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诗两首 《生活是多么广阔》《少年歌》
现代诗两首 《生活是多么广阔》《少年歌》
一、自主学习:--自学课文,独立完成
(一)文体知识、诗歌与、、合称为四大文学体裁。诗歌以表达方式为分类标准时,可以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以体裁为分类标准时,可以分为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现代诗又分自由诗和散文诗。自由诗有的押韵,有的不押韵。散文诗形式是散文,但有诗的意境。现代诗的节拍一般不固定,大体整齐就可以。
(二)字词积累 1注音或写汉字
上阕()、宝藏()、颠簸()、憧()憬()、真dì()、诠()释
bì()益、浩淼()、雕镂()、镌刻()广mào()、浩淼()
如晦()雕镂()镌刻()素 é()憧()憬()真dì()
2、补全成语:
情不自、危言 听、崇山 岭、潜移 化、千恣百态()
(三)内容阅览
①诗中把少年比喻成什么?少年和山羊、山泉有什么相似之处?这两个比喻表现了少年什么特点?
②文中那两句话含有“泾浊渭清”? “泾浊渭清”是什么意思?
③诗人为什么把生活比做“海洋”?
④诗歌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结合文章内容举例说明
(四)要素把握
1、两首诗歌一共涉及了哪些物象?作者想表达什么?
2、诗歌押韵吗?请说说你的研究。
3、读了这两首诗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下来。
二、课堂导学:—认真思考,积极参与
(一)、“自主学习”内容点拨
(二)学习《少年歌》
1、读课文:(1)读准(2)读好(3)读出情感
2、讨论下来问题,理解内容
①诗中把少年比喻成什么?少年和山羊、山泉有什么相似之处?这两个比喻表现了少年什么特点?
②“泾浊渭清”什么意思?
③这一节表现了少年什么特点?
④第四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说明什么?“我们要翻一阕新声”怎么理解?
3总结:
全诗笔调欢快,格调清新,形式完美,章法整齐,韵调和谐,体现了新诗格律化的特点
(二)学习《生活是多么广阔》
1、读课文:(1)读准(2)读好(3)读出情感
2、讨论下来问题,理解内容
①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想?
②第一节写什么?诗人为什么把生活比做“海洋”?
③第二节诗人写了十五个排比句,前11个排比句与后四个排比句有什么不同?读了之后,你有什么启发?
④第三节和第一节有什么异同?“芬芳”一词怎么理解?
3、总结:这首诗以一组排比句描绘了多姿多彩的生活画卷,带领人们去开发生活的宝藏,体验生命的价值,进而领悟“在平凡中发现平凡,用热情发现真诚”的生活哲理。
三、重点突破:--文段练习,掌握方法
(一)读朱湘的《少年歌》,完成练习。
1.诗中描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描绘表现了少年怎样的特点?
2.“谁作泾的溷?流成渭的清,才不愧我们的真面。”这几句诗中的“泾溷渭清”是什么意思?作者在这里引用这一典故有什么作用? 3.阅读下列一节诗,然后答题。我们恨暮气,恨一切衰朽的东西。我们要永远 热烈同勇敢,直到死封闭起眼皮。
(1)这节诗表现青少年的勃勃生机,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手法?
(2)两个“恨”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少年歌》这首诗笔调欢快,韵调和谐,请反复诵读,体会其特点。
(二)有激情地朗读何其芳的诗《生活是多么广阔》,完成练习。1.这首诗共由三节组成,请概括写出三节诗的诗意。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2.这首诗的主要特色是排比句的运用。请根据诗歌内容填空。
诗的第二节由15个排比句组成。前11个排比句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使读者陷入了深深的喜悦之中;后4个排比句则由实转虚,在静态的描写中点出了生活的比较内在的方面:________________。它启发年轻人去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去用自己的热情发现别人的真诚。
3.这首诗的结节是首节的重复,但又稍有变化。将第一节中的第二句“生活是海洋”改为“生活又是多么芬芳”,写出了生活的温馨与幸福,富有深意,值得回味。诵读时请仔细体会稍有变化的内容及其特点。
4.根据注音填写字词或给加粗的字注音,做到读写正确,加以解释,准确理解其意思。
(1)我们是新人,我们要翻一què()新声。
(2)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
5.何其芳和朱湘都是现代著名的诗人。请课外选读他们的一两首其他诗篇,如朱湘的《采莲曲》,何其芳的《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等,体会其思想内容和感情色彩,读出节奏。然后朗读给班上的同学听,并交流诵读体会。
四、拓展延伸:--链接中考,学会运用
阅读下面一首现代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礁石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末,散开 ……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观念和情感?请简要作答。(3分)答:。
(2)现代诗歌中,有的诗体很自由,既不讲求格律,也不追求押韵,但有的,如《礁石》则有较强的韵律感,试说明《礁石》的押韵规律。(3分)答:。(3)试分析“礁石”这一形象。(4分)答:。
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二)盼
望 艾青
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
1979年3月,上海
(选自《归来的歌》,四川人民出版社)问题:
(1).这首诗的两个象征性意象是“
”“
”。
(2).诗中所描述的海员们的两种“盼望”表达了什么?
五、总结记忆:—归纳总结,巩固提高
(一)《少年歌》
1、《少年歌》选自现代诗人朱湘写的《草莽集》。《少年歌》是他早年的代表作,全诗在平静之中洋溢着欢快的情调。诗人用第一人称,以欢快的笔调描绘了他所希望看到的新一代少年的形象。
2、全诗分四节。前两节借助两个能激发读者想象的意象表现了少年的活泼与清纯。
3、第一节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把少年比做“小羊”,表现少年的活泼可爱。末句点明段旨。
4、第二节把少年比做“山泉”,表现少年的纯洁。诗人运用“泾浊渭清”的典故,说明我们青少年要做纯洁的人。(“泾浊渭 清”比喻人品的高下和事物的好坏。)末句点明段旨。
5、第三节直抒胸臆,表现青少年的勃勃生机。他们敢爱敢恨,爱憎分明。这一段表达了青少年与“一切衰朽的东西”斗争到底的精神。
6、第四节点明主旨,形象说明要团结广大青少年一起奋斗,奔向灿烂的前程。“我们要翻一阕新声”语带双关,蕴含要改造旧中国的理想。
(二)《生活是多么广阔》
1、《生活是多么广阔》是现代诗人何其芳于1941年在延安写的。全诗以一组排比句描绘了多姿多彩的生活画卷,带领人们去开发生活的宝藏,体验生命的价值,进而领悟“在平凡中发现非凡,用热情发现真诚”的生活哲理。
2、第一节写诗人对生活的渴望与歌颂。诗人把生活比做“海洋”,渴望自己充满年轻人旺盛的生命活力。
3、第二节诗人写了十五个排比句,前11个排比句充满了高强度的动作性,每个句
子都描绘了一种美妙的生活情景。后四个排比句从动入静,由实转虚,描写生活内
在美:心灵的高尚,对人的友爱。启发人们“在平凡中发现非凡,用热情发现真诚”。
4、第三节重复第一节,同中有异,“芬芳”写出了生活的温馨与幸福。
二、课堂导学
(一)少年歌
①诗中把少年比喻成什么?少年和山羊、山泉有什么相似之处?这两个比喻表现了少年什么特点? ②“泾浊渭清”什么意思? ③这一节表现了少年什么特点?
④第四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说明什么?“我们要翻一阕新声”怎么理解? 赏析:
1、《少年歌》选自现代诗人朱湘写的《草莽集》。《少年歌》是他早年的代表作,全诗在平静之中洋溢着欢快的情调。诗人用第一人称,以欢快的笔调描绘了他所希望看到的新一代少年的形象。
2、全诗分四节。前两节借助两个能激发读者想象的意象表现了少年的活泼与清纯。
3、第一节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把少年比做“小羊”,表现少年的活泼可爱。末句点明段旨。
4、第二节把少年比做“山泉”,表现少年的纯洁。诗人运用“泾浊渭清”的典故,说明我们青少年要做纯洁的人。(“泾浊渭清”比喻人品的高下和事物的好坏。)
末句点明段旨。
5、第三节直抒胸臆,表现青少年的勃勃生机。他们敢爱敢恨,爱憎分明。这一段表达了青少年与“一切衰朽的东西”斗争到底的精神。
6、第四节点明主旨,形象说明要团结广大青少年一起奋斗,奔向灿烂的前程。“我们要翻一阕新声”语带双关,蕴含要改造旧中国的理想。
(二)生活是多么广阔
1、《生活是多么广阔》是现代诗人何其芳于1941年在延安写的。全诗以一组排比句描绘了多姿多彩的生活画卷,带领人们去开发生活的宝藏,体验生命的价值,进而领悟“在平凡中发现非凡,用热情发现真诚”的生活哲理。
2、第一节写诗人对生活的渴望与歌颂。诗人把生活比做“海洋”,渴望自己充满年轻人旺盛的生命活力。
3、第二节诗人写了十五个排比句,前11个排比句充满了高强度的动作性,每个句子都描绘了一种美妙的生活情景。后四个排比句从动入静,由实转虚,描写生活内在美:心灵的高尚,对人的友爱。启发人们“在平凡中发现非凡,用热情发现真诚”。
4、第三节重复第一节,同中有异,“芬芳”写出了生活的温馨与幸福。三重点突破
(一)1.小羊、山泉;活泼、清纯 2.古人认为泾水浊,渭水清(实为泾水比渭水清);希望青少年做纯洁的人。3.(1)直抒胸臆。(2)对包括“暮气”在内的“一切衰朽的东西”的恨。4.略
(二)1.对生活的渴望与歌颂;描绘多姿多彩的生活画卷;赞颂生活的温馨与幸福。2.一种美妙的生活情景 心灵的高尚,对人的友爱 3.略 4.(1)阕,歌曲或词一首叫一阕。(2)zàng,储放大量东西的地方。5.略 四拓展延伸
(一)(1)诗人对于礁石这一形象和其具有的精神给予了由衷的赞美和歌颂。
(2)第一节,二、四句押韵(来、开);第二节,一、二、四押韵(上、样、洋)。两节都是传统的押韵法。
(3)长年累月在狂风巨浪的拍打下坚强不屈、坚定不移的礁石形象,不仅是不向命运低头的诗人自身的象征,而且是我们民族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
(二)答案为:(1)浪花 喧哗(2)浪花代表的期盼是对航海事业的热情和奉献,对新中国海员乐观、豪迈的性格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的赞扬。喧哗代表的期待与向往胜利地到达目的地,对困难的回答是战斗,对战斗的回答是胜利。(意对即可)
第二篇:生活是多么广阔读后感
生活是多么广阔读后感(一)
何其芳的笔下《生活是多么广阔》,是一篇乐观向上的文章,读起来感觉十分精彩。
是呀,生活是多么广阔,是多么的有趣呀!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好比我认为我自己的生活是十分开心的。但,有些人的生活,整天听从别人的,完全没有自我空间。那么,他是不幸的!因为,每一个人原本都有着开心、快乐的生活。但是你并没有好好的把握,你就会是不幸的!曾经,有个人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是为了“打开生活”,打开生活,生活的空间一下子宽广起来。心灵也会因此而宽广起来。这句话是出自一位农夫的口中,虽然他并没有读过什么书,但这句话说的的确没错!前文中也有这么一句话:我谨慎的把握住生活中的小船,使它不被那一股风刮倒。“生活是多么广阔。生活又多么芬芳。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
生活是多么广阔读后感(二)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而活着?这两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述出了生命的追问。
在我所读过的诗篇中,《生活是多么广阔》这篇小诗给了我答复。诗中第一句是“生活是多么广阔,生活是海洋”,这句话的出现让人有些迷茫,不知所谓。下面的诗句为这句诗做了注解,讲述了生活的缤纷多彩,列举了生活中许多有意义的事:去参加歌咏队,去演戏,去建设铁路,去做飞行师……去以自己的火点燃别人的火。
读了这首诗,我感到了生活的多彩,感到了与悲世者眼中苍白无趣的世界的一个截然不同的天地。在我的眼中,生活平淡似水,品不出一点鲜味儿,现在,我又明白,在似水的生活中略加一点生活的调味剂,又将是多么有滋有味,生命又会多么缤纷多彩。一位名人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天际滑过的一颗流星,短暂而又美丽。”但如何才能让短暂的生命活得精彩,活出缤纷?如今,多少人为了生活而疲惫,为了生活而操劳,他们活得太累了,他们为了生存,为了金钱,为了势利才活着,他们丝毫不明白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本质在于活出精彩,活出缤纷,活出价值,让短暂的生命熠熠生辉。让我们睁大那一双双发现美的眼睛,捕捉生活中任何一处可以感受美,创造美的角落,不要为了生活而疲惫,要懂得享受生活,这是你应有的权利。在享受的同时,再温暖他人的心房。雷锋就是如此,他懂得从平淡的生活中提炼精彩,懂得从乐于助人中获得幸福。他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楷模人物。生命是惊叹号,是省略号,唯独不是句号!学着享受生活,渐渐地,你就会发现,世界是多么缤纷多彩,世界美如斯!
这就是生活的本质,这就是生命的意义,让我们珍惜生命,活出精彩,编织自己的华丽人生吧!
生活是多么广阔读后感(三)
“生活是多么广阔。
生活是海洋。
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同学们应该知道这篇文章吧!它就是出自着名作家何其芳的笔下,这篇乐观向上的文章,读起来感觉十分精彩。
是呀,生活是多么广阔,是多么的有趣呀!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
好比我认为我自己的生活是十分开心的。
但,有些人的生活,整天听从别人的,完全没有自我空间。那么,他是不幸的!
因为,每一个人原本都有着开心、快乐的生活。但是你并没有好好的把握,你就会是不幸的!
曾经,有个人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是为了“打开生活”,打开生活,生活的空间一下子宽广起来。心灵也会因此而宽广起来。这句话是出自一位农夫的口中,虽然他并
没有读过什么书,但这句话说的的确没错!
前文中也有这么一句话:我谨慎的把握住生活中的小船,使它不被那一股风刮倒。
“生活是多么广阔。
生活又多么芬芳。
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
第三篇:生活是多么广阔(共)
生活是多么广阔
太谷五中
韩雨涵
指导教师
杜晓燕
生活是多么广阔,生活是多么芬芳,只要要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
————何其芳
我一直认为,生活是广阔而充满芬芳的,尽管生活中也充满风风雨雨、大小挫折,但只要用积极的心态面对,我们会从中受益颇多。
作为一名学子,迟到是最让我们难堪的经历。然而,当自己怀着一颗积极的心坦然面对这种挫折时,却也从中感悟到了一些东西,也不失为挫折带给我的礼物吧。
事情是这样不紧不慢地降临的:连日的题海战术早已让我疲惫不堪。午饭后往床上一躺,头还没来得及挨住枕头,周公就来与我见面了。一时睡意正浓,在梦中不知在哪里云游四方;书桌上闹钟一连七次地焦急呼喊也没能把我从梦中拉出来。不知过了多久,我却突然感到时间凝固,连忙把两眼一睁,却发现已经迟到十五分钟了。我一时心慌意乱,一边拿书包,一边穿上衣,一边穿鞋,一边理头发,一边埋怨自己:为什么不早点醒来呢?为什么自己竟没有听到闹铃的七次呼唤?自己为什么如此贪睡,没有一点毅力呢?
就这样自责着,我三步并做两步下了楼梯,在大街上狂奔起来。在这段通往学校的路程中,我突然明白:既然迟到已成为一个无法改正的错误,那么没有必要来用这个错误惩罚自己。只要尽快赶到目的地。将损失降到最小,做自己该做的事就可以了,没有不要一路自责、心焦、着急。想到这里,我的心情舒畅了许多,虽然无法躲避迟到带来的尴尬,只有从容,才能急中生智,才能在千钧一发之时柳暗花明。
没有谁的一生可以一帆风顺,所有的人都必须忍受人生隧道的暂时黑暗。“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生。只要我们用积极的心态正确面对生活,我们一样能从挫折、失败中得到启示与快乐,会发现:生活原来是这样广阔。
第四篇:《生活是多么广阔》教学设计
《生活是多么广阔》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读懂诗歌,体会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2、理解诗意,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节意思。
3、引导学生模仿第二节续写诗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写作的兴趣。
4、有感情的朗诵这首诗。
二、教学重难点
1、能读懂诗歌,理解第三小节意思。
2、引导学生模仿写诗句。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个人的时光》配乐曲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激趣谈话:有人说,生活是一支歌,一支饱含人生酸甜苦辣的歌;也有人说,生活是一幅画,一幅五彩缤纷的画。同学们,你认为生活是什么呢?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
2、学生谈对生活的理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的画面,看看这些画反映的都是一种怎样的生活?
出示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相机提问:这几幅图画的是什么?分别介绍图意。
3、介绍作者
师:是呀,生活是多么的丰富多彩,绚丽多姿!有一位诗人写了这样一首关于生活的诗《生活是多么广阔》。你们知道是谁写的吗?(何其芳)何其芳,是我国著名的诗人,他于1942年在延安写下了这首诗《生活是多么广阔》。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欣赏这首诗。
(二)初读诗歌
1、齐读课题:提问: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说生活是多么广阔?)同学们,你们可能想知道生活是怎样的广阔?生活是怎样的丰富多彩?我们来仔细读读这首诗。
1、小组内读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找出自己不懂的词互相交流。
2、诗人在第一小节中说:“生活是多么广阔,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
那么,广阔的不仅仅是海洋,还有什么呢?(天空、草原、星空----)谁能仿造课文第一小节说一说?指两名学生说。
3、齐读诗歌,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诗人用什么词语来概括了他感受到的生活?(广阔、芬芳)
4、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小节?你的理由是什么?生活是怎样的广阔呢?我们来学习第二小节。
(三)再读诗歌(根据学生的喜好进行阅读教学)
1、学习第二小节
(1)分小组自由读第二小节。
(2)出示多媒体课件,请一小组同学有感情读第二小节。
(3)同学们,生活还可以怎样的广阔呢?诗人生活在战争的年代,而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又应当有怎样广阔的生活呢?想想,我们在课外做些什么呢?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呢? 我们也来学习当一当小诗人,写一写反映自己生活的诗句。
(4)学生自己尝试写诗。
(5)小组成员共同创作诗歌。
(6)小组推荐代表在班上展示自己的作品。
教师引语:有一位哲人这样说过,交换一个苹果你还是得到一个苹果,可是交换一个快乐你就会得到两个快乐。你愿意做这样的人吗?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自己快乐的生活抒发出来,和大家分享,好吗?
(师生评议)(设计亮点:小组成员共同创作诗歌让小组成员体会到了与人合作的快乐,也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然后推荐代表交流展示,又让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锻炼,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结:你们都说得真好,看,我们的生活也是多么丰富,多么广阔。生活的广阔蕴含于什么之中呢?作者是怎样理解生活的呢?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三小节。
2、学习第三小节。
(1)课件出示第三小节,指名有感情朗读。(2)小组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a、小组内交流讨论。b、班上汇报。
(3)创设情境朗读第三小节: 请你告诉老师说—— 请你对着同桌热情地说——
请你抚着自己的胸口自言自语地说——
最后请你大声地对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位朋友说——
老师:孩子们,现在的你快乐吗?激动吗?所以(齐读最后小节)
(情境朗读让学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熏陶,也更好地领悟到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4)补充时代背景:
过渡: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何其芳先生当时在写这首诗时,中国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局势下吗?本诗写于1942年,诗人身处延安,当时抗战的炮声在中国大地上轰响,由于国民党长期对边区实行经济封锁政策,当时延安的各种物资严重匮乏,所有机关、学校的物质生活都相当艰难困苦。住的是窑洞,伙食标准一般是,每人每天一斤小米、一钱油、两钱盐。主食主要是小米饭,基本上没有什么副食,肉更是难得吃上一次,几乎顿顿是盐水煮土豆、白菜汤或南瓜汤。每个月有一两次馒头或肉丁烩面条,就算是改善伙食了。在这样艰苦,物质极为匮乏的情况下,而解放区的天空却一片湛蓝,一天清晨,作者坐在窑洞门口,望见山底下浮着白雾,空气中带着露水似的微冷,黎明在变成白天,就像花朵在慢慢开放,山底下工人们打石头的声音飘荡在山谷里,诗人并没有畏难情绪,浑身上下每个细胞都透着热情冲动,反而觉得生活是那样的美好,情不自禁地唱出“生活是多么广阔”的激昂诗句,原因是什么呢?诗人渴望自己也像年轻人一样充满旺盛的生命活力。当时诗人还有感而发,他一口气写了两首,其中一首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生活是多么广阔》,还有一首就是《我为少男少女歌唱》,所以有人说:他是新中国的百灵。有人说:他是文章能手。有人说:他是一位自觉的艺术家。这就是何其芳先生。
(5)播放配乐曲《三个人的时光》,请大家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
师:如果说读书是和文字对话,那么朗读就是和作者的心灵对话,同学们,让我们穿越时空,一起回到那热火朝天的1942年,回到我们的革命圣地延安,再次重温诗人那荡涤我们心灵,鼓舞我们生活力量的动人华章吧。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再读这篇课文吧。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跟随诗人一起体验了生活的快乐,真不简单,我们用眼睛摄像,用心灵感悟,用嘴巴诉说,平凡的日子不平凡,这就是感悟生活快乐的真谛所在。同时,这节课我们也过了把当诗人的瘾。其实,写诗和作文一样,生活即作文。下面,老师根据平时的写作积累的方法,也可以说是小窍门,我把它毫无保留地送给大家。(课件出示:
1、生活是习作的源泉;
2、要表达出真情实感。)
(四)课外阅读推荐
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2、《魔法灰姑娘》
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设计亮点:课外拓展是语文学习的又一渠道。小学生课外学习语文的阅读量还很不够,我们教师应该在每篇课文学完后进行有意识地激励,补充课外读物,这样来挖掘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
教学反思:
《生活是多么广阔》是选读课文,教学时我先用多媒体展示生活的画面,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然后,让学生选择你最喜欢诗歌的那一小节,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体现了新课程中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新课程理念。接着,在学生自读自悟的交流学习中让学生先自己仿写诗歌第二小节,再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创作诗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最后,各小组推荐代表交流展示。
所以我认为课堂上老师只要适时地引导学生读,引导学生自己去体会,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去开展语文学习活动,他们一样有着许多精彩的理解,课堂上也可以生出许多精彩的片断,把精彩还给学生,这是我们老师要做的。学生的精彩才是课堂的精彩,学生的活动代替教师的讲解,让语文课堂体现出语文味,这是很难能可贵的。
第五篇:《生活是多么广阔》教学设计
教时:一个教时
教学目标 :
1.注意句中停顿和速度的变化。
2.体会作者对革命新生活无比热爱的情怀。
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把每个字都读正确。
2.对几个较长句子的朗读,把句子的停顿处理好,并把握好句后、节后的朗读停顿。
3.重点朗读第二、第三小节,注意朗读速度与其他小节应有所区别,并体会诗句的深刻意义。
教学过程 :
一、步了解课文内容,把每个字都读正确。
二、几个较长句子的朗读,把句子的停顿处理妥当,并把握好句后、节后的朗读停顿。
三、点朗读第二节,注意朗读速度与其他小节的不同。
四、重点朗读第三节,并体会这些诗句的深刻意义。
第三节的前两句表现了诗人要在平凡的生活中探寻生活真谛的愿望。后两句则表达了革命同志之间互相理解和勉强的真诚心愿。
五、全班进行朗读的讨论、评点、表演等。
六、作业 :
1.抄写词语、解释
2.朗读课文
3.预习《我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