、师生分句读,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朗读氛围。同时随机摘录了这一节中的优美的词组,通过美读,为下一环节学生仿写“他的(),变成了。”一句话做了知识的铺垫。在充分的朗读之后,从书中省略号引导让学生自己想象盘古身体还会发生哪些变化?即:盘古身体的一部分变成了自然界中的什么。教师充分把握文本本身的特点,以诗歌引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尽情想象盘古身体还会有哪些变化,引导学生关注盘古身上的东西与大自然的事物之间的关联,既让学生读懂如何合理想象,授之以渔,又为接下来的小练笔做好铺垫,让学生学会运用合理的想象写句子,学的轻松,扎实。再次让学生感受神话的神奇之处,更让学生在想象的同时体会盘古为了人类而自我牺牲、献身的精神。

个人的不同看法:

1、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过多。

2、揭示课题后,教师引入了神话的定义,但是课堂上却没有有关让学生理解神话特点的教学环节。

3、体验感悟盘古的辛苦,伟大的英雄形象不够深入人心。

4、课文内容教学形式能否做一下调整?在学习课文时,教师还是用教师领着学生逐段分析的学习方式,我想,既然教师已经指导学生找出了中心句,那我们就应该利于这个教学环节,利于中心句结合课后的词语积累来设计2个问题进行教学:盘古是怎么创造这个美丽的宇宙的?这个美丽的宇宙表现在哪里?从而让学生在文中找出句子来研读,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得到了体现。2014.11篇三:盘古开天地评课稿 《盘古开天地》评课稿

一、课题的引出联系学生的生活积累,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课前袁老师通过几幅关于神话的插图,让孩子们猜猜这是哪些神话故事,在他们兴趣盎然的时候马上引出了课题,激发了他们对新的神话人物——盘古的好奇心,也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二、抓住重点,创设情景,感受人物形象。

在这堂课上,袁老师“以读代讲”贯穿始终,读得充分,读得多样。课文第二自然段主要讲了盘古开天辟地。在教学时,我抓住“抡”“劈”这两个词语,准确地写出了盘古分开天地的艰辛与决心,并让学生在朗读时加上自己的动作,让学生感受这些词语的恰到好处。课文描写天地变化时用了这段话“清而轻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应用了大量的反义词,我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对比朗读中找出来,体会作者用这些词语的所妙之处。还创设一定情景,让学生体会盘古为了让天地成形,做了怎样的付出。“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老师引读:不知过了多少年,盘古就这样顶天蹬地。一年过去了,生接读?? 一百年过去了,生接读?? 一万年过去了,生读??结果“盘古也累的倒了下去。”让学生在感情朗读中感受盘古开天地的伟大、勇敢、坚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整节课设计新颖、环环相扣,把握了学生的年龄特点,体现了第二学段的教学目标,总的来说,是一节成功的课。篇四:盘古开天地评课稿

《盘古开天地》评课稿

《盘古开天地》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中,刘老师十分注重学生主体能力的培养,语文知识点落实到位。听了刘老师的课之后,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动画引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内在的持久动力。上课伊始,刘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孩子们喜欢的神话故事动画片引出课题,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紧接着刘老师揭示出全文的中心句让学生进行质疑,使学生对本课的学习重点有了明确的认识。这样,在接下来的读、思、品、议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读懂课文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二、重视语言的积累与训练

本课教学中,刘老师比较注重学生的语文积累。如在课文第二段中出现的意思相反的词和意思相近的词,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带着喜悦之情来收获自己发现的成果,培养学生对好词佳句的敏感。第四段中,让学生找出优美的词组,通过“他的,变成了 的。”的句式练习,及时积累了句子,从而也给了学生一次说话的训练,达到语言运用的效果。(学生相互问答的形式特别好,无形之中把相关句子都背了。)

三、边读边想象,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配乐朗读第四自然段时,刘老师要求边读想象画面,不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拓展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盘古的伟大之处,体会到他的献身精神。另外,在三年级,“识字”仍是重要的教学环节。这一节课中刘老师也十分注重这一点,由字到词,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进行认读,并及时正音。

最后,提点小建议:全文的中心句让学生自己找出来,这也是一项重要的阅读训练;在学习课文的第2、3自然段时,可让学生找出描写盘古动作的词句进行品读,既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确,又体会出盘古开辟天地时的艰辛及其对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篇五:《盘古开天地》评课稿

《盘古开天地》评课稿

《盘古开天地》评课稿

《盘古开天地》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听了毛老师的课之后,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抓住重点词句,以点带面,理解课文。

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中心句,接着找出中心词“创造”,引出

本课学习重点“盘古是怎样进行他的创造之路的?”“从哪里看出盘古开天地的艰难?”“盘古对人类的贡献有哪些,他的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一步一步深入,带领学生由浅到深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目的比较明确。

二、重视语言的积累与训练 本课教学中,毛老师比较注重学生的语文积累。如在课文第二段中出现的意思相反的词和意思相近的词,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带着喜悦之情来收获自己发现的成果,培养学生对好词佳句的敏感。第四段中,让学生找出优美的词组,通过“他的,变成了 的。”的句式练习,让学生边说边想象画面。不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拓展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并及时积累了句子,从而也给了学生一次说话的训练。达到语言运用的效果。

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授之以“渔”

在教学过程中,毛老师都始终穿插着一些学习方法的指导:“爱读书的人,不一定会读书;会读书的人能把文章读成一句话。”让学生在读课文时能够学生自己归纳中心,找出重点词句。在理解课文时,又说:读书的另外一个境界,就是把一句话读成一幅画面。让学生边朗读第四自然段边想象画面,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最后还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归纳总结。使课堂教学具有整体性。一点小建议:由于课堂训练点比较多,学生朗读的时间就偏少了。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应该多给学生一些个性朗读,让他们在朗读中体会出盘古开辟天地时的艰辛。体会盘古对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

第二篇:《盘古开天地》评课稿

《盘古开天地》评课稿(精选9篇)

《盘古开天地》评课稿1

今天听了曾老师执教的《盘古开天地》一课,课堂中不少精彩片段令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传说,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曾教师在教学时就紧紧抓住神话故事的特点,以“传说中的盘古是怎样创造美丽的宇宙?”为主线展开教学,在引读、想象、体验中感受盘古这一神话人物那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和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领略神话故事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彩片段一: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整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做到以学论教,顺学而导。阅读教学要立足学生,真正落实学生的学,使学生学会知识的同时,学会本领,曾老师的这堂课给我们做了精彩的诠释。她在上课伊始,抓住课文的中心句引入教学,接着抓住句中的“混沌”一词提出质疑,顺势引入教学,引导学生在读、思、品、议的教学活动中,解决问题,读懂课文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此外,曾老师在教学中指导朗读时有效到位,进行循序渐进地引读方式,贴切地评价语言,让学生主动读出句子的生动性,自然而然地学会了朗读的技巧。指导朗读的方式多样,搭配的图片能结合句子,给学生提供了生动的语境。

精彩片段二:抓住重点,创设情景

在这堂课上,“以读代讲”贯穿始终,读得充分,读得多样。课文第二自然段主要讲了盘古分开天地。在教学时,教师让学生通过抓住“抡起”与“拿起”、“猛劈和猛砍”这两组词的对比,并加上自己的动作,让学生感受这些词语用的所妙之处。课文描写天地变化时用了这段话“清而轻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应用了大量的反义词,教师让学生在学习生字词的时候,在反复朗读中发现这个现象,并找出来,体会作者用这些词语所妙之处,同时也降低了教学的难度,使更多的学生参与了训练。

为了引导学生领略神话故事的神奇,曾老师在教学激发学生去想象天地之间发生的变化,运用了引读的方式:100天过去了,天升高了----,地下沉了----,随着时间的流逝,盘古的身体也随着----,在创设的情境活动中,感受到了想象的魅力,神话故事的神奇色彩。除此之外,曾老师在教学中还十分关注对人文精神的感悟,课堂上设计了分层次的引读训练:一百年过去了----生读句子(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曾老师接着描述着“一千年,一万年过去了----生再次读句子。曾老师继续描述着”几十万年,几千万年过去了-----生有所体会地再读句子。在创设的几次情境阅读中,学生读到的不仅仅是盘古顶天蹬地经过了很长的时间,更是让学生体会到盘古为了让天地成形,做了怎样的付出,这种勇敢、坚持执着的精神。

精彩片段三:结合文本,展开想象

给学生广阔的空间,学生的想象会让你惊叹不已。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在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设计男女生合作朗读来整体感悟语言表达的结构。即:盘古身体的一部分变成了自然界中的什么。第四自然段末的省略号是课文本身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所在。教师充分把握文本本身的特点,以诗歌引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尽情想象盘古身体还会有哪些变化,引导学生关注盘古身上的东西与大自然的事物之间的关联,既让学生读懂如何合理想象,授之以渔,又为接下来的小练笔做好铺垫,让学生学会运用合理的想象写句子,学的轻松,扎实。再次让学生感受神话的神奇之处,更让学生在想象的同时体会盘古为了人类而自我牺牲、献身的精神。

《盘古开天地》评课稿2

《盘古开天地》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听了陈老师的课之后,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抓住重点词句,以点带面,理解课文。

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中心句,接着找出中心词“创造”,引出 本课学习重点“盘古是怎样进行他的创造之路的。?”“从哪里看出盘古开天地的艰难?”“盘古对人类的贡献有哪些,他的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一步一步深入,带领学生由浅到深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目的比较明确。

二、重视语言的积累与训练

本课教学中,陈老师比较注重学生的语文积累。如在课文第二段中出现的意思相反的词和意思相近的词,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带着喜悦之情来收获自己发现的成果,培养学生对好词佳句的敏感。第四段中,让学生找出优美的词组,通过“他的 ,变成了 的 。”的句式练习,让学生边说边想象画面。不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拓展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并及时积累了句子,从而也给了学生一次说话的训练。达到语言运用的效果。

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授之以“渔”

在教学过程中,陈老师都始终穿插着一些学习方法的指导:“爱读书的人,不一定会读书;会读书的人能把文章读成一句话。”让学生在读课文时能够学生自己归纳中心,找出重点词句。在理解课文时,又说:读书的另外一个境界,就是把一句话读成一幅画面。让学生边朗读第四自然段边想象画面,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最后还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归纳总结。使课堂教学具有整体性。

一点小建议:由于课堂训练点比较多,学生朗读的时间就偏少了。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应该多给学生一些个性朗读,让他们在朗读中体会出盘古开辟天地时的艰辛。体会盘古对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

《盘古开天地》评课稿3

上星期四聆听了袁巧玲老师的《盘古开天地》这节课,感受颇深。具体收获如下:

一、课题的引出联系学生的生活积累,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课前袁老师通过几幅关于神话的插图,让孩子们猜猜这是哪些神话故事,在他们兴趣盎然的时候马上引出了课题,激发了他们对新的神话人物——盘古的好奇心,也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二、抓住重点 ,创设情景,感受人物形象 。

在这堂课上,袁老师“以读代讲”贯穿始终,读得充分,读得多样。课文第二自然段主要讲了盘古开天辟地。在教学时,我抓住“抡”“劈”这两个词语,准确地写出了盘古分开天地的艰辛与决心,并让学生在朗读时加上自己的动作,让学生感受这些词语的恰到好处。课文描写天地变化时用了这段话“清而轻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应用了大量的反义词,我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对比朗读中找出来,体会作者用这些词语的所妙之处。还创设一定情景,让学生体会盘古为了让天地成形,做了怎样的付出。“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老师引读:不知过了多少年,盘古就这样顶天蹬地。一年过去了,生接读?一百年过去了,生接读?一万年过去了,生读??结果“盘古也累的倒了下去。”让学生在感情朗读中感受盘古开天地的伟大、勇敢、坚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整节课设计新颖、环环相扣,把握了学生的年龄特点,体现了第二学段的教学目标,总的来说,是一节成功的课。

《盘古开天地》评课稿4

今天听了夏老师执教的《盘古开天地》一课,教学活动中,夏老师十分注重学生主体能力的培养,语文知识点落实到位,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和谐的统一,课堂中不少精彩片段令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传说,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夏教师在教学时就紧紧抓住神话故事的特点,以“盘古是怎样创造美丽的宇宙?”为主线展开教学,在引读、想象、体验中感受盘古这一神话人物那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和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领略神话故事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精彩片段一:教学方法和手段灵活多样。

我们知道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夏老师依据三(1)班孩子们的特点,灵活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构建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注重学法的指导,教给学生多种学习方法。例如:在词语的积累这个方面,教师用了知识迁移法,先让学生把书中偏正式的词语结构弄明白,如再让学生按照这样的结构说词语,从而积累到更多词语,这样一直训练下去,积累下来,同学们的写作水平准能提高。

精彩片段二:抓住重点,创设情景。

在这堂课上,“以读代讲”贯穿始终,读得充分,读得多样。课文第二自然段主要讲了盘古分开天地。在教学时,教师让学生通过抓住“抡起”与“拿起”、“猛劈和猛砍”这两组词的对比,并加上自己的动作,让学生感受这些词语用的所妙之处。课文描写天地变化时用了这段话“清而轻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应用了大量的反义词,教师让学生在学习生字词的时候,在反复朗读中发现这个现象,并找出来,体会作者用这些词语所妙之处,同时也降低了教学的难度,使更多的学生参与了训练。精彩片段三:结合文本,展开想象

给学生广阔的空间,学生的想象会让你惊叹不已。在教学第四自然段“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变成什么”这里时,夏老师采用了引读、师生分句读,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朗读氛围。同时随机摘录了这一节中的优美的词组,通过美读,为下一环节学生仿写“他的(),变成了。”一句话做了知识的铺垫。在充分的朗读之后,从书中省略号引导让学生自己想象盘古身体还会发生哪些变化?即:盘古身体的一部分变成了自然界中的什么。教师充分把握文本本身的特点,以诗歌引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让学生尽情想象盘古身体还会有哪些变化,引导学生关注盘古身上的东西与大自然的事物之间的关联,既让学生读懂如何合理想象,授之以渔,又为接下来的小练笔做好铺垫,让学生学会运用合理的想象写句子,学的轻松,扎实。再次让学生感受神话的神奇之处,更让学生在想象的同时体会盘古为了人类而自我牺牲、献身的精神。

个人的不同看法:

1、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过多。

2、揭示课题后,教师引入了神话的定义,但是课堂上却没有有关让学生理解神话特点的教学环节。

3、体验感悟盘古的辛苦,伟大的英雄形象不够深入人心。

4、课文内容教学形式能否做一下调整?在学习课文时,教师还是用教师领着学生逐段分析的学习方式,我想,既然教师已经指导学生找出了中心句,那我们就应该利于这个教学环节,利于中心句结合课后的词语积累来设计2个问题进行教学:盘古是怎么创造这个美丽的宇宙的?这个美丽的宇宙表现在哪里?从而让学生在文中找出句子来研读,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得到了体现。

《盘古开天地》评课稿5

《盘古开天地》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听了夏老师的课之后,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词语教学方法多样,扎实有效

本课教学中,夏老师注重学生的语文积累。如在课文第二段中出现的意思相反的词和意思相近的词,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带着喜悦之情来收获自己发现的成果,培养学生对好词佳句的敏感。同时“轻而清”这两个同音字的字义理解是个难点,夏老师让孩子找反义词的方法理解,之后加以小结,找反义词也是理解词语的一种好方法。在“盘古抡起大斧头,超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为了理解“抡”、“猛劈”的意思,夏老师让学生换词、和做动作的方法理解,不仅理解的字义,还让孩子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感受盘古的英雄气概,可谓一举三得。

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授之以“渔”,

在教学过程中,夏老师都始终穿插着一些学习方法的指导:“会读书的人能把文章读成一句话。”让学生找中心句。紧接着又说:“读书的最高境界,就是把一句话读成一个词语。”再让孩子把中心句概括成重点词“创造宇宙”。然后扶着孩子给第二自然段找重点句,再概括重点词“开天辟地”,再让学生运用这方法学习,概括出重点词“顶天立地,化作万物。”由扶到放,循序渐进,授之以渔。

三、结合文本,展开想象

给学生广阔的空间,学生的想象会让你惊叹不已。在课堂上,夏老师引导学生在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设计男女生合作朗读来整体感悟语言表达的结构。即:盘古身体的一部分变成了自然界中的什么。第四自然段末的省略号是课文本身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所在。夏老师充分把握文本本身的特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同时降低难度,给孩子一些提示,针对不同层次的孩子设计星级练习写话。这样不仅仅是让学生想象,更让学生在想象的同时体会盘古为了人类而自我牺牲、献身的精神。

一课有一得,就是好课,而夏老师的课,能做到一课三得,无可非议就是一节好课。

《盘古开天地》评课稿6

倪老师执教了《盘古开天地》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一篇神话传说,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听倪老师的课就有如沐春风的感觉,让我受益匪浅,下面就让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导入自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上课伊始,倪老师就出示了学生非常熟悉的神话故事的图片,让学生猜故事,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目光,勾起了他们的回忆。然后,让学生说出神话故事的特点——神奇。

二、清晰的思路

倪老师的课堂教学步骤非常清楚,先概括课文内容,分别用了两种方法,一种是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一种是找文中的中心句。接着让学生抓住神话神奇的特点,让学生找出从课文哪些地方感受到神奇?最后回顾整理学习方法,迁移运用。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条理很清楚,如人一般,干净利索。

体会神奇时,有几处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清而轻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应用了大量的反义词和近义词,写出天地的变化,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作者用这些词语的精妙之处。

三、训练到位

学习第四自然段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的巨大变化那部分,倪老师设计了精美的课件,学生边看边读,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盘古的伟大。同时倪老师还抓住省略号这一语言信息让学生自己想象盘古身体还会发生哪些变化?并让学生模仿课文句式展开想象,然后进行交流,他的___________变成了________的___________。学生们说得很生动,让学生置身于作品的意境中,他们的思维自然就活跃起来。

倪老师整体的教学过程特别紧凑,我有几点想法和大家一起探讨

神话故事的三个主要特点是离奇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奇特大胆的想象。学生体会了神奇,需要教师将它引申,让学生初步了解,以后读神话的时候从哪入手。

第四自然段“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大地东、西、南、北四极……”除了大胆的想象之外,还应让学生体会语言上的特点,比如表达有序、搭配恰当以及想象合理等,这样学生在展开想象说话时,就会更有针对性。

《盘古开天地》评课稿7

听了陈老师的《盘古开天地》后,我想谈谈我个人的粗浅想法。潘老师根据目标,结合学生已有的语言知识和学习经验的积累,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定位在文章的朗读和理解两个方面。

下面我就从三个注重,介绍我对本课课堂的一些想法。

1、注重朗读训练。

新课标明确指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据此,我对本课的朗读训练进行了重点强化,具体设计了读顺、读懂、读好三个环节。

(1)读顺。上课伊始,让学生初读课文,争取把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顺畅。由于学生进入三年级,已经掌握了几种基本的识字方法,并学会了使用工具书独立识字。因此识字任务可以交给学生在阅读中自主完成。然后教师通过“盘古是怎样开天地的”这个问题,对学生的读书情况进行检查和反馈,及时把学生读错的生字纠正,集体解决难读的生字并巩固。

(2)读懂。学生在回答我“盘古是怎样开天地的”这个问题时,找到的句子都是在2-4自然段出现过的,教师在这个环节上引导学生明白2-4自然段是一个整体,可以分为一个部分,教给他们理清课文脉络的方法。

(3)读好。在朗读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做动作,把自己当做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体验,并且通过评价读,展示读,配上音乐等形式,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培养语感,加强情感和美的熏陶。

2、注重个体感受。

在语文课堂上,肯定有些学生会表现出茅塞顿开、怦然心动、浮想联翩等这种类似思维上的碰撞或情感的共鸣。针对这篇文章,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我认为必须应该让学生上升到一定的思想认识。让学生在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中,尝试着用思想去触击。于是,我把第四段作为本文的思维重点,通过配乐朗读盘古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引导学生运用文中的语言说出“辽阔的大地、茂盛的花草树木”等。我再鼓励激发,让学生把美丽的画面转化成饱含深情的语言,还设计了对盘古说句话这样一个环节。这样本课的教学难点得到突破,学生的思维得到扩展,情感实现了升华。

3、注重语言积累。

本课教学中,陈老师比较注重学生的语文积累。如在课文第二段中出现的意思相反的词和意思相近的词,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带着喜悦之情来收获自己发现的成果,培养学生对好词佳句的敏感。第四段中,通过朗读和说话等训练形式,使学生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隽永、优美,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自觉地学习、了解,不断丰富语言、文化的积淀。

以上是我对《盘古开天地》一课的粗浅认识。虽然这些意图都是教师已经力求要体现的,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难免会有难尽人意的地方。

《盘古开天地》评课稿8

《盘古开天地》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中,刘老师十分注重学生主体能力的培养,语文知识点落实到位。听了刘老师的课之后,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动画引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内在的持久动力。上课伊始,刘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孩子们喜欢的神话故事动画片引出课题,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紧接着刘老师揭示出全文的中心句让学生进行质疑,使学生对本课的学习重点有了明确的认识。这样,在接下来的读、思、品、议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读懂课文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二、重视语言的积累与训练

本课教学中,刘老师比较注重学生的语文积累。如在课文第二段中出现的意思相反的词和意思相近的词,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带着喜悦之情来收获自己发现的成果,培养学生对好词佳句的敏感。第四段中,让学生找出优美的词组,通过“他的,变成了的。”的句式练习,及时积累了句子,从而也给了学生一次说话的训练,达到语言运用的效果。(学生相互问答的形式特别好,无形之中把相关句子都背了。)

三、边读边想象,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配乐朗读第四自然段时,刘老师要求边读想象画面,不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拓展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盘古的伟大之处,体会到他的献身精神。

另外,在三年级,“识字”仍是重要的教学环节。这一节课中刘老师也十分注重这一点,由字到词,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进行认读,并及时正音。

最后,提点小建议:全文的中心句让学生自己找出来,这也是一项重要的阅读训练;在学习课文的第2、3自然段时,可让学生找出描写盘古动作的词句进行品读,既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确,又体会出盘古开辟天地时的艰辛及其对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

《盘古开天地》评课稿9

《盘古开天地》这篇神话传说是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课文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专题,而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学生认识很有限。任丽君老师上的《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让学生能够从另一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盘古开天地》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英勇献身、舍己为人的精神。下面就谈谈我听完任老师这节课的几点体会:

一、深入教材,精心设计

老师上的这堂课打破了原有的教学设计,与在我班试上的第一节课相比,修改前后有了较大的变化和提高,教学环节设计能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和学生的实际,精心备课,深入浅出,环节的设计非常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课件制作特别精美,为学生学习文本内容创设了良好的情境。

二、抓重点词句,以点带面,理解课文

任老师在复习导入后,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的中心句,也就是课文的最后一句话“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接着再让学生找出中心词“创造”引出本课学习重点“盘古是怎样创造天地?”“从哪里看出盘古开天地的艰辛?”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这样一步一步深入,带领学生由浅到深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目的非常明确。

三、朗读与表演相结合,在表演中体会,在朗读中升华

让学生在阅读中表演,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任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时,学生读得不是很理想,教师就让学生表演“抡”的动作和“猛劈”的动作,在学生肯定的评价后,齐读并表演体会。这种以点带面,推动全面朗读的方法,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感悟能力。还有任老师为了让学生体会盘古因为每天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而累得倒了下去,就让学生根据本文做出动作“顶”和“蹬”的表演,学生两脚蹬地,两手顶着天,从而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盘古开天地的艰辛,同时,学生在朗读中进一步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升华了感情。

四、激发想象,感受神话的神奇与魅力

教参中有这样一段话“教学这篇课文,要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丽君老师在教学第四自然段“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采用了引读、师生分句读、男女生读、齐读等多种朗读方式,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朗读氛围;同时根据课文的内容设计“他的,变成了这样一个句式练习,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有的学生说:“盘古的牙齿变成了一颗颗闪亮的钻石。”有的学生说:“盘古的头发变成了嫩绿的柳树。”还有的学生说:“盘古的骨头变成了坚固的石头。”??总之,学生的答案极富想象力。任老师的这一教学设计,让学生边说边想象画面,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还让学生体会到神话的神奇。这个说句练习不但给了学生一次说话的训练,达到语言运用的效果,还使学生语文课上听说读写的训练更加扎实有效。在拓展延伸部分,任老师还推荐一些著名的中外神话故事和书籍,如《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山海经》《搜神记》《希腊神话》等,让学生阅读这些神话,能更深入地体会神话故事的神奇。

总之,任老师执教的《盘古开天地》是一堂非常成功的课,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有很多,下面提一些小建议:

1、在指导学生朗读盘古“顶天立地”这个部分时,任老师是叫学生做完动作后再读。而我个人认为教师可以这样设计:让学生保持盘古站立时的姿势,也就是“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然后教师进行引读“一年过去了??”学生接着读:“盘古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老师又读:“十年过去了??”生接着读:“盘古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老师再读“一百年过去了??”学生再读:“盘古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老师又再读“一千年过去了??”学生再读:“盘古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学生以这样的姿势读这段话,肯定感觉很累,从而自然而然地理解到盘古开天辟地的艰辛。

2、课后有道习题要求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这也是这篇课文训练的一个重点。在中年级学段目标中关于学生的阅读有这样一条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复述是中年级很重要的一个学习要求,这篇文章,比较合适用来训练学生复述。如时间许可,教师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

复述的指导,然后再以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这样训练就能落实到位。

第三篇:《盘古开天地》说课

倾听文本的灵魂之响

光明实验小学

杜鹃

《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神话故事,而且被安排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主题单元中。借助教材编排这一特点,我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神话这一文学体裁,了解神话故事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并能初步感知神话故事富于想象的特点,为学生打开一扇阅读神话的窗口。

一、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劈

用王尚文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文本中的细微声响是文本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声响,因为藏得深,所以声响细;因为传得远,所以声响微。

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晰,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很多老师都用三个成语来概括,那就是“开天辟地”“顶天立地”“身化万物”。这样的设计很巧妙,高度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但是细想想,“开天辟地”已经将撑开天地和身化万物包含在内,这样的概括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误解,似乎“开天辟地”的含义只是劈开天与地。不如只用三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劈”“撑”“化”,简简单单的三个动作既写出了盘古开天地的全过程,又让盘古的的动作、形象在脑海中栩栩如生。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复述,让故事的细节清晰于头脑之中,使故事生动丰满,而不只是在学过之后记住一个故事的名字。

“劈”“撑”“化”这三个字就应该是这篇课文的灵魂,倾听到了它发出的声音,才能把这个故事刻在脑子里,印在心上。

二、对偶句的初识与积累

用朱光潜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慢慢走,欣赏啊!”“走”就是徜徉在文本的语言文字中。徜徉就是散步,但是很明显,这样的散步来得更高贵,更雅致,更富有诗意。不能像我们平时看小说一样走马观花,风卷残云,要有一种从容的心态,慢慢读,慢慢品,慢慢嚼,慢慢赏,那才能读出味道来。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用到了几组反义词,“轻和重”“清和浊”“上升和下降”,还有一组近义词“缓缓和慢慢”。这些词语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都不陌生,孩子能够通过自己的读来发现它们,课文中也给出了这样的学习提示。同时,课文中把这些近义词反义词用在一起,就成了字数相等的对偶句,这是孩子们以前没有接触到的。在这儿,我们虽然不提及对偶句知识,却需要让孩子通过反复的诵读,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也是对句子,对这种写法的积累。

这就是朱光潜先生所说的的慢慢走,别错过,要欣赏这简单的两个句里的藏着的诗意。

三、抓住重点词语:混沌一片

用南帆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沉入词语。”这四个字就像一壶上好的香茗,够我们好好地品一品。首先说“词语”,为什么不说“句子”呢?为什么不说“语段”呢?为什么不说“语言”呢?“词

语”在我们的习惯意识中,那是语言的最小的有意义的单位。细读文本,就是要细读到最小的意义单位,要一个词语一个词语地咀嚼。再说“沉入”,为什么不是“进入”,不是“跳入”,不是“扎入”呢?那是把文本看成了水,既不能一个猛子扎进去少了思考,也不能像儿童戏水,弄出许多水花,搅乱了水面的平静。而是要有一个慢慢进入的过程。慢慢走,慢慢读,气定神闲,直到整个身子都浸入水中,跟水有全方位的接触。沉入词语,那么,跟文本才是一种全身心的接触,亲密的接触,才是文本细读。

课文第一段只用四个字“混沌一片”交待了天地分开之前的样子。第四自然段却用整整一大段来描绘美丽的宇宙。这样的差别很容易让人忽略这四个字的存在。但是强烈的对比恰恰是对感情最有力的冲击。三年级的孩子也许不能用准确的文字来表述“混沌”的含义。别说他们,我也不能。字典上说混沌就是“我国传说中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说了等于没说。不如让孩子展开想象,他们可以说出什么都看不到,那就引导他们说都看不到什么,在这种情境下有什么样的感觉,渴望看到些什么。让学生置身于混沌的情境之中,感受那种孤独和害怕,激发对光明的渴望,对世间万物的向往。从而初步了解盘古非要开天辟地的理由。

虽然只有“混沌一片”这四个字,却非常重要,不能放过。没有这四个字,就少了对美好世界的迫切渴望,就轻了盘古开天辟地的不易。

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我选择让学生当盘古,表演顶天蹬地的

动作感受这位英雄撑开天地的不容易,边想象边朗读。在配乐的烘托下学生的情感一次比一次强烈,盘古顶天立地的形象一次比一次高大,学生沉入了“顶”“蹬”两个词语里,盘古那顶天立地的形象就深深的印在了学生的心坎上,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也被激发了出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盘古撑开天地的艰辛,深刻地理解了盘古的奉献精神。

第一次试讲时,讲到这儿,有个学生哭了,是一个小男孩儿。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不清,只是为盘古的死感到心疼。那眼泪却让我收获了感动。

四、利用留白,展开想象,升华主题······

用施特劳斯的话来说,就是——“在字里行间阅读。”“字里行间”是个我们耳熟能详,见怪不怪的词语。字与字之间是什么?什么都没有,是“空白”;行与行之间是什么?什么都没有,是“空白”。那么“字里行间”是什么?还是“空白”。那我们从空白处读什么?我们要从空白中读一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读一种空谷之响,韵外之旨。就像是最好的画从来不是将画纸画得满满当当,总会有留白之处;最好的剧本总会有恰到好处的收尾,发人深省;最好的小说总会给读者留有畅想的余地。

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就用省略号给了我们这样的留白。让学生去继续第四段那种美丽的畅想,在音乐的感化中把它写成文字,达到语言积累的目的,让理智的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也充满了诗情画意。也许学生说得还不够好,那些想象甚至还有不合理之处,但

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想象才是最个性的,才更丰富,更斑斓。

加入了学生的这些想象,省略号依然不能去掉,因为盘古奉献的不只是他的身体,更有他的精神,他的信念,他的爱,他的一切一切,那就是他的整个生命。在张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也大胆地对课本进行了改动,改成了“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生命,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我想这就是留白的力量。有了这些留白,一两个月,或者一两年,十几年后,这些学生再读这篇文章的时候,加上不同的生活经历的作用,一定会有更多不同的感悟。

以上用几个点,简单谈了谈细读《盘古开天地》的一些想法,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最后借王崧舟老师的一段话与大家共勉:细读文本的终极意义就是细读自己。文本是一个美丽的倒影,你在这个倒影中看到的不是文本,而是你自己。你的精神倒影有多深,你对文本的细读就有多深;你的精神倒影有多远,你对文本的细读就有多远;你的精神倒影有多美,你对文本的细读就有多美。细读不是从文本开始,而是从“自己”开始!细读也不是到文本为止,而是到“自己”为止!正所谓,千江水有千江月,佛不度人人自度!

第四篇:盘古开天地微课教案

盘古开天地微课教案

教学目标:了解神话故事想象合理又丰富的特点.学习用课文”他的…变成了…”的句式说话.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教学重点: 了解神话故事想象合理又丰富的特点.用”他的…变成了…”的句式说话.教学难点: 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学习.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盘古开天地,最后却累得倒下了.那么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抓关键词,品析文段.1.同学们,这一段中有一个词语出现了七次,是哪个词语?

2.从这七个“变成了”,你发现了什么?

3.说一说盘古身体的各个部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4.读一读盘古身体变化的部分.让学生发现盘古的身体化作了自然万物.(板书:化作万物)

三.感情朗读,想象画面.读课文,感受盘古变化的神奇.四.说一说

用”他的…变成了…”的句式说话.板书设计:12 盘古开天地

化作万物

第五篇:盘古开天地教案说课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盘古开天地》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二、教学目标

1、品词析句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抓住盘古是怎样开天地这一问题,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以及神话的神奇。通过理解感悟,体会盘古的对宇宙的无私奉献精神。

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四、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课前三分钟:讲神话故事

二、激情导入

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而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便是这座宝库中最为奇异、瑰丽的宝石,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盘古开天地去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以及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神奇。

三、复习词语

1、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混沌 猛烈 缓缓 一丈 逐渐 四肢 肌肤 滋润

辽阔 血液 祖宗 宇宙 浑浊 蹬着地 奔流不息

2、出示多音字“血”“降”“倒”指名口头组词,齐读。

四、指导写字

1、出示“降”生观察并汇报写字时注意什么?

2、范写指导,提醒笔顺,右上部和右下部各是什么。

3、生在本上练写。生口头组词并齐读词语。

五、精读课文

1、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后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那么,盘古怎样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你从中体会到什么?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

2、生带问读文,自读自悟。

3、学习盘古开天地部分。

(1)指名汇报。出示语句“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引导生边读边做动作感受盘古用力,对黑暗的愤恨。指导生读出盘古使尽全力。指名读、齐读。(2)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看!出示语句“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地。”同音字“轻”“清”组词区分字义。

(3)师生对读,你发现了什么?(四组反义词:轻重 清浊 上升下降 天地)自由读读体会说一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些词语的恰当运用,写出了天与地的不同)指导读出天与地的不同。范读知道生练读后指名读,男女生对读,齐读。

(4)小结:巨人盘斧头开出了天辟出了地,板书:开天辟地

4、学习天地分开后部分

(1)天和地虽然分开了,但是还有可能合起来,这时候盘古又是怎样做的呢?

(2)“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他们还会和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从中体会到什么?看图体会盘古为开天地付出极大努力的雄伟高大的形象“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神奇不可思议想想盘古会长多高?“这样过了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地成形了,盘古也累的倒了下去。”体会到什么?盘古辛苦疲惫,为了天地成形甘愿付出。不知过了多少年想一想可能是多少年?盘古一直这么站着坚持不懈无怨无悔不放弃。

(3)指导生带着体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指名读、齐读。

5、学习盘古倒下后发生变化的部分

(1)盘倒下后身体发生了巨大变化,盘古的身体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盘古怎样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2)指名汇报。出示“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变化。他呼出的气息......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3)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你从哪体会到的?盘古身体美一部分都变化成了宇宙间的事物。

(4)师范读一句“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生闭眼想象,你感受到了什么?知道读出风轻云淡指名读,齐读。生自由练读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宇宙万物的特点。指名读谈感受变化神奇,感受万物美好进一步引导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想象力丰富。

(5)图片欣赏神话感悟,并跟随朗读课文,感受到了什么?古代人民用他们的丰富想象力描绘出盘古倒下后身体的每一部分的变化成了宇宙美丽的万物,课文是怎样写出了宇宙万物的美丽?“四季的风”“飘动的云”“隆隆的雷声”“辽阔的大地”......(6)注意结尾省略号说明什么?发挥想象力完成句子:他的,变成了。

(7)从这一段学习中你感受到盘古具有怎样的品质?勇于献身,甘于奉献,十分伟大。带着体会再读一读这一段。

(8)小结板书:身化万物

6、齐读“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概括了课文的组要内容是本文的中心句。

六、回顾全文,练习复述。

1、板书回顾全文内容。

2、指导复述: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叙述顺序。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再将每段主要内容连起来说一说。用自己的话讲。

3、生小组内连说。出示插图指名复述。简评。

七、总结全文

学完本课我们不得不赞叹古代人民那丰富的想象力不得不赞叹他们口中世世代代传送的“人类老祖宗--盘古”让我们将盘古为创造宇宙勇于献身的精神永记心间。

八、布置作业

1、积累文中好词佳句

2、把《盘古开天地》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3、阅读其他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板书

18、盘古开天地 开天辟地

盘古 顶天立地

身化万物

美丽宇宙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在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宝库中,神话就象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宝库最耀眼的王冠上。如今,古老的神话已经走进了小学生的课堂。下面,我就将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谈谈我的教学构想。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材处理、教法学法、教学程序、训练设计、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展开我的教学构想

一、教材分析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认识。

《盘古开天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专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个专题与第六单元的专题“壮丽的祖国山河”共同构成了本册教材丰厚的文化底蕴。《盘古开天地》正是从神话这个角度初窥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次尝试。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围绕“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个专题,使学生第一次认识神话这种文学形式,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神话丰富想象力,激发其热爱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的情感。《盘古开天地》想象丰富,脉络清晰,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围绕“创造”这个中心,讲述了一个叫盘古的巨人,用斧头开天辟地,用身体顶天蹬地,最后化作万物,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神奇故事。

二、教材处理

(一)教学目标

针对这样的教材,我该怎么处理呢?细细思量后,我决定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重点的确立、教学难点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这四个方面处理本教材。

首先,教学目标的制定。依据新课程总目标和三年级阶段目标——语文教学要注意字词教学,要注意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培养,激发想象力;依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让学生感受“灿烂的中华文化”;依据本课教材的特点——神话形式;依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想象力丰富、喜欢读故事等,特从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确定本课目标如下:

1、品词析句,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初步感知神话的特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二)、重点、难点

确定了本课目标,本课的重点难点自然也就出炉了。本课重点是:

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复述课文。

为什么把这些确定为本课重点呢?首先是依据本单元和本课教学目标,其次是因为本课是故事性很强的叙事作品,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内涵,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更多的阅读,才能让学生走进“中华灿烂的传统文化”。在实际教学中,为了突出重点,我将采用紧扣中心词句,用“以读为本”的方法来达到突出重点。

难点:初步感知神话的特点。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文字形式的神话故事,神话故事的生动形象和丰富的想象力将给他们学习带来不小的困难,因为神话与现实毕竟差异太大。因此,本课将……作为本课教学的难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在第一课时我将在学生熟悉“哪吒闹海、孙悟空大闹天宫”等神话故事这个已有的生活经验上,告知他们什么叫神话及其基本特点。接着,在第二课时,我将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深切体会神话富有丰富的想象力这个特点。最后,让他们当一回小小神话家,展开想象真切体会神话想象丰富的特点,以期突破难点。(三)、课时安排

依据本课教学目标,遵循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决定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辽阔、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分清层次。第二课时:

1、读懂课文,在有感情的朗读中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2、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身边的万物与老祖宗盘古的化身联系起来。

3、积累并运用本课好词佳句,练习复述课文。

三、教法、学法

以上这四个方面是我对教材的处理。正确的教材处理是教学成功的基础,科学的教法和学法的选择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一)、教法的选择

本课我将主要采用“以读为本”的教学方法,同时辅以“情景教学法、指导发现法”等。为什么把“以读为本”定位为本课主要的教学方法呢?这是因为“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本课是一篇想象丰富的神话故事,故事中优美的神话语言需要读、高大的神话形象需要读、深刻的神话内涵需要读。只有通过层次读、体验读、引读、导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再创设一定的音响和画面情景,给予一定的学法指导,才能达到实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效果。

(二)、学法的思考

陶行知曾经说过:“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因为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体。所以,真正的好老师不只是确定正确的教学方法,学法的选择一样重视。教无定法,学无成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学法也一样。为了突出学生在学习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为了让学生真真正正学语文,通过学会达到会学。在本课学习中,学生将在老师的主导下以“朗读感悟、角色体验、自主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法来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四、教学过程

有了正确的教材解读及处理,有了科学的教法和学法,再加上新颖而合理的课堂设计,一堂真正的语文课离成功已经近在咫尺了。接下来,我就详细说说本课精读环节即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本课时分为“复习巩固,设疑促读;读中感悟、走进文本;激情说话、拓展升华;尝试复述、回归神话;分层作业、放飞个性”五个大块。首先,复习巩固,设疑促读。(一)复习巩固,设疑促读

承接课前三分钟说话练习,激情导入。巩固复习上节课所学生字词多音字。回顾课文内容设疑促读。

(二)读中感悟、走进文本

设疑促读后就应该围绕中心“读中感悟、走进文本”了。现在,让我们一起先走进“开天劈地”的神奇。

1、领略“开天辟地”的神奇:

(1)、情景渲染、走近神奇。首先出示课件,在爆裂等音响声的渲染中,学生闭眼听老师激情解说盘古开天辟地的情景。一声巨响,学生如临其境。用多种手段辅助学生学习,这是《新课标》所提倡的。此环节中的情境创设简洁自然,把学生一下子带进了文本,为朗读好这一段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2)、层次朗读、感悟神奇

接下来,在连续的情感中,出示文字课件,层次朗读。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正确的读书方法不是盲目的读,要读得有层次、读得有目的。”遵循这个指导思想,在这个部分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朗读,学生通过“自由朗读、感悟神奇;个性阅读、体会神奇;体验阅读、内化神奇”,从字词读到内容读到情感再读到思想,层层递进、环环紧扣、浑然一体。读后我会顺势引导:“同学们,领略盘古开天劈地的神奇,让我们再一起去感受盘古顶天蹬地的顽强吧!”并板书“顶天蹬地”。

2、感受“顶天蹬地”的顽强

(1)、角色体验、感受顽强。

在这个环节,首先,让学生角色体验,学生变身盘古,边读课文边做“顶天蹬地”的动作。在角色体验中,他们走进了文本,读懂了“顶、蹬”的意思,读懂了盘古的高大,读懂了盘古的顽强,这时,可能会有同学在亲身体会后说:“好累哟。”如果有这个资源生成的话,就立即抓住,没有的话就引导,让学生体会,我们顶天蹬地一会就累了,那盘古呢,做了多久?

(2)、激情导读、颂扬顽强。

顺时我激情导读“一百年过去了、一万年过去了、十万年过去了……”学生一次又一次接“盘古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在一次又一次朗读中,学生的情感一次比一次强烈,盘古顶天立地的形象也一次比一次高大。此时,无须太多的分析与讲解,师生都已经和文本进行了高度的对话。

3、体会“化作万物”的无私

朗读结束后,我会抑制不住激情地引:“同学们,顽强的盘古最终还是倒了下去,他怎么样了?”顺势就板书:化作万物,进入“体会化作万物的无私”这个环节的学习。

(1)、自由朗读、发现无私。

在这个环节,首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氛围”,让学生自由朗读、发现“无私”,然后汇报。在汇报的过程中,我除了适时指导语言积累外,还会通过我的评价与提醒,培养学生尊重别人、认真倾听、真诚评价的好习惯。(2)、深情引读、感悟无私。

在学生汇报后,出示课件,我会深情引读课件红色的部分。排比的句式,读来琅琅上口,气势磅礴。教师、学生、文本三者的对话,通过读,淋漓尽致的凸显出来了。读中,学生的语感得到了培养;读中,盘古的无私得到了感悟;读中,神话的特色得到了彰显。朗朗的书声中,还愁盘古的形象丰满不了吗?还愁初步感知不了神话的特点吗?(3)、小组合作、赞美无私。

深情引读后,我就开始抓住“省略号”这个教材资源,开始小组合作,赞美无私。《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叶圣陶也说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语文学习的目的就在于通过一定数量的范例语言让学生获得一种语言迁移能力,达到“自能读书、自能作文。”因此,在这里,我设计了“我当小小的神话家”的写话练习。让学生模仿课文句式展开想象,先个别写话,再小组内合作交流修改,连句成段。这样设计,要求明确,步步落实,一一到位。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的实效性,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和想象力。通过创作,神话在学生那里,已经是零的距离。

到这里,本课时第二个环节“读中感悟、走进文本”已经全部结束,这时,学生的激情还在流淌,顺承这份情感,马上进入“尝试复述、回归神话”。

(三)、激情说话、拓展升华

在学生复述完成的差不多的时候,再次回归中心词“创造”,这样和前面的开题前后呼应,使整堂课浑然一体。此时,学生的感情已经到位,盘古的形象已经丰满,顺势让他们根据课件提示“我想说……”说一句自己最想说的话已经是水到渠成,是给他们一个倾泻情感的渠道。相信此时,对盘古的敬佩感激,对祖国灿烂文化的赞美自豪,都会从他们口中情不自禁的脱口而出。

到这里,本堂课已接近尾声,接着回归课题,呼唤升发:“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个顶天立地的形象——开天辟地的盘古!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个美丽的神话——盘古开天地!”师生共同的呼唤,将为本课情感做一个总体回归与升华。

(四)尝试复述、回归神话

首先我带领学生看着板书一起小结本课层次,接着在画面的带领下示范复述。然后让学生看着画面和板书,尝试自己复述。画面、板书、我的示范复述,就象一条铺好的路,能让学生沿着它去摘下“复述课文”这朵美丽的成功之花。

(五)层次作业、放飞个性

最后,遵循“我们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我们的每一堂课都应该让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这个教育指导思想,布置层次作业,放飞个性。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2、积累本课好词佳句,抄一抄,记一记。

3、收集阅读神话故事

至此,《盘古开天地》精读环节已全部结束,预期目标也基本达到。接下来,我就本课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的训练作一小结。

五、板书设计:

最后,谈一谈本课板书设计,以期为本次说课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靳家彦曾说过:板书是教师精心构思的艺术结晶,是学生感知信息的视觉渠道,是浓缩的教学思路,是凝炼的文章中心,板书设计在于精而准。根据这个理念,我设计了这个板书,这个板书设计紧紧围绕中心词“创造”而展开,把握了文章的梗概,突出了文章中心,精炼简洁,一目了然。

上了这一课,我觉得学生对盘古的大爱精神有了深刻的领会,课上,学生情绪饱满,朗读到位,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同时,在细节上还有待改进:如对学生发言的巧妙处理,教学环节前后的合理安排等等。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同仁:以上是我就神话《盘古开天地》一文所谈的教学构想。大凡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它都是由教学硬设计和软设计两方面构成的,本课也不例外。上面的构想仅仅是教学硬设计,在本课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我将时时关注课堂,关注学生,捕捉课堂生成,将其作为新的教学资源为我的课堂增姿添彩。总之,力争做到:每一堂课,上的永远比说的好!

谢谢大家!

下载盘古开天地评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盘古开天地评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盘古开天地》

    《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三上) 来宾祥和小学黎鸿珍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 2.了解分号的用法,学会运用排比句......

    盘古开天地(推荐)

    公开课《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猛、缓”等8个生字。会写“滋、降”等14个生字。初步理解“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的意思。 2、正确、......

    评课稿

    评课稿 千阳县启文小学 李红荣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本周在学校的安排下,我听了四位年轻漂亮的老师的精彩课堂展示,使我受益匪浅,但由于时间关系,我只谈谈自己听了赵静老......

    评课稿

    浑然天成,熠熠生辉 ——浅谈一节好的语文课 前天,在市马市街小学认真的聆听了几位老师的语文优质课,听后,我感慨万分。对于一节好的语文课,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前总以为,只要学......

    如何评课(推荐)

    如何评课?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下午好! 每一次外出听课,听完课总会有评课这一环节,每到这时候,我就特别佩服那种能系统地有理有据进行评课的人,反观自己,一节课到底应从哪些方面进行评......

    评课(模版)

    评 课 珍珠老师 听了全国阅读课老师一堂声情并茂的语文课,我感触颇多,受益匪浅,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自己的感受: 一、将信息技术和语文课程合理整合,形象的思维和抽象的思维......

    评课稿

    数学研讨课评课稿 城 关雷 小 学 鹏 数学研讨课评课稿 本周我们通过早读时间,听了三位老师的课,使我受益匪浅。 秦老师这节课的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设置问题情境,打破原有知识......

    评课稿

    初中思想品德课评课稿 2018年4月25日上午,我听了一节八年级思想品德课《做个聪明的消费者》,听了之后我受益匪浅,觉得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下面我着重谈谈对这节课的看法。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