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学导论论文
美国教育的目的
陈远良
09物理学
学号:090801010009
美国是一个标榜以民主原则为立国之本的国家,同时它还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要增强其民族凝聚力和人民的国家意识,就必须对青年一代进行公民教育,培养他们的“美国精神”,使他们以自己是美国公民而感自豪。美国历来重视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不失一切时机地向民众灌输美利坚精神,以形成美国的民族精神和培养“有特色的美国人”。
为了培养“有特色的美国人”,实现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总目的,美国学校的任务一直在于培养献身于民主制度和民主理想的爱国公民,美国学校尤其重视品格教育,以便使一些核心伦理道德观念成为美国人优良品格的基础。在21世纪初,美国“品格教育协作组织”(CEP)对具有道德的美国人的标准,这一“有道德的美国人”的标准反映了美国学校教育的基本价值观,很明显,美国学校的道德教育目的是多元化的,既强调培养承担社会责任,又强调培养创造新生活的品质;既强调发展学生的道德推理能力,努力使个体成为有自立能力、有信心和参与意识的自主公民,又强调“个人为本”,追求“个体的自由和权力”。
美国是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国家,美国社会长期把“个人主义”作为一种信仰和一种生活哲学。美国的价值观念、美国的宪法和“独立宣言”,其核心就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因此,美国社会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及道德教育,处处渗透着个人主义的阴影。在美国,个人主义作为社会的精神支柱,成为学校德育的根本目的。对个人主义的坚持,使美国人过多地强调个人的需要,以及个人的自我实现,许多美国人坚持个人权利比公共责任更为重要。因此,美国为个人主义的泛滥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在美国教育是指获取知识的过程,灌输正确行为的做法和获取技术能力。教育过程从子宫开始持续终生。对公民传授教育可以发展负责任的和深思熟虑的社会。教育帮助个人接受道德和伦理价值观念,创造一个担负着深刻理解的原则和生命哲学的健康社会。
由上我们可以知道:美国的教育的目的是使个人对社会自给自足。各种实践领域的教育产生可以帮助一个国家创造财富的有效益的人力资源。当人们工作而有收入,他们也为自己的组织赚钱。每个组织是一个国家的一部分,从而分享国家货币收益的责任。教育帮助个人在社会中茁壮成长,与其他社会性动物互动,帮助个人实现和保持一定程度的幸福社会。教育过程有助于个人的人际智慧。教育帮助个人满足他/她的职业目标和实现经济增长。教育的结果是个人满足感,并为此铺平了成就感的道路。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在经历了教育对他/她的性格的积极作用,必然鼓励教育理念和有效地教育他/她的孩子。
第二篇:材料导论论文
年级:2012
专业:软件工程
姓名:董斐
学号:***1
金属陶瓷高分子材料的特点与应用
人类的生活与生存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材料。人类根据材料的种类,将人类漫长的历史分为了三大时代: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可见不同的材料的出现,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为人类的进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一.首先是金属材料。金属材料不是最早被人类使用的,但却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材料。金属的种类很多,可以说每一种金属都有各自独特的性质。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要数铁了,而钢是铁和碳的合金。纯净的铁即铁的单质在生活中不常见,因为,纯净的铁容易氧化,而且很脆。钢铁具有耐变形、强度高、耐磨性好、硬度高、价格低、寿命长等特点。因此钢铁被广泛的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建筑、交通、电器等等。但是钢铁同样具有一些缺点:易生锈、密度高、怕潮湿腐蚀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对其进行电镀、喷涂、发黑、发蓝等处理。
铝材同样也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铝材通常是以率胆汁为主要原料,同时添加增加强度、硬度、耐磨度等性能金属元素。如碳、镁、硅、硫等,组成多种合金。铝材具有不生锈、设计变化快、模具成本低等特点。铝材不易生锈主要与铝的性质有关,铝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而氧化形成的氧化铝覆盖在了铝的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这层薄膜阻止了内层的铝被氧化。铝材可以制成铝合金门窗,一些高档的汽车架构也是由铝合金制成的。比如劳斯莱斯的车身全部由铝合金制成,不仅节省了重量,还增强了强度。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还有镁、铜、金、银、汞等。其中镁合金具有高强度和刚度,有良好的铸造性和减震性能,质量性。镁合金常被应用于汽车行业,一些重要的汽车零部件常由镁制造。如座椅骨架、仪表盘、转向盘、变速器外壳等。有些高档的跑车甚至用全镁合金的车身,如布加迪威龙,他曾经以五百多公里的时速打破世界纪录。铜主要应用于电子产业,它以其优良的导电性和价格低的特点成为导电材料的最佳选择。金和银因其性质稳定而且存量少外表亮丽,常被用来制作首饰,其实金和银的导电性要强于铜的。汞的俗名为水银,被用来制作温度计,因为它在常温下为液态,汞也是唯一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金属单质。
我们还经常听说钛、记忆性合金、稀有金属等一些较为先进的金属材料。钛合金与铝镁合金相比,具有强度更高、抗腐蚀性能良好、抗疲劳性能良好、导热性小、受热不易变形等特点。因此钛合金常被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用作航天器发动机的叶片等。在医学方面钛合金可以制作成人造关节、骨架代替坏死的骨组织。形状记忆性合金是一种能够记忆原有形状的金属材料。是一种智能材料。当合金的温度低于某一温度,受到一定的有线强度的热变形后,可由加热的方式使其恢复到形变前的形状。记忆性合金可以用来制作航天器巨大的天线,可以制作成眼镜框等。稀土材料可以制作成超导体、高折射率的玻璃、电池电极、相片镜片、催化剂氧化剂等。我国的稀土资源富饶,但是正在被盲目的开采,大量的稀土资源流向国外,稀土资源是我国宝贵的资源,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它保护它!
二.陶瓷材料。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陶器和瓷器的特性存在一定的差异。陶器是在新石器时代(即公元8000~2000年)出现的,瓷器比陶器出现的晚。陶瓷是将粘土萃取后烧成的。700度左右烧成的即是陶器,1200度左右烧成的是瓷器。陶的密度较低,内部有孔,花盆即使一种陶器,由于它有孔可供空气进入到土壤中,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而瓷器的密度较大,没有孔,因此它完全不吸水,而且耐高温腐蚀,家里的碗就是瓷器。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陶瓷一般是普通的陶瓷。它的脆性、均匀性、可靠性、韧性、强度上都有一定的缺陷。人们采用高纯度人工合成的原料利用精密控制烧结成的特种陶瓷,具有特殊的性能,能够适应各种各样的需要。特种陶瓷具有特殊的力学、光、电、声、磁等性能。特种陶瓷是工程材料中刚度最好、硬度最高的材料。其抗压强度较高,抗拉强度较低,塑性和韧性很差。再热性能方面,特种陶瓷在高温下化学性能良好,导热性相对于金属材料较低。当温度发生变化时,陶瓷的形变很小。电性能方面,大多数陶瓷是具有良好的绝缘性的。铁电陶瓷可以在外电场的作用下改变形状。有极少数的陶瓷具有半导体的性能,可以做整流器。同时某些陶瓷还具有独特的光学性能,比如透明陶瓷。
利用陶瓷的力学性质,我们可以把陶瓷作为结构材料,做成切具切割金属;利用特种陶瓷的热性能,我盟将它做成隔热层,能够有效的保温;利用陶瓷的绝缘性,我们将陶瓷做成电压的绝缘器件,这一点应用极为常见。利用电陶瓷的特性,可以将其制作成电容、扩音机、电唱机、超声波仪、声纳、医疗用声谱仪等;利用陶瓷的光学性,可以将其制成固体激光器材料、光导纤维、光存储器等。
还有一些特种陶瓷具有独特的性质,可用作高温轴承,在腐蚀介质中的密封环,电热偶套管大型计算机记忆远见等。
由于陶瓷的成本越来越低、来源广泛、技术成熟,它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三.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是指以高分子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材料,一般来讲高分子化合物的分子质量应在10000以上。高分子材料的特性有:高分子材料的强度低,但是由于高分子材料密度很低,故其比强度较高;高分子的强性模量很低,但其具有很优秀的强性性能;高分子材料还具有粘弹性,高度耐磨性,高绝缘性,膨胀系数大,导热性低,热稳定性差化学稳定性高,易老化等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分子材料已经渐渐地开始通入我们的生活之中。通过对高分子材料的特殊处理和应用,高分子材料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除了巨大的作用!可以说人类已经进入到了一个高分子时代!当我们环顾四周,发现我们的杯子是由高分子材料制成,桌子添加入了高分子材料使其变得更结实;书本的封面上覆盖了一层高分子材料做成的薄膜,使其不易被污浊;手中的笔有高分子材料做成的笔杆;眼镜片和框都是由高分子材料制作成的;再看看我们身上穿的衣服也是由高分子材料做成的。看来,高分子材料已经充满了我们日常的生活。
不仅仅是日常中。再能也上,高分子材料被应用于种子处理:人们将高分子材料通过各种方法包裹在种子表面,改变种子外观和形状,便于机械播种。在环保方面,人们正在开发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尤其是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因为它的污染最小而且研发的方向较为广泛。也许不久以后人们使用后的高分子材料可以直接埋掉,几天后就会被微生物“吃掉”。
金属、陶瓷、高分子材料已经深入融合到我们的生活当中。有时它们是单一出现,有时它们会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我想我们只有更加了解每一种材料的特性,才能更好地将它们应用到恰当的地方。人类仍为此而努力,相信会有更加丰富的材料被人类发现或创造出来,我们的生活也会因为这些材料变得更加美好!
第三篇:语文教育学导论
填空 多选
1.语文教育学要研究语文教育的总体,即(对语文教育的课程)研究。它要研究(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教育的目标、语文教育的原则、语文教育的方法、语文教育的过程。)2.研究语文教育的主体,即对于语文教育的施教主体——(教师)和语文教育的受教主体——(学生)的研究。
3.语文教育学要研究语文教育的客体,即对(语文教育的凭借物——教材的研究)。它要研究(语文教学大纲、语文教科书、语文教学资料)
4.语文教育学要研究语文教育的本体,即对(语文教育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研究,分为课内语文教育和尅外语文教育)
5.应用理论学科的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实践性)。6.语文学是语文教育学(最直接、最主要)的理论基础。7.传统语文学指(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校勘学等),它局限于书面语言的微观研究。8.语文教育学作为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属于教育学的(子系统)。它研究的是语文教育的特殊本质、特殊原则、特殊规律和特殊方法。他们之间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是(“母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
9.语文教育学与心理学两者研究的对象都是人,只不过一个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语文教育学研究人学习语文的特殊规律。10.(语文学科的性质)是语文教育的出发点。11.明确(语文学科的性质),是语文教育的(首要问题)。
12.语文教育原则的构成(整体性的真善美统一的原则、层次性的思维训练原则、相关性的课内外结合原则、最优化的智能学习原则)
13.语文教育方法是语文教育系统中的(基本要素之一),是语文教育改革中的(最活跃的领域)
14.语文教育方法的组合方式(综合交替式、主次相辅式、并列配合式)
15.语文教育过程是师生双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语文教科书为中介,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完成预定目标的统一活动过程。
16.根据马克思关于任何活动都有目的、手段和结果三个成分的原理,我们可以把(语文教育目标、语文教育手段、语文教育结果)作为语文教育过程最基本的要素。
17.我们认为,语文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应该是(语文教育目标与与美文教育的对象)——(学生现实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18.课堂收尾的设计(充满感情的诵读、巧妙灵活的开拓《荷花淀》、求同寻异的对比、生动有趣的研讨《在烈日和暴雨下》、别出心裁的逆向《黔之驴》、富于想象的续写)19.语文教育过程的优化(教育思想的优化、教育要求的优化、教育内容的优化、教育手段的优化)
20.语文教学的基础能力(语文教学阅读能力、语文教学写作能力、语文教学听知能力、语文教学讲话能力)
21.语文教学的基本能力(备课能力、语文教学的施教能力、语文教学评价能力)22.学生是语文教育过程中的(接受者)和(活的主体)
23.语文教习的过程(孔子的学习过程论,分为“学—思—习—行”着四个阶段;荀子的学习过程论,分为“闻—见—知—行”;《中庸》的学习过程论,“博学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朱熹的学习过程论’王夫之的学习过程论,分为“学—问—思—辨—行”)2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美国人本主义思想学家马斯洛、罗杰斯提出来的)
25.语文教育的全过程,实际上就是(语感训练、思维训练)交互为用、伴随始终的过程。26.学生语文学习的传统方法重在(读法),还包括(诵读法、出入法、循序渐进法、八面受敌法、钩玄提要法)
27.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来说就是,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28.语文教育资料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语文教育质量,实现语文教育目标的的重要凭证,语文教学资料包括(语文教学辅导资料、语文教具资料和语文教学音像资料和语文教学多媒体资料)
29.语文教育最基本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即培养学生对言语作品(文章、文学)和话语的读写听说能力以及言语交际中的(思维和创造能力)
30.语文美誉的熏陶都要以(传授语文知识为基础)31.语文知识的传授应以(“精要、好懂、有用”)来统帅教学的全过程。32.语文知识的传授方法,以利于学生(接受、思考和应用)
33.语文知识传授常用的方法有(讲析法、自学法、比较法、列表法、歌诀法)
34.青少年学生的阅读习惯(读书用脑的习惯、读书用笔、读书用工具书、读书讲卫生)35.阅读方法得当,读书可以少走弯路,节省时间,提高效率。36.阅读的方法有(精读、略读、诵读和默读)
37.默读的基本方式,常见的主要有预见性默读、理解性默读、复习行默读、研究性默读几种。
38.试将说明文分为四大类:记叙性说明文《活版》、《一次大型的泥石流》、《农作物抗病品种的培育》《采草药》等;阐述性说明文《事物从何处来》、《石油的用途》、《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眼睛与仿生学》;介绍性说明文《中国石拱桥》;文艺性说明文《蝉》
39.说明文的结构取决于(内容)和(写作目的)40.(理清说明的顺序),弄清事理的(内在联系),探索认识事物的(规律),更好的阅读说明文。
41.说明方法,常用的有(定义说明、分类说明、比较说明、举例说明、配图标说明、比喻说明)
42.采用什么说明方法,是由(文章内容、写作目的和读者对象)决定的。
43.议论文的教学还应注意文章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段、过渡句以及过渡词语)44.抓住了“文眼”,就能进入散文的宫殿,透过“文眼”领略到“文心”。45.小说的三要素是(情节、人物、环境)
46.小说是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题材。
47.总所周知,戏剧包括(剧本、演员、舞台)三要素。戏剧教学是指对(剧本)的讲读而言。
48.戏剧语言的主要部分包括对白、旁白、画外音。49.文言文的教学应侧重在(语言)上。
50.语言的学习需初步了解我国古代丰富的(文化遗产)51.文言文教学必须突出(语言因素),强调(文化因素),挖掘(审美因素),宜采用(熟读、精思、品味)这一总的教法。
52.写作做能力训练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写作的一般能力)和(写作的基本能力)53.写作的一般能力主要指(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
54.写作的基本能力包括(审题能力、立意能力、布局谋篇能力、表达能力、修改能力、快写能力)
55.现在的学生写作训练命题,基本上可归纳为两种,一是(命题写作,一是给材料写作)56.在40分钟内,小学高年纪写出500字,初中生写出600字,高中生写出800字,大学生写出1000字
57.外国将中小学写作进行分类,(美国)分为自叙文、实用文;英国分为跟学生个人经验
有联系的写作,跟学生的个人经验无联系、而与事实的客观叙述有联系的写作。58.“三级”训练体系是以(观察、分析、表达)的三种基本能力分三个阶段。59.“分格”训练体系共设计(265个格),以(格为基础,连格成线,再连线成面),形成分格法的布局,组成了科学训练的体系。
60.“双分”训练体系,即(分类集中分阶段进行语言训练)
61.通过系统训练,通过点点落实,点点相连,使学生(一课一得,得得相连)。62.写作能力训练过程,一般应包括(命题、准备、行文、评改)63.准备阶段包括(教师的写前指导和学生的写前构思)64.行文,是将构思(“意化”)成果用文字符号“物化”为文章的完成过程。
65.教师的活动在这一阶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指导学生据提纲思考、学生开始写作后,教师不能放弃指导、指导学生修改草稿)66.评改,通常包括(批改、讲评)连个环节。67.对学生习作批改的方法至少包括:批,改。
68.听知能力训练内容包括(听知辩音、听知解义、听知提情、听知察非、听知审美)69.听知辩音是听知能力训练的(起点)听知解义是(重点)听知体情是(核心)听知察非是(思想内容)
70.听知能力训练的方式方法(找出“潜台词”的听,注意语调声调的听,捕捉信息的听,激发灵感的听,做出积极反映的听)
71.所谓得体,就是说话要注意(语境条件)
72.语文教师必须开发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73.语文德育室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74.语文德育的特点(非系统性、灵活性、参透性)
75.教师要根据语文德育的特点进行教育,使学生(如坐春风,如润春雨)
76.语文美育的特点(形象性、情感性、自由性),上述三个特点使语文美育赋予(寓教于乐)的品质
77.美育则是以(形感人)
78.语文教育的审美形象具有(间接性)的特点 79.(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80.协同论认为,课外语文教育包括(学校、家庭、社会)81.家长指导方式主要有:身教,言教。82.儿童的举止大半是(模仿)得来的。
83.语文教育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树立热爱语文教育的事业心、建构适应语文教育的知识网、练就从事语文教育的基本功、蓄积革新语文教育的创造力)
84.语文教育学的理论基础(语文教育学与马克思哲学、语文教育学与语文学、语文教育学与教育学、语文教育学与心理学、语文教育学与思维学)85.现代教育科学的发展愈来愈多的依赖于(心理科学的发展)
86.语文教育目标的重要特征(学科规定性、范围普遍性、阶段预期性、实施可行性)87.语文教育目标的构成(语文教育目标的智育要素、语文教育目标的德育要素、语文教育目标的美誉要素)
88.我们的着力点应放在每一堂语文课的教育目标的落实上。为了正确(确立和努力实现语文教育目标)
89.语文教育原则确立的依据(依据语文教育的目标、依据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教育的规律)
90.语文教育原则的构成(整体性的真善美统一、层次性的思维训练原则、相关性的课内外结合原则、最优化的自能学习原则)
91.语文教师应具备从事语文教育的基本功:高等师范校中文系的学生从事语文教育的基本功应包括语文教学阅读能力、语文教学写作能力、语文教学听知能力、语文教学说话能力等“语文”能力;语文教材驾驭能力、语文教法运用能力、语文教程组织能力、语文教学效果评价能力等“教学”能力;“改革”能力。
92.完整的语文学包括{口头言语,书面言语}俩大领域,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教育学}三大层级。
93.(语文教育)的目标是语文的教育大的(方向问题)
94.语文教育过程的本质(语文教育过程是“求真”的过程、语文佳偶过程是“向善”的过程、“审美”的过程)
95.讲特殊句式这一内容,就必须讲清“兼语句”、“连动句”、“存现句”等句式的概念,否则,血色很难过就无法运用有关句式的知识,去分析一些复杂的语句,这是(讲析法)
96.传授“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时,可找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来进行对比,这是(比较法)
97.语文教科书中的各类课文一般分为(现代文章、现代文学、文言文)98.现代文章的教学必须强调(实用性、基础性、实践性)99.要教好现代文学,必须突出其(情感性),强调其(审美性),贯彻其(整体性)100.教师的写前指导分为(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样写)101.美育则是以(形感人)
102.语文教育的审美形象具有(间接性)的特点。
103.(美读)能沟通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视线言文和一,让学生把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结合起来。
104.(美读)是活的课文内容的主要途径
105.语文教育要让学生进入课文的情景,必须遵循作者的(思路)106.一言以蔽之,古人称之为(意脉)
107.文章的思路由(语言、结构、事理、情感)组成。
108.社会的语文教育(社会语文教育的环境、社会语文教育的形式)
109.语文教学能力是一个具有(横向联系,纵向联系和立向联系)的三维结构。110.语文学习的内涵(学习是学与习的结合)(学习是知和行的统一)(学习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共同作用)。名解
1.个案分析法:这是一种把某个人、某个团体、某个机构和某个时间作为一个整体给与深入而系统的分析的研究方法。
2.多项比较法:这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某类教育现象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研究,提出教育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本质,力求得出客观实际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3.一语双关:语文学习内容的心理发展顺序是语言—文章—文学。
4.语文教育目标,是教育着对手教育者进行语文教育活动的总的质量标准,在真个语文教育计划中居于重要地位。
5.语文教育原则,是语文教育中诸种关系的特有的本质联系,体现着语文教育的规律,是从语文教育实践中概括出来的又反过来知道语文教育实践的理论。
6.语文教育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语文教育目标,完成语文教育任务写作能力训练: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学作文章、文学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它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
7.说话能力训练: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口述见闻、说明事理、发表意见等的教学活动,其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它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语文美育:语文学科的审美教育,也就是增强学生的审美观念,其目的在于“求美”。
8.人境:就是根据课文提供的生活,让课文中的人、事、景、物在头脑里“活”起来,让学生在课文的情境中,通过自己的体察,“从心里头说一个‘好’字一个‘美’字来”。9.认知理论是研究由经验引起的变化是如何发生的一种学习理论。这一理论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形成与改组的过程。
10.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布鲁纳提出了学习的认知发现说。他认为学习不是机械被动的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通过主动发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他所说的发现时指学生主动的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的过程。
11.人本主义学习学习理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用于学习理论的研究,从而形成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2.诵读法就是放开声音,反复地读,直到熟练的记住并准确理解为止,即“熟读成诵”。13.循序渐进就是将学习内容,按其内部结构和关系,排列出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次序,订出一个合理的计划,有步骤,有次序的进行学习的方法。现代有人也称之为“程序学习法”。
14.八面受敌法是苏轼在总结治学经验时提出的一种学习方法。学习没有捷径,读书不能一下子就读透,必须多读几遍。
15.钩玄提要法是指学习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抓住书中本质的东西得方法。
16.自主学习法就是心理学家根据学习的规律和学习过程的心理特点,总结出来的一种人自学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核心在于发挥语文学习者的主动精神,突出语文学习者得主体地位,改变语文学习者得学习方式,从而有计划,有步骤的去探求知识,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并力争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17.语文教学大纲是指导语文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写教科书的依据,是实施教学计划的依据,是进行教学的依据,是评估质量的依据,它是根据教育方针,科学性质,学生身心规律与语文教育实践来制定的,概括了一定时期的语文教育改革与语文教育研究的新成果。
18.语文语文即语言文章的,一语双关,是因为这种释义较为科学,以叶圣陶为代表。他多次写道: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之中小学语文课本。当时想法,口头为语,笔下为文,合成一词就是语文。
19.语文教育过程的模式是从语文教育理念出发,为达到语文教育目标而构建的相对稳固的语文教育运作流程的范式。
20.教学高潮是指在教师精心的铺垫,巧妙的点拨,恰当的引导下,课堂上出现的激情高涨,学习兴趣浓厚,参与意识倍增的热烈精彩生动活泼的教学场面。
21.课堂收尾是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它是教师依据课堂教学计划在完成一定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后,教师对知识技能等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系统并转化升华的方式方法。
22.语文教育过程的优化就是用最少的时间通过反馈实现教育效果与教育目标的统一。23.自主学习法是心理学家根据学习的规律和学习过程的心理特点,总结出来的一种个人自学的方法。
24.多媒体是融合多种传播媒介的手段于一体的设施,就现阶段的科学水平,一般是把融合幻灯,录音,电话,电视和电脑多种传媒的性能于一体的设施。
25.多媒体语文课实质上是采用了多媒体教学这一先进的交互式教学手段的语文课
26.语文智育语文学科的智力教育,也就是在知识的传授,能力的训练的过程中贯穿智力的开发,它是语文教育的前提目的在于求真,它与语文德育,语文美育共同承担着培
养健全人格的任务,是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7.八字体系概括说法是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号称八字宪法。
28.列表法对一些内容繁杂的知识短文,可采用分门别类的方法,则一目了然便于理解,便于记忆。
29.自学法有些语文知识教科书中以编成短文,如果是浅显的知识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学。
30.记叙文教学是以人,叙事,状物为主要内容,与叙述与描写为主要手段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章。它是生活中最常用的文体,因而应成为教学的重点。简答:
1.语文教育学的特殊性质:一是语文教育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二是语文教育学是语文学的应用理论学科
2.确立和努力实现语文教育目标,务求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达到“两化”的要求,二是要具有“两性”的特点。
3.语文教育原则确立的依据是:一是依据语文教育的目标,二是依据语文学科的性质,三是依据语文教育的规律
4.整体性的真善美统一的原则:一是以“真善美统一”的观点把握课文;二是在传输信息中注意“真善美统一”相关性的课内外结合原则:一是加强两个课堂的整体性;二是寻找两个课堂的结合点 5.“读”:这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按阅读方式,可分为朗读和默读、精读和略读、全读和跳读、慢读和快读、个读和齐读等子要素。6.“问”:这是一种既指教师引导和促进学生自觉学习的设疑又指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不懂得问题向教师质疑的方法,包括提问和驳问等子要素。7.“讲”:这是教师通过简明流畅、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能力、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激发美感的一种主要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读、讲析、串讲、评点等子要素。8.“议”:这是教师提出一些与所讲内容密切联系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或参阅有关学习资料在短时间内大胆发表个人见解的方法,这是与将手相对的一种方法,包括谈话、讨论等子要素。9.“练”:这是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训练、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种基本方法,包括口头练习与书面练习等子要素。10.“看”:这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视听器官直接感知客观事物,增强感性认识的一种基本方法,包括观摩、演示、参观等子要素。
11.语文教育方法的运用:一是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二是必须选择一定的条件 12.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一是法随旨定;二是法随情变;三是法随人移
13.必须选择一定的条件:一是要符合教育原则的规定;二是要符合教育对象的特征;三是要符合教师自身的素质
14.语文教育过程的本质:一是语文教育过程是“求真”的过程,二是语文教育过程是“向善”的过程;三是语文教育过程是“审美”的过程分别谈谈一节语文课的几个主要环节的设计:一是导入新课的设计1设置悬念式《孔乙己》、2直观感知式《长江三峡》3激发情感式《黄河颂》4温固启新式《西湖漫笔》;二是教学高潮的设计1出奇制胜的应变《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紧张活跃的竞赛《爱莲说》;三是课堂收尾的设计1充满感情的诵读2巧妙灵活的开拓3球童寻异的对比《荷花淀》4生动有趣的研讨《在烈日和暴雨下》5别出心裁的逆向《黔之驴》6富于想象的续写一篇语文课的设计:自读——教读——复习和练习三个阶段。15.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理论:
(一)语文学习的内涵:1学习是“学”与“习”的结合2
学习是“知”与“行”的统一3学习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共同作用,还十分强调必须有(意志)、(动机)、(兴趣)、(态度)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
(二)语文学习过程,孔子的学习过程论,分为“学—思—习—行”着四个阶段;荀子的学习过程论,分为“闻—见—知—行”;《中庸》的学习过程论,“博学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朱熹的学习过程论’王夫之的学习过程论,分为“学—问—思—辨—行”)总之,已经初步揭示出蹙额西过程的本质,表明额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学习者的认识活动过程,同时又是一个意向活动过程。16.出入法:所谓“出入法”。“入”就是反对泛泛地浏览,要深入到书中去细细专研,认真死牢,以求得真谛。“出”就是在深入专研,把握了书的实质后,又不受书中思想束缚,能在次基础上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读书要从书中跳出来。
17.反馈学习法:第一,提高视觉感受器的功率,接受文字信息、较少回读。第二,尽量扩大认读单位,对专用词语或常用语句要整体认读,能一扫而过;对于长句要抓住重点,能捕获其中心词;注意随时反馈。
18.语文教学多媒体语文课的设计:1要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根本目的2一般认为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听潮》。19.语文知识传授的要求:第一,“精要”,是指内容要精干。第二,“好懂”是指方法要得当。第三,“有用”,是指目的要明确。
20.记叙文教学的要点:第一,把握记叙文的要素和叙述方法,第二把握记叙文的结构和表达方式,第三把握记叙文的中心和语言
21.说明文的教学要点:第一,把握说明文的特点,这种内涵揭示了说明文的文体特点——科学性、条理性、准确性。第二,分清说明文的类别,第三,分析说明文的结构,第四,研究说明文的方法,第五,琢磨说明文的语言。
22.在“诗教”中,为什么一定要加强诵读?其一,通过诵读,要抓住诗人的感情线索,其二通过诵读,还要找出诗情的燃烧点,其三通过诵读,还要区分诗歌的感情烙印。23.如何使学生顺利进行意境:诗歌是形象思维开出的花朵,意境是诗歌艺术的饿主要特征。要准确地体会诗歌感情,教师就要带领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其一,借助联想和想象,引导学生进入意境。其二,御用语言描述,连缀跳跃的感情,带领学生进入意境。
24.如何命好题:第一,命题要有针对性,第二命题要有启发性,第三命题要有趣味性,第四,命题要有明确性,第五,命题要有目的性。
25.编写提纲的要求:一是能反映文章的中心与内容,二是要显示文章的层次。
26.如何知道学生修改草稿:1学生修改比教师单独批改意义要大得多。2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修改的重要意义。3教师在学生起草、誉清的过程中也要给予具体指导,养成重视修改的习惯,学会“自能该文”。
27.批改的要点:其一是一分为二,鼓励为主。其二是要多就少改,批改结合。其三是要照顾全面,突出重点。其四是要严格要求,循序渐进。
28.对学生习作批改的方法分为:一是总批,也就尾批。二是旁批,也叫眉批。这种方法分为删、补、调、换。
29.讲评的原则:要有针对性,要有鼓励性,计划性,多样性。
30.讲评的方式:综合讲评,专题讲评,典型讲评,对比讲评,总结式讲评。
31.听知审美的要求:能辨别出增强口语表达效果的注重因素,如音质的优美甜润,语脉的清晰流畅,音律的和谐隽美,比ude巧设妙用,构思的新颖奇特等。
32.如何让开发学生的观察力:激发观察兴趣,交给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习惯 33.如何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蓄念再造想象,激发创造想象
34.语文美育的途径:一阅读能力训练(小问题:阅读能力训练如何让实施美育)
(一)美
读——感知美,“美读”能沟通书面语言,视线言文合一,让学生把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结合起来
(二)遵路——探索美,文章的思路语言、结构、事理、情感四个因素组成(三)入境——评价;二写作能力训练(美写作能力中如何实施美育)
(一)引导学生发现美
(二)引导学生表现美;三听说能力训练中的美育
35.如何实施家庭的语文教育?家庭的文化氛围;家长得指导方式;家庭语文教育的形式 36.掌握书信写作得要求:一要熟悉格式得写法,二要把握语言的运用
37.一节语文课的设计(1)导入新课的设计(2)教学高潮的设计(3)课堂收尾的设计 38.语文教学能力包括(1)语文教学的基础能力;语文教学阅读能力,语文教学写作能力语文教学听知能力,语文教学讲话能力。(2)语文教学的基本能力;语文教学备课能力,钻研语文课本,语文教学评价能力。(3)语文教学的发展能力;语文教学总结能力,语文教学研究能力。
39.语文教学大纲的作用一编写教科书的依据,教科书是教师和学生据以教学活动的材料,教学的主要凭借物,通常按照教学大纲或者课程标准或者课程纲要的规定,分学科门类和年级编辑的包括文字材料和音像材料。二实施教学计划的依据,只要按教学大纲中的规定去具体的制定教学计划并按教学进度实施教学计划,把教学计划中未定的任务落到实处,就一定能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三进行教学的依据,语文教师能否把教学搞好,除了有高质量的教科书和周密的教学计划外,如何进行教学是个关键问题。四评估质量的依据,语文教学大纲既然是编写教科书的依据,实施教学计划的依据,那么检查评估教育质量也必须以教学大纲为依据。
40.听知审美训练中的艺术美感问题要求学生能辨别出增强口语表达效果的诸种因素,如音质的优美甜润,语脉的清晰流畅,音律的和谐隽美,比喻的巧设妙用,构思的新颖奇特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听知审美能力。
41.课外语文教育的内容1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2课外写作,它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日记、周记、演讲稿等。3课外听说,由于现代传声技术的迅猛发展,听知和说话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日益显示出来。
42.家庭语文教育1家庭文化氛围。2家庭的指导方式。3家庭语文教育的形式。43.社会语文教育1社会语文教育的环境。2社会语文教育的组织。3社会语文教育的形式。论述
1.举出一个以训练语文基恩那个为目的的模式:代表性较强的有段力佩得“八字”(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模式,钱梦龙得“四式”(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模式,魏书生的“六步”(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模式,洪镇涛得“五步”(提示、设问—阅读、思考—讨论、切磋—归纳、总结—练读、练写)模式;于漪的“三步”(创设情境—参与各类活动—总结转化)模式;颜振遥得“五字”(启—读—练—知—结)模式;陈钟梁得“三步”(创设问题提出得情境—提出问题即学生质疑或教师设疑—解释问题)模式等几种。但是这种模式淡化人文性,忽视审美性,给人以“机械操练”之嫌。2.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
(一)抽象思维训练强化,语文教育得全过程,实际上就是语感训练和思维训练交互为用,伴随适中的过程。
(二)语文学习活动泛化
(三)学科学习兴趣分化
3.学生学习语文得习惯:诵读的习惯,写日记的习惯,珍惜时间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4.语文教师应加强议论文得教学:掌握议论文得要素,掌握议论文得结构,掌握议论文得语言
5.写作能力训练的地位和作用:写作能力训练得地位:第一,从现代社会对写作得需要来考察它所处得地位;第二,从语文教育得总体结构来考察他所处得地位;写作能力
训练得作用:第一,写作能力训练对学生得书面表达能力起培养作用;第二,写作能力训练对学生得智力发展起促进作用
6.说话能力训练的地位和作用:说话能力训练得地位:1说话能力训练是实现语文教育目标得必要环节2说话能力训练是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得重要手段3说话能力训练是开发学生智力得重要途径;说话能力训练的作用:1说话能力训练是培养学生社交能力得需要2说话能力训练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得需要3说话能力训练是全面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得需要
7.语文德育的地位和作用:语文德育得地位:众所周知,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基础性,而且还有很强得人文性。语文学科得人文性,决定了语文德育是语文教育中不可缺少得重要方面。建国以来,由于历史、社会得复杂原因,语文德育曾走过曲折得道路,有成功得经验,也有失败的经验。语文德育的作用:对于学生得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个性心理品质得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8.语文美育得地位和作用:地位:1语文美育是语文教育得目标之一,2语文美育体现了语文教育固有的特点。作用:1激发求职渴望2促进智能发展3早就健康个性那个4提高学习效率
9.课外语文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地位:语文学科得生活外延,“三个面向”得战略导向,大语文教育的广阔前景;作用:扩大语文阵地,提高学习效率;推动课内改革,实现整体优化;激发求知兴趣,探索开拓精神;培养高尚情操,促进和谐发展。
10.层次性的思维训练原则赏析作者的思维成果,优秀的语文教师总是在持之以恒,灵活自如的运用这种方法;引导课外的思维实践,不少语文教师十分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投入课外的思维实践或精心组织学生参加课外语文学习活动如写作比赛,演讲比赛等。11.论述相关性的课内外结合原则加强俩个课堂的整体性,课内和课外俩个课堂的语文教育在学习方向,学习目标上是一致的,第一课堂是第二课堂的基础,第二课堂能促进第一课堂的教学;寻找俩个课堂的结合点,我们语文教师在贯彻相关性的课内外结合原则时,一定要努力寻找或设置课内语文教育和课外语文教育的结合点。
12.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
(一)身体迅速发育,第一个高峰期是出生后的头一年,第二个高峰期是青春发育期,中学生正处于这一段,他们身体发生急剧变化,外形外貌及行为动作也随之改变,第二性征凸显。
(二)智力飞跃发展,身体迅速发育,特别是脑和神经系统迅速发展,为心理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理基础
(三)个性逐步形成,随着身体的发育和智力的发展,青少年的个性逐步形成。
13.语文知识传授的要求一精要,是指内容要精干,教师的讲解要要言不烦,紧扣重点和难点,切忌口若悬河,故作高深。二好懂,是指方法要得当,语文知识的传授切忌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三有用,是指目的要明确语文知识的传授要做到有用,必须解决两个问题,教什么,怎么教。
14.阅读能力训练的地位和作用一地位1阅读能力训练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2培养学生具有语文能力的主要训练环节。3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主要形式。4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的主要阵地;二作用1阅读能力训练能获取知识开阔视野2丰富语言规范表达。3能完善品格,陶冶情操。议论文的教学要点议论文是作者凭借理性思维运用逻辑的方法对客观事物进行阐述评价从而表达思想观点的一种文体。1掌握议论文的要素2掌握一轮的结构3掌握议论文的言语。
15.应用文的教学要点是指有一定惯用格式,一定语言风格,直接处理学习工作和日常工作中许多实际问题的一种文体。1提高学习的兴趣。2掌握格式和语言。3加强写作的训练。
16.如何进行“诗教”呢?1渲染气氛做好感情准备2运用诵读直接感染熏陶,因此在诗
教中一定要加强诵读。其一,通过诵读要抓住诗人的感情线索。其二,还要找出诗情的燃烧点。其三,还要区分诗歌的感情烙印。3进入意境体会诗歌感情 其一,借助联想和想象,引导学生进入意境 其二,运用语言描述,连缀跳跃的感情,带领学生进入意境。4紧扣语言学习表达感情 其一,有的诗歌看上去都是平常的字眼,但经过诗人的精心安排,就有了深刻的表现力其二,有的诗歌在诗行的联系搭配上有着重叠映衬或反复递进的关系,使诗意表达得委曲婉转耐人寻味。其三,有的诗歌在字句的调色配音上经过诗人的推敲琢磨,能用于内容相适应的色彩,与调子迅速激起人们心灵深处感情的浪花。
17.散文的教学1探文脉,步入美的境界。总所周知,形散神聚是散文的主要特征2识文眼,领略诗情画意。散文的文眼就是散文艺术构思的焦点,就是散文映照全篇,把思想和艺术融合为一体的聚光点。3品文句,体味风姿神韵。在散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味散文语言的形美、声美、色美。
18.小说教学的途径1运用情节吸引学生,让他们沉浸在情节中。2运用形象感染学生,教科书中的小说描绘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教师应通过这些人物形象熏陶感染学生。3展示环境熏陶学生,教师利用小说中优美的环境描写,起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洗染作用。
19.戏剧教学的主要途径戏剧包括剧本、演员和舞台三要素。1透过剧本看世界,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剧本看到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听到社会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人物的心声。2利用冲突扣心弦,戏剧教学能给学生各具风姿的戏剧冲突的艺术美。3抓住台词现灵魂,抓住台词,显现人物的灵魂分析人物的性格。
20.论述观察力开发1激发观察的兴趣,使学生的视野开阔,博见多闻。2交给观察的方法,语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教会学生按顺序观察的方法,要交给学生深入观察的方法。3培养观察的习惯,要培养学生随时留意的观察习惯,要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要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观察习惯。
21.论述想像力开发1训练再造想像,就是根据现成的描述在头脑中出现的新形象过程。2激发创造想像,创造想象是不需要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的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形象的过程。
22.写作能力训练中如何实施美育1引导学生发现美,在大自然、在社会生活、在第二生活中发现美。2引导学生表现美,训练立意美、质料美、结构美、语言美。
第四篇:教育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浅述现代教师的角色
姓 名:
学 号:
培训学校:长春师范大学
培训班级: 六班
浅述现代教师的角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可替代性。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多种能力,不光对学生有一定的感染力,让学生敬佩,也是学生生动活泼、充满启发性和创造性的必要条件。在我国古代教师角色主要是教育者、传授者,角色单一。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西汉扬雄也说过“师者,人之模范也。”这都是对传统教师角色最好的概括。而在现代社会,由于社会结构和教育结构的复杂性,需要教师适应多种多样的社会角色。教师不在是作为单一角色出现,而是一个“角色丛”或“角色集”。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递者,而有可能同时作为学生的同伴、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和帮助者等等,教师的角色越来越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教师角色既代表教师个体在社会群体中的地位与身份,同时也包含着社会所期望于教师个人表现的行为模式,它既包括社会、他人对教师的行为期待,也包括教师对自己应有行为的认识。教师角色是社会系统水平上的“特殊行为模式”,它是与学校教育结构相适的具有教育职能的职业角色。这就要求教师协调好各种角色的关系,履行好角色的职能。那么,现代教师的角色主要有哪些呢?
结合现代教育的要求,现代教师的角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体现。
(一)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促进者是从教育目的的角度提出的。教育的目的不在于改造、塑造一个人,而是促进人的发展。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以往的教育是以经济的增长为目的的教育,21世纪的教育是“旨在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教师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健康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促进学生如何学习上。教师已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生学习能力为重点的学生个性和人格的和谐、健康发展。现代科学知识飞快发展,教师要在短短几年学校教育时间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经不可能。因此,教师要通过激发学生动机、为学生提供支架,提供必要的辅导、支持和示范等等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学习更深入。
(二)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首先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合作。在传授知识上,师生之间是平等的、民主的,教师不以权威自居,学生也不惟命是从;在智能发展上,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发展,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应共同学习,共同探讨求知的奥秘,教学相长,共同提高。其次表现在师生关系上。师生关系要摒弃权利与服从,把学生从被动、接受式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师生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协作,创造具有真诚、接受、理解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自由表达与自由参与中,逐步实现自我价值。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明白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材料和活动,帮助学生发现所学知识的意义与价值,帮助学生维持一个健康的学习过程的心理气氛。
(三)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新时期,“教师即研究者”的观念已为大多数人所赞同。当今社会,教师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教师要独立思考,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决策,寻找出最佳的教育教学方案,就需要开展教育研究。因此,教师必须把教育教学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刻反思,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已有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际问题。教师的研究是对实践进行的研究,是在实践过程中的研究,也是为了实践的研究。在实现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到学生学习促进者的角色转换,教师本身应该是一位积极的、有效的教育教学研究者,从“教书匠”转变成“科研型”的教师,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已有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的实际问题,对教学的对象进行深刻的反思,以研究者的精神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每一位教师都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加以反思、研究和改进,教师的研究是紧紧联系实践而进行的,其成果最具可行性和实效性。与外来研究者相比,教师处在一个极其有利的研究位置上,有最佳的研究机会。教师长期从事实践工作,随着经验的积累,教师对教学情境中的问题,有着自己经验化的处理方式,他们把教学中的所感、所悟总结成经验,提升为理论,这样的理论研究最具指导意义和说服力。
(四)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
现代教育的课程观强调教师、学生、内容与环境四因素的整合,课程变成一种生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环境”,是四因素持续交互的动态情境。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时,它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而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课程作为“复杂的会话”,既是过程,又是结果;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新课程赋予课程以新的涵义,必然要求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教师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的作用。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积极主动参与课程改革,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以及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教师不仅要了解和掌握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还要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课程的能力。教师作为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实情,建设和开发具有针对性、实效性、能反映本地特色的课程。让班级课堂面向社会,建立一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自我,学生与他人,学生与自然的多种关系,使生活走进课堂,让学生乐学,爱学。
(五)教师是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教师不再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并且不断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教师应认清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望,作好角色转变的准备,这将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有了第一流的教师,才会有第一流的教育,才会出第一流的人才。对于教师角色的正确定位,在时代的浪潮中,正如镇舟之石,其意义是重大的。同时面对现代教育变革,面对新课程,我们教师要具有课程意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往的学习的平台。我们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以学生的学习来说,要由管理者变成组织者,由传授者变成参与者,由控制者变为合作者,由主导者变成引导者,由仲裁者变为促进者。对课程及教师自身的发展来说,教师要由教书者变成教育研究者,由实施者变为开发者,由执行者变为决策者。只有这样,才能全方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慧.现代教师的角色研究[J].城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6(1):65-74.[2]李斌.现代教师的角色定位[J].教育探索,2002,(11):93-94.[3]佟伟.谈谈现代教师的角色[J].现代技能开发,2002,(6):47.[4]林森,刘洁.教育学[M].长春出版社,2013.[5]王艳文.试论现代教师角色.教学文摘,2011.
第五篇:教育学论文
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内容摘要 本文笔者结合新教程改革特点,探讨如何正确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育的质量,增强我国文化建设。文章首先结合实际,提出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育中起的重要作用。接着详细介绍了“师生关系”的定义,以及教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指出在全新的教育环境下,老师应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在教学方法、思维理想、学习动机、道德品质、健康意识等方面正确恰当的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阐明了学生应尊敬教师的观点。最后,通过表述自身经历,阐明了教师学生正确面对挑战的态度与做法。
关键词 课程改革、新型、师生关系、构建、理想、道德、健康、全面发展
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教育制度也在不断变革。而课程改革的不断创新,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全面需要,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并且强调大众教育、学生的自主性。为此,师生关系的构建面临着新的挑战。
众所周知,教育在一国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端技术在二十一世纪同样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所以为了提高教育水平,促进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课程改革正热火朝天的进行着。一位哲学家曾说过:“人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要被点燃的火把。”如今,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是秉承着这一理念,以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去激发学生潜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火把。新教材注重以学生为本、理论联系实际、探究性学习、多元化评价,学习不再是一种可怕的负担,而是一种可以表现自我,掌握新知的过程。教师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者,而是与学生平等交流,带领学生成长的真正园丁。从“繁、难、偏、旧”的问题到“自由发挥”,学生的心灵得到释放与解脱;从“机械灌输”到“正确引导”,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和中心;从“唯一答案”到“思维创新”,学生的思想不再受框架的束缚„„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而这些潜力的发挥与发展,还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客观对待。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中国的未来命运取决于今天的教育,国家的振兴取决于人的解放。没有一种以高度重视人的发展和人的解放为特征的教育价值观的确立,也就没有中华民族的现代复兴。教育是催化剂可以加快国家富强的脚步。而青少年的思想观念是客观社会现实影响的产物。现实的教育是最有力的教育。教师要根据青少年新的思维特点,摆脱过时的空洞说教方式,增强说服力,真正做到把青少年的思想统一到社会主义主旋律上来。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含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教师是“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栽培者。”而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使老师和学生同时进步,为社会的发展带来或大或小的推动作用。
关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占有什么地位的问题,教育史上有着两派学说,一派是教师中心说,另一派是学生中心说。以卢梭和杜威为代表的学生中心论,将老师比作“自然仆人”。他们认为儿童的发展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的兴趣,满足他们的需要,[1]不要对学生多加干涉。另一种是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他认为,学生的心智成长全仰仗于教师对教学形式、阶段和方法的刻意求工和定式指导。以上两种学说,似乎是两个方向的极端。现代社会中,教师职业对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其次,教师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再次,教师是人才生产的主要承担者。故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不可取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依旧是课堂的主导者,只是课堂的中心从教师转向学生。现代教育取两个学说的中心点,即学生重要,教师也很重要。
课程改革前,课程的内容即教师讲解,学生安静听课。这种方法不仅单调乏味,而且一堂课下来,老师和学生都身心俱疲,有的学生甚至上课过程中打起呼噜。这种教学方式效率很低。毕竟,教师不可能顾及到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快慢、理解能力高低等。而课程改革后,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亲自得出实验结论,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东西。在这种教学背景下,老师更应了解和研究学生,与学生有共同语言,使教育内容“深入人心”。值得注意的是,每一个学生都渴望老师的关注,所以“民主平等”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原则。而且要主动和学生沟通,善于和学生交往,比如和学生一起参加活动,邀请学生到家做客等。这样有利于相互了解,增加信任感。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内容丰富多彩,变化多端,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提高自我修养,加强学习和研究,并学会自我控制。
如今,社会生活纷繁复杂,各类信息媒体随处可及。于是,学生的心理也成熟较早,对社会的认识亦比较深刻,稍有不慎,就会将人生理想、目标定在不合理的位置。“人之初,性本善”,孩子们的思想本来很纯洁,有时候是被社会的反面事例玷污了。“经济形势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利益关系多样化”、“分配方式多样化”、“生活方式多样化”等许多社会现象,正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心灵。比如,现在农村学生中有很多认为“上学是一件没有必要去做的事儿,何必去学校浪费脑子,还不如自己做买卖。”也许,经济的多样化使得一些没有太多知识的人拥有了一定的财富,这便是社会对学生的一大影响。同样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也一步一步地侵蚀着学生的思想。于是学生的学习动机或多或少会出现问题。所谓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个人的价值观选择适当,人生方向必然迷失。
刚刚被处决的药家鑫,相信大家耳熟能详,正是因为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扭曲,对社会的认识,法律的学习不够,才落得这般下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只有为学生不断的输入正确的人生态度、人生方向,那些迷失了的孩子才能重返美好的精神家园。比如,利用闲暇时间,给学生开班会,宣传人文主义,成功模范,放一些纪录片或“感动中国”等纪实节目,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树立崇高理想,摒弃不良的社会风气。
当今社会,道德沦丧现象比比皆是,食品安全问题、建筑工程问题、战争问题等,对学生的思想有着一定的冲击。这时,教师的引导很重要。教育学生树立良好道德从自我做起,丛身边做起,牢记“八荣八耻”,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相信如此感化,如此教导,教师在学生心目的形象会变得更加伟大正派,当然会赢得学生的尊重。
而学生的健康问题是首当其冲的,鼓励学生多进行一些课外活动,积极参加校园学生活[2]动,学生会从中受益匪浅。只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能算是二十一世纪的杰出人才。而且,教师也可以和学生一起活动或者进行比赛,这样可以增进师生间情谊,增加教师对学生的了解。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当然,作为一名学生,要懂得尊敬老师,理解老师。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工作,完成老师交予自己的任务。每个老师都会喜欢“品学兼优”的学生,而做到这一点,又是作为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
新的课程改革,对学生是一种挑战,当然对于老师更是一种新的挑战。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上,将教育分为两大类:即功利主义教育价值论和非功利主义教育价值论。中国封建社会教育有依附特点和等级特点,而且在教育方法和考试方法上也有许多弊端。教学方法除了呆读死记之外,还有训斥和体罚,学术自由遭到限制。中国封建社会对教育的社会政治“功利”相当关注。而这种“非正常”教育占据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的文明里程。终于,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有所改变。而这短短的一百多年的教育历程,发展却很迅速。只是,有些观念根深蒂固,比如“体罚”。
每年媒体都会爆出一些关于“教师体罚学生”的新闻。十余年的学习历程中,我也深有体会。辱骂、殴打学生的情况也见过几次。也许,是这几位老师的自制力不好,也许是这些学生做得实在过分。种种原因,造成这一现象。我也挨过几次罚,不是很严重的体罚。到现在,我却要感激那几次适当的“体罚”,因为它们告诫我要努力学习,不能松懈。可能正是那些督促,我才能坐在大学的课堂上,接受高等教育。所以,“体罚”有时候也是有必要的,只要不是非常严厉就好。现在的家长过分宠溺子女,常常因为一些小事与教师针锋相对,这是很不正确的做法,对教师无益,对孩子更不利。
随着计算机的迅猛发展,教学条件也在发生着变化。多媒体的熟练使用是对教师的一项基本要求。在信息社会,教师也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了解学生思想的新动态。比如网络邮箱、微博、网站等的使用,都是与学生很好的交流平台。这样的交流方式,可以减小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学生是推动一个时代进步的主力军,教师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角色。正如花草需要雨露的滋润,小树需要阳光的抚摸,一个孩子也需要教师的指导。所以,一个社会应该给予教师最崇高的荣誉,因为他们是文明的领路人!
参考文献:
【1】 王庆坤 著 《教育哲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230—233页 【2】 陈琦 刘儒德 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20—12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