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中西方隐私权的起源与发展的差异性
论中西方隐私权的起源与发展的差异性
姓名:毛洪炉学号:2010211410
班级:0341002
一、隐私权概述
(一)隐私权的起源与发展
1890 年,美国的两位法学家布兰蒂斯和沃伦在哈佛大学《法学评论》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隐私权》的文章,并在该文中使用了“隐私权”一词,被公认为隐私权概念的首次出现。保护隐私权的法律制度首先是在美国建立起来的。美国先后于 1970 年制定了《公开签账账单法》,1974年制定了《隐私权法》《家庭教育及隐私权法》《财务隐私权法》等。随后,其他国家也开始相继在立法中保护隐私权。在法国,1978 年通过了一项有关资料处理的法律规定:资料的处理不得损害个人身份、私人生活以及个人和公众的自由。在德国,二战以后,因为新宪法确立了一般人格权,从而隐私权也逐渐确立了其地位。隐私权的保护在国际法上也同样受到关注。联合国大会1948 年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第 12 条规定: “任何人的私生活、家庭、住宅和通信不得任意干涉,他的荣誉和名誉不得加以攻击。”1966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 17 条也规定: “刑事审判应该公开进行,但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可以不公开审判。”
在中国,民法没有把隐私权确立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只是借助司法解释并通过保护名誉权的方式或以维护公序良俗含括公民的隐私权,采取的是间接保护方法。实践证明,这种间接保护隐私权的方法,是不完备、不周密的。因此,应该在宪法和即将制定的民法典中明确规定隐私权为公民的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应形成以宪法为核心,以民法典为重点,以刑法、行政法等其它法律法规为辅助的保护体系。
(二)隐私权的概念分析
隐私权的概念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隐私权作为一种基本人格权利,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
隐私权的本质:(1)隐私是个人的自然权利。从人类抓起树叶遮羞之时起,隐私就产生了。因此,隐私的存在,隐私之于社会公众而言是不可剥夺的,这正是自然权利的特点。隐私的自然性告诉我们,只要主体愿意隐瞒,隐私客体即可成为隐私事实,即使违反法律或公序良俗,隐私照样可以产生并继续存在。而且,是否公开、何时公开隐私内容,也任由当事人自行处臵。(2)隐私是客观事实。无论隐私内容如何,是否违反道德或法律,也无论社会舆论或国家法律对隐私内容作出怎样的评价,隐私的内容总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他人是否承认或如何评价为转移。隐私的客观性告诉我们,隐私是客观真实的社会存在。社会舆论、国家法律或其他规则可以对特定隐私作否定性的评价,但无法否认它的存在。
二、中西方隐私权的差异
1.发展程度不同
中国的隐私权是由西方隐私权演变而来,中国的隐私权只纳入了民法范围,并且采取的是间接保护方法。实践证明,这种间接保护隐私权的方法,是不完备、不周密的。
2.重视程度不同
西方人对个体隐私很看重,他们观念中个体隐私所涵盖的范畴也非常广泛,包括私人时间、私人空间、私人活动领域以及维护这一类事的私人权利。如为了尊重他人的私人时间,西方人邀请别人吃饭或参加社会活动都会事先通知,给他
人足够的时间作安排。同样,探望亲朋好友也要事先通知,否则,在西方人看来,就是侵犯了他人的隐私。西方人的界限意识非常强烈,不经允许决不进入别人的领地。如在西方国家,即使是父母也无权擅自进入子女的房间,否则就会被认为是不礼貌或不尊重他人隐私权的行为,房间内的私人物品未经主人同意也不应该动用。在西方如果擅自闻入民宅,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此外,凡是涉及到个人隐私,如个人状况(年龄、工作、收入、婚姻、子女等)、政治观念(支持或反对何种党派)、宗教信仰(信仰什么宗教)、个人行为动向(去什么地方,与谁交往、通信等),都不能直接过问。西方人一般不愿意干涉别人的私生活和个人隐私,也不愿意被别人干涉。而中国人热情好客,在人际交往中饱含热情,问寒问暖,似乎没有什么可保留的。对于了解有关年龄、职业、收入、婚姻状况、子女等问题,觉得都理所当然,常以这些作为聊天的话题。中国人见面打招呼的用语多是: “你吃了吗?”“你去哪儿了?”“你要上哪儿去?”。西方人对这样的问候会非常反感,因为他们会认为也许有人在监视他们,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所以,西方人喜欢用与个人无关又不会引起麻烦的话语打招呼,喜欢谈论天气等不涉及个人私事的话题。再比如,中国人会直接询问别人所买物品的价格。在西方人眼里,这是不礼貌的,认为是探问对方的经济条件,因此,这也是西方人的隐私,属于不宜直接询问的问题。中国人也有隐私,但侧重于群体隐私。如中国人用围墙来保护家庭或群体的领域不受侵犯,而家庭或群体内部却是开放的,个人隐私意识非常淡薄,保护个体隐私的要求也不强烈。如在中国,老朋友可以不敲门,不事先告知就“登堂入室”,这对西方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事。
3.法律地位有别
中西隐私权差异还集中体现在利用法律维护隐私权的意识上。隐私权作为一种法律意义上的权利,最早是由美国的两位学者提出的。1890年美国哈佛大学法学教授萨莫尔?沃伦(Samuel D.Will'tell)和布兰代斯教授(LouisD.Brandis)在哈佛大学《法学评论》上发表《隐私权》(The Right to Privacy)一文,把隐私列为人的一项自然权利,提出了隐私权的概念,从此,隐私问题纳入法学研究的视野。在中国,法学界一直将“隐私”等同于“阴私”,把“隐私权”理解为两性间的个人秘密权。长期以来,我国没有确定隐私权为一项具体人格权。20世纪80年代引入“隐私权” 并开始了对它的研究和保护。但也仅仅是通过名誉权、一般侵权对隐私权进行间接的保护。2001年3 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才正式确立了隐私权。目前,我国关于隐私权的理论研究和法律保护也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中国国民利用法律维护自己隐私权的意识也很淡薄。
三、中西方隐私权差异的深层次的文化原因
(一)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是西方国家价值观的核心,被定义为“提倡个人行动自由与信仰完全自由的理论”(《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1998:758),包括自主动机、自主抉择、自力更生、尊重他人、个性自由、尊重隐私等层面。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是以个人为中心,个体的行为完全从自己的内在情感和动机出发,反对对个性的扼杀,以及对个人权利的侵犯。英语中“我”(I)永远大写就是在语言方面的具体体现。而且,在英语姓名中,代表个人的“名字”位于姓氏之前,也表现出西方人思想观念中个人的中心地位。同时,一切与“个人主义”相关联的观念,如“自由”“平等”“独立”等等均在西方人心中占据“至高无上”的地位。西方人喜欢在个人情感与平等的基础上与他人建立相互的关系,即使父母与子女之间也是如此,所以父母也要尊重子女的隐私,而子女也可以直呼父母的名字。西方文化源于吉希腊文明。追根溯源,荷马史诗中为个人荣誉而战的英雄人物就是西方个人主义价值取向的萌芽。虽然在古希腊时期,与强大的整体主义观念相比,个人主义以及个人权利、利益、价值和自由观念非常孱弱,但已经初露端倪。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中将整体主义的价值推向极致,否定个人利益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但是,通过柏拉图的《法律篇》可以发现,他晚年向现实生活中的个人主义做出妥协。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对个人本性、家庭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个人利益、权利、价值和人格平等。他认为 “人人都爱自己,而且爱出于天赋每个人是自己的最好朋友,并且应该最爱自己。这种认识构成了个人主义要素的最初源头。在私人生活领域,古希腊人认为要理解、尊重和宽容个人自主做出的选择和行为。古希腊罗马时期,斯多葛学派对自然法理论的系统发展深深地影响了西方对人自身的认识,使得西方人抛开现实差别,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认识自身,引申出人的内在精神自由、平等的理念,从而突破了古希腊因种族、地位、身份等不同丽不平等观念的桎梏,为西方个人主义的自由平等观念作了铺垫。西方近代自然权利学说和社会契约论思想认为人们的自由和天生的权利来自于自然权威,而不是君主的恩赐,国家权力来源于个人权利的让渡。这标志着西方对个人权利认识的重大突破。总之,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产生和发展是随着西方对人的本质认识不断丰富和深化的,是西方文化核心价值理念不断积淀和传承的结果。
(二)东方传统上比较强调家族的观念
集体主义是中国价值观的核心,被定义为“一切从集体出发,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的思想”(《现代汉语词典》,2004:593),强调个人对集体的义务和责任,集体利益至上。因此,西方人眼中的 “大我”在中国人眼中是“小我”。在中国,集体的最小单位是家庭。在家庭内,以孝为道德规范,强调对于家族的依附和服从,因此中国人具有浓厚的亲情与家族观念。在个体与国家关系上,表现为国家利益至上,必要时,个人需要压抑自我,甚至牺牲自我。个体行为要尽量符合道德规范和社会要求,同时要意识到他人的存在,顾及他人的需要和愿望。中国人个人的荣辱和成功紧密地与集体联系在一起,“光宗耀祖,显赫门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都是、这一观念的体现。中国文化建立在儒家思想之上。西汉文化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确立了儒家在中国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其目的是维护国家安定,群体和谐,主张建立一种以群体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强调集体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只有克制自己,服从群体,以国家的需要为需要,才能与世俗相处融洽。汉儒董仲舒提出 “大一统”主张以后,更是把这种群体意识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中国传统对人的定义就是“仁者,人也”“仁”是“人”字旁边加一个“二” 字,意思是人存在于“二人”的对应关系中,这种“二人”关系包括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也就是说只有个人被放在合适的社会关系中才是最有意义、最完全的。所以说中国人是“依存者”。孔孟哲学特别强调个人的自我修养,“吾日三省吾身” 强调个人,“至善” 的道德修养是维系社会和谐的基础,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首先是“立德”,其次是“立功”,再次是“立言”,只有“内圣”(修身养性),才能“外王”(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思想非常注重伦理关系和道德规范。孔子说,“人则孝,出则悌。”(《论语?学而篇》),“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论语?子罕》)。主张“三纲五常”,详细地规范着人们日常的行为举止、等级观念。提倡“中庸之道”,力图使个人与其他社会成员和谐相处。中国古语有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众,人必非之。”所以中国人形成了特有的文化价值观:重权威,轻事实;重集体,轻个人。儒家“和为贵”的思想更使人们相信:为了达到大局的和谐,集体的团结,应该服从社会礼仪和道德规范,以集体利益为重。
第二篇:论广场及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论广场及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摘要:与西方的“中心广场”相对应 ,中国古代城市广场可称为“庭院广场 ”和“街市广场 ”。它们属于不同的文化类型,但是其文化根源都与人类和谐社会的目的相联系,所以它们的文化差异及其形态互补对当代城市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城市生态,广场文化,政治,宗教,庭院。
迄今为止 ,考古学家发现的世界最早广场文化遗址有两处 ,一个是中国西安市临潼区姜寨早期仰韶文化遗址 ,另一个是乌克兰基辅特里波里村落遗址。考古学家在姜寨看到: 6000年前 ,一个老祖母和她女儿、女婿及孙女们 ,在这里建筑了五组房屋。五组房屋环绕一片 ,中间有一棵大树的空地。这片空地就是广场 ,原始、平常、简单 ,但是它表明了广场的原始形态及其生态文化根源 ,勾勒出了:广场 =人类群体+室外活动空间 +时间的存在形式。
(一)西方广场的发展史:
由于中西地域、民族文化趋向的差异 ,中西古代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广场文化。西方城市广场起源于庆典和祭祀 ,公元前 8世纪的希腊人把广场叫做“Agora”,意思是“集中 ”,即人群集中的地点 ,西方城市的“中心广场 ”。临潼姜寨遗址广场到仰韶文化中期渐次消失,原始的广场被分割 ,被藏匿 ,变成了家族的庭院 ,演化成了中国古代的“庭院广场 ” 和“街市广场 ”。虽然二者如此的不同 ,作为城市组成部分的广场却一直伴随历史的发展 ,具有普遍的人类文化价值 ,凝聚着城市公众共同生存的契约 ,寄托着公众的信仰、幻想、希望和理想,扩展了公众活动的空间和时间 ,是公众的自由交流和休憩场所。它将公众的兴趣、风俗、习惯、历史文明、城市活力与城市的建筑连接融合,成为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表达方式。所以 ,广场随着城市发展经历了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文化形态 ,被人类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表现了人类自古追求生态城市的美好理想。
西方古代广场文化发展经历了古希腊罗马时期 ,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和古典时期三个历史阶段。
罗马帝国图拉真广场就是第一个时期广场的代表:
帝制建成以后,罗马皇帝渐渐西区东方君主的习俗建立起一套繁文缛节来崇拜皇帝,这时在奥古斯都广场旁边建造了罗马最宏大的广场——图拉真广场。广场的形制参照了东方君主过建筑的特点,不仅轴线对称,而且作多层纵深布局。在将近300m的深度里,布置了几进建筑物。室内室外空间交替;空间的纵深,大小,开阖,明暗交替;雕刻和
(整体电脑复原图)
建筑物交替。有意识地利用这一系列的交替酝酿建筑艺术的高潮来到,而建筑艺术的高潮也就是皇帝崇拜的高潮。为了这个目的,还是采用了一些使人感到意外的手法。在运动中展开和深入,这是建筑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无论是沿轴线的,还是绕弯子的,像古希腊的圣地那样。
图拉真广场正门是三跨的凯旋门。进门是长120m款90m的广场,两侧撇廊在中央各有一个直径45m的半圆厅,形成广场的轴线,使宽阔的广场免除了单调感。在纵横轴线的交点上,立着图拉真的镀金的骑马铜像。轴线给铜像一确的,不可游移的位置。
(图拉真广场及雕塑)
这个广场的底部横放着图拉真家族的乌尔比娅巴西里卡,这是故罗马最大的巴西利卡之一。他内部有4列10.65.m高的柱子,当中两列用灰色花岗石做柱身,白大理石做柱头,外侧两列柱子是浅绿色的,4列柱子把巴西里卡分为5跨中央一跨达25m,它的木桁架是古罗马最大的。巴西里卡2端有半圆形的龛,强调了它的轴线,也就是强调了它和广场的垂直关系。屋顶上覆盖着镀金的铜瓦。巴西里卡之后是个小院子穿过这个小院子,又是一个围廊式的大院子,中央是太极高高的庙宇,围廊式的,规模很大,正面也是8跟柱子。这是崇奉图拉真本人的庙宇,非常豪华,是整个广场艺术高潮所在。图拉真广场的建筑师是叙利亚人阿波罗道鲁斯。这种纵深布局是叙利亚的传统。广场的发展与演变,衍生出了轴线对称的多层次布局,认识了它的艺术特质和力量,同时也掌握了建筑和室外院落空间统一构图的技巧,用他们来巩固帝制,为神话皇权服务。
广场文化”作为一个名词来讲是新时代的产物,即便是在权威的辞书——《辞海》中也难觅它的踪影,但若作为一种现象来讲,广场文化又有着十分悠远的历史。不过,现代意义上的“广场文化”与过去已有了很大区别。确切地讲,广场文化包含着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广场建筑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另一方面则是指在广场上开展的文艺、讲演、科普、医疗、体育、庆典等活动体现出的文化,我们通常所说的广场文化就是专指后者。
在文艺复兴时期,广场设计首先在一些和意大利有着经济、文化联系的国家,如法国、西班牙、荷兰等国家中广泛采用。新建广场讲究三度空间规律,即三一律。不仅广场的大小、景色的配合、周围建筑物的形式、格调要做到内外结合,虚实相济,还要按照王室和寡头政治的需要,使广场成为新政权富有隐喻的城市建筑。这个时期的广场设计,多为对称型。这种建筑在罗马教皇的城市规划中曾出现过。
当时欧洲的一些自治市,将具有国民—宗教—军事性质的广场建在市中心。而将商业广场、集市广场设在城门外拐角处或城市与城堡之间的空地上。欧洲其他大的商业都市中的国民广场上常常矗立着市政厅、公共大厦、主要商场和商业协会。同时,大主教教堂和一般教堂也加入到这个行列之中,组成了城市自治管理和重大公共文化活动的中心。
在中世纪,广场多位于交通闭塞的地方,形成一个半圆形或“V”形带有顶盖的通道和连接着建筑物底层的柱廊,以及高耸的商行钟楼和市政厅塔楼,象征城市公共生活的中枢。
在文艺复兴之前,荷兰阿尔克马尔市的瓦隆普兰广场、意大利威尼斯市的圣马利广场和皮亚茨达广场,仍然保持着中世纪的风格和特点——既是商场,又是集市,还是教堂广场和码头的一部分。
在文艺复兴时期,广场设计首先在一些和意大利有着经济、文化联系的国家,如法国、西班牙、荷兰等国家中广泛采用。新建广场讲究三度空间规律,即三一律。不仅广场的大小、景色的配合、周围建筑物的形式、格调要做到内外结合,虚实相济,还要按照王室和寡头政治的需要,使广场成为新政权富有隐喻的城市建筑。这个时期的广场设计,多为对称型。这种建筑在罗马教皇的城市规划中曾出现过,位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南各阿广场即属此例。
1537年建造的罗马市政厅广场,至今仍闪耀着不朽的光辉。它是文艺复兴时期,罗马巴罗克建筑发展到鼎盛时期的典范。还有罗马的奥布里卡广场和勒塔广场,都颇具特色。
当工业革命席卷欧洲时,广场的传统作用逐渐改变。像巴黎的星式广场,是东西轴线上的重要地点,起到了改变巴黎地区网状交通的作用,与帝国时代建造的凯旋门有同样纪念意义。
18世纪中叶以往,法国各个重要城市都做了改进工作,见着了一些中心广场和王室大道。其中比较找那个要的是巴黎中心的调和广场:
调和广场原名路易十五广场。从1748年期,有法兰西建筑学院组织了两次设计竞赛,吸引了当时最优秀的建筑师参加。大多算的设计方案都是封闭的正几何形的广场,最后,选中了雅-昂佳贝利艾尔的方案。
广场南北长245m,东西宽175m,四角微微抹去。他的界限,完全由一周圈24m宽的堑壕标出。壕深4.5m靠广场一侧,有1.65m高的栏杆,栏杆的8个角上,各有一尊雕像,象征着法国8个主要城市。
广场的主要标志是路易十五的骑马铜像,铜像高13m,在广场正中,面对着对面的丢
(协和广场及方尖碑)
勒里花园,在他的南北各有一个喷泉。
调和广场出色地起了从丢勒里花园到爱丽舍大道的作用,成了从丢勒里宫到星形广场的巴黎主轴线上的重要枢纽。
为了桐城市街道联系,在广场的北面堑壕之外,建造了一对严谨的古典主义的新政府建筑物,高3层,长度各自将近100m。它们之间夹着笔直一条王室大道,在大约500m外的尽端,预备建造一所有穹顶的抹大拉教堂。这样,广场的北面也同样没有被建筑物封闭。在设计广场北面一对建筑的时候,考虑到了路易十五骑马像的观赏条件,使远在广场南端的人看过去,铜像任然高于后面建筑物女儿墙。因此,从广场上任何一个位置,能看到铜像在广阔的天空中驰骋。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后,1792年,骑马像被拆除。1836年,在这位置上树立了从埃及掠夺来的方尖碑,连碑座高22.8m。
19世纪初年,沿丢勒里花园北面早了一条商业街,又在广场南北轴线的塞纳河上造了一条桥,于是广场就成了巴黎的交通枢纽,堑壕被迫填平了。王室大道北端的教堂和桥南岸代表回忆大厦的柱廊也在19世纪年初建成,南北轴线完成了,从此调和广场就成为了巴黎市的交通中心,观赏性大大削弱。
20世纪初,侧重便利交通的考虑,广场作为社会活动的场所,从建筑群中分离了出来。
现在,欧洲各国对城市广场的重要作用又有了新的理解,在兴建现代化城市时,都要独具匠心地设计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广场,以增加城市的光彩。
(二)东方广场的发展史:
在儒教文化形成时期 ,西周王朝“在现实社会制度中保留着氏族制度的形式 ,依靠宗法制度维持政治垄断地位 ”,在宗教文化里保留了祖先神 ,形成了特有的“天祖分离与天人合一 ”宗教观念。由于这一原因 ,我国古代早期的城市一般为某一氏族所独有 ,城市中只有严格等级划分的对每个上层社会成员绝对服从的子民和奴隶,没有相对平等的城市公众;由于至上神为王室垄断 ,子民和奴隶只能在私人空间祭奠天神和祖神 ,没有与统治阶层共同祭拜至上神的义务。所以中国古代城市没有公众统一活动的中心广场。但是 ,这不是说中国古代没有城 市广场 ,而是因为独特的文化体系 ,所谓的“中心广场”演化成了我国民居特有的“庭院广场四合院和园林 ”,作为城市公众活动空间它依然存在。
四合院是遍布中国古代“庭院广场 ”,随着社会发展它的建筑模式扩大到宫殿、庙宇建筑群和城市整体布局。《周礼 ·考工记 》言:“匠人营国,方九里 ,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 ,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 ,面
(庭院广场)朝后市 ,市朝一夫。” 从商周到清代,“庭院广场 ”一直存在。元代的“广寒殿前大玉海 ” ,明清故宫里的庭院、天安门前的丁字型广场、以及天坛、地坛等都是古代广场的代表。辛亥革命前 ,天安门广场是皇宫门前的大院 ,左有太庙 ,右有社稷坛 ,内有华表和石狮 ,大院为丁字型 ,四周红墙封闭 ,南北狭长7华里多。特别是故宫 ,不仅是城中之城 ,院中之院而且院中有院 ,是一个多重四合院组合的特大型的皇族大院。其建筑布局主次平和分明 ,时空分割对称 ,呈现出小农经济 ,儒教文化礼制与古代天理人伦观念相一致的特征 ,显得和谐、广大、完美、规范 ,是古代无数四合院的代表。“庭院广场 ”之外 ,我国古代城乡都有一些专用广场 ,如:庙宇前广场 ,集市广场 ,十字街广场 ,祠堂前广场 ,钟鼓楼广场 ,露天观剧广场 ,码头广场,刑场等。这些广场一般称为“市 ”,如灯市、庙市、菜市等 ,一般占有较大的空间 ,没有固定规模形态,空间分割自然 ,可以称为“街市广场 ”。如:始建于晋隆安五年 401年 安徽九华山化城寺广场 ,始建于梁天监元年 502年江苏洞庭东山镇石桥广场等。明清时北京 ,“庙市者 ,以市于城西之都城隍庙而名也。西至庙 ,东至刑部街止 ,亘三里许。” “灯市在东华门王府街东 ,崇文街西 ,亘二里许。” 清代北京的大市场“琉璃厂店 ”是 “街市广场 ”的典型 ,游市者说:“厂制东三门 ,西一门 ,厂内官署、作坊、神祠之外 ,地基宏敞 ,树林茂密 ,浓阴万态 ,烟水一泓。度石梁而西 ,有土阜高数十仞 ,可以登临眺远。门外隙地 ,博戏聚焉。每于新正元旦至十六日 ,百货云集 ,灯屏琉璃,万盏棚悬 ,玉轴牙签 ,千门联络 ,图书充栋 ,宅玩填街 ,更有秦楼楚馆遍笙歌 ,宝马香车游士女。” 这些广场讲求实用 ,文化多元 ,具有市民的生活意识 ,但主要功能是宗教活动、城乡商贸和公众消闲游乐。其布局自然 ,以人的活动为尺度。广场上人群熙熙攘攘 ,无政治组织行为 ,无宗教统一行动 ,每一个参与者的活动目的和广场的自然形态、实用功能自然和谐 ,显示了广场的自然尺度同生命本真的联系 ,为当代广场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这类广场在我国许多小城镇至今仍然具有无限活力。
从上文不难看出古代的中国并没有外国那样数目及规模庞大的公共广场,这与文化,信仰及统治阶层的意识形态是密切相关的。
最后再让我们来看看现代化进程中的广场:重庆市人民广场 现代化的进程缩短了世界人民的距离,比起中世纪的欧洲,封建社会的中国,思想的解放成就了人类历史上一系列的变革,广场的含义以及设计方式也与百年前大不相同。就人民广场而言,在人民大礼堂壮丽的光环下,通过明朗的轴线,与对称的布局,也显得宽阔,大气。
广场绿地景观设计也富有节奏,分为了三区:前区为市政广场,有一条主中轴线,两侧是大片草坪与保留的古黄桷树;中区是花园,种植各种名花异草;后区是树林,绿地景观以然形态的树木为主,体现了“重幽静,尚自然”的情怀;广场右侧附属的和平鸽广场一片绿意,在白鸽的映衬下,显得宁静平
(人民广场及大礼堂)
和,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样的绿地景观,既满足了市政广场庄重典雅的纪念性构图,又为人民创造了舒适优美的休闲空间。
在追求自由,梦想的现代,人民广场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和谐与包容,没有了古代宗教,神明的约束。人们更喜欢把它当作,健身,散步的场所。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人们赋予了它宁静,休闲的意味。
从古代欧洲的教会广场,到中国的庭院广场,最后到现代的人民广场,我们不难看出,广场是时代精神的产物,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广场被赋予了相应的使命,人们来到广场:朝拜,争论,抗议,聚会,体现了人们对生活态度,也表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想法与感受。
第三篇:中西方绘画构图原则比较及其差异性分析
中西方绘画构图原则比较及其差异性分析
【摘要】:正构图美学原则是一切构图形式设计的基础,而东西方对这些原则的表达方式和侧重点都存在许多方面的差异。从思维方式上讲,二者的区别可能体现在一般原则和分类框架等问题上;而从表达方式上看,中国绘画的这些原则、要求似乎并未以纯抽象形态系统地存在。
【关键词】:西方绘画 中国画 中国绘画 画面 表达方式 构图原则 东西方 美学原则 思维方式 形式设计
【正文】:构图美学原则是一切构图形式设计的基础,而东西方对这些原则的表达方式和侧重点都存在许多方面的差异。从思维方式上讲,二者的区别可能体现在一般原则和分类框架等问题上;而从表达方式上看,中国绘画的这些原则、要求似乎并未以纯抽象形态系统地存在。中国画中的宾主关系和西
第四篇:家谱起源与发展
家谱,早期名为谱牒。亦称族谱、宗谱、家乘、通谱、统谱、世谱、支谱、房谱等等,名称各异,其内涵是同一的,只是外延有所区别而已,现在一般统称家谱或族谱。
家谱是系统记述某一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或兼及其他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而姓氏是“某一同宗共祖血缘集团”的标识符号,家谱就是记录某一姓氏家族成员间血缘关系的图册。
宗法式家族是一种血缘组织,内部的血缘关系必须十分清楚,这种组织才能维系和发展。即使旧的家族裂变成许多新家族后,以及新家族再裂变之后,各家族之间的血缘关系也必须十分清楚。
家谱源于何时?大概可以上溯到先秦时期。司马迁说的《谱牒》、《牒记》,都是周以后的东西。周代的《世本》,曾对司马迁创作纪传体通史有过参考作用,学术界公认为中国家谱的开山之祖。战国时代的《春秋公子血脉谱》,开启我国家族史籍以“谱”为名之先河。
一、家谱在族人心中的地位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最受国人关注,影响人最多、影响时间最长、影响面最广的书籍大概非家谱莫属了。从遥远的古代到21世纪的今天,无论是帝王诸侯还是平民百姓,无论是饱读诗书的文人雅士还是目不识丁的乡野农夫,无论是浪迹天涯的海外游子还是世居乡间连县城都未曾履迹的山民,家谱都是他们心中无法释怀的牵挂。多少次,仓皇辞庙日、背井离乡土的人们抛却了万贯家财,却怀揣着家谱不忍舍弃;多少次,肩负着父祖的乡愁夙愿,天涯浪子回到故土,寻寻觅觅,访求自己的根之所载-----家谱。家谱究竟有什么魅力,能够让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对其视若珍宝?这是因为,“一个中国人,不管他在什么地方,不管他漂泊多远,编入宗谱,列入门墙,祭先祭祖,托庇于列祖列宗的福荫之下,总是他最大的心愿。这种生生不息的寻根意识,使这个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同化力以及认同感。”
二、修编家谱的目的
1、寻根、留本。古人云:“谱谍身之本也。”意思是谱能告诉你,你是谁?你从哪来?人们常说:“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但你并不知道其中的由来,通过修谱追根溯源,你就会知道了你从哪里来。人从娘腹中十月怀胎,呱呱坠地,在世上几十年,但总要静静地离开人世。“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这个“名”就是人之本,若干年之后自己的子孙连祖先是谁都不知道,你的子孙也就是失去了根本。而几千年“谱书之风,代代相传”,从远古至历朝历代,乃至到今天,先祖的名字流传至今,这不是修谱的作用吗?
2、清源、备查。古人云:“子孙不知姓氏所从来,以昧昭穆之序者,禽兽不如也。”意思是说,姓氏是一种血缘关系的标志,人兽之别,就在于他们对于有血缘关系的本族人,有一种生生相息的寻源意识,使这个大家庭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我安徽舒城怀德堂汪氏一支,从上次1924年重修到现在已有90多年没有续修了,有很多怀德堂后裔都不知其先祖,更有不少族人家谱中均无记载。所以“家谱续修,意义重大,把你的祖辈、父辈和你一同记载下来,让你的后人代代相传”。
3、教化、育人。儒家思想认为:“养不教,父之过。”新中国建立后,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很多人对自己子女缺乏家族观念的教育。很多人没有家庭观念和为人之伦理的教导。如果君不行政,臣不司职,父不父,子不子,上下不分,孝义全无,有
家谱起源与发展 老不养,有子不教,中华文化将如何发扬光大?家谱是很好的教材,引导后代族人当如何立志?如何敬业?如何治学?如何治家?如何做人等等,有很多东西在学校里学不到的。家谱能很好的陶冶我们的情操,鼓舞我们热爱生活,奋发向上,为国贡献,为族争光。
4、承前、启后。这里有双重含义,一是上对先祖,二是下对后人。先祖千辛万苦创业、育人,为社会创下了丰功伟绩,不能从我们这一代丢掉,必须通过修谱,为他们立传,把他们的精神,一代一代的传下去,作为永久的纪念,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
对后人来说,我们应该给他们留点什么?是金钱?房屋?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先人只能留给后人文化,精神财富,思想财富,留给他们祖宗的品德,儿孙们才能健康发展。这些都溶聚在我们的谱书之中,只有把这些留给他们,才能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后人。
综上所述,修谱何用?简单回答就是:寻根留本,清源备查,教化育人,承前启后。
三、历史上各阶段家谱的功能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家谱是血缘习俗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家谱就是血脉的谱系。家谱在历史的不同阶段,其功能和作用是不同的,随着历史上的政治、思想观念的演变而不断变化,家谱的功能和作用大体上可分为五个历史阶段。
1、第一个阶段是从有文字记载的“甲骨铭记、鼎彝铸文”时期。我们称之为先秦以远,主要表现为夏、商、周三代的帝系世本,其功能是“详世系、溯源流”。由于帝王的王位世袭、嫡子继承;宗法制下的诸侯、卿大夫等所遵循的世袭递衍的分封制,谱牒作为以血缘为基础的载录,为传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第二个阶段是“九品门第,谱局籍库”时期。秦汉以来,建立了中央集权统治。氏族的宗法组织被官僚制度所取代,所以,谱牒除了帝系承袭外,遂又成了官僚阶层必备的籍录。尤其是东汉以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那时专设史官,是为官修谱。这一阶段,谱牒的功能有:
一、用于遴选士官。“选人咸登资簿,厘其流品”。官员的选举必先稽查谱牒,知其祖况身世。以“别贵贱,分士庶,不可易也,于时有司,选举必稽谱牒,而考其真伪,故官有世胄,谱有世官”。这就意味着,举官必查谱,有谱才有可能入选。于是家谱就成了官僚阶层一种特殊的文凭。
二、作为婚嫁时,门第选择的备查资料。凡世族中的新贵旧士,为了门第的光彩荣耀,讲究对等,门第相当。
三、便于人际交往,熟悉彼此身世家史、名讳、职阶,以达到相应的对等交往。综上可以看出,官修谱时期的谱牒,其作用是承传备查,为上层社会服务的。
3、第三个阶段是“追述本系,秉承先哲”时期。到了隋唐,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度,开始以才选人,推行科举新制,在政治上限制了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为庶族地主打开了晋仕之门。旧有的士族大姓,部分地沦为“贫贱”,隋唐王朝的任官,不再以家谱为依据。家谱为门阀居官的作用渐趋下降。但是,旧的“士族门阀观念”积重难返,仍旧“纪其先烈,贻阙后来”,而“荜门寒族,百代无闻,一朝暴贵,无不追述本系,秉承先哲”。从此,私纂家谱逐渐兴盛起来。所以说,唐代是我国谱学史上承先启后的交错转折时期。
4、第四个阶段是“私家修谱,卷帙浩繁”时期。自宋代以来直到清代时期。谱牒的功能缘于时代的政治变革而发生了巨大变化,它失去了原有的大部分功能。“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以至于到了其子不传的地步”。官修谱止,而私修谱兴。以宋代欧阳修、苏洵为代表,这时有再造谱牒盛况之举。谱牒的功能转变为:第一、“辨昭穆、别亲疏”。把谱牒的意义定为“谱牒之作,以述往事,示将来,俾子孙知祖之所自始,且知一本万殊之义”;第二、作族谱,以敦祖睦族。“有族者皆睦,则天下孰与不善;不善者不得肆”。“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由爱族而爱国,由各族团结而全国团结。尊敬先祖是族人的优秀品德,和睦族人是团结安定的社会基础;第三、“以忠事君,以孝事亲,以廉为吏,以学立身”。借助谱牒这一形式,规范族人的行为准则;第四、谱牒中的家规、宗戒用于约束族人的不轨行为。
从谱牒纂修的发展过程看,由官修到私修;由上层社会进入到各个阶层社会;由少数人拥有,扩大到民众所有。因此,谱牒就有了服务、规约、表彰和监督全体族人的社会性作用。
5、第五阶段就是当今社会。家谱在发展和延续的过程中,由于时代的变迁,它的功能也有所不同。作为现代社会的家族,尤其是广大农村,由于各个村落仍与姓氏和家族有着紧密的联系,因而仍然存在着较强的族群观念。续修家谱仍然是一个不可忘却和忽略的大事。那么,现代修谱还具有那些功能呢?除了详世系、溯源流之外,一般认为至少还有以下几点:第一、联亲疏。将松散的家族关系,以谱牒的方式,连成一个血缘关系的统一体,明确本族人之间的亲疏辈分关系;第二、把“永久崇拜共同的先祖”作为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含有尊祖敬宗的伦理意义,并以先祖为本,敦宗亲之谊;第三、为后嗣续昭穆。及时不断地反映本族人丁的繁衍、生存发展状况;第四、为迁居移民,有史为证等一系列的现实作用。
四、现代修谱的价值
一部优秀的家谱,记载着一个家族的发源,生息、繁衍的无止无终过程,可以说是一部与时间并存的生命史,活在谱中的一代代子孙,作为一个文化载体,无不反映出他所处的时代种种特征。透过家谱,可以看出它包含有如下几种价值:
1、对宗族史和家庭史方面的价值。“家之谱,尤国之史也”。宗谱最直接的反映是该宗族及其成员的历史。通过对谱牒记载的宗族结构、宗祠组织和祭祀活动、宗族规约和家范、族产和收支用途、宗族的文化教育和训导思想、婚约的习俗和礼仪、宗族与政府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可以最完整最真实地了解社会基层民众的生活面貌,而所有这些研究的内容,谱牒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2、对人口统计的价值。谱牒的记载除了世源、宗族规约、礼仪等之外,其最主要的就是人丁和世系,也是记载非常慎重和详细的部分,从中可以分析研究当时的人口统计、人口增长率、人口寿命、年龄结构、从业状况、文化程度、居住与迁徙等,通过这些研究可以了解其生存环境和质量,从而反映人们的生活进程和进步。
3、对历史人物考察的价值。在历史上有过某些重大影响和作用的人物,这些人在正史、地方志和文集里往往不一定有完整的记载,而谱牒的传记、履历、世系,对一些历史人物及其家世常常可以提供更为详实的资料,以起到“补史不足”的作用。关于谱牒的这一作用,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就被古人所用,例如司马迁作《史记》,在自序中言道:“维三代尚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
4、对基层社会研究的价值。基层社会家业的兴衰,是宗谱传记中常见的内容。广大群众是历史的主人,他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喜怒哀乐,风俗习惯,是历史研究所不能忽视的对象。特别宋代以后,民间的修编家谱越来越多,这种性质决定它必然包含大量的广大群众的历史资料。而谱牒的简历是以每一个族内男性成员为主的,这些普通群众的传记素材,向史学家提供了基层社会活动的史料。而这些史料,又是正史以外难以得到的原始资料。
5、对妇女史研究的价值。女子的家庭生活及其在家庭、宗族中的地位,谱牒有一定分量的记载。主要表现在族权、夫权下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在宗谱的世系部分,虽然以男性的记述为主体,但也涉及妇女的诸多问题。全面探索妇女史,向谱牒索讨资料,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6、对地方史志的帮助。我国宗族史的特点是族望与地望的紧密结合。记载宗族史的谱牒,也必然反映宗族与地域的关系,既然有宗族与地方的记录,则宗族世代的生存活动就是地方史的一部分。自古以来编写地方志,就利用该地方谱牒史料。现在谱牒研究者论述其研究对象的学术价值时,大都指出它可以弥补地方志资料的功用。谱牒对地方史志研究和今日编写地方史志起着提供素材的作用,因此,族谱资料对地方史志研究有着重要价值。
通过以上对谱牒的评价,可以看出:第一、真实可靠的谱牒,无疑是人类自己发展与繁衍的家族档案,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第二、记录过去和现在,并以此延续,是人类文明的特征和表现,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延续;第三、人类经过千百万年的进化,只是在文字发明后的几千年,才有短暂的历史记载,包括谱牒记录。这种记录无论存在什么问题,从人类学这个角度看,它反映的是人类存在的各种社会关系,是人类自身进步的表现。因此,家谱是祖国文化宝库的一部分,它蕴藏着大量有关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家庭制度、人物传记以及地方史志的资料,时至今日,它不但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存在和延续的现实意义。
五、家谱概念及辈分用字
什么叫“谱牒”?“谱牒”是以专门记载和记述本宗族的发源、人物、生平简历、本族规约,并按一定规则系统地表述递衍世系的书。
什么叫“宗谱”?宗,本义为祖庙。至于宗谱,则应该是同祖之完全谱牒。如缺一支,或只记一支,均不能称为宗谱。
什么叫“族谱”?古释:“族者,属也。”这个“属”,就是这个宗下特定的族众,宗之下有因分衍或迁徙等形成一个族体,所以冠用“族谱”。族谱不是一个完全的谱系,它只记述了这个宗族部分后裔。
什么叫“支谱”?意属为同祖之下分衍的众多后裔,而后又各有其世系支派。所谓支谱,就非常明确它的谱牒定位,即局限在该祖之下的一个独立分支。
什么是辈分用字?辈份用字,是用以记录家族成员代次的排行字语。其方法是用若干个被选定的汉字固定排列,它的作用是为确定本族人的世系代次。制定的原则蕴含着对宗族的希望。顺便指出,辈分产生于宋代。如我们这次为惠州滩子尾汪氏拟定的字辈为:“守柏理可显、存仁德远长;兴家成伟业、治国自荣昌;尚礼应裕良、忠义智则康;济世宗茂盛、祥和安顺强”。
六、传统家谱的内容结构
一部完整的谱牒,仅仅表现在家族世系这一个方面内容是不完全的。那么,一部完整的谱牒,除了宗支世系之外,还应具备哪些内容呢?对于传统家谱而言,它大体上说应该至少包含有如下项目:
1、谱名;
2、谱序;
3、修谱名目及职名;
4、领谱字号;
5、修谱凡例;
6、字辈(辈分用字);
7、目录;
8、先祖故里;
9、宗祠祖庙;
10、先祖坟茔;
11、先祖像、赞;
12、恩荣录;
13、姓氏源流;
14、世系录、15、人物传记;
16、祖训家戒;
17、大事记;18捐赞名目等。下面简单解释这些项目的概念及作用。
谱名。谱名是该谱牒的主题。应有姓氏、地域的准确定位,并且要明确该谱是(宗谱、族谱、支谱)的类别。
谱序。谱序有时简称“序”。谱序是属于散文范畴的纪实文体。谱序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主要记述修谱的意义,修谱缘起,修谱目的,家族的历史渊源及迁徙经历等内容。并对本族的历史作出评价、考证、定论等。谱序的撰写人,大多为族中名人,赋闲官员、文学名士等。另外,也有他姓之社会名流作赞颂或评价性赠序的。
修谱名目及修谱职名。修谱名目,按现在的称谓,即为本届家谱修编工作委员会,以及下设的家谱编修委员会各级等名目。职别明确,各司其职。
修谱职名,即为本届各个名目下的具体修谱人的名字。
领谱字号。古代的家谱只允许在家族内部收藏,严谨随便外传。为了确保族人能够悉心收藏,不遗失、不外传,家谱修成后,每部家谱都编定一个特定的号码,各房领谱人按号码领取家谱,称为领谱字号。领谱字号就是家谱的编号,与此相对应,家谱上还记载着印谱总数,分发各房谱数以及领谱人姓名等内容。由于领谱字号具有唯一性,一旦出现外传或损坏,就能清楚地找到责任人;领谱字号也能有效地防止外族的人伪造家谱,冒认宗亲。
修谱凡例。凡例,又称谱例、例言、修谱章程、修谱条约等。主要阐明家谱的体例、修谱原则、记叙方法等(如收录范围、各类可入谱与可不入谱人物的标准,各种著录结构特点,谱中各类目的设立缘由等)。凡例少则数条,多则数十条,是修谱时必须遵循的原则。
辈份用字。辈份用字,又称派语、班次、班行等。是用以记录家族成员代次、世次的排行字语。其方法是用若干个被选定的汉字固定排列,它的作用是为确定本族人的世系位次辈分而制定的一种方法和原则。有了字辈,每个人在族中所处的世系位置就确定了。字辈的制定和使用,对族人的辈分定位以及族内人际关系与交往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目录。顾名思义是指谱书中所载内容的各类、各项题目,依次顺序汇录于此。提纲挈领地揭示主要内容及顺序,同时也备分类寻检查阅。
始祖故里图。先祖的后裔,特别是迁徙寓居他乡的后裔,均把先祖出生地称之为故里。在谱牒中绘制祖居地域故里图,相当重要,它给后人留下木有本、水有源的踏实感。
宗祠祖庙图。宗祠祖庙是朝拜祖先,举行宗族重要仪式之所。宗祠祖庙,是族人们的精神圣地。因此是家谱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家谱中居重要位置。
先祖坟茔图。根据尊祖、敬宗、收族的宗旨需要,先祖坟茔在谱牒中居重要位置。在支谱中除始祖坟茔外,还记载有本支支祖坟茔。坟茔的记载,是永祀“先祖之所栖”、“报本追源”。当然更有始迁考据的作用。
先祖像、赞。家谱中载有家族先祖的画像,并配有押韵的赞词。以此提高族人凝聚力。主要是为了让后世子孙了解先祖的功绩,培养后世子孙对先贤的崇敬之情,同时也有光耀家族门望的目的。
恩荣录。恩荣录是指历代朝廷皇帝批准给予的赏赐、赠与、表彰、荣任、加爵等。谱中所载的恩荣录,即是本族的文官武将、贤达处士、烈女节妇等受到过这种恩泽的记录。恩荣录的记载,既能显示本族的荣耀光彩,同时也能激发子孙修身立志、成就事业。
姓氏源流。姓氏源流是指从始至终连贯地表述本族自始祖起依次下衍的人物世系,重点人物的世职业绩;重大事件和迁徙定居、分支的起点人物。因此,世源就是当代族人共同先祖的源流总述。我汪氏家谱以姬汪为始祖,姬汪先系称为世源,因它有得姓之源,也叫姓源。
世系录。世系录有称为齿录。它是家谱的主体,它所担负的作用:是记载从一世祖开始,直至纂修该谱时,历代家族成员的名字、生卒年月、职官科第、妻室子女、葬地坟茔等诸多内容;是谒祖寻根的主要线索;是区别地方史志的主要依据。
人物传记。与世系录有点相似,不同的是世系录本家族每成员都有,而传记类则是家族中有功名贤能、特殊事迹、丰功伟业,名可行世之人,方可入传。
祖训家戒。祖训家戒是家族制定的约束和教化族人的规章和希望。大约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强制性的法规,主要是要告诫族人绝对不可逾越;另一类则是诱导性的说教,其内容大体上立足于忠、孝、仁、义、礼、耕、读等,以此告诫族人达到“祖宗之德传家久,家风之规继世垂”的目的。
汪氏始于“周礼尽在鲁矣”之鲁国,后为中国三大地方显学之一徽文化的奠基人和引领者,继承并发扬儒家文化思想,其地位随历史的发展越显重要。千百年来在我族世代繁衍生息的同时,也传承着列祖列宗儒家思想的伦理教化。
大事记。宗族的大事记除在谱序中表述之外,有的专编大事记。所涉及和记载的内容主要有:始祖业绩要事;迁徙定居;宗祠营造;德行善事;恩荣诰封;兵荒遭遇;盛衰变故;名人荣枯等等。其中所事应直书事实原委,因大事记是为后人或从事谱牒研究的学者提供鲜为人知的史料,这一部分是极有价值的。
捐输名目。捐输名目是本届修谱时,除规定派收丁名费以外的另一种捐赠集资的人名记录。所谓捐输,即捐献、捐赠的意思。捐输大多出于两种情况:一是本届收入名丁费不足以支付修谱的总费,劝告本族仕官、名人、殷实大户捐资助修;二是有些人是要为本族做贡献,主动赞资。这些捐赞了的人士,刊载在谱,也是一种荣誉,可为后人提供示范鼓舞作用。
除了以上所列的要素外,还有不同情况出现。譬如家谱中还列出诸如:世系图;杂记;后记等等内容,这里不一一介绍了。
七、当今修谱概述
新中国建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生活逐渐稳定富裕起来。续修家谱观念在复苏。寻根问祖、兴修家谱风起云涌的同时,在谱牒内容结构等方面也应更新变化。在传统家谱基础上,去其封建糟粕、取其传统精华,重优秀文化传承,要与时俱进,要突出时代烙印,并且要加大家谱所载信息量。
1、谱牒结构内容上要发生变化。在弘扬汪氏优秀传统文化前提下,要与时俱进,薄古厚今。所修家谱,则更重视历史、传承、迁徙等内容的考证和现状的描述。
2、修谱名目与职名要发生变化。首先是组织架构,家谱纂修要体现新的特征,就是各级宗亲会介入修谱。第二是修谱人,应由知识渊博的人、热心公益事业无私奉献的人、以及有较高威望的人担任。
3、经费来源发生变化。过去修谱,经费来自于祠堂公产、家族公摊、字数或领谱数目分摊、自愿捐献四个方面。如今,祠堂公产基本不存在,其经费来源主要是捐资赞助、族人入谱名丁费、企业家投资等渠道。
4、修谱指导思想发生变化。过去修谱,是以封建宗法观念为指导。现在修谱,一般以平等思想为指导,提倡现代人伦的思想文化取向,发扬先祖优秀传统精神,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其具体体现于:男女入谱权利平等、大宗小宗一律平等。
5、谱书版式和装帧也要发生变化。就纸型载体而言,过去是木板雕刻制版印刷。当今排版技术早已革命为电脑版式。其形式可分为精装、简装;在文字方面,可分为繁体字和简体字,以满足海外人士和大陆不同层面人们的需求。除此之外,还有光盘版、网络版等等。将其家谱信息多元化,以方便族人寻根查阅。
6、谱书的形式也要变化。具体表现在故里的山川地貌等方面,采用航拍技术加以展示。祖先画像,应在家族优秀画家中去征集家族认可的、充分体现出祖先的浩然正气、睿智谦和、具有现代感的画像。
7、世系录信息载量也要变化。譬如:除了描述世系外,其族人的生年、卒年;职务职称;出生地及现住址等均要载列其中,为后续子孙续修家谱时提供方便。
通过家谱纂修,让族众及其后人在了解家族系脉的基础上,更多地了解家族每一代的历史、了解列祖列宗的事迹,了解宗范家风、了解一个宗族的优良传统等,将家族世系中的血脉传承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统有机结合起来,岂不更有价值?这是由于,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家庭始终社会的最基层的单元,只有家庭和谐、文明、稳定、兴旺了,社会的文明进步、发展繁荣才有深厚的基础。在当今社会形势下修谱,不只是能达到弘扬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目的,而且对于参加撰修家谱的成员来说,通过参与编修自己家族历史的活动,也能促进其更加热爱家庭、热爱家乡,从而更加热爱祖国。
(作者:汪俊)
第五篇:跆拳道起源与发展
跆拳道的起源与发展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的社会条件下,远古时代的朝鲜人民为了从自然界获取食物和防止野兽侵袭,必须同野兽搏斗,这就产生了搏斗的各种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的生活环境和不同种族之间的斗争,要求人们要有强健的体魄和掌握一定的搏斗技能,这样才能保障生活的安定,这就促使了跆拳道雏形的形成。经过漫长的岁月,人们本能的强健体魄和自卫而产生的搏击逐渐演化为有意识的技击活动,从而产生了朝鲜民族特有的运动形式——跆拳道。这种形式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朝鲜的古代历史。
大约公元前一世纪,朝鲜最古老的三个国家先后兴起,新罗国、高丽国和百济国。三国互相连年征战不断。三国都把跆拳道作为一项强身健体、保卫国家的搏击武艺来进行严格的训练。从高丽国国都丸都古墓中的舞俑冢和三室冢的玄室壁画上可以看到两人相互角斗的场面,而在三室冢玄室的顶壁上则绘有两名身强体壮的男子用跆拳道技术进行格斗的姿势。类似的壁画还有很多,这都说明跆拳道在当时已经相当盛行。
在百济国,由于当时自己国家的兵力较弱,因此全国上下都以强身健体,保卫国家为头等大事,当时在国内广泛推行马术,跆拳道和射箭等武艺。公元688年,新罗王国统一了朝鲜,经济繁荣,百业兴旺,建立了一种“花郎制度”。到真兴王时,便创立了“花郎道”。花郎道是花郎制度的组织形式,即将年轻人组织到一起进行武艺锻炼。其宗旨是“事君以忠,事亲以孝,事友以信,临阵无退,杀身有择”。以此磨炼人的意志、锻炼人的体魄,培养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忠君事孝、英勇顽强、无所畏惧的战士。在一本描写新罗风俗习惯的书《帝王韵记》中,记载着跆拳道活动。据朝鲜史书记载,新罗人习武方式为:两人对面直体站立,互相用脚踢对方的身体。当时分为三个练习阶段,初学者用脚踢对方下段(腿部),技术稍熟练则可用脚去踢对方中段(胸部),技术高超者可用脚踢对方上段(头部)。后来新罗国在我国唐朝统治者的协助下统一了朝鲜,在公元918年建立了高丽国。士兵们的战斗力来自平日的训练和对跆拳道的喜爱。他们平时常常用拳掌击打墙壁或木块,以磨炼手部的攻击能力。十分喜爱徒手搏斗的忠惠王曾专门邀请臂力过人、武功超众的士兵金振都(亦有称金扼郁的)到宫廷表演手搏技艺,使跆拳道声望大震,并日渐被广大民众所接受。
1392年,高丽王朝被李朝取代,武功及跆拳道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但在民间,这一活动却始终没有停止。1790年汇编成书的《武艺图谱通志》中收录了“手搏”、“跆跟”等武艺的技术与方法,以及动作图解和一些器械的使用方法,并将很多技击性很强的武术技艺融会到跆拳道的技法之中。跆拳道这一武艺被很好的保留与发展下来。
1910年日本侵占朝鲜后,建立起殖民政府,一度下令禁止所有的文化活动,跆拳道自然在劫难逃,在朝鲜境内销声匿迹。一些不甘寂寞或被生活逼迫的人远离国土,到中国或日本谋生,同时把跆拳道延续下来。更为重要的是将其与中国武术和日本武道交融与结合,孕育了新的技术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自卫术再度兴起,从异国他乡回归故土的朝鲜人也将各国的武道技艺带回本国,逐渐与跆拳道融为一体,形成了现在的跆拳道体系。1955年正式称朝鲜的自卫术为“跆拳道”。
1961年9月韩国成立了唐手道协会,后更名为跆拳道协会,并成为全国运动会正式竞赛项目。
1966年第一个国际组织——国际跆拳道联盟成立。1973年5月在汉城成立了世界跆拳道联合会(简称世界跆联)。1975年世界跆联被国际体育联合会接纳为正式会员。
1980年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世界跆拳道联盟。迄今为止,世界跆联已有144个会员国,6500多万爱好者参加跆拳道训练。
1986年跆拳道创始人崔泓熙先生率领的韩国跆拳道代表团来我国作访问表演。并于本年,该项运动被列为第10届亚运会的比赛项目。
1987年 跆拳道被列入泛美运动会、全非运动会以及东亚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1988年 24届奥运会在韩国首尔拉开帷幕,主办国经不懈努力,使跆拳道被列为24届、25届和26届奥运会的表演项目。为跆拳道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最大的机会与动力。
1994年 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国际奥委会第 103届会议决议,跆拳道项目列入2000年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同样,跆拳道也是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友好运动会、东南亚运动会、南美运动会、南太平洋运动会、世界军人运动会等一系列国际体育赛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为了适应国际重大比赛,跆拳道的技术在不断地变革和发展。世界跆拳道联盟的总部中有一特别技术委员会,其主要任务就是改进现今的跆拳道技术。当然,今日的跆拳道动作似乎不像以前那样圆滑流畅,也不似以前那样重视运动中身体的平衡。然而对当今跆拳道技术的检验并不在它的外观,而是在于实战之中。具体地说,就是在实战对抗中或在大街上遭受袭击被迫自卫的情形下,新型跆拳道的技术无疑要比拘于形式的老技术更胜一筹。
时代是不断变化的,随着它的变化,跆拳道也将不断地发展延伸下去。
五、我国跆拳道运动的发展
1992年10月7日,中国跆拳道筹备小组成立,这标志着我国跆拳道运动的正式开始。1994年5月,在河北省定举行了首届全国跆拳道教练员和裁判员学习班。1994年9月,在云南昆明举行了第一届全国跆拳道比赛,当时共有15个单位15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
1995年5月,共有22个单位25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在北京体育大学举行的第一届全国跆拳道锦标赛,从此,跆拳道运动在中国迅速发展起来。
1999年6月7日,在加拿大埃特蒙多举行的世界跆拳道锦标赛上,我国女运动员王朔战胜多名世界强手,获得女子55公斤级冠军,这是我国运动员获得的第一个跆拳道世界冠军。我国跆拳道奥运冠军
第27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陈 中 跆拳道 女子67公斤以上级
第28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罗 微 跆拳道 女子67公斤级冠军
陈 中 跆拳道 女子67公斤以上级冠军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吴静钰 跆拳道 女子49公斤级冠军
第30届筽林匹克运动会
吴静钰 跆拳道 女子49公斤级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