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古代极品书法欣赏
中国古代极品书法欣赏
中国古代极品书法欣赏上虞帖卷 东晋 这件古色古香的字卷,是书法史上称为“书圣”的东晋王羲之所写的一份信札,名为“上虞帖”。虽是唐代摹本,它忠实地再现了原作的精神.卷子前后盖有南唐和北宋皇室的收藏印章及历代收藏印记,同时保留着北宋内府的装裱格式,是一件难得的艺苑瑰宝。
清 周金然 草书录唐人论书轴 清 周金然 草书录唐人论书轴 绫本 纵132.5厘米 横56厘米
行草书鸭头丸帖卷 王献之 绢本 纵26.1厘米 横26.9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原籍?琊(今山东),出生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王羲之第七子。官至中书令,人称“王大令”。书承其父,并创新体。东晋著名书法家。此系唐摹本。帖上有元虞集题记,钤有北宋“政和”、“宣和”、双龙,“政”“和”、“宣”“和”连珠等朱文印记,元“天历之宝”朱文印记,明“典礼纪察司印”朱文半印。帖后有北宋柳充、杜昱观款,南宋高宗赵构题赞,明王肯堂、董其昌等题跋。
清 永瑆 楷书论画句轴 清 永瑆 楷书论画句轴 纸本 纵122.4厘米 横50.4厘米
楷书《大涅槃经》卷 唐(公元618-907年)长26.5厘米 宽834厘米
此卷为敦煌唐人写经中的精品。朴茂中见润泽,韵味古雅隽秀。
清 郭尚先 行书七言联 清 郭尚先 行书七言联 纸本(各)纵123.2厘米 横28.2厘米
郎官石柱记序帖册 张旭是唐代著名的草书大家,与怀素并称为“颠张狂素”。[郎官石柱记序]是张旭的楷书作品,这部传世宋拓本,展示了张旭严谨深厚的楷书功力,这正是他狂草的根基所在。
清 方亦临 草书七律诗瘦 清 方亦临 草书七律诗瘦 花绫 纵154.3厘米 横51.7厘米
苦笋帖卷 怀素 这件“苦笋帖”是唐代草书大家怀素的传世亲笔墨迹之一.文字不多,总共才l4字,不仅能使我们观赏到那娴熟的笔法和行云施雨、走蛇舞龙般的线条之美,同时还能直接感受到作者书写时的内在气质。清 方亦临 草书七律诗瘦 花绫 纵154.3厘米 横51.7厘米
千字文卷 释高闲 纵30.8厘米,横331.3厘米 释高闲,是晚唐时期专精草书的高手。此件作品点画纯熟,笔划粗中有细,心手双畅,可谓意境深远,情性毕露。传世高闲作品少见,这是仅见的孤本。
行书八言联 林则徐 纸本 纵131.9厘米,横29.2厘米 林则徐(1785-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侯官县(今福州市)人,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官大学士。道光十八年(1838)任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查办鸦片事件。工小楷,兼行书。此联为自书八言诗。
行书仙庐峰六咏卷 白玉蟾 白玉蟾,南宋道士,出生于琼州,号海琼子,受封为紫清真人。他善书画,行书受黄庭坚影响,此卷书法秀逸清朗,别具一格,内容是咏景诗六首。
纸本 纵131.9厘米,横29.2厘米 孙星衍(1753-1818)清经学家。字渊如。江苏阳湖(今武进)人。官山东督粮道。治学范围较广,对经史、文字、音韵、诸子百家、金石碑版等,均曾涉及。工篆隶,精校勘,擅诗文。所撰有《寰宇访碑录》等书,并刻有《平津馆丛书》、《岱南阁丛书》等。书者尤长篆书,故此联为得意之作。
阁中帖 吴说 吴说,南宋书家,钱唐人,书学黄庭坚、王羲之,所题扁额碑铭均佳,为宋高宋所折服。此帖是吴说在浙东括苍写给家人的信札,清逸无比。
真书八言联 永瑆 纸本 纵170.5厘米,横28.2厘米 永瑆(1752~1823),中国清代书法家。字镜泉,号少厂。乾隆十一子,封成亲王,因皇太后赐陆机《平复帖》,又号诒晋斋主人。著有《诒晋斋诗文集》、《随笔》、《仓龙集》等。此联为永瑆真书八言联,其书法用笔俊逸,结体疏朗,风格典雅。
临虞世南真草千字文卷 赵构 赵构,南宋高宗,他是宋徽宋第九子,也善书画,书法学二王,遒劲流丽,有较高的成就。此卷是临虞世南真草二体千字文,得虞世南之圆润而略乏笔力。
篆书七言联 洪亮吉 纸本 纵128.1厘米,横28厘米 洪亮吉(1746-1809),原名礼吉,字穉存,世称北江先生,阳湖(今江苏常州)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探花,官编修,以言事获咎。工篆书,法李阳冰。洪亮吉一生好游名山大川,所以他的山水诗特多,有不少佳构。此联为篆书七言联,体现其书直明畅中有奇峭之致。
草书七言诗纨扇 赵佶 这是宋徽宗在纨扇上草书的诗联“掠水燕翎寒自转,堕泥花片湿相重”,布局章法极为高明,气势弥满而又有疏朗之意,行笔圆转流利,有唐怀素狂草的影响。
行书七言联 钱沣 纸本 纵126.9厘米,横25.8厘米 钱沣(1740-1795),字东注,号南园,昆明人。乾隆36年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历官通政司副使,提督湖南学政、拜江南道监察御史。平生仰慕颜真卿为人,书亦法之,得其神而不袭其貌,堪称学颜第一人。此联为行书七言联,书风中透出字如其人的特点:以德养字,以文养字。
真书千字文卷 赵佶 赵佶,北宋徽宗,他虽是亡国之君,但却具有艺术家的天才,书画皆精。此卷千字文,是他用独创的瘦金体书写的,间架开阔,笔划劲利,清逸润朗,别具一格。
行书题画诗轴 翁方纲 潇金笺 纵130.2厘米,横30.6厘米 翁方纲(1733~1818),中国清代书法家、金石学者。字正三,号覃溪,晚年得到苏轼书《天际乌云帖》,因此又号苏斋,直隶大兴(今北京市)人。乾隆十七年(1752)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后至内阁学士,迁鸿胪寺卿。擅长正楷与隶书。行草学习米芾、董其昌,飘逸跌宕,气清韵通。此轴为行书题画家安光誉画诗,其书风有朴实淳厚的笔势。
华严疏卷 黄庭坚 黄庭坚,号山谷道人,江西分宁人。江西诗派创始人。工书,宋四家之一。他的行书受瘗鹤铭影响,创造了一种辐射式的结构,由一个中心向四面撑开,十分俊朗。此卷行书比较含蓄,但也可看出这一特点。
行书十言联 王文治 纸本 纵219.5厘米,横29.7厘米 王文治(1730--1802年)清代书家。字禹卿,号梦楼,丹徒(今江苏镇江)人,乾隆探花,官至翰林院侍读,出为云南知府。工书法。他喜用柔毫或长毫,讲求姿态。此联为行书十言诗,书风秀润淡雅,法度严谨,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祭黄几道文卷 苏轼 苏轼,字东坡,是北宋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与米芾,黄庭坚,蔡襄并称为“宋四家”。《祭黄几道文卷》是他为好朋友去世而撰写的一篇悼文。从这件字卷里,我们可以欣赏到他那丰腴淳厚的书法风采。
纸本 纵219.5厘米,横29.7厘米 王文治(1730--1802年)清代书家。字禹卿,号梦楼,丹徒(今江苏镇江)人,乾隆探花,官至翰林院侍读,出为云南知府。工书法。他喜用柔毫或长毫,讲求姿态。此联为行书十言诗,书风秀润淡雅,法度严谨,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真书宁州帖 司马光 纵32.7厘米,横57.6厘米 司马光,北宋政治家,曾编撰有名的《资治通鉴》。此帖为司马光答复其侄子司马富的手札,叮嘱其辞官归里,侍养尊亲,为司马光六十七岁时所作。其书法结体方正,用笔的起落明晰利落,古雅淳厚,并寓隶书笔意。
纸本 纵130.4厘米,横29.3厘米 梁同书(1723-1815),字元颖,号山舟,钱塘(今杭州)人。诗正子。乾隆十七年(1752)特赐进士,官侍讲。博学多文,善鉴别古法书。尤工于书,初法颜、柳,中年用米法,七十后愈臻变化,自成一家。著《频罗庵书画跋》。此轴为七言诗,其书风秀逸精到。
动止帖 沈辽 沈辽,著名学者沈括从弟。其书法五体皆能,尤以隶楷最为人称道。此书是一通向病中之友问安的信札。所书颇具晋唐之风,笔势纵放,神韵俊逸。行书轴 刘墉 冷金笺 纵129.4厘米,横62.6厘米 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乾隆辛未(1751)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工书法。初学赵孟頫,中年后自成一家,其书貌丰骨劲,味厚神藏。著《石庵诗集》。此轴为论《刘宾客伏波祠》诗,其书风初看圆润软滑,若团团棉花。细审则骨骼分明,内含刚劲。
参政帖 米芾 米芾是北宋书法四大家之一。这件[参政帖]是作者为苏太简家鉴定书画的记录,虽随笔写来,然有一种沉着飞扬的神韵。
行书自书贺新郎词轴 郑燮 纸本 纵128.4厘米,横31.3厘米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工诗、词,善书、画。精墨竹、兰花,秀劲绝伦。书亦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为“扬州八怪”之一,著《板桥全集》。此轴为行书自书贺新郎词,原文在《郑板桥全集》词钞中刊入,作者时年三十八岁。
赵孟頫 行书十札卷 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浙江吴兴人。擅画,书法各体皆能,开一代书风。此卷由赵氏书与友人的十通手札合装而成。纸本 纵104.4厘米,横54.5厘米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工诗、词,善书、画。精墨竹、兰花,秀劲绝伦。书亦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为“扬州八怪”之一,著《板桥全集》。此轴为行书论书法,原文在《郑板桥全集》集外诗文中刊入。未署年月,约为晚年之作。
秋兴赋卷 赵孟頫 纸本 纵25.7厘米 横184.3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雪松,别号鸥波、水精宫道人等,中年曾作孟俯,吴兴(浙江湖州)人。宋宗室,太祖十一世孙。入元后,曾任兵部郎中、济南同知、浙江儒学提举等职。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生前“被遇五朝,官居一品,名满天下”。卒封魏国公,谥文敏。博学多才,尤以书画领袖当时,对后世影响巨大。此卷未书年款,从用笔结体之工稳熟稔及通篇气息之蕴藉密丽看,应为其中年之作。
行书七绝诗轴 张照 纸本 纵108.6厘米,横56.7厘米 张照(1691-1745),字得天,号泾南,天瓶居士,上海松江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官至刑部尚书,深通释典,书法初从董其昌入手,继乃出入颜、米;兼能画梅。此书为行书七绝诗,不难看出张照书法有着天骨开张,气魄浑厚的独特魅力。
真书江南春词卷 倪瓒 倪瓒,号云林,无锡人。元著名书画家。性好洁而迂僻,人称“倪迂“。家豪富,多藏法书名画,后卖去家园田产,扁舟箬笠往来湖泖间。擅长画山水,是元四家之一。书法学《黄庭经》。此卷楷书,疏朗劲健。
纸本 纵127.4厘米,横31.3厘米 沈铨(1682~?),清代画家,字衡斋,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双林镇人。雍正元年(1731)十二月携弟子郑培东渡日本,居长崎,历时2年。善画花鸟、走兽,师承明代吕纪。此联为行书七言诗,下联右边有顾大昌题字。
张雨行书诗册 元 纵33厘米 横42厘米 三开
张雨(1277-1348),初名泽之,字伯雨,号贞居,又号句曲外史,浙江杭州人,元代书法家。书法清逸,有晋唐法度。善行书,书性极高,自成一家。
行书五绝诗轴 胤祯 绫本 纵133.2厘米,横46.9厘米 雍亲王(1678-1735),即清雍正皇帝,姓爱新觉罗,满洲人。此轴为雍亲王行书五绝诗,未署年月。隶书离骚卷 吴睿 吴睿,元书家,先世为濮阳人,移居杭州。善书法,长于篆隶。此卷隶书所书《离骚》,是他37岁时写,有评论认为:法度严谨,字字不苟。此卷隶书清健秀美,但古朴不足。
绫本 纵227厘米,横60.8厘米 傅山(1607-1684)字青主、侨山、公它等,名号甚多,入清后又名真山,号朱衣道人、观化翁,山西阳曲(今山西太原市郊)人。善书画,其书自篆、隶、正、草无不精。工书山水,兼画墨竹。收藏甚富,尤精篆刻。此轴为一五言诗轴,未署年月,据其书法风格而言,应为中年所书。
诗赞卷(局部)鲜于枢,元初著名书法家,渔阳人。精鉴赏,善弹琴,工诗能画,尤擅行草书。鲜于枢书法英姿特出,纵放而坚实,在赵字流行之时,独立特行,不入赵的范围。此卷作品为传世鲜于枢墨迹中的精品。
行书五绝诗轴 玄烨 潇金笺 纵135.8厘米,横58.2厘米 玄烨(1654-1722),姓爱新觉罗氏,建元康熙,•著名的康熙皇帝。康熙好学工书,尤善董其昌书,且将其书赐廷臣及外国人士。此书以金笺的形式出现,使在本以豪迈劲健的字中又增添了几份华丽和雅致。书为临摹董其昌所书五绝诗,未署年月。
十札卷(局部)赵孟頫,元杰出书家,湖州人,宋室后裔。赵孟頫 多才多艺,天姿卓绝,他精通音乐和鉴赏,书画皆有极高的造诣。他的书法精熟,以韵胜,越唐接晋,更力追远古,有人称他是六百年来第一人。此卷是他的信札,书法超迈,远接二王。
潇金笺 纵135.8厘米,横58.2厘米 玄烨(1654-1722),姓爱新觉罗氏,建元康熙,•著名的康熙皇帝。康熙好学工书,尤善董其昌书,且将其书赐廷臣及外国人士。此书以金笺的形式出现,使在本以豪迈劲健的字中又增添了几份华丽和雅致。书为临摹董其昌所书五绝诗,未署年月。
明 何吾驺 草书冬日署中梅花诗轴 明 何吾驺 草书冬日署中梅花诗轴 绫本 纵160.5厘米 横55.3厘米
刘墉是清代中期以帖学闻名的代表书家。与翁方纲,王文治,梁同书合称“翁,刘,梁,王”。这件[行书游道扬山诗卷],为作者所作的纪游诗篇,以书法的形式展示在我们面前,可谓是诗、书并美的佳品。明 文震孟 行书初入侍班诗轴 明 文震孟 行书初入侍班诗轴 绫本 纵214厘米 横51.4厘米
行书论书帖轴 郑燮 “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是老少皆知的人物,他以画兰竹而闻名,他的书法也很有特色,他以隶书、楷书、行草书相融合,再加入画兰竹的笔意,自称“六分半书”。这一风调从此件[行书论书帖轴]中可窥一斑。
明 祝世禄 行书七绝诗轴 明 祝世禄 行书七绝诗轴 纸本 纵215.9厘米 横60.3厘米
篆书轴 邓石如 邓石如,原名琰,字石如,后以字行。清代著名的书法篆刻家,尤善篆书,时称其四体书法为清朝第一。此作笔力圆劲,结体舒展,间架均匀平整,在平衡对称中,通过横斜变化求得多样统一,疏而不散,密而不塞,疏密关系得宜。
行书天马赋卷 董其昌 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巨幅长卷,字迹酣畅多姿,笔法矫健自如,有天马行空之势,它是明代后期大书法家董其昌的杰作,[天马赋卷]原为米芾的书作,董其昌仿学古人,但加入了自己的笔意,表现出新的意趣。篆隶书屏(之一)赵之谦 赵之谦隶书中参用北碑楷书书意,用笔浑厚遒润,顿挫有致,笔笔中峰,力透纸背。字行间笔意顾盼、朝向偃仰,又各具意态,行款显得活泼巧丽。寓劲挺于流动之中。
邢侗草书临《逸民帖》轴 明 纵168 横26.3厘米
邢侗(1551-1612),字子愿,山东临清人。明代著名书法家。帖学功力深厚,与董其昌、米万钟、张瑞图并称”邢张米董“。此轴临王羲之《逸民帖》。释文:
吾前柬粗足作佳观,吾为逸民之怀久矣,足下何以所复及此,似梦中语耶。邢侗。明 纵168 横26.3厘米
邢侗(1551-1612),字子愿,山东临清人。明代著名书法家。帖学功力深厚,与董其昌、米万钟、张瑞图并称”邢张米董“。此轴临王羲之《逸民帖》。释文:
吾前柬粗足作佳观,吾为逸民之怀久矣,足下何以所复及此,似梦中语耶。邢侗。
隶书题画诗轴 金农 金农,被称为“扬州八家”之首席,尤以书法著称。此隶书轴用笔取势自然,在匀齐整饬中无呆板之弊。用笔拙重,体方笔圆,隶中带楷,笔墨浑厚,具沉重雄健的风姿。
行书谢翱五律诗轴 倪元璐 绫本 纵157.1厘米,横41.5厘米 倪元璐(1593-1644)字汝玉,号鸿宝,浙江上虞人,明代著名的书画家。进士出身,历官至户、礼部尚书。擅书法,行草尤极超逸。此书为行书录宋代谢翱五律诗,其用笔苍古劲爽,结字跌宕奇逸,章法字距茂密,行距宽疏,注重节奏变化,尤以气骨见长。
清 37.8×224.8厘米
翁方刚(1733-1818),字正三,号覃溪,晚号苏斋,北京人。清代著名书法家。精金石考证,擅鉴定碑帖,对著名碑帖考证题跋甚多。书法学欧阳询、颜真卿、苏轼,有朴静之境,行书、小楷皆精,并能隶书,与同时的刘墉、梁同书、王文治齐名。
张弼草书《蝶恋花》词轴 明 纵151厘米 横61厘米
张弼(1425-1487),字汝弼,号东海,上海松江人。明代书法家。工草书,书法杂以今草、章草,自成一体。此轴以草书书写,通篇布局疏密有致,字形大小错落,运笔灵活,气势雄伟。释文:
钟送鸡黄昏报晓(钟送黄昏鸡报晓),昏晓相催,世事何时了。万古千秋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忙处人多闲处少,闲处光阴,能有几个人知道。独上小楼风云杳,天涯一点青山小。
右调寄蝶恋花。东海翁为任锦衣书 康有为行书《泰山》诗轴 清 151.2×40.5厘米
康有为(1858-1927),原名祖饴,字广厦,一字更生,号长素,广东南海人。清末著名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康有为自幼学书受家庭熏陶,早年习王、欧、颜、苏、米诸大家的书艺。中年之后,倡导北碑,博览多种金石碑刻,创立出独特 ”康南海体“。
行书轴 黄道周 冷金笺 纵143.2厘米,横53.8厘米 黄道周(1585-1646),字幼玄,一字螭若,号石斋,福建漳州人,工书法,真、草、隶自成一家,行笔严峻方折,不偕流俗,一如其人。此书为作者五十八岁时期的作品,其书风峭万方劲。
铁保草书轴 清 纵207厘米 横41厘米
铁保(1752-1824),字冶亭,号梅庵,亦号梅翁、铁卿,旧谱姓觉罗氏,后改栋鄂,满州正黄旗人。清代著名书法家。楷书学颜真卿,草书宗法王羲之,兼学怀素。与刘墉、翁方纲、永瑆(成亲王)齐名。释文: 香光云:余性好书而懒矜庄,多纵横断续语。虽无白不书,皆无伦次语,然余不好书名,故书有澹意。已卯(嘉庆二十四年,1819)六月,梅翁。
行书七律诗轴 归昌世 潇金笺 纵117.3厘米,横30.4厘米 归昌世(公元1574年-1645年)字文休,?假菴,江蘇昆山人。明末著名书画篆刻家。此书为作者四十岁时期的作品,书风清雅流美。
何绍基行书五言诗轴 清 纵169.3厘米 横39.5厘米
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晚号蝯叟,湖南道县人。清代著名书法家。早年多为楷书,宗法颜真卿,中年后多为行草、篆、隶,尤工小真书,为清末书坛最有影响的书法家之一。
行书五绝诗轴 张瑞图 纸本 纵112.6厘米,横28厘米 张瑞图(1570-1644),字长公,号二水,又号白毫庵主,晚称果亭山人。福建晋江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进士,官至大学士,善画山水,尤工书,与邢侗、米万钟、董其昌并称”明四家“。此行书意气雄旷,极吞吐腾挪之致。
郑燮行书《五经手读》册 清 纵29.5厘米 横19厘米
郑燮(1693-1766),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书法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板桥风格“。以真、隶为主,糅合草、篆各体,笔法变化多样,挥洒自然而不失法度,看上去有”乱石铺街“之感,大与小、方与圆、长与扁、疏与密、浓与淡不一,具有音乐一般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他的书法艺术可称丰富多彩。《五经手读》抄录《尚书》、《周易》、《诗经》、《礼记》、《春秋》,现存八册。每册封面有梁章钜题签,册内首页以大字写书名,后以小字录文。
行书七律诗轴 米万钟 冷金笺 纵151.7厘米,横33.2厘米 米万钟(1570-1628年),字仲诏,号海殿渔长。北京人。工书法,擅画山水。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米“之称,崇尚用笔个性。此件作品体现作者流畅、秀劲婉丽的书法风格。
弘历行书《龙井八咏》诗卷 清 纵89厘米 横34厘米
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清高宗,年号乾隆。工诗,善书画,每游历一处,多作诗纪胜,御书刻石。其书学赵孟頫,圆润秀逸。
行书轴 董其昌 纸本 纵139.2厘米,横28.8厘米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一字元宰,?思白,又?香光居士,華亭(上海松江)人。明代後期著名书法家、“華亭派”的主要代表。他尤其擅長行、楷,融合了唐、宋、元各家并自成一體。此书以风格清丽安雅,而独树一帜。
永瑆楷书对联 清 142×32厘米
爱新觉罗·永瑆(1752-1823),字镜泉,号少庵,别号诒晋斋主人。乾隆第十一子,封成亲王。自幼习书法,博学诸家,深得古人笔意,兼擅各种书体,与刘墉、翁方纲、铁保并称清中期四大书家。风格取法欧阳询、赵孟頫,楷书刚劲方正。
文徵明行书《赠朱近泉》诗轴 明 纵180厘米 横98.3厘米
文徵明(1470-1559),初名壁,字徵明,后以字行,更字徵仲,别号衡山,自称衡山居士。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书画家。书法造诣深厚,篆、隶、楷、行、草各体兼工。有”集书之大成者“的美誉。运笔遒劲流畅,自成一体。晚年大字多仿效黄庭坚,风格苍秀。此幅为学黄庭坚大字。
玄烨行书唐诗轴 清 111.3×46.5厘米
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清圣祖仁皇帝,年号康熙。好学工书,尤喜临摹明代董其昌墨迹,书风学董而多雍容之态,书法功力深厚,笔法精纯。
米万钟行草七言诗轴 明 纵136.5厘米 横40.5厘米
米万钟(1570-1628),字仲诏,号友石,原籍陕西,后迁北京。明代著名书法家。米芾后裔,擅行、草书,得米芾家法,用笔质朴有力,与董其昌齐名,时有”南董北米“之誉。”为明末四大书家“之一。尤其擅长署书,”擅名四十年,书迹遍天下“。
竹鲜月好阴个个,萧碧写窗梦初破。
美人不来秋入吟,云际一鸿声远堕。
勺园碧鲜寮秋怀,书似它石词丈正之。
行书刘禹锡陋室铭轴 周天球 纸本 纵130.1厘米,横31.5厘米 周天球(1514-1595),字公瑕,号止园居士。江苏苏州人。工书画。系文征明之学生。作者为当时在太湖流域一带风靡一时”吴派“中坚力量。此轴为唐代著名哲学家、诗人刘禹锡之名诗《陋室铭》一首,其书端庄劲健,作者时年六十八岁。
草书五律诗轴 文彭 文彭(1498-1573)明篆刻家、书画家。字寿承,号三桥,江苏吴县人。文徵明长子。文彭继承家学,亦善书画,尤长于书法,真、草、隶、篆诸体兼擅。尤工草隶。此副作品体现了”行中有留“、”留而不滞“的意境,表达出一个复杂微妙的运动变化过程。
行书午门朝见诗轴 文征明 纸本 纵130.4厘米 横28.7厘米 文征明(1470-1559),初名壁,字征仲,号衡山,停云生。江苏吴县人。擅书画。文征明书法尤擅长行书和小楷,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不仅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也有自己的一定风貌。该件作品为作者八十三岁时所作,可见作者在当时不仅还保持着工细流畅的笔法,并且愈晚愈工。
行书七律诗轴 文征明 纸本 纵122厘米 横59.6厘米 文征明(1470-1559),初名壁,字征仲,号衡山,停云生。江苏吴县人。擅书画。为”吴中三家"之一。文征明功力深厚,楷书法度严谨,不仅深得《黄庭经》、《乐毅论》之诣,更多地则是采用欧阳询的笔意和体势,但在用笔上又更加削劲、挺健。此件作品在笔风上突出了重用笔结体,具有风格秀劲婉丽的特色。
草书贾至大明宫早朝诗轴 祝允明 纸本 纵173.8厘米,横48厘米 祝允明(1450-1526),字希哲,号枝山。江苏吴县人。用笔激越奔发,然又狂而不乱。此件草书气度不凡,极具节奏感的用笔以及蕴含其中的无尽的激情,笔势雄健,情浓势足,风骨烂漫。
行书五律诗轴 吴宽 纸本 纵122.5厘米,横35.7厘米 吴宽(1435-1504),字原博,江苏苏州人。工书法。此件法书为吴宽的名作之一,其书风闲逸清俊,纤细奇绝,极具观赏价值。
行书诗卷(局部)陈继儒 陈继儒,号眉公,华亭人,明书家,工书擅诗,兼能绘事,名重一时。此卷行书,是他77岁时所书,倔强秀丽。
自书诗卷 王宠 王宠,苏州人,明著名书家,与祝允明、文征明并称为“吴中三家”,此卷行草书写自作诗。他的草书专学王献之,间或掺入一些智永,而其结构,又采用了欧阳询的残本草书千字文,非常精熟而巧丽,字形撑挺,又无宋以后的流荡习气。
前后赤壁赋卷 祝允明 祝允明,号枝山,人称祝枝山,是明代中期吴门地区的著名书法家,擅长于草书。这件书作录苏轼[前后赤壁赋],结体奇幻多变,纵横驰骋,可以想见作者在挥毫时那奔放激昂的情感,已达到了神融笔畅的境地。
行书杜甫五律诗轴 张瑞图 擅长行草书,“书法奇逸,钟王之外”。开晚明书坛革新之风,为当时之勇于创新者。用笔冷峭,取势方折,刚劲有力,在峭拔险劲中,饶有俊秀之姿,表现出奇逸的书法风格。与邢侗、米万钟、董其昌齐名,时称邢、张、米、董。
清 宋曹 草书怀素论书轴 清 宋曹 草书怀素论书轴 纸本 纵157.9厘米 横48厘米
清 黄慎 草书诗轴 清 黄慎 草书诗轴 纸本 纵141.2厘米 横79.3厘米
第二篇:书法欣赏
书法欣赏
书法是我国富有弹性的独特书写工具毛笔写的方式方法,并依据我国汉字造型的特点,通过艺术构思,调动艺术手法而形成的。从形式上说,书法以神采为上,形质次之。也可以说是智测无涯,固也无涯,具以风神气者为居上,奸于功用者居下,其中之奥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书冥之间”。由是观之,书法艺术可以说是无声之间,无形之相。
对于书法艺术欣赏,可谓见仁见智;但既要欣赏,就要有客观的书法作品作为审美的对象。真正的书法艺术欣赏就是要了解书法作品客观存在的艺术价值;大家从不同角度去探索不同的价值,各家知言,相互辉映、相互补充,就会逐渐接近作品的全貌。通过不断的鉴赏,不仅可以提高学习书法的兴趣、拓展视野,更重要的是:前人经验的累积,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吸取精华,作为研习与创作的借鉴。真正的书法欣赏也就是书法艺术的再创造,书法欣赏的重要意义即在于此。
书法艺术有其自身的规律,如讲究执笔、运脕用笔、使墨、结构、章法、气韵等等。其艺术形式往往是透过艺术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理想,因而理隐而意深,或寄以骋从横知志:或托以散郁结知怀,使作品表现出韵味、风姿与气式,亦所谓“笔情墨趣”。
书法是线的艺术,书法的线条,具有生命的律动感,点画活跃灵动,力求依于笔、本乎道、通于神、达乎气,化实象为空灵,从有限中游离出无限,传达一种超越于线条之外不可言喻的思想,飘忽即逝的意绪和直指心性的生命风神。书法之线关乎人的心灵,生命是自由的不断展开的过程,书法则是生命创造活动中最自由、最简约的形式。书法通过点线的律动成为揭示精神世界的有效形式,书法艺术不断的开启着各个时代人们审美的新维度,并使其心性自由的随着精神解放,在黑白构成的世界中不断的展开并升华。欣赏书法作品,不仅注意形质的学识修养的欣赏,而且通过字里行间也可欣赏到作者的审美意识,如典雅的、质朴的、豪放的、爽丽的都一一展现在作品之中,通过其点画型态的自然表述,而美感尽现,如点如坠石、横若阵云、竖有向背、转同折钗等等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美的享受,使审美趋向更加人性化。
综合所述,书法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从中品味欣赏可以在视觉上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就在于你是否掌握书法艺术的审美创作规律。人们普遍认为:书法艺术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交谈”,只有书法与欣赏者心贴得紧密,艺术才能保证永恒,才有意义,才能真正体现出书法艺术的博大宏深和价值所在。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书法艺术在国际交流中更放异彩,并将继续保持其古老而又年轻的魅力。
书法鉴赏的论文
可以说,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字的创立,最初都是为了记录语言。但是,纵观大千世界,在流传下来的这么多种文字当中惟有汉字兼具了实用和审美的功效,衍生出了独具魅力的书法艺术。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也是毋庸置疑的--书法就是传统文化的缩影。
(一)书法展现传统精神
《兰亭阁序》的作者王羲之是我从小就认识的并被灌输为最伟大的书法家,而《兰亭阁序》也成了行书的绝品。
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从《晋书》这段文字的记载中,我们大概可以了解王羲之隐逸以后的生活。他和他的朋友们在江南的青山绿水间尽情地享受着生命的欢愉。这也正是数千年文人所推崇的。王羲之的飘逸自然,张旭的洒脱无拘,颜真卿的钢筋有力。无一不显出了中国文化的真谛。书法的工巧,若汉隶《曹全碑》; 书法的天真,若苏轼《丰乐亭记》; 书法的自然,若《兰亭阁序》; 书法的方正`丰润`紧接`宽博`雄浑。。
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function(){$('.ad-hidden').show();});
书法的那种精神性,最感染人的就是书写者的那个精神性,在作品里所流露出来的那种激动人心、感人至深,让人千古人同此心的那种东西他们抓住了,我以为那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灵魂,那是中国书法艺术最动人的因素。
(二)书法在政治上的地位
打开一部部中国书法史书和一卷卷前贤法帖珍品,我们从字里行间不难发现一些特殊人物的影子。然而这些人物在中国书法史上起的作用却绝不像影子一样无足轻重,他们的力量和影响是其他任何人所不能比拟的,他们就是那些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帝王。
书法是历代帝王在登基之前的必修课,它甚至关乎着一国之君的脸面和尊严。长期的笔墨研习,增长了帝王的书写能力和欣赏能力。即使是那些金戈铁马打下江山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为了统治地位的稳固,他们也必须学习接受汉族传统文化。唐太宗`乾隆都是对书法极度的喜爱。
而书法一直也是封建士大夫的最爱,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无一没为官进爵的。王羲之,右将军。苏轼,丞相。。
当然在中国历史上还有很多闻名的大奸臣的书法也是同样受人称赞的,可能其中的一部分是想借助书法的手段来达到不轨的目的,这也恰恰说明了书法在政治上的地位。
不断地改朝换代,中国书法艺术仍然能够沿着自己的艺术轨迹继续发展。3 帝王和王宫大臣们对于书法的兴趣或轻或重,表现形式千差万别。也许他们有的人是珍爱艺术,有的人是附庸风雅,有的人是出于政治需要,还有的人是出于装点门面。但是作为书法本体来说,帝王的重视与否确是非常重要的。《三》书法的物质价值
中国子民素来有收集的嗜好,而书法则是其中重要的一项,1000年前的唐太宗就是收集到王羲之的《兰亭阁》,并最终将其带入自己的帝王墓。
除却有特殊层次含义的书法作品,如帝王的作品(其价值含有帝王特色,故具有特殊的收藏价值)其他的名品在现在的价值应该也可以看出书法作品的物质价值。有四个字来形容就一字千金。单就这一点启示就足以说明书法在传统文化的地位。
书法艺术发展到了今天,它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幅幅令我们无限追思和景仰的笔墨宝卷,更重要的是留给了我们一笔沉淀千年的思想和精神财富。站在它的面前,我们应该感到无限的欣慰和幸福,因为每当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我们都可以随时去瞻仰去体会那份古朴优雅和那份博大深邃。
无论是勤学苦练的求索,还是心手两忘的抒怀,无论是浪情恣肆的狂放,还是温文尔雅的内敛。中国书法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已经经过漫长 4 的积淀代代相传,浸透在了民族久远的血液之中。透过那变幻万千的点线形式,我们似乎看到了那种沉浸于笔底,洋溢于案头的生命存在 书法艺术伴随着中华文明史的发展走过了漫长的历程,书法创作成为书家心灵世界的展现,传统文人们自觉地将书法纳入“正人心”的轨道,书法就成了地道的身心修养、人格完善的过程。虽然作为实用性书写工具的毛笔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作为中国艺术瑰宝的书法却保留了下来,它那独具的神韵、百读不厌的气质,至今依然令人倾倒、令人陶醉。千年书法的历史不仅仅是这独一无二的艺术形态的流传史,伴随着文人们的笔墨纸砚流淌千年的毫无疑问应该是那千古不变的翰墨精神。
中国书法艺术是汉字的艺术造型。中国书法艺术是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民族传统艺术。有人说它是和绘画相通的,因为“书画同源”;有人说它和建筑相通,因为都要强调平衡和稳定;也有人说它和舞蹈相通,因为一个个字就像舞蹈家的舞姿那么优美;还有人说它具有诗美,因为它像诗歌一样很能够启发人的联想和想像;也有人说它具有音乐美,因为它和音乐一样,具有内在的节奏和韵律。更加有意思的一种说法,说书法它具有人体结构和人体的仪态之美。中国书法之美是他国文字所不及的,而鉴赏书法,也是一门学问!包括了解书法史及中国历史(书法家的创作背景),文字学知识、书写技巧、鉴别碑帖的能力及艺术涵养等等。它们都是密不可分的,共同作用与鉴赏能力的提高。
纵观古今中外文字语言和概念的出现,意味着人类社会文化的产生,而汉字的诞生便是人类思想感情的代表符号。汉字开始并无艺术性,只有实用价值。随着历史社会文化的变迁,经过三次划时代的鼎盛时期的发展,最终完结了自己实用性的历史使命,并升华为书法艺术。纵观古今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从宏观角度来分析,书法艺术的发展都受他律性与自律性的制约和支配。中国汉字在书法艺术性上经过了三次划时代的飞跃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而中国汉字在书法实用性上也经过了三次划时代的飞跃发展,从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艺术性的三次鼎盛时期为,首先,汉字在书法艺术性上的第一次划时代鼎盛时期的飞跃发展是从西周历王—奴隶社会中后期(公元前1100—公元前700年左右)金文的出现为标志。其次是汉字在书法艺术性上的第二次划时代鼎盛时期的飞跃发展。从封建社会中期(600-900年左右)唐朝的狂草书法艺术的出现为标志。再其次是汉字在书法艺术上的第三次划时代鼎盛时期的飞跃发展。从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以现代派、学院派和禅书派的出现为标志。实用性的三次鼎盛时期为,首先,汉字在实用性上的第一次划时代鼎盛时期的飞跃发展是从汉代——封建社会初期(公元前200—300年左右)汉隶的出现为标志。其次是汉字在实用性上的第二次划时代鼎盛时期的飞跃发展。是从东汉、东晋——封建社会时期(100—400年左右)行草书的出现为标志。再次是汉字在实用性的第三次划时代鼎盛时期的飞跃发展。是从唐朝封建社会中期(600—900年左右)颜、欧、柳诸楷书的出现为标志。艺术是生命和真理的化身;书法艺术是表现纯真思想感情和宇宙精神的手段。谁能够借助书法艺术的形式,从而达到表现出宇宙人生真谛的目的,谁才有资格称为书法大师或书法家。从而提供鉴赏作品与方法。
行书在楷书的基础上产生,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楷书,又称正楷、楷体、正书或真书,是汉字书法中常见的一种字体。其字形较为正方,不像隶书写成扁形。楷书仍是现代汉字手写体的参考标准,也发展出另一种手写体——钢笔字。草书是汉字的一种书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中国书法史上很有名的故事,王羲之看鹅在水里游、在岸上走。他看鹅的形体姿态跟书法有关系,他把鹅的线条吸取到在书法里。唐代大书法家张旭,他看当时的最有名的舞蹈家公孙大娘舞剑器魂托舞,他有悟于书法。大书法家怀素在旅途中听到嘉陵江水的水声,有悟于书法,对书法有感悟。著名的篆书家李阳冰,他甚至声称他对天地间万事万物都有所得,这就叫放射式感悟。然后你把这些感悟,都作为奇妙的添加剂,统统用到书法创作与鉴赏的化合过程中,也就是想像过程当中来,你把它都用到书法创作和鉴赏中来,使得他创作出来的书法形象,成为更加高级的、更加精密的化合物,鉴赏更加精确到位,这就叫聚焦式想像。我们可能会说,别人把书法家的想像说得这么神,我在王羲之书法里我也没看到鹅的形象,张旭的书法我也没看到公孙大娘跳舞,怀素书法我更加听不见嘉陵江水的水声。你要知道这个书法家的想像他并不是把万事万物的形象生硬地、简单地搬到书法创作中来。这种简单、生硬地照搬,它只能造成艺术的分裂。他是通过精深的形象思维,把各种事物具有美的特征的线条、结构、姿致、风度、神情、韵律等等因素经过提炼,转化、熔铸到书法艺术当中。它和简单地拼凑、堆积、杂糅大不相同。从这些故事中学习有助于我们了解和鉴赏书法,关注生活中的书法现象。往往关于书法的故事就会成为我们津津乐道的典故。像智永和尚,隋末唐初人,书圣王羲之的第64代孙。其练字非常刻苦。据说他把自己关在自己的小阁楼上30年不下来。干什么?写字!笔一支接着一支的用完,一筐接着一筐地把用坏的笔装起来。最后,装了满满四大筐之多。于是,他把这些坏笔埋到后院,而成一土丘。这就是,“智永练字,退笔成冢”典故的由来。这样,他终于成为著名的书法家。于是,向他求字的人络绎不绝。由于求字的人太多了,他家的门槛都要被踩坏了。故而,他就用铁皮把门槛包起来。这就是,“铁门槛”典故的由来。常听人说,你的“墨水”太少了,要喝点“墨水”啊!大家知道,这里的“墨水”是借代,指的是“文化水平”。一个有趣的故事便是历史上有人喝墨水。他就是书圣王羲之。他在练习写毛笔字时,常常入迷。他写啊,写啊,一天又一天,坚持不懈,忘了疲劳,忘了饥渴。有一次,他照例一拿起笔来,就忘了周围的一切,兴致越写越高。从早上写到晚上,又从晚上写到深夜,夫人端来了饭食,凉了又热,热了又凉、他也顾不上吃。有一个字,他写了不知多少遍了,始终不满意.于是再写。他就这么个脾气。任何一个字,甚至一笔一画,不练到自己满意的地步是不会罢休的。这样,不知不觉,迎来了雄鸡的第一声啼鸣,他这才感到,是该歇歇了,肚子的确饿了。他随手抓起一个馒头,蘸着一碟豆酱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因为这种吃法简便,可节省不少时间。吃着吃着,他忽然皱起了眉头。原来,他对刚才落笔的一个字不满意,觉得需要改一改,于是一边用馒头蘸着“豆酱”咀嚼着,一边继续练字。这时,夫人又走进来劝他休息,一看,先是大吃一惊,接着“格格”地笑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王羲之聚精会神地练习毛笔字,一只手抓着馒头不知不觉伸到了砚池里,沾着墨汁吃起来,显然,他是错把墨汁当成豆酱了。历史上关于书法的故事很多,细细品味总是有益处的,就现在来说也可以提高我们对书法的认识和鉴赏水平。
第三篇:书法欣赏
书法欣赏
孙中山书法欣赏
名文,字逸仙。广东香山(今中山)人。(1866——1925)早年立志反清,任同盟会总理。确立了革命纲领和三民主义。辛亥革命后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逝世于北京。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遗著编为《总理全集》等多种。
孙先生并不以书法知名,但从他的书法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颜真卿、苏东坡及北碑方面的研究是颇具造诣的。他的书法作品有着不同寻常的韵味——不仅仅有博大豪迈、气势恢宏的榜书作品,也有儒雅、轻松、格调清新、韵味绵长的行书作品。
从字法字构看,颜字的宽博与厚重仍依稀可见,但已作为一种风格转换在作品中被“神化”,融化成一种精神或者说是境界。而魏碑的雄强也在作品中被淡化,潜移默化中服从于行书作品的整体风格。从作品的风格看,儒雅风流,清新自然,更透出了“文化”意义上的审美意蕴。这是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书法艺术的共通之处。比如周恩来、蔡元培、梁启超、郭沫若、王国维、鲁迅等名家的作品,都在一个“文化”层面上,传递着各自不同的书法艺术风采和人生大观。其中,有追摹晋韵、唐法的,也有追摹宋、元、明、清风格的,有以篆书为风格支撑的,也有以汉碑为风格支撑的。孙中山即是以唐法与北碑作为自己作品的风格依据,来构筑自己书法艺术家园的。于一代伟人孙中山而言,或许是一种自觉,抑或是一种不自觉,不管怎样,其作品其精神都为后人提供了一种学习方法上的借鉴。
孙中山的字,结体紧密,气象雍容,有一种大家风范,这从他大量的题字和墨迹中可以看出。他的书法不是练出来的,纯粹是从心灵里流露出来。“字如其人”在他身上得到完美的体现。山西临汾发现孙中山书法作品真迹(图)2004年11月13日,书法爱好者在欣赏孙中山先生的书法作品。日前,山西临汾民间发现一幅长2.1米、宽1米的孙中山书法作品真迹,该作品保存完好,字迹清晰,实属罕见。
谈孙中山先生书法二则
一
浩然之气 流露于楮墨之间
余菊庵
书法一艺,功力尚矣,然无天份以副之,虽于古名书家,勤极摹临,幸而有成,亦不过一字匠耳。东坡有云:我虽不善书,知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而黄山谷评其书为当朝第一。则其天份之高,概可知矣。吾观孙中山之于收(书)法,亦颇类此。其于此道,虽曾下过工夫,然并非专业。而所存遗墨,沈雄宽厚,不暇装整,纯任自然。用笔在颜苏之间,耐人玩味。世之专业而享盛名者,未必能及。盖先生胸怀高旷,魄力坚强,浩然之气,流露于楮(chǔ,纸)墨之间。所谓但视其字知其人也。或曰:东坡之书,人皆认为在家,而先生之书,论者绝少提及。何欤?大抵东坡以学书遗兴,应酬之作甚多。传说当时有售扇为业者,入冬滞销,无为激(缴)税被拘。东坡询得其故,嘱尽将扇来,东坡一一题字其上。至市,瞬即沽清。可见其书流传之广,妇孺皆闻其名。而中山先生,毕生置身于革命事业中,何暇为人作书?人亦不敢以此烦渎先生,故字迹流传于人间者甚少,而为研究书艺者所忽视,故吾特检出论之。
二
稳健如泰山
古拙如磐石
谭则刚
孙中山先生十岁就塾,十二岁出国,其后又回广州学医。这十多年的时间里,在历史上,欧风东渐,广东得风气之先。他对中外文学、医学三者交互学习,成为他日后开展革命的武器和建国后经国济世的工具,若非天禀聪明,思虑过人,躬于实践,提炼升华,曷克臻些!
他国学从师时间不长,只在翠享就塾二年多,及在香港皇仁书院读书时,延师学习,但其书法浑厚方园,自成一格。我幼年时代酷爱之,曾临其手书《三民主义自序》、《建国大纲》全文和《礼运*大同篇》等,当时本于好奇,未能拾其万一。此后,论者认为他的书法探骊北魏,得神于颜真卿与锺繇,出入于苏东坡与赵孟?(頫)之间。有些人认为他的书法源于明清的台阁体,但却无台阁体的老朽龙钟、行距不整之态。考之当他在学时期,赵之谦的书法正独擅书坛,蜚声艺海的时代,他目寓心赏,是会受到影响的。我认为他临摹碑帖的时间不会很长,而读碑、读贴是比较多的,不绳一家之法,而能融治于一笔。有人说,字如其人,这正符合他一生的经历。故其书法能显其凝重与浩然之气,稳健如泰山,古拙如磐石,虎虎有生气!
他所留存的墨宝颇多,就我个人所见,大者如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大门的“浩气长存”、列宁逝世追悼会的“以俄为师”横额和常书的“天下为公”、“博爱”等。小如长篇的《三民主义自序》、《建国大纲》全文(这可能有缩印,但原本也不会很大。广州中山纪念堂石刻偏于苏体,与石印本有差距)等。而其就任大总统的誓词,及其训词、命令、对联、题赠等则是留传不少的了。
孙中山先生书法的风格既职上述。然其特点之一是:有扎实的基本功。他从学时即已掌握了试帖小楷。我虽未见过他《上李鸿章书》的原本(按此文有木刻印本最古),但从他医科毕业后在澳门与人借款二千元开药房行医时,以孙逸仙名字亲笔所写的揭借贴,纯是钟繇小楷,熟练工整,可见他的基本功底是很扎实深厚的。画师素描百日之功,即为泼墨抒意之本。其特点之二是,他的书法成型较早,从海外到国内,从革命时期到建国之后,其风格型体都是一致的,绝不如书画艺术家之有所谓早期、中期、晚期之变异,也不论是案头小牍或挥椽巨构,所书率皆浑厚凝重,刚健古拙。在同时代的戴季陶(“中山纪念堂”门额是他手笔)及在《建国大纲》的宋庆龄题跋也远不及之。其特点之三是,他书写都是很规范的。这可与执笔发出的文件都具有很强烈的法制性有关。除其签署“孙文”二字稍有拖笔和以“权”作“权”之外,凡有书写都是很正规,是当时通用的 楷结构,一笔不苟,交代清楚。如“为”字、“革”字等,可草可古,他都没有立异以为高。如“国”字、“义”字、“政”字等往往一篇多见,也绝不作态。如其题赠都能胸有成竹然后奋笔,挥洒自如,恰到好处,绝无在下笔及顿折中作多余的动作,而能一气呵成。我们看过《礼运·大同篇》的百字长轴和《天下为公》的长幅,更是首尾呼应的结构,令观赏者如饮醇醑(chúnxǔ),久而弥隽!
以上这些,统是孙中山先生命笔作书时思想上法制性强,态度上严肃认真,文字上基础深厚,在书艺上广泛吸收,反映到他笔下来的。他未尝以书法家自呜,但谁说他没有书法上的艺术修养呢!对书法艺术的吸收与发挥,正好为我们后人学习。他在那个时代对书法的传统继承与创造,我们必须承认。
发布日期:2006年4月21日
书法欣赏的方法
明确书法欣赏的审美标准,是正确进行书法欣赏的基础;掌握书法欣赏的方法,是进行书法欣赏的关键。
一、书法的审美标准
南朝书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这里,强调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一般地说,“形”包括点画线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书法空间结构;“神”主要指书法的神采意味。
(一)书法的点画线条
书法的点画线条具有无限的表现力,它本身抽象,所构成的书法形象也无所确指,却要把全部美的特质包容其中。这样,对书法的点画线条就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要求具有力量感、节奏感和立体感。
1、力量感
点画线条的力量感是线条美的要素之一。它是一种比喻,指点画线条在人心中唤起的力的感觉。早在汉代,蔡邕《九势》就对点画线条作出了专门的研究,指出“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点画势尽,力收之”。要求点画要深藏圭角,有往必收,有始有终,便于展示力度。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强调藏头护尾,不露圭角,并不是说可以忽略中间行笔。中间行笔必须取涩势中锋,以使点画线条浑圆淳和,温而不柔,力含其中。但是,点画线条的起止并非都是深藏圭角不露锋芒的(大篆、小篆均须藏锋)。书法中往往根据需要藏露结合,尤其在行草书中,千变万化。欣赏时,既要注意起止的承接和呼应,又要注意中段是否浮滑轻薄。
2、节奏感
节奏本指音乐中音符有规律的高低、强弱、长短的变化。书法由于在创作过程中运笔用力大小以及速度快慢不同,产生了轻重、粗细、长短、大小等不同形态的有规律的交替变化,使书法的点画线条产生了节奏。汉字的笔画长短、大小不等,更加强了书法中点画线条的节奏感。一般而言,静态的书体(如篆书、隶书、楷书)节奏感较弱,动态的书体(行书、草书)节奏感较强,变化也较为丰富。
3、立体感
立体感是中锋用笔的结果。中锋写出的笔画,“映日视之,画之中心,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至于折处,亦当中无有偏侧。”这样,点画线条才能饱满圆实,浑厚圆润。因而,中锋用笔历来很受重视。但是,我们不能发现,在书法创作中侧锋用笔也随处可见。除小篆以外,其他书体都离不开侧锋。尤其是在行草书中,侧锋作为中锋的补充和陪衬,更是随处可见。
(二)书法的空间结构 书法的点画线条在遵循汉字的形体和笔顺原则的前提下交叉组合,分割空间,形成书法的空间结构。空间结构包括单字的结体、整行的行气和整体的布局三部分。
1、单字的结体
单字的结体要求整齐平正,长短合度,疏密均衡。这样,才能在平正的基础上注意正欹朽生,错综变化,形象自然,于平正中见险绝,险绝中求趣味。
2、整行的行气
书法作品中字与字上下(或前后)相连,形成“连缀”,要求上下承接,呼应连贯。楷书、隶书、篆书等静态书体虽然字字独立,但笔断而意连。行书、草书等动态书体可字字连贯,游丝牵引。此外,整行的行气还应注意大小变化、欹正呼应、虚实对比,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节奏感。这样,才能使行气自然连贯,血脉畅通。
3、整体的布局
书法作品中集点成字、连字成行、集行成章,构成了点画线条对空间的切割,并由此构咸了书法作品的整体布局。要求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疏密得宜,计白当黑;平整均衡,欹正相生;参差错落,变化多姿。其中楷书、隶书、篆书等静态书体以平正均衡为主;行书、草书等动态书体变化错综,起伏跌宕。
(三)书法的神采意味
神采本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采。书法中的神采是指点画线条及其结构组合中透出的精神、格调、气质、情趣和意味的统称。“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说明神采高于“形质”(点画线条及其结构布局的形态和外观),形质是神采赖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书法艺术神采的实质是点画线条及其空间组合的总体和谐。追求神采,抒写性灵始终是书法家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
书法中神采的获得,一方面依赖于创作技巧的精熟,这是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只有创作心态恬淡自如,创作中心手双畅,物我两忘,才能写出真情至性,融进自己的知识修养和审美趣味。
二、书法欣赏的方法
书法欣赏同其他艺术欣赏一致,需要遵循人类认识活动的一般规律。由于书法艺术的特殊性,又使书法欣赏在方法上表现出独特性。一般地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从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
书法欣赏时,应首先统观全局,对其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进而注意用笔、结字、章法、墨韵等局部是否法意兼备,生动活泼。局部欣赏完毕后,再退立远处统观全局,校正首次观赏获得的“大概印象”,重新从理性的高度予以把握。注意艺术表现手法与艺术风格是否协调一致,作品何处精采、何处尚有不足,从宏观和微观充分地进行赏析。
2、把静止的形象还原为运动的过程,展开联想。
书法作品作为创作结果是相对静止不动的。欣赏时应随作者的创作过程,采用“移动视线”的方法,依作品的前后(语言、时间)顺序,想象作者创作过程中用笔的节奏、力度以及作者感情的不同变化,将静止的形象还原为运动的过程。也就是摹拟作者的创作过程,正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情感变化等。
3、从书法形象到具体形象,展开联想,正确领会作品意境。
在书法欣赏过程中,应充分展开联想,将书法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事物进行比较,使书法形象具体化。再由与书法形象相类似事物的审美特征,进一步联想到作品的审美价值,从而领会作品意境。如欣赏颜真卿楷书,可将其书法形象与“荆卿按剑,樊哙拥盾,金刚眩目,力士挥拳”等具体形象类比联想,从而可以得出:体格强健——有阳刚之气——富于英雄本色——端严不可侵犯的特征,由此联想到颜真卿楷书端庄雄伟的艺术风格。
4、了解作品创作背景,正确把握作品的情调。
任何一件书法作品都是某种文化、历史的积淀,都是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因而,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包括创作环境),弄清作品中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气息和作者的人格修养、审美情趣、创作心境、创作目的等等,对于正确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正确把握作品的情调大有裨益。清王澍《虚舟题跋·唐颜真卿告豪州伯父稿》云:“《祭季明稿》心肝抽裂,不自堪忍,故其书顿挫郁屈,不可控勒。此《告伯文》心气和平,故客夷婉畅,无复《祭侄》奇崛之气。所谓涉乐方笑,言哀已叹。情事不同,书法亦随而异,应感之理也。”可见,不论是作者的人格修养、创作心境,抑或是创作环境,都对作品情调有相当的影响。加之书法作品受特定时代的书风和审美风尚的影响,更使书法作品折射出多元的文化气息。这无疑增加了书法欣赏的难度,同时更使书法欣赏妙趣横生。
总之,书法欣赏过程中受个性心理的影响,使欣赏的方法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以上所述仅是书法欣赏的一种方法,欣赏过程中可以将几种方法交替使用。另外,欣赏过程中还必须综合运用各种书法技能、技巧和书法理论知识,极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审美评价能力,尽力按作者的创作意图体味作品的意境。努力做到赏中有评、评中有赏,并将作品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对作品作出正确的欣赏和公正、客观的评价。当然,掌握了正确的欣赏方法以后,多进行欣赏,是提高欣赏能力的重要途径,扬雄谓,“能观千剑,而后能剑;能读千赋,而后能赋”,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梁漱溟书法欣赏
梁漱溟哲学家。原名焕鼎,字寿铭、寿民、漱溟、肖吾,室名勉仁斋。广西桂林人。直隶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后,任《民国报》编辑兼记者、司法总长秘书、北京大学教授等。民国二十年创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任院长,倡导乡村建设运动。后任中共全国政协委员会、宪法修改委员会主席、中国孔子研究会顾问、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等职。著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华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梁漱溟教育论文集》等。
弘一法师书法欣赏
《悲欣交集》 弘一法师临终绝笔 上海圆明讲堂藏 弘一法师于1942年10月13日晚圆寂,“悲欣交集”四字手书写于10月10日下午,写在一用过的字纸上,字迹仍旧有力。令人感谓的是弘一法师落笔时的超脱随意,这份对后人而言极为重要的手书在他似信手拈来。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息人,生于天津。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多才多艺的高僧。“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早岁以书艺驰誉当世,出家后持戒精严,并融书法、佛理为一体,形成独特的书法风格。他把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至,“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尚荣耀。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所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同时,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他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附 《送别》歌词 词:李叔同 曲:约翰.P.奥德威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飘蜀酒尽馀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手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墨迹
毛泽东对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感情,书法是他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从年轻的时候起,毛泽东便在书法领域耕耘和求索,至老而不倦。
1910年毛泽东考入湘乡东山书院(东山高等小学堂),他常临摹王羲之《十七帖》和学院附近东台山凤凰寺所藏清代湘乡书法家萧礼容碑,字字写得很有功力,尤以草书为精妙。毛泽东在湖南一师读书期间,有一句口头禅:“字要写得好,就要起得早;字要写得美,必须勤磨练;刻苦自励,穷而后工,才能得心应手……学字要有帖,帖中要发挥。”
现在还保存着的一张毛泽东还书的便条,是他16岁时写的,用笔严谨,而又有开拓,可知那时他已有相当功底。他进入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后,作了一篇文章,叫《宋襄公论》。国文教师谭咏春阅卷时批道:“视似君身有仙骨,寰视全宇,似黄河之水,一泻千里。”这个年轻人确似有“仙骨”,文章固然可取,又用楷书写就,工整秀丽,故当时师生们誉他的文和字为同学中之“两绝”。现在还保留着的毛泽东在湖南全省高等中学校写的一篇作文的手迹,题目叫《商鞅徙木立信论》,用的也是丝毫不苟的小楷,一气呵成,笔笔遒劲。1913年10-12月,毛泽东在湖南第四师范学校读预科时,留下了一本笔记。前11页是手抄的《离骚》和《九歌》,后36页冠名《讲堂录》。从这些墨迹看,这个时期,毛泽东深受晋唐楷书和魏碑的影响,既潇洒飘逸,神采飞扬,又古拙可爱,质朴自然。
战地喜获《三希堂》
1927年11月,毛泽东上井冈山,在江西宁冈县砻市创办了第一个工农革命军军官教导队。由于敌人的经济封锁,笔墨纸张比较缺乏,有一次,一个学员提出用柳枝烧成炭可以写字,毛泽东在青石板上试了试,软硬适度,写出来的字还挺清晰。毛泽东满意地说:“倒真像墨笔哩!”他说,“敌人越是封锁,大家的办法就越多。看,封锁得同志们用木炭树枝当笔,在地上、石板上、沙滩上写字。这种笔墨纸张是用不完的。”
毛泽东走到哪里都在研究学习书法。红军时期他率部转战到贵州遵义县北娄山关时,见一石碑,上刻“娄山关”三个红漆大字,便问陈昌奉等:“娄山关刻碑干什么?”许多人回答不出,他便解释说:“关乃要塞重地也,是出入的通道,常以碑柱碑石为界,区分和标志地名。”之后,他向大家介绍了“娄山关”三个大字的特点和价值。他赞扬这三个字写得苍劲,像峻峰那样挺拔屹立,运笔如飞。工匠石刻也非常精美。他还反复揣摩,不断用手在笔画上临摹运笔走势,不时感叹:“可惜不知出自哪位名家之手,这碑又修建于何代。” 红军长征到达延安后,一套晋唐小楷一直带在毛泽东身边。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利用点点滴滴的时间写字,并且经常阅览法帖。当时延安的老百姓知道毛泽东喜欢写毛笔字,为表示对他的敬意,特地用一块古砖刻磨成一方砚石,送给毛泽东。可惜,这方砚台在后来转移时丢失了。这个时期,毛泽东的书法创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以行草为主,用笔恣肆,刚劲挺拔,大气磅礴,形成了个人的独特风格。
1937年平型关大捷后,一位青年作家奔赴延安的途中,从被日军炸毁的废墟中拾得四册名著及《石索》、《三希堂法帖》各两卷,如获至宝。他不辞辛苦,带到了延安。一天,素有“长征才子”之称的朱光和那位青年作家谈得投机,便引他去见毛泽东。毛泽东对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一见如故,殷勤款待。青年作家感动不已,便将自己挎包中那辛辛苦苦背到延安的“宝贝”一股脑儿掏了出来,欲赠毛泽东。毛泽东喜出望外。不料一旁的朱光手疾眼快,一把将书夺了过去。“见面分一半!”朱光面无愧色。“谁说应该归你?……”两人互不相让。青年作家连忙调停,结果是平分秋色。毛泽东得到了两册名著和《三希堂法帖》。
博览群帖取精华
在毛泽东丰泽园故居的书房里,至今仍然存有毛泽东读过的大量字帖和书籍。其中有规整秀丽、形意翩翩的汉代隶书,又有妍美流畅的“二王”法帖;有厚重雄劲、气势磅礴的楷书墨迹,也有逸势奇壮、应手万变的“狂草”,还有在中国书法史上独树一帜的宋徽宗“瘦金体”法帖;不但有中国历代名家的墨迹、法帖、碑文拓片,还有中国历代书法理论著作。因此,毛泽东可以说是“神游书海目览千帖。”
1949年,毛泽东阅读法帖更多更勤了。二十来年的时间里,他读过的帖约有近四百种。“二王”帖及孙过庭、怀素的草书帖,是他时常披阅的。他在访苏的短暂而紧张的日子里,也未忘随身带几本《三希堂法帖》。《三希堂法帖》为清乾隆时期搜集刻印。乾隆皇帝得到晋书法家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鹮《伯远帖》珍贵墨迹三种,很是欢喜,名其收藏处为“三希堂”。乾隆将这三种法帖与内府收藏的自魏晋至明代著名书法家的作品三百四十余件,各种题跋二百余件,汇集刻印,而以《三希堂法帖》命名。这是我国一部书法巨制。1958年,毛泽东请田家英向故宫博物院“借阅那里的各种草书手迹若干”,其中就有《三希堂法帖》。
毛泽东读帖不重版本是否珍贵,而着眼于分析各家的长短,体其风貌,察其用笔、结构、章法等,吸取其精髓,以丰富自己的书法艺术。在中国书法中,毛泽东最喜爱的是草书。而在草书中,毛泽东又最喜欢怀素。毛泽东对怀素的《自叙贴》、《论书帖》、《苦笋贴》等百读不厌,爱不释手。1974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访华时,毛泽东在书房里接见了他。亲切交谈之后,还特地赠送给他一本自己喜爱的《怀素自叙帖真迹》,大平正芳十分高兴。如果拿毛泽东的草书和怀素的《自叙帖》相比,我们不难看出,其中很多字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田家英就认为:毛泽东的书法,特别是草书,和怀素《自叙帖》有相同的地方:一是笔画都较细圆;二是字形都较大;三是在大草的布局上,都采用了行行逶迤、翩翩恣肆的写法;四是“神”上很相似。毛泽东热爱怀素的狂草,但他又不拘泥于此,勇于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家的“毛体”,正如他常对秘书所说的那样:“如果每个人写的字都和字帖或是某人的字一模一样,那书法就停滞不前,没有发展了。”
毛泽东书法的造诣,固然是他转益多师的结果,同时也和他善于从生活中吸取美的营养分不开。诗人杜甫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一诗的序言中这样写道:“往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毛泽东早在1937年就与朱光等人说过:杜甫这段话说出了舞蹈、戏剧等艺术与书法艺术相通,是至理名言。那时毛泽东曾表示想看朱光表演莎士比亚的名剧《奥赛罗》,以便用戏剧艺术来丰富自己的书法。
骨神兼备成一家
毛泽东的著作甚丰,惟对书法艺术的见解,却没有专门论述,因而无法窥其见解的全貌。但从一些片言只语中,还是可以归纳出如下几点:
一、书法里充满了辩证法。他说:“字的结构有大小、疏密,笔划有长短、粗细、曲直、交叉,笔势上又有虚与实,动与静,布局上有行与行间的关系、黑白之间的关系。你看,这一对对的矛盾都是对立的统一啊!既有矛盾,又有协调统一。中国的书法里充满了辩证法呀!”
二、字要骨神兼备。他指出:“人有像貌、筋骨、精神,字也有像貌、筋骨、神韵。”因此,临帖,“最初要照原样写,以后练多了,要仿其形,取其神。”他说,“字和人一样,也有筋骨和灵魂。练久了,就会找到筋骨,写出神韵。”所谓筋骨,是字的形貌、气势和力量;所谓灵魂,是字的内质、神韵。古人的字,一般地说,北碑尚骨,南帖尚神。毛泽东则主张骨神兼备。
三、既广采博取,又独具风格。毛泽东说:“学字要有帖,学好后要发挥。习字要有体,但不一定受一种体的限制,要兼学并蓄,广采博取,有自己的创新,自己的风格,才能引人入胜。”
这些书法理论,是毛泽东从借鉴古人的经验和总结自己的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毛泽东书法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青年时代可谓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多为楷书,字体工而有力,有些写得特别工整。1921年到1949年,可谓第二阶段。在建党初期,特别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那战火纷飞的环境中,他运筹帷幄,为使机要人员传达准确迅速无误,他起草的文电多是行(书)而不是草。三十年代字体清秀,字形略长,上下自左向右略有倾斜。1941年以后变为自右向左略有倾斜,如1941年致毛岸英、毛岸青的信及其前后起草的大量文电等。
1949年进北京以后,可谓第三阶段。这时,情况变了,条件好了,毛泽东除起草公务活动的文电外,还写了一千多封回复亲朋故旧和素不相识的群众的信。从中可以看到他的字越写越好,越写越草。然而,他的复信是视对象而别的,给高级民主人士、老先生、科学家、教授等的书信多为草书,有些写得非常之草;反之,对文化程度低的人,字都写得比较清楚工整。
毛泽东的书体,从学生时代到五六十年代有很大变化,这和笔有关系。新笔写的字笔锋更明显更突出。但主要还是他的功力和字体有变化。要观察毛泽东字体的变化,除从总体上看,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看他的签名。1943年以前“毛泽东”的“毛”字一般都是从上面下来,再这么一转,一笔写成。1943年以后,“毛”字写成四笔,先点三点,然后再竖弯勾。到1948年、1949年,又变了,从1948年2月他修改中央一个文件时写的几封信到1949年9月给宋庆龄或任弼时的信,“毛泽东”三个字中,“毛”字变化不大,“泽东”二字变化则很大。
50年代以后,毛泽东的字变得非常之好看,这和他那时的练字有关系。进城以后,毛泽东的工作虽仍然十分繁忙,但客观条件比进城前好多了,可以看到历代书法家的碑帖,当时中办秘书室的陈秉忱就专门为毛泽东购买书籍、收集字帖,收有各种碑帖数百部。50年代毛泽东休息时书写了数百首古诗词,一首诗往往书写五六次,六七次,甚至十来次。他作诗词也多是书写许多次,且多为草书。毛泽东的书法最好的时期是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例如他书写的诗词,给华罗庚、章士钊的信件等,都非常之美。有一位朋友对我说,看毛泽东手迹是一种享受,看过后还是想看,每看一遍都受启发。毛泽东成了深受读者喜爱的现代书法家。
第四篇: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欣赏
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欣赏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中具有悠久历史的陶器、瓷器和青铜器的基本知识、工艺特点。培养学生欣赏古代工艺美术的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
教学重点:
1.感受各类工艺美术品的外在形式美和特有的人文内涵。
2.从掌握知识和掌握欣赏方法来讲,重点应放在掌握欣赏方法上。
教学难点:
主要是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和了解一下这些各具特色、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工艺。(出示课题)
工艺美术通常是指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造型艺术。它既是物质产品,又具有不同程度的审美属性。作为物质产品,它反映着一定时代、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作为精神产品,它的视觉形象又体现了一定时代的审美时尚。
工艺美术分为实用工艺美术和观赏工艺美术两大类。实用的工艺美术是其主流。为什么实用物品也属于工艺美术品呢?因为人们除了要求满足生活的需要之外,还要求造型上的美观。当买手表时,不是要在同样价格的手表中挑选造型美观、颜色合意的那只吗?谁都希望穿一身既合体舒适,又美观大方的衣服,用漂亮的衣服打扮自己,以显示身份、性格、修养和向上的精神面貌。人们的这种审美要求,制约着生活用品的设计与制作,必须依照适用的尺度和美的规律设计生产,使其既有实用性、又具美观性。因此,工艺美术属于美术门类中既特殊又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是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美术。这种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特点,正是工艺美术的本质特点。
中国传统工艺品大多是历代工匠艺人的手工制作。我们欣赏时,要结合实用功能领略其造型美、装饰纹样的韵律美、材料质地的肌理美和制作工艺的精致美,并通过这些美的感受去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蕴。
今天我们主要从陶器、瓷器和青铜器来进行欣赏和了解
一、1、不论中国还是外国,都是先有陶器,后有瓷器。
人类制造陶器始于新石器时代,约有八九千年的历史。它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创造。这是因为,这是人类第一次利用水和火,改变了黏土的形状,改变了黏土的性质,创造了一种新的物质产品,揭开了科学技术史上的第一页。人类从实践中认识到黏土掺水后具有可塑性,从而可能塑造一定的形状。同时,人类在长期用火的实践中,必然得到成型的黏土经火烧之后可变成硬块的认识,这些都是产生陶器的先决条件。至于陶器是怎样发明的,目前还缺乏确凿的证据。一般的说法,可能是由于沾有黏土的篮子经过火烧之后,形成不易透水的容器,从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启发。不久之后,便开始出现了塑造成型并经烧制的陶器。特别是随着人类农业经济和定居生活的发展,饮水的搬运和谷物的储藏,都需要这种新兴的容器——陶器,于是它们就大量出现,成为新石器时代的重要特征,在人类生活史上开辟了新的纪元。制陶技术有捏塑法、贴敷法和泥条盘筑法等。后来又发明了轮制成形的制陶技术,借助称为陶车的简单机械对陶胚进行修整,制造出造型优美的陶胚。
另外,陶器的烧制温度也有要求,早期陶器的烧制温度较低,一般在600—800C左右。
2.陶器的造型:
陶器的造型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汲水器:如《漩涡纹尖底瓶》;
炊 器:有罐、鼎、鬲等;
饮 器:杯、角、觚(gu)、(gui)等;
食 器:有碗、钵盘等;
盛贮器:有壶、罐、瓮、瓶、尊、盆、缸等。
工艺美术的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本质特征,在陶器中已得到了生动的体现。例如,当时的陶器中最常见的陶罐与陶钵,它们作为一种盛器,为了使其具有尽量大的容积,它们在造型上都具有鼓腹的特点。但是,陶罐与陶钵的用途不完全相同,陶罐一般用于储水和运水,陶钵主要用于炊煮。为了适应这种不同的使用要求,陶罐都是小口、有肩,有的还有较长的颈,目的是便于运水、储水、倒水;而陶钵则无肩、无颈、大口,这样便于炊煮和饮食。
3.彩陶艺术:
中国古代的陶器,以彩陶最为著名。这些彩陶或是以造型优美见长,或是以纹饰丰富引人喜爱,或者是造型和纹饰都很优美。这些陶器,可以使我们清楚地 看到,人类在制作这些最早的生活用器时,就已经根据美的法则在创造。在使用各种装饰纹样时,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重复与多样、虚与实、节奏与韵律等形式美法则。
中国的彩陶图案由最简单的点、线、面组成几何形纹样,来代表某种被描绘的对象,也就是说用最简洁的平面图案来造型或示意。例如有的鱼形只用一个圆点和两条方向相反的弧线来示意。这种具有简明的标志性的特点,反映出中国先民善于从复杂的事物现象 中抓住本质作高度的概括,并用最简单而明确的艺术 语言来表现出事物的特征及与周围事物的联系,从而提炼出标志性很强的纹样。
中国的彩陶艺术不是单纯地模拟自然形象,而是充分发挥创造者的想象力,以意写形,使图案灵活多变。譬如先民们可以将天上的飞鸟、水中的游鱼和人面以意融合成象,表达出鲜明的意境,展现出气象万千的艺术风格。
(介绍《人面鱼纹盆》)
彩陶的制造者很注意图案与器形、视角的关系,力求图案的造型和构成与器形相协调。也注意彩陶图案在不同视角所产生的不同视觉,从而设计出图案在器物上的部位。十分得体地显示出民族文化的风采。(介绍《舞蹈纹盆》)
二、2.瓷器的发展
商代出现原始瓷,东汉至三国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三国以后到南北朝,瓷器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南方有青釉瓷,北方有青瓷。隋唐时期是我国瓷器的一个重要的成长时期,这时瓷器普遍用较高的火候烧成,胎质较硬。瓷器在社会生活中日渐受到重视。唐代开始有了“窑”的专称,它象征着瓷器产量的增长。宋代瓷器产量高且质量好,为明清瓷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元代,我国瓷器大批量行销海外。明清是我国制瓷业的鼎盛时期,造瓷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胎釉细腻,色泽鲜明移植珐琅彩和创造粉彩是当时杰出的成就。
3. 我国瓷器在造型和装饰艺术上的特色
从东汉到南北朝,我国青瓷逐步成熟起来,但这一时期的瓷器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都与青铜器有联系,这时瓷器的造型特征是清秀挺拔,与当时人们的审美爱好相一致。
隋代瓷器造型有以下特征:
(1)胎体的可塑性和耐火性能加强,显得秀气。
(2)罐类器形一般为短颈、直口、圆腹。
(3)器物为小平底,底下有圆饼状实足。
隋代瓷器的纹饰常见的有几何纹、花卉纹、动物纹、人物纹,色彩也比较丰富。(重点介绍《白釉象首龙柄壶》)
唐代烧制瓷器的地域扩大,产品增多,青瓷、白瓷、三彩陶代表了唐代陶器工艺的最高水平。唐代瓷器作为商品广泛流传的海外,瓷器“自唐代始而有窑名”,这种传统习惯一直沿用的现代。唐代瓷器造型繁多,装饰更加丰富,采用手法有绘画、刻花、印花、捏塑等,内容包括日月、花草、树木、动物、人物、建筑等。五代时期继承了唐代的制瓷风格并有所发展,其中密色瓷为当时瓷器的最上品。五代时期一些重要的瓷窑体系基本形成,如定窑、耀州窑、磁州窑等。
宋代制瓷业比唐代规模更大,名窑众多,工艺水平超越前代,达到繁荣的新阶段。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它的主要标志是全国已形成了有代表性的瓷窑体系。影响最大的是被后世称为五大名窑的“汝窑”、“官 窑”、“哥窑”、“钧窑”和“定窑”。
“汝窑” 的窑址在今河南省临汝,宋代属汝州,故称汝窑。
“官窑”一般指官方办的窑厂。
“哥窑”是因相传南宋时有兄弟二人均在今浙江省龙泉烧制瓷器,各有特色,兄所烧制的瓷器称“哥窑”弟所烧制的瓷器则称“弟窑”。
“钧窑” 的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古代属钧州,因而得名。
“定窑”的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古代属定州,故称“定窑”。
宋代的瓷器不仅创造了许多优美的造型,而且在釉色的运用上,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
元、明、清三代,中国的瓷器仍不断有所发展。白地蓝花的青花瓷器,始于元代,成熟于明代,并成为明、清两代瓷器生产的主流。
三、在中国古代早期的工艺美术中,如果说陶器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的象征,那么青铜工艺便可成为奴隶社会工艺美术的典型代表。
人类经历了原始公社时代的漫长跋涉之后,进入了奴隶制社会。在中国,作为奴隶社会文明标志的,是青铜工艺。史家把奴隶制时代称为“青铜时代”。
青铜器的发达的铸造工艺充分体现了中国奴隶制社会时期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水平,它的丰富多彩的造型和纹饰,集中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杰出的艺术创造。
1.什么是青铜器
青铜是铜和锡铅的合金,因为红铜(纯铜)的熔点很高(1083C),而硬度较低,加入锡,可以降低熔点(700—900C),而且增加硬度,在应用上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人类在使用铁器以前,广泛地使用青铜铸造各种器具。
2.青铜器的分类
青铜器的范围非常广泛,从功能上大体可分为四类:
(1)礼器:商周时期,一些日用青铜器由于用作祭祀和典礼时的陈设而被赋于特殊意义,成为青铜礼器。如鼎、鬲、尊等。
(2)乐器:到春秋时期,乐器在祭祀和典礼中更是不可缺少,所谓“钟鸣鼎食”即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如饶、钟、铃、鼓等。
(3)兵器:现出土的兵器以春秋战国时最多。有戈、钺(yue)、矛、剑、镞(zu)等。
(4)工具及车马具:如犁、锄、镰、铲、斧等。
此外,青铜日用器从用途上的主要分类有:食器、酒器、水器、日用杂器四种。其中以食器、酒器为主。
3.青铜工艺在造型和纹饰的主要特征:
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突出 成就,是丰富多样的造型和纹饰,以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艺术风格。
中国的青铜工艺,以商、周两代的青铜器为代表,如最重要的是所谓青铜礼器——鼎。鼎是古代的煮食器,其造型特征为由腹、足、耳三部分组成。腹可以盛物,足可以扬火,耳可以穿杠搬运。鼎是青铜礼器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品种,它的实用意义是盛放或烹煮食物,但它的价值却体现在对礼治的维护上。一般多用于奴隶主阶级的祭祀和宴饮,具有区别尊卑贵贱的功能,是奴隶主统治权力的象征。文献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又有成语“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
如《司母戊方鼎》,形式厚重华丽,充满了神秘、威慑的色彩。司母戊方鼎是迄今出土的所有鼎中最大最重的,它还有一段传奇的经历。1939年3月,这只鼎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吴玉瑶家的农田中,因鼎太重太大,移动困难,人们便想锯断大鼎,然后运出,但仅锯一足,便锯不断,于是悄悄地把鼎埋起来。后来消息走漏,日本人来搜索未成,便出价70万圆伪币收购,当地人们巧妙地送出另外一鼎,算将此鼎留下。
抗战胜利后,1946年6月,大鼎重新掘出,但已失去一耳(后来补上),先存放于安阳县政府。同年十月底,当时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60寿辰,当地驻军将大鼎作为寿礼,用专车运抵南京,保存在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后来,国民党政府曾想将此鼎运往台湾,终因过于困难,才打消了这一念头,建国后,此鼎存于南京博物院,1959年拨交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已成为镇馆之宝。
西周中期以后,青铜器的神秘色彩逐渐淡化,风格趋向简朴,追求朴素、典雅之美。如《孟鼎》,造型雄伟凝重,纹饰简朴。
春秋中期以后,青铜器逐渐变成供统治阶级享用的生活用品。青铜器的造型趋向轻灵、奇巧,装饰手法写实,纹饰也易于理解。如,莲鹤方壶》,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另外《曾侯乙编钟》是最重要的出土文物,编钟共56件,分上、中、下三层。经检测每件编钟不仅都能发音,而且能发两个不同的音,可以 演奏各种现代乐曲,而且音质纯正,音色优美。这是 目前世界上仅有的保留着原有音响的一套特大型定音古乐器,也是世界上保留下来的最古老的12个半音的乐器。(录象:曾侯乙编钟)
秦、汉时期,由于铁器和漆器比青铜器更方便,从 而逐步取代了青铜器,青铜器便向轻便、精巧、实用的生活用器和观赏器方向发展,它们往往以实用和美观的高度统一而引人注目
第五篇:中国古代雕塑欣赏
苏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16册
第九课 中国古代雕塑欣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主要艺术成就及其艺术特点,初步学会欣赏中国古代雕塑的方法。
(2)让学生从感受形象人手,在了解作品社会背景的前提下,加深对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埋解,从而提高欣赏能力。
(3)激励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惑。【教学重点】
中国古代雕塑在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艺术特点。着重介绍秦始皇兵马桶、霍去病墓前雕塑、六朝陵墓雕塑等典型地域的代表性作品。【教学难点】
中国古代雕塑的表现形式和时代特征。【课前准备】
教师:中国古代雕塑相关图片若干或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查找相关文字、图片材料(课前教师可让学生分组查阅有关中国古代雕塑的资料)。【教学过程】
提问式导入
☆什么是雕塑?你认为什么样的作品可以称作是雕塑? ☆你对中国古代雕塑了解多少?可以给同学们举些例子吗? ☆关于秦始皇陵兵马桶,你知道多少? ☆汉代雕塑有怎样的特点? ☆霍去病墓前雕塑整体风格是怎样的?谈谈你认为最经典的作品? ☆南京是六朝古都,你是否了解一些六朝时期的作品? ●下面我们就一一来解答这些问题
☆雕塑是以可塑或可雕刻的物质材料,通过不同手法制作的能表达艺术家思想、观念、情感的具有三维实体的造型艺术。按其形态,一般可分为圆雕和浮雕两大类。按用途可分为架上雕塑、纪念碑雕塑和园林雕塑。按材质可分为泥、木、石、铜、陶等。(展示图片,区分不同材质的雕塑,区分圆雕和浮雕。)☆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雕塑创作的成熟和繁荣时期。当时的厚葬之风日益普遍和兴盛。因而使各种形制的雕塑殉葬品的制作发展更快。这一时期,数量可观,规模宏大的当数1974年陕西秦始皇陵东侧的重大考古发现——秦始皇陵兵马桶。目前共发掘四个俑坑,面积达2万余平方米,共出土与真人、真马相仿的陶桶、陶马7000余件。犹如在大地下面埋藏着一支气势滂湃的地下军队。发现如此庞大、逼真,数量众多的陶俑群震惊了世界,令人惊叹不已,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补充八大奇迹
1、埃及金字塔
2、巴比伦空中花园
3、亚历山大灯塔
4、罗德港巨人雕像
5、宙斯神像
6、阿提弥斯神庙
7、摩索拉斯陵墓
8、秦始皇兵马俑地下军阵)
这一大批兵马桶,不仅显示了昔日秦国的强大与秦始皇的权威,而且让人感到古代雕塑工匠高超的智慧和非凡的雕塑水平。从全局看,尽管军队列阵是严整的、肃穆的,但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却是模制与手塑相结合,人窑烧制后再加彩绘。
个体形象力求模仿真实,注重细节,如发式、服装等,塑造得都很具体。尽管那个时代距我们很遥远,我们似乎仍然能真实地感受到当年秦军队的雄威。
(多媒体图片:秦始皇陵俑阵图2一3张,局部图片2张,军吏桶、将军桶、跪射武士俑各一张,兵俑头部特写4张。)☆汉代厚葬风日盛,封建统治阶级中大小人物几乎邵想把自己生前享受的东西,统统带到他们想像的死后“世界”中去享用,除了日常生活器皿外,还要把难以人墓的家奴、护卫以及仪仗队、乐舞百戏等制成陶佣随葬墓中,供其死后使唤、娱乐享用。这些除了与封建统治者的迷信思想有关外,更重要的体现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恋恋不舍。
☆在封建社会里,帝王、贵族为了巩固他们的统制地位,炫耀其显赫声势,而盛行厚葬。在他们的陵墓区里,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制作了大量陵墓雕刻作品。这些作品成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最重要的部分。
☆霍去病墓前石雕的种类和布置方式,有别于后世帝陵前的石像。石雕充分利用山石的自然形态,依石似形,梢加雕凿求之神似,种类繁多,形象古拙,手法简练,风格浑厚。这些石雕采用不线雕、圆雕和浮雕相结合的手法,以关键部位细雕、其他部位胳雕的写意方法,突出对象的神态和动感,给我们留下了一组风格粗犷古朴、气势豪放的陵墓石雕艺术珍品。其中“石刻立马”为主题雕像。石马昂首站立,长尾拖地。腹下雕有手持弓箭、之首的人像。高大的战马气宇轩昂,四蹄踏翻凶恶的敌酋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纪念碑式的作品。其余则围绕这一主题,与坟墓所象征的环境结合起来做全面性的烘托。(多媒体演示图片:霍去病墓整体图片一张、《石刻立马扒《伏虎》等图片若干。)☆南京是六朝古都,在南京及其附近地区有32处南朝陵墓,每个陵墓前郡有石雕群。主要是锻磷、天禄、辟邪、石柱、碑等。这些雕刻形象生动,气势宏伟,有菱形的石柱和有翼的石兽,反映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珍品。
(多媒体演示图片,萧景墓石辟邪、六朝陵墓神道石柱、萧道生墓石戳鳞等图片约1幅左右,供学生欣赏)作业:
1、结合历史知识,谈谈你对秦始皇的评价。
2、你还知道哪些著名的陵墓雕刻?他们有什么显著的特点? 教学反思:
在教学组织中,我抓住两部分重点讲解:陵墓雕塑与宗教雕塑,并欣赏范例。在教授学生正确的欣赏方法后,给学生自主的观察、思考、判断和想象。因为艺术作品的欣赏不仅是理性的逻辑推断,更带有许多情感因素,在不少场合下又不一定能说出多少道理和根据,只能凭直觉和感受。只要学生能勇于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就应给予鼓励与肯定。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完成欣赏过程,最后产生共鸣、得到心灵的净化,获得美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