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当代文学试题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
一、填空题 1、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文学新的纪元的开始,一般称为当代文学。
2、从50年代初期起,以赵树理的《三里湾》、柳青的《创业史》等为代表的农村题材小说是当时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3、50年代初期,当时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以赵树理的《三里湾》、柳青的《创业史》为代表的农村题材小说。4、50年代中期,由于一批“干预生活”以及描写爱情的作品相受到批判,现实题材的作品一度受到冷落,许多作家纷纷转向历史题材。5、50年代中期,在历史题材方面是最先取得重大成就的是老舍的话剧《茶馆》,而后有田汉的话剧《关汉卿》、姚雪垠的长篇小说《李自成》(第一卷)。6、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以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为题材的一大批长篇小说相继涌现,形成了当代文学创作的第一个高潮,作家作品有杨沫的《青春之歌》、曲波的《林海雪原》、吴强的《红日》、冯德英的《苦菜花》、梁斌的《红旗谱》、欧阳山的《三家巷》以及稍后出现的罗广斌杨益言的《红日》等。8、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诗歌的代表诗人是:梁斌、郭小川、闻捷和李瑛等。9、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散文作家以刘白羽、杨郑、秦牧、吴伯箫等人的成就最高。10、1976年4月(丙辰清明〉出现的“天安门诗歌”运动,代表了人民怒不可遏的心声,是那十年间最为激动人心的辉煌乐章。
11、自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国文学又迎来了一个新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一般称为“新时期文学。
12、新时期文学创作潮流,首先出现的是“伤痕文学”,随之出现的创作潮流是“反思文学”。
13、新时期,“伤痕文学”以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为代表。
14、新时期,“反思文学”以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王蒙的《蝴蝶 》、方之的《内奸》、古华的《芙蓉镇 》以及张贤亮的《唯物主义者的启示录》系列小说等为代表。
15、新时期,巴金的《随想录》以其巨大的震憾力和无情的自剖精神震动了文坛。
16、新时期的朦胧诗人以舒婷、顾城、北岛为代表。
17、新时期,高晓声的以《陈奂生出国》、《陈奂生上城》为代表的“陈奂生系列小说”等农村题材作品,继承了鲁迅的遗风,在文坛上独树一帜。
18、新时期,徐迟的《哥德巳赫猜想》、黄宗英的《大雁情》等报告文学和谌容的《人到中年》等小说对于知识分子的讴歌和关注,使知识分子题材成为这时期文学创作的一个突出现象。19、80年代初,王蒙的《春之声》、《夜的眼》、《蝴蝶》等作品以意识流手法为特征,突出表现人的意识活动,发展了中国小说的创作,形成了一种文学时尚。20、21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以 韩冬 为代表的新生代诗歌的出现,宣告了“朦胧诗”不再先锋。21、80年代中期以后,以马原、洪峰、余华、格非、孙甘露等为代表的先锋小说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叙述革命。22、80年代中期以后,以方方、刘震天等为代表的新写实主义小说,摒弃了传统的功利性和典型化、英雄化,专注于普通人生和现实生活的原生状态。23、80年代中期以后,以苏红、莫言、叶兆言为代表的新历史小说将眼光从现实转向历史,摆脱了传统的革命 24、80年代以后,散文创作借助于现代传媒的发达和活跃,制造出了“文化散文、生活散文、智者散文热”、“报人散文、女性散文 热”、“学者散文热”等一个个热点,率先进入了市场。
25、双百方针指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王蒙在百花文学时期因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而成名也因此被划为“右派”。
26、郭小川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战士诗人”,他在“文革”期间的绝唱是《祝酒歌》。
27、《百合花》描述了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前沿包扎所里发生的故事。
28、《青春之歌》是建国后第一部以 青年知识分子成长史为题材的长篇小说。29、50年代前期,文艺界发生了大规模的文艺思想斗争,主要有关于电影 《鲁迅传》的批判,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对 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30、1956年5月2日,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双百方针”。
31、朱老忠是梁斌的长篇小说《红旗谱》中的主要人物。
32、《回延安》、《桂林山水歌》是用信天游 写成的一首抒情诗。
33、巴金的散文集《随想录》被称为一部当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散文作品,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敢于 说真话。
34、韩少功的文化寻根小说《爸爸爸》具有整体的象征意味,主要是他采用了 魔幻现实主义 的表现手法。
35、艾青重返诗坛的第一部诗集是《归来的歌》。
36、《创业史》中刻划最成功的人物形象是 梁山老汉。号称蛤蟆滩的“三大能人”是郭振山、郭世富和姚士杰。
37、最早的“反思小说”是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改革小说的开山之作是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他塑造的一批改革者形成了 “ 开拓者家族 ”。先锋小说中叙事革命的代表作家是马原。
38、“伤痕小说”因卢新华的《伤痕》而得名,而最早的“伤痕小说”是刘心武的《 班主任》,作品中的两个主要人物是宋宝琦和谢惠敏。
39、在“文革”的地下文学中,影响最大的知青诗人是 食指,在他的影响下形成的诗歌组织是白洋淀诗群,而传抄最为广泛的小说则是张扬的《第二次握手》。40、《天山牧歌》是闻捷最有代表性的生活抒情诗总辑。
41、自“文革”开始到70年代初,“革命样板戏”是官方提倡最力、影响最大的文艺作品。
42、《茶馆》写了一个正派、淳朴、刚直、勤恳、善良,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的满族人是 常四爷。
43、被冯雪峰誉为 “真正可以称得上英雄史诗的”作品是 保卫延安。
44、在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次尖锐深刻地提出了现实生活中知识分子的境遇问题的小说是《 人到中年》
45、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当代不可多得的现实主义力作,在社会中引起轰动,获得第三届矛盾文学奖。
46、中国作协主席 铁凝 被评论界称为城市的“女高尔基”。她的短篇小说《哦,香雪》,描写了一个淳朴的农村少女对现代文明的向往。
47、王安忆发表于1986年的被合称为“三恋”的小说是《荒山之恋》、《小城之恋》和《锦绣谷之恋》。
48、张炜的小说《古船》中描写最充分最细腻的一个人物是隋抱朴。
49、《白鹿原》中的人物形象白嘉轩是陈忠实贡献于中国和世界的中国家族文化的最后一位族长。50、池莉的中篇小说《烦恼人生》 被誉为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
51、第一次文代会是中国新文学进入当代文学的标志。
52、我国第一部大规模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优秀长篇小说是《保卫延安》 53、1951年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与批判,是建国后文艺界第一次重大的文艺论争。54、1953年,青年作家李准 发表的《不能走那条路》率先在农村题材创作中引入了“两条道路”斗争的概念。
55、女作家 茹志娟 的作品善于以小寓大,从细节上深入开掘,《百合花》正是突现这种风格的代表作。
56、赵树理 的《三里湾》是我国第一部反映 农村社会主义改选 的长篇小说。
57、十七年期间曾产生了许多文学经典,如著名的“三红一创”,它们分别指《红日》、《红旗谱》、《红岩》、《创业史》。
58、最早提出散文“诗化”主张的是_杨朔________。毛泽东于1956年5月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的方针为文艺界解放思想、繁荣创作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性运动,是对俞平伯 的《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59、刘雨生、李月辉等都是周立波的长篇小说《山乡巨变》 中的农村基层干部形象。60、50年代末60年代初是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一《 红旗谱》、曲波的 《林海雪原》、吴强 的《红日》、杜鹏程的 《保卫延安》 等等。61、《雪浪花》是 杨朔 的散文代表作之一。
62、“文革”的导火索是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发表的姚文元 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63、王蒙的小说 《组织部来了一个年轻人》 是“干预生活”类小说中的代表作。女作家茹志娟 擅长以细节、侧面描绘反映生活风貌,代表作《百合花》 便是围绕借被子表现军民之情。
64、杨沫的《青春之歌》 是十七年中一部描写知识分子在动荡的社会生活中成长的优秀长篇小说。69、在60年代初的“散文复兴”中,被称为“散文三大家”的分别是杨朔、刘白羽 和秦牧。70、田汉的历史剧《关汉卿》 是他创作的顶峰。
71、地主冯兰池与冯贵堂两父子都是梁斌的小说《红旗谱》 中的人物。72、残雪的小说《山上的小屋》 写出了生存中的噩梦般的恶与丑陋的景象。
73、北岛的诗歌《 回答》反映了整整一代青年觉醒的心声,是与已逝的一个历史时代彻底告别的“宣言书”。
二、选择题(单选及多选题)1、50年代前期,当时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农村题材作品是(C)。A.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和《三里湾》B.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和周立波《山乡巨变》 C.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D.周立波的《山乡巨变》和《暴风骤雨》 2、50年代中期,在历史题材方面最先取得重大成就的是(B)。A.田汉的《关汉卿》 B.老舍的《茶馆》 C.姚雪垠的《李自成》(第一卷)D.曹禺的《胆剑篇》
3、所谓“新时期文学”一般是指(B)。A.1949年建国后的文学B.抗日战争后的文学
C.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文学D.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的文学
4、新时期,首先出现的创作潮流是(C)。
A“改革文学” B.“反思文学”C.“伤痕文学” D.“知青文学”
5、新时期所谓“复出的诗人”的代表人物是(B)。
A.孙犁和闻捷B.艾青和公刘C.郭小川和北岛 D.舒婷和顾城
6、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是(A)。
A.舒婷和顾城 B.北岛和海子C.马原和格非 D.池莉和方方
7、新时期,以其巨大的震憾力和无情的自剖精神震动文坛的巴金的随笔集是(A)。A.《随想录》 B.《新声集》C.《巴金近作》D.《创作回忆录》
8、新时期作家中,在农村题材小说创作中继承鲁迅遗风的是(B)。A.方之 B.高晓声C.梁晓声 D.贾平凹
9、以下革命军事题材小说中,富于浪漫主义传奇色彩的是(B)。A、《红日》 B、《林海雪原》 C、《保卫延安》 D、《百合花》
10、王蒙1956年震动了当时文坛的一篇短篇小说是(D)。
A.《青春万岁》B.《春之声》c.《坚硬的稀粥》D.《组织新来的青年人》
11、被评论家冯雪峰誉为“真正可以称得上英雄史诗的,这还是第一部”的作品是(B)
A、吴强的长篇小说《红日》 B、杜鹏程的长篇小说《保卫延安》 C、曲波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
12、《保卫延安》和《红日》的相同的地方有(AB)A、都是大规模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优秀长篇。B、都选取了解放战争中的一些著名战役,都充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C、作品的主人公都是连长,前者塑造了连长石东根的英雄形象,后者塑造了连长周大勇的英雄形象。
13、最早提出散文“诗化”主张的人是(C)A、刘白羽B、秦牧C、杨朔
14、以生活“就是这样战斗、航进、穿过黑夜走向黎明”为哲理思索的作品是刘白羽的(C)A、抒情散文《日出》 B、报告文学《早晨的太阳》 C、游记散文《长江三日》
15、一般来说,“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形容的是(B)
A、刘白羽散文的特色 B、秦牧散文的特色 C、魏巍散文的特色
16、因创作成就突出,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是(A)A、老舍 B、田汉 C、曹禺
17、贯穿《茶馆》全剧的三个人物是(A)A、王利发常四爷秦仲义 B、王利发松二爷秦仲义 C、王利发常四爷松二爷
17、“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这句话形容的是(B)A、曹禺话剧《胆剑篇》中的越王勾践形象 B、田汉话剧《关汉卿》中的关汉卿形象 C、郭沫若话剧《蔡文姬》中的曹操形象
18、“诗化散文”的艺术主张的提出者是(C)A秦牧 B刘白羽 C杨朔 D、吴伯箫
19、“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出自顾城(B)A《黑眼睛》B《一代人》 C《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D《远和近》 20、艾青的诗集《归来的歌》中有三首最有影响的长诗是(ABD)A《光的赞歌》 B《古罗马的大斗技场》 C《鱼化石》 D《在浪尖上》
21、从文学的角度看,选出与其他三篇不同类的一篇(D)A《红高粱》 B《人生》 C《红旗谱》 D《天山牧歌》
22、忠厚、善良、守本分,做了一辈子顺民的王利发形象出自:(B)A《龙须沟》 B《茶馆》 C《丹心谱》 D、《绝对信号》
23、下列作品中,属于先锋小说的是(ABD)
A《冈底斯的诱惑》B《现实一种》C《烦恼人生》D《山上的小屋》
24、被称为“童话诗人”的朦胧诗人是(D)A北岛 B、食指 C舒婷 D顾城
25、“知识性、趣味性散文”的艺术主张的提出者是(A)A秦牧 B刘白羽 C杨朔 D吴伯箫
26、《班主任》中着力刻画的两个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是(AC)A谢惠敏 B章永璘 C宋宝琦 D马缨花
27、高行健的探索剧有(AC)
A《车站》 B《陈毅市长》 C《绝对信号》 D《假如我是真的》
28、被称为“城市的女高尔基”的女作家是(A)A铁凝 B方方 C残雪 D池莉
29、贾平凹八十年代的“商州系列”小说有(ABC)A《天狗》 B《浮躁》 C《腊月正月》 D《废都》 30、被称为“民族的秘史”的小说是(D)A《古船》 B《绿化树》 C《北方的河》 D《白鹿原》
31、《保卫延安》的作者是(D)A.吴强 B.曲波 C.梁斌 D.杜鹏
32、柳青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力作是(C)A.《三里湾》 B.《山乡巨变》 C.《创业史》 D.《不能走那条路》
33、《李自成》(第一卷)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古代历史题材长篇小说的重大收获,它的作者是(C)A.郭沫若 B.吴强 C.姚雪垠 D.欧阳山 34、1952年,作家李准发表了当代小说中第一篇表现应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脱贫致富内容的短篇小说,它是 C)
A.《我的第一个上级》 B.《三年早知道》 C.《不能走那条路》 D.《套不住的手》
35、茹志鹃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是(A)A.《百合花》 B.《桂林山水歌》 C.《双桅船》 D.《弧线》
36、“十七年”的戏剧创作中,采用“人像展览式”结构形式的优秀话剧是(D)A.《龙须沟》 B.《关汉卿》 C.《胆剑篇》 D.《茶馆》
37、王利发是下面哪部话剧中的主人公(C)A.《龙须沟》 B.《方珍珠》 C.《茶馆》 D.《明朗的天》
38、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作者是(B)。A、茹志娟 B、王蒙 C、高晓声 D、冯骥才
39、以下不属于长篇小说的是(C)。A、《三里湾》 B、《山乡巨变》 C、《黎明的河边》 D、《三家巷》 40、沈振新是小说(B)中的我军高级指挥员形象。
A、《林海雪原》 B、《红日》 C、《保卫延安》 D、《创业史》
41、十七年时期诗歌创作最突出的特征便是(C)的兴起,它迅速成为诗歌的主导性潮流。A、古体诗 B、新民歌 C、政治抒情诗 D、长篇叙事诗
42、解放后,老舍的创作主要集中于戏剧方面,(A)既是他戏剧创作的高峰,也是中国话剧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A、《茶馆》 B、《龙须沟》 C、《方珍珠》 D、《关汉卿》
43、文革时期影响最大的文学样式是(B)。A、小说 B、革命样板戏 C、诗歌 D、散文
44、下面属于寻根小说的是(AB)。
A、《爸爸爸》B、《小鲍庄》C、《春之声》D、《红高粱》
45、以下人物不属于小说《青春之歌》的是(BCD)。A、常四爷 B、卢嘉川C、林道静 D、江华
46、以下作品不属于茹志鹃的是(D)。A、《百合花》 B、《关大妈》C、《静静的产院》 D、《哦,香雪》
47、在柳青的《创业史》中,评论界公认的艺术典型人物是(C)。A、梁生宝 B、素芳C、梁三老汉 D、郭振山
48、长篇叙事诗《复仇的火焰》是由(C)创作的。A、臧克家 B、艾青 C、闻捷 D、贺敬之
49、《红旗谱》中的农民革命斗争发生在(A)。A、大革命前后的冀中平原 B、抗日战争前后的冀中平原 C、大革命前后的江南水乡 D、抗日战争前后的江南水乡 50、(D)的《三年早知道》是一篇反映农民思想变化的力作。A、西戎 B、沙汀 C、马烽 D、李准
51、《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刘世吾“就那么回事”的口头禅,主要说明他(D)。A、自信 B、看不惯社会上的许多现象 C、能力强 D、自以为看穿世事,不思进取
52、十七年时期,田汉创作了话剧(D)。
A、《关汉卿》和《白蛇传》 B、《关汉卿》和《王昭君》 C、《文成公主》和《王昭君》 D、《关汉卿》和《文成公主》
53、以下不属于杨朔作品的是(D)。
A、《樱花雨》B、《雪浪花》C、《荔枝蜜》 D、《社稷坛抒情》
54、以下不属于“革命样板戏”的是(A)。
A、《三上桃峰》 B、《红灯记》 C、《海港》 D、《奇袭白虎团》
55、以下不属于十七年时期三大文艺批判的是(C)。
A、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与批判 B、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C、对“中间人物论”的讨论 D、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56、以下作品,属于短篇小说的是(ABC)。
A、《哦,香雪》 B、《山上的小屋》 C、《春之声》 D、《现实一种》
57、以下小说中,不属于爱情题材的是(B)。
A、《小巷深处》B、《沉默》 C、《红豆》 D、《在悬崖上》
58、以塑造知识分子形象见长的小说是(D)。A、《红岩》 B、《青春之歌》 C、《红旗谱》 D、《林海雪原》
59、梁斌的《红旗谱》归入下列哪类作品比较合适?(B)。
A、解放战争小说 B、革命历史斗争小说 C、工业题材小说 D、新英雄传奇 60、散文名篇《长江三日》的作者是(D)。A、秦牧 B、杨朔 C、碧野 D、刘白羽 61、以下戏剧中,不属于历史剧的是(B)。
A、《王昭君》B、《龙须沟》 C、《胆剑篇》 D、《蔡文姬》 62、以下不属于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内容的是(B)。
A、主观战斗精神 B、中间人物论 C、现实主义 D、民族形式 63、中篇小说《在和平的日子里》的作者是(D)。A、周立波 B、孙犁 C、沙汀 D、杜鹏程 64、梁生宝、梁三老汉等是小说(A)中的人物。
A、《创业史》 B、《三里湾》 C、《山乡巨变》 D、《红旗谱》 65、余永泽是小说(B)中的人物。
A、《红岩》 B、《青春之歌》 C、《三家巷》 D、《六十年的变迁》 66、军事家彭德怀的形象曾出现在以下哪部小说中?(C)。A、《红日》 B、《在和平的日子里》 C、《保卫延安》 D、《金光大道》 67、以下不属于“山药蛋派”的是(A)。
A、孙犁 B、赵树理 C、马烽 D、西戎 68、短篇小说《现实一种》的作者是(A)。A、余华 B、张炜 C、张贤亮 D、马原 69、以下茹志鹃的小说中,最具有代表性,也最为成功的是(D)。A、《静静的产院》 B、《关大妈》 C、《高高的白杨树》 D、《百合花》 70、著名政治抒情诗《雷锋之歌》的作者是(D)。A、闻捷 B、郭小川 C、臧克家 D、贺敬之 71、以下《茶馆》中贯穿始终的人物是(C)。A、庞太监 B、刘麻子 C、王利发 D、唐铁嘴
72、在文革时期的地下文学创作中,(B)的小说《第二次握手》影响最大。A、李英儒 B、张扬 C、靳凡 D、赵振开
73、____A_________是《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的组织部副部长,也是作品成功塑造的官僚主义者的典型。A、刘世吾B、王清泉C、韩常新D、赵慧文
74、下面作品中,属于梁斌创作的长篇小说有:______ABCDE_____________。
A、《三个布尔什维克的爸爸》B、《夜之交流》C、《红旗谱》D、《播火记》E、《烽烟图》
第二篇:中国当代文学试题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
一、填空题 1、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文学新的纪元的开始,一般称为当代文学。
2、从50年代初期起,以赵树理的《三里湾》、柳青的《创业史》等为代表的农村题材小说是当时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3、50年代初期,当时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以赵树理的《三里湾》、柳青的《创业史》为代表的农村题材小说。4、50年代中期,由于一批“干预生活”以及描写爱情的作品相受到批判,现实题材的作品一度受到冷落,许多作家纷纷转向历史题材。5、50年代中期,在历史题材方面是最先取得重大成就的是老舍的话剧《茶馆》,而后有田汉的话剧《关汉卿》、姚雪垠的长篇小说《李自成》(第一卷)。6、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以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为题材的一大批长篇小说相继涌现,形成了当代文学创作的第一个高潮,作家作品有杨沫的《青春之歌》、曲波的《林海雪原》、吴强的《红日》、冯德英的《苦菜花》、梁斌的《红旗谱》、欧阳山的《三家巷》以及稍后出现的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等。8、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诗歌的代表诗人是:郭小川、贺敬之、闻捷和李瑛等。9、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散文作家以刘白羽、杨朔、秦牧、吴伯箫等人的成就最高。10、1976年4月(丙辰清明)出现的“天安门诗歌”运动,代表了人民怒不可遏的心声,是那十年间最为激动人心的辉煌乐章。
25、双百方针指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王蒙在百花文学时期因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而成名也因此被划为“右派”。
26、郭小川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战士诗人”,他在“文革”期间的绝唱是《祝酒歌》。
27、《百合花》描述了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前沿包扎所里发生的故事。
28、《青春之歌》是建国后第一部以青年知识分子成长史为题材的长篇小说。29、50年代前期,文艺界发生了大规模的文艺思想斗争,主要有关于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30、1956年5月2日,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
31、朱老忠是梁斌的长篇小说《红旗谱》中的主要人物。
32、《回延安》、《桂林山水歌》是用信天游写成的一首抒情诗。
33、巴金的散文集《随想录》被称为一部当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散文作品,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敢于说真话。
36、《创业史》中刻画最成功的人物形象是梁三老汉。号称蛤蟆滩的“三大能人”是郭振山、郭世富和姚士杰。
39、在“文革”的地下文学中,影响最大的知青诗人是食指,在他的影响下形成的诗歌组织是白洋淀诗群,而传抄最为广泛的小说则是张扬的《第二次握手》。
40、《天山牧歌》是闻捷最有代表性的生活抒情诗总辑。
41、自“文革”开始到70年代初,“革命样板戏”是官方提倡最力、影响最大的文艺作品。
42、《茶馆》写了一个正派、淳朴、刚直、勤恳、善良,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的满族人是常四爷。
43、被冯雪峰誉为 “真正可以称得上英雄史诗的”作品是保卫延安。
46、中国作协主席 铁凝被评论界称为城市的“女高尔基”。她的短篇小说《哦,香雪》,描写了一个淳朴的农村少女对现代文明的向往。
49、《白鹿原》中的人物形象白嘉轩是陈忠实贡献于中国和世界的中国家族文化的最后一位族长。
51、第一次文代会是中国新文学进入当代文学的标志。
52、我国第一部大规模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优秀长篇小说是《保卫延安》 53、1951年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与批判,是建国后文艺界第一次重大的文艺论争。54、1953年,青年作家李准发表的《不能走那条路》率先在农村题材创作中引入了“两条道路”斗争的概念。
55、女作家茹志娟的作品善于以小寓大,从细节上深入开掘,《百合花》正是突现这种风格的代表作。
56、赵树理的《三里湾》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村社会主义改选的长篇小说。
57、十七年期间曾产生了许多文学经典,如著名的“三红一创”,它们分别指《红日》、《红旗谱》、《红岩》、《创业史》。
58、最早提出散文“诗化”主张的是杨朔。毛泽东于1956年5月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的 方针为文艺界解放思想、繁荣创作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性运动,是对 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59、刘雨生、李月辉等都是周立波的长篇小说《山乡巨变》中的农村基层干部形象。60、50年代末60年代初是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一《红旗谱》、曲波的《林海雪原》、吴强的《红日》、杜鹏程的《保卫延安》等等。
61、《雪浪花》是杨朔的散文代表作之一。
62、“文革”的导火索是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发表的姚文元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63、王蒙的小说《组织部来了一个年轻人》是“干预生活”类小说中的代表作。女作家茹志娟擅长以细节、侧面描绘反映生活风貌,代表作《百合花》便是围绕借被子表现军民之情。
64、杨沫的《青春之歌》是十七年中一部描写知识分子在动荡的社会生活中成长的优秀长篇小说。69、在60年代初的“散文复兴”中,被称为“散文三大家”的分别是杨朔、刘白羽和秦牧。70、田汉的历史剧《关汉卿》是他创作的顶峰。
71、地主冯兰池与冯贵堂两父子都是梁斌的小说《红旗谱》中的人物。72、残雪的小说《山上的小屋》写出了生存中的噩梦般的恶与丑陋的景象。
73、北岛的诗歌《 回答 》反映了整整一代青年觉醒的心声,是与已逝的一个历史时代彻底告别的“宣言书”。
二、选择题(单选及多选题)1、50年代前期,当时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农村题材作品是(C)。
A.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和《三里湾》
B.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和周立波《山乡巨变》 C.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
D.周立波的《山乡巨变》和《暴风骤雨》 2、50年代中期,在历史题材方面最先取得重大成就的是(B)。A.田汉的《关汉卿》
B.老舍的《茶馆》 C.姚雪垠的《李自成》(第一卷)
D.曹禺的《胆剑篇》
3、所谓“新时期文学”一般是指(D)。
A.1949年建国后的文学
B.抗日战争后的文学
C.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文学
D.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的文学
9、以下革命军事题材小说中,富于浪漫主义传奇色彩的是(B)。
A、《红日》
B、《林海雪原》
C、《保卫延安》
D、《百合花》
10、王蒙1956年震动了当时文坛的一篇短篇小说是(D)。
A.《青春万岁》B.《春之声》C.《坚硬的稀粥》D.《组织新来的青年人》
11、被评论家冯雪峰誉为“真正可以称得上英雄史诗的,这还是第一部”的作品是(B)
A、吴强的长篇小说《红日》 B、杜鹏程的长篇小说《保卫延安》 C、曲波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
12、《保卫延安》和《红日》的相同的地方有(AB)A、都是大规模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优秀长篇。
B、都选取了解放战争中的一些著名战役,都充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C、作品的主人公都是连长,前者塑造了连长石东根的英雄形象,后者塑造了连长周大勇的英雄形象。
13、最早提出散文“诗化”主张的人是(C)A、刘白羽B、秦牧C、杨朔
14、以生活“就是这样战斗、航进、穿过黑夜走向黎明”为哲理思索的作品是刘白羽的(C)A、抒情散文《日出》 B、报告文学《早晨的太阳》 C、游记散文《长江三日》
15、一般来说,“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形容的是(B)A、刘白羽散文的特色 B、秦牧散文的特色 C、魏巍散文的特色
16、因创作成就突出,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是(A)A、老舍 B、田汉 C、曹禺
17、贯穿《茶馆》全剧的三个人物是(A)
A、王利发常四爷秦仲义 B、王利发松二爷秦仲义 C、王利发常四爷松二爷
17、“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这句话形容的是(B)A、曹禺话剧《胆剑篇》中的越王勾践形象 B、田汉话剧《关汉卿》中的关汉卿形象 C、郭沫若话剧《蔡文姬》中的曹操形象
18、“诗化散文”的艺术主张的提出者是(C)
A秦牧
B刘白羽
C杨朔
D、吴伯箫
21、从文学的角度看,选出与其他三篇不同类的一篇(D)A《红高粱》
B《人生》
C《红旗谱》
D《天山牧歌》
22、忠厚、善良、守本分,做了一辈子顺民的王利发形象出自:(B)A《龙须沟》
B《茶馆》
C《丹心谱》
D、《绝对信号》
24、被称为“童话诗人”的朦胧诗人是(D)A北岛
B、食指
C舒婷
D顾城
25、“知识性、趣味性散文”的艺术主张的提出者是(A)A秦牧
B刘白羽
C杨朔
D吴伯箫
31、《保卫延安》的作者是(D)
A.吴强
B.曲波
C.梁斌
D.杜鹏程
32、柳青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力作是(C)
A.《三里湾》
B.《山乡巨变》
C.《创业史》
D.《不能走那条路》
33、《李自成》(第一卷)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古代历史题材长篇小说的重大收获,它的作者是(C)A.郭沫若
B.吴强
C.姚雪垠
D.欧阳山 34、1952年,作家李准发表了当代小说中第一篇表现应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脱贫致富内容的短篇小说,它是(C)
A.《我的第一个上级》
B.《三年早知道》
C.《不能走那条路》
D.《套不住的手》
35、茹志鹃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是(A)
A.《百合花》
B.《桂林山水歌》
C.《双桅船》
D.《弧线》
36、“十七年”的戏剧创作中,采用“人像展览式”结构形式的优秀话剧是(D)A.《龙须沟》
B.《关汉卿》
C.《胆剑篇》
D.《茶馆》
37、王利发是下面哪部话剧中的主人公(C)
A.《龙须沟》
B.《方珍珠》
C.《茶馆》
D.《明朗的天》
38、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的作者是(B)。A、茹志娟
B、王蒙
C、高晓声
D、冯骥才
39、以下不属于长篇小说的是(C)。
A、《三里湾》
B、《山乡巨变》
C、《黎明的河边》
D、《三家巷》 40、沈振新是小说(B)中的我军高级指挥员形象。
A、《林海雪原》
B、《红日》
C、《保卫延安》
D、《创业史》
41、十七年时期诗歌创作最突出的特征便是(C)的兴起,它迅速成为诗歌的主导性潮流。A、古体诗 B、新民歌 C、政治抒情诗 D、长篇叙事诗
42、解放后,老舍的创作主要集中于戏剧方面,(A)既是他戏剧创作的高峰,也是中国话剧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A、《茶馆》
B、《龙须沟》
C、《方珍珠》
D、《关汉卿》
43、文革时期影响最大的文学样式是(B)。A、小说
B、革命样板戏
C、诗歌
D、散文
44、下面属于寻根小说的是(AB)。
A、《爸爸爸》B、《小鲍庄》C、《春之声》D、《红高粱》
45、以下人物不属于小说《青春之歌》的是(A)。A、常四爷
B、卢嘉川C、林道静
D、江华
46、以下作品不属于茹志鹃的是(D)。A、《百合花》 B、《关大妈》C、《静静的产院》 D、《哦,香雪》
47、在柳青的《创业史》中,评论界公认的艺术典型人物是(C)。A、梁生宝
B、素芳C、梁三老汉
D、郭振山
48、长篇叙事诗《复仇的火焰》是由(C)创作的。A、臧克家
B、艾青
C、闻捷
D、贺敬之
49、《红旗谱》中的农民革命斗争发生在(A)。
A、大革命前后的冀中平原
B、抗日战争前后的冀中平原 C、大革命前后的江南水乡
D、抗日战争前后的江南水乡 50、(C)的《三年早知道》是一篇反映农民思想变化的力作。A、西戎
B、沙汀
C、马烽
D、李准
51、《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刘世吾“就那么回事”的口头禅,主要说明他(D)。A、自信
B、看不惯社会上的许多现象
C、能力强
D、自以为看穿世事,不思进取
52、十七年时期,田汉创作了话剧(D)。
A、《关汉卿》和《白蛇传》
B、《关汉卿》和《王昭君》 C、《文成公主》和《王昭君》
D、《关汉卿》和《文成公主》
53、以下不属于杨朔作品的是(D)。
A、《樱花雨》B、《雪浪花》C、《荔枝蜜》
D、《社稷坛抒情》
54、以下不属于“革命样板戏”的是(A)。
A、《三上桃峰》
B、《红灯记》
C、《海港》
D、《奇袭白虎团》
55、以下不属于十七年时期三大文艺批判的是(C)。
A、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与批判
B、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C、对“中间人物论”的讨论
D、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56、以下作品,属于短篇小说的是(ABC)。
A、《哦,香雪》
B、《山上的小屋》
C、《春之声》
D、《现实一种》
57、以下小说中,不属于爱情题材的是(B)。
A、《小巷深处》B、《沉默》
C、《红豆》
D、《在悬崖上》
58、以塑造知识分子形象见长的小说是(B)。
A、《红岩》
B、《青春之歌》
C、《红旗谱》
D、《林海雪原》
59、梁斌的《红旗谱》归入下列哪类作品比较合适?
(B)。
A、解放战争小说
B、革命历史斗争小说 C、工业题材小说
D、新英雄传奇 60、散文名篇《长江三日》的作者是(D)。A、秦牧
B、杨朔
C、碧野
D、刘白羽 61、以下戏剧中,不属于历史剧的是(B)。A、《王昭君》B、《龙须沟》
C、《胆剑篇》
D、《蔡文姬》 62、以下不属于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内容的是(B)。
A、主观战斗精神
B、中间人物论
C、现实主义
D、民族形式 63、中篇小说《在和平的日子里》的作者是(D)。A、周立波
B、孙犁
C、沙汀
D、杜鹏程 64、梁生宝、梁三老汉等是小说(A)中的人物。
A、《创业史》
B、《三里湾》
C、《山乡巨变》
D、《红旗谱》 65、余永泽是小说(B)中的人物。
A、《红岩》
B、《青春之歌》
C、《三家巷》
D、《六十年的变迁》 66、军事家彭德怀的形象曾出现在以下哪部小说中?(C)。
A、《红日》
B、《在和平的日子里》
C、《保卫延安》
D、《金光大道》 67、以下不属于“山药蛋派”的是(A)。
A、孙犁
B、赵树理
C、马烽
D、西戎
68、短篇小说《现实一种》的作者是(A)。A、余华
B、张炜
C、张贤亮
D、马原
69、以下茹志鹃的小说中,最具有代表性,也最为成功的是(D)。A、《静静的产院》
B、《关大妈》
C、《高高的白杨树》
D、《百合花》 70、著名政治抒情诗《雷锋之歌》的作者是(D)。A、闻捷
B、郭小川
C、臧克家
D、贺敬之 71、以下《茶馆》中贯穿始终的人物是(C)。A、庞太监
B、刘麻子
C、王利发
D、唐铁嘴
72、在文革时期的地下文学创作中,(B)的小说《第二次握手》影响最大。A、李英儒
B、张扬
C、靳凡
D、赵振开
73、____A_________是《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的组织部副部长,也是作品成功塑造的官僚主义者的典型。A、刘世吾 B、王清泉 C、韩常新 D、赵慧文
74、下面作品中,属于梁斌创作的长篇小说有:______ABCDE_____________。
A、《三个布尔什维克的爸爸》B、《夜之交流》C、《红旗谱》D、《播火记》E、《烽烟图》
四、简答题
1、《茶馆》在结构上有何创新?(重点)
(在结构上,《茶馆》采取三个横断面连缀式结构,每一幕内部也以许多小小的戏剧冲突连缀。这样的结构本来容易变得松散,老舍克服了这方面的困难,剧本以“人物带动故事”,“主要人物由壮到老,贯串全剧”,“次要人物父子相承”,“无关紧要的人物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同时,人物的故事、命运又暗示着时代的发展,从而使得剧本紧针密线,形散神凝,以貌似平淡散乱的人物、情节织出一幅“清明上河图”式的从清末到民国末年的民间众生相。)
老舍有意识地舍弃中外戏剧传统的“一人一事”的方法,而采用“人像展览式”方法来结构全剧、展开场面和刻画人物。老舍创作《茶馆》的意图是以“埋葬三个时代”来歌颂新时代。这个意图的关键是把三个时代被埋葬的必然性写足。老舍采用“人像展览法”把三个时代的各种人物都搬上台,把各种丑恶现象都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使观众从三个时代的黑暗、腐朽和反动中,看到这三个时代的无可救药。这些人物没有特别突出的主次之分,人物不断登场,又不断下场。茶馆中每个人物的台词也都不多,他们在茶馆一闪而过,口中说着自己的事情。由此看来剧中人物的活动,都是截取他们在茶馆中的一个横断面。无数的画面组织起来,构成了一幅卷轴画,随着剧情而逐步展开。
2、简述秦牧散文的思想艺术特色
1)秦牧开创了“小百科全书”式散文的新形式,人称“小品散文”。2)秦牧散文熔知识性与思想性于一炉。
3)秦牧散文把“形散”与“神聚”结合起来,做到寓控制于放纵。4)秦牧散文富有情趣和幽默感。
5)秦牧散文语言流利酣畅、凝练生动,采用“林中散步”和“灯下谈心”的行文作风,流露出直接面对读者的亲切感和语言氛围。
4、《百合花》的艺术特色:(重点)
①讴歌战争中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②善于运用细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是这篇小说常为人称道的艺术特色。③女性视角的叙事特色
6、茹志鹃小说的艺术风格(重点)1)选材特点:截取一片微澜,一朵浪花,加以精细挖掘和描绘,以小见大地反映时代风貌,是茹志鹃小说选材立意上的显著特点。
2)人物塑造上的特点:不展开对人物思想性格的广度的描写,而往往从人物性格某一突出之点深入下去,作纵深的挖掘,展开细腻的心理刻画,揭示人物的心灵奥秘。
3)构思精巧。根据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提炼出一两件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作媒介,展开对人物的心灵历程的描写。
7、闻捷诗歌创作的艺术风格:(重点)
1、诗歌在构思上较新颖。
2、作者善于深入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细腻充分地表现青年人感情的波动,折射出时代风俗的巨大历史变迁。
3、闻捷诗歌语言富有民族韵味的音乐美,情感基调高昂欢快,有浓重的牧歌风格和鲜明的地方色彩。
4、闻捷的爱情诗不单纯描写爱情,而是将爱情与表现新的生活内容、传达新的时代气息、高扬新的思想情操联系在一起。
五、分析论述题
1、梁三老汉形象分析
人物分析:梁三老汉是《创业史》中最为成功的艺术形象。在旧社会,这个老贫农经历了三起三落的创立家业的辛酸史,因而衷心拥护土改。作为一个小生产者,他最大的梦想是利用新社会分给他的土地,用狠命的劳动真正地创立起个人的家业来,也做个郭世富式的“三合头瓦房院的长者”。所以,当社会生产方式要发生重大变革时,他一时是难以相信也难以接受的。这是他作为背负着几千年私有制观念因袭重担的农民的保守性所决定的,另一面,他又是个勤劳、善良、朴实的劳动者,“被剥削过的痛苦的记忆”,“受压迫的心灵”,使他“在精神上和王书记、党支部、生宝们挨近”。他尽管怀疑、反对儿子办互助组,但心里却无时无刻不关心着互助合作运动的命运。作者相当精彩地描写了这个矛盾着的双重性格,并着重表现了这个人物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历程。他先是反对互助组,接着对自己迷恋的旧道路产生了怀疑,最后终于承认了自己儿子的道路是对的,站到了合作化运动的一边。梁三老汉这样的曾经动摇于两条道路之间的艺术形象,虽然并不是《创业史》里所独有的,但是能够把一个农民在告别私有制时思想性格的转变,及其心灵上经历的艰巨的、痛苦的斗争过程,示得如此完整、细腻、入木三分和震撼人心,确实令人惊叹,可以说,梁三老汉是当代文学人物画廊里一个不可多得的艺术典型。
2、朱老忠形象分析
朱老忠是一个跨跃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历史阶段的人物。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里,他从父辈那里继承豪爽正直、刚毅不屈的斗争精神,传统的农民英雄的性格特点在他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斗争实践中,他增长了斗争的才干,提高了革命的觉悟,最终成为一个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的农民英雄的典型。①不甘屈服的反抗意志和善用智谋的斗争是朱老忠性格的核心②朱老忠有一句口头禅“出水才见两腿泥”其中除了蕴有韧性精神之外,还有一种必胜的信念。③小说在表现朱老忠韧性的同时,还表现了他敢于“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侠义心肠:讲义气、重团结、救危扶困、舍己为人。为了支持好友严志和的儿子江涛去保定二师读书,他不惜卖掉自己家的一头耕牛;运涛参加革命后被捕入狱,严志和家遭到灾难,朱老忠挺身而出,带领江涛千里迢迢去济南探监。
3、论述《茶馆》的艺术成就:(重点)
1、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使命感,给人以希望,立足今天,回顾过去。
2、塑造各种鲜明的人物形象。
虽然人物众多,但是个性鲜明,这不能不说是人物塑造上的一个巨大成功。在人物肖像塑造上,老舍擅长白描,他的白描总是漫画式的,加入喜剧的因子,于嬉笑怒骂的氛围中凸现人物身上的“可爱或可憎之点”。《茶馆》中的七十多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大都是三言两语勾勒出来的。最典型的莫过于马五爷的形象。老舍只用了三句台词,就真切地描绘出其霸道、虚伪、狂傲的洋奴性格。当二德子在他面前撒野时,他说了句:“二德子,你威风啊!”先摆出自己的威严;接着又说:“有什么事不能好好地说,干吗动不动就讲打?”又显示了一次威风。二德子赔了不是,常四爷要他给评理,他不屑一顾:“我还有事,再见!”显示出极度的傲慢。马五爷的洋奴形象,便在这三笔两笔之中立于纸上了。
3、语言朴实凝练,具有浓郁的北京口味。
(1)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戏剧中每一句台词都是人物的语言,表达人物的思想,显示人物的性格。老舍善于根据人物的身份和性格,选取符合他们心理的个性化语言。
(2)语言的幽默风格。老舍谈《茶馆》时说,作品写了“那些年代的啼笑皆非的形形色色”。他把对黑暗社会的讽刺、批判与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联系起来,在微笑中蕴藏着严肃和悲哀,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幽默风格。
当唐铁嘴夸耀自己如何抽白面儿时,看起来滑稽可笑,但实际上却激起了人们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仇恨,王利发问报童“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也像一句玩笑话,然而表现出的则是人民对动荡时局的不满。又如松二爷看见宋恩子和吴祥子仍穿着灰色大衫,外罩青布马褂说:“我看见您二位的灰大褂呀,就想起了前清的事儿!”。表现出松二爷的怀旧情绪,也讽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这种寓庄于谐的语言更能给读者以回味的思考。
(3)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
这个特点在课文中表现得很明显。老舍本人熟悉北京方言,特别是北京市民的语言。在《茶馆》中恰当地应用地道纯熟的北京方言,使作品更具地方色彩,也更真实。
老舍是著名的“语言艺术大师”,其语言风格的独特性表现在提炼口语,纯净至极,清浅俗白,雅俗共赏;创造“始则发笑,继则感动,终于愤怒”的幽默;融会多种体裁语言,并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创造地摹仿欧化语法及句式,描写简捷洗练,学习和研究这些风格,会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4、批判讽刺与赞美同情相结合。
4、简论朱老忠的性格及其形成的原因。(论·重点)
朱老忠的形象尤为醒目。他的性格集纳了中国农民英雄的传统要质。第一,家族乃至阶级的世仇,孕育了他强烈的反抗性。朱老忠生长在慷慨悲歌的燕赵之地,少年时期亲睹了父辈与冯家的斗争,家破人亡的悲惨遭遇,使他直观地感受到沉痛的压抑,其父留下的“只要有口气,就要为我报仇!”的遗言,滋生了他出于阶级本能的反抗性。这种反抗性贯串其一生,铸成他嫉恶如仇、刚正不阿的主导性格。第二,20余年闯荡江湖的传奇经历,造就了他“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侠义性。他对乡民穷人救危扶困,不惜用血汗钱给朱老明治眼病;卖掉心爱的牛犊资助江涛上学,以及替严家操办丧事,冒险探监等情节,都表现出朱老忠的粗犷豪爽、慷慨仗义。第三,不寻常的人生磨难,曲折的斗争历程,使他逐渐加深了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养成了“出水才看两腿泥”的坚韧性。他经受了大贵被抓去当兵、运涛被捕、严家丧失“宝地”等一系列打击而坚韧不拔;面对敌强我弱的局势,他没有硬拼蛮干,而是一切从长计议,抱定“大丈夫报仇,十年不晚”,讲究斗争策略,显得深谋远虑、沉着镇定。总之,朱老忠是一个生活在20世纪初叶,新旧两个时代交替时期的农民英雄的典型形象。他的身上既保留了旧时代豪侠的特征,又融入了新时代英雄的精神。他所走过的道路,既是旧时代农民自发反抗斗争的终结,又是新时代农民自觉革命的开始。自从找到共产党,参加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其反抗便增添了自觉性,并树立了革命理想。他的侠义性,从对少数穷人的患难救助,发展到谋求整个阶级的解放,心胸更为宽广。他的坚韧性,由仅仅依靠朱、严两家孤军奋斗,发展到盼望井冈山的烈火烧到冀中平原,从而最终成为一名农民革命斗争的英雄。其典型意义在于,朱老忠的生活道路、斗争经历和性格特征,集中概括了20世纪初期,新旧两个时代交替时期的中国农民,由草莽好汉成长为农民革命英雄的历史踪迹。朱老忠的形象如果不用所谓“英雄”来衡量,那么,他的慷慨、豪迈、讲义气、有远谋、急人所难等等农民好汉的脾气,通过点点滴滴的语言和细节还是表现得很鲜明的。
5、试对两部军事题材长篇小说《红日》和《保卫延安》进行比较论述。(论·重点)
1)战争叙事共同点:在规模、气魄上都努力以宏大的结构和全景式的描写展示战争的伟力;取材于两场决定中国命运的解放战争。
《保卫延安》以陕北战场为背景,通过青化砭伏击战、蟠龙镇攻坚战、长城线上的运动战以及沙家店歼灭战等不同类型的战斗,表现各种类型战争的特点,以一个连队的军事活动为主线,从其撤出延安到返回延安的半年的战斗生活,展示延安保卫战的历程。
《红日》以山东战场为背景,以一个军的军事行动为主线,通过描写涟水战役受挫、莱芜战役大捷和孟良崮歼灭战的胜利,以艺术的形式表现了革命战争中的重大战役。2)战争叙事的差异
《红日》以宏大的现代战争场面的描绘替代了中国传统战争小说中的传奇故事。三个大的战役、一个军的行动;叙事中心是以一支“常胜英雄军”与一支王牌军之间的对立角逐展开大规模战役的描绘。
《保卫延安》追求史诗、宏大图景,其主线是周大勇连队脱离大部队之后的孤军作战,出现诸多传奇情节(沙漠迷路、打粮站等)
叙事的节奏上,《保卫延安》更强调“打”,从一个战斗转向另一个战斗,显得极其激烈,视野集中于战场。
《红日》视野比较开阔,战争叙事有张有弛,从军师团到连排班,从军队到地方,前方与后方,战场与医院,战争与和平、爱情,有较生动的结构安排。3)塑造典型英雄人物
《保卫延安》塑造了周大勇、王老虎等英雄形象——从惨烈的战争、残酷的环境和生死考验的战火中锻造出来的人物,体现了英雄主义的典型塑造原则。
《红日》中的英雄人物塑造同样体现了英雄主义的典型塑造原则,基本特征、基调一致。但有更丰富的揭示——其一,从军一级指挥员到普通士兵的人物群像;其二,注意对人物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身份的揭示。刘胜团长对知识分子的偏见;石东根胜利后的醉酒纵马,带着农民出身的性格弱点。4)反面人物的描写—— 《保》反面人物<敌对人物的形象>简单化,漫画化。《红》没有采用当时流行的漫画化手法。敌74师师长张灵甫具有国民党军第一主义“天之骄子”的性格,刚愎自用、骄横狂妄,虽对孤军作战内心恐慌,危急中却又沉着干练。
5)揭示战争的决定因素,强化了当代文学的政治功能:①揭示毛泽东思想和军事路线的伟大胜利,用描写战争普及现代革命历史和中共党史; ②歌颂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气概,“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在“二元对立”的战争思维模式确立中,淡化消除了人物自我灵魂的搏斗过程。
6、简论梁三老汉的性格特征及其典型意义。
梁三老汉是《创业史》塑造得最精彩的中国老一代农民的典型。是一位善良、勤劳、耿直而又自私、狭隘、守旧的小私有者的农民典型。在旧社会他经历了发家成梦的辛酸史,解放后他凭直觉感激新社会给他带来新的希望,但这希望仅仅是做一个“三合头瓦房院的长者”。作为背负着几千年私有观念的小生产者,他倾向于个人发家致富。当梁生宝不愿听从他的安排而组织起互助组时,他便自发地反对集体事业,同妻子大吵,发泄对儿子的不满,暴露了自私、落后、狭隘、保守的小生产者意识。同时,他又具有普通农民勤劳、善良、朴实的品质。土地的获得,痛苦的回忆,以及父子之情,使他在精神和感情上接近梁生宝及其所从事的事业。如他时刻关注互助组的命运,为进山割竹子的梁生宝担心,几次偷看新法育秧,对梁大老汉和王瞎子退出互助组没有好感,等等,反映了梁三老汉一方面不满意梁生宝,一方面又希望梁生宝成功,内心深处充满矛盾,其性格具有明显的两重性,是一位动摇于集体致富与个人发家两条道路中间的人物。从这个形象的塑造中,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一个真正的中国农民性格的本质内容。梁三老汉精神世界的复杂性,是老一代中国农民的艺术写照,具有典型意义。就形象的生动性、丰富性和典型性意义来说,在十七年小说中出现的旧式农民形象系列中,梁三老汉是最为出色的艺术典型。他深刻的揭示了“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这个历史真理,这是小说思想深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第三篇:中国当代文学试题2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第二套)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以“就那么回事”为口头禅的人物形象是
A、韩常新B、刘世吾
C、老田D、魏鹤鸣
2、小说《百合花》的语言特点是
A、语言华丽,浓墨重彩
B、语言具有明显的哲理意识,有思辨色彩
C、语言清新自然,具有浓厚的抒情意味
D、语言具有农民口语特色
3、小说《游园惊梦》在表现手法上最重要的特点
A、小说熔中国传统和西方现代的多种表现手法于一炉
B、小说特别强调运用中国传统叙事文学的各种表现手法
C、作品只运用中国古典戏曲的表现手法来写小说
D、作品完全采用西方现代派的各种表现手法来进行写作
4、山西作家群小说创作的“土”气是指
A、他们大量运用“黄土”这一意象
B、他们塑造的人物形象都是农民形象
C、他们通篇采用笨拙的农民口语
D、他们的作品比较贴近农民生活,语言平易朴实
5、小说《陈奂生上城》在最后关于陈奂生住店回家时的心理描写揭示了他怎样的性格内容
A、悲凉孤独,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B、勤劳善良、忠厚老实但有善于自譬自解、自我陶醉
C、极端狭隘、极端自私,对所有城里人充满仇恨
D、阿谀奉承,以为找到了县委书记作为靠山
6、《鲁鲁》结尾写鲁鲁在观瀑亭发出悲凉的哀号,这是鲁鲁第几次丧家
A、第一次B、第二次
C、第三次D、第四次
7、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揭示主人公内在心理的主要方法是
A、作者采取直接通过叙事者在叙事中进行评论
B、通过夫妻俩人的对话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C、通过话外音的方式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D、通过向阳大楼居民的外在视角来揭示主人公的内在心理
8、小说《哦,香雪》构思精巧,作者努力在“一分钟”里开掘。其中“一分钟”是指
A、火车在台儿沟停留一分钟
B、香雪乘火车迟到了一分钟
C、香雪在一分钟以内完成了一笔交易
D、作者只写了发生在一分钟以内的事情
9、揭示了《棋王》中王一生注重情感的细节是
A、不顾路途遥远去看望知青朋友
B、十分珍惜母亲留下的无字象棋
C、下棋中让了对手一招
D、妹妹到火车站送他,他却视若无睹
10、孙犁在《黄鹂》中对老病友打鸟行为的态度是
A、为他绝妙的枪法而喝彩
B、支持并积极参与打鸟活动
C、对放下猎枪的病友多了一分宽厚和感激
D、非常憎恨这位猎鸟的病友,并从此跟他绝交
11、“„„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
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
这段话,作者运用什么样的感觉方式来描写连绵的冷雨
A、听觉B、视觉
C、嗅觉D、触觉
12、五卷本的《随想录》的作者是
A、鲁迅B、老舍
C、曹禺D、巴金
13、散文《拣麦穗》中,“我”与卖灶糖老汉纯洁的感情中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而这种哀愁来源于
A、“我”对不能嫁给年岁已高的卖灶糖老汉而痛苦
B、“我”对卖灶糖老汉已经结婚而懊恼
C、“我”内心深处的孤独感
D、“我”母亲不允许自己与卖灶糖老汉交往
14、散文《下放记别》中,何其芳在红烧鱼中捞出了一块
A、肥皂B、猪肉
C、石块D、铁片
15、《〈圣经〉拟作》中作者所参考的原文出自《约翰福音》
A、第一章B、第五章
C、第八章D、第九章
16、《我与地坛》中作者从对自己的经历的思考中去探询生存和死亡的意义。
引发作者思考的主要经历是
A、作者因为上山下乡而失恋
B、作者在地坛失去了自己的好友
C、作者因为双腿残疾而痛苦
D、作者的努力没有能够挽救母亲的生命
17、诗歌《有赠》中有诗句“我不能习惯光明”“不能习惯你母亲般温存的眼睛”,其中“不能习惯”表达的是
A、“我”失去了美好的品质,变成了一个坏人
B、“我”已经张大成人,结婚成家
C、“你”已经张大成人,结婚成家
D、“我”因为过惯了长期失去自由的屈辱生活
18、《春天,遂想起》诗人通过“江南”意象表达了
A、浓郁的乡愁B、对历史伟人的赞颂
C、对逝去情人的怀念D、对在江南那段生活经历的回忆
19、诗歌《慕尼黑》中所提到的“纵火犯”是指
A、丘吉尔B、戴高乐
C、希特勒D、墨索里尼
20、“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这一诗句出自
A、《中国,我的钥匙丢了》B、《双桅船》
C、《麦地》D、《我》
21、《茶馆》的结构方式是
A、“人像展览式”结构B、“冰糖葫芦式”结构
C、“戏中戏”结构D、“回溯式”结构
22、建国后第一部以知识分子的成长史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
A、《太阳下的风景》B、《青春之歌》
C、《有的人》D、《红旗谱》
23、小说《春天》中的马倌乔马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残暴的自然力的象征
B、与自然力作斗争的青春生命的象征
C、象征纯洁优美的爱情
D、人生经验的象征
24、有人认为《“锻炼锻炼”》是双主题小说,那么作品的主题表现在A、在批评干部落后的工作方法及社员好吃懒做、损人利己不良风
气的同时揭示了当时社会物质的匮乏
B、在批评干部落后的工作方法及社员好吃懒做、损人利己不良
风气的同时赞美了当时物质的充裕的社会
C、在批评干部落后的工作方法及社员好吃懒做、损人利己不良风
气的同时赞颂了年轻干部的勇气
D、在批评干部落后的工作方法及社员好吃懒做、损人利己不良风气的同时对旧社会进行了控诉
25、小说《在山区收购站》中,有丰富的经验,认真的态度,但用老眼光看人的收购员是
A、曹英B、胡喜春
C、陈老三D、王子修
26、《透明的红萝卜》的叙事采用了
A、传统说书人讲故事的叙事
B、针对琐碎细节进行诗化的叙事
C、多条线索相互交织的叙事
D、多处运用超现实主义和魔幻现实主义进行叙事
27、散文《夜航船》的主题要点是
A、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赞美
B、为中国文化的悠久广博而自豪
C、对中国士大夫文化因循守旧脱离民众的批判
D、对中国士大夫文化重情轻理的批判
28、诗歌《哎,大森林》表达的情绪是
A、忧伤悲愤情绪B、矛盾迷惘情绪
C、困惑情绪和危机感D、惆怅情绪和焦虑感
29、诗歌《相信未来》所表现的主题是
A、爱与恨的冲突B、生与死的冲突
C、希望与绝望的冲突D、理智与情感的冲突
30、诗歌《苹果树下》主要的艺术手法是
A、比喻B、烘托
C、拟人D、对比
二、多项选择(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草木篇》中作者持批评态度的意象有
A、白杨B、藤C、仙人掌
D、梅E、毒菌
2、散文《怀念萧珊》的文字特点是
A、朴实自然B、情至笔到C、华丽典雅
D、不雕琢不虚饰E、无拘无束
3、小说《棋王》中王一生的性格内容是
A、淡然无争B、崇尚实际C、争强好胜
D、薄情寡意E、注重感情
4、《太阳下的风景》具有的艺术特色是
A、写人状物鲜明生动
B、抒情与议论相结合C、笔调生动幽默
D、行文洒脱简洁
E、具有明显的主观倾向性
5、诗歌《苹果树下》通过苹果生长过程来表现了男女青年爱情的孕育、发展
和成熟。本篇所写到的苹果成长的过程有
A、苹果栽种
B、苹果开花
C、苹果结果
D、苹果成熟
E、苹果采摘
三、简答题(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戏剧《绝对信号》中作者运用了哪些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来揭示主题?
2、散文《秦腔》中,作者刻画了秦川人怎样的精神品格;作者通过秦川人这
种精神品格的刻画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意蕴?
3、简析《中国,我的钥匙丢了》中“钥匙”意象的象征意义。
4、简析小说《春天》的诗化特征。
四、论述题(共14分)
从叙事内容、章法结构、人物形象和语言运用等方面分析小说《红旗谱》的民
族化风格。
五、鉴赏评论题(共22分)
阅读贾平凹的散文《“卧虎”说》,就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征,写一篇不
少于600字的文学短评。
要求:
1、紧扣作品,不要借题发挥写成读后感
2、表达顺畅,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卧虎”说》原文附后)
第四篇: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2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试题2
全国2012年1月自考
课程代码:00
53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关于铁凝的小说《哦,香雪》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叙写了每天只停留一分钟的火车给一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带来的波澜
B.将小小的场景诗化,创造了空灵、蕴藉的艺术境界
C.叙述语言清丽、简洁、富有音乐感和诗的意味
D.场面宏大、视野开阔,表现了新时代人物的精神变化
2.下列关于阿城的小说《棋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它是一部中篇小说
B.主要人物有王一生、脚卵等
C.小说的核心意图是宣扬儒家的处世之道,具有浓厚的文化意味
D.小说在文字上力破俗套,讲究简洁有力
3.下列关于张洁散文《拣麦穗》的叙述,正确的是()
A.散文开头部分与主题无关,因而显得多余
B.散文字里行间均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喜悦之情
C.该文在文体方面的主要特点是从容舒缓
D.散文情感表露直接、热烈而真切
4.下列关于《<书海夜航>二集序》的文体归类,错误的是()
A.抒情散文 B.序文
C.读书随笔 D.书评
5.下列关于《邵燕祥杂文二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和尚之喻》针砭了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不公的现实
B.《圣经拟作》深刻地剖析了人类历史尤其是中国当代现实中一再发生的悲剧性事件的心理和社会根源
C.这两篇小文都体现了作者对现实清醒的批判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
D.《和尚之喻》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方式来表现主题,《圣经拟作》娓娓道来,语言风趣而又犀利
6.高晓生的小说《陈奂生上城》中的陈奂生带有下列哪个形象的影子?()
A.方鸿渐 B.阿Q
C.高觉新 D.吴荪甫
7.下列不属于《游园惊梦》的表现手法的是()
A.细腻的心理描写和意识流手法 B.戏剧的穿插与对照
C.象征与暗示 D.寓庄于谐
8.穆旦属于()
A.七月派诗人 B.九叶派诗人
C.现代派诗人 D.朦胧诗人
9.下列关于曾卓的诗歌《有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这是一首献给一位女性的诗 B.写于“文革”期间
C.表现了一种单一的情感 D.主要写外部动作,少写情感活动
10.下列诗歌表现了对自然与劳作的眷恋和对健康生命的感恩之情的是()
A.《草木篇》 B.《春天,遂想起》
C.《慕尼黑》 D.《麦地》
11.诗句“我活着只能永远是我自己/我死了更不会忽然变成别人”的作者是()
A.绿原 B.冀汸
C.公刘 D.艾青
12.下列关于话剧《关汉卿》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这是一部历史剧
B.它一共有11场
C.它采用人像展览式的结构
D.剧本结构清晰,情节跌宕,善于运用和设置悬念,产生了扣人心弦的戏剧效果
13.在下列小说中,创作于“文革”之后的是()
A.《邢老汉和狗的故事》 B.《陶渊明写挽歌》
C.《“锻炼锻炼”》 D.《在山区收购站》
14.下列作家属于台湾作家的是()
A.杨沫 B.陈映真
C.汪曾祺 D.张承志
15.下列散文属于游记散文的是()
A.《庐山面目》 B.《太阳下的风景》
C.《法门寺》 D.《夜航船》
16.下列散文采用了女性视角的是()
A.《茶花赋》 B.《记波外翁》
C.《髻》 D.《早熟的枣子》
17.下列诗歌与纪念鲁迅有关的是()
A.《相信未来》 B.《重读<圣经>》
C.《苹果树下》 D.《有的人》
18.下列诗人曾经是七月诗派成员的是()
A.骆一禾 B.绿原
C.郭路生 D.韩东
19.诗句“海底有声音说:这儿明天肯定要化作尘埃,/假如,啄木鸟今天拒绝飞来”?的作者是()
A.公刘 B.闻捷
C.余光中 D.海子
20.刘强、米玲是下列哪部话剧中的人物?()
A.《茶馆》 B.《关汉卿》
C.《同船过渡》 D.《陈毅市长》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下列关于小说《红旗谱》的叙述,正确的有()
A.小说的故事内容、人物风貌、生活风习乃至风光景物具有地方色彩
B.小说在人物刻画、章法结构方面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手法
C.小说的人物语言富于个性,叙述语言简短、明快、传神
D.小说主要写了两代农民的不同斗争道路及其命运的历史性变迁
E.作者善于将革命风暴与平凡的乡村生活图景交融在一起加以描写
22.下列关于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叙述,正确的有()
A.小说巧妙地选取团结大楼居民的眼光为视角
B.小说用高女人和矮丈夫的悲剧遭遇,以小见大地折射出当时社会环境
C.小说谴责了“文化大革命”时期残酷的政治斗争对人性的严重摧残
D.小说中的裁缝老婆是这对知识分子悲剧的推波助澜者之一
E.小说以白描为主,间以客观性的议论,通篇显示了客观、内敛的叙述风度
23.下列小说以战争年代为背景的有()
A.《百合花》 B.《我的第一个上级》
C.《鲁鲁》 D.《游园惊梦》
E.《陈奂生上城》
24.下列关于余光中散文《听听那冷雨》的艺术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A.调动了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觉方式
B.情感委婉浓郁、意境深广幽远、旋律节奏优美
C.多处采用比喻、对照、联想、烘托等表现手法
D.文字典雅而富于弹性,熔古典语汇与白话于一炉
E.擅于通过双声叠字的运用、长短相间的句式等来渲染情感和把握节奏
25.下列散文与“文革”背景相关的有()
A.《社稷坛抒情》 B.《黄鹂——病期琐事》
C.《怀念萧珊》 D.《下放记别》
E.《秦腔》
三、配搭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每小题5个选项,一个选项1分。)
26.找出人物与作品的对应关系,把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在对应项前面的括号内。
()黑孩 A.《青春之歌》
()小英子 B.《受戒》
()小腿疼 C.《女房东》
()老柴 D.《透明的红萝卜》
()余永泽 E.《“锻炼锻炼”》
27.找出诗句与作者的对应关系,把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在对应项前面的括号内。
()复活节,不复活的是我的母亲/一个江南小女孩变成的母亲 A.食指
()但愿她不再和魔鬼交朋友/把门户看得紧/接受母亲的教训/
生活得更聪明„„B.闻捷
()我要用手指那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撑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C.艾青
()岁月/从雪白的大理石像/和宏伟的壁画上/一片片剥蚀了 D.骆一禾
()说出那句真心的话吧!/种下的爱情已该收获E.余光中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28.简述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刘世吾形象。
29.简述《我与地坛》的主题意蕴。
30.简述《茶馆》的结构特色。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6分)
31.结合《双桅船》中的“船”和“岸”的意象,《中国,我的钥匙丢了》中的“钥匙”的意象,试述这两首诗在意象营造方面的共同特征。
六、阅读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20分)
32.阅读洛夫的诗歌《与李贺共饮》,结合作品,写一篇600—800字的文学评论。要求;
(1)紧紧围绕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来写。
(2)不要写成读后感。
(3)表达通顺,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与李贺共饮
洛夫
石破 塞进一只酒瓮中
天惊 摇一摇,便见云雾腾升
秋雨吓得骤然凝在半空 语字醉舞而平仄乱撞
这时,我乍见窗外 瓮破,你的肌肤碎裂成片
有客骑驴自长安来 旷野上,隐闻
背了一布袋的 鬼哭啾啾
骇人的意象 狼嗥千里
人未至,冰雹般的诗句
已挟冷雨而降 来来请坐,我要与你共饮
我隔着玻璃再一次听到 这历史中最黑的一夜
羲和敲日的叮当声 你我显非等闲人物
哦!好瘦好瘦的一位书生 岂能因不入唐诗三百首而相对发愁
瘦得 从九品奉礼郎是个什么官?
犹如一支精致的狼毫 这都不必去管它
你那宽大的蓝布衫,随风 当年你还不是在大醉后
涌起千顷波涛 把诗句呕吐在豪门的玉阶上
喝酒呀喝酒
嚼五香蚕豆似的 今晚的月,大概不会为我们
嚼着绝句。绝句。绝句。这千古一聚而亮了
你激情的眼中 我要趁黑为你写一首晦涩的诗
温有一壶新酿的花雕 不懂就让他们去不懂
自唐而宋而元而明而清 不懂
最后注入 为何我们读后相视大笑
我这小小的酒杯 一九七九年五月十八日
我试着把你最得意的一首七绝
第五篇:中国当代文学00531答案及试题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模考卷
课程代码:0053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这两句话出自(A.《听听那冷雨》 B.《怀念萧珊》
C.《黄鹂——病期琐事》 D.《秦腔》
2.《太阳下的风景》以两代人所走过的人生历程的对照为叙述线索,这两代人是()A.胡适、沈从文 B.郁达夫、沈从文
C.黄永玉、沈从文 D.徐志摩、沈从文
3.《茶花赋》中,作者通过“茶花”所刻画和赞美的人物是()
A.一位教师 B.一位作家
C.一位花匠 D.一位农民
4.话剧《茶馆》的结构方式是()
A.冰糖葫芦式 B.一人一事式
C.人像展览式 D.锁闭式
5《慕尼黑》表达了诗人())A.渴盼暖春到来的心情
B.对自然与劳作强烈的眷恋之情
C.对坚持真理的高贵品格的不倦追求
D.对人类和世界命运的深切关注
6.《游园惊梦》中,失意急怒之下而哑嗓的人物是()
A.钱夫人 B.窦夫人
C.赖夫人 D.蒋碧月
7.小说《在山区收购站》主要揭示了()
A.农村家庭矛盾 B.农民利益和农村政策之间的矛盾
C.农村个别干部与群众之间的矛盾 D.农村青年、老年两代人之间的矛盾
8.《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刘世吾的口头禅“就那么回事”,表现了他()A.具有很强的工作能力 B.不怕困难的勇气
C.懦弱无能、不思进取的性格
D.看透一切、极端冷漠、不思进取的人生态度
9.贾平凹在《秦腔》中说,八百里秦川农民视为生命“五大要素”的,除秦腔外,还有()
A.“西凤”白酒、长线辣子、大叶卷烟、牛肉泡馍 B.“西凤”白酒、长线辣子、大叶卷烟、羊肉泡馍 C.黄土高原、“西凤”白酒、大叶卷烟、羊肉泡馍 D.西河大鼓、“西凤”白酒、大叶卷烟、牛肉泡馍
10.下列具有“诚”与“雅”完满结合艺术特色的小说是()
A.《我的第一个上级》 C.《游园惊梦》
B.《红旗谱》
D.《鲁鲁》
11.下列作品集中,属余秋雨创作的散文集是()
A.《朗润集》 B.《山地笔记》 C.《文化苦旅》 D.《哈拉沙尔随笔》
12.“人还要有点儿东西,才叫活着。”这句话出自小说()
A.《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B.《棋王》 C.《受戒》 D.《陶渊明写挽歌》
13.《我的第一个上级》中,集中刻画老田临危不惧,坚决果断地抗洪抢险的场景是在()
A.防汛指挥部 B.安乐庄 C.海门村 D.县医院
14.《红旗谱》生动描写了中国农村三代农民不同的斗争道路和命运,其中第三代农民的代表是()
A.朱老忠 C.严运涛 B.严老祥 D.朱老明
15.《青春之歌》中,最初引导林道静走上革命道路的共产党员是()
A.江华 B.卢嘉川 C.许宁 D.罗大方
16.《“锻炼锻炼”》中有两位作为“自私自利”典型的人物形象。一位是“小腿疼”,另一位是()
A.高秀兰 B.“吃不饱”
C.“小诸葛” D.张太和
17.《记波外翁》中有两句挽诗:“门生搔白首,旦夕骨成灰”。其中“门生”是指(A.台静农 B.许寿裳 C.魏建功 D.乔大壮
18.散文《庐山面目》中的“济公**”是指()
A.“我”在轮船上遇到的一位乘客 B.“我”在游览时遇到的一位大学教授 C.“我”在山上见到的一座雕像 D.“我”在游览时遇到的一位“湖州客” 19.散文《童年二题》的作者是()
A.牛汉 B.琦君 C.杨绛 D.周涛
20.在小说《春天》的首尾出现,正好与青年马倌乔玛形成对照的人物形象是()A.红花姑娘 B.驼背老人
C.奶奶 D.安巴·乌兰
21.散文《髻》中,最喜欢梳“螺丝髻儿”发型的是())
A.姨娘 B.母亲 C.“我” D.刘嫂
22.话剧《关汉卿》中的人物王著,其角色身份是()
A.文人 B.军官 C.后台管事 D.狱吏
23.余秋雨在《夜航船》一文中,引用了几位现代文学大师的文字,他们是(A.鲁迅、蔡元培、郁达夫 B.鲁迅、周作人、丰子恺 C.鲁迅、朱自清、俞平伯
D.鲁迅、胡适、叶圣陶
24.海子在《麦地》中藉以表现诗歌意蕴的主要意象是()
A.麦地、麦子、太阳 B.麦地、麦子、白杨 C.麦地、麦子、月亮 D.麦地、麦子、金子
25.《哎,大森林》所表达的作者情感态度是()
A.欢欣雀跃 B.幸灾乐祸 C.忧患激愤 D.惊异赞叹
26.茹志鹃的《百合花》所写故事的时代背景是()
A.抗日战争时期 B.红军长征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战争时期
27.“我爱咱们的国家,可是谁爱我呢?”《茶馆》中,说这句台词的人物是(A.松二爷 B.秦仲义 C.常四爷 D.王利发))28.《与李贺共饮》一诗的主要结构方式是()A.递进 B.先总后分 C.对比 D.先分后总
29.小说《将军族》讲述了()
A.一对知识分子夫妇的殉情故事 C.一对小人物的殉情故事
B.一对国民党将军夫妇的殉情故事
D.一对歌星的殉情故事
30.七月派诗人冀汸的诗《我》的创作年代为()
A.20世纪9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20年代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游园惊梦》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色是()
A.采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来刻画人物
B.采用细腻的心理描写和意识流手法刻画人物
C.通过性格化的对白、象征、暗示等手法强化喜剧讽刺性主题 D.熔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的多种艺术手段于一炉 E.风格淳朴,富于幽默感
32.《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的创作特色体现在()
A.按生活原貌全景式展示人物的命运遭际 B.着意描写人的精神痛苦,给人以情感冲击 C.叙述和议论相结合
D.笔墨多讽刺,嘻笑怒骂,自成一体 E.具有轻松诙谐的喜剧性
33.《和尚之喻》告诉读者,民谚之所以取譬于和尚,是为了()
A.反映人们对“空门”内事物的理解
B.表达人们对“空门”内矛盾、不公现象的批判 C.反映人们对俗世现实的观察 D.表达人们对僧俗两界相通性的看法 E.表达人们对俗世不公平现象的批判 34.下列属于七月诗派的诗人有()
A.牛汉 B.流沙河 C.艾青 D.曾卓 E.冀汸
35.下列对《草木篇》的评价,正确的有()
A.是一组咏物言志诗
B.语调平缓,语言质朴 C.主要采用拟人化的手法
D.热烈赞颂了白杨树的孤傲、仙人掌的顽强和梅花的脱俗 E.平和冲淡的艺术风格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36.小说《哦,香雪》在艺术上有何特点?
37.试述《茶馆》中王利发的形象特征及其典型意义。
38.《拣麦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6分)39.结合作品,分析穆旦的诗歌《冬》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五、阅读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20分)40.阅读《豆角鼓》,结合作品,写一篇500—700字的文学评论。要求:(1)紧紧围绕本文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来写。(2)不要借题发挥,写成读后感。(3)表达通顺,书写规范,卷面整洁。豆角鼓 毕淑敏
有一个在幼儿园就熟识的朋友,男生。那时,我们同在一张小饭桌上吃饭。上劳动课的时候,阿姨发给每人一面跳新疆舞用的小铃鼓,里头装满了豆角。当我择不完豆角筋的时候,他会来帮我。我们就把新疆铃鼓称为“豆角鼓”。
以后几十年,我们只有很少的来往,但彼此都知道对方在城市的某一个角落里,愉快地生活着。一天,他妻子来电话,说他得了喉癌,手术后在家静养,如果我有时间的话,他妻子略略停了一下说:“通话时,请您尽量多说,他会非常入神地听。但是,他不会回答你,因为他无法说话。” 第二天,我给他打了电话。当我说出他的名字后,回答是长久的沉默。我习惯地等待着回答,猛然意识到,我是不可能得到回音的。我便自顾自地说下去,确知他就在电话线的那一端,静静地聆听着。自言自语久了,没有反响也没有回馈,甚至连喘息的声音也没有,感觉很是怪异。好象你面对着无边无际的棉花垛„„那天晚上,他的妻子来电话说,他很高兴,很感谢,希望我以后常常给他打电话。
我答应了,但拖延了很长的时间。也许是因为那天独自说话没有回声的感受太特别了。后来,我终于再次拨通了他家的电话。当我说完“你是××吗?我是你幼儿园的同桌啊„„”我停顿了一下,并不是等待他的回答,只是喘了一口气,预备兀自说下去。就在这个短暂的间歇里,我听到了细碎的哗啦啦声„„这是什么响动?啊,是豆角鼓被人用力摇动的声音!那一瞬,我热泪盈眶。人间的温情跨越无数岁月和命运的阴霾,将记忆烘烤得蓬松而馨香。那一天,每当我说完一段话的时候,就有哗啦啦的声音响起,一如当年我们共同把择好的豆角倒进菜筐。当我说再见的时候,回答我的是响亮而长久的豆角鼓声。
(选自马明博、高海涛主编的《小小说十五家》,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简评:毕淑敏的《豆角鼓》讲述了“我”与儿时的男同学一段有关“豆角鼓”的感人故事。当年,、幼儿园里劳动课上帮我择豆角筋,又一起放进新疆铃鼓里摇着玩耍的要好朋友,却在若干年后因好友身患喉癌无法说话,只能依靠摇动豆角鼓来回应“我”的问候。作者感慨岁月无情的同时,却越发感到记忆的珍贵,响亮而长久的豆角鼓声仿佛将一对老友带回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往事历历,风雨不蚀,总有一些花朵绽放在记忆深处,岁月的轻风拂过,空气中飘散出真、善、美的馨香。1-5CCCCD 6-10 ABDAD 11-15 CBCCB 16-20 BBDAB 21-25 BBBCC 26-30 CCACA 31 BD 32 BC 33 CDE 34 ACDE 35 ACD 36.答:(1)作者极力在“一分钟”里开掘,细致入微地描写了香雪对新生活的纯真、炽热的向往和追求,构思精巧;(2)以清新婉丽的笔调,将小小的生活场景诗化,创造了空灵、蕴藉的艺术境界;同时又在这纯净的境界中寄寓了严峻的思考;(3)小说于淡雅中贮满诗情,笔墨所至,大自然的一切均被赋予了生命和灵性。叙述语言清丽、简洁,富有音乐感和诗的意味。
37.答:在《茶馆》的众多人物中,裕泰茶馆的掌柜王利发是贯穿全剧的中心人物。第一幕时,他才二十岁,他的处世哲学是:“我接着我父亲遗留下的老办法,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就不会出大岔子!”因比,他从不敢得罪有钱有势的人,但总免不了被敲诈勒索;为了能让茶馆经营下去,他也顺应时世的变迁,不断改变茶馆的经营方式,目的是求得一家人的生存。这样一个精明、干练、善于经营的小商人,最后也逃脱不了破产的命运。到国民党统治时期,他苦心经营几十年的茶馆终于被霸占,自己则在绝望悲愤中上吊自杀。剧本通过这个人物的悲惨结局,形象地说明了旧时代、旧社会的黑暗冷酷和必然灭亡。
38.答:这篇散文的精致主要体现在寓意的含蓄上。看上去它是写了卖灶糖的老汉对“我”的疼爱,以及“我”对他的那种纯真的依恋,可在这一切背后,我们分明还感到一缕似乎淡淡的却不易抹除的哀愁。这哀愁似乎是起因于某种孤独感,某种对于人世间的冷漠和粗糙的敏感,因此作者才格外珍重那卖灶糖的老汉的疼爱;这哀愁也可以说是包含了一丝对于幻想本身的困惑,所以作者才会以那种尽力通达的口吻来谈论那些农村姑娘和童年幻想的告别。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这含而不露的哀愁赋予了整篇散文一种内在和谐;也正是这哀愁加强了作品那从容舒缓的叙述文体的抒情意味,使它能在不知不觉中拨动读者灵魂深处的心弦。
39.答:(1)穆旦1958年起便在政治烟尘中蒙难近30年。1976年10月中国政局突然出现大转折时尚未来得及为这一代人平反。《冬》便作于此年12月,表达了因长处寒冬而“心灵枯瘦”的一代知识分子渴盼暖春到来的普遍心情,因而极具厚重的历史感。(2)整首诗循着诗人内心的活动而缓缓展开,情调有点沉重,甚至不无苦涩,但看得出来,它充满一种近于焦灼的渴望正义归来的热切冀求,因而沉哀中自有热流暗涌。(3)全诗各段具内在联系,自内心的自我发掘到放眼于社会、民族,层层衔接又层层推进,紧凑而有力度。特别是最后一段有意宕开,别辟一境,以不息的生命活动呼应首段的主题性诗句“生命也跳动在严酷的冬天”,造成全诗境界的密致圆满,也从而获得一种余音袅袅的超远韵致。形式相当整饬,韵位固定,语言浓缩而富暗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