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代文学》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1、三突出.“文化大革命”中提出的文艺创作塑造人物的原则,即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最主要的中心人物。
2、革命样板戏:革命样板戏是建国后一体化文学体制下戏曲革命化的极端产物。代表剧目有《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灯记》、《奇袭白虎团》、《海港》等。革命样板戏的创作理论集中体现了一元化的毛泽东革命文艺路线、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以及三突出等基本原则。革命样板戏虽然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但也直接导致了文革文艺千部一曲、千人一面的机械复制现象,从而基本上阉割了艺术创造的生命力,直接阻碍和破坏了新中国文学和文艺的发展。
3、伤痕文学伤痕文学是本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它得名于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痕》。
4、朦胧诗:朦胧诗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北岛、顾城、舒婷、梁晓斌、江河、杨炼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
5、反思文学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批作家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并追溯到此前的历史,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上,和伤痕文学相比,其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被称为“反思小说”。“反思文学思潮”是新时期的第二股文学思潮。与伤痕文学相比,反思文学“具有较为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较大的思想容量”,而且题材上大大扩展。
6、寻根文学寻根文学,以“文化寻根”为主题的文学形式。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
7、后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社会中出现的范围广泛的文学思潮,于20世纪70-80年代达到高潮。无论在文艺思想还是在创作技巧上,后现代主义文学都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延续和发展。主流学术界曾经不区分“现代”和“后现代”两个概念,但由于二战之后文学发展的特征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的“现代主义”所能涵盖的范围,因此将后现代主义文学看作一个独立的文学思潮,和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以及现代主义并举。
8、先锋文学:先锋文学是指在中国文坛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上都呈现出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气息的创作流派,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中,也被称为新潮小说或实验小说。先锋文学无论在题材范围、思想主题、形式技巧和创作理念上都借鉴和模仿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表现出与传统文学迥然不同的特征。先锋文学的代表作家及作品主要有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残雪的《山上的小屋》、格非的《迷舟》等。
9、新写实小说所谓新写实小说,简单地说,就是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而是近几年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在社会转型时期,和“先锋小说”同时或稍后出现的是“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出现的社会文化原因是多方面的。
10、文化散文:文化散文作为一股文学思潮形成并逐渐成熟于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是90年代“散文热”中最重要的表现领域。文化散文主要是指创作主体写作时采用一种文化视角,“以二十世纪人文科学和艺术哲学的最新成果为观察工具,避免先贤们的偏颇,文化批判鞭辟入里”,使散文写作“攀上了一个新的思想高度和深度”。代表作家及作品有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等
11、女性文学女性文学是诞生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开端,具有现代人文精神内涵,以女性为经验主体、思维主体、审美主体和言说主体的文学。
二、简答题
1、简述老舍《茶馆》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茶馆》是老舍1957年创作的话剧杰作。作品借北京城里一名为裕泰的茶馆在三个时期(清末1898初秋;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45年抗战结束,内战爆发前夕)的变化,来表现19世纪末以后半个世纪中国的历史变迁。在剧本中老舍采用了富于对比色彩的“人像展览”,穿插了喜剧元素,以充分表现特定时代社会的黑暗残酷与荒谬丑恶,从而有效地拓展了戏剧内涵的历史容量。《茶馆》形神兼备的戏剧对白,也充分现实了老舍深厚的语言功力。《茶馆》对中国后来的话剧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简析《我与地坛》的主题意蕴。
《我与地坛》回顾了史铁生残疾后的心路历程,地坛以其生生不息的自然真意,使史铁生超越了生死,感悟了母亲的苦难与伟大,其流露出来的生命意识和超越意识净化着我们被尘世遮蔽的心灵。(需展开论述)A作者以北京地坛公园为背景,展现主人公对生活的回忆和对生命的思考。B作者在回忆与思考中逐渐超越个体命运的挫折和困难进而探寻生存的意义,死亡的意味和工作的价值。C经过尖锐的痛苦和执着的理性思考后,由遭遇磨难,追问命运的非常之心,升华为一种从容面对苦难和挑战的平常之心,体现出博大的胸襟和执着的探索精神。
3、简析巴金《随想录》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讲真话,抒真情,袒露赤子之心,勇敢探求真理,是贯穿于《随想录》整部书的总主题。在《随想录》中,巴金对史无前例的文革进行了愤怒的揭露,痛彻的控诉和深沉的思考,提出应该给这场空前的历史大悲剧做总结。《随想录》正是从一个侧面对这场民族性灾难的残酷现实作了深刻再现,真实记录了中国一代知识分子在这场浩劫中的心灵轨迹。巴金的反思究其实际尚不止于文革,其思想的触角和批判的锋芒还伸向了文革之前的十七年。(《随想录》的独特与深入之处,是其中对文革的反省从一开始就与巴金向内心追问的忏悔意识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像很多文革受害者那样,简单的把一切责任都推向了四人帮,因而认为粉碎四人帮就解决了所有问题。与坚持讲真话相适应,巴金在艺术上追求的是朴实无华,自然天成。
3、朦胧诗在诗学与诗美上与传统诗歌相比,有什么不同和创新?
作为新思潮的朦胧诗,它以迥异于传统的现代诗歌艺术,打破了1949 年以后诗歌创作逐渐形成的自我封闭的艺术僵局,从内容到形式都呈现出一种新的审美特征。北岛、顾城、舒婷、梁晓斌等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他们的作品尽管在个体风格上不尽相同,但在诗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追求上都有着大致相同的特征。他们以现代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对现实的理性思索和自我心灵的反思寻觅中,塑造了一代人整体自我形象:觉醒、独立、思考、追求。他们呼唤人道主义和人性的复归,带有浓郁的英雄主义色彩和强烈的精英意识,在迷惘感伤的诗情中,建构起了属于自己的诗学主题。在诗歌创作艺术上,朦胧诗人摒弃了当代诗歌的直白、滥情的统一模式。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艺术手法,在意象的凝聚组合和时空转换中,将深挚而多层次的情感寓于象征的暗示之中,从而创造出繁复的意象群落和以象征为中心的表现模式,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同时注重对直觉印象的捕捉,以情感逻辑代替事物的客观逻辑,以主观真实代替客观现实,使诗歌深具现代主义的色彩。
4、分析《创业史》中粱三老汉这一人物形象。
粱三老汉是《创业史》塑造得最精彩的中国老一代农民的典型。在旧社会他经历了发家成梦的辛酸史,解放后他凭直觉感激新社会给他带来新的希望,但这希望仅仅是做一个三合头瓦房院的长者。作为背负着几千年私有观念的小生产者,他倾向于个人发家致富。当粱生宝不愿听从他的安排而组织起互助组时,他便自发地反对集体事业,同妻子大吵,发泄对儿子地不满,暴露了自私、落后、狭隘、保守地小生产者意识。同时,他又具有普通农民勤劳、善良、朴实地品质。土地的获得,痛苦的回忆,以及父子之情,使他在精神和感情上接近粱生宝及其所从事的事业。其性格具有明显的两重性,是一位动摇于集体致富与个人发家两条道路中间的人物。从这个形象的塑造中,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一个真正的中国农民性格的本质内容。粱三老汉精神世界的复杂性,是老一代中国农民的艺术写照,具有典型意义。
5、以《文化苦旅》为例,简析余秋雨文化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余秋雨散文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突破了传统游记散文移步换形、借游说理的简单套路,而是将游历过程退居为某种断续的、或隐或显的情节框架或开启情感闸门的触点,凭借山水风物以探求和透视民族文化底蕴、传统文化精神及人生真谛,反省民族文化和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构成。因此,他笔下的山水并不仅仅是自然山水,更是人文山水。比如《道士塔》、《阳关雪》。在其笔下,许多风景名胜或镌刻着历史名人印迹的文化场所,作为一种文化象征符号,成为承载厚重的文化内涵的物象。在艺术技法上,其散文的一个突出特点便是理性思考的深厚凝重与艺术想象的诗性激情的有机交融,体现出一种大散文的风范。
6、简述新写实小说的审美特征。
新写实小说的作者大多具有反英雄、反典型的意识,他们力图表现普通人物、下层人物的普遍卑微的生活,但拥有着原动的活泼的生命力。他们所表现的内容往往是普通人物都可能经历或遭遇的东西,柴米油盐酱醋茶、锅碗瓢盆、人情世故、喜怒哀乐、生老病死„„都在新写实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新写实小说与以往的写实小说的最大的一个区别是作家审美态度的客观化,追求生活的原色魅力。新写实在叙事时多以非典型的、无必然联系的“生活流”的写作方式为主,让人物、事件、场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自然而然的展现、于是,在新写实小说中,既无骇人听闻的事件,也无大义凛然的英雄,更无戏剧性的矛盾冲突,通常是用人物的心理体验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和折射现实的存在。作家尽量将自己的倾向性和价值取向隐藏,力图避免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对生活原相的过度干预。于是,新写实小说往往不存在一个贯穿于故事始终的中心情节,而多半是由一些散落的琐碎故事拼合而成的。
7、先锋小说大致可以分为哪三种彼此有别又相互融合的创作类型?每种类型说出两位作家及作品。先锋小说大致可以分为“文化寻根”、“形式主义”和“书写个体存在”三种类型
A.“文化寻根”层面上的先锋小说注入了意蕴丰厚的生命哲学等主题内涵。在他们笔下,诸如象征、隐喻和精神分析等现代派手法均得到了广泛应用。如韩少功的《爸爸爸》、《归去来》和莫言的《红高粱》等。B.“形式主义”层面上的先锋小说则在创作实践中真正实现了从“写什么”到“怎么写”的转变,将“形式”与“意义”进行了较为成功地融合,标志着先锋小说形式实验的开端。如马原的《拉萨河的女神》、《冈底斯的诱惑》、《西海无帆船》、《虚构》,余华的《现实一种》、《世事如烟》、《难逃劫数》,格非的《褐色鸟群》,苏童的《罂粟之家》、《妻妾成群》,孙甘露的《访问梦境》、《请女人猜谜》等。
C.“书写个体存在”为主旨的先锋小说更为关注人物的存在境遇与价值抉择问题。如史铁生的《命若琴弦》、《原罪》、《宿命》,残雪的《山上的小屋》、《黄泥街》、《瓦缝上的雨滴》、《苍老的浮云》,余华的《现实一种》、《一九八六年》和《四月三日事件》等
9.什么叫“伤痕文学”?什么叫“反思文学”?什么叫“改革文学”?各说出两位作家及作品。A.“文革”后出现的反对文坛上粉饰现实的文风的、有着鲜明批判现实主义精神的、暴露“文革”在人们心中刻下的伤痕的文学作品,史称“伤痕文学”。如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或王亚平的《神圣的使命》等。
B.以深入反思“文革”以及历次政治运动悲剧为题材并达到的思想与文学高度,具有深邃的历史感的文学作品,史称“反思文学”。如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或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白桦的《啊,古老的航道》、王蒙的《蝴蝶》、古华的《芙蓉镇》等。
C.以描绘改革风云、塑造改革英雄、记录改革艰难的文学作品,史称“改革文学”。如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张洁的《沉重的翅膀》,或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柯云路的《新星》、贾平凹的《腊月•正月》等。
10.简要说明杨朔、秦牧与刘白羽散文的不同特点。
A.杨朔散文以诗为“神”,在当时众多散文媚上媚俗盛行的情况下,以精湛的构思、典雅的格调而“一枝独秀”,并表现出“通讯化”、“小说化”的特点。
B.秦牧散文知识信息丰富,题材广泛,平中见奇,夹叙夹议,以富有个性的语言直抒胸臆或发挥议论。也注重语言的推敲,善于运用精彩的比喻。但是他这个时期的作品由于受到意识形态的制约和影响,有些内容有粉饰之嫌。
C.浪漫主义气质和革命战争生活经历是刘白羽散文审美品格中的两大重要因素。多引用古人诗句,借诗的意象表达作者追求时代精神的强烈情感,情感也常常是汹涌奔腾、一泻千里式的浓烈,常常表现出骈散结合和抑扬顿挫的特点。但有失之抽象与直露、带有说教味道的毛病。
11、简要说明金克木与张中行的散文风格的异同:
A、他们的创作蕴含着作家的细腻型和评论家的思辨性等元素,极大丰富和扩张了散文的题材和表现力。B、金克木的散文。思路开阔,富余,无论怀人记事抑或评事理论,都谐趣横生,洒脱自如,严肃中总是侵润着诙谐。
C、张中行的散文,总体格调是古风古韵,在行文上更具文言的韵味,简洁而蕴藉,颇有文言的精粹特征。
12、结合“原生态”、“生活流”“零度情感”等关键词,说明新写实小说的主要特点和发展变化: 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有刘恒、刘震云、方方、池莉、苏童等人,他们的作品基本风格被评论概括描述为描写“原生态”、“生活流”、“零度情感”,即冷静的“关注认得生命内部奥秘,关注人的生存本体意义。”这样,它实际上已经“与自然主义文学的生殖意识发生暗合。”这样,它就以鲜明的“欲望叙事'而不同于传统现实主义的”典型化“原则,以“零度情感”而不同于传统现实主义重情的叙事风格,而它的重要现实意义在于:关注底层的生存状态,关注欲望在人生悲剧中的意义——它也因此而成为文学“世俗化”进程的重要标志,并一直影响到后来的“底层写作。”
第二篇:当代文学各章节重点
当代文学
第十三章
《纪要》:江青提出“文艺黑线专政论”的“黑八论”。提出争创样板戏,重新组织文艺队伍的任务,反映了毛泽东对文艺领域阶级斗争的严重估计和他发动一场“文化大革命”的决心,是“文艺革命”的纲领和策略。
三突出:1.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2.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3.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被称为“文艺创作塑造无产阶级英雄人物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
两结合:指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
第十四章
八个样板戏:京剧——《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
革命样板戏是“文化大革命”中一个特殊的词语,是江青等人把当时一批文艺作品视为开无产阶级文艺新纪元的代表所赐的封号。意味着这一派别对对文艺“经典”的创造权和阐释权的绝对垄断。
(175页)浩然之《艳阳天》(八个样板戏,一个作家),在那个时代和大多数中国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第十五章
地下文学:不同程度具有“异端”因素,写作和“发表”处于秘密或半秘密状态中,作品常见的传播方式,是以手抄本形式在一定范围传播。代表作家白洋淀诗群(芒克、多多)食指,原名郭路生,代表作《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手抄本小说:是“文革”时期特有的文学类别,是与主流文学相疏离甚至对立的文学样式。一般先由某人匿名写作,然后由喜好它的人抄写传抄。代表:张扬之《第二次握手》最出名。
老诗人群:曾卓《悬崖边的树》、牛汉《半棵树》、绿原《重读<圣经>》。天安门诗歌:1976年4月5日前后,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爆发的一场纪念周恩来的群众性诗歌运动。这是当代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的意义远远超过了文学自身,它不仅展示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同时也拉开了新时期文学复苏的序幕。
第十六章
80年代的作家构成: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一是在50年代因政治或艺术原因的受挫者,称为“归来作家”,有艾青、汪曾祺、蔡其矫、牛汉、绿原;另一重要构成是“知青”的一群,有韩少功、张承志、史铁生、贾平凹、王安忆、梁晓声、阿城、铁凝。
第十七章
文学历史的重写:1980年代流行“纯文学”“ 真实的文学史”等观念,提出文学回归本身,强调文学史学科的独立性和科学性,文学史写作的审美思维,并据此进行了文学史的重写,重新建构文学史书写的理论依据和评价标准,是历史重写的重要工作。
探索戏剧:一是对戏剧功能的再认识,以调整那种戏剧是回答社会问题,进行宣传教育最好的工具的流行看法,改变当代创作上抢题材、赶任务、说教等弊端。另一是“戏剧观”和艺术方法的多样化,改变当代创造上的“易卜生”模式和演剧体系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模式”的一统地位,达到对多种戏剧观和戏剧模式的开放。即不仅肯定“写实”,也承认“写意” “象征”的戏剧存在的合理性,承认布莱希特、梅特林克的经验和中国传统戏曲的经验。
探索剧不满足于既有的一套戏剧模式,而大胆地引入新的戏剧表现手法,进行新的尝试和实验的戏剧,使话剧的“散文化”和“叙事成分”有所增加,并将象征、隐喻、荒诞变形等手法广泛运用,把传统的戏剧冲突表现为人物内在心灵的较量,加强了舞台的综合性。代表作家高行健《车站》、《绝对信号》、《野人》。
80年代文学的三个特征:①有关“历史”清算和记忆的书写,几乎是80年代作家有意无意的选择(讲述被压抑的情感和故事)。②探索、创新的强烈意识。(意识流、零度叙述、开放性结构、多种叙述人称)。③持续的超越、创新的压力,给80年代文学带来“潮流化”的特征(组织派别、写评论、发宣言、命名文学现象,潮流:朦胧诗、伤痕文学、反思小说、改革文学、寻根文学、第三代诗„„)
第十八章
归来诗人:粉碎四人帮之后一些因政治原因辍笔的诗人复出。1980年,艾青把他恢复创造之后的第一本诗集名为《归来的歌》,由此得名。还有作品《鱼化石》
七月诗派:牛汉、绿原、曾卓。九叶诗派:辛笛、陈敬容、杜运燮,命名于1981年《九叶集》出版。
女性诗人翟永明:组诗《女人》,新一代女性的代言人,古典气质的增强
第十九章
第三代诗: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曾经喧嚣一时的朦胧诗已经渐渐沉淀,其思想内涵和艺术形式逐渐趋于成熟定型,即其创作风格如跳跃的结构、新奇的意象及关注现实的精神内核等,已经渐渐成为一种新的传统。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在朦胧诗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开始不满于它的停滞及局限,于是决定自行探索,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方式,他们带有强烈实验味道的诗歌,的确具有迥异于前辈诗人的特征,于是按照这一群体出现的时间,评论界称他们为“第三代诗人”。第三代诗人采用象征主义、黑色幽默、意象派等手法把物像进行机械化的组装,使诗变得扑朔迷离,波谲云诡,让人无法理解,甚至无法想象。代表人物是:韩东、于坚、徐敬亚、多多等。这支庞大的队伍“流派”林立,表现为南京“他们”文学社,上海“海上诗群”,四川“莽汉主义” “非非主义”等诗歌派别。
第三代诗歌具有以下特征:(1)呈现出反理性,反崇高,反英雄倾向,倡导小人物,平民意识;(2)重视流派与理论建设;(3)在创作上高度的语言意识,用口语化的语言拓展了当代新诗发展的空间,拒绝隐喻。他们把诗从群体意识中解放出来,促使中国诗歌呈现出多元化、边缘化、个人化的趋向。第三代诗歌被看作中国当代诗歌的分水岭。
建国后第一代带有强烈政治意识形态意味的诗人如公刘、白桦;第二代张扬个性但又关注社会的朦胧诗人如舒婷、北岛。
朦胧诗: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食指、北岛、顾城、舒婷、梁小斌、江河、杨炼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朦胧诗”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然而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关于朦胧诗曾在当时文坛引起论争。“朦胧诗”精神内涵的三个层面:一是揭露和批判黑暗的社会,二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反思与探求意识以及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三是在人道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人”的特别关注。
三个崛起: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出现的三篇为朦胧诗辩护的文章,具体指: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和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主要思想有:第一、朦胧诗代表了由非我向自我、非人向人的回归的趋势。第二、朦胧诗代表了回归艺术本身的趋势。第三、提出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呼声,公开亮出了现代主义的旗帜。
朦胧诗在当代文坛引起的论争:几篇反对的文章——公刘《新的课题━━从顾城同志的几首诗谈起》、章明《令人气闷的“朦胧”》(朦胧诗的得名)新诗潮刊物:1978年12月创刊于北京,由北岛、芒克等主编的《今天》,是朦胧诗派另一自己接受的名称,即“今天诗人群”。表现时代和民族历史的“史诗”
杨炼:组诗《土地》、《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大雁塔》、《礼魂》。江河:《祖国啊,祖国》、《纪念碑》、《葬礼》。梁小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雪白的墙》。顾城:“童话诗人”,《一代人》、《远和近》 北岛:《回答》 舒婷:《致橡树》、《双桅船》。海子:《亚洲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第二十章
伤痕文学:是经历了文革十年浩劫后最先出现的文学现象。伤痕文学的内容主要是写社会伤痕和人们心灵伤痕。十年**所造成的中国社会的悲剧,是一桩牵动亿万人心的巨大社会事件,不能不首先引起作家的深切关注:文革的切肤之痛,积郁十年的愤懑,人民所遭受的折磨和进行的痛苦挣扎,不能不要求文学优先表达。代表作有刘心武的《班主任》(开篇之作),卢新华《伤痕》(得名)。伤痕文学的问世标志着新时期文学的开端。它是觉醒了的一代人对刚刚逝去的噩梦般的反常的苦难年代的强烈控诉。伤痕文学的作者们以清醒、真诚的态度关注、思考生活的真实,直面惨痛的历史,在他们的作品中呈现了一幅幅十年浩劫时期的生活图景。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这就是伤痕文学的精神实质。但作为刚刚摆脱文革僵死的创作模式的文学先声,有明显的局限性:作品内涵不深,表现技法较幼稚。
寻根文学:从寻根文学作品和理论中可以发现,文化寻根有两种指向:一是寻中国文学历史之源,如楚文化、吴越文化、秦文化、晋文化等;二是寻找民族文化心理之源,如儒释道。而寻根意识大致包括三方面:一是对民族文化的重新认识和阐释,发掘其肯定性的文化价值(如阿城的《棋王》);二是发掘当代社会心理中存在的传统文化积淀,批判其否定性的传统文化因素(韩少功《爸爸爸》);三是以现代人感受世界的方式去想象历史或古代文化遗风,寻找激发生命力的精神源泉(郑万隆《老棒子酒馆》)。
韩少功《文学的“根”》、郑万隆《我的根》、李杭育《理一理我们的“根”》、阿城《文化制约着人类》、郑义《跨越文化断裂带》
贾平凹“商州系列”,阿城写西部。汪曾祺《受戒》、《大淖记事》,被称为寻根思潮的源头。寻根三部有名的作品:《爸爸爸》、《小鲍庄》、《棋王》。
风俗乡土小说:邓友梅《那五》、《烟壶》。
京味小说:奠基者老舍。发生地是北京,对“北京”的文化阐释。重要特点是幽默和大家气派,以及北京人一些根深蒂固的心理质素,“京味儿”就是北京特有的传统文化对北京人心理意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塑造,这种北京人的“集体无意识”。
另有冯骥才“津门系列”,《义和拳》《神鞭》《市井人物》,写市井奇人、奇事。
陆文夫:《美食家》展示社会变迁。刘心武:《钟鼓楼》、《风过耳》。
知青文学:两种说法——(1)作者曾是“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2)作品的内容,主要有关知青在文革中的遭遇,但也包括他们后来的生活道路,如返城以后的情况。
第一阶段
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带“伤痕”性质的知青小说,写苦难历程,以血泪的控诉为特征。主要作品:叶辛《蹉跎岁月》,竹林《生活的路》,孔平《晚霞消失的时候》。
第二阶段 80年代前期具有“回归”倾向的知青小说,写青春的激情和理想主义,以对知青生活正面价值的肯定为特征。主要作品: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张承志《黑骏马》,王安忆《本次列车终点》。
第三阶段 80年代中期以后是具有“反思”性质的知青小说,以对人性扭曲的思考为特征。主要作品:朱晓平《桑树坪纪事》,张抗抗《隐形伴侣》,陆天明《桑那高地的太阳》,老鬼《血色黄昏》,李锐《合坟》。
几位知青小说家的创作:韩少功、阿城、史铁生《我与地坛》、张炜《古船》
第二十一章
反思文学: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批作家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并追溯到此前的历史,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上,和伤痕文学相比,其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被称为“反思小说”。张一弓创作的中篇小说《犯人李铜钟的故事》以一个为了群众生命而不惜触犯党纪国法的大队支书的形象,树立了新时期第一个成熟而完整的悲剧英雄形象。高晓声的《李大顺造屋》则以看似幽默的笔法,揭示了中国农民自身的性格弱点,指出这些“民族劣根性”。
反思小说的内容及代表作品:
(一)政治反思:王蒙《蝴蝶》、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
(二)人性反思:古华《芙蓉镇》。
(三)民族性反思:高晓声《陈奂生上城》。
(四)苦难反思:张贤亮的小说《灵与肉》《启示录》《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五)现实社会反思:理想主义者的困惑《人到中年》;新时期军事文学的开拓之作《西线轶事》。
(六)人生反思:知青小说——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王安忆《本次列车终点》;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等。
(七)文化反思:张炜《古船》、陈忠实《白鹿原》等。改革文学:以1979年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为先声,一般文学史上称之为“改革文学”的写作拉开了序幕。之后,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张洁《沉重的翅膀》、贾平凹的《鸡窝洼人家》。(与改革开放有关)
第二十二章
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的作者大多具有反英雄、反典型、反崇高的意识,力图表现普通人物、下层人物的普遍卑微的生活,但拥有原始活泼的生命力。新写实小说与以往的写实小说最大的一个区别是作家审美态度的客观化,追求生活的原色魅力。叙事时多以非典型的、无必然联系的“生活流”的写作方式,让人物、事件、场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自然而然的展现,于是,在新写实小说中,没有戏剧性冲突、没有英雄人物,通常用人物的心理体验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和折射现实的存在。作者尽量将自己的倾向性和价值取向隐藏,力图避免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对生活原相的过度干预(零度叙述)。于是,新写实小说往往不存在一个贯穿于故事始终的中心情节,而多半是由一些散落的琐碎故事拼凑而成。
代表作家及作品:①池莉人生三部曲《不谈爱情》、《太阳出世》、《烦恼人生》(又名新写实三部曲)②刘震云《一地鸡毛》 《单位》③方方《风景》、刘恒《狗日的粮食》
先锋文学:是指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中国文坛上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上都呈现出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气息的创作流派,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中,也被称为新潮小说或实验小说。先锋文学无论在题材范围、思想主题、形式技巧和创作理念上都借鉴和模仿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表现出与传统文学迥然不同的特征。代表作家作品:马原《拉萨河的女神》(叙述圈套)是当代第一部将叙述置于重要地位的小说和《冈底斯的诱惑》。洪峰《奔丧》、残雪《山上的小屋》、格非《迷舟》(叙述怪圈)
现代派文学:以西方20世纪现代文学作为主要参照系,并将之转化为艺术经验的主要来源。对于特定时空的社会政治的“超越”,摆脱经典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方法,追求“本性意味”的形式和“永恒”的生存命题,是当时的探索趋向。在一定程度借鉴了西方现代主义的某些创作手法,对民族文化作全方位的反思,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消极的批判,对愚昧落后的痛惜,更注重表现人的个性,注重人的潜意识以及心理历程,对现代不合理的事以讽刺。在手法上,有些作品在模式的意义上摆脱了传统的情节而建立新的情节观念模式。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被称为“真正的”现代派小说、徐星《无主题变奏》,被称为80年代文学的分水岭。
第二十三章
女性文学:女性文学是诞生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开端,具有现代人文精神内涵,以女性为经验主体、思维主体、审美主体和言说主体的文学。在这一界说之下,女性文学的视野是开放的、发展的系统,而不是封闭静止的,应该是女作家基于性别主体意识、生别视角表现的关注女性命运、女性情感、女性生命的文学,或者是基于超性别意识(隐含性别主体意识)、超性别视角(隐含性别视角)表现的包括女性生存在内的、具有人类普遍意义的文本。
陈染、林白之“个人化写作”(又称“私人写作”)林白:《一个人的战争》,陈染《私人生活》(女性成长主题)
第二十四章
杨绛:《干校六记》,收《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小趋”记情》、《冒险记幸》、《误传记妄》六篇。从衣食住行、同志之谊、夫妻之情等琐事中反映知识分子于“文化大革命”中在干校的劳动生活。
巴金《随想录》,分为《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五集。是一部说真话的大书。名篇《怀念萧姗》、《小狗包弟》。
第二十五章
文化散文:指20世纪80,90年代出现,由一批从事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写作,在取材和行文上表现出鲜明的文化意识和理性思考色彩,风格上大多较为节制,有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和终极追问的散文,又称“学者散文”,代表作家余秋雨《文化苦旅》、史铁生《我与地坛》。
90年代散文创作繁盛。
90年代散文代表作家:余秋雨、史铁生《我与地坛》、张中行《负喧琐话》
大众文学:社会的商品化、市场化,意识形态和垄断权转到大众手中,知识界弥漫着“心理失落”、“焦虑”,俗文化兴起,是工业化社会中大众文化的直接产物,具有鲜明的都市性、现代性特征,具有娱乐功能和消遣的性质。(“明星”作家和作品排行榜)
补充:
1、余华:他是“先锋派”的代表作家,早年的小说带有很强的实验性,以极其冷酷的笔调揭示人性丑陋阴暗的角落,罪恶、暴力、死亡是他执着于描写的对象,处处透着怪异奇特的气息,又有非凡的想象力,客观的叙述语言和跌宕恐怖的情节形成鲜明的对比,对生存的异化状况有着特殊的敏感,给人以震撼。
《十八岁出门远行》,《河边的错误》,《现实一种》,《鲜血梅花》,《在劫难逃》,《古典爱情》
然而他在90年代后创作的长篇小说与80年代中后期的中短篇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使他享有盛誉的《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逼近生活真实,以平实的民间姿态呈现一种淡泊而又坚毅的力量,提供了历史的另一种叙述方法。死亡仍是其一大主题,极端化处理仍时隐时现。
2、高晓声之陈奂生系列:写出了背负历史重荷的农民,在跨入新时期变革门槛时的精神状态。
3、王蒙:首开新时期国内意识流小说创作先河,从愤青到回归。季节系列:《狂欢的季节》、《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和《踌躇的季节》。六部意识流小说:布礼、夜的眼、春之声、风筝飘带、蝴蝶、海的梦
4、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风泪眼》、《第十个弹孔》,大墙文学。
5、张贤亮:《灵与肉》(灵芝)、《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绿化树》(马缨花)、《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黄香久),写知识分子受难,女性━━生理和心理的救赎。
6、贾平凹:《废都》《商周》
7、莫言:《红高粱》
第二十六章
大致了解
第二十七章
90年代长篇小说热:竞写
二月河“历史小说” 阿来《尘埃落定》 王朔:《动物凶猛》、《过把瘾就死》 王小波《白银时代》 贾平凹:《废都》 韩少功《马桥词典》、陈忠实《白鹿原》
《芙蓉镇》的艺术特征:①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②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力求写出南国乡村的生活色彩和情调。
一、大胆地绘真写实
二、新奇的艺术结构,用几个母题去表达一个主题的情节
三、独特的叙述语言
古华小说《芙蓉镇》的艺术特征在于:
(1)融合了湘西地区的环境描写,突出了好山、好水、一方净土、地杰人灵的美丽背景,使作品具有一种诗意的美。(2)形形色色的人物在这样的背景下粉墨登场,他们的思想水平尽管并不相同,但语言很有个性化特点。
(3)作者巧妙选择了中国历史上几个具有转折性的代表时期,描写上述人物的言行和地方风貌的变迁,深化了作品的中心思想,而且很精辟入里。
(4)作者并没有停留于简单的说教来揭示“左”的思想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但却用带有道德思考的笔触,让人们在阅读中领悟人性的“真、善、美”(如秦书田的苦中作乐、谷燕山的凛然正气)以及“假、恶、丑”(如李国香的丑陋关系、王秋赦的投机污蔑)。
(5)人道主义思想贯穿全书,而且略带开放性质的结尾具有警世意义。谈谈古华的《芙蓉镇》的艺术特征。
古华的长篇《芙蓉镇》通过一个僻静山镇的盛衰变迁和人物命运描绘,再现了20多年来政治风云的变幻,揭示了“左”的错误政策给普通农民带来的严重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的历史性变革。
1、小说采用了跳跃式的“编年史”的写法。在20年的风云历程中,小说重点选取了1963年、1964年、1969年、1979年四个国家政治生活中关键性的年份加以展现。
2、小说透过小社会来写大社会。《芙蓉镇》以小镇为中心场地,以主人公胡玉音的命运变化、沉浮为主线,展现了时代风云的变幻;
3、作品还充满着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作家在展现时代风云同时,始终满怀深情地描写着家乡的山川风物,使作品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给人以清新俊永的艺术享受。
4、小说也充分展示了作家在叙述上的功力。无论是讲述故事、交待经历,还是刻画人物、传达心理,作者都大量运用了“叙述”的方法,疏密、详略、动静的节奏把握得十分得体。
5、小说借鉴了戏剧戏曲等艺术表现手法体现在:
一、故事情节的戏剧化:
二、人物形象的脸谱化:
三、小说环境的舞台化。结合作品谈谈汪曾祺小说的整体特征。
首先,汪曾祺的小说擅长描摹带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的乡土民情,奇风异俗,以及由此构成的独特的文化景观和文化氛围。
其次,松散自由的结构,是汪小说文体的主要特点,同时兼具散文化与诗化的特征,追求一种近似随笔的风格,往往采用淡化情节、重写气氛和情绪的散文化的处理方法。
再次,汪曾祺的语言有中国传统文学的韵味,文白相间,节制而富有弹性,清新自然,韵味悠长。是“诗化的小说语言”。淡泊悠闲,叙若家常,却功力深厚,体现出洁净、质朴、精练、典雅的特点,富于诗的韵味,善用白描手法。
第三篇:当代文学考试资料
一、填空题
1、_1949__年7月2日到19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以后通称第一次文代会)在北平召开。第一次文代会把延安文学所代表的文学方向,指定为当代文学的方向,在后来被当作是“当代文学”的起点。
2、在文学史发展上比较有意义的是___1979__年10月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简称第四次文代会)的召开,紧接着,1980年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了含义比较宽泛的“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总方针,来取代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和“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3、50年代初期的文学史是由一系列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构成的,到1954年和1955年,毛泽东亲自发起对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和对文学理论家__胡风___及其“集团”的镇压,可以说是这场冲突的顶峰。
4、周立波的长篇小说《___山乡巨变____》,虽然不是最早用艺术来描写合作化运动的作品,也不是最具有理论深度的长篇小说,但它有非常鲜明的艺术个性,即从自然、明净、朴素的民间日常生活中,开拓出一个与严峻急切的政治空间完全不同的艺术审美空间。
5、当代许多诗人都写作过被称为“政治抒情诗”的作品,如李瑛、闻捷、严阵、张志民、韩笑等,而___贺敬之__和郭小川则被认为是这一“诗体”的主要写作者。前者,有写于五六十年代的诗《回延安》、《放声歌唱》、《桂林山水歌》等。它们大都收入《放歌集》中。
6、《登记》、《三里湾》、《“锻炼锻炼”》等是作家___赵树理____写于五十年代的重要作品。在这些作品中,虽说农村开展的“运动”仍构成它们的骨架,但他在日常生活中所展开的关于社会风习、伦理的变革在农民心理、家庭关系、公私关系上留下的波痕和冲突,是留给读者印象最深的部分。
7、在革命历史小说的长篇中,最早出现的是有关革命胜利,即40年代后期战争的描述。杜鹏程的《_保卫延安__》,是当代最早被评论家从“史诗”的角度评价的长篇。
8、杨沫的《__青春之歌__》是50年代出版的一部产生重要影响的长篇小说。既是写“革命历史”,又是写知识分子“成长”的长篇。通过林道静的“成长”来指认知识分子惟一的出路:在无产阶级政党的引领下,经历艰苦的思想改造,从个人主义到达集体主义,从个人英雄式的幻想,到参加阶级解放的集体斗争——也即个体生命只有融合、投入以工农大众为主体的革命事业中去,他的生命的价值才可能得到真正实现。()
9、王蒙的《__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___》讲述的是关于20世纪现代中国社会的“疏离者”的故事。这部作品及其他的“干预生活”的创作,以富于浪漫激情的青年知识者的叙述人身份,来描述他们所观察到的社会“危机”;在一些作品中,并表达了对于前景不能确定的忧虑,和他们的“英雄”孤立无援的“悲剧”。
10、在60年代初的“散文复兴”中,__杨朔___、秦牧、刘白羽被认为是成就突出、且对当代散文艺术作出贡献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分别构成了五六十年代散文写作的三种主要“模式”,在一个时期产生广泛的影响。
11、写于1957年的三幕话剧《_茶馆__》,无疑是老舍在当代的杰作。借北京城里一个名为裕泰的茶馆在三个时期的变化,来表现19世纪末以后半个世纪中国的历史变迁。这种具有相当时间跨度的“历史概括”,是当代作家普遍热衷的。
12、“文革”中的青年诗歌写作,形成一定规模和群体性的,是“_白洋淀诗群__”,收入这一诗群成员的不少作品。一些诗选和研究论著,大体上将它看作是发生于“新时期”的“新诗潮”(或“朦胧诗”)的准备或源头。
13、伤痕文学较早在读者中引起“巨大反响”的,是北京作家___刘心武__的《班主任》。当时的评论界认为这一短篇的主要价值,是揭露了“文革”对“相当数量的青少年的灵魂”的“扭曲”所造成的“精神的内伤”。
14、《文汇报》刊出卢新华的短篇《__伤痕__》,受到广泛阅读和争论,它在“反映人们思想内伤的严重性”和“呼吁疗治创伤”的意义上,得到当时推动文学新变的人们的首肯。后者的篇名,与后来“伤痕文学”名字的出现,存在某种关系。15、80年代初,_王蒙__的《布礼》、《蝴蝶》、《春之声》、《夜的眼》,采用了一种类似西方“意识流”小说的方法,以主要人物的意识流动来组织情节,结构作品。这引起习惯于阅读“写实”作品的读者的惊喜或责难,而发生了有关“意识流”问题的争论。()
16、在80年代初,_高晓声____的小说以表现当代农民的命运著称,《李顺大造屋》、《“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等,是当时有影响的作品。在这些小说中,引人注目的是对当代农民性格心理的“文化矛盾”的揭示。
17、在不断地将“知青”投身运动的精神抽象化,并坚决地捍卫这“极其热忱的一代,真诚的一代,富有牺牲精神、开创精神和责任感的一代”的价值上,_梁晓声___的创作是有代表性的。在《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雨》、《雪城》等小说中,也写到知青所受的愚弄,但也表达了“我们付出和丧失了许多,可我们得到的,还是比失去的多”的“无悔”宣言。
18、曾卓写于60和70年代的《有赠》、《__悬崖边的树__》,被评论者所经常征引;那孤独站在悬岩上,“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的树,被作为“当代”受难者的姿态和心境的象征。19、80年代初被称为“朦胧诗人”的青年作者,一般都是“文革”期间就开始写诗的。北岛、舒婷、__顾城____、江河、杨炼五人,当时经常被看成是朦胧诗的代表作者。
20、_海子__的抒情短诗有浪漫的、梦幻的色彩,他将自己童年与少年时代的乡村生活经验,凝结成一个质朴、单纯的世界:麦地、村庄、月亮、天空等,是他诗中经常出现的、带有原型意味的意象。诗人赋予这些意象以新诗意,使它们与现代社会的个人经验产生了联系。()21、1985年的夏天,以“知青作家”为主的一些中、青年作家(如韩少功、李陀等)纷纷在报刊上撰文,倡议、宣扬有关文学寻根的主张。韩少功的《_文学的“根”__》一文,后来被有的人看作是这一文学运动的“宣言”。22、1984年在中篇小说《神鞭》的“附记”中,冯骥才___宣布要“另辟一条新路走走”,这就是写清末民初天津的“闲杂人和希奇事”,并写出“地道的天津味”。因此,批评家称这些小说为“津味小说”。除《神鞭》外,还有中篇《三寸金莲》、《阴阳八封》、《炮打双灯》和系列短篇《市井人物》。23、1993年,贾平凹的《__废都__》的出版,是当时小说界和文化界引人注目的事件。这部表现作者所说的苍茫、悲凉的“废都”意识的小说,被一些批评家誉为“深得‘红楼’、‘金瓶’之神韵”,“内容到形式都颇为惊世骇俗”之作;认为在人物刻画上形神兼备,“几近炉火纯青”,标志作者的走向成熟。但小说浓重的“颓废”、“没落”情调和性描写等,受到另外一些人的激烈批评。
24、_汪曾祺_的短篇小说,大多取材家乡乡村和市镇的旧日生活。《受戒》、《大淖记事》等作品写出了一种内在的欢乐。他在小说文体上的创造,影响了当代一些小说和散文作家的创作。
25、__残雪___1985年发表第一篇小说。作品主要有《山上的小屋》、《苍老的浮云》、《黄泥街》等。她的小说没有通常批评家所概括的女性创作的那种风格(柔美,细腻,情绪性等)。她将现实与梦幻加以“混淆”,以精神变异者的冷峻感觉和眼光,创造了一个怪异的世界。
26、与作品有更多可读性和传统文人小说风味的苏童不同,格非更具浓厚的“先锋性”。他的作品常让一般读者感到晦涩难解,出现被称为“__叙述的怪圈__”的结构。这在最初的《迷舟》和《褐色鸟群》中,就有令人印象深刻的体现。
27、余华___直到1987年的短篇《十八岁出门远行》和中篇《现实一种》,才“寻找”到了“一种全新的写作态度”,“思考脱离了常识的围困”。在这些作品中,对于“暴力”和“死亡”的精确而冷静的叙述,和在“冷静”后面的巨大的愤怒,让当时的许多读者感到骇讶。以至有的批评家将这些“年纪轻轻”的作家的写作称为“残忍的才华”。()28、1987年,池莉发表的《____烦恼人生)______》,是被批评家用来阐述“新写实小说”特征的主要文本之一。这篇小说与此后发表的《不谈爱情》、《太阳出世》,被称为“新写实三部曲”。在“新写实”作家中,池莉是最明确自己要表现“新”现实的一位。29、1987年,__方方_____的小说《风景》在评论界反应热烈,这个中篇也被当作“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这其实也是她写得最好的作品。30、__刘恒______创作取材的领域比较开阔。他写的表现农民、市民和城市知识分子的小说,都达到一定的水准。《狗日的粮食》、《伏羲伏羲》和《白涡》等,可以看到作家对于生存的基本欲望(食、性、权力等)的关注,并流露了人很难摆脱欲望陷阱的宿命情绪。
31、_刘震云______的《塔铺》、《一地鸡毛》、《单位》、《官场》、《官人》等,侧重关注人与环境的关系;或者说在社会结构中人的处境。他对于“单位”这一特殊的当代社会机制,以及这一机制对人所产生的规约,作了具有发现性质的描述。
32、__韩少功__发表的小说《爸爸爸》、《女女女》、《归去来》、《火宅》等,可以看作是对于“寻根”主张的实践。在这些小说中,生活细节的“写实性”的描述,与变形、荒诞的方法,哲理性的寓意,方式不同地结合在一起,展示近乎静态、封闭的湘楚地域的“原始性文化”,和这种文化所哺育的“群体”性格。
33、阿城的中篇小说《___棋王____》发表于1984年,受到广泛好评。此后又有《树王》、《孩子王》、《遍地风流》等作品发表。政治事件和社会矛盾在作品中已被淡化。他提供了另一种视角,即从基本的生存活动上表现“芸芸众生”在“文革”中的生活。“寻根”在阿城的作品中,主要表现为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理想的精神,作为人对世俗生活超越的凭藉。
34、__张承志___的小说有一种散文化的倾向,和一种“浪漫主义”的格调。这指的是作品中不懈的对于理想的坚守和追求,和那种抒情、渲泄的表达方式。他几乎所有的重要作品,如《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黑骏马》、《北方的河》、《黄泥小屋》、《金牧场》、《心灵史》等,都与生活于内蒙草原,特别是西北黄土高原的蒙古族、回族的历史和现实生活有关。
35、在1986年以后,王安忆发表了引起很多争议的“__三恋__”(《小城之恋》、《荒山之恋》、《锦绣谷之恋》),类似的作品还有后来的《岗上的世纪》、《文革轶事》,它们属于这一时期“热点”的性题材作品。
36、铁凝的《_玫瑰门_》被誉为展现女性历史命运的厚重之作。它通过以司绮纹为代表的庄家几代女性的命运,揭示女性生存与现代历史和社会秩序之间的深刻矛盾。()
37、陈染的小说被称为“私人写作”。她的长篇《_私人生活__》是她的女性成长主题、反讽性叙述和反叛性立场的一次集中体现。
38、巴金在1978年到1986年的八年间写作了150多篇随笔,总称为《__随想录_____》。《怀念萧珊》、《小狗包弟》等,是其中的名篇。这套散文集在80年代引起很大的震动,被称为“说真话的大书”。39、90年代初期,从事艺术文化史和戏剧美学研究的__余秋雨_,在《收获》杂志上以专栏形式发表系列散文,后结集成为《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出版,引起极大反响。一些重要的刊物和出版社,也有意识地举荐这一体式的创作,而推动“学者散文”的兴盛。40、“_个人化写作__”(或称“私人化写作”)是90年代作家和批评家谈论较多的话题。张旻的小说可以看作是这种“个人化写作”的一例。他的《情戒》、《情幻》、《自己的故事》等小说,多取材于校园人物的生活,以第一人称的视点展开主人公对自己故事的叙述。主要内容往往与人物的个人性情感经历与欲望体验相关,着意表现人物的内心冲突和体验。
二、名词解释
1、第一次文代会
1949年7月2日到19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以后通称第一次文代会)在北平召开。第一次文代会把延安文学所代表的文学方向,指定为当代文学的方向,在后来被当作是“当代文学”的起点。
2、革命历史小说
80年代有的研究者提出了“革命历史小说”的概念,指出这一“文学史”命名所指称的作品,是“在既定的意识形态的规限内,讲述既定的历史题材,以达成既定的意识形态的目的”。它主要讲述“革命”的起源的故事,讲述革命在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之后,如何最终走向胜利。革命历史小说的主要作品,长篇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吴强的《红日》、梁斌的《红旗谱》等。短篇小说方面有《山地回忆》(孙犁)、《百合花》(茹志鹃)等。
3、白洋淀诗群
“文革”中的青年诗歌写作,形成一定规模和群体性的,是“白洋淀诗群”。因一批从事秘密写作的下放知青聚集在河北安新县境内的白洋淀地区而得名。白洋淀诗群的主要作者有芒克、多多、根子等。“白洋淀诗群”的创作,一些研究者把它们看作是发生于后来的“朦胧诗运动”的准备和先声
4、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提法的出现,直接起因于揭露“文革”灾难,描述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的官员在“文革”中的悲剧性遭遇作品的大量出现。较早在读者中引起“巨大反响”的,是北京作家刘心武的《班主任》和卢新华的短篇《伤痕》。后者的篇名,与后来“伤痕文学”名字的出现,存在某种关系。除了卢新华的《伤痕》以外,这类小说还有郑义的《枫》、孔捷生的《在小赣那边》等。
5、“朦胧诗”派
1978年《今天》杂志的创刊,标志着这股现代诗潮从地下转入公开,进入“文革”后波澜迭起的文学大潮之中。这就是通常所谓的“朦胧诗”派,其成员包括北岛、顾城、舒婷、江河、杨炼、芒克、多多、梁小斌等,这些年轻诗人从自我心灵出发,以象征、隐喻、通感等现代诗歌的艺术技巧,创作了一批具有新的美学特点的诗歌。这一诗歌群体刚一出现于文坛,就因其独特而新颖的审美因素而受到人们的注意,并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
6、寻根文学
韩少功的《文学的“根”》一文,后来被有的人看作是这一文学运动的“宣言”。作为一种文学主张,文学“寻根”对文学创作,尤其是小说创作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对于风俗、地域文化的兴趣,是这期间小说创作开始出现的重要现象。“文化寻根派”作家群中,北京的阿城和湖南的韩少功是很有代表性的两位。他们的小说《棋王》和《爸爸爸》分别体现出了不同类型的文化寻根意识。
7、先锋小说
80年代中期马原、莫言、残雪等人的崛起是先锋小说历史上的大事,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把它当作先锋小说的真正开端。这一开端在叙事革命、语言实验、生存状态三个层面上同时进行。稍晚于他们也被人们看作是先锋小说家的有格非、孙甘露、苏童、余华、洪峰、北村等人。先锋小说具有鲜明的“文体”(或小说“范式”)实验的指向。
8、新写实小说
作为文学创作现象的“新写实小说”与“先锋小说”同时产生在80年代中期。江苏《钟山》杂志从1989年第3 期开始设立“新写实小说大联展”栏目,主动倡导并提出这个名称,在该栏目的“卷首语”中从理论上将其创作特点概括为“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1].被归入到这一名目之下的作家非常广泛,包括刘震云、方方、池莉等。
9、《干校六记》
《干校六记》是学者兼作家的杨绛80年代写的一部散文集。《干校六记》记述作者1969年底到1972年春在河南“五七干校”中的生活经历。所写的内容,大都是个人亲历亲闻的“琐事”: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小趋”记情,冒险记幸,误传记妄。其名称、写法和作者的叙事“立场”,都可见明代作家沈复的《浮生六记》的某种承传。
10、学者散文
八九十年代散文创作的一个重要的现象是,出现一种被人称为“学者散文”或“文化散文”的形态。这些散文的作者大都是一些从事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他们在专业研究之外,创作一些融会了学者的理性思考和个人的感性表达的文章。“学者散文”的出现,显示了知识分子关注现实问题和参与文化交流的新的趋向。这个时期较有影响的有金克木、张中行和余秋雨等学者型作家。
三、问答题
1、舒婷诗歌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特点,试结合具体诗作简析之。
比较而言,舒婷的诗在整个“朦胧诗”中最富于浪漫气息,这可能也是她的作品在青年读者中影响最大的原因。同时她也在抒情方式中自觉地融入了一些现代主义的技巧,比如她经常运用象征主义手法,以个性化的感觉来凝聚意象,以隐喻的言辞来营造诗的精神境界。《致橡树》里以“树”的意象,《双桅船》里以“船”和“岸”的意象,都在表达中留下阐释的空间,贴近于一种主观的个体生存经验。在另外一些短诗中,她在诗艺上的探索更为明显,如《路遇》:“凤凰树突然倾斜/ 自行车的铃声悬浮在空间/ 地球正飞速地倒转/ 回到十年前的那一夜”,由感觉上的联想创造独特的时空体验;又如《四月的黄昏》里则有“通感”的转化,能听到“旋律”的色彩,看到旋律的游移、低回,在灵魂里听到回响,对“通感”的运用使诗更加富有了多层次的含义,也更富有个性的生动气韵。
总之,在舒婷的诗中,各种主观性的象征俯拾皆是,意象之间的组合由主体感觉的变化而任意多样,这其实都不仅仅是使诗的语言空间得到了拓展,而且也是突现出了诗人心灵中强烈的自我色彩。
2、如何理解刘震云《一地鸡毛》中小林形象的前后变化?试结合小说具体内容简述之。
中篇小说《一地鸡毛》发表于1991年初。刘震云在这部作品中以非常冷峻而又略带微讽的笔触,叙写出了极其平庸琐碎的当代日常生活景况。考察小林这个人物的精神发展轨迹,即可具体看出这种生活的严峻性及其对个人精神磨损的效用。《一地鸡毛》写小林在家庭生活中所经历的精神磨砺与变化。生活的严峻性和销蚀力则更渗透进他的私人生存空间,使他在更本己的层面上也必须彻底摈弃自我意识。
比如小林被一个卖鸭子的老同学拉去帮忙收帐,起初感到很不好意思,觉得是丢人现眼的事,可是没几天下来,很容易地就挣到了钱,他也就习惯成自然了,小说中形容他的心态:“小林感到就好像当娼妓,头一次接客总是害怕、害臊,时间一长,态度就大方了,接谁都一样。”小说最后写到他向老婆大发议论,说“其实世界上事情也很简单,只要弄明白一个道理,按道理办事,生活就像流水,一天天过下去,也满舒服。舒服世界,环球同此凉热。”最后一句话是反讽,但由此引出的道理也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任由自己的意愿,生活中要紧的是吃喝拉撒睡,唯有物质要求牵动着人的一举一动,其余诸如师生之情、龌龊之感、脸皮面子甚至个人爱好等所有精神层面上的内容都可抛开不顾;是一切繁琐小事造就了人生,而不是任何浪漫的理想或精神的追求,显见的是,即便最私人化的生存空间中也容不下一个真正的“我”存在。小林的精神发展轨迹,就是他的精神世界逐渐抽空、个性逐渐消退的过程:他置身于生存的沉重压力之下,在毫不间断的生存的跌爬滚打中,难以有机会从容地听从于内心,而不得不坠入到无边的生存网络中,这同时也就注定了他已彻底丧失再度发展自我、抑或改变这种生存状况的可能。听任自己的精神世界愈加滑向平庸和贫瘠,人生的过程也就意味着丧失自己的过程。
3、阅读茹志鹃《百合花》中的两段文字,并结合整部小说,选择回答下列两组问题中的一组。
①小说一开始就写到“我”作为女性在战场上无用可派,被安排到包扎所,但小说通篇都没有写“我”如何在包扎所工作,却写了她与小战士的感情交流,进而写到小战士是带着一种美好的心情走向前线,牺牲了生命。这样的感情描写与战争的背景有何关系?是否隐含了女性在战争中的另外一种意义?
答:小说中写到“我”作为女性在战场上无用可派,被安排到包扎所,在“我”在刚刚接触小通讯员时,因赶路不及而“生起气来”,然后又对他奇怪的保持距离的作法而“发生兴趣”,以后是对小同乡“越加亲热”,接下去是“从心底上爱上这位傻呼呼的小同乡”,最后,“我”怀着崇敬的心情,“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就这样,小说通过“我”的一系列心理变化,由远而近、由表及里、由淡而浓地刻画和凸现了两位女性朴素、自然的形象,以及小通讯员动人的形象。而女性在战争中表现的意义女人上战场本身就是一件很悲哀的事。在小说中,充满着浓郁的抒情氛围,在这种抒情气氛下,人性得到了张扬,小说中对两位女性人物感情的客观描绘和作者注入了自己的感情,两者统一起来,就形成了委婉柔和、细腻优美的抒情调子,以朴素、自然、清新的笔调抒写和赞美了人与人之间的最美好最纯真的感情,创造出一种优美圣洁的意境。
②小战士第一次单独去找小媳妇借被子,结果碰壁而还,但作家没有直接描写那个场景,你能通过小说的人物塑造和其他场景描写,想象那场被隐去的场景是怎样发生的吗?
答:小战士是个极其可爱普通的战士,天真纯洁,充满朝气,对生活与自然无比热爱,憨厚朴实,拘谨腼腆,小战士第一次单独去找小媳妇借被子,那情景是想借又说不出口,当他硬着头皮讪讪开口说出了想借被子,小媳妇笑笑的问他借被做什么用时,小战士说她死封建,又怕小媳妇会舍得不借被子就绷着脸垂着眼皮回到了包扎气。小媳妇的被子是她唯一的嫁妆——个有着百合花图案的被子,她当然舍不得,这种情感在情在理,但当我和小战士再次向小媳妇借被子时,她听说借被子是为了打仗为了老百姓之后,„„“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屋瞅着„„,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到了包扎所,她又主动把被子“铺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当卫生员动手要揭掉通讯员身上的百合花被子时,新媳妇“劈手夺过被子。用自己的新被子为通讯员入殓时的那种果断、坚毅、不容商量的态度与先前的娴静羞涩判若两人„„
4、阅读下列有关宗璞《红豆》中的两段文字,并结合整部小说,选择回答下列两组问题中的一组。
①齐虹是个坏人吗?为什么江枚在参加了多年的革命工作,并以大学的新党委领导的身份出现在大学里时,还会对齐虹怀有如此迷醉的思念和深情?这样描写真实吗?
答:齐虹不是坏人,只是齐虹和江玫是有着不同的人生观,走在不同道路上的两个人。江玫对齐虹怀有如此迷醉的思念和深情,因为他们有着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江玫和齐虹的爱情,在起初,是弃满了浪漫色彩的。共同的爱好和互相的倾慕使他们走到了一起。他们心中只有爱、有诗、有音乐。他们眼中只有双方脸上的光彩和热情。他们像一切热恋中的情侣一样,觉得周围世界是那么美好他们彼此难以割舍的爱情仍然把他们维系在一起。小说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主人公江玫与齐虹从相识,相恋到最后决裂分手的全过程。幻想、期待、甜蜜、痛苦、矛盾、悲伤„„这一系列丰富的心理活动,在爱情和革命两条线索的交错发展下,小说真实而令人信服地记录下江玫性格与心灵的清晰脉络。拨开纷扰的爱情雾霭,透露出的正是主人公热诚而透明的心,江玫的信仰与追求,也是祖国冲破黎明前的黑暗那个生机勃勃、孕满希望的年代里一代人拥有的共同的真诚信念,符合一代青年知识分子从迷惘到觉醒、软弱到坚强的思想感情发展逻辑。不但揭示了“爱情为革命服务”的主题,而且显示了人的本性和感情的丰富和复杂性。作者真实地将这对恋人恋爱中的欢乐、痛苦、缠绵描写得细致入微,感人肺腑的同时,又激起当时在爱情上的种种正确观念的产生。
②红豆是一种相思豆,小说以红豆命名,并多次描写红豆藏在十字架里,这个细节在小说里象征什么?
答:红豆是一种相思豆,小说以江玫和齐虹的爱情为背景,一般的爱情也许就是浪漫幸福的的生活,单纯的就像那两颗“红豆”,但小说中的这段爱情却潜藏着危机,就像文中叙述的那样“在江玫充满爱情的心灵里,本来有着一个奇怪的空隙,这是任何在恋爱中的女孩子所不会感到的。而在江玫,这空隙是那样尖锐,那样明显,使她在夜里痛苦得睡不着。”对于江玫来说,正是由于深切的爱,才想到这样的念头,她不懂齐虹为什么要联想到恨,未免有些诧异地望着他。她在齐虹光亮的眼睛里读到了热情,但在热情后面却有一些冰冷的东西,使她发抖。这是由于江玫和齐虹的思想的不一致而产生的。江玫的爱情就象背负着一个字架,江玫在阶级意识不强烈的时候,在还没有真切地感受到国恨家仇的时候,她对齐虹依依不舍,但是当知道自己的父亲是受到迫害而死,局势的恶化,萧素的被捕,矛盾终于激化了,而导火线则是江玫必须面对人生的重要抉择:要不要和齐虹到外国去。可那时候江玫的梦不再是那种透明的,颜色非常鲜亮的少女的梦。尽管为了害怕再也见不着齐虹而在心里大哭,但是面对齐虹最后的哀求,她坚定地说不,而且不后悔。而齐虹虽然以尖刻的话语作为他们的结束,但也尊重了江玫的选择,并没有按原来的想法那样把她抢走。
齐虹的阶级思想比江玫要浓厚,他恨人类,恨那些想要毁了他富丽堂皇的大厅的家的人,到了最后他还是和家人去了美国。但是,他的爱是真挚的,他脸上的神气会由开始的总是漠然转变为后来的脸上罩满愤怒的阴云,对于江玫和自己一起到国外生活的事情绝望以后,脸上痛苦得变了形,眼睛红肿,嘴唇出血,脸上充满烦躁和不安,爱的自私的特点在齐虹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可是,在爱情领地范围内的自私和残暴却掺和着太多的情意,让纯真的,涉世未深的江玫甘愿受“折磨”,也让读者在心底上暗自原谅了他。
5、阅读铁凝《哦,香雪》中的两段文字,并结合整部小说,选择回答下列两组问题中的一组。①香雪的性格特征是什么?代表大山外面的文明社会的意象具有哪些特征?
答:香雪有着乡村姑娘纯洁善良品性。她是清纯的、洁净的,有一种非常健康非常纯洁的感情,不含其他杂质,可以感化别人,使别人的心灵也变得更美好。香雪平时话不多,胆子又小,但做起买卖却是姑娘中最顺利的一个。旅客们爱买她的货,因为她是那么信任地瞧着你,那洁如水晶的眼睛告诉你,站在车窗下的这个女孩子还不知道什么叫受骗。她还不知道怎么讲价钱,只说:“你看着给吧。”你望着她那洁净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望着她那柔软得宛若红缎子似的嘴唇,心中会升起一种美好的感情。你不忍心跟这样的小姑娘耍滑头,在她面前,再爱计较的人也会变得慷慨大度。“大山”象征着封闭、传统;“火车”象征着开放、现代。山村少女对开进深山的火车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以此折射出受现代文明冲击的农村蹒跚前进的身影。小说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
②如何理解贫穷闭塞的环境与道德纯朴之间的关系?抒情语调在小说叙述中产生了什么作用?
答:小说的情节十分简单,而相对较多的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使作品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作者特有的女性的细腻、敏感也突出了作品的抒情风格;但更重要的是时代思潮的影响,70年代末兴起的个性解放和主情主义思潮,使这一时期的小说出现了一种抒情化的倾向。闭塞的台儿沟因为火车的经过而没有了过去的宁静,也扰乱了少女们的心,一方面是因为少女们天生的好奇心理,一方面是封闭的山寨对山外世界、对文明社会的向往之情,小说的情感基调是清新、婉丽、优美、纯净的,但并不意味着纤弱、单薄竿浅显,相反它寄予了作者对时代现实的严峻思考:那纯朴、淡远的美果然是迷人的,令人不由自主地去欣赏和赞美,但它恰恰又是与贫穷和闭塞联系在一起,在时代列车的呼啸声中,这种纯朴迷人的美还能保留多久呢?80年代是一个对“现代化”充满神秘与迷信的时代,一种新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现代化必然代表进步、文明和美好;反之,就是落后、封建和野蛮,但作者敏锐的写出现代化(火车的象征)进入以前的人性淳朴的民间社会作出美轮美奂的赞美,这种深远的意蕴,将会超越时空而发生永恒的魅力。
6、阅读汪曾祺《受戒》中的两段文字,并结合整部小说,选择回答下列两组问题中的一组。①小说中写道“庵叫菩提庵,可是大家叫讹了,叫成荸荠庵。”你认为这种听任以讹传讹表明了当地人什么样的心态?如何理解小说之中世俗的欢乐气氛与寺庙节律之间的关系?
答:庵叫菩提庵,可是大家叫讹了,叫成荸荠庵,那里的寺庙和农家最悠闲最温馨,那里有人们总是做着最充实最诗意的事情,连和尚都是有人情味的。“放焰口”、“受戒”这些事件比较详细的描写给人好奇和耳目一新的感觉,它们很贴切地表现出当地人填充得饱满丰富意趣盎然。文中的荸荠庵纪事,以平常人的角度写几个和尚,甚至是以轻喜剧的姿态进行描写,作者是用人的天性看世界,用人的感觉来说生活,这种全新的意境已经足够让人心驰神往了,那男女主人公更是集中了这种“朴实”的精华,他们是简单自由的,却更尊重天性。他们的故事虽然象雾里盛开的花,但它毕竟宣告了另一种花开的样子,既使不可企及,雾里观花也是安慰。作者也表明了人们对于爱的追求是与生俱来的,它不会因任何环境的束缚而消逝;相反地,只要一点真情的触动,这种人性便会蓬勃地苏醒。无论是未受禁锢的常人,还是消心寡欲的出家人,都拥有着最原始的对物质生活的需求和对精神生活的渴望。人正是由于认识到了爱和被爱的美好,才能让自己和别人的世界亮丽多彩起来。相反地,若只有对人对事只有怨恨,他的世界将会漆黑一片。
小说中写的整个荸荠庵变成了一个世俗世界,对世俗生活和欲望的压抑与戒弃本是佛教的主要规范,在这里却无踪迹可寻,作者把这个宗教圣
地完全变成了一座美丽的桃花源。描写这种荒诞离奇的故事情节,为我们展现了一种情节的 “错位”之美,一个充满世俗味和人情欢乐气氛“美”的世界。
展现的是一幅自然、平和、纯朴的生活画面及清新淡雅的自然风光,用美丽动人的生活,表达了作者的理想。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那就是小说所表现的对人生、社会的理性思考,即不打破清规戒律的束缚,人生就不会潇洒,社会就不会平和。作者笔下的风俗民情愈美丽,愈表明破除各种桎梏的必要。如诗如画、清新淡雅的自然风光,自然纯朴、超脱和谐的世俗生活,天真纯洁、诗意朦胧的初恋情怀。现实和传统中的宗教戒律和游戏规则是完全不适用的,我们看到的就是生灵活现的人和人们,只不过没有尔虞我诈的心计,没有追名逐利的欲望,没有太多的琐碎和市侩,怎样是最透明的它就是怎样的。②如何理解汪曾祺自己所说的“《受戒》写水虽不多,但充满了水的感觉”这句话?“水”在这篇小说的环境描写之中具有什么作用? 答:《受戒》写水虽不多,但充满了水的感觉,水不但于不自觉中成了这篇小说的背景,并且也影响了这篇小说的风格。水有时是汹涌澎湃的,但我们那里的水平常总是柔软的,平和的,静静地流着。这种顺其自然的闲话文体表面上看来不象小说笔法,却尽到了小说叙事话语的功能。正是这种随意漫谈,自然地营造了小说的虚构世界。这个世界中人的生活方式是世俗的,然而又是率性自然的,它充满了人间的烟火气,同时又有一种超功利的潇洒与美。
第四篇:汉语言文学专业当代文学3、4考试重点总结
当代文学期末总结
第一章 1949------1976文学思潮
第一节 50年代、60年代文学运动与文学思潮
1、中国当代文学的三个历史分期:新中国成立后前期十七年(1949—1966); 文革十年(1966—1976); 新时期(1976—至今)。
2、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全称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于1949年7月在北平召开。会议听取了郭沫若所作的《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的总报告,矛盾总结国统区文艺运动,作了题为《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的报告,周扬总结解放区文艺运动,作了题为《新的人民文艺》的报告。大会指出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提出了社会主义时期文艺的新任务,成立了以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的全国文艺界的组织—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会后又接着成立其下属的各个协会。其中,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选举茅盾为主席,丁玲、柯仲平为副主席。这次大会标志着中国新文学以此为起点,进入了当代文学的阶段。3、1953年,第二次全国文代会在北京召开。
4、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三次大的批判运动:
一、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
二、对《红楼梦》研究中主观唯心论的批判。
三、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5、“双百”方针:(名词解释)(1)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之后,陆定一作了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告,对这一方针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2)、其具体内容包括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艺术和科学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3)、文艺界贯彻这一方针,出现了活跃的局面。6、1965年姚文元在《文汇报》上发表了《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这直接点燃了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第二节、“文化大革命”十年文艺思潮
7、林彪托江青于1966年在上海召开了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形成了《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推助了文革的爆发。
8、对于文革期间八个样板戏的认识和评价。放到文革文学中把握。(十年文革文学可能是大题)
9、江青一伙以总结创作经验为名,提出了“根本任务论”、“三突出”创作原则、“主题先行论”等一套创作理论。
10、文革期间,“文革”主流文学直接受制于政治,为阴谋家所控制欲操纵。但是还有两类文学值得我们关注:一类是不愿完全遵从政治之命的文学,如李心田反映30年代红军后代生活的《闪闪的红星》。另一类是地下文学,张扬的《第二次握手》(文革时期地下文学的代表作)和“天安门诗歌”。靳凡《公开的情书》,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赵振开(北岛)《波动》。(文革时期的具体内容看课件)
11、浩然的《艳阳天》它被誉为 “深刻地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农村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成功地塑造了‘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领头人’”的“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及他的《金光大道》。
12、“天安门诗歌运动”(名词解释):(1)、天安门诗歌运动产生于1976年春北京天安门广场爆发的“四五”运动。(2)、在文学意义上,它“对当代诗歌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标志着诗歌的现实主义战斗精神的恢复和发扬”。“天安门诗歌”挖掘了埋葬阴谋文学的坟墓,揭开了新时期文学的序幕。(3)、“ 文革” 结束后,以童怀周名义出版的 《 天安门诗抄》 汇集了这次运动的一些有影响的作品。
13、“白洋淀诗歌群”:(1)、是自觉地探索现代主义诗歌的写作,他们与北京等地的地下文学沙龙的成员,形成了当时潜在写作中较有规模的现代主义诗歌运动。(2)、其主要成员有姜世伟(笔名芒克)、岳重(笔名根子)、栗世征(笔名多多)等人。第二章 50年代、60年代小说 第一节50年代、60年代小说概述
1、对于这时期作品名及作者的掌握:(1)、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吴强的《红日》、曲波的《林海雪原》、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是四部反映解放战争的长篇小说。同样取材于解放战争,峻青的《黎明的河边》、茹志娟的《百合花》是本时期的短篇小说的代表。(2)、以抗日战争和20、30年代的革命斗争作为长篇小说的题材:杨沫的《青春之歌》、梁斌的《红旗谱》(享有中国农民运动的史诗之誉)。(3)、作为民主革命题材的延伸:路翎《洼地上的“战役”》(描写朝鲜姑娘和战士的爱情)。(4)、历史题材:陈翔鹤的《陶渊明写<挽歌>》、姚雪垠的长篇《李自成》反映明末农民起义。(5)、反映现实题材,多表现农村生活:用长篇形式反映农业合作化,赵树理的《三里湾》、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柳青的《创业史》
2、在现实题材中,本时期还有两类作品值得注意:一类是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敢于正视现实矛盾,揭露生活的阴暗面,大胆干预生活,触及人的灵魂,表现了强烈的探索精神和批判意识。另一类是邓友梅的《在悬崖上》、宗璞的《红豆》。打破人情人性的禁区,细腻的描写人的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充满浓郁的人情味。
3、荷花淀派:以孙犁为代表,由他的《荷花淀》而得名。主要成员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他们的创作特征:一是对河北农村生活的诗意描绘;二是善于从日常生活叙述中表现美的意蕴,表现出注入新的时代内容的人性美,具有欢乐、明朗的格调;三是善于刻画农村青年妇女的形象。“荷花淀派”的作品,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心理刻划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
4、在50年代,文学界有催成山西小说作家形成创作流派的努力。代表作家:赵树理、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等人,被人们称为“山西派”、“火花派”、“山药蛋派”。他们创作形成了某些共同性:
一、地域的特征。
二、写作与农村的“实际工作”的关系。
三、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来写。
四、重视故事叙述的完整和语言的通俗,以便能让识字不多的乡村读者接受。
第二节
柳青 梁斌 杨沫
1、名词解释 如《创业史》:作家、创作时间、主要内容、稍加分析
2、或者作品中的人物主要分析。(所以需要读作品或者结合课本作出自己的分析)。
3、如对于《创业史》中的梁三汉和粱生宝;《红旗谱》中的朱老忠和严志和;《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下面仅为个人归纳:
1、《创业史》:是作家柳青在20世纪50、60年代的代表作。它讲述的是从20世纪20、30年代起,粱家父子两代人的不同创业之路。粱三老汉创业以失败告终,其养子粱生宝抓住时代的特色,开始了创业之路。虽然他的养父仅仅想做一个“三合头瓦房院的长者”。但是他全心全意希望把互助组搞好,与干扰互助组的姚士杰、郭世富、郭振山作斗争,带领贫雇农共同富裕,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党的忠诚的儿子的形象。这是一部探索中国农民历史命运和生活道路的长篇小说。
(对于《创业史》中的人物,我们除了关注粱生宝,还要关注粱三老汉—中国老一代农民的典型。)
2、《红旗谱》:这是作家梁斌在20世纪50、60年代的一部伟大的作品。讲述的是清末年,长工朱老巩、严老祥阻止恶霸地主冯兰池毁钟侵田大闹柳树林,但最终冯兰池得胜,朱老巩呕血身亡,严老祥漂泊异乡。25年后,朱老巩儿子朱老忠回到故乡,和严志和一起与冯家抗争,让儿子大贵去当兵,资助严志和次子江涛学习,寄希望于“一文一武”报仇雪恨。最后在党的指引下,真正结束了悲剧命运。这是一部具有民族风格的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但是他对革命者形象描写的显得单薄。
(对于朱老忠和严志和人物形象的分析可参见课本)
3、《青春之歌》:是作家杨沫在20世纪50、60年代的作品。它主要是以林道静的生活轨迹为主线,展现了她从争取个性解放到走向献身于社会解放的革命事业,最终实现人生价值与生命意义的艰难旅程。具体包括她离家出走,反对包办婚姻;挣脱自私的余永泽的束缚,在卢嘉川、江华、林红等人的帮助下,不断克服自身弱点,加入中国共产党,走向革命的道路。这是一部探索民主革命时期青年知识分子道路问题的伟大的长篇小说。
第三节
李准 茹志娟
知道李准写了《李双双小传》 茹志娟的《百合花》风格“清新、俊逸”。第四节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等小说
1、对《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主人公的分析。其次注意一下《在悬崖上》和《红豆》,看看课本具体内容。2、1962年,卲荃麟提出了写中间人物的主张,受其赞赏的西戎的《赖大嫂》、赵树理的《“锻炼锻炼”》、张庆田的《老坚决外传》,但不久被作为“中间人物”的标志而收到批判。
第三章 50年代、60年代新诗
第一节、50年代、60年代新诗概述
1、新民歌运动:新民歌运动是1958年由毛泽东提倡,各级党委政府组织、发动的一场群众性运动。毛指出:“中国诗的出路,第一条民歌,第二条古典。”它对于诗坛的影响在于它被许多人视为与五四新诗相对立的诗歌发展的新道路。尽管有少数人持有不同意见,如何其芳、卞之琳、力扬,而且在报刊上展开了关于新诗发展道路的论争,然而“新民歌”问题实质上是不容置疑、讨论、选择的超出文学的问题。
2、郭沫若的《新华颂》(诗歌具体内容见课件)作为其献给新生政权的第一声歌唱。
3、李季的《杨高传》是其代表作,是“诗与劳动人民相结合”的榜样,“石油诗人”。
第二节
郭小川 贺敬之 闻捷
1、郭小川重点把握,主要考点是我们要熟悉课件上出现的具体的诗:《秋歌》、《团泊洼的秋天》、《望星空》、《一个和八个》(主人公王金)。考试形式:如“秋风象一把柔韧的梳子,梳理着静静的团泊洼”是诗人郭小川在《团泊洼的秋天》的诗句。
2、爱情三部曲:《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严厉的爱》。
3、贺敬之的代表作:《回延安》(用“信天游”的民歌体形式创作)、《雷锋之歌》(长篇政治抒情诗)、《三门峡—梳妆台》(较精美的政治抒情诗)。
4、闻捷的代表作:《天山牧歌》(他最有代表性的生活抒情诗总辑)、《复仇的火焰》(叙事诗的代表作)
第三章 50年代、60年代戏剧 第一节 50年代、60年代戏剧概述
1、戏曲、话剧和歌剧是中国当代戏剧的三大主要剧体。
2、中国当代戏剧史上的第一幕是由轰轰烈烈的戏曲改革运动开始的。
3、京剧《白蛇传》、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昆曲《十五贯》是1949年到1957年间传统剧目推陈出新的典范。
4、“第四种剧本”:(名词解释)剧作家刘川对1956年前后出现在中国剧坛的一批戏剧的概括。他呼吁在公式化、概念化的工农兵剧本之外,创作出符合生活本来面目,真正描写工农兵的剧本,也可以写知识分子,写工农兵的家庭生活、感情生活和个人生活。“第四种剧本”的代表作有:岳野的《同甘共苦》、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海默的《洞箫横吹》、赵寻的《还乡记》。
5、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 6、60年代“社会主义教育剧”:《千万不要忘记》、《年轻的一代》(作品有失真实性本质)。在这样情况下,也有好的,如《霓虹灯下的哨兵》,开创了军事题材戏剧的新局面。第二节
《茶馆》 《茶馆》的艺术构思:(简答)
1、使用“反描法”。在《茶馆》中作者写到精心选取了三个时代和社会,而大清国已结束,军阀统治也完了,来暗示国民党的统治的结局,答案其实显而易见。所以作者对于他要阐发的国民党统治必将走向灭亡的主题,引而不发,而只在反面大做文章,让观众在反面否定的感受中,自然趋向正面的主题。
2、使用“侧面透露法”。作者以小见大,以个别表现一般。该法考虑的是主题与典型环境之间的关系。在《茶馆》中,老舍别出心裁的选择了北京一个普普通通的大茶馆,这是该戏成功的关键的原因:首先中国的茶馆是极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其次旧中国额茶馆是个五方杂处的地方,各色人等都可以在这里自由出入;再次正因为中国社会各阶层人士都在茶馆活动,所以各阶层以及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必然在这里有所反映;最后,茶馆除了它的真实性质以外,又具有象征意味。
3、老舍有意识的舍弃中外戏剧传统的“一人一事”的方法,而采用“人像展览式”的方法来结构全剧、展开场面和刻画人物。通过这种展示,使观众看到三个时代的黑暗、腐朽和反动,从而表达了以“葬送三个时代”来歌颂新时代。第三节
《关汉卿》 田汉的代表剧:《关汉卿》(与朱帘秀的爱情)、《谢瑶环》、《文成公主》 第四章 50年代、60年代散文 1、60年代杂文:吴南星(邓拓、吴晗、廖沫沙的笔名)的“三家村札记”
2、散文三大家:杨朔、秦牧、刘白羽(掌握他们散文的艺术特色和局限性)杨朔:艺术特色;1)、对火红年代和普通劳动者的赞颂。如《香山红叶》中的老向导、《荔枝蜜》里的老梁、《茶花赋》中的普之仁、《雪浪花》中的老泰山。2)、独创的诗体散文风格。他所讲究的“诗意”,包括谋篇布局的精巧、锤词炼字的用心以及“诗的意境”的营造;其中最重要的其实是从“一些东磷西爪的侧影,烘托出当前人类历史的特征”的那种思维和感情方式(可不加上)。如“一直走进火红的霞光里去”(《雪浪花》)3)、布局精巧、语言凝练、意境深沉含蓄。如在《荔枝蜜》中以欲扬先抑的手法写出了“我”对蜜蜂由畏惧厌恶到乐意“变成一只小蜜蜂”的感情变化和历程。
4)、总:杨朔从单纯中求复杂,从复杂中求简练,使艺术结构与创造意境、抒写诗情完整的统一起来,从而创造了他个人的艺术风格,同时,也创造了那个时代的一种“颂歌”问题模式。局限性:1)、思想内容受时代所局限,如《泰山极顶》因歌颂“三面红旗”而留有“左”的痕迹; 2)风格上因其散文刻意求“诗”,惯用比兴和卒章显志的手法,在艺术表现上留有雷同化的倾向和求工的斧迹 秦牧;风格特色:1)、题材广阔、知识丰富。秦牧散文的题材可谓海阔天空,包括历史掌故、神话传说、风土人情、逸闻趣事、自然风光等各种知识。如《菱角的喜剧》涉及到植物、动物、化学、物理以至人体学等多方面的知识;
2)、趣味盎然、思想深邃。如《花城》由千姿百态的奇花异卉说到各种花卉的产地故乡,还谈及如何品味水仙的清雅、红桃的艳丽。又如《土地》是抒发政治情感。
3)、形式多样而又统一,语言表达亲切而活泼。无论是说理、抒情、叙事,表现方式多种多样;知识性小品又近乎做学问文章,笔法多样,但又相对统一。他喜欢用一种“林中散步”、“灯下谈心”式的亲切的文笔。善于运用成语、谚语、比喻、格言,以及适当的对偶句、排比句,显得新鲜活泼、自然贴切。局限性:1)、一些知识性材料在不同的篇目中反复使用,失去了新鲜感。2)、围绕一个中心说理,过多的罗列材料,有时显得冗杂拖沓;3)、强烈的政治宣传意识,使一些作品流露出说教气,所表现的哲理失之肤浅。
刘白羽;散文创作特色:1)充满革命激情,注重感情与体验的直接倾吐。作者是一位战士型作家,其抒情性议论非常精彩;如《日出》中“我们是早上六点钟的太阳”。
2)、其文笔气势恢弘,语言华美明丽,形成一种壮美的风格。他的散文一般都篇幅较大,多用长句,善于铺陈、排比,来造成磅礴的气势。同时注意炼字炼句,富有音乐美和绘画美。
3)、其散文的总体风格是:侧重于情思的抒发,注重构思和意境,语言的文学色彩强烈。局限性:1)、执着的强调散文是“壮丽生活的赞歌”、“战斗生活的号角”,把自己的散文创作完全纳入政治宣传的思维模式,太多的豪言壮语和政治议论削弱了散文的思想力量和艺术魅力; 2)、那些紧跟时代、歌颂“三面红旗”的作品打上历史烙印; 3)、他疏于修辞,语言比较冗繁,个别行文表达不够清晰,难免失却散文艺术语言应有的洗练和清通。第五章 1976—1989文学思潮 1、1979年10月30至11月16日召开第四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它标志着文艺界的全面“解冻” 2、1985、1986年,被人们习惯称之为“方法年”“观念年”。3、80年代后期文艺思潮发展演变,我们可以从几次较大的争鸣问题中看到其具体变化和进程: 1)、关于文学主体性的讨论; 2)、关于文学的“文化寻根”思潮;(韩少功在《文学的“根”》一文中说到“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根不深则叶难茂。”)3)、关于“重写文学史”。第五章 80年代小说
第一节 80年代小说概述
一、伤痕文学:
1、伤痕文学(名词解释):文革结束后产生的旨在控诉十年内乱给人民和国家造成沉重伤痛的文学作品。它无情地揭露了十年来一体化精神统治造成的诸多社会问题,极力伸张人道精神,努力恢复人在文学作品中的主体地位,是新时期文学中最先出现的创作潮流。代表作家及作品有刘心武的《班主任》、张洁的《从森林里来的孩子》、韩少功的《月兰》、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2、在伤痕文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小问题:1)、刘心武的《班主任》是新时期的开山之作,最早通过艺术形象来揭露“文化大革命”给我国人民带来的累累伤痕,尤其给青年一代的心灵所造成的毒害。
3、从维熙—“大墙文学之父”(对大墙文学做个了解)
二、反思文学:
1、反思文学(名词解释):是略晚于伤痕文学出现的一种文学思潮,是伤痕文学在社会内容上的扩展和深化,它把个人命运和社会历史道路的曲折过程联系起来,深刻揭示了建国以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代表人物和代表作有: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高晓声的《李大顺造屋》、古华的《芙蓉镇》(主人公胡玉音和秦书田)、路遥的《人生》(高加林和刘巧珍以及黄亚萍)、韩少功的《西望茅草地》、李国文的《月食》、《冬天里的春天》、王蒙的《布礼》、相见时难》、谌容的《人到中年》、张贤亮的《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知道他的代表作还有《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在答名解的时候,这些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可选择几个即可,但要知道这些作品属于反思文学。)
2、茹志娟的短篇小说《剪辑错了的故事》,是“反思文学”的起步标志。
三、改革文学:
改革文学(名词解释):
指反映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进行的社会改革,并以这一改革对旧的社会结构、社会生活方式与社会心理所带来的强烈冲击为基本主题的文学。发表于1979年的蒋子龙的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是改革文学的发轫之作。代表作家及代表作:柯云路的《三千万》、《新星》、张洁的《沉重的翅膀》、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张贤亮《男人的风格》、王润滋的《鲁班的子孙》。张炜的《秋天的愤怒》、《古船》、贾平凹的《《鸡窝洼人家 》、《腊月 正月》、《浮躁》、何士光的《乡场上》、王蒙的《坚硬的稀粥》、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孙少平、孙少安).四、寻根文学:
1.寻根文学(名词解释):寻根小说是指1985年前后出现的注重从民族文化传统的角度来对描写对象进行深层观照的旨在构建中国当代小说的“民族品格”的一股创作潮流。寻根小说,至少有两重追寻。一重是追寻中国传统文学的审美表现手法,一重是追寻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可不写)。代表作家及其作品:韩少功的《爸爸爸》、《女女女》、陆文夫的《美食家》(朱自冶)阿城的《棋王》、《孩子王》、《树王》、张承志的《黑骏马》、《北方的河》、王安忆的《小鲍庄》。2.、对“寻根文学”的不同态度(重要):一是持肯定态度,代表作有阿城的《棋王》、邓友梅的《烟壶》、《那五》郑万隆的《异乡异闻》系列等。以阿城的《棋王》为例。《棋王》讲述的是知识青年王一生的故事。写了一个“吃”和“下棋”的故事,作品揭示了我们这个民族凭借着及其简陋的“吃”和“下棋”,亦即物质与精神的最低层次需求度过了许多**的年代。作品中那个十年**只不过是中国历史上无数**年代的一种,而“吃”和“下棋”贯穿其中,充分让我们领略到了民族的韧性。作品流露出这样的暗示:道家文化传统是中国人应付乱世的有效工具。作者是通过在日常化的平和叙说中,传达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认同。二是持否定态度。代表作有韩少功的《爸爸爸》、《女女女》、王安忆的《小鲍庄》等。韩少功本来是要从民族文化教育中寻找美质的,他在《文学的“根”》一文中曾呼吁“绚丽灿烂的楚文化哪里去了?”然而他在《爸爸爸》中寻出的却是我们这个民族文化传统中深植一个丑陋不堪的“老根”:丙崽。丙崽是一个白痴,却被全村人奉若神明,他的胡言乱语倒置了全村人在一场大战中伤亡惨重。作者在这里批判了我们这个民族常常将自身的命运交付给某种荒诞而抽象的异己物,进而导致了整个民族行为常常陷入一种无理性的盲目之中。三是持辨证态度。代表作有冯骥才的《神鞭》、李航育的《最后一个渔佬儿》、《沙灶遗风》、《土地与神》等“葛川江”系列小说。《神鞭》中的主人公“神鞭”曾经打遍天津无敌手,这是我们民族曾经有过的辉煌,但在八国联军的枪炮面前,“神鞭”却不堪一击。于是主人公毅然决然的抛弃了神鞭,投入了北伐军,练就了双枪神枪手。作者在这里,表现了对民族文化传统的一种唯物辩证的历史态度,以及一种历史乐观主义。(当然,在这里大家可以尽量找自己熟悉的小说加以论证分析,这三部仅作参考)。
五、现代派小说:80年代中期出现的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徐星的《无主题变奏》、莫言的《红高粱》等一批现代派小说在思想意识、文学精神和表现手段等方面,均具备了较明显的现代主义特点。他们创作形成了某些共同性:
一、地域的特征。
二、写作与农村的“实际工作”的关系。
三、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来写。
四、重视故事叙述的完整和语言的通俗,以便能让识字不多的乡村读者接受。
六、先锋小说(可能大题之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仅供参考)1985年开始,文坛上出现了一批先锋小说,这些小说有的具有现代派小说特点,有的具有后现代主义特点。先锋小说的具有鲜明的特点(P133,根据自己情况删减))先锋小说的代表人物有马原、苏童和余华(这三位作家要具体分析,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分析,见课件)
七、新写实小说(可能大题之一。)“新写实主义”是开端于80年代后期的一种小说思潮,他对应于80年代后期以后中国社会大写的“人”解体、文学中的终极理想消失、政治热情降温、个体生存艰难等复杂的现实,以及1987年之后先锋小说遭遇冷落的艺术现状,是对于现实和小说的双重反映。它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虽然从总体的文学精神来看,新写实小说仍可归为现实主义的大范畴,但无疑具有了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各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它的代表人物:池莉、方方、刘震云、刘恒。(具体分析四位作家)第二节 王蒙 刘心武 陆文夫 高晓声 对于王蒙,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春之声》、《海的梦》、《活动变人形》(重点分析,最好读作品。课件上有对这部作品的具体的一些分析和认识)对于刘心武,知道其短篇小说《班主任》,见伤痕文学。《钟鼓楼》是刘心武市井文学创作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荣获全国第二届“茅盾文学奖”。(需要分析)
对于陆文夫,知道他的《美食家》(寻根文学)里面的朱自冶。对于高晓声,知道他的《李顺大造屋》以及由《“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陈奂生出国》等所组成的“陈奂生系列”小说。第三节
蒋子龙 张洁 谌容
对于蒋子龙,他的工业改革题材小说,《乔厂长上任记》对其主人公乔光朴的分析。(自己读作品或者结合课本和课件)张洁,是需要重点把握的一个作家。参加课本,根据自己读作品的情况加以分析。谌容,《人到中年》,这部小说的主要成就在于塑造了陆文婷和“马列主义老太太”秦波这两个艺术形象。
第四节
汪曾祺 林斤澜 邓友梅 冯骥才 对于汪曾祺。汪曾祺小说艺术特色:
(一)、浓郁的乡土风俗画描写。汪曾祺的小说是一幅幅清新隽永、淡泊静雅的风俗画,而且大量的风土人情描摹有着深刻的人生内涵。在其笔下,地方风俗多靠人物来体现。风俗即人。他认为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生活的抒情诗。如在《受戒》中叙述当地当和尚的习俗。“可见,在庵赵庄,当和尚是一种常事,就像是一种职业,并且当和尚也要通过关系,也有帮。”
(二)、鲜明的传统哲学意识和审美态度。汪曾祺的小说融会了儒道互补、儒内道外的哲学意识和民间文化的生存意识。其人物大多重入世、重实践、重世俗,又不为功名利禄所左右,追求自由放达的人生。如在《安乐居》中,老王是个扛包的,可是他扛包与众不同。他扛起包来自己乐滋滋的,让人看起来也觉得无比惬意。扛包本来是很辛苦的,但在汪曾祺笔下的老王却自得其乐。
(三)、小说散文化。a、重氛围描写:《受戒》开篇用了几千字来写庵赵庄一带的风景,当地习俗以及佛门净地的人间烟火。b、轻情节结构:汪曾祺小说的结构大都散漫随便,貌似随笔,无拘无束,随物赋形,姿态横生。等到人去事散后,小说也在读者不知不觉中结束了。C、散文化的语言:他的叙述语言简洁干净,文白相间,雅俗互现。雅则简洁冲淡,不乏幽默情致,俗则贴近口语,多用短句,质朴鲜活。(可自己加例子)
对于林斤澜,需要知道他的系列小说《矮板凳》和《十年十癔.》。对于邓友梅小说创作可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在悬崖上》、第二阶段,《追赶队伍的女兵》、第三阶段,《那五》、《烟壶》(京味儿)对于冯骥才,《啊!》《神鞭》。(津味儿)第五节
张贤亮 贾平凹 王安忆
1、对于张贤亮 知道《灵与肉》是他的作品,能够分析《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2、对于贾平凹 《浮躁》、《秦腔》(分析)《高老庄》(高子路、西夏)、《废都》(庄之蝶)
3、对于王安忆,重点把握,她创作的三个主要阶段:(根据分值适当增减)1)其小说创作的第一阶段:以优美的抒情笔调,细腻的表现年轻人对理想和爱情的认真追求,执着的表现生活中的美。该阶段作品代表有被合称为“雯雯系列”的 《雨,沙沙沙》、《命运》、《广阔天地的一角》、《幻影》和《一个少女的烦恼》等。“雯雯系列”较为真切的表现了女知青雯雯在插队的农村及返城以后的经历与心理、情感方面的变化,构筑了一个美丽纯真的艺术世界,作品中的雯雯淳朴、文静、好思、内秀,寄托了作家最为美好的情感与愿望。2)、1981年以后,王安忆的创作走出了雯雯们单纯、狭小的艺术天地而进入了较为广阔的现实世界,这是其小说创作的第二阶段。代表作有《本次列车终点》、《归去来兮》、《流逝》等。这些小说的题材更加广泛,作品所反映的现实人生也更加广阔,人物形象丰富多样,作家更多的从人的价值和人的文化心理的视角来进行思考。因此,作品的主题更加意蕴更加深刻、丰厚,在艺术手法上也有新颖的探索。如《归去来兮》中郁桑和真真的爱情、婚姻以及前者思想性格的变化深刻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层的市民生活与心态,在赞美善良、正直、无私的同时,批判与鞭挞了追求享受、自私。虚荣的人生态度。3)、1984年以后,王安忆的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她开始以较为深邃的历史眼光和更加深刻的文化哲学视角关照社会历史、人的命运与情感变迁,往往站在中西文化冲突的高度来思考民族文化的历史命运及其制约下的民族生存。代表作有《小鲍庄》、《大刘庄》等本土文化小说,《一千零一弄》、《悲恸之地》等都市文化小说,《荒山之恋》、《小城之恋》、《锦绣谷之恋》(“三恋”等性爱文化小说及《神圣祭坛》、》弟兄们》等女性主义小说。(其中对《小鲍庄》和《小城之恋》要能够分析,分析参见课本123---124,再结合自己阅读作品)90年代之后,王安忆的《纪实与虚构》、《长恨歌》(分析)
4、铁凝:1986年是文学界公认的铁凝创作转变的分界线。1986年、1989年、1995年,铁凝先后发表反省古老历史文化、关注女性生存的中篇小说《麦秸垛》、《棉花垛》、《青草垛》。(“三垛系列”)。她的代表作《玫瑰门》“玫瑰门”是女性之门、生命之门、欲望之门、新生之门、堕落之门,同时也是救赎之门。
5、迟子建《额尔古纳河的右岸》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6、对“女性文学”的不同解释:(女性文学可能考大题,包括80年代的王安忆、铁凝、迟子建、张洁和90年代的陈染、林白、徐坤。结合她们的作品进行分析)1)、从“表现对象”的角度来界定。认为只要作品表现的是女性,无论是男作家还是女作家创作的,都可以称为“女性文学”。
2)、以创作主体的性别作为依据。即广义地指女作家创作的一切作品。
3)、不仅强调作家的性别因素,而且强调作品内容、题材、主题必须是女性的。即女性作家描写女性生活的作品。
第六节
张承志 韩少功
张承志要重点把握:张承志小说的特色:(见课件,两个系列)(可能考简答)韩少功放到寻根文学中:《爸爸爸》、《马桥词典》 第七节 徐怀中的《西线轶事》(知道)莫言: 1)、《红高粱家族》包括:《红高粱》和《高粱酒》、《狗道》、《高粱殡》、《奇死》等。
2)其中的《红高粱》(见课本131到133)3)《丰乳肥臀》《透明的红萝卜》《檀香刑》《生死疲劳》《蛙》 第八节
马原等人的先锋小说 见前面的先锋小说 第七章 80年代新诗 第一节 80年代新诗概述
1、随着一批冤案、假案、错案的平反,诗坛出现了一个庞大的“归来”是人群,他们创作的诗歌被称作“归来的诗”。
2、朦胧诗:(名词解释)它指称的是以北岛、舒婷、顾城、杨炼、江河(五大将)为代表的一批“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朦胧诗作为一种新诗潮,一开始便呈现出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审美特点。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现确认,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自由心灵奥秘的探险构成了朦胧诗的思想核心。朦胧诗对传统诗歌艺术规范的反叛和变革,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新鲜的审美经验。意象化、象征化和立体化,是朦胧诗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
3、“三崛起”(肯定了朦胧诗的价值)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光明日报》1980年5月7日。)。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诗刊》1981年第3期)徐敬亚《崛起的诗群》(《当代文学思潮》(1983年第1期。)
4、“第三代诗人”或曰“新生代诗人”、“后新诗潮”的集体亮相是在1986年,《诗歌报》和《深圳青年报》联合以“现代主义诗歌大发展”的方式集中介绍了由一百多名第三代诗人分别组成的六十余家自称诗派及其试验诗歌代表作品,如南京的“他们”,上海的“海上诗群”,四川的“莽汉主义”、“非非主义”、“整体主义”、“新传统主义”等等。
5、关于人文精神大讨论:张炜、张承志。
6、王朔的《动物凶猛》后来改编为《阳光灿烂的日子》
第五篇:2013下学期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重点名词解释)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伤痕小说:产生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开山之作为刘心武的《班主任》,因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而得名,主题主要于展示“文革”给人民大众带来的精神和肉体创伤,这些小说沉痛的揭露出十年**给我们的民族带来的灾难,带给人的悲惨遭遇和内心创伤,深刻的提出了一系列与千百万群众命运休戚相关的社会问题,并引导人们去思考悲剧的原因。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王亚平《神圣使命》、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宗璞《我是谁》、张贤亮《邢老汉与狗的故事》;长篇小说:莫应丰的《将军吟》、古华的《芙蓉镇》、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2.反思小说:主要指1979至80年代初出现的对解放后几十年曲折历史和人的现实处境等进行反思的小说,发轫之作: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其他代表作品有中短篇小说:《李顺大造屋》、《绿化树》等;长篇小说:《古船》等。与伤痕小说内容上有交叉,是伤痕小说的深化。但存在偏重于政治反思,文化反思等不够等缺陷。
3.先锋小说:中国文坛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上都呈现出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气息的小说创作流派。主要代表作家有马原、残雪、苏童、格非、余华、叶兆言、孙甘露、洪峰、北村等人。具有两大鲜明特点:(1)话语的叛逆性,即对权威叙事的颠覆和反抗;(2)形式的前卫性,即大胆尝试最新的文体试验。
4.女性主义小说:指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我国女性作家描写女性独特的社会、情感经历、带有鲜明女性性别特征的小说。对女性的自我认同与男权话语的抗拒是其中心价值取向。代表作家有林白、陈染等。
5.归来诗人:粉碎“四人帮”以后,一批在中国诗坛上一度被冤屈而消失了的诗人重返诗坛,唱起“归来”的歌,她们被称为“归来诗人”,其名得之于艾青诗集《归来的歌》。
6.朦胧诗:崛起于70年代末期、80年代初期,是新时期出现的现代诗剧,其名来源于一篇诗评《令人气闷的“朦胧”》,诗歌既有主题或内容上哲理的思考,又有写法上现代诗艺如象征手法的运用,代表诗人有: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江河等人。
7.大墙文学:指反映文化大革命中因遭受迫害而被关押在监狱的“大墙”之内的人们的遭遇的文学作品,在伤痕文学或伤痕小说中开辟了一个新的题材领域,是其中的一个独特类型。代表性作品是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类似的作品还有王亚平的短篇小说《神圣的使命》。
8.“现实主义冲击波”:(1)时代的背景:90年代中期,改革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国企政策、转轨等。(2)代表作家作品:何申《年前年后》、《信访办主任》、关仁山《九月还乡》、《大雪无乡》、刘醒龙《凤凰琴》、《分享艰难》;(3)主要特点----A关注低层群众的生存命运,体现社会关怀精神或公众意识B不回避生活的矛盾,大胆表现改革中的一些热点和焦点问题C弘扬主流文化精神
9.寻根小说:对民族文化或传统文化与地方文化进行反思、审视与批判的小说,其目的主要在于发掘民族文化传统的活用资源,重铸民魂或民族精神,同时在全球化语境下参预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对话。所谓寻根,就是寻求民族文化之根。代表作家有贾平凹、韩少功、阿城等。其特点是:一超越政治视角,走向文化视角。二是追寻民族文化之根,参预与世界文学的对话。
10.新写实小说:指(1)8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2)书写普通人的生存状态或生存本相(3)在价值取向、叙事风格与审美趣味方面有别于传统现实主义特别是“革命”现实主义小说的写实主义小说。代表作家有池莉、方方、刘恒、刘震云等。
11.知青小说:指描写知青生活的小说作品。或描写知青生活的苦难,揭露文革非常历史岁月的黑暗,凭吊流逝的青春岁月;或表达“青春无悔”的理想情怀等等。代表作家有梁晓声、韩少功、张承志、史铁生等,代表作品有《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等。
12.潜在写作:指17年和文革期间,许多被剥夺了正常写作权利的作家们的创作,包括她们当时不能发表的作品和本无发表预期的日记、书信等。“潜在写作”的相对概念是公开发表的文学作品,两者一起构成了时代文学的整体。
13.反思文学:是继“伤痕文学”之后出现的文学现象,因表现出对于社会历史痛定思痛的反思特点而得名。其把揭露与批判的文学承担前溯至五十年代甚至更前,具有较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较大的思想容量。但理想主义的理性色彩,使反思文学失去了“伤痕文学”刻骨铭心的忏悔和绝望,在某种程度上回避了揭露文化大革命的灾难性实质。代表作家作品有:茹志娟《剪辑错了的故事》、王蒙的《布礼》、《蝴蝶》、方之的《内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