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会设计《怎样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学校:南海区西樵镇西樵中学 作者: 林生
成果类型:班会活动设计方案 题目:怎样合理作息
怎样合理作息
——班会课设计
一、活动理念:
合理的作息,不但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学生的学习也有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初一学生刚开始进入初中生活,学习的任务比小学重了很多,生活节奏也快了很多。如何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尽快适应初中生活,是必须解决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二、活动目标:
(一)、知识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制作作息时间表,使学生学会有计划地、合理地安排好作息时间,完成学习任务。
(二)、能力目标:提高学生保持合理的学习和生活节奏,科学规划自己的学习、娱乐等日常生活时间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知道珍惜时间的意义,懂得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的重要性。
活动重点: 合理安排时间,懂得养成合理作息习惯的重要性。活动难点:懂得珍惜时间,制定好学习计划。活动形式:小品、视频、小组讨论 活动准备:搜集珍惜时间名言;视频;歌曲《童年》
三、活动过程:
(一)、汇报收集的名言,懂得珍惜时间的重要(播放歌曲《童年》,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
男主持:同学们,你们知道歌词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诗说明什么的吗?(学生回答)
女主持:大家汇报一下自己收集到的有关描写时间的名言。男主持:时间——是无价之宝(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女主持:时间——是一道流星(如: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男主持:时间——是无比的遗憾(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女主持:时间——不能倒退(如:一去不复返)
合:时间是如此之重要,所以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合理安排作息。
(二)、了解如何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女主持:成功人士是如何合理作息的。下面有请两位名牌大学生来说说 她们是如何合理作息的。播放视频《把作息安排变成生活习惯》 附视频内容:
[熊伟,北京大学环环境学院,毕业于北京101中学] 6:00起床
6:20-7:00背英语或语文
早餐
8:00—11:40上课
11:40-12:00梳理上午4节课学到的知识
午餐
12:30-14:00 看30分钟的课外书,午休片刻 14:00--17:00 上课
晚餐
18:00-22:00 自习
这张作息时间表是我高三一年学习休息安排的基本准则,周一到周五执行;周六晚上、周日上午休息,其余时间学习。
很多同学其实和我一样,有着非常适合自己妁时间表、计划书,但无法做到每天坚持。如果始终把按计划做当成是一件痛苦的事,为了遵循而遵循,这样很难持之以恒。计划可以很简单,但不可以老改变,应努力把计划日程变成一种生活习惯,就和一天三顿饭一样自然。高三一年我就只有这份作息时间表,当时我有些同学每模考一次就制定一份新的,而且总是很复杂,常常需要看计划书才知道自己现在该干什么,当新鲜劲过去后就很难再坚持了。
始终如一的作息时间表保证了我高三阶段稳定的学习,也保证了我的学习成绩。我在班级一直都是名列前茅,3月和5月质检 都是全班第一。
学习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给自己度身定制一个作息表,然后一直坚持下去,成功肯定就在前面不远处。
男主持:看完熊伟姐姐的作息时间后,我们再看看范丽丽姐姐的作息情况,播放视频《我的学习时间安排得很周密》 附视频内容:
【范丽丽,清华大学法学系,毕业于湖北省恩施高中】
从高一开始,由于课程负担加重,我开始学会周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这个时间当然主要是课余时间。从大的方面,我把时间以星期为单位,每星期有一个基本的学习任务;从小的方面,我把每天的课余时间分成几大块,每一块安排一门功课的复习或预习。而不同的时期课程安排又不一样——高中前两年重点放在英语、数学,高三则有了相对比较均匀的时间分配。具体方法为:早自习时间,背诵英语单词,句子,或者语文的指定课文、诗词、古文; 中午(除去午休)时间,看看数学解题思路方面的书,或是看看英语的语法书;下午时间,做数学习题,一直持续到晚自习,其中不会的重点地地方找老师请教。剩余的时间可以归纳总结全天的学习所得和弥补残缺。
这种时间安排一直延续到我现在的大学法律专业的学习中,让我能很有条理地安排我的学习和生活,井然有序、效率很高。
归结其原因在于:(1)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2)时间安排紧凑,有益于提高效率。(3)集中精力攻克 一点,可避免三心二意,无所适从。(4)便于清晰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尤其是高考前自己复习的进度,很有针对性。
男主持:请思考:两位名牌大学生姐姐的事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要想成功,必须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并持之以恒。男主持:看完这两位名牌大学生是如何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后,你们有什么样的感想?下面请大家以四人小组进行交流讨论,一会儿汇报。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女主持:下面有请几位同学汇报。
三、看小品,知道合理安排时间要分清轻重缓急
女主持:你想成功吗?你想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其中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必须学会科学计划时间,合理作息。
男主持: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计划,面对学习时间的安排也是如此,所以合理、有效地安排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男主持:否则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请欣赏小品《忙?盲!》
《忙?盲!》
自习课上,小惠翻开地理课本看了起来。看着看着,突然想到下节课就要上数学了,老师要求提前预习,熟悉一下数学公式,于是她翻开了数学课本。这时她听到同桌正在读外语,马上想到外语作业,于是有急急忙忙地翻开了外语课本。她头脑里乱糟糟的,想法很多。下课铃响时,小惠还在冥思苦想。女主持:小惠是“忙”或是“盲”呢?从小品中我们应该得到什么启发? 哪位同学来说说。
(学生说说自己从小品中得到的启发)
男主持: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制定计划时,要分清轻重缓急。
四、指导制作作息时间表
女主持:你平时的作息时间是怎样的?请写出你的作息时间表。男主持:同桌之间比一比,评一评,看谁的作息时间表更合理?(学生制作作息时间表)
男主持:有哪一位同学勇敢上台向同学展示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同学上台展示,台下同学评价)
女主持总结(PPT出示认识安排时间的三要素): 提到安排时间,学生往往会想到“安排每日作息时间”:六点半起床,七点吃早饭,七点半上学,八点上课„„晚上十点睡觉。这是不是安排时间呢?这只是安排时间的一部分,是一种初步的时间安排,因为它只规定了“什么时间干什么”,而没有规定“做到什么程度”,所以不能很好地指导我们的活动。一般地,一个完整的时间安排应包括: ①时间:什么时间和多长时间;②内容:做什么、学什么;③要求:做多少、学到什么程度。
以上三点可简单称为安排时间的三要素。在安排时间时,必须给予综合考虑。女主持:请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运用安排时间三要素的知识修改自己刚才制定的时间安排表,制定出最适合自己的合理作息时间表。
五、教师总结 PPT出示:
聪明者利用时间,愚蠢者等待时间;劳动者创造时间,懒惰者丧失时间;有志者赢得时间,无为者放弃时间;求知者抓紧时间,闲聊者消磨时间;勤奋者珍惜时间,自满者糟蹋时间。
第二篇: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一、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精神面貌
作为一个政府窗口,良好的精神面貌,一个整体形象的基础标准;作息时间合理安排可以让工作人员更好调整好工作精神状态,也能是工作潜意识动力发挥更充分。
二、加大各个窗口之间交流,使每个工作了解大厅工作流程
每个部门之间的交流对于整体工作能力和效率的提高起着决定性作用,让每个人工作人员都明白各个部门分管那一块工作,整个流程的规划,才能整体提升大厅在客户心中的工作效率以及大厅工作人员的素质。
三、建立建议意见制度,及时改进,做到与时俱进
大厅是经济发展现代化的产物,所以必须于经济发展的程度保持一致,更好为本县经济建设做贡献,建立完整的建议意见制度和体制是一个现代化服务部门必备的。
四、互动学习,良好的后勤保障
适当的组织大厅工作人员外出学习考察,参观一些比较优秀的服务大厅的工作环境,和同业务人员交流学习,提高整体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
高淳县投资促进局大厅窗口
2010年7月29日
第三篇: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现在感觉每天特别的疲惫,到底为什么呢?
走上工作岗位上以前的我从来没有超过晚上12点钟睡觉,并且对凌晨过后感有好奇感!那样每天的睡觉时间、饭时间、课时间、余时间等等都基本可以重合。所有时间都是一致的。所以感觉不到什么身体上的疲惫,只是一天一天的过着。但自从走上上班岗位上以后,作息时间从此就全部改变。刚上班时没有分班时还好,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但是由于生产的需要。从一个班生产到1.5班生产再发展到现在的两个大班生产。这个转变让很多员工的身体吃不消,有的甚至受不了而病倒。
难道真的是上班时间长吗?但实际上不是那样的。而是没有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也就是休息时间。虽然上班时间的转变会让人吃不消,但是那样只是短时间的不习惯而已,并没有那么严重。比如说:在白班倒班时肯定会放假倒班,而不是不放假就倒班,所以每个人都会有充足的时间休息,如果倒不过来那也只是第一天不习惯从而倒不过来。造成倒不过来的原因很简单。有的员工由于对游戏的痴迷习惯下班以后还是狂玩,在放假的时间里不休息而是继续玩游戏,所以在上班的时候吃不消,很疲惫,身体很吃亏,甚至病倒,等等。都是有可能的。并会认为是倒班造成的,实际上是自己的一时贪玩儿造成的。
还有很多员工常会说上晚班不习惯,没精神。但是我想如果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肯定会习惯。比如说:上晚班一般都是2点钟下班,但是有的员工下班回家后并不是睡觉而是继续玩游戏,玩到5点甚至是6点钟睡觉。睡到12点钟左右就起来继续玩。我们可以想一想,一天睡6个小时,长时间这样身体受得了吗!如果一下班就回家睡觉,那肯定可以睡的很香,很充足。
所以虽然现在是两班倒,但如果每天先保持充足的睡眠在做他的事,那样肯定可以保持良好的精神上班,而且不会伤害自己的身体。
Pvc班组阮长辉
第四篇:合理饮食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合理饮食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1点你已进入梦乡的时刻,处于轻睡眠,这时还是容易醒来,且多梦而敏感,尤其人对痛觉特别敏感。往往患有某类疾病时,此时就容易有察觉!
2点除了肝脏外,大部分器官工作停止。作为人体排毒的器官,人体要进行大扫除,把代谢的毒素排出体外。因此每天2点的时候应该进入深睡眠。如果未睡也不要饮用咖啡、茶、酒类刺激饮料,而应该选择水和牛奶。
3点全身休息状态,骨骼、肌肉和关节完全放松,此时血压、脉搏、呼吸都处于最弱的状态。
4点呼吸仍然很弱,血压处于更低的状态。供血量极少,有不少患者和体质差的人容易导致死亡。但此时听力很敏锐,稍有响动就会惊醒。此时急急忙忙起身就会导致头晕。
5点肾脏停止分泌工作。经历浅睡和深睡以后,此时起床很快就精神饱满。6点血压开始上升、心跳加快,所以不必睡懒觉。即使想睡,身体机能已经苏醒。由于大肠排毒活跃,5~7点期间应该喝一杯温凉水,俗称“排毒养生水”。便秘人群还可以添加蜂蜜一勺。
7点人体免疫力增强,体温调节处在较低状态,可以进食早餐,而且小肠吸收营养好。
8点肝脏的毒素排除,肝脏处于休整状态,禁饮酒。
9点精神活动能力高,对痛觉反应降低,心脏全力工作。
10点精力充沛,人体处于最佳状态,也是一天中工作最好的时间。安排谈判或会议思维更活跃,将持续到午饭时间。如果进行健身锻炼也是效果明显。11点心脏有节奏活动,几乎感觉不到紧张的工作压力。人体不会轻易疲劳,不过谁在这时仅喝茶聊天,可谓是虚度一天中最清醒时刻。
12点全身总动员,减肥的大好时机,当然最好不要马上吃饭,而把它推迟半小时或者一小时。
13点人体的第二个低潮阶段。肝脏进入休息,血糖略微升高,上半天最佳时间已过,稍感疲倦,需要调整休息。
14点精力减退,反应迟缓,血压与荷尔蒙分泌降低。
15点人体器官较为敏感。比如嗅觉和味觉,人体重新走向正轨。16点血糖升高医生称为“饭后糖尿病”。不过很短暂,不会造成疾病。17点工作效率高,积极主动,健身者的训练量可增加。
18点人体痛感下降,兴奋度降低。
19点血压上升,心理稳定性降低,人容易激动,往往情绪波动。这时进餐应该避免过于油腻,以青菜为主,避免油炸、烹炒。
20点体重一天的最大值,反应敏捷。
21点人的记忆全天最好的状态,利用这段时间学习读书,兴趣较高,有效率,善于记忆课文背诵。
22点血液的血球增加,体温下降,此时应安静或欣赏音乐,放松全身。23点如果没有必要,应上床准备休息。进行调整与恢复。同时准备进入肝脏调整期。对于睡眠质量偏差的人,此时必须应该休息。
24点如果能在22点入睡,此时应该进入梦乡。不宜此时熬夜,会影响脊椎造血和肝脏解毒。新陈代谢为新的一天做准备。
第五篇:怎样合理安排时间
怎样合理安排时间?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计划,面对学习也是如此。如果一位学生对学习时间缺少预先计划,不加思索地开始学习,对学习的内容缺乏安排,那么他的学习就是暂时性的,受情绪影响很大,学习时断时续,这必然影响他取得理想的学习成效。所以合理、有效地安排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一、引导学生明确安排时间的意义
安排时间有必要吗?提到安排时间,就要说到制订计划,不少学生常常对制订计划是否有效提出怀疑,原因主要有三类:
一是觉得自己并没有多少空闲时间可支配,一张课程表和课后的作业,就占据了几乎所有的时间,自己做计划也无非是课程表的翻版。
二是认为制订的计划虽好,但多半不能实施,常常是一纸空文,反而浪费了用来做计划的时间。
三是认为制订计划会使自己成为时间的奴隶,生活变得呆板,缺乏生机,还是根据当时的心情和兴致来活动的好。
以上观点在学生中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典型性,致使学生们对做计划越来越采取回避的
态度,很少进行制订计划的实践。
针对学生的这些疑虑,教师可以组织专题讨论,让学生们自己分析这些问题。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引导,使学生明确什么是真正的计划,以及有计划地安排时间的意义: 1.课程表和老师布置的作业,并不能代替做计划。课程表只是对学生整体活动的笼统安排,至于具体学什么和如何去学,还需要更细致地计划,如面对课后的三、四科作业,怎样去完成,有的同学没有较系统地考虑,往往造成遗漏或拖延。
而且,如果真正明确了课本学习的内容,并把它限定在一定的时间里,而不用所有的时间来对付它,会发现还有不少空余时间等着同学们来支配、安排。
2.制订的计划不能实施,是导致学生们对计划失去信心和兴趣的主要原因。但这不能归罪于计划本身,而应调整自己制订计划的方式,尤其要注意提高计划的可行性。要保证计划的可行性,计划的活动既要适量,又要有一定的灵活度。不少学生不做计划则矣,一做计划就每分每秒都安排,就想包罗万象、一举成功,这样的计划犹如一个完全伸展出去的拳头,已经没有了力度。所以真正有效的计划需要有调整的余地,如同撤回的拳头酝酿着力量,在实际学习中才会发挥它的作用。3.计划是一种预见性的安排,它会帮助学生对即将进行的活动有充分的准备,包括时间、物质和心理的准备,这些准备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自由和主动。相反,如果学生完全依兴致所至,想起一样做一样,碰到一件干一件,应付一时还勉强,但如果活动较多、时间较长,往往会丢三落
四、手忙脚乱,十分被动。所以真正地自由、主动并不是来自盲目、随意,而是来自条理有序。
二、合理、有效地安排时间
合理、有效地安排时间有一定的方法可循: 1.检查己有的作息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都已养成了一定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这些习惯势必支配着他们每天的活动,影响着他们对时间的安排,因此他们要学会安排时间,首先要了解自己已有的习惯。
请学生自己想想,他的一夭是如何度过的?这需要他们自我观察,自我记录,尽量将一天的活动记录下来。
①坚持记录一周七天。
②每天尽量不要到晚上总地记,而是要随身带着记录表,课间、休息时就记一下,晚上睡觉前再检查一下有没有忘记。
③在活动内容一栏尽量记得详细、全面。
经过这样一周的观察和记录,他将会发现自己安排时间的规律,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每天学习之前,是否已安排好一天的学习次序?
(2)是否在效率高的时间内学习重要内容?(他学习效率较高的时间是星期几?是一天的什么时候?)
(3)是否利用好了每夭的整体时间(如上课等)进行学习?
(4)是否能很容易地说出一天每个小时是如何过去的?(否则,指出你经常忽视的时间是哪些时候?)
(5)是否积极地设法避免干扰,能连续地思想集中地进行学习?(常受到哪些干扰?一次学习一般多长时间?)(6)是否经常检查自己的时间安排方式?
(7)是否不把一些无关的书刊、杂物摆放在书桌上,以免牵扯精力、占用时间?
对以上问题作正面答复是应该提倡的;否则,是应力图改变的。
通过一周的记录,学生们对自己安排时间的方式已有所了解。这种方式是他们自然形成的习惯,其中有些习惯是促进学习的,有些则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需要改进。2.认识安排时间的三要素
提到安排时问,学生往往会想到“安排每日作息时间”:六点半起床,七点吃早饭,七点半上学,八点上课„„晚上十点睡觉。这是不是安排时间呢?这只是安排时间的一部分,是一种初步的时间安排,因为它只规定了“什么时间干什么”,而没有规定“做到什么程度”,所以不能很好地指导我们的活动。一般地,一个完整的时间安排应包括:
①时间:什么时间和多长时间;
②内容:做什么、学什么;
③要求:做多少、学到什么程度。
以上三点可简单称为安排时间的三要素。在安排时间时,必须给予综合考虑。
3.掌握有效安排时间的要点和步骤
第一,必须把要做的事情和可做可不做的事情清楚分开,然后从重要的、难度大的事情开始着手去做。在这一步中,学生要学会在许多活动中做出取舍,选择最重要的事情,以保证计划的可行。
第二,了解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有哪些,特别是空闲时间,并正确地使用它们。第三,安排时间长度不宜过长,作为初中学生一次学习时间可以在一小时到一个半小时之间。
第四,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凡是学习记忆性的功课,如学英语单词时,休息的时间要短,但次数要多,因为这类学习是单纯的,很容易产生疲劳,而这类学习又是需要反复的,所以只要短暂的休息,疲劳一消除就接着学,可以很好地巩固学习内容.而学习需要理解的功课,如学习数学、语文时,休息次数要少,休息时间要长。因为这些知识本身前后有联系,只有进行较长时间的学习,才能保证思路连贯,促进理解.三、从安排一天的时间开始
在学生们对以上安排时间的要点有所认识之后,即需指导他们结合自己的特点及习惯来安排时间、制订计划,首先进行一天的时间的安排,最好在前一天晚上临休息前进行。请按以下步骤来做一天的时间安排。1.列出“一天活动内容”。
包括课本学习、课外活动等内容。内容列得越具体越好,越详细越好,例如看哪本书,读多少页,做哪些练习等,即把完成要求都写清楚,可以采取列表形式,更是一目了然。
2.按重要性将一天内的活动排序。
学生们列出了一天内的活动内容,还要将活动按重要性排序。因为不可能将所有事情齐头并进,总要有前后顺序、一个一个地进行。而且各种活动本身就有主次之分,有轻重缓急之分,只要我们加以划分,优先安排重要的、紧急的和比较难的而又必须做的事情,就能感到胸有成竹,有条不紊地完成各种活动。请学生们将自己列出的一天活动内容的重要性标出来,请使用以下符号标注:
☆表示最重要和必须做的事情
△表示比较重要和迟早要做的事情 O表示一般的和可做可不做的事情 3.明确自己拥有的时间
对自己所拥有的时间有清楚的了解,知道哪些时间已经有了常规的安排、哪些时间自己可以灵活支配,知道校内有哪些时间和校外有哪些时间可利用,这是非常重要的,否则计划要完成的活动就像空中楼阁一样,找不到落脚点,无法落实。
请填写你可利用的时间 4.建立时间活动表
当对活动内容和可利用的时间都有所了解时,就可以将活动内容和时间恰当地联系起来,将,定的活动内容安排在最适于它的时间里.这里既要考虑你的习惯,又要考虑人们介绍的原则.经过一番对应匹配,将获得一份令人满意的“一夭时间活动表”。
四、制订阶段学习计划
通过制订并执行“一天时间活动表”,学生们肯定会有许多感受,比如发现每天的活动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重复的,已经成为常规的习惯。而且,因为学校学习安排是以周为单位的,所以同学们每周的学习活动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制订周学习计划有利于比较稳定地执行计划安排,形成自己的时间表。而且,升入初中后,学习的科目逐步增加,学习的内容也增多了,这时需要学生们进行更全面的考虑,怎样合理地安排时间发展自己的特长和补救薄弱的科目呢?这需要更长远的计划,即制订学期计划.学期计划里学习目标往往比较宏观,内容比较笼统,要想完成学期计划,必须制订相应的周计划,才能保证学期计划或更长期的计划得以实现。比如,有一学生的学期计划为“在上好课的前提下,复习小学语文、数学,提前自学初一的数学和外语„„”这里面的学习目标必须在周计划里有具体体现,因此,制订周学习计划是同学们进行阶段学习计划的基本单位。
“一周学习计划”是“常规安排”和“每日安排”的合成。它的制订思路和步骤与“一日时间活动表”的制订基本一致。当学生对活动内容和可利用的时间都有所了解时,就可以将活动内容和时间适当地联系起来,将一定的活动内容安排在完成它的最佳时间里,这里既要考虑你的习惯,又要考虑我们介绍的原则.经过一番对应匹配,你将获得一份“一周学习计划表”
一天,一个少年正埋头在阁楼上学习,母亲几次喊他下来吃饭都不见动静,只好把饭菜端上去。少年一面看书,一面下意识地将盘子里的东西夹起来往嘴里送,很快就将它们一扫而光。母亲走上来收拾盘子时问:“鱼子酱的味道如何?”“鱼子酱?”少年感到莫名其妙。“你刚才吃的呀!”母亲也莫名其妙。“它是鱼子酱?”少年深感遗憾。要知道,这是他最爱吃的食物,母亲今天特意为他做了一盘。谁知光顾看书,竟不知道吃的是一盘向往已久的鱼子酱。
故事中的少年就是1970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获奖者朱利叶斯。从这则故事中我们了解到朱利叶斯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跟他抓紧时间有关。对此,贝多芬和莫泊桑也深有同感,贝多芬说:“我的一切成就取决于我对时间的珍惜”。莫泊桑感慨:“世上真不知有多少能成就功业的人,都因为把难得的时间轻轻放过以致默默无闻了。”
实现高考目标,最重要的资源莫过于时间。你可能会说,高三了谁不知道“惜时”呀!我和班上的同学开夜车、加班加点学习那是常事,睡眠和休息时间都被减少了,体育锻炼甚至被取消了呢。
其实,同学们如此“惜时”,短时间内学习成绩能上去,可时间一长,大脑和身体就吃不消了,就会出现神经衰弱的症状:头昏脑胀、精力无法集中等。学习效率反而严重下降,真是得不偿失。高考复习就像长跑一样是有氧运动,因此,我们不能采取短跑的冲刺战略。复习时间安排应该遵循“持久和高效学习”的原则。也就是说在时间安排方面要立足长远,保证高考复习过程中大脑机能和身体活动能力处于良好水平,至少不能有明显下降。在此基础上,再来考虑提高效率,做到高效率的学习和生活。真正的“惜时”是有效率地完成每一件事,真正的“惜时”是节约时间而不是延长时间。鲁迅先生说:“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高效复习的两条原则。遵循两条基本原则就可以保证自己的学习生活高效,这两条原则是:
第一、劳逸结合,科学用脑
它要求我们一张一驰地安排生活,换言之,我们要把学习活动和其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安排。这样既保证了各项活动的顺利完成,也保证了大脑得到休息和身体机能得到较好的维持。
第二、交叉安排,高效学习
这要求我们不要长时间复习同一门课程,也不要长时间采取同一种学习活动方式。因为长时间从事某种单一活动会使大脑某些活动区域的细胞活动过度,导致学习效率下降。交换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可以使得部分疲劳大脑区域得到休息,休息的大脑区域则进行工作,这样既没有妨碍大脑的休息,也保证了学习活动高效率地进行。
具体说,交叉安排表现在:
a不同学科复习时间的交叉安排,比如语文、数学、外语、生物、物理、化学等课程按照文理交叉的形式安排,不要长时间进行一门课程的复习;
b不同学习形式之间交叉安排,比如记忆、解题、阅读和知识整理等活动交替安排,不要长时间采取同一种学习形式。
7-1>7 还是7+1<7
7+1会小于7.因为人休息不好,就工作不好。有的同学以为在学习上花的时间越多成绩就越好,哪怕当时自己并没有进入学习状态。他们会认为坐在座位上就算学习,就对得起父母,自己也就问心无愧。其实这个时候思想跑马,根本没有学进去,也没有得到休息,造成了7+1<7的困境。
7-1会大于7.如果你善于安排休息时间,会有利于大脑和身体机能得到恢复,从而提高效率。另外,许多同学休息以后发现其他同学还在那里坚持刻苦学习,对于自己的休息会感到有些内疚,产生学习上的紧迫感,可以造成激发学习动力的客观效果。他们在学习时会更专心,学习效率会更高。因此,7-1反而可以大于7.作息时间规划的五个步骤
我们把上面的思想落实到自己高三阶段时间安排上,需要经过五个步骤:
第一步,列出每日必须进行的各项活动。比如上课、写作业、睡眠、吃饭、上下学、体育锻炼、看新闻联播„„
第二步,根据自己现在的生活习惯,安排好各项活动的基本顺序。如起床、洗漱、早餐、上学、上课„„
第三步,测算各项活动的时间长度。你可以观察和记录自己近期做每一件事情所花费的平均时间作为参考。
第四步,根据劳逸结合、科学用脑,以及交叉安排、高效学习的原则调整各项活动的顺序和学习时间安排。最基本的思路是:a两项学习活动之间应该安排生活、劳动等其他活动;b学习时间比较长(90分钟以上)时应该安排两门课程(最好是文理科)间插复习或者两种方式(阅读和解题)间插学习。
第五步,根据效果调整作息时间表。每个适合自身情况的作息时间表都不是一次形成的,我们需要根据每日作息时间表的执行情况调整各个项目的顺序或者是时间长度的安排,直到找到一个符合自身情况的作息时间表为止。建议大量上网,但不要沉迷游戏和聊天,可以查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资料,专业方面的信息,或者那些能够教你如何在学校里更能混的开吃的香的有效信息。如果你想考研,就赶快关注一下当前的动态,如果你想工作,就查一下就业形势。再就是去一些对自己某方面有帮助的论坛结交一些有识之士,对你未来的道路会有很大帮助。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做一次旅游,旅游会开阔你的眼界,让你领略一些在原来的地方领略不到的东西。一个人的经历就是一个人的能力。不少管理者都有这样的感慨:“忙了一天,也不知道忙了什么,时间还不够用。”其实,只要有效地运用时间,就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在相同的时间里做更多的事,而且做得更好,成为一名出色的管理者。如何才能有效地运用时间呢?
一、按照事务的类型来安排时间。大致来说,事务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管理者花多少时间,应视其类型而定。
①紧急而且重要。包括与客户洽谈业务、未按时交货、设备出故障、产品质量出现问题等。管理者对这类燃眉之急的事一般都不会马虎,必须花上整天的时间来处理,直到解决为止。
②重要但不紧急。包括远景规划、产品创新、人才培养、组织协调等。这类事务看起来一点都不急迫,可以从容地去做,但却是管理者要下苦功夫、花大精力去做的事,是管理者的第一要务。如果不在这类事务上花最多的时间,管理者就是“不务正业”。
③紧急但不重要。包括批阅日常文件、工作例会、接打电话等。这类事务也需要管理者赶快处理,但不宜花去过多的时间。
④不紧急也不重要。包括可不去的应酬、冗长而无主题的会议等。对于这类事务,管理者可先想一想:“这件事如果根本不去理会它,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如果答案是“什么事都没发生。”那就应该立即停止做这些事。
二、每天首先着手最重要的工作。一般而言,管理者每天都必须处理许多事务。不少管理者错误地认为,他们可先处理好最次要的事激励自己,最后才面对最重要的工作。这其实是一种不经济的利用时间的方法。把它拖到最后来干,管理者经过一天的工作,大都已疲惫不堪,很难有足够的精力来考虑它,时间也不会很多,想把它做好很难。管理者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内心深处有畏难情绪,回避最重要的工作。作为一名出色的管理者,一定要克服这样的心理倾向,首先着手最重要工作,用足够的时间精力来处理它,并把它办好。
三、每天留些“机动时间”。管理者容易犯这样的错误:用各种活动把一天的时间表排得满满的,以致没有一点“机动时间”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如果出现意外情况,管理者就不得不放弃计划中的工作,来处理突发事件,而今日未完成的工作,就必须加进明日的工作表中。工作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短跑,如此给自己加压,管理者坚持不了多久。因此,管理者应每天留些“机动时间”,即使没有发生突发事件,管理者也可利用“机动时间”处理一些较次要的问题;或与员工联络一下感情;也可休息一会,考虑一天工作中的得失等。这样,管理者就可紧张而又不失轻松地完成一天的工作,从容地面对明天的挑战。
一个是著名的记忆曲线,就是说记一样东西,记第一遍可能一天甚至一个小时就忘了,再记一遍可能管一周,第三遍可以管一个月,第四遍可以保持半年,所以学的东西不能看一遍就算了,但时间又不允许你天天看,你可以按照学习的规律,当天学的东西当天再看一遍,周末把一周学的知识复习一遍,一个月后把这个月的东西再复习一遍,半期再看一遍,这样既有效率又记得牢。
还有一个记忆特征,卡耐基在他的《人性的弱点》里说的,“一样知识只有被运用过才能记得牢。”比如说学电脑,你捧着一本电脑书背上一个月,可能还不如一边看书一边操作一天记得牢。有的英文单词你死活记不住它是什么意思,但你要写一篇作文要用,往往是写一遍之后就再也忘不掉了。这一点对数学尤其适用,老师在上面讲,你在下边听得头头是道。但过两天把老师讲的原题拿出来,很多人又不会做了。因为你没有把例题下来自己做过一遍,也就是说没有把知识运用过,当然记不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