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锡常镇四市二模作文分析及考场例文(二类卷)

时间:2019-05-14 17:00: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锡常镇四市二模作文分析及考场例文(二类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锡常镇四市二模作文分析及考场例文(二类卷)》。

第一篇:苏锡常镇四市二模作文分析及考场例文(二类卷)

七、作文(70分)

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从前的日色慢,车、马、邮件都慢„„”木心的一首《从前慢》打动了很多人的心;可是,现实生活中人们还是分秒必争,不肯输了人生岁月。

这里的快慢,可以理解为高速和低速,也可以理解为紧张、急迫和放松、舒缓。具体分析时,可以从事实层面,谈论行为动作以及发展的快慢,更可以谈心态的快慢。也可以从价值层面,谈快好还是慢好。大多数学生持论——慢好。这既是一种讨巧的选择——可能这方面东西看得多,可能语文老师在这方面讲得多,也可能比较容易谈出道理来;但也是一种不讨巧的选择——我看到这个题目就猜到大多数学生会写慢好,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主张适度的快慢,合理的快慢,甚至就主张快好,也许更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这个材料的现实针对性:正是因为这个社会上有太多的人心里急迫,所以主张慢好才有现实针对性。太多的人,急于成名,急于敛财,急于奔向目标,比如学校里大量课时大量作业的安排,不给学生喘息的机会,比如各种培训机构的速成教育,所谓起跑线上的竞争,比如最近的股市,又吸引了大批的人投身股海,比如层出不穷的明星包装模式,等等。

材料由两句话组成,由“可是”进行转折衔接,将“从前”与当下的现实生活进行对照。木心的《从前慢》(春节晚会上,歌手刘欢深情演唱了“同名曲”,因此《从前慢》这首诗走进了千家万户)这首小诗概括了我们当代人普遍的感受,即对于快节奏下慢生活的向往。

日色慢,是说时间缓缓流逝;车、马、邮件这几个事物是旧日生活节奏和缓的代表性意象。慢,从字面上来感受,当然是生活节奏不快。但若介入一种情感机理,慢有慢的成因,还有就是一种“心若止水”的那种沉静、悠然的姿态;或者也有如朱自清的那种“匆匆”的对于日子跟光阴的一种别样怜惜的情调。“从前”究竟是怎样一个时间段,是模糊的。另外,由于木心的人生阅历很丰富,“从前”可能提供的参数也很多,或者是出国前、回国前、入狱前,等等。但是在写作中,不需要对应这些具体的界定,一个简简单单的“以前的那些日子”就够了。

“从前慢”与眼下愈来愈快的世界、生活相比,从前的慢有时候转化成了一种美、一种好、一种朴素的精致、一种生命的哲学,细细品味、琢磨,这“慢”里透着人性的静美、朴素、浪漫、耐性等等。现在工作和生活节奏都很快,人心浮躁,这几句诗一下子就能打动人的内心,让人停留审视自己的脚步。

第二个分句“现实生活中人们还是分秒必争,不肯输了人生岁月”,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第一个层面,分秒必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非常可取的,所谓人生苦短、时间宝贵,为了实现理想、实现人生价值,必须与时间赛跑;但是,分秒必争的人生,并不见得就赢了人生岁月,就能让自己的人生岁月充满生命的质感。第二个层面,可以理解为被高速度、快节奏现代生活所“绑架”的一种机械的人生,人们为了“跟上”机器的节奏、赶上社会的步伐,而不得不“赶时间”,“赶地铁”“赶考试”“赶应酬”„„现代社会背景下的“匆忙人生”,人们被动地与时间赛跑,但却未必能赢得人生。第三个层面,从这个句子的出处进行思考,句子来自于余光中的“分秒必争吗?当心别输了岁月”,前后分句之间形成一种相反相成的逻辑关系,“分秒必争”,很有可能输了“岁月”、输了“生命”。

现代人,在当下这个社会里面很紧张,总是争分夺秒地追逐自己的梦想与人生,总想一定要怎么样,一定要得到、实现自己的欲望、目标等等,可是很快的时间就过去,最后人生岁月可能就这么流逝掉了。“岁月”对应的词汇不是短暂的光阴,而是跟生命、跟文化有关系,而“分秒必争”是跟眼前的利益有直接的关系。“分秒必争的人生”,更多时候表现为急功近利;很多人追求结果的实现,而不在意或者忽视、漠视过程的体验、感受。其实,在生命的路上不必分秒必争;当觉得乱的时候,就停下来把自己整理清楚,找到自我,那么生命才饱满。要特别注意的是,这句话并不是否定“抓紧时间学习或工作的必要性或称赞人争分夺秒的可贵精神”,它让人们反思“在分秒必争中,莫忘岁月。”(思辩性是反对极端性的,要提防很多学生极端强调慢或者极端强调快的倾向,并不是一定要两个方面谈,但行文话语要留有余地。)

还需要特别指出的,“从前”对应的不光是年代、时间,也对应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情况。现在的生活,时空被科技高度浓缩化,高度发达的通讯方式、交通方式,让人们越来越追求目的,以至于忘了自己在这个当中成长的过程。生活中的很多人在心底里还是十分向往那种单纯追求过程的感觉的。

宁静致远,方得始终

王慧贤

从前的日色慢,车、马、邮件都慢;如今的光彩快,飞机、舰艇、快递都快。从前的人们崇尚慢一点再慢一点,如今的人们独爱引擎发动下马达‚呼呼‛的快感。

宁静的江南水乡,佳木秀而繁荫,小桥流水人家,慢慢的花开树长都让我倾于那种生活:宁静致远,方得始终。

沈从文的故乡凤凰便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慢城‛了,没有钢铁混凝土浇铸的高楼林立,柔情的水边吊脚楼信着悠闲的湘西人家。没有风驰电掣的现代交通工具,沉沉的木船摇晃在碧水之上。沈从文笔下的《边城》便是这里完美的写照,古朴的边城人不追名逐利,没有电子设备的娱乐,不用踩着高跟鞋奔走在钢筋混凝之上。这里的生命是极慢的、悠悠然,已晃过了多年。

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慢城‛凤凰便养育了沈老先生如此一位高雅闲适的文豪。在十年动荡的文革时期,很多人被下放农场。也许因为工作多,有人不辞劳苦地工作,争分夺秒。也许渴望摆脱农村,重回城市,有人埋头苦干,表现良好,却也在争分夺秒。可池塘边,荷花开满了一池,一位饱受苦难与折磨的人,慢慢地宁静地欣赏着一片的艳丽,并提笔写下告知自己的侄儿邀他来观赏。是的,沈从文就是这样一个人,不骄不躁,不急不慌地走过了历史。宁静致远,方得始终。

反观当下,多少人挤得头破血流就为一个早到。马路上,为了谁先过红绿灯而大打出手;公园里,为了谁先进景点参观而争得面红耳赤。其实,都只是为了那一秒。与其为了所有人都去争夺的一秒,不妨安安静静做自己该做的事,等自己该等的时。慢慢走啊,去看看沿途的风景,听一听路边的歌,品品路旁的茶,谁又能说你输了一段人生。

也许你会问如果每个人都不争不抢,那奥运会上为何总有个名次之分,快慢之别呢?我想告诉你,不争的是名利,不抢的是节奏,‚最快‛那只是对一个人的肯定而已。正如小鲜肉宁泽涛在拿下冠军后却对名利的淡然处之,每天游他的泳,看自己的电视。

人们的分秒必争到头来其实不都一个‚利‛字的诱惑吗?沈从文不争不抢,安心写作;宁泽涛不争不抢,安心游泳。宁静致远,方得始终。

如果一朵花不去和桃李争风,开在自己应开的向阳花,缓缓绽放他的美丽,我想一定会花开成阳,花落成诗。宁静致远,方得始终。

何妨吟啸且徐行

曲吟秋

都说这是一个快的时代。

微信微博刷屏而过,高铁提速已过三百大关,红绿灯下车水马龙,往来的路人都行色匆匆。

‚快‛,固然能让人享受冲在前沿的人生,但也易使人只顾风尘仆仆地赶路,而忽略整个世界的精彩;一味的争分夺秒不肯输,只会索然无味地到达尽头。为何不在滚滚人潮中暂停脚步借道小路,弃了宝马香车,换上芒鞋竹杖,吟啸徐行,偷得浮生半日闲?

木心说:‚从前的日色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许多人都被这份悠闲打动,却舍不得让自己高速运作的引擎暂时停转。其实慢并不意味着止步不前,相比于汹涌奔流的快,慢更需要一种生命的勇气与耐性。

不接待客人,不饮酒,每天专心写作,按时看日出。这是著名作家福楼拜的生活习惯。让灵魂在朝晖中沉淀,让文思在静谧中如蔓延展。不管世人如何喧嚣急躁,我自筑起象牙高塔,以手写我心。素位而行,随遇而安,不错过日光撞破天际时的惊喜,不辜负枝头婉娈的鸟啼。舒缓如水的生活节奏并未淹没他的才情,反是在这悠闲中孕结出了传世佳作。再观之当下,还有几人早起是为了观望日出而非匆忙赶路?还有几人耳中回萦的是清脆鸟鸣而非机车轰鸣?却又有多少人在这呼啸着前进的世界里,丢掉了一颗曾为万物而感动的心?

我们总是太快了。急着升职加薪,却忘了世间最宝贵的财富是血缘之亲。吞咽着浓香重油的快餐,却忘了灶间一碗清粥的滋味。贪恋着现代交通一日万里的便捷却忘记了那在车窗里一路倒退的风景。那些跟不上我们步伐的东西都被无情地抛在了脑后,寂然地湮灭在匆匆的光阴里。

那些看似为了‚赢‛而快马加鞭的跋涉,到头来却让我们在湛湛的光阴里迷失了自己。汪国真有诗道: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在这一场披荆斩棘的征途里,何不适时放缓脚步,慢慢走,欣赏吧!

此时春阳正好,晚桃已谢,晚樱始烧。且容我暂却一身尘土,踏芒鞋,倚竹杖,且行且歌,且歌且行!

慢慢走,欣赏啊

戎文佳

‚从前的日色慢,车、马、邮件都慢‛,木心的《从前慢》打动了许多人,因为大家都处在‚现在快‛的时代,谁还有心情‚闲敲棋子落灯花‛?谁还有空‚剪一段时光缓缓流淌‛?大家都在争分,夺秒,忙碌奔波。

为什么不慢慢走,欣赏美景呢?

眼前仿佛看见了邮差先生穿着号衣,走在沐浴着光辉的小路上,不急不慢地送着信。看小猪快乐地奔跑,和老人青年玩笑,内心哼着歌,由衷地感叹一句:小城的天气真好啊!现在的人估计都把这份慢的态度给封锁在箱子里了吧。

有人会说,人生只有匆匆几十年的时光,如果不争分夺秒,如何才能赢得人生岁月,别人都在奋力奔跑,只有你慢慢行走,难道不愚蠢么?

我要说:慢,不是愚蠢,相反,慢是一种智慧。有一个计算题很励志,它说人的一分钟可以做许多事:背五个单词,做二十个仰卧起坐,看五个精彩的广告短片。看似我们充分利用了时间,但这种分秒必争的背后,却缺乏对生活的思考,因为我们总是想着在一分钟内多做点事,却不思考什么事是真正重要的,值得做的。而慢正是一种对人生的追问,是一种智慧。

现在的人的生活节奏都太快了,这种快其实是现代人急功近利的表现。

家长们不顾孩子的意愿,一味地拔苗助长,还未出生就有胎教,上幼儿园时就报了美术、跳舞、作文、书法等等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只是想让孩子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能比别人跑得快一点,殊不知,这牺牲的却是永远也回不来的快乐童年。

反观国外,双休日商店都不开门,都和自己的家人去度假,谁还加班?据说一个法国旅行团到中国游玩,中国导游说我们明天早点出发吧。法国人说:好啊,那就九点吧。而中国式的旅行呢?六点起床,六点半吃饭,七点准时出发,上午要去某个地方,只能活动半个小时……本来放松身心的旅行变成了和时间打仗,旅行完后都筋疲力尽,岂不可笑。只因为了多看几个景点而失去了旅行的意义。快,不仅使我们的身心劳累,更使们失去了人生的方向。

国家发展同时也快不得,为了追求GDP,多少青山被毁,多少绿水被污,多少人整日生活在‚雾中仙境‚?

慢慢走,欣赏吧,去观察一朵花的开放,去倾听一只蝉的鸣叫,去看看苍蝇是如何跳舞的吧!

不如现在慢

苏晨荻

木心说:‚从前的日色慢,车、马、邮件都慢。所以从前的生活可以那样悠闲。而现在的日色快,车、马、邮件都快。快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快得让人想逃离,却又无所遁形。既然‚快‛会让人痛苦不堪,那不如现在继续慢。

时代在飞速发展,人们为了不被淘汰,也千方百计地加快自己的步伐,红绿灯前‚宁等三分,不抢一秒‛的标语牌终于还是成了装饰品,多少人为了争抢区区几秒时间而罔顾交通规则与生命安全,最终自己酿下的苦果只能由自己尝。为了忙获得利益,豆腐渣工程愈来愈充斥我们的生活。建造得快,倒塌得更快,废墟里掩埋的,是起码的职业操守与首先底线。官场上盛行的腐败之风,难道不也是因快而起吗?为了心得得到提升,一个个都化为溜须拍马之能手,贪污腐败之高人。一个‚快‛字竟把社会弄得如此乌烟瘴气,是时候该反省了。仅为了追求‚快‛,又丢弃了节操,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真是太得不偿失了。

莫泊桑曾说‚生活也许不如你想得那般好,但也未必如你想得那般糟。你既然从未体验过慢下来的生活,又怎么会知道那糟糕与否呢?昔日陶渊明放弃了整日宴饮应酬,忙碌却毫无意义的官场生活,于终南山下筑一间茅屋,种几方清菊,垦几亩良田,才有了‚戴月荷锄归‛的清闲意境;而如今,亦有才女白落梅逃离了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于江南水乡中品茗茶幽香,观花开花落,一枝笔,一卷纸,陈述清欢。也许他们在物质生活上是匮乏的,但精神世界中却尤其充盈,所以他们可以体味由内而外散发出的真正欢愉,更深刻、透彻地看破人生。而一味追求快的人,看似获得优越的生活,其实不过是被戏弄着。他们被‚快‛所编织的网束缚着,走不出,逃不开,最终只能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

时代发展的趋势不可扭转,而人们的生活节奏却由自己掌控。不如慢下来,看看不经意间悄然绽放的野花,尝尝母亲精心准备的一顿早餐,听听雨打残荷的清脆声响,生活远比你想像中的更美好。何必在意别人超过你多远了,任它风吹雨打,而我自岿然不动。慢下来想想,也许你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感受头顶的阳光。

现在的日色慢,车、马、邮件都慢……而我们终于可以在黑夜里慢慢寻觅星星,在白天里静静细数流云了。慢工出精品 陈思

老舍曾在自己的作品中写道:‚西方的一座教堂可以修几十年,任何事你都可以慢慢来,动辄百年。‛老舍的谆谆教导令人动容,凡事以慢工,才能打磨出真正的精品。

如今的‚熙攘天下‛里,人们脚步匆匆,皆为名来,皆为利往。于是木心徘徊低吟‚从前的日色慢,车、马、邮件都慢……‛这首《从前慢》里对‚慢生活‛的怀念、追忆让人们停下来思索:我们是否走得太快了?我们多久没有慢下来做一件小事?我们在快节奏里是否丢失了些什么?

是的,快节奏保证了你做事的效率,但那一件件成品里看不见制作者的诚意和心血,只有竞争、只有输赢。德国的一条乡间小路整整修了八年,此新闻一出,中国的修路工人们立即投以鄙夷,诚然中国人修路快,一条坑坑洼洼的道路日落时分便已浇上新的水泥,不久‚道路故障‛的红色警示牌就被早早撤下,然而快的结果又是什么?修了再坏,坏了再修,国家的大批资源设施似乎在这巴掌大的地方上消耗殆尽。面对社会上这些盲目图快的现象,我们不得不呼吁‚慢工出精品‛,不要因为赢了分秒,输了更宝贵的东西。

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中无形的压力已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念‚慢‛。村上春树在一部小说的结尾中写道:‚他从喧嚣的现实中逃回家,他躺在沙发上,他说去想想无关紧要的事吧,去想想风吧。‛而福楼拜也有给女友的回信中写道:‚我每天起床、读书,然后按时看日出……‛这两位大作家似乎总能从现实生活的夹缝里找到可以喘息的地方,‚去想想风‛‚按时看日出‛,这是怎样一种慢的境地?在这种慢工里,村上春树才能触摸到人底内心最柔软的情感,福楼拜才能在世界文坛上享有盛誉。所谓‚慢工出精品‛,大抵就是指这二人的写作方式吧。

反观当下,层出不穷的新鲜万物不断充斥着我们的眼球,在社会的大剧场里,辛辣奇突犹如每一帧电影般刷刷而过。世界读书日刚过,中国人的屏幕阅读、碎片式阅读再一次被聚集在世界面前,读书本是一件慢事,为何到了段子手身上,便是几分钟就可以浏览完世界名著?让我们试着慢下来,去品味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意思,去在每一个字里行间徜徉,去嗅一嗅墨香,乃如梭罗在瓦尔登湖上垂钓,加缪垒山石上的幸福,苍央嘉措白露踏雪般的缓慢行走,莎翁的飞鸥与海涛相遇……我们在这慢工里收获到的,才是自己明心见性的信仰,才是属于自己创造出来的精品。

想回到夏洛蒂、勃朗克、简奥斯汀的时代,人们会慢慢地做着手中的事,聆听远方的回音,慢慢打磨出一份精品,然后桃花夹岸、香满征途。

慢慢来

赵秋雨

在当今社会中,‚快‛似乎已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上网要用4G网络,为什么?快!出行要开车,为什么?快!写信要用E-mail, 为什么?快!……

现如今,似乎已没有人再对我们说‚慢慢来‛,‚快‛成了我们追求的唯一目标。没错,时代的高速发展需要‚快‛,从某一程度来说,‚快‛的确能够提高效率,但是不是‚快‛就等同于效率高呢?我相信,这个问题的答案不言而喻。既然内心有了答案,我们不妨冷静下来,仔细考虑所要做的事,这之后我们就会发现,有些事不必快。

最近,电视剧《虎妈猫爸》火爆,由此引出的学前教育问题也持续升温,剧中的‚虎妈‛看见别人家的孩子什么都会,也开始分秒必争,让自家孩子学数奥、学拼音、学画画……这也是现实社会的真实写照,现在的小学生已开始学初中内容,初中生忙高中内容,高中生则看起了大学课本,这一系列情况不禁令人生疑,如此‚玩命‛地向前赶到底是为了什么?他们肯定会告诉你,是不想输了人生岁月啊!其实我们反过来想一想:慢一点,就会输了人生岁月吗?其实不然。

《邮差先生》中慢节奏的生活仅人向往,他的人生悠闲而快意。

世界棋圣吴清源先生常常会在棋盘前左手拿书,右手执棋,就这样度过一天,并不忙着、赶着去做些什么,他反而获得了人生的乐趣。

所以,有些事不必快,也会达到更好的效果,而另一些是快不得。

面遥远的边陲地区,有这样一群少女,她们常常会坐在自家院子里,在阳光下绣着一朵朵美丽的花,她们并不着急,也不图快,而是耐心地、一针一针地‚雕琢‛着手中的艺术品。如今都是大机器生产,它们的速度极快,但却少了一份手工的心意。我想,这也正是‚慢慢来‛的功劳。那些少女在‚慢下来‛中找到了对花瑶的热爱,找到了传承民族文化的坚定决心,并将其注入手工活中,而这些都是快速的大机器生产无法办到的。

让我们不妨慢慢来,这样,我们一定能嗅到路边沁人的花香。

慢慢走,欣赏啊

施雨嘉

从前,‚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牧童的歌声在荡漾‛等民歌民谣,流露出的,是慢节奏生活的情趣。但回忆再美好,也只是曾经,当下的人们更愿在车水马龙中,被汽车鸣笛声包围,嘴里叼着早餐,拥挤着去赶早班。何不放慢步伐,欣赏呢?

一代美人林青霞,曾以荧屏上唯美绝厉的东方不败,《窗外》中青涩的女中学生‘惊艳的贾宝玉,无不见证着这位在当时无人匹敌的女神级人物的成长。但她却选择在事业如日中天的年纪息影,回归慢生活,回归温馨的小家庭,感受平日里因被粉丝媒体围拥而无法欣赏到的路旁美景。去年十一月,林青霞60岁,重新出现在众人眼前的仍是那个笑容灿烂的,与世无争的精致面容。她在新书《云去云来》中称道:‚经历了一个甲子,心态渐趋平和。不去追忆青春年少,也不会担心迟暮之年的到来。和朋友交流写书心得,也是一大幸事。‛人生岁月不是人们分秒必争而来,慢慢过,也是人生赢家。

林清玄曾在书中说道,认识一位画家,以‚不珍惜时间‛著称。他画画,从来不定要三个月还是半年完成,而是受人之邀,正合他性,便煮壶清茶,小品两口,慢慢作来。最终画的质量不必说,心是极上等的,人们的等待没有白费。而如今因市场需求激增,而以画画谋生的画家,甚至两三分钟便能勾勒出一幅大作,以‚快‛而吸引顾客。虽然因生活所逼的这种态度无可厚非,但这种争分夺秒的生存状态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

诚然,‚从前日色慢,车、马、邮件都慢‛,有人会说时代在发展,容不得我们再有所犹豫停留。但是朋友,我们可以没有从前的‚闲庭信步‛、‚南山‛生活,但我们可以在现代浮躁的社会,保持一颗平和的心,用慢节奏对抗生活,这正是现代人所缺失的部分。

反观当下,‚刷屏‛之风有增无减。人们更愿在140字的微博、微信里寻找偷闲的快乐,而不愿静心浅尝一部纸质书籍的清香。人们总以为在手指快速点击、滑动中,吸收了最大的信息量,殊不知,和家人‚共话桑麻‛的慢节奏惬意已悄然在指缝间流失。

何不放下手机,踏出家门,感受自然的沁人心脾?慢慢走,欣赏啊!且慢且品茶

张玥敏

‚好香!‛我回头看着刚下车的父母,激动地说,‚一定是爷爷在炒茶叶,我去看看。‛ 话音未落,我已奔向厨房。迈着长久放臵在课桌下的双腿,瞬间觉得轻盈许多。路上茶叶香愈加清晰浓厚,耳朵里也闯进了咿咿呀呀的锡剧,含糊不清的是奶奶的嗓音。

‚爷爷,奶奶,我回来了!‛我大声喊着。只见爷爷坐在厨房边上用小灶炒着茶,闻声抬起了头,手里却不忘‚轻拢慢捻抹复挑‛。奶奶刚从灶门后探出个身子,嘴中也不忘‚先为霓裳后绿腰‛。

‚回来啦,清明放几天啊?‛爷爷问完便又低头用手翻动着茶叶。一脸闲然。‚三天。‛我答道,旋即搬来小板凳坐下来看爷爷炒茶。爸妈也到了,问了好便云帮奶奶做饭去了。

我盯着爷爷的手,看他如何用枯老的大手在青碧的茶叶中翻动,捻抹,慢悠悠地,不急不慌。

‚爷爷,干嘛用这么小的火,都慢死了。干脆快点用大火,一下子就炒熟了。多好啊!‛我指了指小灶膛那文弱的火,十分不解地说,‚这样多浪费时间啊。‛话毕将伸入灶中摸了摸温热的茶叶,青绿的叶边已微微卷起,像含羞的少女见了生人忙将水袖遮住粉脸只露个好奇的眼睛打量着来人。

‚啪!‛爷爷打落我的手说:‚你懂什么,小丫头。这叫‘炒青’,只能用文少慢炒。要用大火,赶明儿你喝的时候准有一股焦糊味。去洗洗手再来。‛

我耸了耸肩,站起来去洗手。看见小筛子上已有了一小堆炒好的茶叶,便又问道:‚这是什么茶叶呀,都焦了,发黑了都。‛随即捡了一根放入嘴中嚼了嚼。突然的一股涩味袭卷了整个口腔,我立即吐掉。‚呸!真苦!还不如我那立顿绿茶好喝呢!‛说完不理会身后爷爷的回答,便跑到房间里拿出一个立顿茶包,又赶去厨房泡上。

过来时只见爸爸已经在泡茶了。顿时茶香四溢,又醇又涩,十分好闻。我见状立即晃了晃茶包说‚这个泡出来会更香,还快捷。‛

我立即找了个杯子将茶包丢进去,倒满开水,顿时有股甜香直冲撞进鼻腔,刺激得我打了好大一个喷嚏。惹得大家都笑了。

‚傻丫头,你这速溶的茶包爷爷也喝过。甜是甜,也快很方便,但是谁知道里面放了多少糖精?‛爷爷关了小灶,站起身揉了揉腰。又说:‚现代人就图快,茶叶也不肯炒了,就喝些个乱七八糟的速溶饮料。一下子就冲好了,再一口喝掉。一点工夫也不想费。你看还有几个人愿意坐下来慢慢喝杯茶的。唉!‛

我看了看爷爷日渐弯曲的背,又看了看一边的茶和立顿。似乎触及到了什么苦涩的东西。现实中人们分秒必争,不肯输了人生岁月。于是各种快捷新产品应运而生,还有谁会坐下来慢悠悠地品味一道香茗呢?我们似乎停不下来,更可怕的是我们从未想过要停下来吃一杯茶。

我倒掉了立顿,拿起苦茶,抿一口,恰似人生苦涩且香醇。

第二篇: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二)

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

(二)生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

一、本题包括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癌细胞容易转移,这是因为()

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癌细胞为球形

C.癌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D.癌细胞体积较小

2.下列生物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A.疯牛病病原体

B.噬菌体

C.艾滋病病原体

D.炭疽杆菌

3.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已知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那么该生物的体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基因的走向是()

A.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

B.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

C.走向两极的均为A、a、B、b

D.A与a走向一极,B与b走向另一极

4.图35-1是某生物组织示意图,其细胞质基质内含有的糖类和核酸主要是()

图35-1

A.淀粉和RNA

B.淀粉和DNA

C.糖元和RNA

D.糖元和DNA

5.如果血糖含量维持在50~60mg/dL而得不到补充,人就会惊厥休克,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A.脑组织的供能主要来自 分解

B.脑组织中糖元极少,需及时从血液中摄取 氧化供能

C.脑组织得不到是够的能量供给就会发生功能障碍

D.脑组织虽贮有大量糖元,脂肪,但氧气供给不足,不能及时氧化供能

6.在空气中含氧充足的环境里,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A.乳酸菌发酵

B.人体内局部组织进行无氧呼吸

C.蛔虫进行有氧呼吸

D.酵母菌产生大量酒精和二氧化碳

7.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下列可能发生的是()

A.胰岛A细胞分泌加强

B.胰岛B细胞分泌加强

C.胰岛素分泌增加

D.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8.对胚牙鞘A如图35-2所示处理,形成胚牙鞘B,光照后它的弯曲情况是()

图35-2

A.Q处向左

B.Q处向右

C.P处向右

D.不弯曲

9.与卵裂无直接关系的细胞器是()

A.中心体

B.核糖体

C.线粒体

D.高尔基体

10.在某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中,若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消耗了60mol的,则其所固定的太阳能中,流入次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最多可达()

A.1255kJ

B.1161.5kJ

C.2870kJ

D.1148kJ

11.将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杂交得F1,然后逐代自交,在F4代中纯合体比例为()

A.1/8

B.7/8

C.1/16

D.15/16

12.发展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某生态农场栽培有水稻、玉米、果树、茶树、食用菌等;建有养猪场、奶牛场、沼气池等;并还建立有相关配套的加工业。为了减少农药的用量、发展绿色产品,后来兴建了养鸡场。鸡场管理人员想方设法提高鸡的产蛋量,采取了种种措施。在下列各项中哪一项是对提高产蛋量影响最大的非生物因素()

A.放养,使鸡获得更丰富的食物

B.利用灯光,延长鸡舍的光照时间

C.利用沼气供热提高鸡舍的温度

D.改善鸡舍的透光性,增加光照强度

13.磷是组成原生质的主要元素,与植物体的光合作用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关于磷与光合作用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恰当的是()

A.磷是叶绿体膜的重要组成元素

B.磷是光合作用过程中的重要原料。

C.磷是叶绿体中DNA的重要组成元素。

D.磷在光合作用的能量转换中起重要作用。

14.位于某大城市风景区的一个湖泊,由于受到周围环境生活废水的严重污染,出现?quot;水华“现象。生物科技工作者经过研究发现在发生”水华“的水域适量放养一种鱼,不仅可以解决水华问题,而且可以收获大量的鱼。那么,放养的这种鱼应该是()

A.捕食浮游植物的鲢鱼

B.捕食浮游动物的鳙鱼

C.捕食水草的草鱼

D.捕食各种螺蛳的青鱼

15.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细胞内各有一种蛋白质都是由40个氨基酸组成,那么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其组成的脱氧核苷酸数是()

A.大肠杆菌的多

B.酵母菌的多

C.两者一样多

D.无法确定

16.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有两次DNA的沉淀析出,其依据的原理是①DNA在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4mol/L时溶解度最低 ②DNA在冷却的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中能沉淀析出()

A.两次都是①

B.两次都是②

C.第一次是①,第二次是②

D.第一次是②,第二次是①

17.在开展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时,某校部分学生对高度近视的家系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请据表分析高度近视是()

双亲性状 调查的家庭个数 子女总人数 子女高度近视人数 男 女

双亲均正常 71 197 36 32 母方高度近视,父方正常 5 14 3 5 父方高度近视,母方正常 4 12 4 3 双方高度近视 4 12 4 7 总计 84 235 46 47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X染色体显性遗传

C.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D.X染色体隐性遗传

18.在图35-3中,不能表示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的是()图35-3

19.已知某抗原为一蛋白质分子,由一条多肽链形成,且构成该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根据抗原的性质,我们可以推知,通常,组成该抗原蛋白质分子的氨基酸数目一般不少于()

A.91个

B.79个

C.30个

D.20个

20.在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繁殖。其中作为微生物生长因子的物质是()

A.葡萄糖

B.铵盐

C.动植物组织提取液

D.琼脂

21.某学生在玻璃温室里进行植物栽培实验,为此他对室内空气中的 含量进行了24小时测定,图35-4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其测定结果的是(横坐标为日时间,纵坐标为 浓度)

图35-4

22.利用生物工程改造生物特性,从而生产人类所需的产品。下列有关措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基因突变原理培育成青霉素高产菌株

B.利用基因突变原理培育成生产人干扰素的酵母菌

C.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成生产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

D.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培育成生产单克隆抗体的细胞系

23.下列属于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是()

A.多糖

B.维生素

C.毒素

D.核苷酸

24.下列关于 和 植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植物在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固定 形成两个三碳化合物。

B.常见的 植物有玉米和甘蔗等。

C. 植物叶片的维管束鞘细胞不含叶绿体。

D. 植物叶片的维管束鞘细胞含有正常的叶绿体

25.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诊断疾病的过程中必须使用基因探针才能达到检测疾病的目的。这里的基因探针是指()

A.人工合成的免疫球蛋白的DNA分子

B.人工合成的苯丙氨酸羟化酶的DNA分子

C.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等标记的蛋白质分子

D.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

26.生物学家从某个昆虫种群中随机抽样5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BB、Bb和bb个体分别为10个、10个和30个,问b的基因频率()

A.70%

B.50%

C.25%

D.60%

二、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对得3分,其它情况不给分

27.下列因素中哪些是诱变因素()

A.生长素

B.亚硝酸

C.激光

D.硫酸二乙酯

28.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三种有机物在动物体内代谢的过程中,都出现的变化是()

A.分解后释放能量

B.其中一种化合物完全可以由另两种物质转变而来

C.能成为细胞的成分

D.氧化分解后形成水、和尿素

29.草原生态系统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如:藏羚羊。以下关于藏羚羊的介绍正确的是()

A.它是我国的特有物种

B.藏羚羊生活在内蒙古草原地区

C.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有藏羚羊的分布

D.由于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藏羚羊的数量已有所上升

30.下列关于人体在寒冷中的身体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皮肤的血流量增多

B.汗腺分泌的汗液增多

C.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多 D.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激素增多

31.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是()

A.向种植反季节蔬菜的温室内输入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

B.在苹果树周围地面上铺上反光膜

C.用反硝化细菌对豆料植物进行拌种处理

D.将人参等阴生植物种植在遮荫处

32.培养基分装完毕以后,在管口上应加一个棉塞。棉塞能防止杂菌污染,保证通气良好。图35-5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图35-5 第Ⅱ卷

三、本题包括10小题,共80分

33.(5分)图35-6是突触摸式图,请据图回答

图35-6

(1)结构②是________,结构②的形成与细胞器________有关。

(2)物质③是________,能使另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3)若①内的氧分压为A,二氧化碳分压为B,①外的氧分压为,二氧化碳分压为,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A________于,B________于。

34.(7分)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据图35-7回答问题

图35-7

(1)图中是________免疫过程示意图。

(2)图中(D)、(E)两个过程分别表示:(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此免疫过程中,(C)________细胞还能通过释放________来加强杀伤力。

(4)出现(E)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10分)右图35-8为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中转化的部分示意图,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图35-8

(1)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是以________形式进行物质循环的,要经过________(生理)过程才能进入生物群落。

(2)完成a,c两过程,生物体还需从无机环境中获得的非生物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完成a过程的生物是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成分)。完成b、c过程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4)图中”x“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当血糖浓度大于________时,主要由某种激素进行调节,加速b、c过程和x物质的合成。该激素是________。

36.(7分)我国西部资源开采过度,草原植被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由此引起生态环境恶化。现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西部开发中面临的最紧迫、最艰巨的任务。图35-9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 图35-9

(1)优良牧草与杂草、毒草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________。由于人口压力,许多草原存在着超载放牧的现象,这种现象首先会导致________的减少,________的增加。

(2)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相对较小,其原因是:________。

(3)近些年来,由于某些原因导致鼠害猖獗,请分析可能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10分)如图35-10所示为细胞融合技术的一些过程:

图35-10

(1)从A细胞和B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中,必须用________处理。

(2)若A细胞为骨髓瘤细胞,B细胞为B淋巴细胞,那么D细胞称为________细胞,由D细胞连续分裂产生大量的细胞的过程,称为________过程。这种细胞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________。

(3)若A、B细胞为单倍体烟草植物的体细胞,那么这样的细胞已经用酶降解脱掉了________。这种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酶,由此生成的细胞经培养形成的细胞团称为________。若融合后D细胞(2n=48)基因型为YuRr,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当基因显性纯合(YY或RR)且在光照强度大于800勒克斯时,不能生长。若由D细胞发育成的植株,其自交后代在大于800勒克斯光照下培养,有的能生长,有的不能生长,其中出现能长的植株的概率是________,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是________。

38.(10分)下表是几种植物种子主要养分的含量(%)。试分析回答

(1)上述种子中储存的能量最终来自于________,以(植物种类)________为食时,热量低。

(2)肝脏有病者,不宜多吃(植物种类)________________。

(3)大豆种子萌发明,需要将蛋白质转化为糖类。请简要说明蛋白质转化为糖类的两个主要步骤①________;②________。

39.(8分)下表所列的数据来源于一个固定容积的培养瓶中某种细菌种群数量在25小时内的变化情况。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小时)0 5 10 15 20 25 细菌数量(个)750 9000 44000 35000 11000 6000

(1)在________时间段中细菌数量有最大种群增长率,其增长速度为________。

(2)在最后三个时间段内细菌数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使细菌呈”J“型增长,理论上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际的发酵生产中,为了获得更多的产物,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9分)一种水溶液染料对细胞无任何毒害,且有 时会变成蓝色。某同学为研究光照强度与光合速度的相对关系,设计了如图35-11所示实验装置。请分析如下问题:

图35-11

(1)在溶液顶部加一层油的目的是________。

(2)为什么要在无色溶液中加一定量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实验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预测的实验现象,绘出光合作用速度与光照强度关系的坐标图。

41.(6分)阅读分析”多利之死与克隆技术“

2003年2月14日苏格兰罗斯林研究所证实世界上首只成年体细胞克隆动物多莉已经死亡。多莉的尸体将被制成标本,存放在苏格兰国家博物馆。

多莉于1996年7月5日出生,于1997年2月23日被介绍给公众,它是用一只6岁母羊的体细胞进行克隆,由罗斯林研究所与英国PPL医疗公司共同培育而成的。罗斯林研究所所长哈里·格里芬说,绵羊通常能活11到12年。但2002年1月科学家发现多莉羊的左后腿患上了关节炎这种典型的”高龄病症“,现在,多莉羊壮年死于老年羊常得的肺部感染疾病。研究人员对它实施了”安乐死“。世界第一只体细胞克隆动物多莉羊的诞生曾震惊了世界,它的死也引起了人们对克隆动物健康的关注、以及对克隆技术发展前景的再思考。

请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并说明多莉死亡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42.(8分)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开展”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的课题研究,老师已经为他们准备了生长素类似物的浓溶液和萝卜种子,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请回答:

(1)要测定生长素类似物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你可以采用的测定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等。

(2)做该实验时,如何设置对照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一张表格,用于实验时记录数据。

参考答案

1.C 2.D 3.C 4.A 5.D 6.B 7.A 8.D 9.D 10.D 11.B 12.B 13.B 14.A 15.B 16.C 17.A 18.C 19.A 20.C 21.C 22.B 23.C 24.D 25.D 26.A 27.BCD 28.AC 29.ACD 30.CD 31.ABD 32.BCD

33.(1)突触小泡 高尔基体(2)递质(3)小 大

34.(1)细胞(2)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靶细胞裂解死亡(3)效应T淋巴因子(4)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被激活,使靶细胞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发生变化,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

35.(1)二氧化碳()光合作用(2)光 氧气(3)生产者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4)肝糖元 80-120mg/dL(0.1%)胰岛素

36.(1)竞争 优良牧草 杂草、毒草(2)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3)①草原鼠类天敌减少(乱捕有益动物如狐、蛇)②盲目将草原开垦为农田(与鼠类竞争的生物减少等原因正确解释均可)

37.(1)诱导剂(灭活的仙台病毒或聚乙二醇)(2)杂交瘤 克隆(细胞培养)特异抗体(单克隆抗体)(3)细胞壁 纤维素酶 果胶酶 愈伤组织 9/16 48

38.(1)太阳光能 小麦(2)澳洲坚果(3)①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 ②氨基酸脱氨基

39.(1)5~10小时 7000个/小时(2)由于受到固定容器的限制,细菌大量繁殖,为争夺生存条件而发生的种内斗争激烈,导致最后三个阶段内细菌数量下降。(其它如pH改变,有害代谢产物积累导致生存斗争更加激烈等正确答案也可得分)

(3)满足该细菌生存所需足够的各种营养物质,持续恒定而适宜的温度,足够的空间等(4)进行连续培养,控制好温度、pH、溶氧量等条件

40.(1)隔绝空气,避免空气中 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2)维持装置中 浓度相对恒定,并保证光合作用对 的需求。(3)移近或移远台灯(或调节光的亮度),记录实验现象。(4)

41.(1)多莉之死可能与克隆技术有关。从理率上讲,这种技术若操作正确,卵细胞就可正常发育。但实际操作过程不稳定性,其过程中一点小缺陷都可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等。(2)多莉是衰老死亡。生命的长短取决于细胞分裂的次数。多莉羊之所以6岁多就出现早衰症状,那是因为它的遗传物质取自于一头六七岁的绵羊。如果加上用于克隆多莉羊的绵羊6岁的年龄,多莉羊也算寿终正寝了。

其它合理解释(如:多莉患有进行性肺病。进行性疾病特点是症状不断加重、患者状况不断恶化的疾病,最终无法治疗。)

42.(1)种子发芽率幼根长度(或其它合理答案)(2)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的实验组以及蒸馏水相互对照(3)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 种子发芽率 幼根长度 浓度1 浓度2 浓度3 ……

蒸馏水(对照)

第三篇:2006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二)

2006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二)语 文 2006.5 命题单位:苏州市教科院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l50分,考试时间为l50分钟;

2.请将第1卷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1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绮丽 倚仗 崎岖不平骑虎难下

B.阡陌 翩跹 见异思迁 纤尘不染

C.尺牍 亵渎 买椟还珠 穷兵黩武

D.重创 疮痍 怆然泪下 沧海桑田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精粹 励行节约 熙来攘往

要言不烦

B.藉贯 锦绣河山 翻天覆地 蜂拥而上

C.刍议 翰墨丹青 为人处世 渡过难关

D.博弈 消费陷阱 精简机构 彬彬有理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农民生病后,该就诊不就诊的高达50%,该住院没住院的也要近40%,对“看病难、看病贵”的耳濡目染让这位有二十多年行医经历的人大代表深感揪心。

B.《新闻周刊》的评论一针见血地指出,“温州模式”能取得成功,原因是将人们深藏在心底的创业致富欲望充分释放出来,并运用于市场经济之中。

C.许多克隆动物在出生24小时内就因某种脏器异常而夭折,而正当壮年的多利羊又突然

死亡,这表明人们对克隆动物健康问题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

D.营养专家指出,为婴儿添加水果辅食时,家长要遵循“由少到多、由简到繁”的原则,最好给孩子喂食香蕉、苹果等司空见惯的水果,以防出现过敏。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完善的规划、细致的预算、周密的方案让国际展览局考察团的全体成员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上海举办2010年世博会的严谨作风和科学态度。

B.建设新农村,无论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到各项社会事业,都有许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加强;但这不是简单的大拆大建,把原来的推倒重来。

C.这所学校邀请富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走进学生和家长中间,就加强师生沟通、缓解学习压力、正确处理与异性同学关系等问题进行咨询服务。

D.首尔大学最终调查报告鉴于认定黄禹锡有关克隆技术的论文造假,韩国政府决定取消

其“韩国最高科学家”称号,并免去他担任的一切公职。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戏曲舞台上众多的艺术形象都有自己的一副面孔,但舞台上的人物毕竟是有限的,把生活中千姿百态的人物表现出来,是艺术的首要任务。因而人物的类型化就表现出它的必要性。

在戏曲舞台上,这种类型化主要是通过脸谱来体现的。文人有文人的特性,武者有武者的性

格,但同时它又概括了众多的一类人。戏曲脸谱的类型化是一种艺术概括,它必然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以现实生活中的人为本原。

那么,这种类型化在戏曲舞台上为什么要用脸谱来表现呢?戏曲是舞台艺术,它的生命力在于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段,即通常所说的唱、念、做、打。唱腔从曲牌体到板式体的变化使演唱艺术更加成熟,虚拟化的表演和程式化的动作是戏曲表演艺术化的规范,而戏曲脸谱则是这种艺术化的更高规范。我们都知道“兰陵王”的故事,兰陵王为了退敌,特意戴了一副面貌凶恶的面具。这个面具改变了兰陵王原来的性格特点,从貌美相善一下子变得貌丑面恶,使敌人望之胆寒,落荒而逃。这种使观者改变心理定势的效果,被戏曲运用得非常自如。一般来说,现实中很难找到脸谱中那样的形象,戏曲艺术故意夸大某一特点,并把这一特点在脸谱中表现出来。“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就是这样的表现。

戏曲舞台上的脸谱完全符合观众的审美要求。从中国戏曲的悲剧观念来看,中国的悲剧具有自己的特点。首先是表现悲剧的手法,在悲悲戚戚的气氛中可以穿插配角的喜剧化的插科打诨,这就缓解了观众的心理压力。其次是悲剧的结尾,在历经坎坷之后,主人公终于可以团圆。中国戏曲在表现悲剧的同时,自始至终是把观众的审美需要看作第一位的。大多数观众都希望悲剧有一个美好的结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可以说也是一种思维定势。所以在中国戏曲里,好人无论多么贫困潦倒,还是正面形象,不失正人君子风范,终有好报;坏人不管如何富贵荣华,还是反面形象,总是奸佞小人举止,结局必将大快人心。戏曲到了舞台上便把好人坏人分得清清楚楚,在人物的面部涂上不同的颜色和不同的图案,以使观众一目了然。红色代表忠勇,白色代表奸恶,黑色代表粗猛,绿色代表侠义……而脸谱的图案也各有不同,有整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六分脸、象形脸……不同类型的人勾以不同的脸谱,这在观众看来,正是将他们的愿望表现了出来。

5.下列不属于戏曲脸谱产生原因的一项是

A.戏曲舞台上的有限角色表现出生活中千姿百态的人物。

B.适应观众的审美要求,改变其对生活中的人的心理定势。

C.夸大人物相貌的某一特点,实现人物形象的艺术化。

D.缓解观众的心理压力,满足其“大团圆”结局的愿望。

6.下列理解和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戏曲具有程式化特点,它集中表现在演员的唱、念、做、打上,而“脸谱‟‟则突破了这种程式。

B.兰陵王戴面具退敌一事启发戏曲通过脸谱改变观众对生活中的某些人的原有印象,以

达到形象的艺术化。

C.“戏曲脸谱的类型化是一种艺术概括”,其目的就是在戏剧舞台上通过某些艺术手段将

人物类型化。

D.“正是将他们的愿望表现了出来”的“愿望“就是指观众要求在戏曲舞台上“把好坏人分得清清楚楚”。

7.根据文中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戏曲脸谱对人物的表现实现了从非艺术到艺术的变更。

B.戏曲脸谱的造型设计取决于观众对戏曲人物的审美需要。

C.戏曲脸谱运用色彩和图案的表意功能来区别不同类型的人物。

D.戏曲脸谱有助于处理好戏剧艺术中“个别”和“一般”的矛盾。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王鏊,字济之,吴人。父琬,光化知县。鏊年十六,随父读书,国子监诸生争传诵其文。侍郎叶盛、提学御史陈选奇之,称为天下士。成化十年乡试,明年会试,俱第一。廷试第三,授编修。杜门读书,避远权势。弘治初,迁侍讲学士,充讲官。中贵李广导帝游西苑,鏊讲文王不敢盘于游田,反复规切,帝为动容。讲罢,谓广日:“讲官指若曹耳。”寿宁侯张峦故与鏊有连,及峦贵,鏊绝不与通。东宫出阁,大臣请选正人为宫僚,鏊以本官兼谕德。寻转少詹事,擢吏部右侍郎。尝奏陈边计,略言:“臣窃谓今日火筛、小王子不足畏,而嬖幸①乱政,功罪不明,委任不专,法令不行,边圉②空虚,深可畏也。望陛下大奋乾刚,时召大臣,咨询边将勇怯。有罪必罚,有功必赏,专主将之权。厚恤沿边死事之家,召募边方骁勇之士。分兵掩击,出奇制胜,寇必不敢长驱深入。”从之。

正德元年四月起左侍郎,与韩文诸大臣请诛刘瑾等“八党”。俄瑾入司礼,大学士刘健、谢迁相继去,内阁止李东阳一人。瑾欲引焦芳,廷议独推鏊。瑾迫公论,命以本官兼学士与芳同入内阁。逾月,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明年加少傅兼太子太傅。尚宝卿崔璿等三人荷校⑧几死。鏊谓瑾曰:“士可杀,不可辱。今辱且杀之,吾尚何颜居此?‟‟李东阳亦力救,蝽等得遣戍。瑾衔尚书韩文,必欲杀之,又欲以他事中健、迁,鏊前后力救得免。或恶杨一清于瑾,谓筑边墙糜费。鏊争日:“一清为国修边,安得以功为罪?”瑾怒刘大夏,逮至京,欲坐以激变罪死。鏊争日:“岑猛但迁延不行耳,未叛何名激变?”时中外大权悉归瑾,鏊初开诚与言,间听纳。而芳专媕阿④,瑾横弥甚,祸流缙绅。鏊不能救,力求去。四年,疏三上,许之。家居十四年,廷臣交荐不起。

赞日:王鏊持正不阿,奉身早退。此诚明去就之节,乌能委蛇俯仰以为容悦哉?(选自《明史》,有删节)【注释】①嬖幸:被宠爱的姬妾或侍臣。②边圉(yǔ):边境。③荷校:带着枷锁。④媕(ān)阿:随和他人,无主见。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或恶杨一清于瑾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B.瑾衔尚书韩文 衔远山,吞长江

C.鏊初开诚与言,间听纳 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D.而嬖幸乱政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王鏊持正不阿的一组是

①国子监诸生争传诵其文 ②鏊讲文王不敢盘于游田 ③瑾欲引焦芳,廷议独推鏊

④鏊前后力救得免 ⑤鏊初开诚与言 ⑥鏊不能救,力求去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①③⑥

l O.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鏊勤奋好学,年轻时写的文章被国子监的学生们争相传阅,备受人们称赞。在乡试、会试和廷试中,他连中三元,都得第一,以优异的成绩被授官职。

B.面对边境形势,王鏊直言忠谏,指出朝中奸佞小人乱政,大臣将士功罪不明,法令不行,劝皇上重振朝纲,了解下情,赏罚分明以抵御外敌。

C.王鏊仗义执言,在刘瑾用各种手段迫害朝廷官员时,他多次挺身而出,据理力言,与刘瑾针锋相对地争辩,竭尽全力地营救,使一批官员免受迫害。

D.王鏊清正不阿,后来朝中逢迎之风盛行,刘瑾专权益甚,王鏊激于无法拯救局面,于是坚决请辞,离职返乡。史书评价他明晓去就之节,不以阿谀之态逢迎取悦。

第Ⅱ卷(共120分)

四、(23分)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杜门读书,避远权势。

(2)寿宁侯张峦故与鏊有连,及峦贵,鏊绝不与通。

(3)今辱且杀之,吾尚何颜居此? l 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除夕之夜,诗人不写大红灯笼而写“寒灯”,这一意象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4分)(2)沈德潜评论第三句说“作故乡亲友思千里外人,愈有意味”。为什么说“愈有意味”? 请作具体分析。(4分)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小题)(6分)(1)吾尝终日而思矣,▲ ;吾尝跛而望矣,▲。(苟子《劝学》)(2)▲ ,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4)▲,乌衣巷口夕阳斜。▲,飞人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鹰之恋

鹰的翅膀在记忆里抖动着。

已经是秋天了。太阳白炽的光芒已不再那么赤烈地燃烧了,天空很恬静,没有一朵云或一只鸟飘过,使人觉得头顶之上那湛蓝的天空如同没有拍到任何景物的底片,使我们烦躁的心得到暂时的安慰。

那么我们渴望什么呢?呆板的天空已多年不见充满阳刚之气的鸟类飞过,基本上被燕雀等温柔的鸟儿占据着,偶而划一两道生存和爱情的弧线。仰望天空丝毫没有令人荡气回肠的感觉,倒是有无数扯不断的离愁思绪牵系着你。老鹰捉小鸡,孩子们津津乐道的童话,白菜一样腐烂了,我们仍固执地千百次向天空翘首凝望,寻找记忆里那只黑颜色的风筝。其实生存鹰的天空,远比鹰的翅膀凋零得早。

我至今仍很难忘却最初见到鹰时那种令人精神振奋的感觉。那是在青藏高原上的军营里,我们几个好友牧马归来,斜卧在草坡上神聊,不知是谁忽然说:“看,那只鹰!‟‟于是我们的视线全被那天空中悬浮的飞行物高高钓起,并且牢牢地粘住了。我看见一只铁青色的大鸟在天空写意,漫不经心地滑翔着,翅膀切割气流嚯嚯有声,连雪峰上滑下的一朵云儿都像是它利爪下的一团猎物。也许是把我们几个也当成攻击的目标了吧,它傲气地在我们头顶超低空盘旋起来,一圈、两圈,忽然就一动不动地停在空中。骨质的弯嘴,犀利的双眸,粗糙的羽毛,尖利的鹰爪,看上去是那样清晰,简直让人触目惊心。多么难耐的对峙,仅仅半分钟,它又开始向前飞行了。至今,我仍弄不清楚,它何以竞飞得那么平稳、轻松。在停止不动的那一刹那,没有人想到那是在空中,倒是像平贴在白纸上的剪纸。那傲视一切,大大咧咧的神态太叫人折服了。望着它远去凝成的一枚小黑点,我也仿佛生出双翼,融入苍茫云天里。鹰留给我的最初印象竟是这般美妙。

第二次见到鹰是在偏远的阿克塞草原上。那天施工初歇,我信步闲游,被一条景色秀丽、危峡陡壁的山谷迷住了,寻幽探胜的好奇心使我误入歧途。在一处崖壁相挤、枯藤相结的幽谷里,我发现了一只鹰,它死在我脚下两米远的岩石旁。我生平还是第一次在这么近的地方观察一只鹰,尽管它已死去多时,再也没有锋芒毕露、不可一世的精气神,但我还是为它平目的气质所威慑,不敢轻易接近它。半晌才试探着向它靠拢。它周身褐色的羽毛粗糙而零乱,犀利的眸子紧紧闭着,双翅耷拉,烂掉的皮肉处脱落一堆粗硬的毛管。怎么也难让人相信,这就是天空中“展翅三千里,扶摇上九霄“的勇者?是什么力量摧毁了它?是饮弹,是中矢,还是老死谷底?这时我猛然想起一位诗人写鹰的诗:

衰老的鹰决不会死于窠穴/雄禽的尸体,也不作鼠辈的食物/鹰之将死,它会跃向深渊,滑翔着寻找向上的劲风/把翎毛和血肉撕成碎片/把自己葬在浩瀚的天空。

哦,这就是鹰的性格、鹰的终结。它竟是这么倔强,这般壮美,我的血一点点地热起来了,不能不对这草原的精灵、高原的猛禽肃然起敬。而眼前我则对这只突然遭逢厄运的大鸟产生莫名的同情和叹息,它一定是猝不及防,无可奈何地落到了这般田地。我不禁为它默默祈祷,在心里默诵着墓志铭。

自此,鹰就这样闯入我心灵的天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锲入我血脉之中,它的色泽、它的亮翅、它的律动、它的思想都构成了我诗意中的佳句,以至于一切鸟雀在我眼里都黯然失色。可眼下我们已多年没有见到鹰那矫健的身姿了。生存鹰的天空远比老奶奶的童话腐烂得早。我们曾无数次友好地寻找它,呼唤它,可失神的天空一次次呈现在眼前的是失望的谜底。我常常从幻想中逃出来,我感到压抑,有些承受不了天空的宁静、空旷和寂寞。鹰呵,我们还能听到辽远的空中传来的啸叫声么?那的确离我们太遥远了,遥远得只能从记忆中寻找。可对我来说,鹰永远是童心上的一支最锐利的响箭,射向苍穹,射向邃远。

(选自2006年第4期《散文选刊》)14.鹰是作者着力刻画的形象,文中的鹰有什么特点?文章采用了哪些方法来描写鹰的?(6 分)15.文章第二段中说,“其实生存鹰的天空,远比鹰的翅膀凋零得早”,结尾又说“生存鹰的天空远比老奶奶的童话腐烂得早”。这两句话在文中有什么含义?(6分)16.作者写天空的“宁静、空旷和寂寞”,又引用“一位诗人写鹰的诗”,这样写有什么用意?(4分)17.题目“鹰之恋”是什么意思?作者通过“鹰之恋”表达了怎样的感情?(6分)

六、(15分)18.日常生活中,讲究措辞文雅和形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词语或句子。(5分)示例:比赛夺了冠军,可以直接说“夺冠”;文雅一点,可以说“折桂”、“夺魁”;如用四个字,可以说“成为擂主”、“传来捷报”;甚至还可用“雄壮的国歌声响起来了”这样的句子来表达。

(1)决赛输了,可以直接说“失利”;文雅一点,可以说“口口”;如用四个字的成语或熟语,可以说“口口口口”;甚至还可用“ ▲ ”这样的句子来表达。

(2)比赛平了,可以直接说“战平”;如用四个字的成语或熟语,可以说“互交白卷”、“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19.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0个字)(4分)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近年来已有上升的趋势,心理研究人员随机对62位15~23岁 “未诊”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患者自身识别率几乎为零,学校、家庭、社会对本病的识别率平均不足l%,一些综合医院的识别率仅为1 5 9/5左右。青少年抑郁症的种种表现,往往隐藏于其他心理和躯体的症状中,在非专科人士的眼里,与思想品德、个性问题相混淆,或误诊为脑供血不足、神经性头痛、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心血管系统及消化系统等疾病,这些症状恰恰是青少年抑郁症的特异性表现。

20.请结合下面这首短诗的题目和表达特点,在诗中①②③横线处依次填人恰当的语句,使其前后呼应、衔接自然、点明题旨。(6分)望 海

比岸边的黑石更远,更远的是石外的晚潮

比翻白的晚潮更远,更远的是堤上的灯塔

比 ① 更远,更远的是堤外的货船

比出港的货船更远,更远的是 ②

比沉沉的汽笛更远,更远的是海上的长风

比浩浩的长风更远,更远的是天边的阴云

比黯黯的阴云更远,更远的是 ③

七、(6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将两辆外形完全相同的汽车停放在相同的环境里,其中一辆车的引擎盖和车窗都是打 开的,另一辆则封闭如常,原样保持不动。打开的那辆车在3天之内就被人破坏得面目全 非,而另一辆车则完好无损。这时候,实验人员在那辆完好无损的汽车的窗户上打了一个 洞,只一天工夫,车上所有的窗户都被人打破,内部的东西也全部丢失。

这就是著名的“破窗户理论”。其结论可以归结为:既然是坏的东西,让它更破一些也无妨。

对于完美的东西,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维护它,舍不得破坏;而对于残缺的东西,有人就会加大其损坏程度。这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惯性,我们可以由它联想到自己的生活:让自己的人生干干净净,不要在上面乱扔垃圾,更不要轻易打破你生活中的任何一扇窗户。

请以“不要轻易打破你生活中的任何一扇窗户”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

用。②自定立意。③自拟标题。④自选文体,但不要写成诗歌或剧本。2006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二)语文参考答案 2006-5 1.C(A项绮qǐ,倚yǐ,其余均读qi;B项跹、纤xiān,迁、阡qiān;C项均读dú;D项创、疮chuāng,怆chuàng,沧cāng)

2.C(正确的写法分别为:厉行节约、籍贯、彬彬有礼)3.C(A项“耳濡目染”是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和句意不合。B项“一针见血“比喻写文章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和句意的感情色彩不合。D项“司空见惯”是表示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句中却将其当作“常见”的意思用)4.A(B项结构混乱,可将“无论”删除,或将“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到各项社会事业”改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还是各项社会事业”;C项搭配不当,应将“进行”改为“提供“;D项语序不当造成结构混乱,应将“鉴于”置于句首,也可将其删除)5.D(从文章的一、二两段可以提炼或整合出A、B、C三个选项的内容,这三项的说法正确。D项说的是中国戏曲中悲剧的特点,不属于“戏曲脸谱产生原因”,此项张冠李戴)6.C(A项“突破了这种程式”说法错误。B项错误,兰陵王的故事在本文中只是一个类比,说明人物的相貌有“使观者改变心理定势”的效果,文章并没有说它对戏曲的脸谱创作有直接的“启发”作用,二者不构成直接的因果关系。D项错误,“愿望”还应指观众希望戏曲借助脸谱将舞台人物的善恶、正邪、忠奸等特征表现出来,同时也能使人物的命运和其形象特征合拍)7.B(从第一段“戏曲脸谱的类型化是一种艺术概括,它必然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以现实生活中的人为本原”可知,戏曲脸谱的造型实际离不开“现实生活”和“现实生活中的人”)

8.D(A恶:诽谤/疑问代词,怎么;B衔:怀恨/包含;C问:间或/离间;D而:连词,表转折)9.B(①③两句应排除。①句表明王鏊文章写得好;③表明王鏊受到朝廷大臣的好评)1 0.A(“在乡试、会试和廷试中,他连中三元,都得第一”不符合文意)11.(1)他闭门读书,远离权贵。(他闭门读书,远远地避开权贵)(大意正确1分,杜、远各1分)(2)寿宁侯张峦以前与王鏊有交往,等到张峦富贵以后,王鏊就再不与他来往了。(大意基本正确,故、及、通各1分)(3)如今你侮辱他们,还要杀他们,我还有什么脸面坐在这里?(句式1分,颜、居各1分)1 2.(1)“寒灯”两字,渲染了旅馆的清冷(2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凄寂(2分)。(2)诗歌写故乡的亲人在这除夕之夜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其实,是写诗人思念自己的故乡和亲人。(2分)这样写,把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委婉含蓄,因而“愈有意味”(写出虚实结合,沟通作者和对方的情感,扩大作品意境也可)(2分)。(基本意思对即可)13.(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4)朱雀桥边野草花/旧时王谢堂前燕

五、(22分)l 4.第一问,2分。鹰的特点是:倔强、壮美、充满傲视一切的阳刚之气。第二问,4分。作者首先细腻地描绘了展翅高飞的鹰,然后又描写了被“摧毁‟‟的鹰,对比鲜明。(2分)文章采用了多种方法来描写,有正面描写,如:“一只铁青色的大鸟在天空写意,漫不经心地滑翔着,翅膀切割气流嚯嚯有声,连雪峰上滑下的一朵云儿都像是它利爪下的一团猎物。”写得有声有色;有侧面衬托,如:“望着它远去凝成的一枚小黑点,我也仿佛生出双翼,融入苍茫云天里。“(写出一点得1分)有比喻的方法,如:“在停止不动的那一刹那,没有人想到那是在空中,倒是像平贴在白纸上的一副剪纸。”短语的排比,如“骨质的弯嘴,犀利的双眸,粗糙的羽毛,尖利的鹰爪”等等。(写出一点得1分)15.生存鹰的“天空‟‟已经不复存在(2分),作者呼唤和谐的、有利于鹰生存发展的空间再现(2分),呼唤那种令人精神振奋的充满阳刚之气的“精神力量”的回归(2分)。

16.衬托鹰的勇者风范(2分),表达对“„展翅三千里,扶摇上九霄‟的勇者”的敬意和赞颂、同情和惋惜。(两种感情各1分)17.“鹰之恋‟‟是作者对这草原精灵、高原猛禽的“恋”(2分)以及对适合鹰生存的那令人荡气回肠的天空的“恋”(2分),表达了作者对鹰的生存环境的追寻以及对鹰的精神(或坚毅勇敢不屈的精神)的呼唤。(写出一点得1分,写出两点得2分)l 8.参考示例:(1)败北、折戟/饮恨赛场、铩羽而归、屈居亚军/冲击冠军的努力付之东流(2)握手言和、难分伯仲、均无建树、难决雌雄。(以上每处1分。注意:能按题目要求表达出比赛“输”或“平”的意思,即可给分)l 9.青少年抑郁症状往往隐藏于其他心理和躯体的症状中,不易识别和诊断。(两个要点,前后各2分)20.示例:①孤立的灯塔②船上的汽笛③楼上的眼睛。①②处填出中心语“灯塔““汽笛”的各给1分;填出恰当的双音节定语的再各给1分,如照搬“堤上"“沉沉”作定语,则不给分。③处的填写必须扣住诗歌题目中的“望”,否则不给分。

七、(60分)21.参考2005年高考评分标准。

第四篇:2015届高考语文苏锡常镇四市一模优秀作文

2015苏锡常镇一模语文优秀作文

作文题目:贫困交加的梵高,在每天努力振作起来的信心的支配下画着他那色彩绚丽的画。他曾满怀感慨地说:生活的色彩和他画中的色彩太不一致了。不仅梵高,很多人都曾为此感叹过,思索过„„

1、把画中的色彩带给生活

生活灰暗,画的绚丽一如既往。这就是梵高的伟大之处,他深知苦难的宿命,但他要重振信心,要画,要梦想。

古往今来,多少人亦如是!

明知不可得,也要追寻;追寻本身的意义或许大于一个完美的结果。生活的色彩沉重凝滞,且让心中那幅画的绚烂点亮生活。

你是否曾被《安妮日记》打动:那是怎样暗无天日的苦难岁月,密集的铁丝网,轰鸣的枪炮,血腥的屠戮......然而,身处其间的孩子却矢志不渝地做着梦,写下对和平的渴望,甚至描绘一个不凡的未来——即使她有没有未来还难以想象。

越是深重的苦难,人的自我意识就越发强烈,对人类的悲剧性实质的洞察也越发深刻。这种悲剧性,即曹文轩在《远方》中所述的“人总想着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但是,这样的悲哀却不一定导向消极悲观,反而激发出更强烈的创造冲动,以心灵中喷涌而出的美与希望来抗拒悲剧,填补生命的空虚,即使希望渺茫。

今天,虽然没有太多的苦难,但我们不也在追寻吗?

追寻一种超脱庸俗的美好,追寻一种名利场之外的憩息。钢筋水泥间,总有人不忘心中的桃花源;物欲之中,总有人呼唤真诚,让“理想国”常驻于心......即使生活不尽如人意,他们心存色彩,竭力用心中的色彩点染生活。

人可以走向天堂,不可以走到天堂,所谓天堂即是人的仰望。这种信仰的姿态,是梵高所坚持的,或许也是全人类所共同拥有的。人的结局更可能是“悲”的,挥之不去的苦难或庸常会把人淹没,万物寂灭之时,自然之力会把人吞噬。然而,明知“悲”的宿命却仍要前行,却仍不吝惜自己的力量和美德,来给生命添一点幻想和色彩,这是人性永恒的闪光。

那时读希腊神话,我有些不解:阿喀琉斯早就被预言他的脚踵会中上阿波罗的神矢,赫克托耳参战时就收到他将阵亡的神谕,为何他们义无反顾?

或许就是人性告诉他们,这就是生活,这就是命运。也许结局是头破血流,路远马亡,但有过一个神圣的理想,有过一个战斗的姿态,就够了。

画是虚幻的,但一代代人在把画中的色彩带给生活,人对美好的追寻创造亘古如新。

2、艺术是一面镜子

不由想到王尔德说的一句:“生活在模仿艺术,而非艺术模仿生活。”梵高画中的色彩是真正的艺术,生活的贫困自然无法和艺术相一致。艺术是镜子,贫困只是镜子中的影像。

所谓“字如其人”,一个人在艺术方面的表现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质、人生志向。

梵高虽然贫困潦倒,但他依然手握画笔,画出自己的内心。那盆血色的向日葵,缺耳朵的奇怪自画像,梵高并没有跟随当时艺术的主流,依然创造出了自己的风格。

如果梵高站在艺术的镜子前,镜子中绝不是一个穿着破败蓬头垢面的穷人,而是他内心不屈的意志以及闪闪发光的绘画天赋。

与梵高有相似经历的还有朱耷,朱耷是明朝后裔,生活却已沉沦,失去自由,生活中处处受到限制的他在画纸上表达自己的心声。他画中的物体毫无美感,甚至十分丑陋,但都有一双麻木呆滞的冷眼,看着这个世界。朱耷成功地通过艺术表达了心志,从冷眼看社会,用丑陋刺破世俗的屏障。

艺术之镜可以帮我们找到自己人性中的丑陋之处,从而加以改正,让我们更加美丽。

镜子不会说谎,也不自带“美图秀秀”的功能,无论是一个痘痘,还是一道疤痕,都能清楚地显现出来。同样,在艺术面前,有些人就露出了丑陋的一面。市场上出现许多人工造成的假画、假瓷器,打着名人创作的幌子,赚黑心钱。这种功利化的心志在艺术之镜的照射下,显得十分丑陋。

艺术是美好而纯净的,我们不能用功利化的心去看待它,我们应该用热爱艺术、尊重艺术的心去体会艺术的无限魅力。歌德说:“艺术是逃离这个世界的最好途径。”我想,这里所说的世界并不指全部的世界,他逃避的仅仅是世俗的困扰,逃避的是社会的丑陋之处,而去往一个纯净的世界。艺术可以让我们忘记功利,忘记嫉妒仇恨,到达精神上的《瓦尔登湖》,感受那平静的湖面,清新的空气,以及没有相互欺骗的自由自在。艺术是一面镜子,我们应该不时地把它拿出来,照一照自己,看看有没有变得更加美丽,有没有偏离自己的心志。

3、心若向阳,何惧悲伤

电影《玫瑰人生》中有这么一段台词:“你可以夺走我的不死梦想,却不能夺走我对不死梦想的无限渴望,你可以摧毁我的美好生活,却不能摧毁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是啊!只要心中还残存着对美的一丝渴望,又何来悲伤一说?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言:“一个即使生活在废墟中也要在饭桌上摆上一束花的民族是不会凋谢的。”因为心若向阳,便无悲伤。

虽然我不能在生活中存在,但我的灵魂却会在我的画中常驻。我想,这是梵高的心声。

钱学森的导师,清华物理系教授李光亚老先生,在那个激进的年代被打入右派,为了不让学生受牵连,每当在校园里碰到学生向他打招呼时,他就先报以一个大大的微笑,旋即拼命的摆手,示意他们不要靠近。而每当李老听到有同事因忍受不住摧残而自杀时,李老便会低下头,默念:“不值得呀,不值得呀。”正是抱着这样一颗向阳无惧的心,李老安然无恙地从那段乌云密布的日子里走过,为中国的导弹事业里注入充满阳光的能量。

瑞士民谣:“不管你回多少次头,你的屁股总还在你的后头。”意思是,不管你怎么做,那些不好的人或事总会跟着你。因此,我们唯一能做的便是调整心的航行,向撒满阳光处全速前进。

当年福楼拜独自一个人住在阴暗潮湿的小屋子里,在他给情人的信中他写道:“我每天坚持散步,坚持写作......坚持着每天的日出。”对!就是看日出!尽管周身是一望无边的昏暗,但他心中却依然保留着阳光的一席之地且每天都不断地更新,反复。生怕它衰老,无力。所以,当刺眼的阳光历经千难万阻拨开乌云来到你窗前的时候,请不要断然的回绝它,张开怀抱揽他入怀吧!因为它将给你灌入如婴 儿般新生的原动。

也许,当前出现在你生命中的是荆棘与路障;也许,你望向未来的路曲折蜿蜒;也许,你觉得黑夜太漫长,难以忍受。但是,请始终不要放弃。

因为,心若向阳,何惧悲伤!

最后,我想用米兰昆德拉的一句话作结:断头台也没什么可怕,因为它必将如沉睡的婴儿般躺在如母亲般的夕阳手中,无一例外。

4、笑对现实

面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哀声叹气,不如乐观面对。

梵高有他内心的色彩。他把这色彩变成《向日葵》中的希望与热情,自画像的疑惑与追寻,《夜空》下的恐惧与焦灼。而生活的色彩是单调而灰暗的,绝望的他选择了结束生命。

然而如果他将自己的信心与希望保存的更长久一点,就能看到生活的画幅上绽放鲜花,在他死后不久,他的画风靡全球,人们竞相抢购。然而这一切,他都永远无法看到了。

人生之不如意十有八九,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当理想与现实产生矛盾甚至有巨大的反差时,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是自暴自弃,随波逐流?还是笑对现实,顽强拼搏?

爱迪生肯定是选择后者。几乎无数次的失败后,投资人选择撤资,同事摇头叹息,学生劝他放弃,他也曾经陷入现实的漩涡难以自拔。那天夜里他梦见了母亲,母亲用温和的声音给予怨鼓励。醒来后他重新振作精神,继续投入到工作中了。面对冷酷无情的现实,若不是因为内心的乐观与执著,怎能在梦中与母亲相会,并且从中得到了力量与勇气?

笑对现实,给人以无穷力量。

文革时期,有位音乐家被迫下乡务农。当平反后,人们惊讶的发现他身体硬朗,容光焕发。他说“我每天铡草的时候,都是按四四拍铡的。”乡下,离他的故乡,他的音乐之梦都那么遥远,似乎永无希望。会有多少人,在那样的情况下悲观消沉,自暴自弃,甚至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那位音乐家,却在残酷的现实中乐观的继续着音乐的梦想,在贫瘠而灰暗的现实土地中,开出了绚丽多彩的理想之花。乐观之力。实在不容小觑。

反观当今有些人,苦苦追寻理想很多年,最终被无情的生活所打败,在理想的多彩与现实的灰暗夹缝间,被压得喘不过气,最终选择屈服。也许从理想到生活只差最后下一步,因为缺乏乐观的心态,最终没能达到理想的彼岸,令人叹息。

笑对现实,从乐观中获得继续奋斗的力量。

笑对现实,或许只差下一步,就能实现多彩的理想。

笑对现实,让我们为建设中国梦添砖加瓦。

5、生活的色彩

梵高感慨:生活的颜色与画中的色彩太不一致了。而我认为,生活的色彩是我们自己描绘的。

首先,我们看世界的态度决定了我们看到的世界。当我们内心阳光明媚时,哪怕是阴雨天也是诗情画意的。所以这需要我们以积极的眼光看问题。

这需要我们对生活少一些苛求,多一些满足。因为幸福只属于苛求是成反比的。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我们往往从小事物中倾听生命的声音,感受万物的美好。

所以,生活的色彩是自我的认知态度决定的。

其次,我们的做法也影响了生活的色彩。好友可沁几乎是一天一套衣服,夏天是绿到醉心的纱裙,冬天是粉白的绒衫和羽绒服······而我呢,都是清一色的百搭款,咋一看像老照片里的鬼。这就是“人靠衣装,佛靠金装。”

这需要我们有较高的品位与素养,把自己的生活渲染得五颜六色。

但是,生活往往不可能是一马平川的,往往各种烦心事使我们不得开心颜。正如宫崎骏所说“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至始至终陪着走完,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

生活在厄运中燃烧能散发浓烈的香味:生活在厄运中沉淀,就像酒一般愈显甘冽。

所以,厄运所带来的生活的色彩更加灿烂。正如梵高因贫困交加,精神错乱才能画出那色彩绚丽的艺术瑰宝。

一个站着的人值得尊敬,而一个跌倒后爬起来的人更难能可贵。

苏轼,宋词集大成者。多次遭遇贬谪。而他却一手美食一首诗书,大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套研制的东坡肉,东坡肘子,更是为世人所喜爱。

所以,生辉的色彩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苏轼贬谪后的闲散生活正应了老子所说“祸兮,福之所倚。”而厄运使司马迁潜心写出《史记》,使史铁生能写出《我与地坛》。

生活的色彩,或浓或淡,或彩或素,都由我们自己决定,有我们自己的心态做法决定。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像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一样,有良好的心态,活出五彩的人生。

6、我自凌寒独自开

“红岩上,梅花开,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 想到了梅花。

那还是零八年的冬季,江南迎来了罕见的风雪,只几天,就从大雪演变成雪灾压塌了房屋,折断了树枝,夺去了人命······

花圃中那棵粗壮的老梨树,也难逃厄运,在一夜的的风雪中哀嚎着折断了许多枝干,地上凌乱的枝干成了大自然耀武扬威的资本,暴雪狰狞的笑着,展示着它残忍的手段。许多时候,风雪的伤害不是致命的,他是侩子手,他爱折磨,他在一钱一钱地凌迟你夺走你的生命,满地的枯枝败叶铁证。

物业派人清扫了花圃,满目的肃杀终于有了些许收敛。梨树旁那颗干瘦的梅花树,渐渐开始吸引我们的注意,它改良的品种,能够四季开不败,它只是应季开放几天就又重归死寂。

梅花吸引我们的注意源于它是唯一在风雪天仍展示出生命迹象的树木。它的枝头已有了少许嫩绿,三两个花苞也已迫不及待地现了,红红的花苞依偎细的花蕊,像母亲拥抱着婴儿,丝丝缕缕,情意连绵。

风雪依旧,高速公路拥堵,树木折断压到行人的新闻接连不断。晚间新闻时间,各地都在转播央视新闻,胡锦涛主席的讲话在滚动播出:“众志成城!中华民族迎难而上的决心与信心会让我们渡过难关!克服困难的信心将是最有效的融雪剂。”

又过了几天,不经意间梅花已经全部开放了,仿佛只用了一天,又似乎只用了一夜。远远望去,像一团火焰;近看,一朵朵梅花俨然一个个火精灵,随风舞动,情趣盎然。我惊诧于眼前的情景,终于明白梅花的确值得称赞。

几千年来咏梅之诗不衰,描梅之画不竭,都是为了颂扬梅花惊人的信心,这份“我自凌寒独自开”的自信。它出现在三九严寒,像一曲《乱红》,舞出一份缤纷的绚烂,它用笑脸逗乐你,用芳香的手抚摸着你的心灵。

思绪回到了现在,家门口的梅花树仍是在努力振作起来的信心的支配下,画着它那色彩绚丽的画。抗雪救灾精神也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鼓励着人们,催人奋进,像梅花一样,凌寒独自开。

7、尚留一目看梅花 高三(6)班 朱新宇

“扬州八怪”之一的汪士慎,晚年一目失明,仍坚持为人作画,并自刻一闲章,云:“尚留一目看梅花。”

“看”这一字,含义深刻,这个“看”不是单指视觉层面,更是一种面对生活的精神态度与气节品质。

普通人“看”到是什么?是世俗的功名利禄,是现实的虚伪残酷、是对自己的境遇不满、是抱怨生活的贫困失意,······这些支离破碎,残酷的现实令人彷徨,迷茫,不堪重负,最后失败倒下。

而有一些人,却在生活中看到了绚丽多彩,看到了生活的美好与希望,并以一种顽强不屈的态度来面对与描绘生活。正如汪士慎,他尚留一目看梅,看到了仅仅是梅花吗?不,是面对生活的豁达与坦然,是对自我的一种超脱与闲适,一目失明却坚持为人作画,生活色彩黯淡,却用手中的画笔点亮他人的色彩生活,画笔落下之时,搁浅的墨汁更是浸染自己人生之画的芬芳。

台湾作家非马说过:“生活如同鸟笼,我们需飞出其中。”生活中总是充满种种束缚与失意,或贫困交加,或学习压力,如同一个不断加紧的鸟笼,不断地压迫我们的身体,触到皮肤,便一发不可收拾,不断收紧勒入,直至皮肉模糊,直至痛苦呻吟,直到你倒下。耳畔传来轰隆隆的声音,随之一起崩塌的更是生活的信心与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大山。

什么才能阻止生活的鸟笼来束缚我们的肉体?我们需要飞出其中,以一种顽强,勇敢,坚定,乐观的态度来面对生活的不幸与困难,每天努力振作信心面对生活,描绘属于自己的绚丽多彩。生活之海波涛汹涌,险象纵生,我们需持好手中的船舵,振作前行;生活之画布空白索然,茫然怅惘,我们应握紧手中的画笔,坚定落下,点燃生活的色彩与明亮。

尚留一目看梅,眼睛黯淡,却因梅之艳丽倒映其中而反射出绚丽多彩,我几乎可以想象出汪士慎赏梅游玩,闲云野鹤的生活的惬意与悠然,心中的坚强与乐观。

一目看梅,梅之芬华,尽收于眼,尽得于心。

8、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高三(6)莫兰

困窘如梵高,绚烂如《向日葵》,尽管梵高的生活困苦,才华无人赏识,但得益于他对生活的信心与希望,他终究成为世人眼里那个“扑向太阳的画家”。

正如有一句歌词唱道:“这世界有太多不如意,但你的生活还是要继续。”当我们抱生活以热情与希冀,生活也将变得更精彩。

古者云:穷而后工。当生活的困窘如铁担压在诗人的肩头,那些辞藻精丽的词句读来才令人荡气回肠。鲁迅评《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殊不知司马迁正是在遭受宫刑后完成这部史学巨著;“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在贬谪后发出如是感慨,足以见其豁达的胸襟。司马迁与苏轼都是命运多舛的代表,但在生活的困境面前,他们依然以坦然的态度积极面对生活。

倘若我们在困境之中,仍有此番豁达自信,亦不失为是生活的胜者。生活有时是黑色的,让人看不见前行的路。但即使是在那样黑暗的年代里,仍然有食指相信未来。他写道:“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的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这样相信未来的他给予了自己一片光明。而同一个时代里,还有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的顾城,还有奔波于雨巷的戴望舒,还有······

到了现在这个时代,尽管已经不再那么黑暗,但生活仍然不如我们所希望的,轻易给予我们所想要,有时甚至给予我们无尽的孤独与寂寞,企图抹去我们对生活的热爱。正如海子所遭遇的那样,他走进餐馆,向老板请求用朗诵诗歌来换取一杯酒,但毫无浪漫情趣的老板却因海子身材矮小,不修边幅,落落不欢的形象而嘲讽着拒绝了他。海子走出餐馆,也走进更深的寂寞。但仅仅就是这样了吗?不是的,寂寞与悲哀未曾抹去他对生活的憧憬,也才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样明艳充满希望的诗句。

我们总要与生活给予的苦难,悲痛,失望与落寞相背道而驰,才能在未知的明天找到属于自己的色彩。生活像是一块沾染颜色的画布,我们只有尽我们所能,才能将画布变成美丽的画卷。

泰戈尔说:“如果你因失去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繁星了。”人生何处不美好,只要我们怀抱希望,一切都是生活里闪光的繁星。

9、用积极点亮未来 高三(6)尹蕾

多年以后,唐小满站在邮递员面前,在录取通知书上郑重签下自己名字时,准会想起那段艰辛却又美好的时光。

唐小满是由奶奶拉扯大的,彼时,她懵懵懂懂,扯着奶奶的不停地问爸妈去哪了,奶奶总会抱着她,慈祥地说:“乖孙,爸爸妈妈去了一个美丽的地方,会永远守护着你。”小满总是信了满怀,但当她渐渐长大,脱去了稚气,但青涩仍在的小满知道只有她与奶奶相依为命,知道了奶奶带她的不易。她晓得只有努力读书,才有可能描绘出一个绚烂的未来。

风从这个小城吹过,日复一日,吹皱了奶奶额上的皮肤,也吹大了小满娇小的身躯。

不负众望,小满以优异成绩考进了市重点高中。那天,奶奶兴高采烈,眯着眼睛翻来覆去地看着小满的通知书,好似那不是通知书,而是一件稀世珍宝。那天晚饭,奶奶咬咬牙炒了盘肉丝,小满吃得狼吞虎咽。

市重点汇集了各校精英,小满这个三流学校出身的优等生自然做起了凤尾。不,她连凤都算不上。他们拿着苹果手机,他们穿着耐克阿迪,雅思考不过,他们很着急。可小满仍为每天的生活费担忧。

第一次月考,老师报了所有优秀的成绩,小满满怀期待,希望有自己,忐忑中,老师报完了,没有她。小满很失望,她的卷子从前方传下,她微笑着看了一眼卷子,旋即那个笑容被定格,似有扭曲。68,连总分的一半都没到。在心底,唐小满默默伤心。有液体从她眼眶溢出。小满抹去泪痕,装作若无其事。回到家,她躲进那间简陋的小书房,书房里堆满了纸箱,里面摞满了书,因为没有书架,这是奶奶特地给她找的书箱。狭小的空间,四面墙壁却贴满了奖状,从一年级到初三,无一遗漏。桌上摆了一张照片,祖孙俩,言笑晏晏。

晚饭是青菜,奶奶张罗的。小满看着奶奶日益佝偻的身影,无可言说的心酸,在她心中蔓延。那天晚上,他满脑子都是奶奶花白头发下慈祥的鼓励,思及此,信心便又复回。小满振作起来,为了美好的将来!

生活依然困顿,小满成绩也不上不下,可那也不是最糟糕的,她想。在每天努力振作起来的信心的支配下,小满在昏暗的小书房内,挑灯夜读,馒头配开水,一天也就过去了。可日子在怎么不如意,小满总会以饱满的精神迎接它的到来。

录取通知书上的签名隽雅秀致,似乎在描绘一幅美妙多彩的画。

假若你的生活是阴暗的冷色调,请不要丧失信心,请以积极的人生态度,用暖色调点亮生活的每一个冰冷的角落,点亮未来。

10、理想与现实 高三(6)班 汤晓雯

史铁生曾说:“此岸永远是残缺的,否则彼岸就要坍塌。”

理想是丰满的,是人们遥不可及的彼岸,现实却是骨感的,是人们永远残缺的此岸。

理想是他的魔幻现实主义,而现实便是他的百年孤独。哥伦比亚著名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思用一生阐述这一组反义词。他的上校,他的枯叶败情,以及那霍乱时期的爱情,都无法填补这孤独的空白。他寂寞又空虚的精神令人无法理解,以至于人们欣赏他的文字而渐觉凌乱而索然无味。他追寻着彼岸,那是可以填补此岸残缺的安慰。他的死亡,则是给世人留下了千年的孤独的空白。

理想与现实很多时候是相悖。理想对于现实或许是悲情的,但它从未从人们心中泯灭,如同火焰一般,永不失温度。

茶峒——沈从文文笔下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地方,少女懵懂的爱情,湘西质朴的民风,妓女与水手之间亦有着一段的爱恨缠绵。在他的笔下,一切是平等的,一切都显得生动而可爱。明山净水白塔渡船,少年少女,一切彰显着活力。这是他的乌托邦,是他寻寻觅觅,求而不得的桃花源。那个岁月的**,使他向往安宁,向往一个纯净质朴的家园安放心灵。现实终究是残酷的,但即使这样,他的心同翠翠同在,一切等待,等待那个黎明的到来。

南阳刘子骥,寻桃花源至死不渝,这样的心境,沈从文大概也感受到了。现实是痛苦的,因为它从来不是人们所期待的样子。理想若是如花少女,那么现实便是枯桥老妪。

当冰桶挑战风靡全球之时,还有多少人记得初衷。这是一项慈善活动,可人们将拯救变成了游戏。世人慨叹天妒英才,霍金成为了渐冻人,而今天为了拯救霍金一样的受害者们,世人都忘记了自己的概叹,理想是出发时心中的美好,而现实便是自己的怠慢、等待。多少人接受了挑战,而忘记的捐募,慈善早因此变相成为一场作秀。初心成为理想,而忘却却成为了现实,这之间的距离本来很近,却因人们怠慢而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如果理想与现实一致,那牛郎与织女便不会天各一方,普罗米修斯便不会承受重复之苦,而海子也不会在火车呼啸中魂飞。

此为双生,强壮的现实吸取着理想的养料,致其赢弱不堪。

11、无色 高三(6)班 张景尧

生活本是无色,需要每一个人上色。

梵高曾感叹生活的色彩和他画中的色彩太不一致了。这恐怕也是众人的心声。画是平面的,你可以调和它的颜色。但生活却是立体的,色彩不会融合,相反变得交错。

画出的是理想,生活却是现实。理想与现实如同一对矛盾,既对立又统一。

曹操也曾满怀赤诚,只身刺杀董卓,做治世之能臣,可现实却是他成了乱世之奸雄。王熙凤也曾一心持家,可当弄权铁槛寺,她饱尝权与钱的滋味,不顾“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劝诫,最终“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泰戈尔说过:“你看不见你自己,你看见的只是你的影子。”曹操与王熙凤便是如此,看见了臆想的自己,在光影交错之间输给了现实。他们极力去掩饰自己的过,把光彩镀于己身,殊不知光彩在现实面前是那么的不堪一击。

6岁父母离异,13岁失去双腿,13次登顶泰山……他是陈州,被誉为当代徐霞客。当众人酝酿着如何给生活上色时,他的生活早已浸渍了污浊。他想过死,却又幡然醒悟自己该有所作为。他开始锻炼,练到足以用双臂支撑起自己半截的身体,足以支撑起风雨中飘摇的灵魂。当他登上泰山之巅,振臂高呼,一时间所有的屈辱与不甘都得以发泄,那一刻,他生活的污浊不见了。当赞美与声名扑面而来,他没有沉湎其中,他只想继续他游历山川的梦想。他愿生活归于无色,也不想再上色,因为他发现,当无色时,生活中的色彩竟与画中的色彩出奇的一致。

齐白石57岁时画作仍不为人赏识,但他不急,他钟情的是笔墨,字画,山水,而非名利。当他名声大噪,他却依旧不急不躁。如同他画中的虾,甘于水底,自得其乐。他不愿给生活上色,也不愿他人来上色,他愿给画留白,也给生活留白。

我们追求看似美好的理想,孤注一掷地去调和生活的色彩,到头来却只是涂抹琐碎的记忆。

老子强调无为,无为并非毫不作为。正如生活本是无色,再如何上色,繁华落尽,曲终人散之时也终将归于无色。一切的一切随风而逝,随浪而行。

闭上眼,天地间只剩一张白纸,上面空空的,又觉满满的……

信心使生活色彩绚丽 高三(8)班 毛冬妮

每每欣赏梵高名作《向日葵》,总被其色彩明艳所打动,而今方知,美的或许并不是梵高面前的向日葵,而是其冲破暗淡生活的信心。

何为信心?信心是过着“秋天漠漠向昏黑”的日子,却仍有“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执念;信心是虽碌碌无为,却仍有“吾辈岂是蓬蒿人”的志向。总而言之,信心是对于尚未实现的理想的执着信念和凭据,是挣脱黯淡现实的翅膀,为生活涂抹上色的精致画笔。

顾准第一次提出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后来两次被打成“右派”,仍不动摇。他雷打不动的信念,使他奋力游过现实的逆流,告别万马齐喑,终到达理想彼岸。信心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从古到今,有很多对生活丧失信心的人。其中最令人惋惜的就是林黛玉。我曾多次感叹:林黛玉虽有着千金之躯,倾国倾城的样貌,甚至是横溢的才华。可她却终日惆怅,自觉寄人篱下。她不努力争取自己的幸福却消沉于愁苦。若黛玉有着乐观向上的心态,有与封建礼教抗争到底的信心,怎会落得个如此凄惨的结局?

即使马云的“成功学”已经无数次的被写入作文,可我仍觉得他有不可替代的典范作用。这不仅仅表现在他敢于创新与孜孜不倦的努力中,更是因为他有着敢与美国金融巨头抗衡的信心。阿里纽约震撼上市,是美国资本市场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募资,他带着自己闪闪发光的理想,和任何困难都无法打倒的信心,穿梭在美国“高权威”的企业中。这个貌不惊人的小个子用他的信念缔造出一个阿里帝国,也让世界记住了他。马云──商业巨头,当之无愧。

生活本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很多时候,我们事与愿违。在生活一次次打压中,意志消沉的人随着生活起起伏伏。而那些拥有强大信心做后盾的人,可能现在正碌碌无为着,可终有一天,将一飞冲天。

面对暗淡现实,我们不必低入尘埃,正如萧伯纳所说:“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

彩绘生活

高三(9)班

赵文英

当你觉得生活索然无味时,当你受到排挤心有不甘时,当你觉得寄人篱下世不容我时,你还能否怀着一颗彩绘生活的心,扬鞭赶走灰暗与失意,把幸福书写得源远流长? 如果你说“我能”,那你一定会在生活的温暖与新生中收获热泪盈眶的动力。拥有一颗彩绘生活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亦慈亦让的沈从文在身陷囹圄时对黄永玉说的那句“要从容啊”,消散了那个冷酷时代多少令人恐慌的黑暗,带来了多少众荷喧哗的感动与欣喜。在这个“平常的沈从文”的生活里,我看不到湘西宁静的山水和朴素敦厚的人情,而是无止境的羞辱和贫困交加的窘境。可他却从这令人心碎的灰暗中看到小桥流水、绿树繁阴,描绘出书中的爱意绵长。如此善于彩绘生活的沈从文,如何做了时代的牺牲?

生活本该色彩斑斓,它或许会被短暂的雾霾掩去光和色,但只有勇于穿过层层乌云、不畏雷鸣电闪的人,才能享受到穿透乌云的第一抹阳光。

想到诗人余秀华,贫苦的农村、食不果腹的生活、村民们冒犯的言语,让这位脑瘫患者一度陷入颓丧。可当她走进诗歌的世界,用并不灵活的手指摸索着打出文字,她带给人们的是金色的稻田、慈爱的父亲、村口倔强的古树„„生活的色彩和诗中的色彩形成的巨大反差,才动人。

纵然生活有万般不如意,也要在心中展开广阔的画布,春则为草的觉醒而欢悦,夏则在小憩中聆听蝉的欢鸣,感怀时光的有形流逝,秋则悲悼落叶,闲赏落花,冬则雪中寻诗。

生活的火焰并不能够总是燃烧得旺盛与鲜艳,尤其对小人物而言,更多时候,它是灰烬的代价与化身。然而,当你于灰烬里埋头寻找,灰尘扑面呛人的刹那,你会发现,总有一块心一样形状的钻石或珍宝,让你怦然心动。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顾城如是说。当生活赐给你黑暗,不必彷徨,不必急着怨天尤人,只因有了这黑色,方能更清晰的明白其他色彩的珍贵与美丽。

且将黑色融入生活的调色盘,用心彩绘生活的多姿,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

心与生活 高三(9)班 顾悦

古语云:“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由此推之,在尘世固有的坎坷与挫折面前,坚定的意志是克服人生种种磨难亦必有的要素。

空无鸟迹,径无人总踪,满地江雪之中,垂钓人一点,胜却寂寞无数。柳宗元面对练练贬谪,久久居于瘴气之地,无限的感慨与心底对人事的牵念得之而寓 之其文,后世览无不赞矣。

是以当人生中的江雪沉重地降临于我们的身上时,忍得寂寞,挨得沉郁,惜得人事,让我们无论是绿鬓还是华发骋然临于径上。

又想起震川先生对爱情最为感人的一句“庭有批把树,吾妻死之年手植之,如今已亭亭如盖矣。”面对亲人与爱人的相继去世,那些喜悲肠一日而九回。时间或许能治愈人的伤痛,却抹平不了天空中鸟已飞过的痕迹。

是以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的惆怅也是只有在经历过后才能触而感发,正如杨绛的愧怍归根到底是人性中本能的冷漠与疏离隔开了一个温暖而善良的灵魂之后的遗憾与反思。

因此,当下应被珍惜,才不辜负天降下的大任,回之以在阳光中给予清风以微笑,在黑暗中给予蜡烛以感激。

“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泪光的余花中透露的晶莹是对战火中的不时降落的轰然而起的一瞬皆无的爆炸最为形象的诠释,艾青将自己化而为鸟,始焉,终焉,与母亲誓死相随。

然而,右派的误判,几近二十年的中断的写作不禁令人猜想,这是蕴育在沉默中怎样宽广而无限的悲哀。但是,面对错责,他硬是挺下了这一鞭打在脊背上的痛楚。因为,是母亲啊。

是以即使在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的境遇下,仇恨只能带来猜忌与心中的那个信仰的毁灭,沉默这蕴于爆发的深情能让人为之动容。

生活是什么?是仕途坎坷?是亲爱阴阳相隔?是对不幸之人的愧怍?还是所爱降下的惊雷?并不完全是。光照于墙,必有明与暗,而我们就在那条交线上。所以,向着阳光,却又享受黑暗才是人生最美的姿态。

如何做到?心韧不折,心怜不抑。如此而已。

乐以忘忧 高三(9)班 李尚诺

就像振翅欲飞的蝴蝶,人生也会遭受风浪,那下一刻,是顽强旷达还是支离破碎。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决定生活的颜色,但可以决定生命的颜色。当挫折、苦难成为必然,我们何以面对这微漠的血色与淡漠的悲哀?以不屈,以信心,以旷 达。

在漫漫岁月中,总有人的足迹从未消退,反而愈加清晰。从美洲到亚洲,钱学森跨越了一片大洋的距离,也跨越了一场磨难艰险。钱老曾在美国求学,学成后欲归国,却遭到美方威逼利诱,最后被迫扣留。在美国的五年中,钱老从未低下过一次头,即使是面对被监禁的生活,贫乏的吃穿用度与不为人知的耻辱、艰险。

在带着疲倦的身心熬过了五个年头之后,钱老踏上了归国之程。这不仅是一位游子的思归之心与欲将肝胆以报国的决心。这更是一种信念,一种不屈,一种期盼。相信明天的光明,击退今天的乌云。每一次的雨过天晴,大地上都会滋长新的绿意,昭显着生命不褪的颜色。

犹记得,尼采曾说过:“当你注视着深渊时,深渊也在注视着你。”面对困境,难道要坐以待毙,让它伺机将我们拆吃入腹吗?难道心甘情愿作一只困兽,垂死挣扎吗?当然不是。

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肯定了人生的悲剧性,却提出有着炽热炫目光晕的日神与癫狂融入世界的酒神。我们或许做不到消除自我、个体,融入宇宙,而求得释放痛苦的最终快感。却可以尽自己所能,逃离深渊。生命的悲剧不在于它苦难不断或是终将消失,而在于它的苍白无力。手执生命的画笔,却最终不敢涂抹上一笔,易于屈服,毫无信心,纵使颜料色彩斑斓,纸张却苍凉得刺眼。

像是一位失去双臂的少年——刘伟所说:“要么死,要么精彩地活着。”所以,他学会了用双脚弹奏钢琴,即使是世界名曲,也不在话下。刘伟不是为了感动他人,而是为了让自己的生命称得上精彩。以不屈、信心面对夕阳,那么明天,又会是朝霞满天。

乐以忘忧,何为乐?不屈而旷达,顽强而充满信心。

向日葵的光与影

常州第一中学

高三(1)班 姚霖

人有内外之分,生活的色彩便有了明暗之别。看到著名油画《向日葵》,就会想起材料中这位一生困顿却内心虔诚的伟大的荷兰画家——梵高。

对作家或艺术家而言,生平传记叙述着传主的客观际遇,即外在生活世界;而直接的文艺作品却流露出内在灵魂世界,仿佛一个人平日不曾显的精神自传。在读作家的传记前,我惯于推测他们的经历与其文风的暗合之处;即使是凭空虚构的题材,我也坚信是以其自身生活为底色的。而在了解他们的实际生平后,我倒有看山不是山的观感,因为外在生活和作品体现的内在世界的种种不一致——至少于我先入为主的判断不符。不禁想起钱钟书对我这样读了作家作品却对其人背后实际生活兴趣犹浓的嘲讽:“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何必要去看看那只下蛋的母鸡呢?”。

“生活之树常青。”说这话的歌德实在是生活常青的人,他的实际生活亦是一副色调明丽的油画,与他内在创作中多姿多彩的样态一致。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生前贫困潦倒、身后名声显达的梵高却感慨自己生活的色彩和他画中的色彩太不一致。这句感慨让我联想起对存在于作家中的某种更为普遍现象的悲叹:文章憎命达。对于他们,公众非但难以从其外在生活察觉其内心的广袤无垠和深不可测,还怕要被其黯然的生活与丰富的精神之间的鸿沟所震惊——悲凉与失望交加的观感,许是在所难免。

然而从另一角度,我可以看到梵高那色泽黯淡的生活下潜藏着的色彩绚丽的创作。这些画作绚丽的色彩暗示着他仓促人生背后缄默的灵魂,无论是静默着炽烈燃烧的向日葵,还是震颤着旋转上升的星空,都是他在生活表象中无以言表、非绘画不可传达的意志。这些色彩是梵高内在精神世界的表证,是他生命正真的光芒——而这光芒却穿透他那黯淡的生活表层抵达无穷远处,像一把利斧穿透人心的冰洋。

光芒的穿透,需要时间,正如梵高的《向日葵》。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不少落第文人反而比中第而显达一时的进士在后世更要大名鼎鼎,例如蒲松龄﹑李笠翁等大家,无不是经历着当时色泽黯淡的人生岁月的。在当时,他们并不得志,但若仅凭落魄的外在际遇而判断其生命的分量的话,未免有失偏颇,因为他们生命内在的色彩是借助文字论著得以发显,流传千古。

所以,梵高的伯乐高更曾说过:“不要凭眼睛看到的事物来创作,要用内心的感受来画。”《向日葵》的光影之分,人的内外之别,我不能通过其内在精神来判定其外在生活的实际,也无法从外在表象评价生命底色的分量。彼此虽则联系,但又存在不一致乃至不可相提并论之处;这种不一致在作家与艺术家身上,又常借创作来平衡——内外之分,亦彰显迥异的价值。

透视生活之美

常州第一中学

高三⑶

周梦绯

第一抹晨光褪尽深重的夜寒撒向大地,从狭小的窗口挤入,在地上拖下一道暖黄。简破的室内堆叠着灰白而冷硬的画具。一个人挺坐于画板之前,毫无光泽的灰暗室内,只见他画板上的绚丽色彩和不停涂抹的手。那是梵高,正在画画的梵高!

他曾在穷困潦倒时感慨生活与他画作的迥异,却仍是每天在充满信心与振作中作画;史铁生也曾在瘫痪之时痛于命运不公,却也仍在痛苦之中找寻宁静写作,传达情感与生命的美好。

生活常常与理想相差很远,甚至背道而驰;命运往往在人生中开个玩笑,甚至扼住你的咽喉。佛家认为人生而受苦,可见生活也许就是多灾多难的。这就是现实,可如果人人都顺于现实,匍匐于苦难,何来梵高之画、史铁生之作呢?他们透视到了生活之美,未被生活苦难的表象所打倒,所以他们显于众人、出于浊世。

在常人看来,生活是繁忙、枯燥的;在病人看来,生活是痛苦、绝望的;在有些高官看来,生活是投机、享受的„„没有人希望自己总是这样或碌碌无为或刀口舔血地一成不变地生活。人们不满现状,内心早有规划好的理想之园,渴求改变,却一次又一次被困难打倒,因为他们未透视到生活之美。生活之美,不仅在我们常想的心灵深处的净土,更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每时每分。抓住每一天去努力,满怀信心与期待去活,才是生活呀!

平庸者总是平庸地去看待生活,经受苦难者总是怀着怨恨去看待生活,安逸者总是不庄严地看待生活。所以他们时常抱怨,而不追求。他们眼中生活就只是生活,没有梵高眼中的“绚丽多彩”,没有史铁生笔下的“饱含真情”,没有美,没有坚韧。

真相是,无法透视便无法突破。挣开命运的枷锁,我们需要发现生活的美好,坚定自己追求美好的信心与信念,努力自我找寻与改变。生活与理想的不同,不会阻挡住一个内心坚定与充满希望的人,只会将愚昧、贪欢的人困死在自己的“围城”里。

吉米说:“我绝望,掉入深井;我低头,看见井水中满是星光。我总是在最深的绝望里看见最美的风景。”透视生命之美,哪怕冰冷刺骨暗无天日,也会坚守本 心找寻理想。终有一日,华枝春满,月到天心。

苦涩的绚丽

常州第一中学

高三(14)班

马丹珺

背上画架,提着装满颜料与调色板的桶,他又一次出发。这一次,他将自己的世界镀成金色,飘逸着向日葵的清芬。他,梵高,用自己的画笔展示对美好诚挚的向往。然而,或许是因为苦难的浸润,向日葵的芬芳中带着苦涩。

诗人海子曾感慨:“生命依然生长在忧愁的河水上。”诗人尚且如此难以参透生活,更何况画家?他们没有可以鲜明表达内心矛盾滋味的笔触,只能将一腔真情与怅惘倾注于画布上。然而这苦涩的绚丽之后,却更能显出生命的可敬、可畏。

同梵高一样,19世纪的俄罗斯画家伊萨克•列维坦的生活也苦不堪言。身处战争年代的列维坦,在饱受童年的压抑与折磨后,用自己满含痛苦与悲哀的双眼看村庄,看国家,看世界。但与梵高最终含恨自杀不同的是,他让一切使他痛苦的事物都有了并不黯淡的色彩,他让苦难侵袭后的俄罗斯在他的画笔下暴涨出诗意的生命力。

列维坦在一次写给契诃夫的信中坦言:“我从来没有如此热爱过自然。”他不选择在失意中沉沦,不选择与心中的美好而和平的世界离别。他只希望将一切赋予生命,无论是孤独的木桥还是寂寞的教堂。这些浸透了苦涩的绚丽色彩,彰显了生命的重量、精神的重量。

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经历过苦难的艺术家数不胜数。然而,战争带给人的疼痛感远没有理想与信念来的深刻。而吴冠中,中国的丹青艺术家,正是在饱受攻击与非议之下,弃艺从文。

曾经,他的画无不讴歌世界的美好与对纯洁的向往。正是这样一个热爱美好的人,在祖国风雨飘摇之时,放弃并永久离开了充满艺术气息的巴黎,回到中国。在这之后,他开始从事文艺工作,但他的一些违背常理的言论让他受尽抨击。吴老心中,只是悲哀。

谁又能知道,他乖张的言论背后,隐藏着的是对中国文艺事业的深忧?谁又能理解,这只是他追求美好的另一种方式?吴老的苦涩,早已不在画里,不在文字里,而在心里。心里那个炫丽的理想世界不经苦涩,如何让它成为现实?

梵高也曾自勉:“在这个世界上我是怎样一个人无足轻重。”那又是什么力量 驱使他向生活、向追求低头,甚至下跪?或许正如周国平所说:“生活由命运和面对命运的方式决定,相同的命运,方式不同,就形成本质上不同的两种命运。”现在,我也能理解《月亮与六便士》中的斯特里克兰德为了追求心中幻妙的世界而割断一切社会关系,永远孤独的可悲了。生命,诚可敬而可畏。

荷兰德林有言:“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对艺术家们而言,诗意是无论多苦多痛都要挥洒出炫丽的色彩,是面对苦涩生活时内心的安详与宁静。这苦涩的绚丽中闪烁着生命的光辉,这是理想与现实的锋芒。

让理想在现实中绽放 高三(2)班 潘梦婷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现实迷茫,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前路漫长,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只要我们对生活多一份洒脱自信,将理想化为现实,便指日可待。纵使梦想孤独无依,现实尤为骨感,但请坚信:崎岖路后必是万花盛开。当梵高贫困交加时,他也曾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有过怀疑,但他并非一蹶不振,而是一鼓作气,自信到底。他终究还是成为一代大师,绽放了他的理想。纵使遭人排挤,难捱到底,但请别放弃:梦想会为拼搏到底的人绽放。你是否经历过史泰龙一样一千八百八十五次的拒绝?你是否尝试过王宝强一般为了理想拼搏而付出所有,甚至吃不上饭的生活?如果没有,就请别放弃。你还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拼尽全力就怨天尤人,愤世嫉俗,又有什么道理呢?

纵使困难重重,前路漫漫,但沧海无情人有情,你总会遇到那个愿意陪伴你一起前行的人。也许你们无法像伯牙与子期那般相知相许,但有他在,必会助你一臂之力,为你排除现实中的重重障碍。所以,请别气馁,相信自己,相信你的“战友”。

与其抱怨现实残酷,命运不公,倒不如把怨天怨地的时间花在拼搏上;与其羡慕他人的成功,不如花几倍的努力换取自己的成功。成功的花儿,惟有付出汗与血,才能芳香沁人。

食指说:“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自古英雄苦人多,若没有一颗相信未来的心,便会被无情的现实压垮。曾经青春迷茫的刘同,正是因为一颗相信未来的心,才能排除万难,坚持到底,成为光线传媒副总经理。曾经遭受他人冷嘲热讽的陈欧,也是因为相信未来,才执着地走下去,创办了聚美优品,道一声:“我为自己代言。”如果说现实和理想之间隔着一层膜,那信念便是破解这层膜的唯一方法。或许现实迷茫,前路漫长,但正是这黑暗而又无比光明的岁月,丰满了我们斑驳的羽翼,飞往缀满梦想的天堂„„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高三(8)班 孙嘉悦

梦与现实总是存在差距的,不经意间,你便会发现生活已悄悄变了方向,你会迷惘,会慌张,但请相信不停地变道后,生活终会朝着你预期的方向前行,只要你不忘初心。

前方的路是难以预料的,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自己的心。心若有梦,它定会指引着你不断前行,即便前方是刀山,是火海,只要心足够坚定,也定会奋不顾身的。

人生之路的曲折是所有人都无法得知的。就如贫困潦倒的梵高尽管才华满腹依旧不被赏识。正如他说的那样,生活的色彩和他画中的色太不一致了,对他来说画中的色彩是缤纷的,是灿烂的,画中的世界如仙境一般美妙,而生活却是灰暗的、死寂的,对他来说甚至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但尽管如此,他依旧坚持作画,直至生命的最后一秒,虽然梵高的结局令人惋惜,但正因他对初心的坚持让他为世人景仰。

没有荆棘的人生是不完整的,确实。但是没有梦,没有初心的人生亦是不完整的。生活中总有一些人面对生活的变故,不得以放弃了自己的原有的梦想,而去选择更易获得安稳生活的一条路,尽管他们如今过着平凡的生活,也许过着那种惬意的日子,但我想他们的内心终会有所空缺的吧。

在有一些人面对生活所迫时,“弃暗投明”,选择大道之时,另一些人依旧在黑暗的小道上行进着。他们为的也许不是多么伟大的理想,而是自己的初心。北大学生周浩毅然选择退学而进入技校就读,曾引起不少的争议,在众议纷纷中,他本人的回答才最令我感触。他说,在哪里我无法体会到动手的快乐,在技校多了许多让我动手、操作的机会。专业没兴趣,痛不欲生。面对高等学府抛出的橄榄枝,他仍不忘初心,为了寻找那份本真,毅然选择他的那份执着,那份对初心的坚守正是如今很多人所缺失的。

当生活与你所设想的大相径庭时,你是否有勇气,是否还能不畏一切流言,坚定地朝着心的方向前行呢?亦或是内心踌躇,心中曾有的坚固开始动摇直至崩塌了呢?

生活的色彩与心中的色彩不一致的又能如何?心的方向叫做闯。勇敢地朝着心的方向闯荡,终有一天你会看到一架彩虹出现在生活的天空中。

即便慌张,即便迷惘,即便生活一次次地改道,只要你心足够的坚定,它一定会乖乖的按着心所指的方向前行,但在此之前,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第五篇:2015届苏锡常镇高三语文二模作文评分标准

七、作文(70分)

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从前的日色慢,车、马、邮件都慢„„”木心的一首《从前慢》打动了很多人的心;可是,现实生活中人们还是分秒必争,不肯输了人生岁月。

[简要说明,仅供参考]

这里的快慢,可以理解为高速和低速,也可以理解为紧张、急迫和放松、舒缓。

具体分析时,可以从事实层面,谈论行为动作以及发展的快慢,更可以谈心态的快慢。也可以从价值层面,谈快好还是慢好。大多数学生持论——慢好。这既是一种讨巧的选择——可能这方面东西看得多,可能语文老师在这方面讲得多,也可能比较容易谈出道理来;但也是一种不讨巧的选择——我看到这个题目就猜到大多数学生会写慢好,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主张适度的快慢,合理的快慢,甚至就主张快好,也许更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这个材料的现实针对性:正是因为这个社会上有太多的人心里急迫,所以主张慢好才有现实针对性。太多的人,急于成名,急于敛财,急于奔向目标,比如学校里大量课时大量作业的安排,不给学生喘息的机会,比如各种培训机构的速成教育,所谓起跑线上的竞争,比如最近的股市,又吸引了大批的人投身股海,比如层出不穷的明星包装模式,等等。

材料由两句话组成,由“可是”进行转折衔接,将“从前”与当下的现实生活进行对照。木心的《从前慢》(春节晚会上,歌手刘欢深情演唱了“同名曲”,因此《从前慢》这首诗走进了千家万户)这首小诗概括了我们当代人普遍的感受,即对于快节奏下慢生活的向往。

日色慢,是说时间缓缓流逝;车、马、邮件这几个事物是旧日生活节奏和缓的代表性意象。慢,从字面上来感受,当然是生活节奏不快。但若介入一种情感机理,慢有慢的成因,还有就是一种“心若止水”的那种沉静、悠然的姿态;或者也有如朱自清的那种“匆匆”的对于日子跟光阴的一种别样怜惜的情调。“从前”究竟是怎样一个时间段,是模糊的。另外,由于木心的人生阅历很丰富,“从前”可能提供的参数也很多,或者是出国前、回国前、入狱前,等等。但是在写作中,不需要对应这些具体的界定,一个简简单单的“以前的那些日子”就够了。

“从前慢”与眼下愈来愈快的世界、生活相比,从前的慢有时候转化成了一种美、一种好、一种朴素的精致、一种生命的哲学,细细品味、琢磨,这“慢”里透着人性的静美、朴素、浪漫、耐性等等。现在工作和生活节奏都很快,人心浮躁,这几句诗一下子就能打动人的内心,让人停留审视自己的脚步。

第二个分句“现实生活中人们还是分秒必争,不肯输了人生岁月”,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第一个层面,分秒必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非常可取的,所谓人生苦短、时间宝贵,为了实现理想、实现人生价值,必须与时间赛跑;但是,分秒必争的人生,并不见得就赢了人生岁月,就能让自己的人生岁月充满生命的质感。第二个层面,可以理解为被高速度、快节奏现代生活所“绑架”的一种机械的人生,人们为了“跟上”机器的节奏、赶上社会的步伐,而不得不“赶时间”,“赶地铁”“赶考试”“赶应酬”„„现代社会背景下的“匆忙人生”,人们被动地与时间赛跑,但却未必能赢得人生。第三个层面,从这个句子的出处进行思考,句子来自于余光中的“分秒必争吗?当心别输了岁月”,前后分句之间形成一种相反相成的逻辑关系,“分秒必争”,很有可能输了“岁月”、输了“生命”。

现代人,在当下这个社会里面很紧张,总是争分夺秒地追逐自己的梦想与人生,总想一定要怎么样,一定要得到、实现自己的欲望、目标等等,可是很快的时间就过去,最后人生岁月可能就这么流逝掉了。“岁月”对应的词汇不是短暂的光阴,而是跟生命、跟文化有关系,而“分秒必争”是跟眼前的利益有直接的关系。“分秒必争的人生”,更多时候表现为急功近利;很多人追求结果的实现,而不在意或者忽视、漠视过程的体验、感受。其实,在生命的路上不必分秒必争;当觉得乱的时候,就停下来把自己整理清楚,找到自我,那么生命才饱满。要特别注意的是,这句话并不是否定“抓紧时间学习或工作的必要性或称赞人争分夺秒的可贵精神”,它让人们反思“在分秒必争中,莫忘岁月。”(思辩性是反对极端性的,要提防很多学生极端强调慢或者极端强调快的倾向,并不是一定要两个方面谈,但行文话语要留有余地。)

还需要特别指出的,“从前”对应的不光是年代、时间,也对应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情况。现在的生活,时空被科技高度浓缩化,高度发达的通讯方式、交通方式,让人们越来越追求目的,以至于忘了自己在这个当中成长的过程。生活中的很多人在心底里还是十分向往那种单纯追求过程的感觉的。

下载苏锡常镇四市二模作文分析及考场例文(二类卷)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锡常镇四市二模作文分析及考场例文(二类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7-2018学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

    2017-2018学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 语 文2018年5月 注意:本试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2012届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语文调研测试(二)

    2012届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语文调研测试(二)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 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扛枪 /力能扛鼎禅让/参禅悟道裨益/无裨于事...... B.辟谣 /独......

    苏锡常镇四市2011届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地理

    苏、锡、常、镇四市 2011届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 地 理 试 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第1题~第26题)、综合题(第27题~第30题,其中第27题~第29题为必做题,第30题为选做题)两部分,满分......

    2013-2014苏锡常镇一模作文(定稿)

    2013~2014学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作文范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不可能走得很远,只有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非洲谚语) 在这人世间有些......

    苏锡常镇四市二模“快时代与慢生活”作文评讲材料

    苏锡常镇三模卷“快时代与慢生活”作文评讲材料 20150519编辑 一、题目回放: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从前的日色慢,车、......

    苏锡常镇二模作文“留一点空间”写作指导

    苏锡常镇二模作文“留一点空间”写作指导 【题目回放】 18.试根据自己的经历、感悟与思考,以“留一点空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苏锡常镇二模作文“留一点空间”写作指导

    苏锡常镇二模作文“留一点空间”写作指导 【题目回放】 18.试根据自己的经历、感悟与思考,以“留一点空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2013-2014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一模附加卷(含答案)

    2013~2014学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一) 语文 Ⅱ(附加题) 注意事项2014.3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 本试卷为选考历史科目考生加试内容,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