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诗化语言下的小说意象比较
摘要:地域小说作家沈从文和萧红在诗化语言下坚持着自己的艺术立场,创造出了截然不同却同样鲜明深刻的小说风格。沈从文小说中的“水”“烟雾”等自然意象及“淡白”“微青”等色彩意象寄语了他对湘西世界真善美理想的追求,萧红小说则在“山羊”“老马”等动物意象及“红、黄、绿”“黑、白、灰”等对比鲜明的色彩意象的辅助下,展现出隐藏着她深刻的漂泊情怀与原乡情结的关东大地。关键词:地缘小说;沈从文与萧红;诗化语言;小说意象
Abstract:Geographical fiction writer Shen and Xiao Hong in the poetic language of art under the stuck to their position, created a very different but equally profound novel distinctive style.Shen novel “water”“Smoke”and other natural imagery and the “pale”“micro-green” color image such as message to his ideals Western World The Sound of Music, Xiao Hong in “goat”, “horse”and other animal imagery and the “red, yellow, green” “black, white, gray”and contrasting the aid of color image, showing a deep drift of her hidden feelings and the original Township Complex Kanto earth.Keywords: Geo-Fiction;Shen and Xiao Hong;Poetic language;Novel Image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30~40年代中国现当代文坛上出现了许多远离繁荣都市带有浓厚地域色彩的小说,这类小说善于展现某一个地区的文化风俗以及隐藏在时代潮流下疏放散淡的灵魂、百态人生,沈从文、萧红则是这类地缘小说的杰出代表。他们以“诗化、散文化”的笔触营造出一种幽雅、淡远、空灵、自成一格的韵致,向读者呈现出远离尘嚣的美丽的湘西世界、关东大地。而其小说中所塑造的纷繁多样的意象则与独特的诗化语言共同表达着作家的审美理想及地域风俗文化,显示出置身主流文学之外的独特艺术成就。
沈从文的小说是在诗化语言的辅助下努力塑造众多被人广为称颂的意象的,在注重表现凡夫俗子的日常生活的同时还重在风俗、重在人情,运用“纯化”语言把自然景物、社会生活场景的描绘尽量融入简朴的生活情致中。沈从文笔下的牧歌田园诗风格远离了现实主义作家笔下乡村的啼饥哀寒、血泪声诉、生不如死的场面,而呈现出劳动的欢娱、生存的喜悦、生命的神圣和庄重。诗化语言传达出湘西这座神庙的点点滴滴,歌颂至善至纯的人性。与此同时,湘西的世界,蕴藉真善美的大自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这些外界生存环境都给沈从文小说意象提供了借鉴的蓝本,这些再加上诗化语言便形成了沈从文小说中的两类意象:一类是自然界万物之意象,一类是色彩之意象。
沈从文曾说:“水和我的生命不可分,教育不可分,作品倾向不可分。”“从汤汤流水中,我明白了多少人事,学会了多少知识,见到了多少世界!” [1] 沈从文一生都与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的绝大多数湘西小说中,河流都成了他笔下自然性的代表。因此,他的许多作品都与水有关联。自然意象中的“水”这个意象便成为他作品中心灵外化且有丰富内蕴的情结。挖掘和利用“水”意象传统资源时,赋予了它浓郁的抒情色彩和乌托邦情怀,显示了卓越的文学创新能力。《边城》就是这样一个笼罩着氤氲水汽中的乌托邦,是一篇最集中最成熟地表现“水”这个意象的作品。渡船、溪水、深潭、浪滩,都宛然如一张淡抹素描的山水画,给我们呈现了一幅远离尘世喧嚣的世外桃源。水的本质是流动、柔韧与包容,又兼之谦和、低下,却又极具韧性,在这条河上沉浮的湘西人生命从翠翠到祖父到顺顺,无一不因袭了山水一样的美。而翠翠就是沈从文塑造的最美的闪烁着神性的人物,她似一溪碧水,澄澈无染,潺潺自由地流淌。翠翠的身上寄托了沈从文的审美理想。除了“水”这个意象外,沈从文的小说中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意象——烟雾。沈从文众多的文学作品中有许多描写黄昏薄雾、雨中迷烟的景象,表达了烟雾如幻梦般的飘忽不定,极易消逝破碎以及浸透字里行间的“美丽的让人哀愁”的情绪。小说《边城》反复在翠翠和天保、傩送感情纠葛过程中描写的烟雾就象征了这份美丽健康却透着淡淡哀愁的爱情命运。1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边城》中所歌颂和膜拜也正是这如烟雾般朦朦胧胧,淡淡弥漫着的超出一切利益金钱的精神的纯粹的爱情。湘西世界的生生死死,同样也如河上雾起雾散般自然通透,不是正面描写死亡的悲恸场景而是用景物环境来烘托出自然的生死轮回。翠翠心里自然而然冒出的念头“假若爷爷死了”以及后来平凡生活着的老船夫在暴风雨中平静的死去,这都真实的透露出湘西人对生死别离的超然,在他们看来生命总是要稍纵即逝的,是顺应自然宇宙法则的。只是在淡然超脱之外带着烟雾般的淡淡的忧伤、哀愁。
至于沈从文意象的第二方面:色彩之意象,其对沈从文的诗体小说同样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阅读他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沈从文小说对自然景物的着意着色中所经常出现淡白、微青、淡紫、深黄、翠绿等冷色系的色彩,这其中有对景物的色彩描绘如“站在门边望天,天上是淡紫和深黄相间。放眼又往各处,各处村庄的稻草堆,在薄暮的斜阳中镀成了金色。各个人家炊烟升起以后又降落,拖成了一片白暮到坡边。远处割过禾的空田坪,禾的根株作白色,如用一张纸张画上无数点儿。一切景象全仿佛是诗,说不出的和谐,说不尽的美”《阿黑小史》。“天上白云和乌云相间处有空隙在慢慢扩大,天底一碧长青„„树叶子被雨洗过以后,绿浪翻银,俨然如敷上一层绿银粉。入眼风物清佳,一切如诗如画”《新摘星录》。除却这些利用色彩意象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外,就是人物的情绪世界也是常常通过色彩的点染和加工,让主人公隐蔽的内心世界通过色彩的勾勒而变的可视可感的。像《边城》中的“翠翠一张黑黑的瓜子脸,一双水汪汪的眼睛。”这是一张在湘西风雨中成长起来的健康的女孩,与健康脸庞下健康的性情相一致。又如翠翠“看天空被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看着天上的红云”。表面上看作者是在写云,实际上强调的是“桃花色”、“红色”。它们已成为爱情的象征,含蓄而生动地写出翠翠对爱的朦胧渴求和向往。沈从文借助色彩的感知所流露出的思考自然、崇尚自然来达到思考人性、崇尚人性、抒发自我审美理想的目的。
许多地域作家或出身不同,或许性格各异,但他们都把故乡土地当做感情的载体,因此或多或少的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和可比性,例如同样是30~40年代地域小说的杰出作家,被称为“黑龙江的女儿”,“30年代文学洛神”的萧红。回顾故乡,描写故乡是她创作的基本内容,但她所营造“关东大地”明显的区分于沈从文的“湘西世界”,这片黑土地是北风凛冽,苍凉荒寒的,完全不同于南方的温暖湿润、秀美明丽。虽然小说反映的地域、情感基调不同,但萧红与沈从文一样娴熟的运用着诗化语言创作小说意象,借助独特的小说意象达到自己的审美情趣。
萧红以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并感染着每一位读者,她的笔下流淌着对故乡深深的怀恋以及不可言状的寂寞,以其特有的爱、恨、悲悯、细腻的情怀、凄丽沉郁画出了一幅 2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充满着爱恨交织的东北风俗画。本着一份自由率性的创作心态,萧红的语言仿佛后花园中的黄瓜、蜻蜓、蚂蚱、平淡无奇,却又无拘无束、生机勃勃,新鲜明丽。她用最真诚的文字涤荡着我们:这世界,必得有爱,才能有温暖和幸福的人生。因此萧红的作品在独具风格的同时与沈从文“诗小说”是有许多相似的,萧红的作品在主题和题材上有意疏离特定时代占主流位置的民族,国家话语,坚持表现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题材;在小说的艺术表现方面,萧红也一直坚持自己的风格。许多的研究者认为萧红拥有一种打通散文、诗、小说之间的界限的小说样式的鲁迅先生所说的“越轨的笔致”,她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萧红体”。《呼兰河传》中描写太阳下,后花园中的健康美丽生命的文字“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是萧红诗化语言的完美展现。萧红的不少作品采用的是儿童视角叙事,用儿童的眼光和话语拆解成人世界的真实和虚伪、停滞与变动、麻木和清醒。从这个角度来看,萧红开拓了诗化小说的叙事视角,为现代文学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并由此为读者展现了众多的另人印象深刻的意象。
对比沈从文自然意象和色彩意象下的寄语着他对真善美理想的追求的地域:边城、茶峒、河边的吊脚楼等;萧红则是在动物意象和色彩意象的辅助下,展现众多隐藏着她深刻的漂泊情怀与原乡情结的地域:乡土、旷野、后花园等。这些独特的意象是与萧红的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萧红出生在黑土地上的一个富裕官吏家庭,拥有的只是一个寂寞的童年和不断受伤害、被遗弃的成长过程,而这不同于沈从文幼时较美丽快乐的生活。“父亲常常为着贪婪而失掉了人生,他对待仆人,对待自己的女而,以及对待我的祖父都是同样的吝惜而疏远,甚至于无情。” 这些在她童稚的心里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痕。没了父爱的萧红年幼的时候便失去了母亲,也没有姐妹和同伴,冷漠的家庭环境和禁锢的家庭氛围,形成了萧红倔强而有叛逆的性格。只有年迈的祖父疼爱她,娇惯她,给了她幼小脆弱的心灵一个温暖的熨帖,只有在家里的后花园和祖父一起的时光才是明朗的。“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象鸟上天了似的。一切都活了„„” [2]幼时的感触使儿童内心感知的世界呈现出的是那样的清新明丽然而让读者感到的却是心头上抹不去的哀愁和悲凉。自幼的经历渐渐地形成了成年后的萧红小说创作中的意象,通过独特的意象,沈从文是把湘西的民风民俗幻化为一首首优美的田园牧歌,萧红则还东北民风民俗最原始最野性的底蕴和本色。在笔者看来,萧红的诗化语言下同样也有两方面的意象,同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界万物之意象,一类是色彩之意象。
首先是自然万物意象方面。不同于沈从文笔下湘西世界象征美好、纯洁、健康的生存环境的“水”“烟雾”“山洞”“雨”等偏重的是自然界,而萧红则偏重了动物界,而且沈 3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从文所塑造的自然意象都是美丽纯洁神圣的,相比之下,萧红笔下的动物意象则是有点丑陋脏污的。不同意象展现出了截然相反的人间仙境的湘西世界和荒寒悲凉的关东原野。萧红献给文坛的是《生死场》“第一次淋漓尽致地大胆裸露生命的躯体,让它在纷扰繁殖的动物和沉寂阴惨的屠场与坟岗中舞蹈着” [3]。动物意象是萧红故乡题材小说中最为重要的意象,最主要表现在作品《生死场》《呼兰河传》里,小说中抒发的是对民族、故乡以及生命形态情感化的感情。“《生死场》中没有太多的温情脉脉的东西,它所展示的乃是人生最为残酷也是最为真实的一面,而在这里蕴涵的情感则是人类的大爱、大恨和大痛。” [4]它展示的是一幅充满原始野性和神奇的大地上的乡土日常生活。《生死场》中多次反复出现的对山羊、老马、狗的描写笔触冷峻残酷,那只哀鸣的山羊“山羊嘴嚼榆树皮,黏沫从山羊的胡子流延着,被刮起的这些黏沫,仿佛是胰子的泡沫,又像粗重浮游着的丝条,黏沫挂满羊腿,榆树显然是生了疮疖,带着偌大的疤痕,山羊却睡在荫中,白囊一样肚皮起起落落„„”,那匹走向屠场的老马“老马——棕色的马,它孤独的站在板墙下,它借助那张钉好的毛皮在搔痒,此刻它仍是马,过一会它将也是一张皮了”和那充满野性残忍的狗“野狗在远的地方安然的咀嚼着碎骨发响。狗感到满足,狗不再为着食物而疯狂,也不再猎取活人。”以及走在旷野上的牛车都给人以心灵深处的震颤。《呼兰河传》里也充斥着鸡、鸭、猪、狗、牛、羊、乌鸦等动物意象“星星月亮,出满了一天,冰天雪地正是个冬天。雪扫着墙根,风刮着窗棂。鸡在架里边睡觉,狗在窝里边睡觉,猪在栏里边睡觉,全呼兰河都睡着了”“那漫天盖地的一群黑乌鸦,呱呱地大叫着,在整个的县城的头顶上飞过去了”“粮食仓子底下让耗子咬出洞来,耗子的全家在吃着粮食。耗子在下边吃,麻雀在上边吃。全身都是土腥气。”等等。这些生活在中国东北乡村一隅的动物们是与人们的命运休戚与共的,它们的身上折射出了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的命运。正如小说中所说“等王婆回来,窗外城根下,不知谁家的猪也正在生小猪。” [5]萧红是把动物旺盛的生命力和人类的生育放于同一场景中来表现,说明“在乡村,人和动物一样忙着生忙着死„„”,从这可以看出萧红有意识地模糊了人与动物食物界限,女人等同于畜类,她们的生存就是自我刑罚,她们的生育就是自我毁灭。
此外萧红还用动物的意象来塑造人物,小说将人物降级还原到动物的状态,以动物的状态去描写和释放“本能”状态存在的个体,给读者以强有力的震撼。在《呼兰河传》中的恶婆婆“打猫她怕把猫打丢了,打狗她怕把狗打跑了,打猪怕猪掉了斤两,打鸡怕鸡不下蛋。唯独打这个小团圆媳妇是一点毛病没有。”恶婆婆对待自家的媳妇还不如自己家的家禽家畜,全然变成了一个丧失人性的凶残动物,小团圆媳妇就是这么被恶婆婆活生生的折磨死了。在《刑罚的日子》一章中所有女人的生产都写得血腥、肮脏、残忍:“光着身 4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子的女人,和一条鱼似的,她爬在那里。”月英原本是打渔村最美丽的女人,月英当年是众多男子追求的对象,但是结婚之后,却患病且病入膏肓,“她的眼睛,白眼珠完全变绿,整齐的一排前齿也完全变绿,她的头发烧焦了似的,紧贴住头皮。她像一头患病的猫儿,孤独而无望。”丈夫却对她失去了耐心,还打她,不给她吃喝,不用被子而用砖依住她,希望她早死,还愤愤不平的说:“娶了你这样的老婆,真算不走运气!好现象娶了个小祖宗来家,供奉着你吧!”“宛如一个人和一个鬼安放在一起,彼此不相关联。”用这种对待动物的方法对付一个人,而且是自己的妻子,这本身也是因为人在人眼中的动物式状态。成业作为父亲亲手摔死了自己的女儿小金枝,在成业心中,小金枝大概还不如一只小猫小狗,“小金枝来到人间才够一个月,就被爹爹摔死,婴儿为什么来到这样的人间?使她带了怨气回去!仅仅是这样短促呀!仅仅是几天的小生命!”“小小的孩子睡在许多死人中,他不觉得害怕吗?妈妈走远了!妈妈啜泣听不见!”这些无疑映衬出了农村真实的生存状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俨然是非人化的,或者说是异化、集体无意识同化了。萧红在其小说中运用的动物意象它不仅揭示了生活在老东北这片黑土地上行尸走肉一般“迷迷糊糊地生殖,乱七八糟地死亡”的女性生存困境,暴露出凶残暴虐的男性压迫,还残酷地说明了此时的人已经退化为与动物无异的低等生物了。相较之沈从文笔下清新、美丽、健康的生命形式,萧红笔下更多的是丑陋、扭曲、冷漠的动物化了的残破的人生形式。在她笔下,人类似乎永远无法摆脱难产、衰老、疾病、瘟疫、饥饿、自杀等一系列形式的死亡,少了温情理想,有的只是残酷真实。体现了她对人类生命脆弱、不堪一击的悲剧性思考。
其次是萧红作品中的第二类意象即色彩的意象。萧红是一个擅长用色彩表述情感理念的天才作家,她用一支“画笔”描绘独特的情感体验与生命的存在。她用满蕴“情感的色彩”阐释爱与温暖,伤与冰冷,炽烈与酷寒。萧红的作品中经常出现“色彩意象”,融进了作者对世界的主观感受和情绪反应。萧红小说中的色彩意象与沈从文的清新淡雅的淡白、微青、淡紫、深黄、嫩绿的意象不同,是以红、黄、绿为代表的有彩色和以黑、白、灰为代表的无彩色在萧红小说中出现频率最高且处于对立状态。这与萧红童年经历是密不可分的,孤寂灰色的童年被织成一张强大的记忆之网,在情感上缠绕萧红,令她时时反顾,咀嚼,品味。她终其一生都赞美与渴望太阳,光明,春天等红,黄,绿的对应物,而对那些呈现出的黑,白,灰色的异己毁灭性的力量投以憎恶,恐惧,以及无可奈何。所以作品中色彩的背后时常隐含着情感与生命的痛楚。于是萧红的色彩心理表现为:喜爱红黄绿,厌恶黑白灰。《生死场》时期是萧红创作的“红色时期”,中心色彩为红黑;《呼兰河传》为萧红创作的“灰色时期”,中心色彩为灰。[6]《生死场》这一时期的创作,萧红的创作主题为“离家”,充满强烈的反叛意识。表现在小说的色彩结构上,红与黑,红与黄,红 5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与白的色影配置较多,以强烈的对比方式象征新与旧,明与暗,生与死的相争,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心理震撼力。堪称斑斓色彩下悲凉的“生死场”,用色彩表现对人物的刻画,浸透着“伤痕”情感的表达。对于《呼兰河传》茅盾称其是“一幅丰富多彩的风俗画”。《呼兰河传》是萧红后期回归作品,语言清新、明丽、自然、委婉、充满了强烈的乡土气息,已不见《生死场》中的短促粗犷,而是“一串凄婉的歌谣”,且笼罩在作品间的是一种悲剧的气氛和作家的悲凉体验是《呼兰河传》中极为引人注目的元素。整体来说,《呼兰河传》是以白色始,以玄色终,其间闪耀着红的,绿的,黄的色块,似一幅油画,局部区域不乏热闹。小说的开头“大地一到了这严寒的季节,一切都变了样,天空是灰色的,好像到了大风之后,呈着一种混沌沌的气象,而且整天飞着清雪。”“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尺长的,一张长的„„”“这里什么也看不见,远望去是一片白”。这都给作品涂抹了一层浓浓的北国情调,奠定了小说淡淡哀伤的感情基调。紧接着出现一些鲜亮的色彩,热闹的场景,如:跳大神,放河灯,野台子戏、逛庙会、跳秧歌等,起初色彩鲜艳浓丽,可是节目到结尾却是无一例外地转入荒凉寂寞。无论送神归山时“冷森森越听就越悲凉”的鼓声,还是“可是当着河灯,从上流的远处流来,人们是满心欢喜的,等流过了自己,也还没有什么,唯独到了最后,那河灯流到了极远的下流去的时候,使看河灯的人的心里无由的来了空虚”“于是不但河里冷落,岸上也冷落了起来”的越漂越远,越流越少的河灯,或是野台子戏散场时,在沙滩上过夜者的“冷森森的凄凉之感”无不暗示那些“五红大绿”、“金呼呼”、“亮通通”地给人们沉闷乏味的生活带来些许亮色的事物的存在是多么的短暂多么的稍纵即逝。第三、四章回忆“我”的童年及“我家”,那使“我”的童年充满了无限乐趣的的花园“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秋雨过后,便“黄的黄,败的败”,这些明艳的色彩渲染与烘托出悲怆之美,沉郁之美。” [7]在萧红的笔下,世间的一切美好总是难以长存的,其毁灭或消逝往往让人失落和惆怅、生命充满了遗憾、痛苦与悲凉。正如她以儿童的视角在小说中的平静叙述:“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的走,那是自古就这样的了。风霜雨雪,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那自然的结果不大好,把一个人默默地一声不响地就拉着离开了这人世的世界了。至于那还没有被拉去的,就风霜雨雪,依旧在人间被吹打着。” “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的长去,长大就长大,长不大也就算了。” [8]而这与《生死场》中忙着生忙着死的人们不同,从中看出了作家风格的转变。在作家透彻肺腑的悲凉体验后面不仅有作家对生命意义、生存困惑的追问,而且也表现出了这浸透着血污的黑土地上,坚韧的近乎原始性的顽强生命——“明晃晃、姹紫嫣红的花园里,西北角有棵大榆树,不畏狂风骤雨,笑看云卷云舒,风来了它 6
淮阴师范学院毕业论文
先啸,雨来了它冒烟。一旦太阳出来了,树叶就发光,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9] 因此萧红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最善于建立自己风格的作家之一,在她不足九年的创作生涯中,对色彩的理解逐渐深刻,运用色彩的技巧也日臻完美。正是大幅度与大密度的色彩意象,赋予萧红小说一种另类的美。
参考文献:
[1]凌宇《沈从文散文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版.[2]萧红《呼兰河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3]皇甫晓涛《萧红现象》第43页,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4]皇甫晓涛.一言难尽——《生死场》的多层意蕴与中国现代文化思想的多维结构【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0(3):110—119.[5]萧红.《生死场》[M].北京.长江文艺出版社.[6]姜红.萧萧落红觅归处——论萧红小说中的色彩意蕴《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科学版)》1988年01期.[7]薛荣玉.苍茫的落红――解读萧红作品中色彩意象的伤痕情感《现代中国文学论坛》(第一卷)[M].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年12月版.[8] [9]萧红.《呼兰河传》.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第1版.
第二篇:幼儿小班语言下
《换一换》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不同动物有不同叫声,并乐意模仿。
2、引导幼儿学会倾听别人的讲话。
2、能愉快的参与情景表演游戏,感受故事的趣味。
活动准备:
PPT
小动物的图片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
学一学
1、出示各种动物图片,幼儿看一看并说一说都是谁,它们是怎样叫的?
2、教师示范:“小鸡是鸡叽叽叽的叫着”,幼儿学习老师的句式说一说。
二、看PPT,引出故事主题
1、出示封面图,引起幼儿阅读的兴趣
请幼儿认一认封面上的字“换一换”,小鸡到底要换什么呢?
2、看PPT,分段欣赏绘本,了解故事内容,学说句型并乐意模仿小鸡变换的叫声
(1)欣赏第一幅画
师:“小朋友们看,上面有谁啊?小鸡在和鸡妈妈说:我出去玩啦!叽叽,于是小鸡便叽叽的上路了。”
(2)欣赏第二、三幅图,乐意模仿小鸡变换的叫声
师:“你们看它遇到了谁呀?小老鼠怎么叫的呢?小鸡对小老鼠说:小老鼠,换一换叫声好吗?小鸡和小老鼠交换了叫声,那小鸡现在怎么叫了呀?小鸡便吱吱的上路了”
(3)欣赏第四、五幅图,感受句型“XX,换一换叫声好吗?”
师:“你们看它又遇到谁了呀?小猪怎么叫的呢?小鸡对小猪又说了同一句话:小猪,换一换叫声好吗?(让幼儿一起尝试说一说)小鸡和小猪交换了叫声,那现在小鸡怎么叫了呢?小鸡哼哼的上路了。”
(4)欣赏第六幅图
师:“一路上小鸡又碰到了朋友,你们看它又遇到谁了呀?小青蛙怎么叫的呢?”
三、游戏一:换声音
1、教师扮小鸡,一幼儿扮青蛙,进行游戏。
2、请两名幼儿分别扮两只小动物,进行游戏。
游戏二:换名字
1、教师和一名幼儿进行游戏。
2、幼儿两两合作进行游戏。
3、请3名幼儿尝试换名字的游戏。
四、看PPT,教师分段讲故事后半部分
1、小鸡和三位朋友都换了叫声,他还会遇到谁呢?
2、大猫想干什么?小鸡怎么做?(通过观察图片,大胆的想象与猜测,想出各种办法。)
2、看幻灯最后一页:发生什么事情了妈妈为什么会觉得奇怪?
春天的电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打电话内容,了解春天的特征。
2、懂得把美好的事情与人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事先带领幼儿外出找过春天。
2、故事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春天来了,我们一起找过了春天。小朋友们看到的春天里有些什么?
总结:我们看到的春天里有黄黄的油菜花、绿绿的麦苗、好看的蚕豆花、青青的小草、美丽的豌豆花„„春天真美啊!
二、完整欣赏第一遍故事。
师:小朋友们找的春天真美啊,很多小动物也想去找春天,听一听有哪些小动物也找到了春天
师幼互动,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故事人物
师:好听的故事欣赏完了,你们听到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呀? 根据幼儿回答,教师逐一出示动物图片。如有没有说到的,教师提醒:看,还有一个朋友被你们忘记了,我们来把它请出来。
三、分段讲述 学说打电话内容
第一段:
(1)指着小熊,师:小胖熊知道春天来了,他是用什么办法告诉他朋友的?(打电话)出示电话图片,追问:电话里小胖熊说了什么?幼儿如果没有反应,没关系,那我们来仔细听一听吧!
提问:电话中小胖熊是怎么说的?(请4名幼儿来说一说)
小结:小胖熊打电话给小松,树上的雪融化了,快出来玩游戏吧!
出示图片(树上的积雪融化)
☆第二段:集体学说
(1)小松鼠听完电话后,他会做什么呢?(继续打电话)你们刚才听得真仔细,边讲述: 小松鼠听了电话,得儿得儿拨号码,“喂,小白兔吗?春天来了,山坡上的草绿了,快出来吃青草吧!”
边出示画:山坡上的草都绿了。
(我们一起来学着小松鼠打电话的样子,跟随教师学说(喂,小白兔吗?春天来了,山坡上的草绿了,快出来吃青草吧!)集体再次整齐地说一遍☆第三段:个别学说
(1)小白兔听完电话后心情怎么样?(很开心)他也想到了给好朋友打电话,小白兔的好朋友会是谁?(幼儿凭记忆猜测)他会对他的好朋友说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小白兔听了,得儿得儿拨号码。“喂,小花蛇吗?春天来了,河里的冰融化了,快出来游泳吧!”
(3)听完后:小白兔给谁打电话了?小白兔对小花蛇说了什么?谁能来学一学,请1名能力强的幼儿来试一试。边讲述边出示图画(河里的冰融化了)教师帮助提醒,引导幼儿看着图画(学说对话)(喂,小花蛇吗?春天来了,河里的冰融化了,快出来散步吧!)
☆第三段:看图说
(1)小花蛇听完电话后也好开心,他想到了给好朋友小狐狸打电话,小花蛇会对小狐狸说什么呢?出示图画请幼儿观察,你觉得小花蛇会对小狐狸说什么呢?师:我们来看看小花蛇对小狐狸说的话和你想的是不是一样的。
边讲述故事边出示图画(放风筝)
小花蛇听了电话,得儿得儿拨号码。“喂,小狐狸吗?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快出来放风筝吧!”
原来小花蛇给小狐狸打电话说(喂,小狐狸吗?春天来了,天气更暖和了,快出来放风筝吧!)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再次完整欣赏故事:请你们看着图片和老师一起来讲一讲这个故事好吗?
故事讲完了,你喜欢这些小动物吗?为什么?(因为这些小动物把自己找到春天开心的事情和好朋友一起分享所以自己也很开心了。原来分享不一定就是分享吃的东西,还可以一起分享开心点 事,把开心传给大家)我们也去把这件快乐的事情分享给教室里的好朋友吧!
迁移经验:打电话给自己的朋友
小朋友们也找到了春天,你会打电话告诉谁,会叫他一起做什么事情呢?•
会滚的汽车
设计意图:
在《会滚的汽车》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作者充分运用了童话故事中幻想的大胆和强烈这一个特点,故事中的动物、木桶被拟人化,大木桶就像一个热情、勇敢的好孩子,他热情,但也糊涂,开始时没有识破狐狸的诡计,让狐狸将小鸡、小鸭、小鹅吃掉了。故事的主题是:赞扬了大木桶的热心助人,谴责了狐狸的狡猾和贪婪。本次活动旨在让孩子感受通话故事的有趣,体验作品人物情感,教育孩子不要轻易地相信陌生人的话,要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学会辨别事物的好坏。
活动目标:
1、情感态度:喜欢故事中大木桶的形象,理解故事中谁是好人,谁是坏人,遇到像狐狸这样的坏人该怎么办。
2、认知:理解故事的含义,掌握故事的情节,学习并能记住小鸡 小鸭 小鹅的叫声,学习故事中的对话 ;
3、能力:能积极回答老师各种问题,主动的参加故事的表演,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力。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中的内容和表演故事。活动难点:
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故事。活动形式方法:
以集体形式为主,运用口授法、游戏法、直观法等组织教学。活动方法:
运用口授法、游戏法、直观法等组织教学。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小鸡、小鸭、小鹅、狐狸等动物的贴绒图片及相应的头饰;讲述故事的配乐。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1、用律动《小动物爱唱歌》来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律动略)
2、以提问导入故事,导入语: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小朋友们,小朋友喜欢坐汽车吗?” 哦小朋友们都喜欢坐汽车呀,老师有几个好朋友它们也非常的喜欢坐汽车,而且在今天早晨,他们坐着汽车,在汽车上还发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事呢。小朋友们想不想听一听呀。那老师就给小朋友们讲一讲这个故事,小朋友们可要仔细听呀,一会儿老师有很多的问题要问小朋友呢,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会滚的汽车》
提问:小朋友们一起说说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呀? 基本部分:
(一)教师生动完整的讲述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呀?
3、故事中讲了一件什么样的事?
4、小鸡、小鸭、小鹅是怎样唱歌的?(过渡语:今天,这些小动物来到了我们班上,来,我们一边看一边再听一遍故事,小朋友要仔细听哟,一会儿老师要请聪明的小朋友回答问题。)
(二)老师利用挂图和贴绒图再讲一次故事,并通过提问帮助幼儿掌握故事情节。
1、故事第一段,讲述故事至“乘车真快乐”,提问
(1)你知道“会滚的汽车”是谁呀?(2)小鸡、小鸭、小鹅分别对木桶说了些什么呀?木桶怎么回答的?
(3)小鸡、小鸭、小鹅在木桶里心情怎样?大木桶听到小鸡小鸭的歌声,它的心情怎么样? 你听了心情怎样?
2、继续讲述故事至“说完大摇大摆地走了”,提问:
(1)现在你的心情怎样?你想说点什么?
(2)大木桶怎么想的?
(3)大木桶会用什么办法对付狐狸?
3.继续讲述故事至“说完大摇大摆地走了”,提问:
(1)狐狸怎么上车的?它上车干了些什么?(2)狐狸为什么这么高兴呀?
(3)现在你的心情怎样?你想说点什么?
4.继续讲述故事至结尾,提问:
(1)大木桶会用什么办法对付狐狸?
(2)小鸡、小鸭、小鹅得救了吗?现在你们开心吗?(过渡语:……………………………)
(三)老师完整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讲述故事对话部分,分析故事人物形象。
讨论:
1、你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
2、你讨厌谁?为什么?
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喜欢故事里的木桶,他热情,喜欢帮助别人,还很勇敢、很聪明,能战胜狡猾的狐狸。老师讨厌狐狸,他太狡猾,而且心肠坏,还特别会骗人。(过渡语:……………………………)
(四)围绕故事开展故事表演活动,巩固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1、请几名幼儿在集体面前表演故事,教师讲述旁白,幼儿扮演动物并说对话。
2、提供头饰、玩具、指偶等,组织全班幼儿自由分组表演故事,教师观察指导。
结束部分
小结本次教学,评价幼儿表现。活动的延伸:
1、分组故事表演
2、画故事:《会滚的汽车》
小鸟找春天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角色和对话。
2、培养幼儿对看、听、说故事的兴趣、好奇心。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能看图复述故事的重点语句。活动难点:幼儿能够有感情的讲述故事。
教具准备:《小鸟找春天》的挂图,小鸟、小兔、蝴蝶的头饰等。
活动过程: 谈话导入:
老师:小朋友们请你说一说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
那你们知道春天有些什么变化?(柳树发芽了,小草长出了,迎春花开了)
二、讲故事展开活动
1、老师: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讲一个有关春天的故事,想听吗?
教师用头饰、有感情的讲述故事。
2、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大意。
故事中有谁?(小鸟、小兔、蝴蝶和小朋友)
故事中谁去找春天了?
他碰到了谁?
小鸟和小兔怎么说的?小鸟和蝴蝶怎么说的?小鸟和小朋友怎么说的?
3、利用挂图再次讲述故事,并提问
小鸟和小兔怎么说的?小鸟和蝴蝶怎么说的?小鸟和小朋友怎么说的?请个别幼儿回答,并学习小鸟、小兔、蝴蝶和小朋友之间的角色对话。
三、故事表演:学习有感情的讲述故事中重点语句
老师:小朋友们喜欢这个故事吗?
那我们带上头饰来表演这个故事好吗?谁来当小鸟?谁来当小兔?谁来当蝴蝶?谁来当小朋友?幼儿戴头饰表演师指导。
四、延伸活动
带领小朋友到院子里寻找春天。
五、课后反思
幼儿对春天的特征较难掌握,教师把它设计成为一节故事教学活动《小鸟找春天》,提高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使幼儿轻松地掌握了本节内容,同时还提高了幼儿的讲述故事的能力。
活动目标:
1、喜欢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2、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乐于参与活动。
3、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知道有东西要学会与同伴分享。活动准备:铃铛一个,故事动画《小铃铛》,小花猫,小花狗,小白兔,小山羊的图片。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铃铛导入课题,激发幼儿对„„
活动目标:
1、喜欢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2、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乐于参与活动。
3、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知道有东西要学会与同伴分享。
活动准备:铃铛一个,故事动画《小铃铛》,小花猫,小花狗,小白兔,小山羊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铃铛导入课题,激发幼儿对活动产生的兴趣。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件小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那请小朋友们闭上小眼睛,我们先听听声音,你们猜一猜,是什么?(小铃铛)
2、师:红色的小铃铛摇起来就会发出叮当叮当响的声音,小朋友想不想玩?(想)不过要认真听老师讲故事才能玩,你们能做到吗?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小铃铛》。
二、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倾听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讲故事后提问: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你听到故事中有哪些小动物?(教师依次出示动物的图片)
3、谁的脖子上戴有小铃铛?
4、故事中的小铃铛是谁的?
(师:那我们再来听一听,看一看故事中的小铃铛是不是小花猫的)
三、幼儿观看故事动画,提问:
1、小铃铛是不是小花猫的?
2、小花猫脖子上戴了一个小铃铛,小花狗、小白兔、小山羊都觉得小铃铛很漂亮,都很想戴,于是它们都跟小花猫借,小花猫愿不愿意借给它们?(不愿意)小花猫是如何拒绝小动物们的?我们先来说小花猫是怎样拒绝小花狗的?(不行,不行,会让你弄脏的),小花猫又是怎样拒绝小白兔呢?(不行,不行,会让你弄坏的),小花猫又是怎样拒绝小山羊呢?(不行,不行,会让你弄丢的)。
3、你们觉得小花猫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师小结:不对,因为它不舍得把玩具借给朋友玩,怕它们弄脏,弄坏,弄丢,所以小花猫这样做是不对的,我们的东西要与小朋友一起分享,才能玩得更开心。
四、欣赏最后一段故事。
1、小花猫后面走到河边发生什么事情了?(掉进了河里)
2、小花猫掉到河里后,谁去帮忙了?(小花狗、小白兔、小山羊)
3、小动物们是怎么做的?(小花狗先拉小花猫,拉不动时,小白兔和小山羊看见了,连忙跑过来帮忙。大家一起拉,才把小花猫拉上岸来的)
4、小花猫上岸后觉得多难为情,它最后怎么做了?(低下头,拿下脖子上的小铃铛,说:"你们也戴戴小铃铛吧!)
五、幼儿讨论--如果你有新玩具时你会怎么做?
六、师:今天小朋友表现真棒!小花猫也把小铃铛给我们分享,现在让我们拿着小铃铛到外面玩玩吧!
鼹鼠的空调屋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知道夏天空调是避暑的好帮手,但不能过于贪凉。
2.喜欢参加户外活动。
活动准备:
1.各种空调的图片、教室中的空调实物。
2.挂图《鼹鼠的空调屋》、故事、小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夏天)现在的天气怎样?(很热)
师:天气很热,小朋友们我们想些什么办法让自己凉快些?(游泳、吃冷饮、吹风扇、躲在太阳晒不到的树荫底下、打开空调等等。)你家有空调吗?你家的空调是什么样子的?(长方形、椭圆形)你家的空调是什么颜色的呀?(白色、银灰色)天气很热,小朋友们喜欢开着空调吗?(喜欢)
基本部分:
1.出示空调图片(可以请幼儿去观察并感受大班寝室里的空调),引出活动。
提问:看看老师手里这张图片上画的是什么?(空调)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
夏天吹空调会是什么感觉的呢?(凉凉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鼹鼠的空调屋是什么
样的?
2.看图听故事《鼹鼠的空调屋》。
(1)设置悬念,引出故事。
夏天太热了,太阳火辣辣的,鼹鼠妈妈也想出了一个避暑的好办法,什么办法呢?(装了一台空调在屋里)
(2)教师讲述故事。提问:小田鼠和小刺猬来找小鼹鼠玩,鼹鼠妈妈为什么不同意?(因为鼹鼠妈妈怕他们热,让他们在家吹空调,这样比较凉快。)小鼹鼠在家天天吹空调,一点阳光也没照到,结果怎么样了呀?(感冒了)小田鼠和小刺猬又来找小鼹鼠出去玩,鼹鼠妈妈最后让小鼹鼠出去玩了吗?(鼹鼠妈妈让他出去玩了)
(3)幼儿看图,教师分角色讲述一遍故事。(教师戴鼹鼠妈妈的头饰,带动作讲述,请几个小朋友分别扮演小田鼠、小刺猬、小鼹鼠)
(4)请幼儿分角色扮演,口头表达故事里的角色语言。(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
小结:空调能带给我们一个清凉的世界,但不能过于贪凉,否则会生病。适当的户外活动有利于身体健康。
活动结束:引导幼儿简单续编故事。
第二天,小鼹鼠终于可以和小田鼠、小刺猬一起出去玩了,后来又发生什么事了呢?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简单续编故事。(请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幼儿带头说一说。)
活动延伸:引导幼儿去外面阴凉处跟着音乐做运动。
效果记录:本节课课堂气氛活跃,达到了预期目的。有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很强,有的孩子模仿力(小动物的声音)很强,有的幼儿对常识知识了解比较多。本次活动主要培养幼儿对生活常识的深入了解,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创造力。
第三篇: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诗化小说教学研究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诗化小说”教学研究
“小说”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版块,但据笔者的调查,这一文体的实际教学效果却并不太理想。尤其是小说文体中较为特殊的“诗化小说”的教学,甚至可以说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或认知的误区。因此,针对这种现状,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就成为了当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关键所在。
一、何谓“诗化小说”
“诗化小说”是小说文体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它兼有诗、散文与小说的特征,可以看作是对既有文体观念的一种冲决与突破。一般而言,“诗化小说”具有以下几个共性。1.小说重意境、氛围的营造,抒情性强,而轻情节与人物。2.小说结构较为松散,常随生活的流动而浑然成篇,无刻意雕琢之痕迹。3.小说的语言极凝练、简省,且富有诗意。中国现代“诗化小说”的源起大致可以从废名算起,其笔下的《竹林的故事》就充满了田园诗般的优美、静穆与感伤,在这篇以“意境”见长的小说里,作者揉合他了对故土的回忆、对美的爱怜、对善的同情,对命运的哀伤与无奈,读来清丽哀婉。废名之后,沈从文的《边城》,汪曾祺《受戒》《大淖记事》,孙犁的《荷花淀》,铁凝的《哦,香雪》,何立伟的《白色鸟》等都称得上是“诗化小说”中的名篇。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对“诗化小说”的讲授显然不能按照传统小说的路径进行。传统小说通常由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构成,注重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塑造,讲究情节的跌宕起伏,以故事性见长。而“诗化小说”走的是淡化人物、淡化故事的路子,它更为关注的是小说语言的诗性及意境与氛围的营造,力图达到一种整体性的抒情效果。由于二者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所以在当下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因为某些教师的把握不当,对此类文体的讲述出现了一些偏差及问题。
二、“诗化小说”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根据笔者的调查和了解,“诗化小说”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农村、乡镇中学)大都依然走着传统、老旧的路子。下面我以两个教学实例为例进行说明。其一,《边城》的教学设计。某乡村中学教师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中提出了三个要求:1.理顺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2.勾画出环境描写的句子,挖掘人物心理。3.分析探讨文章的文化内涵,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该教师把主要精力都花在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的塑造及分析上,而对《边城》中浓郁的民情风俗、独特的语言艺术则是轻描淡写的一语带过。如此一来,小说中极具湘西边地风情的艺术氛围被大大地冲淡、弱化了,而沈从文先生试图通过这种氛围来营造的那个桃花源般的理想世界,来讴歌的那种“健康、优美而又不悖乎人性的生命形式”都因为教学重点的偏移导致了学生对其一知半解。事实上,教学《边城》这样经典的“诗化小说”,必须将人物的分析与理解放置在小说的氛围和意境中去把握。翠翠的纯真,祖父的善良,天宝、傩送兄弟的骨肉深情,湘西边地每一缕让人感到温暖的人性之光,实际上都来源于这片未被城市文明污染的纯净土地。一旦脱离了湘西大地的依托,单纯地去讨论人物及性格,人物的立体性,小说整体的抒情气氛也就不可避免地大打折扣。所以,施教者至少应该明白,沈从文先生刻意赞美的其实不仅仅是翠翠、祖父等几个具体的人,而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博大仁爱的灵魂,他们才是这篇小说真正的主人公,是人性之善的守护者。同样,通过对湘西边地淳朴、优美的人文环境的书写,教师也必须让学生明白,作者的用意不仅仅是出于对家乡一往情深的赞美,更是他用以抵抗城市文明病的一块盾牌,同时还寄托着他对城市文明逼迫下乡村文明日益凋敝的忧虑与哀伤。与《边城》类似的还有《白色鸟》,此文在人教版、苏教版、鲁教版等中学语文课本里均有收入。下面,笔者谈一个关于这篇课文的教学案例。(以下为课堂节录):
师:同学们,这篇文章的体裁是?生:小说。师:那我们学小说需要学习什么?生:学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吧。师:对,可是小说有它自己的特点,知道吗?生:三大要素。师:能详细点吗?生:有故事情节、环境描写、故事的人物。师:知道有哪些人?生:两个小伙伴。师:知道是什么事情吗?生:开斗争会了。师:开斗争会是怎么回事?生:就是打仗。(众笑)师:啊?我们应该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说啊。生:老师,我知道,文革时期开斗争会就是把人拿来斗争。师:那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啊?生:批斗好人。师:对了,就是批判阶级斗争。
不难看出,在本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按照的是传统小说的教学模式来进行的。偏重对人物、事件的分析,并把文章主题概括为“对阶级斗争的”批判。严格来说,这样的教学模式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误导。首先,整篇小说虽然刻划了一黑一白两个儿童,但实际上除了彼此间天真童稚的对话,并没有传统小说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作者的着力点显然也并非要在本篇小说中构筑一个精彩的故事。其次,文末虽然提到了“斗争会”,影射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但从小说整体来看,时代只是整篇小说的一道布景。这道布景的目的不是将小说的主题推向阶级斗争,恰恰是为了反证在阶级斗争如火如荼的年代里,仍然有美好的生活、美好的童真,有人性中的纯然与温暖。所以,在此堂课程的教学中,作者用力最勤、用意最深的对美好自然环境的描绘,对美好环境中快乐、自由人性的赞美反而被忽略和遗忘了。这不得不说是非常失败的,而这种失败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此类小说文体知识的匮乏。
三、“诗化小说”的教学策略及建议
根据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解决。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将学习教育常态化。中学语文教学之所以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把“诗化小说”当成传统小说来进行讲授,关键原因就是中学语文教师,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乡镇语文教师专业知识欠缺,理论功底薄弱所造成的。以笔者所在的贵州地区为例,少数民族地区乡镇中学语文教师大多是中专或大专毕业,专业素养和城市中学本科或研究生毕业的教师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地处偏远,此类教师接受教育培训,提升理论素养的的机会又十分有限,因此,用陈旧的理论知识教学也就成为了一种普遍化现象。针对此问题,我认为各级教育部门,尤其是县乡教育主管部门应不定期地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利用各种机会(例如寒暑假的“国培”、“送教下乡”)将教师送出去接受新鲜知识,提高他们自身的专?I素养。此外,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购买一些对教学有帮助的研究性书籍(譬如关于“诗化小说”的研究著作),或聘请名师、专家定期到学校开展相关的专业知识讲座,将理论学习常态化,或不定期举行教师教学比赛等等。总之,要想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必须让其进行不间断的充电学习,并将各种培训机制化、常态化。
第二、抓住文本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方案。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虽然选取了相当篇目的“诗化小说”,但对此类小说并没有专门指出其特点,也没有给予任何相关的提示。基于此,一些理论素养稍微欠缺,对此类文体不太了解的教师就只能按照传统保守的小说教学模式进行操作。事实上,“诗化小说”并不注重人物与故事情节的塑造与编排,反而在小说语言与意境方面用力最勤。像《白色鸟》《受戒》《边城》,都是语言与意境皆美的典范之作。如果教师在确定教学方案时能抓住小说语言、意境、氛围等要素来诠释小说,就更贴近它的艺术特征,学生的理解自然也会更到位。
第三,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如果学生的阅读面广,语文素养较高,教学起来自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布置些课外阅读作业,如废名、铁凝、汪曾祺、沈从文等名家的小说,并给予适当的阅读提示。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小说语言的表达、结构的安排、意境的营造等要素,并思考这些作品与传统小说存在哪些差异。通过课外的阅读准备,学生虽然不可能完全了解此类小说的奥妙,但至少会形成一些感性的认识,察觉到“诗化小说”的某些独异性,而这对于课堂教学必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总之,“诗化小说”的教学在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确是一个难点问题,教师难以把握,学生也难以理解。要想切实的解决教与学的问题,还需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既要提高教学者的理论素养,也要注重培养教学对象的语文素养,最终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第四篇:马金莲小说中雪意象的解读
马金莲小说中“雪”意象的解读
人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专业 09级1班 王晨 学号200905110129
摘 要:马金莲的作品大多都以宁夏南部山区农村小人物的情感生活为主线,小说中人们虔诚的信仰带给他们一种真诚、热情却又谦虚谨慎的性格,就像“雪”这种意象一样,无声无息却有着单纯无私的精神。本文主要从“父亲的雪”“我的雪”及“碎媳妇的雪”三部分内容加以阐述。
关键字:雪;马金莲
作为一名女性作家,马金莲用细腻的感情感知生活,小说中多以描写小人物的故事为主,描写过程比较关注生活细节。在人物刻画上,马金莲主要将视角集中小人物身上。《父亲的雪》和《碎媳妇》这两部作品中,不论是父亲、“我”还是雪花,都是作为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生存在闭塞而传统的环境中,在这种环境下只有顺从生活,才能保证自己的人生和长辈们一样活的像个“人”样。封闭的环境、传统的生活方式加上浓郁的宗教文化氛围,生存环境就像一个无形的枷锁压制着人们的一切,但这并不意味着这里仅仅有着人类最初的愚昧和野蛮,反而更加凸显了人们性格中最本真的一面。小说中的人物具有谦和、无私、谨慎等这些优秀的品质。一片片雪花就像这些人的生命一样,以最柔弱的形态生存,但他们所传递的能量就犹如那一场大雪一般令人震撼。在马金莲的小说中,“雪”是作者刻画人物形象,赞美人物优秀品质以及抒发感情的重要意象。
一、“父亲的雪”:悄无声息
在《父亲的雪》这篇小说中,继父作为一个着墨极少的人物贯穿于故事当中。“神情有些僵硬,好像有一双无情的手在向后扯他的皮肉,脸面上的皮肉绷得紧紧的,眼睛分外大的男人” [1](P14),那个“没有模样的男人”对于文中的“我”来说是一个掠夺者的形象,他的出现使“我”失去了家,最后只能和哥哥寄住在二娘家,忍受各种委屈。在去继父家和继父送“我”回家的过程中,“我”一直用自己的方式来拒绝他作为父亲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并深深地恨这个男人。然而,在送“我”回家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是 “我”所不知道的事,五十年后在二娘的葬礼上“我”才从母亲口中得知,那个“无意中给我做了伴,陪我走完长长寒冷的山路”的人,继父也正是因为送“我”回家致使病情加重,最后因病去世。曾经“我”一直为难他、恨他,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变成了一个 “我”所感谢和关注的陌生人。小说中,作者对父亲的 描写极少,但是在角色的转换过程中,继父的宽容无私的形象最终跃然纸上。当时的“我”不仅眼睛遭受到大雪的冲击,心里更是希望大雪能埋没一切,眼里容不下、也看不到继父对“我”的感情。继父的爱就像是那场“记忆里世界上最大的一场雪”一样,早已覆盖在“我”的世界里,悄无声息。亲情就像一把钥匙,在无形中就已经打开城门,成了城中的人。波伏娃曾说“唯有小说,才能把处于完整的、独特的、短暂的现实中的存在的原始涌现出来”,作者以叙述者的身份向读者缓缓诉说着主人公的故事,讲述主人公与亲人之间如何消除隔阂,讲述一位质朴的父亲对女儿的爱。这里的父爱并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平平淡淡的,甚至平淡的令人难以察觉。就像雪花的飘落和融化一样,无声无息却又影响深远。一场大雪,一场父亲的雪给读者的影响是震撼的。小说中恰恰有了“雪”,才能够将这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感情彰显出来。
二、“我”的雪:无边无际
在《父亲的雪》这篇小说中,五岁的“我”因为母亲再嫁而寄住在二娘家,在唯一一次探望母亲的过程中才体会到一种被世界都抛弃的感受。在这一过程中,“那场记忆中最大的雪”就是见证。“严冬的大雪居然不怎么冰,只是稍稍一落,就随风走
[1](P07-08)了。雪花也在赶路吗?那么急匆匆的,他们是在寻找自己的家吗。他们有家吗?”对于一个五岁的孩子来说,“我”渴望留在母亲身边,但是母亲却在下雪的日子将“我”送回二娘家,这时的“我”就像这纷纷扬扬的雪花,急匆匆的却找不到自己的家,心中满是纷乱与恓惶。就如作者说的一样,“雪花在脚下呻吟,他们似乎也有生命,也不堪重负,发出沉闷犹豫的响声”。[1](P14)在回二娘家的过程中,马金莲多次通过雪花来表达“我”害怕和绝望的心情。在这场大雪中,母亲的无情彻底让我断了念想,雪花一片一片的落下,也是在写“我”心中的落寞与失望。在“我”的眼里“世界就是一场没有边际的大雪,“我”的人生注定要忍受孤苦与伶仃。小说中,马金莲对雪的描写不再侧重品质和情感的描写,而是从雪带给人的直接感受入手,这里的雪表现的是作者心理上的孤独和失望,就如雪天给人带来的感觉一样冷,雪花的飘落无边无际,没有方向。时隔五十年,雪再次出现在“我”的生活当中,而这一次雪却不再成为“我”曾经认为的纷乱与恓惶。“随着岁月流逝,我对母亲渐渐愤恨不起来了,也
[1](P19)慢慢的明白了母亲的用心和在那样的环境下所作的抉择。”经过后来母亲的讲述,五十年前的真相也逐渐清晰,“那个畏缩不前,踽踽而行的身影” [1](P20),那个我曾关心的陌生人原来就是雪天陪“我”回家的新大。在整篇小说的描述过程中,作者将人 2 物心理与意象结合表达情感,从中也间接的表现出女性作家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使人物形象生动而鲜明。马金莲通过“我”的心理独白,将孤独惊慌的情感深嵌在雪中,使冰冷的雪景和凄凉的心境描摹的更为清晰。作为贯穿小说始终的意象,雪是一个见证者也是一个描述者,“我”对于父亲所有记忆都封存在那场大雪中,而雪也成为父亲对“我”的爱的最恰当的表达,单纯、悄然无声却早已化成水流入“我”的人生。在这里雪所表现的含义,同父亲的情感和品质相重合,深化了《父亲的雪》的主旨。
三、碎媳妇的雪:慢慢融化
在《碎媳妇》中,雪花是一个刚嫁入夫家的小媳妇,她时时刻刻都谨慎自己的行为,生怕自己的鲁莽让婆家人笑话。“雪花慢慢学会了忍让,处处小心,处处忍让。”[1](P24)雪花从一个懵懂的女孩,学着去适应生活中的规则,这样的小心翼翼不仅体现在雪花对嫂子和婆婆的行为举止上,更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刚出嫁的雪花对婆家的一切都是陌生的,所以在生活中的各种经验来自她不动声色的观察,除此之外,在婆婆的暗中点拨和嫂子的闲言碎语中,雪花也能获取一些为人处世的门道,如“嫂子说不少女人害口喜欢当着人面吐,不知道有多丢人,雪花就揣摩出害口时不能太露,得藏着掖着”,[1](P27)“娃娃出生前扫炕换水也是嫂子说的,在她一遍一遍笑话某个女人时,雪花就明白了如果一个女人算得上勤快贤惠的话,生娃娃前一定会把自己的一切都收拾好”。[1](P28)怀孕时应注意事项是从婆婆的话中悟出来的,扫炕是在嫂子的闲言碎语中揣摩到的,在为孩子准备衣裤的问题上雪花犯了难,但是,没过多久在嫂子和邻家女人的谈话中雪花得到了答案。在生活中雪花总是吃嫂子的亏,但总能从嫂子的唠叨声中获得宝贵的经验,雪花生孩子前的各种问题都在嫂子的言谈中有了答案,无意间嫂子也充当了雪花生活中的老师。老实的雪花经过嫂子的一番教育更加小心和谨慎起来,但她还是无法摸清嫂子的真正心思。“现在她想明白了,孩子一落地,雪花心里突然就明白了,是豁然开朗的那种明白。”[1](P33)当所有生活中的磕磕绊绊伴随着雪花一年多的新生活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作为一个媳妇必须得学会“忍耐,沉默,吃亏”然而这一种生活的滋味只有雪花当了女人才真正的明白,真正吃透。“真正的女人”是雪花生完孩子后才明白的道理:一个女人只有生了孩子以后才算是真正的女人,自己再也不会像以前一样心里空空的总是像丢了一件东西一样。孩子的出生让雪花有了寄托,更让她明白生活并不是默默无闻的,而是要积极投身其中,将自己融为生活的一份子。女儿是雪花在婆家辛酸生活的见证者,当雪花为自己的女儿取名为碎 3 女子的时候这里面是包含了她多少的心酸和苦楚。作者采用了梦的形式写出了后来雪花在生活中的改变,碎女子的出生为雪花的生活带来了转变,也就意味着雪花逐渐开始接触周围的一切,融入生活。“她和所有的女人一样开始话家常,爱一个人唠唠叨叨,说个不停,也和嫂子开始谈论家务事了,全围绕着娃娃说。”[1](P36)从前那个羞涩和谨慎小心的雪花需要改变自己,她必须适应婆家的生活,并且积极的融入到当中。“一个真正的女人心不慌,眼不乱,干啥沉沉稳稳,拿捏得住了。”[1](P36)从一个柔弱的女子到一个年轻的碎媳妇再到一个“真正地女人”,雪花逐渐的从一个腼腆的女孩变成一个为生活付出青春、汗水和泪水的妇人,雪花从生活中逐渐的学会适应,学会隐忍。在马金莲的小说中也有很多雪花这样的碎媳妇,她们从陌生到熟悉环境,通过不断地改变自己来适应家庭。然而,这一番改变是艰难的,碎媳妇们默无声息的生活在贫困和艰辛中,同时要为了拯救破落的家庭而作自我牺牲。马金莲的小说中人们生活的环境本来就是一种苦难,而女孩们在婚后也面临更多的挑战,为此,她们不得不通过向现实低头来祈求生活的平顺。《掌灯猴》中程丰年的妻子及《搬迁点的女人》中妻子的形象都是这类妇女的典型代表,她们为了生活甚至丧失了女性该有的柔弱,逐渐成长为为了日子奔波的巨人。这一番蜕变是艰难的,马金莲在小说最后借用“雪”描述了从一个女孩到真正女人的演变“雪花真的很大,一片连着一片,一片压着一片,前拥后挤从云缝深处向下落。等落到半空中的时候,它们好像又不愿意落向地面,犹豫着,悠悠然,又有点儿无可奈何的落到了实处。雪花飘落的情景,多么像女儿的出嫁,随着媒人的牵引,她们飘到未知的陌生的人家。慢慢将自己融化,汗水和泪水,与泥土化为一片,融为一体,艰难的开始另一番生活。”[1](P37)《碎媳妇》中雪花用自己柔弱的身躯融化在泥土中,就像是新出嫁时的雪花一样犹豫,无可奈何,但却用自己最真实的感情融入到丈夫的家庭中渐渐的奉献自己的一生。在《碎媳妇》这篇小说中马金莲用“雪”表现了一个碎媳妇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将自己融化在夫家的过程,同时也表现了在西海固的土地上女人们依托环境生存、依托丈夫生存的悲剧。
马金莲曾说她的写作“都是关于村庄的。写作灵感的源头,就是我最初生活的那个村庄”,今后的写作,还是围绕村庄。只要村庄屹立在大地上,生活没有枯竭,写作的灵感就不会枯竭。”[2]对于乡土小说的选择既是她对这片曾生活的土地深深地眷恋也是因为在这片焦灼和苦难的土地上,回族宗教所赐予人们隐忍、宽和的品质使她拥有在文学上的写作灵感。丁凡曾说“坚守在黄土高原深处的回族,则表现出了矜持、孤独和沉默、犹豫的性情。”[3]马金莲叙述弱者的痛苦,既不控诉,也不反抗,而是 默默的忍耐,并在苦难中挖掘温暖的片段,发觉生活内在的金贵。正如一个埋首低语的回族媳妇,向人们讲述她艰难坎坷的一生。
参考文献
[1]马金莲:《父亲的雪》,2010年黄河传媒出版集团阳光出版社 [2]马金莲:《父亲的雪﹒序》,2010年黄河传媒出版集团阳光出版社 [3]马海燕:《乡土文明独特关怀——试论回族女作家马金莲的小说创作》,昌吉学院学报2010年第六期 [4]马晓雁:《论马金莲小说中的女性观怀意识》,宁夏师范学院学报第31卷第5期
(指导教师:马晓雁)
第五篇:鲁迅小说的“辫子”意象与国奴性主题分析
鲁迅小说的“辫子”意象与国奴性主题分析
——以《**》为例思考
内容摘要:鲁迅小说常在小说意象主题中蕴含或喻示其判断与理念。本文将以《**》为例,围绕着“辫子”这一主题意象,揭示了“铁屋子”里昏睡的国民的浓重的奴性意识,即国民性最深重的病根——奴隶意识和奴性文化。
关键词:《**》 辫子 国奴性
从清朝立国到倾覆,头发,辫子,一直都是汉民族挥之不去的一个心结。鲁迅曾说:“头发是我们中国人的宝贝与冤家,古今来多少人在这上头吃些毫无价值的苦啊!”一条辫子,蕴含着多少中国人的血泪史,辫子的有无,盘与拖,都关系着中国人的命运。
鲁迅第一次写到辫子是在《头发的故事》中,后来,他又在《**》中专门写了一场由辫子而引起的**,在《阿Q正传》中再一次写到辫子。鲁迅去世前的最后一篇文章《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中谈的仍然是辫子问题。这似乎透露出鲁迅对中国人的辫子的特别关注。的确,“辫子”意象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促使我们进一步的思考。
鲁迅在表现辫子问题的小说中人物的头发以三种样式出现:或拖在脑后、或盘在头顶上、或剪掉。辫子的拖、盘、剪实质上与人的奴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失去了辫子就意味着失去了做奴隶的机会。而盘辫子是为了继续拖辫子,也就是要保住奴隶的资格。“辫子”在《**》共出现了十八次之多,贯穿了小说的始终,并引起了一系列的人物矛盾。在这里,“辫子”作为一个道具,或拖、或盘、或剪,透过“铁屋子”里的人对头发的看法揭露他们精神奴性。这种精神奴性具有丰富复杂的内蕴,可从三个层面上来认识:
(一)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自觉与能力,以他人的意志为意志,以现成的思想为思想,以封建伦理观念为判断是非的标准。这是人的奴隶意识和奴性心态的最突出的一个表现。
本来,辫子的有无对社会他人并无太大干系,剪掉辫子也不会对自身以及其他人造成丝毫的损害。但在奴性心态为主的传统社会中却成了生死攸关的大事。《**》中的七斤有无辫子本来无伤大碍,但当张勋复辟、皇帝要坐龙庭的消息传到土场上时,所有人对七斤剪了辫子做出了新的判断,包括七斤嫂和看客,甚至包括七斤本人。但他们做判断时并非从自我内心感受出发,而是受赵七爷思想的操控,以赵七爷的是非标准为标准。
七斤夫妇是缺乏自我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意识的代表。当七斤嫂向赵七爷试探地说出皇帝坐龙庭就要皇恩大赦时,赵七爷马上反问:“但是你家七斤的辫子呢,辫子?这倒是紧要的事。你们知道:长毛的时候,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没有辫子,该当何罪,书上都一条一条明明白白写着的。不管他家里有些什么人。”以“书上写着”来吓唬七斤夫妇。在这场**中,他们自始自终都没有个人的思想表达,至于剪不剪辫子、剪辫子会有什么后果等均没有自己的思考。剪不剪辫子本来对七斤来说是无所谓的事,包括七斤嫂也是这样认为,但因赵七爷将辫子的有无与砍头与否联系在一起,这才引起夫妻二人的恐慌,并使二人立刻反目。在整个**中,七斤和七斤嫂纯粹是行尸走肉的僵尸,因为长期处于被奴役的地位,已经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其个人思维处于一种极端低级的水平,没有个人的思想,对是非的判断均以赵七爷的话语为标准。
同样的,赵七爷表面上是“三十里方圆以内的唯一的出色人物兼学问家。”然而他的全部学问就是“他有十多本金圣叹批评的《三国志》,时常坐着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他不但能说出五虎将的姓名,甚而至于还知道黄忠表字汉升和马超表字孟起。”因而赵七爷也就掌握了话语权,成为能左右土场人们心理意识和行为判断的乡绅人物。而实质上他是一具仇恨革命、浑身散发着“ 遗老的臭味”的封建僵尸。他梦寐以求的是“ 皇帝坐龙庭”,因此张勋复辟的消息对他来说无疑是一支强心剂, 使这一具僵尸顿时兴奋起来, 蠢动起来,自欺欺人地编造出所谓这回“ 皇帝坐龙庭” “保驾的是张大帅, 张大帅是燕人张翼德的后代, 他一支丈八蛇矛, 就有万夫不当之勇, 谁能抵挡他” 的鬼话来欺骗、威胁和恫吓群众。其实,赵太爷也是一个并无独立思想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朽腐之人。他一切以“书”为准,满脑糊涂,真假不分,是非不辨的中国式“奴隶”。
(二)在这种以奴性心理为基础的社会中,从来不把人当人看,人生所愿只求做稳了奴隶,而且在做稳奴隶的满足中奴隶别人,即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这样一级一级地奴隶着,不能动弹,也不想动弹。这是人的奴隶心理和奴性心态最可怕的一个层面。
“辫子”的深刻含义在于, 它是清朝统治者用铁血政策在汉人头顶上种起来的。久而久之,汉人也将之当成自己民族的传统而未有违者了,并且在思想深处也形成了辫子等同于生命的思维定式,即“辫子——头——生命”三位一体意识的形成,甚至极力维护这种传统。所以说,汉人蓄辫的过程也就是汉人被奴化的过程。
辫子作为奴隶的象征,是奴隶们保住奴隶的地位的凭证。在《**》中七斤一家人听到皇帝坐龙庭的消息之所以这样绝望,正是因为七斤失去了那根做满清奴隶的标志性物品——辫子。七斤是在不情愿中被革命军剪去辫子,并不是他自愿剪掉,当听到皇帝坐龙庭就要皇恩大赦时,辫子成为了他保命的工具,而失去辫子,就意味着他也许会失去性命,也意味着他成为低自己一等的人,而处于奴隶中的更下一层,失去了做奴隶的资格。为此,他感到如赴死般绝望。同样的,土场上的其他人也满足于做奴隶的生活,不管谁坐龙庭还是革命,都不是他们要关心的事情,更别提赵七爷对他们进行欺骗和压迫。同时,更可怕的是,包括七斤嫂在内的村民对七斤的困难境地非但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同情,反而是一种落井下石的暴民心态,这其实也是一种极力想保住自身奴隶地位的奴性心理。这些奴隶一心要维护自己大清帝国臣民的标志——辫子的心情,比大清国的皇帝还迫切。
在保证自己的奴隶地位的同时,还要寻找机会奴隶比自己更低一层的奴隶,这是奴隶心理和奴性心态中更深层次的一面。七斤嫂在赵七爷面前也是十分恐慌,可怜兮兮,但在女儿和八一嫂面前,是奴隶别人的封建主。六斤拿了空碗伸手去嚷着要添时,七斤嫂便用筷子在伊的双丫角中间,直扎下去,大嚷道,“谁要你来多嘴!你这偷汉的小寡妇!”这是借打骂女儿指桑骂槐,骂的实质上是八一嫂。因为八一嫂是寡妇,比她第一等,所以她看不起她,寻找机会奴隶比她第一等的人,就是她所有的本事。同样处于奴隶地位的七斤也一样。他在要做龙庭的皇帝面前诚惶诚恐,在鬼话连篇成心前来威胁的赵七爷面前唯唯诺诺,在母老虎般的妻子面前无计可施,是精神上的奴隶,但是在女儿面前,他却是威风的封建大家长,是奴隶别人的人。七斤因恐惧没有了辫子做不成奴隶而且将性命不保,又被女人当众谩骂,正当羞愤之时,六斤的打破饭碗更激怒了他,于是,将火气
泼洒在孩子身上就是其最大的能耐了。
(三)在物质化社会中,现代人对个人利益的扭曲需求下产生的卑怯、巧滑心理。这是生活在等级社会中的国民奴隶意识和奴性心态的第三个层面的表现,也是鲁迅先生最深恶痛疾的人的奴性因素之一。
在《**》中,赵七爷是卑怯而且巧滑的。赵七爷的衣着代表了这一点。赵七爷的竹布衫是不常穿的,三年来只穿过三次:“一次是和他怄气的麻子阿四病了的时候,一次是曾经砸烂他酒店的鲁大爷死了的时候”,而这次是曾骂过他“贱胎”的七斤有难,每次都是“于他有庆,于他的仇家有殃”,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漠视别人的痛苦,可见他卑怯的心理。同时,赵七爷对辫子的做法也体现了这一点。在革命之前,他也是拖着一条长辫子的,但在革命以后就“盘在顶上,像道士一般”了,今天听说“皇上做龙庭要有辫子”,就变成了“光滑头皮,乌黑发顶”,可见他盘辫子只是为了有一天能够继续拖辫子,为了保住他奴隶的资格,巧滑之极,可见一斑。
卑怯与巧滑的心理在《**》中七斤夫妇身上体现得更明显。当七斤告诉七斤嫂咸亨酒店里的人都说皇帝坐龙庭后要辫子时,直觉事情不妙,便怪他恨他怨他并绝望起来。而赵七爷说过“听到了风声了么”,她竭力赔笑地问赵七爷皇帝几时皇恩大赦,当赵七爷说过没有辫子该当何罪书上都一条一条明白地写着后,七斤嫂的希望挽救七斤的心彻底绝望了。她用筷子指着七斤的鼻尖说:“这死尸自作自受!造反的时候,我本来说,不要撑船了,不要上城了。他偏要死进城去,滚进城去,进城便被人剪去了辫子。从前是绢光乌黑的辫子,现在弄得僧不僧道不道的。这囚徒自作自受,带累了我们又怎么说呢?这活死尸的囚徒„„”。对于丈夫头上的辫子,七斤嫂判断其美丑的标准是以眼前利益是否对自己有利为标准的。她在说这些话给赵七爷听时,极力赞美七斤从前有辫子的好而贬斥七斤今日没辫子的难看,目的是赖掉晚饭之前对七斤没有辫子倒也没有什么丑的判断,因为说这话对自己是有生命危险的。光赖掉以前说过的话还不行,还要将因受七斤连累而生的郁闷宣泄出来。她当然不会认为皇帝要辫子有什么错,也不敢说剪七斤辫子的革命党有什么错,当然也不会赖到自己头上,因为自己早就提醒了七斤。那么,错在七斤的“死进城去”。
在整个**,鲁迅先生围绕着“辫子”这一意象,一针见血地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劣根性——奴性文化,即对国民奴隶意识和奴性心态的深刻否定和批判,极力向我们展示的“辫子”的意义所在:辫子的有无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在于如何对待辫子的有无。
参考文献:
(1)隋清娥.《鲁迅小说的“辫子”意象与奴性批判主题论析》[J],(2)孙昌松.《辫 子 与 国 民 性——<**>思想意义再思考》[J],(3)孙玉英.《试析鲁迅小说对国民奴性心理的批判》[J],(4)孔昭琪.《鲁迅笔下的“ 辫子”—为纪念鲁迅逝世60周年暨辛亥革命85周年而作》《鲁迅与创作》[J],鲁迅研究月刊一九九六年第六期
(5)孔庆东.《孔庆东评点鲁迅小说》[M],辽宁人民出版社
(6)隋清娥.《鲁迅小说意象主题论》[M],齐鲁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