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考课外古诗文名句500句_历年通用
历年通用 高考课外古诗文名句 515 句(极全)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澳》--修炼自我修养。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乾坤》 3.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诗经.卫风、木瓜》—朋友赠答来往。
4.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 •卫风•硕人》
5.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诗经 •卫风•硕人》
6.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诗经.郑风.风雨》—时局动荡,社会黑暗。
7.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8.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9.兄弟阋(x i)于墙,外御其侮。“《诗经小雅棠棣》—家里吵架,但一直对外。
10.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11.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 •小雅•十月之交》 —人也变迁。
12.高山仰止 , 景行行止。(《诗经》)—对品格高尚的人的仰慕之情
1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言论自由,言论压力,社会力量
14.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借鉴,借助外力
15.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小心谨慎
16.出自幽谷,迁于乔木。《诗经小雅伐木》—乔迁之喜
17.靡不有初 , 鲜克有终。(诗经)—善始善终
18.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大禹谟》
19.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尚书 •旅獒》-积累,坚持
20.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尚书舜典》 21.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太甲》
22.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事物相互依存
23.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左传僖公五年》—至治馨香,感于神明。盛世安定馨香要感谢 上天,五谷美味并不是最香的,光明的德行才是馨香的
24.皮之不存,毛将焉(安)附?《左传.僖公十四年》—事物失去了生存基础,难以存在 25.不以一眚(sh ě ng)掩大德。《左传僖公三十三年》-26.人谁无过 , 过而能改 , 善莫大焉。(《左传》)—瑕不掩瑜
27.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左传 •襄公•二十一年》 —推举人才,不避仇人,不避亲人,公正
28.立德立功立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三不朽
29.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说话没有文采,言论就传不远
30.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 子乎?“《论语.学而》 3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3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 , 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担心不了解他人
3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3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3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3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37.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3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9.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 冶长)40.敏而好学 , 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4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4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43.子曰: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44.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45.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4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47.士不可以不弘毅 , 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48.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4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50.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 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51.子曰:”岁寒 ,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52.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53.子曰:”君子成人之美 , 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54.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55.子曰:”其身正 ,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 虽令不从。“(论语子路)56.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57.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5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59.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60.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61.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62.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63.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64.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
6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66.朝闻道夕,可死矣论语为政
6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学而 》。
6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述而》)
69.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
70.子曰: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 语 •颜渊--恕:道。《 》)
71.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 •颜渊-用道义交友,通过交友辅助道德(》)
7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子路》-和谐而不苟同()
73.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子路--有大志,有定力,泰然自若,而没有(》)骄矜之气
74.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卫灵公》-靠自己()
75.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 •卫灵公》()
76.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 •卫灵公》 77.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 •季氏》()
78.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 •季氏(》)
79.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微子(》)
80.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
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孔子家语》()
81.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孔子家语》()
82.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转 •宣公二年》()
83.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襄公十一年》()
84.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典礼上》
85.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86.好学近乎智,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87.凡事预则立 , 不预则废。(《礼记》)
88.博学之 , 审问之 , 慎思之 , 明辨之 , 笃行之。(《礼记中庸》)89.君子慎始,差若豪氂(l i),缪以千里《礼记经解》
90.瑕不掩瑜,瑜不掩瑕。《礼记聘义》
91.一张一弛 , 文武之道也。(礼记杂记下)
92.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 •礼运》
93.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礼记 •大 》(学)
94.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礼记 •中庸》()
9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 •(学记》)
9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学记》()
97.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子张问入官》()
98.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书 •五子之歌》()
99.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战国策 •秦策》()
100.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战国策 •赵策(》)
101.闻过则喜,闻善则拜。《孟子公孙丑下》
102.得道多助 , 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103.不以规矩 , 无以成方圆。(孟子离娄下)104.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
10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106.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学习之道
107.穷则独善其身 , 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唐代变成“兼济”
108.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尽心下》()
10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尽心下》()
110.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 •公孙丑上》()
11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公孙丑下》()
11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告(子上》)
113.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 子•告子下》)
1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滕文公下》()
11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梁惠王上》()
116.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 •尽心上》()
11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第三十三章》)118.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
11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第五十八章》)
120.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必成于实。《老子第六十三章》—细节,踏实
12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 , 始于足下。(老子)
12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辩者不善。(《老子第八十一章》)123.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辩证
124.哀莫大于心死。《庄子田子方》
125.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达生》
12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养生主》()
127.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干若醴。《庄子 •山木》()
128.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管子形势解》
129.十年树木 , 百年树人。(《管子.权修》)130.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
131.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楚辞 •渔夫》
132.长太息以掩泣(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33.路漫漫(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3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135.尺有所短 , 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136.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其冬。《荀子天论》—天道!
137.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劝学(》)
138.非我而当着,吾师也;是我而当着,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 •修身(》)139.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 •劝学》(140.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劝学--立即动手(》)
141.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 •劝学(》)
142.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 •非十二子》
143.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孙子兵法 •九地》 144.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145.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春秋》
146.衣莫若新,人莫若故。《晏子春秋》
147.至长反短,至短反长。《吕氏春秋》
148.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 尝一脔(lu a n)肉,而知一镬(hu o)之味,一鼎之调。《吕氏春秋察今》
149.入于泽而问牧童,入于水而问渔师。《吕氏春秋疑似篇》—求学,从师
150.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尽数》
151.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斯《谏逐客书》)
152.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战国策齐策四》
153.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楚策》
154.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
15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157.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158.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史记 •留侯世家》
159.桃李不言 , 下自成蹊。(史记)
160.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163.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汉书。董仲舒传》
164.神锯木断,水滴石穿。(班固《汉书》)
165.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 •枚乘•《尚书谏吴王》
166.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黄琼传》
167.刻鹄不成尚类鹜,画虎不成反类犬。《后汉书马援传》
168.峣峣(y a o)者易折,皎皎者易污。《后汉书黄琼传》
169.胡马依北风,越鸟朝(巢)南枝。《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0.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71.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17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 •曹操•《短歌行》)
17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 •曹植《白马篇》)
17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175.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
17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诫子书》)
177.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陈寿《三国志》)
178.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三国。魏。李康《运命论》)
17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180.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诗》
181.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赠白马王彪》
182.勿以恶小而为之 , 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主传)183.读书百遍 , 其义自见。(三国志)
184.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潜《读山海经》
185.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18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挽歌》
187.奇文共欣赏 , 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188.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东晋 •陶渊明•《杂)诗》
189.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190.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东晋 •陶渊明•《归 去来兮辞》)
191.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
192.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
193.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194.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195.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196.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197.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198.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路丞早春游望》
199.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唐 •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
200.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 •王维•《汉江临泛》)
201.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唐 •李白•《劳劳亭》)
20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唐 •李白•《渡荆门送别》)
203.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唐 •李白•《子夜吴歌》)
204.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 •李白•《北风行》)
205.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唐 •李白《江上吟》)
206.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207.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沈佺期《杂诗三首》
208.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209.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
210.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11.念天地之悠悠 , 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21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21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214.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215.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16.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1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18.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219.山中一夜雨,树杪(mi ǎ o)百重泉。(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220.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22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222.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李白《送友人入蜀》)
22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224.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李白《客中作》
225.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22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27.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灏《黄鹤楼》
228.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229.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30.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然。杜甫《绝句二首》 23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
232.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论诗》()
233.为人性僻耽佳句 , 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23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相丈二十二韵》)
235.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23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237.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23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39.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唐•杜甫《•恨别 》)
240.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41.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唐 •杜甫《曲江》)
242.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
243.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唐 •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244.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唐 •韩愈《原道》)
245.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唐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46.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偶题》
248.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抒怀》)
249.文章憎命达,魑魅(ch ī m e i)喜人过。《天末怀李白》
250.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25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252.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断(斩)万竿。《将赴成都草堂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
253.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25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55.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
256.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放言》)
257.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 •白居易《长恨歌》)
258.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 •白居易《长恨歌》)
259.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 •白居易《长恨歌》)
260.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26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62.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调张籍》
26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郎》
26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265.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刘禹锡《浪淘沙》
26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67.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陋室铭》)
268.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 •罗隐《蜂》)
269.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唐 •李贺《李凭箜篌引》)
270.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唐 •李商隐《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
271.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唐 •杜荀鹤《春宫怨》)
272.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宋 •晏殊《寓意》)
273.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宋•张先《天仙子》)
274.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宋 •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
275.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宋 •欧阳修《戏答元珍》)
276.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277.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
278.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浪淘沙》
279.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渡桑干》
280.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h o ng)《寒食》
281.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282.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283.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284.试玉要烧三日满 , 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放言》)285.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暮江吟》
28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
287.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88.曾经沧海难为水 , 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289.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290.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291.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七夕》
292.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赤壁》
293.夕阳无限好 , 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
294.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二首》
295.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296.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
297.天意怜幽草 , 人间重晚晴。(李商隐《晚晴》)298.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299.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30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301.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
302.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黄蘖《上堂开示颂》
303.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无名氏《金缕衣》
304.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305.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306.无可奈何花落去 ,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307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
308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欧阳修《踏莎行》
309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伶官传序》)
310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伶官传序》)
311不畏浮云遮望眼 ,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312看似寻常却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宋 •王安石《题张司业诗》)
31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
314千门万户曈曈(t o ng)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
315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
31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317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318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宋 •苏轼《蝶恋花》)
319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杂说•送张琥》)
320.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苏轼《贺欧阳少师致士启》)
321月晕而风,础润而雨。(苏洵《辨奸论》)
322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司马光《资治通鉴》)
323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资治通鉴》)
324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司马光《资治通鉴》)
325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宋 •苏舜卿《淮中晚泊犊头》)
326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宋 •张耒《春日》)
327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宋 •李清照《渔家傲》)
328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宋 •秦观《春日》)
329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 •余文豹《清夜录》)
330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33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
332梅须逊雪三分白 , 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333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陆游《文章》)
334纸上得来终觉浅 , 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33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陆游《游山西村》)
336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陆游《示子遹》
337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宋 •陆游《深夜读书示子聿》)338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九天。(宋 •陆游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39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宋 •杨万里《竹枝词》)
340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宋 •徐元杰《湖上》)
341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宋 •黄昇《鹧鸪天》)
34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343问渠那得清如许 ,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344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345青山遮不住 , 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
34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347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元 •王实甫《西厢记》)
348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元 •高明《琵琶记》)
349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明 •吴承恩《西游记》)
350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明 •吴承恩《西游记》
351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明 •汤显祖《牡丹亭》
352着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353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风外明。(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354微微风作浪,散作满天星。(清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355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清 •杨继盛•对联)
356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苦深。(清 •顾炎武《海上》)
357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清 •吴伟业《圆圆曲》)
358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清 •曹雪芹《红楼梦》)363.心病终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清 •曹雪芹《红楼梦》)
364.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365.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无题》)
366.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毛泽东《忆秦娥 •娄山关》)
367.赤橙黄绿青蓝紫,这持彩练当空舞。(毛泽东《菩萨蛮》)
368.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七律 •人名解放军占领南京》)
369.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毛泽东《七律 •和刘子亚先生》)
370.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毛泽东《七律 •送瘟神》)
371.踏破铁鞋无觅处 , 得来全不费功夫。(夏元鼎《绝句》)
37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37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题竹石》)
375.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376.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377.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378.世事洞明皆学问 , 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37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380.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38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之一》)
382.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已亥杂诗之二》)
383.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绝命诗》)
384.献身甘作万矢的,著论求为百世师。梁启超《自励二首》
38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386.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387.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题三义塔》)
388.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389.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390.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
391.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39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393.不是一番寒彻骨,争(怎)得梅花扑鼻香?(高明《琵琶记 •旌表》
394.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395.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396.公则生明,廉则生威。(清 •朱舜水《伯养说》)
397.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398.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秋瑾《对酒》)
399.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400.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长征》)
401.不到长城分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毛泽东《清平乐 •六盘山》)
402.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毛泽东《和柳亚子先生》)
403.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404.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405.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406.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刘向 《说苑》)
407.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屈原《离骚》)
408.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屈原《离骚》)
409.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家者,先修其身。《大学》
41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
41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41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1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414.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
415.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九首》)
416.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418.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419.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 兮辞》)
420.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屈原 •卜居》
42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42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423.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 《石头城》)
42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425.大礼不辞小让,大行不顾细谨《樊哙》
427.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新唐书》
428.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典论 •论文 》)
429.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范仲淹《岳阳楼记》)
430.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鲁迅《自 嘲》)431.楚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穷困而变节。《论语 •子路》 432.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433.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礼记 •学 》(记)43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 》(子)
435.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理运》 436.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437.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西晋·陈寿《三国志》)
438.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439.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南朝·江淹《别赋》)
440.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441.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442.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唐·杜甫《春日忆李白》)
443.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白居易《长恨歌》)
444.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唐·李贺《马诗》)
445.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唐·李贺《置酒行》)
446.身无彩蝶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
447.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448.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
449.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病起书怀》
451.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452.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宋·辛弃疾《南乡子》)
453.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
454.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
455.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请·谭嗣同《狱中题壁》)
457.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458.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 《过华清宫》)
459.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王安 石《桂枝香》)
460.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长 亭送别》)
461.正是江南风景好,落花时节又逢春。(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62.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调张籍》)
463.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464.尔曹身与名俱裂,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
465.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葡萄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 州词》)
46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凉州词》)
467.沙上并禽池上暝 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
468.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戌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 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69.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70.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47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472.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473.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吴承恩)
474.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杨慎 《临江仙》)
475.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朱伯庐《治家格言》)
476.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无题》)
477.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478.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478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479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480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481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左传·隐公元年》()
482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
483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484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左传)
485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吕氏春秋)
48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48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488是可忍,孰不可人。(论语·八佾)
489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490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
491秋风春不尽,总是玉关情。(唐 李白《子夜吴歌》)
492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
49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孟郊《登科后》)人 494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495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题诗后》)
496莫话诗中事,诗中难更无。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险觅天应闷,狂搜海亦
枯。不同文赋易,为著者之乎。(卢延让《苦吟》)
498.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宋·朱熹《中庸集注》)
499.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王安石《元日》)
500.看似寻常最奇岖,成如容易却艰辛。(宋·王安石)
501.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宋·苏轼《赠刘景文》)502.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503.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504.尝(常、但)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得几时。(元·杨显之)
505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明·刘基《卖柑者言》)
506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明·解缙)
507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郑板桥)
508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
509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毛泽东)
510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毛泽东)511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毛泽东)
512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毛泽东)
513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毛泽东)
514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毛泽东)
515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鲁迅《无题》)
473.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吴承恩)
47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470.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465.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葡萄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
州词》)
48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48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482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
480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488是可忍,孰不可人。(论语·八佾)
510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毛泽东)512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毛泽东)
514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毛泽东)
503.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494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479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
478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478.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477.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亭送别》)
460.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长
446.身无彩蝶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
447.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439.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南朝·江淹《别赋》)
436.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437.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西晋·陈寿《三国志》)
43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 》(子)
432.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431.楚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穷困而变节。《论语 •子路》
428.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典论 •论文 》)
427.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新唐书》
42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
425.大礼不辞小让,大行不顾细谨《樊哙》
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42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
420.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屈原 •卜居》
419.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 兮 辞》)
41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09.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家者,先修其身。《大学》
396.公则生明,廉则生威。(清 •朱舜水《伯养说》)
395.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
可吞吴。(蒲松龄)
394.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39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391.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37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题竹石》)
371.踏破铁鞋无觅处 , 得来全不费功夫。(夏元鼎《绝句》)
366.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毛泽东《忆秦娥 •娄山关》)
351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明 •汤显祖《牡丹亭》
344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345青山遮不住 , 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
33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陆游《游山西村》)
334纸上得来终觉浅 , 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329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 •余文豹《清夜录》)
330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324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司马光《资治通鉴》)
323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资治通鉴》)
322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司马光《资治通鉴》)
321月晕而风,础润而雨。(苏洵《辨奸论》)
320.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苏轼《贺欧阳少师致士启》)
319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杂说•送张琥》)
306.无可奈何花落去 ,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301.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
294.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二首》
291.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七夕》
293.夕阳无限好 , 只是近黄昏。李商隐《乐游原》
30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288.曾经沧海难为水 , 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28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
287.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83.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282.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274.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宋 •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
26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26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62.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调张籍》
258.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 •白居易《长恨歌》)
246.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偶题》
23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相丈二十二韵》)
235.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228.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211.念天地之悠悠 , 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
210.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16.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1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199.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唐 •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
195.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
书。魏征列传》)
197.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196.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191.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
192.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
189.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183.读书百遍 , 其义自见。(三国志)
182.勿以恶小而为之 , 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17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175.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
17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诫子书》)
187.奇文共欣赏 , 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
158.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史记 •留侯世家》
157.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159.桃李不言 , 下自成蹊。(史记)
160.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163.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汉书。董仲舒传》
167.刻鹄不成尚类鹜,画虎不成反类犬。《后汉书马援传》
152.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战国策齐策四》 150.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尽数》
151.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斯《谏逐客书》)
142.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 •非十二子》
137.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劝学(》)
13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133.路漫漫(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29.十年树木 , 百年树人。(《管子.权修》)127.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干若醴。《庄子 •山木》()
12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养生主》()
123.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辩证
11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第五十八章》)
120.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必成于实。《老子第六十三章》—细节,踏实
12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 , 始于足下。(老子)
12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辩者不善。(《老子第八十一章》)11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梁惠王上》()
1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滕文公下》()
11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第三十三章》)11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公孙丑下》()
110.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 •公孙丑上》()
10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尽心下》()
10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108.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尽心下》()
107.穷则独善其身 , 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唐代变成“兼济”
106.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学习之道
103.不以规矩 , 无以成方圆。(孟子离娄下)102.得道多助 , 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97.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子张问入官》()
9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学记》()
94.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礼记 •中庸》()
92.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 •礼运》
91.一张一弛 , 文武之道也。(礼记杂记下)
88.博学之 , 审问之 , 慎思之 , 明辨之 , 笃行之。(《礼记中庸》)
84.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典礼上》
83.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襄公十一年》()
82.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转 •宣公二年》()
74.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卫灵公》-靠自己()
6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述而》)
6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学而 》。
6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64.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
63.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59.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5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56.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第二篇:课外古诗
一、考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从近几年的全国各地的中考卷中不难发现古诗词鉴赏已成为一大亮点。其原因有二:一是和高考相衔接,高考中每年都考。二是体现“新课标”精神。《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纵观各地中考试卷,古诗词鉴赏的考查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品味诗词凝练、含意丰富、耐人寻味的语言。
2、对名句的分析理解。
3、诗词节奏的划分。
4、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5、分析诗词的表达技巧。
6、诗词意境的理解和感悟。古诗词鉴赏这类题目的一般所选材料来自唐宋名篇名家,由课内向课外发展。
从阅卷场反馈信息看,学生失分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诗词中的词语,典故等基础知识积累不够。
2、分析问题时张冠李戴,或者脱离文本,不结合全文或背景来分析,3、表达时语言空泛,分析问题不具体,不全面。
4、缺少必要的诗词鉴赏术语,造成表达不准确,针对以上情况,老师应采取以下一些应对措施。
(一)、指导学生揣摩语言,理解作者“炼字”的技巧,尤其体味诗句中关键的动词、形容词,以及运用修辞方法的字句。
(二)、学一首诗,一定要学生明白诗歌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审视题目,诗题是诗的“眼睛”分析诗题、是准确把握主旨的有效方法之一,透过诗题,我们可以知道作品的内容是写景诗、怀古诗、咏物诗,还是送别诗、咏史诗、叙事诗。从而大致推断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可以抓住诗中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关键词语或句子来体味作者情感,另外也可以结合诗歌意象体会作者感情。一般情况下“景乐则情乐”“景哀则情哀”如,“枯藤老树昏鸦”读出的就是凄凉,“好雨知时节,当春及发生”读出的则是喜悦。
(三)、弄清诗歌创作采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对比、衬托、烘托、渲染、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借古讽今、动静结合、引用典故等。了解这些手法便可在鉴赏时得心应手。
(四)、答题时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是分析意象、内容,还是语言、表达技巧,让回答什么答什么。
(五)、掌握必要的鉴赏术语:如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风格流派:如李白的飘逸洒脱,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旷达豪放,柳永的柔美婉丽等。
评价主旨: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深化主旨、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表现手法:卒章显志、画龙点睛、托物言志、象征、寄寓、寄托、侧面描写等。
语言特点:勾勒、浓墨重彩、惟妙惟肖、诗情画意、朗朗上口、富有哲理、淋漓尽致。
语言风格:行云流水、自然流畅、形神兼备、简洁、洗练、浅显、明白如话、平淡无奇、质朴、清新、淡雅、沉郁顿挫、苍凉、低沉、苍劲、舒缓、雄健、深厚。
恰当运用鉴赏术语,使表达更准确,更符合鉴赏诗歌的要求,提高答题质量。
古诗词鉴赏能力的提高绝非朝夕之功,必须在提高兴趣的基础上反复涵咏、咀嚼体味、品味语言、分析形象,把握主题;必须弄清与诗词有关的一些术语,必须反复历练,准确简洁地答题,规范答题语言,就会有较大的收获。
二、关于诗词鉴赏
(一)、套公式10个字:修辞、内容、特点、效果、情感 总答题模式为:“该句运用~~~的手法(修辞),将~~~~~的~~~~~(内容),生动形象的(特点),描绘了一副~~~~~~~的形象或画面(效果),表达了诗人~~~~~~~的情感(情感)。具体说来: 1修辞:比如修辞就有8种,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你要找准,没找准后面也难得得分,实在找不到就说“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什么虚实动静也比较常考。2内容:所谓内容就是把该句用信达雅的句子翻译一遍~ 3再说特点——一般就是生动形象的,含蓄委婉的等等几个概括的词 4效果:通常就是描绘了怎样怎样的画面,烘托了~~~~~氛围等 5情感: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二)、根据所学诗歌的内容与题材归类:
a怀古诗。此类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结合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杜牧的《赤壁》
b送别诗。这类诗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此一吐胸中激愤或表明心态,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c行旅诗。此类诗多抒发久宦在外或长期漂泊或久戍边关而引起的思乡怀人之情。d闺怨诗。这类诗重在抒发女子对在外丈夫的思念。如《望江南》。
e战争诗(边塞诗)。这类诗表达的是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生活的艰辛和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如《渔家傲》。
f写景咏物诗。这类诗或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或钟情山水,厌弃官场;或描绘山川,热爱河山。
感悟诗歌要求掌握常用的抒情方法和表现手法,注意积累一些相关的名词术语。如:寓情于景,寓理于景,借景抒情,虚实结合,以声衬静,化静为动,直抒胸臆等。
(三)、品诗。品关键词句,可以从画面、形象、思想感情、哲理和语言表达、锤炼词句、修辞等方面进行品析。
(四)、平时学生要多读多理解性地背诵,并运用到写作中去,既提高了对诗歌的理解运用,又提高了写作能力。
三诗词中常见思想情感的技巧点拨
概括全诗或诗句内容,对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志向、观点、哲理等主旨进行揭示。
解答这类题目时,分清体裁、题材和表达方式后,就可以按照相对固定的语言格式概括其内容。如:①叙事诗的内容主旨:这首诗叙述了„„,塑造了„„,反映了„„的社会现实。②抒情言志诗的主旨:这首诗通过对„„的叙述描写,抒发了„„的情感。③哲理诗的内容主旨:这首诗通过对„„的叙述描写,揭示了„„的哲理。不仅概括的形式相对固定,而且不同题材的诗歌表达的情感、主旨也相对固定,只是叙写的具体内容不同而已。四.诗词曲常见意象
花、鸟、虫、鱼、山、川、草、木等无不可以写入诗歌寄寓一定的象征意义。①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②松——坚贞高洁
③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④莲——表达爱情或高洁志趣。⑤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⑥杜鹃鸟——凄凉哀伤的象征。⑦鹧鸪鸟——离愁别绪。
⑧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⑨柳——于留谐音,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⑩明月——寄托相思。
古诗词曲中的常用意象还很多,要在阅读鉴赏中逐渐积累这些表意抒情的符号 技巧点拨
解答信息提取题目,遵循以下四步:1.读懂提干,明确要求。2.读懂文本,包括题目、诗前小序、相关注解3.准确筛选4.准确表述{要顾及诗歌的体裁、题材、情感和主旨} 五.歌鉴赏的基本流程
第一步:明确作者和背景资料。这样可以确保鉴赏不盲目,但中考阅读的诗歌大多与作者背景没有密切的关系,除非有相应的注解,否则,可以忽略。
第二步:读懂全诗,整体感知,明确题材、体裁、写作目的,得到粗略的印象,这一步也是鉴赏成功的关键,要明确体裁,可以关注标题,如题目中有赠、送、别等字眼,一般为送别诗;如题目中有登、题、咏等字眼,也可能是山水诗或怀古诗,如次等等,当然判定的最终依据是诗的内容。然后感知诗歌描绘的是什么景象,明确意向、意境的内容和特征,明确诗人要表达的是什么情感、志向或诗句中的关键字眼,要善于发现诗眼。
第三步:分析诗歌是否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其关键是理清内容与情感哲理的关系,分清是直接表达还是间接表达,看意向有无明显的对比,有无古今、动静或虚实的变化等等。
第四步:赏析语言,反观全诗。看那些词语使用比较精妙传神,一般要多注意动词、形容词,注意描绘色彩或情感的词语,看看有无叠词或连绵词,进而品析诗句中的修辞格,可以尝试从表意、结构和音韵三个方面分析某些词语或修辞格的表达效果。
六、课外古诗词阅读赏析专题训练 举例分析:
例一、十五夜望月 【王健】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这首诗前两句写景,你能看出当时诗人的形象和心境是怎样的?(当时诗人孤独难眠,久久地望月苦思;心境凄凉。)
2、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请简要分析。
(诗人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的范围,境界高远。明明是自己怀人,偏说“秋思落谁家”。表现手法含蓄、委婉。)例
二、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秋”字在诗中除交代季节外,还起到什么作用?(烘托人物的心情。)
2、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面对残烛,夜深不眠。在巴山夜雨中展读亲友询问归期的来信,心中充满归期无期的孤寂。)
七、实战演练: 1.山中留客(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首句“山光物态弄春晖”用一“弄”字,有何表达作用?
(1)三、四句说“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为什么会“沾衣”?诗人如此写有何意义?
八、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鉴赏 1.山中留客(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1)首句“山光物态弄春晖”用一“弄”字,有何表达作用?
(2)
三、四句说“纵使晴阴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为什么会“沾衣”?诗人如此写有何意义?
2.浪淘沙?怀旧(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1)词的上片和下片分别写了什么?
(2)“天上人间”一句流露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3.梅花绝句(陆游)低空银一钩,糁野玉三尺。愁绝水边花,无人问消息。(1)前两句为梅花的出现展示了一个怎样的背景?
(2)你对诗中的梅花形象怎样理解?
4.雪中偶题(郑谷)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1)这首咏雪诗在景物的选择上有什么特点?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对这首诗宋人有不同评价,有人说它“奇绝”,也有人说它“浅俗”,你怎么看待?
5.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1)诗的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何特点?
(2)“山青花欲燃”一句中“欲”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
6.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1)末句的“放过”和“拦”用得精彩,为什么?请简要分析。(2)本诗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是怎样来表现这个深刻哲理的?
7.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8.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前两句中的“外”、“断”、“复”从哪三个角度写作者贬居之苦,有什么表达作用?
(2)一般人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本诗的后两句不同,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理?简要分析。
9.闺怨(沈如筠)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1)诗中“孤”字含义丰厚,请做简要分析。
(2)这首诗通过主人公思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递进表达的?简要回答。
10.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1)这首诗以谁的口吻,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情景交融是古诗词写作上的特色。请联系诗中“春江正渺茫”作简要分析。
11.除夜作(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首句作者怎样用“寒”“孤”两字,营造出与除夕欢乐团圆夜截然不同的意境?
(2)“故乡今夜思千里”一句,言“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这样的表达有什么独特作用?简要分析。
12.从军行(王昌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土谷浑。
(1)诗的前两句用“日色昏”和“红旗”构成了怎样的一幅边塞军旅图?简要分析。
(2)作为边塞诗,本诗洋溢着怎样的感情基调?为什么?简要回答。
13.雨晴(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1)本诗前两句用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后两句写得饶有趣味,请作具体赏析。
14.夏意(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1)本诗一反盛夏炎炎的立意,表现了怎样的“夏意”?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2)衬托是古诗创作中常用的手法,请举诗中的一例进行赏析。
15.新晴(刘攽)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1)第二句中“无人”两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本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具体赏析其艺术效果。
16.东栏梨花(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1)前两句写春末夏初景物特点,请具体赏析。
(2)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7.秋江(道潜)赤叶枫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阳已微。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1)前两句诗充满画意,很有色彩感,请简要分析。
(2)试从“实”与“虚”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18.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⑪ 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⑫ 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9.鹧鸪天(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1)这首词的内容与《西江月?明有别枝惊鹊》相同,都是描写_________________。(2)词的上片在描写春天的景象里,有哪几个词用得非常传神?
(3)“春在溪头荠菜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0.题奉晚(周敦颐)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1)这首诗中哪一句话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
(2)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
21.早梅(张谓)一树寒棒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1)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本诗则侧重写梅的什么特点?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
(2)本诗主要表现了梅花怎样的品质?
22.七步诗(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 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1)这首诗用豆和豆秸比喻什么?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反映了什么?
九、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阅读鉴赏答案
1.(1)答: “弄”字赋予山光物态以胜人,显示蓬勃生机, “山光物态”在春晖沐浴下争妍斗艳,足以景色迷人和诱人,意在留客.(2)答:之所以会“沾衣”是因为深山中空气新鲜、湿润.“以景诱人”的留客方法,正是诗人高人一筹之处.2.(1)答:上片写春寒愁感.下片写家国恨情.(2)答:流露了词人内心世界生与死的矛盾,是绝望者的希望.3.(1)答:空旷、寂寥、清冷、洁净.
(2)答:高洁而寂寞,无人问津,是罢官而不得起用的陆游自身的写照.
4.(1)答:选择景物很有典型性.诗人选择了“僧舍飘雪”“歌楼密洒”“渔人晚归”三个经典场景.既突出表现了下雪的景色,更表现了雪景之中不同人物的不同生活.(2)提示: 这是开放题,可任选一个角度回答.如:“浅俗”体现在语言,全诗语言通俗,明白如话;“奇绝”体现在写景,选材有特色、有深意,特别是“渔人披得一蓑归”这一景象描绘富有诗情画意,也表现了诗人对渔人的崇敬之情.5.(1)答:景物:江、鸟、山、花.特点:碧绿、洁白、青葱、火红。
(2)答: “欲”字妙在用拟人手法赋予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6.(1)答:这两个词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山山相连的特点,写得生动,富有情趣。(2)答:人生哲理——人生就是这样:一个问题解决了,又一个问题出现在眼前,周而复始,永无止境。用“行山路”这个意象来隐喻“人生充满矛盾”的这一哲理.7.(1)答:“僵”、“孤”意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其志坚定不移.(2)答:表达了作者要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
8.(1)答:从空间的隔离,联络的断绝,时间的久远三个角度来写,强化和加深了作者贬居期间的孤苦情绪.(2)答:表达作者因等待团聚过久,在团聚即将来临之际,突发不祥之感,深怕出现意外而团聚不得的复杂心理。
9.(1)答:既写月影的孤单,也写出了思妇的孤苦心理(2)答:表达了她对征戍南疆的丈夫的深切怀念。先托鸿雁为信使;再寄希望借助梦境团聚;最后只好变成月光洒泻亲人的身上。
10.(1)答:以送者对行人的口吻,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离别时,怅然凄苦的思想感情。
(2)答:“春江正渺茫”写春江烟云迷漫,辽远而又含混,一如离人迷茫无奈的心绪,景中有情,情在景中,情景交融。
11.(1)答:作者通过除夕夜在冰冷的旅馆里,青灯寒光如豆,诗人影只孤孑,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凄然的意境。
(2)答:不直写自己思念故乡,却言故乡思我,能把思乡之情表达得更婉曲含蓄。
12.(1)答:“日色昏”极言大漠风沙遮天蔽日,也烘托了军事形势的紧张;“红旗”即写色彩的明丽,也写军队的强劲凌厉.由此构成了一幅在大漠苍苍、天昏地暗之中,一支大军半卷红旗,卷尘挟风,奋勇挺进的画面。
(2)答:因为军队主动骁勇,战事大捷喜人,所以整诗洋溢着轻快振奋的感情基调。
13.(1)答:对比。用“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两相对比,表现了作者面对满园落红残春油然而生的叹惜之情。
(2)蜜蜂、蝴蝶见此残景,也大失所望,纷纷绕墙而去,它们相信春色正在邻家院子呢,这也让作者也不由地怀疑“春色在邻家”.作者把原无理性的蜂蝶赋予“人”的智慧,把蜂蝶追逐春色的神态、心理写得活灵活现,妙趣横生。
14.(1)答:表现了凉爽、清幽、宁谧的“夏意”.主要通过小院的深幽,竹席的凉爽,正午树阴满地,诗人安然入睡,时有流莺清韵传来,来构成一个别于炎夏的夏意意境。(2)示例:用榴花明丽,红艳如火与庭院绿树,清荫遍地相映衬,既在色彩上红绿相缀,又在光线上明暗相映,能给人流丽而清邃的感觉.用末句“流莺时一声”来衬托前三句所营造的宁谧幽静之境,以有声衬无声;也以动衬静,以莺之流飞,让整个画面陡然灵动丰满起来。
15.(1)答:既写出了作者在久雨新晴后,面对青苔满地、绿树浓郁,却无人共享、共语的遗憾心情;也为下联“唯有南风旧相识”铺垫,为上下联之间的枢纽之词。
(2)答:三四句以“南风”为主角,用拟人的手法把这位“旧相识”写得趣味盎然.“偷”显示“南风”的诙谐,似有意与老朋友开玩笑;“开”“翻”写与老朋友的熟识程度,其关切之情可见.可以想象在“无人”的情况下,“南风”将带给作者多少安慰。16.(1)答:第一句从颜色的角度写,用“淡白”“深青”写梨花 和柳叶,言梨花已盛开,柳已老;第二句从形状角度写,以柳絮纷飞,梨花满城,言春已去,夏将至;两句之间,以“柳絮飞”呼应“柳深青”,以“花满城”呼应“梨花淡白”,极精工,以此简洁地写出了春末夏初的景物特点。
(2)答:惆怅。作者由花开花谢,春光易逝,想到人生短暂,年华似水,发出“人生看得几清明”的感慨。“惆怅”一词包含了作者对生命短促的感慨和无奈的思想感情。
17.(1)答:第一句将耀眼红枫与青白酒旗相缀,第二句将白沙洲渚与微红夕照相映,而两句之间用火焰般的枫林秋色与绚丽的夕照晚霞相映衬:满天满树的红色,真是绚烂之极,好一幅色彩浓丽、美不胜收的画面。
(2)答:前三句为“实”写,末句为“虚”写。前两句从视觉角度写绚烂的秋江暮景;第三句从听觉角度写苍茫中的柔橹声声,以上三句似画境,胜乐声,但句句写“实”。结句冷然一问,却是凭空想象,是虚笔,但从景联想到人,由实而虚,却使意境更悠远空灵。
18.(1)答: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2)答: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或答“表达了诗人对风景依旧,物是人非的感慨。”)
19.(1)农村(田园、乡村)风光(2)破、鸣、点。
(3)答: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欣赏、流连之情。20.(1)吟余小立闲干外。
(2)答:因为诗人写的是晚景,天色昏暗,加上距离较远,望过去,昏鸦自然更像“点”,用“点”比用“只”更形矣。
21.(1)答:开放之“早”;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2)答:表现其凌寒独开的精神品质。22.(1)答:比喻同胞兄弟.(2)答: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愤.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互相排挤、互相斗争的内幕。
第三篇:课外古诗背诵
《古文二则:四知和私心》备课资料
Ⅰ.课外古诗背诵
【原文】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 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赏析】 本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绝句。前两句写景。沙白似雪,映白了回乐城旁边的烽火台,月色如霜,笼罩受降城。后两句抒情。不知何处响起芦笛声,引起征人的悲伤,整夜地盼望归家。本诗真切地再现了征人凄楚痛苦之情,感人至深。
Ⅱ.课前准备
一、生字识记
骘(zhì):安排;定。如:评骘。
辟:1.(pì)①开辟。如:各家开辟出绿地。②透彻。如:精辟。③驳斥或排除。如:辟谣。2.(bì)①排除。如:辟邪。②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如:辟举。本文取此义。
谒(yè):谒见。涿(zhuō):地名。辄(zhé):总是,就。
便(biàn):1.方便,便利。如:轻便。本文取此义。2.非方式的,简单平常的。如:便饭。3.排泄屎、尿。如:大便。
悫(què):恭谨,诚实。
藉:1.(jiè)垫在下面的东西。如:枕藉。2.(jí)①践踏;侮辱。②盛多;杂乱。
二、词语识记 辟:征召。
当:当„„时候。举:推举,选拔。之:往,到。
迁:晋升或调动官职。故:从前。遗:赠送。或:有人。厚:优厚。
便宜:指对国家有利的事。方:比作,比拟。虽:虽然。用:任用。竟:整。
选举:选贤任能。
三、预习效果反馈
1.“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的理解。2.用现代汉语表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3.如何理解“岂可谓无私乎?”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①举茂才: ②不受私谒:
③吏人奏记及便宜者: ④时人方之前朝贡禹: 5.填空。
①《四知》选自于,作者,史学家,字。②《私心》,选自于,主人公是,是复姓。
Ⅲ.课堂跟讲
一、背记知识随堂笔记
1.范晔,字,南朝宋时著名,主要作品。
2.《后汉书》以 为体例,与、相同。它分、、,合为百篇。
二、整体把握板书设计
(一)板书设计
四知
拒收下属贿赂——四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拒绝为子孙开产业——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
私心
(二)段落层次 《四知》
1.开头到“密愧而出”:。
2.“后转涿郡太守”到“不亦厚乎”:。《私心》
1.开头到“亦以此见轻”:。2.“或问伦曰”到结尾:。
(三)写作特点 《四知》
1.短小精悍,人物形象鲜明。本文只有146个字,非常鲜明地突出了杨震廉洁无私的品质。
2.语言刻画形象传神。“天知,神知,我知,子知。”短短八个字形象刻画出了杨震拒绝贿赂的坚定态度。
3.写作借鉴:个性化的语言,非常鲜明地刻画出人物形象。如杨震的“四知”、“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
《私心》
1.用反面衬托的手法突出人物性格。用第五伦自己承认有“私心”,来衬托他的真无私。2.语言朴实、发人深省。“岂可谓无私”发人深省,让读者扪心自省。
3.写作借鉴:发人深省的语言,促人自省。如第五伦有“私心”的两件事,使人扪心自问,促使每人都来挖掘自己深处的私心杂念。
三、古文今译
四 知
(原文)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译文)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贤明就派人征召他,推举他为秀才,多次升迁,官至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他赴郡途中,路上经过昌邑,他从前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前来拜见(杨震),到了夜里,王密怀揣十斤银子来送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为什么呢?”王密说:“夜里没有人知道。”杨震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拿着银子)羞愧地出去了。后来杨震调动到涿郡任太守。他本性公正廉洁,不肯接受私下的拜见。他的子子孙孙常吃蔬菜,步行出门,他的老朋友中有年长的人想要让他为子孙开办一些产业,杨震不答应,说:“让后代被称作清官的子孙,把这个馈赠给他们,不也很优厚吗?”
私 心
(原文)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之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其无私若此。性质悫,少文采,在位以贞白称,时人方之前朝贡禹。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或问伦曰:“公有私乎?”对曰:“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
(译文)第五伦奉公守法竭尽忠诚,说话办事没有违背法规的。儿子们有人常劝止他,他就呵斥他们并赶走他们,官吏陈述的书面意见有利于国家的,他都封好上报,他就像这样毫无私心。他生性诚实,缺少文采,做官时以清廉著称,当时人们把他比作西汉时贡禹(那样明经洁行的人)。但是他缺少宽容,又不整饬自己的威严,也因此被有些人看轻。有人问第五伦说:“您有私心吗?”他回答说:“老朋友中有送给我千里马的,我虽然没有接受,但每到朝廷选拔官吏时,我心里总不能忘了他,可始终也没有任用他。我哥哥的儿子常常生病,我一夜里十次去探望,回来却安安稳稳地睡下;我的儿子有了病,我虽然不去探望,但却整夜睡不着觉。像这样,难道可以说没有私心吗?”
四、重难点句子和段落诠释
(一)重难点句子
1.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本句中“故”是“从前”的意思。“茂才”为“秀才”。译文是“从前推举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本句为后文王密夜访作了铺垫。
2.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
本句中“虽”表示转折,是“虽然”的意思。“竟”是“整、从头到尾”的意思。译文为“虽然不去探望,但却整夜睡不着觉”。本句用第五伦的人之常情来突出他的真无私。
(二)对《私心》的诠释
本文首先用两件事来正面表现第五伦的奉公无私。一是“诸子或时谏止,(第五伦)辄叱遣之”,二是“吏人奏记便宜者,亦并封上”。然后作者用第五伦自己的话来证明他的真无私。一是对故人的友情。二是对儿子的亲情。由此可知第五伦所谓的“私心”是人之常情。这样写,第五伦这个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真实可信,这样的“私心”更能突出他的真无私、真正的公正廉洁。
Ⅳ.当堂练习
1.解释加粗词语。
(1)闻其贤而辟之(2)辄叱遣之 2.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
(1)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2)时人方之前朝贡禹。【同步达纲练习】
Ⅴ.课后巩固练习(60分钟 85分)
一、基础题(8分)
1.解释加粗词语。(8分)
(1)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2)君不知故人
(3)吏人奏记及便宜者(4)然少蕴藉
2.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4分)(1)何谓无知?
(2)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3)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4)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
二、整体感悟(6分)
1.杨震说:“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2分)
2.你知道“清官”还称什么吗?你能举出两个古代的“清白吏”吗?(2分)
3.你认为杨震拒金的故事,今天对我们有教育意义吗?请简要分析,不少于50个字。(2分)
三、课文阅读题(21分)
阅读课文《私心》,完成下列问题。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3分)
(1)吏人奏记及便宜者()(2)然少蕴藉()(3)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2.解释每组中加粗的词语。(8分)
3.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4分)(1)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2)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
4.本文题目是《私心》,而文章意在表现第五伦的公正无私心,你认为题目恰当吗?请简析理由,不少于20个字。(3分)
5.你有私心吗?请你用一段一百字左右的文字把它表述出来。(3分)
四、类文阅读题(11分)
去私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祁黄羊,晋大夫,名奚,字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曰:“解狐(解狐,人名)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1.给加粗字注音。(2分)
(1)解狐可()(2)国无尉()2.解释加粗的词语。(3分)
(1)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2)解狐非子之仇邪?(3)外举不避仇。
3.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2分)(1)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2)午非子之子邪?
4.试评述祁黄羊、杨震、第五伦三人的共同之处。(4分)
赏析:《去私》和《古文二则》都是讲古代清官的故事。这三个人物有共同特点,就是没有私心。在对人物的刻画方面,祁黄羊主要是通过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两件事,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他的无私;《四知》通过写杨震拒收贿赂和不为子孙开产业突出他的没有私心;《私心》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来突出第五伦的无私。这三篇文章的主人公都是我们做人的楷模,对中学生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五、中考题(9分)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店铺),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久而不闻其香”与“广起,夺而杀尉”中“而”字的用法相同。
B.“与善人居”和“居五日”中的“居”意思相同。
C.“鲍鱼之肆”代指污浊的环境,也比喻恶人聚集的地方。D.“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可译为:因此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必须慎重地选择和他相处的人。
2.根据文义,君子要“慎处”的原因,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是“近朱者亦,□□□□”。(3分)
3.对这个成语所包含的观点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回答。(3分)
六、创新片段作文题(30分)
杨震拒金,第五伦无私,这些清官都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请你以“无私”为话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事实确凿,语言流畅,有说服力,文体不限。
Ⅵ.合作探究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2分)(1)曾子之妻之市。(2)为女杀彘。2.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语句。(2分)(1)婴儿非与戏也(2)子而不信其母
3.你同意曾子的教育方法吗?简析理由,不少于50个字。(3分)4.你的父母对你的许诺都实现了吗?假如你是做父母的,你会怎么对待自己对孩子的许诺?(3分)
参考答案
Ⅱ.三、1.杨震从前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2.让后代被称作清官的子孙。
3.本句用反问句式表达了第五伦的公正无私。在别人眼中是人之常情的事,但第五伦却认为是自己的私心。这样写,更能突出第五伦的无私。
4.①推举,选拔。②拜见。③指对国家有利的事。④比拟。点拨:词语解释要放在原文中理解。
5.①《后汉书·杨震列传》 范晔 南朝宋 蔚宗 ②《后汉书·第五伦钟离宋寒列传》第五伦 第五 点拨:注意“晔”的写法。
Ⅲ.一、1.蔚宗 史学家 《后汉书》
2.纪传 《史记》 《汉书》 十纪 十志 八十列传 点拨:不要写错别字,如“纪传”中“纪”。
二、(二)《四知》1.杨震拒收下属贿赂 2.杨震拒绝“故旧长者”提出的“为开产业” 《私心》1.正面描写第五伦的公正无私
2.以第五伦自己认为有“私心”衬托他的无私 点拨:层次划分以主要事件为依据。Ⅳ.1.(1)征召(2)就
2.(1)到了晚上,王密怀里揣着十斤银子来拜访杨震。(2)当时的人把他比作西汉贡禹那样明经洁行的人。点拨:不要写错别字,译文时重点词语要翻译出来。
Ⅴ.一、1.(1)晋升或调动官职。(2)汉代人在门生故吏面前,自称故人。(3)指对国家有利的事。(4)宽和,宽容。点拨:词语解释要准确无误,不要写错别字。
2.(1)怎么说没人知道呢?(2)他的老朋友中有年长的人想要让他为子孙开办一些产业。(3)老朋友中有送给我千里马的。(4)我虽然不去探望,但却整夜睡不着觉。
点拨:译文时,要把握准确文言实词的语义。
二、1.同意。因为留给子孙好的名声比丰厚的遗产更有价值。点拨:要有自己的观点,言之有理即可。
2.青天 包拯 董宣(符合要求的答案都可)点拨:你所举的例子必须是公正无私的官吏。
3.略 点拨:可从我国的现状、中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三、1.(1)biàn(2)jiè(3)xǐng 点拨: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语句中的读音
2.(1)就 当即(2)比拟,比作 方圆(3)虽然 即使(4)长,这里指身高 整饬 点拨:同一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有不同语义,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
3.(1)第五伦奉公守法尽守节操,说话办事没有违背法规的。(2)像这样,难道能说没有私心吗? 点拨:注意“依违”和“若是”的意思,“岂”字开头的为反问句。
4.恰当。因为本文意在通过第五伦坦言承认自己有私心,而这私心又是人之常情,通过他自认为的有私来突出他的真无私,这样更有说服力、感染力。(意思对即可)
点拨:根据文章主旨考虑。
5.略 点拨:可以表现自己的私心,用描写,特别是心理描写来刻画;也可以仿照课文写,符合题意即可。
四、1.(1)xiè(2)wèi 点拨:多音字应根据不同语境确定读音,“解”字作姓时读“xiè”。
2.(1)做。(2)仇人。(3)举荐。
3.(1)你是问谁可以当县令,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2)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 点拨:词语解释要据上下文思考,译文中重点词语要翻译出来。4.要点:公正无私,不受贿赂,为国家大事考虑,不作个人打算。点拨:找三个人“无私”的共同之处。
五、1.B 点拨:“与善人居”中的“居”意的“居住”;“居五日”的“居”意为“停”。
2.近墨者黑。
3.符合题意即可。点拨:答案不统一,但观点必须明确。
六、作文思路:以“无私”为主要内容,列举古今中外公正无私者的事迹,加以评论,最后启发每一个中学生都要做无私的人;或是分析、评价古人的无私,是真无私还是沽名钓誉;或联系当代无私者的实例,启迪每一个中学生都要养成美好的品德。
例文: “无私”之我见
常听人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生来就是自私的”。果真这样吗?试想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我们中华民族是什么状况?(点评:问句发人深省。)
纵观中国历史,曾出现了多少公正无私的仁人志士啊。杨震拒金,“四知”传美名;第五伦自省,无私令人赞;为了法律的公正,包拯忍痛铡了自己的亲侄子,才会有《赤桑镇》的历演不衰,海瑞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敢当殿骂昏庸的皇帝。他们在正义面前,丝毫不考虑个人的利益,没有丝毫的私心杂念„„俱往矣,这些人物都已作古,在今天,焦裕禄为了兰考人民走上富裕路,不顾自己身患绝症,时刻为着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忘我工作;任长霞,这个河南登封市的女公安局长,她坚决拒绝了黑社会头子的重大贿赂,毅然把他们绳之以法„„他们才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是真正的无私无畏者。(点评:引用学过的课文作论据,说服力强。古今事例结合。今天的事例更有说服力。)
总评:本文事实确凿,包容量大,说服力强。不足之处是结尾力度不够。
Ⅵ.1.(1)到,往。(2)同“汝”你。点拨:“之”字在句子中做动词用的时候,必须是文中没有其他可以做动词的词语时。
2.(1)小孩子不能跟他开玩笑。(2)孩子就不信任他的母亲了。点拨:要准确解释重点词语。
3.略 点拨:理由可从要信守承诺角度思考,言之有理即可。4.如假如我做父母,我会信守对孩子许下的诺言并去实现诺言,从小让孩子养成言必行的好品质。点拨:符合题意即可。
ext style=“LAYOUT-GRID-MODE: char;TEXT-INDENT: 21pt;LINE-HEIGHT: 150%”>(1)曾子之妻之市。(2)为女杀彘。
2.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语句。(2分)(1)婴儿非与戏也(2)子而不信其母
3.你同意曾子的教育方法吗?简析理由,不少于50个字。(3分)
4.你的父母对你的许诺都实现了吗?假如你是做父母的,你会怎么对待自己对孩子的许诺?(3分)
参考答案
Ⅱ.三、1.杨震从前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2.让后代被称作清官的子孙。
3.本句用反问句式表达了第五伦的公正无私。在别人眼中是人之常情的事,但第五伦却认为是自己的私心。这样写,更能突出第五伦的无私。
4.①推举,选拔。②拜见。③指对国家有利的事。④比拟。点拨:词语解释要放在原文中理解。
5.①《后汉书·杨震列传》 范晔 南朝宋 蔚宗 ②《后汉书·第五伦钟离宋寒列传》第五伦 第五 点拨:注意“晔”的写法。
Ⅲ.一、1.蔚宗 史学家 《后汉书》
2.纪传 《史记》 《汉书》 十纪 十志 八十列传 点拨:不要写错别字,如“纪传”中“纪”。
二、(二)《四知》1.杨震拒收下属贿赂 2.杨震拒绝“故旧长者”提出的“为开产业” 《私心》1.正面描写第五伦的公正无私
2.以第五伦自己认为有“私心”衬托他的无私 点拨:层次划分以主要事件为依据。Ⅳ.1.(1)征召(2)就
2.(1)到了晚上,王密怀里揣着十斤银子来拜访杨震。(2)当时的人把他比作西汉贡禹那样明经洁行的人。点拨:不要写错别字,译文时重点词语要翻译出来。
Ⅴ.一、1.(1)晋升或调动官职。(2)汉代人在门生故吏面前,自称故人。(3)指对国家有利的事。(4)宽和,宽容。点拨:词语解释要准确无误,不要写错别字。
2.(1)怎么说没人知道呢?(2)他的老朋友中有年长的人想要让他为子孙开办一些产业。(3)老朋友中有送给我千里马的。(4)我虽然不去探望,但却整夜睡不着觉。
点拨:译文时,要把握准确文言实词的语义。
二、1.同意。因为留给子孙好的名声比丰厚的遗产更有价值。点拨:要有自己的观点,言之有理即可。
2.青天 包拯 董宣(符合要求的答案都可)点拨:你所举的例子必须是公正无私的官吏。
3.略 点拨:可从我国的现状、中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三、1.(1)biàn(2)jiè(3)xǐng 点拨: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语句中的读音
2.(1)就 当即(2)比拟,比作 方圆(3)虽然 即使(4)长,这里指身高 整饬 点拨:同一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有不同语义,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
3.(1)第五伦奉公守法尽守节操,说话办事没有违背法规的。(2)像这样,难道能说没有私心吗? 点拨:注意“依违”和“若是”的意思,“岂”字开头的为反问句。
4.恰当。因为本文意在通过第五伦坦言承认自己有私心,而这私心又是人之常情,通过他自认为的有私来突出他的真无私,这样更有说服力、感染力。(意思对即可)
点拨:根据文章主旨考虑。
5.略 点拨:可以表现自己的私心,用描写,特别是心理描写来刻画;也可以仿照课文写,符合题意即可。
四、1.(1)xiè(2)wèi 点拨:多音字应根据不同语境确定读音,“解”字作姓时读“xiè”。
2.(1)做。(2)仇人。(3)举荐。
3.(1)你是问谁可以当县令,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2)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 点拨:词语解释要据上下文思考,译文中重点词语要翻译出来。4.要点:公正无私,不受贿赂,为国家大事考虑,不作个人打算。点拨:找三个人“无私”的共同之处。
五、1.B 点拨:“与善人居”中的“居”意的“居住”;“居五日”的“居”意为“停”。
2.近墨者黑。
3.符合题意即可。点拨:答案不统一,但观点必须明确。
六、作文思路:以“无私”为主要内容,列举古今中外公正无私者的事迹,加以评论,最后启发每一个中学生都要做无私的人;或是分析、评价古人的无私,是真无私还是沽名钓誉;或联系当代无私者的实例,启迪每一个中学生都要养成美好的品德。
例文: “无私”之我见
常听人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生来就是自私的”。果真这样吗?试想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我们中华民族是什么状况?(点评:问句发人深省。)
纵观中国历史,曾出现了多少公正无私的仁人志士啊。杨震拒金,“四知”传美名;第五伦自省,无私令人赞;为了法律的公正,包拯忍痛铡了自己的亲侄子,才会有《赤桑镇》的历演不衰,海瑞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敢当殿骂昏庸的皇帝。他们在正义面前,丝毫不考虑个人的利益,没有丝毫的私心杂念„„俱往矣,这些人物都已作古,在今天,焦裕禄为了兰考人民走上富裕路,不顾自己身患绝症,时刻为着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忘我工作;任长霞,这个河南登封市的女公安局长,她坚决拒绝了黑社会头子的重大贿赂,毅然把他们绳之以法„„他们才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是真正的无私无畏者。(点评:引用学过的课文作论据,说服力强。古今事例结合。今天的事例更有说服力。)
总评:本文事实确凿,包容量大,说服力强。不足之处是结尾力度不够。
Ⅵ.1.(1)到,往。(2)同“汝”你。点拨:“之”字在句子中做动词用的时候,必须是文中没有其他可以做动词的词语时。
2.(1)小孩子不能跟他开玩笑。(2)孩子就不信任他的母亲了。点拨:要准确解释重点词语。
3.略 点拨:理由可从要信守承诺角度思考,言之有理即可。4.如假如我做父母,我会信守对孩子许下的诺言并去实现诺言,从小让孩子养成言必行的好品质。点拨:符合题意即可。
第四篇:三上课外古诗
1、寻隐者不遇 作者:唐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寻隐者不遇【诗文解释】
在松树下,我询问童子,他说师父采药去了。只知道他就在这座山里,然而山高云深,真不知道他在哪里。寻隐者不遇【词语注释】 言:说。处:去处。
寻隐者不遇【诗文赏析】
一唱三叹,一波三折使短短的小诗具有了无穷的韵味。诗中有一「问」三答,将三番问答精简为二十字。既写出了诗人感情的逐步深入及对友人的关切,又表现出作者构思谋篇的匠心。
2、小儿垂钓 作者:唐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注释
蓬头:头发乱蓬蓬的。
稚子:年龄小的孩子。
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莓:一种小草。
苔:苔藓植物。
借问:向人打听。
鱼惊:鱼儿受到惊吓。
应:回应,答应。
映:遮映 译文
一个蓬头稚面的小孩学着大人钓鱼,斜着身子坐在野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子。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3、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注释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纷纷:形容多。
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4、元日 宋代: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注释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岁除:一年已尽。除,逝去。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注释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岁除:一年已尽。除,逝去。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5、鹿柴(zhai)作者:唐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解
1、鹿柴:以木栅为栏,谓之柴,鹿柴乃鹿居住的地方。2、返影:指日落时分,阳光返射到东方的景象。
译文
山中空空荡荡不见人影,只听得喧哗的人语声响。夕阳的金光射入深林中,青苔上映着昏黄的微光。
6、《江上渔者》 宋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里!
【前言】
《江上渔者》是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本文描绘了生活劳动的艰苦。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艰辛。
【注释】
①渔者:捕鱼的人。
②但:只
③爱:喜欢
④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生长快,体大味美。
⑤君:你。
⑥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⑦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⑧**:波浪。
【翻译】
江上来来往往无数人,只知喜爱鲈鱼之鲜美。请您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
7、四时田园杂兴 作者: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注释
1.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2.耘田:除草。
3.绩麻:把麻搓成线。
4.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5.未解:不懂。
6.供:从事,参加。赏析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8、送元二使安西 作者: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
元二:作者的友人元常,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故名“元二”。
使:到某地;出使。
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附近。
渭城:秦时咸阳城,汉代改称渭城(《汉书·地理志》),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在今西安市西北,渭水北岸。
浥:(yì):湿润。
客舍:旅店。
柳色:即指初春嫩柳的颜色。
君:指元二。
更:再。
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元和郡县志》云,因在玉门之南,故称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
故人:老朋友。
更尽:先饮完。
译文
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浮尘;
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
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吧;
因为你离开阳关之后,在那里就见不到老朋友了。
9、村居(宋·张舜民)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注释】
①陂田:水田。
②榆钱:即榆荚,形如铜钱,色白成串,俗称榆钱。③槿花:即木槿花,乡村中多以之为篱,花早开晚落。④两两:成双成对。翻译一:
流水环绕着水田,篱笆外种满了绿竹; 榆钱已经落尽,木槿花也变得稀疏。夕阳西下,牛背上没有人骑卧;
只带着成对的乌鸦,漫步在回村的小路。
意思二:村居的远处是流水潺潺,环绕着山坡的田地。住宅外的小园,青竹绕篱,绿水映陂,一派田园风光所以院落内尽管绿阴宜人,可惜盛时已过,残存的几朵木槿花,不免引起美人迟暮之感,清寂之意自在言外。牛蹄声打破了沉寂,诗人把镜头又转换到小院外。夕阳西沉,暮色朦胧,老牛缓缓归来。老牛自行归来,牛背上并不是短笛横吹的牧牛郎,而是伫立的寒鸦。赏析:
宁静,是这首小诗的基调。前两句选择的是绿水、田地、翠竹、屋篱、榆树、槿花等静物,以静写静。后两句却是变换手法,以动写静。牛蹄得得,行步迟迟,有声响也有动态,但是没有破坏环境的和谐统一,奥秘就在于动作的迟缓,声调的单一。以动写静,更显其静。
10、悯农 唐代: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译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注释
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粟:泛指谷类。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犹:仍然。
11、池上 唐代: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注释
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艇:船。白莲:白色的莲花。
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采莲曲 唐代: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译文
菱叶在水面飘荡,荷叶在风中摇曳荷花深处,采莲的小船轻快飞梭。
采莲姑娘碰见自己的心上人,想跟他打招呼又怕人笑话。便低头羞涩微笑,一不留神,头上的玉簪掉落水中。
注释
萦(yíng):萦回,旋转,缭绕; 飐(zhǎn):摇曳;
小船通:两只小船相遇;
搔头:簪之别名;碧玉搔头:即碧玉簪,简称玉搔头。
12、绝句 作者: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
①迟日:指春天。
②泥融:春日来临,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③鸳鸯:一种漂亮的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鸳鸯睡在沙上。
13、兰溪棹歌 唐代: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译文
一弯蛾眉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镜的溪面上,煞是好看。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猛涨,鱼群争抢新水,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注释
兰溪:兰溪江,也称兰江,浙江富春江上游一支流,在今浙江省兰溪市西南。棹(zhào)歌:船家摇橹时唱的歌。凉月:新月。
越:古代东南沿海一带称为越,今浙江省中部。桃花雨: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棹歌:渔民的船歌。三日:三天。
14、独坐敬亭山 唐代: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译文
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
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注释
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尽:没有了。
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独去闲:独去,独自去。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两不厌:指诗人和敬亭山而言。厌:满足。
15、春雪 作者:唐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注释
1.芳华:芬芳的鲜花。
2.初:刚刚。
3.庭树:花园里的树木。
4.故:因此,所以。
5.新年:指农历正月初一。
翻译
新年已经来到,然而却还没有看到芬芳的鲜花,直到二月里,才惊喜地发现草儿萌发了绿芽。白雪似乎耐不住这春天的姗姗来迟,竟纷纷扬扬,在庭前的树木间洒下一片飞花。
16、花影 宋代:谢枋得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又教明月送将来。
17、江上 宋代:王安石
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译文
江面上吹过一阵秋风,江岸上的落花在夕照中纷纷飘落。离别之情让远去的笛声吹送,并随秋风吹到乱山的东面。
注释
漾:吹过。脱:脱下。被:让。
横笛:横吹的笛子,这里指笛声。鉴赏
这首诗非常注意抓住江上特有的景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扣住“秋天”这特定的节令特点,描绘江上的秋色,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江水浩淼无边,江畔红花朵朵,而到了秋季,西风劲吹,水面则起波浪,荡漾连绵,江花也渐次凋谢,脱下了红妆,那岸边或水上的小舟传来横笛声,也就使景色带上了浓浓的秋意,勾起作者的思绪。江水江花、西风横笛,这些特有时令的特定景物,就构成了一幅色彩浓烈的“江上秋意图”,具有鲜明的特色。
18、宿建德江 唐代: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注释
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移舟:划动小船。泊:停船靠岸。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烟:一作“幽”。渚:水中小块陆地。《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客:指作者自己。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野:原野。旷:空阔远大。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19、三衢道中 宋代: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译 文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注 释
①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②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③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小溪,小河沟。泛,乘船。尽,尽头。④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却,再的意思。⑤绿阴:苍绿的树阴。阴,树阴。⑥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⑦黄鹂:黄莺。解 析
诗写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这是一首纪行诗,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写诗人行于三衢山道中的见闻感受。首句点明此行的时间,“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黄梅天),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自然也为之一爽,游兴愈浓。诗人乘轻舟泛溪而行,溪尽而兴不尽,于是舍舟登岸,山路步行。一个“却”字,道出了他高涨的游兴。三四句紧承“山行”,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舒畅愉悦的情怀。“来时路”将此行悄然过渡到归程,“添得”二字则暗示出行归而兴致犹浓,故能注意到归途有黄鹂助兴,由此可见出此作构思之机巧、剪裁之精当。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译诗: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催我写一封家书,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捎信人即将出发,我又拆开了缄上的信封,赶快再添上几句,说不尽的心事,无奈太匆匆。
赏析】这首诗写的是人人意中常有之事,却非人人所能道出。作客他乡,见秋风而思故里,托便人捎信。临走时怕遗漏了什么,又连忙打开看了几遍。事本子平,而一经入诗,特别是一经张籍这样的高手入诗,便臻妙境。这在诗坛上并不是常有的 石头城
唐.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译文二
城的东、南、西三面,依旧绵亘着高低起伏的群山,它那虎踞龙盘的姿态并未改变;北面的江潮,依旧拍打着城根,而后带着寂寞的心情退回。那声音仿佛在叹惜,昔日的繁华已经化为乌有。
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还是过去那轮月亮。见证历史过后,在夜深人静之际,又心恋恋地爬过凹凸的城墙,小心翼翼来窥探着什么。
22、舟夜书所见 清代: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译文
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象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
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象撤落无数的星星。注释
孤光:孤零零的灯光。簇:拥起。
2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代: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译文
暮色苍茫,更觉前行山路遥远。天寒地冻,倍觉投宿人家清贫。忽然听得柴门狗叫,应是主人风雪夜归。注释
逢:遇上。
宿:投宿;借宿。
芙蓉山主人:芙蓉山,各地以芙蓉命山名者甚多,这里大约是指湖南桂阳或宁乡的芙蓉山。主人,即指留诗人借宿者。这首诗通过雪夜借宿山村的情形,巧妙地写出山村景象与农家生活。
日暮:傍晚的时候。
苍山远:青山在暮色中影影绰绰显得很远。苍:青色。白屋:未加修饰的简陋茅草房。一般指贫苦人家。犬吠:狗叫。
夜归人:夜间回来的人。鉴赏 诗词大意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首句中“日暮”点明时间:傍晚。“苍山远”,是诗人风雪途中所见。青山遥远迷蒙,暗示跋涉的艰辛,急于投宿的心情。下句“天寒白屋贫”点明投宿的地点。“天寒白屋贫”: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显得贫穷。“寒”“白”“贫”三字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
24、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唐代: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译文
黄四娘家花儿茂盛把小路遮蔽,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又低。眷恋芬芳花间彩蝶时时在飞舞,自由自在娇软黄莺恰恰欢声啼。
25、夜雪 作者: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天气寒冷,人在睡梦中被冻醒,惊讶地发现盖在身上的被子已经有些冰冷。疑惑之间,抬眼望去,只见窗户被映得明亮亮的。开篇先从触觉(冷)写起,再转到视觉(明)。“冷”字,暗点出落雪已多时。一般来讲,雪初落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骤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寒意。“讶”字,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写出雪的又一特点,正如陶渊明写雪名句所谓“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癸卯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这两句是写人的所感所见,虽全用侧写,却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这才知道夜间下了一场大雪,雪下得那么大,不时听到院落里的竹子被雪压折的声响。这两句变换角度,从听觉(闻)写出。用的是倒装方式,上句是果,下句是因,构思巧妙,曲折有致。诗人选取“折竹”这一细节,衬托出“重”字。通过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判断雪很大,而且雪势有增无已。诗人的感觉确实细致非常。“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出雪夜的宁静。
这一结句以有声衬无声,使全诗的画面静中有动、清新淡雅,真切地呈现出一个万籁俱寂、银装素裹的清宁世界。可与王维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相媲美。
26、春夜洛城闻笛 唐代: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
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注释
洛城:今河南洛阳。
玉笛:笛子的美称。③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声:声音。春风:指春天的风,比喻恩泽,融和的气氛等引申涵义 闻:听;听见。
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故园:指故乡,家乡。
第五篇:课外必备古诗30首
1.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野望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3.早寒江上有怀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5.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6.送友人入蜀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7.秋词二首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8.鲁山山行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9.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其一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其二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1.赠从弟其二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3.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4.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5.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8.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19.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7.20.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2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22.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3.别云间 南明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4。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24.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25.钱唐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6.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7.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8.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9.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30.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31、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