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考文句默写论语常考语段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子曰:“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子曰:“君子不器。”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子 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子曰:“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子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子曰:“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曾皙曰:“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孟子
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曰:“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孟子曰: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故曰:仁者无敌。孟子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曰:“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诗》云:“周虽旧邦,其命惟新。” 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然。”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曰: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曰:“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孟子曰: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孟子曰:“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译文】说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是指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研究它的原理。
中庸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译文】
君子的道,平淡而有意味,简略而有文采,温和而有条理,由近知远,由风知源,由微知显,这样,就可以进入道德的境界了。
礼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学记》)【译文】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能感到困惑。知道自己学业的不足,才能反过来严格要求自己;感到困惑然后才能不倦的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曲礼》)
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学记》)
【译文】唯其这样,才能安心学习,亲近师长,乐于与群众交朋友,并深信所学之道,尽管离开师长辅导,也不会违背所学的道理。
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祭义》)
【译文】说话要有根据,行为要有原则,所以活着不会改变志向,死后就不会丧失好名声。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学记》)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译文】所以说教师对人施教,就是启发诱导。(对学生)诱导而不牵拉;劝勉而不强制;指导学习的门径,而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教师对学生)诱导而不牵拉,则师生融洽;劝勉而不强制,学生才能感到学习容易;启发而不包办,学生才会自己钻研思考。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运》)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学记》)【译文】君子说,德行很高的人,不限于只担任某种官职;普遍的规律,不仅仅适用于那一件事物;有大信用的人,用不着他发誓后才信任他;天有四季变化,无须划一,也会守时。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记》)
易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上经坤》)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系辞上》)
【译文】仰望可以观察天文的规律,俯视可以观察地理的风貌,所以可以知道黑暗与光明的道理。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系辞上》)
【译文】形而上者叫做道,形而下者叫做器,将它们结合调节叫做变,推演运用叫做通,在民众中实施运用叫做事业。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系辞下》)
【译文】走到尽头就要变化,变化以后就能通达,通达以后便能使你的事业长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文言乾》)
【译文】君子居高位而不骄傲,在下位而不忧愁。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系辞上》)
【译文】两人同心协力,像刀那样锋利,可以切断金属。两人同心的言论,其气味就像兰草那样幽香。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谦》)
【译文】君子在这个时候要阻止邪恶,颂扬一切善行,顺应天命,替天行道,以保护万物性命。谦虚而又谦虚的君子,即使处于卑微的地位,也能以谦虚的态度自我约束。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贲卦·象传》)
【译文】刚和柔相互交错,形成大自然的文彩;文明而有节制,构成人类社会的文彩。观察自然界的文彩,可以知道时序变化;观察人类社会的文彩,可以推行教化,促进社会发展。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同人》)
【译文】文明而又刚健,行为中和公正而无偏私,又能相互呼应,这是君子之道。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国风•王风•采葛》)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国风•郑风•子衿》)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国风•秦风•无衣》)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秦风·蒹葭》)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卫风•木瓜》)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邶风•击鼓》)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卫风•硕人》)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小雅·鹤鸣》)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小雅•车辖》)
【译文】高山仰望才见顶,大路平坦凭人行。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译文】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轻轻飘动。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纷纷飘落。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郑风•风雨》)【译文】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卫风•淇奥》)
【译文】美君子文采风流,似象牙经过切磋,似美玉经过琢磨。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大雅•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大雅•荡》)
【译文】开始还能有些法度,可惜很少能得善终。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小雅•小旻》)
【译文】警惕呀,小心呀,像面临着深渊,像行走在薄冰上。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小雅•伐木》)
【译文】小鸟鸣叫不止,是在寻求朋友的响应。不愧于人,不畏于天?(《小雅•何人斯》)【译文】(你做坏事,)即使在人前不惭愧,难道不怕天吗?
尚书
诗言志,歌永(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尚书•舜典》)【译文】诗是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歌吟唱那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言,音调要合乎吟唱的音律,音律要谐和五声。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译文】在国家事业上要勤劳,在家庭生活上要节俭。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译文】自满招致损失,谦虚会受益处。
老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一章》)【译文】可以用言语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或“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可以用言语来阐释的“名”,就不是恒久不变的“名”。(“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或“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八章》)
【译文】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四十三章》)
【译文】天底下最柔弱的物体,腾越穿行于最坚硬的物体中(天下最柔弱的是水,奔流于天下无坚不摧,无所不经,无孔不入)。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六十三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六十四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八十一章》)
【译文】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译文】人民不怕死,为什么用死来威胁他们呢?
我恒有三宝,保而持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六十七章》)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之能与之争。(《二十章》)
【译文】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治大国,若烹小鲜。《六十章》)【译文】治理大国,如同煎小鱼,(繁扰则鱼烂,妄为则民伤)。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三十三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四十五章》)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四十一章》)
【译文】最贵重的器物总是最后制成,最大的声音,听来反而无声无息,最大的形象看来反而没有形状。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三十八章》)【译文】大丈夫要保持厚道,不要刻薄;要保持朴实,不要浮华。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八十一章》)
【译文】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五十四章》)
【译文】善于建德立业的坚忍不拔,善于守道有望者矢志不渝(善于建树的,所建立者永不能拔。善于抱持守望的,所抱持的功业永不脱落)。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二十八章》)
庄子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人间世》)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养生主》)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知北游》)
【译文】人生于天地之间,就像骏马穿过一个狭窄的通道,瞬间而过罢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知北游》)【译文】天地具有伟大的美但却无法用言语表达,四时运行具有显明的规律但却无法加以评议,万物的变化具有现成的定规但却用不着加以谈论。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逍遥游》)
【译文】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圣人”从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
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夫何修焉!(《田子方》)
【译文】像天空本来就高,土地本来就深厚,日月本来就明亮,又怎么修整呢。
无为为之之谓天,无为言之之谓德,爱人利物之谓仁,不同同之之谓大,行不崖异之谓宽,有万不同之谓富。(《 天地》)
【译文】用无为的态度去做就叫做自然,用无为的态度去说就叫做顺应,给人以爱或给物以利就叫做仁爱,让各各不同的事物回归同一的本性就叫做伟大,行为不与众不同就叫做宽容,心里包容着万种差异就叫做富有。
管子
管仲,名夷吾,字仲,颖上(今属安徽)人,春秋初齐国政治家。辅佐齐桓公,成就千秋霸业,司马迁说:“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牧民》)
【译文】粮食富裕,人们就知道礼节;衣食丰足,人们就懂得荣辱。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 版法》)
【译文】要招纳远方的人们,就要先处理好近邻的关系;要避免祸端,必须先消除怨气(一说要保持所在之地经常不发生人怨)。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权修》)
国有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 牧民》)
【译文】国有四维,一是礼,二是义,三是廉,四是耻。有礼,人们就不会超越应守的规范;有义,就不会妄自求进;有廉,就不会掩饰过错;有耻,就不会趋从坏人。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形势解》)
【译文】海不排斥水,所以能够成为大海;山不排斥土石,所以能成为高山。士人不厌弃学习,所以才能成为圣贤。
荀子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劝学》)【译文】蓬草长在大麻中,不去扶持它也挺直;雪白的沙子混在黑土中,就会和黑土一样黑。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劝学》)
【译文】君子的学习,有益的东西进入耳中,记在心中,贯彻到全身,表现在举止上;所以他稍微说一句话,稍微动一动,都可以成为别人效法的榜样。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劝学》)【译文】古代的学者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现在的学者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君子的学习,是用它来完美自己的身心;小人的学习,只是把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讨人好评。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劝学》)
【译文】不登上高高的山峰,就不知道天空的高远;不俯视深深的山谷,就不知道大地的深厚;没有听到前代圣明帝王的遗言,就不知道学问的渊博。
新浴者振其衣,新沐者弹其冠,人之情也。(《 不苟》)
【译文】刚洗过澡的人总要抖一下自己的衣服,刚洗过头的人总要弹一下自己的帽子,这是人之常情啊。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论》)
【译文】大自然的规律永恒不变,它不为尧而存在,不为桀而灭亡。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 天论》)
【译文】在天上的东西没有什么比太阳、月亮更明亮的了,在地上的东西没有什么比水、火更明亮的了,在物品之中没有什么比珍珠、宝玉更明亮的了,在人类社会中没有什么比礼义更灿烂的了。
楚辞(屈原)
路曼曼(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译文】前面的路程遥远而又漫长,我要上天下地到处去寻觅心中的太阳。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离骚》)【译文】清晨,我吮吸着木兰花上的坠露,傍晚,我餐食着菊花瓣上的蓓蕾。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译文】我揩拭着辛酸的眼泪,声声长叹,哀叹人生道路充满了艰辛。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离骚》)
【译文】这也是我内心之所珍爱,叫我死九次我也绝不改悔!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九章•涉江》)余将董(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九章•涉江》)
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九章•涉江》)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
第二篇:论语常考名句
《论语》常考名句汇编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3、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论语·学而》)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6、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7、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9、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10、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1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欲也,不逾矩。”(《论语·为政》)
12、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3、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14、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5、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16、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8、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
1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此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20、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21、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2、孔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及也。”(《论语·卫灵公》)
23、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24、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25、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
26、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27、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28、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29、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30、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31、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亦。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32、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不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33、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3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35、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36、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3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38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音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39、子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40、子曰:“言必行,行必果。”(《论语·子路》)
4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42、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
4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44、子贡问曰:“孔夫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
第三篇:【实用】2019年高考语文常考名句默写总结 - 最新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019年高考语文常考名句默写总结
1.《论语》中孔子所说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两句用在党员身上,就是要向先进典型学习,加强自身修养,而对于反面典型要对照反省,引以为戒。
2.李白在《蜀道难》中通过描写行人手摸星辰、仰天叹息来衬托蜀道之高险的句子是“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句子是“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4.《岳阳楼记》中能体现岳阳楼长联上“范希文两字关情”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苏轼在《赤壁赋》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用比喻手法感叹生命之短暂,个体之渺小。
6.庄子在《逍遥游》结尾中列举出三类人的“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句子是(任答一类人即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欧阳修《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两句,表达了“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意思。
8.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9.《爱莲说》中作者以菊花与莲花作对比,指出莲花是花中君子,描写菊花的句子是:“菊,花之隐逸者也。”
10.为人处世很难做到两全其美。《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在处理“生”和“义”两者的关系时,我们应当做到“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痛惜后人不知汲取教训,必将让再后来的人为之扼腕叹息的句子是: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2.《离骚》节选的开篇两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现了诗人极度苦闷、难以排解的心情,为下文情绪的抒发奠定了基调。它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样,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13.《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14.《诗经·氓》当中,女主人公追述婚后生活,认为错不在己,于是用“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两句谴责男子没有准则,反复无常,感情不专。
15.《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6.白居易《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这两句,写出了琵琶女运用丰富多变的技法,演奏当时名曲的情形。
17.屈原《离骚》中“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_”两句,用一个美丽而遭不幸的女子比喻自己因遭嫉妒而被谗毁,以致被君王弃用。
18.刘禹锡《陋室铭》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两句,写出了居室主人摆脱官场俗务后的轻松自在,两耳清静,又没有繁琐的政务劳累自己的身体。
19.在《赤壁赋》中,苏轼用“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两句,描写白己任凭小船飘荡而越过广阔江面的情景。
20.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叹的句子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2.《次北固山下》中,王湾用拟人的手法,表现时间飞逝的句子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采纳了邹忌的劝谏,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广征谏言,臣民们如果能做到“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就可以受到下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4.《小石潭记》中“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句写出游鱼自由自在轻灵游动的姿态。
25.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来含蓄表达聆听琵琶女歌唱后的悲伤之前,它在后世成了表达悲伤凄切的代名词。
26.在《赤壁赋》中,苏轼用“舳舻千里,旌旗蔽空”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27.白居易《琵琶行》中以“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绘出琵琶女羞怯的情态,她调弦校音,信手弹来。
28.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表现老人孩子都悠闲快乐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9.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推己及人,想到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高楼大厦,能够“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30.屈原《离骚》中的“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先贤、愿保持清白献身正道的决心。
31.《逍遥游》中“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3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自己被贬后,无论春天江花盛开还是秋天美好的夜晚,都独自一人喝酒的两句是:“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33.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表现“自己所交往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没有无学之辈”的两个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4.庄子《逍遥游》通过舟对水的依赖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3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精神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6.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句子是“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7.《琵琶行》中,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借动物的鸣叫声表现环境氛围的荒凉凄清的句子是“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38.《赤壁赋》中,写苏子扣舷而歌,抒发其向往美好事物而不可得的怅惘失意之情的句子是“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39.《行路难》中,以四个连续的动作,表现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内心依旧苦闷抑郁的句子是“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40.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侧面描写和衬托了琵琶曲无穷的艺术魅力。
41.范仲淹在《渔家傲》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两句,既有故土之思,又有功业未建的焦虑。
42.在《诗经·氓》中女子倾诉自己从早到晚、终日操劳的两句诗是“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43.在杜甫《春望》中,写用手挠发、头发稀疏,甚至连发簪都挽不起来的诗句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4.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描绘历史英雄人物征战沙场、所向披靡的名句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4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岑参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表现塞外胡天八月大雪纷飞,一夜之间好像树上开满了洁白的梨花的景象。
46.李白在《行路难》中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象征了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47.苏轼《赤壁赋》中的“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常被用来勉励人们修身自好,不慕身外之物。
48.李商隐的《锦瑟》一诗由思忆青春年华起笔,写得如梦如幻,最后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表示追梦已醒,只是当时不甚分明。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9.歌德说:“善于捕捉机会者为俊杰。”语文月刊杜牧在《赤壁》中说周瑜的获胜是机遇所致,其中表达这种看法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0.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且认为后天学习可以改造人,因此他的《劝学》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劝勉人们学习文化知识,而是劝人为“善”,文中“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可见。
51.《琵琶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52.《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53.《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54.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有直接描述,这个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55.青年担当着国家社会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曾子所说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自勉。
56.《琵琶行》中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常被用来表达生活不如意的人在遇到和自己境遇相似的人时而产生同病相怜的感慨。
57.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用“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两句,描写了庆典将近,音乐不断的热闹景象,也反映了当时纯朴的民风。
58.《诗经·氓》中表现女子对氓因婚事推迟而进行解释的两句是“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表现了女子的温柔善良。
59.《诗经·氓》中以比兴手法暗示自己愁思无尽,且对男子忍耐有限,心意已死的句子是“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60.苏轼在《赤壁赋》中感慨“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1.《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2.屈原在《离骚》中表示自己埋怨楚怀王行事荒唐,不能体察自己忧国忧民之情的两句是:“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63.《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64.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表达作者要为朝廷率师北上,统一南北,以得到功勋美名的两句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65.《道德经》里提及的“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与《论语》中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66.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比喻和反问的手法描写楼阁之间通道壮丽之美的句子是:“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67.屈原在《离骚》中用“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有未悔”两句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坚持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悔的心志。
68.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两句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写沙漠奇寒、彤云密布的景象,并由此过渡到“送别”。
69.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各抱地势,钩心斗角”两句描写宫殿、楼阁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呼应,宫殿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整。
70.李白的《蜀道难》中,“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句描写了飞流直下,瀑布喧嚣,水石激荡的动人场景。
71.李白的《蜀道难》中用“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两句写出了蜀道的山之高,水之曲。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2.《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对比,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3.《登高》中寄寓了作者飘零之感和伤逝之情的诗句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74.《过故人庄》中体现老友热情好客准备食物的诗句是:“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75.《离骚》中可以佐证“既因为屈原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他,又因为采集白芷而给加上罪名”的诗句是:“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76.《锦瑟》一诗的颈联是:“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
77.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的物是人非的情景。《虞美人》中,也有写出了这样物是人非之感的句子是:“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78.《送东阳马生序》中表达作者求学的经历中“苦中有乐”的句子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79.哲学上讲,运动是绝对的。在《赤壁赋》中,苏轼认为,从事物运动和变化的角度看待天地万物存在的名句是:“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8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典故,语文月刊表达对老友的怀念隐含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的句子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81.《出师表》中写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身为一介布衣时所持的处世态度的两句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82.月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意象,意蕴丰富,以月烘托情思是常用笔法。《琵琶行》中,白居易与友人告别时吟唱:“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借月抒发别离之情。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83.《阿房宫赋》一文中,运用比喻的修辞,以质问的语气,强烈抨击秦统治者残民以自肥的两句是“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84.《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作者遥望古都长安看到的悲凉场景的句子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85.杜甫在《望岳》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是:“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86.《师说》中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87.李白《蜀道难》中用神话传说表现蜀道开辟之难和来历之神奇的两句诗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88.白居易《琵琶行》中,在琵琶声低沉徘徊,近似停顿之后,猛然爆发出一阵雄壮铿锵、激越昂扬的强音,将全曲推向高潮的句子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89.在韩愈的《师说》中,作者认为弟子可以为师,师也可以为弟子,所以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不过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缘故。”
90.《道德经》里提及的“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与《论语》中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91.《荀子·劝学>中,“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两句表达了君子本性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的观点。
9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通过描写邹忌的身高和容貌来表现邹忌美男子特征的两句是“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日失丽。”
9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演奏暂歇后,“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两句表明乐音又变得激越、雄壮。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4.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两句表明自己在同学中虽然穿着破旧,但并不羡慕他们。
95.《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是相同的。
96.李煌《虞美人》词中将愁思形象化的两句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97.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用“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一联,描摹了潮平江阔、风浪潜踪的江景,表现了诗人壮观、豪迈的气概。
98.李白在《蜀道难》中,用比喻、比拟等手法强化了蜀地政治形势的险恶,向友人表明属地不可久留,用“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规劝有人早离是非之地。
99.《赤壁赋》中“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两句,借助具体形象,运用夸张、想象的手法,把凄凉婉转、悲凉幽怨的笑声表现的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凄然下泪。
100.《离骚》中,面对污浊的、看不到希望的环境,世俗皆“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诗人却选择“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101.《荀子·劝学》中用对比的手法说明“学”与“思”关系的名句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102.苏轼在《赤壁赋》提出与“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相对的观点是(“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103.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04.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演讲时引用庄子《逍遥游》中的两句话“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强调,我们要让中墨两国人民友情汇聚成浩瀚的大海,让中墨友好合作的大船不断乘风破浪前进。
105.《卫风·氓》中“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两句比兴手法,指出任何事物皆有边界,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自己对男子的忍耐以已达限度。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06.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不畏艰难,一往无前,对理想和真理执着追求的句子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107.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而荀子在《劝学》中则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108.杜甫《望岳》中点化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09.诸葛亮《出师表》中,表明作者无意功名、淡泊名利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10.李商隐在《锦瑟》中,写美好的愿望终如蓝天之烟云,可望而不可即的一句是“蓝田日暖玉生烟”。
111.苏轼在《赤壁赋》中,以“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两句形容箫声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给人以美的享受。
112.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以“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点明时令后,慨叹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险,表达对友人牵挂不舍之情。
113.《离骚》中屈原以美女自比,用“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两句表现自己遭人嫉妒、受人攻击的处境。
114.《赤壁赋》中“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两句,借助具体形象,运用夸张、想象的手法,把凄凉婉转、悲凉幽怨的箫声表现得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凄然下泪。
115.《送东阳马生序》中表达作者求学的经历中“苦中有乐”的句子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16.在《诗经·氓》中,女主人公遭到了氓在心愿满足之后粗暴无礼的对待,自己的家人不仅不同情,反而还讥笑她,她却只能“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117.在《离骚》中,屈原在投机取巧、违背准绳的世俗面前,内心烦闷失意、走投无路,却表示“宁溘死以流亡兮”,语文月刊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这种丑态。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8.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老师发怒,宋濂依然“色愈恭,礼愈至”,甚至不敢说一个字反驳。
119.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20.《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121.请写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友人已去而诗人伫立远望的情形,表现了诗人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心情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22.白居易《琵琶行》中“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写琵琶女梦到少年事的伤感。
123.在《阿房宫赋》中,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写了走廊像腰、屋檐像鸟嘴的句子是“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124.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125.《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126.《诗经·氓》中:“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两句是女主人公以河为喻来说明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限度。
127.李白《蜀道难》中,通过描写星辰的触手可及、行人的仰天叹息来衬托蜀道之高险的句子是“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28.苏轼《赤壁赋》中“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两句,是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强调了事物处于绝对的运动中。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29.荀子在《劝学》中以“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为喻,引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结论,强调学习能够改变人的秉性。
130.柳永《雨霖铃》中的名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常被人们用来表现亲友洒泪而别,欲语难言的感人场面。
131.《诗经?氓》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句子是“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132.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强烈的建功立业之志。
133.《短歌行》中出自《诗经·郑风》,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的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134.与刘禹锡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样,王湾《次北固山下》用“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表现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
135.《诗经。氓》中“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两句用比兴手法,借桑叶的变化来表现女主人公青春的逝去。
136.杜甫在《旅夜书怀》中,用“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形容自己四处漂泊,形单影只的凄凉处境。
137.苏轼的《赤壁赋》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一句,写出茫茫江水,浩瀚无际,天光水色浑然一体的景象。
138.姜夔的《扬州慢》中“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一句,写金兵数次南侵,造成扬州城一片废墟,令人厌谈战事。
139.《阿房宫赋》中,“明星荧荧,开妆镜也”两句运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星星来比喻镜子,既贴切又形象。
140.苏洵在《六国论》中借古讽今,说明宋人自取下策,连六国也不如的原因的句子是“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41.杜甫在《哀江头》中发出“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的慨叹,姜夔《扬州慢》与此类似的感叹是“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142.白居易《琵琶行》中“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143.苏轼《赤壁赋》中,用使动手法描写箫声艺术魅力的语句是:“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44.苏轼《赤壁赋》中“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两句,写作者感觉江面辽阔,仿佛在太空中乘风飞行,不知将停留在何处。
145.曹操《观沧海》中“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两句描写出深秋季节大海波翻浪涌的景象。
146.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楼阁依势而建,宫室结构精巧工致的句子是:“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147.孟子主张遵循生态规律,合理砍伐:《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与当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一致的。
148.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用夸张的手法展现阿房宫宫殿楼阁的连绵不断和高大雄伟的语句是:“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第四篇:常考《论语》名句30则
高考备考名句默写:《论语》名句30则
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2003全国)
——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2.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2004天津)
3.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论语·季氏将伐颛臾》)(2004湖南)
——周任说过:“能施展其才能,则就其职位,不能这样做,就不就其职位”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2005全国)
——一个工匠想要做好活计,一定先要把工具弄好。
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2004全国、2005上海)
——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2005江苏)
——孔子在河边说:“那消逝的时间,就像眼前这河水,日夜不停(地流)。”
7.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2009全国)
——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义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8.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不怕(东西)少而怕分配不均,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财物平均分配则无所谓贫;上下能够和好共处则无所谓寡;上下相安无事则国家就无倾覆之患。
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凡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应该强加给别人。
1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君子不讲究吃,不讲究住,做事勤快,说话谨慎,亲近有道德的人虚心求正,就算的上是好学的人了。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茫然无得。只思考不读书,思路就会闭塞不通。
1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能做些什么。
1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早晨听到真理,晚上死去也甘心。
14.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看见贤德的人就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反躬自问有没有和他一样的毛病。
15.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聪明的人明理通达,随机应变,和水的流动畅通、随岸赋形相似,所以爱水;仁德之人仁厚自重、沉静不移,同山的肃穆屹立、岿然不动相似,所以爱山。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所以能够永恒。
1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学生不到苦思不解的时刻,我不去开导他;学生不到想说又说不出的时刻,我不去启发他。举一例不能推知其他,我就不再启发他了。(反:类推)
1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取法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发现他们的缺点就作为借鉴而改正自己。
1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一个读书人,应当胸怀宽广意志坚强,因为他的责任重大,路程遥远啊。
1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军队的统帅是可以俘虏过来的,但普通百姓立定的志向是不可强迫改变的。
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到了寒冷的时候,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落的(孔子以松柏傲霜为喻,赞颂志士仁人在逆境中,坚强不屈,忠贞不渝)。
2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处于领导地位的人自身端正了,不用发布命令,别人也会照着你的样子去做;如果自身不正,即使发号施令,也没有人听从。
2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自己想要生活得好,也必须使别人生活得好;自己想通达,也必须使别人通达。
2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24.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过去的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了,但未来的事情还是可以补救的(谏:匡正,挽回。追:补救,挽回)。
25.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君子不善于讲话,但办事很敏捷。
2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君子成全人家的好事,不成全人家的坏事;小人恰恰与此相反。
2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向学;三十岁时完成了自我人格的建立;四十岁时不再困惑;五十岁时明白了命运是怎么一回事;六十岁时听到任何话都能平心静气;七十岁以后,更能够随心所欲,却不会逾越规矩。
28.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
29.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
3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有三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学的知识,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三为“温故,知新”:随着自己阅历的丰富和理解能力的提高,回头再看以前看过的知识,总能从中体会到更多的东西。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五篇:高考常考成语
高考常考成语
哀而不伤:意为悲哀而不过分。多形容诗歌,音乐等具有中和之美。也比喻处事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
安步当车:“慢慢地步行,就当作是坐车”
安土重迁:在一个地方住习惯了,不愿轻易搬迁。形容留恋故土。
安之若素:指身处逆境,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斑驳陆离:是形容色彩繁杂。
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
半青半黄:是指庄稼半熟半不熟,也可以比喻其他事物或思想未达到成熟阶段。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比翼双飞:特指夫妻亲密无间,形影不离。
毕其功于一役:比喻做一次就结束战斗,一次性解决问题。
敝帚自珍:比喻自己的东西即使不好,还是十分珍惜。不能用于他人的礼物。
筚路蓝缕:指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非指才能。(同“身无长物”)捕风捉影:比喻说话办事没有丝毫根据。
不耻下问:指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耻辱。
不孚众望:不使人们信服, 未符合大家的期望。(孚:令人信服)。贬义。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不见经传:经传中没有记载,指人或事物没有什么名气,也指某种理论缺乏文献上的依据。
不胫而走: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
不刊之论:指不能更改或不可磨灭的言论、论断。刊,古代指削除错字。不可或缺:不能有一点点缺失。
不可思议:是形容事物不可想象或难以理解。“议”,理解。不吝赐教:敬辞,用于自己向别人征求意见或请教问题。
不伦不类:形容不成样子或不规范。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着装不得体。不名一文:名,占有。没有一文钱,形容贫困到了极点。(同一文不名)不谋而合:是说事先没有经过商量而彼此的意见或行动相同
不期而遇:指没有约定而意外的相遇,主语应是人,注意使用对象错误。不情之请: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自谦之词)。
不求甚解:原意是只求领会要旨,不在字句上深究。今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不容分说:不容人分辩解释,不容许分辩说明。不容置喙:不容许插嘴。
不容置疑: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不三不四:不正派,不像样子。
不胜其烦:贬义词,指不能忍受其烦琐。常误用为“不厌其烦”。不屑一顾:不值得一看,比喻不重视。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不厌其详:不嫌详细,越详细越好。
不遗余力:是说用尽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不约而同:指事先没有商量、约定而彼此的言论或行动完全一致。
不知所云:本为谦词,谓自己思绪紊乱,不知道说了些什么。今泛指言语混乱或空洞。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训”,准则;误:教训。
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易误解为“尊敬”或“轻蔑地看”。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有多久”。
差强人意:基本上能让人满意,勉强符合人的心意。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姹紫嫣红:形容各种花卉鲜艳娇美。绰约多姿:形容女子身材长得很美。
朝秦暮楚:比喻人反复无常。亦谓朝在秦地,暮在楚地,比喻行踪不定或生活不安定。车水马龙:是说车多得像流水,马多得像游龙,常用表示人车往来不绝或形容繁华的情景。陈芝麻烂谷子:是指陈年旧事 诚惶诚恐:惊慌害怕,惶恐不安。
城下之盟:敌人兵临城下时被迫接受的屈辱盟约。泛指被迫签订的屈辱条约。赤膊上阵:比喻不顾一切的猛打猛冲的作风。也比喻坏人公开跳出来干坏事。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常误解为“殚精竭虑”
处之泰然:既可以形容对待困难或紧急情况毫不在意,沉着镇定,褒义词;也可以指对事情无动于衷,贬义词。
穿云裂石:形容乐器声或歌声高亢嘹亮。
椿萱并茂:比喻父母都健在。
猝不及防:猝:突然,出其不意。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防备。摧枯拉朽:比喻腐朽势力很容易打垮。
大水冲了龙王庙:一般用于表现熟人之间闹了矛盾、有了误会。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褒义词)
箪食壶浆: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形容军队受到群众拥护和欢迎的情况。
弹冠相庆: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贬义词。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感情色彩用错。
当仁不让: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当务之急:当前急需办的事。
党同伐异:偏袒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打击不同意见的人。“党”,偏袒。
灯红酒绿:既可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又可以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登峰造极:攀登至山顶,到达最高点。比喻学问、技艺达到极高的水平。(褒义)也比喻做坏事猖狂恶劣到极点。(贬义)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高深的地步。易误用为“进入”
鼎力相助:敬辞,大力帮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常误用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鼎足而立: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样,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常误用为双方关系或对象。铤而走险:指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动。中性成语。东窗事发:指阴谋、坏事被发现,贬义。
东山再起: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常用于褒义语境。东施效颦:效:仿效;颦:皱眉头。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坏。
东涂西抹:本指妇女涂脂抹粉。后常比喻随意提笔作文、写字或涂画。又喻做事无规则、无定准。豆蔻年华:特指十三四岁的女子,常误用为指所有的年轻人。短小精悍:①身材矮小而精明强悍②文章戏剧等篇幅不长而有力。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审问。易误解为“争论,明辨是非”。
对牛弹琴:比喻对一窍不通的人讲高深的道理,或对外行人说内行话,白费口舌。含有轻视听话者的意思。有时也用讥笑说话做事不看对象。
多事之秋:是指事故、事变,造成一种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也指形势发展很快,促使人努力赶上。耳濡目染:见得多了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指好也指坏。耳熟能详:听得熟悉,乃至能够详细地复述出来。
耳提面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他的耳朵叮嘱。形容严厉而又恳切地教导。褒义词。
伐功矜能:指吹嘘自己的功劳和才能。形容居高自大,恃才傲物。“伐”,炫耀。罚不当罪:处罚和所犯罪行不相当,多指处罚过重。“当”,相当。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不能表示气势宏伟。
繁文缛节: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文”,仪式。返璞归真:去其外饰,恢复其本真。
匪夷所思:指事物怪异或人的言行离奇,不是一般人按照常理所能想象的。
分庭抗礼:原指宾主相见,站在庭院的两边,相对行礼。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纷至沓来:纷纷地到来。
粉墨登场:用粉、墨化装上台演戏,也比喻坏人乔装打扮,登上政治舞台,贬义。风声鹤唳:惊慌疑惧,常与“草木皆兵”连用。误用为形容战斗激烈。凤毛麟角:比喻罕见而珍贵的人才或事物。付之梨枣:指刻板刊印书籍。
付之一笑:用一笑来对待它。形容不屑于理会。常误用为态度谦和。改头换面:是只换形式,不换内容。贬义 高山流水:指知音或知己,比喻高妙的乐曲。高山仰止:比喻道德高尚,令人无法企及。
耿耿于怀:心中有事(多为令人牵挂的或不愉快的)萦绕,无法排遣。功败垂成:垂,将要、接近。事情就要成功的时候却遭到了失败。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刮目相看:纵向比较,表示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
官样文章:指有固定套式的例行公文。引申为没有实际意义的虚文滥调。
管窥蠡测:管:竹管;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蠡:瓢。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大海。比喻眼光狭窄,见识浅陋。也作“以管窥天,以蠡测海”
光怪陆离:光彩奇异,色泽繁杂,现象奇异,形容奇形怪状,各式各样。不要误认为贬义。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艺高超,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相类似的还有“巧夺天工”。果不其然:指果然,强调不出所料。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事物。
海誓山盟:指男女相爱时所立的誓言或盟约。
骇人听闻:(事件本身就很吓人)使人听了感到非常震惊。
邯郸学步:比喻一味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本事,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含英咀华:英:花,这里之精华。比喻欣赏、体味或领会诗文的精华。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
行云流水:比喻自然流畅,不受拘束(多指文章、诗文、书法等)沆瀣一气:比喻意趣投合的人勾结在一起。贬义
好高骛远:比喻不切实际的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贬义词。好为人师:喜欢以教育者自居,不谦虚。
涸辙之鲋:在干涸了的车辙沟里的鲫鱼,比喻处于极度窘困境地、亟待救援的人。恒河沙数:象恒河里的沙粒一样,无法计算,形容数量很多。鸿篇巨制:大部头的作品。
怙恶不悛:悛:悔改。坚持作恶,不思悔改。画地为牢:比喻只许在指定范围内活动。
涣然冰释:涣然,消散的样子。冰释,像冰一样消融。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挥洒自如:多形容写字、绘画、作诗时运用笔墨不拘束,非常流利自然。回马枪:回过头来给追击者以突然袭击。
讳莫如深:原意为事件重大,讳而不言。后指把事情隐瞒得很紧。“讳”,隐瞒。绘声绘色:形容描写、叙事生动逼真。常误用作代替“有声有色”。豁然开朗: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也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火中取栗:比喻冒险给别人出力,自己上当而一无所得。祸起萧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泛指内部发生祸乱。济济一堂: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戛然而止: 声音突然停止。
江河日下: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接踵而至:指一个接一个地到来。
洁身自好:指保持自身纯洁,不去同流合污。也可用做只顾自己,怕热是非。桀骜不驯:是指性格凶暴倔强或态度傲慢不服从。
借箸代筹:原意是借你面前的筷子来指画当前的形势。后来表示代人策划。今非昔比:指今天与过去不能相比。形容变化巨大。
九牛一毛:指的是许多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的数量中的极少数,微不足道。久假不归:长期借用不归还。假,借。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敬互爱。
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慷慨解囊:用在支援人家,为别人排忧解难上。
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现多用来指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
口传心授:指师徒间口头传授,内心领会。
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常误用为苦口婆心。励精图治:形容振奋精神,力求把国家和地方治理好。主要指精心治理国家。连篇累牍:用过多的篇幅叙述,形容文词冗长。
良莠不齐:比喻好人坏人都有。侧重于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等。梁上君子:躲在屋梁上的先生。窃贼的代称。
两小无猜:男孩女孩天真无邪,一起玩耍,没有嫌猜。
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可指暴露得很彻底,琳琅满目: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
鳞次栉比:比喻像梳齿和鱼鳞那样整齐地排列着,多形容房屋等建筑物密集。玲珑剔透:一是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一比喻人精明灵活。
令人发指:使人头发都竖起来了。形容人极度愤怒。一般指别人的行动令某些人厌恶、恐怖。
流言蜚语:指没有根据的,多在背后议论、诬蔑或挑拨的话。又作“流言飞语”。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时。
络绎不绝:形容车船人马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来往的对象是动态的)屡试不爽:多次试验都不错。爽:差错。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马首是瞻:古代作战时士兵看着主将的马头决定进退,比喻跟随别人行动或听从别人指挥。买椟还珠:买木匣子,将珠宝还给商家。现在一般用于比喻没有眼光,取舍失当。
满城风雨:原形容重阳前的雨景。后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多指坏事)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毛遂自荐:比喻自己举荐自己担任某种职务,或承担某一任务。每况愈下:形容情况越来越坏。
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绵里藏针:既比喻外貌柔和,内心刻毒,也形容柔中有刚。勉为其难:勉强去做感到困难的事。
名噪一时:名声在一个时候广为传颂。常误用为贬义词。
明日黄花:过了重阳节的菊花。意思是即将枯萎,没有什么可赏玩了。比喻过时新闻报道或事物。不能写作昨日黄花。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比喻暗中进行某种活动。摩肩接踵:形容人多拥挤。磨洋工:出工不出力。
莫逆之交:彼此志同道合,有深厚的友誼。亦指情投意合的朋友。
莫衷一是:“衷”,判断;大家看法不一样,不能得出一致的意见。主语是一个人时不能使用。
目无全牛:形容技艺极其精湛纯熟。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弄巧成拙:本想耍弄技巧,结果反坏了事。
拍手称快:鼓掌欢呼,表示非常高兴。多用于表示正义得到伸张时或事情的结局称人的心意。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蓬荜生辉: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披肝沥胆:比喻竭尽忠诚,也比喻开诚相见。
评头品足:原来指无聊的人评论妇女的容貌。现在泛指对人对事说长道短,挑剔 毛病。
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易辨别。
七手八脚:人多手杂而忙乱。七月流火:天气转凉。期期艾艾:形容人口吃。
气冲斗牛:形容精神旺盛,意气高昂,或非常生气,愤慨之极。
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的起了变化。墙倒众人推:比喻人一旦失势,就遭到众人的非难和攻击。巧夺天工:人工的胜过了天然。
巧立名目:变法儿定出些名目来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贬义词。秦晋之好:两姓联姻,并非指两国关系友好。青红皂白:比喻是非、情由等。倾巢而出:全体出动。多用于贬义。
情不自禁:感情自然流露,无法控制,罄竹难书:磬,尽。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形容罪行多,写不完。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后面不能带宾语。屈指可数:形容寥寥无几。
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比喻很多人去追逐某些东西,它多含贬义。曲尽其妙:曲折深入地将其奥妙处都表达出来。形容表达的技巧很高明。去天尺五:比喻离宫廷极近。天,指宫廷。忍俊不禁:忍不住发笑。
忍无可忍:是忍得再也无可忍受。其语境往往是接着进行反抗。
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且要经历长期的奋斗,指人。如花似锦:华彩绚丽,形容风景或前程美好。
如履薄冰: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强调主观心态之谨慎小心,而非客观情况之危急。如数家珍:像数(说)家中的珍宝一样,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如坐春风: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受到教育和感化。与“景物”无关。
三人成虎:比喻谣言传播多了,就会使人信以为真。比喻谣言重复多次,就能使人信以为真。
丧家之犬:指无家可归的狗。比喻失去倚仗,无处投奔的人。
上行下效:在上者怎样做,在下者就跟着学。现多用贬义。误用为表示群众以干部为榜样。稍纵即逝:形容机会和时间很容易失去。
少不更事:更:经历。指人年轻,阅历浅,经验不多。舍我其谁:自视甚高,自认极重。莘莘学子:众多学生。神气活现:为贬义词。
生死攸关:指人的生死存亡的关键。
师出无名:出兵而无正当理由。泛指做某件事缺乏正当的理由。
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贬义词。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始作俑者:第一个制作殉葬的土木偶的人。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开创者。常滥用于一切倡导人。
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理想中的地方。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劳力大,收到的成效小。
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待,形容殷切期望或等待某件事情的实现
守株待兔: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常误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首当其冲:比喻首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
首鼠两端:形容两者之间犹豫不决或动摇不定。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熟视无睹:经常看到却像不曾看见一样,形容对眼前的事物不关心或漫不经心。顺藤摸瓜:比喻沿着发现的线索进一步调查和研究,追究根底。谈笑自若:多指在紧张或危急情况下,说说笑笑,和平常一样。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叹”,赞叹。
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醍醐: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精华,佛教比喻最高的佛法。
头角峥嵘:指不凡的气概或突出的才华(多指青年人的)。
投桃报李: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现出来,不用于物。
瓦釜雷鸣:沙锅发出雷鸣般的响声。比喻无德无长的人占据高位,炫赫一时。万马齐喑:比喻死气沉沉,令人窒息的沉闷局面。
万人空巷:家家户户都走出了巷子和胡同。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轰动一时的情景。忘乎所以:形容由于过度兴奋或得意而忘记了一切,含贬义。
望其项背:能够望得上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否定形式。危言危行:指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褒义词。
威武不屈:形容在强暴的压力下不屈服,指一个人的坚贞刚强。
为虎作伥:比喻给坏人当帮凶,帮助干坏事。惟妙惟肖:形容刻画或描摹非常逼真。
尾大不掉:掉:摇动。尾巴太大,掉转不灵。旧时比喻部下的势力很大,无法指挥调度。现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
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蔚然成风: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了一种良好的风尚。褒义词。蔚为大观:指汇聚成盛大壮丽的景象。
文不加点:文章不经修改,一气呵成,形容才思敏捷,下笔成章。“点”,涂改。文过饰非:饰:遮掩。明知有过错而故意隐瞒掩饰。闻过则喜: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就高兴。
无出其右:才能“没有人超过他的”,不能用在屈辱与困境上。无动于衷:强调的是内心不为外界所动,形容内心冷酷、感情麻木。
无风不起浪,无根不长草:熟语,是说事情或消息是有来源的,不是毫无根据的。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责备的。表示做得妥当。无可厚非:不必作过分严厉的批评,不可以过分责难。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什么坏事都做。贬义词。
无所不用其极:原意是指尽一切努力,来达到至善的最高境界。现指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贬义词。
无所不至:犹言无所不为,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多作贬词。无所顾忌:没有什么顾忌和畏惧。
无微不至:没有一点细微之处照顾不到。指关怀、照顾得极其周到。无以复加:无法再添加。形容达到了极其严重的程度。
舞文弄墨”①玩弄法律条文,曲解其意。② 玩弄文辞;耍笔杆子。含贬义。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改,指人的改过自新。
细大不捐:捐,舍弃。大的小的都不舍弃。指所有的都兼收并蓄。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跟“阳春白雪”对举)。
先斩后奏:用于下级把事情处理完后再向上级报告,不适用于平辈关系或上对下。鲜为人知:很少被人知道。
相得益彰:两者相互配合协助,双方的优点和长处就更能显露出来。相敬如宾:相处如待宾客。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相濡以沫:在困境中互相救助,用在共同度过艰辛人生的夫妻之间是可以的。相形见绌:跟另一人或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形”,比较。想入非非: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中性);胡思乱想(贬)。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天晚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邂逅相遇:多用于久别亲友之间的偶然相见。
胸无城府:比喻襟怀坦白,没有什么隐藏。褒义词。常误用来为贬义词。胸有成竹:做事之前已经有了通盘的考虑。
休戚相关:休,喜悦。戚,忧愁。形容关系紧密与利害相关。但无“同甘共苦”的意思。休戚与共:彼此之间的忧喜和祸福都共同承受。
秀色可餐:形容女性容貌美丽动人,也形容景色优美,让人入迷忘饥。虚怀若谷:谦虚的胸怀像山谷一样空旷深广。形容非常谦虚。
虚左以待:空着左边的位置等待客人,表示尊敬。也泛指留出位置恭候他人。雪上加霜:比喻接连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
循序渐进:指依照一定的顺序逐渐地前进,或顺着一定的步骤逐步提高。
睚眦必报:形容气量极其狭小。
偃旗息鼓:放倒军旗,停止击鼓,指停止战斗或停止行动。
阳春白雪: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误用为是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养虎遗患,比喻纵容敌人,给自己留下后患;多用在敌对势力身上,而不能用于自己。咬文嚼字:形容过分斟酌字句而死抠字眼,多指读书死而忽视对整体内容的理解,也可用在讲话时过分推敲字句以炫耀自己,略带贬义。
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一劳永逸:辛苦一次将事情办好,以后可永远不再费力了。
一念之差:一个念头的差错。指因一时的疏忽或考虑不周而产生严重的后果。一丘之貉:比喻彼此相同,没有差别的坏人。贬义词。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不能误用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衣冠楚楚: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多为贬义)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来示意,指有权势的人傲慢的神气。
以邻为壑:拿邻国当作排泄洪水的沟壑。比喻把自己的困难和祸害转嫁给别人。义无反顾:是指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顾。
亦步亦趋:意思是老师走学生也走,老师跑学生也跑。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顺从别人,跟着人家走。
因人成事:指依靠别人的力量来成事。只能表贬义或自谦。寅吃卯粮:寅年就支用卯年的粮,比喻经济困难,入不敷出。
饮鸩止渴:鸩,一种毒鸟。喝毒酒解渴。比喻采取极有害的方法来解决眼前困难,不顾后果。
应有尽有:应该有的都有。形容一切齐备。
有口皆碑:比喻人人称赞,两个条件:一被称赞的好人好事必须是特别出众的,是需要建立功德丰碑来长久颂扬的;二是应该经过较长时间验证的,是被普遍肯定的。
鱼龙混杂:比喻优劣善恶等各种各样的人混杂在一起。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雨后春笋: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主要用于褒义。
欲壑难填:贪欲无法满足就像深谷难以填满一样,形容贪欲极大。
在劫难逃:命中注定要遭受祸害,不能逃脱。(人们把天灾人祸等借称为“劫”或“劫数”)长命富贵:用于对小孩的祝福。
长袖善舞:衣服的袖子越长,跳舞就容易跳得好看。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
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段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
振聋发聩:比喻“惊人的言论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振振有词:贬义,理由似乎很充分,其实是强词夺理。误用为理由充分。震撼人心:使人受到很大的震动或教育(多是好的事情)。扺掌而谈:扺掌,击掌(表示高兴)。指谈的很融洽。纸醉金迷:腐烂的生活。
指手画脚: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中性),也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贬义)。炙手可热:手一接近便感到热,用来比喻权势气焰之盛,含贬义。置之度外:不把某事放在心上,其对象多是生死、安危、利害关系等。追本溯源:比喻追究事情发生的原因。
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看见了胳膊肘。形容衣服破烂,生活贫困,也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卓尔不群:超出一般,形容道德、学问的成就超乎寻常,与众不同。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擢发难数:比喻罪行极多,无法计算,贬义。
自怨自艾:本意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只指悔恨。
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含有贬义。易和“浮光掠影”相混。罪不容诛:形容罪大恶极,即使死刑也不能抵偿所犯的罪恶。“诛”,处死;误:原谅。左右逢源:一是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顺利无阻,褒义词;二是比喻处事圆滑,属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