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思想研究[大全]

时间:2019-05-14 17:40: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个代表思想研究[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个代表思想研究[大全]》。

第一篇:三个代表思想研究[大全]

三个代表思想研究

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作出了一个在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决定,这就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党章。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2004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宪法,确立了它在我国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具有深刻的科学性、客观性。历史唯物论有关社会基本矛盾结构的原理,论证了生产力的发展、文化的进步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内在统一。它证实,生产力是最基本的、起决定功能的力量,最终决定社会总体面貌和历史发展;文化作为上层建筑适应着生产力状况,并在相对独立发展的同时通过经济基础对生产力发生巨大反功能,从而影响社会总体面貌变化及历史演进。生产力由于劳动者最活跃、最革命因素的推动,总是不断的积累发展,冲破一切障碍和束缚,由低水平上升到高水平,以先进取代落后;和此同时文化也在不断更新进步,不断继续发展出新文化。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就集中表征为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即两个文明的积累和进步。判定一个政党是先进还是落后,是推动历史进步还是阻碍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要看他是否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历史唯物论还证实,无论生产力的发展还是文化的进步,其主体动力是亿万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创造了全部历史,创造了迄今为止的丰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这也就说明,人民群众既然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同时也应当首先是拥有享有者,创造者和拥有享有者高度一致,体现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能否坚持这一历史唯物主义价值立场,忠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成为区分一个政党是进步还是落后抑或是反动的显著标志。

我党诞生以来的大半个世纪,所以始终保持着强大生命力,领导人民推动了两次历史巨变,缔造了辉煌业绩,就在于始终代表了中国现代工业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追求繁荣富强、富裕幸福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从根本上决定了党的整体先进性和强大生命力,决定了其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和领导人民前进的资格。

党有关自身性质、指导思想、基本纲领、奋斗目标、根本宗旨的理论,其实质和归结点都在于“三个代表”。随着党的建设实践的不断发展,党的建设理论不断丰富完善,“三个代表”更加鲜明突出。如党的阶级基础,不仅传统产业工人而且作为工人阶级一部分的知识分子,新出现的农业工人、乡镇企业工人,代表着中国当代先进生产力;党的指导思想,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体系中,又继续发展出邓小平理论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成为我们前进的旗帜。当然,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党的建设仍面临新课题、新任务、但总的课题和任务是如何更好地实现“三个代表”,使党具备更鲜明的先进性,带领人民前进。在思想建设上,要突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使党真正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代表;在组织建设上,要进一步完善、贯彻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成为改革开放和解放发展生产力的坚强领导;在作风建设上,要全面端正党风和学风,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把人民的利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十五大提出的党的建设目标,“就是要把党建设成为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对于中国百姓而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民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按照党中央的要求,深入学习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首先,这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的需要;第二,这是进一步坚定全党和全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的需要;第三,这是进一步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需要;第四,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结合民生大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就是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做到与时俱进。

保持党的先进性关键在于坚持和时俱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永远不会停止一个水平上。因此,党要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三个代表”,永葆先进性,就必须始终保持和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做到永不自满,永不懈怠。所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抓住“与时俱进”这个关键,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样,党才能始终站在时代的潮流前列,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党的先进性还来源于党的阶级基础。工人阶级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与最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具有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革命的坚定性彻底性。作为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阶级,工人阶级的利益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基础。同时,党要保持先进性,还要主动考虑扩大党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的问题,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要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过去的先进性,不等于未来的先进性,先进性也要与时俱进。江泽民同志提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目的就在于使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势下,永远立于时代潮头,始终保持先进性。

“三个代表”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互为条件,共同构成关于我们党的根本性质、根本宗旨和根本任务、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完整学说,辩证地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其中,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基础,因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力量;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灵魂,因为先进文化是时代精神的升华,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作用;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落脚点,因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发展先进的社会生产力、致力于发展和繁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归根到底,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的有机统一,表明党的性质、宗旨和任务的高度统一性,党的先进性的内容的完整性和丰富性。这一特点要求我们切实把它作为一个整体对待,真正按照它的整体性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在实际工作中,不管在什么时候,遇到什么复杂情况,都要坚持、体现它的统一性。

总之,江泽民同志强调的“三个代表”,建立在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是面对时代要求、党的建设任务作出的新概括、新发展,在本质上紧密联接、辨证统一。只有深入理解、完整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增强我们思想和行动的自觉性,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把党的建设各方面工作做的更好,提高到新的历史水平。

第二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胡锦涛同志“三个代表”研讨会上作重要讲话:“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根本目的就是要推动全党更好地带领人民群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概括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成果,科学预测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蓝图和一整套发展战略,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作出科学判断,提出了我国外交工作的战略策略方针,确定了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

学习“三个代表”和十六大精神要持之以恒: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紧紧围绕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特别是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进行,努力掌握观察事物、判断形势、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善于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抓住根本,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中把握方向,不断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他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典范,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最现实、最生动的教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时俱进的理论。我们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也要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努力把握实质,领会精髓,指导实践,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

江泽民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总结八十年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展望新世纪的艰巨任务和光明前途,我们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归结起来,就是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本要求。

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三个代表”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在党的十六大上所作报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全党同志要牢牢把握这个根本要求,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三篇:贯彻三个代表思想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座谈会

贯彻“三个代表”思想,建设社会信用体系

——2003年7月29日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座谈会”致辞

乌家培 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

经过一段时间积极、认真的筹备,由中国信息协会主办、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信用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

研究中心和金诚国际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协办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座谈会,今天终于在北京国宾酒店胜利召开了。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我们将根据这一重要指示,就“信用法规建设与政府的作用”、“企业征信体系建设”、“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信用市场与征信机构”等专题进行座谈和研讨。在这之后还将听取信用行业意见和讨论《中国信息协会信用专业委员会章程》(草案)。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有国家发改委和中国人民银行的领导,有国务院的法制办、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等政府部门的代表,还有国内主要征信机构和新闻单位的人士。请允许我代表主办和协办单位向到会的全体同志表示热烈的欢迎。

下面,我想借这个机会就信用问题谈些不成熟的看法。

1、信用是个复杂的多义词。在我国词语中信用乃信任使用之简称,《左传·宣公十二年》有句:“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这指的是用人不疑。但从被用者来说,他必须诚实守信,即遵守诺言、实践成约。唯有诚信为本,才能取信于人。所以,信用从社会学意义上说,是指社会群体内不同个体在相互交往中赖以建立正常关系的道德要素。中华的传统文化有“仁义礼智信”之说,把“信”同“仁义礼智”四个要素相提并论。信用、信任、信誉这三个概念是密切联系着的。信任是信用的累积程度,信用昭著后就会产生信任关系。信誉是信用的形象标识,基本上与声誉同义,它们的英文就是一个词“reputation”。在信用方面有了名声,就会产生声望和名誉。但是在经济学和金融学中,信用除了上述的一般意义外,还有其特殊含义。过去我们曾经把信用定义为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特别是借贷资本的运动形式,有信用资本之说。在计划经济时期,我们还认为信用集中于国家银行,它是国家动员闲置资金有计划地把它用于满足国民经济需要的一种形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改变和放宽信用的定义,把信用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防治金融风险、提高经济运行效率联系起来,从经济和金融的角度研究信用的同时,还应从法律、信息以至文化的角度来研究信用问题,要宽口径大交叉。这是健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的需要。

2、信用保障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信用保障与利润驱动同为市场经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两大支柱。如果说,利润驱动是市场经济的动力源,那么,信用保障则是市场经济的奠基石。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而不讲社会信用的约束,市场经济必枯无疑。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契约的订立与履行离不开信用,所以市场经济也可以说是信用经济。同时,在市场经济中,不仅信用成了商品,而且连信用信息也成了商品。在这种情况下,培育信用市场,发展信用行业,如征信服务业、资信评估业、信用担保业等,是现代市场 经济趋于成熟、发达的重要标志。我国在经济转轨中,由于产权改革不到位、政府部门角

-1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座谈会

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关于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议和提案要点

在今年召开的举世瞩目的“两会”上,加快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再次成为代表、委员讨论的热点之一,全国媒体对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于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呼吁做了大量报道。“两会”之后,人大、政协将代表和委员们的有关建议和提案,全部交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独家承办。现将其要点摘录如下。

一、关于加快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的迫切性

人大代表、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行长白世春在《关于尽快制定信用法规问题的建议》中提到,中华民族有“诚信为本”的传统,但随着我国在相对较短时间内从典型的计划经济转型为现代市场经济,我国社会信用制度缺失的状况日益严峻,主要体现在一是经济投机、欺诈之风渐盛,经济交易各方缺乏诚信基础,双方互不信任,交易成本加大,严重制约经济发展。二是企业债务越来越重,债务链越拖越长,经过几次大规模清理,仍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三是企业通过破产、出售、租赁、股份合作制改造、股份制改造等手段逃废金融债务的现象从个别地方发展到全国各地,从某些行业发展到各行各业,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债权损失严重,国有资产流失巨大。四是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以利益为重,不能发挥应有作用,信用评估机构的发展也相对滞后。五是个别地方政府和部门政出多门、朝令夕改,行政命令长官色彩浓厚,损害了政府的权威性。六是在信用制度建设试点中,有些地方和部门各自为政,缺乏协调沟通,资源浪费严重。

白世春代表认为“加快社会信用制度建设已是迫在眉睫,去年的九届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有许多代表都提出了这个问题,有关部门也作了不少的工作,但总的看来,我国的信用制度建设还没有大的改观,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加大工作力度,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我国社会信用基本制度框架。”

吉林省人大代表张永钧在《关于建立信用机制的建议》中提到,据研究和统计,由于失信付出的社会经济成本数额惊人,逃废债务1800亿元,合同欺诈55亿元,假冒伪劣损失2000亿元。时常在一些地区出现震惊全国的失信案件,特别是涉及民众生活的各种伪劣产品造成伤害的案例屡禁不止,产生很大的社会经济影响。

人民银行重庆管理部主任洪虹和嘉陵集团何世斌等7位政协委员在《关于改善西部地区金融业发展环境建议》的提案中指出,目前西部地区企业恶意逃费银行债务现象突出,对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打击力度远远不够,加之社会征信体系建设尚处于研究探索阶段,失信行为往往难以得到有效制裁,社会信用环境已严重制约了经济金融的良性发展。

二、关于加快社会信用建设的建议

1、加快信用立法。洪虹等委员提出,要“尽快推动国家信用体系建设的立法工作”,-3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座谈会

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总商会会长

童石军

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呼之欲出,从九届人大、政协三次全会提出笫-份提案、议案起至今巳经4年多了〈有关方面的学者研究还要早若干年〉,可说是中央领导重视,老百姓欢迎,为了把社会信用建设的步伐走得更稳些,国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已经启动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系统工程。

回顾四年来,我(包括与其他委员联名)连续提出五个有关社会信用建设方面的提案,2000年政协九届三次全会首先提出“关于建立国家信用管理体系的提案”,2001年提出“关于建立失信惩罚机制的提案”,2002年提出“关于加快信用立法的提案”,2003年提出“关于信用制度建设重在教育的提案”、“关于建立国家信用管理局的提案”,以及今年3月底出席国务院关于“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治本之策专家坐谈会”并提出对今后五年社会信用建设的规划初步设想。下面摘录部分提案、言论、设想供有关领导和专家批评指正。

建立社会失信惩罚机制,是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关键

建立社会失信惩罚机制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站在国家安危、民族兴衰和现代化事业成败的高度,增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不讲信用不是处处不便,简直是难以生存。不讲信用者,不仅公司不会录用,不仅别人不敢与他做生意,得先付钱后消费。这种无形与有形的惩罚机制,使得“老美”不敢不守信用。美国的经验提醒我们,尽管信用是个道德范畴的概念,但诚信文化不是仅有道德软约束就可以形成的,还需要社会制度的硬约束,尤其少不了惩罚机制。说到制度的硬约束,我国并不缺。民法通则、合同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中都有诚实守信的法律原则,刑法中更有对诈骗等犯罪课以重刑的规定,但不守信用的现象为何还如此严重呢?问题在于作为最后一道篱笆的法律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即政府的各级官员的信用自律和行使信用法律的权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专项整治,继续严厉打击各种破坏市场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一手抓制度和法律建设,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管理。要把这项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作为经常工作长期坚持下去。通过整顿和治理,建设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

(一)公安、法院、银行、税务应将公民个人和法人企业的各种违法犯罪记录、民 事诉讼记录、欠贷款和信用卡恶意透支记录、偷逃漏税记录向社会开放财经秩序、价格秩序、交通秩序等方面的整治,专项整治行动涉及几十个领域,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影响之深,前所未有,促进了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的全面好转。(确定一个期限,比如7年,超过7年如没有新的不良记录就自动取消),允许任何人查询。

-5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座谈会

客观要求。也是全体公民全面奔向小康社会所应具备的行为规范。然而,我们在全民族尤其是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进行诚信教育,培养诚信意识尚不够强化,更没有制度化、规范化,致使我们的民族尤其是青少年远远没有达到五千年辉煌文化传统美德和现代文明社会所要求的道德标准,我们的经济商贸界欺行霸市、坑蒙拐骗、假冒伪劣之类的现象还相当普遍。

信用管理专业学科专业教育是信用管理人力资源的基础,对于中国这样正在建立信用制度的大国尤其如此。随着我国信用管理体系的逐步确立,可以预计未来十年内,我国就业市场上将出现数以十万计的信用管理白领岗位空缺,特别是信用管理行业的从业人员人数的需求量也将是急剧膨胀的,应该远远超过企业信用管理现有经理人员和信用体系现有管理人才需求的增长速度。

面对以上所述问题,怎么办?特建议如下:

1、在幼儿、小学、中学开设诚信教育专门课程(就象法制教育那样作为单列课程),并作为学生品德操守评定的重要依据。这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宏伟基业。这是全民基础教育的根本,也是各类准人才道德修养的必修课。

2、在中国省以上的(包括国家一级的重点大学)重点综合大学设立“信用管理学系”,开辟当代信用管理各门专业课程,为信用制度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它的课程设置应与世界接轨,不仅考虑培养社会和企业高级信用管理人才的需要,而且还要考虑国家信用管理体系专业人员的需要,同时还将为全社会提供数以十万计的白领岗位。

3、目前中国的大学毕业的学生不具备信用管理专业的学历背景,但是通过信用管理专业的职业培训,这部分人才的转换是有基础的。对于解决当前信用管理人才馈缺的矛盾,这无疑是一个好办法。

4、为了配合全社会的信用制度建设,建议公众媒体拿出一部分黄金时段来营造诚信道德氛围,用中华优秀的诚信传统文化,影响一代人,教育下一代。强化诚信氛围,其社会效益,远比那些有偿的垃圾广告和打打杀杀的电视剧大得多。建议将每个有偿电视广告播出前或时间内应分出相应时间作公众诚信道德公益义务广告,这应该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以形成诚信靠人人,人人讲信用的良好社会风尚。

关于成立国家信用管理局的建议

当前,信用环境不理想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金融机构贷款逾期过高,企业间互相拖欠;以劣充优、以次充好和欺诈失信等严重冲击着商业信用关系和消费信用关系。作为社会信用基础的个人信用,也是问题丛生,个人信用观念淡薄,相互之间 的商业行为纠纷不断,失信于人的现象屡见不鲜,已严重影响了我国的投资环境和对外形象。因此,加快信用制度建设,改善我国信用环境,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课题。

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的建设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二元信息系统工程。从内容来看,它至少包括征信数据的开放和信用征信行业的发展,信用管理的立法和执法,对信

-7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座谈会

信用立法五年设想

考虑我国立法体系的庄严性和较长时期个案立法的现实性,国家信用管理体系的建立既有紧迫性又有渐进性,建议:在原国家经贸委和央行四年内巳有的信用管理方案的基础上,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在1年的时间内拿出成形的“社会信用管理条例” 并由国务院颁布,由国务院直属局--国家信用管理局组织实施(主要职责是监督社会信用管理条例的实施)。再化三年的时间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修改社会信用管理条例,争取五年内完成“社会信用管理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社会信用管理条例(社会信用管理法)分为五大部分组成: —、《社会信用信息管理部分》

1、解决的主要问题:

(1)社会信用的范围和形式

(2)社会信用信息开放与保护

(3)社会信用的监管部门与职责

(4)社会信用行业管理

2、确立的基本制度:通过立法的形式从根本上确立社会信用制度

3、与现行法律的衔接:根据《民法通则》诚实守信的原则和“公民信用权”为依据制定。

二、《信用信息开放与保护部分》

1、解决的主要问题:

(1)明确界定信用信息数据开放的范围,其中包括必须开放的数据源,及其监督 机构的责任。

(2)界定数据的保密范围,即在强制性公开部分信用信息数据的同时,确定必须 保密的部分。

(3)确定对信用信息数据的经营方式。

(4)确定的基本制度:数据开放与保护制度。

2、与现行法律的衔接:根据《民法通则》修改稿“公民信用权”制定,需对现行 《商业银行法》、《档案法》、《统计法》、《会计法》进行修改。

三、《个人信用征信管理部分》

1、解决的主要问题:

(1)个人征信的范围及限制行为规制对象的范围。

(2)信息主体对个人信息的权利。(3)个人信用报告的公开及方式。

(4)确保征信的准确及时效性。

(5)个人信用信息的泄密和救济。

2、确立的基本制度:个人信用征信制度;

3、与现行法律的衔接:依据《民法通则》修改稿“公民信用权”制定,须修改 《商业银行法》、《档案法》、《统计法》等。

第四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试题库

1.治国必先_________,治党务必从严。

治党

治吏

治政

2._________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党的六大

党的七大

党的八大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__________。

继承和丰富

创新和发展

继承和发展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_____________。

指导思想

组织原则

政治路线

5.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_________。

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三大法宝

基本原则、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

6.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____________。

执政为民

为民谋利

以民为本

7.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____________的决定性因素。

创造力

凝聚力

战斗力

8.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_______。

关键

源泉

保证

9.__________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实践

科学

群众

10.我们的思想认识要从主观主义和______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形而上学

唯心主义

唯意志主义

1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______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发展

稳定

改革

12.党的先进性归根到底要看党在_____中的作用。

自身建设

推动历史前进

精神

13.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____、事业兴衰。

人心向背

民族昌盛

文化进步

14.发展必须坚持________,立足中国现实,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开拓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

传统观念

传统做法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5.我们党要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_____。

谋发展

干事业

建功勋

16.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______的因素。

唯一起作用

最具有决定性

最直接起作用

17.要加强党的______建设_,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治国能力

执政能力

治党能力

18.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扩大党的工作的_____,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覆盖面

影响面

范围和领域

19.共产党员必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 _____而奋斗。

基本理论

基本纲领

基本路线

20.党章总纲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_____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三个代表”

三个代表”要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1.党章第五十条规定,团的县级和县级以下各级委员会书记,企业事业单位的团委员会书记,是党员的,可以列席______党的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的会议。

上级

同级

下级

22.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素质不断提高。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_______。

根本力量

真正动力

力量源泉

23.要尊重和保护一切_____的劳动。

有益于人民和社会

创造价值

创造利润

24.我们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______的发展活力,鼓励他们积极创造社会财富。

经济特区

通过辛勤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人们

基础行业

25.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 ______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创新的勇气

发展的眼光

改革的精神

26.我们要既善于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又善于组织引导干部和在实践中加强______改造。

世界观

人生观

主观世界

27.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______、前进的。

系统的发展的开放的28.___________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四大

党的十五大

党的十六大

29.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______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

社会生产

30.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______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富裕

文明

小康

3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目标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______番。

32.“发展的希望在创新,创新的希望在青年”,这是江泽民同志在_________讲话中阐明的一个重要观点。

庆祝建党80周年

纪念建团80周年

党的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33.______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党的领导

社会主义制度

发扬民主

34.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______。

基本方略

基本国策

基本原则

35.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________相统一的体现。

个人意志

社会发展

人民意志

36.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______合作共事,更好地发挥我国社会主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民主党派

无党派人士

参政党

37.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_________。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8.坚持______面前人人平等。

宪法

法规

法律

39.党员和干部特别是______要成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

高级干部

县以上干部

领导干部

40.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______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

共同理想

文化传统

41.、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我们寄希望于台湾____。

当权者

政党

人民

42.______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合作与进步

和平与发展

独立与解放

43.世界多极化和______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

政治多元化

经济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

44._________,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群众路线

45.江泽民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就是__________。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解放思想

46.要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_________,一心一意谋发展。

改革

团结

建设

47.十六大确立的_________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

全面实现现代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建设高度文明与民主的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48.实施_________,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全国发展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

西部大开发战略

科教兴国

可持续发展战略

49.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_________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正确的舆论

开放的舆论

新潮的舆论

50.我们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_________。

全体劳动者的先锋队

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第五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如何把握和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的学习,谈以下四个方面的体会,仅供参考。

一、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理论的内涵就是理论的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体现在江泽民同志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一系列重要著作和讲话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用十六个部分对这一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作了全面论述,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这些内容体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是由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的。在这些内容中,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三句话是核心内容,其他内容是这个核心内容的展开和延伸。

精神实质就是理论的主旨和要义。一种理论的精神实质既要反映这种理论的本质属性,又要反映这种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基本特征。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理论界有不同提法。我个人认为,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要抓住最能反映这个理论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的方面。从这一点出发,我比较同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包括这一重要思想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核心——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样一种观点。

把握贯彻“三个代表”的关键、核心和本质

中国社科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江泽民同志在“5·31”讲话中强调,“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全党同志要牢牢把握这个根本要求,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关键、核心和本质三者紧密相联、相互促进,构成贯彻“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

坚持与时俱进是贯彻“三个代表”要求的关键。这首先是因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国内外形势和我们党所处地位的变化,坚持用与时俱进的精神研究回答发展变化所提出的严峻挑战和崭新课题的伟大成果,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一方面,“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另一方面,“三个代表”又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于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所提出的新要求。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必须不断前进,不断根据新的实践进行新的探索,不断为实践提供新的理论指导。“三个代表”以我们党所处地位的变化为立足点,要求我们正确地把握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正确地把握物质和精神的辩证关系,正确地把握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三个代表”以国际环境的变化为着眼点,要求我们敏锐地捕捉和把握世界范围内生产力发展的特点、趋势和走向,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去武装我们的党员和干部,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形成自己的发展优势,始终处于先进地位和时代前列;“三个代表”以我国国内环境的变化为出发点,要求我们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确处理和调整人民群众中间各种不同利益之间的矛盾。在这里,“三个代表”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精神,它使全党始终保持着这样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不断为我们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这是因为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关系我们党能否巩固执政地位、完成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历史使命的根本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老党大党在执政几十年以后失去政权的教训说明,一个执政党不管资格多老、执政时间多长、过去曾经多么强大,如果不能始终站在世界进步潮流的前列,就会失去先进性,失去人民群众的拥护,最终被人民抛弃。特别是在新的世纪,在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竞争激烈、各种矛盾相互交织、新问题不断涌现的情况下,我们党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最重要和最有决定意义的,就是要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保持党的先进性同坚持与时俱进是什么关系呢?坚持与时俱进,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所领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所以能够在各方面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党坚持与时俱进,坚持理论、制度、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创新。所以,党的先进性必须在坚持与时俱进中去保持,而坚持与时俱进又正是为了要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这是因为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就其具体内容和要求来说,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发展阶段上是有所不同的,它是随着时代要求和历史任务的变化而变化的。例如,在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在不执政和执政时期,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先进性就不是完全一样的。这就是说,对于党的先进性,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实际作用。所以,必须把对于党的先进性的认识建立在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的基础上,必须在坚持与时俱进中保持党的先进性。我们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

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这是因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之外,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难。我们党致力于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正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三个代表”的要求,最根本的就是要体现在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所以,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三个代表”的最终落脚点。

坚持执政为民同坚持与时俱进、保持党的先进性是什么关系?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此同时,又必须看到,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生活中出现了社会经济成分的多样化、利益主体的多样化、社会组织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的多样化。这种新形势的出现,要求我们党在贯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也要坚持与时俱进,保持党的先进性。在这里,坚持与时俱进,就是要求我们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时,必须适应形势的变化发展,既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要正确反映和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和调整不同利益之间的矛盾。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是最紧要的和最有决定性的因素,而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又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反映和妥善处理由于国内环境的变化而引起的人民群众之间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那么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任务就得不到全面的贯彻落实。在这里,保持党的先进性,就是必须使我们的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利益观,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而绝不容许以权谋私、形成既得利益集团。在逐步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先富与后富、个人富裕与共同富裕的关系,支持和帮助群众富裕起来,而不能只考虑党员干部自己如何富裕,更不能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不正当的利益。我们更要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时代发展的要求,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无往而不胜。

(执笔:徐崇温)

来源:《光明日报》

2002年9月03日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高层论述

胡锦涛

在“三个代表”研讨会上作重要讲话:“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根本目的就是要推动全党更好地带领人民群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概括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成果,科学预测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蓝图和一整套发展战略,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作出了科学判断,提出了我国外交工作的战略策略方针,确定了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

学习“三个代表”和十六大精神要持之以恒: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紧紧围绕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特别是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进行,努力掌握观察事物、判断形势、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善于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抓住根本,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中把握方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他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典范,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最现实、最生动的教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时俱进的理论。我们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也要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努力把握实质,领会精髓,指导实践,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能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

江泽民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总结八十年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展望新世纪的艰巨任务和光明前途,我们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归结起来,就是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本要求。>>

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三个代表”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在党的十六大上所作报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全党同志要牢牢把握这个根本要求,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核心———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精神实质就是理论的主旨和要义。一种理论的精神实质既要反映这种理论的本质属性,又要反映这种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基本特征。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理论界有不同提法,大体有这样几种:第一种观点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是坚持党的先进性。第二种观点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第三种观点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包括这一重要思想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核心———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第四种观点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除包括这一重要思想的精髓、核心和本质外,还应包括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个人认为,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要抓住最能反映这个理论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的方面来认识。从这一点出发,我比较同意第三种观点

下载三个代表思想研究[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个代表思想研究[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2. 科学发展观的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根......

    《三个代表思想》读书笔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教学”读书报告 题 目: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读书笔记 姓 名: 杨红丽 学 号: 201240305 院 系: 法政学院 专 业: 历史系 年 级: 2012级 指导教师: 李......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三个代表”是指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三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单项选择题 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 ),核心在坚持( ),本质在坚持( )。 A.继往开来党的根本宗旨执政兴国 B.与时俱进党的思想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涵义 ①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江泽民同志2000年2月25日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首次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