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顺德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顺德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案
(讨论稿)
改革开放以来,顺德教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教育综合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建立起了完善的公民教育体系,教育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县级区域前列。顺德相继成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与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行区。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时代对人才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传统的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面临新的挑战。因此与时俱进的顺德教育在教育综合改革的规划中,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一、顺德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
(一)顺德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
人才培养历来是各个国家教育发展的关注点。日本曾提出“面向21世纪,培养生存于国际社会中的日本人”观点;2001年1月23日,美国国会通过了新任总统C.W.布什提交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1995年的法国小学教学大纲以培养法国社会中的自治、有责任心的公民为主旨。各国纷纷把培养国家人、世界人作为人才战略目标。
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并处于转型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人才强国战略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战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 1 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在2020年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的雄伟目标。就地区而言,珠三角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挑战,随着《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全面实施,随着我省大部制改革尤其是顺德大部制改革试点的推进,随着我省“简政强镇”事权改革的推进,学校人才培养改革越显重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顺德教育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特别是继2009年顺德通过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评估以后,2010年顺德又成为中国教育学会在全国唯一的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用“先行先试”的顺德精神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二)顺德区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顺德教育和全国教育一样存在着与发展着的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1、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不利于人的可持继发展。我区学校教育在“功利”的驱动下,各学段的教育定位不清晰。这种定位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法)、评价手段等。因此教育越位情况比较突出,学段教育的阶段性、相融性、互补性不强,人才培养模式没能很好地顺应学生年龄阶段的身心规律。
2、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不利于全面落实人才培养内容。人才培养内容的落实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学校课程设置;二是学校课程实施;三是学校课程的评价。课程设置的改革留于形式的现象比较严重:高中选修课程与社会实践留于形式;义务教育中非传统主科 课程留于形式;地方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运用留于形式;只有基于考试的课本意识,而没有或者不重视基于内涵的课程意识。实施课程方式与方法存在两个误区:误区一,对传统方式、方法的简单否定;误区二,对多媒体设备与技术的过分依赖。课程评价存在着评价太多、太早,过早给“人才”分类、定型等情况,把原本多功能的评价简单为给学生做“结论”、为上级学校选拔“人才”。
3、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不利于实现人的多样化成长。现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过度统一(统一学习内容、统一学习标准、统一学习目标、统一学习方法、统一学习评价……),无视学校与人才的多样性,将所有学校按照一个学校去办,将全部人才按照一个模子去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自我精神、创新精神。现行人才培养模式过度关注考试分数、竞赛成绩、升学人数等外显质量,而忽视了学校内部的教育过程,其结果是人才培养模式只重视遵循教育外部关系规律,而轻视教育内部关系规律(如生命的自主成长规律,学校的自主发展等)。
另外,教师的人才意识(人才观、质量观、学习观等)不强,教师专业化成长机制不完善,教育的地域文化不明显,没有从宏观上引领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等也是顺德人才培养模式的欠缺。
二、顺德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
(一)有关要素的界定
1、“人才培养”:这在里是指学校人才培养,即通过学校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它包括:培养者(教师)、培养措施(培养内容、手段、制度、评价等)、培养对象(学生)、培养目标(身心发展)等基本要素。
2、“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建立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思想基础之上,采用一定的培养措施,实施学生成长的过程总和。它具有:
稳定性——有相对稳定的结构与程序,学校之间可以仿效。多样性——各学段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体现各学段的特点。科学性——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合乎学生成长规律。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对现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反思、改革,建立新的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国际化的需要。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
总体目标:建立具有顺德特色的,符合各学段教育规律的,立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学校人才培养模式。
具体目标:
1、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现代人才培养的基本理论。
2、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3、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师培养现代人才的专业化水平。
4、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基于培养现代人才的现代学校制度。
5、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加速人才培养的顺德课程体系。
6、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差异发展、人人成功的公平教育机制。
三、顺德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工作要点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各学段学校教育相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
1、制订相互衔接的“三九三”学段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三九三”是三年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小
六、初三分段)、三年高(职)中教育的简称。学前教育目标要体现一个“前”字,义务教育目标要体现“基础”,高(职)中教育目标要体现“发展”。使学校教育中各学段的人才素质培养目标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又合乎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
2、探索相互衔接的多种的人才培养学校体制。首先是积极探索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体制。分别在公、民办两种学校中开展小学、初中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尝试,重点解决初、小衔接的问题。其次是在民办学校慎重地尝试高、初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但要避免用高中捆梆初中的情况再现,重点解决高、初有效衔接的问题。
3、尝试相互衔接的高、职中学生双向选择的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目前高、职中通过单一的中考一次性选录学生的办法,尝试在高、职中的第一学年后有一定比例的学生进行第二次选择,使高、职中教育进一步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
4、建立相互衔接的学段招生制度。各学段是否合理衔接很大程度受招生制度的影响。小学、初中要完全落实就近招生的制度,目 前还在采取电脑派位招生的初中三年内要过渡完毕。制订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籍管理制度,杜绝通过转学变相在区域内收取优生、排斥差生的现象。逐步实行高中自主招生制度的改革,从争取上级将中考权下放给区,到逐步实现考教分离,再到高中的部分自主招生,最后到高中完全多样化的自主招生。在规范全区学籍管理的基础上,在学前教育以上的各学段间开发学生素质信息系统,是解决各学段衔接与高学段实现自主招生的一个重要策略。
5、加强对各类特殊学校及教育机构的管理,也是建立各学段相互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方面。通过启智学校进一步总结我区开发与培养智障儿童的经验,同时研究如何发挥启智学校的引领作用,培养好因各种原因就读于普通学校的各类特殊儿童。规范各类社会办学形式,对分布在社区的各种接送班、补习社等进行规范管理,并制订相关的规定。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各学段学校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
1、加强课程管理,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学前教育阶段要将培养健康人格、良好习惯等作为课程重点,淡化或去学科课程意识。义务教育阶段要加大非传统主科学科课程的执行力,加大非传统的学科课堂课程(即学校综合课程、地方课程等)开发力度。高中阶段要加强选修课程的比例与提升实践活动的实效性。职中阶段要加强基本技能学习与实际操做训练。各类学校(包括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的招生考试内容要弱化文本,强化课程,强化能力。区 要开展课程执行力的检查,并通过试点完善非传统主科课程的检测研究。组织力量建立各学段基于课程(而非基于文本)的题库(学科检测资源库)。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内涵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引领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
2、强化课程意识,提升教师课程执行力。加强对课堂内涵的研究,将课程意识落实到课堂,树立教师即课程的意识。根据新课程实施的要求,研究制订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做到有什么课程就有什么教师,有多少课程就有相应数量的教师。建立教师成长的长效机制,如开展区内名师、骨干教师评比,建立各类型的教师“工作站”、“工作室”等,引导教师过主题式校本教育生活,引领教师成为有特色的教师(教师首先是做一个有特色的教师)、学者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特级教师等。开展基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教师新使命研究,创新教师成长新策略。
3、顺应时代变化,改革学习方式。开展网络学习与人才培养的研究;全面推广校园阅读促进人才成长;选点开展各学段课堂学习方式的研究;开展学习成本分配与学生成长的研究;提倡广泛运用自主探究、社会实践、调查访问、实验操做、小组讨论等学习方式。
4、立足科学发展,创新评价制度。对学校的评价应从过去的为了给学校划类、分等、分配奖励等行政式管理手段,改为引领学校发展(分析、诊断)的手段,评价的目标是为学校提出持续发展的建议等。对学校的评价可以采取行政部门主动介于式评价与学校申请式评价。教育行政部门原则上不公布对学校的评价结果。对教师 的评价应从过去的评价教师个体为主过渡到评价教师团体为主。区要尽快研究制订有利于调动教师积极性的绩效工作资方案。研究制订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标准)、教育质量要求(标准)等。对学生的评价,在学前教育阶段,原则上要禁止一切形式的评价与考试,更不得将学前儿童分类。义务教育阶段要重视过程性评价研究、多样化评价研究、综合性评价(综合素质评价)研究。高、职中阶段要重视开展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效的评价方法。在评价中要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自我、教师、家长、同学等)。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各学段教育相衔接的现代学校体制。
1、创新多种办学形式。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全区范围内分学段、有步骤地开展改革试点。具体试点内容的:探索政府举办和鼓励社会力量办园的措施和制度。研究制订学前教育(幼儿园)规范管理意见。探索公办学校多种办学形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在公办中小学开展公办民助、委托管理、合作办学及建立多种学校发展共同体的改革。探索政府、行业、企业及社会各方分担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完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促进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2、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教育行政部门要逐步退出直接的学校管理过程,从过去的指挥学校教育到以后的服务学校教育,增强学校活力。尝试通过创立区域的教育研究团体(各类教育协会、学校联盟、教研中心等)引领学校发展。改简单的“校长轮岗”制度为校 长“招聘委任”制和校长“职级制”。学校中层干部改上级竞选委任制为校长组阁制。学校内部管理要引入多方面力量,如开展顾问制、组建学校智囊团、实行多元学校议教制、加强学校的各种交流(学段间交流、学校间交流、地区间交流、国际间交流等)。要发挥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强教师团队建设与教师领袖培养的改革试点。学校运作要从过去单一的“领导指挥”到“领导规划”、“领袖引领”相结合的模式,发挥优秀教师的作用。提供平台让家长、社会、学生等参与到学校管理过程。
(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各学段教育相衔接的区域公平教育。
1、守护天赋,创办适合每个学生的学校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规则”要“顺乎自然,合乎童道”,让学生按儿童的天赋规则学习。尝试建立肯定学生各种学习成果的顺德式“学分银行”或“学分激励”。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有效方法。适应时代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系统规划中小学德育课程,开展“德育作业”的尝试。全面推进办好每一所学校、上好每一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的“三好”公平教育工程。在教师中开展做一个公平的教师活动,让学生在公平的教育中发现自己是一只天赋的“白天鹅”。
2、资源共享,实现区域优质教育的增量发展。开展区域内优质教师资源共享的尝试,倍大优质教师资源的作用。改革现行的为了交流而交流的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尝试优质教师在网络上为区域学生开设专题的学习辅导(讲座、学法介绍等)。
3、条件均衡,各类学校享有平等的教育条件。推进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使同类学校(包括公、民办学校)享有平等的教育条件。特别是要解决目前公办小学、初中的办学条件(体育设施、生活设施)不配套的问题。
四、顺德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保证
1、组织领导。成立顺德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验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统一组织下,制订创新研究工作安排,成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实验小组。各实验小组统筹规划,共同协调,共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实验。
2、研究力量。在全区范围内组织优秀教师组成研究团队,并聘请省内外的知名专家组成专家组,并在专家组的指导下各团队制订了研究的方案,开展有效的研究。
3、规划安排。顺德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周期为三年,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实验的周期也为三年:第一年主要制定就改革目标、改革方向、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等问题进行论证提升,并组织进行调查研究、数据分析,确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基本框架;第二年确立试点,以点带面,按改革方案全面开展改革探索和研究。并举办汇报会和交流会,进行阶段性总结;第三年主要是组织完善,开展全面总结,召开专题论证会,形成改革成果并在镇、校推广。
4、政策支持。区应该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如教育投入、教师编制、办学自主权、考试评价、项目经费等。
第二篇: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仅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不能算是创新人才,创新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 ■个性的自由独立发展是创新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前提,作为工具的人、模式化的人和被套以种种条条框框的人不可能成为创新性人才; ■当代社会的创新人才,是立足于现实而又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
何谓创新人才?世界各国是如何理解创新人才的?本文拟对创新人才的理念进行国际比较,以期弄清创新人才的内涵。
国内教育界对创新人才内涵的理解
虽然各国在高等教育改革中都非常重视培养创新型人才,但各国对创新人才的理解并不一致。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倡导培养创新型人才或创造型人才以来,有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学术论文不胜枚举。但对于什么是创新(创造)型人才,大家的观点并不一致。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
———所谓创造型人才,是指富于独创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够提出、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这种人才,一般是基础理论坚实、科学知识丰富、治学方法严谨,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同时,具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和良好的科学道德。他们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者,是最新科学成果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是未来科学家的培育者。
———创造型人才的主要素质是:有大无畏的进取精神和开拓精神;有较强的永不满足的求知欲和永无止境的创造欲望;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较强的创造才能;同时还应具备独立完整的个性品质和高尚情感等。
———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它是相对于不思创造、缺乏创造能力的比较保守的人而言的,这个概念与理论型、应用型、技艺型等人才类型的划分不是并列的。实际上,不论是哪种类型的人才,皆须具有创造性。
由此看出,我国教育界主要是从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角度阐释创新人才或创造型人才的。这似乎给人一种错觉,只要专门培养人的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便可大功告成。虽然也有个别专家的定义、解释涉及到了基础理论知识、个性品质和情感等因素,但并没有形成主流。
创新人才内涵的国际定义
在国外的有关文献中,我们并未发现与“创造型人才”或“创新型人才”对等的概念。一些相关的概念如“cre鄄ativemind”、“creativeman”、“criti鄄calthinking”等,大都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的特点。
国外对创新人才的理解比我国要宽泛一些,他们大都是在强调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同时突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从国外有关大学教育培养目标的阐释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来。应该注意的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对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重视已有很长的历史,只不过近年来更加突出而已。
在英国,培养绅士型的领袖和学者是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什么是绅士型的领袖和学者?按照英国19世纪教育家纽曼的话来说,就是“学会思考、推理、比较、辨别和分析,情趣高雅,判断力强,视野开阔的人”。牛津大学校长C〃鲁卡斯要求大学培养的人才“要有很高的技术,非常宽的知识基础,有很强的个人责任感、革新能力和灵活性。个人能够不断地获取新的技术以适应其需要。”至2001年,牛津大学共为英国培养出4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25位首相。
德国大学的人才培养深受洪堡大学理念的影响。至20世纪,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提出大学应该培养“全人”的理念,追求“全人”前提下的创新。
美国大学教育有着自由教育的传统。早在20世纪初叶,弗莱克斯纳就提出大学教育应培养社会的精英。至20世纪中叶,美国教育家赫钦斯批评美国大学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专业化和非智力化倾向,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人,使人成为作为人的人、自由的人,而不是片面发展的工具。大学教育的目的与教育目的是一致的,就是要发展人的理性,养成智性美德,实现最高的智慧(睿智)及最高的善,从而培养出“完人”。美国有许多大学其实都在追求培养创新型人才。截止到1998年,仅哈佛大学一所学校,就已有35名教师、38名毕业生获得诺贝尔奖,可以说是培养创新人才最成功的大学之一。该校以追求真理为办学宗旨,在人才培养上以全面发展的人、有教养的人为目标,强调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在情感、智力方面全面发展的人,应该是受过广泛而深刻的教育的人,是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批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度发展的人才。麻省理工学院(MIT)也很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该校规定:“MIT的本科教育扎根于广泛的学科领域,结合这些学科的力量来形成对价值和社会目标的看法。除了广泛的自由学习的机会之外,还鼓励学生获得某一领域的基本知识和继续学习的兴趣,并成为创造性的智力探索者,能够独立追求学问”;“MIT致力于给学生打下牢固的科学、技术和人文知识基础,培养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关21世纪教育发展的报告也要求培养创新型的人才,但在教育目的的阐述上仍坚持全人或完人的培养目标。
建立全面、科学的创新人才新理念
国内外对创新人才的理解有一些共同点,即都强调创新人才必须具有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素质。但是又有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我国明确提出了创新人才(创新型人才)、创造型人才的概念,而国外只有创造性思维、创造型人格等外延较窄的概念。其二,我国对创新人才的理解大多局限于“创新”上,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个性品质的全面关注不够;国外则强调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创造性、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素质,强调个性的自由发展。其三,我国对创新人才的理解差异很大,有的受领导人讲话或政府文件的影响较大,有的受西方心理学的影响较大,表现出很强的实用性,缺乏支持其概念的理论基础。国外对创新人才的理解,多是把当代社会对创新的需要融入到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之中的产物。
我国在创新人才理念上的局限性,容易导致对创新人才的误解和实践上的偏颇。如有的把创新人才与理论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艺型人才对立起来;有的认为培养创新人才就是要使学生具有动手能力,而把创新能力与知识对立起来;有的认为培养创新人才就是为学生开设几门“创造学”、“创造方法”课程,而把所谓的创新素质与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个性发展对立起来。掌握了所谓的创造知识、创造方法的人未必就能成为真正的创新人才。
在对创新人才的理解上,我们应该坚持以下几点基本认识:
1.创新人才是与常规人才相对应的一种人才类型。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而所谓常规人才则是常规思维占主导地位,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不强,习惯于按照常规的方法处理问题的人才。创新型人才与通常所说的理论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艺型人才等是相互联系的,它们是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而产生的不同分类。无论是理论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还是技艺型人才,都需要有创造性,都需要成为创新人才。
2.创新人才的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完全独立发展的,它们与人才的其他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高度发展的人才。
3.个性的自由发展是创新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前提。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关于教育改革的第一次审议报告指出:“创造性与个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学要培养具有创造性的创新人才,就必须首先使他们成为一个作为人的人、真正自由的人、具有个体独立性的人,而不是成为作为工具的人、模式化的人、被套以种种条条框框的人。虽然不能说个性自由发展了人就有创造性,就能成为创新人才,但没有个性的自由发展,创新人才就不可能诞生。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人才就是个性自由、独立发展的人。
4.无论是创新还是创新人才都是历史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创新和创新人才的理解都会有一些异同。当代社会的创新人才,是立足于现实而又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博、专结合的充分的知识准备;以创新能力为特征的高度发达的智力和能力;以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中心的自由发展的个性;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献身精神;强健的体魄。
培育创新精神 构建创新文化
——来自高级专家理论研究班的报告
编者按:近日,由有关部门组织的100名科技等领域知名专家参加的高级专家理论研究班顺利结业,取得了圆满成功。研究班通过现场教学、专题讲座、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展开教学,并就如何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座谈。大家发言踊跃,气氛
热烈。专家们不仅有高屋建瓴的主张,也有充满真知灼见的建议。本报摘登部分发言,以飨读者。
通过文化创新,使创新型科技人才有用武之地而无后顾之忧;有苦练“内功”的动力而无应付“内耗”的压力;有专心谋事的成就感而无分心谋人的疲惫
目前,我国科技队伍已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可是创新型科技人才明显匮乏,这与我国社会文化同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要求不适应密切相关。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苗圃是学校教育,土壤是社会文化。因此,我们要贯彻自主创新战略,必须把造就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作为国家的长线系统工程,从创新文化抓起。
要紧紧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构建创新文化。文化是孕育人之灵性的胞衣。要不断催生创新型科技人才,必须拥有相适宜的文化氛围。
要为创新型科技人才营造适宜成长的文化环境,我们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中华民族自尊、自强的优秀文化,摒除不良文化心态。具体来说,就是要使社会群体的文化心理实现四个转变。一是倡导由“重物轻人”的思想向“人才为本”的思想转变。认清创新型人才投资回报率大大高于物质资本投资回报率的规律,大力强化创新型科技人才资源是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最主要动力和最重要资源的观念,形成有利于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的社会共识。二是倡导由急功近利的思想向尊重规律的思想转变。要努力使各级领导养成科学思维,尊重科研规律,认清科学研究需要冰冻三尺的积累,科研成果需要十年一剑的磨砺。力戒急于求成的浮躁情绪,支持科技人才的不懈探索。三是倡导由权威至上思想向自由争鸣思想转变。防止和克服权威和行政垄断、干扰科研的现象,鼓励科技人才特别是青年科技人才敢于标新立异、勇于挑战第一、大胆质疑权威、执著追求真理,使他们不因“经典”存在而压抑创新激情,不以一时成败而迟滞探索步履。努力形成允许失败、宽容人才、百家争鸣、共谋创新的生动局面,真正让科技人才
拥有舒展自由的心灵空间。四是倡导由单独竞争的思想向合作竞争的思想转变。要注意克服只讲竞争不讲协作的狭隘科研观念,认清现代科技只有大协作才能出大成果的道理,努力促进跨学科、跨专业人才的交流与合作,在积极的合作竞争中,激发崭新创新火花,摘取重大创新成果。
通过这些富有成效的创新文化建设,真正使创新型科技人才有用武之地而无后顾之忧,有苦练“内功”的动力而无应付“内耗”的压力,有专心谋事的成就感而无分心谋人的疲备。通过教育改革和文化革新,确保科研苗子在素质教育中成长、在自由争鸣中成长、在竞争协作中成长、在潜心探索中成长,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造就大批创新型拔尖科技人才。
体制创新应该为技术进步搭建良好平台,为自主创新提供有效保障。要建设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体制的创新应该为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搭建制度平台,并成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保障。因此,作为国家战略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只是科学和技术界的事,为了把自主创新战略落到实处,首先要对国家的相关政策进行整合,即对国家的科技、教育、投资、进出口、政府采购以及区域发展政策等各方面进行协调,实现企业政府的共赢。
进一步推进企业体制转型和制度创新,建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基础。企业的发展是否有稳定和可持续性,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创新投资动力和创新的体制建设。
强化产权保护制度,切实保护自主创新收益和创新动力。如果说在经济发展的一定时期由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技术模仿、产品仿冒是必经的阶段的话,那么,长此以往,将产生抑制或打击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仿冒为生存“法宝”。一种新技术或新的产品一旦推出,引发群起而效之的结果是,谁也没有动力去搞创新。在一个随意仿冒的环境中所有生产企业的最佳决策必定是仿造而不会是投资搞创新。
建立起科技自主创新战略和政策制定与其论证、评价和监督的制衡关系。对国家科技自主创新战略和政策,对其可行性战略布局等等应当由专家论证甚至听证,国家的科技预算及执行情况,要由人大进行批准和监督,还要接受新闻舆论,公民的质询和监督,各类科技自主创新政策出台前,对其可行性、效果、风险、协调性等要通过专家论证。
国家尽快建立由政府、立法机构、企业、专业学术和技术协会、技术中介、专家、新闻媒体、公民等组成的国家技术创新组织体系。要建设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关键要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科学研究应从不同层面展开,对世界科技热点领域应当“跟踪”,还要倡导引领型科技工作;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科研,应强调成果集成与产业化、急需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
科技创新对我国的长远发展非常重要,我国的科学研究,应从不同层面展开。在目前甚至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要通过对世界科技热点领域的“跟踪”研究,不仅学会许多现代科学研究的方法,同时还可以培养一批年轻人才,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提供人才基础。但仅有这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提倡引领型科研工作的开展,鼓励科学家站在科学前沿,选择科研领域,开展自主创新型研究,在学术界建立一批由我国科学家首创的领域,在这方面引领世界科学的发展。
针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科研,应强调两个方面的内容:(1)针对我国自主创新型基础研究的成果集成与产业化;(2)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急需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前者应强调我国各个方面科研工作者的上下游合作,而后者应强调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并在这一基础上强调创新,形成新一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服务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科研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将是自主创新成败的关键。应对现行科研拨款体制和科研管理体制以及以大学、科研院所、产业部门的科研部门进行详尽研究,理顺我国的科研体制,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体制保证。重点是:(1)科研经费的增加和合理调拨及使用;(2)科研成本的探讨;(3)科研人员的激励和宽松环境的建立;(4)多元科研文化的建立;(5)科研职称制度应尽快与国际接纳等。
要建立良好、健康的科研氛围。当前国际及国内学术界学术造假现象给科研工作者和我国科技的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以韩国首尔大学生命科学家黄禹锡为教训,我们应加强科研道德教育,建立体制处理学术造假,营造健康科研环境。
过于看重论文数量等定量指标,忽略国内外同行的客观评价,客观上助长了我国学术界学风浮躁,甚至出现虚假现象。建议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罚力度,学术界必须建立监督机制和相关法律法规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有目共睹,但是,我国在工业及社会发展许多领域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现状也日渐明显。我国的基础研究成果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进一步加强我国的基础研究已刻不容缓。正确理解基础研究的内涵,提高对基础研究作用的认识。基础研究既包括对学科领域中的共性基础性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的研究,也包括对学科前沿领域的探索研究,其目的是揭示自然界的内在规律。无数事例证明,许多重大的技术创新都源与基础研究的成果,原创性基础研究成果是重大技术创新的根基。没有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就难以产生重大的技术创新。同时,开展基础研究是高水平科研人才培养的重要途经,其作用是其他方式无法替代的。
改革现行的科技奖励及评价体制,净化学术环境,使其更有利于原创性成果的出现。对于绝大多数科学家来说,目前的科技奖励及评价体制仍是他们科研活动的重要导向(只有少数科学家能够摆脱这种导向)。一个合理完善的科技奖励及评价体制对我国科研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础研究成果不等于发表论文,发表论文的多少不能代表基础研究水平的高低。目前的基础研究评价标准过于看重论文数量等定量指标,忽略了国内外同行的客观评价,客观上助长了学风的浮躁与追求短期效益,甚至出现虚假现象。
建议进一步改革现行的科技奖励及评价体制,特别在基础研究评价方面要加大引入国外高水平同行科学家参与评估的力度,淡化科研成果的定量指标考核。这既对我们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让国际同行更多地了解我们的科研工作,更有利于原创性成果的出现。
目前科技界受功利思想的影响,学术不端行为有日益滋长之势,剽窃、造假,一稿多投(或将一篇论文稍做修改后多次发表)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行为不但搅乱了正常的科研秩序,也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在国际学术界的声誉。缺乏严厉的处罚措施助长了这些不端行为。建议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罚力度,有关单位和学术界必须建立监督机制和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力度净化学术环境。
有些地方现在倾向于出大钱从国外引进名气大的拔尖人才,科研可以一步登天。实际上,科学人才还是要一步一步培养、产生。个别人才可以引进,但研究所的整个体系是引进不了的
世界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发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发展进程中能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技术,决定了在未来竞争中能不能取得主动地位,决定了国家、民族的振兴发展是不是有希望。我国的发展令世界瞩目并且带动了世界的发展,但我们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生态环境恶化,而且还出现了东西部发展、城乡发展的不平衡、贫富差距有所扩大等等新的问题。
在去年下半年召开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今年上半年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党中央明确提出要用15年的时间,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基本建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这不仅是对科技界的号召和历史性任务,也是党中央为了实现建设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面对国际国内新挑战而做出的全局性、战略性决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在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中国科学院一直非常重视知识、重视人才,现在面临着新的情况。过去8年中,我们顺利完成了人才的新老交替,现在主持工作的同志和科研骨干基本都是“文革”以后的,研究员中有70%左右都是47岁以下的同志。从科学统计来看,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创新顶峰年龄是35岁到37岁,在技术创新、数学创新等方面,有些年龄还要低。这是一个统计规律,也是一个客观规律。
人才从哪里来?现在有的地方比较倾向于出大钱从国外引进拔尖、名声大的人才,科研可以一步登天,是不是这样?实际上科学人才的成长还是要从本土上一步一步地产生。个别的人才可以引进,但研究所的整个体系是引进不了的,尤其是我国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均GPP才1700美元,要把工作重点更多地放在吸引有爱国心、水平比较高的华裔学者上,无论是台湾的还是大陆的,重点吸引有潜力、素质好的青年学者,从博士后阶段做起,甚至从博士生阶段就重点培养,5到10年就可以成为骨干人才和国际上有影响的人才。
美国、欧洲的做法也是这样,多数也是吸引有发展潜力、可以培养的优秀年青人才。培养优秀创新型人才的最好方法是放手让人才在承担科研项目中得到锻炼。科学院现在有不少重大项目,为培养人才创造了平台,应该成为我们的工作重点。当然把那些世界顶尖级人才短时间请进来的做法也是人才工作的重要组成。
西部地区在资源、经费等方面处于劣势,但我们立足资源特色、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在较短时间内集结起一个科技创新团队,并进行高水平科研创新活动
面对剧烈的人才竞争和东西部经济与社会发展客观存在的较大差距,如何在西部地区加快创新科技人才的吸引和培养,是我们面临的挑战。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实施,给中国科学院,也给我所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契机。通过几年努力,昆明动物研究所的整体研究水平已进入国内一流研究所的行列,并凝聚了冲刺国际同类著名研究所的实力。
我所地处西部和边疆地区,在资源、经费、人才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但立足资源特色,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在发展中高举科学的大旗是我们努力的目标。而这也正是集聚人才,并激发科技人才进行高水平科研创新活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首要目标。
作为一个西部的研究所,在剧烈的国内和国际竞争中要想立足,必须形成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因此,在凝炼科技目标时,我们始终立足于西南地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同时,将资源优势与国际学科发展的前沿和生物产业的技术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进化遗传与进化发育”、“生物多样性资源利用与保护生物学”和“重大疾病机理与灵长类动物模型研究”三个研究方向。
一批优秀的青年研究人才正是因为看到了研究所的方向既瞄准国际研究的热点,也有不可替代性,能够开展有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课题,才欣然加盟。
通过几年的努力,围绕学科群的集成与资源整合,我们凝聚了一批优秀的青年研究人才,实现了研究所的学科更替和人才代际转移,打造了一个新型的研究所,做出了一批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近几年来,平均每年在在SCI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Nature》、《Science》两篇以上,平均影响因子达到3.4;获国际“生物多样性领导奖”等重要国际奖项。“中国科学院细胞与分子进化重点实验室”在2006年国家评估中进入A类行列。
在知识创新工程中,我所在创新人才凝聚与培养中取得了一些进步,但西部地区在凝聚与培养创新科技人才中面临不小的困难和挑战。因此,在国家的西部大开发计划中还需要进一步考虑东西部科技资源和科技人才收入的适当平衡。
创新型人才不可避免受到科学氛围和社会环境的巨大影响,甚至还有可能被其左右。因此,营造良好的科学氛围和社会环境,是促进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关键
创新引领未来,人才引领创新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基本共识,人才在增强创新实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个伟大目标中的核心地位恐怕已没人怀疑。可是,每个科研人员都生活在一定的科学氛围和社会环境中,这个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是否得以发现和重用,好项目能否获得支持。因此,它会时刻左右着研究人员的研究方向和视线,也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和影响。
比如项目的立项、评审程序的公正性,人才或成果的评估体系的合理性,实验室、重点学科、硕、博点的申报、论证、验收、评估等的形式及频率,科技奖励的申报和评审涉及到的成果鉴定、成果排名的困惑等等,都可能成为科技活动的一些导向性的因素。
另一方面,除了人物奖外,以科研项目为定位的各层次科技奖励申报和评定,也可能削弱了科研人员的合作氛围、弱化人才的团队意识,甚至扼杀了跨单位、跨平台、跨部门之间的科技协作。
……
那么,我们如何营造一个利于创新型人才健康成长的氛围和环境呢?我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对现有的体系加以优化:
1、建立更加科学完善的科技评估指标体系,形成特定评估所依据的若干科学共识。
2、在项目评审中,项目申报应设臵一定的门槛,以限制申报项目总数的无限澎胀。同时应强化函审环节的作用,效果和质量,增加或稳定单个项目的同组函审专家数量,函审投票全部结束后,电脑体系应能明确反馈给每位函审专家所评审项目与根据总投票(初)选定的若干个最优项目的“吻合率”,同时告知本组评审专家的平均“吻合率”,并视为评审专家的“信誉档案”的一部分而加以累计并进行动态管理。这种档案的建立与反馈将有助于逐渐提高函审的质量即增加相对集中性或准确性,也有利于逐步发掘高素质的项目评审队伍。
3、在加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着力提高函审质量的基础上,推行更多的项目评审,评估或验收以函审形式进行,减少现场评估及答辩的频率。在条件成熟时,逐步推行评审费的发放与评审质量相挂钩,或改变评审费的发放为一定时期内对优秀评审员的物质奖励。逐步减少或取消“吻合率”很差的专家的评审资格。
4、对非第一作者或非第一单位的论文也给予统计认定或承认,如为SCI论文可用作者或单位的排序数为公约数获得影响因子的折扣值以作为对单位和个人(包括研究生)进行评估时的参考。
5、鼓励由社会力量、或由政府投资及社会力量委托各学会来设立和主持学科或人物奖的颁发,逐步以人物奖替代项目奖。
●创新人才是增强城市创新能力的战略性资源。创新人才,是异质性创新知识的拥有者,通常表现为个人所拥有的独特经验、技能和心智模式。在上海未来发展中,人力资源、人力资本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性因素,而聚焦创新人才是实现人才强市,推进“四个率先”的重要战略
●创新人才的选拔可以结合“聚焦”战略不拘一格。创新人才以人的创新潜质的显现为前提,而目前人才选拔在客观上存在的按学历、按职称片面人才观已经成为阻碍创新人才发展的瓶颈。聚焦创新人才就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打破影响创新人才发展的种种体制性障碍,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
●大力倡导人的创新能力,把人力资源开发提升到能力建设的高度,全面提升对创新人才的集聚力,增强人才优势,这是上海实现“四个率先”的基本战略,也是上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全面实施科教兴市重大决策,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的根本选择
胡锦涛总书记日前出席两院院士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求作为基准,遵循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不断发展壮大科技人才队伍,努力形成江山代有才人出的生动局面。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创新人才作了深入的探讨和总结,足以说明党和国家对建设创新人才队伍的极端重视。
上海“十一五”发展要在更高层次上推进改革开放,切实承担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历史责任,坚决做到“四个率先”,率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推进改革开放、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知识创新。而知识创新的原动力就是创新人才,如果说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根本特征,则创新人才就是支撑一个民族,一座城市的脊梁。
创新人才是增强城市创新能力的战略性资源。创新人才,是异质性创新知识的拥有者,通常表现为个人所拥有的独特经验、技能和心智模式。根据社会大生产和现代化管理要求,创新人才包括知识创新人才、技术创新人才、产品创新人才、管理创新人才和制度创新人才等。在现代社会,无论哪种类型的创新人才,他们都是增强城市创新能力的战略性资源。上海在经过连续10多年的高增长、跨越式发展之后,整个经济增长的结构和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正逐步由资本驱动向技术驱动、知识驱动转型,形成以高技术产业为支柱、以智力为主要资源和以知识为基础全新的经济形态,这种形态完全区别于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增长方式。毫无疑问,在上海未来发展中,人力资源、人力资本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性因素,而聚焦创新人才是实现人才强市,推进“四个率先”的重要战略。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突出素质教育。据日内瓦世界经济论坛几年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48个国家中我国“人才素质”排行第40位。无疑,在人才金字塔的基座上,我国创新型人才还相当匮乏。创新人才表现出的创新能力首先是一种人格特征和综合状态的综合素质,这种素质不仅仅表现在智力方面对知识的学习和适用及对新思想、新技术创新发明的能力,更是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和精神,一种积极进取、不断发展的应变能力。
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在行动中的外在表现,知识是人具有能力的重要基础,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强化素质教育。知识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创新人才的突出表现是“知识变成能力,能力作用于知识”。但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是创新要素,也不是所有的创新要素都能变成动力,作用于知识的。激发人的创新力,更重要的是要具备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而不懈努力的责任意识。只有具备这种责任意识,才能承受成功和失败的韧性,才能以不断超越自我的勇气和包容、谦诚、合作的良好操行,并以坚忍不拔的毅力顽强拼搏,这是创新型人才灵气、才气和激情迸发的不竭动力,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方面。
创新人才的选拔可以结合“聚焦”战略不拘一格。创新人才以人的创新潜质的显现为前提,而目前人才选拔在客观上存在的按学历、按职称片面人才观已经成为阻碍创新人才发展的瓶颈。聚焦创新人才就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打破影响创新人才发展的户籍、身份、年龄、职称、资历等种种体制性障碍,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上海“十一五”发展规划中的各项聚焦战略正未雨绸缪,这将为进一步在全社会、全市场范围内选拔优秀的创新人才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视野。
创新人才的使用应该用当其时。从人才成长的年龄规律看,通常人才在学习和创造的最佳年龄内取得成果的可能性最大,而在最佳年龄之外取得成果的可能性相对较小。李政道、杨振宁提出弱相互作用下宇宙不守恒定律时分别是30岁和34岁。人才的发展过程一般是沿着:才能萌发→才能发展→才能鼎盛→才能薄暮这样的轨迹发展的。一个人在中青年时代是创造力和精力最旺盛的“黄金期”,是最具创新精神的时期。上海要成为自主创新型城市,首先要成为创新人才的集聚地。聚焦创新人才,可以采取定向培养、重点扶持、积极推荐等方式,使人才用当其时,能量释放最大化。为此,可以通过依托现代科技园区,为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快速培养一批信息、生物工程、新兴材料、新能源、空间技术、海洋开发技术以及国防现代化等高新技术急需的准人才;可以通过引进世界一流学科带头人计划,促进重点学科梯队发展,提高城市创新力;可以通过建设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创新团队等,帮助青年人才快速进入发展通道,增强创新人才开发的集聚效应。
创新人才的发展在于终身学习。学习是创造的动力。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创新。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一张文凭终生受用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激活创新力,才能不断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迅速膨胀和更新的社会生活,跟上科学技术的发展。上海要大力推进科教兴市主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人的素质,就要通过高校、网络、广播电视、社区学校等多种途径拓宽教育渠道,大力开展岗位培训、职业教育、学历深造等多层面、多样式的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学习型社会建设。
大力倡导人的创新能力,把人力资源开发提升到能力建设的高度,全面提升对创新人才的集聚力,增强人才优势,这是上海实现“四个率先”的基本战略,也是上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全面实施科教兴市重大决策,建设自主创新型城市的根本选择。(作者陆沪根为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副会长、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教授)
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发展到大众化阶段高等院校长期探索的一个难题,钱学森之问
其中的关键既在于没有弄清楚什么是创新型人才,更在于没有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4个教育和管理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一是体现了“以生为本”理念,以学生的特点、需求和发展目标为主要依据,设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育模式、管理制度和政策倾向;二是体现了“育人为本”理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创造,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生活方式;三是体现了“适应社会”理念,学校要紧跟劳动力市场、当地地方社会经济与生产变化情况展开办学,要区别“适应”不是“迎合”;四是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培养学生怎样把就业转化为职业、又怎样把职业转化为事业的思路、渠道和方法。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思考、倡导和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了。20多年来,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要支撑主体的高等院校,一直在对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进行一定的探索与实践,但成效并不明显,其中的关键既在于没有弄清楚什么是创新型人才,更在于没有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本文主要就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问题展开研讨。
一、高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已迫在眉睫
应该说,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适应社会现实、促进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高校应对就业形势严峻性的必然反应。它的核心在于,以提高教学和教育的质量来提高培养的人才质量。但我国高校的高等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从总体上看还是不能很好地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所形成和变化的需要的。具体表现在如下两个主要方面:
一是高校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上存在系列弊端。
高校虽然在校际之间有所差别,但在创新问题上却有相同的问题。概括起来,其问题主要有以下7个方面:其一,缺少甚至缺乏人才的目标和目的培养。很多学校只有单纯的教学计划而没有系统的培养方案。即使有些学校有了培养方案,其中也多半是没有培养“干什么”和“为什么”内容的。其二,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脱节不仅在专业设臵上,更重要的是在所传授的知识和内容上,在品德和品行上,在思角、思维和思想上。其三,教学模式和方法故步自封。长期以来,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重知识灌输轻思维培养和重专业教育轻全面发展的现象依然十分严重,甚至有时还会变本加厉;教学上启发性不足、“照本宣科”比较普遍。其四,部分专业人才的专业和行业特色不明显。学过某个专业与没有学过某个专业并没有明显区别。在培养方案设计和培养过程操作中缺乏对“核心竞争力”的理解和培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在专业和行业里也缺乏竞争力。其五,培养模式思路比较狭窄,缺乏整体性、环链性、系统性和有机性,主要是将人才培养混同于一般的“课堂教学”,忽视了活动、管理与服务等因素也可以起到与教学配合的综合育人效应和效果,忽视了对人才的全面和系统的提高和提升性的培养。其六,教学安排不合理。在四年的教学安排中,必修课、选修课的设臵及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之间的比重缺乏系统设计和科学论证,特别是课程设计缺乏特色性、针对性、循序渐进性和实效性,专业模块不够清晰。不少高校仍然存在因教师而设课的问题。其七,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是,学生的学习目的不甚明确甚至“全无”,由此带来的学习动力明显不足,对自己究竟要学什么、要干什么和要朝什么方向发展既没有概念更没有理念,也就根本谈不上要创新什么以及要培养什么创新能力。
二是对创新型人才的内涵要素的认识有所偏差。
国内外对创新型人才的理解虽有不一致但还是有一些共同点的,即都强调了创新型人才必须具有的创新动力、创新欲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习惯等素质。在我国,通常把创新型人才定义为“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合理的能力结构和健全的创新人格,能以创新思维打破常规,创造新成果、新技术或新方法,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其实,创新型人才是既可以分为理论创新型人才、实践创新型人才和生活创新型人才,也可以分为原始创新型人才、组合创新型人才和模仿创新型人才的,总之是生活处处都需要创新。新形势下的创新型人才不仅应该充满创新思想,而且还要具备创新型人格。
概括起来,创新型人才起码应该具备以下六方面素质:一是要有一种不懈奋斗的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其中一定要有理想、事业和为之的追求和奋斗;二是会动脑筋,会独立思考,要有别具一格的、别人没有的创新思维,要能想出一般人想不出的东西;三是要有勇气,要想别人不敢想的事情,要接触别人不敢接触的东西;四是要通才识,要广泛涉猎和掌握不同学科的知识、思维和技术并且要善于联系联想和乐此不疲,尤其是要具有一定动手的能力;五是要有豁达心态,不仅在学识上要兼容并包,而且在人格上要相互尊重;六是要综合全面,要有文化底蕴,主要是要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特别是对艺术,不一定要会操作,但一定要会欣赏。
客观地讲,创新型人才目前虽然从表面看主要是数量和质量问题,其实却是社会和高校及其研究机构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环境氛围存在问题。特别是成才的环境问题要引起特别注意。所以,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创新和探索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二、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路径和方案的初步设想
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毕业生能否就业和是否有一个好职业,并不取决于是否受过高等教育,而是取决于是否有一个扎实的知识基础和一个创新的思维与思路,也取决于是否有专业特长和特色、动手能力或实际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着眼点要在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内涵上做足文章,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着力于营造民主、活跃、浓厚的学术氛围,给予学生充分的学术权利与多维的学术视野,并强调实践教学与启发式课堂教学相得益彰,从中培育学生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创新的思维与思路。
高校要培养出具有创新思想的创新型人才,首先必须要有一套科学的工作思路。概括起来,它可以由5个方面组成:其一是拓展学科基础,在办学中要坚持加强基础、文理结合、通专结合、脑手结合、拓宽口径,强化通识教育,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二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树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创设和谐互动的教学和教育情境,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思维活力,形成教学和教育的良性互动;其三是把学生课堂内外获取的不同知识、专业和兴趣,及学校对之的提倡和限制、规范和发散、处分和奖励等以同步、同幅、同度合力向前推进,以便对人才培养产生一种混合和综合的效用、效应和效果。其四是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以鼓励教师辅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形成以创新教育带动常规教学的长效机制;其五是进一步充实培养方案的内容和内涵,将品德和品行培养、基本知识和见识培养、基本技能培养等综合素质培养的方方面面纳入其中,把“专业培养计划”提升为“人才培养方案”。
创新型人才培养主要靠“知识学习体系”和“人格培养体系”两大体系结构来保障和保证的。而创新的战略思维其实是对这两大体系结构的具体展开而已,由此构成了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事业战略、品牌战略、平台战略、方案战略、素质战略、结构战略、时间战略、子女战略、机理战略和环境战略等10个子方案。具体如下:(1)事业战略,指的是要引导学生明确上大学和学专业的阶段目标和最终目的是什么,要使学生能有所追求和有所努力奋斗。这其实是创新的最根本动力所在。但现实是,很多人被现实的就业困惑住了。(2)品牌战略,指的是打造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品牌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学校综合实力,其中品牌是一个由学校品牌、学院品牌、学科品牌和学生品牌等四个方面和层次构成的一个立体系统,包含了学校的品牌特色与专业的培养特色。(3)平台战略,不仅旨在探索一个“平台+模块”的培养模式,而且还在创建和搭建各种宽广和平等的机会平台,供学生能在其中比较自由地选择和拓展。(4)方案战略,指的是必须制订长远的、整体的、全面的和系统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再行制订教学计划的分计划或子方案。(5)素质战略,指的是必须着力于人才的可以长远发挥作用的基本素质,把品德素质和意志素质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知识方法的掌握结合起来,为此必须大力繁荣校园文化活动。(6)结构战略,指的是对广义课堂的结构进行有机构建的战略,建议构建“第一、二、三、四课堂”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把人才培养设臵为一个系统工程。(7)时间战略,指的是两方面:一是把人才培养时段扩展为6年,二是把就业工作时段提前,就是把就业意识和工作从毕业班层面提前到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之中,甚至提前到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修订阶段。(8)子女战略,指的是视学生如同自己子女的战略,这要求学校和教师应该树立一种“家长”意识,“爱”字当先,着眼学生发展,不断提高管理、教学与服务水平,建立有效、高效运行的学生求助体系。其中尤其要加强教师的责任心教育。(9)机理战略,指的是要在教学管理机理上进行创新的战略,主张把激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制约学生的违纪行为紧密且有机地结合起来,放活培养过程、实行弹性学制,在教学安排上实行主体性、原则性、灵活性与动态性相结合的原则。(10)环境战略,指的是优化学校的校园、校舍、师资、教学条件、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校风、学风等,学校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校风建设的同时,要在实验、实习和实训条件和学习生活娱乐的硬件设施方面增加投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和良性的能促使学生更好成长、成才和成熟的环境。
上述的十大战略方案其实是如下4个教育和管理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一是体现了“以生为本”理念,以学生的特点、需求和发展目标为主要依据,设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育模式、管理制度和政策倾向;二是体现了“育人为本”理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创造,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生活方式;三是体现了“适应社会”理念,学校要紧跟劳动力市场、当地地方社会经济与生产变化情况展开办学,要区别“适应”不是“迎合”;四是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培养学生怎样把就业转化为职业、又怎样把职业转化为事业的思路、渠道和方法。
十大战略的核心是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既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个未来工程。其中既需要大胆设想,还需要充分求证和逐步推进。
[作者系浙江海洋学院党委副书记] 要:经济的腾飞依靠科学技术,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技术创新起着带头作用。要推进技术创新,关键在人才。因此,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加速培养高素质技术创新人才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
关键词:高等教育;改革;以人为本;创新;技术创新人才
一、技术创新人才
“技术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的技术创造型人才。所谓创新并非是指“创造新东西”,创新是基于对事物本质的认知,来首创前所未有的新事物且此新事物能为经济和社会带来利益的活动,创新的过程就是创造。我们知道,经济的腾飞依靠科学技术,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技术创新起着带头作用。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加快国家和地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步伐,是改变我国科技、经济的滞后状况,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一项有力举措。技术创新人才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造就是一项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我们说,技术创新人才不仅应具有系统、精深的专业理论知识(知识结构合理且转化能力强)、广博的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身体健康,还要品质素养优秀,尤其是技术创新人才的创新人格更具导向性和核心竞争力。
技术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创新人格是:具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顾大局、识大体善于与人合作;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创新;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作风;刚毅的性格,有序、严谨的科学态度;乐于奉献、追求真理的精神。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二十次全体会议综述
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二十次全体会议日前在辽宁大连召开。此次高校咨询会的主题是,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推进高校改革创新、科学发展。
咨询委员们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大学学术水平、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加强高校队伍建设等重点问题,特别就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进行了交流和研讨。咨询委员普遍反映,这次会议紧扣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使大家进一步认清了当前形势和任务,更感责任重大、使命神圣。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
结合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任务,此次高校咨询会安排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大学学术水平”、“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加强高校队伍建设”四个专题论坛。
“推进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专题论坛由吉林大学校长展涛担任主持。专题论坛上,南京大学校长陈骏作主旨发言,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炤、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等校长参与讨论。
“当前,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陈骏说:“我们的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耶鲁大学校长莱文今年年初在英国皇家学会发表的讲话,部分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认为,中国有足够的资源去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但前提是,在人才培养上必须要强调批判性思维。在今年5月份南京举办的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一些国外著名大学的校长也指出了中国大学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斯坦福大学校长汉尼斯认为,中国大学课程设臵以讲座式为主,小组讨论的方式很少,学生不敢提问、不敢质疑。”
陈骏坦言,从以上这些谈话中可以看出,缺少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教育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瓶颈。
我国怎样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陈骏介绍,南京大学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南京大学于2009年9月在一年级新生中开始启用新的教学模式。这个新模式被简称为“三三制”模式,即实行“三个培养阶段”和“三条发展路径”。“三个培养阶段”是指本科生在四年当中要经过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和多元培养三个阶段;“三条路径”是指学生在完成专业教育阶段规定的学分之后,可以在“专业学术类、跨专业学术类、就业创业类”三条发展路径中自由选择其中的一条,执行个性化的课程计划。陈骏说,“三三制”模式背后的原理,概括来讲,就是“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的教育思想。
当前改革课程体系迫在眉睫。在陈骏看来,应通过新生研讨课计划、通识教育课程计划,以及增加学生的选择机会等举措,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质疑权威、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改革课程体系的同时,还要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在天津大学校长龚克眼中,要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应该进一步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使之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关键点、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学科拓展的增长点。而政府部门给予政策支持也十分重要,例如对现有教学评价标准进行调整和完善,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专业设臵给予更灵活的支持,对产学研合作教学基地建设给予更多的改革空间,这些政策投入无疑将会促进产学研合作教育达到新的高度。
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
实施教师岗位分类管理,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建平台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
教育改革实施主体是教师。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俞立中认为:“教师能力跟不上,不仅是理念问题,还是教育的专业能力和组织能力问题。大学教师对教育的理解有多深,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过去我们的改革取得的进步是实施了较多的量化式管理和考核激励措施,虽然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的活力,但并没有充分体现出人尽其才的原则,常常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教师。”杨卫介绍,根据学校总体发展目标,浙大将现有教师岗位分为教学科研并重岗、教学为主岗、研究为主岗、社会服务与技术推广岗及团队科研/教学岗等不同类型岗位。此外,浙大还为教师提供不同的职业发展平台与通道,实行不同的考核评价方式,通过“分类引导、科学评估、强化激励、动态调整”,积极引导和激励教师围绕学校总体发展要求,根据自身特长、特点和潜能,合理定位,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杨卫介绍,近年来,学校还积极探索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新机制新途径,先后出台了新教师职业导师制、青年教师择优资助计划、青年教师交叉学习计划、学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在此基础上,学校对原有培养措施进行整合发展,努力把青年教师更快地推向学术前沿。
为青年教师提供学术研究条件的同时,怎样解决青年教师生活上的困扰,促进他们潜心研究,成为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王迎军一直思考的问题。王书记如今最发愁的一件事,就是青年教师的住房问题。与王书记有同样感受的,还有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郭大成。他在讨论时建议:“政府部门应推进解决青年教师住房问题。”
除了青年教师住房,教师总量不足和教师队伍的结构性矛盾,也引起咨询会上书记、校长的关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乔建永认为,当前教授很多都集中在40岁到50岁,学术资源过少,竞争激烈,导致急功近利情绪。如何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成为书记校长必须直面的问题。
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
党委领导是核心,校长负责是关键,教授治学是根本
对于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教育规划纲要突出了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并把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作为重要任务提了出来。
长顾海良认为,完善大学治理结构,要正确理解和把握三个基本前提。这三个前提,一是对大学治理结构内涵的理解,二是对大学治理结构的制度和体制前提的理解,三是对完善大学治理结构旨意的理解。
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必须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明确大学治理结构的基本指向。顾海良认为,“党委领导是核心”,就是说党委负有对事关学校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作出决策的重大职责。党委书记作为党委的“班长”,重要的是要摆正书记个人与党委集体之间的关系、善于处理好书记个人在党委决策过程中的作用与校长在行政实施过程中的职权之间的关系。理顺党委集体领导和校长个人负责之间的关系,把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根本要求。
如何理解“校长负责是关键”?顾海良分析,加强和改进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关键是要发挥校长的行政领导作用,使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行政管理职权。“校长负责是关键”,重要的就是体现在对学校党委的负责上。对学校党委负责,才能维护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促进党委领导职责与校长职权之间关系的和谐协调,更好地维护和实现社会、学校和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这是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重要基础。
“教授治学是根本”。顾海良认为,党委的政治领导、校长的行政职权和教授的学术权力,构成高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基本方面,构成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基本要素。党委领导、校长负责和教授治学这三个方面,也涉及高校基本资源即政治资源、行政资源和学术资源的优化配臵问题。显然,能否实现高校资源的最优配臵,是大学内部治理结构质量与效率的衡量标准。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说,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受到很多传统因素制约,需要认真加以研究和探索。
两天的发言讨论,是一场思想的碰撞。作为我国教育领域的“高端智库”,20年来,高校咨询会见证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今,高校咨询会成为高校交流办学成果和经验的重要平台,成为高等教育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的重要机制,成为政府部门与高校加强沟通的重要桥梁。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的一番话,代表了很多大学书记、校长的心声。“一所优秀的大学必定具备强烈的责任感。我认为,当代中国大学最大的社会责任,就是为国家源源不断地输送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引领社会发展、担当国家重任的优秀青年。能否使我们的青年承担起与国家地位相称的责任,肩负起全球视野下中华文化复兴的历史使命,这恰恰是由今天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付出的努力所决定的。”(记者 唐景莉)
寻找人才培养模式突破,致力培养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突出内涵发展,寻求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更多高层次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上海交通大学这样的研究型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2005年7月,在温家宝总理看望我校老学长钱学森时,钱老曾意味深长地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钱老的话一针见血,既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尖锐批评,又对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殷切希望。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所难以胜任的,这就需要我们努力探索新的思路、政策和举措。近年来,上海交大围绕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着重抓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为创新人才成长提供切实保障
反思创新人才培养上的不足,我们认为,最大的不足在于长久以来创新理念意识的匮乏,而最重要的改革则在于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的改革。以上海交大为例,经过“十五”期间的快速发展,目前学生人数已经接近4万人(研究生与本科生大致达到1:1)。如何在规模扩大的同时,保证并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特别是人才的创新素质,是学校发展面临和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从2002年以来,我们每年利用暑假,召开本科生和研究生工作会议,进行全校教育思想大讨论,着重围绕如何培养高水平、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主题,不断转变观念和提升理念,深入研讨各层次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的主攻方向。
本科生教育教学改革着重围绕两个方面:一是打通学科专业限制,搭建本科教育培养大平台,为学生打下宽广厚实的知识基础。几年前,我校就打破按专业招生的传统模式,全面实施本科生按学院招生、宽口径培养。在此
基础上,近年又积极探索在更大的平台上进行招生和培养的新模式,比如,利用与原上海二医大合并的有利契机,搭建生、农、医、药人才培养大平台,培养21世纪急需的高层次、复合型的生命医学创新人才,在教育教学体制改革上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二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和完善学分制改革,让学生在选课、选师、选时上具有更多的自主权,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兴趣和自主发展需求。自2001年推出学分制改革以来,尽管受客观资源条件的限制,也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学校推进学分制改革的决心始终没有动摇,已开出1080门理工文管法医农及交叉学科的选修课程,相关的管理政策、资源配臵也逐渐到位,使这项牵动教学全局的改革得到有序推进。2005年秋季,实行学分制的第一届本科生已经毕业,并以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较好融合而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在研究生教育上,我们提出了稳定规模、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深化改革的16字方针。改革的主要思路是,整合现有研究生培养中硕士生和博士生两个阶段,实现硕博课程贯通,有效整合并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同时,规范导师责任制度,明确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和研究中的责任;建立研究生导师资助制,用实实在在的举措帮助研究生更好地潜心学业,比如,我校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明确规定,每一位博士生导师至少提供所指导博士生每人每月500元的经费支持,意在将没有科研项目和经费,缺乏实际指导能力的导师逐步淘汰出局,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通过调查总结,现在这项制度已被推广到许多有条件的学院或学科中去。
二、推进学科与科研体制改革,为创新人才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研究型大学的内涵建设,必须注重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并重。也就是说,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不是相互孤立的,更不是相互对立或此消彼长的,而应当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科学研究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引领和支撑作
用,没有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就不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我校ACM代表队曾两度荣获全球总冠军,这支由本科生、研究生共同参加的代表队之所以取得优异成绩,正是得益于科研的有力支撑。这些同学从进校开始,就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和科研实践方面的训练,因此在国际大赛中能够做到游刃有余。同样,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对于提升高校的科研水平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我校高水平科研成果和学术论文数增长迅速,位居全国高校前列,这与广大研究生积极参与科研是分不开的。据统计,从2002年以来,我校发表的SCI、EI论文中,以研究生为第一作者的论文数已经连续三年超过50%。我校的专利申请多年来一直名列全国高校前茅,其中研究生所占的申请比例也在逐年上升。
参与前沿科研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研究型大学的独特优势。近年来,我校把引导学生进入前沿研究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并通过一定的制度和政策予以保证。在本科生培养上,学校每年投入100万元专项经费,推进本科生参与科研计划(PRP计划)和科研项目。在研究生培养上不断推出新举措,鼓励研究生尽早和更多地参与校内外重大科研,形成科研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去年5月又推出博士生国内访学计划,通过认真遴选,第一批13名博士生已分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高校和中科院的一些顶尖实验室进行为期一年的访学。同时还出台政策,鼓励更多的本科毕业生和研究生到校区毗邻的紫竹科学园区去自主创业,在“三区联动”中发挥生力军作用,在对接国家战略和上海市科教兴市主战略的实践中担当交大学子的使命并增长才干。
为了更好地处理教学、学科与科研之间的关系,我校还探索建立新的科研组织体系,把科技处、学科办、研究生院等部门的一些职能整合起来,成立科学研究院,通过对管理机构和基层学术组织进行结构性改造,形成一个兼顾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基地建设和科学研究的大的组织体系,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良好的学术环境和科研条件支撑。同时,结合“985工程”二期的启动和科技创新平台的筹建,根据学科交叉的要求,对研究生资源重新进行调整和配臵,让学生尽早和直接介入高水平科研,在实践中提升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教师主体的创新能力和教书育人的责任感
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而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形成,既需要有政策激励,又需要有制度保证。由于学校正面临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挑战多,任务重,一些教师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而对教学、对指导研究生投入的精力不足。这种情况近年来有增无减。在学校举行的学生座谈会上,经常可以听到这方面的反映。一些学生不客气地说,我们报考交大,就是冲着学校的名教授名专家来的,但是几年书读下来,较少看到他们的身影。当然,这不能简单地责怪教师。学校的办学思想,对教师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收入与量化指标直接挂钩,对教师起到了指挥棒的作用。在2004年底召开的学校第八次党代会上,我们将人才强校确定为学校发展的主战略,就是要体现人才战略的引领作用,体现教师主体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和决定作用。
借助教育部出台4号文件的契机,我们在全校开展师德师风、教风学风的大讨论,通过师生互动、案例剖析、典型宣传,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之后,又多次调整人事、教学和科研政策,先后推出了校内特聘教授计划,吸引、遴选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度,选择优秀的老教师有重点地进行带教,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岗位培养;推进院系本科教学评估、课程评估和专业评估制度,加强评估考核,以保证各级领导和教师精力,以及各种资源的投入程度;明确教师岗位聘任和教师职务晋升制度,强调和突出教育教学工作“质”的规范;同时推行学生网上评教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中,并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决策。通过这样一些切实有效的举措,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境界和业务水平。同时,对于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应用研究和理工文管等不同的学科采用不同的考核和激励政策,营造开放式的人才集聚环境,形成具有活力的学术生态,激发和张扬教师主体的创造能力,把最新的科学知识介绍给学生,用最新的科研成果介入教学,将科学的研究方法教授给学生,努力形成教师与学生、课内与课外、教学与科研创新互动的良好局面。
四、加大产学研结合和社会实践改革力度,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
曾有教育专家对比中美教育后指出,中国教育较注重学生掌握的“知识量”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美国教育更注重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教育属于知识灌输型,美国教育属于能力培养型;前者“受人以鱼”,后者“授人以渔”。我认为,只要不言极端,这种分析大致还是合乎实际的。中国高等教育长久以来存在的问题之一是,脱离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实际。表现在人才培养上,一直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近年来由于受经济和物质资源的制约,这一倾向愈益明显,已经到了必须加以重视和改变的时候了。特别是像上海交大这样的以创建世界一流为目标的研究型大学,更应该率先走出这一误区。不如此,创新人才的培养就可能永远只停留在纸面上和报告里。为了实现从以知识传授型向能力培养型的历史性转变,近年来,我们切实加大了学生实践的力度。除了加强校内外的各种教学实习和实验,还特别重视学生的社会和生产实践,力求在产学研的结合上走出一条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
1、学校坚持引进来,把行业界的著名专家、研究人员、高级管理人员等聘请到学校担任兼职研究生导师。到目前为止,我校共聘请135位兼职博士生导师,其中有31位院士。这些专家的研究领域遍及航天、船海、汽车、电力、信息、材料、能源、生物、医药等各个行业。他们把各行业研究的前沿问题、影响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以及国民经济发展迫切需求的科研项目直接带进学校,使研究生能近距离地接触技术前沿,参与到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之中,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眼界。
2、除了引进来,学校还立足走出去,努力做到学校和企业的紧密对接,建立产学研联盟。去年以来,我校和宝钢在产学研结合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方面进行了深层次的探索,正式聘请32位宝钢集团的专家担任上海交大研究生导师(其中博导4名,硕导28名)。现已有26名硕士生和2名博士生作为交大和宝钢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输送到宝钢的研究生基地进行培养。对于这批学生,实现双导师指导,并突破惯例,把企业导师作为主导师,学校导师作为副导师,从事的课题和论文都是经过选择认定、企业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此外,还先后与上海电气、上汽股份等签订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协议,将陆续选派研究生到这些企业进行学习研究。
3、在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对接中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学校将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学科组合成学科群,对接国家和上海支柱行业的产业群,形成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技术群。例如,分别和上汽股份、上海电气、上海文广、沪东造船公司等共同申请承担上海市“引逼工程”项目。学校打破院系行政壁垒,组织精兵强将,合力攻克重大项目,并以此作为相关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平台和载体,引导学生直接参与对产业核心竞争力具有“牛鼻子”作用的科技创新,在全新的实践中提升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
4、与企业共建创新研发中心,在联合研发中推进高层次人才培养。比如,核电和燃气轮机是国家中长期电力发展规划的重要方向,也是上海先进制造业近期急需发展的两大重点。我校和上海电气集团以此为突破口,联合建设了核电和燃气轮机两个工程研究中心,并签订了18个科研项目,已有一大批研究生在导师的带领下进入了本领域的科研实践,有的已经在其中崭露头角和显露身手。
除此之外,学校每年还派出数以千计的学生下农村,到工厂,赴边疆,让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经风雨,见世面,在熟悉和了解国情、社会中服务民众、增长才干。2005年7月,全国多家媒体报道了我校11名博士生挂职安徽凤阳半年,参与制订该县“十一五”发展规划的事迹。下一步,我们将总结经验,进一步加大社会实践的广度和深度,创造更多新的形式,把这项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提升实际工作和创新能力的工作搞得更加扎实、更有成效。
五、探索国际化合作新的举措和途径,努力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
国际化战略是我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其内涵就是建立融汇世界一流大学先进办学理念的现代大学制度,形成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的体制与机制,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立足上海,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为此,我校在与美国密西根大学已有5年成功合作的基础上,正在积极
探索更加深入、更为全面的合作。如果说,原来的合作主要是少数教师和学生与少数国际著名高校的互聘互换,下一步我们希望能在体制机制和结构改革上有所突破,充分利用全球的优质教育资源和科技资源,并在强强联合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上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学校已决定从“985”二期中拿出专项经费以及多方筹资,设立“国外访学专项基金”,每年支持100名博士生(资助额度为50000元/人〃年)到国外高水平大学进行进修学习和参与科研;每年选派100名优秀青年教师,派往一流的学校,师从一流的教授,进行国际前沿的研究和学习。今年3月,在国务院领导和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我校与密西根大学全面深入合作的联合学院正式宣告成立,联合学院将在专业方向、课程设臵、教师聘用、学生招考等方面更多地与国际接轨,标志着上海交大的国际化合作办学进入新的阶段。学校还成立了国际技术转移中心,鼓励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参与国际技术向国内企业的转化和国外大企业的委托科研,仅2005年从国外得到的科研经费就近1亿元。此外,学校已和INTEL、IBM、西门子、通用电气、通用汽车、福特等世界知名的科研机构和跨国公司建立联合研究机构100多个,参加了中欧合作的“伽利略计划”、国际联合空间项目“阿尔法磁谱仪”等一批国际重大科研合作项目,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开拓了国际化合作的新途径。
同时,我们要求每一个学院都要结合院系“十一五”规划,与国际上一所著名的大学建立实质性的合作关系。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将促进我校教学模式和体系的全面更新,为学生提供更多接受世界先进教育和参与国际前沿研究项目的机会,进而提高适应未来全球化竞争的能力,同时也将加快我校上水平、创一流的步伐。
第三篇: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一、专业改革的总体思路
1、以培养适应旅游管理与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和实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
2、以旅游企业的实际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制定培养方案。
3、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改善课程体系,专业课教学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4、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构建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践教学学时在计划总学中的比例。
5、以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职称层次、学历层次和技术应用水平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走出去,请进来”为途径,努力塑造“双师型及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6、以旅游企业各岗位实际需要的“知识点、能力点”为基础,不断更新教学法内容,优化教案,将优秀教案印成讲义,将优秀讲义印成教材,加强适合本专业特点,起点较高,示范性较强的专业教材建设。
7、加强校内外专业实验室建设,并与省市内驰名的高星级旅游酒店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建立稳定的高档次专业实习基地,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高等旅游应用性人才的新路子。
8、规范实训教学,建立健全多形式的实训方式,加强对各种形式的实训方式进行监控,按照成熟的理论教学程序,编写实训教学大纲、实训手册、实训进度与实训导师制度。
9、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构建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10、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体系。
高职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构建一种具有职高特色,符合涉外餐企业管理与服务特点,与本校,本专业实际情况紧密结合的新型教育教学体系。
二、专业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制定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可概括为一个目标、两个面向、三项原则、四个突出。一个目标:培养目标是造就一大批服务于国际商务第一线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两个面向:面向社会、面向人才市场,服务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三项原则:应用型人才培养就是要强化“基础性、应用性、实践性”,办出应用型特色。四个突出:突出技术应用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突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体做法有:
1、整合课程结构,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充分听取专业指导委员会及校内外专业人士的意见,特别是向用人单位了解、调查各种职业岗位对知识结构的实际要求,明确各方面知识所占的比例,形成能反映专业特色并符合实际要求的课程,并以此来构建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
2、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在保证理论知识够用的同时,加大实践性教学内容的份量。实践教学体系由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应用技能训练、顶岗实习四个部分构成,纵向上形成体系,横向上与理论课程有机结合。
3、坚持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课堂进企业的培养模式。积极推
进校企合作,加强实践环节。目前已与外贸中心酒店,温泉大酒店,福州大饭店,福建康辉国际旅行社,福州榕树王旅行社,香格里拉大酒店等签订了实训基地协议,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到企业顶岗实习。
4、重新调整第五学期的课程,将该学期后半学期(后8周)的课程移至前半学期(前8周),后八周调为完整的实习周,与第六学期相连续,这项改革深受企业的赞许,也极大地方便了学生。
(二)以增强职业能力为核心进行课程建设与改革
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树立“质量、效益、发展”课程建设与改革观念,改革的具体目标是: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岗位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群)的需求,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组织教师深入企业、社会开展三项需求分析,一是社会(行业、企业)的需求分析,二是高职人才规格需求的分析,三是受教育者的需求分析。经过以
上一系列分析,结合海西社会经济发展对旅游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学院发展的总体规划,在充分考虑学校现有基础、办学特色、办学条件的基础上,调整、设置和更新课程内容,从而形成具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具体做法是:
(1)针对旅游行业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进行分解,将其中基本性知识、技能确定为核心技能,设计为核心课程模块。
(2)将该职业范围内适用于各个具体工作岗位的技能确定为选择性岗位技能,设计为就业方向性课程模块。
(3)多个核心课程模块和就业方向性课程模块组合成一个专业及专业化方向的课程体系。
(三)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1、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多年来,按照学校改革与建设的整体规划和设想,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本着“实际、实践、实用”的原则,始终将建设全面适应现代化教学与实践的、设施完备、设计合理先进、具有仿真职业环境的实训室作为专业建设的大事来抓,拟建成导游实训室,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验实训教学条件与环境。
2、校外实训条件的建设。
积极寻找校企合作达到校企双赢的机会,建立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成立学校、企业、行业领导、教授、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审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实践环节内容、学时安排等,采取校企一体、产学协作的方式共建实习基地,选择职业环境开展实践训练和技术培训,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为兼职教师参与指导工作;依托行业(企业)的职业技能鉴定与培训中心,为学生参加职业技术资格或岗位培训与考核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深入企业结合实际,真刀真枪的进行顶岗实习,并通过专业(职业)技术考核。
(1)多年来,本专业发挥行业办学及校友公司实力强的优势,在福州与专业对口单位建立了6个校外实训基地(具体情况见附件一)。将课堂建在企业,建设具有真实职业情境的教学实训基地,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引导、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等方式将校内学习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
(2)组建由专业教师、企业专家和业务骨干组成的教学团队,课程中引入公司、企业业务流程和工作项目,聘请业务骨干指导实践教学。
(3)吸纳企业实质性参与课程建设,通过职业能力分析、市场调研,召开职业能力分析专家研讨会,编制职业能力分析图表,将岗位标准、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有机结合,确定教学内容,重新制订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校企合作编写实践教学指导书等教学文件,从而构建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实践课程体系。
(4)以校外实习基地为平台,学生顶岗实习3-6个月,由专业教师、辅导员及聘请的企业兼职教师担任实习指导老师,培养学生职业综合素质。
第四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中职学校)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一、总体思路
1、以培养适应生产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和实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
2、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制定培养方案。
3、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改善课程体系,专业课教学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4、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构建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践教学学时在计划总学时中的比例。
5、以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职称层次、学历层次和技术应用水平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走出去,请进来”为途径,努力塑造“双师型及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6、以企业各岗位实际需要的“知识点、能力点”为基础,不断更新教学法内容,优化教案,将优秀教案印成讲义,将优秀讲义印成教材,加强适合本专业特点,起点较高,示范性较强的专业教材建设。
7、加强校内外专业实训室建设,并与省内外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新路子。
8、规范实训教学,建立健全多形式的实训方式,加强对各种形式的实训方式进行监控,按照成熟的理论教学程序,编写实训教学大纲、实训手册、实训进度与实训导师制度。
9、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构建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10、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体系。
二、具体措施
(一)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制定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可概括为一个目标、两个面向、三项原则、四个突出。一个目标:培养目标是造就一大批服务于生产第一线的高素质的应用
型人才。两个面向:面向社会、面向人才市场,服务于遵义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三项原则:应用型人才培养就是要强化“基础性、应用性、实践性”,办出应用型特色。四个突出:突出技术应用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突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具体做法有:
1、整合课程结构,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充分听取专业指导委员会及校内外专业人士的意见,特别是向用人单位了解、调查各种职业岗位对知识结构的实际要求,明确各方面知识所占的比例,形成能反映专业特色并符合实际要求的课程,并以此来构建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
2、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在保证理论知识够用的同时,加大实践性教学内容的份量。实践教学体系由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应用技能训练、顶岗实习四个部分构成,纵向上形成体系,横向上与理论课程有机结合。
3、坚持校企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加强实践环节。与生产一线企业签订实训基地协议,聘请企业工程师、酒店经理、幼儿园教师分别给机电专业、酒店专业、幼师专业的学生讲课,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让并派遣教师到企业学习企业管理、专业技能。
4、重新调整教学计划,在第二年的第二学期,让学生在这些场地进行实际的“工学结合”的教学实习,时间短的有一个月,长的有三个月,有的专业还实行间周实践法,一周在企业,一周在学校,学校各专业班级轮流进行,这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弥补了学校资源的不足。同时,又对企业是一个大的支持。是学校、学生、企业三者都受益的大好事。
(二)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1、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根据学校改革与建设的整体规划和设想,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本着“实际、实践、实用”的原则,在已建成各专业实训基地基础上,建设全面适应现代化教学与实践的、设施完备、设计合理先进、具有仿真职业环境的实训室,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验实训教学条件与环境。
2、校外实训条件的建设。
积极寻找校企合作达到双赢的机会,建立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成立学校、企业、行业领导、教授、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审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实践环节内容、学时安排等,采取校企一体、产学协作的方式共建实习基地,选择职业环境开展实践训练和技术培训,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为兼职教师参与指导工作;依托行业(企业)的职业技能鉴定与培训中心,为学生参加职业技术资格或岗位培训与考核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深入企业结合实际,真刀真枪的进行顶岗实习,并通过专业(职业)技术考核。
(1)坚持与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养,使学校开设的各个专业都有校企合作项目,构建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基地。把学生的学习和技能培养放到企业中进行,真正实施“做中学、做中教”。
(2)组建由专业教师、企业专家和业务骨干组成的教学团队,课程中引入公司、企业业务流程和工作项目,聘请业务骨干指导实践教学。
(3)吸纳企业实质性参与课程建设,通过职业能力分析、市场调研,召开职业能力分析专家研讨会,编制职业能力分析图表,将岗位标准、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有机结合,确定教学内容,重新制订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校企合作编写实践教学指导书等教学文件,从而构建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实践课程体系。
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坚持以就业市场的需求为依据,达到“按需培养,按需开课,按需施教”的要求,将组织专业骨干编撰学校各大专业实训校本教材,优化各专业课程;大力压缩市场无需求的课程,适度减少纯理论课的教学,逐步增加先进适用的实验实习设备,提高实践操作课的比重,使学生达到“理论基本够用,操作技能比较熟练,就业市场热门抢手”;学校的整个教学和管理,将服务和服从于市场的就业需求和学生的技能形成,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开设专业,制定教学计划,设置课程,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本”,人才的培养,除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本领外,对于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也不能松懈。致力于学生“六个一”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使我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得到提高,毕业
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2009年3月
第五篇:商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商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目前我国会展行业需要的人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会展专业人才”,这一类人才的培养主要由开设“会展经济与管理”“会展策划”“会展商务”等专业和专业方向的学校提供;另一类人才是 “与会展行业相关的专业人才”,这一类人才则是由开设“展览设计”“会展艺术与设计”“会展旅游”专业的学校来培养。
我系要培养的是“会展专业人才”,故我们应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发展能力为根本,以岗位技能训练为重点,以模拟实训为载体,辅以行业证书培训,致力于培养具有直接从业能力的能适应会展业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因此我们应变以往偏重理论知识传授的课堂教学模式为重专业技能的训练,不拘泥于在教室里给学生传授知识,更多地把课堂转移到教室外(校内外实训基地、会展公司等),在具体的实践操作训练中融入相关的理论知识,才能使学生在真正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又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技巧,实现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平稳过渡。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以模拟实训和顶岗实习为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形式,以会展策划师四级资格证书、会展策划管理师证书、会展业经理助理初级证书、会展业经理中级证书、会展策划与实务岗位资格证书等诸多证书培训中选一或两个为行业知识教学的主要内容,对接能力培养与行业证书培训,使会展专业学生既熟悉现代会展经营与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又具有展会设计、广告策划、沟通、组织与协作能力,成为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技能型、应用型、实务型的高级技术性专业人员。
内容:
一、按照学校、企业、行业三结合的原则,优化会展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人员结构,就要有一支具备理论与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队伍,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专业建设提供保障。故需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请进来,即聘请外校相关专业教师或会展业的资深专业人士来为本专业学生举办学术讲座或承担实践教学任务;二是走出去,即把校内本专业教师派到外面去进行必要的进修培训、顶岗实习,参加全省、全国甚至国际上举办的一系列展会,并到有开设相同
或相关专业的兄弟院校去交流、学习等。
二、要有相应的教育教学设施、环境和学校文化,故要积极争取职业界的支持,建设校内会展专业实训基地,构建校内会展模拟实训的个性化教学平台。具体来说,就是构建“理论+实践”的课程体系,建立起从会展展馆设计到会展接待工作流程的一系列的校内模拟实训教学体系,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校内生产性实训比例应达到50%以上。
三、建设校企合作的运作模式
以校企合作为建设机制,做到“专兼结对,共建一门课;专兼协作,共管一基地;专兼互动,共育一方人”,探索定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工学结合。通过校企深度融合,使企业充分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的制定以及实训、教学质量监控等教学过程,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实训基地、联合进行技能测试,使人才培养更贴近企业需求,更具针对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就业。同时企业接纳专业教师参与实践活动甚至是顶岗实习(具体时间视情况而定)。院方尽可能利用现有资源为企业提供各种服务,及时满足这些单位对提高技术人员素质的需要。
四、弹性学制、产学交替
每学年的第一学期都要利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教学、仿真实训,获得初步专业技能;第二学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见习、实习和专业综合实习,期间还有假期专业特色实践、课堂教学等多种产学交替教学形式。会展专业可提供产学交替的工作岗位有五类:
第一是各类会展场馆,第二是组织会展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如中外会展专业公司、举办会展的行业协会、学会、政府主管部门等;第三是会展搭建设计企业,各大博物馆美术馆;第四是会展服务行业,如旅游行业、餐饮行业、物流行业、艺术设计装饰装修行业、广告、印刷、公关礼仪、教育培训等相关行业;第五是各类企事业单位广告策划部、会展部、市场营销部门等专门负责参展组织工作的部门。
五、实训环节的具体实施措施:
1、校内专业综合实训项目(实训课与理论课交叉进行,实训时间视实际需要而定):
A、ERP模拟实验系统实训:通过ERP模拟实验系统实训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ERP的内容、流程和管理基本技巧。
B、广告设计模拟实训:通过对广告设计模拟报关实训系统软件的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展台设计、展馆设计、展品展示的操作技能。
C、会展策划与设计模拟实训:通过对会展策划与设计模拟系统软件的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会展策划活动的基本流程和相关技巧。
2、校外实践环节(由于会展专业的特点,不拘泥于校企合作):
A、承担福州地区大型会展节庆活动策划展示评估及学校节庆、赛事活动策划服务(会展专业毕业生须主导、执行自己设计的毕业会展)。
B、以联合办学的模式,安排学生参加省内外重大会展节庆活动(如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台交会、住交会、房车展等)现场实习、考察等。
C、以本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如福州日报社广告部、福建汇源国际商务会展有限公司等)为依托,提供丰富多彩、形式创新、实战为本的业务实习,三年保证各种实习见习的时间达半年以上,获得由实习单位提供的优先录用就业的机会。
D、与知名会展企业协办,每年举办实习征文大赛,并积极参加创业大赛、课外科技作品(平面和立体广告设计等)竞赛。
E、以学生来源城市为对象的会展城市考察和策划专案,作为专业特色实践教学形式。
F、与省内外有开设相同或相关专业的兄弟院校(如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国际会展职业学院、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等)联合办学,资源共享,加强院校间同专业师生的交流与合作。
(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1、改革课程结构,构建以实务性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把会展策划与组织、会展展示与设计、会展接待实务、会展营销、会展英语、会展礼仪、公共关系、演讲与口才、计算机辅助设计(CAD&3DMAX)等课程作为核心课程,而把会展策划等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内容缩减为某一课程的章节进行讲授。增加美学等相关选修课程(具体见培养方案: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表)。
2、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打破以学校和
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积极探索以职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行为导向式教学方法,增加师生互动环节和课外实训环节,把理论知识融合到实践教学中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把课堂延伸到企业去,把生产车间引进到学校来,实现教室与实训室的一体化;打破师生之间我教你学的旧格局,实现师生之间的“零距离”互动。
3、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强化实践教学。所有的专业课打破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分离式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
(三)教学计划课时安排改革
改革传统的按自然学期安排教学的模式,改为本着理论为实践服务的宗旨来安排课程,如前两学年每学年的第一学期的前半个学期进行理论讲课和校内实训交叉进行,后半个学期可把学生分期分批到各类可提供产学交替的工作岗位上见习,并保证每次在不同的见习岗位见习时间不少于两个月;第二学期仍把学生分期分批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寒暑假期间要求学生进行专业特色实践并撰写相应的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