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2017年选择题题库(包括答案)

时间:2019-05-14 17:10: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毛概2017年选择题题库(包括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毛概2017年选择题题库(包括答案)》。

第一篇:毛概2017年选择题题库(包括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是(B)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十月革命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D.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

2.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的是(D)

A.刘少奇 B.朱德 C.邓小平D.王稼祥

3.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C)A.辛亥革命中 B.新文化运动中 C.五四运动中 D.国民革命运动中

4.中国共产党人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文献是(D)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

5.中国共产党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D)A.遵义会议 B.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C.中共六届七中全会 D.中共七大

6.毛泽东在全党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是在(C)A.遵义会议 B.八七会议 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D.中共七大 7.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C)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实践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

8.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标志是(D)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9.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D)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B.对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的科学判断 C.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总结 D.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10.“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是邓小平同志在(B)上提出的。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二大 C.党的十三大 D.党的十五大

11.邓小平理论是(B)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B.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方针 D.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12.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特征是(A)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B.改革与开放 C.战争与革命 D.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13.正式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写入宪法是在(D)A.全国人大八届一次会议上 B.全国人大八届二次会议上 C.全国人大九届一次会议上 D.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上 14.邓小平明确提出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B)A.党的十二大上 B.党的十三大上 C.党的十四大上 D.党的十五大上

15.党的十五大在马克思主义学风上的发展是提出(C)A.理论联系实际 B.学以致用

C.“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 D.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16.下面不属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条件的是(D)A.国际格局多极化 B.经济发展全球化 C.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低潮化 D.南半球贫困化 1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D)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C.什么是小康社会,怎样建设小康社会 D.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18.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D)A.党的先进性 B.党的领导 C.执政兴国 D.执政为民 19.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D)

A.全面发展 B.协调发展 C.可持续发展 D.以人为本

20.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就是结合本国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加以(B A.系统化 B.民族化、具体化 C.国家化 D.世界化 2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是(A)A.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B.把马克思主义同外国经验相结合 C.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D.坚持调查研究和走群众路线

22.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两者之间是(D)A.替代关系 B.继承关系 C.发展关系 D.继承和发展关系

23.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历史性飞跃有(B)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24.党的十五大载入史册的标志是(C)

A.在认识上突破姓资姓社的束缚 B.提出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C.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D.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25.中共十六大新确立并写入党章的,全党、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是(D)

A.马克思列宁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6.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理论创新成果的最高概括是(D)

A.科教兴国” B.“以德治国” C.“依法治国” D.“三个代表”

二、多项选择题(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多选、漏选和错选均不得分)

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具体表现为(BCD)A.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化的优秀典型 B.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C.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D.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2.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ABCD)

A.俄国十月革命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

B.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思想理论渊源 C.中国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阶级基础

D.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的人民革命运动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ABC)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D.毛泽东思想

4.邓小平说:“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句话的含义是(ACD)

A.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 B.社会主义必须具有特色

C.离开中国实际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 D.必须以发展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5.邓小平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是(ABCD)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 B.中外社会主义建设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源

C.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6.邓小平理论是(ABC)A.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C.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D.邓小平创立的理论

7.从十三大到十四大,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科学体系的时期,这一时期提出了(ABD)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B.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D.“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

8.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ABCD) A.马克思主义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9.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从而达到成熟的主要著作是(ACD)

A.《〈共产党人〉发刊词》

B.《论十大关系》 D.《新民主主义论》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A.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一致的 B.它们的基本立场和方法是一致的

C.它们具体的理论观点是一样的 10.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因为(BCD)

D.它们对根本任务和最终目标的认识是一样的 11.邓小平在强调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时,指出(ABCD)A.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真正坚持了马克思主义 B.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C.我们要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

D.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

12.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曾经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有(BCD)A.三民主义 B.马克思列宁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13.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视察时,提出了 “三个代表”的重要论断,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

代表中国(ACD)

A.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C.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4.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 “七一”讲话中,要求全党要不断深化对 “三个规律”的认识。这 “ 三

个规律”是(ABC)

A.共产党执政的规律 B.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 C.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D.改革开放的规律 1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表现在(AC)A.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明确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D.确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6.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做到“五个统筹”,这“五个统筹”是(ABCD)

A.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B.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C.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D.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17.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的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是(ABC)A.推进现代化建设 B.完成祖国统一

C.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 D.加入世贸组织

18.进入21世纪,党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BD)A.增加党员队伍的数量 B.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C.加强党性教育 D.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单项选择题

1.对“实事求是”首先作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并把它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人是(B)

A.刘少奇 B.毛泽东 C.邓小平D.王稼祥

2.延安整风运动的中心任务是(C)A.反对官僚主义以整顿作风 C.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源泉是(A)A.创新 B.改革 C.革命 D.发展

4.“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是在(B)A.1949年 B.1978年 C.1989年 D.1992年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是(B)A.群众路线 B.实事求是 C.改革开放 D.为人民服务 6.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是(D)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开拓创新 D.与时俱进

7.“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的解放思想是指(C)A.思想更开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 B.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C.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D.排除姓“资”姓“社”抽象理论争论的干扰

8.中共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C)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 B.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D.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9.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在实践基础上的(B)A.制度创新 B.理论创新 C.科技创新 D.文化创新 10.实事求是被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是在(B)A.遵义会议上 B.延安整风时期 C.党的七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11.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是(C)A.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

12.在国际国内政治**严峻考验的历史关头,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D)A.思想更解放一点,改革的步子更快一些 B.组成一个实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领导集体 B.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D.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3.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

C.视察上海时的谈话 D.南方谈话

13.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非常深刻地阐明了(D)

A.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性 B.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C.破除封建迷信的重要性 D.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14.解放思想意味着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是(C)A.从根本上不能统一 B.可以达到绝对的统一 C.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两者不相关

1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D)A.形成阶段 B.发展阶段 C.成熟阶段 D.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16.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最突出的贡献是(C)A.明确提出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 B.强调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 C.把“解放思想”作为思想路线的新范畴 D.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17.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首要条件(B)A.理论联系实际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坚持执行党的政策方针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8.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指(D)A.马克思主义被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取代 B.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已经过时 C.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立场和方法 D.它本身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19.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是(C)A.尊重实践、尊重群众 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C.尊重客观实际、尊重客观规律 D.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创新

二、多项选择题(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多选、漏选和错选均不得分)

1.解放思想就是(CD)A.一切从经验出发 B.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 C.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 D.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2.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是(ABCD)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B.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 C.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 D.解放思想不能离开实事求是

3.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ACD)A.体现时代性

C.把握规律性 B.忠于实践性 D.富于创造性 4.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因为(BCD)A.毛泽东在延安时为中央党校题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 B.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作了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C.它是同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联系在一起的,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思想武器

D.它是反对主观主义、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 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ABC)A.马克思主义精髓 B.毛泽东思想精髓 C.邓小平理论精髓 D.是党的工作作风

6.邓小平批判“两个凡是”,提出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两个凡是”是指(BC)A.凡是正确的都要坚持

B.凡是毛主席的决策,我们都要坚持维护 C.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D.凡是党中央的决定,都要照办 7.“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因为(BC)A.对领袖人物的话应该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 B.它否定了历史唯物主义 C.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D.它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产生

8.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为了(BD)A.以邓小平理论代替毛泽东思想 B.冲破思想禁锢、拨乱反正

C.确立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措施 D.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新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9.1978年以来的两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指(AC)A.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1982年邓小平在十二大提出的“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特色的社会主义”

C.1992年的邓小平南方讲话

D.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0.邓小平南方谈话中阐述了一系列的重要思想,其中有(ABCD)A.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思想 B.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 C.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 D.关于“三个有利于”的思想

11.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看(ACD)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社会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D.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2.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必须明确(ACD)A.不能离开“三个有利于”标准去抽象谈论社会主义 B.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问姓“社”姓“资” C.不可以把那些既可为“资”服务又可为“社”服务的东西当作资本主义的东西加以排斥

D.一切合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是为社会主义所需要和允许的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A)A.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B.签订《南京条约》 C.五四运动 D.建立新中国 2.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C)A.军队问题 B.工人问题 C.农民问题

3.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和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D.知识分子问题 B)

A.知识分子 B.农民 C.小资产阶级 D.手工业者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A)

A.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 C.农民革命 D.社会主义革命 5.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C)

A.民主政治斗争 B.群众运动 C.武装斗争 D.农民运动 6.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是(D)A.农民革命斗争的失败

C.中国资本主义的软弱 B.中国封建主义的统治 D.帝国主义的侵略 7.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B)A.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C.革命的前途不同 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D.革命的对象不同 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是(D)A.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种种特权

B.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买办的封建的生产关系

C.打到军阀统治,实现祖国统一 D.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9.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其原因主要是(A)A.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 B.党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 C.全国大陆即将解放

D.中国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10.关于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C)A.二者是中国革命进程必经的两个阶段

B.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

C.二者可以同时进行,“毕其功于一役”

D.二者体现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辩证统一

11.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C)A.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 B.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 C.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 D.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12.毛泽东对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作了具体分析和论述的著作是(A)

A.《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联合政府》

13.毛泽东首次在下列哪部文献中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科学概念?(A)

A.《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C.《新民主主义论》

D.《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二、多项选择题(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多选、漏选和错选均不得分)

1.近代中国革命的对象是(ABD)A.封建主义

C.资本主义 B.帝国主义 D.官僚资本主义

2.构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中的“人民大众”的阶级是(ABCD)A.无产阶级

C.农民阶级 B.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3.在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于人民共和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为(ABCD)A.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为它们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不允许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无产阶级不允许。

C.国民党统治集团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他们坚持国民经济***,不允许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中华民族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决定其不能实现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以及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政策及其所领导的革命斗争的胜利发展,促使民族资产阶级放弃了第三条道路。

4.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CD)A.反对官僚资本主义 B.消灭资产阶级 C.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D.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5.中国共产党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经验是(ABCD)A.无产阶级力争并牢牢掌握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B.在统一战线中实现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政策

C.针对中国资产阶级的特点,实现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D.统一战线必须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武装斗争为支柱,才能巩固和发展

6.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与发展的主观条件有(CD)A.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B.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C.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D.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正确

7.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它的基本特点是(ABCD)

A.它有新的领导阶级即无产阶级 B.它有新的指导思想即马克思主义 C.它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D.它有了新的前途,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而达到社会主义的目标

8.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提出的“两个务必”是指(CD)

A.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 B.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C.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D.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9.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ABD)A.理论联系实际

C.为人民服务 B.密切联系群众 D.批评与自我批评 10.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ABD)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官僚资本为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公私兼顾,劳资两利 D.保护民族工商业

11.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有(BCD)A.群众路线 B.统一战线 C.武装斗争 D.党的建设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B)这一过渡形式实现的。A.限制 B.国家资本主义 C.协商 D.合作社

2.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A)A.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 B.实行按劳分配 C.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D.生产力高度发达

3.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中不包括的是(B)A.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有理、有利、有节 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4.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C)A.新民主主义性质

C.半社会主义性质 B.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D.社会主义性质 5在我国,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C)A.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全国大陆的统一 D.土地改革的完成 6.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是(B)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D.十一届三中全会 7.1953年到1956年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B)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对派残余的矛盾

B.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8.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B)

A.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B.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9.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D)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10.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方针是(D)A.利用、团结、教育 B.利用、团结、改造 C.利用、限制、批评 D.利用、限制、改造 11.我国建国初期属于(A)A.新民主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2.1956年我国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进入(D)

A.新民主主义时期 B.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C.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二、多项选择题(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多选、漏选和错选均不得分)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其经济成分有(ABCD)A.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与合作社经济

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B.个体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2.在中共八大上,陈云提出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设想,其主要点包括(BCD)

A.以国营经济为主体,以私营经济为补充 B.以国家与集体经营为主体,以个体经营为补充 C.以计划生产为主体,以自由生产为补充 D.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以自由市场为补充 3.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ABCD)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B.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D.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开始

4.我国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遵循的原则有(ABC)A.自愿互利 B.典型示范 C.国家帮助 D.公私兼顾

5.全行业公私合营前,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赎买政策是四马分肥,其中四马是指(ABCD)

A.国家所得税 B.企业公积金

C.工人福利费 D.资本家的利润(包括服务与红利)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D)A.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 B.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 D.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B)

A.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D.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B)A.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本质 C.坚持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D.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4.1980年5月,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A)

A.本质 B.特征 C.目标 D.原则

5.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就是看其能否(C)A.消除剥削现象 B.实现社会公正

C.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D.公平占有生产资料和消费品 6.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B)A.坚持治理整顿 B.发展经济 C.发展科技和教育 D.发展民主

7.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D)

A.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B.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8.邓小平反复强调一定要把“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搞清楚”,一方面是为了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另一方面是为了(B)A.搞清楚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B.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C.确立改革的目标模式

D.突破计划经济为主的传统观念

9.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楚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是(D)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是姓“资”还是姓“社”的判断标准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0.中共八大前后,毛泽东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提出的重要思想不包括(A)A.经济建设必须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 B.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国家 C.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D.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11.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B)A.改革

B.发展 D.依德治国 C.依法治国 12.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B)A.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 B.“三个有利于” C.是否受到人们的赞成 D.工作进展是否顺利 13.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B)A.革命 B.改革 C.政治运动 D.阶级斗争

14.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是在(B)A.党的十三大 B.1992年南巡谈话 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D.党的十三大

15.1980年5月,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B)A.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B.社会主义的本质 C.社会主义的特征 D.社会主义的目标

16.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C)A.它的政治民主化程度比资本主义更高,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B.它的经济计划性不资本主义更强,更能促进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C.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高,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D.它的社会精神文明水平更高,并能够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17.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深刻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突出的是(D)

A.发展速度与提高经济效益的问题 B.依法治国与加强党的领导的问题 C.发展经济与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问题 D.姓“资”姓“社”的问题 18.邓小平指出“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是(A)

A.生产力发展 B.生产关系成熟 C.上层建筑完善 D.法制健全

二、多项选择题(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多选、漏选和错选均不得分)

1.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归根到底看其是否有利于(BCD)A.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B.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C.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D.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ABD)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邓小平同志说,“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这两条原则是指(AB)A.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 B.共同富裕

C.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D.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4.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意义(ABCD)A.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

B.突出了生产力的基础地位和人民利益目标,在动态中描述了社会主义本质

C.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

D.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

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因为(BC)A.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B.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C.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并为将来向共产主义过渡奠定必备的物质条件

D.马、恩等经典作家强调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问题 6.“三个有利于”标准是(ABCD)A.生产力标准的深化

B.实践标淮在社会领域的深化和具体化 C.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

7.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主要表现在(ABD)A.突出生产力目标人民利益目标,从根本上破除了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观念 B.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倾向 C.提出了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唯一途径是革命 D.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做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把市场经济当做资本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

8.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AD)A.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社会 B.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社会

C.让人民满意的合格的社会主义 D.追求共同富裕的社会 9.要在中国实现工业化,首先要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关系问题,为此,毛泽东提出的许多重要思想有(ACD)A.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

B.多发展重工业,少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 C.以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为序安排国民经济的方针 D.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总方针 10.邓小平指出,建设社会主义(ABCD)

A.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B.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C.没有固定的模式

D.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1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主要通过渗透到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中发挥作用(ABCD)

A.使生产工具不断得到改进 B.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技术水平和劳动复杂程度 C.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和种类,使各种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D.促进管理科学化,生产要素配置最优化

12.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理论问题,我们过去(BCD)A.已经搞清楚 B.没有完全搞清楚 C.处于摸索之中 D.不是完全清楚

13.之所以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是因为(ABCD)A.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B.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C.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D.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14.邓小平在阐述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时,提出(ABCD)A.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B..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

C.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 D.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15.共同富裕并不意味着(ABCD)A..同等富裕 B.同步富裕 C.两极分化 D.平均发展 16.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主要体现在(AC)A.前者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后者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主体 B.前者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后者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前者以共同富裕为价值目标,后者不可避免出现两极分化 D..前者搞计划经济,后者搞市场经济

17.从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在农村开展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统计表明,全国农

村的贫困人口,已从1985年的1.25亿人,减至2008年的2200万人。这一实践表明,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ABCD)A.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B.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C.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D.我国政府一贯坚持的重要方针

18.邓小平回答和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课题意味着(BC)

A.我们已经完全掌握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B.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C.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D.提出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D)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D.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经济建设和资金短缺之间的矛盾 C.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矛盾 D.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矛盾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C)A.任何一个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所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B.发展中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所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C.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所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D.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人社会主义社会所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B)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

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基本完成 D.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实现发达的社会主义

5.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是(D)A.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

B.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不完备,不成熟 C.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水平很低 D.处于并特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C)A.四项基本原则 B.改革开放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四个现代化

7.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根本上说,这是由(B)A.当前的国情决定的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C.当前的国际环境决定的 D.党的方针政策决定的 8.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C)A.四个现代化

C.小康社会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9.我党的历史文献中第一次使用了“初级阶段”这一概念是(A)A.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

C.1986年《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D.1987年十三大报告

1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D)A.发展生产力与落后的经济体制的矛盾 B.发展生产力与科技、教育体制的矛盾 C.发展生产力与政治体制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 11.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B)A.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B.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C.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D.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是(A)A.经济建设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 D.建设精神文明

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的关系,党的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A)A.展开 B.重要内容 C.核心内容 D.组成部分

14.我们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下列选项不是原因的是(C)

A.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期的、独立的社会形态 B.我国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 C.在这个阶段需要对资本主义进行补课 D.要防止急躁、冒进超越社会发展阶段

1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可逾越的,这主要取决于(B)A.市场经济的不可逾越性 B.生产力发展的不可逾越性 C.生产关系发展的不可逾越性 D.文化传统的不可逾越性

二、多项选择题(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多选、漏选和错选均不得分)1.邓小平关于我国当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揭示了我国当前的(BCD)A.社会性质 B.社会发展水平C.社会发展程度 D.社会阶段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从根本上说是因为(BCD)A.我国是经过新民主主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B.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C.农业人口还占很大比重

D.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还占很大的比重

3.我国现阶段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ABCD)A.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

B.社会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 C.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

D.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

4.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ABCD)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生产力方面具体表现为(ABCD)A.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B.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

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C.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D.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的具体表现为(ABCD)A.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

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B.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

C.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论,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D.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7.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其相互关系为(ABCD)A.经济建设是各项工作的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都必须服务于经济建

设这个中心

B.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规定了道路、制度,领导和指导思想一系列最根本最重大的原则问题

C.改革开放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强国之路 D.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实践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ABCD)

A.它反映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 B.它反映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C.它是由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客观条件决定的 D.它的历史任务是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 9.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即(ABC)A.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到20世纪末,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小康水平C.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D.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十分富裕

10.展望二十一世纪,我们的目标是(ABCD)

A.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小康生活更加宽裕

B.201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到建党一百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D.到21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1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AB)A.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B.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C.初级阶段是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 D.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1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中的两个基本点是(AB)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3.党的基本路线中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指坚持(ABCD)A.社会主义道路 B.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C.人民民主专政 D.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4.党的基本路线是(ABC)A.党在一定时期制定的行动纲领 B.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 C.党制定各项具体方针、政策的依据 D.基本纲领的展开

15.党的十七大对我国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它包括(ABCD)A.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B.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证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C.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D.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B)A.革命 B.改革 C.政治运动 D.阶级斗争 2.我国改革的性质是(D)A.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统治的政治斗争 C.用市场调节代替计划调节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C)A.阶级斗争 B.发展生产力 C.改革 D.物质利益原则

4.“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表明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B)A.无需借鉴外国经验 B.可以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积极文明成果 C.不能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 D.可以照搬外国经验 5.“三个有利于”标准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其中最基本的是(B)A.提高人民生活水平B.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D.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6.“三个有利于”标准(B)

A.是判断姓“社”是姓“资”的标准B.是判断改革及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C.是判断社会制度优劣的标准D.是判断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 7.“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A)

A.生产力标准 B.综合国力的增强 C.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D.整个社会的发展

8.改革的重点是(A)

A.经济体制改革 B.政治体制改革 C.科技体制改革 D.文化体制改革

9.我国经济特区的“特”在于实行特殊的是(D)

A.政治制度 B.社会制度 C.经济制度 D.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10.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B)

A.公平合理,互惠互利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发展对外贸易,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 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我国对外开放(A)A.是指要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B.是指对发达国家开放 C.是指对第三世界国家开放D.是指对发展中国家开放 12.1988年,在邓小平倡导下我国决定建立(B)A.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B.海南经济特区

C.沿海十四个城市的经济开发区 D.上海浦东开发区 13.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是(B)A.1995年1月1日 B.2001年12月11日 C.1948年1月1日 D.1950年3月6日14.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A)

A.靠自己发展 B.靠国际形势的发展 C.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D.靠世界银行的贷款

15.我们应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D)A.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上 B.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上

C.吸收、借鉴世界一切文明成果上 D.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上

16.我国的改革(C)

A.是生产关系的根本革命B.目的是改变社会形态 C.中心是发展社会生产力D.对象是根本制度 17.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从根本上说是(C)

A.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的必然结果B.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C.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D.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18.实行对外开放是(A)A.我国的长期基本国策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策 C.实现工业化时期的政策D.社会主义发展的权宜之计 19.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是(B)

A.引进外资B.自力更生C.引进外资技术D.独立自主 20.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标志是(C)A.从兴办经济特区到广大内地的开放

B.从吸引外资到广泛的国际合作

C.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D.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基本形成

二、多项选择题(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多选、漏选和错选均不得分)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BCD)

A.贯穿于社会主义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 B.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矛盾 C.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 D.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2.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ABC)A.全方位 B.多层次 C.宽领域 D.多渠道

3.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是(ABCD)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 B.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

C.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承的 D.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上 4.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应遵循的原则是(ABCD)A.应同我国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相结合 B.应从现实国情出发,力求取得最佳效益 C.避免盲目引进、重复引进

D.必须通过内的消化、吸收、运用和创新相结合 5.发展对外经济关系,要更好的利用国内国外(AB)A.两个市场 B.两种资源 C.两套本领 D.两种优势 6.实行改革开放是(ABC)

A.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B.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 C.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 D.社会主义国家的一贯政策 7.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是(ABCD)

A.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B.在改革和发展中要保持稳定 C.改革和稳定是为了促进发展 D.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8.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上,邓小平强调改革(ABD)A.也是解放生产力 B.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C.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改变 D.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9.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AC)A.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思想 B.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 C.照搬照抄,崇洋媚外的思想 D.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思想 10.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必须明确(ABD)A.合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是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和允许的 B.违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绝不是社会主义所需要的 C.任何时候首先都要问姓“社”姓“资” D.不能离开这个标准抽象的谈论社会主义 11.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ABCD)A.判断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 B.生产力标准的深化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 D.实践标准在社会领域的具体化 12.我国的对外开放是(ABC)A.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B.对所有国家的开放 C.经济政治文化全面的开放 D.仅对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开放

13.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ABCD)A.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B.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C.各国实行开放政策的结果 D.各国加强联系的结果 14.我们的改革(ACD)A.是对体制的革命 B.目的是改变社会形态 C.中心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D.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5.我们的改革(ABC)A.对象是一些具体体制而不是根本制度 B.目的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 C.是推进各项事业的动力

D.必须彻底变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基础是(A)

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B.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C.存在旧的社会分工,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D.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

2.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效率和公平等关系方面,能够比西方国家做得更好和更有成效。这是因为(C)

A.我国既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又允许和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我国既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又允许和鼓励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D.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同四项基本原则结合在一起的 3.股份制是(D)

A.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 B.一种行业自律形式

C.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D.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D)

A.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C)A.宏观调控不同 B.资源配置不同 C.所有制基础不同 D.市场机制不同

6.张某应聘到一个乡镇企业担任厂长,按合同规定,除工资外,每年还可以从企业利润中提取5%的报酬。

今年他获得3万元提成,这3万元属于(C)A.联产计酬收入 B.资金分红收 C.经营风险收入 D.按劳分配收入

7.在下列收入分配中,属于按劳分配的收入是(A)A.集体企业职工工资奖金收入 B.个体劳动者的收入 C.股份制企业职工的按股分红 D.外资企业职工工资 8.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B)A.现代企业制度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宏观经济调控制 D.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9.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职工,付出同样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会有所差别,是因为(D)

A.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 B.贯彻按劳分配会使一部分企业先富起来 C.按劳分配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D.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经营状况联系在一起

10.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体现在(C)

A.在社会总资产中占量的优势 B.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C.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D.是下岗人员再就业的主渠道 11.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的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D)

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是由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1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指(B)

A.从外延型扩大再生产转变为内涵型扩大再生产 B.从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集约式经济发展方式 C.从内向型经济转变为外向型经济

D.从依靠经济投入促进经济发展转变为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发展 13.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基本政策(A)A.继续鼓励、支持、引导,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 B.严格限制数量和规模,保护其合法收入

C.严格限制投资方向和领域,不能与公有制经济竞争

D.不进行任何限制,使其大力发展与公有制经济共同成长为国民经济的主体

1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发挥主要依靠(C)

A.限制其它经济的发展 B.凭借行政力量的支持

C.公有制经济自身在竞争中的优越性 D.依靠产业政策扶持 15.江泽民同志指出:“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做到(C)

A.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企业在全国企业总数中占绝大多数 C.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D.公有制经济在各地区、各产业部门都起主导作用

16.社会主义按劳分配是人类历史上分配制度的深刻革命,因为它(B)

A.肯定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B.是对一切剥削制度的否定

C.贯彻了商品交换中通行的等价交换原则

第二篇:毛概选择题题库

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A.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B.发展才是硬道理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2.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是指()A.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C.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B.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4.社会主义制度所要实现的最终目标是()A.具有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B.社会成员共同富裕 C.推动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 D.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A.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保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

6.关于科学技术在建设社会主义中的地位和作用,邓小平提出的精辟论断是()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科学技术是先进生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C.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 D.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7.关于科学技术在建设社会主义中的地位和作用,江泽民提出的精辟论断是()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科学技术是先进生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C.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 D.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8.关于科学技术在建设社会主义中的地位和作用,胡锦涛提出的精辟论断是()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科学技术是先进生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C.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 D.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9.关于科学技术在建设社会主义中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提出的精辟论断是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科学技术是先进生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C.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 D.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10.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是:()A.以人为本 B.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 C.坚持统筹兼顾 D.坚持科学发展

11.党的十八大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A.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B.国民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C.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 12.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是:()A.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C.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 D.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二)多项选择题

1.邓小平指出,建设社会主义()A.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B.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C.没有固定的模式

D.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2.“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之所以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因为:

A.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重要经验教训

B.在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是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C.改革开放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归根到底也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D.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3.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邓小平回答和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课题意味着()A.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B.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C.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D.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开展大规模、有计划的扶贫工作,农村贫困人口逐年减少。这一工作表明,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A.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 B.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C.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D.我国最基本的人权——生存权的解决 5.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体现了()A.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C.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统一 D.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6.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为()A.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B.放生产力是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D.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7.坚持科学发展的要求是()A.以人为本 B.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 C.坚持统筹兼顾 D.坚持科学发展观

8.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A.文化复兴 B.国家富强 C.民族振兴 D.人民幸福

9.党的十六大以后的10年,我国成功迈上三个大的台阶: A.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

B.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 C.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 D.经济实力、人民民主、文化软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 10.实现中国梦必须()A.坚持中国道路 B.弘扬中国精神 C.凝聚中国力量 D.坚持走自己的路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C

C D D

C

A B

C D D A A

(二)多项选择题 ABCD

ABCD

ABC

ABCD

ABCD ABCD

ABC

BCD ABC ABC

第三篇:毛概选择题答案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D)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A、六届三中

B、六届四中

C、六届五中

D、六届六中

2.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是在(C)中确立的。

A、遵义会议

B、六届六中全会

C、党的七大

D、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是(C)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4.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于(B)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5.遵义会议以后,直至抗日战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C)

A、萌芽时期

B、形成时期

C、成熟时期

D、继续发展时期

6.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A)

A、群众路线

B、思想路线

C、工人路线

D、农民路线

7.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C)

A、争取外援

B、艰苦奋斗

C、独立自主

D、利用外贸

8.指出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的人是(C)

A、刘少奇

B、周恩来

C、邓小平

D、江泽民

9.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B)

A、邓小平理论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10.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A)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发展是硬道理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1.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D)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姓“资”还是姓“社”的判断标准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2.邓小平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是在党的(B)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13.邓小平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命题是在党的(C)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14.党的(D)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v

15.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据是(B)

A、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

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

C、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D、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16.我们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党的(A)

A、十六届三中

B、十六届四中

C、十六届五中

D、十六届六中

17.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其核心是(C)

A、立党为公

B、执政为民

C、以人为本

D、可持续发展

18.贯彻“三个代表”重主要思想,关键在(A)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立党为公

19.贯彻“三个代表”重主要思想,核心在(B)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立党为公 20.贯彻“三个代表”重主要思想,本质在(C)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立党为公

21.毛泽东精辟论证实事求是思想内涵的论著是(A)

A、《改造我们的学习》 B、《整顿党的作风》 C、《反对党八股》D、《反对本本主义》

22.首先对“实事求是”做出马克思主义解释的是(B)

A、邓小平

B、毛泽东

C、马克思

D、列宁

23.毛泽东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主要文章是(A)

A、《反对本本主义》

B、《矛盾论》 C、《实践论》 D、《整顿党的作风》

24.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非常深刻地阐明了(B)

A、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B、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C、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D、破除迷信的重要性

2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的“解放思想”是指(A)

A、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B、“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C、一切出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D、排出姓“资”姓“社”的干扰

26.解放思想意味着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是(C)

A、从根本上不能统一

B、可以达到绝对的统一

C、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两者不相关

2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是(A)

A、实事求是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主要思想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单选题: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c)

A、封建社会 B、前资本主义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是(A)

A、帝国主义的侵略 B、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C、封建主义的腐朽 D反动势力的联合3、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B)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4、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事件是(B)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D、北伐战争

5、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B)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6、中国人民的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是(A)

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地主豪绅

7、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B)

A、资产阶级领导 B、无产阶级领导 C、农民阶级是主力军 D、帝国主义是主要敌人

8、中国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A)

A、农民阶级 B、城市小资产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开明士绅

9、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B)

A、武装斗争 B、农民问题 C、党的建设 D、领导权问题

10、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这一命题的著作是(C)

A、《〈共产党人〉发刊词》B、《论政策》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D、《新民主主义论》

11、近代中国面临两大任务是什么?(B)

A、民族独立 B、人民解放

C、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和人民富裕

D、国家统一

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B)

A资本主义 B 社会主义 C 民主主义

D 民族主义

13、新民主主义革命走的是一条(C)的革命道路。

A.武装斗争 B.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斗争

C.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 D.农村武装暴动

14、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C)

A.合法斗争 B.秘密斗争.C.武装斗争

D.经济斗争

15、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D)。

A.农民

B.民族资产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中国无产阶级

二、多项选择题

1、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是(BC)

A、科学技术水平的落后 B、帝国主义的侵略 C、中国腐朽的封建主义制度

D、国民素质的低下 E、官僚资本四大家族的剥削和压迫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有(AD)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E、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3、下列不属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的是(CD)

A、中国形式上是独立的,但实际上失去了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B、中国的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相勾结,构成统治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C、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在社会经济中已不占统治地位

D、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发展,在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中起到主导作用

E、中国实际上长期不统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极端不平衡

4、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点是(CDE)

A、革命对象不同 B、革命任务不同 C、革命领导阶级不同

D、革命指导思想不同 E、革命前途不同

5、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有(BCD)

A.土地革命

B.统一战线

C.武装斗争 D.党的建设

6、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是(A BC)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保护民族工商业

C、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发展经济 保障供给

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B CD)

A、民族资产阶级

B、帝国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封建主义

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A BCD)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9、新民主主义革命是(AC)

A、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

B、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

C、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革命

D、以民主主义为指导思想的革命

10、中国无产阶级的特殊优点是(ABC)

A、分布集中,容易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

B、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

C、深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的压迫 D、生活贫穷,没有生产资料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这一命题的著作是(C)

A、《〈共产党人〉发刊词》B、《论政策》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新民主主义论》

2、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B)

A、社会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具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重因素的社会

3、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C)

A、封建主义体系 B、资本主义体系 C、社会主义体系 D、共产主义体系

4、新民主主义的基本国情,是我们考虑一切问题出发点,这个基本国情是指(B)

A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是一个经济相当落后的农业国

C中国是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主义国家

D中国处在经济文化不够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处于领导地位的经济成份是(C)

A、个体经济 B、私人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C、国营经济 D、合作社经济

6、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A)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私营经济的国有化

C、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D、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7、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特殊性问题是(A)

A、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的工业化问题 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间题

C、农业的机械化问题

D、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

8、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是(B)

A、国民经济的恢复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

C、工商业合理调整的完成D、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奠定

9、新民主主义社会,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B)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10、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根本政治条件是(B)

A、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 B、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

C、坚持人民民主专政D、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1、党在过度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概括的说就是(B)

A、三改两化 B、一化三改 C、三化一D、一化两改

1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创造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各种形式,其高级形式是(D)

A、统购包销 B、委托加工,计划订货C、经销、代销 D、公私合营

13、中国在对资产阶级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D)

A.统筹兼顾 B.劳资两利 C.公私兼顾 D.四马分肥

14、剥削阶级在我国被消灭的标志是(C)

A、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B、全国大陆的解放与统一

C、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D土地改革的完成 15、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C)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资产阶级自由化之间的矛盾

多项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其经济成分有(ABCD)

A、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与合作社经济 B、个体经济 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2、对农业、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BC)

A、自愿互利

B、典型示范

C、国家帮助

D、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形式是(ABCDE)

A.加工订货 B.统购包销 C.经销代销D.个别公私合营 E.全行业公私合营

4、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但是在改造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遗留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ABCD)

A.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已居于绝对统治地位的条件下,没有有限度地保留一部分有益于国计民生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随之扩大到整个社会经济生活

C.在一定程度上排斥了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D.要求过急,发展过快,工作过粗,改造形式过于简单

5、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特点是(ABCDE)

A、是个过渡性质的社会

B、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

C、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五种经济并存

D、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主体

E、其前途是社会主义

6、全行业公私合营前,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赎买政策是四马分肥,其中四马是指(ABCD)

A.国家所得税 B.企业公积金C.工人福利费D.资本家的利润(包括服务与红利)

7、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的经济成份有(ABCDE)

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B、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C、资本主义私营经济

D、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E、个体经济

8、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属于资本主义的因素有(AB)

A、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B、民族资产阶级 C、合作社经济 D、国营经济

第五章 多选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涵义是(AE)

A、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B、实现了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的社会

C、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时期

D、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E、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ACD)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动力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坚持改革开放

E、坚持阶级斗争

3.四项基本原则是指坚持(ABDE)

A、社会主义道路

B、人民民主专政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D、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E、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揭示了我国当前的(AD)

A、社会性质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经济发展程度

D、社会发展阶段

E、社会发展模式

5.四项基本原则是指坚持(ABDE)

A、社会主义道路

B、人民民主专政

C、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D、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E、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包括(ABD)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防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E、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

第六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主要代表作是

(A)A.《论十大关系》B.《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C.《不要四面出击》D.《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2.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国内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

(C)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D.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D)

A.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4.我国改革前的失误和改革过程中遇到的疑虑,归根到底是没有完全搞清楚(B)A.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什么是计划经济,什么是商品经济

5.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关键是

(C)

A.恢复党的思想路线

B.正确理解邓小平理论

C.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6.社会主义本质是(D)

A.社会主义公有制

B.无产阶级专政

C.计划经济

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7.邓小平于1980年5月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C)

A.社会主义的特征

B.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C.社会主义的本质

D.社会主义的目的 8.邓小平完整地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是在(D)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大

D.1992年南方谈话中

9.“社会主义本质”中的生产力方面的目标是(D)

A.消灭剥削

B.消除两极分化

C.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10.“社会主义本质”的价值方面的目标是

(A)

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C.发展商品经济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1.“社会主义本质”的最终目标是(C)

A.消灭剥削

B.消除两极分化

C.实现共同富裕

D.发展生产力

1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B)

A.消灭剥削

B.发展生产力

C.建成社会主义社会

D.过渡到共产主义

13.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是

(A)

A.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

C.实行按劳分配

D.实行按需分配

14.消灭剥削的物质条件是

(C)

A.丰富的自然资源

B.先进的技术装备

C.生产力高度发达 D.高素质的劳动力

15.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

(A)A.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B.体现了社会主义优越性

C.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D.明确了社会生义发展的方向

16.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C)

A.改革

B.创新

C.发展

D.革命

17.邓小平谆谆告诫,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A)A.经济

B.文化

C.政治

D.社会

18.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A)

A.发展

B.改革

C.创新

D.实践

19.党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是(A)

A.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始终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

20.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B)

A.国防现代化

B.科学技术现代化

C.工业现代化

D.农业现代化

多项选择题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AC)。

A.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B.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C.没有实现现代化的,还不成熟的社会主义 D.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过渡时期

E.实现了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的社会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和简明概括是(ACE)。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E.坚持改革开放

3.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是指(ABCDE)。A.抓住机遇

B.深化改革

C.扩大开放 D.促进发展

E.保持稳定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这一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就要坚持和完善(ABCDE)。

A.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D.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E.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指坚持(BCDE)。

A.党的基本路线 B.社会主义道路 C.民民主专政 D.产党的领导

E.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6.下列哪些选项的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ABD)。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军事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E.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ABCD)。

A.生产力总体水平落后

B.商品经济不发达

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不完善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不健全不成熟E.消灭剥削、缩小贫富差距、消除两权分化

8.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ABC)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A.富强

B.民主

C.文明

D.进步

9.社会主义改革是(ABD)。

A.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B.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C.改革现有基本制度存在的弊端

D.改革现有的具体体制存在的弊端

10.邓小平回答和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课题意味着(BC)A.我们已经完全掌握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B.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C.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D.提出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ABCD)

A.突出了生产力的基础性地位 B.突出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C.在动态中描述了社会主义本质D.在目标层次上界定了社会主义本质

12.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是(ABD)

A.解放生产力是发展生产力的前提B.发展生产力是解放生产力的目的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D.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的统一

1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体现了(ABCD)

A.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B.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统一

C.目的与手段的统一D.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一

14.实现共同富裕是(ACD)

A.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内容B.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C.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D.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15.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于(ABD)A.实现共同富裕B.不存在两极分化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消灭剥削,消除阶级

16.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的最重要的方面是(CD)

A.共同富裕B.市场经济C.按劳分配 D.公有制占主体

1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ABCD)A.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B.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

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

D.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

18.发展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因为(ABCD)A.发展是坚持党的先进性的要求

B.发展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要求

C.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和实现国富民强的要求

D.发展决定着中国的前途和命运19.建国,毛泽东初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著作有(CD)A.《改造我们的学习》B.《愚公移山》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0.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初步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形成的许多思想观点(ABCD)

A.有的还是不够成熟的设想 B.有的在实践中没能坚持下去

C.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D.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1.对外开放是(C)

A、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需要

B、赶超发展中国家的需要

C、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D、加快发展商品经济的需要

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A)

A、长期的基本国策 B一项特殊政策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政策 D、一项权宜之计

3.实行对外开放的前提是(B)

A、公平合理、互惠互利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发展对外贸易,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

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4.对外开放是对(D)

A、社会主义国家开放

B、资本主义国家开放 C、发展中国家开放 D、全世界开放

5.我国对外开放的先头阵地是(D)

A、经济技术开发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保税区

D、经济特区

6.“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A)

A、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

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C、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意义上说的D、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意义上说的

第四篇:毛概选择题附答案

2006—2007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A卷

1.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A)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党的领导 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B)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三个有利于”标准 3.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B)

A.实行公有制

B.生产力的高度发达

C.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D.实行按劳分配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指(B)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共产主义社会

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A)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6.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D)A.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B实现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C实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现代化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7.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看,现在还处于(C)A.农业社会

B.现代化工业社会

C.工业化中期阶段

D.工业化高级阶段

8.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在(D)A.大城市

B.中等城市

C.小城镇

D.农村

9.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稳定和完善这一双层经营体制的关键和核心是(A)

A.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

B.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

C.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D.发展规模经济

10.改革开放以来,对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在理论认识上重大突破 是(D)

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B.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A)

A.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

C.可以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

D.可以保障社会公平12.私营经济中的劳动者的收入属于(C)

C.它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D.它有了新的前途,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而达到社会主义的目标

E.它与社会主义完全一样

3.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ABCD)A.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B.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

C.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必要条件

E.实现共产主义

4.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提出的“两个务必”是指(CD)A.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

B.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C.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D.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E.批评与自我批评

5.党的十五大指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其基本依据是(ACDE)

A.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B.提出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D.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局势做出新的科学判断

E.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6.“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是(ABC)

A.生产力标准的深化

B.实践标准与真理标准的统一C.实践标准在社会领域的深化和具体化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统一 E.四项基本原则的具体统一

7.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必然性是(ABC)

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

B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C劳动还存在着种大差别,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D.多种所有制经济存在是根本原因

E.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直接原因

8.确立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依据(ABCD)

A.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 B.社会主义的本质

C.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 D.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基本条件 E.适应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时代的要求 9.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含义是指(BCDE)A.改革与第一次革命具有相同的内容

B.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C.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D.改革引起了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 E.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ABC)

A.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B.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C.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D.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完全相同的E.市场对社会经济完全起作用的

一、单项选择题

1.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起初是为了解决(D)A香港问题.B澳门问题.C港澳问题.D台湾问题.2.一国两制构想的哲学依据是(A)

C.《中央人民政府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关系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8.1995年,江泽民发表了(B)。

A.《告台湾同胞书》 B.《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C.《关于台湾问题的声明》D.《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19.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的前提是(A)。

A.两岸都要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 B.两岸政府彼此承认对方的地位 C.两岸认可双方为对等政治实体 D.两岸均承诺不首先使用武力 20.在台湾问题上,我们的立场是(A)。

A.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B.争取和平统一,不首先使用武力C.只要台湾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统一日期可以拖延

D.实行“一国两制”后,台湾特别行政区与香港享受同等的待遇 21.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D)。

A.台湾问题是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 B.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 C.“一国两制”构想是从台湾问题开始的 D.台湾问题的解决必要时可以请国际社会帮助

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2—5个答案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将其标号填在题干后括号内)1.一国两制的方针和政策是(A B C E)A.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B.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保持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C.力争用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D.保持港澳台行使外交权与国防权 E.保持港澳台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2.依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B D E)A.独立的外交权 B.行政管理权 C.独立的防务权 D.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E.立法权.3.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点是(A B C D)A.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B.港人治港和澳人治澳 C.高度自治 D.50年不变 E.完全自治

4.英国殖民主义侵占香港所依据的三个旧条约是(A B C)A.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 B.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

C.1898年中英拓展香港界址条约.D.1887年北京条约 E.1895年马关条约 5.1984年12月19日,中英联合声明向世人宣布(A B C)A.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B.中国政府根据宪法第31条的规定,在香港设立直辖于中央政府的特别行政区 C.保持香港现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D.英国以主权换治权 E.搁置主权,共同开发 6.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享有(B C D)A.外交权 B.行政管理权 C.立法权 D.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7.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基本条件是(A B C D)A.年满40周岁 B.在港居住连续20年 C.在国外无居留权 D.香港永久性居民 8.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A B)A.是我国的基本法律 B.其法律效力低于宪法而高于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第五篇:毛概选择题题库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是()A.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四大 C.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 D.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2.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的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

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B.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是由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3.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效率和公平等关系方面,能够比西方国家做得更好和更有成效。这是因为()

A.我国既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又允许和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我国既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又允许和鼓励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D.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同四项基本原则结合在一起的 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A.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B.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C.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有制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D.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5.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A.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B.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C.让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D.让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6.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是处理好()A.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B.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C.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D.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7.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决定实行这一制度的理论依据是()

A.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性质 B.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 C.发展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 D.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8.我国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A.国有资产在整个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上 B.国有资产在公有资产中占优势上 C.控制力上

D.国有经济的大发展上()9.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是()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B.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C.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0.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是()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B.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C.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是()A.按资分配 B.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C.按贡献大小分配 D.按生产要素分配 12.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是()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 B.外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C.股份制企业职工按股分红收入 D.国有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13.某员工在外资企业工作,年薪5万元;利用业余时间在民营企业兼职,年薪2万元;购买股票分得的红利2万元;出租住房收入2万元;转让一项技术收入1万元。该员工一年的劳动收入为()

A.12万元

B.9万元

C.8万元

D.7万元 14.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是()A.城乡二元结构 B.城乡差距 C.农业现代化水平低 D.城镇化水平低 1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A.民主集中制 B.坚持共产党领导 C.人民当家作主 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16.列宁说:“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这说明()A.文盲影响了他们实际参政议政的能力 B.文盲不能参政议政 C.文盲没有参政议政的权利

D.文盲与有文化的人不能享有同等参政议政的权利 17.我国的国体是()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多党合作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8.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A.工农联合专政 B.共产党领导的多党联合专政 C.共产党*** D.无产阶级专政 19.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C.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0.我国的政体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1.我国的民主党派是()A.执政党 B.参政党 C.在野党 D.反对党 22.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A.依权治国 B.依法治国 C.依计划治国 D.依方针政策治国 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2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25.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A.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 B.中国各族人民的最高理想 C.非党员群众的共同理想 D.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26.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其核心是()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社会主义 D.共产主义

27.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所形成的时代精神的核心是()A.与时俱进 B.开拓进取 C.改革创新 D.求真务实

28.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精神文明建设包括()A.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 B.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两个方面

C.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三个方面

D.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个方面 29.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奋斗目标是()A.十七大 B.十六大

C.十六届四中全会 D.十六届六中全会 3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A.社会稳定 B.社会富裕 C.社会和谐 D.社会发展 31.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是()

A.障和改善民生 B.维护社会稳定 C.革深化管理体制 D.创新社会治理

32.党的十八大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扩展为“五位一体”,新增加的是()

A.政治建设 B.文化建设 C.社会建设 D.生态文明建设 33.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

A.人与自然的关系 B.经济与自然的关系 C.经济、自然、人口的关系 D.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34.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放在首位的是()

A.开源节流 B.节约资源 C.保护环境 D.治理污染

(二)多项选择题

1.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说明()A.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 B.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 C.市场经济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相结合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没有任何区别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B.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在宏观调控上,能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3.公有制经济包括()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股份制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4.在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公有资产在所有经济领域中都占绝对优势 C.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D.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5.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外商独资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 6.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A.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

B.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D.都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 7.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是因为()A.生产资料公有制

B.生产力发展水平没有达到高度发达的程度 C.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还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D.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8.公有制经济是()A.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 B.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 C.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根本体现 D.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基于()A.各种生产要素都能创造价值 B.各种生产要素都能创造使用价值 C.生产要素被排他性地占有 D.各种生产要素都有价值 10.下列属于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收入是()A.按劳分配收入 B.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C.雇佣劳动者的收入 D.出售专利得到的收入 11.下列属于以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收入是()A.工资收入 B.利润收入 C.利息收入 D.租金收入 12.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A.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B.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C..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D.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1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主要是要提高()A.原始创新能力 B.集成创新能力

C.联合创新能力 D.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14.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使(A.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B.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 C.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D.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15.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坚持的指导方针是()A.自主创新 B.重点跨越 C.支撑发展 D.引领未来 16.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要建立的技术创新体系是()A.以国家为基础 B.以企业为主体 C.以市场为导向 D.产学研相结合

17.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要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其内涵是()A.以工促农 B.以城带乡 C.工农互惠 D.城乡一体 18.我国发展现在面临的重大问题有())A.资源相对短缺 B.生态环境脆弱 C.环境容量不足 D.资金严重短缺 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含()A.人民民主专政 B.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0.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 B.调动人民积极性

C.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D.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21.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A.长期共存 B.互相监督 C.肝胆相照 D.荣辱与共 2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A.政治协商 B.民主监督 C.参政议政 D.维护团结 23.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24.我国目前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的内容包括()A.农村村民委员会 B.城市居民委员会 C.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D.机关职员代表大会 25.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针,主要有()A.为人民大众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D.吸收民族文化精华、剔除其糟粕的方针

2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A.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B.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C.培育有理想、有道德的公民 D.培育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27.国家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A.富强 B.民主 C.文明 D.和谐 2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2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 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髓 D.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

3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它们是()A.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B.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C.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D.发展教育科学文化 3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要求是()A.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 B.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C.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D.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32.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A.公平正义 B.诚信友爱 C.民主法治 D.充满活力 33.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积极解决好()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

A.教育 B.就业 C.收入分配 D.社会保障 34.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必须()A.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B.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C.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 D.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35.健全公共安全体系,需要()A.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机构

B.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 C.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 D.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36.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是()

A.尊重自然 B.顺应自然 C.保护自然 D.恢复自然 37.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坚持的基本方针是()A.节约优先 B.保护优先 C.预防为主 D.自然恢复为主

38.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推进()

A.绿色发展 B.循环发展 C.低碳发展 D.包容发展

39.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

A.空间格局 B.产业结构 C.生产方式 D.生活方式

40.加强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和基础。要建立的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包括()

A.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B.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C.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D.生态补偿制度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C 4.A 5.B 6.B 7.D 8.C 9.B 10.A 11.D 12.D 13.C 14.A 15.C 16.A 17.A 18.D 19.B 20.A 21.B 22.B 23.A 24.B 25.D 26.A 27.C 28.A 29.B 30.A 31.D 32.A 33.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BCD 3.ABD 4.ACD 5.ABCD 6.BC 7.ABC 8.ABCD 9.BC 10.BC 11.BCD 12.ABCD 13.ACD 14.ABCD 15.ABCD16.BCD 17.ABCD 18.ABC 19.ABCD 20.AB21.ABCD 22.ABC 23.ABCD 24.ABC 25.ABCD 26.ABCD 27.ABCD

28.ABCD

29.ABCD

30.BD 31.ABC

32.ABCD

33.ABCD 34.ABCD 35.ABCD 36.ABC 37.ABD 38.ABC 39.ABCD 40.ABCD

下载毛概2017年选择题题库(包括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毛概2017年选择题题库(包括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毛概选择题题库8-15章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B ) 。 A.单纯的公有制 B.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

    毛概选择题

    作出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是()。·A.中共十四大·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二大第一次系统地论述社会主......

    毛概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153题,30.6分)1中共十九大报告报告明确提出,要在()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A、2020年B、2035年C、二十一世纪中叶D、二十一世纪末正......

    毛概选择题

    第一套试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2、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3、中......

    毛概选择题

    11、邓小平理论产生的理论基础是(B)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B.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D.社会主义本质论 12、全面阐述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毛概选择题

    第一章 1. 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是在( D ) A. 八七会议 B. 遵义会议 C. 瓦窑堡会议D. 六届六中全会 2.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形成全党共识......

    毛概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 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的是() A陈独秀 B王稼祥 C毛泽东 D刘少奇 2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马克思主义......

    毛概选择题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 上。)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