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大事记(1949(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4 17:46: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房地产大事记(1949》,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房地产大事记(1949》。

第一篇:中国房地产大事记(1949

提要:1949年新中国确立了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宪法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1949年新中国确立了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宪法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在旧的国有土地使用制度下,中国城镇国有土地实行的是单一行政划拨制度,国家将土地使用权无偿、无限期提供给用地者,土地使用权不能在土地使用者之间流转 ●1979年

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企业经营法》提出了“土地使用费”的概念。●1980年

1月,《红旗》杂志发表苏星《怎样使住宅问题解决得快些》一文,指出住宅是个人消费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走商品化道路。自此,我国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开展了关于住宅属性、房租等问题的研讨。

7月,国务院颁布《关于中外合营企业建设用地的暂行规定》。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制定和颁布了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对外资企业用地征收土地使用费,深圳特区首先于1982年开始征收土地使用费。●1983年

2月,《经济日报》报道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人谈话:国家鼓励私人购房、修房,今年要试办购买住房储蓄、修房储蓄等项业务。●1984年

国务院批准试点城市实行“公有住房补贴出售”。●1985年

1月,全国住房租金改革领导小组成立。

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颁布。我国土地管理工作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但由于当时正是我国经济改革的初期阶段,土地管理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1986年

1月,国务院召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问题座谈会,会议决定成立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1987年

8月1日,以提高房租发放抵租券、空转起步为特征的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在山东烟台试行。

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正式实施。

8月2日,国家计委、建设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商品房屋建设计划管理的暂行规定》,决定自1987年起,各地区的商品房屋建设纳入国家计划。12月1日,深圳率先敲下了拍卖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第一槌,突破了土地使用权不允许转让的法律规定。中国首次以公开拍卖的方式有偿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1988年

1月,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宣布将房改正式纳入中央和地方的改革计划,分期分批加以推行,在3年或多一点的时间内在全国基本推开。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这是我国土地使用制度的根本性变革,根本大法承认了土地使用权的商品属性。同年,中国第一个土地拍卖、按揭贷款真正完全意义上的商品房小区东晓花园在深圳竣工,当时售价1600元平方米。●1991年

全国第二次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召开,由此,房改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房改的主要内容是出售公房,房改工作从少数试点城市扩展到全国。●1993年

第三次全国房改工作会议召开。●1994年

《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发布实施。此后,房改加入了建立住房公积金、开展国家安居工程等内容。建立住房公积金是住房分配货币化的起点、“新的住房制度的雏形”。●1995年

海南地产泡沫破灭。●1998年 国务院颁布23号文,即《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提出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文件。●1999年

2月,中国人民银行下发《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在“积极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引导下,贷款买房、按揭等新概念开始登陆中国内地。●2000年

2月,建设部部长俞正声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住房实物分配在全国已经停止!●2002年

开始实行土地招投标制度。●2003年 ●2004年

7月,根据国土资源部、监察部2004年第71号文件规定:2004年8月31日起,所有六类土地全部实行公开的土地出让制度,采取公开招标、公开拍卖、公开挂牌的方式出让土地。此为“8·31大限”。住宅土地用地价格由此一路猛涨。同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控制城镇房屋拆迁规模严格拆迁管理的通知》 ●2005年

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旧国八条”)。4月国务院出台的《加强房地产市场引导和调控的八条措施》(新“国八条”)。5月,国务院转发了建设部等七部委的《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此即25号文。国家层面控制房价行动就此启幕。●2006年

5月,九部门制定《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再被国务院转发,是为37号文。文件明确要求各城市在2006年9月底前公布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目标,“9070”政策(套型在90平方米以下的住宅比率必须达到开发面积的70%)被提了出来,税收和信贷等政策进一步紧缩。●2007年 8月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24号文),该文件被认为是对“房改”的总结,是住房新模式的转折点。9月,央行、银监会发布第359号文,要求提高第二套房首付比例。

10月,国土资源部发布第39号令,规定未缴清全部土地出让价款,不得分割发放土地证。

10月1日起,《物权法》正式施行,动拆迁须进一步合法化。但农民的房产、地权问题悬而未决,只能留待法律实施过程中去逐步完善、解决。●2008年

《土地登记办法》出台

1月3日,国土资源部正式公布了《土地登记办法》,这一办法于2008年2月1日起施行。《土地登记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土地产权制度建设的一次重大进步。《物权法》、《土地管理法》等一系列土地法律法规的接连实施,迫切要求对我国土地权利的主体进行界定,以有效保护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百日内央行5次降息

2008年9月16日下调一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率0.27%;10月8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存贷款基准率0.27个百分点;10月29日下调存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11月27日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各1.08个百分点。同时下调再贷款等利率;12月23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2009年

12月30日,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了《2009年中国房地产政策盘点及2010年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根据对2009年房地产政策的回顾以及近期连续出台的多项政策,预计2010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主基调不会改变,差异化的信贷政策、增加土地供给、严厉打击囤地等细节出台的可能性比较大。2009年中国房地产重点政策回顾

货币政策:3月,央行一季度例会提出要保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6月,银监会规定严格遵守第二套房贷的有关政策不动摇。二套房贷政策逐渐由“放松”转为“严格执行”。12月23日,央行四季度例会重申2010年要继续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未来可能实行差别化信贷政策。

财税政策:二手房转让营业税免征时限从2年恢复到5年,对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区别对待,表明中央对明年房地产市场采取 “有保有压”的政策。契税、二手房土地增值税、印花税减免等税收政策将可能陆续取消。土地政策:五部委联合发文明确提出规范土地出让收入分期缴纳期限,原则上不超过一年;首次缴付比例不得低于全部土地出让价款的50%,这一政策标志着宽松的土地政策已经终止,要求地方政府停止放宽土地出让金缴纳期限,有利于土地市场的降温。

保障性住房: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的改造。对这两项工作,在资金、土地以及税收上,都要给予优惠和保障。12月28日,国务院副总理出席全国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会议并讨论相关工作,足见国家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重视。●2010年 1月10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 “国十一条”

加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有效供给;合理引导住房消费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对已利用贷款购买住房、又申请购买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贷款利率严格按照风险定价。从严控制商品住房项目单宗土地出让面积。合理确定商品住房项目预售许可的最低规模,不得分层、分单元办理预售许可。已取得预售许可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在规定时间内一次性公开全部房源,严格按照申报价格,明码标价对外销售。

2010年4月 新国十条:首套房90㎡以上首付不得低于三成,二套房首付不低于五成

政策回放: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下发《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发〔2010〕10号)。其中第三条规定“对购买首套自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下同),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对不能提供1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买住房贷款。” 2010年10月 央行三年首度加息,挤压楼市泡沫

政策回放:2010年10月19日晚,央行突然宣布:自2010年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上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据此相应调整。2010年11月 房贷7折利率全面取消 政策回放:去年10月底,多家银行纷纷表示收到通知,将于11月1日起,全面取消房贷7折利率,银行给予房贷客户的利率优惠下限调整为同档期基准利率的85%。

2010年12月 公积金贷款利率全面上调0.25个百分点

政策回放:中国人民银行25日宣布上调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当天也下发《关于调整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的通知》,宣布从2010年12月26日起,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全面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中,五年期以下(含五年)从3.50%调整为3.75%,五年期以上从4.05%调整为4.30%。●2011年

2011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八条”,扩大限购范围、加大限购力度,要求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若不含拉萨共计35个城市,简称“35个大中城市”)和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要在一定时期实行限购措施 2011 年 4 月 13 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称,房地产价格走势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问题。房地产市场调控,除了抑制不合理需求外,还要努力增加市场供应,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房统筹兼顾。另外,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督察,确保调控真正见到成效。中央加强房地产调控的目标是明确的,决心是坚定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18号文件),第一次明确房地产是支柱产业 ●2012年

2012年2月22日,国土部会议指出试点清理小产权房

国土资源部明确,要先清理在建和未售、侵占耕地的小产权房,杜绝小产权房继续发展,再分情况治理已售的小产权房。今年全国将开始选择试点城市,妥善处理好现存小产权房的问题。我国城镇居民不得购买农村的宅基地建房,也不可以购买小产权房。

2012年2月24日,正式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2年2月24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编者注:2011年2月24日起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为20.50%,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为17.00% 2012年3月5日,多家银行对首套房房贷利率打折

上海、北京、广州等地个人购房贷款优惠利率幅度扩大至8.5折。其中涉及上海中行、农行、建行等大型银行。北京中行、农行、工行等也曾发文明确首套房贷利率实行8.5折优惠。类似情况在广州等地也得到证实。2012年3月6日,财政部表示继续适当扩大房产税试点范围

对个人住房征收房地产税作为“房地产领域长效机制建设”任务的一部分,要求配合有关部门加快研究推进对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工作。住建部已经对重庆、上海两地进行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试点的效果展开评估,相关工作仍在进行当中。2012年3月16日,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定不移的贯彻房地产调控政策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表示,房价远没回到合理价位,调控不能放松。

2012年5月18日,2012央行再降存款准备金率0.5% 对楼市利好不明显 中国人民银行12日宣布,从2012年5月18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2012年以来央行第二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012年6月6日,住建部:及时制止或纠正地方放松楼市调控政策

住房城乡建设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密切关注各地执行调控政策的情况,对于地方出台放松抑制不合理购房政策的,将及时予以制止或纠正。

2012年6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2年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6月19日,住建部称要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努力促进三个“合理回归” 6月19日,住建部网站挂出消息称,住建部将继续坚定不移的抓好楼市调控,积极配合金融部门,继续严格执行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上半年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会议要求,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切实防止房价反弹,增加普通商品房特别是中小套型住房供应,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满足居民合理的自住性住房需求。

第二篇:中国房地产发展大事记

地产发展史:中国房地产发展大事记

(1978年—2008年)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房地产业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中国房地产业20年的发展史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写照。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自此,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中国开始迈出了改革开放的步伐。

★1978年,理论界提出了住房商品化、土地产权。

★1980年4月,邓小平指出:住房要进行商品化,住房分配制度应该考虑调整,房子可以作为商品出售。

★1982年,国务院在常州、郑州、沙市、四平4个城市进行了新建公有住宅补贴出售试点。两年来的实践证明,这项改革是成功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积累了一定经验。

★1987年12月1日,中国土地“第一拍”。这是一次历史性突破,是我国土地使用制度的根本性变革,标志着我国的根本大法承认了土地使用权的商品属性,跨出了土地商品化、市场化的重大一步。”

★1990年,上海市房改方案出台,开始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

★1990年5月,《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的出台,为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提供了具体依据,为建立可流转的房地产和房地产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91年11月2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规范了房改的分阶段及总目标、基本原则、有关政策、工作部署、工作领导等。对房改的深化进行起到了重要的依据作用。

★1992年,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带动下,我国对外开放及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加快。从此,全国房地产价格放开,许多政府审批权利下放,金融机构开始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借助宏观经济的“加快改革开放建设步伐”的大环境,中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了快速扩张期。

★1993年6月23日,宣布终止房地产公司上市,控制银行资金进入房地产。6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意见》,提出整顿金融秩序,加强宏观调控的16条政策措施,引导过热经济实现软着陆。自此,国家开始了对房地产市场大规模的清理和整顿。

★199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发布实施。此后,房改加入了建立住房公积金、开展国家安居工程等内容。建立住房公积金是住房分配货币化的起点、新的住房制度的雏形。

★1995年,海南地产泡沫破灭。海南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事件成为中国局部泡沫经济的典型样本,在中国地产的发展史上占据着特殊的地位。

★1996年10月24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出《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征收管理工作的通知》。

★1997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住宅担保贷款管理试行办法》,不仅给按揭业务提供了法律依据,对房地产金融也是一大突破。

★1998年,《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文件出台,这是我国住房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决定自当年起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建立住房分配货币化、住房供给商品化、社会化的住房新体制。这项重大改革举措对我国的房地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至此,福利分房制度被取消。

★1999年4月,建设部发布《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管理暂行办法》及《城镇廉租住房管理办法》。

★2000年房企上市禁令到期,1993年起我国的资本市场对房地产企业关闭的大门重新开启。

★2001年建设部发布我国第一部《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重点解决商品房销售环节中存在的广告、定金、面积纠纷以及质量等问题。该办法的实施,对于规范房地产市场销售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001年7月13日,北京成功申办第29界奥运会,自此,以北京为代表的房地产市场进入“奥运时代”,在“奥运”的强大利好刺激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进入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几年的时间房价翻了好几番。

★2002年 7月1日,国土资源部颁布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规定》(2002国土资源部“11号”令)开始实施,助推了政府基础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加大了征地、拆迁的行为,创造了大量的强制性消费需求,无意中成了房价上涨的助推器。

★2003年1月1日开始,经市区政府批准的土地一级开发项目,都由土地整理储备中心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一级开发单位,开发商不能再介入这一领域。由此,北京正式进入了以土地储备制度为主要特征的供地新机制时代,实行多年的土地协议转让制度终于寿终正寝。

★2004年7月,根据国土资源部、监察部2004年第71号文件规定:2004年8月31日起,所有六类土地全部实行公开的土地出让制度,采取公开招标、公开拍卖、公开挂牌的方式出让土地。此为房地产业界有名的“8·31大限”。住宅土地用地价格由此一路狂涨。

★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旧国八条”)。同年4月,国务院出台了《加强房地产市场引导和调控的八条措施》(新“国八条”)。5月,国务院转发了建设部等七部委的《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25号文)。至此,国家开启了控制房价的大幕。

★2006年5月,九部门制定《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37号文)被国务院转发。文件明确要求各城市在2006年9月底前公布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目标,“90/70”政策(套型在90平方米以下的住宅比率必须达到开发面积的70%)被提了出来,税收和信贷等政策进一步紧缩。

★2007年8月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24号文),该文件被认为是对“房改”的总结,是住房新模式的转折点。9月,央行、银监会发布第359号文,要求提高第二套房首付比例。10月,国土资源部发布第39号令,规定未缴清全部土地出让价款,不得分割发放土地证。10月1日起,《物权法》正式施行,动拆迁须进一步合法化。但农民的房产、地权问题悬而未决,只能留待法律实施过程中去逐步完善、解决。

★2008年2月18日,北京市两限房购买、管理等相关政策试行办法出台。

★2008年3月,国务院成立住房与城乡建设部。

★2008年8月8日,第29界北京奥运会开幕,而北京的房地产市场也开始进入“寒冬”,楼市成交低迷,观望气氛浓烈,房价开始下降。

2010年4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款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

第三篇:2010中国房地产调控政策大事记

2010中国房地产调控政策大事记

1月10日 国务院出台“国十一条”,严格二套房贷款管理,首付不得低于40%,加大房地产贷款窗口指导。

4月2日 财政部下发通知称,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共同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其中一人或多人已有购房记录的,该套房产的共同购买人均不适用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契税优惠政策。

4月14日 “新国四条”确定了四项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政策措施。

4月15日 国务院要求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贷款首付款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对购买首套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

4月17日 “新国十条”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坚决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增加住房有效供给,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以及加强市场监管。

6月4日 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三部委通知称,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中居民家庭住房套数,应依据拟购房家庭(含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成员名下实际拥有的成套住房数量进行认定。

9月29日 国家有关部委下发通知,推出五条措施进一步推进房地产调控,被业界称之为“二次调控”,又称作“新国五条”。其中在第三条措施中提到的“加快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工作,并逐步扩大到全国”引起了社会普遍关注。11月3日 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印发《关于规范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公积金新政强调,第二套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同期首套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的1.1倍,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严禁使用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进行投机性购房,并停止向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缴存职工家庭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

第四篇:中国航空航天大事记

中国航空航天大事记

中国航天史是从一九五六年二月开始的,当时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一九五六年四月,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统一领导中国的航空和火箭事业。聂荣臻任主任,黄克诚、赵尔陆任副主任,航空工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这中国的航天事业创业的开始。★里程碑之一【青铜时代】:

1970年4月24日21时31分,中国“东方红”一号飞向太空。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里程碑之二【白银时代】:

1987年8月,中国返回式卫星为法国搭载试验装置。这是中国打入世界航天市场的首次尝试。★里程碑之三【黄金时代】: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搭载两名航天员升空。★里程碑之四【探月时代】: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成功发射。

中国航天大事纪

一九五六年二月,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

一九五六年三月,国务院制订《一九五六年至一九六七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其中提出要在十二年内使中国喷气和火箭技术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一九五六年四月,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统一领导中国的航空和火箭事业。聂荣臻任主任,黄克诚、赵尔陆任副主任。

一九五六年五月十日,聂荣臻副总理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导弹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见》。五月二十六日,周恩来总理主持中央军委会议讨论同意,并责成航委负责组织导弹管理机构和研究机构。一九五六年十月十五日,聂荣臻副总理就发展中国导弹事业向中央报告,提出对导弹的研究采取“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外国已有的科学成果”的方针。十七日,中央批准了这个报告。一九五八年一月,国防部制订喷气与火箭技术十年(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七年)发展规划纲要。

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之后,中国一些著名科学家建议开展中国卫星工程的研究工作。一些高等院校也开始进行有关学术活动。中国科学院由钱学森、赵九章等科学家负责拟订发展人造卫星的规划草案,代号为“五八一”任务,成立了“五八一小组”,议定建立三个设计院落。八月,第一设计院成立。十一月,迁往上海,改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机电设计院。

一九五八年四月,开始兴建中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一九五八年五月十七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指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一九六○年二月十九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九月,探空火箭发射成功。

一九六○年十一月五日,中国仿制的苏联“P—2”导弹首次发射试验获得成功。

一九六二年三月二十一日,中国独立研制的第一枚中近程火箭发射试验失败。一九六三年一月,中国科学院成立星际航行委员会,由竺可桢、裴丽生、钱学森、赵九章等领导,研究制订星际航行长远规划。

一九**年四月二十九日,国防科委向中央报告,设想在一九七○年或一九七一年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一九**年六月二十九日,中国自行研制的中近程火箭再次发射试验,获得成功。

一九**年七月十九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枚生物火箭。一九六五年,中央专门委员会批准第七机械工业部制订的一九六五至一九七二年运载火箭发展规划。

中央专委责成中国科学院负责拟订卫星系列发展规划。一九六五年十月,中国科学院受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委托,召开第一颗人造卫星方案论证会。

一九六六年六月三十日,周恩来总理视察酒泉运载火箭发射基地,观看中近程火箭发射试验,祝贺发射成功。一九六六年十月二十七日,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成功。弹头精确命中目标,实现核爆炸。

一九六六年十一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和“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开始研制。

一九六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中国研制的中程火箭首次飞行试验基本成功。

一九六七年,“和平二号”固体燃料气象火箭试射成功。一九六八年二月二十日,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一九七○年一月三十日,中远程火箭飞行试验首次成功。一九七○年四月二十四日,“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毛泽东主席等领导人于“五•一”节在天安门城楼接见了卫星和运载火箭研制人员代表。

一九七一年三月三日,中国发射了科学实验卫星“实践一号”。卫星在预定轨道上工作了八年。

一九七一年九月十日,洲际火箭首次飞行试验基本成功。一九七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中国发射了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卫星按预定计划于二十九日返回地面。

一九七九年一月七日,远程火箭试验一种新的发射方式,获得成功。

一九八○年五月十八日,中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成功地发射了远程运载火箭。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电致贺。六月十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庆祝大会,邓小平、胡耀邦、李先念、陈云、彭真、徐向前等领导人出席,胡耀邦作重要讲话。一九八一年九月二十日,中国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了三颗科学实验卫星。

一九八二年十月十二日,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获得成功,回收舱准确地溅落在预定海域。中共中央军委发电致贺。

一九八四年四月八日,中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十六日,卫星成功地定点于东经一百二十五度赤道上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电致贺。三十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庆祝大会。

一九八四年四月八日,中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十六日,卫星成功地定点于东经一百二十五度赤道上空。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发电致贺。三十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庆祝大会。

一九八六年二月一日,中国发射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二十日,卫星定点成功。这标志着中国已全面掌握运载火箭技术,卫星通信由试验阶段进入实用阶段。

一九八八年九月七日,中国发射一颗试验性气象卫星“风云一号”。这是中国自行研制和发射的第一颗极地轨道气象卫星。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中国科学院海南探空火箭发射场成功地发射了一枚“织女一号”火箭,至此,中国低纬度区第一次火箭探空试验圆满结束。这次为期两周的试验共发射了四枚火箭。一九九○年四月七日,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把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首次取得了为国外用户发射卫星的圆满成功。

一九九○年七月十六日九时四十分,中国新研制的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将模拟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这枚火箭是由中国新建的大型航天发射设施发射升空的,同时还为巴基斯坦搭载发射了一颗小型科学试验卫星。

一九九一年一月二十二日下午十八时二十三分,中国第一枚一百二十公里高空低纬度探空火箭——“织女三号”在中国科学院海南探空发射场发射试验成功。一九九四年二月二十二日,中国第一座海事卫星地面站通过验收。它的建成填补了中国高科技的一项空白。

一九九八年五月二日,中国自行研制生产的“长二丙”改进型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这标志着中国具有参与国际中低轨道商业发射市场竞争力。

青铜时代:

中国的火箭是逼出来的

〖关键词〗人造卫星、返回式技术

新中国建立后,领袖层明显地感觉到外来威胁地存在。因此国防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重要的议题。新中国的航天史始于1956年。那一年2月,钱学森先生向中央提出了《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3月,国务院制订《1956年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其中提出要在12年内使中国喷气和火箭技术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1956年4月,航天

工业委员会成立。1956年5月10日,聂荣臻副总理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导弹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见》。5月26日,周恩来总理主持中央军委会议讨论同意,并责成航委负责组织导弹管理机构和研究机构。1956年10月8日,钱学森又受命组建了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即现在的运载火箭研究院)。

1957年12月24日,一辆从莫斯科出发的专列抵达北京。车上除102名苏联火箭技术人员外,还有一份苏联“还给”中国的厚礼--两发P-1近程地地导弹。在史书上记载着200年前,火箭故乡的中国康熙皇帝曾送给俄国沙皇两箱古代火箭;200年后苏联“老大哥”又将两枚现代火箭送给了中国这位“小弟弟”。1958年4月,开始兴建中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

1958年5月17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掀起中国航天事业的第一个高潮。10月20日,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在酒泉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卫星发射场。到了1960年,正当中国仿制P-2导弹的工作进入最后阶段时,中苏之间关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大论战开始了,被惹恼的赫鲁晓夫下令全部停止根据先前的协议正在进行的对中国的援助。中国的火箭,的的确确是逼出来的。

就在苏联撤走专家17天后的1960年9月10日,中国第一次在自己的国土上,用苏联专家认为会爆炸的中国自己生产的国产燃料,成功地发射了一枚苏制P-2导弹。

而这时中国人按照苏联提供的图纸仿制出来的导弹,也开始进入最后的组装。人们把新中国航天人自己制造出来的第一枚导弹命名为“东风一号”。

1960年11月5日上午9时,中国第一枚仿制的火箭“东风一号”点火了。第一次引进弹发射成功,第一发仿制弹也发射成功,“东风一号”成为压倒西风的前锋。

头脑热起来的火箭人异想天开地为一步登天把V-2的图纸放大了一倍,制造出的“东风2号”成为一次让所有科技人员记忆犹新的发射。

1962年3月21日上午9时5分53秒,东风二号在众望所归中点火升空。但是发射失败。1964年6月29日,“东风二号”又开始发射试验。这次“东风二号”连续三发都取得了成功。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拥有了可以远程打击的导弹盾牌。

有人说,当初年轻的共和国在一片废墟上迅速挺立,靠的是两根支柱:一根是大庆油田,一根就是“两弹一星”。邓小平说:“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1964年,中国的科学家们起草了《关于人造卫星方案的报告》。4月29日,国防科向中央报告,设想在1970年或1971年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同年6月29日中国自行研制的中近程火箭再次发射试验,获得成功。7月19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枚生物火箭。1966年10月27日,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成功。弹头精确命中目标,实现核爆炸。同年年11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和“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开始研制。12月26日,中国研制的中程火箭首次飞行试验基本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时31分,中国自行研制的“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飞向太空。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研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这是我国航天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1968年2月20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宣告成立,首任院长钱学森。

1971年3月3日,中国发射了科学实验卫星“实践一号”。卫星在预定轨道上工作了八年。9月10日,洲际火箭首次飞行试验基本成功。

1974年11月5日,“长征二号”首次发射时由于火箭上一根控制信号导线在巨大的震动中折断,火箭在起飞20秒以后姿态失稳。当看到自己创造的似乎有生命的心血结晶在一瞬间变为烈火中纷纷坠落的残骸时,许多人几乎不相信眼前的现实,航天人流下了从不轻易流的眼泪。距第一次“长征二号”空中爆炸近一年后的1975年10月16日,第二枚“长征二号”和卫星送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当11月26日11时27分52秒,火箭再次喷出火焰时,这次火箭卫星不负众望。卫星发射三天后的11月29日10时53分,返回舱像一个听话的孩子按照原计划与星体分离。这是我国航天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同时,还创造了一个世界航天史的奇迹:首次发射返回式卫星即回收成功。苏联是在秘而不宣地发射了几颗卫星后才掌握了回收技术;美国虽是大大方方,却是发射到第13颗卫星时才掌握该项技术。美国宇航局局长1979年来华访问时,参观了当年研制卫星的部分实验室和工厂。参观结束,他问那些带他参观的中国人:“你们领我看的这些东西是真的吗?”

中国在发射了第一颗卫星之后不久,开始正式策划卫星通信工程。后来称为“331”工程。

这时人们发现手中现有的火箭派不上用场,必须研制新型能飞得更高更远的运载工具。1977年12月28日,七机部下发了《关于改变“三三一工程”运载火箭名称的通知》,将火箭的名称正式确定为“长征三号”。

“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货。与14年前上天的“东方红一号”相比,用途已从政治转为实用,它可以传送电视、电话、广播、数据等多种信息,作用可以覆盖中国全部领土领海。与它同时诞生的还有大量的地面试验设备。

1983年一切准备就绪。一个庞大的试验队护送新的火箭和新的卫星来到新的发射场。经过3个多月的测试准备,1984年1月29日,新的“长征三号”火箭托举着东方红二号卫星开始发射。火箭起飞一切正常,顺利飞到四百多公里的高空。但意外出现了。故障原因很快被找到并对方案进行了修改。就在这个时候,接到了上级领导的指示,整个发射队伍不撤回,尽快发射第二发。这是中国航天史第一次也是惟一的一次大胆的决定。

4月8日,第二枚长三火箭点火升空,顺利将卫星送入预定的椭圆轨道。但卫星进入椭圆轨道仅是成功了第一步,还要利用星上的发动机把卫星一步一步推到距地球近36000公里的静止轨道上。

1984年4月16日18时27分57秒,卫星定点在125度的赤道上空,所有仪器工作正常。中国人在地球之外36000千米的高空放上了自己的第一颗通信卫星。

1986年2月1日,中国再次发射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20日,卫星定点成功。这标志着中国已全面掌握运载火箭技术,卫星通信由试验阶段进入实用阶段。

※来源:2005年09月22日10:52 新浪科技

白银时代:

中国进入与国际太空发展同步时代

〖关键词〗长征系列、“下海” 80年代,基于卫星回收技术上的空间试验成为各国热点。太空越来越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1985年10月,中国政府宣布,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将投入国际市场,承揽国内外用户的商业发射任务。中国的航天事业从此进入了一个参与国际航天市场竞争,与国际太空发展同步的时代。

1988年底到1990年1月间,在国际市场上13个招标的卫星发射服务中,美国中标3颗,阿里亚娜中标9颗,而中国仅中标1颗。

机遇有时会不期而至。1986年,被称作世界航天史上的黑色灾难年。继1月28日发生了震惊世界的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机毁人亡事件后。紧接着一系列的事故让世界火箭发射市场几乎瘫痪。一时间,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卫星厂家和用户都着急起来。天上运行的卫星寿命将尽,地上准备好的卫星排成长队等待发射,而阿里安火箭发射的日期尚不能确定。卫星的制造商们想起了一年前曾被他们冷遇的中国火箭。

其实在此之前,中国的对外发射服务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这一年的3至4月期间,航天工业部代表团在美国进行了大规模的长征系列火箭的推销活动。在十几天旋风般日程安排中,先后与十几家宇航公司进行了接触,连续进行了多达24场的中国火箭宣讲。

1986年,在美国的著名的麦道公司的谈判室里,两名中方专家在舌战13名美国技术专家后,终于让美国人认识到中国人手中有真家伙,从此美方对中方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认真和尊敬起来。

1987年8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第九颗返回式卫星,为法国马特拉公司搭载了两个微重力试验装置。卫星成功回收后,该公司的相关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这是中国航天界打入世界航天市场的第一次尝试。1990年4月7日,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把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首次为国外用户发射卫星取得圆满成功。1990年7月16日9时40分,中国新研制的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将模拟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这枚火箭是由中国新建的大型航天发射设施发射升空的,同时还为巴基斯坦搭载发射了一颗小型科学试验卫星。1991年1月22日下午18时23分,中国第一枚120公里高空低纬度探空火箭“织女三号”在中国科学院海南探空发射场发射试验成功。1992年10月6日,发射瑞典科学卫星,以“一箭双星”的形式将瑞典“弗利亚”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圆满履行了中国发射外星的第一个合同。1994年2月22日,中国第一座海事卫星地面站通过验收。它的建成填补了中国高科技的一项空白。1998年5月2日,中国自行研制生产的“长二丙”改进型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这标志着中国具有参与国际中低轨道商业发射市场竞争力。

迄今为止,长征系列火箭已成功把多种试验卫星、科学卫星、地球观测卫星、气象卫星和通讯卫星等送入太空,为香港、巴基斯坦、瑞典、菲律宾、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提供商业发射服务。世界上最大的商业卫星供应商美国休斯公司已与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2005年09月22日10:58 新浪科技

黄金时代:

神舟五号划开中国崭新的航天时代 〖关键词〗载人航天、神舟

火箭可以运载并发射卫星上天,而卫星又可以安全返回,这两项成果的取得为载人航天打下了技术基础。除了显而易见的经济效益,载人航天的研制涉及到天文、医学、空气动力学等数十个学科领域。它的成熟将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科技水平,关乎一个国家在太空时代的生死存亡。

人类载人航天已有42年历史(1961前苏联实现世界首次载人航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在1992年正式启动后仅用7年时间就突破了航天最高技术。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我国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首发成功,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在完成了21个小时的空间科学试验后,于21日3时41分成功着陆。“神舟”号试验飞船的成功发射和回收,成为我国航天史上的又一里程碑。成功的日期1999年11月21日,离这一年结束的日子只有一个月零9天。在7年时间里每天数着日历倒计时过日子的航天人中,许多人只想好好地睡上一觉。但就是这样简单的愿望对很多人来讲,也是一个难以实现的奢望。在新的战鼓声中,“神舟二号”又开始起步了。正在驾驶隆隆天车挺进太空的中国航天人,必须为一个民族的理想去争分夺秒!不久,第二艘飞船“神舟二号”被制造出来,它的性能比“神舟一号”更加先进,保证安全与维持生命系统的设备安装的也更加充分。2001年1月1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行7天后成功返回地面。这是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各种仪器设备性能稳定,工作正常,取得了大量数据。与“神舟”一号飞船相比,“神舟”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紧接着神舟三号飞船于2002年3月25日发射。飞船搭载了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呼吸和血液循环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神舟”三号轨道舱在太空留轨运行180多天,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的升空,是中国载人航天的最后一次预演,是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技术要求最高、参试系统最全、难度最大的一次飞行试验,还面临载人航天发射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发射场有史以来罕见的严寒,最低气温接近-30℃,超过低温发射条件近10℃,且飞船发射已进入不可逆状态。“神舟”四号飞船最后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经受住了无人状态下最全面的飞行试验考验,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低温发射的新纪录,也创造了世界航天史上火箭低温发射的奇迹。我国航天专家梁思礼院士表示,虽然“神舟”飞船的研制、发射比美、俄晚一些,但我国研制飞船的起点更高。“神舟”飞船的轨道舱既能进行留轨对地观测,又能作为未来空间交会对接的一个飞行器,是今后天地往返运输的优良工具。

10月6日,美联社向全世界发布消息:在即将发射载人飞船前,中国宣布最快在3年内把探月卫星送入月球轨道。代号为“嫦娥工程”的中国探月计划今年3月开始启动,目前进展顺利。另悉,若一切顺利,10年后,月球上将可能出现中国人的身影。公元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9时整,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飞船在震天撼地的轰鸣中腾空而起。全世界的人们在这一天都看到中国人杨利伟在太空中飞翔。从这一天起,在浩渺的宇宙间飘动的旗帜中开始有了中国的五星红旗。那艘承载全民族希望的“神奇之舟”划开了中国一个崭新的航天时代。公元2003年10月16日清晨6时23分,中国的“神舟五号”飞船在起飞21小时后,顺利降落在内蒙古空旷的草原上。太空中没有中国人足迹的历史到此结束。飞天已从敦煌壁画中走了出来。

※来源:2005年09月22日11:08 新浪科技 中国绕月探测工程大事记

从最初提出探月,到绕月探测工程首次飞行任务正式实施,中国绕月探测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

1991年,中国航天专家提出要开展月球探测工程。

1998年,国防科工委正式开始规划论证月球探测工程,并开展了先期的科技攻关。

2004年1月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批准绕月探测工程立项。2004年2月25日,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通过《绕月探测工程研制总要求》,同时将工程命名为“嫦娥工程”。

2004年3月15日,国防科工委任命五大系统总指挥及总设计师。2004年6月27日,完成发射场系统总体技术方案制定。2004年7月30日,完成地面应用系统设计方案制定。2004年8月6日,完成测控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制定。

2004年11月19日,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召开第二次会议,审议并通过工程转入初样研制阶段。

2004年12月10日,完成测控系统补充18m天线总体技术方案。2005年4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视察绕月探测工程。

2005年6月13日,“嫦娥一号”卫星月食问题得到解决。2005年12月29日,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召开第三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工程转入正样研制阶段。2006年5月16日-19日,完成发射场适应性改造与建设验收。2006年5月29日-6月2日,测控系统利用欧空局Smart-1卫星开展USB与VLBI综合测轨试验。

2006年7月16日,地面应用系统昆明40m天线通过验收。2006年8月1日-9月16日,完成卫星系统与地面应用系统正样对接试验。

2006年8月1日-9月28日,完成卫星系统与测控系统正样对接试验。

2006年10月20日,地面应用系统密云50m天线通过验收。2006年10月28日-11月19日,完成整星热平衡与热真空试验。

2006年11月27日,完成星箭对接、分离试验。

2006年12月27日,月球探测工程中心组织各系统开始进行“两个百分之百”的复查复审、反思、质疑活动。2007年1月12日,运载火箭完成出厂测试。

2007年1月16日,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召开第四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工程转入发射实施阶段。

2007年1月19日,“嫦娥一号”卫星通过月球探测工程中心和航天科技集团联合评审。

2007年1月2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副总理曾培炎视察绕月探测工程。

2007年2月8日,绕月探测工程指挥部召开会议,决定将“嫦娥一号”卫星发射窗口调整为2007年下半年。

2007年5月28-6月10日,完成“嫦娥一号”卫星任务1:1全过程演练。

2007年8月3日,“嫦娥一号”通过出场评审。

2007年8月10日,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召开第五次会议,决定工程转入发射实施阶段,定于2007年10月发射“嫦娥一号”卫星。

2007年8月19日,“嫦娥一号”卫星进场。2007年9月20日,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进场。

2007年10月22日,国家航天局宣布择机执行绕月探测工程嫦娥一号飞行任务。

第五篇:法治中国大事记

2001年

7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认真做好预防职务犯罪公益宣传活动的通知》,决定由政治部宣传部和职务犯罪预防厅及相关内设机构联合有关单位共同开展此项活动,由检察日报社法利达广告中心承办,并开始筹办检察影视宣传平台(暂定名为《法治中国》)。

1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宣传部发出明码传真电报《关于开办<法治中国>电视新闻专栏的通知》,要求各省级检察院宣传部门对《法治中国》节目的采访、制作、播出等工作予以积极支持和配合。

2002年

1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关于印发《检察新闻宣传工作目标考评办法的通知》,把《法治中国》栏目纳入检察新闻宣传工作目标考评范围。

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就《法治中国》的内容改版情况向中央领导尉健行、丁关根、罗干等进行了专报,三位中央领导对《法治中国》栏目给予了充分肯定,要求把握舆论导向,丁关根部长批示“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力度”。

6月,“法治中国”栏目与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湖北经济电视台联办《法治中国(楚天检察版)》在湖北武汉举行开播仪式,这是《法治中国》栏目首次在电视台亮相。

1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监所检察厅印发《关于配合法治中国栏目组做好专题片<忏悔>拍摄采访工作的通知》。

2003年

1月,《法治中国》栏目省级版——《中国法治在线》在山东、江苏、山西、吉林、辽宁、陕西和新疆等14个省级电视台同步播出。

8月,《法治中国》栏目与沈阳市人民检察院、沈阳电视台合作,《法治中国》栏目沈阳电视台黄金时间开播。沈阳电视台为全国播出《法治中国》栏目的首家地级市电视台。同月,中国检察日报社印发《关于本报驻各地记者站和联络站积极配合<法治中国>栏目拍摄节目的通知》。

9月,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同意,《法治中国》栏目成立“跨世纪的中国大检察官”专题采访组,对全国省级检察院的检察长进行巡回采访拍摄。

12月,《法治中国》工作会议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宣传部,全国播出的检察院、电视台主要领导出席。

2004年

6月,《法治中国》栏目荣获司法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颁发的2003“金剑奖”。

12月,检察日报社、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印发《关于各地检察院、电视台合办<法治中国>检察电视专题栏目的办法》。同月,栏目在全国开播的省市电视台发展到50家。

2005年

1月,栏目播出元旦特别节目《百姓的检察》,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总局王建民局长,渎职侵权检察厅陈连福厅长及侦查监督厅、公诉厅、民事行政检察厅、监所检察厅主要领导接受栏目专访,这是最高人民检察院主要业务厅(局)领导首次在媒体上整体亮相。

7月,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民检察院根据栏目《紧急追逃》版块提供的准确线索,在海南成功将携款60万元、潜逃十年的犯罪嫌疑人,牡丹江市穆棱县农业银行原职员孙静波抓获归案。同月,全国检察机关“法治中国杯”乒乓球邀请赛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

8月,全国关注的典型的冤错案——河南的胥敬祥案当事人胥敬祥被无罪释放后,专程赶到栏目送来一杆镌刻有“称天称地称良心”字样的秤,感谢栏目为其讨回清白所做的工作,并接受栏目的捐款。

11月,最高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厅印发了《关于配合高检院影视中心联合摄制<特别探监室>节目的通知》。

2006年

1月,中国教育电视台第三套节目播出《中国法治时空》栏目,在北京地区正式落地。《法治中国(省级版——中国法治在线)》更名为《中国法治时空》。

4月,栏目荣获由司法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颁发的2005“金剑奖”。同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厅印发《关于配合高检院影视中心联合摄制<法治中国•中国法治时空>栏目的通知》。9月,《法治中国》电视台联谊会在安徽省黄山市举办。10月,《法治中国》检察影视工作会在安徽省黄山市举办。12月《法治中国》在全国的电视台已达120家。

2007年

9月,栏目在北京举办首届全国检察机关录音录像影视技术培训班。

12月,栏目在北京举办第二期全国检察机关录音录像影视技术培训班。同月,在中国教育电视台通过网络在全国范围内评选电视栏目活动中,《中国法治时空》荣获“最受观众欢迎奖”。

2008年

3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印发《关于2008年检察宣传思想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各省级检察院政治部“积极支持《法治中国——中国法治时空》栏目的采制、落地和播出,扩大检察影视作品的影响力”。5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申办,经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批准,从事自办播放信息网络传播法治类视听节目。法治中国网络电视台开设了“权威播报”、“法案追踪”、“环球法治”和“直播现场”等12个频道。同月,四川汶川等地发生特大地震后,法治中国传媒迅速组织开展向灾区人民送温暖、献爱心捐款活动。8月,法治中国传媒宣布成立。

2009年 4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常韧在全国检察机关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暨检察日报社记者工作会议上指出“《法治中国》栏目制作的电视节目在全国近200个电视台播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要求“继续做好《法治中国》电视栏目的采制、落地和播出”。同月,最高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厅印发《关于配合做好<特别检监室>采拍工作的通知》。同月,法治中国传媒率先与各级法院合作,进行网络电视庭审现场直播,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被称为中国司法透明的又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

9月,《揪心的房子》荣获全国法治好新闻一等奖。10月,《法治中国》影视工作年会在云南省曲靖市召开。

2010年

1月,法治中国传媒与广东佛山市委、政法委、检察院、广电局和电视台合作开办《法治佛山》栏目在佛山电视台开播。

11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邀请法治中国网络电视台对全国检察机关优秀公诉人电视论辩大赛进行全程网络视频直播。同月,最高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厅邀请法治中国网络电视台对第二届全国侦查监督十佳检察官暨全国侦查优秀检察官业务竞赛活动进行全程录播和报道。

2011年

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办公厅印发《关于配合做好第四届全国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20名公诉人电视系列报道工作的通知》,电视报道的具体拍摄制作工作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法治中国传媒负责。

2012年

5月,全国法院新闻宣传工作会议举行,北京高级人民法院以《坚持庭审网络直播常态化,深化推进司法公开建设》为题,向全国各级法院系统介绍了多年来坚持庭审网络直播的成功做法,其中特别提到并称赞借助法治中国传媒庭审直播效果好。

7月,中华全国法治新闻协会举办的全国法治题材电影电视节(剧)目(2009年至2010年)评选活动正式揭晓。法治中国传媒参评的作品《鄱阳湖候鸟之死》和《破损的肺伤痛的心》,分获电视专题类一等奖和三等奖。

8月,《让一切在阳光下运行》等获全国检察机关廉政宣传短片评选活动的特等奖一部,一等奖两部,三等奖一部和优秀奖一部。其中两部作品在中央电视台主要频道滚动播出。

10月,中国著名作家、法治中国传媒艺术总监莫言喜获瑞典诺贝尔文学奖。在获奖发表演讲时,莫言称自己是《讲故事的人》,并言“一个人有在众人哭时而自己不哭的权利”。

2013年 1月,法治中国传媒颁布并实施《关于对外合作共建网视的规定》,以扩大法治中国传媒品牌效应。目前,法治中国传媒的对外网视已分布在山东、河北、广西、四川、湖南、青海、山西、黑龙江等10多家省市,并合作成立了消防安全、廉政建设、安全与法和法治观察等专业网视。

11月,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主办的“2013优秀网络视听作品推选活动”在成都举行。《法治中国》栏目荣获“网络视频十佳品牌栏目”大奖。

2014年

5月,法治中国传媒取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含手机电视和微电影制作许可)。

8月,法治中国传媒手机电视(APP)正式上线运营,标志着法治中国传媒已经成长为一家拥有传统电视、网络传播和手机客户终端(APP)等新媒体在内的“三位一体”的大型法治类信息媒体,并呈全天候同步播出。11月,《法治中国》“楠楠说法”节目入围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举办的“首届国家网络安全周”公益宣传片评奖节目。

同月,法治中国栏目荣获2014年“网络视频十佳品牌栏目”大奖。

下载中国房地产大事记(1949(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房地产大事记(1949(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0中国灾难大事记(xiexiebang推荐)

    一月 1月1日下午3时许,位于蒲城县三合乡义隆村的一花炮公司发生爆炸事故,造成9人死亡8人受伤。 1月3日14时,云南昆明市官渡区昆明新机场配套引桥工程A3标段在建的环形钢架桥发......

    中国反腐倡廉大事记(1949-2011)

    中国反腐倡廉大事记 (1949-2011) 1949年 11月9日,中共中央发出由中央政治局通过的《关于成立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决定》,旨在实行党内监督。《决定》规定,中央纪律检......

    中国载人航天大事记

    中国载人航天大事记 曙光 1971年4月,代号为“714工程”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全面启动。并将飞船命名为“曙光一号”。“长二捆” 1990年夏天,中国第一枚大推力捆绑式火箭——长......

    1997-2009中国电子商务大事记

    萌芽与酝酿期(1997-1999年): 1997年,中国化工信息网正式在互联网上提供服务,开拓了网络化工的先河,是全国第一个介入行业网站服务的国有机构。 1997年,“易贸通”推出Tradeeasy.c......

    中国电力工业改革开放大事记

    中国电力工业改革开放大事记 1978年12月18日至12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实现了全党工作重点转移,拉开了中国社会......

    中国麦田计划大事记

    中国麦田计划大事记 2005 2005年6月16日,莫凡在云南云龙关坪诺邓小学给孩子们上美术课,回到深圳后发贴,成立麦田计划,确定我们的第一个项目麦浪行动-小图书室; 2005年7月2日,确定......

    中国电子商务十二年大事记

    中国电子商务十二年大事记 (1)萌芽与酝酿期(1997-1999年): 1997年,中国化工信息网正式在互联网上提供服务,开拓了网络化工的先河,是全国第一个介入行业网站服务的国有机构。 1997年,......

    中国事业单位改革大事记

    中国事业单位改革大事记199210月 党的十四大提出,按照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不同特点,逐步建立健全分类管理的人事制度。 199310月1日起,事业单位实行工资制度改革。1996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