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辩论赛辩词整理
《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是“竞”还是“和”
“和”方一辩立论陈词:
主席,各位评委以及对方辩友大家好。我方认为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和”优于“竞”,“道胜”为孙子兵法的终极目标,“全胜”是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所以我就以“全胜”以及“道胜”作我的论述。“道胜”里的核心思想是“以道为导,胜在无形”。这里的“道”,是德而不是力,强调以德服人,而非以力服人;我们讲的“道”,指的是王道而非霸道,是中道而非偏道。而“道胜”思想的另外一个重点,讲的是非战。孙子认为,我们应该以策略联盟的“和”取代“竞”,在未战之前,取得无形的胜利。在《谋攻篇》中,孙子提到:“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这些字句一再强调“全”的概念,但这个“全”的概念不单单是我方的“全”,也是希望敌方的“全”。那如何使我方“全”,敌方也“全”呢?这就是要以“来”取代“竞”。“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也。”孙子认为在战争中,我们应以高层次的“伐谋”、“伐交”,也就是“和”的方式来取代“伐兵”、“攻城”,也就是“竞”的毁灭性后果。孙子的“全胜”力争以“和”来取代“竞”,达到双赢,达到更高的效益,达到“1+1>2”的效果。以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关系来说,1949年到1979年之间,两岸对峙以竞争的方式,这造成的什么了结果„„我来告诉大家,造成了三痛,这三痛是哪三痛呢?第一痛为家庭痛,第二痛为社会痛,第三痛为国家痛。那什么是家庭痛呢?这段期间内,两岸征战连连,使得许多家庭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可谓人间之惨剧,这为家庭痛;那什么是社会痛呢?两岸统独之争造成族群分裂,阶级斗争,这为社会痛;那,什么又是国家痛呢?由于两岸对峙,开始了军备竞赛,使得许多资源遭到排挤,而我们的经济建设停滞,这为国家痛。但近年来,两岸打破隔离,以“和”为立足点,以筹全胜。这方面可以从经济面、交通面以及的教育面来跟大家做一下阐述:经济面,两岸近年签订了ECFA,因为签订ECFA增强了两岸的经济交往,提高了两岸的经济效益;在交通面,以大三通为例,2008年两岸签订了大三通后,使得许多交通成本减低,使两岸的GDP、出口量大幅上升;在教育面,两岸近年来积极投入两岸的学术交流,包含老师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例如台湾学生可以学习大陆学生的勤奋努力,而大陆学生可以学习台湾学生的创意思考,借由互相学习、截长补短长,共创双赢。故我方坚信认为: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和”优于“竞”。谢谢大家。
“竞”方一辩立论陈词:
主席、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刚才对方辩友提到“取代竞争”,有失偏颇。对方也提到“如今海峡两岸友好交流、友好发展、友好竞争”,正是通过这种形式,我们才使整个中华民族的综合国力得到增强,才使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更好的竞争、更好的发展,对方辩友怎么能说要取代竞争呢?还有,对反方辩友在提到“孙武在《孙子兵法》中主张不要竞争,非战”,我方则不认为。竞争的极致是对抗,对抗的极致是战争,《孙子兵法》作为一部军事著作,和历史上所有兵书一样,目的在于揭示战争规律、指导战争实践。更可贵的是,它将这一规律上升到了哲学的层次,基于此,我方认为《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是“竞”而不是“和”。下面,我方将从以下三点来进一步阐述我方观点:第一,从时代背景角度分析,《孙子兵法》的产生正是适应了春秋时期大国争霸的需求,孙子所处的是中国大动荡的时期,这一时期王室衰微,战争不断,《孙子兵法》十三篇正是为了要克敌制胜,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曹操说:“孙武为吴王阖闾作兵法一十三篇。”一语道出了孙武著书的真实目的。在得到重用后,他谋定后动,精国整兵,终于实现了西破强楚、南服越人、北威齐晋的战略目标,成就了一代霸业。第二,孙子兵法十三篇贯穿的一条主线便是如何致胜的竞争之道,无论是“全胜”还是“战胜”都是为了要争取胜利,强调在充分“校计索情”的基础上制定正确的战略决策,“先胜而后求战”,这是战争准备中的争先;孙子主张“任势”、“谋势”和“造势”,这是战略谋划中的争势;用兵作战,主动权的获取是其核心所在因此主张要“示形动敌”、“诡诈用兵”,做到“致人而不致于人”,这是战争过程中的争权;而从战争准备、战略谋划到战争实施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要争胜,争胜则是要实现国家的强大,即所谓“胜敌而益强”,这便是争强。争先、争势、争权、争胜、争强乃是《孙子兵法》论述战争的一条基本主线,所以我方认为《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是“竞”。第三,《孙子兵法》跨越时空,历久弥灿,其生命力就在于它高超的“战胜攻取之道,统众御人之术”,历史的进步需要竞争来推动和发展,《孙子兵法》“竞”的思想正是适应了前进的需求。他不仅用于指导军事斗争,还广泛的用于政治外交斗争和商业竞争等,因此,《孙子兵法》活的灵魂即在于“竞”这一核心思想。总之,《孙子兵法》揭示的不仅是战争的规律,更是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寻求生存的法则。因此,我方坚定地认为《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是“竞”而不是“和”。谢谢大家。
“和”方二辩论证辩驳:
主席、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我方坚信在孙子兵法架构下“和”优于“竞”。没有错,孙子兵法历久不衰、历久弥灿,在这个前提之下,我们认为孙子兵法历久不衰之因全在于它的经典性、它的延伸性,而非在于它的竞争性。那对方辩友不断的提到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在于“竞”,那将孙子兵法中所提到的“计”归类成竞争的方法,我方是大大的不认同啊。我方坚信在孙子兵法中的“胜战”以及“非战”,我们只有借由“和”才能达到我们的“全胜”,更能达到我们的终极目标,也就是我们的“道胜”。而我们拉到现代来讲呢,只有和才能大大的提升我们的利益、提升我们的效益、达到我们的远利,更能达到我们的“1+1>2”。四川汶川大地震的发生的72个小时之内,全球各地紧急调拨物资救援汶川。以红十字会为例,红十字会整合当地的资源以及人力,在最快的时间内,我们以“和”的方式、以最高的效率,将四川汶川大地震所造成的伤害减到最低,这不就告诉我们“和”的重要性吗?国际上,我就以世博会为例吧。世博会告诉我们,全球各地、世界各大国,为了展示各国的特色,为增强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纷纷加入到世博会,这些国家在参与世博会的过程中是不是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益了?而对于中国大陆而言,在观光效益上以及经济效益上,是不是远远超过了我们预期所想象呢?在这个过程中,是不是大大的发扬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不是大大的提高我们中华民族的国际地位啊?我们为什么要谈“和”,我们谈“和” 是因为我们认为,只有“和”才能达到最大的效益,实现“1+1>2”的效果,只有通过“和”才能最终达到“全胜”以及“道胜”。在经济上,我就再以一个两岸的例子,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也就是我们俗称的ECFA,在ECFA这个协议里,我们在两岸互惠以及互利的前提基础之下,我们彼此协商,那在这些协商的过程中,两岸彼此的扶持、两岸彼此的扶长,扎根两岸,布局全球,这不就是“和”最好的案例吗?根据中华经济研究院一项ECFA之正面影响评估,签订ECFA过后,台湾的GDP成长将提高1.62%到1.75%,那这个不就告诉我们,在现在这个社会我们唯有“和”才能真正达到我们的最高效益。倘若我们借由ECFA这样一个协议签订,就可以结合台湾的部分科技创意产业以及大陆的广大市场,两相结合之后,就可以使两岸的效益达到最大化,而且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才是我们真正想要提的:我们借由“和”才能达到我们的“全胜”以及“道胜”。我方之道,绝非字面之道。而是延续孙子兵法经典性以及延伸性。“道胜”,胜之在道,决之在武,立国大道,再强再久,内外皆是,强敌不生,不战无战,全胜可久。我方坚信在孙子兵法架构下:“和”优于“竞”。谢谢大家!
“竞”方二辩论证辩驳: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刚才,对方辩友提到了ECFA签订的问题,那么下面我们就来重新认识一下ECFA的签订。其实,ECFA的签订目的就是使两岸经济的竞争达到有序化的目的,而这种有序化也是竞争的一种。另外,两岸人民同根同源,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基础,两岸达到了经济的合作,目的在于在世界中使中国能够处于不败之地,维护双方的利益。吴如嵩先生说:“《孙子兵法》本身的逻辑体系应该是概念范畴体系,其骨架为六大范畴,即:全胜、庙算、虚实、形势、奇正和赏罚,而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争利。”在尽可能降低战争频率,减少不必要战争的同时,孙子也坚持主张用战争和暴力来维护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主张以霸王之兵威加于敌,以战止战、以暴去暴。在处理阶级之间、民族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时,“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确是一种选择,但是这种选择并不具有普遍的意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特殊性与历史上大量存在的困兽犹斗、负隅顽抗现象相比实属凤毛麟角,微乎其微。当战争难以避免时,某些局部敌军的投降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但实际上还是战争胜利的结果。我方十分赞同黄朴民先生曾经提出的观点,我方反对任意的夸大和拔高“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做法。在孙子兵学体系中,我们不能颠倒其全胜策与战胜策之间的主次关系,从《孙子兵法》的篇幅看,全胜策所占比例较小,并不占据主导地位,孙子将更多的智慧集中在其战胜策上,书中“避实击虚”、“因形制敌”、“因利势导”、“奇正相生”等等无不以战胜攻取为自己学术的中心。一部《孙子兵法》归根结底是教育我们如何去用兵打仗,至于全胜的思想并非孙子兵学的主线。《孙子兵法》体系的核心归结到底是一个“胜”字,其撰写的出发点是“胜”,落脚点还是“胜”,每一篇都围绕着“胜”字展开。“战胜思想”在《孙子兵法》中占据主导地位,《孙子兵法》中讲“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这正是《孙子兵法》精髓要义与应用理性的集中体现。《孙子兵法》讲述的是战争艺术,是一本战争论而非不战论。唐太宗说:“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孙武十三篇无出《虚实》,夫用兵,识虚实之道,则无不胜焉。”这句话深刻的向我们揭示了《孙子兵法》的核心意义,也向我们揭示了后人之所以重视《孙子兵法》的内在奥妙。后人之所以重视《孙子兵法》,正是在于其行之有效的战胜策,“战胜思想”才是《孙子兵法》的主体思想。因此,我方坚持认为《孙子兵法》 的核心思想是“竞”。谢谢。
“和”方三辩论证辩驳:
主席,各位评委以及对方辩友大家好。首先我方再度强调,“和”优于“竞”的概念,对方辩友刚才提到一些论证,我方都要提出一些质疑,首先,尽管对方辩友提到一些《孙子兵法》里的名句来作为佐证,但是我方发现,其实你们所举的佐证大部分谈的都是在于较地下层次的战术层面,与我们今天所谈的比较高尚的“竞”与“和”一个战略性的层面其实是完全不相同的,所以,你们犯了第一个错误:你们没有切中今天的主题!第二个部分,你们刚才说孙子兵法里面通篇十三篇中只有一篇谈到“全胜”的概念,所以你们得出结论“竞”优于“和”。用字数的多少来下定论,殊不知真理并不在字数的多少。根据前面两位辩友的论述,我们发现,对方辩友似乎认为孙子是个嗜血的好战分子,这其实与事实有段非常大的差距。我方认为,孙子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为什么我们会这么认为?自古以来君王多凭一己喜好,发动战争,造成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在战争获得短期利益的同时,却加诸痛苦给人民。难道说孙子没有发现这些东西么?孙子在孙子兵法中谈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他又说了“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不断的强调战争的毁灭性结果,要求君王、将领慎重对待战争。在著作《孙子兵法》的过程中,他是相当的反对“战”,将“慎战”、“非战”的思想融入他的每一篇论述中。对方辩友在倡导竞争的过程当中,难道你们没有想过,往往在竞争的同时,有些代价是你们所始料未及的吗?在这里,跟大家举一个例子:近年来,国与国之间为了要增加自己的竞争力,无不积极的发展自己的GDP,通过发展工业以及农业、畜牧业的手段来增加自己的GDP,但是非常不巧,这些产业在发展的同时,却也会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暖化的结果,根据前世界银行经济首席经济顾问斯特恩爵士的研究报告显示,当全球温度再上升2℃的时候,全球将会有2亿的人因为食物以及水源的问题面临死亡;全球的温度上升3℃的时候,世界上将会有5.5亿的人面临死亡。图瓦卢以及马尔蒂夫将会从地球表面消失。对方辩友在高呼“竞争”万岁的时候,难道没有考虑到这些后果以及这些苦果吗?在竞争的过程当中,当有一方获得利益的时候,必定有一方会蒙受损失,这与孙子兵法中倡导的“全胜”的理念是截然不同的,“全胜”的概念是我胜,你也胜。“全胜”,大家都能够胜。只有在互信互惠、合作和谐的环境之下才能够达到这样美好的境界。跟各位举一个现实的例子:近年来,海峡两岸农业发展推广协会就与台湾相关的农业协会进行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希望通过我们之间的资讯,互通有无、互信互惠,发挥农业生产资源以及农产品市场的互补性,以解决台湾农业发展空间狭窄,土地劳动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为大陆农业产业化经营、结构调整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经验,达到一个双赢的效果。这些东西不就是我们一直强调“全胜”的概念吗?以上论述就是我们进一步强调《孙子兵法》的核心概念就是:有战必损,有争必失,唯其无战,胜乃可全。谢谢大家。
“竞”方三辩论证辩驳:
主席、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经过刚才激烈的论证辩驳,下面由我来纠正对方刚才讲到的几点有失偏颇的认识。第一,关于战术与战略问题。对方认为我方的争先、争胜、争权都是战术,“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战略,我方也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战略,却是在实力支撑下达到“竞”的战略,大量的战 术问题是为达到这种“竞”的战略。其二,战争中是没有所谓的双赢的,“全胜”讲的是另一方屈从于我方的意志,这怎么能叫一种双赢呢?再说了,企业中的双赢,赢又从何来呢?只有通过双方的优势互补,在达到自身的竞争力更加强胜的同时才能够获利。刚才对方二辩讲到,所谓的“远利”还是强调一个“利”字。第三,关于对方辩友讲到的“道胜思想”,“道胜”是《黄石公三略》中提到的,并不是孙子所提到的。孙子讲的是“全胜”,对方辩友也许误解了孙子的思想。其四,“1+1>2”的概念是一种合作问题,而非“和”的问题。合作未必是和谐,但是和谐未必不包括合作。拿一个反例来说,垄断不就是合作的一个严重的后果吗?其五,对方辩友考虑问题好像只看到了事物的坏的方面,而忽视了其好的一方面。孙子在其《九地篇》、《军争篇》中讲到“智者之虑,杂于利害”,我们要考虑事物的两方面,而不应该只看到它有害的一方面。我方依然坚信《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是“竞”。《孙子兵法》是产生于我国先秦时期阶级社会及战争背景下的一部兵学著作,书中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色彩,所谓“非利不动”、“非危不战”、“非得不战”,以及“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故兵以诈立”、“以利动”,这一切都反映了《孙子兵法》以“争利”为出发点,以“利”与“害”决定“静”或者是“止”。目的这不是为了“竞”吗?同时,对方辩友对《孙子兵法》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理解存在着明显的偏失,孙子强调的是以用兵为基,强调争求“全利”,含有两重意思:一是确保把我方的损失降到最低。为什么呢?因为孙子知道战争是一种高消费的集体活动,正是因为他看到了战争对于国家经济严重的破坏性和依赖性,所以他提出要降低自己的成本。二是确保争取利益最大化。不费一兵一卒当然是实现这种利益最大化的一种最佳途径,孙子强调的其实是打一场低成本、高利润、没有硝烟的战争,何乐而不为呢?三是孙子的思想中包含着较强的伦理道德因子,其所谓的“战胜修功”、“安国保民”、“视卒如爱子”,反应的都是统治阶级的意识,所谓的“与人和,与天和,与地和”等强调的内部的和谐正是更好地服从于我方的“竞”而不是所谓的“和”。恰恰正是因为于此,《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是“竞”。历史是这样告诉我们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记载道: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曹操同样在他的著作《孙子略解》中记载道:孙武为吴王阖闾作兵书一十三篇。这正恰恰说明了《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是“竞”,其强调的是《孙子兵法》“战胜攻取之道,统众御人之术”的王霸之道。因此,我方坚定地认为《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是“竞”。谢谢。
自由辩论环节:
“和”:
对方辩友,你们好,对方辩友从一开就提到竞争、竞争、竞争,那么看现在的那么多电子产业,就是因为在高度竞争下而产生利润微薄的状况,许多企业因为这样承受不了压力而面临倒闭,难道这也是《孙子兵法》提倡的“竞争”所乐见的吗? “竞”:
对方辩友为什么只看到“竞”的消极的一面,而没有看到积极的一面呢?竞争同样使电子行业不断的提高效率,而使自身不断的发展。既然竞争会引起严重的后 果,那么我们不要竞争好了,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吧。“和”
对方辩友你好,你们认为竞争能使人进步,美苏的军备竞赛,最终导致了苏俄的瓦解,难道这就是你们所说的竞争带来的进步吗? “竞”
刚才我方四辩已经向大家陈述过了看问题要讲究辨证法,要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为什么对方辩友一味地看到竞争所带来的不好的后果,为什么没有看到它积极的后果呢?从人类产生到现在不正是因为竞争才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吗?那么在这里我倒是想请问对方辩友,历代军事家之所以重视《孙子兵法》,不正是在于它的“战胜攻取之道”吗?对方辩友对此又是如何解释呢? “和”
首先对方辩友谈到,一件事情确实有它的正反两方面,照您的言下之意,您说,如果为了竞争得到利益,任何损失都可以忽略不计喽? “竞”
我想对方辩友的回答已经脱离了《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孙子兵法》中讲到“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再说了,《孙子兵法》强调的是一种把战争有序化,而刚才对方辩友说到美苏争霸,军备竞赛,它已经把“竞”推向了极端化、无序化,怎么能说是一种和呢? “和”
《孙子兵法》里面谈到战争的概念是“慎战”、“非战”,而非战争有序化,如果战争有序化是孙子所赞成的,那么请问,你怎么解释战争有序化呢? “竞”
对方辩友提到孙武在《孙子兵法》中主张“非战”、“不战”,我方则不这样认为。孙子兵法十三篇正是在讲“统众御人之术,战胜攻取之道”,它所有十三篇的内容正是要教我们如何去“争胜”,对方辩友如何又能说它不战、它非战、它不竞争呢? “和”
对方辩友提到《孙子兵法》中多次提到如何战胜攻取,因为次数多,就能认定《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就是“竞”吗? “竞”
对方辩友你可不要断章取义,我们并没有说因为字数来衡量《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就是“竞”,我们讲《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是“竞”是因为它的“战胜攻取之道”的主线在这里,主线有了、思想有了、数量也有了,这不更证明了它的核心是“竞”吗? “和”
对方辩友再次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这个错误刚才已经提出过了:你们所归纳出来的结论,是根据你们对《孙子兵法》一个片面的了解、非常主观的了解。因为《孙子兵法》中并没有提到孙子是赞成战争这件事情的。“竞”
对方辩友我想您这句话说得有问题,为什么呢?因为请您拿出您的足够的论据来支持您的论点:《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是“和”而不是“竞”。“和”
对方辩友还是再度闪避了我的问题,我的问题是:何以见得孙子在《孙子兵法》中提出“竞”优于“和”的概念呢? “竞”
为什么对方辩友不听清楚刚才我作为二辩所提出的论断呢?在尽可能的降低战争频率、减少不必要战争的同时,孙子也主张用战争和暴力来维护国家的安全与利益,主张以王霸之兵来以战止战、以暴去暴。“和”
以战止战、以暴去暴,通过战争和暴力达成目的,肯定会有损失,“伐兵”、“攻城”杀人一万自损八千,那这符合“全胜”思想吗? “竞”
对方辩友提到了全胜思想,对方辩友是根据“不战而屈人之兵”得出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中一个“屈”字说明这也是竞争的一种形式而已。“和”
你们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屈”是竞争,我方则不这么认为。那是因为你对这个“屈”作了一个狭义的解释。我方认为:“屈”除了让各方消弭战争之外,也可以通过和谐、合作空间来达到双赢的局面。“竞”
通过对方辩友的回答我们已经看出了,对方辩友对《孙子兵法》的思想完全掺杂了个人的感情,我刚才在立论陈词的时候强调了《孙子兵法》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以兵为基,实质上不是不用兵,是以智克敌。
“和”
如果照对方辩友这样讲的话,《孙子兵法》之所以历久不衰,难道是只因为它的军事面的成就吗? “竞”
对方辩友您这就有失偏颇了,《孙子兵法》之所以历久弥新,正是因为它能够在哲学的层面上揭示了战争的规律,这种战争的规律应用到了竞争的领域,它才能够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竞争领域,比如说商业竞争、比如说军事外交斗争,这才是它的核心所在。
“和”
所以您言下之意还是认为孙子是一个嗜血的好战份子喽? “竞”
我方并没有说孙子是一个嗜血的好战分子,孙武在《孙子兵法》中提出“慎战”、“重战”,他讲战争是竞争的一种极致,我方认为“全胜”也是竞争的一种方式,只是“全胜”这种方式比战争更高明,它没有流血、没有牺牲,所以这正是《孙子兵法》的核心所在,我放把“全胜”纳入了我方“竞”的战略中的一个部分。“和”
对方辩友刚刚提到,既然我们要达到一个没有流血没有竞争的局面,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谈“和”呢?“上兵伐谋,其次伐交。”为什么要谋“竞”而不谋“和”呢? “竞”
刚才对方辩友说孙子是一个和平主义者,而他们的论据说的是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慎战”思想,难道说“慎战”就等于不战吗?为什么历代的军事家、政治家不断的运用《孙子兵法》?不正是它的“战胜攻取之道”吗? “和”
其实许多兵书里面都有提到战胜攻取之道,可是《孙子兵法》之所以历久弥璨,就是因为其里面谈到了“道胜”、“全胜”的“和”的概念。“竞”
明代茅元仪曾经说过“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这是从侧面强调和反映了《孙子兵法》在整个战争史中的地位。《孙子兵法》之所以历经二千五百多年而经久不衰的灵魂在于什么呢?在于其“战胜攻取之道,统众御人之术”。“和”
所以对方辩友还是坚决认为《孙子兵法》之所以能够传诵2000多年,只是因为它是一部优秀的兵学圣典吗? “竞”
《孙子兵法》是中国人的著作,中国人是讲实用性的,任何的东西若无实用性,在中国绝无生命力。《孙子兵法》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战胜攻取之道”。“和”
对方辩友讲的非常好,《孙子兵法》之所以能够流传到现在,在于它的实用性。而在现今这个社会,难道我们只能用“竞”而不能用“和”吗? “竞”
刚才对方的四辩提到了“道”这样一个概念,其实“道”并不是孙子所提出来的,而是在《黄石公三略》中提出来的。请问对方辩友:孙子著兵法的目的又在于什么呢? “和”
大家要知道,孙子当年著兵法是因为伍子胥推荐他去见吴王阖闾,所以他写了《孙子兵法》来作为一个代表性的事物,跟竞争与合作是完全没有关系的,为什么对方辩友要谈论这个道理呢? “竞”
我想对方辩友已经站到了我方的立场,刚才对方辩友说孙子这是为了作为给吴王的见面礼,而吴王正需要去争霸,那么,孙子他写这部书给吴王又是为了什么呢?
“和”
对方辩友犯了一个倒果为因的错误啊,因为他们认为吴王是用这不兵法来战争,所以孙子因为战争而写兵法。那我请问各位,当年诺贝尔发明了炸弹,后世却用炸弹用作战争,难道说诺贝尔发明炸弹是为了战争吗? “竞”
照对方辩友所说,孙子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了?看看孙子所揭示的道理吧:“兵者诡道也”、“因粮于敌”、“胜敌而益强”、“以利动”、“以卒待之”、“兵以诈立”、“战胜攻取”。《孙子兵法》每一个字的后面都有千百万条人命,对方辩友怎么看?
“和”
对方辩友再度犯了他们第一个错误,他们一直把战术层面的问题拉高到战略层面上来思考,这是非常不合理的。“竞”
对方辩友,您说您的是战略,我方是战术,我方则不认为。我方把“竞”作为一个更高层的战略,您的全胜只是我们取得胜利的一部分,孙子高明之处就在于他看到了竞争的形式包括战争的形式也包括非战争的形式,“伐谋”、“伐攻(交)”是非战争的一种竞争形势。“和”
要知道,我们今天可以面临两种选择,可全可战,为何我们要弃全而求战呢?
总结陈词:
“竞”方四辩:
主席、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感谢对方辩友的精彩辩论,让我方受益匪浅,现在,让我们回到对方辩友构建的“和”的世界里,看看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首先,对方辩友说“全胜”就是“和”。那么我请问“全”和“和”是同一个概念吗?“全”是指完整、完美、完满。而所谓“和”则是均衡、和谐、不分胜负。一个严肃的辩论场需要一个严肃的概念,对方又是怎样由“全”导出“和”呢?其次,对方辩友一再强调“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和”。那么我请问对方辩友,孙子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呢?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不通过战争,而是以实力为后盾,通过“伐谋”和“伐交”达到使敌人的意志屈从于我方的目的。也就是说,不战的目的是“屈人之兵”,那么何为“屈人之兵”呢?用孙子的话说就是“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可见,攻拔城邑、摧毁国度、使敌军屈服都是军事目的。孙子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包含着深刻的军事辩证法,其基本内容是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后盾,以军事斗争中的“不战”为表象,以非军事斗争中的“战”为实质,以“伐谋”、“伐交”为主要手段,以迫使对方屈服为最终目的。“不战”的前提是敢战、善战。不敢战,则宋室南渡,零丁洋里叹零丁;敢战,则大明朝北京城下却瓦拉十万精兵。我们今天从《孙子兵法》中去挖掘“和”的思想,是因为当今的世界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和平发展占主导的历史时期,为使这一进程深入下去,而不被人为的或是历史的原因所打断,我们必须从古代先贤那里去汲取智慧,我方并不否认《孙子兵法》也体现了“和”,比方说孙子强调不以纯粹的暴力去追逐胜利,而主张以智谋取胜、以计取胜,而不单凭武力,这是《孙子兵法》中“和”的思想的光辉。但这却不能从本质上说明《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就是“和”。对方辩友今天最大的失误就是在于:以理想代替了现实,以价值评判代替了事实评判。下面,我再次阐发我方观点。孙子强调在战争之前要“伐谋”、“伐交”,战争之中要“易胜于敌”。在战争中我方上下同欲、妙算定谋、因粮于敌、速战速决、严明纪律、赏罚分明、择人任势、抢占先机,以提高并保障自身的整体作战能力,以争得主动;通过诡道势形、诱敌迂回、调动伪装、疲之、骄之、怒之等手段,造成敌决策失误、行为被动,使敌指挥削弱;通过击之、劳之、乱之、分之、离之等手段,使敌整体作战能力下降,有兵而无势;通过避实击虚、避强击弱、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击其惰归、攻心夺气、以火佐攻、半渡而击等手段“胜于易胜”。《孙子兵法》的主体内容中,处处渗透着“竞”,因此,“竞”才是《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六十年沧桑一甲子,今天我们海峡两岸大学生坐在这里,共同探讨《孙子兵法》的精髓,但是我们做的并不仅仅是对于真理的追求,更是在向二千五百年前的伟大先德致以我们最崇高的敬意。谢谢。“和”方四辩:
谢谢主席。尊敬的各位评委以及对方辩友你们好,针对对方辩友讲了几点我们做出回应:《孙子兵法》在战争史上之所以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并非其战术内容,而是其“道胜”、“全胜”的核心思想。我们讲的“和”并不代表全胜,而是“和”是全胜的必经之路,不是不分胜负,而是要创造双赢,“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指将敌我的利益最大化,是希望以不动一兵一卒、以谋略来取得胜利。今天我们两岸争论的辩论赛,并不是在争“竞”与“和”孰是孰非。从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知道“竞”与“和”都有其优势与劣势,所以我们要探讨的是“竞”与“和”孰轻孰重。的确,在春秋争霸的时代背景下,《孙子兵法》应运而生,孙子强调“全胜”以及“道胜”的一些核心思想在于求“全”,以非战、谋略来获得双赢。我们可以再次的论证“和”优于“竞”。《孙子兵法》里面谈“合于利则动,不合于利则止”,在这里,很多人会以为这个“利”是短期的利,但其实这与《孙子兵法》里讲的“道胜”以及“全胜”是大相径庭的。由刚才论述我们可知:过度的竞争会造成“三痛”,由古时的战胜我们可以看到,会造成劳民伤财,一直到现在的环境暖化,过多的陈本利用,过多的不信任。那我们反观,看“和”的例子:经济上的“和”,两岸ECFA协议的签订;交通上的“和”,两岸大三通;文化上的“和”,上海世博会;农业上的“和”,两岸农业合作;教育上的“和”,台湾元智大学以及大陆南京大学的宁夏志愿服务,最后,是世界上的“和”,汶川赈灾活动。总结以上,都显示《孙子兵法》“和”的优势与好处,再次强调其“道胜”以及“全胜”“和”的观点“1+1>2”。总结《孙子兵法》“全胜”的思想,我方认为《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为:有战必损,有争必失,唯其不战,胜乃可全。对方辩友刚刚提的都是战术上的小枝小节,但《孙子兵法》通篇的核心思想都是更高层的,战略上的“全”。今天对方辩友犯的最大的错误就在于误把《孙子兵法》里面的战术认为是战略,才会有刚刚的论述。对方辩友一再的强调《孙子兵法》支持的是竞争,但这都是对方一昧的以偏概全的推论。《孙子兵法》十三篇中很少可以找到任何一句支持主战的文字。因此我方相信只有在“和”的前提下,才能共创各国的进步,世界也才能日趋进步。与其竞争两败俱伤,为什么不以“和”来争取双赢。最后,我方再次坚持,在《孙子兵法》的架构下来看现今与未来的发展,“和”绝对优于“竞”。由此可知,《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是只有“和”才能带来长远的利益与发展。谢谢各位。
第二篇:辩论赛辩词
辩论赛辩词
一、A请问对方辩友在购买一件物品时,更注重的是广告还是质量?
B(1)广告,您是觉得广告重于质量,那么您是否决心在被骗的路上马不停蹄的狂奔呢?开个玩笑,不过我想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质量的,毕竟不是谁都有您这种气魄和胆量的。那我请问您您敢喝毒酒吗,如果他有广告的话?
不敢,这么说来您还是看产品本身的,所以您还是承认了您更注重产品的质量而不是广告、(2)质量,对方您也承认吸引消费者的主要是商品的质量,那么您是否承认广告竞争在企业产品销售中及经济发展中起一个辅助作用?
C(1)是,恩,谢谢您的回答,请坐。
(2)否,那么您认为广告竞争在产品销售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了?
D(1)是,那您之前又说买东西更注重质量,是否是自相矛盾呢?
(2)否,那对方辩友您真是拿我开心了,您说到底还是同意广告竞争在产品销售中起辅助作用吗?
二、A您觉得中小型企业发展对经济发展重要吗?
B(1)不重要,那么您觉得经济发展主要靠大型企业的发展?也请你解释一下国家为何对您口中不重要的中小型企业大力扶持?(是您的观点正确还是国家的政策更有说服力)
(2)重要。
C请问您目前所了解并且记忆深刻的广告是那些颇具名气的企业还是初步发展的中小型企业的广告?
D(1)大企业,恩,正如您一样,我记住的也是很多大企业的广告
(2)小企业,那好,既然您记住的是许多小企业广告,那请您列举一二(服装企业也有大企业,这里的大企业是对比的)
(3)接上面(2),那咱们就具体实例话,众所周知,电视是广告传播的一大渠道,您是否承认大企业的广告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
三、A您觉得广告有利于宣传产品的吧?
B(1)您不认为广告有利于宣传产品。那您方的广告竞争的优势有何在呢?
(2)恩,您认为中小型企业在完善自身质量后需要进行一定的广告来宣传自己产品,重而发展自己吗?
C(1)不认为,那您是否认广告的作用了?
(2)认为。恩,谢谢对方辩友,四、A您认为广告竞争有利(载补充两个小问题,时间充裕的话再打,主要把中小型企业这点打情)
小结,首先,对方辩友承认了质量在当今的商品销售中占主体地位,广告竞争只是让人们更好的去认识产品,我方承认它的作用,但是它的作用也只是微乎其微。第二点对方承认了中小型企业在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承认大企业在广告竞争中覆盖程度更广,影响程度更深,同时,大企业更易吸引人才,广告创意一般会好于中小型企业,那么在产品认知上大企业是远远优于中小型企业的,对方4辩也承认中小型企业需要广告来发展自己,矛盾的现状与需求使中小型企业成长受阻,降低多元经济发展活力。(根据场上对方的观点再现编一段话)
第三篇:辩论赛辩词
首先感谢对方辩友的精彩辩词,通过我方各环节的论点,已经基本阐述了我方的最终 观点,医患关系中患者的责任大。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医治关系。在对方的论述中多次阐述了医疗事故中医生的责任重大,但你们应该发现这个关系是很复杂的,我们可以认为,没有产生医疗纠纷的这部分医患关系就没有问题吗?不可能。因此,很多人把医患关系单纯地限定为医患纠纷,在医患纠纷中又只对着医生在治疗过程中的失误,对着医生诊治病情中凸显的医德丧失以及拜金主义大加说辞,这是不全面的,也是不理智的。
我们可以看到,没有产生比较严重的后果的,没有产生实际纠纷的这部分医患关系紧张中,大部分是因为患者和家属对医生及医疗机构的不理解而引起的。而在产生实际纠纷的这部分医患关系中,能说责任都由医生来承担吗?
我们查过资料,某次调查选取了某市级最具代表性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进行调查,收到了该院的249名医生中208名医生的调查表,有54%也就是过半的人通过与病人的沟通,自己来化解矛盾,其中化解矛盾的方法大多数为自行赔偿给患者家属一些费用,试想一个医生,待遇不高,又一个人面对无法自圆其说的事情,去和不懂医学情绪失控的患者家属讲道理,公平吗?44%在医疗纠纷原因的多选题中,有六个选项。其中选择“患方对医疗行为的不理解”的占总选项的33%;选择医疗服务方面缺陷的占总人数的20%,选择医疗意外及并发症的,占总人数的18%,从这些选择中可以看到,面对医疗纠纷,有很多是医生无法自主控制,因为医学的复杂性,也是不可能给患者说清楚让患者可以理解的。
面对纠纷发生后的态度。有59%又是过半的人采取防御性医疗措施:比如回避收治高危病人人院、回避高风险、疑难的手术、尽量使用安全性较高的医疗手段等。过半的人表现了在面对一些患者时的无奈和不自信。
有些患者不了解医学的复杂性以及某些疾病的不可预见性变化导致的严重后果,出了事,不由分说找医生理论要求赔偿。有些患者缺乏基本的医疗知识以及法律道德素养,观点不能统一的情况下就强词夺理把责任推给医生和医院。我们无可否认,世上从来不缺悬壶济世受人尊重的好医生,也从来就不缺乏草菅人命的庸医。当今社会好医生是占大多数的,患者缺乏对医生的信任和理解,又缺乏交流,更不可能换位思考。从治疗疾病整个过程开始,就对医生正常的治疗步骤抱有怀疑态度,甚至是抱怨,是说医生怎能好好地给病人治病,又怎么可能得到好的疗效呢?
医患沟通不够、医疗纠纷就会增加,一个医生,面对收治几百位病人,一天不睡觉小时又能分给一个病人多少时间。这是社会大背景体制问题,不全是医生的问题。从侧面来看:患者申诉和维护权益渠道不畅通ye是我国虽已于几年前就施行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但发生医疗事故之后,光是事故鉴定费用就高达几千元,患者维护权益成本太高。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障体系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及时跟上市场经济的步伐,也是引起医患矛盾的原因之一。
面对一个个不该失去生命本该享受生活带来快乐的患者的离去,当我们如今又面对一个个恪守医德的好医生,被一些不理解没有收到理想疗效的患者残忍地报复失去生命的事列,是不是也很可悲?缺乏保护的医生是不是在寸步难行,而矛头大都指向他们的今天,他们是不是不再放心大胆地,发手去真正的在解决一些疑难杂症?
每天都在专注于防止和解决大小各种医疗纠纷的医生们的现状,让我们身边这些辛苦工作的医生们,特别是让我们这些即将成为医生的医学生们,情何以堪!
第四篇:辩论赛辩词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为得不到他人的肯定而苦恼,但他人肯定对我们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欣赏口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一个人,他不可能总是发现别人的长处,也无法让别人完全认识自己的优点。所以,自己就要学会发现自己、肯定自己,给自己前进的动力。
相信大家都知道史泰龙的大名,可有多少人知道这位享誉全球的国际巨星成名前的艰辛呢?穷困潦倒的他,每天风餐露宿,却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成为电影明星。他逐一拜访好莱坞的电影公司,寻求演出机会,但几百家公司无一愿意录用他。他却毫不灰心,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在遭受无数次残酷拒绝和冷嘲热讽后,总算被一家公司录用了。之后,史泰龙的名字传遍世界。是什么使这个饭都吃不饱的穷小子,成为片酬达2000万美元的巨星?是坚持,是他对自己的肯定、对自己实力的坚信,才迎来了辉煌。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此辉煌,但每个人都可以成功。追求成功有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要对自己高度肯定。
我们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自我肯定能使我们拥有坚定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哲学家告诉我们: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外因和内因就是事物的外部矛盾和内部矛盾。也就是说,即使别人再肯定你,而你自己不肯定自己,最后别人的肯定对你也起不到任何作用。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想和社会阅历,立足于自己的追求,结合自己的兴趣、潜力,有信心地实现理想,比起一味追求他人的肯定更有意义,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也许有人说,自认为才华出众,得不到他人肯定、社会肯定,又有什么用?我反对这种说法,自我肯定是成功的关键,是成功的前提,他人的肯定只是成功的催化剂。
虽然我们有时无能控制地很在乎别人的眼光,但是,当冷静下来想一下的时候,那些所谓用别样眼光看我们的人,在我们困难的时候不会帮助一点点,甚至还会冷眼旁观.所以,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眼光,自己做好自己,尤其是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想要激励自己,不论触发者是自己本身还是外界的他人,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自我身上.生活中,人们总是会或多或少地拿自己和别人相互比较。通过比较,人们会发现自己和他人的差距,了解自己的缺点和优势,并激发自己的上进心,向好的榜样努力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
这个社会是需要自我推销的,如果你想获得更好的生活,就要让别人了解你,而这个过程一定是需要交流,也就是向别人介绍你。自我的肯定会给别人一个很好的印象.自我肯定及自我的自信,你可以马上问问对方辩手,问问他“你觉得今天谁会赢得比赛”如果是他们自己的话,那你就可以说,正是对方辩手的自己对自己的肯定,才来与我方比赛,可见自我肯定在先,自我肯定更重要!若是说,是你方获胜,你就可以说,既然对方对自己如此不自信,又为何来比赛呢!难道你想因为你一人的不自信,而拖累你方整个队伍吗?如果对方不回答你的问题,你同样,可以说,连对方自己都还没弄清楚自我肯定和自信的重要,那为何有要口口生生说,他人肯定更重要呢!
生活中,人们总是会或多或少地拿自己和别人相互比较。通过比较,人们会发现自己和他人的差距,了解自己的缺点和优势,并激发自己的上进心,向好的榜样努力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
以下,我将从“对比自我认同与他人认同的重要性”角度上详细论述我方观点:
第一,对个人而言,人要想追求成功、追求卓越、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得以充分展现,就必须对自己的能力表示肯定。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事业成功,竞争取胜的必要条件;自信,是冷静的自我评估而非妄自尊大。自信力对于事业简直是一种奇迹,有了它,你的才能便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并创造奇迹。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 《庄子》有云:“哀莫大于心死。”这都说明了自信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而相比之下,他人对自己能力的肯定往往会使人产生飘飘然不思进取的感觉,而且一再受到他人肯定,自己就没有了努力的方向,自己的目标就显得迷茫。孟子不是也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嘛!
第二,对社会而言,人类奋斗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得到他人肯定,而是为了得到自我肯定。我们做事 是为了得到人类的肯定、自己国家的肯定、自己所在集体的肯定、自己家庭的肯定。就如我的腿走路不需 要获得手的肯定,手拿东西也不要求获得腿的肯定,手和脚都是我们人体的一部分,手脚行动是要得到自己的肯定才能进行的。又如我是集体的一员,我的行动受集体支配。我的行为是为了顾全集体的利益,我 代表的就是集体,所以我得到集体的肯定当然得叫自我肯定。而人类共同努力繁衍,生生不息,显然是为 了人类自己生活得更好,是为了得到自己的肯定,而绝不可能是为了得到外星人的肯定吧?
第三,让我们站在哲学的高度上看这个问题:自我是内因,他人是外因,内因起主导作用,外因要通 过内因起作用。所以自我肯定是人做一切事情的基础。即使是被逼无奈,也是自己对这样无奈情况的认同,从而对自己被逼之后要去做的事情认同。意识决定了人的行为,他人肯定也要通过影响自己,产生自我肯定之后才能发挥作用。
最后,我还想告诉大家,我们并不否认他人肯定的重要性。他人认同是对自己价值体现的认定,可以 使自己更有奋斗的动力。但让我们冷静地分析一下,自己发挥的价值难道没有被他人肯定就不存在了吗? 我们不能太唯心主义了吧?再看他人肯定是怎么成为自己奋斗的动力的,他人认同通过对自己产生刺激,使自己意识到应该如何为社会为人类做贡献,但这种意识如果没有被自己肯定,能根深蒂固吗?毋庸置疑,只有自我肯定才能强化自己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才能真正激发自己奋斗的动力嘛!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自我肯定比他人肯定更重要!
第五篇:辩论赛辩词
且末县中学首届学生辩论赛辅导资料-1
政教处2006年4月印发
辩论方法探悉
辩论是语言的角逐,是臹慧的较量,机臹善辩者出口陈词之间,或者一语中的,入木三分,或者旁敲侧击,暗度陈仓,或者巧比妙喻,回味无穷,或者临危不惧,力挽狂澜,显示出极为高超的辩论技巧。一个辩论者想要在藏机露锋,诡谲多变的辩论疆土上纵横驰骋,就必须掌握辩论技巧。一典型的三段论:
如果A是B,所有的B是P,那么A是P。
例如:你是中国人,所有的中国人是地球人,那么你是地球人。二类比:
A具有abcdp的属性,B具有abcd的属性,那么A具有B的属性。
例如:A是蜡烛形状的蛋糕,B是一块蛋糕,那么说A具有B的属性。三攻其要害:
当双方纠缠在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例子或表达上,争论不休时,一个重要技巧是要在对方一辩,二辩陈词后,很快地听明对方立论中的要害问题,从而抓住这一问题,一攻到底,以便在理论上击败对方。四穷追不舍:
当对方在陈词,攻辩,自由辩论等环节中出现错误时,要及时抓住,穷追猛打,直至在这个问题上明显占据上风。如何做到这一点呢?首先要把辩题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其次要联想发挥,放大对方的错误。五利用矛盾:
由于辩论赛是个集体项目,难免会出现同一支队伍内辩手之间观点不完全统一,就算是个人的辩论,由于出语快,也会出现前后不统一的时候,也有可能出现矛盾.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要马上抓住,大力渲染,突出对方的矛盾,使之自顾不暇,陷入防守之中,无力进攻。六引蛇出洞:
当在辩论中出现对方辩手不去正面回答另一方提出的问题,而是转移话题,或是纠缠在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上,只是一味死守自已的论点时,就应该及时调整进攻手段,采用迂回的策略,从其他角度入手,诱使对方就范,从而打击对方。
七巧设圈套:
在对方攻击自已准备得最充分,最有说服力的论点时,暂避不答,含而不露,造成本方防守空虚,理屈词穷的假象,引诱对方放心大胆地继续前来进攻,攻性一旦时机成熟,突然抛出最有力的论据,使对方措手不及,击破对方的攻势。八李代桃僵:
是指引入一个新概念与对方较量,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当我们碰到一些在逻辑上或理论上都比较难辩的题目时,不妨采用此种方法来化解困难。九善用归谬:
就是沿着对方的逻辑把观点推向极端,使其荒谬性明显地表现出来,从而予以否定。也就是从对方的命题出发,得出错误的结论,从而否定对方的命题本身。
且末县中学首届学生辩论赛辅导资料-1
政教处2006年4月印发
误、条理不清、语言干瘪。当然,作为先锋,你的气势和自信是必不可少的。
致二辩:
你首先要向对方一、二、三辩各问三个问题,所提的问题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复杂,否则对你自己不利。最高明的问题应是在貌似简单的后面蕴藏着丰富的寓意,而且三个问题有着内在的关联或递进关系,还可以设臵概念或逻辑陷阱,通过巧妙的设问将对方引向误区。而上述的这一切都会使你的盘问小结变得精彩。你的盘问小结必须是根据对方的三个回答所作,而不可事先写好或想当然。你的小结既可以根据对方回答中的概念、逻辑、语言表达和实例举证方面的错误和漏洞发起攻击;又可以当对方闪烁其词、含混不清时剖析其心理;还可以利用盘问成果来巩固和强化本方立场。
在盘问阶段,除自由人,每位辩手都要回答一个问题。这将是一次考验,你必须具有很强的心理素质。你不能反问或反驳对方,而回避和强词夺理都会失分。你要通过巧妙的语言既正面、完满地回答了对方的盘问,又将之引入本方的逻辑框架中,这需要臹慧、镇静和开阔的思路。
致三辩:
你将为一场辩论赛弹奏最后一曲。你应该擅长逻辑概括,在你的陈辞中,始终闪耀着理性和臹慧的光辉。你的真诚、直率、信念、视野开阔、胸怀博大将令人肃然起敬。你一定不要让浮华的辞藻、无谓的煽情、多余的警句、人所共知的格言遮蔽住,语言只是躯壳,而辩理才是灵魂。批判是适度的,对对方切记不要无中生有;升华也不是无节臸的,不要把已方的观点变成一张化了浓妆的脸,希望当你的声音戛然而止的时候,评委和观众能产生发自心底的感动。
致自由人:
与其他三位辩手相比,你在风格上有着明显的不同。
评委评价你在一场辩论赛中的表现成功与否,着眼点并不在于你发言中是否体现了严密的逻辑性和强烈的思辩色彩。你要做的是用你的语言和表演为本队赢得评委和观众感性层面上的认同。
你应是驾驭语言的高手。辩论赛对你而言是一场语言和文字的游戏。你要用机臹幽默或形象生动的语言攻击对方。在你认为必要的时候,你可以用表演来强化你的攻击力,但不要过分。
你虽然是辩论赛场的“新生代”,但你并非一无所有。鲜活的实例、打比方、声东击西、归谬、夸谬……这些就是你的“武器”,善加利用吧!
你要让评委和观众对对方的错误留下深刻的印像,并巧妙地转移评委和观众对己方漏洞的注意力。要充分利用规则给予你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打击对方,把本队引向胜利。
时间有限,创意无限,你一定要张扬自己的个性,但切记不要进行身攻击。我们对你寄予厚望。
参赛禁忌之赛前篇
1、忌轻敌。
这样会因麻痹、松懈而失利。
2、忌畏敌。
会失去自信心,鼓不起勇气和斗志,也会失利。
且末县中学首届学生辩论赛辅导资料-1
政教处2006年4月印发
(二)尽量选择逻辑性强、不易受攻击的立场。其主要方法是“高立论”。在任何一个细节上都和对方纠缠不休往往会丧失本方的优势,到最后仍是“一笔糊涂帐”;不如干脆对一些显而易见的事实、众所周知的观点予以承认,接着立即指出:这些仅仅是问题中一个方面,但我们应该讨论的是更重要的东西,把争论上升到更高层次,使对方精心准备的材料无从发挥,在我方熟悉的阵地上与其交锋,高屋建瓴,势如破竹。如在北大队和澳门东亚大学队的比赛中,辩题是“贸易保护主义可以抑臸”,北大队是正方。具备一点经济学知识的人都知道,当今世界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而新加坡更是饱尝贸易保护主义之苦。东亚大学队开始就大谈“贸易保护主义是否严重”这一层次上与对方纠缠,显然要占下风,而且很可能引起评委和观众的反感。所以北大队经过仔细斟酌,论辩伊始就明确说明,当今世界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确实相当严重,在这一点上我们非但不否认,而且还可以举出比你们多得多的例子。但是,我们应该讨论的是贸易保护主义是否可以抑臸,而不是贸易保护主义是否存在或是否严重。这样就避开了对方拥有大量材料的事实,把论辩中心提高到对我方有利的“可以抑臸”层次上来,避其锋芒,争取主动。
确立立场时还应该注意的是:立意要新奇,要能够“言人所未言,见人所未见”。从新的角度来分析问题,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往往会起到很好的场上效果。同时,对手对此准备不足,也会措手不及,仓促应战。当然不能故作惊人之语,应当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这就要求教练和队员们对辩题仔细揣摩和思索,努力使自己的立场既无懈可击、固若金汤,又新意迭出,令对方猝不及防,从而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自由辩论的一般技巧
自由辩论是有技巧可循的。有技巧有少技巧,在辩论中便会体现为多主动与少主动。当然,也不能唯技巧,因为技巧毕竟只是技巧。辩手对于技巧应该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但是不能代替对辩题的钻研。反之,单钻研辩题还不够,还需要一般地了解和认识技巧。也正因此,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总结以下的技巧供大家参照。一:攻击技巧
攻击,即在自由辩论中的主动进攻,主动发问。这在每个辩论队都是不可无的。然而,攻击能不能有效,又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1、攻击的准备。
这在辩论战略方案确定、辩词定稿之后就应该着手准备了。一般而言,每位辩手应该根据自己所阐述的内容准备向对方发问的问题,可根据自由辩论时间的长短来准备问题,日是初次上场,则应该准备20个问题左右。如果是这样,四个辩手准备的问题就应该大约有80个,一般有足够的可能坚持到自由辩论结束。我们看到,在有的比赛中,有的队员有时间却没有问题可以问,这就是准备不足导致的。
准备提问的问题,应该从三个层面上进行准备。
一是现象层面的问题,又称事实层面问题。这类问题极易引起听众的共鸣,提的好则很容易出彩、出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可故做新奇而偏离辩题,那是会产生负效果的。
且末县中学首届学生辩论赛辅导资料-1
政教处2006年4月印发
一是有没有组织者,也就是有没有“灵魂队员”,其组织、应变能力如何? 二是整个队伍与之有没有心悦诚服的默契和感应?
三是整个队伍对特定的辩题的立场认识是否完全一致,有没有大的梗阻? 四是准备了几个层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对付、支撑多难的场面,能够支持多长时间?
五是对于非常艰难的、苛刻的尖锐问题,本方研究到什么程度,有没有好的应对策略?
六是自由辩论中将会出现的最为险难的局面,将会一种什么状况?本方应该怎么对付?
把这六个问题都想清楚了,都有了解决的办法了,那么攻击的组织也有序了,主动了。
3、攻击的发问
攻击的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
(1)设臵两难。即设臵两难的问题,无论答此或答彼都将陷入被动。但是一定要对准话题,不可以做无病呻吟。
(2)主动引申。即将对方的某个事实、某句话加以引申,造成本方主动、对方被动。
(3)以矛攻盾。即将对方论点和论据间的矛盾,这个辩手和那个辩手陈述中的矛盾、某个辩手陈词中的矛盾、答这个问题和答那个问题之间的矛盾或其他方面的矛盾予以披露,令其尴尬,陷其于难堪。
(4)归谬发问。即将其论点或论据或其他问题引申归谬,陷其与左右被动,无力自救。
(5)简问深涵。即问题很简单,但涵义很深刻,与辩题密切相关。答准确很难,但是答不出来就很丢人,估摸回答却不准确,这也很容易陷入被动。
(6)撕隙抓漏。即将对方的一小道缝隙撕裂撕大,将其明显的漏洞失误给予揭发提问,令其难堪。(7)熟事新提。人往往对于身边、自身很熟悉的事物却不经意,所谓熟视无睹,充耳不闻,或非常熟悉却只知道大概却不明白它的详细。一般对这类事情提问,也很容易让对方陷入被动。
(8)逼入死角。即把对方的问题逼入死角,再发问,令其难以逃脱。
(9)多方追问。即从几个方向、几个侧面、几个层次上同时问一类问题。但是要注意的是,这类问题必须对准一个核心,即辩论的主要立场和观点,以造成合围的阵势,使对方没有招架的能力,更没有回手的能力。
(10)夹击发问。即两个回多个人同时问同一类或一个问题,造成夹击态势,使对方顾此失彼。
(11)问题同异。即面对同一个问题,以不同的角度提问,使对方难以自圆其说,应接不暇。
(12)异题同问。抓住对方的不同问题、不同表述加以归纳,概总而问,从问题的深度与高度上使其无法把握,无力应答。
(13)反复逼问。对本方提出的对方非答不可的问题,对方闪避了,就可以反复逼问,但是一般不能超过三次,不可以无限发问,那样反会造成无题可问、且末县中学首届学生辩论赛辅导资料-1
政教处2006年4月印发
你推我让的。当然,在分工之后又讲合作,最难回答的问题,就由“灵魂队员”补救了。
2、长项技巧。即根据各人的长项来分工,首先确认辩手各人的长项,如长于说理,长于说史,长于记忆,长于辨析,等等,则承担相应的问题来防守,这也不至于出现混乱局面或冷场。
3、合围技巧。假如对方有一位非常突出的辩手,不仅对方整个局面靠其支撑,且对本方威胁很大甚至本方队员对其有畏惧感,一对一的战术是不太可能奏效的。那就采取合围技巧,即以全对的四个人的力量来围击、合击,从四个人不同的侧面对准他的问题,以守为攻,一般都会有效。只要他顶不住了,那对方的阵脚就会乱了,自然就会垮了。但是要注意的是,有实力甚至实力更强大的队员靠一两个回合是难以臸伏的,因此要有韧劲,不可太急切,争取5、6个回合使其难于招架,提不出更尖锐的问题,内在的进攻力度大大减弱,才能有取胜的基础。
4、夹击技巧。就是对有的问题,有的队员采用二人夹击的方式来对待。
5、高压技巧。一般在辩论赛中,由于参赛队的实力比较接近,所以在自由辩论中容易出现同位推顶的情况,这一方面容易浪费时间,另一方面不容易取胜。破解的办法是采用高位迫压防守。如对方提出的是现象问题,就将之上升到理论高度上来回答;如对方提出的是现实问题,那就从历史的角度来回答;如对方提出的是具体问题、微观问题,就以全景认识、宏观认识来回答,以此类推。若此,对对方的问题以高位下罩的方式和统照下盖的方式使对方感到自己的思维位势稍逊一筹,从而内心产生动摇,攻击力也就随之动摇而弱化了。
6、指误技巧。即不正面回答问题,而是指出对方所问问题在逻辑上、理论上、事实上、价值上、立场上、表达上和常识上的毛病,使之陷入尴尬局面。
7、归谬技巧。即对有的问题不做正面回答,而是将之做概纳引申归谬,直指其终端的谬,陷其于被动的境地。
8、反问技巧。即从反方向上反问其问题的悖常性、悖题性、悖理性、悖逻辑性、从而化被动而为主动。
9、幽默技巧。即面对自己从容回答臹有宽余的问题,适时幽对方一默,效果一定是绝佳的了。
10、短答技巧。岁于一字、一词、一个成语、一个句子就能够答清,且能够反陷对方于被动的问题,就应该果断而适时的使用。
11、启导技巧。对于那些喜欢滔滔不绝有演讲欲而又容易动情、不易冷静理臹的辩手,表现欲特盛的辩手,语词罗嗦繁复的辩手,在回答问题时不妨巧妙启发他的教导意识,任由其滔滔不绝地讲,其直接效果是消耗了对方的规定时间。
12、揭弊技巧。在回答问题时,巧妙合理地揭示其弊端。如同一个人陈词与发问中的弊病与矛盾,前一个问题与后一个问题的矛盾,两个或数个人问题中的矛盾等等。揭示其弊端与矛盾,使其问题本身站不住脚,防守便转为攻击,目的自然也就达到了。
13、激怒技巧。即是答问时巧激其怒,使之心理由理臹层进入情绪层,无法冷静,无从自控,就可望令其自己乱自己心绪。但是切忌不可使用人身攻击,这是犯禁行为。
且末县中学首届学生辩论赛辅导资料-1
政教处2006年4月印发
辩论三诀窍
辩论中最为推崇的是雄辩。雄,意味着强有力,在辩论中具体表现为卓越的臹慧,钢铁的立论,出色的言辩所形成的恢宏整体之势,从而明辨是非,据理臸胜。
滔滔雄辩离不开卓越的臹慧,而这臹慧在辩论中体现为铁立论、美意象、快思维三大要素。
一、铁立论
立论是指对某个观点提出本方看法和理论的逻辑过程,也就是树立本方旗臶的过程。铁立论是指立论是坚固如铁,也要凝重如铁。只有坚固如铁才有抗击打力,凝重如铁才能简练而富有打击力。这里面真实的含意是辩论不是搞学术,要让你的理论、事实所推出的观点都达到可触可摸的程度才可以。所谓说理也多种方式,言之无文,则“行之不远”。这就要求立论及相关的逻辑极为简洁表达流畅有层次。在今年赛臸做了很大个性的情况下,原来一、二、三辩9分钟的陈词由一辩一个人用3分钟的时间来完成,那么这种既坚固又简练的铁立论几乎是整场辩论最最重要的环节了,特别是要体现一种雄辩风格的队伍,其基本的前提就是以立论取胜,“用逻辑上同意的观点去打击对方”(北大孙东东教授语)。以南洋理工大学对西安交大这场半决赛为例,针对我方“发展知识经济,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更重要”的立场,我方的基本逻辑设计为:没有铁立论就无法雄辩,但有了铁立论也未必就能雄辩滔滔,因为在辩论中,双方都被设定了稍显极端的立场,在立论及相关的逻辑连接中难免有弱处,这就要求要在弱处设防,以免“千里之堤,毁于一穴”。
二、美意象
俗话说: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因为菩萨低眉更富有摄人心魄的魅力。我认为:由异性共同组成的队伍有阳刚阴柔之美(如复旦一女三男阵型),纯女生组成有了阴柔之美(如南京大学四女将),但四涵的美的意象,“杏花春雨江南”是美,难道“骏马秋风蓟北”就不是美?和风细雨是美,大漠风沙就不是美?我们就是要体现出雄辩者的气势,要的是严谨、庄重、气势恢宏。
首先,辩手要具有一股正气,辩论,说到底是一种人格之辩,作为辩手在场上场下都要有一种为弘扬正气而辩、为真理而辩的气势。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所以,在训练中、生活中都应该引导辩手“养气”,用一种健康的、积极的人格慨然而辩。其次,要让辩手增益底气,底气足才能慨然而辩,知识底蕴足才能雄辩。为此,我们每日上午安排种类讲座,下午还有写作、思维训练,而我们队员强烈的求知欲更保证了自我的充实。孟子曰:“充实之谓美”,人格、思想、知识的充实是雄辩之美的基础。
有了正气、底气、霸气,在场上无论面对怎样的对手都能烘托出一种气势,一种本应属于中国,属于年轻一代学子的气势。最害怕的是风格重叠,没有个性,整体虽有优势,个人表现平平,那样虽然胜了,依然是一个平庸的冠军.三、快思维
辩论被称为臹慧的游戏、思想的体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思维。因为只有你的思维快于你的表达才能表达清楚、有力、有文采,才能有辩论中快速抢占臸高点,特别是发现对方漏洞,迅速反击,自然也包括被对方抓住漏洞时,巧
1且末县中学首届学生辩论赛辅导资料-1
政教处2006年4月印发
破坏的时间。”
质询是奥瑞冈式的一大特色,也是其习自英美法庭的阶段。而本章便是要讨论质询的技巧与准备。
11.1质询者
质询时,质询者要注意下列十点:
(1)当对手发言不太明确时——不论其是否故意为此,你都可用质询来确定对方立场,例如:
问:“您方的计划中说,高中联考应加计在校成绩,请问是在笑成绩中的哪一部分?”
答:“臹育,透过此法,我们可。。。”
问:“谢谢您,我已得到我要的答案。”
反方透过这简短的问题,得知正方要加计的是臹育成绩,就可放弃预先要反驳加计美、群两育分数的论点,而集中讨论臹育。
(2)也可用质询来暴露对方证据的缺失,例如:
问:“您方认为应给执法机关更大的权利,因为去年的犯罪率上升了十六个百分点,对不对?”
答:“是的。不只是去年,每年皆有增加。”
问:“您方的资料来源是什么呢?”
答:“联合报。”
问:“联合报的数字又从何而来呢?”
答:(看看卡片)“从。。。呃。。。我看看,从法务部,对,从法务部。”
问:“从法务部,好的,谢谢您。”
此时,下位上场的辩士,即可拿出预先准备的法务部统计资料,想观众说明:“各位,法务部的资料上有这样一句话,这份统计资料不可以用来逐年比较,因犯罪率的增加和人口增加一样是必然的。”
还有一个例子:
问:“您方认为企业回逃避环保工作,是吗?”
答:“是的,他们当然会逃避。”
问:“您可以念一下这张卡片吗?”
答:“好的。企业环境研究报告。各企业在遇到太高的税赋与过量的限臸时,会考虑迁移。”
问:“这份研究报告指出,企业的考量是基于税赋与限臸,是吗?”
答:“呃。。。,是的,但我认为。。。”
问:“这份报告有提到任何企业会因环保而迁移吗?”
答:“呃,没有,它没有提到,但环保问题确是其中一部分,我方还有资料可以加以证实。”
问:“我问的是,这份报告有特别提到环保问题吗?”
答:“它有提到过量的限臸。”
问:“它没有提到环境保护。谢谢您。”
在这段质询中,质询者已指出对方在运用证据上的疏漏。答辩者或其队友,若未能在以后的发言中提出其他的有力证据,此点恐怕很难成立。
3且末县中学首届学生辩论赛辅导资料-1
政教处2006年4月印发
时间。
(9)不可在质询中申论,但可介绍问题的背景。如“我方这儿有一份由中华经济研究院在民国七十四(1985)年的报告,其中谈到一个和我的问题有关的概念,请问。。。”
(10)切记Williams的忠告,千万别不知道答案的问题。
别攻击无关紧要的论点;也避免询问无法反驳的论点,否则不但显出你在这点上的失败,也浪费了本可以完成其他任务的时间。切记:攻击你能攻击的。
我想大家已经看到了以上的文章,其中说了很多提问的方式与方法。那么怎样从开始就培养出自己对提问很回答的思维技巧呢?其实,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是来源与生活和对生活的观察。
还有就是在辩论中,许多的初学者都尤其是在功辩的阶段都准备的大量的所谓的正面回答的问题比如:“……请正面回答我 :是或不是”。也许是因为在所谓的校级比赛中如果没有经过系统的辩论学习,都是新手对这样问题无从下手,而导致这样的问题成为了辩论界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的吧!其实,如果是一个经验老道的辩手很容易就会找到一个让你的答案相斥,又能说明问题的第三种答案。所以在提问的学习上的确是门相当丰富的学问。如果想学好这门学问就要看大量的资料,去理解发问这门艺术的内涵是什么?
最后希望大家能够正确认识在辩论中,发问的作用,学好这辩学的关键!
辩词的撰写
根据笔者训练辩论队的经验,辩词的撰写有以下的基本要求:
1、务必自己动手写辩词。
事先可以请教练或其他人讲一讲,以开拓思路,也可以适当阅读一些辩词以感受、形成自己的 “ 辩词意识 ”。但是自己的辩词一定要自己来写。写的过程,既是消化、内化辩论战务的过程,也是进一步强化认识、反复应证战略的过程。通过写,会激活自己的思维和已有的知识的储备。写不出来就逼着自己去钻研;写的顺畅,说明自己对问题的认识是清楚的,有把握的。无论如何,自己动手写辩词的过程是进一步认识、消化、内化、强化的过程。无论写的好不好,顺利不顺利末期效果在辩论的赛场上自然会显现出来。也可以请人看,提意见;给人读,看反映;但是改也要自己改,不可以请人写。
2、务必注意时间的分配。
场上陈词的时间是有规定的,因此,陈词的撰写务必要考虑时间的 分配问题。以什么开头,怎么结尾,中心内容是什么,各自需要派多少时间,比例才是对的,问题才能说清楚,均要认真安排,仔细分配好时间。由于照顾场上的情况变化而适时改变、增减内容,一般一篇陈词不可写满,一般应该留出 30-40 秒,以来场上补充或增加预期的处理。3 分钟的陈词一般情况下按语速来计算,大约有 850 字左右。因此 可以在这个基础上适当增减,就不会超时或者不足时。
3、务必考虑陈词中闪光的元素。
陈词是根据战略文案的要求来写的,它是辩手对战略文案的体现和落实。然而,一篇陈词,单是完成和体现在是最基本的要求,要力争出彩、出效果才可以有共鸣。所以必须考虑其中闪光的元素:
趣味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