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与书相伴、与爱同行
与书相伴,与爱同行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为大家分享的故事是《与书相伴,与爱同行》。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镇,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离开了这个家,爸爸长期在外工作,我在爷爷奶奶的呵护下慢慢长大。在我渐渐懂事后,我看到其他的小朋友都有爸爸妈妈的陪伴,而我始终不见妈妈的身影。我不禁问奶奶:“妈妈去哪儿了?”奶奶告诉我,妈妈已离开了这个家。后来,我经常遭到同学们的嘲笑,一度陷入了迷茫,恐惧和不安。我不敢去幼儿园,不愿再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我没有朋友,像一只离群的孤雁,躲在墙角独自抹眼泪。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一本童话书,书中丑小鸭的命运和我是多么的相似,我渐渐喜欢上这个主人公,喜欢它倔强的性格,喜欢它不懈的精神,感动于它完美绽放的瞬间。从此,我读了许多童话故事,我为卖火柴的小女孩悲惨的命运而黯然神伤,为灰姑娘的真诚和善良而心生感慨,为快乐王子高贵的同情心而感动不已······回想自己,我不禁羞愧难当,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生活,不去坦然面对这个多姿多彩而充满爱意的世界?
于是,我渐渐喜欢上书——这个无声的朋友。从古代到现代,从中国到外国。内容涉及广泛,历史、地理、散文、小说、我无书不读。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它让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也能陶冶我们高尚的情操,更能激起我们不屈的斗志。在书中,我读出了李白的潇洒俊逸、读出了苏轼的洒脱豪放、读出了鲁迅的冷峻深邃、读出了冰心的意切深长、读出了保尔柯察金赤诚的报国之心、读出了海伦凯勒对命运的不屈不挠、读出了贝多芬对艺术真挚的热爱、读出了张海迪对生命的执着与顽强······
历经磨难的高尔基说:书籍使我变成一个幸福的人。而我又何尝不是呢?读书带给我们最隽永的乐趣,最恒久的动力,读书带给我们心灵的和平,精神的慰藉,书籍是我们精神的食粮。
朋友可能离去,书籍却是我们最忠诚的伙伴。“走遍天下书为侣”,时光它会流逝,而读书让我们永葆青春。无论是空气清新的早晨,或是阳光暖暖的午后,还是夕阳西下的黄昏,带上一本好书,徜徉在山水之间,尽情汲取书中的精华,感受知识醉人的芳香,这何尝不是一种享受呢?因为有书,我找到了乐趣;因为有书,我从此不再迷惘;因为有书,我的生命不再孤单。
第二篇:与书相伴
这是一个沉闷的下午。坐在琴凳上的我双手早已不听使唤。窗外的蝉鸣,嗡嗡地叫出了我心中的烦躁。吹着冷风,额头上的汗珠掩不住我烦闷的心情。
起身来到客厅,双眼忽然被一本带有蓝色书皮的书吸引住,将它从书架里抽出,封面上有着四个白色的、小巧的字——我与地坛。也许是这精巧的封面吸引了我吧,双手竟舍不得将书放下。
给自己倒了一杯柠檬水,热热的蒸气浸湿着我的脸颊。坐在书桌旁,翻开书皮…… 史铁生的文字不华丽却非常朴实,我沉醉其中。双手不停翻动着书页,仿佛看到了史铁生微笑的脸。我好像在与他隔空对话,在这交谈中,我读出了他的坚强与乐观。
书页上的纸跳动起来,好像一个个黑色的小音符,奏出一首交响乐。史铁生用他那朴实无华的文字和淋漓尽致的语句感动着我,感动着我的心,像一阵清爽舒适的冈,吹过我的心,吹走了烦躁与闷热,流下的是泥土的清香与花朵的芬芳。他的语句好像一朵朵高洁的莲花,花开在我心中的池塘,淡雅而清香……
我与史铁生交流了许多许多,交流了他的母亲,他的身体,他的意志,他的坚强,他的了悟了人生意义的灵魂,当然还有那个他每天都要去的地方——地坛。
他对我说了许多,他告诉我要珍惜,珍惜一切的一切,珍惜健康的身体,珍惜良好的学习机会,更要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
书只剩下了几页了,我渐渐明白了像这样一个残疾的人为何会有如此高的成就,不只是因为他乐观……
最后一页从我手中滑过,我像是突然被惊醒一般,那书香还留在我手指间。
喝一口柠檬水,才发觉,那水已冰凉……
第三篇:与书相伴
与书相伴,人生更精彩
从小说喜欢读书。先是小人书,后来在初中时阅读了自己订的第一本刊物《青少年日记》。在她的陪伴下,我开始写日记。从初一到大学毕业,日记本中记录了我自己成长的经历。后来,我读的书越来越多,我的知识也积累了不少。《老残游记》、《官场显形记》等名著在我的学习生活中给了我知识。大学毕业之后,偶然成了一名语文教师。我更发现自己读的书太少。于是书法、普通话、学生需要读的课外名著等书,是我的案头必备。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与课程改革有关的书,也在我的案头有了一席之地。但我的教育教学经验告诉我,教会学生终生学习的同时,我也要是一个能够终生学习的人。《老子》、《庄子》、《地藏经》、《新旧约全书》等让我看到了人的精神世界的不同面貌。《史记》、《资治通鉴》等让我对中国的历史与文学有了更多的了解。《每周一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等让我感受到了别人的思想境界与教育方法。《唐吉诃德》、《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八十天环游地球》等让我了解了不同国度的人的生活与精神。每天的闲暇时间,我的手上必有一本书,再加上一支笔。是自己的书,我就会在上面圈圈划划,偶有心得,就在书的空白处写上几笔。自己觉得也是人生一大快事。书里的世界很精彩,与书相伴的人生,将会更精彩。
第四篇:与生命相伴同行
与生命相伴同行
摘要: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因为父母赋予了我们宝贵的生命,而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我们时刻都在分享他人的爱,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生命,善待自己,关爱他人。本文从生命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如何爱护自己,关爱他人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让我们与生命同行,焕发出生命的异彩。
关键字:珍爱生命;善待自己;关爱他人
生命是珍贵的,要学会珍惜;生命是美丽的,要学会欣赏;生命是善良的,要学会感恩;生命是和谐的,要学会相处。如此,我们要善待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让生命更加精彩。
随着一声清脆的啼哭声,就标志着一个生命降落人间,生命的存在意味着什么?每当旭日东升的刹那间,太阳将金黄撒遍每一个角落,大地万物苏醒------那是因为有生命的存在;娇嫩的花朵在绿丛中起舞,萤火虫在黑暗中眨眼歌唱,活泼的孩子在草地上翻滚----这些都是因为有生命的存在。生命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生命又是何其珍贵!有了生命,才有了竞争和拼搏,有了生命,才有快乐与悲伤,有了生命,才有希望与理想,有了生命才有了对生命的珍爱。
生命是渺小的,就像沙漠中的一粒沙石,一点都不起眼;同时生命又是伟大的,就像一颗璀璨的珍珠,是无价之宝。
曾经有人说,一个人的生命就像数字1,如此他所拥有的身外之物就是1后面的一串0,0越多,数字就越大,拥有的东西就会越多,但试想:假如这个1没有了,那后面的一串0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我们一定要有热爱生命的意识,除了珍惜,爱护自己的生命之外,还要关爱尊重,他人的生命。
贝多芬曾被认为是我们的英雄偶像。这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其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一个生活在无声世界中却又给人类带来歌声的强者。然而,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谱写出这一曲曲脍炙人口的乐章,他之所以创造这些奇迹,不正是他珍爱生命,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的结果吗?
珍爱生命,我们要怎样在生活中践行呢?富兰克林曾说过:“你热爱生命吗?那么请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是的,我们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充分利用时间。这是珍爱生命的前提。
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年轻时体质较差,加上工作紧张,用脑过度,身体十分虚弱,多方求治也不见效。后来,一位名医给他进行了检查。医生并没有给他开药,只送了一句话:“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名医。”法拉第细细品味这句谚语,悟出了其中的奥妙。从此,他经常抽空去看马戏和喜剧。精彩的表演,总是令他开怀大笑。他还到野外和海边渡假,调剂生活,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久而久之,法拉第的身体逐渐地康复了。
其实,直面生活就是敞开心扉,用生命全部的触角去感受生活,去承受生活中所有击打、挫折、辛劳,惟有如此我们才能变得自明而富有智慧,外表平静内心坚强,能够辨别善恶,却不轻言放弃。直面生活,使我们勇于担待。直面生活,也使我们拥有了真正的生活——我们成了朴素、有尊严、有自己声音的人。
当然,珍爱生命,我们还要学会使生命变的有意义,就像石块下的一棵小草,它向往阳光,为达到它生的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沉重,石块与石块之间的缝隙多么狭小,它总要曲曲折折的,顽强不屈的透到地面上来。生命就像小草一样,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奋发向上,永不低头,这样的生命才是最精彩,最有意义的。
曾经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小女孩拿着母亲给她的一元钱下楼买零食,碰到一个老态龙钟的乞丐。她犹豫了老半天,最后对老乞丐说:“婆婆,我给你一元钱,你找我五毛钱,好吗?”老乞丐愉快的答应了。小女孩用那五毛钱买了一串冰糖葫芦,吃的很甜……这个故事是真是假,我不得而知,但这个小女孩无疑有一颗纯真的心,她关爱他人,同时又不委屈自己,一举两得,这个世界可能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但在今天这个以人为本的社会里,小女孩的做法又何尝不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呢?
其实,在当今社会,更需要倡导的是是一种博爱。既爱别人,也爱自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博爱”。“博爱”的辐射里面也应该包括一个自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只有善待了自己,才能长久的去关爱他人。
为此,当遇到有人落水时,你如果是一个不会游泳的人,那么请不要贸然下水,我们完全可以扔给他一根绳,一块木头,或者求助他人。面对非典,我们的白衣天使也是先戴上口罩和手套,才去抢救病人,救治结束后还要经过严格的消毒。
也许,“盲人提灯”我们都是如此的熟悉,盲人此举既是为了给月行的人照亮前行的路,也是为了避免在漆黑的夜晚撞上自己,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生命的智慧呢!
是的,每个生命都需要关爱,得到他人的关爱是一种幸福,关爱他人更是一种幸福。而关爱他人就是从小事做起,一个淡淡的微笑,一句小小的问候,一个轻轻的搀扶,一个真心的祈祷……关爱他人,其实,就是这么简单。抱着一颗真心、爱心、诚心去关爱每一个人,这个世界才会充满阳光。
关爱是一种付出,是一种奉献,更是一种美德,真正的助人者,是通过帮助别人,来提升自我人格境界的真英雄。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知道:送人玫瑰,手留余香。道理很简单,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做到。比尔在一次意外事故中眼睛受了伤,视力不断下降,几个月后将完全失明。妻子为了给他能见到光明的日子里留下点什么,决定把家具和墙壁粉刷一遍。油漆匠工作很认真。他虽是断了半只胳膊的残疾人,但他很快乐,一边干活一边吹着口哨。一个星期后他完成了粉刷工作,其间也知道了比尔的情况。比尔对油漆匠说:“你天天那么开心,也让我感到高兴。”算工钱时,油漆匠少算了100美元。比尔不解:“你少算了工钱。” 油漆匠说:“我已经多拿了,一个即将失明的人还这么平静,你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勇气。” 比尔却坚持要再给油漆匠100美元,他说:“我知道了残疾人也可以自食其力,活得很快乐。”
是的,只有自爱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爱,知道自己生命的珍贵,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人的一生总不是一帆风顺的,会有顺境和逆境,会有得有失,就要看我们如何去对待失败,如何去接受世界上的不公平,如何去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快乐。
我们是生命的过客,在辽阔的天空天上,也许留不下任何飞过的痕迹,带走的也许仅是些微的记忆。
追寻自己的梦想,做一个脚踏实地的人,因为生命只有一次,也只有一次机会去做你所想做的事。从现在做起,珍惜时间,使自己的生命变得更加有意义,珍爱生命,善待自己,关爱他人,做一个与生命相伴同行的人。
爱人是帆,爱己是船,只有彼此的推动和支撑,才能使爱心长存,爱意永驻!
参考文献:
[1] 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 刘环.让生死不再两茫茫[J].思想 理论 教育,2003,(7~8).[3] 选择,让生命更有意义[J].青年科学.2009(04).[4] 谭玉兰.珍惜生命:当代生存观的觉醒[J].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
报.2005(02).
第五篇:与书相伴,快乐同行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度过了欢乐祥和的元旦佳节,我们又回到了美丽的校园,为期一个月的学校第二届读书节即将落下帷幕。回顾读书节,我们在书香中快乐前行:各班组建了图书角,午间成为了同学们遨游书海的幸福时光;同学们自己动手布置我们的教室,让教室焕然一新,书香怡人;同学们用自己灵巧的手、聪慧的心办出了一张张漂亮的手抄报,绘出了一幅幅动人的画卷,制作出一个个精美的书签,享受着成功的乐趣;“我读书、我成长、我快乐”主题中队会上,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表演了精彩的节目;在“庆祖国华诞颂中华经典做博学少年”诗词诵读比赛中,同学们声情并茂、激情飞扬,一声声,一句句,感人肺腑……总而言之,在这一个月中,同学们亲近书本,喜爱读书,学会读书,逐渐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真正体会到了“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的滋味,享受到了读书的快乐;在这一个月中,每个同学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在读书节活动中同学们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时也获得了成功的乐趣;在这一个月里,同学们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也学会了不少做人的道理,读书让我们茁壮成长!
“让书香飘满校园,让知识照亮人生”的读书节口号还在耳边回响,第二届读书节活动却要结束了。你是否感到有些遗憾?是啊!遗憾读书节去得太匆匆,遗憾我们不能在节日里更久地体验读书的快乐。然而我从大家依依不舍的眼神里读懂了你们的心思,我分明能够感觉到你们已经爱上了读书,爱上了那个色彩斑斓的读书架,爱上了教室里的读书角,更爱上了与书相伴的每一天。同学们,虽然读书节快要闭幕了,但是我们读书的热情还满溢在我们整个三小校园里,朗朗的读书声融于美丽的校园中,让人心旷神怡!
同学们,书是我们的好朋友、好老师,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本好书,会让我们受益良多,让我们多读书,与智者对话,与经典同行,共同打造书香校园吧!我们努力着,引领阅读文化;我们期待着,书海中走出奇迹;我们期盼着,阅读幸福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