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将得到你的安宁 ——《大师和玛格丽特》读后感[范文]

时间:2019-05-14 17:09: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你将得到你的安宁 ——《大师和玛格丽特》读后感[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你将得到你的安宁 ——《大师和玛格丽特》读后感[范文]》。

第一篇:你将得到你的安宁 ——《大师和玛格丽特》读后感[范文]

[你将得到你的安宁 ——《大师和玛格丽特》读后感]我爱沃兰德,风流天下闻,你将得到你的安宁 ——《大师和玛格丽特》读后感。

有人说书中的魔鬼,凛凛然有上帝之神,一改形象,时而教化众人。而他那花样百出的魔法,更是比上帝多了些谐趣。那一班马戏团般的跟班,总在假语村言的人间道出了最真的真话。他们亦正亦邪的魅力是其他角色难以望其项背的。“然汝究为何底人也?吾之为力,本欲恒为恶行,然亦终成善事。”(《浮士德》)看来杨子“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理想,也不过是个乌托邦,魔鬼都无能为力。

沃兰德看似漫不经心地公布了早已确定的裁决:擅长投机的头被切下,写无妄之诗的送精神病院,爱财如命的生癌,精确到在九个月后死于莫斯科大学附属医院第四病房。还有大规模的“恶作剧”:变魔术洒出卢布,照出人们疯抢盗用的嘴脸;又变出华丽衣裳,弃旧衣者皆成着新衣的国王,裸奔街头。

于是,魑魅魍魉,人界的俗子们,一个个遭了难。倒是和古代的民间传说相同,最公正的还是阎王爷。

不过,在神道魔道或者说在作者看来,世俗的善恶判断之上存在更高的原则。他借魔鬼之口说:“要是不存在恶,你的善能有什么作为?”而且,建立于人伦关系之上的善恶标准,不仅是相对的,还常与不胆怯的品格相悖。它常让人“背起沉重政治谎言包袱”,犯不可原谅的罪过。善恶很多时候并无普世价值。一个世界的善人,根正苗红的人,一经时空变幻,便可能从一个恪守规则射击叛逃者的卫兵沦为一个德国统一后的罪人——如果你忽略了高于国家政权的正义所赋予你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权力和义务的话。

那么,当布尔加科夫说“胆怯是一个人最大的缺陷”的时候,也许他谈的并不只是宗教里关于本丢·彼拉多的玄理。它不只关乎描述中的居住着上帝使者的耶路撒冷,也指向现实中游荡着撒旦的莫斯科。宗教是存在于信与不信之间的东西,但你不能因害怕耶稣而假装不愿将其杀死,你也不能因为国家是否同意你相信而编造谎言。

比如说颇令人玩味的开篇:两个苏联人——文联主席柏辽兹和诗人无家汉讨论着如何修改一首诗,读后感《你将得到你的安宁 ——《大师和玛格丽特》读后感》。“主要问题并不在于耶稣本人是好是坏,而在于耶稣这个人物本身在历史上根本没有存在过,关于耶稣的所有故事纯属虚构,全是不折不扣的神话。”那么,存在与否就完全是文字游戏了。

但它证明了一点——或好或坏都是活生生的人,而沃兰德的“恶”的狂欢使其尤其真实——“快乐的需要,即使在这厌倦的世纪里,他的力量还是这样的强大。”(司汤达)相反,因胆怯而满口谎言,不敢做好人也不敢做坏人,则使一个人不再存在——这不啻是一个人的最大缺陷。因为它不只是否决,而是一笔勾销做人的资格。胆怯令人妥协。

除却处处对虚假的抨击,作者笔下真挚的情感更是让人心驰神往。“谁在爱,谁就应该与他所爱的人分担命运。”大师和玛格丽特的爱情足以说是惊天地泣鬼神了。玛格丽特那与众不同的勇气,确认了她做魔女的资格,并能够在撒旦晚会中游刃有余,充分发挥生命的恣意。她舍弃了很多,终究能够以一个理解了五维空间的人的目光,俯视着三维的世界。“我身隐蔽,自由来去!我身隐蔽,自由来去!”“往下看,两排稀疏的灯光迅速汇成两条长长的光带,那光带又迅速消失在她身后。”

只有一个人不再胆怯,他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当你不再为说谎而扭曲性灵之时,你就收到了自由赠予人最美好的礼物,心灵的安宁。

“马太:请求你把大师召到你这里来,并赐予他安宁。

沃兰德:你们为什么不带他到你们那个光明世界中去?

马太:按功德,他不配得到光明,他理应得到安宁。”

也许,我们也不需要光明的乌托邦,它也不曾存在。光明是七彩光的泯灭化一,我们付不出这样高昂的代价。撒旦的笑容,你须正视,不曾隐瞒。你将得到你的安宁。

第二篇:你将得到你的安宁 ——《大师和玛格丽特》读后感

我爱沃兰德,风流天下闻,你将得到你的安宁——《大师和玛格丽特》读后感。

有人说书中的魔鬼,凛凛然有上帝之神,一改形象,时而教化众人。而他那花样百出的魔法,更是比上帝多了些谐趣。那一班马戏团般的跟班,总在假语村言的人间道出了最真的真话。他们亦正亦邪的魅力是其他角色难以望其项背的。“然汝究为何底人也?吾之为力,本欲恒为恶行,然亦终成善事。”(《浮士德》)看来杨子“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理想,也不过是个乌托邦,魔鬼都无能为力。

沃兰德看似漫不经心地公布了早已确定的裁决:擅长投机的头被切下,写无妄之诗的送精神病院,爱财如命的生癌,精确到在九个月后死于莫斯科大学附属医院第四病房。还有大规模的“恶作剧”:变魔术洒出卢布,照出人们疯抢盗用的嘴脸;又变出华丽衣裳,弃旧衣者皆成着新衣的国王,裸奔街头。

于是,魑魅魍魉,人界的俗子们,一个个遭了难。倒是和古代的民间传说相同,最公正的还是阎王爷。

不过,在神道魔道或者说在作者看来,世俗的善恶判断之上存在更高的原则。他借魔鬼之口说:“要是不存在恶,你的善能有什么作为?”而且,建立于人伦关系之上的善恶标准,不仅是相对的,还常与不胆怯的品格相悖。它常让人“背起沉重政治谎言包袱”,犯不可原谅的罪过。善恶很多时候并无普世价值。一个世界的善人,根正苗红的人,一经时空变幻,便可能从一个恪守规则射击叛逃者的卫兵沦为一个德国统一后的罪人——如果你忽略了高于国家政权的正义所赋予你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权力和义务的话。

那么,当布尔加科夫说“胆怯是一个人最大的缺陷”的时候,也许他谈的并不只是宗教里关于本丢·彼拉多的玄理。它不只关乎描述中的居住着上帝使者的耶路撒冷,也指向现实中游荡着撒旦的莫斯科。宗教是存在于信与不信之间的东西,但你不能因害怕耶稣而假装不愿将其杀死,你也不能因为国家是否同意你相信而编造谎言。

比如说颇令人玩味的开篇:两个苏联人——文联主席柏辽兹和诗人无家汉讨论着如何修改一首诗,读后感《你将得到你的安宁——《大师和玛格丽特》读后感》。“主要问题并不在于耶稣本人是好是坏,而在于耶稣这个人物本身在历史上根本没有存在过,关于耶稣的所有故事纯属虚构,全是不折不扣的神话。”那么,存在与否就完全是文字游戏了。

但它证明了一点——或好或坏都是活生生的人,而沃兰德的“恶”的狂欢使其尤其真实——“快乐的需要,即使在这厌倦的世纪里,他的力量还是这样的强大。”(司汤达)相反,因胆怯而满口谎言,不敢做好人也不敢做坏人,则使一个人不再存在——这不啻是一个人的最大缺陷。因为它不只是否决,而是一笔勾销做人的资格。胆怯令人妥协。

除却处处对虚假的抨击,作者笔下真挚的情感更是让人心驰神往。“谁在爱,谁就应该与他所爱的人分担命运。”大师和玛格丽特的爱情足以说是惊天地泣鬼神了。玛格丽特那与众不同的勇气,确认了她做魔女的资格,并能够在撒旦晚会中游刃有余,充分发挥生命的恣意。她舍弃了很多,终究能够以一个理解了五维空间的人的目光,俯视着三维的世界。“我身隐蔽,自由来去!我身隐蔽,自由来去!”“往下看,两排稀疏的灯光迅速汇成两条长长的光带,那光带又迅速消失在她身后。”

只有一个人不再胆怯,他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当你不再为说谎而扭曲性灵之时,你就收到了自由赠予人最美好的礼物,心灵的安宁。

“马太:请求你把大师召到你这里来,并赐予他安宁。

沃兰德:你们为什么不带他到你们那个光明世界中去?

马太:按功德,他不配得到光明,他理应得到安宁。”

也许,我们也不需要光明的乌托邦,它也不曾存在。光明是七彩光的泯灭化一,我们付不出这样高昂的代价。撒旦的笑容,你须正视,不曾隐瞒。你将得到你的安宁。

第三篇:玛格丽特.米切尔《飘》读后感

不知怎的这个long weekend突然想文艺一把,于是就去图书馆借了《飘》。因为我很喜欢拖拉而且电影的情节也不是很紧凑,分两天终于看完了四个小时的电影。从头到尾一直很讨厌Scarlett的任性与嚣张,对于她那种为了赌气随便嫁给一个人为了让心爱的男人生气的幼稚行为哑然失笑,估计她是韩剧看多了。新婚丈夫在南北战争中战死她就马上迫不及待的要脱下丧服参加舞会更加强调了她这个人的没心没肺。不过毕竟人家是美女,即使再嚣张跋扈也让人生气不起来,而且她面对南北战争结束后痛苦的生活那种坚强不屈敢作敢为的勇气也让人钦佩,也难怪Rhett常调侃她说Every man you meet is dying of love for you,她的确有让人爱的死去活来的资本。

Scarlett,人如其名,热烈的猩红色,但是电影处处都给她配上了象征希望的绿色。这本就不矛盾,只是色彩太鲜明,轮廓太清晰,感情太丰富。她的第二个男人是Frank Kennedy,Scarlett为了用他的钱拯救农场嫁给了第二个她不爱的男人,但是这次的婚姻体现了Scarlett的责任心,她不再是那个被人捧在手心宠爱的胡作非为的小公主了。

我一直很困惑Frank对Scarlett的情感,他的举手投足之间是一个完美的丈夫,迁就着Scarlett做任何事,甚至间接为了她而死,可是Rhett却一直强调他不爱她。我觉着吧,一切都是虚荣心搞的鬼。Frank曾经是scarlett一众追求者里面毫不起眼的一个小角色,可能只是从众心理,我严重怀疑scarlett身边那些男人有多少是真心爱她的,甚至真心欣赏她,想和她做朋友的?Scarlett就好像一件珍宝,名利场里人人都想拥有,却只是为了撑面子而不是真心喜欢这件珍宝。或许得到了就会毁掉她不再让别人拥有她。此时也着实庆幸南北战争的到来让她勇敢地担起她应担起的责任,因为责任只会降临在能担起它的人身上。她就是内战后美国所宣扬与崇拜的女性形象——独立、自由。而第三个男人,也是她最后一个男人,是我最爱的角色Rhett Butler。他粗狂不羁,永远挂着令人迷醉的坏笑,以及他调侃讽刺的语气,我更爱看他和scarlett吵架而不是肉麻兮兮的说一堆和他气质不符的情话。在唯利是图、愤世嫉俗的外表下,掩藏着的是一颗渴望带给Scarlett幸福的真心,他总是在最危急的关头出现,从容不迫的安排好一切,Scarlett一定是瞎了狗眼才没注意到这个一直默默在她身边守护者的黑马王子。Rhett常说他觉得他和Scarlett很像,那种英雄惺惺相惜的感觉何时变为轰轰烈烈的爱情了两人都茫然不知,但我一厢情愿的相信Rhett从一开始就爱着Scarlett,他之所以不愿娶她是害怕失去她,这也是Scarlett的悲哀,她太耀眼,太完美,让身边的人都不敢接近,说着一些敷衍的恭维话,却没有任何人敢付出真心。

Rhett从开始就知道Scarlett爱着Ashley,他却还是选择交心,看来他不仅对自己的魅力很有信心,更是因为他有一颗深爱Scarlett的心。所谓再热的心也会随着时间冷却,在Scarlett嫁给他之后表现出来她对Ashely余情未了,在Scarlett不停对他冷嘲热讽,对他们的女儿漠不关心,在他们的女儿骑马跌死后,Rhett终于下定决心要离开Scarlett,离开这片让他伤透了心的土地,因为他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眷恋的了,从前他的女儿是他的全部,我还记得当他们的女儿出生的那天,他说:“我终于拥有了一个全身心属于我的人。“当时心好痛,Rhett处处为他人着想,自己脆弱的心却被自己最爱的人一次次伤害。同时Scarlett也看透了自己不是爱Ashely的,却不知从何开始已经爱上了Rhett,Rhett却拎着箱子扬长而去,冷冷的砸下一句:”You think that by saying: 'I'm sorry,' all the past can be corrected?“ 留下Scarlett在华丽却冷清的豪宅里嚎啕大哭。这一幕真是让人拍手称快。

另一个角色是我最佩服的,Melanie,Ashely的妻子,她才是那个已经逝去的文明的真正代表:既宽容、沉静、纯洁、知性,又能勇敢的面对困难,捍卫自己的朋友。用自己的勇气与信心感化着身边每一个人,她从不区别对待任何人,面对丈夫飘摇不定的心大度待之,还把Scarlett视为亲姐妹对待。可惜这么好的人怎么就死了呢,她的临别遗言还是特意和Scarlett说的,她考虑到了每一个人。其实她那么冰雪聪明,又怎么会不知道scarlett喜欢她丈夫的事,却还嘱咐Scarlett在她死后帮她照顾她的丈夫和儿子。完美的大房形象啊,也多亏了她,帮助scarlett认清她真正爱的人是Rhett,可惜为时已晚。

电影很长,开头的字幕A civilization has gone with the wind却完美的总结了整部电影。所有的主人公在文明消逝的面前作出了不同的选择,也就意味着不同的命运。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出正确的选择,否则很多事连后悔的余地都没有。另外,电影不是happy ending是极好不过的事,否则太cliche了,要看皆大欢喜的结局的同学千万别手贱看这本电影了。

第四篇:《玛格丽特小镇》读后感1000字

《玛格丽特小镇》读后感1000字

鱼粉

很久没有完整的读一本书,也没有写字的冲动。

又是一年春节,回顾过往收获寥寥难免自惭。趁着这股心血来潮,在没有任何剧透的情况下,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看完了《玛格丽特小镇》。

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呢?31岁的大学哲学系助教N爱上了25岁的留级生玛格丽特,并且在她的手指上系上了象征订婚意义的、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的绳子。玛格丽特告诉N,自己是一个“被诅咒的人”。他们到达玛格丽特小镇后,N发现在她的家乡还有五个的“她”,所有这些人都是同一个玛格丽特的不同年龄的分身。

N看到了不同年龄段的玛格丽特,天真可爱的梅、青春叛逆的米亚、最初相遇的玛吉刻薄独眼的马琪,以及神神叨叨的老玛格丽特。爱一个人就要爱她的所有,N在经历过一番挣扎后向玛格丽特求婚,开始了有点折磨的婚后生活。N深爱着玛格丽特,而玛吉却因为无聊而发生一段婚外情,并在发现怀孕后选择离家出走。后来,玛格丽特把3岁女儿简送回家中,并在简6岁的时候自杀,而N也在5年后因感染而死,去世前,他将这段爱情写成信札,留给自己还没有长大的女儿简。

怎么说呢,这个故事没有完全看懂,究竟是N的讲诉太随意,还是这本身是就是人格分裂的幻想呢?婚前的经历是N的视角,婚后的折磨则是玛格丽特的视角。同一段感情,不同的视角却似乎是不同的深度,N可以接受不同阶段玛格丽特,并且爱得日益浓烈,而玛格丽特却因为无聊追寻更为刺激的婚外情,而且是一段失败的婚外情——对方更爱自己的妻子。或许正是因为这样,才会出现因抑郁自杀的格雷塔。每一种人格的形成似乎也是有迹可循,每一个人生阶段似乎也是命运的安排。或许每个人看、每次看都会有不同的感悟。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小镇,年龄越大,镇上的人越多。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漫长的生命岁月里,人们可能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女人的变化更甚于男性,也许是因为女性需要经历各种各样的生理变化——月经、人”

“抵达玛格丽特小镇的最佳方式就是尽力让自己迷路。”当我们迷茫的时候,我们的内心便会出现许多无法融合的人格,不同的想象诞生不同的自己,永远也不知道自己会变成哪一个,想要逃避也想要毁灭。而当我们内心变得笃定时,内心那些全部的人格都得到了解脱,变成了一个人。

我们不知道哪一件是会让我们变成一个怎样的人。初中的我充满戾气和反叛,而后来,我却遇到了一个温柔的人,并且也变得温柔。

“你的余生都将和同一个人一起入眠、一道迎接清晨,即便你渴望离开却还是留在这个人身边——这些才是爱的体现。”

现在的我来读这句话,只觉得充满期待和想象。我时常感到幸运,遇到这样的一个人,让我如此笃定,也如此庆幸。我们有可能遇得上,也有可能会错过,或许那个人比你槽糕,也或许会更加幸福,但是我都不在乎,只要那个人是你就好。

但是,又是什么让人渴望离开却还是留在这个人身边。或许就是那份神秘吧,N想要了解玛格丽特,却终其一生都未曾真正了解他,玛格丽特难道真的只有这几种人格吗?不尽然。究竟有多少种人格,或许要到这一生的尽头才会明白。只希望你爱上我的时候,不是只爱我最美的玛吉、也爱我任性的梅、也爱我孤傲的米亚、爱我毒舌的玛琪,也爱我年老的玛格丽特。

婚姻生活,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温馨甜蜜,真相总是会在点点滴滴中浮现出来。令N着迷的红发原来是“染”出来的,而玛吉也会经常性的变成玛琪,当平淡的生活冲淡了当初相爱的激情,你还爱我吗?

想到生命的尽头看一看,我们是不是果然白头偕老了

第五篇:大师读后感

纪录片《大师》观后感

冯树梅

一段时间以来,学校时常利用政治学习时间安排全体老师观看纪录片《大师》。纪录片《大师》在荧屏上讲述了中国近代史上马相伯、蔡元培、陶行知、黄炎培、华罗庚等百位大师的厚重人生,感人至深。他们生在列强入侵、民族兴亡的年代,经历大动荡、大灾难、大变化、大转型,他们为国家命运殚精竭虑,将一己的生命投身于民族救亡、民智启蒙和文化拯救的伟大使命中。

这些大师中有的始终以“教书育人,启发民智”为宗旨,淡泊名利,不随俗沉浮。如: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明确“不为升官发财立阶梯”,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学原则,被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正如蔡元培所描述的,身处“黑暗主义时代”,却选择直面人生,点燃生命的光芒,照射尘世所及的地方。这就是一位位民族先贤所共有的大胸怀、大智慧和大爱。马相伯为启迪民智,育人立人,医治愚昧、落后、腐败等社会痼疾,认定教育乃立国立人之根本,倾其所有,捐出三千亩土地办学校。陶行知同文盲、贫瘠战斗一辈子,到最落后的乡村去办平民教育,一座晓庄师范,在中国教育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黄炎培开创中国职业教育的先河,直至今天,其教育思想仍充满生机活力。

这些大师们又是真正的大学问家。他们既有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也吸取人类文明的精华,融会贯通,身体力行。他们有兼容中西的学养,是继往开来的学者,在特定的领域作出独特的贡献。他们的学术成就,经得起历史考验和文明传承。

竺可桢是我国最早、最杰出的现代气象学家,他倡导“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在抗战烽火中带领浙江大学成为“东方剑桥”,为新中国的科学事业打下了可贵基石。童第周是我国克隆事业的开创者,一双灵巧的手创造生命奇迹。他说“科学家不自己动手就是科学政客”,至今仍振聋发聩。

他们还真正沉得下心来,研究学问,创造艺术。徐悲鸿到法国学美术,一心浸润在艺术创作中,经常到卢浮宫和各大展馆临摹名画。因为穷困,早晨进去,一直到展馆关门,连饭也不吃,一天下来,直饿得人昏厥过去,并因此落下了胃痉挛的终生毛病。回国后,为扶掖后人,他把自己的画卖掉,当作助学金送学生出国深造。最后,更是将自己一生所留存的作品全部捐给了国家。这种学习的“饥渴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令人感动。

通过观看《大师》,我们可以慢慢回味、细细咀嚼大师们的人生传奇与精神追求中,寻求一种精神上的平和与宁静;另一方面,身为教师必须要具有开放的视野、健全的心态,坚定的信心,才能担当起教书育人,培养社会栋梁重任。

大师们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光芒在我心中引起了极大的震撼。阅读大师,是一场精神洗礼,是一次心灵震撼。我们这个时代,需要文化的积累。《大师》让我意识到,生活中除了物质,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可以感受幸福与价值。

下载你将得到你的安宁  ——《大师和玛格丽特》读后感[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你将得到你的安宁 ——《大师和玛格丽特》读后感[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玛格丽特小镇》读后感[优秀范文5篇]

    《玛格丽特小镇》是现象级全球畅销书《岛上书店》作者的成名作,讲诉了一个奇妙而又温暖的爱情故事,它讲透了爱情的本质。那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欢迎大......

    用人大师读后感

    读《用人大师》有感 通过对《用人大师》的阅读,我大致了解了该书深入探讨了GE、IBM、柯达、西门子、花旗、欧莱雅、摩托罗拉、英特尔等8家著名500强公司的用人之道,并援引了......

    怪物大师读后感范文合集

    怪物大师读后感最近,我班流行《怪物大师》这套书,班里不论男生女生,每个人都有。于是,我也赶时髦,让妈妈帮我申请了一本《怪物大师》。刚翻开这本书,我就被牢牢地吸引住了。看完后......

    《怪物大师》读后感

    这本书去让看得爱不释手,故事深动。语言风趣本书以闯关情节设计,把梦想,冒险,勇气,友谊贯穿全文,既是心灵的冒险,又是意志的考验。这使我非常喜欢它,让我只想从头看到尾。怪......

    到你心里躲一躲读后感(精选)

    到你心里躲一躲读后感(一)《到你心里躲一躲》是汤汤,著名童话作家写的,这是她写的最后一个"鬼精灵系列"的童话。据说这篇童话是由汤汤的儿子给他的启发。有一年冬天的晚上,汤汤的......

    大师论大师第一章 读后感(汇编)

    《企管界的社会哲学家——汉迪》 ——组织常是灵魂的牢笼 首先先自我检讨一下,在阅读这一本书时,自己其实并没有进行细致的阅读,因为之前我认为作者的第一章的标题和里面的内容......

    《宗月大师》读后感范文

    《宗月大师》读后感吴婷婷宗月大师一生中都极为善良,老舍文中提到他为老舍儿时上学问题出手大方,他富时做慈善事业,穷苦时仍做,令其妻子、儿女忍受饥寒,尽管如此他仍旧好善。他的......

    《童话大师安徒生》读后感

    童话是一个美妙而又神奇的世界,它里面有着许许多多美好的幻想。大家一定读过安徒生爷爷写的童话吧!他写的故事是那样的扣人心弦,扑朔迷离,离奇有趣。那你们知道安徒生是这样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