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名家看电影》
《名家看电影》
《名家看电影》
本书邀请众多名家,对1949年至2005年的中国大陆五十余部电影进行点评,并附有每部影片的详细资料及图片,勾勒出半个世纪的华彩乐章,是向中国电影诞辰100周年的献礼之作。五十余部影片,艺术地展现了1949年以来祖国大陆不同时期的民族精神和时代风貌,纵向构成了一部新中国经典电影史,具有文献性的认识价值,兼有电影工具书和电影教科书之功效。
回顾与思考(代序)
——在2005上海“影评人奖”颁将大会上的发言梅朵 主编絮语
石挥唯一的一部自编自导自演的作品 ——影片《我这一辈子》评析余士君 新中国电影的首创之作
——影片《白毛女》评析马修雯 史诗战争片的基石
——影片《南征北战》评析李亦中 真实可信的英雄形象
——影片《董存瑞》评析王海洲 成功的改编精美的艺术
——简评《祝福》的电影改编周斌 凝练而悠远、俊逸而深邃的美学品质 ——影片《林家辅子》评析石川 金山的艺术创造
——影片《风暴》评析刘帼君 一部可以载入中国电影史册的传记片 ——影片《林则徐》评析林洪桐 喜剧的苦旅
——影片《今天我休息》评析王海洲 强烈深沉,昂扬抒情
——影片《红色娘子军》评析章柏青 悲惨的历史与悲壮的故事
——影片《甲午风云》评析高小健 来自民间的喜剧艺术
——影片《李双双》评析陈思和 我国现代类型影片的开山之作 ——影片《冰山上的来客》评析陈山 一部音画表意高度自觉的影片 ——影片《农奴》评析贾磊磊 有传世价值的儿童影片
——影片《小兵张嘎》评析倪震 „„
在纪念中国电影百年华诞的日子里,《名家看电影:1949—2005》一书终于得以出版了,我的内心充溢着感慨之情。这是一种交织着艺术感悟和历史感动的感慨。因为正是新中国成立前后一代又一代的电影艺术家、电影理论家和电影事业家,滋养了这一炫目而迷人的新型艺术,同时也催生了这本旨在弘扬新中国电影煌煌业绩的小书。在那些杰出的电影人面前,中国电影不再抽象,不再艰涩,半个多世纪的历程是如此栩栩如生,给人以无穷的思索、回味与启迪。
1998年春夏之交,上海“影评人奖”评委会为了迎接新中国成立50周年,决定开展新中国优秀国产电影的评选工作。当时年近八旬的梅朵会长亲自主持了这项工作,我们20名评委(名单附后)经过反复斟酌,筛选出了50部经典影片,并特别邀请北京、上海两地的相关评论家、专家分别为人选的电影撰写评论文章。遗憾的是,后来由于时间与经费等原因,那些凝聚着诸多名家文化智慧的文稿未能于1999年结集出版。这一耽搁,就是整整6年。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欲振乏力的尴尬局面有所改善,特别是2004年,全国共拍摄了206部故事片,取得15亿元票房,生计艰辛的国产电影业已透露出一丝曙光;而中国电影理论也已从电影的社会学评论、电影的本体审美评论,走向众声喧哗的电影文化批评。今年初,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和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决定举办“中国电影百年百部名片”评选活动,并发来了评委邀请函;梅朵先生再次委托,要我从上海电影评论学会历年评出的“十佳影片”中补选若干部,重新编撰篇目,使书稿重见天日,以向中国电影百年诞辰献礼。
于是,我们再次为约请作者、落实图片、争取经费和联络出版方;开始了紧张的奔波,个中艰辛,难以言尽。其间,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吴贻弓、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燕爽、广西师范大学原副校长王杰和上海文艺出版总社编委会主任郝铭鉴等先生,均曾予以真切的关注和呼吁;最后,近些年在出版界异军突起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慧眼独具,承诺在无出版经费的情况下迅速向市场推出这部“有很高价值”和“纪念性意义”的书稿。这才有了读者眼前的这本著作。
本书原拟取名《新中国经典电影名家评析》。发排之前,广西师大出版社编辑向我征询:能否改为《名家看电影》?因为该社以前出过一本根据同名网站影评结集而成的《后窗看电影》,可与本书“形成对照”。两下相较,一部是学者深思熟虑的历史回顾,一部是民间影迷率性而为的即兴观感;一部庄重,一部活泼,倒也相映成趣,遂欣然同意。
重新审视本书时,我们充分考虑到了多元化时代电影文化传播的综合要求,力求在保持学术性的同时,兼顾书稿的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所以本书庶几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电影的经典性。据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张思涛会长披露,自第一部中国电影《定军山》诞生至2004年底,中国共拍摄了,6961部故事片,468部戏曲片,642部美术片,这还不包括1949年以后香港、台湾地区单独拍摄的1.5万余部影片,以及科教片、纪录片;而在大陆生产的故事片中,新中国新中国成立以后拍摄的又占了大多数。本书所包括的50余部国产故事片,由长期研究电影的影评家、史学家和文艺评论家通过系统回顾、认真探讨甚至激烈的争论,最终遴选而出,基本上每年仅一部,故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概括性和经典性,同时也体现了上海”影评人奖”的评奖个性与独特视野。
二、阐释的权威性。电影阐释虽不创造价值,但电影的文化价值必须通过评析、阐释才能突显。本书作者多为熟请电影艺术的著名评论家,如罗艺军、章柏青、余倩、王人殷、黄式宪、倪震、陈思和、任仲伦、顾晓鸣、贾磊磊、王志敏、李道新等。其捕捉意蕴、臧否人物、议论得失,自不乏名家的功力与风采。有人戏称,大部分文稿是以新中国成立50年献回觐书名义组织撰写的,若是现在去组稿,这些权威恐怕很难有暇亲自动笔了——此言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书稿的权威性。读者能从本书的不同篇什中体验多种风格:有的沉潜往复、从容而含蓄有的清秀飘逸、典雅而纯正;有的文思敏捷、鞭辟入里,有的笔力纵恣、锋芒毕翼。而且评析的视角各不相同,既有风格点评的,也有文本读解的;既有自美学角度切入的,也有用社会学方法批评的一掩卷之后细细品味,足可加深对影片的理解,得到享受性体验。
三、资料的实用性。本书的资料部分,包括拍摄年份、出品单位、导演、编剧、主演和获奖情况等,除名家评析外,还有电影故事和相关图片,丰富而翔实。诚如国内一位女学者所言,电影史大抵是现当代史的镜像版“电影不仅迅速介入了历史、构建着历史,而且改写和填充着人类的记忆”。我们选评的 50余部影片,艺术地展现了1949年以来祖国大陆不同时期的民族精神和时代风貌,纵向构成了一部新中国经典电影史,具有文献性的认识价值,兼有电影工具书和电影教科书之功效。而插图的直接呈现,也契合广大读者的阅读习惯,相信会有利于读者开启记忆、叩击心灵,获得审美愉悦。
当然,由于时间仓促,篇幅有限,本书在选片方面仍有沧海遗珠之憾。诸如《上甘岭》、《柳堡的故事》、《林则徐》、《五朵金花》、《我的1919》、《生死抉择》、《惊涛骇浪》、《天下无贼》等影片,虽未入选本书,也都是优秀影片。另外要说明的是,本书少数作者虽非“名家”,但他们琢磨文理、表述思想、评估影片价值,自也毫不苟且。上影集团副总裁许朋乐接受《美丽上海》约稿后,短短7天,便于制片间隙邮来文章,还谦称“涂鸦之作“;展阅之下,却觉文采斐然,别有一番情趣。其精神委实使人感动。
令我感佩的人还有很多。倘若没有出版社领导鼎力相助和责任编辑的胼胝辛劳,这本书是绝难在这么短时间内出版的。那些可敬的作者,也给予编者极大的支持。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章柏青会长闻悉本书几经周折终可付辞时,十分欣慰,表示名家们撰稿只为弘扬中国电影优秀传统,纵无稿酬亦无怨言。此外,上海影视文献图书馆、上海蒙太奇进修学院及我的研究生孙玲、秦玉兰,以及上海电影评论学会驻干部黄一庆、曹霞云等同人,均为本书付出了许多心血。特别是素以大力扶掖艺文佳作为己任的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在本书出版前夕慨诺将给予一定资助,一并谨表诚挚的谢意!由于时间紧凑和工作调动等种种原因,有部分图文作者一时无法联系上,希望这些作者见书后尽快与编者联系,在此也为我们工作上的疏漏致以歉意。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愿百年中国电影伴随着历史的脉律,再铸辉煌!
2005年7月 30日于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
第二篇:名家推荐
名家介绍
辛晓娟,笔名步非烟,笔名来自于皇甫枚所著的唐代的传奇《步飞烟》。当代的女性武侠小说作家,被称为“北大才女”。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2006年获得北京大学古代文学硕士学位,2012年获得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学位。她的作品有《华音流韶》系列、《武林客栈》系列、《昆仑传说》系列、《修罗道》等。2004年,她获得了“温瑞安神州奇侠奖”。此外,她还曾受金山公司邀请,写过《剑侠情缘》小说。
青春文学作家,80后文学代表作家之一,出生于四川成都,中学就读于全国闻名的重点中学成都石室中学,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2006年获得北京大学古代文学硕士学位,2012年获得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学位。师从“北大少帅”之称的钱志熙教授。2004年起,在《今古传奇》、《武侠故事》、《新武侠》、《武侠小说》上发表作品数十篇上百万字。2005年中进入出版市场,现已出版作品10余部。其写作风格以武侠和魔幻色彩交相辉映为长,故事性与文学性兼重的写作特色以及学历背景,拥有以期刊读者为基础,但又广泛于期刊读者,因此在以高中~大学的青少年为主的读者群基础上,更受到大学以上的高学历人群追捧,是近年来最具实力和号召力的新锐青春偶像派实力作家。
2004年获温瑞安神州奇侠奖,全国大学生武侠小说征文比赛二等奖。2005、2006年获黄易武侠文学奖。2005嵩山杯武侠征文一等奖。2004年任北大中文系诗社主编。2005年成为凤凰卫视《戈辉梦工厂》首期专访明星。国内一线网游《剑侠情缘2》新武侠代言人。06年大型武侠网游功夫online文化大使。2008年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节目的访谈嘉宾。
2010年1月6日与“一起写网”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成为一起写网举办的大学生原创故事、剧本大赛的形象代言人。
2012年3月,最新作品《云天之外·木兰花开》开始在《今古传奇武侠版》上登载。
第三篇:看电影作文
爸爸妈妈还有我去了蓝天影视院看电影了。我高兴极了,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只好带着疑问去了影城。
哇!影城真大啊有半个天安门可比,在在上面写着蓝天国际影视院的几个大字得意地贴在上面。走进里面爆米花的香气扑面而来,让我情不自禁地走了过去。买了一个大桶的就去了买票处。买好了票我们就上了楼梯去了2楼,坐在沙发上等待着快点到时间。不一会儿,我听见去五号厅的可以进场了,我连忙看了票,就是五号厅,于是我们进了五号厅。哇!和我想象的一样,一排排座位,长长的,就象一条笔直的龙,正前面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屏幕展现在我的面前,四处都是一个个的广播,后面还有一架象照相机一样的东西。我们还要带眼镜,因为这是3D版的,不带眼镜不好看,所以我带了一副沉重的眼镜,把我给看花了。但是带上了,就好象去了另一个世界,所有的事物都呈现在我的面前,这使我害怕极了。而且这里的声音也很大,把我的耳朵都震聋了,还有那里的人物,一个个都很庞大,跟电脑上看的完全不一样。可是时间过得飞快,日月如梭,一会儿,就看完了。
啊!时间过得太快了,眨眼间就看完了电影,这两小时就这样过去了,但是很精彩呀!我不禁感叹:现在的科学技术真是发达啊!不知到2050年的时候,会是怎样呢?
今天,我在上海科技馆看了一场奇特的电影——立体巨幕电影《走进白垩纪》。
进场时,服务员给了我一副眼镜,我找到座位坐了下来,戴上一看,和平时没什么区别呀,不知它有什么奇特的作用,我怀着好奇心等待着电影的开演。也许是为了让我们领略一下立体电影的奇妙,前面还有一段精彩的动画片。米老鼠正忙着粉刷墙壁,画面真实得就像在自己的面前一样,忽然梯子向我们倒了下来,我吓得缩成了一团。忽然桶里的油漆向四周飞溅开来,变成了一颗颗五彩的星星,在我的眼前飞来飞去,似乎一伸手就能捉到。我忍不住伸手去抓,可是却又什么也没有抓到。更好笑的是旁边的小朋友,抓住了前面观众的椅子,还在那里高兴地大叫:“我抓到了,我抓到了!”我想:也许是错觉,也可能是幻觉。我的好奇心鼓动我摘下了眼镜,想看个清楚。哈哈,原来奥妙就在眼镜上,离开了眼镜,一切离我又那么远了,只是画面上的图像都有叠影,而一戴上眼镜就又合在了一起,变成立体的了。
接着,电影正式开演了,我被恐怖的恐龙世界吓得好几次闭上了眼睛,以为自己已经成了它的美餐,当然每一次都是有惊无险,可是这真实的画面却总是让人情不自禁地害怕,连那些大人有时也会发出吓人的怪叫声。
电影半个小时就放完了,走出电影院时,我感觉像做了一场梦。看到外面明媚的阳光,才把我从这场可怕的恶梦里拉了回来。
看电影作文500字第7篇: 看电影《唐山大地震》所感
今天,我观看了电影《唐山大地震》,是冯小刚导演根据1976年唐山大地震情景所拍摄的。
故事叙述一对夫妻,他们有两个孩子,姐姐叫方登,弟弟叫方达。在地震时父亲先把母亲推到了安全的地方,又去救两个孩子,被塌下来的房子给砸死了。孩子们被压在一块塌下来的水泥板下,当时,救援队对母亲说:“如果救弟弟的话,就会把姐姐压死,救姐姐的话,就会把弟弟压死。到底救弟弟还是救姐姐。”母亲说,两个都要救。看见救援队要走,就说,救弟弟,姐姐听见了哭了。
母亲以为姐姐死了就把她放在父亲身边,弟弟一只胳膊被截掉了。下了一场大雨把姐姐给淋醒了,后来被陈道明演的解放军领养长大了。养父一直叫她回唐山找亲人,她不回,一直不原谅母亲。后来姐姐和一位外国人结婚去了国外。
2008年的汶川地震姐姐到灾区当志愿者,弟弟组织了一个唐山救援队也赶到救援。在此地姐弟俩相认并回家去看母亲,母亲见她没死,跪在她面前请她原谅,她也跪在母亲面前哭喊着“对不起”。
当我看到这个情景时,我不由自主的流下了泪水。我深深地感到母爱的伟大。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母亲做的事往往孩子不能理解,甚至会产生恨。如果不及时化解,就会折磨自己和对方。以后在生活和学习中,要尽量和母亲多交流,即使母亲做错了也不要记仇,应该帮助她改正。
第四篇:看电影观后感
看电影《第一书记》观后感
角奎镇中心小学
为推进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按照彝群办(2014)6号通知的要求,安排时间上网观看电影《第一书记》。我于2014年4月10日观看电影《第一书记》。沈浩—安徽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我在2010年年初的时候就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当时全国各大媒体都争相报道,沈浩的突然离世带给小岗村、带给中国共产党的不仅是亲人离去的伤心,更是群众的一种损失。看了电影《第一书记》以后我觉得导演将沈浩这个人物刻画的很生动、到位,让我们走入了沈浩的真实生活中,沈浩的内心世界中,再一次的被他无私为人民的奉献精神打动。
沈浩同志的最大特点,是对人民群众有感情,对小岗村的男女老少有感情。沈浩同志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涌现出来的生动典型,他是我们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我们所有党员都应该和他对照,想一想自己应该如何对待群众?如何对待组织?如何对待人生?我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即将于今年的11月份转为正式党员,我要以沈浩同志为榜样,像他那样真正地实践“三个代表”,像他那样对自己的工作一丝不苟,踏实干事,艰苦奋斗,积极向上,努力完成好自己的工作与担负好自己的责任。
电影中小岗村发展由缓慢不前到迅速壮大,人民生活从贫穷落后到经济富裕物质充裕,这变化的道路也是沈浩同志为人民服务的汗水之路。6年来,小岗村家家都住上了新房;6年来,小岗村民人均收入增长了近两倍;6年来,小岗人的观念变了,心更齐了,发展思
路清晰了,如今的小岗村已经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每年接待游客几万人。一切的美好生活刚刚开始,可是沈浩却累倒了,倒在了他无限热爱的那片土地上。影片中最后,沈浩的女儿深情的话代表着沈浩生命的延续,沈浩精神对后代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村官因为沈浩事迹来到小岗村当村官,是沈浩精神的延续;片尾曲更是娓娓道来做人的道理。让我们听着《做人》,在音乐中永远的悼念一名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沈浩。“红手印映出一个大写的人,万世根本是做人,做大写的人„„”
看电影《第一书记》观后感
角奎镇中心小学
为推进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按照彝群办(2014)6号通知的要求,我于2014年4月11日观看电影《吴仁宝》。
这部电影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没有恢宏磅礴的气势,但却像磁铁一样,激起了每位观影党员内心深处的强烈共鸣。是什么令人如此感动呢?是从这部电影中所体现出来的不屈不挠、自强不息、虚怀若谷、敢为人先的精神。主人公全心全意为百姓谋利益的民情怀,深深打动了我。一句“有福民享,有难我当”让我深深感受到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质。为了华西村的需要,吴仁宝可以置家中4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于不顾,而捐出米缸中仅剩的大米。为了救村民的孩子,他背着孩子夜行小路,从农村一直奔到县城医院,终于挽救了孩子性命。为了安抚一位失去孩子的村民,吴仁宝毅然将自已最疼爱的小儿子送到这位村民的家中„„这一幕幕让我热泪盈眶。
对于党的政策,他没有随大流地去做,而在保证大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实事求是,结合当地发展现状,另辟蹊径。大爱无疆,华西富了,吴仁宝还积极带动周边的村落发展。尽管困难重重,但是吴仁宝始终没有退缩。他要让更多的人分享到华西致富后的成果,要让天下都知道,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在中国的大地上创造出无数的人间奇迹。华西村富了,老书记始终坚持不拿村里最高的工资,不住村里最好的房子,他始终身体力行地教育身边的人们“吃水不忘挖井人,富了不忘共产党。
要说华西村的成功秘诀,他用了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实事求是、吃苦耐劳。这句话就如警世名言一样时候鞭策着我。作为一名年轻党员,我要好好地向吴书记学习,学习他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气魄。没有这种超前的思维,没有这种共产党员模范带头的动力,没有这种想干事的气魄,没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没有过人的胆识,没有执着的信念,就不可能有今日的华西村。邻居红旗村的王书记说:“也不知道他脑子里哪来的那么多点了,今天要干这个事,明天要弄那个事,弄得我们跟着屁股后你追我赶的,拼了命都赶不上”。学习吴仁宝就要学习他致富百姓、着眼未来的胸怀。他常说:“当干部的就得想得吃不下睡不着,老百姓才有盼头”、“只要我们大家团结一心,我看再大的困难也难不住我们”。正是有了他这种致富百姓的想法和着眼未来的胸怀,全村的社员同志们才会振臂高呼:“你们共产党员在前面走,我们在后面一步都不落下”。
看电影《第一书记》观后感
角奎镇中心小学
为推进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按照彝群办(2014)6号通知的要求,我于2014年4月12日观看电影《永远是春天》。
影片《永远是春天》主人公王永乐身患癌症。在有限的生命时间里,他带领一批乐于奉献、敢于带头的优秀农村干部和群众,在推广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克服艰辛万苦、力排阻挠和障碍,改变了中国北方冬季蔬菜无法种植的历史。该片以全新的视角独展现了中国农村三十年间惊天动地的大变化,旗帜鲜明的反映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辉煌成就。
《永远是春天》剧情取材于王乐义从一个癌症病人成为蔬菜种植领域领军人物的丰富而传奇的人生经历,对王乐义这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国重大典型生活经历的诸多精彩瞬间进行艺术再创造,通过塑造以王乐义为原形的永乐以及梁书记、母亲等极具个性的艺术形象,试图用独特的电影语言、生动的故事、真实的细节、真诚的态度对生命进行礼赞,表现一种值得普通人崇敬与效仿的理想人生境界。
1970年代末山东某地的三元村,穷得亲兄弟之间为一缸水都能动起手。生产队长王永乐患直肠癌刚刚在省城济南做完手术,就被迫切希望脱贫致富的三元村人一致选为新一任村支部书记。公社梁书记的支持,八百三元村人的信赖和厚望,让好心肠的王永乐说服白发娘亲和结发妻子,拖着“半条命”迎难而上。
为早日带领三元村脱贫致富,摘掉全公社集体经济倒数第一的“帽子”,王永乐和生产队长徐大福一起,带领全村党员群众,扩大
耕种面积、改良土壤结构,试图走种植果树的路子,改变三元村长期贫困的面貌。身为村支部书记,王永乐时刻想着群众,将公社梁书记特意解决的进城招工指标暗中让出,害得大女儿小月出现意外不治身亡。
春去秋来,冬逝春归,一晃三年时间过去了,王永乐发展果木种植路子悄悄改变着三元村的面貌,但离真正脱贫致富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此时,妹夫大明从东北带回来一箱鲜嫩的黄瓜,擦亮了王永乐思想的火花。王永乐当即带领徐大富和全村最有文化的年轻人李家林,踏上去往东北的火车。
在冰天雪地的东北,王永乐凭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信念和搭上命为群众干事的精神,最终感动采用大棚技术种植反季节黄瓜的山东老乡孙师傅。王永乐带着学成归来的欣喜回到山东三元村,群众却在高投入的风险面前不买王永乐的帐。群众退却了,党员上,全村十六个党员冒着风险,砍掉眼看就要收获的玉米筹建大棚。从东北学来的技术,加上王永乐的科学方法,经历降雨降温的考验,连续奋战三个月后的三元村党员尝到了丰收的喜悦。党员带头富起来了,看到实实在在利益的三元村群众围拢到村党支部周围,在王永乐的带领下,全部走上种植大棚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三元村富了,荣誉接踵而来,王永乐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共产党员风范,向天山南北延安老区无私传授技术,瞄准国际无公害蔬菜种植尖端领域,带领三元村勇闯市场经济大潮,以不断创新矢志为民的朴素精神,丰富着北方冬季的餐桌。时光荏苒,三十年弹指一挥间。
走在一手创办的园艺式大棚下,年过花甲的王永乐精神矍铄风采依然。
该片以发展大棚蔬菜为主线,描写了农村广大党员心系党的伟大事业,领导群众顽强创业的精神风貌;该片是一部表现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主旋律电影。该片对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共产党员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有积极意义。
看电影《第一书记》、《吴仁宝》、《永远是春天》观后感
角奎镇中心小学
为推进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按照彝群办(2014)6号通知的要求,我于2014年4月11—13日观看了《第一书记》、《吴仁宝》和《永远是春天》三部影片。
影片《第一书记》的原型是小岗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沈浩,沈浩是安徽省财政厅干部,2004年2月被选派到凤阳县小岗村任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2009年11月6日,沈浩同志因积劳成疾突发心脏病不幸倒在工作岗位上,年仅46岁。6年间,他工作出色、群众信服,小岗村群众两度在他三年任期届满时集体摁手印将他留任。影片塑造了沈浩同志扎根基层、鞠躬尽瘁、真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的光辉形象,讴歌了其无私奉献、一心为民的崇高品格。
《吴仁宝》没有曲折离奇的故事,没有恢弘磅礴的气势,然而这部电影却如同磁铁一般,从一开始就吸引了我,激起了内心深处的强烈共鸣。是什么会激荡起我们内心深处的感情呢?这就是在这部电
影中所体现出来的“不屈不挠、自强不息、虚怀若谷、敢为人先、为人民服务”的党员精神,这种精神是对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诠释,是华夏大地千万种精神中的最强音。
《永远是春天》影片主人公王永乐身患癌症,在有限的生命时间里,他带领一批乐于奉献、敢于带头的优秀农村干部和群众,在推广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克服艰辛万苦、力排阻挠和障碍,改变了中国北方冬季蔬菜无法种植的历史。该片以发展大棚蔬菜为主线,描写了农村广大党员心系党的伟大事业,领导群众顽强创业的精神风貌;该片是一部表现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主旋律电影。该片对树立 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共产党员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有积极意义。
在三部影片主人公身上,凝聚着他们践行群众路线、真心为民、服务群众的光辉事迹,折射着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牢固宗旨意识的优良品格,展示着共产党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崇高精神,他们的优秀事迹和光彩人生,既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浓缩,又反射着党的群众路线方针。
作为一名党员要铭记“不屈不挠、自强不息、虚怀若谷、敢为人先、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学习他们率先发展、科学发展的气魄;学习他们心系百姓、着眼未来的胸怀。同时,还应该学习他们运筹帷幄、创新发展的胆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风范;严以律己,廉洁奉公工作作风。
第五篇:看电影观后感
观看(仰望星空)有感
今天晚上,我们系组织了全部入党培训学员看了关于钱学森的(仰望星空)这部电影,看着看着,有许多感人的地方,让我感动。
在电影里,有两个地方让我感动:一天上午,东方二号导弹开始发射,刚到半空的时候体内零件发生故障,导弹在空中冒烟,笔直的坠落下来,落在了离这儿不远处的地方。官兵们一看,都很伤心,这个实验失败了,可钱学森说:这一次失败没事,下一次一定能行,能行的。在这里,我感受到钱学森也是很痛心的,但他知道,在这里浪费时间,还不如再来一次导弹试验。他不仅用这句话安慰自己,还安慰官兵们,让他们鼓起勇气,又重新开始。
第二个片段是关于他被美国软禁的事。从我体会到,即使他被软禁,他也要坚持回到祖国,他可以报效祖国,我们也用十一个战俘换回钱学森。在美国那样发达的国家,他可以在那儿住下,可钱学森没有那么想,他想尽自己全部力量,来增强国家的力量,保护国家,保护人民。
为了实现中国人的飞天梦想而矢志追求的一生,为了祖国的尊严,主动放弃在美国的名利与前程不计个人利益与荣辱得失,面对重重阻力毅然决定回国,中华民族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宁所做出的卓绝努力和无私奉献。钱学森有一颗赤诚的爱国心,虽人在他国,却心系祖国,日日夜夜的关心中国的情况,他将自己毕生的精力都全意得投入到航天事业中,就是为了报效祖国!在中国的航天事业中闯出一片天,不让他国耻笑。我们联系生活实际,在当今社会,能够抛弃自己名利
地位而去报效祖国的人已经是少上加少。美国人想尽各种办法留下钱学森这个能威胁美国安全的第一人。
回国,1955年,在经历了5年的软禁于监视之后,通过钱学森的个人智慧与中国政府的外交努力,钱学森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从此开始了他更加辉煌和值得自豪的以科学服务于伟大祖国的光辉之旅。钱学森从小就立志要改变中国人的命运,他要创中国的航天事业。所以从小就发奋读书,努力钻研一切关于航空的讯焦,最终才取得了这样伟大的成就。
看完(仰望星空),我深深地记住了,钱学森夫人的一句话:但是我想说这个国家,可以没有像蒋英那样的歌唱家,但不能缺少,像钱学森那样的科学家:我们要勤奋学习知识,虽然不能成为像钱学森那样的科学家,但也要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姓名:王孝刚班级:防水31101班时间:2012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