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简析成语中的中华龙文化
简析成语中的中华龙文化
摘要
中华龙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在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和文化的许多领域都有所体现。汉语成语作为中华文化遗产的精华、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中承载的传统文化颇为丰富。本文以龙文化为主题,用成语作载体,总结成语与龙文化之间的关系,归纳其特征,并且深入分析成语承载龙文化的原因,阐释有关龙文化成语的特点。
关键词: 成语,中华,龙文化
I
The Analysis of Chinese Dragon Culture in Idioms
Abstract
Chinese Dragon culture has long history, extensive and profound, which is reflected in many aspects of social life and culture.Chinese idiom as the essence of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heritage as well as the wisdom of the Chinese nation, which hosts quite rich traditional culture.Dragon culture as the topics in this article, using idioms as carrier, conclude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idioms and the Dragon culture, summarized its features, and in-depth analysised of idioms bearing Dragon culture of reason, and recommend 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ragon culture idioms.Key words: idiom,China,dragon culture
II
目 录
引 言..............................................................1
一、成语与中华文化..................................................1
二、成语与中华龙文化................................................2
(一)作为万物灵长的人与成语龙文化..............................2
(二)文章书法、雕刻绘画、服饰等艺术与成语龙文化................3
1.文章书法与成语龙文化.......................................3 2.建筑雕刻与成语龙文化.......................................4 3.绘画与成语龙文化...........................................4 4.服饰与成语龙文化...........................................4
(三)民族精神与成语龙文化......................................5
三、成语中蕴含中华龙文化的原因......................................5
四、蕴含中华龙文化的成语特征........................................6 结 语..............................................................8 参考文献............................................................9 致谢辞.............................................................10 III
引 言
二O一二年是中国农历传统的龙年,龙文化又一次成为了人们谈论的焦点。历来对龙文化的研究从未中断,而在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华历史文化历经五千年的提炼和浓缩,积淀出语言精华之成语,它以言简意赅、表现力强的特点涵盖了社会诸多方面的知识,传递了大量的中华文化。
本文把龙文化限定在成语之中,用这种形式来对成语中的龙文化作一个全面深入的探究,以此让大家了解我们何以称为“龙的传人”。
一、成语与中华文化
何谓“文化”?其实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至今仍未形成统一的定义,《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定义的: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1文化既然是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那中华文化也理所当然地具备上述定义的所有要素;概括说来,它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在中华大地上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总体上说,幅员之辽阔、民族之众多、历史之悠久,构成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因此所谓的“中华文化”,正是指中华民族在古老华夏大地上所创造出来的具有恒久生命力的文化。2
众所周知,汉语中的成语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人们在劳动实践中和认识世界的过程里提炼出来的思想结晶,它不仅保留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富于传统韵味的民族特色,而且它还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和价值取向。
一直以来,汉语成语以形象的手法、鲜明的色彩、生动的形式反映着丰富的语言内容,由于成语生长在古代汉语的丰沃土壤中,其深层意义积淀着浓郁的民族传统因素,包含着古老东方的文化底蕴。我们通过成语,可以了解到中华民族文化的许多方面在成语中都得到了体现。比如“月满则亏、斗转星移”的天文文化,“纵横捭阖、围魏救赵”的军事政治文化,“醍醐灌顶、凤凰涅槃”的宗教文化,“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道德伦理文化,“千里莼羹、炮凤烹龙”的饮食文化,“凤冠霞帔、峨冠博带”的服饰文化,“勾心斗角、龙凤呈祥”的建筑文化,“投桃报李、礼尚往来”的礼仪文化等等,自然社会的很多方面几乎均有涉及,无所不包。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传承永流传,身为华夏子孙,龙的传人,我们怎能不为根深叶茂、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而自豪呢!如果用一句话总结成语与文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版,第1427页 李建中.中国文化概述[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第5页
化的关系,那么就可以言简意赅的说成:成语包罗万象于文化。
既然成语中蕴含的文化包罗万象,而龙文化又是中华文化的象征,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成语与中华龙文化之间就必然有交集和联系。接下来,本文就重点探究成语与中华龙文化的关系。
二、成语与中华龙文化
中华龙文化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其实从原始社会开始,龙就被看成图腾崇拜的标志,就有了与龙有关的文化传说。据史书记载,在上古三皇之一的伏羲时期,就有与龙有关的记载,《左传〃昭公十七年》:“太皡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3伏羲部族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拥有了丰厚的物质与先进的文化,并以此为基础,不断革新并向外发展壮大;因此,与伏羲有关的传说及与龙有关的文化故事也流传到全国各地。在伏羲定都陈地(今河南淮阳)后,他便以龙纪官,成为了我们称作的“龙祖”;从那以后,与龙有关的文化就口耳相传地流传下来。自从有了文字之后,这种与龙有关的传说被记载了下来,随着历史时空的延续,龙的形象被赋予的文化涵义愈加的广袤深远,这种丰富隽永的中华龙文化吸引后人不遗余力地研究,直到现在仍未停止过;而成语浓缩了文化的精华,涉及的文化领域又非常广,在它身上必然体现龙文化的精髓。
(一)作为万物灵长的人与成语龙文化
在中国神话中,龙神通广大,能兴云降雨,于是古人就把各种美德和优秀品质集中到龙的身上,而作为宇宙精华、万物灵长的华夏子孙,更与龙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古代帝王身上这种龙文化体现的最淋漓尽致。几千年来在封建社会,龙已定型成为帝王的化身,故有“真龙天子”之说。古代帝王隐藏身份,改装出行,叫做“白龙鱼服”;帝王的姿态英武轩昂,气势非凡,犹如“龙行虎步”;帝王居住的宫殿楼阁气势非凡,称作“龙楼凤阁”;帝王的后代子孙有专用词语“龙雏凤种”;帝王离世和常人不同,写成“鼎成龙去”;臣子们办事不力,害怕皇帝“龙颜大怒”;皇帝的女婿出嫁,人们羡慕美其名曰“乘龙快婿”;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明主遇到贤臣,“风虎云龙”,传为美谈。
龙原是族群的图腾,后来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融入新的元素,文化含义日渐变得丰富起来,虽然在曾经的一段历史时期,龙被封建皇权垄断;但龙作为文化的象征,却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龙来比作 3 李梦生.左传译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6月第4版,第1079页
优秀的人才,豪杰之人称为“人中之龙”;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身材高大,他不加雕饰的形象犹如蛟龙的仪表,凤凰的姿容,“龙章凤姿”令人喜爱不已;某地人才荟萃,藏而不露,我们说此处“卧虎藏龙”、“盘龙卧虎”、“伏龙凤雏”;在科举考试中春风得意,我们用“鱼跃龙门”来比喻学子考试中举、升官发达;“龟龙麟凤”这四种瑞兽因为象征高寿吉祥,我们用此成语比喻为德盖四海、品德高尚的人;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为龙,用“蛟龙得水”来比作有才能的人获得施展的机会;眼睛炯炯有神,不同寻常可比“龙眉凤目”;少年英俊秀颖写作“龙驹凤雏”;希望自己的子女在学业和事业上大有所为,大人们都在“望子成龙”。
由此可见,成语中的中华龙文化体现在万物灵长的人身上,我们作为龙的传人,既传承着龙的文化,又延续着龙的文化。
(二)文章书法、雕刻绘画、服饰等艺术与成语龙文化
中华大地是龙的故乡,龙的家园,所以成语中的中华龙文化广泛地体现在艺术方面就不足为奇了。不管是文章书法,还是绘画建筑和服饰,龙都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舞动盘旋、活跃奋飞的形象占据着重要的位臵,体现着不可或缺的文化底蕴。人们通过书法和绘画来活灵活现地描绘龙的灵动,彰显龙的精神;通过雕刻绘画和服饰,来栩栩如生地展现龙的形象,显示龙的神力;文章书法、雕刻绘画和服饰等文艺是汉民族精神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必然产生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文学与艺术内容也必然反映到成语当中去。
1.文章书法与成语龙文化
文章和书法占中华文化的半壁江山,而成语中的龙文化也体现在文章和书法上。我们经常用“龙雕凤咀”等成语来赞美文学作品的辞藻华美,“龙章凤姿”原指人仪表非凡,后来也形容作品文采斐然、文笔出众。某人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犹如 “龙飞凤舞”、“龙蛇飞动”。唐代有一个书法家叫怀素,他的草书非常有名,经常是喝醉酒之后一挥而就,有时候写完后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写的是什么,但是书法的技巧却浑然天成,李白曾写诗赞美曰:“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旭惊电”,后来人们就用“笔走龙蛇”来形容书法中那种自由无束却又内有神韵的章法。在历史上七步成诗的曹子建在他的代表作《洛神赋》中用“矫若游云,翩若惊龙”来形容洛神的行踪飘忽不定,神秘莫测,因为这和书法中的草书有形似之处,于是就有了形容书法精妙的“游云惊龙”。书法写作时体势飞扬遒劲,回旋多姿叫做“龙盘凤翥”。书法的技巧贵在自由无拘无束,这和龙飞腾时的形状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人们用这些成语来褒扬别人的书法有技巧和有神
韵。
2.建筑雕刻与成语龙文化
在现今保存的古建筑物中,很多都雕塑着龙凤之类的画像,人们把雕刻于器皿、砖瓦上的龙形称为龙纹,在建筑瓷器上等也随处可见龙的身影,这叫“雕龙画凤”,而雕刻成型的雕塑品上的图像见得最多的就属“龙凤呈祥”了。
我们都知道,龙和凤都曾是中国古代的图腾,到了后来就构成了天上四象的东方苍龙和南方朱雀(凤凰)。龙凤都是中国古代宠爱的神物,在汉代以前,凤的装饰曾流行一时尤其是脊饰更是如此,随着龙地位的提升,凤降于从属地位,龙被作为皇家天子的象征,凤就作为皇后的象征;而这种象征含义在古代雕刻家手中就充分有了用武之地,他们就把龙凤作为最高等级的装饰题材,用龙凤图案组成整个画面,间补以花卉,且大面积沥粉贴金产生金碧辉煌的效果,于是就有了“龙凤呈祥”的雕刻建筑。北京故宫的太和殿门窗均雕刻着龙图案,且殿门以上门楣,额枋、斗拱、匾额均是雕龙彩绘,诸如天花板上就雕饰着三千余条彩龙。俯仰龙之造型可谓是千姿百态、风景如画、妙趣横生并将皇权烘托于登峰造极的仙境。4当我们徜徉在九龙壁前,漫步于紫禁城中,或仁立在太和殿内时,威武神奇、神态各异的龙的形象,使人有一种栩栩如生的感觉,真像它们就要吞云吐雾、腾空而去了。3.绘画与成语龙文化
中国的绘画作品不计其数,而与龙有关的图画就占了其中很大部分。关于画龙,宋朝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评说:“画龙者折出三停(自首至膊、膊至腰、腰至尾也)。角似鹿、头似骆、眼似虾、项似蛇、腹似唇、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游泳蜿蜒之妙,得回蟠升降之宜。”5由此可知画龙是一个技术要求非常高的艺术活动,贵在神似和有神韵;眼乃神韵之门,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有眼则有神,有神则有灵。梁武帝时期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叫张僧繇,有一次他在墙壁上画了很多龙,栩栩如生,很是逼真,吸引很多人驻足观看;当人们走近观看时,发现美中不足的是那些龙全都没有眼睛;大家纷纷请求他把眼睛点上,张僧繇解释说:“给龙点上眼珠并不难,但是点上了眼珠后,这些龙就会破壁飞走。”人们不信纷纷要求,张僧繇被逼无奈,就当着众人的面提起画笔在上面添上了眼睛,没想到一会儿龙真的飞走了。这虽是一种传说,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中华龙文化很多方面都在这个故事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种绘画注重神似的龙文化后来就浓缩在了表现力强、言简意赅的“画龙点睛”成语之中。4.服饰与成语龙文化
中国古代衣冠服饰历来被视为“治天下之道”。《周易﹒系辞》曰:“皇帝、尧、45 段勇.明清皇宫紫禁城[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1页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86页
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乾坤。”6这说明中国传统服饰在几千年的承传、演变、升华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意味和社会内涵。关于龙造型的艺术从古代开始就融入在服饰中,从而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在封建社会,龙长期被皇权独享,皇帝穿的衣服称作龙袍,自称真龙天子;皇后一身华贵,凤冠霞帔,并且凤凰又是皇后的象征,于是裁缝就把龙凤图案绣在衣服上,用“龙凤纹绣”或“龙凤合体、相螭纹绣”来体现皇权的尊贵和夫妻的和睦。
(三)民族精神与成语龙文化
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龙的精神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心中的图腾,是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民前进的动力,它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这在儒家经典《易经》上体现最多。比如“潜龙勿用”是说在发展之初,势头较弱,要小心行事,不要轻举妄动;“亢龙有悔”是说人不能太过冲动,易怒的人做事会导致后悔;“见龙在田”比喻仕途顺利可以初露锋芒;“飞龙在天”比喻自由驰骋,左右逢源,可以大有作为;另外,“活龙活现”比喻神情互动逼真,好像就在眼前;工作热情,异常活跃,好像“龙腾虎跃”;本领高强,技艺超群,能“腾云驾雾”;斗争激烈说成“龙争虎斗”;孩子们活泼矫健,富有生气,犹如“生龙活虎”;他们用“龙马精神”为祖国的事业开拓未来;我们崇拜的人物德高望重,桃李满天下,用“一世龙门”来作比。
三、成语中蕴含中华龙文化的原因
成语中蕴含如此多的龙文化,究其原因,这和成语的特点有关系。第一、成语是人们长期沿用、有某种历史源流的古老词语,一条成语从产生到定型,要走过一段漫长的历史道路,要经过语言历史上多次的筛选与锤炼。这些能存活在现代汉语词汇中的成语,就像语言中的活化石,为我们研究语言蕴含的文化内涵提供了宝贵而丰富的素材。第二,成语具有固定的结构形式与组成成分,有特定的语义内涵,在语法功能上相当于一个定型的词组甚至短句,这就使得一条成语比一条普通的词语包容更大的信息量。因此,整个成语系统也就比一般语汇更能完整地表现出汉民族的文化内涵。
语汇的信息量越大,其文化的负载量也就越大。而成语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言简意赅的特点,在传承文化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华龙文化要想传承下来,不能只依靠口耳相传,大多得依靠文字传播;自从文字出现后,文字便在传承中 6 张善文.周易〃辞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58页
华龙文化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如果人们了解龙文化后又想要表达出来,传播出去,不可能把整篇文章或者整个故事都说出来,那样既费时又费力;而成语凝练简洁,表达意思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言有尽而意无穷,这便形成了很多龙文化都体现在成语中的原因。比如我们经常使用的“画龙点睛”这个成语,人们在用该成语时不可能把这个故事讲给你听,如果你不了解这个故事,就很难理解这个成语中蕴含的文化了。再如 “飞龙在天”、“ 亢龙有悔”、“ 风虎云龙”、“ 潜龙勿用”等均出自于儒家经典之《周易》,这本儒家经典书本来就蕴含着丰富的龙文化。人们在使用或者传播龙文化时不可能把原文中的每字每句都用上,所以就慢慢地演化为用成语把中华龙文化表达出来,这么简单的一个成语表达的内容这么丰富又如此的含蓄,何乐不为呢?
另外,成语中蕴含的龙文化还和成语的来源有关系,大部分蕴含龙文化的成语都是有古籍可循的。比如“鼎成龙去”出自于《史记〃封禅书》,“凤附龙攀”出自于杨雄的《法言〃渊骞》,“龙门点额” 形成于北魏郦道元的代表著作《水经注〃河水》,“贯斗双龙”出自《晋书〃张华传》,“流水游龙”出自《后汉书〃明德马皇后》,“龙行虎步”出自《宋史〃太祖记》,“白龙鱼服”出自汉代刘向的《说苑〃正谏》,“笔走龙蛇”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草书歌行》,“卧虎藏龙”出自北周庾信的《同会河阳公新造山地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龙马精神”出自唐李郢《上裴晋公》诗:“四朝忧国鬓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等等,这些古典书籍本来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而成语又是出自于此,浓缩精华其中,必将一脉相承地蕴含这方面的文化。
四、蕴含中华龙文化的成语特征
概括说来,大部分蕴含龙文化的成语都是正面的或者说是非贬义的;虽有少数成语含贬义成分,但龙本身承载的文化绝不如此。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这和龙本身的形象有很大关系,《说文解字》上是这样给龙定义的:“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7我国民间认为龙是司雨之神,因此每遇旱年,民间祈福求雨都是进龙王庙,拜老龙王,即使在平安年岁,人们也经常去祭祀龙王,用来祈福消灾。另外由于龙的每一个形象特征都具有某种特殊的象征意义:宽阔隆起的前额象征聪明智慧,鹿角象征长寿,牛角象征名列魁首,虎眼象征威严,鹰爪象征勇猛,剑眉象征英武,狮鼻象征富贵,马齿象征勤劳善良,金鱼尾象征灵活等,而这些象征的内容都是祥瑞的,所以龙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245页的形象一直以来在人们心中都是正面的、积极的。既然龙的形象本身就是积极正面的,那么蕴含龙文化成语的词性色彩理所当然不能是贬义了,所以这样说来,大多数蕴含龙文化的成语,其语体色彩是褒义的,比如本文上述列举的所有成语。
另外,有的蕴含龙文化的成语,意思上虽不是褒义,但在某些成语中龙本身并无否定色彩。比如:比喻技术虽高但无实际之用的“屠龙之技”;泥土捏的龙,稻草扎的狗形状,名不副实的“土龙刍狗”。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的“鱼龙混杂”;事物杂乱,变化很多的“鱼龙曼衍”;假心假意献殷勤的“乔龙画虎”;口头上说是喜欢某物但实际上并不爱好,表里不一的“叶公好龙”等等。但由于龙本身的精神符号象征意义,使其并不是像西方认为的邪恶之物。
综上可知,这些蕴含龙文化的成语在词性色彩上褒义的或者说是非贬义的。
结 语
在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中,龙是吉祥之物,被看成是一种精神符号,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于是龙文化就被看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而成语以言简意赅、表现力强等得天独厚的特点承担起了传承龙文化的重任。今年又是一个令华夏儿女引以为傲的的龙年,让我们继续用成语传承龙文化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龙文化,为祖国龙文化事业的传播,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中华书局编辑部.中华成语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2版 吴光奇、吴明.现代汉语成语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版刘志雄、杨静荣.龙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版 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吉成名.中国崇龙习俗[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武卓.汉语成语体现的中国传统哲学精神[D].天津大学,2005年 [1][2] [3][4][5][6]
[7]王利利.龙的符号形成和演绎[D].扬州大学,2010年 [8]耿法禹.中国龙文化[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03)[9]李大农.成语与中国龙文化[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6)[10]赵昆.浅析成语中的中国文化[J].大众文艺,2010(12)[11]刘占存.成语与建筑[J].语文教学之友,2011(05)[12]齐磊磊.探究龙文化[J].陇东学院学报,2009(01)
第二篇:中华成语
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
学会灵活运用成语,让你出口成章不是梦。
1、神态
心旷神怡、心平气和、目不转睛、呆若木鸡、眉开眼笑、愁眉苦脸 愁眉紧锁、目瞪口呆、垂头丧气
一身正气、临危不惧、光明磊落、堂堂正正、大智大勇、力挽狂澜急中生智、仰不愧天、镇定自若推心置腹、肝胆相照、情同手足、志同道合、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同甘共苦、关怀备至、心心相印、海誓山盟、拔刀相助、亲密无间忐忑不安、心惊肉跳、心神不定、心猿意马、心慌意乱、七上八下心急如焚、平心静气见贤思齐、名列前茅、平步青云、弃暗投明、弃旧图新、青云直上水涨船高、痛改前非、突飞猛进神采奕奕、眉飞色舞、昂首挺胸、惊慌失措、漫不经心、垂头丧气没精打采、愁眉苦脸、大惊失色口若悬河、对答如流、滔滔不绝、谈笑风生、高谈阔论、豪言壮语夸夸其谈、风言醋语
2、英雄人物
3、友情
4、心理
5、努力
6、神态
7、语言
8、学习
学无止境、真才实学、学而不倦、废寝忘食、争分夺秒、孜孜不倦 闻鸡起舞、自强不息、不甘示弱、力争上游、披荆斩棘、全力以赴 发奋图强、笨鸟先飞
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出水芙蓉、明眸皓齿、美如冠玉、倾国倾城国色天香、鹤发童颜、眉清目秀、和蔼可亲、心慈面善、张牙舞爪愁眉苦脸、冰清玉洁、雍容华贵、文质彬彬、威风凛凛、老态龙钟虎背熊腰、如花似玉、容光焕发、落落大方、骨瘦如柴、弱不禁风面黄肌瘦、其貌不扬、蓬头垢面班门弄斧、孤芳自赏、居功自傲、目中无人、妄自尊大、忘乎所以惟我独尊、自高自大、自鸣得意、自我陶醉、自命不凡、目空一切人山人海、人声喧哗、人声嘈杂、人如潮涌、摩肩接踵、屯街塞巷暗室不欺、不同流俗、明德惟馨、不忘沟壑、赤子之心、德厚流光高情远致、高山景行、功德无量、厚德载物、蕙心纨质、见危授命精金良玉、敬老慈幼、良金美玉、青天白日、山高水长、年高德劭拾金不昧、玉洁松贞、云中白鹤、志士仁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虞之誉、不言而信、不恶而严、荣华富贵、山中宰相、师道尊严
9、容貌体态
10、骄傲
11、人多
12、高尚
13、尊贵
14、正气
一身正气、无所畏惧、气冲牛斗、气冲霄汉、襟怀坦白、气壮山河 气宇轩昂、气吞山河、正气凛然、龙骧虎步、百战百胜、冲锋陷阵 英姿焕发、奋不顾身、奋勇当先、顶天立地、昂首挺胸、昂首阔步 赴汤蹈火、挺身而出、战无不胜、临危不惧、威震天下、面不改色 勇冠三军、骁勇善战、镇定自若、慷慨就义、大智大勇、仰不愧天一视同仁、一清二白、大义灭亲、大公无私、义无反顾、堂堂正正深明大义、童叟无欺、谦虚谨慎、廉洁奉公、毅然决然、正气凛然正直无私、执法如山、刚正不阿、冰清玉洁、克己奉公、严于律己两袖清风、忍辱负重、奉公守法、表里如
一、斩钉截铁、头角峥嵘忠心耿耿、忠贞不渝、贫贱不移、高风亮节、涓滴归公、虚怀若谷豁达大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代风流、一世龙门、庸中佼佼目不邪视、仰不愧天、一视同仁海阔天空、含垢纳污、既往不咎、宽大为怀、宽宏大量、网开一面息事宁人、下不为例、以德报怨、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知情达理草木知威、驰名中外、大名鼎鼎、德高望重、风云人物、功成名遂功标青史、赫赫有名、举世闻名、如雷贯耳、声振寰宇、威望素着风流人物、风华正茂、伏龙凤雏、盖世英雄、盖世无双、鹤立鸡群鹤鸣之士、金榜题名、举世无双、绝世超伦、昆山片玉、人中之龙首屈一指、铁中铮铮
15、宽容
16、著名
17、杰出
18、助人
将伯之助、解衣推食、救死扶伤、绝甘分少、普度众生、轻财好施 设身处地、疏财仗义、为民请命、雪中送炭、与人为善、云行雨施 仗义疏财、助人为乐
生荣死哀、死得其所、万古千秋、万古流芳、为国捐躯乘风破浪、顶天立地、鸿鹄之志、九天揽月、夸父追日、老骤伏枥老当益壮、力争上游、陵云之志、猛志常在、磨杵成针、十载寒窗铁杵成针、心小志大、胸怀大志、雄心壮志、移山倒海、迎头赶上愚公移山、争强好胜、知难而进、治国安民、志在四方、中流击楫壮志凌云、自力更生、自强不息、自求多福、自食其力、有志者事竟成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大显神通、大显身手、大有作为、大器晚成、奋发有为、公才公望后生可畏、龙跃凤鸣、鹏程万里、前程万里、如日方升发愤图强、奋发图强、奋发蹈厉、披荆斩棘、闻鸡起舞、我武惟扬碧血丹心、不避斧钺、成仁取义、赤胆忠心、赤心相待、赤心报国蹈节死义、肝脑涂地、故旧不弃、故剑情深、寒花晚节、扪心无愧心虔志诚、以身殉职、忠心耿耿
19、荣耀
20、有志气
21、有作为
22、奋发
23、忠诚
24、坚定
从容就义、海枯石烂、坚持不渝、坚韧不拔、坚定不移、雷打不动 木人石心、破釜沉舟、锲而不舍、誓死不
二、心坚石穿、心如铁石 之死靡它、指天誓日、志坚行苦、至死不变、忠贞不渝、一品咬定 言必信,行必果
坚苦卓绝、宁死不屈、铁石心肠、威武不屈、不屈不挠、百折不挠冰魂雪魄、冰清玉润、冰清玉洁、冰壶秋月、高风亮节、古井无波坚贞不屈、俭可养廉、见利思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屈节辱命岁寒松柏、守身如玉
抱诚守真、诚心诚意、讲信修睦、金石为开、开心见诚、披心相付披肝沥胆、璞玉浑金、拳拳服膺、全心全意、推诚相见、推心置腹表里如
一、开诚相见、恪守不渝、倾心吐胆、实心实意、天人共鉴闭邪存诚、心口如
一、胸无城府、言而有信、言行一致、坐言起行不耻下问、不矜不伐、功成不居、功薄蝉翼、好问则裕、戒骄戒操礼贤下士、抛砖引玉、谦让末遑、谦虚谨慎、深藏若虚、损之又损闻过则喜、洗耳恭听、虚怀若谷、逊志时敏、移樽就教、载酒问字、择善而从、不骄不躁、功成不居、洗耳恭听、虚怀若谷、知之为知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满招损,谦受益
25、坚强
26、节操
27、真诚
28、诚实
29、虚心
30、律已
防意如城、非异人任、修心养性、引咎自责、知过必改、自愧弗如
31、谨慎
爱惜羽毛、画地为牢、谨言慎行、慎终追远、守口如瓶、临事而惧 临深履薄、如临探渊、如履薄冰、奉命唯谨、三思而行、小心谨慎 小心翼翼、瞻前顾后
32、廉洁
奉公守法、富贵浮云、廉洁奉公、两袖清风、先公后私、一尘不染 洗手奉职
33、无私
大公无私、公正无私、顾全大局、涓滴归公、开诚布公、克己奉公 摩顶放踵、舍己为人、先人后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4、正直
不愧屋漏、大义凛然、风骨峭峻、刚肠嫉恶、光风霁月、光明磊落 浩然之气、襟怀坦白、明镜高悬、守正不阿、严气正性、正大光明 守经达权、堂堂正正、危言危行、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行不由径 仗义执言、事无不可对人言
35、慷慨
高义薄云、慷慨解囊、乐善好施
36、勇为
见义勇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37、公正
不偏不倚、大义灭亲、秦镜高悬、替天行道、天公地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38、勤奋
发愤忘食、分秒必争、鸡鸣而起、磨穿铁砚、勤学苦练、夙兴夜寐 学而不厌、圆木警枕、幼学壮行、朝乾夕惕、只争朝夕、孜孜不倦 坐以待旦、手不释卷
39、刻苦
攻苦食淡、苦心孤诣、囊萤照读、任劳任怨、埋头苦干、卧薪尝胆悬梁刺股、仰屋着书、映月读书、映雪读书、勇猛精进、引锥刺股凿壁偷光、折节读书
40、专心
不敢旁鹜、不知肉味、目不窥园、倾耳而听、倾耳注目、一心一意屏气凝神、全神贯注、专心致志
41、有恒
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精卫填海、始终如
一、始终不渝、水滴石穿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42、勇敢
出生入死、奋不顾身、赴汤蹈火 浑身是胆、临危不惧、履险如夷 能征惯战、排除万难、前仆后继 群威群胆、杀敌致果、舍死忘生 视死如归、所向无前、挺身而出 铜头铁额、万死不辞、万夫不当
无所畏惧、降龙伏虎、一以当十 一往无前、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勇猛果敢、勇冠三军、浴血奋战
43、清高
超然物外、超尘拔俗、宠辱不惊 孤芳自赏、洁身自好、狷介之士 落落难合、特立独行、与世无争
44、同甘苦
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同甘共苦 同舟共济、休戚相关、休戚与共
有福同享
45、奋勇
身先士卒、一鼓作气 一马当先、纵横驰骋
46、和善
和颜悦色、和蔼可亲 菩萨低眉、善气迎人
47、严明
秋毫无犯、铁面无私、铁面御史
48、明辨
爱憎分明、褒善贬恶、火眼金睛 信赏必罚、羞与为伍、彰善瘅恶
49、俭朴
布衣蔬食、粗衣粝食、粗衣淡饭 饭糗茹草、荆钗布裙、克勤克俭 牵萝补屋、轻车简从、食不重味
因陋就简、饮冰茹檗
50、节约
节衣缩食、精打细算、开源节流 宽打窄用、厉行节约、勤俭持家 省吃俭用、细水长流、修旧利废
51、善良
设身处地、于心何忍
52、安分
规行矩步、浑俗和光、乐天知命 绳趋尺步、束身自好、随遇而安
53、厚道
情怨理遣、温柔敦厚
54、仁慈
仁至义尽、仁言利博 仁心仁闻、万家生佛
55、温润
平易近人、软玉温香 温良恭俭让、温润而泽
56、忍耐
忍气吞声、忍辱含羞、忍辱负重
唾面自干、委曲求全
57、团结
打成一片、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坚如磐石、精诚团结、磐石之固 铜墙铁壁、同心同德、同心合意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58、齐心
和衷共济、戮力同心、齐心协力 群策群力、通力合作、同心协力 一体同心、一德一心、众擎易举
59、帮助
博施济众、打抱不平、济困扶危 济弱扶倾、解囊相助、救困扶危 相濡以沫、夏雨雨人、燮理阴阳 抑强扶弱、以沫相濡、治病救人
助我张目、左提右挈
第三篇:中龙学校红色文化
中龙学校“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古色文化” 教育活动
实
施
方
案
为认真贯彻总书记视察江西时有关“弘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挖掘和弘扬底蕴深厚、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和古色文化。建设赣鄱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根据县局通知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别定该活动方案。一. 活动目的
通过红色文化教育,弘扬井冈山精神等革命精神,加强学生红色基因教育传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绿色文化教育,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保护和建设绿色家园,提高学生环保意识;通过古色文化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赣鄱文化,引导学生发扬传统美德;通过开展三项文化教育活动,弘扬主旋律,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形成具有江西特色的德育工作方式。二. 组织领导 组长:肖杰琅 副组长:肖常璃 马荣仁
成员:张文明 邓燕春 简桂昌 王吉庆 肖忠源 严传伟 各班班主任 活动下设办公室在教导处由张文明负责活动的统筹安排 三. 活动内容:
(一)主题读书活动
1.主题征文:活动对象为三至九年级学生
学生阅读与“红色、绿色、古色”文化有关的主题书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收获和体会。要求真情实感,符合主题,思想观点正确。(负责人:文科组长肖忠源主席)
2.讲红色故事比赛
活动对象:二至六年级学生
各班利用“地方教材”课时间紧扣红色主题,讲述自己了解的革命历史,人物故事,结合自己的感受,阐述这些事迹对自己产生的影响和意义。(负责人:二至六年级班主任)
3.演讲比赛
活动对象: 七至九年级学生
语文老师利用一节作文课时间,紧扣红色主题,开展演讲,讲述自己了解的革命人物故事,红色事迹,结合自己的感受,阐述这些事迹对自己产生的影响和意义。
(责任人:彭英 陈琦 肖忠源)4.经典诵读 活动对象:三至九年级学生 每班2人以内
学生通过诵读与“红色、绿色、古色”文化有关的经典文章展现我省中小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爱国爱家乡的感情以及文明有礼的行为习惯。(负责人:教导处)
(二)组织研学旅行活动
以传承红色基因,体验生态文明,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为目的,通过集体旅行等方式开展普及性教育活动。活动对象为六、七、八年级。初定黄沙敬老院、县革命烈士纪念馆(负责人:团总支 少先队)三.组织“做一件有益事”活动。
组织全校学生参与公益劳动、环保节约、关爱帮扶、文明行动等形式为美丽校园和家乡至少做一件有益事,引导学生服务家乡,服务社会。(负责人:团总支 少先队)
中龙学校 2016-9-28
第四篇:关于龙的成语
成语 解释
雕龙画凤 放龙入海 凤表龙姿 虎斗龙争 活龙活现 踞虎盘龙 亢龙有悔 跨凤乘龙 老迈龙钟 龙韬豹略 龙腾虎跃 龙头蛇尾 龙行虎步 马龙车水 马如游龙 盘龙卧虎 白龙鱼服 暴腮龙门 笔走龙蛇 藏龙卧虎 车水马龙 成龙配套 乘龙佳婿 人的女婿。乘龙快婿 人的女婿。打凤捞龙 刻绘龙凤
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 形容英俊的仪表 比喻群雄互相争斗
形容神情生动逼真,好像就在眼前一样 形容地势雄伟壮丽
指居高位而不知谦退,则盛极而衰,不免有败亡之悔 比喻结成夫妻或成仙 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便 指兵法
腾:飞腾;跃:跳跃。像龙在飞腾,像虎在跳跃。形容非常活跃的姿态 比喻开头盛大,结尾衰减
形容帝王的仪态,比喻威仪庄重,气度不凡 马象游龙,车象流水。形容车马往来不绝 形容人马熙熙攘攘的景象
盘:盘旋,弯曲。盘曲的龙,卧居的虎。比喻隐藏的人才 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隐藏身分,改装出行。
象鱼仰望龙门而不得上一样。科举时代比喻应进士试不第,后也比喻生活遭遇挫折,处境窘迫。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搭配起来,成为完整的系统。
乘龙:女子乘坐于龙上得道成仙。佳婿:称意的女婿。旧时指才貌双全的女婿。也用作誉称别乘龙:女子乘坐于龙上得道成仙。快婿:称意的女婿。旧时指才貌双全的女婿。也用作誉称别凤、龙:这里指人才。比喻搜索、物色难得的人才。
得婿如龙 二龙戏珠 形容得到称心如意的佳婿。两条龙相对,戏玩着一颗宝珠。
风从虎,云从龙 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风虎云龙 伏虎降龙 和困难。伏龙凤雏 伏龙:(卧龙)诸葛孔明。凤雏:庞士元。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后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伏:屈服;降:用用威力使屈服。用威力使猛虎和恶龙屈服。形容力量强大,能战胜一切敌人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龟龙片甲 龟龙鳞凤 虎卧龙跳 虎穴龙潭 虎踞龙盘 画龙点睛 比喻无论巨细都搜罗进来的好东西。
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形容字势雄浑超逸。
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降龙伏虎 困难。矫若惊龙 骥子龙文 蛟龙得水 龙骧虎视 龙跃凤鸣 龙肝凤髓 龙鸣狮吼 龙潭虎穴 来龙去脉 矫:矫健。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或舞姿婀娜。
骥子:千里马;龙文:骏马名,旧时多指神童。原为佳子弟的代称。后多比喻英才。传说蛟龙得水后就能兴云作雨飞腾升天。比喻有才能的人获得施展的机会。也比喻摆脱困境。象龙马高昂着头,象老虎注视着猎物。形容人的气慨威武。也比喻雄才大略。象龙在腾跃,凤凰在高鸣。比喻才华出众。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比喻沉郁雄壮的声音。
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本指山脉的走势和去向。现比喻一件事的前因后果。原是佛教故事,指用法力制服龙虎。后比喻有极大的能力,能够战胜很强的对手或克服很大的鲤鱼跳龙门 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麟凤龟龙 龙盘虎踞 龙马精神 龙血玄黄 龙蛇混杂 龙骧虎步 龙肝豹胎 老态龙钟 龙蛇飞动 龙争虎斗 龙驹凤雏 龙潭虎窟 龙章凤姿 龙吟虎啸 龙凤呈祥 龙跳虎卧 龙飞凤舞 龙蟠凤逸 龙肝凤脑 配套成龙 攀龙附凤 炮凤烹龙 盘龙之癖 此四种神灵动物,象征吉兆。比喻稀有珍贵的东西。也比喻品格高尚、受人敬仰的人。盘:曲折环绕;踞:蹲、坐。好像盘绕的龙,蹲伏的虎。特指南京。亦形容地势雄伟险要。龙马:古代传说中形状象龙的骏马。比喻人精神旺盛。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象龙马昂首,如老虎迈步。形容气慨威武雄壮。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
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笔力劲健。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
比喻英俊秀颖的少年。常作恭维语。
窟:洞穴。潭:深水池。龙居住的深水潭,虎栖身的巢穴。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章:文采。蛟龙的文采,凤凰的姿容。比喻风采出众。象龙在鸣,虎在啸。比喻相关的事物互相感应。也形容人发迹。指吉庆之事。
比喻文笔、书法纵逸雄劲。
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如龙盘曲,如凤深藏。比喻有才能而没有人赏识。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搭配起来,成为完整的系统。指巴结投靠有权势的人以获取富贵。烹:煮;炮:烧。形容菜肴极为丰盛、珍奇。指爱好赌博的恶习。
跑龙套 原指戏曲中拿着旗子做兵卒的角色,后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烹龙炮凤 乔龙画虎 群龙无首 人中之龙 烹:煮;炮:烧。形容菜肴极为丰盛、珍奇。形容假心假意地献殷勤。
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没有领头的,无法统一行动。比喻人中豪杰。蛇化为龙,不变其文 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实质还是一样。
神龙见首不见尾 原是谈诗的神韵,后比喻人的行踪诡秘,刚一露面又不见了。也比喻言辞闪烁,使人捉摸不透。生龙活虎 土龙刍狗 屠龙之技 望子成龙 痛饮黄龙 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泥土捏的龙,稻草扎的狗。比喻名不副实。
屠:宰杀。宰杀蛟龙的技能。比喻技术虽高,但无实用。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
黄龙:即黄龙府,辖地在今吉林一带,为金人的腹了。原指攻克敌京,置酒高会以祝捷。后泛指为打垮敌人而开怀暢饮。卧虎藏龙 匣里龙吟 一龙一蛇 药店飞龙 一世龙门 仰的人物。叶公好龙 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宝剑在匣中发出龙吟般的声响。原指剑的神通,后比喻有大材的人希望见用。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飞龙:指中药龙骨。药店里的龙骨。比喻人瘦骨嶙峋。
一世:一代;龙门:后汉时李膺有重名,后起的文人有登门拜访的,称之登龙门。称文人所崇实际上并不真爱好。鱼龙曼衍 云龙风虎 云龙井蛙 元龙豪气 元龙高卧 鱼龙混杂 云起龙骧 游云惊龙 直捣黄龙 鳌愤龙愁 扳龙附凤 原指各种杂戏同时演出。后形容事物杂乱。也比喻变化很多(含贬义)。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的事物相感应。云端的龙,井底的蛙。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
元龙:三国时陈登,字元龙,曾慢待许氾;豪:豪放。形容性格豪放。
元龙:三国时陈登,字元龙。原指陈登自卧大床,让客人睡下床。后比喻对客人怠慢无礼。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骧:腾起。如云涌升,如龙腾起。旧时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起。形容书法精妙。
黄龙:即黄龙府,辖地在今吉林一带,为金人的腹了。一直打到黄龙府。指捣毁敌人的巢穴。如鼍愤怒,如龙忧愁。比喻乐曲的情调悲愤。谓依附龙凤而升空。禅世雕龙 乘龙配凤 打凤牢龙 打虎牢龙 指文章世代相传。比喻得佳偶,结良缘。
亦作“打凤捞龙”。①喻安排圈套使强有力的对手中计。②喻设法寻找合适的人选。犹言打凤牢龙。
大水冲了龙王庙 比喻本是自己人,因不相识而相互发生了冲突争端。鼎成龙去 《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曈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以“鼎成龙去”指帝王去世。鼎成龙升 鼎湖龙去 飞龙乘云 飞龙在天 见“鼎成龙去”。同“鼎成龙去”。
指龙乘着云彩上天。比喻英雄乘时机而得势。
比喻帝王在位。语本《易•干》:“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孔颖达疏:“谓有圣德之人得居王位。” 凤附龙攀 凤骨龙姿 凤狂龙躁 凤楼龙阙 凤毛龙甲 凤髓龙肝 凤舞龙飞 凤舞龙蟠 凤箫龙管 凤臆龙鬐 凤翥龙蟠 凤翥龙翔 凤翥龙骧 凤子龙孙 附凤攀龙 讬凤攀龙 汉扬雄《法言•渊骞》:“攀龙鳞,附凤翼。”后以“凤附龙攀”谓依附帝王权贵建功立业。形容超凡的体格和仪态。形容心情烦躁,精神失常。形容华美的宫阙楼台。
凤的羽毛,龙的鳞甲。比喻珍贵之物。比喻珍奇美味。
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凤凰飞舞,蛟龙盘曲。形容相配得当。指笙箫一类管乐的吹奏声。
凤凰的胸脯,龙的颈毛。比喻骏马的雄奇健美。
像凤凰飞舞,蛟龙盘曲。比喻体势的飞扬劲建,回旋多姿。龙飞凤舞,形容风采姿态的高超。翥:鸟飞。形容奋发有为。帝王或贵族的后代。
指巴结投靠有权势的人以获取富贵。犹言攀龙附凤。比喻依附帝王、权贵。龟龙麟凤 骇龙走蛇 鹤骨龙筋 虎步龙行 虎窟龙潭 虎略龙韬 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瘦挺虬曲貌。
原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同一般。后也形容将军的英武姿态。
窟:洞穴;潭:深水池。龙居住的深水潭,虎栖身的巢穴。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
略:指传说中黄石公所撰的《三略》。韬:指《六韬》。《三略》、《六韬》是古代兵书。泛指兵书、兵法,也指兵家权谋。虎掷龙拿 画龙点晴 黄龙痛饮 火龙黼黻 活龙鲜健 蛟龙戏水 酒虎诗龙 酒龙诗虎 流水游龙 龙驰虎骤 龙雏凤种 龙德在田 龙雕凤咀 龙断可登 龙断之登 龙蹲虎踞 龙多乃旱 龙幡虎纛 龙飞凤翔 龙飞凤翥 龙飞虎跳 掷:挣扎跳跃。指龙虎互相争斗。比喻激烈的搏斗。
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宋金交战,岳飞说要直捣黄龙府,与人痛饮。后以“黄龙痛饮”指击败敌人,欢庆胜利。比喻作文只知雕章琢句,犹如补缀百家之衣。形容健壮有活力。
比喻刀枪棍棒等武器使得轻松自如,灵活多变。形容武艺精湛纯熟。比喻嗜酒善饮、才高能诗的人。见“酒虎诗龙”。比喻川流不息的车马。谓群雄逐鹿。指帝王后裔。
《易•干》:“‘见龙在田’,德施普也。”后因以“龙德在田”谓恩德广被。喻辞藻之美。
谓可经营得利。龙,通“垄”。谓谋利求财。龙,通“垄”。犹言龙盘虎踞。
喻人多互相依赖,反而办不成事。将帅之旗。
①谓帝王的兴起。②比喻仕途得意,飞黄腾达。形容笔势雄奇飞动。喻笔势遒劲奔放。龙鬼蛇神 龙翰凤雏 龙翰凤翼 龙虎风云 龙荒蛮甸 龙荒朔漠 龙江虎浪 龙精虎猛 龙举云属 龙举云兴 龙楼凤城 龙楼凤阁 龙楼凤阙 龙楼凤池 龙眉豹颈 龙眉凤目 龙拏虎攫 龙拏虎跳 龙拏虎掷 龙攀凤附 龙盘凤舞 龙盘凤逸 龙盘凤翥 喻奇诡怪僻。喻杰出的人才。喻杰出的人才。
①《易•干》:“云从龙,风从虎。”后以“龙虎风云”喻英雄豪杰际遇得时。指边远蛮荒之地。亦指边远之地的少数民族国家。北方塞外荒漠之地。亦指在这些地方的少数民族国家。形容惯于兴风作浪。喻精力旺盛,斗志昂扬。同“龙兴云属”。同“龙兴云属”。犹言龙楼凤池。
①帝王的宫殿、楼阁。②喻指封建统治者的巢穴。帝王宫阙。指禁省,皇宫。形容勇士的长相。形容贵人相貌不同寻常。
犹言龙争虎斗。喻笔势遒劲、奔放。犹言龙争虎斗。犹言龙争虎斗。犹言攀龙附凤。
喻山川雄踞蜿蜒,有王者气象。喻怀才不遇。
①喻山势雄壮蜿蜒。指王者的气象。②喻书法笔势飞动貌。
第五篇:白子龙成语
白字龙
白头偕老 老气横秋 秋高气爽 爽心悦目 目不斜视 视死如归 归心似箭 箭不虚发 发扬光大 大获全胜 胜任愉快 快人快语 语重心长 长话短说 说一不二 二龙戏珠 珠联璧合 合情合理 理屈词穷 穷兵黩武 武艺超群 群雄逐鹿 鹿死谁手 手到病除 除暴安良 良药苦口 口蜜腹剑 剑胆琴心 心猿意马 马放南山 山高水长 长生不老 老王卖瓜 瓜李之嫌 嫌贫爱富 富贵荣华 华而不实 实话实说 说长道短 短小精悍 悍然不顾 顾全大局 局促不安 安邦定国 国富兵强 强颜欢笑 笑里藏刀 刀耕火种 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日字龙
日积月累 累卵之危 危急存亡 亡羊补牢 牢不可破 破釜沉舟 舟中之国 国泰民安 安居乐业 业精于勤 勤学好问 问一答十 十指连心 心惊肉跳 跳梁小丑 丑态百出 出神入化 化整为零 零敲碎打 打抱不平平心静气 气宇轩昂 昂首阔步 步履维艰 艰苦卓绝 绝顶聪明 明辨是非 非同小可 可歌可泣 泣不成声声嘶力竭 竭尽全力 力不从心 心花怒放 放虎归山 山盟海誓 势不两立 立功赎罪 罪恶滔天 天长地久久负盛名 名垂青史 史无前例 例行公事 事倍功半 半途而废 废寝忘食 食古不化 化险为夷 依然自若 依字龙依然如故 固步自封 封刀挂剑 剑拔弩张 张冠李戴 戴罪立功 功败垂成 成败得失 失魂落魄 魄散魂飞飞蛾投火 火上浇油 油嘴滑舌 舌箭唇枪 枪林弹雨 雨消云散 散兵游勇 勇冠三军 军令如山 山重水复腹背受敌 滴水成冰 冰清玉洁 洁身自好 好事多磨 磨杵成针 真凭实据 据理力争 争先恐后 后来居上 上行下效 笑逐颜开 开宗明义 义愤填膺 鹦鹉学舌 舍生忘死 死里逃生 生擒活捉 捉摸不定 顶天立地地主之谊 异军突起 起早贪黑 黑白分明 明镜高悬 悬崖勒马 马失前蹄 提心吊胆 胆小如鼠 鼠目寸光 山字龙
山南海北 北面称臣 臣门如市 市井之徒 徒有虚名 名落孙山 山崩地裂 裂石穿云 云蒸霞蔚 蔚然成风 风吹草动 动荡不安 安步当车 车马盈门 门当户对 对答如流 流星赶月 月盈则食 食玉炊桂 桂林一枝 枝附影从 从轻发落 落花流水 水涨船高 高抬贵手 手疾眼快 快马加鞭 鞭辟入里 里通外国 国破家亡 亡命之徒 徒劳无功 功德圆满 满腹狐疑 疑神疑鬼 鬼使神差 差强人意 意在笔前 前仆后继 继往开来 来者不善 善始善终 终身大事 事出有因 因陋就简 简捷了当 当务之急 急转直下 下笔千言 言听计从
尽字龙 尽忠报国 国计民生 生花妙笔 笔扫千军 军法从事 事不
宜迟 迟疑未决 决一雌雄 雄才大略 略见一斑 斑驳陆离 离经叛道 道听途说 说三道四 四面楚歌 歌功颂德 德高望重 重于泰山 山清水秀 秀外慧中 中庸之道 道路以目 目不暇接 接踵而至 至善至美 美不胜收 收罗罢鼓 鼓乐喧天 天昏地暗 暗送秋波 波澜老成成双成对 对头冤家 家喻户晓 晓以利害 害群之马 马首是瞻 瞻前顾后 后发制人 人寿年丰 丰衣足食 食肉寝皮 皮里阳秋 秋毫之末 末大必折 折戟沉沙 沙里淘金 金榜题名 名列前茅 茅塞顿开
黄字龙 黄粱美梦 梦笔生花 花红柳绿 绿叶成阴 阴差阳错 错
综复杂 杂七杂八 八仙过海 海纳百川 川流不息 息息相关 关怀备至 至理名言 言过其实 实事求是 是非曲直 直抒己见 见缝插针 针锋相对 对牛弹琴 琴棋书画 画蛇添足 足智多谋 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 天荒地老 老泪纵横 横躺竖卧 卧薪尝胆 胆战心惊 惊弓之鸟 鸟尽弓藏 藏龙卧虎 虎入羊群 群魔乱舞 舞文弄墨 墨守成规 规行矩步 步步为营 营私舞弊 弊绝风清 清水衙门 门庭若市 市无二价 价值连城 城门失火 殃及池鱼 鱼死网破 破镜重圆 缘木求鱼
河字龙 河伯为患 患难之交 交口称颂 颂古非今 今非昔比 比比
皆是 是非分明 明知故犯 犯上作乱 乱箭攒心 心平气和 和颜悦色 色若死灰 灰飞烟灭 灭绝人性 性命交关 关门大吉 吉祥如意 意味深长 长袖善舞 舞态生风 风平浪静 静观默察 察言观色 色色俱全 全军覆没 没齿难忘 忘恩负义 义无反顾 顾虑重重 重温旧梦 梦寐以求 求同存异 异想天开 开怀畅饮 饮泣吞声 声威大震 震撼人心 心灵手巧 巧立名目 目瞪口呆 呆若木鸡 鸡飞蛋打 打鸡骂狗 狗仗人势 势倾朝野 野心勃勃 勃然大怒 怒发冲冠 冠冕堂皇
入字龙 入木三分 分秒必争 争名夺利 利令智昏 昏昏沉沉
沉鱼落雁 雁过拔毛 毛手毛脚 脚踏实地 地动山摇 摇旗呐喊 喊冤叫屈 屈打成招 招财进宝 宝刀不老 老生常谈 谈笑风生 生死离别别具匠心 心旷神怡 怡然自得 得意忘形 形影不离 离题万里 里应外合 合浦环珠 珠光宝气 气象万千 千方百计 计上心来 来历不明 明目张胆 胆大包天 天旋地转 转危为安 安分守己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人面兽心 心如铁石 石破天惊 惊涛骇浪 浪子回头 头疼脑热 热血沸腾 腾云驾雾 雾里看花 花枝招展 展翅高飞 飞黄腾达
海字龙 海阔天空 空洞无物 物尽其用 用非所学 学富五车
车水马龙 龙腾虎跃 跃然纸上 上勤下顺 顺藤摸瓜 瓜熟蒂落 落英缤纷 纷至沓来 来日方长 长驱直入 入不敷出 出其不意 意气相投 投鞭断流 流连难舍 舍己救人 人仰马翻 翻江倒海 海内无双 双喜临门 门禁森严 严刑拷打 打草惊蛇 蛇蝎心肠 肠肥脑满 满面春风 风烛残年 年深日久 久居人下 下车伊始 始乱终弃 弃暗投明 明哲保身 身经百战 战火纷飞 飞来横祸 祸国殃民 民不聊生 生老病死 死灰复燃 燃眉之急 急功近利 利欲熏心 心醉魂迷 迷途知返
流字龙 流芳百世 世代书香 香车宝马 马到成功 功德无量 量力而行 行云流水 水滴石穿 穿壁引光 光明正大 大材小用 用兵如神 神采飞扬 扬长避短 短兵相接 接二连三 三更半夜 夜长梦多 多快好省 省吃俭用 用武之地 地大物博 博古通今 金刚怒目 目中无人 人尽其才 才华横溢 溢于言表 表里如一 一帆风顺 顺手牵羊 羊落虎口 口中雌黄 黄花晚节 节哀顺变 变本加厉 厉行节约 约定俗成 成仁取义 义正词严 严刑峻法 法不责众 众星捧月 月白风清 清茶淡饭 返老还童 童叟无欺 欺世盗名 名不虚传
欲字龙 欲擒故纵 纵横驰骋 逞强好胜 盛气凌人 人才辈出 初露
锋芒 忙里偷闲 闲情逸致 掷地有声 声情并茂 茂林修竹 竹报平安 安营扎寨 债台高筑 铸成大错 措手不及 极乐世界 借题发挥 挥汗如雨 雨后春笋 损公肥私 私心杂念 念念不忘 望梅止渴 渴骥奔泉 全神贯注 著书立说 说东道西 悉听尊便 遍体鳞伤 伤风败俗 俗不可耐 耐人寻味 未卜先知 知人善任 任人唯贤 闲言碎语 语无伦次 刺刺不休 休养生息 息事宁人 人声鼎沸 肺腑之言 言谈举止 趾高气扬 扬眉吐气 气贯长虹 红颜薄命
穷字龙 穷困潦倒 倒行逆施 施谋用智 智勇双全 全力以赴 赴汤蹈
火 火树银花 花样翻新 新陈代谢 泄露天机 机谋巧算 算无遗策 恻隐之心 心悦诚服 扶老携幼 诱敌深入 入乡随俗 肃然起敬 敬若神明 明察暗访 访贫问苦 苦口婆心 心血来潮 嘲风咏月 越俎代庖 庖丁解牛 牛刀小试 拭目以待 待时而动 动人心弦 弦外之音 音容笑貌 貌合神离 离情别绪 旭日东升 声色俱厉 厉兵秣马 马不停蹄 啼笑皆非 非亲非故 故弄玄虚 虚怀若谷 谷贱伤农 浓妆艳抹 摩拳擦掌 掌上明珠 蛛丝马迹 记忆犹新 新仇旧恨 恨入骨髓
千字龙 千锤百炼 恋恋不舍 舍生取义 意气相投 投机取巧
巧取豪夺 夺眶而出 出头露面 面红耳赤 赤胆忠心 心慈面软 软硬兼施 施仁布德 德才兼备 备而不用 用心良苦 苦尽甘来 来龙去脉 卖国求荣 荣华富贵 贵耳贱目 目空一切 切肤之痛 痛快淋漓 李代桃僵 江山如画 画饼充饥 饥寒交迫 迫在眉睫 捷足先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