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梦之我见(大全)
作业论文
论文题目 “中国梦”之我见
课程名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年 级 2015年秋季
专业层次 财务管理专科起点本科
学生姓名 黎春燕
2015年 11 月 30 日
“中国梦”之我见
目录
摘要 2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提出 3
二、中国梦的内涵 4
三、中国梦的实现途径 4(1.)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的最佳途径 4(2.)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的内在灵魂 5(3.)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泉 6 参考文献: 8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提出并深刻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强调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全体中华儿女要同心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实干才能梦想成真。认真学习贯彻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中国梦的内涵和实质,坚定信心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梦 国家富强 民主振兴 人民幸福 中国道路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提出
“中国梦”的由来
梦,就是理想,就是追求。用目标来凝聚人心、动员人民,用目标来组织队伍,带领人民群众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我们的理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经验。中国共产党叫“共产党”,就是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是有远大理想的党,同时中国共产党人又善于从实际出发确定阶段性的奋斗目标。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为我们确定了“新民主主义”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不仅为我们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而且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今天,在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时候,习近平提出“中国梦”,同样是用目标来凝聚人心、动员人民。“中国梦”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历史内涵和历史要求。在“康乾盛世”这一落日的辉煌中,中华民族因夜郎自大而错失工业化的机遇,到鸦片战争清政府因落后而挨打后,在西方列强的炮舰政策下中国丧失主权,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从那时开始,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就成为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始终不渝地追求的民族复兴之梦。
圆梦之路无比艰辛,无比漫长。由于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要解决的是两大历史性课题,我们的梦想也就包括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之梦和“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之梦两大梦想。如果从1840年鸦片战争算起,到2050年我们基本实现现代化,中华民族的圆梦之路长达200多年。第一个100年,是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之梦。为了实现我们的民族复兴之梦,必须先解决中华民族面临的第一个历史性课题。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开始,到康有为、梁启超推动戊戌变法,再到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前赴后继,英勇奋斗,都是为了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之梦,但都没有取得成功;一直到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才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使得“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也就是说,我们足足奋斗了一个多世纪,才圆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之梦。
第二个100年,是圆“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之梦。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圆“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之梦,创设了不可或缺的政治和社会前提。而只有实现了这个梦想,才能最后实现民族复兴这一“最伟大的中国梦”。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后,经过7年天翻地覆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开始,站起来的中国人就已经踏上了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之路。由于我们对于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经验,走了不少弯路。一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工作重点转移,实行改革开放,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才真正走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今天我们圆梦,就是要圆这“两个一百年”之梦。现在离完成第一个“一百年”的历史使命,只有8年时间了。正如中共十八大报告开宗明义指出的:“此时此刻,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经过九十多年艰苦奋斗,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前景。我们党对党和人民创造的历史伟业倍加自豪,对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对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为此,中共十八大发出了“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伟大号召。
十八大形成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知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自觉地承担起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责任,承担起了为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的历史使命,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实现“中国梦”的号召。
二、中国梦的内涵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名族振兴、人民幸福。
国家富强,是指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经济更加发达,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驱动力更加强劲,政治更加民主,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美好。
名族振兴,就是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强大,继承并创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及先进的文明成果,并将成果传递给全世界,从而影响世界、改变世界,进而使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再次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再次以高昂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名族之林。
人民幸福,就是人民权利保障更加充分、人人得享共同发展,生活在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中国梦是国家的梦、名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保障,中国近代以来的屈辱历史已经证明,名族不独立、国家不富强,人民的生存根本得不到保证,更谈不上人民幸福。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提中之义和必然要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都要以人民的权利得到保障、利益得到实现、幸福得到满足为条件,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是为了中国的发展,而且也是为了对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与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是想通的。
三、中国梦的实现途径
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三个必须”,清楚地概括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项基本要求,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关键路径。(1.)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的最佳途径
实现中国梦,首先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直接关系着这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而形成的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道路来之不易。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繁荣中国、振兴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和谐幸福之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长速度。正是靠着改革开放,我国GDP从1978年的3624.1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51.9万亿元,总规模居世界第二位。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社会生活方式日益丰富多彩,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自信就是凝聚力,自信就是精气神。有了坚定的自信才有自觉,有了坚定的自信才有自强,才能矢志不渝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才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在当今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继续毫不动摇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的内在灵魂
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弘扬中国精神。习近平同志指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共同依托、共同传承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念的总和,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中国精神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凝聚中华民族团结一心、促进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精神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在长期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培育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和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奥运精神、航天精神等,使中华民族展现出崭新的精神风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有利于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有利于中华文化的进一步繁荣和昌盛,有利于激发当今社会的创新活力。
实现中国梦,不仅要求我们必须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还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俗话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是如此。如果没有精神力量的激励,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任何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速、文化影响力日益增强的今天,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对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更加重要、更加紧迫的意义。
实现中国梦需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就必须通过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使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凝聚到一起,汇聚成实现中国梦的巨大精神力量,凝聚成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能量。
实现中国梦还需要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永葆生机、兴旺发达的源泉和动力。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充分体现和吸纳了新时代的要求,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注入了鲜活力量。改革开放政策铸就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巨变,改革创新精神激发了当代中国人的巨大精神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继续发扬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冲破各种思想羁绊和观念枷锁,破解各种改革和发展难题,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3.)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泉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是全体中国人汇聚而成的整体力量。中国力量在战争年代具体表现为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力量,在和平建设时期表现为勤俭创业、艰苦奋斗的力量,在改革开放时期表现为奋勇拼搏、开拓创新的力量。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有万众一心、同心协力,才能使中国梦变成现实,使每个中国人梦想成真。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依靠56个民族的共同努力;我国是一个具有13亿人口的大国,只有13亿中国人同心同德、齐心协力,中国梦才能真正变为现实。
常言道,团结就是力量。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能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把自己与集体融合在一起才最有力量,因为集体的团结能给个人以鼓舞和信心,使个人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集体的团结可以把每个人的长处集中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万众一心、同舟共济、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实现中国梦,靠的正是这种集体的力量、团结的力量。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盛开春满园。只有每个人都梦想成真,才能使中国梦变为现实。习近平同志说得好,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只有亿万中国人都确立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信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那么13亿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就必然会凝聚成一种无坚不摧、战无不胜的巨大力量。有了这种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一定能尽快变为现实,中国梦就一定能梦想成真。
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只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梦。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依靠全体人民来共同担当、共同努力。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我们党要带领全体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让中国梦梦想成真,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根本原则,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了更好地汇聚起全国人民的无穷力量,全体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切实实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真正为实现人民利益而不懈奋斗。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脚踏实地依靠全体人民的创造性劳动,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之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梦表达的不仅是一种未来的美好前景,而且它又要求现实的行动。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必须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
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的进步,中国人民对未来的期许又高了一层。在此情况下,党提出中国梦,无疑是顺应潮流的表现。
参考文献:李君如:《中国道路与中国梦》,外文出版社2014版
王英梅,王晋京:《中国梦党员干部读本》,研究出版社 2013版
第二篇:中国梦之我见
中国梦之我见
摘要:2012年11月29日,以习近平同志为中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在参观国家博物馆时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中国梦”的思想。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思想。需要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埋头实干,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了解中国梦的内涵,把一切可以集中的力量集中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关键词:内涵
本质
实现路径
一、中国梦的产生,及之前领导人的中国梦
2012年11月29日,以习近平同志为中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走进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这是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和中外记者见面之后,新班子的又一次集体亮相。再次亮相,重温历史。回首百年,感慨良多。参观过程中,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并在此提出了“中国梦”。简单的理解中国梦,它就是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
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并不是说要恢复古代中国鼎盛时期是广袤的疆域版图。当时的辉煌已经载入史书,我国遵守通行的法律法规,不可能去改变现在各国的疆域。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不会对别国造成威胁,就像邓小平与戈尔巴乔夫谈到近代中国自鸦片战争后遭遇十几个列强侵略奴役的历史时说的一样,他说:“讲清历史问题对解决遗留问题有好处。但是,历史账讲了,这些问题就一风吹,结束过去,开辟未来。”中国梦所阐述的伟大复兴是说是要使中华民族跻身于先进民族行列,为人类作出贡献的份额尽量扩大。比如科技水平,当代中国科技的总体水平与当代世界发达国家科技的总体水平相比落后许多,因而对人类贡献的份额比起古代中国来小了许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要对人类的贡献占很大份额。毛泽东在上个世纪说:6亿人口的国家,在地球上只有一个,就是我们。过去人家看我们不起是有理由的。因为你没有什么贡献。我们这个国家要建设起来,完全改变过去100多年落后的那种状况,赶上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你赶不上,那你就不那么十分伟大。经过许多年,应该赶过人家,这是一种责任。“如果不是这样,那我们中华民族就对不起全世界各民族,我们对人类的贡献就不大”,“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我国现在的人口翻了一番多,对人类的贡献要更大,任务就更加艰巨。这就是说,我们所讲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主要是在对人类文明贡献率的意义上讲的,这是它的要义。当然,要像古代中国盛世那样达到一半以上,也不一定现实。但与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率大体相当,乃至超过一些,还是有可能的。既然如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不仅仅是复兴历史盛世,更重要的,或者准确地说,是超越历史盛世。
二、中国梦的本质内涵
“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从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 “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中国梦”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程似锦。“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就是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相应地,“中国梦”也呈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诸多重要时代特征。一是国家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中国梦”的第一要义,就是实现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如今,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口多、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党至2020年的伟大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这一指标体系,构成了现阶段“中国梦”的基本图景。
二是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圆“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而提升全社会的幸福感指数。提升幸福指数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考虑物质因素,又要考虑非物质因素,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进一步提升社会和谐的水平。党的十八大着眼于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将“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纳入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等等。这些和谐因素的充实,对“中国梦”的阶段性特征作了更为清晰的描绘,也为“中国梦”增添了更加美丽的幸福光环。
三是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的“文明特征”。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几千年来不断延续、传承至今的文明,但要体现现代文明色彩,就必须超越数千年来创造的农耕文明形态。党的十八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升华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标志着中华文明格局开启了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更高阶段演进的新里程。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文明必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四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特征”。《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中国梦”具有多个维度,而其价值维度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明确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之中,并且强调,“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终极价值追求,必将极大提升“中国梦”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中国梦”就是百姓的小康梦。
三、中国梦的实现路径
坚持实干兴邦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就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即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要实现这些、做到这些,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
第一,扩大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利益。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贯彻落实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国家一切法律制度、政策、措施,归根到底靠“实干”。没有“实干”,写在纸上的东西无论多么美好动人,终究无法成为现实。
第二,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靠“实干”。“实干”是一切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天上不会掉馅儿饼”,任何物质财富都是通过人的“实干”创造的。物质财富是人类安身立命、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家庭幸福、百业昌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的基本标志。通过“实干”,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增强社会的物质实力,是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和谐、国家兴旺发达、民族自立自强的根本之道;脱离“实干”的“空谈”不创造任何物质财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只能是空话。
第三,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靠“实干”。“实干”是一切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其一,社会的一切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生产,必须依靠精神文化生产者通过深入生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通过“实干”来创造;“空谈”只能制造误国误民的“精神垃圾”。
其二,“实干”是“实干精神”生成的源泉和发展的动力。“实干精神”是反映“实干”的需要和规律,并在实干过程中生成和发展的各精神要素的总和,主要包括尊重规律、求真务实的精神,勇于担当、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的精神,不怕挫折、攻坚克难的精神,团结合作、顾全大局的精神,等等。实干精神,人们只有在“实干”的历练过程中才能够创造它、理解它、珍惜它、升华它、享有它,“空谈”是与实干精神格格不入的。
其三,“实干”是塑造健康人格、培育“中国精神”的园地。“实干”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人的主观世界;创造物质财富,也创造精神财富。对于个人来说,“实干”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立德励志、享受人生的根本途径,是“立德、立信、立言”之本。对于社会来说,“实干”是引导观念、涵养精神、弘扬文化、凝心聚力的根本途径。
中国梦是所有中国人民共同的梦想,他需要所有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通过“实干”不断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不断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保障人民的政治权益。求实创新,让中国早日迈入先进国家行列。
姓名:毛秀清 学号:2012128018 市场营销本科一班
第三篇:入党思想汇报—中国梦之我见
中国梦之我见
敬爱的党组织: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讲话中,总书记提出了振奋人心的“中国梦”这一概念。
何为中国梦?何创中国梦?
总书记说,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同时,还应凝聚人民的力量,为人民创造福祉。这一对历史、对民族、对人民的承诺,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心系民众、胸怀祖国的情怀,也让我们,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感受到了社会给予我们的责任——
我们,应怀揣这一梦想,铸造一个不仅属于我们自己而且属于整个中华大地的未来!
常言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大学生,我相信我们应该有比独善其身更高远的追求。那就是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这就是我们的梦,我们的中国梦。国家富强,是我们实现梦想的基础和前提,民族复兴是我们的尊严诉求,人民幸福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诚然,改革开放创造的巨大财富和显著进步,让我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是,这并不能代表我们有理由认为我们国家已进入富强时代,我们还存在着许多客观上的发展问题,不容忽视。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产业结构也不甚合理,经济发展方式处于粗放型向集约型过渡时期,加之我国人口众多,且趋向老龄化社会,人与自然矛盾尖锐等等。所以要实现国家富强,任重而道远。
纵观历史长河,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世界经济与政治的中心。尤其是汉唐文化誉满全球。而今天,我们遭遇到了战争的破坏之后,也逐渐抚平伤痛,迅速强大起来,复兴当然就成为我们的民族梦想。“你幸福吗?”这句话近年来无论是中国官方还是民间都极为流行,可以看出大家都很关心“幸福”,人人都渴望幸福,“人民幸福”也理所当然成为我们的追求。
然而幸福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的满足。为了让人民真正感到幸福,我们甚至要宣扬节俭的美德。真正的幸福来自内心,是内心的自由与释然,不是金钱的交易、权力的膨胀所带来的虚荣与自大。这种来源只会让幸福越来越难以满足,因而不具价值。
在我们生活的社会里,还有许多不公平、不自由存在。我心目中的美好生活是健康、安定而又自由的。然而现今多少人,为了养家糊口过着身不由己的生活。为了温饱、为了更加体面地活着,盲目地奔跑忘记身边那生命中的景色。城市的霓虹灯下穿梭着无数疲倦的背影。他们忙碌,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卸下重担。可谁知,生活仿佛像个永无止境的迷宫,他们不知出口在何处,常常未逃离便已向世界道别。如此人生,可是梦中所求?中国梦,梦的是一个自由的国度。在这里,人们可以追求自己热爱的事业,可以没有羁绊地享受一个属于自己的时光,可以充分地感受到自己作为人的自由与肆意。为此,国家不仅需要更富强,也需要更民主、更开放的胸襟去容纳去滋养各种充满生命力的思想、教育的种子。
习总书记的一句话,引起了全国上下对“中国梦”的热议,他们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但大体上是一致的。因为中国梦,全中华民族的梦,全体华夏儿女的梦,都是黄河荡尽历史沧桑,奋勇奔向大海的巨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携梦同行,共铸辉煌。
汇报人:
汇报时间:
第四篇:从古诗词谈中国梦之我见
从古诗词谈中国梦之我见
摘 要:
一百多年前,西方列强用舰船枪炮敲开了旧中国封闭的大门,涌现了一批批爱国救国人士。终于,中国共产党扛起了大任,经过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努力奋斗,伟大的中华巨龙展现出即将腾飞的姿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文化软实力的影响愈加重要,而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定能承担传播中华文化的重任。我的中国梦便是将汉文化古诗词传播到世界各地,让这承载着中国悠久文化积淀的唐诗宋词走向世界,传播伟大的中国梦!
关键词:
古诗词、危难关头、民族生存、新中国、王力宏、文化、繁荣、李白、中国梦。
参考资料: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饮酒》陶渊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武陵春》李清照。
岁月时光匆匆,青春渐行渐远。我们的青春,背负着一种责任,一种寄托,一种祖国对我们的期待,青春是奋斗的时节,我们该努力地做一个积极进取的中国青年,勤奋努力,奋勇拼搏,去实现自己的中国梦!
当鸦片战争击破“天朝上国”迷梦,当西方文明剧烈冲击“天不变,道亦不变”,当中华民族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面对“千年未有至强敌”,中华儿女就有一个梦想,一个民族复兴的梦想!一百七十多年来,无数中华儿女就执着于这个梦,为民族复兴而上下求索。
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涌现出了许多仁人志士。他们,不畏强暴,为维护国家主权,求得民族生存,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而不断抗争,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林则徐虎门销烟;邓世昌、丁汝昌以身殉国;孙中山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是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革命先驱,求索奋斗、浴血疆场。是他们,用一股股豪情,一片片忠心,发出了一声声震荡环宇的呐喊,书写了一首首回肠荡气的壮歌;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壮举气吞河山;狼牙山五壮士,豪气惊天地,泣鬼神„„终于,换来了天门城楼上那一声惊天动地的声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新中国,戈壁滩上,“两弹一星”成功研制;香港澳门回归;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并且力挫群雄金牌第一;浩瀚太空,“神舟七号”航天员成功漫步,嫦娥二号成功发射,中华巨龙正在腾飞!
在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努力下,伟大的中华民族,载着改革开放的伟大旗帜,载着中华民族的复兴梦想,以惊人的速度向前飞奔!当一阵阵掌声雷鸣般的响起,当世界举目投足于中国时,我知道,中国的光芒已散发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中国梦还在继续,我们还在努力,俯身捧起岁月流淌过的荣誉,扬手敬礼,大声喊出自己的中国梦!
中国梦的文化繁荣是国家的软实力,民族的血脉,需要弘扬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传承优秀璀璨的中国文化,同样也是民族凝聚力、创造力以及民族复兴梦想实现的源泉!
著名歌手王力宏就多次表示“把华语音乐带到全世界是我的梦想,而这个梦想,责任需要所有音乐人的共同努力”。前几日,王力宏受邀在牛津大学演讲时说:“很荣幸有机会促成我的使命——把东方流行文化带到全世界。”他演讲的题目便是“认识华流!”我想,这就是王力宏的梦想,他也正在为这个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着!
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中,我最爱诗词,他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奇葩!古诗词便是我的梦,我的中国梦!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古诗词的金光。在慢慢的历史长河中,汇集了多少文化的清泉,在文化的清泉中诗人用他们的才学写下了千古传颂的诗篇。有的像镜子,反射出历史的光环;有的像春天的溪流,浇灌出心灵的花朵;有的像大河之水,显现出壮阔的气势!
遨游历史长河,抬头便会想到“一行白鹭上青天”;俯首,便会想到“疑是地上霜”;观河,便会想到“一江春水向东流”;叶凋,便会想到“我言秋日胜春朝”!
吟一首《江南好》,优美的意境令人流连忘返;唱和一首《龟虽寿》,“老当益壮”便浮现在眼前;哼一段《无题》,无私奉献,蜡烛春蚕,令人感动!从诗词中,我看到了美,无与伦比的美,独一无二的美!
陶渊明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我看到了;孔子那“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壮志,我看到了;李白那“桃花潭水深千尺”的真挚,我看到了;李清照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惆怅,我看到了!
这便是我的梦,让美丽的古诗词走向世界,我在美梦中飞翔,飞向世界的故乡!读李白,能读到面对怀才不遇,与敬亭山恋恋不舍的豪迈;品李白,能感悟在金陵酒肆中与友人忠贞不渝的情谊;想李白,猜不透太白酒中陈酿的人间无常变化的逍遥„„李白,一位飘荡在人间的仙。
还有一位才女李清照,娓娓动人,浪漫柔情,她像一朵开在雪中的花,纯洁高雅,还有一点点暗香浮动。“花自飘零水自流”是一阵阵悲壮响彻我的心谷,“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又是怎样的断肠徘徊在我的心头。
辛弃疾虽在官场上,既有“醉里挑灯看剑”的失意,也有“路转溪桥忽见”的喜悦;苏轼在忍受“千里共婵娟”的思念中也吟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妙句,还有那“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无不令人震撼!
无论是陶渊明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或是杜甫忧国忧民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亦或是范仲淹胸怀天下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还是文天祥宁死不屈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无不体现着一种伟大的民族情怀,这些也是他们的梦,他们的民族梦!
美丽的古诗词,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积淀在每个华夏后裔的血液中。它描写的不单单是宇宙人生、羁旅宴游、民生国计、边塞风云、春花秋月、岭云塞草、虫鱼鸟兽,更能带给人们心灵的涤荡,人生的启示,不仅如此,诗词把汉字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以独特的艺术魅力浸润着人们的心灵,熏陶着我们的情操。
我的中国梦,就是古诗词可以弘扬到全世界。或许有那么一天,我们能听到世界各地都在吟诵诗歌的声音!让中国的诗词文化走向世界,我想,这个梦想需要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
站在高楼上,看着眼前正在富强的中国,阳光透过云彩照在我身上,我微笑着,怀着一份坚强,一份荣耀,一份铭记,拾起力量为心中属于我的中国梦———古诗词走向世界,创造美好未来!
我的青春,我的中国梦!
第五篇:中国改革开放之我见
中国改革开放之我见
中国近三十年的变迁,和改革开放息息相关.我们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中国三十年的历史变迁就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迁.30年前的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打开了封闭几十年的国门,实现了历史性的经济战略转折,从此改变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这,无疑成为中国历史的标志点,因为,是改革开放,是解放思想,实现了中国当代发展历史性的转折,中国命运由此改变,社会转型也由此开始。
2008年,我们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于一九七八年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改革开放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使中国的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一个个新兴城市拔地而起。一项项重大科技成果得到制造和开发。一个个大型工程得到竣工。一个个超大型企业正在迅速成长。中国长得高了,长得壮了.改革开放是二十多年来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根本动力.西方有的人认为,邓小平提出“摸着石头过河”似乎是实用主义的,中国的改革开放似乎没有明确的理论指导,这是完全错误的。我们党是一个重视理论思维,善于对实践做出科学总结的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个一次完成的过程,而是要反复实践、反复探索、不断总结,寻找规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就是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发展历程做出科学总结的产物。既是对已有科学理论的充分继承,也包含着对中国发展最新实践的科学总结,既有对未来发展各种可能性的充分预见,还包含了对人类,对世界各国发展经验的吸收和借鉴.三十年的建设成就,雄辩地证明了改革开放是发展的动力,也是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应以改革开放的新突破,促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不断向前发展。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一部分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而且也使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和生活文明之中。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所取得的各种成就大概可以归为以下几点: 一是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统计表明,1978年至2006年的28年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9.67%,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3%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与此同时,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截止到去年,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四,外贸总额位居全球第三。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二是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进入了小康水平。以收入和住房这两大最能反映生活水平的项目为例,从1978年到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积都有大幅提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30年间,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2.5亿下降到2148万,绝对贫困发生率由30%下降到2.3%。中国是目前全球唯一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国家。
三是初步建立了一个适应经济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而不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中国基本成为一个市场经济国家的共识开始形成。很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承认乐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表明,我国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经基本确立。
四是融入了世界主流文明,锁定了中国的发展道路。开放是什么?开放就是自主、自发地接受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则,并以此克服自身传统的特殊规则的缺陷,使其更好地推进国民福利的增加和国家的富强。而真正的对外开放,不仅要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还要学习西方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学习西方文明,进行制度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说,开放的重要性有时要远大于改革。尤其是加入WTO后,我们已义无返顾地回归到世界主流文明中,以一个主权国家的承诺和信用锁定中国改革发展的道路。这四条之中,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最大的成就就是将中国由计划经济变为了市场经济.从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计划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替代物,无疑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个本质特征,而在许多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眼中(当然也包括诸多西方经济学家),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似乎已成为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
正因为如此,当国内一些经济学家提出市场化取向改革的主张时,立即被认定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而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得不起始于对计划经济体制修修补补:试图把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央与地方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把单一的指令性计划改革为指令性与指导性相结合的计划。在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终于取代计划经济体制,而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
当然,改革开放也使中国的社会体制发生了变化,使其更适应社会的发展.所有制形式的改革到所有制结构的变革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一向认为,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当然是不能有丝毫动摇的,改革只能触及公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比如,把单一的全民所有制改造成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探讨全民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国有制,还是其他形式;国有制是采取承包制,还是租赁制,抑或股份制;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是采取承包制,还是股份合作制?
在上述传统观念束缚下,人们在很长时间内是讳言所有制改革的,因为这很容易被扣上否定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大帽子。正是在这种意识形态的背景下,一些有胆识的经济学家提出产权改革的主张,试图通过区分产权和所有制概念,绕过所有制这个“烫手的山芋”,达到优化所有制结构的目的。
中共十三大(1987年)首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描述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但从中共十三大到中共十五大(1997年),非公有制经济一直被看作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一种补充。这种认识到中共十五大召开,有了本质的变化。中共十五大报告把非公有制经济确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规定之中。
2002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在思想解放的进程中又取得了重大突破。十六大报告提出两个毫不动摇:既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又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十六大报告还提出,既要保护合法的劳动收入,也要保护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并进而强调要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十六大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在强调要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同时,进一步明确“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并规定“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这表明,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
总之,从单一的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单一的公有制--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这一切,都反映了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基本经济制度所发生的变化。这也许正是中国30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一条最为成功的经验。
尽管3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中国的工业化过程仍然没有完成,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同样是一个确定无疑的现实。所以,中国现阶段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认识、战略选择和政策依据,不能脱离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和处于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中国仍然必须坚持30年来的基本经验和基本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市场调节为基础,以鼓励发展为政策方向,通过改革、开放和发展解决发展中产生的矛盾和问题。在毋庸置疑的发展成就面前,仍然必须保持更高度的清醒、理智和务实精神。
不管未来的前景如何,我们始终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续坚持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创举,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变得更加自信和成熟的中国人民,必定能突破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复杂矛盾,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更大成果。
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了,中国在这三十年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相信,中国这条巨龙将在改革开放的天空下更加自由的飞翔;中国,将会成为世界上正真的巨人!
中 国 改 革
开 放 之 我 见
班级:13机电一班姓名:张晓玲 1301050040 指导老师:郝良玉
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