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货币的认识
对货币的认识
对于货币,人们应该都不会陌生,有人说它是手中的纸钞,也有人说是各国的硬币,还有会说它还包括支票、银行里面的存款等等。在我们高中和大学的教科书里,都给它下了定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起初我也不知道货币究竟具是什么,我知道的只是货币应该就是钱,能买到东西,货币不仅仅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于买卖物品和劳务的现钞和存款。事实上,货币在西方是有许多不同的定义的,但我们并不需纠结这个问题究竟有没有一个标准而唯一的答案,可我们能够肯定,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另外三种职能则是在两者的基础上形成的派生职能。货币在充当各项职能时,都是一般等价物。价值尺度
是货币作为社会劳动的直接体现。货币本身作为一种商品,可以以自己为标准,与其他商品进行量的比较,而此时商品的价值形式就转化为价格形式,商品通过货币进行表达的价值形式即为价格。当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这一职能时,货币只需要以想象中的或是观念上的形式存在就可以了,然而他的单位则必须依赖于现实中流通的货币。正由于货币的价值尺度功能,使得人们可以将不同形式的商品先转化为货币的价格形式,然后再与其他商品进行交换。流通手段
在货币执行了流通手段之后,使得商品的交换有了可能。而流通手段则是货币价值尺度职能的发展。货币的产生,使得商品之间的交换由直接的物物交换变成了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即由商品—商品(W—W)变成了商品—货币—商品(WG—W)。两者之间不仅存在形式上的区别,也存在着性质上的区别。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使用现实货币,不能使用观念上的货币。贮藏手段的含义:贮藏财富(财富的象征),不是观念上的货币,是足值的金银条(如金属条块等)。货币的贮藏手段
职能即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的职能。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够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减少时,多余的货币就退出流通;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增加时,部分被贮存的货币就进入流通。充当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在的足值的金银货币。只有金银铸币或金银条块才能发挥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纸币不具备贮藏手段的职能。只有当纸币币值长期保持稳定的条件下,人们才会储藏纸币。支付手段
是用于支付债务、地租、利息、税款、工资等而出现的职能。需要现实的货币,是随商品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世界货币 货币在世界市场作为一般等价物发挥作用时,我们称其为世界货币。作为世界货币,必须有十足价值,并且是贵金属块,按其实际重量来发挥其职能。实际上,发挥世界货币职能的就是金块,银块。作用:在世界市场上购买国外商品、支付国际收差额。需要现实的货币,是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在国与国之间转移时产生的。
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产生于物物交换的时代。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比如一头羊换一把石斧。但是有时候受到用于交换的物资种类的限不得不寻找一种能够为交换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物品。这种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货币。牲畜、盐、稀有的贝壳、珍稀鸟类羽毛、宝石、沙金、石头等不容易大量获取的物品都曾经作为货币使用过。金属货币币使用的物品逐渐被金属所取代。使用金属货币的好处是它的制造需要人工,无法从自然界大量获取,同时还易储存。数量稀少的金、银和冶炼困难的铜逐渐成为主要的货币金属。某些国家和地区使用过铁质货币。早期的金属货币是块状的,使用时需要先用金石测试其成色,同时还要秤量重量。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逐渐建立了更加复杂而先进的货币制度。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由一国政府或金融管理当局发行,其发行量要求控制在经济发展的需要之内,从理论上说,信用货币作为一般的交换媒介须有两个条件: ⒈货币发行的立法保障; ⒉人们对此货币抱有信心。电子货币
电子货币是指用一定金额的现金或存款从发行者处兑换并获得代表相同金额的数据,通过使用某些电子化方法将该数据直接转移给支付对象,从而能够清偿债务。种类有:储值卡、信用卡、电子支票。
第二篇:认识货币教案
认识货币
(一)教案
活动目标:
1、结合生活,区分和认识人民币的不同面值,能简单的换算;
2、能按要求来使用货币;
3、主动参于游戏,感受货币的用途及与人们生活的联系。活动准备:
1、真实的纸币: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若干;
2、真实的硬币:1元、5角、1角若干;
3、玩具、标签若干物品;
4、PPT课件。常规活动:
走线及线上游戏“童谣”《三轮车》:三轮车,跑得快,上面坐个老太太。要八毛,给一块,你说奇怪不奇怪? 集体活动:
提问:要八毛给一块,这八毛和一块指什么?(钱)那小朋友见过钱吗?它有什么用处呢?引导小朋友说出钱可买食物,玩具,衣服。。。。。小明小朋友放学回家肚子饿了,他去了一家蛋糕店买蛋糕,这时小明要拿什么来买呀?出示PPT和真实的人民币:100元、50元、、、、、、、、。小结:我们国家的货币叫人民币,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两种,人民币有不同的面值,刚才小朋友都认识了它们了。操作活动:
1、教师和小朋友一起操作学具,认识人民币,教师说:100元,小朋友就拿100元(也可以拿两个50元),说18元,小朋友取一张10元和一张5元、三张1元、、、、、、、。实践应用:
1、超市游戏:桌子上摆了各种物品,上面标有价格,有的小朋友做收银员,有的小朋友做顾客。请小朋友跟据物品的价格去买东西,巩固对用同面值人民币的认识。如:一个玩具80元,拿一百元,找20元、、、、、、、、。
教师小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人民币,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两种,人民币有不同面值,使用时离不开数学,小朋友一定要学好数学,才能准确使用人民币哦!
2014年3月29日
第三篇:大班数学《认识货币》
大班数学《认识货币》
大班数学《认识货币》
活动目标:
1、认识人民币,尝试在生活中运用人民币.2、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活动重点: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数学与我们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
活动难点:初步掌握用货币购物的基本常识;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仿真人民币”;小猴子的果树园场景布置;若干附有钱币的果子;文具店、图书店等商店布景;爱心捐款箱;各类标有价格的文具、图书等货物;灾区录像。
2、学具准备:“仿真人民币”。幼儿自制的小存钱包;小果筐。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导入语。
教师: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你们最近都喜欢什么样玩具或图书呢?这些东西都是谁买来送给你们的?用什么买的呢?(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进入主题)
教师:妈妈、爸爸那些送你们礼物的人他们的钱又是从那来的呢?(引导幼儿知道人民币与我们生活的之间的关系)
教师:你们想不想自己学着去商店买东西呢?
幼儿:想。
教师:要想去买东西就必须有人民币,那我们要怎么办呢?
幼儿:像爸爸、妈妈一样去工作。(引导幼儿知道只有靠劳动和付出才能获得回报。)
教师:好吧,今天我刚好在路上遇到小猴子它说它的果园里想请一些园丁去帮忙摘果子,那让我们一起去帮他吧!你们愿意吗?
幼儿:愿意。
教师:去小猴子的果园要经过一座很窄很窄的独木桥,大家排好队,都跟着我一个跟着一个的走。(教师带领幼儿走线)
二、集体活动。
1、采果子,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啊,我们终于到了小猴子的果园了,你们看小猴子在等我们呢!
小猴子(教师扮):小朋友你们终于来啦,快来帮我摘果子吧。每一个果子里都有一个小秘密哦!
幼儿拿小果筐帮助小猴子摘果子,并从果子里取出不同面值的货币。
2、认识人民币。
教师:小朋友,刚刚我们大家帮助小猴子采摘了那么多果子,工作了这么久辛苦啦现在要给小园丁们发工资了。
教师:那你们都认识他们的面值吗?(出示仿真人民币,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引导幼儿认读。)
3、幼儿操作认读。
请幼儿认读自己手中的人民币。
4、感知人民币的兑换关系。
出示100元人民币,提问幼儿可以兑换几个50元(几个20元、几个10元)?
请幼儿用学具摆一摆。(引导幼儿按群计数)(出示课件)
教师小结:100元可以兑换成2个50元,5个20元,10个10元。
3、游戏:小小银行家。
请幼儿清点自己的仿真人民币,并按面值分类记录数量,记录在记录表里。(记录表见附图)
4、观看灾区录像。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在我们的灾区还有很多小朋友没有家,没有学校没有书读。他们多么想和我们一样,在明亮温暖的教室里学唱歌跳舞学知识啊!我们应该帮助他们。(引导幼儿关心他人,愿意将自己的爱心奉献)
教师:小朋友你们想怎么帮助这些受灾的小伙伴呢?
幼儿:我要送她礼物„„
幼儿讨论自己要送给灾区小朋友的礼物。
5、献爱心活动。
请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传递爱心的方式。
①、文具店、图书店、玩具店,教师选幼儿扮演营业员,请幼儿按购物规则进行购物。
②、爱心捐款箱,请幼儿将自己的善款捐进爱心箱内。在与幼儿一起统计“爱心捐款箱”里的捐款数目。
三、结束活动“送爱心”。
教师:小朋友让我们把我们的爱心礼物送到灾区的小朋友那里吧!
教师带领幼儿开上“幸福火车”前往灾区送爱心。
四、延伸活动:
带幼儿去超市购物,体验生活中的数学运用。
点评建议:
人民币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随处可见,它与我们密切相关。在幼儿的生活中,一个玩具、一个蛋糕、„„,都要接触到人民币。《幼儿园教育纲要》将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定位于:“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依据这一理念,我设计此活动。以便让孩子正确认识一些货币的面额,并了解使用货币购物的常识,懂得合理地消费,同时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的现象和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使数学教育更加生活化、游戏化、综合化。
第四篇:学前班数学教案:“货币的认识”
学前班数学教案:“货币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加深幼儿对10以内数的认识概念。
2、培养幼儿准确数数的能力。
3、加深10以内数添加”1“或去掉”1“的关系。
活动准备:
盘子、糖果、数字卡片
过程
一、复习读数,数数
1、全班齐读数字卡片
2、指名两人读数,读得熟练的给予鼓励3、1个1个地数,数到204、2个2个地数,数到205、5个5个地数,数到206、10个10个地数,数到1007、全班说出10以数内的单数和双数
过程二:
导入游戏(请客人吃糖)
教师:小朋友你们家里经常来客人吗?你们是怎样招待的呢?
幼儿:经常有客人来,我拿水果、倒茶招待......(幼儿尽情地说)
教师:好,看来小朋友们对客人都很热情,今天我们旧来做一个游戏,板书:《请客人吃糖》。当主人的一定要大方啊!客人也不能贪吃呀!好不好?想玩吗?幼儿:好,想玩。
教师:老师一边示范一边讲游戏规则,我也给大家已经分成可几个小组,每组选一个小朋友当主人,其他的都是客人,主人根据客人需要糖的个数跟客人发糖,客人先想好要几个,不能都吃同样的糖(数字都在10以内的,发给大家的糖不能吃)。
教师:游戏开始,把装有糖的盘子发给主人,每组小客人挨着说出”我要几个“主人就按客人的要求发给他们。教师逐个巡视,幼儿:数一数是不是给自己要的糖一样多,双边活动。
教师:小客人,你们看看你的主人发的糖对不对,如过不对就给主人说:“还少几个或多几个”补发后可以继续另选主人再做一次(略)过程三:
读教材(翻开数学教材第8页)老师:刚才这个游戏大家玩得开心吗? 幼儿:开心。
老师:主人给客人发糖都非常准确,客人也很小心,大家都做得很好,现在翻开书,指导看懂图意,图上的小朋友他们要吃的糖和发给他的糖对不对,大家帮他们数一数。
幼儿:小朋友边数边回答:“小东少了一个,小强多了一个,小刚少一个。” 教师:小朋友看得很仔细,那么小东还要添几个才是他们要吃的糖(1个)、小强呢(多了一个)小刚呢?(少了1个)你们都能干,有你们的帮助,他们都吃到了自己需要吃的糖,笑得多么开心啊!
幼儿:动手帮图上的小朋友添上或划掉。老师巡视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来和老师做一做游戏,小朋友说要几个,老师故意多发一个或少发一个启发他对不对,还差或还还多几个。反复几次
教师:小结:好了,今天做游戏大家都很棒,数数非常准确,还知道了添一个或划掉一个和自己的一样多。过程四:
休息
全班做拍手游戏。过程五:
平均分糖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想吃糖吗?想吃多少?
幼儿:想吃。我要7个,我要3个......但是有的贪吃了,你们都是乖孩子,老师一定是公平的,每人都吃同样多(4个)好吗?
幼儿:好
教师:那么你们数一数你手里的糖和老师要你们吃的糖多呢还是少?
幼儿:根据自己的数说说,主人端着盘子多了就拿出来,少了就添上,教师逐个巡视,加已点拨。
第五篇:国际贸易作业《谈货币的认识》
谈货币的认识
12财管2班卢剑森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无时无刻不在通货币打交道,那么货币是怎样产生的?本质是什么还有货币的职能有哪些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货币不是一个聪明的人设计创造出的来的工具,而是广大商品生产者自发的共同交往行为的结果,同时也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它解决了物物交换的困难,但又使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进一步发展,使得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对立表现为商品和货币的对立。货币的本质简单来说就是:货币是商品,是一般等价物。然而货币又是和普通商品不同的特殊商品,它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第二,货币具有直接同所有商品相交换的能力。货币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是商品交换所赋予的,也是人们运用货币的客观依据。货币在商品经济中执行着五种职能。分别是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那这五个职能的含义是什么呢?价值尺度是人们可以在观念语言中用货币来衡量商品的价值,而不需要现实货币的存在。在这里我们要分清楚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的区别。它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首先,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是代表一定量的社会劳动,来衡量各种不同商品的价值;而货币作为价格标准,是代表一定的金属量,用来衡量货币金属本身的量。货币流通是指货币作为购买手段,不断地离开起点,从一个商品所有者手里转到另一个商品所有者手里的运动。贮藏手段就是货币退出流通,贮藏起来,就是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流通的作用。支付手段就是指货币作为交换价值而独立存在,并非伴随着商品运动而作单方面的转移,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最初主要是为商品流通服务,用于商品生产者之间结算债务。世界货币是指货币超越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货币执行这一职能主要表现在这三方面:第一,作为国际间一般的支付手段,用以平衡国际收支差额。这是货币的主要职能。第二,作为国际间一般的购买手段,用以购买外国商品。第三,作为国际间财富的转移手段,比如战争赔款,输出货币资本等。以上就是本人对货币的简单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