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宴电影观后感

时间:2019-05-14 18:28: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喜宴电影观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喜宴电影观后感》。

第一篇:喜宴电影观后感

《喜宴》观后感

我认为《喜宴》是一部伟大的影片,它向我们展示了一群生活在我们周围,顶住舆论压力努力追求幸福的人,他们似乎是这个世界的异类,但是这部电影让我们真正意识到“他们”其实也属于我们。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一直以为这部电影是向我们讲述同性恋的,但到结尾时,我还从中读到了中国人的隐忍和伟大的父爱。

在东西方文化的冲撞下,像高伟同那一代的年轻人对新鲜事物有着广泛的接纳性和包容性。同时也更敢于追求自己的真实渴望。因此,在美国生活的他,忠实于自己的真心,和深爱的赛门生活在一起,过着同性恋生活。然而,不论现在,当时还是更早以前,同性恋都是不被社会认可的感情,甚至被看作异类,特别是对于传统的中国人来说。因此,高伟同不敢告诉父母实情,但是面对年迈体衰的父亲和父母一直以来想要抱孙子的愿望,高伟同无奈的接受了赛门的建议,同一个人在美国艰苦生活的大陆女孩顾威威假结婚。既可以了却父母一桩心事,还能帮威威拿到绿卡。然而得知儿子即将结婚的高家父母太过激动,决定要来美国参加他们的婚礼,于是上演了一出假戏真做的喜宴。然而,喜宴不喜,威威意外怀孕,赛门于高伟同的感情出现裂痕,高家父母相继知道真相„„

于是,这群身在海外的华人在西方世界里努力传达着对中国传统的坚守。每个人都在坚持,伟同坚持隐瞒真相,为父尽孝;威威坚持扮演好一个假妻子,为自己的追求和对伟同尚未实现的爱;高父坚持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为了高家香火,也为了对儿子的爱和那份不可言说的宽容与理解。最感人的部分在影片结尾,高家父母离开美国,在机场与儿子告别,父亲拥抱儿子后拍了拍他的背,转身离开,没再说什么,这个中国人的习惯性动作,承载了太多父亲对儿子的爱和关怀。当看到高父接受安检时高高举起双手的背影,我被深深的感动了,我认为这是电影的点睛之笔。

同时,影片中大量的东西文化对比也引发我们许多思考,可以说李安导演通过影片全面的透视了东西文化冲撞,让我们一探究竟。

第二篇:喜宴电影观后感

电影《喜宴》观后感

说实话,李安的电影我看的不是很多,但是不得不说他的电影还是很有影响力的,我搜集了有关他的资料,发现他是个选材非常特别,眼光非常犀利的导演,他的电影可以说是东西方文化的桥梁。最近在老师的介绍下看了他的电影《喜宴》,这是一部以同性恋为主题的电影,其中不乏搞笑片段,但是整片电影看下来,我多少感到有点心酸。

影片开头,一个中国男人在满是外国人的器材房中锻炼身体,伴随着一传统中国妇女喋喋不休的叨念。然后画面转到一个美国男子用别扭的中文说着古诗词为一位金发女子看病。两个场景,一个诙谐,一个温情,强烈的戏剧效果突出了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中西文化的相识因为两个男人的一通电话更为明确。两个在不同的国度长大的人,接受不同文化的教育,却因为相识相知而相爱。所以人物关系的确立,在此刻已成为文化关系的确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伟同”的成功男士,他同样也被塑造成这部影片中东西方文化的冲突的结合体。因为伟同在美国定居已有十年,事业有成,已经完全适应和融入了西方社会的生活。重要的是,他与赛门同性恋。但他毕竟流着东方人的血液,骨子里沉淀着儒家的道德观念,必须遵从儒家的 “孝”、“忍”等。因为“孝”,所以不敢违逆父母之意,不愿意去挑战中国传统文化中异性恋坚持的男女婚配、传宗接代的看法,从被迫征婚到假结婚,再到大办喜宴,步步后退。因为“忍”,他可以接受亲戚朋友无理的折腾与摆布。这些都反映了东方人集体主义思想。另一方面,伟同价值观带有西方个人主义的倾向表现在他对于同性恋表现出健康自然的态度,主张结婚从简等。两种文化在他身上交融,伟同在这种交融的文化中生存得并不自在,他一直试图在两种文化、两种伦理观念中求得一种生存。本来他是完全可以不需要面对的,但是父母的到来和催婚引发了他心中最强烈的冲突。如果没有父母的来美,他可以在美国继续与赛门甜蜜相处。但他们的到来带来了东方典型文化,难免与西方文化产生直接冲突,面临着这样一种境况,就体现出东西方文化心理的价值传统与自我传统碰撞。我们都知道,东方的集体主义强调以社会和群体为中心,要求个体必须对社会和群体服从和维护。所以伟同这个有着东方人血液的中国人,面对着中西文化的冲突,他不得不向父母隐瞒同性恋的事情,这与赛门将同性恋的事情告知自己父母及想要伟同对高父母坦白的西方个体主义倾向形成鲜明对比。中国人的集体主义还体现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伟同既然选择了同性恋的生活,那就肯定满足不了父母要他传宗接代的要求了,这也是东西方对于婚姻观念的根本分歧所在,东方人结婚就是为了延续香火,而西方人是为了追求个人的幸福,这就体现出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了。中国家庭中把家庭看得比个人重要,特别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伦理关系,如父慈子孝等。而西方的个人主义是强调个人自由、个人权利、个人的独立性,而缺乏个人对家庭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在看《喜宴》时候,很多地方都让我忍俊不禁,尤其是那一场婚礼上,相信很多人都感到那场景又熟悉,又可笑的陌生。这样的幽默自然是来自冲突,如果这是一场在中国摆出的喜宴,我们就看不到那么多的幽默元素了。但它发生在纽约,带上了明显的文化差异的符号,老外不能理解的表情,中国人在海外的扬眉吐气,那一句“五千年来性压抑的结果”,都让人们在最传统的中国方式中感受到两种不同的文化差异。贯穿于整部电影中的就是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塞门坦然的告父母自己是同性恋的实情,不清楚自己的父亲住在什么地方,坦然地讲出父亲的外遇,不曾见过的兄弟,而伟同只能一直隐瞒实情,做出欺骗的行为来安慰父母,将不能够传递香火视为自己的不孝,为此感到压抑和无能为力。这样的反差体现出的是中国最朴素的价值观与西方自由释放自己情感的方式碰撞。看过很多美剧,剧中子女与父母的关系始终以一种很自由的方式相处,子女坦然的向父母讲出自己的价值观念,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他们生活在一种以自身幸福为标准的氛围里。而伟同是我们大多数中国子女的缩影,即身处在矛盾和痛苦中,也必须要按照既定的传统模式来孝顺父母,即使只是些假象,也另我感动,这样的感动对于生活在纽约的人来说可能不被理解,可我却能深切的体会,伟同能够生活在纽约,能够投资,都是在父母的支持下,这样的生活的基础来源于父母,所以它的结局也必须由此导向。而这部电影中伟同的父母所遭遇的也是同样的困境,伟同的妈妈在得知真相后依然不愿放弃自己的孙子,幻想伟同在看到自己的孩子后能回归到正常状态,伟同的爸爸宁愿被欺骗,也不愿放弃传宗接代的愿望,而这样的愿望不仅仅是他们所期望的,也是在中国的传统价值观赋予他们的。当老陈听到伟同没有办结婚喜宴时,他第一个考虑到的是伟同爸爸的面子,在喜宴上惊讶的美国人们是不会明白这样的面子到底是何等的重要。

冲突与差异始终伴随着整部电影,中国主张的集体导向与牺牲自我,西方的个人导向与自由生活,基于传统自控型生活方式中导致喜宴上爆发的不能被西方人理解的放纵,伟同的顺从与塞门的反抗,伟同父母来时房间里被换成中国字画的录象,简洁的婚礼后伟同妈妈的哭泣和爸爸的阴沉脸色,每一个看这部电影的中国人都明白这其中的幽默情节来自于怎样的传统,来自于怎样的内心导向,我们都能理解伟同那种矛盾和痛苦,我们也同样理解伟同父母的心酸和他们落寞的背影,我们都对伟同试探爸爸呼吸的那一瞬间所震惊和心痛,但也充分的给予理解。这样的矛盾感情是不能被西方人所能理解的,当子女与父母双方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起了冲突时,双方就都不可避免的要背负周围环境的巨大压力,人生价值实现的不得完满,亲情受到阻碍的巨大悲哀,必须要有一方牺牲自己的幸福,才能得以周全。中国传统习俗带来的不仅仅是朴素的价值观,还有统一的生活既定模式,违背这种模式带来的困境是不能被西方人理解的,他们所认同的并不仅仅是一种方式,而是方式所呈现的理念,所以西方人的生活方式看起来更多样化,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开放自由的气息,是不同的人为了实现自身价值而实现的不同种类的生活,指导他们生活内容的是自身所想要实现的理念。而在中国,理念以及价值观是直接等同于一种生活模式的,结婚生子,孝顺父母,光宗耀祖,这样一种生活模式代表的就是中国人的交往方式,它不仅仅是一种义务与责任,它承载着亲情,友情,伟同如果没有按这一条路来走,要承担的是父母的心痛与内心的愧疚,如果婚礼草草结束没有一场喜宴,是对媳妇的委屈,伟同的父母会为此感到愧疚,伟同的朋友们会对此感到太不够意思,伟同父母的朋友也得为他们感到心寒,要尽力帮忙。我们对此都很熟悉,对于传统生活模式的违背,不仅仅是生活的形式内容的不同,我们还会感到由衷的心痛和自然而来的压力。

伟同的矛盾难以被那些在婚礼上目瞪口呆的美国人理解,正如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看一对新人接吻是这么愉快的事情,因为这对于他们来说本是习以为常的,不足以惊奇,然而对我们来说,这是对禁忌打破的唯一合理场合,我们为此感到新奇,正如他们为我们的新奇而感到新奇。在电影中这种不同文化符号的碰撞,带来的不仅仅是幽默,还有难以解决的混乱局面,情感完满的无法实现,眼泪与压抑,失望与妥协。然而电影的结局是温情的,事情最终没有起什么变化,每个人都最终感到了欣慰和希望。伟同父母的相互隐瞒,塞门的理解,新生命带给每个人的安慰和欣喜最终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亲情与爱情最原始的另人感动。伟同的爸爸对塞门说谢谢你照顾我的儿子,伟同意识到父亲的苍老,伟同的妈妈对威威的感激,威威重新提起的画笔,三个人今后和谐幸福的生活,所有的温暖都让人内心动容。我们最终得到的解释是,无论在怎样的文化差异下,人性最朴素的部分还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情感,在不可调和的文化冲突下,能够得到和解的是我们的情感交流。伟同的父亲接受了塞门,塞门接受了伟同的孩子,接受了三个人生活,他们都为自己能拥有一个新生命感到幸福。这样一个充满矛盾与不和谐的家庭所呈现的违背传统的生活方式,最终带给我们的是对于亲情与友情所带来的力量的感动,可能我们得学学西方自由重视个人价值的理念,西方人得学学中国传统观念所捍卫的伦理道德情感,而这其中所必须的基础,是我们来自内心共有的对于幸福与感情的渴求。

第三篇:电影《喜宴》

《喜宴》中的酒桌文化

《喜宴》讲述了独自生活在美国的伟同是个同性恋者,他有自己的事业、爱人、生活圈,但这一切被有着传统观念的父母的突然来到而打破。于是,一场掺杂着矛盾、谎言、无奈的喜宴在一片欢笑声中进行。

影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重头戏——喜宴。导演几乎将中式酒桌传统的每一个细节、步骤都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宴席间多位美国人的脸上时不时露出无法理解的表情和华人亲戚宾客们浮夸的面部表情形成了鲜明的比较。导演本人通过客串在酒席中说了“这是中国人五千年来性压抑的结果。”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在酒桌上被无限放大,酒桌上的西方脸孔俨然成了这场闹剧的看客。

其中有一个细节,伟同遇到多年不见的同学“眼镜哥”。接受多年西方文化教育的伟同早就与中式客套的礼节格格不入,只是很别扭的寒暄,每一次被劝酒都满脸的无奈,尽显疲态。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国人,很难接受一生一次的婚宴办的简单寒颤,因此,这位“眼镜哥”在酒席间一直活跃着气氛,在座的男男女女觥筹交错,敬酒,致辞......“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伟同按理说已经多年没和这个自称是老同学的“眼镜哥”见面,甚至几乎没有联系,但害怕驳了对方面子却不得不喝干他敬的酒。难道这是“包藏祸心” ?只是想看新郎官喝醉后出洋相?

酒场的前身叫做筵席,起源于原始的聚餐和祭祀。遥想当年,古人席地而坐,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要多快活有多快活。时隔今日,酒场从前世走向今生,也从以前的神圣单纯走向如今的流俗复杂。

中国的酒桌呈现世俗化、功利化的特点。当下,酒桌就是一个舞台,酒桌上的行为常常被看做礼仪和个人性情的表现,这本无可厚非,但有的人摆酒喝酒动机不纯,敬酒劝酒目的不良,仿佛一到酒桌,显示自己的能力的机会就到了,利用各种花言巧语、威逼利诱让别人多喝酒。我认为,酒桌文化并不等同于酒文化!“煮酒论英雄”、“杯酒释兵权”、“醉打金枝”这都是优秀的酒文化。而现在,酒桌文化里糟粕的因素大于其积极因素,劝酒的恶习就是低俗的“自虐”和“找虐”过程。通过酒桌审视别人,认为喝酒量的多少就是对方诚意多少的体现,把喝酒不豪爽与办事不靠谱、交朋友不实在联系在一起,借此强行劝酒,增加他人的心理负担。我不信奉酒桌上的那种交流方式,也不靠喝酒交朋友拉人脉,“面子至上”的酒桌风气,也该好好刹一刹了。

参考资料:

2014年11月6日《四川日报》 木空《酒杯里的中国》 哲学1401 王学路

第四篇:《喜宴》观后感

透过《喜宴》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摘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各个国家、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随之出现的文化冲突也越来越明显。影片《喜宴》讲述的不仅仅是中西方生活方式和文化上的差异,更表明了中西迥异的思维方式。一场伴着幽默滑稽的中式结婚宴会在异国欢喜结束,让人们在在最传统的中国生活方式感受的两种不同的文化的差异。但经过一系列细节的发展和磨合,又表明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并不是牢不可破的,是可以逐渐融合交流、是可以相互借鉴发展的。关键词:文化差异、同性恋、结婚、交流、理解

刚看完《喜宴》这部片子的第一映像是觉得很无厘头,认为在传统文化课堂上播放了一部讲述涉及同性恋的电影,丝毫没有其他的信息可以联系到传统文化。但是后来回顾片子的细枝末节时才发现了片子的真正目的是让观众们了解和理解中西传统文化的差异,并能进一步解放国人部分传统的思想观念。

一、对待同性恋的态度

主角高伟同在国外定居十年,所受到的教育和被影响到的思想观念都已经被西方同化,他坦然的接受了同性恋的生活方式,当我看到伟同是同性恋的时候是一点都不能接受的,在潜意识里是反感他的,相比伟同自己,他也不能明确的告诉父母自己是同性恋,甚至不惜假结婚来蒙骗父母,而相比他的男友赛门,则是坦然的告诉父母自己是同性恋的实情,而且赛门自己的生活从来都不涉及他的家人,他的父母也不多的干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清楚他的父亲住在什么地方,毫不掩饰的讲述父亲的外遇,一直都没有见过的兄弟;在当伟同妈妈知道伟同和赛门是同性恋时,震惊的表情和失声痛苦的无措,都很明显的表现出了不能接受,伟同父亲则因此气的犯病住院,可见同性恋在美国已经被人们接受和认可,在中国到目前为止都是不能容忍的,最起码我不可以很坦然的接受。

二、不同的礼节表达

在伟同父母来到赛门家收到赛门给他们准备的礼物时很惊讶,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中,哪有主人给客人准备礼物的?而赛门则是站在未来儿媳妇的立场上送给二老的是见面礼啊。但二老看到礼物是可并不高兴,原因是赛门送给高爸爸的血压计,让高爸爸觉得自己没有病,他却咒自己有病,当然不高兴了;而高妈妈的面膜本来是很不错的选择,可是赛门却说人老了就应该好好保养之类的话,试想一下:我们谁愿意别人说自己老呢?

再看高妈妈给自己儿媳的礼物,那叫一个丰富啊,有收到三万多的美金、漂亮的中国旗袍、传家的玉镯子等等一系列富含寓意的礼物。这些礼物不单单是礼物,更多的则代表着婆婆对未来儿媳妇的喜爱和肯定,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不同

在伟同父母决定远赴万里前来参加儿子婚礼的时候,伟同、赛门以及威威在震惊的情况下迅速的重新装修了赛门的房子,把伟同和赛门的合照收起,还特意悬挂书法、字画,摆放了盆花等,把以前凌乱的屋舍变得书香四溢,完全的符合国人的审美和要求;同时在伟同父母和赛门的生活方式上也完全可以看出中西文

化的不同,这是最明显的差异。伟同一家和威威在吃饭的时候喜欢互相询问,并且不断的夹菜给对方,而伟同和赛门之间则完全不一样,赛门用一个盘子把自己喜欢的菜各盛一点,然后再吃;再从各自的菜色上看,饭桌上的各式中国菜摆满了大半个桌子,赛门笨拙的就餐方式显得突兀和滑稽,给影片添加了不少看点,值得一提的是赛门做菜的手艺倒是很符合中媳妇的要求。

四、相差悬殊的结婚仪式

影片的重中之重——宴会,鲜明的映射了中西传统文化的差异。在伟同和威威在教堂结婚登记的时候,简单严肃的结婚仪式让伟同父母一脸沮丧和不满,而且极力的压制着自己的情绪,在走出教堂是伟同母亲不可抑制的失声痛哭,父亲阴沉的脸色中,表示委屈了威威,同时也委屈了自己,最后在赛门的提议下,牵强答应去餐馆庆祝一下,可是在碰到伟同父亲毕恭毕敬的老部下时,在要求一定要给自己的“大少爷”办一场隆重的婚礼,一旁一直闷闷不乐的父亲则很高兴,认为自己的面子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此时的伟同反对就是对对父亲的不孝。

在中国风俗的婚礼中,伟同和威威向父母叩首行礼,表示对长辈的尊敬,威威一边听高父的训导,一边还在和高母的莲子汤,可爱的小男孩“跳床”,新郎和新娘一起同宾客敬酒,接受祝福;投捧花等方式都是我们所熟悉的婚礼仪式。整个婚礼高朋满座,喧嚣热闹,真正体现了中式婚礼大操大办的的习俗,在场的美国人十分惊讶于这样闹腾的结婚典礼,其中还有美国人说:“我以为中国人都是柔顺沉默跟数学天才”,对大笑和大闹婚礼很不满,在看到国人兴奋于因为游戏而接吻的伟同威威二人感到诧异,接吻在美国本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没什么可兴奋,可是华人宾客则激动不已,像看到了什么从没见过的风景一样,这同样也是很大很明显的差异。尤其是众人挤到新房中闹洞房的时候,那一帮人的架势,真的印象深刻啊,如此过分的举止使得我们哑于中国人表面上的稳重、沉静,但内心深处的狂野和奔放,让我不得不怀疑这是我印象中的华人么?

五、不同的家庭观念

伟同是幼时在东方接受传统教育,大学及以后的人生在西方构筑的这么一个可以说中西思想混和的人,他既体现西方人的浪漫随意,又反映东方人的严谨隐忍。明显的是,伟同很认同西方特定的生活观念,如果没有传统家庭这边的影响,他会很快乐地继续选择同性世界。“同性恋的人能够在各方面合得来凑合在一起生活非常不容易,所以我跟赛门都很珍惜对方,”伟同如是对母亲这么说。但是,他深知自己的价值取向是不会被中国传统所接受的,抛开恋爱取向不管,关键的一点就是男人不能生育,没有后代的结果肯定是父母无法接受的。在中国人眼里,“家庭”的完整观念是“以婚姻和血统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单位,包括父母、子女”没有子女,家庭便不完整,没有子女的家庭在国人眼里是算不上真正的“家庭”的。这个概念在西方远不如东方表现得那么强烈。西方文化重视个体价值的实现,尊重人的个性发展,西方文化更强调的是个体价值的实现;

影片中的父亲形象可以说是中国传统的代表。这个父亲是个承载守旧与开明的知识分子的典型。他曾经在军中担任师长,即到老也仍保持一股军人气质,虽然心脏不好,但每天坚持锻炼(大步行军的走法),然后喝橙汁吃药,是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而更有戏剧性的是,当葳葳与伟同在婚礼当晚那场假戏真做导致怀孕后,赛门与伟同这段时间的沉重的心理负担终于压破极限,当着伟同父母的面大声用英语争吵起来。想不到的是父亲竟然懂英语,当然也就明白了事件真

正的来由。不简单的是,父亲始终保持沉默。当后来伟同不堪压力向母亲坦白时,一家人都在担心父亲身体而一致统一对父亲隐瞒事实,岂不知父亲早已知道且反过来一直在向这个家庭隐瞒。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情节。父亲年轻时曾经逃婚从军,他本身也曾经是一个反传统的人。然而他终没有选择背叛传统而是中规中矩地继承了家业,可能是其内心的成长而改变也可能是大环境的潜移默化使然。然而,到儿子这一代,条件的转化导致文化传承的断裂便由不得父亲了,这时的父亲内心是悲哀而又矛盾的。然而父亲对儿子的举动最终还是妥协,他在赛门生日的时候说出了这一切,“如果我不让他们骗我的话,我怎么抱得了孙子。”父亲用心良苦地隐瞒了全家人,归根到底的缘由还是落在“家庭”这个概念上,如果没有后代的传承,家即不成“家”,一切皆无意义。于是他能默默地吞下儿子同性恋的事实,然后自己痛苦、也看着儿子痛苦地把戏演完。只要他能抱上孙子,一切都值得。在传宗接代的感召下,个人幸福是无关紧要的;与无后即不孝相比,骗婚行为的不道德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在高尚的、抽象意义的“性”的统筹下,具体的、甚至与传统价值背离的同性恋都是无伤大雅的。在这里,“家庭”成为了道德选择的终极标尺,一切合理与不合理都围绕这个主题而定夺。

《喜宴》的最后结局看似是一个美满的结局:威威最终没有去堕胎留下了孩子,这是给伟同父母的一次重生,赛门答应做孩子的干爹,赛门和伟同还是同性恋的关系,赛门照顾伟同一家人,威威继续作画。但是不得不说,这一切只是表象,所有的一切都还是在自我欺骗和每个恶人的谎言之下生活;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熟悉的、精妙的传统文化,但同时也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悲哀。只是影片的最后,伟同的父亲拥抱儿子后拍了怕他的背,转身离开什么都没说,但这其中又包含了多少不可言说的宽容与理解;父亲在接受安检的时候,双手高高举过头顶时,让我看到了一位父亲的无奈苍老和对生活的绝望,自己最终没有坚持自己,无奈的向现实妥协。伟同三人在送走父母后紧紧拥抱在一起的画面则体现了相互交流融合的中西方文华最终会通过各自不同的方式走向共存发展的舞台,共同繁荣。

在当今这个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时代,中西文化差异是我们所不能逃 避的一个话题。造成这种文化差异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相应的,解决这种差异 的方法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但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所涉及的方面太广,中西方的文化由于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政治结构、文化起源和历史条件的不同而在诸多的方面存在着差异,两种文化在交流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冲突和碰撞。但是如果我们对这种现象进行抽丝剥茧式的分析就会发现文化之间的冲突与碰撞是事物的表象,而相互的交流、融合才是其本质,文化的重整是其结局。

在崭新的2l世纪,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日常生活使得各国人民的交流日益频繁,中西两种文化不断的碰撞、交融,相互影响,相互尊重,相互融合,共同发展。但是这个进程才刚刚开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它必将在广度和深度上迅速的推进,将整个人类的文化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

第五篇:电影《喜宴》英文影评

Movie Review of Wedding Banquet

The movie Wedding Banquet is a very happy movie.Maybe the theme is all about the culture shock, it really make a lot of fun for us.We all enjoy this movie.Talking to the culture shock, this movie draw us a picture about the shock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the shock between tradition and new tide.There are several moments which caught me in the movie.America is very new tide, but they still could not accept homosexual at that time.When Simon went outside the house, their neighbors are whispering with such unkind vision.In order to welcome Weitong’s parents, they need to clean all the rooms and make sure that they would not find out the truth.This is the first culture shock in the movie, Simon prepared gifts for Weitong’s parents to show his kindness, the blood pressure machine for Weitong’s father and the nutrition cream for his mother.The gifts make the father angry and the mother confused.In China, we will avoid the unhappy things when we choose a gift.But in America, they believe that gifts should be useful and functional.This is the second culture shock I met in the movie.In America, marriage is the alliance of two people.As long as they have done the oath and get the license, they are a couple in low.But in China, there are no marriages without wedding banquet.Only with the blessing of relatives and friends, the wedding means to be complete.This is the third culture shock I remembered.This movie is quiet wonderful, and it is worth watching.

下载喜宴电影观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喜宴电影观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从电影喜宴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喜宴》谈中西文化的碰撞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跨国界、跨民族和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机会也越来越多,文化冲突也不可避免的凸显出来。大批的文学作品和电影也开始......

    从电影《喜宴》中看同性之恋

    从电影《喜宴》中看同性之恋 (2010级新传新闻1班江梁艳201018120152) 《喜宴》拍摄于1993年,是李安“父亲三部曲”之一,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一对传统的中国夫妇在美国为儿子举办婚......

    2012电影观后感

    篇一:2012电影观后感2012这部电影是一部很典型的美国大片,反映空前灾难的电影,让人们看过以后,有很多感触。这部电影我非常喜欢,不仅让我了解到海啸的疯狂,地震的危险,灾难的残酷,灾......

    电影观后感

    《派饭》观后感 看我这个电影后第一感觉就是没有现代电影的炫丽和视觉冲击,但是后来细细品味却有另一番感触。它真实的反映了另一种感情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朴素感情,虽然全篇没......

    电影 观后感

    《金色记忆》观后感 经济技术开发区珠江路小学 502班 葛童心 看了《金色记忆》这部电影之后,我受到很大触动。 首先,这部电影使我深深体会到,光有优秀的学习成绩并不能说明一切......

    电影观后感)

    篇一:影评范文 影评范文:(共五篇) 她是“法国中尉的女人”——《法国中尉的女人》影评 但她更是一个因孤独而渴望爱的凡是女子。所以当她回忆那个带来羞辱的男人时,眼中人闪着......

    电影观后感大全

    《忠诚与背叛》观后感 班级:09动画02班 学号:0944040212姓名:王晓薇 电影《忠诚与背叛》是一部真实再现中央纪委前身——中央监察委员会诞生历程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故事片。......

    电影观后感

    电影观后感 当我们年老了是否也会这样的凄凉孤独?是否有一天我们也会让我们的这样父母孤独凄凉? 今天看了部电影叫《我们俩》,一个小姑娘与一位老太太相处的故事。这是怎样一种......