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理专家支招应对校园欺凌范文
心理专家支招应对校园欺凌
12-19 备受关注的中关村二小“学生受伤害”事件发酵多天后,学校已经聘请心理团队进驻,为学生、教师、家长进行心理辅导。而此事所引发的讨论却并未终止,当孩子哭哭啼啼地跑回家说自己被欺负时,作为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办?校园欺凌行为到底该如何界定?如何预防校园中出现此类事件?在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温方看来,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根源在于欺凌者、被欺凌者、围观者在“社会化教育”上出现了短板,而对孩子社会化学习的参与中,家庭教育是主角。
在一起校园欺凌事件中,除了欺凌方、被欺凌方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群体就是“围观者”。
被欺凌者
家长不能被坏情绪所“绑架”
小学5年级从外地转到北京学校的小杰,急切地想要融入到新的班级当中。由于说话夹带口音,初来乍到又没有要好的朋友,小杰没少受到班上同学的孤立和嘲笑。然而,小杰对此却是毫不在意,为了“求他人一笑”,他甚至偷偷省下自己的早点钱买了玩具“孝敬”班上的同学。在被“淘气”的学生捆绑到自行车棚的电线杆上取乐时,小杰也以逗笑了“恶作剧”的同学而感到高兴。对于这一切,小杰的家里人一无所知。一次,小杰洗澡时被妈妈发现了伤口之后,这一切才瞒不住了。这时的小杰却依然拦着妈妈,“你别去学校问,你问了我的日子更难过。”
这是温方曾经接待过的一个案例。温方表示,如果家长和学校老师观察不到位,校园欺凌常常很难被察觉,而一旦被察觉到一般就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10岁到20岁之间的孩子,正是急切寻求同辈认同感的时候,身边有人才觉得有安全感。在这个过程中,既有可能受到精神上的欺凌,也有可能受到身体上的欺凌。”温方表示,出现这种现象,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家庭对于孩子的过分保护,使得孩子欠缺自我保护的能力以及人际沟通的技巧。对于这类孩子,应该注重通过相应的活动培养他们的成功感,在别的方面获得了满足感和成就感,就不会再为了争取别人关注而努力。
那么,当听说孩子在学校受到“欺凌”时,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办呢?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心理科主任黄薛冰表示,孩子遭受欺凌,家长肯定会心疼愤怒,这种情绪完全可以理解。“情绪没有对错,家长出现情绪是正常的。”黄薛冰说,家长有情绪,但不能一直沉浸在情绪当中,而是要疏导情感,不要被情绪所绑架,然后再理性地解决问题。“妈妈都想保护孩子,但一定要明白:保护孩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他健康地成长,包括挫折在内的各种经历都可以转化为孩子的成长经历,关键在于如何解读和应对,惩罚对方不是根本目的。”
温方则表示,出现此类问题时,家长“全面”地倾听、了解很重要,不仅要听自己孩子的说法,还要听对方的说法。“要听叙述,不要插话,更不要往深处追问,因为追问的时候,孩子有时候会无意识地编造对自己有利的谎话。”听完叙述做相应指导时,要强调“适应”,“客观现实就是这样,对方就是不讲道理,听听孩子选择如何适应,要躲吗?怎么躲?如何巧妙地躲?家长在倾听的过程中帮助孩子‘去伪存真’,帮助孩子进行解决方案的优化,比如学会自我保护,让 自己强壮起来,学会向家长老师求助等。”
欺凌者
家长要教会孩子认识行为边界
“我们家孩子不就是煽了别人一嘴巴吗?”“他不骂我们,我们能打他吗?”晓航因为在学校里“欺负”了同学,被安排转进了工读学校。对此,晓航的妈妈一直愤愤不平,坚信“挨打的学生家长肯定拍马屁了,跟学校有不清不楚的勾结”,孩子间的“玩笑”不值得如此大动干戈。
温方告诉记者,在他做过咨询的案例当中,晓航妈妈的反应代表了不少欺凌者家长的心态。在中关村二小的校园伤害事件中,一方向另一方身上扣了厕所垃圾筐的行为,是否构成了校园“欺凌”和“暴力”也成了各方冲突的焦点之一。温方表示,目前对于校园欺凌并没有太过明确的界定。按照校园欺凌问题权威专家的界定,欺凌具备三个基本特征,即“重复发生性、伤害性和力量不均衡性”,这三个特征现已被世界范围内的众多校园欺凌问题研究者所接受。然而,伤害性该如何界定等问题并没有特别清晰。“我们更多考量的是被欺凌者的感受,孩子感觉自己受到了不正当的待遇,在心理上产生了痛苦的感受,不接受对方的‘玩笑’,基本可以判定孩子受到了校园欺凌。”
而校园中“小霸王”的诞生,与有着类似心态的家长不无关系。温方形象地打了个比喻,孩子在家里吃的都是小桌营养餐,而进入学校准社会后吃的是大锅饭,在这一转化过程中,孩子没有得到很好的适应,在家里为所欲为的行为没有得到很好的矫正,因此模糊了行为边界,成为校园“霸王”。从以往的统计情况来看,“欺凌者”在家庭教育上均存在缺失:在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等群体中,校园暴力更容易多发。
此外,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的是,欺凌行为其实也会为欺凌方带来伤害。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心理科主任黄薛冰说,有些家长看到孩子成为欺凌方,还会鼓励这种行为,以为这样孩子就不会受欺负。然而,俗话说,强中自有强中手,恶人自有恶人磨。欺凌别人实际上是一种恶的倾向,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与人相处时,处处要占上风,别人比他强他就受不了,总以欺压别人取乐。长此以往,他在人际关系方面会出现很大的问题。这样的孩子习惯通过拳头去解决问题,与社会规范不融,就会被隔离在社会之外,很难与他人有深入的人际关系,没有朋友、结了婚与家庭的关系也容易紧张。如果引导不好,这样的孩子还容易出现反社会倾向,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此外,欺凌他人的孩子与自我相处容易不和谐,孤立隔绝的人际关系反过来也会影响他的心理健康。
围观者
学校要注重培养“公民意识”
在一起校园欺凌事件中,除了欺凌方、被欺凌方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群体就是“围观者”。有研究发现,围观者在欺凌事件中占有重要地位,当没有围观者的时候,欺凌事件的恶劣性质会下降,欺凌时间也会缩短;围观人数越多,欺凌者的快感和被欺凌者的痛苦也就越大。
温方介绍说,美国对于校园欺凌事件的处理非常严格,除了对于欺凌方进行处置之外,对于没有阻止欺凌行为的围观者也有一定的处罚行为;而我们国家却并不是如此。“其实受罚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让学生们意识到,作为一个社会公民应该怎么做:你受到欺负了应该怎么做,你看到别人受到欺负了你该怎么做,这就是所谓的‘公民教育’。”有专家表示,不少学校由于受到功利化教育导向的影响,只关注知识教育,而对于学生的公民教育、心理教育、法制教育的意识都很淡漠。在温方看来,在学校出现校园欺凌事件时,学校的处理方式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途径,以此告诉学生,行为边界在哪儿、如何学会自我保护利用自己的力量去支持正当的行为。
“对于校园欺凌事件的预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多方参与。而社会化的学习主要应该由家庭教育来完成,学校教育应该发挥补充作用。”
1.美国:反欺凌法严惩施暴行为
美国从2000年以来开始立法严厉惩处校园欺凌行为,目前,全美约有45个州颁布了《反欺凌法》。这些法律要求学校职员见到欺凌行为时必须立即报告和干预,调查并惩罚加害者,通知家长,并需要提供心理咨询援助,预防欺凌升级到枪击。
2.澳大利亚:政府支持提供培训
澳大利亚建立了政府支持的组织和网站,如“反欺凌网络组织”和“澳大利亚无欺凌计划”,以帮助学校了解欺凌现象,为学校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教师培训的指导大纲。
3.韩国:开通校园暴力热线电话
韩国政府分别于2012年、2013年和2014年连续出台了预防和治理校园暴力对策方案,并开通了举报校园暴力的24小时电话热线,将学校周围二百米内设为警察负责区,并加强学校周围安全巡逻。
4.日本:第三方机构进行调查
日本不少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都设立了“校园欺凌问题对策委员会”等第三方机构。当学校中发生因校园欺凌问题而出现自杀等严重事态时,该机构具有自行调查的权力,对校园欺凌事件进行调查,防止学校或教育部门牺牲学生的利益。
第二篇:安全专家吴甘霖为学生支招如何应对校园欺凌
安全专家吴甘霖为学生支招如何应对校园欺凌
近一段时期来,校园欺凌已经成为社会热点。继教育部等9部委在前不久联下文治理校园欺凌后,12月12日,中国政府网在首页也发表“要闻”《李克强: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披露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要采取各种措施,对校园欺凌现象进行治理。这一方面说明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到了让人难以容忍的程度。
前不久,北京召开了一场“青少年学生自我保护研讨会”,包括中国关心下一代委员会有关领导和有关专家人士,纷纷为解决青少年安全问题支招。其中,安全教育专家、方法学家吴甘霖先生的发言及他刚出版的新书《孩子,你该如何自我保护》格外引人注目,在该书中,有不少关于如何应对校园欺凌的内容。为此,我们采访了他。听他发表了不少学生如何应对校园欺凌的意见。
一,与其忍气吞声,不如奋起抗争
“校园欺凌,给成长的青少年造成了极大伤害甚至终身的阴影,也让广大家长揪心。要解决这一问题,当然需要在根本上改善校园安全环境。与此同时,也需要学生们学会自我保护。”吴甘霖开门见山地说。
那么广大学生该如何应对校园欺凌,以实现自我保护呢? 吴甘霖说:“首先要提高敢于与校园欺凌做斗争的勇气。在校园欺凌中,受害者往往怕事,默默承受而不敢反抗和告发欺凌者,导致受到伤害不断加深。因此,要避免忍气吞声,避免成为那个“好捏的柿子”,而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进行抗争。”
在大多数情况下,校园欺凌都是强者欺负弱者,人多势众的欺负势单力薄的。而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一味忍让的青少年学生就更多了。即使事实已暴露,受害的学生与家长,往往采取只接受道歉或让孩子转校的方式,不敢正面抗争。
对此,吴甘霖引用了一句有哲理的话:“人有三分怕虎,虎有七分怕人。”只要我们敢于向校园欺凌的人说不,校园欺凌的现象就会越来越少。二,遇到校园欺凌,以智慧方式有效处理
吴甘霖说,要勇于向进行校园欺凌的人斗争,但是也得注意策略。
在对一些事例进行分析时,吴甘霖谈到一个观点:面对欺凌,我们要“见义勇为”,更要“见义智为”。这样,不仅学生们会更少受到伤害,而且还会更好地战胜坏人,净化社会空气。
三,自己难解决,伸开双手求帮助
吴甘霖还讲述这样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当遭受到伤害的时候,一些青少年总是有这样那样的顾虑,害怕被家人知道骂自己,害怕被朋友知道笑话自己,更怕受到坏人更深的伤害„„于是他们先是自己扛着忍着,这样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有可能进一步让伤害加深。
应该说,上述问题,首先是那些“坏孩子”的责任,此外,学校与家长也有责任。此外,学校有责任,怎么能容忍这些“校园欺凌”的事件存在片?家长也有责任,因为没主动与孩子沟通,给孩子“安心丸”,所以孩子有问题也不敢于向自己反映。
吴甘霖说:这要注意两点:
第一,不要等到别人问你的时候,才被动告知问题。
第二,自己扛不起的担子,找人帮助,说不定就不会这么重了。应该及时地告知自己的父母或者老师,积极地和父母、老师、朋友等沟通交流,不要不好意思开口。一个人觉得迈不过去的坎,可能与别人一进行交流,就会柳暗花明了。
对此,吴甘霖强调说:自我保护,并不等于自我承担。作为学生,当自己遇校园欺凌,自己难以解决时,一定要应该伸开双手向有关人员求得帮助。如果遭遇很严重的伤害,而父母和老师也很难保护你,那么你还可以向法律和媒体求助。四,不要从受害者变为伤害者
被伤害了,当然是值得同情。可是,有的孩子被伤害后,却未能把握好分寸,他们或采取过分的措施,导致防卫适当,有的则产生报复心理,想尽办法来加害别人,来解心中的愤恨。而这样的结局,往往是让自己从最初的受害者变为伤害者。有时不仅不能自救,反倒可能害人害己,甚至触犯法律,毁了自己的一生。这时就要注意:
1、永远要有“底线意识”
2、学会排解心理压力
3、正确处理好同学朋友关系,也重视寝室关系学 五,培养“结果思维”,避免盲目冲动
吴甘霖指出,许多校园欺凌与暴力,来自于孩子之间甚至是同学之间。这个阶段的人,往往情绪不稳定,易冲动,自我中心很强,一遇抵抗,不好的情绪就容易瞬间升温,容易很快以极端的方式使用暴力。
目前的校园暴力有一突出特征,在矛盾产生和激化时,有些人总是在你缺乏防备时,突然用凶器解决问题。不仅一些社会上的人针对学生时是这样,而且同学之间闹矛盾时,有的人也容易“一语不合,拔刀相向”。
当意识到这种风险后,我们就该有警觉,在行为上就更注意方式,尽量不让矛盾激化,同时,在与其接触时保持距离,不仅自己不能带凶器,而且也格外提防对方是否会用凶器。为了避免因为盲目冲动,导致各种伤人伤己行为的发生,吴甘霖倡导学生中多多培养“结果思维”。即当采取任何行为,都要意识到它会带来什么结果。想想结果好不好,就能较为理智地控制自己的冲动情绪了。
第三篇:校园欺凌的应对策略
校园欺凌的应对策略
我一走进班,学生就告我:”XX哭了。”我瞅着最后一排的XX趴在桌上。我又强压怒火走到他座位旁。问谁打的?同桌理直气壮地说:“我看一下他的卡,他不给我看,我说了他几句,他就扔了卡。我打他胳膊就打在他脸上了。”我又问了周围的学生。然后又问被打的同学:“卡是谁的?”他说是他的。
我让打人的学生站起来,教育他别人的东西不能强行要,更不能以武力征服。要求他赔礼道歉,然后写保证书。
然后,我上台讲,我们是一个团结的大家庭,要相互尊重。不能以武力征服别人。学生们静静地听,我反复强调。
课间,一名男学生把另外一名男生的校服脱下,上身赤裸,让人看好看。我发现了,怒目而视,让他赶快把衣服穿上。那位男生穿上衣服灰溜溜地跑了。我觉得校园欺凌应该引起重视。
校园欺凌的原因:
1:独生子女的出现,养成了任性、自私的性格。孩子在家里全家人让着,宠着。自己觉得是小皇帝,一呼百应。到了学校,突然融入了一个集体,同学之间难免产生摩擦,有时是语言不合,有时是性格不合。于是产生了争执,互不相让,逐渐升级到拳打脚踢。
2:家长不会正确引导。孩子回家告状,家长只听有理的一面,不去追问原因。久而久之,产生了对一些产生摩擦的学生的偏见。甚至教育孩子以暴治暴。孩子不考虑后果,在家长的纵容下,产生了报复的念头,甚至找好朋友打群架,引发校园欺凌事件。
如何应对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1:教师从学生一入学就教育学生在这个大家庭里,同学之间要相互欣赏,相互关心,相互忍让。同时同学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不要歧视别人,更不要傲慢无礼。我们是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只有互相团结,才会形成良好的班风,形成互相帮助,互相进步的集体。让文明之风在班内蔚然成风。
2:经常进行心理疏导,发现有欺负别人的学生,应该及时教育,反复抓,抓反复。通过耐心的说服教育,一些爱逞能的学生就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与不足之处,逐渐变得善于团结同学了。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
3:在家长会上,教师及时告知学生的心理动态以及行为习惯。针对共性问题,让家长认识到存在的教育误区,与教师达成共识,齐抓共管。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教育,学生的认识就会转变,学生的行为就会改变,学生的做法就会向着文明发展。
总之,校园欺凌现象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难题,我们应该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发现。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居安思危,才会出现一个和谐、文明、有序的学习环境。
第四篇:如何应对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
如何应对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
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之间只存在量的差异,没有质的区别。校园欺凌主要表现是欺负弱小的同学,令受害者在心灵及肉体上感到痛苦。校园欺凌通常都是重复发生,而不是单一的偶发事件。
不管是暴力还是欺凌,都会对受害者造成伤害,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如:恐惧、消沉抑郁、创伤后遗症、忧虑、胃痛、吸毒、酗酒、自残....其他影响(常常逃学、对老师不恭敬、寻求黑社会报复等)。
一份对15个省市中小学的抽样调查显示,36%的在校学生被抢劫伤害等暴力犯罪侵害过。而说起“有没有被人欺负的经历”时,则约有70-80%的学生均受过同学的欺负,大多数是受过身体上的侵犯。有的是被别人故意撞倒,有的被同学用铅笔戳过眼睛,有个子小的同学曾经被个子大的同学一把抱起来,然后突然放手摔到地上等等,形式很多。
还有些就是物品的侵犯,铅笔被人拿走,书包被同学藏起来等。被冷落也被看成是受欺负的一种形式。如此的高发率其实与青少年身心特点有关,青少年身心发展中呈现的一些特点,使他们易成为校园暴力的高危人群:
1、易冲动,判断事物不客观,处理问题带情绪,自控能力差,易受情境影响。
2、独立意识建立,期望别人把自己看成大人;爱出风头,喜欢逞强,希望充当伙伴崇拜的“老大”。在该心理驱使下,易以暴力挑衅来获得成就感,满足虚荣心。
另一些青少年则相反,心理脆弱,自我防护能力差,受暴力侵害时选择忍气吞声,“受点皮肉之苦可消灾”,助长校园暴力行为的滋生蔓延。
3、自我意识刚刚形成,易出现自我同一性和社会角色的矛盾冲突。此时青少年最需要的是精神支持,能使自己看到希望。然而,他们从小到大,无时无刻不处于有形/无形竞争压力下;加上其他方面的困扰,压力日积月累,精神得不到松弛调整,思想苦闷,易把压力转向对他人和社会实施攻击。
4、有强烈的伙伴集团倾向。这些集团容易在不良头目带领下发展成反社会团伙,“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为朋友两肋插刀”,发展帮派成员,为扩大地盘打群架,成为团伙暴力的根源。
5、不良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大。青少年特别关注人际关系;交往中扮演好自身角色,有助于建立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缺乏交往技能,则难以和别人沟通,不能愉快相处,易出现孤独、彷徨等情绪问题。此时出现暴力倾向的可能性很高。
6、伴随自尊的发展,特别爱“面子”。一旦交往受挫,便封闭自己,因孤独感、嫉妒心理而诱发激情报复,甚至演变成故意杀人。“差生”自认“低人一等”,对他人心怀嫉妒;破碎家庭子女缺少温暖环境,自卑心强等,格外易将所有的挫折和批评(即使明知是善意的)都当成是对自己人格的“诋毁”,从而激发强烈的暴力行为动机。
那么什么样的孩子易成为欺凌者而哪些孩子又易成为受害者呢?典型欺凌者具有以下人格特征:霸道和冲动,倾向使用暴力欺压他人;比较自我中心,对受害同学缺少同理心;得到部分朋辈的认同,行为上比起其他同学突出。
而一些孩子看见欺凌者的暴力行为得逞,于是协助及附和欺凌者,嘲笑受害者无用,有些则藉此保护自己,免受欺凌者,则易成为被动欺凌者。易受侵害的孩子往往存在着或大或小的性格缺陷,而孩子人格的形成受家庭影响最深切。只有合格的父母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孩子。
因此,受害儿童大多来自以下家庭。
类型一:弱势家庭封闭、外来、下岗、贫穷家庭的孩子易形成自闭性格。
类型二:富裕家庭喜欢炫耀、露富的学生容易成为被抢劫、勒索的目标。
类型三:暴力家庭受到父母暴力行为的影响,孩子也习惯用拳头来解决问题,而这样的孩子在互殴中往往也成为被侵害的对象。
类型四:单亲家庭来自这样家庭的孩子自卑敏感、不愿和别人沟通,缺少家庭管教这些孩子往往性格内向、害羞、老实怕事;在同学间不受重视,缺乏与朋辈相处的社交技巧,容易引起同学不满和反感。
只有很少朋友,在学校中十分孤单;有身体或智能障碍者;沉默、表达能力不佳者;性格或行为上有异于他人(如有特长、爱张扬的学生易招来“教训”,邋遢的孩子容易成“出气筒”)。
作为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受欺凌,如果怀疑孩子受到了欺负,首先要弄清事实真相:你的孩子是受欺负者吗?因为有时孩子之间的打闹很多都是出于孩子之间的社交尝试,游戏,或者善意的追逐,并不会牵扯到道德领域的是非。
儿童发展心理学家发现,在儿童社会交往,也就是玩耍的过程当中,无论哪种文化,进攻性行为都在所难免。事实上,能够显示一些进攻性或许是儿童社交发展的必经之路。不幸的是,当孩子们确实受到暴力欺凌行为的身体或精神伤害时,又往往不愿意主动地向你透露。
这些孩子或许认同了别人给他起的难听的绰号,或许认为他们应该自己来处理这件事情。此外,如果孩子们担心父母得知事实后,可能会有过激的反应;或者不想再给父母增加负担,他们往往就会保持缄默。
那么作为父母,要能及时观察和判断孩子是否受到欺负,应当注意哪些潜在的征兆呢?
经常发生的身体征兆 :
1、伤痕与淤紫;
2、衣服被撕破;
3、头疼、肚子疼、胃口差;
4、失眠做恶梦。
而社会性征兆则表现为:
1、不愿意上学或向家长要求转学;
2、经常丢钱或心爱的物品等。
当孩子受到欺负时,有些父母认为联系侵犯者父母可以对暴力孩子的行为做必要的纠正。但现实生活中,往往效果不佳。芝加哥教育专家克拉克说:“喜欢欺负别人的孩子是在家里学会用暴力方式解决问题的,他们同样是受害者。
除了导致同样的暴力事件发生在成年人身上,从而吓坏他们的孩子之外,家长们并不能通过开展妈妈或者爸爸之间的交流而加深了解。暴力具有向后传递的特性。它从一代人传到下一代,又从下一代人传到下下一代。一个孩子喜欢暴力是因为他的父亲是个暴徒,而他父亲之所以是个暴徒又是因为他祖父也是个暴徒。”
也有些父母们总是希望孩子能够积极反抗和自卫,以免养成懦弱的个性。但是,大多数父母同时又理智地认识到,打回去的教育并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很多时候孩子间的打斗基本上都是暂时性、代表性的,并不存在原则上的敌意,他们今天吵明天好,在这一过程中互相磨合,逐渐学会交往。
如果轻易地教孩子以动手方式来解决问题,就容易使孩子的争斗升级,形成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激烈局面,最终造成更大的伤害。更何况,成人社会中,暴力行为最终也要受到社会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因此,教孩子正确的交往技巧,学会以智慧和能力取胜,才是孩子立足于未来社会,并在竞争中获得成功的根本途径。
具体的应对方法可以是:
1、给孩子的穿戴和学习用品尽量低调,不要过于招摇。
2、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去挑逗比较霸道和强悍的同伴;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及时找老师解决。
3、教育孩子上下学和活动时尽可能结伴而行;独自出去找同学玩时,不要走僻静、人少的地方;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学不要在路上贪玩,按时回家。
4、如果侵犯者偷你孩子的东西,就给孩子要带到学校去的学习、生活用具上贴上姓名。这样有利于证明这些物品都是属于你的孩子的,甚至可能起到防止侵犯的作用。
5、教育孩子,如果他在某些方面与别人不一样,这也没有什么关系。尽早地让孩子明白这一点,孩子会形成坚实的自我价值感,会认同自己,感到自己也同样值得尊重。
6、让孩子参加自卫训练。你也许并不希望孩子对侵犯者实施身体上的报复,但情况一旦恶化,让孩子有自我保护的能力总是好的。这些训练还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自我尊严,减小他成为受欺负者的可能。
7、如果欺负仅仅是口头或网络上的,告诉你的孩子不要理会那个侵犯者。有时侯,侵犯者在得不到回应或是被欺负者并未因此而担惊受怕的情况下,他们往往会失去兴趣,事情就过去了(当然,但愿他们不是继续去搜寻下一个目标)。
如果情形继续,让你的孩子告诉侵犯者,他给别人带来的感受是什么,并且要求他停止他的粗暴行为。有些侵犯者面临挑战时,会收敛和停止自己的错误行为。
8、如果遇到校园欺凌,首先可以大声警告对方,他们的所作所为是违法违纪的,会受到法律纪律严厉的制裁,会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幼儿园的儿童可以说:你为什么打我,你这样做是坏孩子。)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大声告诉周围的老师同学关注欺凌者的行为,二是欺凌者大都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对,心虚,洪亮的声音可以起一个震摄作用。如果对方还是继续欺凌行为的话,应适当自卫,而不是忍受挨打。
自卫的原则不是以暴制暴打回去,而是同样起一个震摄作用,以行动告诉对方我们不是软弱可欺的。一般欺凌者都欺软怕硬,若看到欺负对象奋起反抗,多会心虚停止攻击行为,而如果被欺负者默默忍受,反而会让他更加得意忘形,从而持续攻击行为,直到达到目的为止。如果反抗后对方仍未停止攻击,应该在自卫的同时大声呼救求助,并且寻找机会逃走,保护好自身安全是最重要的。
9、如果遇到校园暴力,一定要沉着冷静,采取迂回战术,尽可能拖延时间。当他在公共场合受到一群人胁迫的时候,应该采取向路人呼救求助的态度,这种办法会免去一些麻烦。真正等到事情发生之后,到了一个封闭场所里面就比较难办了。如果呼救或者反抗的话,可能会遭来更加激烈的一些暴力。
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不要去激怒对方。唯一的就是麻痹对方,顺从对方的话去说,从其言语中找出可插入话题,缓解气氛,分散对方注意力,同时获取信任,为自己争取时间,寻找机会逃走,而不是准备在那儿忍受一切。
受到这种暴力以后,很多人都是被威胁报案的话会受到报复,但还是应该告诉孩子,碰到这种事情一个是不要沉默,再一个是不要再以暴易暴,要以法律的方式来解决。
10、事情发生后,父母有必要保持冷静,并把发生的情况告诉孩子的老师、咨询员、园长或校长。可以先问问孩子是愿意自己去告诉,还是由你去告诉。严重的暴力行为应以法律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
第五篇:如何应对校园欺凌
面对校园欺凌学校教育应该如何应对
徐卿
李克强总理4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内容之一是部署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打造平安校园。会议指出,要把保障中小学和幼儿园安全放在公共安全的突出位置,这事关广大学生健康成长和亿万家庭幸福。要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发现、干预和制止欺凌、暴力行为,对情节恶劣、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的必须坚决依法惩处。
校园欺凌事件,成因复杂。归结起来,在于孩子的行为在自我选择和外界约束方面出现了空白地带。校园欺凌事件频发,折射出来的则是校园规则和秩序的失范。校园欺凌并不是新近才有,只是近年来随着社会转型和结构调整,一些中小学校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率越来越高,暴力程度也越来越高。据教育部统计,今年5—8月,仅各地上报的校园欺凌事件就有68起。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师资力量的薄弱更加无法顾及孩子的人际关系问题,学生之间打架或者被欺负更是常有的事;随着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留守在家的孩子既缺乏管束也无处寻求庇护,又很容易演变成欺凌者与被欺凌者反复伤害的局面,因此厌学、退学的也不在少数。事实上,面对校园欺凌,世界各国都在寻求解决方案:日本亦曾是校园欺凌的高发区。影响日本反校园欺凌机制建立的转折点,是发生在2011年的大津市中学生自杀事件。当时一名初二男生长期受到三名同年级男同学的武力和语言暴力,最后不堪折磨自杀身亡。在强大社会舆论的推动下,日本国会在2013年通过了《校园欺凌预防对策推进法》,开始了日本整顿校园欺凌现象的体系化;在美国加州有一项被称之为“酷刑折磨”的刑法与之对应,对酷刑的惩罚是判处终身监禁,对那些手段残忍的行为,是以严惩为原则的。
什么是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欺凌过程,蕴藏著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发生在学校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的教育活动中,由老师、同学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都算作校园欺凌(暴力)。
校园欺凌主要表现:校园欺凌不一定在校园内发生,放学后同学间的欺负行为也算在内。其主要表现是身体强壮的学生欺负弱小的学生,令其在心灵及肉体上感到痛苦。校园欺凌通常都是重复发生,而不是单一的偶发事件。有时是一人欺负一人;有时集体欺负一人。通常欺负者不觉得自己不对,而且受害者怕事,默默承受而不敢反抗和告发欺凌者。因此,恶性循环导致受害者的身心深受煎熬。
校园欺凌事件频发与当下教育本身的困境有关。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学校教育大都以追求成绩为目标,这几乎贯穿了小学到大学的每一个阶段。这种重“知识”轻“育人”的教育理念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学校对学生人文情怀、对生命敬畏认知的培养退居次要位置,健康而有活力的校园文化缺失成为必然。一旦出现校园欺凌,学校又出于“家丑不可外扬”等利害考虑,通常采取息事宁人的方式处理,有意无意又成了施害者的一道“保护墙”,助长了这种行为的发生。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校园欺凌的主要问题不全在校园,而是在成人社会。成人社会中有几个关键的当事人,第一个就是其父母,一般校园欺凌都与父母有比较大的相关性,主要体现在父母平时可能以比较暴力的方式对待孩子,还有就是父母在平时可能会以不平等的方式对待其他人,比如父母是有权力的官员,或是有钱人。不然就是恰好相反,父母处在社会底层,长期被别人看不起,就会以这种眼光来看社会,正是处在社会两极的群体,才会以不平等的方式来处理事情,容易用暴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也就成为校园暴力的逻辑源头。
应该明确的是,校园欺凌不是学校关起门来可以自己处理的事情,而是严肃的社会公共事件,更是法治社会必须直面的一个问题。需要对其频发的原因进行深刻反思,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事件的发生。这也是重建校园文明规则和秩序的必要。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解决校园欺凌的问题要树立法治思维,多用法治方式,依法来办,只有这样,解决校园欺凌才能取得社会共识。有人提出,这是否意味着,今后针对校园欺凌的处理将有严惩趋势。
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涉及社会、家庭、学校等多重因素。社会因素过于宏观,家庭环境相对封闭,且很多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对未成年人过度娇惯纵容,不忍心教育管理和施加惩戒。因而,从可操作性上讲,充分赋予和尊重学校管理权和惩戒权,更有助于扭转学生的不良行为,净化校园环境乃至社会环境。教书育人包括方方面面,既要传授知识,又要教育学生如何做人,让未成年人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做错事情、侵犯他人权益要承担不利后果。这包括奖励、批评、警示与惩戒等各种措施。如果只重视书本知识的灌输和奖励教育,却像“鸵鸟”那样漠视惩戒教育,学校的管理权就被分解的支离破碎,教师在管理学生时就会畏首畏尾。这样的话,教师完全沦为了提供知识的服务员,学生则成了“说不得、碰不得”的上帝,根本不是完整健全的学校教育。这既是对学生本人不负责任,也是对社会不负责任,是回避矛盾、缺乏担当的表现。
2016年11月1日,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对实施欺凌和暴力的中小学生必须依法依规“采取适当的矫治措施予以教育惩戒”,要“充分发挥教育惩戒措施的威慑作用”。简而言之,必须重视并强化学校管理权,支持学校对犯错学生进行批评和惩戒。这样才能让学校成为真正的学校,才能以强有力的管理手段塑造未成年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促使其从小养成底线意识、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呵护其成长为正常的、健全的社会个体。
“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为每一个孩子营造一个没有恐惧的校园环境,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