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

时间:2019-05-14 17:52: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当代文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当代文学》。

第一篇: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一、填空题

1、诗歌默写(10首)郑愁予《错误》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郑愁予《如雾起时》

我从海上来,带回航海的二十二颗星 你问我航海的事儿,我仰天笑了„„ 如雾起时,敲叮叮的耳环在浓密的发丛找航路;用最细最细的嘘息,吹开睫毛引灯塔的光 赤道是一痕润红的线,你笑时不见 子午线是一串暗蓝的珍珠

当你思念时即为时间的分隔而滴落 我从海上来,你有海上的珍奇太多了„„ 迎人的编贝,嗔人的晚云

和使我不敢轻易近航的珊瑚的礁区 余光中《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等你在雨中》

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

蝉声沉落,蛙声升起

一池的红莲如红焰,在雨中

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

每朵莲都像你

尤其隔着黄昏,隔着这样的细雨

永恒,刹那,刹那,永恒

等你,在时间之内,在时间之外,等你,在刹那,在永恒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我会说,小情人

诺,这只手应该采莲,在吴宫

这只手应该

摇一柄桂桨,在木兰舟中

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

耳坠子一般的悬着

瑞士表说都七点了

忽然你走来

步雨后的红莲,翩翩,你走来

像一首小令

从一则爱情的典故里你走来

从姜白石的词里,有韵地,你走来 食指《相信未来》前三节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穷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通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食指《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一片手的海洋翻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

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我双眼吃惊地望着窗外,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 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手中。

线绳绷得太紧了,就要扯断了,我不得不把头探出车厢的窗棂。直到这时,直到这时候,我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阵阵告别的声浪,就要卷走车站; 北京在我的脚下,已经缓缓地移动。

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想一把抓住他的衣领,然后对她大声地叫喊: 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

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因为这是我的北京,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1968年12月20日 北岛《回答》前四节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为了在审判前,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舒婷《神女峰》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手帕中

是谁的手突然收回

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离去,谁

还站在船尾

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

江涛

高一声

低一声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

但是,心

真能变成石头吗

沿着江岸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

正煽动新的背叛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海子《月光》

不要说死亡的烛光何须倾倒 生命依然生长在忧愁的河水上 月光照着月光月光普照 今夜美丽的月光合在一起流淌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前程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个温暖的名字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2、作品、出版时间、人物(20空-20分)A、诗歌方面

郭小川(1919-1976)《致大海》《望星空》(1959、4、10,为人民大会堂落成而作)《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一个和八个》《甘蔗林青纱帐》《向困难进军》 贺敬之(1924-)一是抒情短诗:《桂林山水诗》《回延安》;

二是政治抒情诗《放声歌唱》《十年歌颂》《雷锋之歌》

海子(1964-1989)《亚洲铜》《秋》《答复》《春天,十个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月光》 韩东《有关大雁塔》《你的手》 北岛(1949-)《无题》《回答》《古寺》

舒婷(1952-)《这也是一切》《馈赠》《四月的黄昏》《致橡树》《神女峰》《双桅船》《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顾城(1956-1993)《远和近》 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

时很近。

《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弧线》鸟儿在疾风中,迅速转向,少年去捡拾,一枚分币,葡萄腾因幻想,而延伸的触须,海浪因退缩,而耸起的脊背。

《生命幻想曲》(15岁)《墓床》《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B、小说方面(主要作家、主要作品、主要人物---红色经典、80年代、90年代)a、建国后的相关作品

问题小说:(社会转折)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1951年出版)内容概要:知识分子丈夫和农民妻子进城后的矛盾和和解的过程。

战地爱情:路翎《洼地上的战役》(1951年出版)内容概要:志愿军战士王应洪与朝鲜姑娘金圣姬无法实现的爱情。

干预现实小说: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1957、5、8)(原名:组织部来了个年轻)内容概要:小学教师林震调到组织部不适应组织部环境,作品塑造了林震鲁莽、热情而幼稚的性格;副部长刘世吾的能力才干高,但冷漠的性格缺陷;工长建党组组长韩常新官僚主义“比领导干部还像领导干部 ”的形象。

爱情题材:宗璞《红豆》(1957年出版)内容概要:作品通过大学生江枚和齐虹的爱情悲剧,讲诉的事一个在时代巨变面前知识分子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故事。b、革命历史题材(三红一创,青山保林)

杜鹏程《保卫延安》1954年6月出版,内容概要:以1947、3-9月延安包围战为背景,我军一个英雄连所参加的青化砭、蟠龙镇、榆林、沙家店等战役为主线,连长周大勇的英雄事迹为中心,塑造了当地文学中最早的政工部形象团政委李诚的事迹。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1962年出版,内容概要:描写重庆解放前夕残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战争为主要内容,它的基本情节以“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包括渣滓洞和白公馆)内的敌我斗争为中心,交错地展开了我地下党领导的城市的地下斗争、学生运动、工人运动、狱中斗争以及华蓥山区的武装斗争,集中描写了革命者为迎接解放、挫败敌人的垂死挣扎而进行的最后决战,歌颂了革命者在酷刑考验下的坚贞节操,塑造了许云峰(许建业)、江姐(江竹筠)、成岗(陈然)、刘思扬(刘国志)、余新江(余祖胜)等众多可歌可泣,令人难忘的革命英雄形象,深刻展示了革命者的崇高精神境界和思想光辉。

吴强《红日》1957年出版,内容概要:以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全歼整编74师的史实为依据。以儒将沈振新的挫折到胜利的战斗历程(涟水、莱芜、孟良崮)为主线。同时塑造了敌军张灵甫的骄横狂横刚烈沉着干练。

梁斌《红旗谱》1957年版,内容概要:三代农民与地主的矛盾,在20世纪前半期的历史中,朱、严两家三代农民一不同的方式与地主冯老兰两代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第一代农民朱老巩为了捍卫锁井镇的48亩公田与地主冯老兰发生冲突,失败后吐血身亡。第二代农民朱老巩的儿子朱老忠被迫远走他乡,若干年后回乡复仇。二代和江涛、运涛、大贵、二贵等第三代结识了共产党,在共产党的教育下,两代人一起成长为光荣的无产阶级战士。

杨沫《青春之歌》1958年出版,内容概要: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党领导下的学生运动的长篇小说。塑造了一个从追求个性解放到献身社会解放的青年知识分子林道静的形象。经历三段爱情,也可以说是革命,第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余永泽;第二个理论马克思主义者:卢嘉川;第三个中国化的共产党人:江华。c、通俗题材小说

曲波《林海雪原》1957年出版,是革命英雄传奇小说,内容概要:1946年,内战在东北一触即发,同年冬天,东北民主联军一支小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儒将)的率领下,深入林海雪原执行剿匪任务的过程。着重描写侦察英雄杨子荣(豪侠)与威虎山座山雕匪帮斗智斗勇的传奇故事。塑造了佳人、战士白茹的形象,及男匪许大马棒和女匪蝴蝶迷的形象。d、农村题材小说

柳青《创业史》1960年出版,内容概要:陕西渭南地区下堡乡“蛤蟆滩”的农民梁三老汉和养子梁生宝两代人创业观念上的冲突和变迁,以及土地改革到农业合作化转变的艰难历程。e、80年代的少说

伤痕文学:刘心武《班主任》1977年出版,班主任张石俊,不良少年宋宝绮,团支书谢惠敏

卢新华《伤痕》1978、8、11信奉革命真理的女孩晓华和与有历史问题的母亲

反思文学:张贤亮《绿化树》1984年出版,张永麟与马缨花;《男人的一半是女人》2000年出版

王蒙《蝴蝶》高级干部张思远,初恋秋文,第一任妻子海文,第二任妻子美兰《春之声》《杂色》《海的梦》《相见时难》《布礼》

改革文学:蒋子龙(1941-)《机电局长的一天》(1976、1人民文学)《乔长长上任记》(1979年人民文学)厂长乔光朴

路遥(1949-)《平凡的世界》孙少安、孙少平两兄弟对苦难的人生态度《人生》(发表于1982年)高中生高加林、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 高晓松《陈奂生上城》《李大顺造屋》

知青文学: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池莉《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

张抗抗《无法抚慰的岁月》 张承志《北方的河》《十月》

寻根问学:韩少功《爸爸爸》主人公丙崽

阿城《棋王》 莫言《红高粱》高密先人余占鳌、戴凤莲 《透明的红萝卜》 汪曾棋《受戒》《大淖记事》《异秉》《职业》

先锋小说:孙甘露《信使之函》马原《虚构》残雪《山上的小屋》

余华《现实一种》《十八岁出门远行》

新写实小说:刘恒《狗日的粮食》杨天宽和妻子瘿袋

《伏羲伏羲》

池莉《烦恼人生》 方方《风景》刘震云《一地鸡毛》

f、90年代的小说

陈忠实《白鹿原》贾平凹《废都》 王朔《动物凶猛》 王小波《黄金时代》《青铜时代》 韩少功《马桥词典》 林白《一个人的战争》 陈染《私人生活》 阎连科《年月日》《日光流年》 毕飞宇《青衣》《玉米》

C、话剧

老舍《茶馆》 田汉《关汉卿》 高行健《车站》《绝对信号》

样板戏:(首批)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海港》《沙家浜》《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

D、散文:

刘白羽(1916-2005)《日出》《长江三日》《红玛瑙集》 杨朔《香山红叶》《雪浪花》《茶花赋》《荔枝蜜》

秦牧《土地》《社稷坛抒情》《古战场春晓》《花城》《艺海拾贝》 余秋雨《文化苦旅》

二、名词解释or解答

延安文艺座谈会:1942年5月2日-5月23日中国共产党党中央在延安召开的文艺座谈会,毛泽东主持并发表讲话(《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的目的:文学的社会政治效用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讲话内容:一核心问题:“文艺为什么人服务”以及“如何服务”;二服务对象:工农兵和小资产阶级;三文学的性质:政治第一,艺术第二,艺术服从于政治;四如何服务:文学创作的源流:人民生活是文学艺术唯一的源泉;普及与提高,主要是普及;歌颂与暴露;知识分子要思想改造,因为工人农民更干净,思想改造必须与工农兵结合。讲话的影响:一是该讲话是马克思文艺理论中国化的产物,是共产党指定文艺政策的权威性方针。建国后它所代表的实用主义的工农兵文艺路线逐渐取代了五四新文学的启蒙传统。二是强调生活对于文艺创作的重要性,创作了一大批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具有民族形式,为群喜闻乐见的产品。三是讲话具有时代、地域的局限性。工农兵文艺缺乏开放性和丰富性。时间讲话精神的作品: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

第一次文代会:1949年7月2日-19日,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全称: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平召开。毛泽东到会讲话,郭沫若做了报告总结。大会通过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联合会章程,成立了全国文艺界联合会,简称全国文联;选取郭沫若为主席。第一次文代会是全国文艺工作者大会师、大团结的会议。大会把毛泽东的文艺思想作为新文艺的基本方针,号召文艺工作者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大会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阶段的终结,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开端。

五六十年代中心作家的文化性格:(文化程度,地域)中心作家指解放区和四五十年代之交开始写作的作家群。

一是作家出身的地域和重心转变:地域由东南到西北、中原;重心由重视知识分子和才情的城市到重视作家经验和工农兵农村经验、生活的农村。

二是文学观念的转变:文学位置有文学独立到革命事业;作品基调由悖谬复杂到简单乐观。三是文化素养内忧外患,一本书主义:内忧指中心作家自身学历不高,素养低,文学写作上的准备不足,思想和艺术借鉴的范围狭窄。外患指写作上传统性的那些“难题”。

四是收入来源:稿费加工资。

五是作家地位较高,是政治职务,文学机构行政化。六七十年代: 杨朔的散文特点:

一是情景结合,诗意盎然。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二是讴歌时代,赞美人民。

三是“开头设悬念,卒章显其志”,园林风格的行文模式。如:雪浪花-渔民老泰山-老泰山是时代大浪潮中的一朵浪花,正在勤勤恳恳塑造着人民的江山。局限:一是景志结合,升华主题,牵强附会。二是斧凿痕迹太重,缺少平淡自然的风韵。三是主题结构雷同而单一。

四是粉饰现实而缺乏对生活的审视和批判。

第二篇:中国当代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

1、长篇小说《红旗谱》主要运用()手法塑造人物。

A、象征B、对比C、隐喻D、白描

2、陆文夫的中篇小说《()》为当代中国文学的人物画廊增添了一个具有相当高的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的人物形象——吃客朱自治。

A、花园街五号B、班主任C、美食家D、三寸金莲

3、范晔是()小说《家变》中的人物。

A、王安忆B、王文兴C、王愿坚D、王汶石4、1954年,两个青年学者李希凡、蓝翎写了《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批评了红学家()的文章。

A、胡适B、顾颉刚C、俞平伯D、周汝昌

5、“新写实”作家()创作了小说《风景》、《祖父在父亲心中》。

A、池莉B、方方C、刘恒D、刘震云

6、()的小说《夜行货车》、《上班族的一日》、《云》和《万商帝君》组成《华盛顿大楼》系列,尝试形象地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人性的异化和殖民经济对民族精神的侵蚀。

A、陈若曦B、陈映真C、黄春明D、王桢和

7、雷抒雁的《小草在歌唱》以()事件为题材。

A、“四·五”B、粉碎“四人帮”C、张志新D、“拨乱反正”

8、白音宝力格是张承志小说()的人物。

A、《北方的河》B、《金牧场》C、《黑骏马》D、《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

9、冯骥才小说引起最大争议的是()。

A、《神鞭》B、《三寸金莲》C、《阴阳八卦》D、《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10、残雪的中篇小说《黄泥街》是关于()的一个噩梦。

A、饥荒B、反右运动C、“文革”D、贫困

11、《文化苦旅》是()的散文集。

A、金克木B、王小波C、余秋雨D、张中行

12、()书写台湾由农业社会向工商业社会转型的人生感受,表现资本主义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揭露西方资本主义对台湾的经济掠夺。

A、乡土文学B、留学生文学C、现代主义文学D、反共文学

13、洛夫的长诗《石室之死亡》是()主义的代表作。

A、浪漫B、现实C、超现实D、新古典

14、()工人的生活是李季诗歌最主要的内容。

A.纺织B、石油C、建筑D、钢铁

15、曹禺、梅阡、于是之创作的戏剧《()》写的是春秋时代越王勾践报仇复国的故事。

A、大风歌B、胆剑篇C、蔡文姬D、南冠草

16、小说《红日》 表现的是()时期的战役。

A、抗日战争B、解放战争C、抗美援朝D、长征

17、()是小说《保卫延安》的思想基调。

A、革命英雄主义B、主观战斗精神

C、个人奋斗D、对劳动人民的阶级感情

18、小说《()》塑造了一个优秀知识分子陆文婷的形象。

A、人到中年B、永远是春天C、太子村的秘密D、人到老年

19、戏剧《()》取材于当时广为宣传的“南京路上好八连”的事迹。

A、茶馆B、千万不要忘记C、霓虹灯下的哨兵D、年轻的一代

20、()的诗歌意境音韵精美,如《桂林山水歌》和《三门峡歌》中的《梳妆台》。

A、贺敬之B、郭小川C、李季D、田间

二、多项选择题

1、《大风歌》是()。

A、陈白尘的历史剧B、王蒙的小说C、张贤亮的诗D、余秋雨的文集

2、《李双双小传》批判了()的思想。

A、大男子主义B、轻视体力劳动C、明哲保身D、买田发家

3、诗人舒婷创作了()。

A、《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B、《回答》

C、《小草在歌唱》D、《致橡树》

4、残雪的小说有()。

A、《苍老的浮云》B、《小鲍庄》

C、《山上的小屋》D、《十八岁出门远行》

5、胡风提出()。

A、作家的思想改造问题B、主观战斗精神

C、文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D、“精神奴役创伤”

6、余光中的代表诗作有()。

A、《莲的联想》B、《寂寞的人坐着看花》

C、《五陵少年》D、《乡愁四韵》

7、顾城的主要作品有()。

A、《生命幻想曲》B、《惠安女子》

C、《小春天的谣曲》D、《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8、白先勇的小说()收入作品集《台北人》。

A、《芝加哥之死》B、《梁父吟》C、《游园惊梦》D、《永远的尹雪艳》

9、杨朔的()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A、《香山红叶》B、《荔枝蜜》C、《茶花赋》D、《雪浪花》

10、《创业史》的主要人物有:()。

A、孙喜旺B、梁生宝C、梁三老汉D、丁少纯

三、简答题

1、列举杨沫的“青春三部曲”。

2、简介“文革”时期文艺创作的“三突出”原则

3、分析贾平凹作品的语言特色。

4、简述小说《青春之歌》的主要不足。

5、解释“主观战斗精神”。

6、对比杨朔与秦牧的创作风格。

7、简述王安忆的“三恋”。

8、简述胡风的文艺思想

9、小说《红岩》的主要缺点。

四、论述题

1、分析梁斌的长篇小说《红旗谱》的朱老忠、严志和两位农民的性格特征。

2、介绍两位当代散文家,列出其代表作品并分析他们的创作风格。每位作家的简介要写100字以上。

3、分析路遥的小说《人生》中高加林形象的典型意义。

4、介绍两位当代诗人,列出其代表作品并分析他们的创作风格。每位诗人的简介要写100字以上。

5、解读北岛的诗作《回答》

6、介绍两位当代小说家,列出其代表作品并分析创作得失,每位作家的简介要写100字以上。

第三篇: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教学大纲:

绪 论

第一章当代文学总论

第一节中国当代文学的时代特征贴近政治

一.中国当代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继承和发展。

二.从“文艺为政治、为工农兵服务”到“文艺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

第二节中国当代文学的主要潮流现实主义

一.十七年里,现实主义占据主导地位,但在“文革”十年中,遭到空前摧残。

二.70年代后期,现实主义开始复归。此后,又在借鉴、吸收其它创作方法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

第三节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趋向多元开放

一.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与贯彻、1961—1962年文艺政策的调整,都曾促进文学的活跃。

二.进入新时期,当代文学终于开创并巩固了多元发展的格局。从文学的功能观到创作观、形态观,都日渐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

第二章 当代诗歌

第一节 当代诗歌概述

一、建国后十七年的诗歌

1、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反右”前后):以颂歌为基调。如《新华颂》、《上海的夜歌》、《玉门诗抄》、《天山牧歌》等。“双百”方针提出后,诗歌表现领域扩展,更有针砭时弊之作,如《草木篇》、《养花人的梦》。

2、第二阶段(“反右”以后“文革”前夕):以战歌为基调。一度,“大跃进”民歌迎合了社会上的浮夸风。50年代末、60年代前期,贺敬之、郭小川为代表的政治抒情诗占据本了诗坛的大半壁江山。此时,长篇叙事诗的勃兴也引人瞩目。有《将军三部曲》、《复仇的火焰》等。还有李瑛、严阵等诗人致力于寻找和渲染生活的诗情画意,制造优美的诗歌意境。

二、“文革”时期的诗歌

1、公开诗坛

2、地下诗坛:“白洋淀诗群”。

3、天安门诗歌:以多种诗体,表现“爱与恨”的主题

三、新时期的诗歌

1、诗歌现实主义传统得到恢复(70年代后期),如《一月的哀思》等。

2、诗歌创作表现为多元发展(80年代以来):一方面,“朦胧诗”崛起,以舒婷、北岛、顾城等人为代表。另一方面,现实主义诗歌继续存在:以艾青、公刘、白桦、流沙河为代表的老年诗人,以雷抒雁、周涛、杨牧、叶文福为代表的中青年诗人,继续坚持现实主义的诗歌创作。80年代中后期,又出现了新生代诗歌。

第二节郭小川、贺敬之的诗歌创作

一、郭小川的诗歌创作

1、革命战士的激情

2、独特新颖的想象:《甘蔗林青纱帐》艺术想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大幅度跳越。

3、不拘一格的诗体形式:①楼梯式《致青年公民》;②民歌体《林区三唱》;③新辞赋体《甘蔗林青纱帐》。

4、比兴、对仗等多种艺术手法的并用:这在《林区三唱》等“民歌体”诗中表现得较充分。

二、贺敬之的诗歌创作

1、既有抒情短诗: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景出发,表现诗人真挚的感情,如《回延安》、《桂

林山水歌》等。意境幽远,有民歌风味。又有长篇政治抒情诗:这些作品气势浩大,洋溢着政治激情,有较强的宣传鼓动作用,如《放声歌唱》、《雷锋之歌》等。

2、善于表现重大政治题材和抒写重大政治主题;结构上显示出大开大合之势、联想丰富、意境深远;抒情主人公“大我”是个体与人民大众的统一;采用古今中外多种诗歌体式,并使之为抒情表意服务。

第三节新时期“回归诗人”的创作

一、概述:“回归诗人”是指那些在50年代“胡风事件”和随后“反右”运动中受到放逐,到了70年代后期又重返诗坛的诗人群体。如“七月派诗人”牛汉、绿原、曾卓及“右派”诗人艾青、公刘、白桦、流沙河、邵燕祥等。

二、艾青的创作:抒情中凝结深刻的哲理;艺术上追求高度灵活自由的散文美。如17年间诗作《礁石》、《维也纳》及新时期诗作《古罗马的大斗技场》、《光的赞歌》、《鱼化石》等。

第四节朦胧诗人的创作

一、概述:朦胧诗注重自我表现,追求心灵的自由,高扬诗人的生命意志和主体意识;注重以新奇的想象、丰富的意象、具象的象征来抒写现代人的情绪。

二、舒婷的诗作

1、思想情感:诗作贯穿着以个性和人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忧患意识和社会批判意识,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致橡树》、《神女峰》等;对母亲、土地、祖国深深的爱,如《呵,母亲》、《土地情诗》等;对现代社会人的处境的关怀,如《流水线》等。

2、艺术追求:艺术视角由外部事物的客观描绘转向内心世界的动态刻画,诗的重心由表现客体真实转向表现主体深层的复杂情感;以暗示和象征取代直接显示和明喻;注重诗歌意象的组合,由意象群构成整体性的诗歌象征结构代替了对景物和情节的具体描述,意象的模糊暗示代替了形象和旨意的明确性。这就给诗歌带来了朦胧美、含蓄美、弹性美。

第三章当代小说

第一节当代小说概述一、十七年的小说创作

在高唱颂歌与战歌等时代主调的同时,也有干预生活、体味人生的若干变奏。

1、短篇小说

建国初,《关连长》、《我们夫妇之间》、《在洼地上的“战役”》等作品拓展了当代文学的题材。

50年代中期,《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红豆》等作品亦突破了种种禁区。

60年代初,出现了一批历史题材小说,如《陶渊明写挽歌》等,引人注目。

2、长篇小说

建国十周年前后,长篇小说空前繁荣。除“三红一歌”外,尚有《创业史》、《山乡巨变》、《上海的早晨》、《李自成》(第一卷)等。在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方面都有所拓展。

二、“文革”时期的小说创作

以“手抄本”形式出现的《第二次握手》等小说,是特殊年代不可多得的较好作品。

三、新时期的小说创作

1、沿着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文学呈线性向前发展

新时期之初,文学创作经历了伤痕文学(《班主任》等)→反思文学(《剪辑错了的故事》等)→改革文学(《乔厂长上任记》等)三个阶段。

2、现代主义等浪潮冲击文坛,文学呈扇面展开

小说从主题内容到表现形式,都逐渐趋向于多元化。比如:

文化寻根:韩少功、阿城、王安忆等人的作品

市井生活:邓友梅、陆文夫、冯骥才等人的作品

乡土风情:汪曾祺、贾平凹等人的作品

军旅文学:徐怀中、李存葆等人的作品

历史小说:姚雪垠、凌力等人的作品

先锋派:苏童、余华等人的作品

新写实:池莉、刘震云等人的作品

新体验:毕淑敏等人的作品

第二节赵树理、茹志鹃、杨沫的创作

一、赵树理与《登记》、《锻炼锻炼》

1、反映生活的真实性和深刻性

2、运用我国民间文学的传统写法

二、茹志鹃与《百合花》

1、选材上,以小见大,反映时代风貌。

2、表现手法上,善用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

三、杨沫与《青春之歌》

真实再现20世纪30年代中国知识青年走向革命的典型过程。

第三节高晓声、路遥、蒋子龙的创作

一、高晓声与《李顺大造屋》、“陈奂生系列”

1、把中国农民命运的变化与社会发展的曲折历程相联系

2、擅长刻画中国农民异常宝贵又不乏悲剧色彩的灵魂。

3、笔调幽默,细节精妙。

二、路遥与《人生》、《平凡的世界》

1、通过对高加林悲剧原因的开掘,展示丰富的社会、历史、人生内容。

2、作品有浓郁的地域色彩和精细的风俗描写。

三、蒋子龙与《乔厂长上任记》《燕赵悲歌》

1、较早反映城乡改革及其艰难性

2、为文坛奉献了一批新时期开拓者形象。

第四节王蒙、冯骥才、刘震云、毕淑敏的创作

一、王蒙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蝴蝶》等

1、始终关注现实,勇于干预生活

2、从严格的现实主义到借鉴现代派手法

二、冯骥才与《神鞭》、《三寸金莲》

1、对民族传统文化历史作全方位的审视

2、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地方特色

三、刘震云与《一地鸡毛》、《官人》等

1、平民意识

2、以反讽的方式,作冷静、深刻的揭示和批判

四、毕淑敏与《昆仑殇》、《预约死亡》

1、主人公:社会生活中的小人物

2、主题:生命与死亡

第四章当代话剧文学

第一节当代话剧文学概述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50年代前期:新老作家,一起上阵。如《龙须沟》、《万水千山》及突破公式化、概念化老套的“第四种剧本”。

2、50年代后期:回避现实,专注历史。《关汉卿》、《蔡文姬》、《胆剑篇》、《红色风暴》、《东进序曲》等,均塑造了成功的艺术形象。

3、60年代前期:作品不少,一个基调。《霓虹灯下的哨兵》等,都紧绷阶级斗争的弦,把提倡艰苦奋斗、发扬革命传统放在首位。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

话剧园地一派凋零。

三.社会主义新时期

1、新时期初,话剧创作以题材内容上的揭露与反思为主要特色。社会问题剧成了创作的中心,历史剧也突现着现实意义。创作方法仍坚持的是现实主义。如《丹心谱》、《于无声处》、《报春花》、《血,总是热的》、《王昭君》、《大风歌》、《曙光》、《报童》、《西安事变》、《陈毅市长》等。

2、80年代前期,话剧创作并演出都呈不景气趋势。理论界开展“戏剧观”的大讨论。创作上出现三个方面的探索与创新。一为内向化,如《绝对信号》、《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运用多种手段与形式,将微观的人物内心世界放大表现。二为哲理化,如《车站》、《魔方》,探索、运用艺术抽象形式与象征手法,以激发读者或观众的想象与思考;三为综合化,如《野人》,《 W M(我们)》横向借鉴绘画、造型、音乐、舞蹈、传统戏曲等形式,来扩充戏剧表现生活的容量。

3、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突出了艺术审美的文化视角。一方面,有《天下第一楼》式的剧作,继承传统写实风格;另一方面,剧本结构、舞美设计、表演方式、剧场构筑等多方面的探索仍在继续和深化。此时,获得较大影响的剧作有《狗儿爷涅》与《桑树坪纪事》等。

第二节老舍及其剧作

一.《龙须沟》

该剧凭有血有肉有独特命运的人物取胜。采用烘托、对比的表现方法,让剧中的每一个人都与沟有关系,借此展示沟的今昔形象,以突出歌颂新中国的主题。

二.《茶馆》

1.《茶馆》人物众、事件杂、矛盾冲突多,但没有贯穿始终的戏剧冲突和矛盾冲突的中心人物。通过对旧时代腐朽、黑暗、冷酷无情的社会现实的展示与否定,揭示出只有共产党领导和革命才能救中国的历史真理。

2.成功塑造了王利发这个贯穿全剧的线索式人物。

3.语言精练、诙谐、富于个性化,借此,能在第一幕中就迅速勾画出众多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并展示丰富多彩的戏剧场面和出现高潮的戏剧冲突。

第三节《关汉卿》与《蔡文姬》

一.《关汉卿》

1.该剧以杂剧《窦娥冤》的创作、演出、影响的全过程为中心线索,设置冲突,展开矛盾,刻画人物。

2.关汉卿是剧作的中心人物,他那坚持为民请命的斗争精神,“铜豌豆”性格与艺术家创作激情是在一系列矛盾冲突中逐一表现出来的。此外,朱帘秀侧面烘托,叶和甫反面对比,也进一步突出了关汉卿的性格特征。

3.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与浓郁的抒情风格,是该剧艺术上的突出特点。

二.《蔡文姬》

1.作者明确宣布:“我写《蔡文姬》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替曹操翻案”。

2.作者为曹操翻案的意图是通过别具匠心的艺术构思、先虚后实的艺术手法和组织尖锐的戏剧冲突表现出来的。该剧具有浓郁的诗情和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息。

第四节继承传统与借鉴创新

一.何冀平的《天下第一楼》

过该剧被视为新时期话剧继承传统的典范之作。师承《茶馆》的写实与京味风格。亦成功塑造卢孟实等人物形象,引发观众的共鸣。

二.高行健的《车站》

该剧只有一个场景,不分场次;剧中两人或多人同时说话,被作者称为“多声部”;从剧名、场景到音乐,都具象征性。该剧引起评论界的不同反响。

第五章当代散文

第一节当代散文概述

一.十七年的散文创作

1.报告文学在建国初主要表现为从战地报告(魏巍的朝鲜通讯)到工地报告(李若冰的工业战线报告)和农村报告(秦兆阳的特写)。其主要内容是对新生活和英雄人物的歌颂。“双百”方针提出后,亦有“干预生活”的“批评特写”。60年代初,兴起“人物报告”,如《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

2.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前期,艺术散文较为兴盛。代表作家有杨朔、秦牧、刘白羽、吴伯箫等。他们致力于时代精神与散文特质的结合,在构思和语言上刻意求工,却不免有人为的做作。

二.新时期的散文创作

新时期的艺术散文创作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报告文学,已具独立之势。

1.艺术散文从政治反思到文化反思,进而以个性张扬为内核,以品格的真诚,形式的自由多样为特征的“五四”散文传统得以被重新认识并切实加以继承发扬。如巴金、孙犁、杨绛、贾平凹、张承志、史铁生、余秋雨、王英琦等人的散文。

2.70年代末,报告文学创作出现一个高潮。一方面是正面报导知识分子、各界名人;另一方面是反映重大事件,并指斥时弊。80年代中后期的报告文学再起高潮。在艺术思维、结构框架、文本风格诸方面都发生了许多明显的变化。主要为从单一视角到全景观照,从单向思维到“全方位”反映社会生活,从“小说化”“散文化”转为“学术化”、“报告型”,从写一人一事转写人物群像、重大问题和事件的宏观展示,即所谓“全景式”,极大拓展了报告文学艺术思维的空间。

第二节杨朔、秦牧、刘白羽的散文

一、杨朔的散文创作

追求诗化。主要表现为通过一事或一人来寓意某种时代精神,即:物人理的模式。减少客观写实部分, 增强景物描写和主观抒情, 由实而虚,由描摹而上升象征。在追求象征时尽量在情致的曲折过程和丰富的层次上下功夫。

二、秦牧的散文创作

在叙事、抒情的同时还注重议论,并有知识小品化的倾向。其特点是努力将时代精神阐发得生动、富有情趣。

三、刘白羽的散文创作

往往选取诸如长江、日出等壮美的景物作为象征的载体。由形象产生联想,由联想引发议论,点出形象的象征意蕴。被称为诗意与政论的融合。

第三节巴金、孙犁、贾平凹、余秋雨的散文

一、巴金的散文创作

新时期的代表作是《随想录》。特点是,带着强烈的自审意识参加民族历史的反省,将个人批判和社会批判结合,在揭示“文革”的荒唐和残酷时,往往联系自己的灵魂加以无情解剖。在艺术上,不事雕饰,无论抒情、叙事、议论,皆信笔而书,娓娓而谈,于质朴中显风华,平淡中藏深味。

二、孙犁的散文创作

对故土人事、战争岁月、同志友情、个人生活的回忆,构成孙犁新时期散文的重要主题。在对人生反思中体现出对人性复杂性的深刻体察和儒释道文化的沉积影响。文笔质朴。在现代语中适当揉进文言成分、骈文句式,使文体古朴、典雅。

三、贾平凹的散文创作

将哲理感悟、人文精神渗入生活情趣、世俗百态之中,如《丑石》、《秦腔》、《弈人》、《闲人》等。被称为“风土散文”。

四、余秋雨的创作

借山水风物探求民族文化底蕴,传统文化精神及知识分子的人格构成。艺术上表现为理性思考的凝重沉厚与艺术想象的诗性激情的有机交融。

第四节徐迟、钱钢的报告文学

一、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

成功地塑造了一位真实可信、生动可感的正直科学家形象。对“文革”作了出自直觉但合乎民心的反思评价。艺术上激情与理智统一,善于运用象征及拟人托物手法,语言华美、精警。

二、钱钢的《唐山大地震》

属“全景式”报告文学作品。结构精巧,材料翔实,多角度,多侧面表现和思考人类、社会问题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

自学内容:

阅读大纲涉及作家的主要作品;阅读有关这些作家及其作品的评论

主要参考书目: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刘锡庆(主编):《新中国文学史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王庆生(主编):《中国当代文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第四篇:中国当代文学

当代文学

第一次全国文代会:1949年7月2日在北平召开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揭开了新中国文学发展史的第一页。我国文艺队伍的新的团结和统一,我国文艺运动的方针和任务的进一步明确,是这次大会的主要收获。

第二次文代会:1953年9月23日至10月7日在北京举行。周恩来作了《为总路线而奋斗的文艺工作者的任务》的报告。周扬、茅盾、邵荃麟分别作了报告。文艺论争:(1)1951年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与批判,是建国以后文艺界反对所谓“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第一次大规模的艺术运动和文艺思想斗争。(2)1954年对《红楼梦》研究中主观唯心论的批判俞平伯——蓝翎、李希凡对《红楼梦》研究中主观唯心论的批判,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二次大规模的文艺运动和文艺思想斗争。

(3)1955年对胡风“主观战斗精神”文艺思想的批判《三十万言书》(4)《我的夫妇之间》(短篇)“知识分子眼光看工农干部”。当代文学中第一篇被批判的小说。

双百方针: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情感的多样性:路翎的《洼地上的“战役”》(王应洪、金圣姬)、宗璞的《红豆》(江玫、齐虹)、邓友梅《在悬崖上》(我、加里亚)、茹志娟的《百合花》(我、通讯员、新媳妇)

回避现实的企图:一些边缘性的写作:陈翔鹤《陶渊明写挽歌》 孙犁《铁木前传》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戏剧:海默《洞箫横吹》 杨履方《布谷鸟又叫了》 岳野《同甘共苦》

诗歌:公木《据说,开会就是工作,工作就是开会》 邵燕祥《贾桂香》 流沙河《草木篇》

报告文学:刘宾雁《在桥梁工地上》 《本报内部消息》

文学批评:巴人《论人情》 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 何直(秦兆阳)《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 周勃《论现实主义及其在社会主义时代的发展》 钟惦棐《电影的锣鼓》 陈涌《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 文艺界的反右斗争:1957年下半年—1958年2月全党开展整风运动和反右斗争。文艺界是反右的重灾区

新民歌运动:1958年春成都的最高国务会议上要求“要搜集民歌” 八个样板戏现代京剧:《红灯记》 《沙家浜》 《海港》 《智取威虎山》 《奇袭白虎团》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 《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 阴谋文学:八个样板戏

夹缝文学:黎汝清《万山红遍》李心田《闪闪的红星》等。地下文学:张扬《第二次握手》、食指《相信未来》、郭小川《秋歌》、舒婷《赠》 “两结合”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谢铁骊、丛深 《千万不要忘记》

反映解放战争的:长篇小说:杜鹏程《保卫延安》、吴强《红日》、曲波《林海雪原》、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短篇小说:峻青《黎明的河边》、茹志鹃《百合花》 反映20、30年代革命斗争的:孙犁《风云初记》 知侠《铁道游击队》 冯志《敌后武工队》 冯德英《苦菜花》 高云览《小城春秋》 杨沫《青春之歌》 欧阳山《三家巷》 梁斌《红旗谱》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短篇小说:孙犁《山地回忆》 王愿坚《七根火柴》《党费》等

当代文学

写抗美援朝的:长篇小说:杨朔《三千里江山》 陆柱国《上甘岭》短篇小说:路翎《洼地上的“战役”》

写古代历史的:陈翔鹤《陶渊明写“挽歌”》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部)写土改后农民观念变化:赵树理《登记》 谷峪《新事新办》 写农业合作化运动:短篇:李准《不能走那条路》 秦兆阳《农村散记》 康濯《春种秋收》长篇:赵树理《三里湾》 周立波《山乡巨变》 柳青《创业史》 柳青主要作品:长篇:《种谷记》 《铜墙铁壁》 《创业史》中篇:《恨透铁》散文集:《皇甫村的三年》

梁斌《红旗谱》 :被誉为三十年代中国北方农民革命斗争的壮丽史诗。《创业史》 :这是一部探索中国农民历史命运和生活道路的长篇小说。杨沫:《青春之歌》(建国后第一部描写党领导学生运动作品)作品还有中篇小说《苇塘纪事》,短篇小说选《红红的山丹花》,《杨沫散文选》,长篇小说《东方欲晓》、《芳菲之歌》、《英华之歌》,长篇报告文学《不是日记的日记》、《自白——我的日记》,以及《杨沫文集》等。老鬼:《血色黄昏》 李准:《黄河东流去》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王蒙:《夜的眼》《春之声》《蝴蝶》《风筝飘带》东方意识流。

50-60年代新诗:胡风的《时间开始了》 田间的《祖国颂》 艾青的《国旗》 臧克家的《有的人》 冯至的《我的感谢》 胡风的《时间开始了》 郭小川的《致青年公民》 贺敬之的《放声歌唱》 公刘《西盟的早晨》 郭小川(马铁钉):抒情诗《望星空》 贺敬之:时代的颂歌 闻捷:《动荡的年代》 《叛乱的草原》和《觉醒的人们》被称为“大跃进运动的战鼓”。《天山牧歌》《复仇的火焰》被称为“劳动和爱情的赞歌” 当代的戏曲改革:戏曲改革是贯穿整个当代戏曲史的一根红线。

1953-1957:独幕剧创作数量可观:孙芋《妇女代表》 崔德志《刘莲英》 1958——1962年:郭沫若《蔡文姬》、《武则天》 田汉《关汉卿》 《文成公主》 老舍《神拳》 曹禺《胆剑篇》 朱祖贻《甲午海战》 1957年:《茶馆》“人像展览式”的结构。主要人物王利发、常四爷、秦仲义 《关汉卿》 :“戏中戏”的结构,话剧加唱 散文三大家:杨朔、秦牧、刘白羽

杂文:邓拓《燕山夜话》 吴南星《三家村札记》 唐弢《长短录》

刘白羽:长篇小说《第二个太阳》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和1986-1994炎黄杯人民文学奖。魏巍:《东方》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文革”时期的地下诗坛最先的探索者——食指诗作:《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愤怒》《还是干脆忘掉她吧》《疯狗》等。黄祥:《野兽》 “白洋淀诗群”(地下诗群):芒克、多多、根子、方舍、林莽、宋海泉,北岛、严力、江河、郑义、陈凯歌。

手抄本小说:张扬的《第二次握手》

第四次文代会:1979.10.30-11.16 北京,标志着文艺界全面解冻,对新时期文学的恢复与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人性、人情、人道的讨论(规模最大,最深刻):《苦恋》(白桦),《人啊人》(戴

当代文学

厚英)。

1985-1986:方法年,观念年。“知青作家”(知青文学):韩少功、张承志、史铁生、贾平凹、王安忆、郑义等。梁晓声《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伤痕文学”:卢新华《伤痕》王蒙《最宝贵的》、张贤亮《邢老汉和狗的故事》、郑义《枫》、宗璞《我是谁》、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等。“反思文学”:茹志鹃的短篇小说《剪辑错了的故事》王蒙《布礼》、鲁彦周《天云山传奇》、高晓声《李顺大造屋》、古华《芙蓉镇》。

“改革文学”: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乔光朴)张洁《沉重的翅膀》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张贤亮的《男人的风格》、柯云路的《新星》、贾平凹的《腊月·正月》。贾平凹的《浮躁》,张炜的《古船》。“寻根”小说:贾平凹《商州初录》、张承志《北方的河》、阿城《棋王》、王安忆《小鲍庄》、李杭育《沙灶遗风》韩少功《文学的“根”》。

李杭育“葛川江系列” 中“最后一个”的形象:最后一个渔佬——福奎《最后一个渔佬》,最后一个画师——耀鑫《沙灶遗风》等。阿城《棋王》:王一生。道家文化传统是中国人应付乱世的有效工具。乌热尔图《七岔犄角的公鹿》 :鄂温克族猎人。

郑万隆的“异乡异闻”系列:硬汉形象《老棒子酒馆》 陈三脚。现代主义小说:1985年刘索拉《你别无选择》,被有的评论家称为“真正的现代派小说”。徐星《无主题变奏》莫言《红高粱》 残雪《苍老的浮云》、《山上的小屋》等也是现代派小说的代表。“先锋小说”:马原《冈底斯的诱惑》、洪峰《极地之侧》、格非《迷舟》、苏童《飞越我的枫杨树故乡》、孙甘露《访问梦境》、余华《现实一种》等。“新写实小说”:刘震云《一地鸡毛》、池莉《烦恼人生》、方方《风景》、叶兆言《艳歌》、刘恒《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伏羲伏羲》《黑的雪》。刘心武:《钟鼓楼》获茅盾文学奖。“集束手榴弹”:中篇小说:《布礼》、《蝴蝶》短篇小说:《春之声》、《夜的眼》、《海的梦》、《风筝飘带》之一可以说,这集束手榴弹就是王蒙最早集中使用意识流技法的代表之作。

《美食家》陆文夫:朱自治 高晓声:“中西合璧”。蒋子龙改革系列小说:《乔厂长上任记》、《开拓者》、《人事厂长》、《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锅碗瓢盆交响曲》、《燕赵悲歌》等。“改革者家族”:乔光朴、车蓬宽、高盛

五、武耕新等。

张洁: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无字》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2005年。张洁:《方舟》(中篇)《祖母绿》(中篇)谌容:《人到中年》(陆文婷)知识分子问题。汪曾祺:《受戒》《八月骄阳》。“三部曲”:《故里杂记》(李

三、榆树、鱼)、《晚饭花》(珠子灯、晚饭花、三姊妹出嫁)、《钓人的孩子》(钓人的孩子、拾金子、航空奖券)、《小说三篇》(求雨、迷路、卖蚯蚓的人)、《故里三陈》(陈小手、陈

四、陈泥鳅)、《桥边小说三篇》(詹大胖子、幽冥钟、茶干)等。

邓友梅:第一阶段以《在悬崖上》为代表;第二阶段以《追赶队伍的女兵们》为代表;第三阶段以《那五》、《烟壶》为代表。

当代文学

冯骥才:《三寸金莲》、《神箯》。张贤亮:中篇小说:《灵与肉》《邢老汉和狗的故事》《肖尔布拉克》《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初吻》《绿化树》。贾平凹:《腊月正月》(韩玄子)《天狗》《废都》(庄之蝶)《白夜》《浮躁》《商州初录》。王安忆:“雯雯系列” 《小鲍庄》 《长恨歌》(王琦瑶)。张承志:《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长篇小说《心灵史》(一个流行时代的异端)。母性:《黑骏马》《金草地》父性:《大坂》《北方的河》。韩少功:《西望茅草地》(张种田),《马桥词典》。徐怀中:《西线轶事》(刘毛妹)莫言:《红高粱》(余占鳌、戴凤莲)先锋小说:马原;《拉萨河女神》 《冈底斯的诱惑》(滥觞之作)、《西海无帆船》 《风》。洪峰;《极地之侧》 《瀚海》(三个家系三代人的悲剧命运)。余华;《星星》《十八岁出门远行》《河边的错误》《现实一种》。格非;《迷舟》(“叙述空缺”)《追忆鸟攸先生》《褐色鸟群》。苏童;我的帝王生涯》。北村;“者说系列”《施洗的河》(“神性写作”)《周渔的喊叫》。归来(复出)诗人:“右派”的诗人,“七月派”诗人,“九叶诗人”。艾青 诗集《归来的歌》。

朦胧诗:地下诗歌—《今天》杂志—79年公开发表。《新时期文学六年》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崛起的诗群》。雷抒雁:《小草在歌唱》。顾城:《一代人》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生命幻想曲》 《远和近》。杨炼:杨炼的史诗意识。韩东(新古典主义)、于坚、伊沙、刘漫流。沙叶新:《陈毅市长》(“冰糖葫芦式”)。高行健:《绝对信号》《车站》《野人》。河北的“三驾马车”:谈歌、何申、关仁山。代表作品:《大厂》(谈歌)、《大雪无乡》(关仁山)、《信访办主任》(何申)等。王朔:《空中小姐》、《浮出海面》、《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永失我爱》《橡皮人》《顽主》。陈染:《嘴唇里的阳光》《私人生活》。林白:《回廊之椅》《一个人的战争》。

第五篇:中国当代文学

(2013.05.18)古代诗歌散文专题重点疑难解析(文本)

隋慧娟: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教学活动!

在今天的教学活动时间里,我们将为大家介绍教材《第三章古诗》至《第七章唐宋慢词》的主要内容,希望大家积极发言,多多灌水!

隋慧娟:第三章 古诗(1)

关于《第四章古诗》,大家需要掌握以下内容:

一、古诗的概念

二、古诗的体制特点 三、五言古诗的代表作家作品 四、七言古诗的代表作家作品

一、古诗的概念

古诗,即古体诗,是相对唐代兴起的近体诗,也就是律诗来说的。律诗从初唐定型的,在当时被叫做近体,也叫今体。唐以前的、不遵循律诗格律规范的诗因此被称作古诗,也称古体诗或古风。古诗的范围并不限于唐以前,唐代律诗产生之后,仍然有很多作家创作不遵循律诗格律规范的诗,这些作品虽然是唐代或者唐代以后创作的,但是同样称为古诗。同时,唐以前的作品有些也不包括在古诗的范围内,比如《诗经》、楚辞体诗以及汉代的乐府。

二、古诗的体制特征

与近体诗有严密的格律限制不同,古诗在格律和句式上都无严格要求。五古的体制特点是从与律诗的对比中总结归纳出来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句数无限制。律诗句数有限制,只有排律特殊,一般律诗基本都是八句。古诗句数无限制,长度完全由作者个人意愿决定。有的古诗六句或者八句,也有的长达一百句,比如杜甫的《望岳》像律诗一样写了八句,但是他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则长达一百句,共五百字。

2.对仗没有严格要求。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而古诗不要求对仗。虽然也有作家写对仗的古诗,比如杜甫的《望岳》中间两联就是对仗的,但这是作者个人的习惯,不是格律的要求。

3.不限平仄。律诗讲究平仄,而古诗对平仄完全没有要求。

4.用韵自由。古诗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可以平仄同押,还可以换韵,在用韵上比律诗自由得多。

袁娅君:五言古诗的代表作家作品

五言古诗,即每句为五字的古诗,是汉、魏时期形成的一种新诗体。它是中国古典诗歌长期发展的产物。虽然五言句式在《诗经》中就已出现,但五言古诗作为一种诗体则是产生于汉代。西汉武帝时期的乐工李延年曾经写过一首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又如《汉书》中记载的《戚夫人怨歌》(《吕后传》)、《邪径》(《五行志》)、长安之歌(《尹赏传》)等民间歌谣,在形式上已粗具五言体式。东汉时期,乐府民歌中出现了不少优秀的五言之作,如《孔雀东南飞》、《陌上桑》、《上山采蘼芜》、《十五从军征》、《江南》、《艳歌行》、《长歌行》、《陇西行》等。

由于五言诗在句式容量、节奏和表现力等方面比四言诗更为优越,在西汉末东汉初开始引起文人的注意。关于文人创作五言诗的起始,曾有过苏武、李陵、班婕妤等多种不同说法,但六朝时人刘勰就已指出:“至成帝品录,三百余篇,朝章国采,亦云周备。而辞人遗翰,莫见五言。所以李陵、班婕妤见疑于后代也。”(《文心雕龙●明诗》)目前比较可靠的说法,现存最早的文人五言诗是东汉史学家班固的《咏史》。诗叙汉文帝时孝女缇萦上书救父故事: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太苍令有罪,就逮长安城。自恨身无子,困极独茕茕。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上书诣阙下,思古歌鸡鸣。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全诗平铺实叙,不假雕饰,因而在艺术上被认为“质木无文”(钟嵘《诗品序》);然而从体式上看,全诗十六句,从头至尾已完整运用上二下三的五言诗典型句式,是一首典型的五言诗。班固之后,五言诗渐兴,张衡、秦嘉、郦炎、赵壹、蔡邕、孔融等人都有五言诗传世。按照钟嵘的说法,在汉末魏晋时期,五言诗已“据文词之要”(《诗品序》),成了当时文坛的流行诗体。

隋慧娟:有人插队?欢迎欢迎 袁娅君:七言古诗的代表作家作品

七言古诗又被称作歌行,是相对七言律诗而言的。七古在句式上较五古多出两字,为二二三句式,也有三五七言兼用的情况,在句数上没有固定限制,不讲平仄、对仗,用韵自由。

七言句虽然在《诗经》、《楚辞》中就已存在,但作为一种诗体的七言句式,则是较早出现在汉代的民间歌谣当中。《汉书●冯野王传》记载有西汉成帝时期的《上郡歌》:“大冯君,小冯君,兄弟继踵相因循。聪明贤知惠吏民,政如鲁卫德化钧。周公康叔犹二君。”已属完整的七言体。东汉以后,纯熟的七言歌谣已较为普遍,如桓帝初年的《小麦童谣》:“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获者妇与姑。丈夫何在西击胡。吏买马,君具车,请为诸君鼓咙胡。”桓、灵时期的童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黾。” 汉武帝时期君臣联句而成的《柏梁台诗》,曾被当作最早的文人七言诗,但因为所注的人名、官名与武帝时代不符,被清初顾炎武判定为伪作。从今存文献记载来看,第一首完整的文人七言诗是东汉张衡的《四愁诗》(《文选》卷二十九)。诗凡四首,称作“四思”。第一章云: 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四章反复咏叹,意思相近。从其句式和措意来看,明显受到《楚辞》和民歌的双重影响。目前保存的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是魏文帝曹丕的《燕歌行》。诗云: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虽然仍带有民歌气息,主题也是汉乐府思妇念夫的传统题材,但从诗歌技巧和句式特点来说,已经十分成熟。

七言古诗的出现虽与五言古诗差不多同时,但兴盛较晚,鲍照是第一个大力写作七古的诗人。唐代以后,七言歌行名家辈出,而以李白成就最高,是盛唐气象的典型代表。唐代的杜甫、韩愈、白居易,宋代的苏轼、陆游,金代的元好问,在七言古诗方面均有特出成就。

袁娅君:近代诗有哪些特点?

隋慧娟:你想问的是近体诗还是近代诗呢?你要问的是近代诗吗?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呀。也就是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的诗歌吗?

袁娅君:是的老师 隋慧娟:近代诗因为处在从古典诗到现代诗的转型时期,因此在内容和艺术上都表现出变革的特点。内容上,一些以前没有在诗歌中出现的新意象、新事物、新思想在近代诗中出现,比如黄遵宪写火车轮船,这都是以往的诗歌中没有出现过的。在艺术上,近代诗一方面要利用传统,要有旧风格,另一方面又力求要有新意境、新语句,因此形成与古典诗(指清晚期之前的诗)不同的艺术特色。近代诗的代表是龚自珍、黄遵宪和梁启超等,其中龚自珍相对比较传统,而黄、梁则在变革诗歌上贡献非凡。

王芳:汉代乐府对后世诗歌创作有哪些影响?

隋慧娟:这个我们以前介绍过,汉乐府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汉代乐府诗绍继《风》、《雅》,直面现实,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史上“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乐府传统。

2、汉乐府民歌的影响还表现在创造了新的诗歌形式,即杂言体和五言诗。

3、在艺术手法上,特别是汉乐府民歌叙事诗的写作技巧,如白描手法、细节描写和人物对话独白等,影响也非常大。

袁巧娟:《孔雀东南飞》一诗的民间文学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 隋慧娟:这个问题可以从人物塑造、语言风格、结局安排几个方面分析 《孔雀东南飞》的民间文学特征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分析:

1.人物塑造。刘兰芝是个近乎完美的人物,才华出众、勤劳能干、善良美貌、忠贞不渝,这种人物在民间故事的巧媳妇类型中频繁出现。诗中描写兰芝梳妆的地方尤其具有民间特色,一个小吏家的媳妇打扮得如此华贵艳丽,在文人作品中比较少见,但却是普通民众经常用来形容人物的方式。

2.语言风格。诗歌的语言具有民间诗歌的特色,比如对人物对话的描写、诗歌起首比兴的运用,以及词汇运用等都有民歌的风味。

3.结局安排。结尾二人殉情,死后化作鸳鸯永远相伴的情节是民间故事中经常出现的结局。王芳:从《诗经》到《离骚》比兴有哪些发展变化?

隋慧娟:《离骚》的比兴手法是对《诗经》比兴手法的继承和发展。这表现在:

1.《诗经》的比兴手法一般是触景生情,里面的花草虫鱼等都是实写;《离骚》的比兴,大多是虚构、想象,是积极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有机组成部分。

2.《诗经》的往往只是一首诗的片断,是一种比较单衣的比喻、联想;《离骚》却把物我、情景交融起来,构成一种象征体,如用香花美草象征一切美好,包括高洁的品德、优秀的人才等;用男女之情象征君臣关系。《离骚》或者说楚辞对比兴后发的这一发展对后世中国诗歌的创作影响应当说远远超过了《诗经》的影响。

王芳:谢谢老师!我知道了。

隋慧娟:不谢,我很高兴同学们有疑问,有疑问说明有学习,作为老师我对此感到非常欣慰!希望多来论坛发言提问。

隋慧娟:第三章 古诗(2)三、五古的代表作家作品 关于五古的代表作家作品,我们介绍以下内容:

(一)《古诗十九首》

(二)曹植与建安风骨

(三)陶渊明

(四)王维与孟浩然

(五)杜甫

(一)《古诗十九首》的内容

《古诗十九首》是比较早的一组文人五言诗,但是作者都是地位名望比较低的文人,因而姓名不可考。关于这组诗,我们主要掌握它所表达的情感内容,也就是中国诗歌传统中互相交互的两个主题:游与思,具体说就是游子之悲与思妇之哀。

1.游子之悲。游子之悲包括功名无望的失意、知音难觅的感慨、怀乡思亲的惆怅,如《今日良宴会》感慨自己功业未成,《西北有高楼》写无人相知、《明月何皎皎》写思念家乡。

2.思妇之哀。主要包括对远游的丈夫的牵念、深闺生活的孤寂,如《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等。

(二)曹植与建安风骨

1、曹植的五言诗

曹植是第一个大力创作五言诗的诗人,他的诗歌需要我们注意的内容有:

(1)前后期诗歌风格差异较大。曹植前期生活优裕,满怀壮志,诗歌也豪迈奔放、慷慨激昂,如以游侠为题材的《白马篇》;后期政治上备受迫害打压,诗歌风格转向哀婉深沉、悲愤苦闷,如《赠白马王彪》《七哀》。

(2)有明显的文人化倾向,语言上注重文辞雕琢。如《七哀诗》题材虽是乐府旧题,语言上却非常注意修饰,正如后人所说辞采华茂。

2、建安风骨

建安风骨是对建安时期诗歌风格的经典概括。建安风骨的特点是:内容上反映社会动荡民生疾苦,表现人生苦短的悲哀和建功立业的信念;风格上表现为慷慨悲壮,梗概多气。代表“三曹”、“七子“。

与建安风骨相联系的诗歌风格是”正始之音”。正始之音是正始时期的诗歌风格,特点是内容上以抒发个人忧愤为主,艺术上多用比兴手法,因而词旨渊永、寄意遥深,表现为风格上慷慨之气渐少,感嗟之词日多。代表作家是阮籍、嵇康。

(三)陶渊明

关于田园诗的鼻祖陶渊明,我们希望大家掌握陶渊明田园诗的三重境界:

(1)第一重境界是田园村居生活的描绘。陶渊明诗里有田间劳作的闲适,如“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其三);有邻里相处的惬意,“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移居》其一),(2)第二重境界是官生活的厌恶。最著名的“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表达的就是这样一种情感。(3)第三重境界是在田园生活、自然风光之中发现一种具有普遍性的人生哲理。如他的《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情、景、事、理浑融天成,既富生活情趣,又蕴含了深厚的人生哲理。

教学活动的介绍只是一个简单的纲要,希望大家依照这个纲要的提示认真研读教材、阅读作品,能够把理论阐述和作品分析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学好古代诗歌散文主题课程。

袁娅君:请问老师陶渊明的田园诗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隋慧娟: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分析,(1)朴素的语言(2)白描的手法(3)平淡而醇厚的意境,具体内容没有时间展开了,有机会再来补答。

(四)王维与孟浩然

1、王维五古

王维号称“五言宗匠”,对王维的五言诗,我们需要掌握两方面内容:一是王维五言诗的题材内容,二是王维五言诗的艺术特色。

(1)题材内容上比较丰富,比如山水田园、送别寄赠、政治书怀等。其中以描写山水田园为主,也成就最高。如《渭川田家》就着力描写写农村黄昏时分的风景人物。

(2)艺术特色上表现为“诗中有画”。这一点是王维诗共有的特点,并非仅限于五言古诗。诗中有画是指用作画的方法来作诗。王维是一位著名的山水画家,他把绘画的技法,如色彩、构图、光线等运用到山水诗的创作中,造成一种“诗中有画”的艺术效果。诗中有画在王维描写山水田园的作品中体现最为明显。

2、孟浩然五古

孟浩然比王维更专注于五古,王维擅长的诗体比较多,他的七古、五律甚至七律都非常优秀,而孟浩然则一心一意创作五古,他的作品中律诗和七言诗数量都非常之少。孟浩然的五言古诗具有以下特点:

(1)内容上多描写山水景物,如《夏日南亭怀辛大》虽然是怀人之作,但内容却多在描写山水景物,其他如《秋登万山寄张五》等就全是描写山水自然的作品。

(2)艺术上表现为气象清远,平淡自然。孟浩然作品不专注锤字炼句,作品风格清淡闲远,很少警句,这与陶渊明的五古比较相近,也非常符合五古的创作传统。

(五)杜甫

杜甫是一个集大成的诗人,他各种体式的诗,包括五古、七古、五律、七律、绝句都非常优秀。杜甫五古的特点表现为:

(1)内容上多表现当时的社会现实,反映社会**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

(2)风格上都体现出“沉郁顿挫”的特色。“沉郁”主要指感情的深沉悲壮,“顿挫”主要指叙事的低徊曲折。

隋慧娟:第三章 古诗(4)四、七言古诗的代表作家

关于七古代表作家,希望大家注意以下内容:

(一)李白

(二)杜甫

(三)韩愈

(四)李贺

(五)苏轼

(一)李白七古 李白七古的特点表现为:

(1)多用乐府古题抒写自己情怀,继承并发扬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传统,发掘古题中所没有的意味。如《行路难》其

一、《将进酒》;

(2)艺术上,多运用神话、想象、联想、夸张等表现手法,情感奔放,格调壮阔,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

(二)杜甫七古 杜甫七古的特点表现为:

(1)内容上,常从自己的切身体会和个人遭遇出发叙写时代现实;如《丽人行》、《兵车行》、《洗兵马》等。

(2)不用乐府古题而“即事名篇”,富有浓郁的现实气息;以上三篇都是杜甫自拟题目的新题乐府,但是表现的都是唐朝当时的社会现实。

(3)艺术上着意炼句,有散文化倾向。

(三)韩愈

韩愈七古表现出中唐诗风变革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奇崛生新,独具一格。如《山石》《陆浑山火》等诗,意象奇特、句法拗俏,令人耳目一新。(2)以文为诗,具有明显的散文化倾向,如用游记顺序叙事、使用散文句法以及散文结构等。

(四)李贺

李贺七古的风格非常独特,素有诗鬼之称,主要表现在:

(1)讲究遣词锻句,辞必己出,充满了奇异甚至荒诞的想象,色彩光怪陆离。(2)擅写神鬼题材,组成一系列寒峭、幽凄、诡谲、怪诞的意象。

(五)苏轼 苏轼七古的的特点:

(1)带有“以文为诗”的习气,以语气词、助词入诗,这在宋诗中是一种普遍现象。(2)风格清远雄丽。

袁巧娟:五言诗与七言诗不同之处 袁娅君:什么是七言诗、五言诗? 律诗每首有四联(即八句),每句五个字的是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每句七个字的是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律诗的第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称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聨」。「颔联」和「颈联」必须对偶;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必须同韵。近体诗又名今体诗,为唐代新兴的诗体,因与古体有别而得名。近体诗分为绝句、律诗二种,四句为绝句,八句为律诗。绝句及律诗又有五言、七言之分。五言绝句自汉魏五言古诗来。七言绝句由南北朝乐(歌行)小诗演变而来 五言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全篇由五字句构成。汉代以前,偶有五言的诗句,但没有完整的五言诗。五言诗是在两汉民谣和乐府民歌中首先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据《汉书.五行志》和《尹赏传》索引西汉成帝时歌谣,已为完整的五言形式;东汉时五言歌谣继续产生,并被采入乐府,其中如《陌上桑》、《江南可采莲》等,已是比较成熟的五言作品。

隋慧娟:七言诗和五言诗的差别就在于每一诗行多了两个音节,这样的话诗句以及整首诗的容量都增大了,诗人的创作空间也就增大了。中国诗歌的分别更多在于格律与非格律,比如骚体和古诗、古诗和律诗。同一体式的五七言虽然诗句长短不同,但格律规范上大致还是相同的。

第四章律诗(1)一、五律的体制特点

(1)每首八句四十字,每两句为一联,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每联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2)每首诗在平仄上有固定格式,主要有四种基本句式: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3)讲究“黏”、“对”。即上联的对句与下联的出句平仄必须是同一类句式;每联出句与对句必须是相对的句式。

(4)避免犯孤平和三平调,讲究拗救。

(5)偶数句须押韵,一般只押平声韵,一韵到底。(6)颔联、颈联须讲究对仗,对仗也有一定的讲究。二、五律代表作家

(一)王维

(二)杜甫

(一)王维 王维五律的特点

(1)内容上以写山水田园诗见长,还有以边塞为题材的作品。

(2)艺术上深得中国画的境界,善于营造画意。山水田园五律,兴象玲珑,意境优美。边塞五律气象阔大,格调雄浑。

(二)杜甫 杜甫五律的特点:

(1)内容上以爱国忧民为重要主题,如《春望》、《月夜》。(2)格律谨严,极少不合律之处。

(3)风格多样,既有含蓄蕴藉、沉郁而兼清远的一类,也有轻松明快、意境萧散自然的一类。袁娅君:五律的类型?

隋慧娟:你想问的是什么类型呢?我没看明白,能不能说得更清楚些? 袁娅君:就是五律的格式?

隋慧娟:一般而言,格式应该就是体制,上面我们介绍的就是五律的体制特点,看本页第一帖。第四章律诗(2)三、七律代表作家

(一)王维

(二)杜甫

(三)李商隐

(四)苏轼

(五)黄庭坚

(六)陆游

(一)王维

王维七律风格比较多样,表现为:

(1)部分作品风格清新淡远,如如《积雨辋川庄作》;

(2)部分作品气象阔大、音律雄浑、风格矫健,是盛唐气象的鲜明体现。如《出塞作》。

(二)杜甫

杜甫七律成就在盛唐诗人中为最高,而且对七律发展贡献极大,表现在:

(1)大规模地扩充了七律的表现内容,以之写应酬、咏怀、羁旅、登临、咏史、时事等不同的题材。(2)以组诗的形式,拓宽了七律的表现力和思想艺术内涵。他的七律组诗有《咏怀古迹五首》、《诸将五首》《秋兴八首》等。

(3)对七言律诗的声律、格调、意境等所做的创造性发展,改变了此前七律束缚于格律的平板句法,大量创作拗体诗、注意炼字炼句、讲究对偶,实现了技巧与意境的完美结合。

(4)风格多样,除了有沉郁顿挫的一面外,还有清新畅快的一面。

(三)李商隐 李商隐七律特点:

(1)题材广泛,有对唐朝弊病的尖锐批判、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也有个人情感的抒发。(2)情感表现得十分婉曲、细腻,其《无题》诗情感大多难以确指,有一种迷离幽远之美。

(四)苏轼 苏轼七律特点:

(1)往往以理妙意新见长,善于揭示平常事物背后蕴藏的人生哲理。(2)才情过人,往往能写出精辟的警句。(3)有说理化、议论化、散文化的倾向。

(五)黄庭坚

黄庭坚七律特点:(1)讲究法度,提倡以“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法作诗。(2)好用典故,力避圆熟,且多撰拗体。

(六)陆游

陆游七律风格比较多样:(1)表达爱国情怀的作品,风格沉郁豪宕。(2)表现日常生活中的闲情逸致的作品,亲切清新。第四章律诗(3)

四、绝句

(一)绝句的体制特点

1、一首四句。

2、每联平仄相对,两联平仄相黏,3、多押平声韵。

4、可以不讲究对仗;容许同一个字在一首诗中重复出现。

一、王维的绝句

(1)风格多样。七言绝句多雄浑壮阔、超逸豪迈,如《少年行四首》、《送元二使安西》。五言绝句多诗境清幽秀美,如《辋川集二十首》组诗。

(2)常以组诗的形式丰富其表达的内容,如《辋川集二十首》、《云溪杂题五首》。(3)往往随兴而咏,语虽平淡,却耐人寻绎。

二、王昌龄七绝

(1)早年以表现女性命运的宫词和描写从军生活的边塞诗见长。宫词深怨哀婉,如《长信秋词》;边塞诗豪爽俊逸,如《从军行七首》和《出塞二首》。

(2)后期题材上有所变化,风格也由豪爽转为清丽。如如《芙蓉楼送辛渐》。

三、李白的七绝

(1)风神飘逸,以古入律、一气贯穿。(2)辞气清新自然,绝无雕饰之感。

(四)刘禹锡的七绝

(1)以联章形式写成的怀古诗《金陵五题》,风格雄浑沉着。

(2)部分有民歌情调,如《踏歌词》、《杨柳枝词》等题均源于民间,且采用了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

四、王安石苏轼绝句

王安石的“王荆公体”绝句:(1)以写景抒情为主。(2)雅丽绝俗,浑然天成。

苏轼绝句:(1)好发议论、善写思理,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掘深刻的哲理。(2)神韵天成。第五章 词的起源与体制 词的体制特征

1、词调。词调指词的腔调。词人创作一首词必须首先创制或选用一个词调,然后按照它对字句声韵的要求填以词句。词调最初创制的时候与词的内容有密切的关系。词调有比较明显的情感倾向,如如《六州歌头》、《满江红》、《念奴娇》、《贺新郎》、等调适宜于抒写豪放悲壮的感情,而《浣溪沙》、《诉衷情》、《点绛唇》等则适合表达婉约缠绵的感情。

2、词体的类别:(1)令,又称小令。令词一般调短字少。(2)引,唐宋时则指长于令曲而短于慢曲的词调。

(3)近,又称近拍,指节奏腔调相近,后演变为配合“近拍”曲填写的、在篇幅上一般都长于小令而短于慢词的一种词体。

(4)慢。是慢曲子的简称,又称慢曲、慢调、慢词,是相对急曲子而言的,意谓曲调的声调延长,节奏变得缓慢,词的篇幅也因此而较长。

3、词的篇章结构。(1)词调或词牌。

(2)词题,后来演变为词序,用以说明创作的缘起和旨意。

(3)分片。“片”即“遍”,乐曲中可以暂时休止的段落叫“片”,词的分片也就是分段的意思。根据段落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和叠韵五种。

4、句式。以长短句为主,字数不固定。但“字有定数”,即每一句词有几个字是固定的;

5、声韵。用韵灵活自由,押平声韵、仄声韵皆可,还可平仄互押;可以句句押韵,也可以隔一句或几句押韵;可以换韵。但“韵有定声”,每首词的韵部是固定的,每个字的平仄甚至四声都是固定的。

第六章 唐宋小令

一、花间词和南唐词的差别

(1)作者。南唐词人都是帝王宰相,政治地位和文化水平都很高。花间词人多为宫廷豪门的清客,文化修养较差。

(2)来源。花间词多从民间来,范围限于风月脂粉,作用限于饮宴助兴,不脱“伶工之词”的身份。南唐词多从唐代抒情七绝来,多少表现一些士大夫的思想感情,成为士大夫词的先驱。

(3)南唐词人全力作词,在词的专门化方面前进了一步,不像温、韦是“余事作词人

二、温庭筠在词史上最大的贡献

(1)完成了词体的定型。其词调有定句,字有定数,韵有定声,从而在艺术形式上为词体确立了统一的规范。(2)建立了花间范式。即以女性情感为题材,以柔情感伤为基调,以语言的香艳绮丽和意境的精致小巧为审美追求。

三、李煜词的特点

(1)前期词多写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体现出风流蕴藉、堂皇富艳的特点。后期词多抒写亡国的深悲巨痛,以个人的不幸写出了人类普遍的悲苦,“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2)不假雕饰,以纵情任性、自然真率见长。

四、冯延巳词特点

(1)以女性为抒情主人公,但能在“花间”题材中灌注进新的思想意蕴——忧患感和生命意识。(2)表现出一种偏于幽冷哀惋的感伤情调,呈现出一种较为雍容雅丽的艺术品味。

五、晏殊、欧阳修小令

晏殊词:(1)善于用敏锐善感的心灵,体会人类共有的无常的悲哀。(2)风格上委婉含蓄、凝重平稳而又雍容华贵。

欧阳修词:(1)内容主要是写相思恋情、离愁别恨,情感深刻真挚。(2)风格多种多样。有继承南唐词风情感深刻真挚的恋情词;也有与五代华丽词风迥异的疏朗明快之作。

六、晏几道

(1)以小令的形式抒写恋情,主要内容是追忆往日恋情、感伤聚散离合。(2)将牢骚不平之气溶解在悲欢离合的题材中,具有浓重的感伤情调。

(3)继承令词传统的表达技巧外,又注意吸取慢词的精神气度,用做诗的方法来填词,从而形成清新豪壮、顿挫跌宕的独特美感。

七、苏轼小令

苏轼小令开拓了令词的题材内容上,使词从“小道末技”上升为一种与诗等量齐观的抒情文体。(1)用小令抒写豪情壮志。

(2)用小令描写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3)三是在词中诉说亲情友情。

(4)用词来写咏史怀古、咏物节序、贺寿游仙、登临游赏等。

八、辛弃疾小令

(1)表现爱国主义思想、描写个人遭际的令词,在表现手法上继承了比兴寄托传统,委婉曲折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和身世之感。

(2)描写农村景物风情的令词,多用白描的手法,风格清新疏朗。袁娅君:温庭筠对词史的贡献表现在哪些方面? 隋慧娟:温庭筠在词史上最大的贡献:(1)完成了词体的定型。其词调有定句,字有定数,韵有定声,从而在艺术形式上为词体确立了统一的规范。

(2)建立了花间范式。即以女性情感为题材,以柔情感伤为基调,以语言的香艳绮丽和意境的精致小巧为审美追求。

隋慧娟:今天的教学活动就到这里了,大家有问题可以留着论坛里,我会尽快回复大家。祝学习顺利,晚安!

下载中国当代文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当代文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 [★]

    单选: 、单项选择题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三里湾》中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的代表是( B )。 A.刘雨生 B.梁生宝 C.王金......

    中国当代文学 第三章

    第三章 十七年小说(下) 之革命历史题材 革命历史小说的界定: 在主流文学话语中,是专指以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段历史生活为题材,并在主流意识形......

    中国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中国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朦胧诗: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因章明发表《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而得名。其成员包括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江河、芒克、多多、梁小斌等。他们......

    中国当代文学自测题

    试卷代号 : 2408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 2011 年7 月 一、填空题(每空 2分,共 30分)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

    中国当代文学作业

    中国当代文学作业中国当代文学作业(2) 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60 分) 1、中国当代文学”一般特指1949年以后的中国文学。 2、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1949年7月北京召......

    中国当代文学书目

    一.当代文学教材类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陈思和主编 《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 洪子诚著 《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孟繁华 程光炜著 《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董健、丁帆、王彬......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分,共 10 分)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在"十七年时期",最具传统文人意味,受西方文学影响最深......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提纲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提纲 第一课 绪论 一、概念: •当代文学是相对于“现代文学”而言的,指新中国成立以来,迄今仍处在继续发展过程中的文学。 •分期: •1、十七年时期(1949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