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曹林:时事评论文章中常见的15个谬误
时事评论文章中常见的15个谬误
作者:曹林 来源:时评写作十讲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06日
评论中常见的逻辑谬误
在这一文章的内容中,我会举一些网上好玩的段子和评论中常见的错误,来让读者对逻辑谬误有更形象和直观的理解。
网上的那些段子之所以可笑,玩的其实都是逻辑谬误,可乐之处正在于“逻辑谬误”。符合逻辑的事物是不会成为让人捧腹大笑的笑话的,因为尽在人的意料之中,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就没什么好笑的了。而当某种推理超出常态的逻辑,得出某个很明显不合逻辑的荒谬结论时,当这种荒谬以荒诞滑稽的形式表现出来时,就让人忍俊不禁了。“逻辑谬误”就是笑点。
1、以偏概全
网上有个段子说:公园里有一对恋人正在甜蜜幽会,女孩撒娇说:“老公,我牙痛。”男孩吻了女孩说:“还痛吗?”女孩说:“不痛了。”一会女孩又撒娇说:“我脖子痛。”于是男孩又吻了女孩的脖子说:“还痛吗?”女孩高兴地说:“不痛了。”旁边有一老太太看见了,忍不住说:“小伙子,你真神啦,能治痔疮不?”
还有个段子说,有个人吹牛说:上大学我逃过课、挂过科、甩过人、被甩过、打过架、记过过哎,能干的我都干过了。有人立刻回复说:你死过吗?
这两个段子的可笑之处,都在于“以偏概全”:根据很有限的例证得出一个普遍的结论。老太太仅仅根据表象上的“吻了嘴嘴就不痛”、“吻了脖子脖子就不痛”得出这个小伙子“吻能治病”的普遍结论,非常可笑。那个吹牛的人也是,举了几个例子,就说“能干的我都干过了”,一句“你死过吗”就把他噎回去了。
评论中经常会出现“以偏概全”的谬误。仅仅看到一两个富二代酒后开车撞人了,就谈论“富二代群体不道德”的社会问题;看到几个老师不好好上课、到处走穴,就说老师群体已经陷入拜金主义崇拜之中,失去了教师应守的师道。还有人喜欢动不动就说“官员群体”、“农民工群体”、“大学生群体”如何如何,动辄上升到对一个群体的批判,习惯使用“全称判断”,这犯的就是以偏概全的错误。
2、推不出
顾名思义,就是从给出的论据推不出他想要证明的结论。比如,媒体报道说广州地铁员工家属乘坐地铁都免费,批评这是垄断企业不正当的福利。而地铁的老总解释说:让家属免费坐地铁是为了反恐。
这犯的就是典型的“推不出”谬误,因为从“反恐”推不出“必须让地铁员工家属免费”。员工家属在反恐上并没有特别超人的能力,反恐也跟免费没有什么关系。地铁为了反恐,可以有许多措施,比如进行安检、限制流量、限制带刀具,但推不出“让家属免费坐地铁”。
正因为犯了推不出的谬误,这位老总的这段解释引来如潮的批评。
本讲开头提到的那篇文章,犯的也是“推不出”的逻辑谬误。由一两个法学家的逝世推不出“法学家英年早逝”这个命题,由“中国的法治缺陷”也推不出“法学家比一般人更郁闷”这个命题。
3、假性因果
假性因果,假性相关,也叫“后此谬误”(后此,故因此),即两者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是虚假的,只不过是时间上先后发生,不是因为发生在前面,就是原因,不是因为发生在后面就是结果。
历史研究上经常犯这样的逻辑谬误,因为某个历史事件发生在前面,就把这个事件当作另外一个事件发生的原因,并冠以“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导火索”、“推动了进程”之类因果标签。强迫症的一大表现,就是在毫无联系的两个事件间扯上因果关联。比如某天出门时抬的是左脚,那天受到老板夸奖了,于是就将“老板夸奖”归因于“出门抬的是左脚”,以至于每天出门时都强迫自己必须抬左脚,哪天忘记了抬的是哪只脚,非要打车回家重抬一下左脚。
网上有个笑话说:2016年5月18日,温总理一出访德国,5月31日,德国总统克勒就辞职了;5月11日,温总理一出访日本,6月2日,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就辞职了。这其间好像有某种因果关系,其实是假性因果。德国总统克勒辞职,是由于其“不当言论”;而鸠山由纪夫辞职,则是由于民意支持率很低,党派压力迫使其辞职。两者跟温总理的访问都没有任何因果关系,这完全是时间上的巧合而已。这是典型的假性因果。
守株待兔寓言中那个人,其实犯的也是“假性因果”的逻辑谬误,在树边碰巧有一天兔子撞死了,以为守在树边就可以天天碰到被撞死的兔子。将两者联系在一起时,一定要找到两者间的因果是怎样发生的,而不能仅凭时间先后关系就判断。
有一个成语叫多难兴邦,也是假性因果。多难,并不会必然导致“兴邦”,只有在灾难中总结教训,反思错误,积累经验,才会为兴邦创造条件,否则,多难只能给国家带来毁灭性的后果。贫穷是成功的催化剂,苦难是成功的垫脚石,等等,只是用来励志的,实际上也是假性因果,并不是贫穷导致了成功,相反,富裕比贫穷有更好的成功条件,如果贫穷而不更加努力奋斗的话,贫穷只能意味着失败。
评论写作中常会犯这种逻辑谬误,尤其是在对杀人案的归因中。比如,福建南平校园惨案后,许多人对杀人者的动机进行归因,认为是房价过高和工作压力导致他杀人,然后将杀人归咎于体制,这就是假性因果后来医学鉴定表明,此人精神很不正常。江苏某地发生一起凶杀案,媒体用的标题是:大学生因为高房价,锤杀丈母娘。这也是假性因果,高房价与杀人并没有因果关系,杀人是极端的人所干出的极端的事。
评论者在归因时如果带着先入为主的偏见,就很容易陷入这种假性因果的谬误中。这种假性因果的逻辑有着较严重的社会危害,在杀人案中这样归罪,无异于是为杀人者寻找正当的借口。
还有一种假性因果,属于认知偏差的问题,将一个很复杂的结果归结于某一个原因,或过于强调某一个原因。比如有人根据受大学教育与没有受大学教育的人的收入存在差别,就将这种差别归因于是否接受了高等教育。其实正如有专家所指出的:实际上高等教育本身就是一个选择机制,那些很有创意、很有头脑或者智商很高的学生,通过选拔被选到了大学里。即使他们都没有受过高等教育,这两群人的收入差异照样存在。这里就有一个统计选择偏差的问题。(《读书》2016年10月《追问大学学什么》)小案例
“你喜欢坐在教室的哪个位置?”这是剑桥大学的著名实验。教授要求一群学生,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自由找座位坐下。他们发现不同的学生喜欢坐不同的位置。八年后调查显示:爱坐第一排的学生,远比其他学生更成功。态度决定高度。那些学生的能力相当,但“爱坐第一排”的进取心,决定了谁是千里马。
对这个研究,我的评论是:扯淡的实验。这个实验在逻辑上的谬误是:假性因果。有网友嘲笑说:想起一个实验,把蜘蛛放在桌子上,大喊一声,蜘蛛跑了,然后把蜘蛛的腿都切掉,再放在桌子上,大喊一声,蜘蛛不跑了,由此证明蜘蛛的耳朵是长在腿上的!
4、滑坡谬误
这个从名字也能看出谬误的意思:声称某事之后将会发生一连串通常是可怕的后果,但却并无充分证据支撑该推论。这样的推论断定,如果再往前一步踏上“滑坡”,就必定会一路滑跌到沟底,亦即假定我们不可能中途停住。
其实,我们常用的“蝴蝶效应”就是一个滑坡谬误: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其原因就是蝴蝶扇动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产生微弱的气流,而微弱的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一个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
其实,蝴蝶扇动一个翅膀所产生的微弱气流,是否能引起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接下来会不会产生其他连锁反应,是很不确定的,得依赖一定的气候、气象和地理条件,不符合这个条件的话,连锁反应就不会发生。你不能仅仅因为初始条件下可能存在某种情况,就像滑坡一样无限地推下去。
管理学在强调“细节决定成败”时都会跟学生们讲“一个马钉亡掉一个帝国”的欧洲民谣: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这个民谣讲的是,在一次生死存亡的战争中,一位将军因为不耐烦要等待马夫钉上最后一个马钉,而匆匆率领军队上了战场,结果一连串的失误导致了全军溃败。一个看似微乎其微的事情,却带来了惨重的损失。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会丢失,本是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却关系到一个帝国的存与亡。
这个故事用来强调“细节”的重要性是可以的,但如果用于实际的论证中,就是一个滑坡谬误。评论中常见的滑坡谬误就是这样的,过于强调某个细节的重要性,无限地推演其可能发生的后果,一步步地推演,最后推出一个可怕的结论。其实,现实并不会按照这种推演的逻辑去发生,每一步的发生其实都需要条件,每一步的推演都忽略了应具备的条件,最后的结果当然非常可怕。
避免滑坡谬误的最好方法就是,每一步的论证都拿出充分的论据,而不能忽略条件、含糊其辞地连锁推理。或然不能推出必然,滑坡之滑在于,用一连串弱关系、微相关的“或然”,在连环的推理中,推出一个吓人的结论。小案例
时值情人节,有一位名人在微博上开玩笑说:“情人陪伴,微博陪伴,so,微博情人。”
我跟她开玩笑说:“多几个,世界就大同了,哈哈。俺不解风情地乱弹一下,逻辑学上,这可能叫滑坡谬误:不合理地使用连串的因果关系,将可能性转化为必然性,以达到某种意欲之结论。”
5、概念偷换
这是实际中见得最多的逻辑谬误。因为概念非常容易被偷换。先举两个偷换概念的网络段子:有一只老虎感冒了,想要吃掉熊猫,熊猫哭了:“你感冒了,干吗要吃掉我呢?”老虎说:“广告上都说了,感冒就要吃白加黑!”(熊猫身上黑白相间,被偷换成了“白加黑”。)熊猫遇到从超市里怒气冲冲出来的袋鼠,问道:“怎么了,气成这样?”袋鼠喘着气说:“不许我进,非让我先存包!”(袋鼠肚子上的袋子被偷换成了“包”。)正像我在前面的“三段论”中所讲,逻辑推理需要保持概念的同一性,不能前后概念不一,前面的“人民”是一个集合概念,后面的“人民”变成了非集合概念,概念不统一,随意变换某一概念的含义,逻辑上肯定就会产生谬误。
与偷换概念类似的是转移论题。网上有个经典的段子:你跟他讲法律,他跟你谈政治;你跟他谈政治,他跟你讲民意;你跟他讲民意,他跟你耍流氓;你跟他耍流氓,他跟你讲法律。评论写作中,经常会出现这种逻辑谬误,尤其是在观点的争鸣中,论者会故意转移论题,寻找有利于自己的角度,这样的转移论题常使得交锋不是针锋相对,而是各说各话。
6、诉诸非逻辑
使用非逻辑的方式代替论证。这些非逻辑手段包括权威、民意、情感、无知、道德、沉默、比喻等。
(1)诉诸权威。
许多评论作者特别喜欢在文章中引用名人名言,尤其是政治家和领袖人物的名言。这些名言,可以作为丰富文章内容的材料,但不能作为论证某一观点的论据,因为名人名言并不一定就是真理,它本应受到逻辑的拷问,而不能直接拿来支撑某个论点。比如“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话细细琢磨其实也可以说是没道理的,为什么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呢?我虽然没有调查过,但我从逻辑上发现了问题,为什么就不能指出来呢?
(2)诉诸民意。
民意也常用作论证的论据。比如评论家就经常这样引用数据:调查中,多大比例的民意支持某个政策,民意倾向于支持出台某个规定。这样的民意数据,也是不能作为论据的。因为民意并不就意味着正当、合法和正确,多数人支持的某件事,并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可能出现多数人暴力,也可能出现多数人眼睛被蒙蔽的时候。在现实的价值次序中,有太多的比民意更优先的价值,比如法治、逻辑,等等。
(3)诉诸情感。
也就是常说的以情动人,而不是以理服人,用煽情代替逻辑推理。比如,我的朋友张天蔚曾经在“撞了白撞”这个法律条款上跟另一个朋友争辩,他是支持“撞了白撞”的,而另一个朋友反对。开始还好,大家都在讲理,后来那个朋友文章中开始出现“难道你能忍心看到被撞者那血肉模糊的悲惨场景?你还会支持撞了白撞?”,他就知道这个交锋没法进行下去了,因为对方不是讲理和逻辑,而是诉诸情感,诉诸怜悯和悲情,那就无法在对等的层面上进行交流了。
(4)诉诸无知。
这种谬误常见的表述句式是:没有证据证明某种东西存在或者不存在,所以,它不存在或者存在,以诉诸无知作为某些证据。例如:我们没有证据说神不存在,所以神一定存在。又例如:由于我们没有关于外星人的知识,这表示外星人并不存在。时事评论的推论中也常可以见到这种谬误:因为不知道官员的财产状况,所以可以推定他们有问题。官员有问题要拿出证据去证明,而不能先入为主地推定,以“无知”作为论据。
(5)诉诸道德。
在逻辑上无法站住脚时,就诉诸道德,站在某种道德优势上进行道德批判。比如,无法论证名人拿外国绿卡有什么不正当,就以“一边争着拿外国绿卡,一边赚中国人的钱”这个道德命题进行批判,在“爱不爱国”的问题上站到道德高地上。推不出“名人接受采访索要采访费”有什么不正当,就抡起道德大棒砸名人。在一个有着厚重儒家道德传统的社会中,这种诉诸道德的方法是很管用的,许多不讲逻辑却戴着道德面具的谬误招摇过市大行其道。
(6)诉诸沉默。
先讲一个段子:一老头退休后闲得无聊,于是便天天教鹦鹉说话,每早必教它说:“早上好!”可是几个月过后,鹦鹉仍不开口。老头为此十分气馁,这天早上便没有再继续教了。这时,只听鹦鹉对着老头大喊道:“老头!今天牛了啊,见我也不问好了!”
这个老头就犯了诉诸沉默的谬误,鹦鹉保持沉默,老头就以为它不会说话了。许多国家司法中都引入了“沉默权”,沉默并不意味着认罪,嫌疑人有权保持沉默。而中国司法在过去很长时间都遵循这样的原则:保持沉默,就默认了指控。
(7)诉诸比喻。
也就是以喻代证,用作为修辞的比喻替代逻辑推理。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这些都是经常出现在评论中的话,可这些其实都是比喻,梅花是梅花,宝剑是宝剑,彩虹是彩虹,这仅仅是比喻而已,梅花香自苦寒来,那是梅花的生长习性使然,并不意味着穷人也像梅花那样。比喻在论证中都是蹩脚的,以比喻作为论证手段,其实都是在偷换概念。
有个段子。夫妻离婚争孩子,老婆理直气壮地说:“孩子从我肚子里出来的,当然归我!”老公说:“笑话,简直是胡说八道!取款机里取出来的钱能归取款机吗?还不是谁插卡归谁!”这种比喻在论证中是很不恰当的。小案例
反对在中国实行民主的微博博主窦含章说:“民主的霸道:许多人认为生物多样化、文化多元化是好的,可一谈政治制度,就变成民主至上的一元论。这样的态度其实和十字军、纳粹在本质上没什么不同,都是霸道。现在这些人都在为中东革命欢呼,可我觉得,西方民主一统天下只能是灾难既然破坏生态平衡会导致毁灭性后果,破坏政治平衡为什么就不会?”
一位叫沪上韩老大的网友用比喻反驳他说:“窦含章发现每天吃饭也是一元化,从此改为吃屎。”
我的跟评是:“争论多源于评论者喜欢滥用比喻,而不习惯就事论事地谈。比喻虽然形象和直观,却偷换了论题。这位沪上韩老大一个关于吃屎的比喻,就把窦含章的比喻灭了。比喻和修辞是争论之源。”
(8)诉诸信心。
时评文章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语句:我相信中国的公民社会会如何如何,我相信在某某的调查下会真相大白。这种相信,仅仅是一种个人的“信心”,不存在逻辑上的推理效果,不能作为论据,只是强化表达的效果,而无法起到论证作用。
7、反问谬误
评论中经常会出现反问: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假如你是受害者,你会有什么反应?以这样的反问进行反驳。
我在评论写作中就经常遭遇这样的反问。比如在辽宁本溪张剑刺死拆迁者一案和湖北巴东的邓玉娇案中,我认为张剑杀人和邓玉娇杀人已属于防卫过当,这种判断遭到了许多网民的攻击,他们就使用了反问的句式:如果当你或你的家人遭遇那样肆无忌惮的暴力拆迁时,你能够理性地计算怎样才是“不超过防卫的限度”吗?你能不愤而反抗以捍卫自己的家人和房屋吗?如果邓玉娇是你的妻子或女儿,当她面临一个淫官亢奋的性侵犯,当她愤而反抗刺死淫官时,你会冷静地说这是防卫过当吗?这种把人推向具体情境、逼人设身处地考虑的道德绑架听起来很有诱惑力,其实是一种谬误。设身处地是不错,可是,即使我也作出同样的反应,也并不能证明我的反应是正确的。评判一种行为正当与否,衡量的标准是法律,而不是诉诸“同情”。
用这种反问的逻辑我同样可以反问,如果你是那个被张剑和邓玉娇刺杀者的家人,如果你是刀下之鬼,你还会赞成这是正当防卫吗?换一种利益立场,换一个身份,观点立刻会完全不同,这样的设想其实是没有原则的。法律判断不能为某一个人设身处地,而要为每个当事人设身处地。
典型的反问谬误是:杰斐逊反对奴隶制,可是他自己也有奴隶!所以奴隶制是正确的!你说抽烟有害,可是你自己也抽烟,说明抽烟并没有危害。
看看网上一个段子:某天考生物,其中有一题是看鸟的腿猜出鸟的名字。某生实在不懂,生气地把卷子一撕准备离开考场。监考老师很生气,于是问他:“你是哪班的?叫什么名字?”某生把裤腿一掀,说:“你猜啊你猜啊。”看上去好像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其实也是反问谬误。
马少华先生也曾在博客中分析过“以言行不一反驳别人为什么是一种谬误”,他引用了《批判的思考》中的例子:有时一个人的主张看起来自相矛盾,但不是和他先前的言论相矛盾,而是和他的实际行动相矛盾。如,约翰逊也许要我们大方点,但我们都知道他本人却吝啬得无以复加。嗯,约翰逊很可能是个伪君子。但如果我们以约翰逊的吝啬和伪善为由,认为他说的话不正确,那我们就犯下了自相矛盾型以人为据的谬误。
“言行不一”是一种伦理问题,而跟逻辑无关。你可以以“言行不一”来批评一个人的道德,而无法以此质问一个人的逻辑。只要其在逻辑上是自洽的,行为并不能否定其逻辑。
8、稻草人谬误
也就是“假想敌”,这样的谬误常常出现在观点交锋中:设立一个根本不存在的耙子进行批判。对手的观点明明是A,可为了自己批评的方便,将对手的观点推向某个极端或贴上某个标签,说成是B,然后对着B观点大加批评。
比如我在评论中就经常遭遇这样的稻草人谬误。我写过一篇文章叫《“网友曝”是一种很恶劣的新闻文风》,批评一些纸媒记者,不经严谨的调查和细致的核实,就以“网友曝”的叙述方式将网帖内容直接当作新闻报道出来,这是一种违反新闻专业要求、很不负责任的行为,降低了纸媒的品质。这篇文章遭到了一位叫胡安东的作者的批评,他撰文认为“扼杀网友曝光是另一种越界追捕”,称我的文章有扼杀网友曝之嫌,会致使刚刚起步的网络舆论监督出现重大倒退。
这其实就是一种稻草人谬误。通读我那篇文章,我只是就事论事批评纸媒记者的不负责任,不经核实就把“网友曝”拿到报纸上,丝毫没有否定网络舆论监督,甚至没有否定“网友曝”本身而是强调这是网友的监督和表达权的体现。我说得非常清楚:网友当然是可以曝的,但当记者将这样署着自己名字的新闻写到纸媒上时,就不能跟着“网友曝”走了,而应该用记者自己的调查和核实去写新闻。可这个“反对纸媒直搬网友曝”的观点,被偷换成了“反对网友曝”,“反对网友曝”成了一个作者批评的假想敌。
这样的谬误在争鸣中非常多,这体现了观点交锋的浮躁,不准确地解读对手的观点,而是戴帽子、贴标签或归类到某种主义,将对手的观点归类为某个公众痛恨的理念,那样就很方便自己批评了。
因为这种谬误在评论中经常可以看出,这个问题上我多说几句,再举一个很典型的例子。童大焕先生某天发表在《新京报》的文章《禁止群租是在保护承租户吗?》,是针对“禁止群租”的新闻发表的评论。新闻由头是: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在新规中,对于分割出租行为有明确规定:出租住房应当以原设计的房间为最小出租单位,人均租住建筑面积不得低于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如果出租人违反了上述规定,由当地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作者在第二段中提出了自己的论点:这实际上是禁止群租。同时还规定地下储藏室不允许出租这样做的目的,应该是为了让承租人保持基本的体面和尊严,不居住在过于窄小的空间里。但它的实际效果,可能会使房屋供应更为紧张,加剧供不应求的市场局面,从而助推房租的上涨。然后下面就围绕这个论点进行了论证。
这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稻草人谬误”,谬误发生在哪里呢?作者用了一句:这样做的目的,应该是为了让承租人保持基本的体面和尊严,不居住在过于窄小的空间里。但住建部的文件中根本没有提及这个目的,作者纯粹是猜想,然后将所有的批判都指向这个“猜想”,这种猜想,就是作者设立的一个“稻草人”。
住建部出台这个规定,目的肯定有许多,绝不仅仅是作者所猜想的“应该是为了让承租人保持基本的体面和尊严”,比如,也是为了保障承租人的安全问题(有地方发生了群居导致的火灾),也是为了邻家的安静权(群租会给邻居造成很大的骚扰),等等。臆想出一个原因,并将所有的批评都指向这个臆想出的靶子,这样的谬误在评论写作中经常可以看到。
9、虚假两难
先看看几个可乐的网络段子:“如果你老婆和你情人同时掉进水里,请问你是再找一个丰满型的还是娇小型的?”“还找不会游泳的。”说吧,你是想死呢还是不想活了?楼主:李宇春和芙蓉姐姐同时掉水里,你手里有一块砖,你砸谁?
暴强回复:谁救砸谁。这些都属于虚假两难谬误。营造一个虚假的两难困境,其实根本不存在两难,而可以有多元的选择。“你是想死呢还是不想活了”,甚至不是两难,而是“只有唯一一个选择”,只能选择“不想活了”。
孩子小的时候,妈妈经常会问这样的问题:以后妈妈和媳妇同时掉到水里,你会先救谁啊?爸爸和妈妈,宝宝更喜欢谁啊?这是虚假两难。官员反问记者,你是为党说话,还是为老百姓说话?这也是典型的虚假两难。
复杂问题谬误
在一个向别人提出的问题中悄悄地置入自己的倾向和结论,就是复杂问题谬误。
比如人民大学的马少华先生就曾撰文指出过一个复杂问题谬误。河南版的“佘祥林”赵作海的冤情被洗清后,坐了10多年冤狱的赵作海被法庭宣布无罪释放,当时就有记者问赵作海:“你要感谢谁?”赵作海喃喃自语:“我感谢谁?我不感谢谁。”
记者问赵作海“你要感谢谁”,这就是一个复杂问题谬误,因为这个问题中已经悄悄地置入了记者的结论:赵作海一定要感谢谁,非要找出一个人来感谢一下。其实,赵作海的冤屈虽然被洗清了,可是,他坐了10多年冤狱,受了很多苦,如今只是一种迟到的纠错,这是本属于他的正义,他根本无须感谢谁。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就被记者的问题搞晕。
记者的采访经常会犯复杂问题谬误的毛病。刘翔打破世界纪录获得冠军,记者会在第一时间将话筒伸到刘翔面前问:你这时候最想感谢谁?其实人家刘翔最想做的是休息一下,喘口气。可被记者的问题绑架了,刘翔只能迎合记者的问题说几句“感谢国家、感谢教练、感谢家人”之类的套话。
还有,记者采访时会问明星:你究竟喜欢《红楼梦》哪一点?这样的问题预设了一个结论:你是喜欢《红楼梦》的,可是,人家并没有说喜欢《红楼梦》啊。诱导采访中,记者经常使用“复杂问题谬误”去绑架被采访者。
11、词语歧义
先看几个段子:班上来了一个插班女生,她自我介绍:“我未必会是最聪明的,我未必会是最美丽的,我未必会是最优秀的,我未必会是最幽默的”正当班上同学都称赞她的谦虚时,她突然说:“大家好,我的名字叫魏碧慧。”
两头牛在一起吃草,青牛问黑牛:“喂!你的草是什么味道?”黑牛道:“草莓味!”青牛靠过来吃了一口,愤怒地喊道:“你骗我!”黑牛轻蔑地瞟青牛一眼,回道:“笨蛋,我说草没味。”
一人到某汽车销售中心,只见他掏出2000元人民币往桌子上一拍:“给我来辆桑塔纳。”营业员大惊:“你的钱不够啊!”那人不解:“外面不是写着桑塔纳2000吗?”营业员:“哦那您出门往右拐,那家公司的奔驰才600!”孔子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子帮你解决。辽宁台一记者做街头采访,问一过路大爷:“大爷,您怎么看春节大家燃放烟花爆竹?”大爷一愣,认真地说:“我趴着窗户往外看!”词语歧义的谬误很好理解,就是因词语歧义而产生的谬误,这种谬误其实是一种特殊的“偷换概念”。这种谬误在纸媒的评论写作中较少见到,因为写在纸上的文字,是很容易发现词语歧义的,纸上线性的阅读对逻辑有较高的要求。而广播电视评论中,就容易利用这种谬误故意偷换概念了,电视评论一播而过,没几个人会细细品味一句话一个词是什么含义,有什么歧义,是不是同音词,这种谬误轻易就能骗过读者的耳朵和眼睛。
12、小众统计
就是仅仅根据个案作出推论。比如,说吸烟会致癌,但我的父亲吸了一辈子烟,他并没有得癌症。网上都说某种车型问题多,可我的这种车从来没有发生过问题。
评论写作以个人体验、个人身边事、个人观察为依据时,特别容易陷入这种谬误。以个人体验为据,可以增加评论的附加值,但一定要意识到“个人体验”的局限性,认识到这种直接经验可能存在的边界,不能将一种小众统计和特殊个案作为普遍性的材料。
13、实体化谬误
这是指把抽象的信念或假设的构想,当作是实在的事物所产生的谬误。比如有个人说:不是实行男女平等了吗,凭什么哥就不能上女厕所?男女平等仅是一种抽象的观念,并不能适用到“男人可以平等地上女厕所”这个实在的事物上。
评论作者一般都喜欢用他们所学到的那些抽象的理念、理论去分析时事热点,特别要注意这种实体化谬误,当将抽象的理论用到实在的事物上时,要考虑到理论中包含的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假设。当理论与现实发生冲突、现实不符合逻辑的推演和理论的推理时,不要首先去怀疑现实,更不能篡改现实以使其符合理论,而要检视一下理论本身的问题。理论是灰色的,而实践之树常青。
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逻辑真的命题,不一定事实就为真。凡不合逻辑要求的命题,事实上一定为假;凡是真实的命题,它必合乎逻辑学关于命题的理论。
14、感觉谬误
就是凭表象和感觉想当然地作出的判断和推理,符合人的直觉,但经不起逻辑的推敲。
比如,媒体特别青睐一些关于食品安全方面的负面报道,比如砷中毒、汞中毒、添加剂可能致癌等。可实际上,许多危险是微乎其微的,仅仅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担忧,或者说是根本没有必要担忧。如果完全尊重科学的话,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可能造成的危险远远低于人类在户外跑步时可能猝死的危险,但媒体只会报道转基因食品是多么危险,而不会报道“户外跑步时猝死的危险有多么大”。这就是一种感觉谬误。
伊斯特布鲁克说过,美国人被杀人狂谋杀的可能性,比被雷电击中的可能性还要低,可媒体上充斥的都是杀人狂的坏消息,而对雷电击人关注甚少,营造出一种“杀人狂谋杀比雷电击人多多了”的感觉谬误。
评论写作特别要注意这一点,要纠正大众的感觉谬误,而不能跟着大众的感觉谬误走。关于矿难的坏消息越来越多,其实并不是如今矿难比以前多了,而是矿难报道和处理越来越透明,让人感觉好像矿难增多了;贪官腐败的报道越来越多,并不意味着社会越来越腐败了,而是民众的监督意识越来越强,腐败曝光的概率越来越大,从而造成了腐败频发的感觉,其实可能过去的腐败不比今天差,只不过过去报道不多而已。
15、烟幕谬误
就是制造烟幕,用复杂的前缀和形容词将谬误掩盖起来,从而混淆视线。看一个网络段子:
上初中时候,两个同学(同桌)不知怎么对骂起来了,一个人骂另一个人说:“我同桌是个SB!”另一个人直接急了,回骂道:“你同桌才是个SB!”旁边的一群同学愣了几秒后爆笑不止。直接骂人,人都能听懂,可如果绕个弯子骂人,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听出来,经常容易被绕晕。小案例
黄健翔在微博上发表观点:“有人批评微博里有不良情绪和虚假信息。我同意。问题是,一个健康健全的社会结构必然要有排污渠道,可是当初规划时以为公民不需要,自己拉自己吃就循环了,现在大伙儿不肯这样过了,自然要找自发出口。至于假信息,如果以造假数量、规模、频次排名来关闭传媒机构的话,微博要排到传统媒体后头很多。”有网友问我对这一观点的看法,我的点评是:“黄犯了时评中常见的三个逻辑谬误。第一,以喻代证,将微博比成了排污渠道,就省去了论证。第二,稻草人谬误,关闭传媒是自设的一个稻草人,也叫假想敌。我没听过谁说因为微博有错就关闭它。第三,转移论题,你跟他说微博有错,它跟你说纸媒错更多。因为纸媒有错,微博仿佛错得正当了。鉴定完毕。”
第二篇:最新原创时事评论文章
干部亲属违规经商只因权力充当保护伞
近来,从巡视反馈情况中可以看出,领导干部亲属子女违规经商办企业成为反映突出的问题之一,也成为多名领导干部落马的重要线索。“近水楼台先得月”成为导致腐败的重要隐患,已经引起了中央纪委等监督执纪部门的高度重视。(人民网,1月13日)
干部亲属违规经商办企业不是什么新生的腐败现象,自古至今,有权力腐败的地方,就难免伴随家族式腐败。在中国数数千年的官本位文化和社会价值的戕害下,残留的这种扭曲权力观仍然深深的左右着如今一些官员的为官施政用权的思维。
事实上,针对一些领导干部利用职权为亲属子女在其管辖范围内的违规违法从事商业活动谋取非法利益伸出保护伞,甚至为了避嫌,通过向其它领导干部“打招呼”有意将安排经商亲属到对方主管地方和行业,或彼此心照不宣。有了权力的纵容和保护,违规经商的领导干部子女自然无所顾忌,见利趋势,哪里存在暴利的可能,便以领导权力的便利和在官场商场的影响力粗暴野蛮开路,随意插手土地开发、工程建造、招标投资等存在暴利的领域。其手段,不过是虚报招标项目价格,从中吃取巨额回扣,官商从中“分赃”。一些官员利用经商子女为中间人从不法商人获取钱物进行权钱交易,这已然成为一些官员腐败的重要形式,在十八大以来的反腐执纪中,也越来越引起各级纪检监察部门的重视,成为侦查经办腐败案件的重要突破口。
干部亲属违规经商只因权力充当保护伞。事实上,中央和各级地方对领导干部子女违规经商现象早已出台系列针对性的规定,要求从严规范、从严惩处。但长期以来,这样的执纪从未彻底落实,让这一腐败现象也越演越烈,群众要求从严打击的呼声也越加强烈。缘何如此?一则领导干部基于对亲属信赖,不会彼此出卖,更与其它同类腐败者形成利益同盟,彼此“照顾”。二则权力随意干涉商业活动的正常秩序,却无相应强力制约和纠偏机制。要禁绝领导干部亲属子违规经商办企业除了从严执规,严防领导子女亲属借势敛财,还需从规范领导干部用权机制的构建和监督着手,加强对违规违法滥用职权的惩处。作者:轩辕 扣扣2733740549兼职代笔此类文章。
第三篇:时事评论文章集锦一
时事评论文章集锦一
开学的行囊,当盛放开阔的人生
没有征途就没有行囊。打包入学的行囊,不要忘记打包好精神与梦想
又是一年开学季,数百万学子将踏入大学校门。新生入学报到画面,不仅成为大学校园里一道别致风景,也勾连起不少“过来人”的岁月记忆。50、60后大学生开学,一床被褥几乎是全部家当,70后带来的是随身听、BP机,而电脑和手机则是80后的新宠。如今,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的“三件套”,担纲了新一代大学生的行囊主角。开学季循环往复,新生行囊却在不断翻新,从中足以窥见时代变迁、观念革新乃至风尚改易的脉络。40年前恢复高考之初,上衣口袋插一根钢笔就是流行的时尚,手表、皮鞋还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但从那时起,先前大家眼里的奢侈品,隔上几年就会成为下一个时期新生们的标配。一代代人的行囊串联起来,正是社会发展进步、生活水平升级的“文明辙痕”。
行囊里的物件在与时俱进,行囊里的感情却从未更移。从过去乘坐一二十个小时的绿皮车,到现在乘飞机坐高铁开自家小汽车,“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惜别中有父母的眷恋和期望,也有子女的不舍和成长。辣椒酱、腌黄瓜、咸鸭蛋,带着妈妈的“味道”去上学,将亲情包裹在行囊里;亲人殷切的嘱托、乡邻热切的盼望、恩师真切的祝福,把感恩铭刻在心间,带着乡愁走进大学,莘莘学子自会用奋斗书写青春时光,把光和热传递给更多人。
也有人透过新生行囊发现,“开学经济”已经成为商家必争的节点。学生实际需要、父母关爱、市场促销等各种因素叠加,催生了开学前后的消费浪潮。有人背着一袋苹果上学,也有人集齐“苹果”3件套;有人置办行囊只花几百块,也有人“一掷万金”,随便一个手提包、几瓶化妆品可能就要数千元。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家长不想让孩子过苦日子,为孩子添备高档生活学习物品,无可厚非。但也不可否认,个别新生行囊里也潜伏着一些虚荣和跟风心理。而过度热衷名牌,以奢侈品为孩子壮行,让开学季异化成了“烧钱季”,也难免会埋下攀比炫富、奢侈浪费的种子。让孩子过一过紧日子、养一养艰苦奋斗精神,应是家长主持的“开学第一课”。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一种自卑感油然而生,但也更加坚定了努力学习改变命运的梦想。”一位网友回忆起入学场景,写下了这样的话。在某种意义上,行囊可以说是家底和“身份”的外衣。走入校园意味着走出家庭,但毕竟没有完全脱离家庭的援助和父母的扶持。理性看待家庭背景的落差,对学生而言,是一堂心灵必修课,也都是一次成人礼。一位新生说得实在:“去大学重点是学习,哪有时间攀比。”放下攀比,放下自卑,拥抱学业,比拼梦想,校园里的青春时光定会五彩缤纷。没有征途就没有行囊。打包行囊,不要忘记打包好精神与梦想的行囊。盛放着开阔人生的所有可能,孕育着一生念念不忘、汲取力量的精神磁场,“象牙塔”里所有的欢笑与泪水、不舍与瞩望汇集起来,就是一幅亿万人追求梦想、尊重知识、渴望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画卷。
别担心儿童读不懂古诗文
据媒体报道,语文“部编本”教材大大增加了古诗文的比例。对此,有部分网友担忧,文言文比例增长后会增加小学生背诵课文的压力,而低年级学生又难以理解古诗文的含义。这种担忧过虑了。少年儿童完全可以读古诗文,这种阅读并非机械地读,也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与文化感受。
明代王士禛7岁入家塾,学《诗经》,已能领会诗情。诗人臧克家童年时喜欢听祖父读诗,他在《我是怎样成为诗人的》中说:“有时,他突然放开心头的铁闸,用湍流的热情、洪亮的嗓音朗诵起《长恨歌》来,接着又是《琵琶行》,他的声音使我莫名其妙地感动。”作家张恨水9岁时对《孟子》产生了兴趣。幼时便喜欢阅读古文经典,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七八岁以及十来岁的孩子,对古诗文自然不能有理性的认识,但他们是有感受的。这种感受,也可以说是儿童的“懂”。文学家金克木曾提出,为了了解中国文化,有一些书是必读的,如“五经”和《论语》《孟子》《老子》《庄子》《荀子》。他在《书读完了》一文中分析说,这些书,除《易》《老》以外,“大半是十来岁的孩子所能懂得的,其中不乏故事性和趣味性。枯燥部分可以滑过去。我国古人并不喜欢‘抽象思维’,说的道理常很切实,用语也往往风趣,稍加注解即可阅读原文。一部书通读了,读通了,接下去越来越容易,并不那么可怕。从前的孩子们就是这样读的。主要还是要引起兴趣。孩子有他们的理解方式,不能照大人的方式去理解,特别是不能抠字句,讲道理。大人难懂的地方孩子未必不能‘懂’”。
大人难懂的地方孩子未必不能“懂”,这是很深刻的见解,也是过来人的经验总结,值得重视。“从前的孩子们”能做到的,今天的孩子也能做到。笔者在批阅研究生试卷的作文题时,有一位考生写的是初遇《论语》的感受:“我依稀记得,当我翻开《论语》时,仅仅上小学的我便被其中简短却又复杂深刻的句句箴言所吸引。虽然并不懂其中的奥义,但它有力和缓、抑扬顿挫的韵脚语调,磅礴大气或内敛平实的语言氛围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儿童完全可以读古诗文,而且会有自己的感受。儿童读古诗文产生感受的过程,即是激发情感和产生丰富的联想、想象的过程,这本身就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家庭及语文教育,都应认识到儿童的心理特点,对孩子的“懂”有正确的理解,给予儿童必要的指导。自然,儿童对古诗文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感受强,有的孩子感受弱一些,这也没有关系。孩子们只要是认真读了古诗文,将这些优美的文字记在心中,随着自身的成长,终究是会有感受的。
“农村日常”直播唤醒返璞归真
每天早上6点起床,简单洗漱后直播:扫地、做饭、喂猪、插秧、打鱼、捉黄鳝„„90后四川泸州农民刘金银从今年2月起直播“农村生活的日常”,半年内收获近10万粉丝,打赏8万多。刘金银用真实、质朴的直播打动粉丝成为一股清流。(8月30日《成都商报》)农民网络红人在网络直播火热背景下,已经屡见不鲜。在很多短视频研究者眼里,农村题材的小视频早已声名狼藉,为博眼球,自虐、低俗,甚至各种荒诞和怪异场景和行为越来越没有底线,乌烟瘴气、不堪入目。农民刘金银选择直播“农村日常生活”,朴实不加任何修饰,用最直接的方式让热爱直播的观众们看到了新农村积极的一面,正能量爆棚。
农家乐,乡村游的兴起,代表着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在纷繁庸扰的生活中开始向往返璞归真。儿时简单的生活往往是最让人怀念的,铁道旁赤脚追晚霞,玻璃珠铁盒英雄卡,玩皮筋迷藏石桥下,姥姥又纳鞋坐院坝。曾经的生活并没有现在这样五彩缤纷,夜不闭户也并不只是个“神话”,质朴的生活永远是我们印象中农村生活的主流,也是如今最为难得的一股清流。“农村日常”直播获赏,打赏者并不仅仅是为了鼓励刘金银敢于讲真话,热爱生活,也是为了“弥补”已经渐行渐远的那份久违的情怀。
刘金银父母不能理解这种不务正业是正常的,其实这种不理解又何尝不是对“城里人真会玩”的一种“讽刺”?朴实的农民或许不能理解端坐高楼各捧手机四目不视的尴尬,不能理解“王者荣耀”与生存之道的巨大反差,更不能理解屏幕前倍受观众青睐打赏的妖娆,到底是新潮还是“好逸恶劳”?反过来,既然在镜头前跳一跳舞,唱一唱歌,不必大费周折便能“火热”,那么直播一下农村真实的生活又有何不可?刘金银从不对直播进行美化,自己也不浓妆艳抹,规律又充实的“简单”生活或许才是当前许多“套中人”可遇而不可求的。
粉丝经济邂逅农村生活,是退后还是突破?“金牛”哥希望有一天能去大城市,开拓眼界的同时,将农村题材与城市接轨,这种转型升级的探索实为难得。不可否认,个体经济持续走红确实困难,“走得出来”也“回得去”的专家建议,为刘金银孤独的探索掌起了舵,如何将已产生的影响力转化为生产力,还需要互联网企业和社会协同关注,为直播行业甚至整个互联网环境的健康发展肃清道路,不要让这难得的一股清流无奈地走向干涸。
“指示”孩子闹机场,家长行为不应当 8月23日,因台风原因,南宁机场一航班无法起飞,一群未成年人在家长的“指示”下抢占航空公司柜台,并在柜台里玩起了游戏。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事发原因是因航班受台风影响后,旅客不满航空公司安排,在未经航空公司工作人员允许情况下,强行让孩子进入柜台内。最终,警方赶到现场,劝离进入柜台内的孩子,并对孩子家长进行了批评教育。(8月31日新华网)飞机误点是航空公司与旅客都不愿意遇到的事情,事情发生了,就要理智分析原因,冷静下来商量对策,调整后面的行程,尤其是天气原因更是无奈。大家的急躁情绪与行为都应当合理合法宣泄。作为家长更应当在孩子面前保持“无故加之而不怒,骤然临之而不惊”的优雅与大方。
可惜的是南宁机场的旅客,竟然让孩子充当自己不当维权的工具,真是不该!文明出行,遵守社会公德,遵守法律与规则,爱护文物、自然环境,市民不能扰乱公共汽车、火车、航空器等等交通秩序,更不能违反旅游目的地社会风俗、民族生活习惯等。身教大于言传,旅行就是家庭教育中一个很好的机会,家长的行为应当时刻约束自己,旅行中给孩子作一个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举止优雅修养良好的示范。
未成年人的孩子,本来就是一张白纸,对于是非的判断与规则的遵守还不成熟,作为家长应当用实际行动与言行,给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与规则意识。不能将错就错“指示”孩子抢占航空公司柜台,影响航空公司的正常工作秩序。家长这些作为是一种对孩子不负责的行为,是无意中对孩子的伤害。一张白纸上作画,一定要认认真真规规矩矩慎重落下每一笔。孩子是祖国未来,家庭的希望,我们一定要随时保护孩子稚嫩心灵不被我们大人的失误所玷污。这种任性的“指示”孩子行为,不该!这里我们不好分辨航空公司与旅客纠纷的责任,但是家长指示孩子进入柜台的行为的确是对孩子的伤害,是家庭教育的失误。保护孩子的心灵,从每一个细节做起!
做“手有余香”的陌生人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年少时读晚明小品《湖心亭看雪》,只偏爱“人鸟声俱绝”的遗世独立与洒脱。近日重读此文,体会到“焉得更有此人”的惊喜、“拉余同饮”的热情,方才知晓:真正让人着迷的不是孤独的雪景,而是在孤独中遇到相同雅趣的陌生人。
人的一生之中,总会或多或少地遇到陌生人。对陌生人的态度、与陌生人的距离,很大程度上界定着个体与世界的关系。纵观中国传统文化,既有“与人为善”的处世之道,也有“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礼尚往来,还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 心意相通„„凡此种种,都是与陌生人交往的准则,蕴藏着中国文化对和谐人际关系、乐观生活态度的价值追求。
但在现实中,陌生人之间并不总能奏响和谐的音符。常有人感慨诚信缺失、社会凶险、世态炎凉,笃信“不要随便与陌生人讲话”,心中藏着“不安全感”。对于来自陌生人的援手,不少人尚且抱着警惕、怀疑、拒绝的态度,不敢轻易接纳,更不必说冒着被欺骗、惹麻烦的风险去主动温暖他人。无论是“做邻居三年却互不相识”的尴尬,还是“老人摔倒却无人敢扶”的冷漠,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现代人之间愈加疏远的现状。而一旦不信任、不安全等心态传递扩散,就可能塑造出一个饱含疏离感的社会。
毋庸讳言,现代人的疏离感,部分源自被一些无良者欺骗、讹诈的经历与听闻,以致人们面对陌生人时,首先选择警惕与怀疑而不是选择信任。但从更宽泛的视野看,这种疏离感还有其深层次的社会根源。有学者曾用“技术隔离”来描述这一现状,比如互联网拉近了人们的“线上距离”,却也压缩了人们的“线下交集”;技术进步不断加深着社会专业化程度,反过来也加剧了信息的不对称,在人与人之间筑起不信任的高墙。除此之外,现代社会的形态和结构也快速变迁。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从相对静止的结构到快速流动的社会,某种意义上,人与人之间的陌生感,是现代化、城镇化的副产品。因此,既不必过度反思人心,也无需刻意放大人与人之“远”。最重要的,当是透过社会运行的表象,去直面现实问题。
在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出现之后,制度层面的建构当然是拉近彼此距离的有力基石。事实上制度层面也已经多有建构,比如《民法总则》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样的鼓励无疑能打消援助者的顾虑。惩恶扬善、激浊扬清,公正的法律能够激发更多人源自心底的善意。然而消除陌生与隔阂,也离不开以信任为基础的“交往文化”涵养。在社会环境日趋复杂的今天,不能苛求毫无保留地帮助别人,更不能完全否定戒备之心,但在“评估风险”“理性选择”之外,也该听听内心的声音,做一份“举手之劳”的善行。哪怕只是为他人递上一把伞、扶一下弹簧门、等一下电梯,也可能照亮一个心灵,为社会增添一份暖意。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无论是日常的一个微笑、一句问候,还是关键时刻的一声提醒、一次帮扶,坚定地对陌生人施以援手,一个人必会在心中体悟到助人为乐的深刻含义。对陌生人多一分善意,社会也将多一瓣心香。
博士生帮父母扫街,不该问值不值
这两天,同济大学博士生田俊涛利用暑假帮助环卫工父母扫马路一事引发关注。面对记者,小伙子很坦然:“他们在老家种地,我就帮着种地,他们在嘉兴扫地,我就帮着扫地,这不就是儿子天经地义该做的嘛!”父亲也很淡定,认为儿子帮忙干点活理所当然。可是,网友们却炸开了锅,有人点赞,认为博士生放下身段,扫出孝心。有人认为不值,博士生扫马路,掉价。还有人提出质疑,既然家境贫寒,为什么还考博,不早点挣钱孝顺父母? 孩子假期替父母工作,减轻老人的负担,父慈子孝,人之常情,这本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儿,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大力倡导的。而此事引发的争议如此之大,无非是因为贴上了博士生、环卫工这两个反差巨大的标签。人们争议的聚焦点不是该不该,而成了值不值? 先说该不该。答案毋庸置疑,帮助和孝顺父母,当然应该。正如小田自己所说,“不管是本科生、研究生还是博士生,我是我父母的儿子”。学历和尽孝没有半点关系,尽孝和父母职业也没有关系。不少中小学都给孩子留过这样的作业:帮父母洗脚或是做饭,让孩子从小就学会孝顺和感恩。如果因为儿子是博士,父母是环卫工,这样做反而成了不应该了,岂不是很荒谬? 再看值不值。值和不值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大学生牺牲自己救80岁的老人值不值?为了两三个孩子坚持办一所学校值不值?不同的人、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的处境得出的结论可能是截然不同的。会以值不值来看待博士生帮父母扫马路的,是以“利”为衡量标准的,他们会因此而得出的结论是,博士生的时间价值比环卫工更高,认为博士生以扫天下之手来扫马路,是大材小用,不值。可是,帮父母,尽孝心,恰恰不是一个可以用“利”来权衡的行为,而是发自于“情”。正因为这样,小田朴实的行为和感情才更值得点赞。父母种地,就帮着种地,父母扫地,就帮着扫地。在不少人眼中,环卫工是低人一等的,而他不仅尊重父母的职业并为他们分担劳动的辛苦,是真正对父母的理解、尊重和深情体谅。而且,也许博士生勤工俭学的报酬会比扫地更高,但很显然,在他心目中,亲情和孝顺不是用钱来衡量的,一家人相互陪伴、相濡以沫的时光,比赚钱更值。相信就算博士毕业了,他有了更好的经济条件,仍会抽时间来陪伴父母,帮父母干活。
我们身处在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对同一件事情,多元的价值观必然产生不同的判断和行为。同济博士生帮父母扫大街的正常行为成为新闻,引起争议,正是反衬出了社会上一部分人的职业偏见、对亲情的淡漠和利重于情的功利心。对那些以忙为借口一年都很难回家看看父母的人来说,对于习惯以物质和财富来进行情感表达的人来说,同济博士生的举动值得他们反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对父母的责任都承担不了,又何以担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学会感恩,敢于承担,不仅仅是个敬老孝老的家庭问题,博士生帮父母扫大街给我们上了一课。外卖小哥成“马路公害”,安全意识待加强
在我们身边总有这样的人,他们戴上头盔一顶,身披红黄蓝制服,穿梭在大街小巷中,或骑摩托,或驾电瓶,车后总有一个附着大大logo的方形保温箱。没错,这个来来往往不愿停留的群体,就是外卖小哥,与时间赛跑就是他们的谋生姿态。是他们拯救了无数宅人足不出户享用美食的平凡理想,也撑起了一个年交易额超2000亿元的外卖市场。(8月29日 新华每日电讯)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政务”都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的生活。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餐饮也搭上了“互联网+”的顺风车,尤其夏季高温时期外卖生意更是火爆。有人下单,那么就必然需要有人送餐,现如今骑着电动车或摩托车的送餐员是随处可见,他们穿梭在大街小巷,在马路上上演着“速度与激情”,逆行、低头看手机、超速等违规行为随处可见,俨然成了新的“马路公害”。
诚然,外卖送餐员每天风吹日晒,无论天气如何,只要有人点单他们就要风里来雨里去。对于外卖送餐这份工作,可以说是只有跑得快,才能挣得多。很多时候外卖送餐耽误在路上的时间并不多,很多时候是在店里等待,送餐员到了店里,可顾客的餐品还没做好。而送餐时间如果超过顾客预订的时间送餐员就可能会受到差评,进而影响收入,而差评对于店家却没有任何影响,所送餐员就要在路上将时间“抢回”。由此看来,一些送餐员会无视交通规则,随意行走、逆行也就变得“情有可原”。对于送餐员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可是为了抢单就将安全置之度外真的值得吗?近年来,外卖送餐员发生交通事故不在少数,等到除了事故之后再来后悔为时已晚。笔者以为,提高送餐人员的安全意识,一方面需要交通部门加强对电动车的管理,加大对遵守交通法规的宣传力度,面对送餐人员的违规行为严格执法,为他们敲响警钟。另一方面作为送餐平台更应该加强对送餐人员的就业培训,不能只顾利益而罔顾送餐员的生命安全,除了配备送餐车辆更应该“配备”安全意识。
工作虽重要,但生命价更高,还希望外卖送餐员能够从一起起交通事故中汲取深刻的教训,正视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从自身开始提高安全意识,千万别心存侥幸,把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不当回事。
“十岁小侄子”,教育焦虑应成改革动力
最近豆瓣上有个帖子火了,是一位网友吐槽自家10岁的小侄子。这位小侄子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奥数、围棋、轮滑各种业余爱好也出类拔萃。这么优秀的孩子,当然是父母的骄 傲。但是,小侄子竟吐槽自己爸妈不配有他这么好的儿子:“我努力优秀,是为了自己能早日脱离无能无知的原生家庭。”
“十岁小侄子”火了,家长们炸了锅。一个对自己家庭分析得一针见血,对人生道路规划得极其清楚的孩子,身上完全看不到童真和感性,让不少网友觉得“冷汗直冒”。
这样一个未经证实的网络热帖不排除伪造的可能,但为什么这样一个帖子可以引爆舆论热点,因为在字里行间确实反映了当下社会的现状,戳中了现实教育的痛点。
从客观层面来讲,这个孩子的想法没有一处错误,甚至比许多大人更深思熟虑和自律:学英语是为了以后能出国留学;学围棋是为了锻炼自己大脑;锻炼身体是为了让身高突破家庭基因的束缚。这位网友10岁的侄子知道光靠聪明还不够,要从体能到思维上都彻底蜕变,他已经认清当下教育的本质了。这样一位看似逻辑正确,思想成熟的孩子,不能不说是家庭和社会的悲哀。
孩子会清晰映照出成人世界的问题,很多家庭普遍存在一种逻辑:让孩子接受好教育,找份好工作,稳固现有的小资状态,或者改变人生进而改变家庭的处境。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人生,没有错。但更重要的是心智的提升。如果把所有精力资源都投入到“教育军备竞赛”中,那么毫无疑问,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谁也不可能是人生的赢家。小到一个健全的家庭,大到一个健全的社会,如果惟阶层论,惟功利论,为名利不惜一切代价的时候,价值观必然会扭曲。这个孩子内心充斥着出身论、阶层论留下的各种后遗症,而孩子的功利心何尝不是大人的映射?没有了基本的人伦道德,没有了家庭情感的羁绊牵挂,没有健全的人格,再优秀也只是成才不成人。
当我们集体陷入为孩子的未来焦虑时,当全民都在吐槽教育现状时,我们都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我们被这个时代裹挟着前进,家长在集体焦虑中往往忘记了教育的本质。家长的焦虑产生于教育,但根本上是社会因素所致。
但或许,这种社会集体情绪可以是变革的动力。群众情绪是一种要求改造社会的自发性,蕴含着强大的创造力,但也往往具有盲目性和破坏性;善于引导这种自发性并使之成为自觉性,它就可以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否则就有可能对社会发展带来破坏。
重要的是,问题存在之后,我们有没有回顾和反思,有没有尝试修复和改善。当焦虑情绪蔓延开来,我们更应警惕这种实用主义至上的教育,对于家庭来说,首先是爱的教育。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一个教育好的家庭,父母会把爱和信任给孩子,孩子会把爱和信任给父母。一个教育不好的家庭,会给孩子带来情感的空虚,心理的失落。他们会把这种不满和失落带给他人,带给社会。好的教育改变一个人的状态,而更好的教育是让人超越阶层,看到比地位、财富、受人尊敬等更重要的东西。
第四篇:时事评论文章——思想汇报
时事评论文章
一
灾难是真实的、悲剧是真实的、需求是真实的,人们可以放心地投入金钱、热情,乃至鲜血。
曾有人调侃说:天天泡微博,不免让人忧心忡忡甚至灰心丧气;反之如果三天逃离微博,会觉得世界和生活其实都还不错。
任何调侃都难免偏颇,却又往往敏感地切中某种真相。作为最随性表达的平台,微博从登陆中国开始,就部分地扮演了“减压阀”的功能,微博上集中表达的偏执、极端的不信任情绪,恰恰是最容易喷薄而出的那部分“戾气”。如果仅仅以这股气流的强度、成分,判断当下中国社会的整体民意指向,则可能偏颇地陷入绝望,这或许就是有些人宁肯逃离微博的原因。
然而,越是极端的表达,越可能是冰山上最尖的锐角,没有显露出来的部分虽然可能比较敦厚,却可能为露在水面上的锐角提供着基础和动力,同样值得高度重视。因此,不管微博上表现出来的不信任情绪显得多么极端、偏执,都不能单纯地看成一小撮人的故意找茬,也不该悲观地认定活跃于微博的群体,就是一群对社会、对他人彻底失去了信任,甚至刻意摆出“我不相信”姿态的情绪狂徒,却必须仔细分析支撑着这种不信任情绪的社会成因和社会情绪,并找到逐步化解的途径。
“7·23”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的发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透过微博重新观察中国人信任机制、信任现状的契机。微博所具有的传播、动员功能,不仅使其成为“7·23”事故第一信息的发布者,还迅速凝聚起全国公众对死伤者的关心,并动员起实际的救助行动。两天来活跃于事故救援现场的志愿者,及在医院里排成长龙等待无偿献血的温州市民中,很多都是透过微博获知消息并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的。而他们的行动,则又反馈到微博的虚拟世界中,引发又一波动员、赞美的热潮。在这股热潮中,充盈着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怀、救助和信任。
失去信任的社会是脆弱而危险的社会,失去对他人信任的个人,则是痛苦和无望的个人。从这个角度观察,一个在微博上宣泄着对他人、对社会不信任情绪的网友,其实都被他所宣泄的情绪所啮噬和伤害着,他未尝不期待着有一件可信之事、一个可信之人,帮助他恢复对他人的信任。也恰是从这个角度观察,才能体会到“7·23”事故后的一条求救微博,何以引来那么多的响应——灾难是真实的、悲剧是真实的、需求是真实的,人们可以放心地投入金钱、热情,乃至鲜血。
可见,中国人没有失去信任,至少没有失去信任的愿望和能力,只是由于太多腐败、虚假、欺骗,让我们的信任暂时无处安放。每个表达着不信任情绪的人,或许都在渴望着有更多的机会帮助自己也帮助他人,重建信任。
必须承认,彻底破坏一个社会的信任基础,其实并不那么容易,而重建信任基础,却又难过十倍。正如两列动车的追尾,几乎彻底粉碎了此前铁路官员、专家有关高铁安全的所有承诺。要恢复公众曾经有过的对高铁的脆弱的信任,仅靠专家们的再次论证,或铁道部发言人再次宣称“我相信”显然远远不够,只有高铁今后长时间的安全运营,才可能说服公众逐渐恢复对高铁的信心。至于让公众从头建立对铁路官员、专家们的信任,则需要更长的时间,他们曾经就高铁安全所做出的承诺,使他们比高铁本身更难以自证清白。
“7·23”事故和温州医院里排队献血的长龙,是两个不同的缩影,代表着中国人信任机制的两个不同走向。
二
上周六晚发生的温州动车追尾特大事故,成为国人揪心的重大新闻事件。截至昨晚,有关方面发布的消息称,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达到35人,约200人受伤。现实是残酷的,也再一次把公共安全问题摆到我们面前。
重大灾难面前,总能展现出人性的光辉。事故发生后,由于当地医院一度血液告急,当地市民纷纷自发赶赴医院无偿献血,现场排队的场景令人动容;而一些当地义工组织也第一时间组织车队协助死伤者家属赶赴现场。此外,微博也在行动,无数寻人信息在微博上广泛传播,以乘数效应发挥着信息沟通的作用„„第一时间的救援,第一时间的关爱,让“抢救生命”成为各方不约而同的本能反应,“生命至上”理念在与时间的赛跑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高效的救援固然令人欣慰,先进的技术固然值得自豪,但发生乘客重大伤亡的惨剧更让人警省。近期,一些造成人员伤亡的安全事故频频发生,让一些鲜活的生命猝然消逝、为人们留下难以抹去的伤痛,这种现实警示我们:公共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不仅应体现在事后救援中,更应体现在行业运行的理念中,落实于每个具体行动,从安全规章的严格遵守、监督检查的细致落实,到隐患问题的彻底排除等各个环节,都必须体现出这种“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唯如此,方能从根本上杜绝侥幸心理,以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做好工作。正如事故发生后新华社记者所指出:纵观近期各类安全事故中,或现极端天气下应对不力的影子,或存安全意识淡薄、管理监督疏漏的隐患,最终无不导致严重后果。这种提醒,触及实质,发人深省。
公众的如潮爱心与各种角度的关注,表明这一事故非比寻常,它不仅再次激起人们的爱心,也引发了人们对生命安全的高度诉求。失去的生命无法重生,造成的损失难以挽回。一次次的安全事故警示我们,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风险总是累积于麻痹大意时,只有从理念上重视起来,把问题隐患发现在前、解决在先,才能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让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减少,尽一切可能避免惨剧发生。
温州动车追尾事故的后续救援、善后处理工作还在紧张进行,事故原因也在一步步查找之中。我们发自内心地祝愿伤者尽快脱离危险、早日康复,发自内心地希望相关部门认真查找事故原因,有效采取补救措施,尽可能避免悲剧再次发生。毕竟,生命无价。
三
“中国,请停下你飞奔的脚步,等一等你的人民,等一等你的灵魂,等一等你的道德,等一等你的良知!不要让列车脱轨,不要让桥梁坍塌,不要让道路成陷阱,不要让房屋成危楼。慢点走,让每一个生命都有自由和尊严,每一个人都不被‘时代'抛下,每一个人都顺利平安地抵达终点。”
放慢脚步不是减少事故的惟一办法,我们必须用如下方式告慰温州动车事故遇难者。改变行政垄断市场诞生的摇摇欲坠的经济奇迹,让市场的归市场,行政的归行政。高铁是中国集全国之力打造的奇迹,是新时代的卫星工程。不论资金多寡、不论投资效率,在强有力的行政力量推动下,高铁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重要的推手。
中国的工程建设体制是最糟糕的行政集权下的局部市场化。
市场化以市场主体之间的公平竞争为标志,中国高铁融资、建设方面以市场化为名集聚社会资源,却没有让市场主体进行公平竞争,更没有向市场让度红利分配权、管理权,一切利益在体制内部分配。
一位资深铁路工程师表示,工程建设的模式无非两种,市场和计划。中国没有实行市场化,却有自己的质量保障方式。以往靠部门内部的官僚程序进行制衡,铁道路内部的规划部门、设计部门、施工部门、监理部门互相箝制,往上一层各部委之间出于权力考量、出于本部门管理范围的扩张互相箝制。但目前却陷入非市场与非计划的尴尬境地,市场化改革没
有根本推进,而部门内部的各种子公司、孙公司如各大设计院、施工公司以及监理公司都需要去铁道部竞标,以市场化为名坐收垄断红利。
温州动车事故中饱受质疑的行车安全监控由四家公司各据一方。铁道部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铁路部门对行业产品有着严格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体现在对生产企业的规模、经营实力等方面„„还表现在对行业企业、行业产品进入国家铁路市场采取了严格的行政许可制度,并通过一些行业管理政策来调节行业产品的供应。”跨入门槛之后的高利润,使得铁路各分拆项目的招投标常常变成各企业的勾兑狂欢。据媒体披露,依靠垄断铁路行车安全监控系统进入资本市场的A股上市公司世纪瑞尔,其高层有着不小的来头,与铁路部门和央企等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
根据铁道部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预测,2008年至2012年铁路行车安全监控系统的建设投资规模继续快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9.08%,整个“十一五”期间,铁道部针对铁路信号和通信系统的投资在450亿元左右。450亿都将是名单上的企业的囊中之物。
告慰遇难者,我们还应改变官僚式的管理体制。
世界上最先进的高铁系统却有全球落后的管理系统,其结果必然是脱轨、沉沦,见证人间悲剧。
被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称为安全可靠的高铁具有多重安全装置,既有防止列车追尾的闭塞区间,也有负责列车运行监视、车次号追踪、列车运行计划调整和临时限速设置等功能的铁路调度指挥中枢,铁路,针对雷电气候在车体上装上避雷针。全部电子装置可与航空安全媲美,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则是监控列车安全运行的控制系统,包括列车自动运行系统(CTCS)自动监控系统(ATS)、列车自动防护子系统(ATP)、列车自动运行系统(ATO)三个部分。信号集中监测系统像是一只独立的眼睛,全程监控以上信号系统发生的所有过程。即便电子系统失灵,还有手动装置,但在此次事故中,却令人惊奇地全部失灵。
四
碑,在我国,有特定的含义。树碑,本身就带有这样一种价值判断:所刻之人、所记之事,有意义,应当铭刻,值得颂扬。正因此,哈尔滨方正县为日本开拓团立碑,引来广泛质疑。
和平共处是外交政策,善待友邻是文化传统。不仅是对开拓团,即便是对日本兵,收拾残骨、善加埋葬,也是从对生命尊重出发的应有之义。建立公墓等,足以显示我们以德报怨的胸襟,足以彰显我们和平友好的姿态。
对于开拓团,历史早已辨明,他们是随日本武装侵略而来,行的是食利侵略之举。虽然很多成为“失败又悲剧的移民”,然而将这样实为殖民者的开拓者,铭于“纪念石碑”,已经超出了尊重生命、记录历史之意,反而有了颂扬的意味,实在于理有悖、于情难容。
当地相关负责人称,这不是碑,是记载亡者名录的“墙”。碑,原本就不只有一种形式。更何况,判明一个建筑的性质,不在其形态,而在其功能。刻上名字、记上事由,本身已有纪念之义,况且还有送花、悼缅之举。不承认是碑,难以服众。
铭刻于石,是为永志不忘。德国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群,位于柏林市中心,2700多块水泥墩,占据1.9万平方米土地。按照德国官方说法,这不仅是纪念600万犹太亡灵,而且提醒所有人记得当年的黑暗,永远对法西斯幽灵保持警惕。我国很多地方,也都有意在牢记历史、矢志复兴的“九·一八”国耻纪念碑。然而,在为开拓团所立的碑上,却难以见到这样的意象和意向,反而是壮丽堂皇到了让人不舒服的地步,难免会让人猜测其后的动机。
对于立碑的初衷,不便妄加揣测。但这一举动背后,却是如何认识历史的大问题。我们对生命表示最高的尊重,这也是现代文明最基本的特征,但对于个体生命背后的行为和选择,我们却不能不保持警醒。
为开拓团立碑之事,在某种程度上越过了边界。在辩称尊重生命、和平意愿的同时,是否有意选择忘记所铭刻的这一群人曾有违国际社会基本伦理、现代文明基本原则?对此举,可以有各种辩解,也能做不同解读,但最基本的,却是历史观念的混乱、底层价值的迷失。的确,历史是由人书写的,如果因为种种原因而模糊了历史的价值取向,丧失对历史的基本判断,只会混淆视听,丢掉国家和民族的根基。
将实为殖民者的开拓者,铭于“纪念石碑”,实在于理有悖、于情难容。在辩称尊重生命、和平意愿的同时,是否有意选择忘记所铭刻的这一群人曾有违国际社会基本伦理、现代文明基日本满洲开拓团是日本军国主义造的孽,无需中国人来纪念他们。
五
黑龙江方正县政府在一片日本人公墓旁,投资建了一块不小的碑,中国传统的琉瓦结构,碑的上首,几个大字赫然在目:日本开拓团民亡者名录,下面是密麻麻的日本人名字。据说,这是日本投降时,集中在方正的5000死亡的开拓团成员的一小部分名单。
当然,死去的人,拥有一块刻有其名字的石碑,并不过分。但是,这些人的身份有些特殊,他们是当年的日本满洲开拓团的成员。日本的满洲开拓团,是九一八事变之后,由日本关东军组织实施的武装殖民团体。开始几批都是武装团,后来虽然号称从复员军人为主的“武装团”转为农民为主的“农业团”,但开拓团始终都是军事化的编制,一直拥有武装。
他们在殖民过程中,不仅掠夺了中国人的大量田产,而且变成了所谓满洲国的统治者、上等人,高度参与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对中国民众的压迫,一直就是日本军队控制东北和镇压民众反抗的辅助力量,可以说属于一种半军事化的侵略团体。他们中间,有的人还参与过对抗联的围剿。
尽管日本战败之后,开拓团的团民,尤其那些老弱妇孺,境遇很悲惨,大量死于非命,但是,就像死于中国战场的日本士兵一样,都是日本军国主义造的孽,不能把账算到中国人头上,也无需中国人来纪念他们。
作为一个在这场延续了14年侵略战争的受害国,当然不可能、也不应纪念侵略一方在自己国土上的死难者。况且,这些人还属于一个准侵略团体。尽管死者中,有些人只是妇孺,并没有什么直接的罪过,但即使要纪念,也是日本方面的事。即便如此,如果日本方面高调地把他们侵略中国的战犯的牌位,供奉在靖国神社,中国人依然不能容忍。
作为中国人来说,由政府在自己国土上立这样一座碑,带有明显的纪念色彩,对于数以千万计的中国战争死难者来说,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方正县说,立碑带有反思战争向往和平的意思。但从看到的照片上,我们没看到有这样的说明。而这座碑,又足够高大宏丽,让人看了不舒服。
第五篇:2017高考最新作文素材时事评论文章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最经典瞬间回顾
2016年里约奥运会已经闭幕,还记得那些经典的瞬间吗?
最励志瞬间:中国女排力克巴西
里约奥运女排1/4决赛,中国女排苦战五局淘汰东道主巴西队,胜利的时刻女排姑娘们哭了,郎平哭了,电视机前的许多观众也哭了。这场堪称中国军团在里约“最漂亮一仗”点燃了国人的情绪。
巴西女排是出了名的“中国女排克星”,过去8年曾让中国队遭遇18连败。这次在里约遇到东道主巴西队,中国女排更是面临“背水一战”的境地。整场比赛,“慢热”的中国女排大比分丢掉首局,但随后,姑娘们奋起直追,最终以3-2拿下比赛。在阔别8年后,中国女排再次闯进奥运会四强。
拿下巴西之后,中国女排又在半决赛中战胜荷兰女排,报了小组赛不敌对手的“一箭之仇”,时隔12年再进奥运会决赛。
当地时间8月8日,在2016里约奥运女子100米仰泳决赛上,中国选手傅园慧以58秒76夺得铜牌。
最魔性瞬间:“洪荒少女”傅园慧的采访
8月8日,里约奥运最搞笑的一幕在女子100米仰泳半决赛后上演,中国游泳运动员傅园慧在接受采访时,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搞笑才能”。来到记者面前,傅园慧得知自己游出个人最佳成绩后,一脸惊讶,眼珠子瞪得圆圆的,并说自己已经“使出洪荒之力”。
凭借这段魔性采访,傅园慧一夜之间粉丝暴涨,而她也凭借镜头前的表现,引发国内外媒体的极大关注,被亲切地称作“洪荒少女”。
此后,但凡傅园慧登场,大家对她赛后接受采访的期待不亚于对比赛本身的期待。而她也在随后的采访中频现金句。在100米仰泳决赛中,傅园慧落后第二名0.01秒,她的解释是 “可能是我手太短吧!”“今天是用生命在游泳!翻着白眼游到了岸边。”
在傅园慧接受采访的视频红遍中国大江南北之后,她的“洪荒之力”迅速波及全球,外国媒体赞誉她是里约奥运会“最可爱选手”。
8月14日,里约奥运会田径男子百米飞人大战,牙买加“闪电”博尔特以9秒81的成绩获得冠军。
最吸睛瞬间:博尔特百米夺冠
奥运赛场上最吸睛的当属男子百米“飞人”大战,虽然博尔特夺冠毫无悬念,但无疑大家都想知道,博尔特还能刷新人类百米极限吗?同时,大家更想见证他创造历史,成为奥运百余年历史上首位连续三届蝉联男子百米跑冠军的选手。
比赛在北京时间8月15日举行,枪响后起跑反应速度历来不快的博尔特明显落后,美国名将加特林一路领先。但在最后20米,博尔特迈开大步加足马力,轻松超越了加特林,又一次率先冲过终点线。9秒81,风驰电掣之后,博尔特成就历史。
在最后20米超越对手之时,博尔特延续了一贯的风格,在镜头前挤眉弄眼、手舞足蹈,把跑道当成表演的舞台。对于博尔特来说,夺冠易如反掌,里约的百米决赛就是他的“表演时间”,在最受瞩目的赛场上,他当然要更完美。
当地时间8月14日,2016里约奥运女子三米板决赛赛后,中国跳水运动员秦凯向刚刚获得银牌的何姿求婚。
最浪漫瞬间:全球直播秦凯求婚何姿
北京时间8月15日早,里约奥运最浪漫的一幕上演。在女子单人3米板颁奖典礼后,中国跳水队男运动员秦凯向刚刚在比赛中获得银牌的女友何姿求婚,这一浪漫场景经由转播画面传遍全世界,感动了亿万观众。
在当天的比赛中,何姿收获一枚银牌。就在颁奖典礼后,秦凯手持一份礼物走到何姿身后,叫住了何姿。然后,秦凯拿出戒指单膝跪地向何姿求婚。通过转播镜头,观众们听到秦凯大声问何姿:“你愿意嫁给我吗?”何姿一边落泪一边点头答应并戴上戒指。
为了这次求婚,秦凯鼓起了极大的勇气,“差点就放弃了,我紧张地抖”。
秦凯、何姿的恋情曝光于2012年伦敦奥运赛场。当时丢掉男子单人3米板金牌的秦凯在池边失声痛哭,这时,何姿走到秦凯身边并将他抱在怀中安慰。秦凯则紧紧拥着何姿,在她的肩头继续哭泣。
最解气瞬间:孙杨200米夺冠显雄心
8月8日,在里约奥运会男子200米自由泳比赛中,孙杨逆转获得冠军,这是本届奥运会孙杨获得的首枚金牌。也是中国代表团的第五枚金牌。
以微小差距错失400米自由泳金牌,又在赛后遭遇挑衅。但几天后,在200米自由泳中夺冠的孙杨再次证明,没有人能在泳池里轻视他。
夺冠后,孙杨没有落泪,只是大啸三声,双手指天,长吐压抑心头的不快。
熟悉孙杨的人都知道,200米并非他擅长的项目,这场比赛他赢得也是惊心动魄。入水后,孙杨处于落后位置。在最后一个转身后,孙杨起腿发力,从第三一路追到首位,并以1分44秒65勇夺金牌。
赛后孙杨说,这是他最想要的一枚金牌。“我一直是第二,这次是个突破,短距离项目我也更有信心了。”
与伦敦奥运的两金一银一铜相比,里约的一金一银稍显黯淡,但对24岁的孙杨而言,里约是一个新的开始。拿下200米自由泳冠军之后,孙杨显示出了更高远的雄心。
最感动瞬间:对手互相搀扶跑向终点
里约奥运的田径赛场,上演了最令人感动的一幕:在女子5000米预赛中,美国选手达戈斯蒂诺被新西兰选手汉布林绊倒受伤,达戈斯蒂诺起身后,并没有急着跑走,而是转身将汉布林扶起,两人互相鼓励着完成了比赛。
在当天的比赛中,汉布林突然摔倒,随后连累紧跟其后的达戈斯蒂诺。达戈斯蒂诺迅速起身,反身轻拍汉布林的肩膀将她扶了起来。汉布林起来后也没有独自跑开,而是一边跑一边为达戈斯蒂诺加油。经历这次意外后,两人已经落后其他对手很远。但她们都没有放弃,互相搀扶着完成比赛。
最终两人以倒数一、二名的成绩回到终点,但在奥运精神面前,她们的成绩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最遗憾瞬间:克罗地亚选手
0.001秒丢金
在奥运赛场上,千分之一秒就能决定一块金牌的归属。里约奥运男子单人双桨赛艇比赛,克罗地亚选手马丁和新西兰选手特拉斯戴尔就为观众上演了这一幕。
比赛中,两位选手几乎同时撞线,肉眼根本无法分辨谁更胜一筹。以为自己夺冠的克罗地亚人开始欢呼,而新西兰人则是一脸茫然,不知道自己名次如何。
尽管两人的成绩都是6分41秒34,但最终凭借高科技手段,新西兰人戴尔以0.001秒的优势夺得金牌。成绩公布的瞬间,马丁四肢发软、瘫倒在地,一副“生无可恋”的神情!
最悲情瞬间:吕斌梦想破灭亲吻拳台
奥运会四年一届,很多选手苦练多年为圆梦而来。但在赛场上,梦想破灭的方式有很多种,哪一种最残忍呢?在里约,中国拳手吕斌就被裁判偷走了“梦想”。在49公斤级比赛中,吕斌占尽优势,但最终却被判定输掉比赛。赛后,吕斌双膝跪地亲吻拳台,这一幕让人不禁流泪。
当天的比赛中,吕斌占尽优势且一度把对手肯尼亚老将皮特·姆盖打蒙,在等待宣布结果时,以为自己一定获胜的吕斌异常兴奋,在台上不时挥舞着拳头。然而就在此时,裁判却举起了皮特·姆盖的手,宣布吕斌输掉了比赛。
不敢相信这一结果的吕斌眼神里充满了迷茫。走下拳台前,他双膝跪地亲吻拳台。下台后,他用毛巾盖住了那张嚎啕大哭的脸。
没有家国担当的网红都是浮云
里约奥运会,众多奥运健儿一面为国争金夺银,一面圈粉无数,成为新的“网红”:阳光帅气的宁泽涛,呆萌爱哭的孙杨,没睡醒的boy张继科,更有“使出了洪荒之力”的搞怪少女傅园慧……奥运“网红”正成为网红界的“一股清流”,为广大网友津津乐道。
不同于一般网红,颜值担当的外表、强大的实力以及本真而自然的情感流露,让奥运“网红”瞬时成为亿万青年竞相追逐的榜样和偶像。热爱祖国、才华横溢、个性突出成为他们的代名词,而他们又用自觉的家国担当标注了新时代网红的真正内涵和高度。
正如张继科在接受一次采访中所说,打球不是为了钱,竞技体育拿了冠军,会升国旗、奏国歌,这是竞技体育给大家带来的独有的荣誉感,这些东西是拿钱买不到的。奥运“网红”为国家荣誉、为家国担当而拼搏奋斗,国旗为其升起,国歌为其奏起,这样的荣誉何尝不是身为一国国民至高无上的荣誉?我们瞩目奥运“网红”,不仅因为他们迸发洪荒之力的拼搏,也不仅因为他们浑然天成的优秀、自信与真实,更因为他们怀抱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作为时代的产物,“网红”以及由此衍生的“网红经济”,在互联网时代带来的观念改变正深刻影响着年轻一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渴望成为网红,渴望名利双收。然而,反观当前一众“网红”,或为了赚眼球搏出位,或庸俗媚俗,或哗众取宠秀下限……他们满足的是单纯的感官娱乐,却永远触及不到人们的内心和灵魂。没有了精神特质,缺乏家国担当,即便是更新了一代又一代,在历史的浪潮中终将黯然失色,像没有根基的浮云一般,不留下一点痕迹。
奥运“网红”逆袭了旧“网红”娱乐和吐槽的倾向,赋予其更深刻的含义。看似轻松的语言背后,凝结的是不为人知的努力和汗水,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奋斗注脚了成功;站在赛场,不仅代表13亿多中国人民,更承载着中华民族体育强国梦。锐气拼搏,昂扬向上,怀抱真实厚重的家国担当,新式“网红”真正走进了广大青年人的心中,让“依靠才华和努力才能成功”的主流价值观深入青年,让个人梦与中国梦唇齿相依的理念直抵人心。
正能量若是内心底色,国家必大有希望。不仅有奥运会上争金夺银的傅园慧们,还有守卫祖国边疆的杨明鑫们,用品质为中国赢得世界声誉的任正非们……自觉负起家国担当,正是这样的网红,这样的精神,这样的正能量,推动着中国轰然前行的步伐。而他们,恰似一杯清茶,意蕴悠远,即使岁月流逝,依然成色十足。
中青报:所有的挫折和委屈都是成长
新生来了!同往年一样,随同“小鲜肉”来到大学的,是大批的家长,连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七大姑八大姨,也都加入了送学生的队伍。校园里,时常看到家长们拿着行李、忙前忙后;儿女尽管上了大学,是成年人了,可家长们就是不能放手。从高考,填志愿,到读大学,找工作,似乎一路都有家长全程陪伴。大学生真的失去独立性了吗?大学是青年走向独立的开始,大学期间,他们应该具备精神独立的能力,并习得经济独立的技能。大学教育是否成功,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毕业生脱离家人和校园的庇护,走向真正的自我独立。
徒步行军20公里,绝对的淬炼,相信绝大多数18岁的孩子都没有经历过。这是清华大学给3000余名新生上的第一堂课。
对于中国的大学生来说,太需要类似的第一课了。
在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下,伴随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很多父母都成了“直升机”父母,对孩子成绩要求高的同时,在生活照顾上无微不至,备加呵护。因此,孩子基本生活能力退化,骄娇二气旺盛,自私,几乎成为普遍特点。更麻烦的是,一直被父母捧着,学校里也少有惩戒,孩子们越来越娇气,受不得委屈,挨批评遇问题时,非常容易发生极端事件,以至于校园里的自杀和暴力事件时有发生。
日前,我跟一个大学学生处长聊天,谈到现在大学生最让人头疼的问题,他脱口而出:宿舍矛盾。很多孩子已经习惯了全家围着他转,他学习了,家里就关电视;他睡觉了,家里人就大气不能出,以免影响他的休息。久而久之,孩子觉得大家配合他的节奏理所当然,突然变成6个人住一间房,不同生活习惯马上就导致了严重的冲突。因为不适应这种集体生活,失眠、抑郁已经成为大学新生的第一道关,一些新生不得不退学。
大学是孩子们进入社会前的最后一公里,不仅要做重要的知识技能储备,更需要做社会化的淬炼:如何独立生活,解决自己吃穿住行;如何在一个集体生活环境中,学会与人协作、妥协,解决所有面临的复杂问题,甚至“斗争”。它是一个人成长独立的关键阶段,正因为此,即使在美国这样讲究“自由”的国度,一些大学一年级新生被要求住校,目的就是强化人的社会化。
18岁,从法律意义上说,是完全独立行使民事法律责任的开始,这从一个侧面提醒家长,无论你愿意还是不愿意,孩子们的人生已经开启,家长最需要做的就是尽快放手,过往的“直升机”只能开到这里了,孩子们也必须经历他该经历的一切淬炼。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有清醒的认识,孩子们也需要清醒的认识,你不再只是一个孩子,你需要去解决一切你将要面对的问题,这是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过程。
当然,放手并不是简单地将孩子们一脚踹进社会里,家长与学校有责任协助他们尽可能平稳地渡过这一重要的关口。
去年我送儿子去美国读书,对美国大学这方面的做法印象深刻。
一般美国大学对新生都有一周时间的入学辅导(类似我们的新生教育),其内容涉及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系统介绍学校的生活与服务、安全与医疗、学习方法等,学校还会给每一个新生安排一个高年级学长,以帮助新生适应新环境与新生活。
同时,学校鼓励父母与孩子一起参与这个过程。一般的新生辅导教育中,对父母也有3天的配套辅导课程,除了介绍学校情况外,还会安排一些具体的课程,有一些新生活动则是和孩子一起参加。为支持父母参加,有很多免费服务,新生的饭卡上,也赠送了大约三天的免费餐食。学校这样做的目的,是让父母放心放手的同时,也让父母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
但是,无论做多少,学校和父母也只能协助你过渡,最后还需要你独立面对新生活。我想特别提醒新同学们,很多人都有着“骄娇”二气,无论什么原因带来的,这都是一份负资产。大学,这进入社会的最后一公里,给了大家一次修正的机会,把你遇到的每一份不愉快、委屈,都当成锻炼淬炼的机会,因为不管你成绩有多好,多有知识,如果不能融入这个社会,成为一个社会化的人,那些知识与分数都将一文不值。
我也想特别提醒家长,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习惯找你这支拐杖的时候,我们可以鼓励他、协助他,但绝不能再替他包打天下,因为我们无法替代他的成长。所有的挫折委屈都会成为孩子的财富,成为他们成长的一部分,而这恰恰是他们这代人最欠缺的,我们必须放手!
莫让抑郁症成为戕害青春健康的头号杀手
7月,成千上万的大学毕业生即将奋身投入新角色,在离别的喧闹声中,有这么一群人站在角落一直沉默,这是高校中不断增多的抑郁症患者,他们正经受着常人难以理解的痛苦、孤独与隔离。写完毕业论文,找份像样的工作,对此刻的他来说,着实艰难。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在京一所著名重点大学有40人被确诊为抑郁症,约占到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访问量的两成。智识高、求胜心强的大学生,已然成为抑郁症高发人群。(7月4日《北京青年报》)
首都北京、著名高校、硕士或博士、有才华又勤奋……一长串耀眼的光环往往让外人投来赞赏和羡慕的目光,鲜有人注意到他们难以言说的孤独和痛苦。
我国抑郁症的病发率一直处于增长状态,平均每年都有5%—10%的增长,已有接近10%的都市人饱受抑郁折磨。当前中国抑郁症患者数量超过2600万。公开统计显示,我国每年自杀死亡的人数至少是13万,而其中40%的自杀死亡者在自杀时患有抑郁症。由此可见,抑郁症夺命威胁不逊癌症。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压力增大,一些人在精神层面上出现愈来愈多的问题。央视名嘴崔永元曾公开宣布自己患有抑郁症,并说“抑郁症病人有多苦,不说也罢”。不难看出,抑郁症带来的痛苦和危害之大。
另外,自杀造成的“后遗症”亦不容忽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一个人自杀平均会使六个家人和朋友的生活深受影响。这种严重心理创伤,会持续十余年,甚至会持续影响未成年人的后半生。
据在京著名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人粗略统计,5年前,10个咨询对象里平均一两个有抑郁症,而现在则上升到3—4个。可见大学生是患有抑郁症的占比较高的群体,硕博士抑郁已呈现升高趋势,但从北京市综合医院开展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中看:只有不到10%的人接受过专科诊治。相关数据反映出的现象必须予以重视。
有悖于“学习好心理就好”惯常想法,成绩优秀的重点大学学生在抑郁群体中已经占有一定数量。他们对自我极其严苛,常流露出内疚和自责的情绪。“病耻感”让在校生得病不易被察觉,加之对相关基本知识和诊疗不甚了了,耽误了其主动就医的效率,大多数都在对生活失去兴趣、“人前坚强,人后沮丧”恶性循环中苦苦挣扎,直至病情加重不得不休学甚至产生非常严重的自杀倾向。
青年是社会进步的排头兵,是创业创新的生力军,对于日趋高发的抑郁病大学生群体,主动干预、积极治疗是抵御病魔的关键。故此要让抑郁症患者彻底走出泥潭,救命更要救“心”。首先当然是社会救助。在社会财富不断增加的前提下,加大抑郁群体的关怀和援助力度,大力强化高校的心理教育及干预疏导工作,逐步改善大学生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就业环境,最大程度调动个体的潜能和乐观情绪。对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人群,要进行专业人员的危机干预和医生的配合治疗,做到抑郁症防治工作的专业化、及时化。
其次,提升大学生患者的“自救”能力更为关键。快节奏、竞争激烈中的高校人群,需要警惕失眠成为抑郁症的先兆。而学生和家长也要正视心理疾病,而非妖魔化或回避抑郁症,及早发现,及早就医,避免病情加重。在社会的重压和人生的挫折面前,我们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增加适当的运动锻炼,改善睡眠障碍。当受到负面情绪侵扰的时候,不妨向家人朋友或专职机构倾诉,不要淤积在心里,使之成为一碰即炸的“地雷”;遇到自己一时无法克服的困难,尝试向外界求援,逐步加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唯此,方能驱散抑郁的乌云,迎来生命的阳光。(南方网斯涵涵)
沉迷刷手机莫刷掉宝贵青春流量
8月,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在来自全国的1937位大学生中发起投票,55.06%的大学生表示暑假基本“„宅‟在家刷手机度过”。同时,在面向180余所高校的622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中,72.87%的大学生受访者表示曾对暑假有过规划,其中36.34%的规划仍在有条不紊地进行。36.28%的大学生受访者对自己的暑假生活表示满意,52.73%的大学生认为满意程度与金钱无关。(8月24日《中国青年报》)
不少大学生在课堂上都难遏刷手机冲动,老师想方设法、费尽心机都难阻刷手机热情,暑假期间过半大学生表示将宅在家里刷手机度过的调查结论,可信度显然毋庸置疑,对此大家也许并不感到意外。既然是放假回家,是休闲、放松还是实习、兼职,大学生们无疑有自己的自主选择权利,刷手机作为一种个人暑假打开方式自然也无可厚非,只是有必要提醒的是,大学生群体多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成年人,无论是校园学习还是暑假生活,都应该做出理性、适当的规划,避免沉迷刷手机刷掉宝贵的“青春流量”。
互联网时代,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刷手机已经成为时下流行的虚拟社交方式,年轻群体更是其中的主力军,从中也能获得不少有用知识、信息和乐趣,要求大家远离手机、远离网络、完全拒绝刷手机,既不现实也不可能甚至于不合理。但凡事都得讲究一个度,从实用主义角度来看,刷手机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就业,更不能成为一种事业,利用闲暇时间偶尔为之无可厚非,投入过多热情和精力沉湎于“刷、刷、刷”,至少显得主次不分、轻重倒置,缺失起码的生活理性和智慧,难免白白浪费美好时光。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即使家庭经济条件宽裕,或者没有就业竞争压力,但从自我成长、自我进步、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角度来考量,我们也没有权利挥霍自己的青春,更何况未来职场竞争必然越来越激烈,一味痴迷于刷手机、追网剧,在与那些善于规划、早作行动、奋发努力者的PK中,势必可能陷于被动和劣势,对社会的贡献同样可能逊于他人,入学后才启动学习模式、走出校门后才进入工作状态既不明智也不可取。
笔者有位朋友的孩子大学毕业不久,上学期间曾经提示其是不是利用假期考驾照,却一直在“抓紧时间”刷手机而没有上心,参加工作之后迫于工作安排和职场压力,很难抽出时间、精力学驾驶,后悔当初没做“该做的事”。很小的细节足以说明“青春流量”刷不起。我们常常拿“手机依赖症”替自己辩解,实际上是缺失克制力和驾驭自我能力的表现,说得不客气点无异于自欺欺人,倘若有抱负有追求怎么会轻易被百无聊赖的刷手机“套牢”?(南方网范子军)
逼着孩子“抢跑”是一种拔苗助长
“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满脸童真童趣的幼儿园小朋友已被推上高考的起跑线„„”日前,美国迈阿密大学教授黄全愈在《中国青年报》撰文称,中国许多家长正有意无意地把“早学”“多学”当成了“早慧”。其实,“起跑领先”只是让孩子在裁判的枪声未响之前“偷跑”。(8月22日人民网)
事实表明,育人是一门大学问,也是一项严谨的事业,务实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尤其不可缺失。学什么、怎么学,都应当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都应当符合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否则,就可能减弱孩子的成长后劲,甚至贻误孩子一生。
然而,却有不少家长“心急如焚”,过多干预孩子学习、过度开发孩子潜能,不顾实际盲目“恶补”,“随大流”疯狂报班,甚至从“幼儿园开始准备高考”。据报道,湖北武汉的一名家长,先后为5岁半的儿子报了17个培优班。虽然我们理解家长的一些想法,但如此“着急”抢跑真有必要吗?
话说古代宋国有一个农夫,为了使自己田地里的禾苗长得快,他便将禾苗往上拔,结果禾苗反而快速地枯萎了。逼着孩子“抢跑”,看似多识了几个字、多算了几个题、多会了几件乐器,却让家长“心苦”,孩子辛苦。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拔苗助长呢?
逼着孩子“抢跑”,折射出成人急功近利的心态。这一现象何以屡屡出现呢?始作俑者主要是家长,一是渴求子女成才,在“不输在起跑线”的期待下,不惜竭泽而渔;二是盲目从众,别人怎么干自己就怎么干,反正“多学比少学好,早学比晚学好”。而遍地的培训机构、辅导班,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数至上”的评价机制等,“放大”了家长的焦虑,显然成了戕害孩子的“帮凶”。
一位从事幼儿教育的人大代表曾呼吁:“不要让孩子在幼儿园里学过多知识,却在大学里弥补童年!”因而,政府、社会和家长要积极行动起来,既重塑育人理念、狠抓综合素质,又改革选拔制度、均衡教育发展,不能让逼孩子“抢跑”的问题再延续下去。
有一种拼搏叫“谦虚” 当记者一次次地问夺冠之后的中国女排队员:“你所理解的女排精神主要是什么?”多数人回答是“拼搏”。三十多年来,拼搏成为中国人民对逝去的那个时代最经典的记忆;里约奥运会期间,中国女排以小组第四的身份连克强敌登顶,再次为拼搏二字诠释其内涵。
不止一个才华横溢的媒体人觉得此刻无法用言语褒奖这一次气势如虹的夺冠,我如苔花,不敢学牡丹,但有一种主流讴歌之外的冲动不得不表,那就是拼搏的女排有一种伟大的“谦虚”。
在里约的深夜,脱下决赛战袍的中国女排郎平教练带领五名队员来到前方演播室接受主持人的集体采访。当主持人请教练和女排姑娘们可以就“朱婷能否出任即将闭幕的中国代表团旗手”发表看法时,郎导果断认为中国女排没有这个特权。她说:“我们服从代表团的决定,我尊重其他项目的每一块金牌,他们都很不容易。”当主持人试探郎平是否能够遂国人的期待,继续带队出现在四年后的东京奥运会时,郎导不赞成这个想法。她说中国女排在其他教练的带领下也很好地发挥了女排精神。朗平曾说过这样一层意思,四年后不论自己在不在中国女排,希望女排也能雄踞在东京赛场。
不要以为这是明星人物在国际赛场上的外交辞令,或者仅仅是具有国际范的郎导面对公众的媒体素养,这是郎平骨子里的一种谦虚、内敛与低调,也是另一种自信与强大。作为一种宝贵元素,她在带这支队伍的过程中,不仅化为一切重大比赛的谋篇布局和技战术的运用,而且深深地滋养了这一群姑娘们的职业人生与精神世界。
打造这支女排,郎平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着眼于东京奥运,之前的里约之行,本意是锻炼队伍,争取奖牌。跌跌撞撞进入淘汰赛,郎导公开说,四个队我们是老四。首先碰到了苦主巴西队,郎导要求队员当最后一战打,决不让巴西队轻易过中国队这一关。每一场艰苦的比赛,赛前总是预设大比分落后怎么办?零比二怎么办?对方首先拿到赛点怎么办?她要求核心进攻队员要包容其他队员的失误,要全队努力编织一张互补漏洞的迎战之网。郎导和队员在夺冠后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思维模式与心理现象:重大比赛前,多设计过程,少设计结果;多准备艰苦,少臆想胜利。“想赢想多了就会走神”。总之,真正把姿态放低,就可获得巨大的提升空间;把拳头收回来,就可更加有力地出击。靠汗水收获的金牌,它一定是沉甸甸的低头穗。
谦虚和谦让是可以相互感染的。当记者请郎导将今日的朱婷与当年的郎平作比较时,郎平说,朱婷比当年的我综合素质强。而朱婷面对记者忍不住称她为“小榔头”时,她惊恐地直摆手。郎导自己如何谦虚,无法否认女排精神的背后其实存在着“郎平精神”,不管郎平是不是在执教这支队伍。当年,郎平称自己不是当官的料,逃离万人膜拜,到美国当穷学生,她本来年轻时就可以很富贵,却有强烈的饥饿感学英语、学体育管理,学国际上一切先进的东西。尽管郎平在执教现女排时总是讲陈中和时期的“黄金女排”,很少提她当年的老女排,但真正算得上“不忘初心”的郎平,她低姿态的进取人生已经成为影响国人给当今社会注入正能量的一段传奇。
如果说,高度的专业精神支撑着中国女排精神,那么,谦虚精神已成为女排拼搏精神的一种可贵的附加值,它让郎平坚韧地走到职业生涯新的高度,也让打不死、冲不垮、压不倒的中国女排再次笑傲世界排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