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蒋介石的家情家事有感
读 蒋介石的家情家事 有感
最近在图书馆偶然看到这本书,因为名字引起了我的兴趣,加上对历史了解甚少,抱着开拓眼界、了解历史的想法,我借阅了这本书。
这本书只是有关蒋介石生平介绍的其中一本书,主要以蒋介石为中心展开,描写了他身边的人和事对他生活、政治的影响,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蒋介石,共同造就了这样一个历史人物。
固然蒋介石作为国民党后期的领导人犯了一些错误,对中国的发展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响,但我觉得读这本书不应该带着偏见看他,应该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重新认识他,了解他。
蒋介石并非很多有名的历史人物那样出身名门贵族,和他的第四个太太宋美龄的家族更是无法相提并论,虽然他的家庭也不贫穷,可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富足人家,他的乡亲们不会想到他们眼里的无名小卒居然是后来国民党的领导人,当然,这是与蒋介石的性格和奋斗分不开的。蒋介石在15岁与毛姓女子结婚,依旧求学,后来进城求学开拓了眼界,为了让自己实现抱负他不顾一切的反对与困难来到日本求学,这之中的艰难可能只有他才清楚。后来由于母亲的一再要求,他不得不中断在日本的求学返回中国,可是这并未对他造成影响,使之后的他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随着他的努力和不断奋斗以及他灵活的头脑和聪明的手段使他在事业上逐步提升,影响力逐步扩大,黄埔军校的校长已经不足以满足他的追求,他逐渐在国民党内部发展自己的人脉,笼络拥护他的人最终获得领袖的地位。当然这一路走来他也有贵人相助,曾经帮助过他的人他在后来都给予了他们很多的权力和物质的回报,并在党内安排了众多自己的亲信以拥护自己,对于他的亲信的贪污腐败更是视而不见,似乎也是国民党失败的重要原因吧。他为了自己的远大抱负不懈努力,这一点我觉得很值得我学习,我还缺少他的那种坚定了一个目标就不会放弃的精神,并且他能在几乎所有人都反对的时候依旧不放弃,无论对于我们哪个都很难做到。但是他也有他的缺点,他对权力的渴求到了膨胀的地步,安排了众多的亲信在辅佐自己,使他的执政不得人心,而且他性格暴躁,不虚心接受他人建议,通常独断专行,也就导致了他后期的被逼下野。作为一个父亲,他努力栽培蒋经国,为了不使自己创下的产业落到他人手中,他最终将蒋经国成功的推举上位,他利用宋美龄的人际获得了大量的美国支持,就算这样,贪污的国民党人依旧没有成功,最终逃到台湾。
其实我觉得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出国民党失败的必然性,国民党似乎还具有一些清末王朝的特点,贪污腐败极度严重,领导人无法正确领导,每个人都在国难之时只能想到自己的利益,对于国家的命运毫不关心,人人为己,人人贪钱,这样一个党怎么能领导我们? 读书之后,我觉得我应该学习蒋介石身上优秀的品质,作为一个历史人物他依旧有他的历史价值,理性的看待这个历史人物,提升自己,不懈努力。
第二篇:读蒋介石日记有感
读蒋介石日记有感
苏照龙6100511069
中国历朝历代都会有一些备受争议的名人,对于这些人从没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在中国近代就有两个备受争议的伟人,一是毛泽东,另一个是蒋介石。今天我就对蒋介石就我自己所掌握的资料来一次比较客观的评价。
古往今来伟人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功过并存。蒋介石作为民国时期最高统帅也不例外。蒋介石生于 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九月十五日),逝世于 1975年 4月 5日,活了 88岁。他一生经历了近、现代中国的许多大事。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讨袁、护法;孙中山逝世后,领导北伐、清党、剿共、抗日、内战,很长时期内担任中国党、政、军三方的最高领导人,位居“元首”。既和中国共产党有过两次合作,又两次分裂。1949年后退到台湾,既坚持反共复国,又坚持一个中国,在活过 88年以后去世。在部分人的口中、笔下,他被神化、美化为千古完人,光同日月,“高勋盛德”,“光华流泽”;但是,在另一部分人的口中、笔下,他则被鬼化、丑化为人民公敌、元凶首恶、民族败类、千古罪人。
两种情况,简单的捧和骂,都背离蒋介石的实际本性,下面我就据一些具体事件来分析一下蒋介石。
一、蒋介石早年思想
蒋介石生于晚晴的一个盐商之家,早年曾留学日本,思 1
想也比较开放,相比与常人视野比较宽敞,它曾极度反感中国的旧社会还有乡绅制度,后来归国参加革命,追随国父孙中山,决心推翻旧政权,坚决拥护孙中山,五四期间曾大量阅读有关共产阶级的图书文献,并认为共产党的理论和方法可取。1923年,正直国共合作期间,蒋介石曾担任访苏代表团团长访问苏联,在国民党和共产党问题上蒋介石认为共产党受苏联共党操控不可取,他坚持一个主义一个党,中国人民的路始终要国人自己走,大权不宜旁落于他国之手。
二、个人修养
蒋介石注重修身,这与他比较崇拜晚清重臣曾国藩、胡林翼等人有关,他曾节录曾国藩的“嘉言”作为自己的“借镜”。其内容有:“虑忘兴释,念尽境空”;“涵咏体察,潇洒澹定”;“韬光养晦,忍辱负重”;“以志帅气,以静制动”;可见蒋对曾推崇备至,蒋介石自行和写日记的好习惯也受曾国藩影响很大。蒋介石还好色,为了戒色他曾和自己做过数年的心理斗争并最终取得成功。
三、不抵抗之说
1937年七月七日抗战全面爆发,之后蒋介石邀集各界人士 158人在庐山举行谈话会,讨论《应战宣言》。该《宣言》空前坚决地声称:“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可见蒋在当时全民抗战之决心。但是,由于当时牵涉的问题利益异常复杂,而且蒋介石对打败日本完全没有信心,所以对于这份宣言应否发表,何时发表蒋介石自己也犹豫不定。后来经过传播已经改变蒋介石当时的本意,最后竟变成蒋介石不抵抗之说。
四、国共和谈
这里的国共和谈也和大家所熟知的版本不一样。事实上蒋介石再三邀请毛泽东赴重庆和谈,毛泽东当时是不敢去的,后来是斯大林催促毛泽东前去赴会,毛没办法才去的。蒋介石也曾想过在重庆杀掉毛泽东,但碍于共产党军队众多而且还有苏联在背后支持所以没敢下手。
中国历史悠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每个特定历史时期总会有那些个力挽狂澜的人来拯救黎民于水火,然而这些大人物也会有很多人格缺陷,这是可以理解的。通过读书,我发现很多被遗弃的历史,正如读蒋介石日记,我了解到国民党和蒋介石并不是坏的无药可救,而共产党和毛泽东并不是好的一塌糊涂,所以我们要好好读书,为往圣继绝学,不辜负那些在抗战中英勇牺牲的人们。
总的来说,如果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没有国民党和蒋介石,中国也许已经灭亡了,所以我们没办法凭借只言片语来全面评价蒋介石这个人,我们只能根据史料和当时国内环境来一步步了解蒋介石、来还原真正的历史。
第三篇:读蒋介石有感
读《我所认识的蒋介石》有感
本书是冯玉祥将军和蒋介石在政治上分手之后,在美国口述,并由其夫人李德全笔录而成的。1928年冯玉祥与蒋介石换帖结盟,拜为兄弟,开始了20年的合作关系和私人交往,过从之密,交往之久,非一般人能及。故冯玉祥对蒋介石的了解可为入骨三分,读这本书让我更确切的了解蒋介石。
读完本书,我感到非常气愤,真不知道国民党内的那些人为何要推选蒋介石为国民党主席。蒋介石消灭异己,迫害中国骨肉同胞,在国家存亡的关键时刻不抓紧抗日救国,采取不抵抗策略,白白让日本人占据祖国大好河山,却一刻也没停止过剿共。可见蒋介石是将自己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要不是张学良杨虎城两位爱国将领发动兵谏,蒋介石也许会在中国彻底灭亡之后才会想起还有抗日这一件事。冯玉祥一直在跟蒋介石谏言,可蒋介石每次都义愤填膺的答应后就没了下文,可见蒋介石是一个多么言行不一的人,靠他救中国显然是奢望!所以说只有共产党才是这个国家的中流砥柱。共产党爱民如子,而蒋介石却养了没用的嫡系军队,任由他们搅民扰民。当然国名党中还有许许多多忠贞爱国的热血人士,冯玉祥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可是,一度我非常不理解:国名党内部不是有很多人不赞同蒋介石的做法吗?那为什么他们不联合起来推翻蒋介石,组成一个真正爱民护民的国民党?而不是只是谏言,谏言不成功也只是眼巴巴观望,而不能真正救国救民,那些人有血性,有见识,却只是在一旁干着急,没办法。如今,我看完这本书,想了很久,得到了一个答案:首先,他们秉承孙中山的愿望而联结在一起,不愿轻易破坏国名党这一联盟组织,并且国名党已经上了“轨道”,影响力广大,这样的形式总比单个团体来的来的有分量,有力量。再者国名党是他们为了共同目的组建的,党内每个人对国名党都抱有极大的期望,纵然有缺点却还是报以救国救民的愿望。况且当时共产党力量薄弱,国名党是支撑国家的唯一大党,当时国名党就代表中国,所以说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有听信谗言的情况,总比君主专制强得多吧。当然封建残余的势力使得国民党内只能只听蒋介石一个人指挥,虽然有意见最多也只是谏言,还没有人敢当面与蒋介石作对,推翻蒋介石的统治。还有当时的国名党也刚刚建立,一旦内部叛乱,国民党或许会瓦解,那么中国就没有一个统一政党,与其这样,还不如将观其变,等着它自动慢慢走上救亡图存之路。或许出于以上的缘由还有当时复杂的社会环境才会有蒋介石超控政局的局面,以至于他毫不顾忌地执行贯彻自己的个人主张,置中华民族于水生火热之中。
还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立了,毫无疑问只有中华民族真正的统一抗日,抗日战争才会取得胜利。一直很尊敬那些用血肉来保家卫国的战士们,然而却没有想到,他们的处境会是如此艰辛,他们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可却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能获得。我一直认为只有红军战士们条件艰苦,想不到那些国民党军队(除蒋介石的直系亲信军队)根本吃不饱穿不暖,很多人怀着救国梦想还未上阵就饿死在路途中;军长根本就不把他们的命当命,有随意地枪杀的,有受伤任其自生自的,有活活被闷死的。。。这样的军队会有战斗力吗?这样的党派会得人心吗?这样的领导集团会取胜吗?不会,根本不会!蒋介石对军队士兵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装做不知道;压迫其他民族;放走汉奸汪精卫;命特务杀害大量的热血青年,民族志士;鼓励贪污;带头不守法。。。诸如此类罪行注定了他要失败,注定被人民所唾弃。
蒋介石任用小人,听信谗言实际上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与地位,他百般讨好那些人,只能够用直系亲属都是为了让获取他们的支持,巩固自己的权力。当然,我不能从一个方面来看待蒋介石,他也有他出众的部分,不然他如何能做国名党的主席呢?他对中国的发展也必定起了巨大的作用,不然又怎么会获得很多后人拥护呢?这本书帮我从一个方面认识到了蒋介石,我不得不说蒋介石不是一个好人。但值得我进一步去认识他,他应该不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坏人。
读完这本书我还被民众的热血与爱国而感动。当时不管多么贫穷的一个人,哪怕只剩身上的一件毛衣都拿来捐献!大家纷纷出力出钱,没什么比抗日救国更重要了,没什么比保家卫国更迫切了!统一的民族,统一的行为,统一的心愿,统一的气势,这才是真正的中华民族!
第四篇:读《天下得失—蒋介石的人生》有感
读《天下得失—蒋介石的人生》有感
我读的是《天下得失—蒋介石的人生》这本书,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的一些感受。
一·《天下得失》标题简介
本书主标题是“天下得失”,蒋介石的天下既在中国得之,也在中国失之,既顺民心而得之,又逆民心而失之。这样惊天动地的一得一失,竟在蒋介石一生中实践,在中国历史上也称得上是绝无仅有的。这是何等的生命体验?什么样的人能承受这样巨大的人生起伏?经历了如此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竟还能如此“淡定”。这样的“淡定”,世间又有几人能做到呢?即使不承认蒋介石是“伟人”恐怕也不能不承认蒋介石是一个“非凡”之人。
本书副标题为“蒋介石的人生”,通读该书确实可以看到从蒋的孤儿寡母时代到大陆失败其所经历的种种,但可惜的是这只是蒋的半个人生,即前半生。书中缺少了对蒋在台湾时期的后半生的考察,这确实是个缺憾。本书的主人公是蒋介石,故所有论述当以蒋为中心来展开,但是个别章节对此把握似可商榷。尤其是第九章中讲到“戡乱动员”时,作者更多的是讲述国民党如何实行该政策的,而没有去着重的考察在这一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蒋的表现如何。
二·相当的真实性、客观性
《天下得失》一书的三位作者都是民国史研究领域的专家,他们可以接触到一般人很难接触的第一手档案资料,这一点在本书的注释中得到充分体现:本书所依据的基本史料是近些年来才开放的蒋介石日记,其他史料则有《总统蒋公大事长编初稿》、《事略稿本》这些蒋介石研究的核心史料;同时还辅之以档案、回忆录与报刊史料。从史料上来看可谓十分丰富,这就保证此书绝非人云亦云之作,读者可以从中获悉原来所不知道的历史真相。
三·《天下得失》内容简介
第一章名为“从孤儿寡母到孤家寡人”,王奇生通过研读蒋介石日记、蒋介石年谱初稿等史料,发现了蒋介石具有浓厚的“恋母情结”这一秘密。蒋从小丧父,“孤儿寡母”二人相依为命,这一独特的成长环境,使他对母亲具有独特的依恋之情,这种依恋之情以至于妨碍了蒋结婚后正常的夫妻感
情,这种依恋之情也使蒋的性格中带有了某种女性化的阴柔色彩。“孤儿寡母”的成长环境,难免使母子二人受他人欺凌,而这竟成为了蒋介石建构自己革命思想起源的素材;同时,这种成长环境也使蒋只信任自己的母亲,丧失了对他人之信赖,掌握权力后沦为“孤家寡人”。王教授采用一种类似“心理史学”的研究视角深入剖析蒋介石的人格与内心世界,为蒋介石当权后的一系列政治举措提供了新颖而颇有趣味的解释。
这本书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专著,而是一部论文集,分别由三位作者完成。每章独立成文,但又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那就是展现蒋介石复杂的人生。主要内容仍未脱离蒋的政治与军事,其包括与党内的斗争放到派系、地缘和代际中,与地方军事势力的博弈及与亲属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也讲述了政治制度变革及经济改革和与中共军事斗争中的蒋。与中共的斗争方面,集中聚焦于1945-1949年,而没有抗战时期和苏维埃时期,甚至是更早时期。同时也在蒋的人际关系上,虽然仅仅是集中在孔宋身上,但做出了初步的研究,打破了我们一直印象中的“四大家族”作为一个整体的印象,展现了国民党高层内部的人际关系复杂多变的场景。其中只有第1章与第11章关注了蒋的性格与阅读情况,可以说是生活中的蒋。这种描画更多的是展现作为政治军事领袖的蒋,而非作为生活中的人的蒋。其面相不免有单一之嫌。无论如何,本书都是值得一读的关于蒋介石研究的著作。这本书的内容可以大概分为三类,即蒋的自身、人际关系、与中共斗争。性格决定命运,不可否认成长经历与知识够成对蒋介石的性格起了重大影响。人际关系部分则揭示了蒋介石的人脉来源以及成败。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蒋介石的得失,无疑与这种人际关系和派系斗争有密切的关系。而也正是这种党内派系的斗争与其在外部与中共的党际之争,动摇了国民党的统治,从这个方面来看蒋介石得天下的同时也注定了其要失天下。而作为党国领袖的蒋介石的得失无疑也是国民党天下的得失,结果仍不免天下得失赖一人而已。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蒋介石对教育、学术能给予财政上的积极支持,让公立学校教师收入维持正常,是有一些原因的。据《天下得失》所述,蒋在国民党内资历太浅,以武人骤登高位,不断受到西山会议派、汪精卫、胡汉民、冯玉祥、桂系等势力的挤压。北伐胜利,出现宁汉对峙,更加剧了
蒋氏的“合法性危机”,不得不在党内寻求元老的支持。于是,吴稚晖、蔡元培、李石曾、张静江这4个元老级中央监察委员,成为蒋介石的“商山四皓”,以罗家伦的说法,“他们仿佛代表一种道德的势力”。正是由“商山四皓”领衔,以中央监察委员会名义提出弹劾共产党案,得以发动“四·一二”政变。吴稚晖、蔡元培、李石曾在学术界、教育界均有着特殊的地位和声誉,蒋为投桃报李,不得不虚与委蛇,因而在下拨教育文化经费方面也就比较“慷慨”。另一方面,蒋从行伍起家,其嫡系人才不足,不得不借重学术界的贤能之士为他服务,也借此收买天下人心,翁文灏、罗家伦、俞大维等等就是例子。故中央大学教授郭廷以说:“1932年以后,教费从不拖欠,教授生活之安定为二十年来所未有„„”(《近代中国史纲》)但这种黄金岁月只维持了5年,抗战爆发以后即每况愈下,到战后甚至出现了名教授参加“反饥饿”大游行的事例。
表面上,蒋介石对学术界名人颇为尊重,但他改善与知识界的关系是出于实用主义的考虑的。当这些知识分子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后,蒋内心十分愤怒,甚至鄙夷。蔡元培表面上地位尊崇,一旦对蒋作出批评,参与一些维护民权的活动,蒋即反目成仇,将蔡的盟友杨杏佛暗杀掉。1940年3月,蔡元培在香港去世,举国哀恸,蒋却在日记中说:“其在教育上与本党主义之功罪而言,以吾所见者,但有罪过而已,尤其是教育受其乡愿式之影响更为恶劣也。”(《天下得失》第103页)只谈民国著名知识分子短期拥有的言论自由和舒适生活,无视国民党暗杀、监禁过多少持不同政见的知识分子,看不到蒋介石对知识分子“用完即弃”真实内心,只能说是有些作者太喜欢涂抹亮色。
西南联大的龙云背景
西南联大在抗战大后方所取得的骄人成绩,屡屡成为知识分子们的热门话题。谢泳《西南联大与中国知识分子》出版较早,当时史料整理还不充分,属于草创之作。涉及西南联大的回忆录中,何炳棣的《读史阅史六十年》、何兆武的《上学记》均极受欢迎。
西南联大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培养出众多顶尖人才,产生了丰硕教学成果,师生们的努力值得敬佩。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西南联大的相对
独立性,也与割据势力“云南王”龙云有一定的关系。抗战以前,西南地区一直对蒋介石政权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以江浙皖地区为实力基础的蒋介石对此无可奈何,对割据云南但不参与反蒋活动的龙云集团加以优容。龙云名义上尊重中央,实际上却另搞一套,令蒋十分头疼。抗战军兴,西南成为抗战后方,云南的重要性陡然上升,蒋介石也势必要加强对云南的渗透,蒋、龙矛盾激化。
《天下得失》指出:“从抗战中后期开始,当龙云感到其自身统治地位受到威胁时,对于在昆明的西南联大学生和教工以及民主同盟等参与的民主运动即采取眼开眼闭的态度,以此引以为对国民党中央政府的抗衡力。龙云的有意放纵,使云南的民主运动一时风起云涌,并使昆明有了‘民主堡垒’的声誉。”(第146页)龙云还秘密加入民盟,与中共建立起秘密委员会,“讨论团结西南几省实力派反蒋的问题”。昆明暂时性的民主气氛,其实有着多方博弈的因素。这个复杂的历史背景,其实仍有待史家进一步加以发掘。
四·对蒋介石的正确评价
急于作出评价,往往是作者想让历史为其当下的目的服务。为达到“致用”效果,必然伴随着越出学术规范的行为:挑选对自己观点有利的史料,无视与之相冲突的史料;渲染夸大事情的某个侧面,故意不提及事件的全貌。同情或敬仰某个历史人物,即不加分辨地采取百分之百支持的立场,无视他的缺点和阴暗一面,甚至将缺点转换成优点,将失误吹嘘成功绩。这是大量人物传记中出现的通病,特别是由门生弟子、亲朋后辈所撰写的更加突出。历史人物研究,最终是将人还原为人,进行“去神化”,也避免“鬼化”,更应避免将以前被“鬼化”的人物再加以神化。在中国,领导人的一举一动,一政策一方针都对国家与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无论是蒋介石还是毛泽东都是如此样人。国共两党出于政治斗争需要而极力丑化对方,这就导致蒋、毛等人在两岸的不同形象。就蒋介石而言,共产党称之为“人民公敌”,而国民党则尊之为“古今完人”。蒋的真实面目则被深深笼罩在云雾之中。蒋介石被毛泽东打败退至台湾,但我们不能以成败论英雄„他是在革命失败
了,但我们不能将其丑化。将其还原为人,以一种客观、真实的态度去评价他。还原蒋介石的本色,从他的得失中吸取教训,让历史告诉我们未来。这才是研究历史的真谛。
第五篇:读《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有感(共)
读《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有感
读完这本书,最有感触的一句话就是——“人的本相常常迷失,历史的本相也常常迷失
还原历史的真相,是每一个爱好历史的人的责任,而杨天石先生的这本书,给读者还原了那个妖魔化的蒋介石,为历史呈现了一个真实的蒋介石
其实,蒋介石是一个在历史中熟悉的陌生人,在读这本书之前,我的感觉就是他是民族的罪人,是导致台湾不能统一的一个因素,但读完了这本书,我有了对他的新的看法,我学会用一个辩证的方式去看待一个真是的蒋介石
看完书以后,我总结出杨天石先生是结合蒋介石日记从以下六面去解读:一是早年经历与思想,二是北伐前后,三是抗战期间,四是国共矛盾,五是对内政策,六是家庭生活。
从早年的经历和思想看蒋:一是很有血性和革命志向,充满侠义之气,爱国意识浓,厌恶外国列强和洋奴。二是很勤勉好学,读过很多书。三是受苏俄影响很深,思想有个从左到右的转变过程。其独裁专制自立思想的源头来自苏俄,这也是后来武装清党的来由。四是重制欲和个人修身,也认识到自身暴躁、好色、多疑一面,善于自省和自励,有常人很真实的坦诚一面,甚至将贪欲色心起伏都写在日记里。五是有下海从商做投机证券物品交易的经历,贯通江浙财阀资源,为以后的权势积累人脉和财物基础。从北伐前后看蒋:一是访苏近三个月的经历使其政治取向和智慧获益良多,并影响其一生,其对付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手段和方法很多恰恰是从苏俄学来的。二是“中山舰”事件并非如以前教科书上说的是蒋反共清党的开始,其实是西山会议派阴谋挑拨、蒋汪猜疑关系恶化的结果,中共做了替罪羊,并因误会使裂痕愈深。三是蒋在北伐问题上其实是主战上进的,比胡汉民和陈独秀更激进;与胡之争,只因政见不同,而非完全是私利;蒋小心经营孙中山的政治遗产,很有识见和作为;其善于反省和自责,不能说完全是矫情和虚伪。包括其三次以退为进,也有真正退的成分,但一上道是不可能停下来的。这种戏法如果没有驾驭全局的能力和实力,恐怕会弄巧成拙,不是谁想玩就能玩得的。
从抗日期间看蒋:一是蒋为了统一各方抗日力量,作了很多真诚的让步;将汪胡等联合起来,而自己虽然是中原大战后胜利者却甘愿退出,这是顾全大局的表现;其迟疑、观全局、综合各方考虑,使之反而下不了决心拼死立马对日开战,其对国际调解抱有幻想,并拟以拖字诀为全面抗日赢得时间,并非是一意卖国投降。二是淞沪会战、保卫南京是战略失误、估计不当,无谓损失很大,但也有其迫不得已的一面;开辟新战场是为了分散日军兵力,粉碎其占领华北的侵略计划;其能顶住主和派的压力,有较强的抗日决心,并有过许多感人激昂的言行,一直有抗战的持久和艰苦的思想准备。三是亲自掌控对日秘密谈判,但大节和主流还是爱国的,并对日方的诱降一直保持着十分清醒,坚守着底线,算得上是位善断和意志坚决的雄主;蒋是个民族主义者,与汪精卫和唐绍仪的卖国嘴脸和孔祥熙等求和派完全不同;军阀吴佩孚在这一点上也是爱国和有骨气的。四是蒋受苏联将出兵的忽悠,接受现实先“恢复卢沟桥事变前原状”为条件和底线应是理智和无奈之举,并非就此证明出卖东三省,其思想中有捍卫东北主权的一面;“九一八”事变后放弃抵抗和退守关内并不完全是蒋的意见,张学良应负更大的责任;苏军进攻波兰和英法对日宣战,使蒋心中的期待成为现实,并将抗日战争与世界战争联系在一起。五是蒋力挺东北及其他中国固有领土的主张,但美国因需借助苏联而出卖中国的利益,开罗会议相对较公正,确立东北、台湾等地回归中国;而雅尔塔会议对中国不利,并使苏联严重侵占中国利益。
从国共矛盾看蒋:一是重庆谈判是斯大林做了工作的,本来是蒋设的“鸿门宴”,整个过程,蒋有扣留、审治还是授勋、礼送的心态考察。二是抗战期间,蒋和中共维持着一种复杂而又微妙的关系,抗战头两年,毛对蒋较满意并给过蒋很高的评价,后来特别是皖南事变后,毛对蒋的印象愈来愈坏。三是蒋对毛的判断发生了了严重的错误,对毛并不够重视,蒋相信在今后与毛的较量中,可以战胜毛,并认为:“断定其人决无成事之可能,而亦不足妨碍我统一之事业,任其变动,终不能跳出此掌一握之中。仍以政治方法制之,使之不得不就范也。政治致曲,不能专恃简直耳!”杨先生点评道:蒋一生作过许多错误判断,但是,其中最大的误判可能就是上述判断。历史证明,蒋的“一握”并没有能控制毛,相反,倒是毛,让中国在三四年的时间内天翻地覆,并且将他赶到了海峡彼岸。从家庭生活看蒋:一是蒋纬国的身世之谜,纬国不是蒋亲生儿子,是戴季陶和日本护士重松金子所生,但蒋介石并未道破,并因此与宋美龄发生了感情危机。二是宋美龄与美国总统特使威尔基的“绯闻”据考证是无中生有的事。三是宋美龄出走巴西是因蒋的“婚外情”传闻可能是美要整蒋的阴谋。
其实关于蒋介石,历史有太多的失误和偏见,感谢杨天石先生给了我们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让后人能有机会了解到真实的历史,也希望真的可以有更多像杨天石先生一样的历史学者给我们还原更多的未知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