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短篇文言文翻译40篇
13.教学相长
即使有美味的鱼肉,不吃,也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也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了以后才知道自己有不够的地方,教了以后才知道自己有困惑不通的地方。知道自己有不够的地方,然后才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自己有困惑不通的地方,然后才能够努力向上。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
14.翠鸟移巢
翠鸟先是把巢筑得高高的以避免祸患。等到它生了小鸟,特别喜爱它,惟恐它从树上掉下来,就 把巢做得稍稍低了一些。等小鸟长出了羽毛,翠鸟更加喜爱它了,又把巢做得更低了一些,于是人们就把它们捉住了。
19.《枭将东徙》
猫头鹰遇见了斑鸠,斑鸠问它:“你要到哪儿去呀?”猫头鹰说:“我准备搬到东边去。斑鸠问:“为什么呢?”猫头鹰说:“村里人都讨厌我的叫声,因此我想搬到东边去。”斑鸠说:“你改变叫声,就可以了。要是不能改变叫声,即使搬到东边去,东边村里人照样讨厌你。”
20.杨氏之子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8.原文
有个齐国人跟赵国人学弹瑟,由赵国人先调好了弦,(齐人)就将调弦的柱子用胶粘住了回家。三年弹不成一首曲子,那齐人埋怨赵国人。有个跟赵国人学艺的人来到他这里,询问他埋怨的原因,才知道前面这(齐)人这么蠢。
10.杨布打狗
杨朱有个弟弟叫杨布,穿着白色的衣服出门。恰好遇上天下雨,他就脱掉白衣穿上黑衣服回家。他的狗不知道是他换了衣服,汪汪叫着扑过来。杨布怒气冲冲地就要打这条狗,杨朱对他说:“你别打它啦,你也可能犯它这种错误。要是你的狗出去时是白色,回来时却变成了黑色,你会不觉得奇怪吗?”
22.王戎识李
王戎七岁的时候,和小朋友们一道玩耍,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断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28.<<迂公修屋>>
下了很久的雨房屋漏雨,一夜(之间)多次移床,最后没有干的地方,妻子儿子交替着骂。迂公赶忙叫来工匠修 葺,劳作花费实在辛苦。做完了,天忽然开晴了,一直晴朗。迂公整天仰望屋(顶)叹道:“命运不好的人啊!才修屋便没有 雨,岂不是白花了劳力费用吗?”
10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开衣服想睡觉时,月光从窗口射进来,我愉快地起来行走。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院子里,像水一样空灵澄澈,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像藻、荇一样在水中交错纵横。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人啊!
杨修啖酪
有人送给曹操一杯奶酪,曹操吃了少许,在盒子的盖板上题一“合”字,拿给大家看,众人都不知道是何意思。传到杨修手中,杨修拿着就是一口,边吃边说:“曹公叫我们一人吃一口,还迟疑干什么?” 响遏行云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于是薛谭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13.多言何益
子禽向老师请教道:“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答道:“虾蟆、青蛙,白天黑夜叫个不停,叫得口干舌疲,然而没有人去听它的。你看那雄鸡,在黎明按时啼叫,天下震动,人们早早起身。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重要的是话要说得切合时机。”
木刻钟馗
宋朝庆历年间,有一个道士,姓李,经常有奇思妙想,曾经用木头刻过一个钟馗,高三尺左右,右手拿着铁简。把诱饵放在钟馗的左手里,老鼠沿着手爬上去吃,钟馗像左手把老鼠抓住,右手用铁简把老鼠打死。
商鞅立木建信
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还没公布,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在国都集市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招募有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十两银子。百姓对此感到奇怪,不敢去搬。又说“能搬木头的人赏五十两银子”有一个人搬了木头,就给了他五十两银子,用来表明没有欺骗(百姓)。最后颁布了那法令。
承宫拾薪苦学
承宫,幼时丧父,在他八岁的时候,帮别人放猪。乡里有叫徐子盛的人,把《春秋》传授给所有的学生。承宫从他房前经过,感到很喜欢,于是听徐子盛讲经书。承宫于是就留在徐子盛门下学习。承宫为所有学生捡柴,坚持辛苦几年,勤奋学习没有终止。权修1 万辆兵车的大国,军队不可以没有统帅;领土广阔,农田不可以没有官吏;人口众多,官府不可无常法;掌握着人民命运,朝廷不可无政令。地大而国家贫穷,是因为土地没有开辟;人多而兵力薄弱,是因为人民缺乏督促。所以,不禁止奢侈品的工商业,土地就不得开辟;赏罚不信实,人民就缺乏督促。土地没有开辟,人民缺乏督促,对外就不能抵御敌人,对内就不能固守国土。所以说,空有万辆兵车的大国虚名,而没有千辆兵车的实力,还想君主权力不被削弱,那是办不到的。
土地开辟了,而国家仍然贫穷,那是君主的舟车过于豪华、楼台亭阁过多的原故。赏罚信实而兵力仍然薄弱,那是轻易兴师动众、使民过劳的原故。因为,舟车豪华,楼台亭阁过多,就会使赋税繁重;轻易兴师动众,使民过劳,就造成民力枯竭。赋税繁重则人民怨恨朝廷,民力枯竭则政令无法推行。人民怨恨,政令不行,而求敌国不来侵略,那是办不到的。
人的本性没有什么两样,所以,人的思想性情是可以掌握的。了解他喜欢什么和厌恶什么,就可以知道他的长处和短处;观察他同什么样的人交往,就能判断他是好人还是坏人。把握住这两点,就能够对人民进行管理了。
作一年的打算,最好是种植五谷;作十年的打算,最好是种植树木;作终身的打算,最好是培育人材。种谷,是一种一收;种树,是一种十收;培育人材,则是一种百收的事情。如果我们注重培养人材,其效用将是神奇的;而如此举事收得神效的,只有王者之门才能够做到。
盗牛
有一个人因偷牛而被抓,他的熟人路过,便问:“因什么事被抓?”他回答说:“倒霉撞到我了!”熟人问:“晦气是怎么来的?”他说:“刚才在街上走路,看到地上有一条草绳,认为有用,就捡了起来。”熟人问:“既然这样,那么罪过为什么到了这个程度?”他又回答说:“绳那头还有一头小牛啊。”听到的人不禁十分惊讶。
33、鲁人锯竿入城 鲁国有个拿着长长的竿子进入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实在想不出办法来了。一会儿,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但是我见到的事情多了,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于是听从了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45、责人当以其方
孔文举半夜得了急病, 请仆人点支 蜡烛.夜很黑, 那个仆人生气地说: 公子, 你也太不应该了吧, 这时候这么黑,(我看不见),你为什么不用火把照我, 等我打燃火, 再帮你点蜡烛.孔文举听到了说:要求人去做一件事的时候要讲求方法
51、为者常成
梁丘据对晏子说:”我到死(恐怕)也赶不上先生啊!”晏子说:”我听说,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达到目的地.我并没有比别人特殊的才能,只是经常做个不停,行个不止.您怎么会赶不上(我)呢?” 68、鹦鹉亦有情
宋朝高宗时,陇山县有人把一只能说话的鹦鹉带到了宫中.高宗养他,非常喜欢.有一天,高宗问他:”你思念家乡马?”回答说:”怎么不思念家乡?然而思念又有什么用.”皇帝很可怜他,立即派人把它送回龙山.几年后,宫里有人经过那个地方.鹦鹉问:”皇上还安康马?”回答说:”已经去世了.”鹦鹉悲伤地不停的叫.81、车胤曩萤夜读
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车胤)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香油(点灯,以便在灯下读书).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0、隋侯救蛇得珠
历史上一位隋侯,有一次出使齐国,途中见一条蛇,被困在沙滩上打滚,头部受伤流血,隋侯怜悯,急忙用药敷治,然后用手杖挑入水边让它游走.后来从齐国回来再经过此地时,见该蛇口衔一颗宝珠,等候赠送隋侯.隋侯不敢接受.当晚梦见脚踏一蛇,惊醒一看,见床头有一对夜明珠,直径一寸,发光可以照耀全室,世称为隋侯宝珠 93、得过且过
五台山上有一种鸟,叫寒号鸟,它生有肉翅但不能飞翔.每当夏季来临时,寒号鸟就浑身长满色彩斑斓的羽毛,,它便得意地唱:”凤凰不如我!凤凰不如我!”.它每天都唱着,却不知道搭窝.等到深冬来临的时候,它虽然很冷,但还是不搭窝,漂亮的羽毛也全部脱落了.当寒风袭来的时候,这光秃秃的肉鸟无可柰何地哀鸣:”得过且过!得过且过!94、王充读书
王充,东汉之博学者,很小的时候就成了孤儿,在乡里以”孝”而被人们称道.后来到了京城,拜师扶风班彪,学习儒学.王充好读书且不被书中的句子所束缚.家里穷没有书,王充就常常到洛阳的市上,阅读那里卖的书,一读就能背诵下来,很快就精通的各个流派的学说 画鬼易
有人为齐王作画,齐王问他:”画什么最难?” 他说:”狗、马最难画.” 齐王又问:”画什么最容易?” 他说:”画鬼怪最容易.” 狗、马是人们所熟悉的,早晚都出现在你面前,不可仅仅画得相似而已,所以难画;鬼怪是无形的,不会出现在人们面前,所以容易画.搔痒
曾经有个人身上痒,他叫儿子帮他抓痒,抓了三次都没抓对位置.叫妻子抓,五次都没抓准.那个人大为光火,说:“你是我的妻子,理应是了解我的人,怎么抓不到我的痒处呢?”于是自己动手,抓了一次就不痒了.为什么?痒,人自己知道的东西,怎能不中呢?
外科医生
有一个医生,自称擅长外科.有一个副将从前线回来,被乱箭射中,到肌肉里了.医生就拿剪刀剪去了箭,然后就要酬劳.副将说:箭头还在肌肉里,请先医治.医生说:这是内科的事,你不因该要求我.副将说:呜呼,世上竟然有这样的欺诈之人.57、自相矛盾
楚国有个人卖矛和盾,夸他的盾:”我的盾很坚固,任何武器都刺不破它.”又夸他的矛:”我的矛很锐利,没有什么东西穿不透的.”有人质问他:”拿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怎样?”那人便答不上话来了.本来嘛,坚不可破的盾和无坚不穿的矛是不能同时并存的.、蝜蝂之死
蝜蝂是一种喜爱背东西的小虫.爬行时遇到东西,总是抓取过来,抬起头背着这些东西.东西越背越重,即使非常劳累也不停止.它的背很不光滑,因而东西堆上去不会散落,终于被压倒爬不起来.有的人可怜它,替它去掉背上的东西.可是蝜蝂如果能爬行,又把东西象原先一样抓取过来背上.这种小虫又喜欢往高处爬,用尽了它的力气也不肯停下来,以致跌倒摔死在地上.黠狼
有一个车夫推车装着重物登坡,正在用尽力气的时候,一只狼来咬他的屁股.车夫想要撒手,货物就会摔破,自己也会被压到,只好忍着疼痛推车.上了坡之后,狼已经咬了一片肉离开了.趁车夫不能出力的时候,偷吃一块肉,这只狼也算是狡猾又可笑呀!垂帘听政
上官仪因替唐高宗起草将废武则天的诏书,被武后所杀,此后,每日上朝听政,武则天皇后垂帘于皇帝宝座之后,无论政事大小均参与议政,被宫内宫外称作两个皇帝.稚犬
村民赵某的家里,母狗生了小崽,刚两个月,跟着母狗行走,母狗被老虎咬住.赵某呼喊邻里强壮的人,拿着长矛追赶.小狗跑着咬住老虎尾巴,老虎带着它奔跑.小狗被荆棘住胸部,皮毛几乎都磨光了,始终不肯松嘴.老虎因为小狗拖累行动迟缓,被众人追上,死在刀下 杨修解谜
有人送给曹操一杯奶酪,曹操吃了少许,在盒子的盖板上题一”合”字,拿给大家看,众人都不知道是何意思.传到杨修手中,杨修拿着就是一口,边吃边说:”曹公叫我们一人吃一口,还迟疑干什么?” 李廷彦作诗
李廷彦喜欢作诗,一日他把百韵诗献给一位达官贵人看,其中一句写道:”舍弟江南殁,家兄塞北亡.” 达官贵人看到这里,满面戚容,深表同情说:”想不到你家屡遭变故,连伤手足,不幸到这般地步.” 廷彦站起身,慌忙解释说:其实并没有这回事,我只图诗句对仗工整而已.”上官顿时惊讶地说不出话来.魏文侯猎
魏文侯与管理山泽打猎的小官约定时间去打猎.这天,喝着洒十分快乐,天又下雨.魏文侯将出去,左右的人规劝说:“今天饮洒兴致正高兴,天又下雨,您将去哪儿?”魏文侯说:”我与管理山泽打猎的小官约定去打猎,现在虽然快乐,难道能不遵守约定碰头的时间吗?”才冒雨前往,亲自宣布停止这次打猎 齐人有好猎者
齐国有个爱好打猎的人,荒废了很长时日也没有猎到野兽.在家愧对家人,在外愧对邻里朋友.他考虑打不到猎物的原因,是因为狗不好.想弄条好狗,但家里穷没有钱.于是就回家努力耕田,努力耕田家里就富了,家里富了就有钱来买好狗,有了好狗,就屡屡打到野兽.打猎的收获,常常超过别人.不只是打猎如此,任何事都是这样.子禽问墨子
子禽向老师请教道:”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答道:”虾蟆、青蛙,白天黑夜叫个不停,叫得口干舌疲,然而没有人去听它的.你看那雄鸡,在黎明按时啼叫,天下震动,人们早早起身.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重要的是话要说得切合时机.”
叶公好龙
春秋时楚国贵族叶子高非常喜欢龙,衣服上画龙,被子上刻龙,住处雕刻的图案也都是龙.天上的真龙听说了,就从天上下来.龙头从窗户探进来,龙尾拖在厅堂里.叶公一见,转身就跑,吓得魂不附体,脸色都变了.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是似龙非龙的东西 齐人攫金
从前齐国有个想得到金子的人,一天清早,穿好衣服,戴好帽子,来到集市上,走到卖金子的地方,抓了金子就走.巡官抓住了他,问他:”人们都在场,你怎么敢抢人家的金子呢?”那人回答说:”我抓金子的时候,根本没看到人,只看到金子.” 鲁侯养鸟 从前,有一只海鸟停落在鲁国国都的郊外,鲁侯隆重地迎接它,并且在宗庙里宴请它,为它演奏虞舜时《九韶》之乐,又用牛、羊、猪三牲全备的宴席作为它的饭食.但是这只海鸟却头晕眼花,忧愁悲伤,不敢吃一块肉,也不敢喝一口酒,三天就死掉了.这是用供养自己的方法来喂养鸟,不是用养鸟的方法来养鸟啊!
第二篇:十六篇文言文翻译
十六篇文言文重点句翻译
一、《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说:“学习知识,并按时温习它,不也是高兴的事吗?”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光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而无所得。光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精神疲惫而无所得。”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话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
二、《桃花源记》
(晋陶渊明)
6、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芳香的野草鲜艳美丽,落花到处都是。
7、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
8、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9、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10、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这个人详细的介绍了自已所听到的事。
11、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里的人告诉他说:“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1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寻找以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路。
13、后遂无问津者。
此后就再也没有探访的人了。
1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狗叫的声音。
15、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男女穿戴,完全与桃花源外的人一样。
1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三、《陋室铭》(刘禹锡 唐)
17、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18、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19、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没有知识浅薄的人。20、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四、《爱莲说》(北宋哲学家 周敦颐)
2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只爱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
2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芬芳远播,更显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2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它。
24、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唉!爱菊花(的人),(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
25、莲,花之君子者也。
莲是花中的君子。
26、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对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喜爱牡丹的人该是很多了。
五、《三峡》(郦道元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27、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28、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9、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了夏天江水上涨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不能通航。
30、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31、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悬泉瀑布在山峰间飞流冲荡
3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有很多趣味。
33、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在秋天,每到初晴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34、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
35、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空旷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六、《记承天寺夜游》
(宋
苏轼)
36、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张怀民也没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散步。
3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38、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哪一夜没有月亮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七、马说
(唐
韩愈)
39、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所以即使有好马,也只是屈辱在做贱役的(养马)人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棚里,不能用“千里马”去称呼它。40、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马的人不懂它能日行千里而(根据它的食量)喂养它。
4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驾驭千里马而不采用驾驭千里马的方法,饲养它(又)不让它吃饱以充分发挥它(日行千里的)才能,(马)嘶叫又不懂得它的意图。
4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识(千里)马吧!
八、《送东阳马生序》
(明朝
宋濂)2009年中考题
4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于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家里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收藏书籍的人家借,亲手抄录,计算着日子按时归还。
44、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在深山大沟中赶路。严冬刮着猛烈的风,大雪深积几尺,脚上的皮肤冻裂了也不知道。
45、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同宿舍的学生都穿着绣花绸缎衣服,戴着缀有红缨带和宝石装饰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腰刀,右边挂香袋,光彩照耀像神仙一样。
46、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
47、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我站着陪侍在老师身边,提出疑问,询问道理。
48、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用被子(将全身)蒙盖好,好久才暖和过来。
49、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却一点也没有羡慕的心思,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也就不感觉吃的、穿的不知他人了。50、盖余之勤且艰若此。总之我求学时的辛勤与艰苦就是如此罢。
5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究获得了学识。
52、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又苦于没有大师名人和(自己)交流,(因而)曾经跑到百里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名望的前辈请教。
九、小石潭记(唐
柳宗元
唐宋八大家之一)
53、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于是砍了竹子,开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走便可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
54、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5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56、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或隐或现,都看得清楚。
57、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岸的形势像犬牙般参差不齐,无法知道水的源头。
58、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悄悄的没有人迹,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59、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因为这地方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十、岳阳楼记
(宋
范仲淹)60、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61、刻唐贤今人诗赋与其上。
把唐代名人和当代作家的诗赋雕刻在上面。6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63、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了,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
64、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译:它含着远处的山,吞长江的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早晨阳光照耀、傍晚阴气凝结,景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象。
65.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译:这时登上这岳阳楼,就有心胸开朗,精神愉快;荣辱全忘,举酒临风,高兴极了的种种感概和神态了。
66.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思想感情的表现不同,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遭遇坏而悲伤;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担忧他的君王。
67、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像那春雨连绵不断,整月不晴的时候。68、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待到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湖面平静。69、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
70、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胸怀开阔,精神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7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72、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唉,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十一、醉翁亭记
(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73、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顺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水流从两峰之间飞泻而下,这就是酿泉。74、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绕过山峰,走了一段曲折的路,看到一座四角上翘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似的亭子,座落在泉水边上,这就醉翁亭了。
75、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给它命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的。76、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
77、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的乐趣,内心领会了,而后把它寄托在喝酒上。78、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像那太阳出来了,林间的雾气逐渐消尽,暮云四合,岩谷洞穴变得昏暗起来。这明暗交替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
79、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射的射中了目标,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筹码杂乱交错,人们时起时坐,大声喧哗,这是宾客们欢乐的图景。
80、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一个面容苍老、满头白发的人,昏昏欲倒的坐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81、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不久,太阳落在西山,人影散乱,这是宾客们跟着太守回去了。82、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这时树林里变得昏暗了,上上下下一片鸟啼声,游人离去后,鸟儿欢乐起来。83、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人们只懂得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懂得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84、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喝醉了能和大家一同享受快乐,酒醒后又能用文章来表述这种快乐的,是太守。
十二、出师表
(诸葛亮是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85、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如今天下分成三国,我们益州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真是处在形势万分危急、决定存亡的关头。
86、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皇宫中和朝廷中,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因在宫中或府中而异。87、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能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衰败的原因。88、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89、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动,遂许先帝以驱驰。
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务农亲耕,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先帝不介意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访看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因此我深
为感动,从而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力。90、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的关头奉命出使。9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心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92、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不应该随意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臣进谏的道路啊!95、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在天之灵。
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效就给我判罪,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
十三、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孟子》2010年中考题
9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个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94、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用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95、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内心困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96、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如果在国内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国家时时都有灭亡的危险。
9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十四、《鱼我所欲也》
《孟子》
98、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
不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想法,人人都有,只是有道德的人能不丧失罢了。99、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与我何加焉。
万钟的俸禄如果不问合不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么万钟的俸禄对我来说有什么益处呢?
100、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了。
101、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从前为了礼义宁肯死亡,也不接受,现在却为了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自己而接受它。
102、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这难道不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本性。
十五、《曹刿论战》
《左传》 10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细察,也一定要依据实情来处理。
104、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灵是不会保佑你的 105、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后,勇气就消失了。106、夫战,勇气也。作战,靠的是勇气。107、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这是尽了本职一类的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十六、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108、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我同城北徐公相比哪个更美丽? 109、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第二天,徐公来了,仔细地看徐公,自认为不如徐公美丽。
110、臣之美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都认为我比徐公美。11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出我的过失的人,授给上等奖赏; 11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能在公共场所指责我的人,传到我的耳中来的,授给下等奖赏。
113、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旨令刚下达,大臣们都来朝廷进谏,宫门口和院子里就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之后,常常断续有人来进言规劝,满一年后,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进谏了。
第三篇:文言文南辕北辙及翻译
文言文南辕北辙及翻译(3篇)
在我们的学习时代,大家都经常接触到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相信还是有很多人看不懂文言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文言文南辕北辙及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言文南辕北辙及翻译1原文: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谏曰:“今者臣来,见人於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於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译文:
魏王准备攻打邯郸,季梁听到这件事,半路上就返回来,来不及舒展衣服皱折,顾不得洗头上的尘土,就忙着去谒见魏王,说:“今天我回来的时候,在大路上遇见一个人,正在向北面赶他的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您既然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马虽然不错,但是这也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路费多。’我说:‘路费即使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方向啊。’他又说:‘我的车夫善于赶车。’我最后说:‘这几样越好,反而会使您离楚国越远!’如今大王的每一个行动都想建立霸业,每一个行动都想在天下取得威信;然而依仗魏国的强大,軍队的精良,而去攻打邯郸,以使土地扩展,名分尊贵,大王这样的行动越多,那么距离大王的事业无疑是越来越远。这不是和那位想到楚国去却向北走的人一样的吗?”
启示:
想到达南方,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只有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文言文南辕北辙度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则寓言故事—《南辕北辙》。
这则寓言故事主要写了从前有一个人,从魏国到楚国去,他带上很多的盘缠,雇了上好的车,驾上骏马,请了驾车技术精湛的车夫,就上路了。楚国在魏国的南面,可这个人不问青红皂白,让驾车人赶着马车一直向北走去。它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首先要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南辕北辙”的事情。环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今社会,向人们呼吁保护环境的人有无数,可是,人们却充耳不闻。连倡导人们保护环境的人,自己都没有做到,那么,其他人就更不会做到了。相信大家都知道,青藏高原的空气有多么的清新,环境有多么的美丽,多么的洁净啊!而我们这儿呢?满街都是飘飞的塑料袋,一次性的瓶瓶罐罐。我们大家都生存在这个环境中,就要使这儿变得最美丽,不让它被污染。既然,人们都有环保的意识,只不过行动与想法是背道而驰的罢了。只要我们在生活中,都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相信我们一定会拥有一个空气清新,环境美丽的家园!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文言文南辕北辙及翻译2《南辕北辙》原文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注释
衣焦:衣裳皱缩不平。
申:伸展,舒展。后作“伸”。
大行:大路。
方:正在。
北:面向北方。
持其驾:驾着他的车。
之:到。
将:又。
奚:为何。
用:费用,钱财。
御者善:车夫驾车的.技术高超。御,驾驭车马。者,…的人。善,好。
数者:几样。
而:却(表转折)。
恃:依靠,依仗。
广:使动用法,使……广大,扩展。
犹:如同,好像。
尊名 :好的名声。
翻译
魏王想要攻打邯郸,季梁听说这件事后,半路返回,来不及抻平皱缩的衣服和去除头上的尘土,去拜见魏王说:“今天我来的时候,在路上遇见了一个人,正在面朝北面驾着他的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您去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很精良。’我说:‘你的马虽然很精良,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的路费很多。’我说:‘你的路费虽然多,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的马夫善于驾车。’这几个条件越是好就离楚国越远了。现在大王的行动是想成为霸王,举止是想取信于天下。依仗魏国[2]的强大,军队的精锐,而去攻打邯郸,以使土地扩展,有好的名声。大王这样的行动越多,那么(您)距离称王的事业就越来越远了。这就好像到楚国却向北走一样。”
文言文南辕北辙及翻译3南辕北辙 出处:《战国策》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译文或注释:
(季梁对魏王说)今天我来上朝的时候,在大道上看见一个人,让他的马车正对着北面,对我说:“我想去楚国。”我说:“您去楚国,怎么要朝北边走?”(他)说:“我的马是良马。”我说:“马虽然是良马,(但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准备)的路费很多。”我说:“路费虽然多,这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的车夫很善于驾御。”
这些条件越好,那么(他)将离楚国越远啊。
第四篇:狼子野心文言文翻译
狼子野心文言文翻译合集6篇
上学期间,大家都背过文言文吧?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为了让更多人学习到文言文的精华,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狼子野心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狼子野心文言文翻译1原文: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竞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选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干野心矣。獸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译文:
有个富人偶然得到两只狼崽,将它们和自家的狗混养在一起,早些时候,倒也和狗平安相处。(两只小狼)稍稍长大些,但还是比较驯服的,渐渐地(富人)竟然忘记它们是狼。有一天,富人在客厅里休息,睡着后忽然听到许多狗“汪汪”地发出咆哮的吼叫声,他惊醒一看,周围一个人也没有。于是依旧准备睡觉,但是,狗又像刚才一样叫。他想不对劲,便
假装睡着来看怎么回事,才发现原来那两只狼想等他睡去没防备时去咬他喉咙,忠心的狗发现了狼的企图,便阻止狼,不让他靠近主人。富人知道后立即把狼杀掉,并把他们的皮扒了。狼本性凶恶,实际上没有诬蔑它们啊!但是凶恶本性只不过是隐藏起来罢了,表面对别人好,可心中,却怀着不利于别人的想法,这可不仅仅是野心了。野獸这样凶残,这个人为什么还要养它,给自己制造祸害呢?
字词翻译
杂畜:混在一起喂养。
畜:圈养。
稍:渐渐地。
颇:很。
驯:顺从,驯服。
为狼:是狼。
就:靠。
作:发出。
伺:窥探。
未觉:没有醒。
信:确实。
贻:留下
逸:逃走。
阳:表面上。
阴:背地里。
不测:这里指难以揣测的阴谋和企图。
附:《狼子野心》阅读答案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2分)
(1)将啮其喉__________
(2)信不诬哉__________
2.请在下句中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
乃 伪 睡 以 俟 则 二 狼 伺 其 未 觉 将 啮 其 喉 犬 阻 之 不 使 前 也。
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要警惕像狼一样的坏人,这类人与文中的狼有什么相似之处?(用原文回答)(3分)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文中最后一句除了对狼表示谴责以外,还表达了什么意思?(3分)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1.(1)咬(2)确实、的确
2.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3.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4.对主人不识狼的阴险本性表示嘲讽。
狼子野心文言文翻译2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竞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①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②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文言文翻译
有个富人偶然得到两只狼崽,将它们和自家的狗混养在一起,倒也和狗平安相处。(两只小狼)稍稍长大些,也还是很驯服的,渐渐地(富人)竟然忘记它们是狼。有一天,富人在客厅里休息,睡着后忽然听到许多狗“汪汪”地发出咆哮的吼叫声,他惊醒一看,周围一个人也没有。于是又躺下,快睡着了,狗又像刚才一样叫。他便假装睡着来看怎么回事,才发现原来那两只狼想等他睡去没防备时去咬他喉咙,忠心的狗发现了狼的企图,便阻止狼,不让它们靠近主人。富人知道后立即把狼杀掉,并把它们的皮扒了。狼本性凶恶,实际上没有诬蔑它们啊!但是凶恶本性只不过是隐藏起来罢了,表面对别人好,可心中,却怀着不利于别人的想法,这可不仅仅是野心了。野兽(的凶残本性)不值得多说什么,这个人为什么还要养它,给自己制造祸害呢?
字词翻译
杂畜:混在一起喂养。
畜:圈养。
稍:渐渐地。
颇:很。
驯:顺从,驯服。
为狼:是狼。
就:靠。
作:发出。
伺:窥探。
未觉:没有醒。
信:确实。
贻:留下
逸:逃走。
阳:表面上。
阴:背地里。
不测:这里指难以揣测的阴谋和企图。
狼子野心文言文翻译3狼子野心原文: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竞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①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选②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干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狼子野心译文:
有个富人偶然得到两只狼崽,将它们和自家的狗混养在一起,早些时候,倒也和狗平安相处。(两只小狼)稍稍长大些,但还是比较驯服的,渐渐地(富人)竟然忘记它们是狼。有一天,富人在客厅里休息,睡着后忽然听到许多狗“汪汪”地发出咆哮的吼叫声,他惊醒一看,周围一个人也没有。于是依旧准备睡觉,但是,狗又像刚才一样叫。他想不对劲,便
假装睡着来看怎么回事,才发现原来那两只狼想等他睡去没防备时去咬他喉咙,忠心的狗发现了狼的企图,便阻止狼,不让他靠近主人。富人知道后立即把狼杀掉,并把他们的皮扒了。狼本性凶恶,实际上没有诬蔑它们啊!但是凶恶本性只不过是隐藏起来罢了,表面对别人好,可心中,却怀着不利于别人的想法,这可不仅仅是野心了。野兽这样凶残,这个人为什么还要养它,给自己制造祸害呢?
狼子野心阅读答案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竞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①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选②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干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①俟 :等待。②遁逸:原指逃跑,这里指“隐蔽”之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将啮其喉(2)信不诬哉
2.文章画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
乃 伪 睡 以 俟 则 二 狼 伺 其 未 觉 将 啮 其 喉 犬 阻 之 不 使 前 也。
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要警惕像狼一样的坏人,这类人与文中的狼有什么相似之处?(用原文回答)(3分)
4.文中最后一句除了对狼表示谴责以外,还表达了什么意思?(3分)
狼子野心阅读答案及文言翻译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1.(1)咬(2)确实、的确
2.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3.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4.对主人不识狼的阴险本性表示嘲讽。
狼子野心文言文翻译4原文:
有富室,偶得二狼子,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室,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sì)。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niè)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曰:“狼子野心,诚不谬也!”
狼子野心,信不诬(wū)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yí)患耶?
译文:
有个有钱人家偶然得到了两只小狼,(就将它们)和自己家的狗混在一起豢养,狼倒也和狗平安相处,狼渐渐长大,也还比较温驯,富人竟然忘了它们是狼。有一天,富人白天在客厅里睡觉,突然听到许多狗“汪汪”地低吼,他惊醒环视四周,但是没有一个人。他靠着枕头小睡,狗又像刚才一样低吼,他便假装睡着来等待会发生什么,才发现那两只狼想等他没有防备的时候咬他的喉咙,而狗正阻止狼上前。富人于是把狼杀掉,取了它们的皮,说:“狼子有野心果然不荒谬!”
“狼子野心”这句话,确实是没有诬蔑它们啊!那凶恶的本性只不过是被深深地隐藏罢了。表面上装作很亲热,但背地里却心怀不轨,更不是只有凶恶罢了。禽兽并不值得说什么,这个人为什么要收养这两条狼给自己留下祸患呢?
小道理:
人不能只看外表和他表面上的'行动,可能他心底狠毒,防人之心不可无。
狼子野心文言文翻译5【文言文】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竞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①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②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干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翻译】
有个富人偶然得到两只狼崽,将它们和自家的狗混养在一起,早些时候,倒也和狗平安相处。(两只小狼)稍稍长大些,但还是比较驯服的,渐渐地(富人)竟然忘记它们是狼。有一天,富人在客厅里休息,睡着后忽然听到许多狗“汪汪”地发出咆哮的吼叫声,他惊醒一看,周围一个人也没有。于是依旧准备睡觉,但是,狗又像刚才一样叫。他想不对劲,便
假装睡着来看怎么回事,才发现原来那两只狼想等他睡去没防备时去咬他喉咙,忠心的狗发现了狼的企图,便阻止狼,不让他靠近主人。富人知道后立即把狼杀掉,并把他们的皮扒了。狼本性凶恶,实际上没有诬蔑它们啊!但是凶恶本性只不过是隐藏起来罢了,表面对别人好,可心中,却怀着不利于别人的想法,这可不仅仅是野心了。野兽这样凶残,这个人为什么还要养它,给自己制造祸害呢?
【注释】
杂畜:混在一起喂养。
畜:圈养。
稍:渐渐地。
驯:顺从,驯服。
为狼:是狼。
就:接近,靠近。
作:发出。
伺:窥探。
未觉:没有醒。
信:确实。
贻:留下
逸:逃走。
阳:表面上。
阴:背地里。
不测:这里指难以揣测的阴谋和企图。
颇:很,十分。
为:是。
厅事:大厅,厅堂。
偶:偶然。
杂:掺杂。
安:安逸。
昼:白天。
寐:睡觉。
乃:于是,就。
伪:假装。
信:确实。
周:四周。
就:靠近,靠着。
伪:假装。
觉:察觉。
啮:咬。
革:皮。
遁逸:原指逃跑,这里有“隐藏”之意。
就枕:(头)搁在枕头上。
环视:向四周看。
觉:察觉。
将:准备。
贻患:留下祸患。
【狼子野心的启示】
1、告诉人们大多数坏人就是坏人,和狼一样,本性是难以改变的。要警惕像狼一样阴险狠毒的人,2、凶残者本性难移。(对狼而言)防人之心不可无。(对人而言)
3、我们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看清事物的实质。
4、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狼总是要吃人的,纵然是“狼子”,纵然是“颇驯”,只要有机会,就会露出它们的本性。那些本性不改的坏人又何尝不是呢?
狼子野心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人不能只看外表和他表面上的行动,可能他心底狠毒,防人之心不可无。
狼子野心文言文翻译6狼子野心原文
有富室,偶得二狼子,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室,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sì)。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niè)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曰:“狼子野心,诚不谬也!”
狼子野心,信不诬(wū)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yí)患耶?
狼子野心翻译
有个有钱人家偶然得到两只小狼,(将它们)和家狗混在一起豢养,狼倒也和狗平安相处,狼渐渐长大,也比较温驯,富人竟然忘了它们是狼。有一天,富人白天在客厅里睡觉,忽然听到许多狗“汪汪”地低吼,他惊醒环视四周,但没有一个人。他靠着枕头小睡,狗又像刚才一样低吼,他便假装睡着来等待会发生什么,才发现那两只狼想等他没有防备的时候咬他的喉咙,而狗正阻止狼上前。富人于是把狼杀掉,取了它们的皮,说:“狼子有野心果然不荒谬!”
“狼子野心”这句话,确实是没有诬蔑它们啊!那凶恶的本性只不过是被深深地隐藏罢了。表面上装作很亲热,但背地里却心怀不轨,更不是只有凶恶罢了。禽兽并不值得说什么,这个人为什么要收养这两条狼给自己留下祸患呢?
附:字词解释
杂畜:混在一起喂养。畜:(名词作动词)喂养。稍:渐渐。驯:驯服。为狼:是狼。作:发出。伺:等到。未觉:没有醒。逸:逃走。阳:表面上。阴:背地里。不测:险恶难测的居心。颇:很。厅事:大厅,厅堂。俟:等待。偶:偶然。杂:掺杂。安:安逸。昼:白天。寐:睡觉。乃:于是。信:确实。遁:逃跑。周:四周。伪:假装。啮:咬。革:皮。遁逸:原指逃跑,这里有“隐藏”之意 就:靠近(这里指靠在...上)环视:向四周看。贻:遗留。觉:察觉。为:是。将:准备。自贻患:招致祸患延误自身。俟:等候。寐:不脱衣服的小睡 归:返回 再:又 悟:明白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人不能只看外表和他表面上的行动,可能他心底狠毒,防人之心不可无。
第五篇:文言文翻译汇总
2011年高考文言文翻译、断句汇总
2011.11.28
一、(全国新课标卷)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
答案:整理弓箭再次射中靶心,观看的人赞叹,皇上亲自赐酒犒劳他。解析:注意“整弓、中、诵叹、劳之”的翻译和整句句意。(2)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答案: 何灌来到,请求入见,皇上不允许,而命令他把守西部边角。解析:注意“乞、控守、隅”的翻译,补充出“不许”的省略和整句句意。
二、(全国大纲卷)
11.把第一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
译文:熊鼎到任,奏请罢免不称职的官员数十人,各个部门安定清平。解析:译出大意给1分:“奏罢”、“有司”、“列部”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定语后置1分。
(2)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
译文:皇帝派遣使者慰劳,赐给裘皮衣服和帽子,又派中使赵成宣召熊鼎。解析:译出大意给3分,“裘帽”、“复遣”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三、(天津卷)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其人亦必自审其无可让而后为之。(3分)(2)今与足下并生今世。(2分)
(3)皆汲汲于名,而唯恐人之不知吾也。(3分)
【译文】(1)那个人也一定要考虑(或审视)自己没有可以推让的人然后再作序。(2)现在我和你共同生活在当今时代。(3)都急切地追求名声,而唯恐人们不知道我。
【试题分析】(1)审、让;(2)足下、省略句式;(3)汲汲、不知吾 【高考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易错提醒】倒装句
【备考提示】文言文翻译要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审视句子特点,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
四、(重庆卷)
1l.(1)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7分)①此辈迫饥寒为盗,抚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耳。(3分)答案:这些人是为饥寒所迫沦为盗贼的,安抚他们很容易,如果威逼,就会使他们跑到楚地去依靠强盗了。
解析:注意“迫”、“抚”、“走”、“藉”的翻译。
②斥止验问得实,立缚送大帅斩以徇,由是兵卫肃然莫敢犯。(4分)答案:(江皋)呵斥他们停下来,审问得到实情,立刻捆绑起来送到大帅那里斩首示众,从此驻军纪律严明,没有谁敢危害百姓了。
解析:注意“验问”、“徇”“由是”“肃然”的翻译。
五、(山东卷)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惧、止”使动用法。)
译文:(治理百姓的人)不要用刑罚让百姓害怕,不要用强力阻止百姓。(2)出令不改,则民正矣。(“正”,形容词做动词。)
译文:(国君)发出的政令不随意更改,那么百姓就会走上正轨。(3)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本事”:古今异义)译文:国君您想要称霸诸侯成就大事吗?那么就一定要从它根本的事情做起。
六、(广东卷)
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公募善泅者,持利锯匿上流水中。
答案:罗提督招募善于游水(或:泅渡)的人(或:士兵/勇士),(让他们)拿着锋利的锯子隐藏(或:躲藏/藏匿)(在)上游的江水中。(3分。泅、上流、句意,各1分)
②并请文人历叙其事,洵奇男子也。
答案:(罗提督)还(或:并且)邀请(或:延聘)文人(或:读书人)详细地(或:清晰地)记载他(做贼)的事情,(这种胸襟),确实是个非凡(或:异乎寻常/奇特/奇异)的男子汉啊。(3分。历、洵、“洵奇男子也”句式,各1分)【补注】洵,诚然,确实。《诗·邶风·静女》:“洵美且异。”
七、(江苏卷)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⑴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
译文:(陈公弼)拆毁几百处惑乱人心的祠堂,强制巫师务农的人有七十多家。解析:翻译此句关键在于理解“淫”“勒”两词的意思,而且还不能一味依据词典的解释,而应依据上下文的语境对这些词进行合理的揣度,所以“淫”解释为“迷乱”“惑乱”比较好。
⑵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
译文:(陈公弼)亲自处在队伍的前列,命令士兵把弓箭拉满但不要射出。解析:此句的翻译,关键把握“前行”“居”“持满”,这些都得根据上下文语境来作出正确的译解。
⑶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译文:(陈公弼)饶恕并流放了他,把其余的士兵全部交给下属使唤,并且用他们来把守仓库。
解析:此句的翻译,关键要把握“贷”(严惩不贷)“流”和句式以及语顺。
八、(福建卷)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3分)(2)观其命亭之意,亦足以少见其为人矣。(3分)
答案:(1)我为你新修那座这亭子,并重新命名为“一柱”,可以吗?(2)(我)体察李维肃给新亭命名的用意,也能据(此)约略看出他的为人。【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文从句顺。
【解析】第(1)题翻译时要注意“新”是形容词作动词“新修”;“更”是动词“重新”,“题”也是动词为“命名或题名”的意思;“可乎”表反问语气,也要体现出来。第(2)题翻译时应补出省略的主语“我”。本题的难点为虚词“以”字的用 3
法。“以”在这里作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工具或凭借,可译为“凭、根据”等。“少”为通假字通“稍”,可译为“约略、大概”等。
九、(安徽卷)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伯兄骤闻而骇之,曰:“然则吾将试汝。”
(2)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贿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答案:(1)长兄突然听到他这样说,感到很吃惊,说:“既然这样,那么我要考考你。”
(2)有个押运粮饷的官员因为放弃押运逃跑,在路上死了,这个官员的孙子通过行贿请求把祖父列在因公事而死的人物中,先生训斥并且赶走了他。
【试题解析】第(1)句中的关键词“骤”、“骇”、“然则”、“试”,分别翻译为“突然”、“感到吃惊”(意动用法,把„„当作惊讶的)、“既然这样,那么”、“考试、测试”。第(2)句中的关键词是“以(弃运走)”、“道”、“死事”、“退”,分别翻译为“因为”、“在路上”(名词作状语)、“为公事而死”、“让„„退下”(使动用法)。
十、(浙江卷)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1)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3分)
答案:至于你的才华,没有什么不能干好的,哪里需用赠物(的方式来警策)?(2)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隋监未远,不可不察。(4分)
答案:我愿意去安抚他们,不要使(他们)因劳累而产生怨愤。隋朝的教训离今天不远,(我们)不能不省察。(“监”通“鉴”。)
十一、(四川卷)
11.把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⑴一日,携楮币谐富家易谷种,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5分)答案:一天,(吕徽之)带上纸币到富人家买谷种,正遇大雪,站在门口,(那家)人不理睬他。
解析:采分点是,要补出省略的主语;楮币,纸币;易,交换,买;弗之顾,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则前置,应为“弗顾之”。
⑵治中策蹇驴,时犹布衣,见先生风神高简,问曰:“得非吕徽之乎?”
答案:陈治中骑着跛驴,当时还是平民,看到吕先生风采神韵高洁简淡,就问道:“莫不是吕徽之吧?”
解析:采分点是,策,鞭打,骑着;蹇,跛,行走困难;布衣,代指平民百姓;“得非„„乎?”固定结构,译为“恐怕„„吧”“莫不是„„吧?”
十二、(湖南卷)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韩文公之文,起八代之衰。(3分)
(2)故吾尝谓文章之事,未论其他,必先去其俗而后可。(5分)(3)则余亦迂甚矣哉!(2分)
答案:(1)译文:韩文公的文章,振起了八个朝代以来的衰颓(文风)。(2)译文:所以我曾经说写文章的事情,不说别的,必须首先去除它的俗气才行。(3)译文:那么我也迂腐得厉害啦!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三个句子,难度不大。考生一定坚持“直译为主”,找准采分点:“之”“起”“衰”,注意“衰”形容词作名词;“谓”“其他”“去”“其”“可”,注意“其他”古今同义;“甚矣”“哉”,一定要译到位。
十三、(湖北卷)
13.请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4分)
(2)其后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藏椁。(3分)
(3)孝文皇帝去坟薄葬,以俭安神,可以为则。(3分)
答案:13.(1)古代埋葬死人,用柴草厚厚地把他包裹起来,将其埋葬在山野之中,既不封土堆,又不树立墓碑,后世的圣人用棺椁来替代这种情况。(2)在这之后牧童丢失了羊,羊进入到了始皇陵的洞穴,牧童拿火把照着寻找羊,不小心失火烧了始皇的棺椁。
(3)孝文皇帝放弃了筑坟的礼节而简单地埋葬,用节俭使灵魂安息,可以把这作为榜样。
【解题思路】(1)句的重点词语“衣”“封”“树”词类活用,“以薪”状语后置。(2)句的重点词语“亡”“求”“其”。(3)句的重点词语“去”“坟”“神”“则”省略句,“安”使动用法。
十四、(辽宁卷)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语。(10分)(1)然好兴功役,多所改更,议者颇嗤其不切事也。
答案:然而喜爱大兴工程劳役,又多有变动,评论的人都讥笑他不切合实情。【解析】:译出大意给2分;关键字“功役"、“嗤”、“切事”三处,每译对一处给l分。
(2)庆礼在人苦节,为国劳臣,一行边陲,三十年所。
【答案】宋庆礼做人坚守节操,是国家的功臣,一去边境任职,就是三十来年。【解析】译出大意给3分;关键字“苦节”、“所”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易.节》:“节,亨。苦节,不可贞。”孔颖达疏:“节须得中。为节过苦,伤于刻薄。物所不堪,不可复正。故曰'苦节,不可贞'也。”意谓俭约过甚。后以坚守节操,矢志不渝为“苦节”。“所”表大概数目,翻译左右。
十五、(江西卷)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以数切谏,不得留内,迁为东海太守。(4分)(2)公卿以下皆卑奉之,独汲黯与亢礼。(4分)
(3)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加于平日。(4分)
【解题透析】(1)因为(汲黯)多次直言进谏,(因而)不能够留在朝庭内任职,被贬为东海太守(注意“数”、“内” “迁”的用法,每字1分,大意1分)。(2)公卿及以下(官员)都谦卑地侍奉卫青,唯独汲黯用平等的礼节对待卫青。(“卑奉”、“亢礼”各1分,“与”省略“之”对待他。1分,大意1分)。(3)(卫青)越发觉得汲黯贤明,多次向汲黯请教国家和朝廷的疑难大事,礼待汲黯超过平时(贤:意动用法1分,所疑:的疑难大事1分。加:更,1分。大意1分)。
断句汇总
一、(北京卷)10.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分)
熹 窃 观 古 昔 圣 贤 所 以 教 人 为 学之 意 莫 非 使 之 讲 明 义 理 以 修其 身 然 后 推 以 及 人非徒 欲 其 务 记 览 为 词 章 以 钓 声 名 取 利 禄 而 已 也 今人 之 为 学 者 既 反 是 矣 然 圣 贤 所以敬人 之 法 具 存 于 经 有 志 之 士 固 当 熟 读 深 思 而 问 辨 之
(取材于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
【参考答案】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 /以修其身/ 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 /为词章/ /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今人之为学者// 既反是矣/然圣贤所以教人之法/ /具存于经/有志之士/ /固当熟读// 深思而问辨之.【试题分析】单斜线为必断句处,双斜线处为可断可不断处。
【备考提示】充分掌握文言文行文的基本特点以及具有标志性的虚词的用法。
二、(重庆卷)(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加曲线的部分断句(3分)君子之于射也,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固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
(明)王守仁《观德亭记》
答案: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固/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
解析:标点:君子之于射也,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固,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翻译:君子射箭的时候,内心态度端正,外表身体站直,拿着弓箭瞄准,这样以后才可以射中靶子。所以古人通过射箭来观察一个人的品德。品德,是从内心中体现出来的。
三、(广东卷)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 【评分说明】共12处,每错3处扣1分。【标点如下】
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
四、(浙江卷)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他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瓘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
五、(湖南卷)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 A.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 B.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 C.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 D.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 答案:A.
解析:本题断句对于很多考生而言有点难度。注意“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暗含两种倒装句式的考查:主谓倒置和定语后置。把握到这一点,再运用对称法,才能选准A项: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
六、(江西卷)
12.文中画波浪的部分断句最恰当一项是
A.丞相弘燕见/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账中/黯前凑事上不冠/往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
B.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账中/黯前凑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
C.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账中/黯前凑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使人可其奏
D.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账中/黯前凑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
【解题透析】C(在古文言文中,省略宾语应较省略主语频繁。在句读时特别要注意。C项里上,既可为主语,亦可为宾语,划入后作主语,还是划入前作宾语。显然,将上视作主语语势更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