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的创新

时间:2019-05-14 17:28: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的创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的创新》。

第一篇:关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的创新

关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的创新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是指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涵,符合科学精神、时代要求和学生思想实际的大学生群体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与价值目标。确立和培育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育人科学化水平,实现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功能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实践和理论上,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蕴涵

1.爱国主义是需要继承发扬的思想传统。爱国主义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当前最鲜明地体现是积极投身祖国建设。投身祖国建设要求大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责任意识解决的是大学生履行什么职能、执行什么任务的问题。大学生只有确立起正确的责任意识,内在的价值诉求和精神动力才会持久不断地产生出来。将责任作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成要素,除了它是高等教育基本的要求之外,还有着特定的政治内涵。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大学生的神圣责任,是党的重托、人民的期望。只有把投身祖国建设作为核心价值观来看待、来遵循,才能使大学生具有献身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感,才能勇于承担责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21世纪的今天,正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大学生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满怀热情、积极投身其中,这是他们爱国主义情怀的最大表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大学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21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同时也是各种新思想、新知识、新文化大发展大融合的世纪,社会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中国也将步入世界强国行列,当代大学生应当努力学习,立志成才,将自己发展成为建设现代社会的骨干力量,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建设祖国、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这是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最基本内容,也是根本要求之一。

2.集体主义是需要倡导的价值原则。集体主义核心是人民本位原则,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胡锦涛同志在论述社会主义荣辱观时强调,要“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它汲取了几千年来中国历史上“以民为本”的传统精华,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是每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都应遵守的基本道德标准。这是集体主义观念的集中体现,也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和要求。作为当代大学生,要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发挥先进模范带头作用,尽自己之所能,把为人民服务落实到实践当中去。通过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寒暑假等时间深入社会大家庭,开展形式多样的国情与社会调查、科普宣传、专业知识宣传、文化下乡和智力扶贫,积极开展社区服务等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身追求的一种需要,并努力实践之。这些都是把巨大的热情转化为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具体行动,只有这样才能在具体的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增长才干,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生产建设的生力军,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不仅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自己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和能力,这就需要不断学习,向群众学习,向书本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善于汲取别人的长处来充实自己,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大学生还要有相互关怀的仁爱之心。仁爱之心,人皆有之。作为高校大学生更应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助残帮困、关心他人,这都体现着大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高尚的人格应该体现为对他人的关爱、同情、宽恕、怜悯及恻隐之心。大学生可以在社区生活、社会考察、地区慈善活动中感受爱心教育,培养与人为善、敬畏生命的良好品格,以形成人与人之间和睦融洽的关系,进而形成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认同。3.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需要构筑的精神家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应该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并作为自己最大的价值追求目标。大学生应当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作为一种美好的制度理想,在人类历史上曾有无数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美好前景作出过详尽的描述,把社会主义制度描绘成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这体现着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理想追求。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社会主义发展状况离人们的这种理想和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有些大学生因为社会主义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而对社会主义信仰产生了怀疑。因此,必须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阶段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还在逐步体现的进程中,只要我们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一定能够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理想目标。只有把这个道理向广大大学生讲清楚,才能从根本上坚定大学生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要把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摆在突出位置。当代大学生必须是有理想的青年,必须是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进而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青年。因为这个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前途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集中体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把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纳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能够使大学生增强努力学习的动力,把远大理想和自身成长结合起来,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成才报国。

4.求真求实的科学理念是需要坚持的治学态度。大学是求知的神圣殿堂,大学之所以神圣,就在于它是知识的渊薮,是科学真理生长的园地。求知是大学生的天职,必须树立起求是求真的理念,在求知之路上不断探索,辛勤耕耘。科学真理从产生那天起就肩负改造世界,实现人类梦想的重任。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求是求真就是要做到,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揭示客观规律,用科学的思想方式观察问题,用科学的方法处理问题、解决问题。要有掌握科学知识的热烈愿望和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要刻苦钻研并力求掌握具体科学所提供的理性知识,要自觉地运用科学真理于社会实践,敢于和善于同一切愚昧和谬误作斗争。

掌握科学知识的热烈愿望和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不是建立在个人名利和虚荣心之上的,而是建立在对祖国、对人民的忠诚和高度责任感之上。大学生有这样的热烈愿望和献身精神,有了求是求真理念,就能如饥似渴地去猎取造福于人类的知识,就能百折不挠地去为真理而斗争。真理和科学在人们心中具有什么样的位置,是一个人在实践中能否得到持续发展、不断成功的关键所在。坚持真理、崇尚科学,自觉按照真理的要求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是一个人事业能够不断发展的思想保证。大学生要刻苦钻研并力求掌握具体科学所提供的理性知识。大学生刻苦钻研具体科学,不仅能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增长智慧和才能,而且增强人们的事业心,形成实事求是、奋发进取、坚毅顽强、忘我劳动等优良品德。所以,当代大学生要扎实学习科学理论,完整掌握理性知识,具有求真求实的科学理念,使自己成为高级专业人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

5.创新创造精神是需要弘扬的时代要素。目前我国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归根到底有赖于各个方面创新型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活动。作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生力军,大学生理应把创造创新精神作为自己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价值取向,使之成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创造创新精神包括适应创造创新要求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创造创新精神可以激励和孕育创造创新,形成创造创新的良好氛围,为创新发展提供引导和动力。没有创造创新精神的价值取向,创造创新就会失去内在动力。况且我们的文化中也还包含着一些因循守旧、不利于创造创新的因素,对创造创新起着抑制和阻碍作用。有了创造创新价值取向,就可以克服这些因素,弘扬中国文化中革故鼎新的传统,为创新提供持久动力。因此,创造创新精神理应成为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之一。

创造创新能力是多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创造创新精神的具体体现,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应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广阔的知识面、敏锐的头脑、灵活的适应性等等。大学生的科研和实践活动是培养其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这需要良好的学术环境,需要形成一个有利于发挥首创精神的广阔空间。对于大学生来说,要积极参加科学研究活动,自觉接受创造创新精神的熏陶和激励,学习必要的科研方法,从而培养自己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养成不断追求新知识的精神和科学思维的习惯,提高自己勇于实践、勇于创造创新的能力。

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要原则

1.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①要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和灵魂。它不仅反映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决定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还涵盖了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具有根本的示范与指导意义。

高等学校作为国民教育的中坚力量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地,必须充分认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我们应该认识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指导大学生自我发展,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使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自我,并且把人生价值、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逐步达到使实现自身价值与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相统一。因此,在当代大学教育过程中,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学生的培养中,是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确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这些基本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精神融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并发挥其引领作用。2.要体现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时代精神发展的根基、血脉和土壤。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必须汲取和体现中华民族优良价值观传统的精华,继往开来,传承创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指我国悠久历史流传下来的、代代相承、具有广泛深刻影响、且不断创新发展的优秀思想道德遗产。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所在,是我们的民族魂,是我们的精神领域的脊梁。比如,中华民族所崇尚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比如,作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核心、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奋进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比如,倡导“见义勇为”“舍生取义”“以义统利”,要求“见利思义”“见得思义”,强调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体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集体主义的利他精神,等等。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应是历史传统与现实关怀的统一,其确立必须深深植根于伟大的历史传统。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从历史中汲取营养、智慧和力量,才能血脉贯通,具有民族精神内在的自洽性和一致性。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也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基石。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也成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支撑。

3.要体现积极进取时代精神。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具有强烈的时代性,需要将一个特定时期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反映到核心价值观中来。事实上,不同时期所强调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的不同,就是一段时期内任务和使命的生动体现。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就是基于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无论在内涵还是在外延上都有了新的拓展和新的要求,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上也应该有新的理念。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体现时代潮流、富有时代气息,反映着人类发展进步的要求;并且也只有立足时代发展要求,反映时代发展特点,才能真正发挥其在大学生群体中主流导向、价值引领的作用。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必须体现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这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这便更加要求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来面对社会上多元价值取向选择所带来的挑战。多元趋势日益明显的状况,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确立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它给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体现昂扬、积极的主流时代精神,才能在多元中确立主导。4.要体现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由于生活在和平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时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受环境影响极深,他们能够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快速获取大量的信息。然而他们涉世较浅,分析和判断问题多局限于个人的视角,对世界、未来与现代化的理解比较窄,因此确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应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现状和实际需要。如果能充分满足学生最迫切的需要,则其认同程度必然会大大提高。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要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要与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把大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其关切的重点方面。要及时主动为学生解疑释惑,排忧解难,把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确立过程变成密切联系学生、解决学生问题、理顺学生情绪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让大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行使自己的话语权、表达自己的意志和愿望。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所谓人文关怀,就是要在做人的思想工作中体现以人为本,关注人的感情、关注人的思想状况、关注人的利益需求。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出发点不是外在于教育对象的,它既是社会对个人要求的体现,也是受教育者内在成长成才愿望的内化和升华。因此,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宗旨之一便是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关注他们的精神诉求,引导他们提高素质、全面发展,让他们在成长成才过程中理解和认同党的主张,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确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一方面要体现人格平等和人与人之间的爱与关怀;另一方面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并在此基础上循循善诱,说服教育,解开思想上的疙瘩,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逐步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觉悟。

三、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路径 1.注重主渠道的作用。高校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突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把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通过这些课程,向大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使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课程中着重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使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上进心;大力宣传和弘扬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在培养目标中强化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我们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实现培养目标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融为一体,把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要求,作为重要培养目标来加以强调。通过学校各种教育手段的实施,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能够发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行为的一代新人。

2.注重知识的传授。要坚持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的科学方针,在各门专业课程教学中要融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元素。高校开设的各门学科课程,都具有传承科学知识、塑造健康人格、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功能,各门学科的教师都要自觉肩负起这一教育任务。在教学中,把专业教育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把“传道”与“授业”、“解惑”结合起来,既给学生以知识的力量,也给学生以思想的启迪,既注重科学知识的继承,又注重人文精神的滋养。在素质教育中强调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素质教育中的素质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包括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等,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把这些素质协调起来共同发展。江泽民同志曾说:“要说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③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把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摆在重要位置。3.注重文化的涵养。文化赋予世界和人生以意义和价值。它是一套蕴含意义和承载价值的符号体系,无论伦理、哲学还是艺术,都以特定的方式构建着世界和人生的意义价值体系。文化的层面是相对稳定的层面,也是最深层次的层面,无论对一个人或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它都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因素,是影响潜意识的因素。一个国家或政党,当把自己的政治纲领由政治的层面深入、内化、涵摄、升华到文化的层面,就能更好地对人们产生影响力,更好地发挥其领导作用,从而更好地巩固政权,基业长青。大学,作为传承和创造文化的重要组织,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发展史上占有基础性地位。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今天,大学依然负有义不容辞的历史重任,理应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大学需要文化建设,坚持大学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丰富大学文化的内涵,提升大学文化的品位。首先,大学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最高目标是帮助或促使大学生形成科学而正确的价值观,而这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才能够实现。再者,大学文化建设要以“育人”为核心,以熏陶培育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为目标。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并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但它也有不同于社会文化的特点,比如它更强调自觉的“育人”功效,是要求自觉地以“育人”为核心功能的文化。4.注重实践的锻炼。人的思想最终要在实践中去体现。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为他们所感知、认同和接受,必须紧密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实践形式,在实践活动中培育他们对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同,并转化为他们的自觉行为。要在实践中践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践行属于人格完善的行为阶段,就是把内省所得的价值观念通过实际行动贯彻到社会关系之中,把内心的心理功能释放出来,用于指导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其他行为。社会实践是理解社会运动的客观物质性的基础,因此,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途径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对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学生要积极参加以专业实习、实践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在实践活动中熏陶思想、净化心灵、提高觉悟、升华认识。5.注重环境的熏陶。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还在于要充分发挥环境对人的塑造功能。校园环境不仅包括校园的物质设施,校规校制,还包括网络虚拟的校园环境。要大力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营造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良好氛围。校园环境对价值观的影响和塑造是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能够拓宽教育渠道,让大学生在完善的规章制度约束中,在具备良好条件的活动中心、培训设施、教学条件、校园风貌、学校网站等校园环境中受到教育。校园环境也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个重要实践条件,能够使教育更加符合规律,从而收到育人和塑造品德的功效。网络环境是当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面临的重要机遇和考验。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兴媒介在大学生群体中迅速普及。从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教育、体育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大学生在网上能自由地发表各种言论和传递各种信息,网上交往和游戏娱乐活动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满足了他们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因此在进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时,也必须适当地运用这一平台,以实现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手段的现代化、要注意加强对网络的监控和管理。网络上的内容参差不齐、良莠并存,需要加强过滤那些有害的、虚假的、错误的、反动的信息,净化网上育人环境,拓宽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渠道;要注意构建各级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用生动活泼的画面和形式输入网络系统,采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借助网络这一高科技手段,构建各级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系统,引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西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增强大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科学鉴别力。

总之,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能够更好地使他们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完善自我,把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实现自我价值与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统一起来。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要注意遵循青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把握正确导向、运用有效手段、完善方式方法,在教育引导和培养青年学生的实践中提炼、完善核心价值观,同时将核心价值观不断转化为他们内心世界的自觉追求。

注释: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

第二篇: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科学构想,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从深层次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核心价值理念。“在我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中,只有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价值观,才能称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前,如何做好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主线和根本任务。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种新的历史形势下,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客观现状以及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概括说,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淡化,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一)价值追求的个体化

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显著增强,个人努力、个人拼搏、自我设计、自我奋斗、追求自我实现、实现自我价值等思想观念较以前更为浓厚、强烈。他们崇尚自立,追求独立的人格,在价值问题上主张独立思考、自主判断和自我选择,而不愿意处于依附地位,不愿意充当顺从的角色。随着主体意识的增强,当前大学生的进取精神得到了弘扬,开拓进取、相互竞争成为大学生所欣赏的生活态度。与此相联系,当代大学生以自我实现为主要价值目标和价值评价标准,向往自己才能的充分发挥,希望有所作为、有所建树和有所成就。主体化走向表明,当代大学生正在从依附走向独立,从被动走向主动,从退避走向进取,从自我压抑走向自我表现。

(二)价值标准的功利化

近年来,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大学生的金钱观念,功利意识大大增强,“君子言利”已成为校园较普遍的现象。许多大学生认为,现代社会既要讲义,更要讲利,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通过市场优化资源配置,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等价交换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因此做出贡献得到报酬,天经地义,合情、合理、合法。他们片面的把市场经济理解为物质利益的追求,把个人利益和金钱的作用推向极端化,把“义”和“利”分割开来,以致价值评价标准趋向功利化,即将其所追求的目标是否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利益,能否有利于个人的前途发展作为价值评价标准。具体表现在大部分大学生把追求财富、地位和个人美好的生活,实现自我价值作为价值评价的标准,而对新时期大学生所要承担的历史使命缺乏感情和理性上的认同感。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许多大学生的价值观由“只讲奉献、不求索取”,发展到“多贡献、少索取”,再演变为“多贡献、多索取”。甚至有少数大学生把“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作为人生信条。从而产生损公肥私、损人利己、唯利是图等不良行为,使一切向钱看的思想滋生蔓延。

(三)价值选择的矛盾化

[1]大学生正处在人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价值思维和价值选择方式尚未定型,传统的与现代的、理想的与世俗现实的价值观几乎同时对他们产生影响。如此,便造成了大学生在价值选择上的矛盾、对立与冲突。当代大学生的观念意识与实际行为、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不一致性的现象比较明显。他们大多认同中国传统价值观中的道德准则,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应具备的新的价值观念,但同时对于社会上流行的不良风气又有一定程度的认同和追随。具体表现为,大学生口头上追求理想,实际上崇尚实惠;有强烈的爱国情感,但缺乏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真善美的道德知识,却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期待建立良好的社会道德秩序,但自身又不愿受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有成就事业的愿望,而又缺乏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多数大学生认为应该以集体利益为重,但真正要他们为集体和他人做事情时,很多大学生却斤斤计较,不愿主动参加或以各种借口拒绝参加。

二、影响当代大学生多元价值取向的主要因素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特点,既有我国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所衍生的各种消极因素以及各种不良社会思潮尤其是西方某些不良思潮的冲击,又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机制、途径、方法和动力系统等方面的影响。概括地说,主要有以下一些因素的影响。

(一)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高效的经济运行方式,具有资源调节、利益刺激、市场导向和奖优罚劣的四大功能,他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及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目前,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在这种新形势下,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旧的价值体系不适应现实的某些方面明显暴露出来,而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完全形成,相应的社会价值观念也正在构建之中。加上制度、管理、法制、教育跟不上,使得一些社会规范形同虚设、伦理道德失范、是非善恶评价标准出现混乱,价值原则和价值取向严重扭曲。同时,在市场经济冲击下,经济至上的观念降低了人们的政治观念,青年人政治信仰呈现出淡化的趋势,注重物质经济利益,政治热情和政治参与意识日益淡化;推崇个性和个人价值,集体、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日益淡化,存在着一种忽视精神力量的庸俗的、低级的物质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倾向。另外,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竞争上岗的就业机制使当代大学生承受相当大的压力,致使部分大学生对国家制定政策的正确性产生怀疑和不满情绪。这些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导致对国家意识、价值观念认同感的日益弱化。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逐渐消减了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价值追求,侵蚀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精神动力,导致虚无主义和价值相对主义的产生。此外,“市场是利用利益机制提供激励动力,运用货币职能促进经济运行,这必然会强化人们的利益观念,其负面影响会泛化金钱的功能,诱发极端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 [3]

(二)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开放的扩大,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纷纷传入中国,对当代大学生的传统观念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些消极的西方思潮曾一度在高校学生中传播,甚至成为时尚,致使青年特别是大学生在文化及价值选择和追求上产生困惑和犹豫,使得一些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对西方某种落后的或腐朽的文化观念产生认同,而排斥民族的优秀 文化,导致民族虚无主义倾向的出现。少数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逐渐淡化,热衷于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淡漠本民族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热衷于以西方好莱坞、迪斯尼、麦当劳、肯德基等为代表的大众消费文化,崇尚西方的价值标准和社会文化,崇拜西方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这样,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体系和民族精神面临重大挑战。此外,以西方伦理中的个人主义为核心的存在主义、实用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等,极大的刺激了我国的青年大学生。不少学生一味强调自我意识、主体意识,追求独立的自我,要求以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独立思考,自我选择,要求独立寻找自己的人生目标,设计人生道路,出现了政治观念淡化,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为本位的价值主体自我化的倾向,这种情况极易导致大学生产生个人主义。

(三)独生子女家庭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在实现人生理想的路径上,既强调个人奋斗,又对学校、家庭和社会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这与独生子女家庭的普遍化是分不开的。一方面,现在大学生的组成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多为独生子女,面对的是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在当代,独生子女因其“独”,在家中是“小皇帝”,是父母唯一希望的寄托着,因而也就抬高了独生子女在家中的身份和地位,进而强化了为人父母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于是,所有父母都想使自己的子女都成为有用之人,成为出类拔萃的佼佼者。导致对子女的爱缺少理智,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万般迁就,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还隔断孩子同周围环境的接触,孩子自我探索活动都变成了在父母精心照管下的附属活动。父母的这种过分疼爱,对孩子的大包大揽,从而使独生子女在父母的一系列替代活动中,最终丧失了自我,养成很大的依赖性,导致个性孤独,不和群,尤其是处理日常生活的能力较差。另一方面,他们阅历单纯,挫折承受力差,当发现思想与现实存在差距时,价值观容易动摇。此外,由于父母对他们过分宠爱,使他们习惯接受他人的关心、爱护,而不知道去关心、爱护他人,没有兄弟姐妹的相互谦让的生活体验,使他们不能体会到对集体的责任,这样使部分大学生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形成了自私心理,功利主义较强,只为自己不为他人,把满足自己作为唯一的目的,从而导致这些人集体主义的淡化。

三、培育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新的历史阶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视野中,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本质上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根本动力,既决定着大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又决定着大学生勤奋学习以努力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优秀接班人的重要思想保证,也是新时代的内在根本要求。

(一)巩固思想政治教育课主阵地

“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4]高校必须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课的资源和优势,认真构建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一是要从德育的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把思想政治课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来落实。二是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学校组织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政策课上不定期深入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问题,找准切入点进行教 学研究,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三是定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与形势政策的考核评估,对教学成果及时评价,以更好的引导学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认真落实“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确保思想政治课在人才培育中的重要基础地位,全方位推进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多方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既要抓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又要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知识教育与理论灌输职能历来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鲜明特点和传统优势,是其他形式所无法替代的。而社会主义以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作为一种思想意识形态教育,加强当前国情的理论灌输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认同基础和现实依据。因此,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从内容上讲,首先要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的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为行动方针,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水平。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帮助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概念,也是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核心概念。”因此,高等院校要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进而树立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价值目标。再次,加强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就要坚持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最后,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高等院校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人心,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提供坚实的道德基础,使大学生理性应对新时期的形势和挑战,从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此外,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要贴近大学教育的精神诉求,要满足大学生的需要。一方面,“大学教育不单单是一种技能教育,更是一种精神塑造。”另一方面,“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够真正使培育核心价值观具有现实说服力,也更能够使大学生从内心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基本价值。” [8]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式方法应该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

(二)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代表着一个民族群体的性格特征、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思想品格,是民族优秀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民族文化的本质和精华。” [9]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既是激励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岁月里薪火相传、发展壮大弥足珍贵的精神支柱,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与文明的积淀。因此,“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应该成为传承、弘扬民族精神的基础和前提。”文化具有很强的继承性和延续性,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在其历史及发展的大河中留下了博大丰富的文化遗产,形成了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这些优秀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文化传统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伦理价值底蕴和丰富的思想内涵。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

[10]

[7]

[6]

[5]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11]当代中国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重塑必须立足于中华民族文化。要大力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离开了对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及价值观的继承,民族精神的重塑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乏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深刻的了解,就难以产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12]还要充分认识积极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发展中华创造的一切优秀的精神文化成果,也包括西方文化和价值观中合理的成分,是我们文明的内在要求。江泽民指出:“我们坚持的爱国主义同狭隘的民族文化是有本质区别的。要使我们的人民懂得,坚持对外开放,认真学习世界各民族的长处,积极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增强我们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祖国的发展,这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13]只有教育大学生善于吸收外国的先进文明,才能真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国情教育也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国情教育是增强民族责任感的有效途径,没有对国情清醒的认识就不可能有深沉的民族责任感,就不可能找到报国之路。只有始终将爱国主义作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大学生积极开展国情教育,引导他们发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倡导注重整体利益,始终把国家、民族的进步,人民的利益放在个人的利益之上,将自己的职责准确定位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振兴中华民族伟大事业做贡献。

(三)开展有效的社会实践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将大的、抽象的、理论化的观点转化为青少年切实需要、乐意接受、能够理解的东西,这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青少年的成长统一起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青少年自身道德发展的需要。因此,“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绝不仅仅是知识的教育、理论的教育,它根本上是一种实践的教育、养成的教育。” [14]“教育是一种导向,但生活本身就是教育,就是导向。” [15]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当与社会生活接轨,充分考虑社会生活的导向作用,并以此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

实践出真知。“一切正确的认识的最终来源都是实践。比之于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具有直接性、现实性和及时性的特点。” [16]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依托于课堂教学,显得空洞乏力,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而社会实践活动则是克服这一缺陷的重要形式。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接触到的就是具体的实物,而不是抽象的概念。不论是社会调查、还是公益活动,也不管是勤工助学、还是科技推广,大学生都能得到亲身的感受。这种感受是生动、具体的,是他们在课堂上、书本上所无法得到的。因此,社会实践活动会使大学生有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感悟。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易于接受新生事物。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大学生有机会进入社会各阶层,了解时代新信息。应该说,社会实践既对大学生产生正面的教育引导,也有负面的砥砺冲刷,这种正反两方面的思想教育都是直接的、生动的、不可回避的,是对学校课堂教育的必要补充。一方面,可以使他们尽可能通过自身的角色体验、情境体验,让他们成为社会化成长中的主动者;在与社会的接触中不断增加对社会的了解,知晓乡情、国情、世情,把自己的主观认识建立在现实之上,从而自觉拥护党的政策、端正人生态度、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目标,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主流和本质,增强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的把个人奋斗融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另一方面,通过志愿服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学到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准则,增强劳动观念,掌握劳动技能,锻炼意志品质,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和艰苦朴素以及勤俭节约的意识,提高其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心灵的精华、思想的熏陶、认识的升华、觉悟的提升。因此,高校要引导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积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深入到基层群众中去,在社会实践中接受锻炼和教育,提升精神境界,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责任感,准确定位自己,确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并在正确的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结束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中国传统的优秀价值观念,借鉴了近现代社会文明与文化发展的最新成果,蕴含着几千年人类文明曲折发展历史的精华积淀和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哲理,引领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船,是承载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石。高校应当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当作一项系统工程来抓,把巩固思想政治教育课主阵地,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开展有效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的心田,使大学生自觉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贡献。参考文献

[1]戴木才,田海舰.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2):37.[2]周云彪.析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趋势[J].广东农工商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3]兰陈妍.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透析[J].凯里学院学报,2008(4).[4]王晓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审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0):39.[5]雷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路径分析[J].思想政治研究,2009(2):262.[6]王华斌.构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若干思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4):79.[7] 靳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陶韶菁,王功敏.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挑战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10):83.[9]温国政.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与培育[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9.[10]姚志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价值观优化教育研究[J].江南论坛,2008(10):50.[1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4.[12]谢松明.论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缺失与构建[J].实践与探索,2008(12):56.[13]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4]田玉敏.美国中小学核心价值观教育及其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08(11).[15]杨雄.面对“第五代人”:新的教育与引导[J].中国青年研究,2002(3):31.[16]赵亚芝.论社会实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2):36.

第三篇:大学生如何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如何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肯价值体系中最根本,最重要和最集中的内核,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价值观的确立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冲击和影响。当代大学生处于人本成长,事业定向的黄金时期,价值观不太定型等方面,也是青年学生特别要加强的地方。现在大学生普遍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缺少,不知道入团,入党的真实含义,不知道国家建设的真正意义。不能深刻的体会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的艰辛和发展的不局。虽然在大学校园里都开设了关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入党的培训,和组织形式。但我们更需要的是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观的树立,确立奋斗的理想目标,吸取无穷的精神力量。

我们当代的大学生正处于面临人生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时代要求我们要在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全方位面对和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我们要学会生存的技能、学会学习的潜力、学会创造与创新、学会奉献,这些都是我们面向未来面向社会所必须具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其中,我认为最核心的就是学会如何做人,学会做一个符合国家繁荣富强与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所需要的人格健全的人;学会做一个能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并使之能协调发展的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一句话,做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这要求我们大学生必须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我们要树立高尚的价值观。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正确的方法来面对现代经济社会的冲击。稍有不慎,便会背离道德,背弃价值。例如,报纸上曾报道过,某某大学生将父母用血汗换来的钱与他人比福,全身穿着名牌服装,当钱挥霍一空后,又通知家人寄钱,完全不顾父母的辛劳,也不管钱是怎么来的。他觉得有钱就是一种荣耀,只要身穿名牌就不会被人瞧不起,其实这是种腐朽的思想。

我们必须纠正这种思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认为应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我们要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迄今为止最科学的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只要善于总结,举一反三,认识规律,就可以变坏事为好事,把工作做得更好。

人生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也就是人们对人生目标、人生价值取向和人生价值途径的认识和根本态度。价值观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和非常重要的,当然包括大学生。而且,价值观对我们大学生来说也具有极特殊的意义。

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必须注重以下几点:第一:树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爱国情怀;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弘扬民族的传统精神,向先进文明人士学习发扬他们的爱国情怀。第二:树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提高理论水平,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提高知识理论水平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力是一个大学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心,需要努力做到的。我们一定要鉴定共产主义信念,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力求做到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来。第三:树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为人民服务;一句话:应做一个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在校大学生必须现在做起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第四:树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远大理想;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要想实现梦想必须付出。人生如潮起潮落,在潮头风光时要看到落到潮底的风险;在潮底时候则要有着向高峰冲击的信心和行动。第五:树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注重集体;我们大学生应密切联系集体,增加个人在集体中的责任感,从而使集体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第六:树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诚实守信;随着现在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不管是企业还是普通的人们对诚实守信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第七:树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实际行动;一句话:从具体工作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在实践中学习成长。第八:树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人生观;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的。我们不要自己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人生观是可以选择的,不同的选择决定不同的人生,不同的选择表现出不同的人生态度,体现着不同的人生观,然而人应当追求更加高尚的品格,星光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在我们当代大学生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我们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建设者。我们一定要树立社会核心价值观,把它融入我们日常生活当中,适应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不辱历史的使命。我们每个大学生,如果要想在自己的人生旅程中立于不败之地,做出一番业绩,成为一个活得有意义的人,就一定要注意学习,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正确的世界观,把握客观规律,认清世界和中国终究要向哪里去;通过正确的人生观,懂得活着为了什么,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通过正确的价值观,确立高尚、进步的价值追求,实现完美的人生价值。

第四篇:大学生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音乐与舞蹈学院12级音乐学专业

刘玉如

1205010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由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组成。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价值观分为两类,一是社会主义一般价值观,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保证和行动指南。强调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凝聚人心。也就是只有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做,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家的重要课题。社会主义一般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政府和人民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也就是共同理想。如果一个社会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就无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的内在要求。二是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现实需要。三是应对西方价值观冲击和挑战的客观需要。四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俗化、大众化的迫切需要。

而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一个深刻的问题。首先,我们要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的信念。大学期间,同学们都面临着一系列人生课题,如人生目标的确立,知识才能的丰富,发展方向的确定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科学的理想信念来引导。我们要把个人的奋斗志向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联系在一起,把个人今天的学习进步和祖国明天的繁荣昌盛紧紧联系在一起,使理想之花结出丰硕的成长成才之果。

其次,我们要做忠诚的爱国者,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份子。维护国家利益,维护祖国统一,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无论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报效祖国,都要自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学习,掌握报效祖国的本领。

再者,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确立积极进去的人生态度,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明是非,知荣辱,辨善恶,在实践中不断地创造人生的价值,赋予人生与众不同的意义。

同时,我们还要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大学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对大学生们一生影响很大。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做一个知荣辱讲道德的人。我们大学生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努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最后,我们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做到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并且要增强法律意思,做一个知法、明法、守法的公民。总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是一个人加强修养、完善自我的过程。我们大学生要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而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自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我们以后成长成才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把握未来方向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二是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在现阶段,全社会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理想,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我们要强化理想信念学习,深刻理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于当代中国进步与发展的深远意义,自觉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把这个共同理想化为自己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并坚定地为之努力奋斗。三是要学习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我们应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激发爱国热情,使我们一方面以开放的心态,虚心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长处,另一方面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四是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我们道德实践的评判标准,引导我们明是非,知荣辱,辨善恶,分美丑。荣辱观是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只有知荣明耻,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我们应该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

高尔基曾说过:人的生命短得可笑。怎样生活?一些人千方百计逃避生活,另外一些人把自己整个身心献给了它。前一种人在晚年时精神空虚,无所回忆;后一种人------精神和回忆都是丰富的。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应当在我们最好的时光做最有价值的事,最应该做的事。

第五篇:大学生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我们大学生只有自己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崇高理想追求,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塑造文明道德风尚,才能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之人。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高度,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受到来自社会经济不断强大、社会文化日益多元化、大学生价值观日趋多样化的冲击和影响。根据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趋向突出的特点。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需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价值取向一元论和多元化的辩证关系。根据大学生价值追求功利化的特点,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需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物质追求与精神提升的关系。根据大学生价值选择矛盾化的特点,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教育中要与社会生活接轨,将“知”与“行”结合。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

首先要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论述材料,深刻领会其内涵及精神实质。其次,我们要做忠诚的爱国者,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份子。再者,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确立积极进去的人生态度,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同时,我们还要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大学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对大学生们一生影响很大。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做一个知荣辱讲道德的人。我们大学生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努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论述材料,深刻领会其内涵及精神实质.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学生的本职工作是学习,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要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自己的社会实践中。我们既然出生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能够看见祖国一天一天的强大,就应该下定决心,努力学习,不虚度年华,不碌碌而为,用我们的行动为祖国明天的宏伟建设做出卓越的贡献。

下载关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的创新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的创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姓名:蒋美玲 学号:140118024 专业班级:嵌入14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党的十八大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

    大学生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团体,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同时由于学生时代的局限,应该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

    大学生如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如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政治学类 吴安安 学号20***摘要:面对当下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一大群体的大学生们,应积极自......

    大学生如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如何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报告首次以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

    大学生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音乐与舞蹈学院12级音乐学专业刘玉如1205010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由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

    如何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如何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价值观是指人们在对客体能否满足主体某种需要进行评判时所持的观点,是人们认识和评价客观事物对自身或社会的重......

    大学生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

    培育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探

    培育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探 摘要: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因此,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